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及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07 17:3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及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及措施

篇1

一、水利工程应急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1.水利工程应急管理概念

水利工程应急管理是针对水利工程项目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水电工程项目突发事件发生突然、偶然,对项目计划的正常实施产生较大冲击制约了水利工程的进度,也影响了水利工程质量的提高,对项目目标实现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水利工程应急管理是要用最低的成本,采用计划、组织、控制等方法和手段降低突发事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的目标。

2.水利工程应急管理的特点

1)突发性。水利工程的施工和运行,与社会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而社会和自然环境突发事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应急管理者往往要面对各种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准确或是信息不及时的情况。在整个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中都充满了风险性、震撼性、爆炸性的特征,突发事件的独特性使得在危机状态下应急管理者无法照章办事,亟须快速做出决策,迅速应对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2)内容多样性。水利工程发生应急情况的多样性与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紧密相关。水利工程要承担挡水、蓄水和泄水的任务,因而对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承压、防渗、抗冲、耐磨、抗冻、抗裂等性能都有特殊要求。水利工程对地基的要求比较严格,工程又常处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和部位,地基处理不好就会留下隐患,所以必须采取专门的地基处理措施。水利工程多在河道、湖泊、沿海及其它水域施工,必须要根据水流的自然条件及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施工导流、截流及水下作业。

3)集中性。水利工程应急管理需要短期集中各种力量和资源来应对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的应对需要调用大量的资源,而资源的绝对匮乏是应急决策面临的又一主要特征。这也要求必须强化统一指挥原则,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统一指挥资源的调动,避免不同部门或局部之间争夺资源的冲突和局部过激反应造成资源使用的浪费。为了有条不紊地解决危机,就要从全局的层面上抓住关键环节与分清轻重缓急,避免分散指挥可能造成的各自为中心,只见局部不顾全局的局面,可以集中优势资源抓住关键环节、解决最紧急的问题。

二、突发事件的分类

识别突发事件是应急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区别于不同突发事件的特点,对突发事件进行明确的分类,才能很好的识别和检测突发事件。按突发事件产生的起因可分为:技术突发事件,主要体现在技术上的错误、缺陷导致的危害;自然的突发事件,主要是自然外界环境突发性影响,如气候的变更、地震等;政治上的突发事件主要是由政治系统、战争及公共事业政策等引起的;社会上的突发事件是由于社会各方利益集团引起,如环保组织的抗议等;组织内的突发事件,是由组织内部结构、性质带来的,如工作人员不同的民俗、文化造成的冲突。对突发事件用事件链的原理可以进行很好的解释:事件链有三个特征因素,即长度、复杂性和显著性。长度指链内事件的数量;复杂性指事件间相互关系的多样性;显著性是指事件的明显性和易检测性。突发事件往往是由短的、显性或非显性的、复杂的因果链引起的。

三、工程建设项目应急管理系统

1.优化应急方案

应急方案是指能够快速解决当前突发事件引起的问题,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具有可实施条件的可行性方案。所谓优化应急方案,就是在综合考虑现有资源的配备及事态发展的情况下,整合与突发事件相匹配的应急预案而制定的应急方案。应急方案是保证应急目标实现的备选方案集。事态和资源是处理突发事件必须牢牢掌握的重要因素,应急预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能明显地缩短决策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决策者的心理压力,为科学决策赢得宝贵的时间。应急方案备选集的制定过程是事态发展、充足的资源配置及匹配的应急预案的优化组合。

2.进行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是在突发事件爆发后立即采取的应急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以及外部求援等紧急措施,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降至最低。应急处理可以分为:检测、确认、决策、执行四个阶段,由这四个阶段的相互关联和逻辑性组建了动态突发事件处理模式。首先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检测,信息确认后,就应组织各部门员工及外部专家进行分析、诊断,判断级别和类型。突发事件若是由外部重大事件引起或重要性极高,应由企业主要领导做出部署,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若是现场发生的局部隐患,通过检测和确认后,应及时将其化解或缩小。

3.加强了领导和协调配合,努力形成职工全员参与的合力

进一步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在水利工程党委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各部门加强了沟通和协调,理顺了关系,明确了职责,搞好了衔接和配合。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增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深入一线,加强组织指挥。并建立并落实了责任追究制度,对有失职、渎职、等行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大力宣传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加强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维护公共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深入宣传各类应急预案,全面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逐步推广应急识别系统。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地震 药事应急 管理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山崩地裂,江河鸣咽,四川汶川发生理氏8.0级特大地震,中国科技城绵阳也有强烈的破坏性地震,作为灾区的门户医院,顷刻间大量危重地震伤病人涌入,需要接受紧急的手术和药物治疗。抢救药品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的物资基础,药剂科的首要任务是保障抢救药品的供应。现将我院抗击“5.12”特大地震灾害药事应急管理总结于后,供同仁们参考。

1 人员的组织

地震发生不到3分钟,我院便收治了第一例地震伤病人。时间就是生命,必须马上将药学人员集中起来,迅速开展药学救治,但是通信、电力完全中断,门诊广场内又有大量的疏散病人和群众,这时只好用一块纸板标明药剂科的临时集合点,希望药剂科的职工按照《药剂科突发事件药事应急预案》的要求向指定地点集中。

2 启动突发事故应急响应

地震发生后,药剂科立即启动突发事件紧急预案,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分工合作”的原则,所有工作由科主任统一领导和协调,并迅速成立抢救药品发放组、麻醉性镇痛药品管理组、药品搬运组、药品采购组及临床药学服务组,实行专人负责,各施其职,相互配合。

2.1 抢救药品的准备 地震发生后不到5分钟,常备的院前急救药箱就搬运到指定地点,建立起第一个抢救药品发放点;在15分钟内就将门诊药房现有的,以止血、止痛、抗惑染、扩容、破伤风抗毒素为主的急救药品搬运到指定位置,建立起第二个抢救药品发放点,由抢救药品发放组具体负责药品管理和发放。同时,在余震随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下,紧急将住院药房和库房的抢救药品转运到两个抢救药品发放点,保证抢救药品的不间断供应。

2.2 特殊药品的准备 由于地震伤病人以砸伤和挤压伤最常见,很多病人伴有剧烈疼痛,所以需要使用较大量的麻醉性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属于国家强制管制的药品,必须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管理,为了保证保证紧急情况下,品使用安全、有效、帐物相符,我们特组建了麻醉性镇痛药品管理组,专人负责,双人发放,使用登记。

2.3 药品应急采购 绵阳是汶川大地震重灾区之一,我院是绵阳的门户医院,救治形势十分严峻,院内储备药品毕竟有限,不能满足地震伤病人的需求,必须应急采购。科主任立即安排药品供应组和临床药学服务组,根据地震伤的用药特点,迅速拟定应急采购计划,但是通信电力尚未恢复,无法同配送公司联系。时间就是生命,挽救患者生命的药品不能缺、不能断,决定让库房工作人员驾驶摩托车到配送公司联系,千方百计保证后续药品供应渠道畅通。

2.4 把好药品质量关 药品质量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才能保证疗效。在特大地震发生后,医院收到了社会各界的捐赠药品330多个品规,必须对所有药品按入库要求一一验收,以保证药品质量。

2.5 临床药学也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重要内容 临床药师首先根据地震灾害伤的性质和特点,协助拟定应急药品采购计划,保证采购的药品准确有效;其次就是参与病人的抢救和治疗,同医生一道拟定应急给药方案,特别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通过临床药师的参与,药物的使用规范,治疗效果良好,避免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3 总结

为了有效控制突发事件给人民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一旦发生必须迅速、正确的应对,所以我们认为医疗机构药剂科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的药事应急预案。

3.1 建立应急管理组织 成立科主任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药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日常演练。明确在紧急情况下,科主任因故不再,副主任立即递补为药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

3.2 建立应急联络反应体系 将科内药学人员的联系方式制成小卡片,人手一卡。药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成员随时处于待命状态,接到指令15分钟内赶赴现场;重特大突发事件导致通信中断,这时灾情就是命令,所有药学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赶到指定地点。

3.3 按照日常使用与应急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编制有代表性的《医院突发事件急救药品目录》,如按地震等自然灾害、群体性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分别编制。根据日常使用情况,储备一定量,我们认为50~100人次3日量即可。

3.4 保持药品采购渠道畅通 药品供应室应多渠道获取药品信息,详细留存《医院突发事件急救药品目录》所列药品的主供应商、被选供应商的联系方式。

篇3

Abstract: "Everything stands beforehand, no success". Effectively build and perfect plan system, can not only form the unexpected events occur when the rapid reaction mechanism, but also to some extent to improve the emergency state decision rationali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unconventional emergency plans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based on the ontology model, the attempt from the plan to the relation of concepts to begin, build unconventional emergency plans ontology framework, and presents the plan ontology model of the upper frame.

关键词: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本体;半自动化构建

Key words: unconventional emergencies;emergency plan;ontology;semi-automatic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318-03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系统的日趋复杂,社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应急事件愈来愈多。2003年爆发的SARS、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2008年发生的地震、冰雪等自然灾害事件,2008、2009年发生的拉萨、乌鲁木齐烧等社会安全突发事件,每年发生频率极高的重大矿难等事故灾难,不论是公共安全卫生事件还是自然灾害或者是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事故灾难,从统计数据可以得知,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愈来愈高。针对这些显现出来的问题,国家层面已经逐步制定了以“一案三制”为阶段的的应急管理发展流程。 “预则立,不预则废”,预案体系的建立,能够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指挥决策机构迅速地启动应急应对程序,从而将伤亡降到最低[1]。尽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于迅速处理应急事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预案管理存在众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预案作用的进一步体现。本文将针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现存实际问题,提出从本体模型角度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1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对于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定义还没有一个较清晰的界定。马慧敏认为[2],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以及应对经验,常规管理方式难以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后果难以预料,同时具有潜在负面影响和严重破坏性的突发事件,可称为为突发事件。本文基于马慧敏提出的五条实践性标准以区分非常规突发事件和常规突发事件[2]。

非常规突发事件预案明确了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发生过程中以及结束后,谁或哪个机构负责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应急预案最基本的功能在于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通过在突发事件发生前进行事先预警防范、准备预案等工作,对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到超前思考、超前谋划、超前化解,把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正式纳入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从而化应急管理为常规管理,化危机为转机,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给政府和社会造成的损失。

但是,从目前传统纸质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检索、修订、可操作性等方面已经无法适应迅速合理处理各类突发事情,文本形式的应急预案有许多弊端。

1.1 预案的载体形式不利于突发事件的信息化应急管理 现已经制定好的预案大多是以自然语言描述,很难通过信息化处理实现计算机存储和推理,进而阻碍计算机辅助决策,降低了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决策迅速化、决策科学化、动态化的目标[3]。因此如何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地进行信息处理,提高辅助决策的质量,也是预案载体形式不得不面临突破的核心问题。

1.2 预案体系下的细化预案难免会产生规则性冲突

应急预案的制定是以国家层面的总体应急预案为约束条件,专项应急预案、省地区总体预案及细化预案必须在总体应急预案的精神下制定完成。但是随着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的初步建立,基于总体应急预案的众多不同专项预案或者细化预案之间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协调甚至相互矛盾的地方。例如预案在编制过程中,难免会疏于规则性的限定,而导致不同预案间资源的重叠或者浪费。

1.3 传统预案管理方式不利于预案知识库的建立 在传统应急管理过程中,往往不重视对已经发生事件的经验总结或者由于已发生案例以自然语言方式纸质化存储,不利于案例的知识库建立,以至于很难被再次发生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执行过程所用。经验也是种难得的财富,特别是与时间赛跑的应急管理过程。如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检索、匹配预案知识库中的已有案例、预案,不仅可以节约应急方案的编制时间,也能够在第一时间里快速、科学、专业化地进行救援。

总之,为了实现计算机的辅助决策,必须结构化预案的全部内容,使结构化后的预案既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处理,也可以保留预案的全部内容,防止信息的失真,这也是数字预案所需要研究的内容。

2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本体模型构建方式选择

领域本体构建若采用自动构建的技术路线可以有效地加快本体概念及本体概念间关系的构建进程,节省人力和时间。但是目前并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自动构建本体方法,本体自动构建还仍处于不断摸索的研究之中。而且领域本体的自动化构建还与所处领域有密切关系,如领域本体概念间关系明确、清晰的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基础物理等。这些领域由于它们间概念间关系明确、严格,因而等级关系以及领域本体概念在获取上会相对容易。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领域是融合了医学、化学、物理、管理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预案本体概念分类和界定上会存在很大的难度[4]。

但是手工构建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领域本体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并且会夹杂个人主观性。复用已有的本体虽然可以让构建本体之前有良好的基础,但是不得不面对的是,在现阶段,并不是每个领域都有良好的可以复用的本体,况且改造已有的本体需要足够的精力,需要解决本体间映射难题。所以,领域本体半自动构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①减少专业人员构建本体的工作量。领域本体的构建需要依赖大量的专业背景知识作为支撑,必然要求专业人员进行长期、艰辛的劳动,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采用计算机辅助方式,加上该领域专业人员,构建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领域本体,实现半自动化构建,将会大大提高领域知识获取的效率,加快本体的开发速度。

②提高本体形式化的效率。目前现有的本体编辑工具,虽然已经实现在可视化界面对本体概念及关系进行操作,进而生成形式化本体。但是对于大量、繁杂的、同等级本体概念,或者一致的概念关系,仍然需要手工的不断重复输入。半自动化构建领域本体可以对概念及关系按照统一既定的规则实现批处理,提高了本体生成的效率。

3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本体模型构建思路及要点

3.1 模型构建思路及流程设计 对于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而言,预案载体是文本格式,如果一味地编制复杂的抽取规则,使其自动抽取预案领域概念及关系,则会出现后续工作无法深入进行下去的现象。因此,对于本文而言,构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本体最合适的方式是采取半自动的构建方式。本文领域本体半自动构建流程如图1所示。

3.2 构建内容的要点 首先,在领域专家的协助下,给出非常规突发事件领域的通用概念框架,即该领域的上层本体。上层本体的思想主要来自于阮冈纳赞的分面思想,通过深入分析某事物,根据分面分析理论将事物划分为几个不同的主题,不同主体之间为正交关系,即任何一个组面的概念发生变化,其余组面的术语空间不会发生变化。主题划分完成后,再结合实际情况,依次对各个主题进行细分。例如,对于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主题划分,本文将其划分为应急保障措施、组织体系、处理流程、处理流程条件、资源等五个主题。例如,对预案进行抽象分析后,笔者认为,所有的预案主题可以划分为五元组,即

预案={应急保障措施,组织体系,处理流程,处理流程启动条件,资源}

其中,处理流程是指综合灾情现状,在特点条件下实现的灾情处置;而处理流程条件则是处理流程的依据。由于非常规突发事件具有演化、衍生的特点,因此,处理流程的条件是不断变化的,需要时时的监测及评估。同时,及时对处理流程加以调整。

其次,搜集预案领域内的概念。这个过程既包括领域内概念的收集,同时也涵盖收集概念的筛选过程。非常规突发事件预案领域概念的收集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操作时,应尽量保证概念来源的专业性、广泛性,因此,可通过专业性的词典或者相关专业研究论文中抽取有关概念。当然,通过筛选算法获取的概念还比较粗糙,还需要手工介入,以此实现半自动化本体概念抽取过程。

然后,根据已抽取的预案领域概念组织概念间的等级关系以及概念关系,是构建本体预案模型的关键部分。确定概念间等级关系的通常做法是:按照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运用层次聚类算法对非常规突发事件预案概念进行初步聚类,同时,结合现有的主题词表,给定概念间的等级关系。由于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概念间关系较多,如隶属、领导等,因此,概念间关系的确定往往是整项工作中最复杂的部分。为保证非常规突发事件预案概念间关系的准确性,在未来的研究中笔者将会通过手工的方式逐一确定。

最后,修改以及评价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本体,并用计算机可识别的语言将其形式化[5],如OWL语言等。由于通过算法评价初步获取的本体会存在较多的噪音,因此,为保证预案领域本体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以及良好的逻辑性,预案本体的评价和修改主要通过领域专家完成。

4 结束语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数字化过程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十分庞大。本文主要从整体角度介绍构建非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本体模型的基本思路,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将针对本体化过程的各个部分,分别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文俊,孟凡阔,王月龙,罗英伟,许卓群.基于本体的应急预案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6,(19).

[2]马慧敏.基于免疫理论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主动免疫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3]李红臣,邓云峰,刘艳军.应急预案的形式化描述[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04).

篇4

【中图分类号】 G 478.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4-0372-03

【关键词】 生活变动事件;组织和管理;学生保健服务

我国近年来校园突发事件频发,如校园暴力、食品中毒、疾病流行、地震灾害、台风灾害、火灾等,揭示了目前校园的安全系统较为脆弱。因此,对高校突发事件进行相应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标志着政府把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纳入了法制轨道。该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通过对部分高校的调查,反映出目前大学生非常缺乏应急知识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而且在学校管理体系中也缺乏相应的教育培训和预案支持,很多学校没有相应的安全标识对学生进行安全行为的指导。因此,加强高校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应急管理系统,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常规化、科学化,是一项关系重

大、形势紧迫的任务。

1 基本概念

突发事件,又被称为紧急事件、危机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起而突然发生的, 不以事件的相应人和事件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一定范围内对现有社会、生活秩序造成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1]。相应的,高校突发事件是指: 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发的, 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 对高校教师和学生造成极大人身和财产安全威胁的, 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 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的分类有很多种,其中按高校突发事件的性质可以划分为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政治类突发事件、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具有发生时间的突然性、发生后果的危害性、发生地点的敏感性等特征。

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中间和之后,高校及其主管部门为减轻或减缓特殊事件的影响,恢复自身正常的运行秩序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和措施。它包括突发事

件发生前的预防、发生过程控制和发生后的恢复处理。

2 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

造成当前高校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天之骄子”不再成为大学生的代名词;(2)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在校生在万人以上的高校比比皆是,有些城市的高校区,聚集了十几万名的学生;(3)当代大学生相当多的是独生子女,生活经验和阅历较浅,且受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危机事件的预测和处理常识;(4)大学生关心政治,爱国忧民,富有时代感,但同时缺乏政治敏锐性,头脑简单,热情冲动;(5)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新的制度和规定的出台,难免会令部分学生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6)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新闻媒体的逐步开放,许多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往往在第一时间迅速地散布到校园里。

3 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建立

3.1 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管理信息库 其建立过程见图1。

在管理信息库的建立过程中,首先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调查等收集、生成突发事件的风险信息。然后利用因果分析、事件树、What If、FMEA等风险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风险信息进行分类分析,给出风险清单及其分类,并对产生风险的原因、风险发生后的后果及严重性程度和发展进程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以上的工作建成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的基础(或历史)数据库。将该基础(历史)数据库与利用高校工作人员的突发事件识别和度量经验生成的处置措施库结合,建立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管理信息库。这个数据库主要包括预测预警数据库和应急方案库。更准确地说,管理信息库应该是一个决策支持库,其主要是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执行起辅助和指导作用。

3.2 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编制应在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管理信息库建立的突发事件识别及处置报告的指导下进行。编制时,通过实地调查确定高校相应组织指挥部门和应急联动部门的组织机构及相关责任,以便于当发生突发事件时有关部门迅速启动相应措施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对于一次学生食堂的食物中毒突发事件来说,其发生的地点可能在食堂、宿舍、教室或学生上课的路上,这就要求教学组织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检查监督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做好这一类突发事件的监测。监测部门将监测到的突发事件迅速告知抢险应急部门,抢险应急部门对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后果进行监测,进行准备、规划。抢险应急部门应联合安全保卫部门进行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处理和事后处理与恢复。最后,由抢险应急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总结。

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组织指挥体系与应急联动体系。组织指挥体系主要由学校的行政、教学及后勤领导部门组成,具体可包括安全保卫组、抢险应急组、教学组织组、学生管理组、检查监督组、后勤保障组。而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联动体系主要由以下功能模块组成:突发事件预测、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准备、规划,报警、接警,应急指挥处理,事后处理、恢复,评估、分析总结。

3.3 学生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学生安全教育培训手册主要包括应急法律法规、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类型及风险源、预防知识、避险常识、自救常识、互救常识、减灾常识等。

在编制过程中,将突发事件管理信息库中的相关风险信息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应急处理的经验相结合,然后编制成高校校园安全教育培训手册,作为学生日常安全行为的指导。

所建立的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见图2。在建立的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中,根据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管理信息库建立的突发事件识别及处置报告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和安全教育培训手册的建立起着指导作用。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首先启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进行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报警接警、应急处置等工作。然后将对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关于突发事件的新的风险信息反馈给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管理信息库,以完善和更新管理信息库的风险信息。然后根据管理信息库生成的新的突发事件识别及处置报告改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以及对安全教育培训手册进行补充。

4 讨论

美国的各级政府都对学校的危机管理给予相当的重视。在美国,几乎每个州都有专门的学校危机管理机构,这些机构的职责就在于进行危机管理研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并有详细的操作指南。美国教育部在2003年5月向全国下发的《危机计划的实用资料:学校与社区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学校危机管理的连续4阶段模式[2],即“危机的缓解与预防、针对危机作准备、对危机的反应、危机后恢复”。这个4阶段模式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正,其完善和修正是建立在历史数据、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根据这个模式,美国教育部为各类各级学校制定了危机管理的政策指南。

在我国港台地区,校园危机管理的策略研究引起了学者们广泛关注。其中由香港学者胡洁婷等于2000年编写的《临危不乱:校园危机管理手册》,被认为较为方便和实用。而于同年启动的“校园危机支援计划”,针对香港地区中小学常见的五大类危机开展对策研究,其目的是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不同专题的到校工作坊或到校减压活动。台湾《十大校园危机管理手册》,在对台湾中学流行的突发事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开展了专项研究,并提出了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的应对策略[3]。另外,较有代表性的学校危机管理研究成果还有孙本初“校园危机管理动态模式”的4阶段设计[4]和郑燕祥(香港,1997)“学校危机管理之模式与运作”的3阶段模式[5]。港台对于学校危机管理研究成果大多局限于中小学范围,缺乏高等院校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且地方色彩浓厚,在我国内地推广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目前,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将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视角投向学校危机管理,其中对于高校危机进入了实质性研究。其中,赵中建提出“学校危机管理即学校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危机管理制度和计划对学校危机进行预防、处理和复原的策略应对过程,并应当成为学校日常管理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6]。郭正贤提出了“应该建立专门的高校应对危机的管理机构,在突发灾难性事件的时候便紧急起用危机管理机制,以使学校在非常时期能够保证基本正常的教学及生活秩序”[7]。其后,中国人民大学的纪宝成在其“从‘非典’防控看高校的危机管理”一文中阐述了高校危机管理的概念,界定了高校危机管理的范畴,探讨了高校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8];刘向兵等[9]提出了关于搞好高校日常危机管理的一些思考;白涛等[10]也从危机及危机管理的概念阐释了高校危机、高校危机管理的内涵、类型及其特点,提出了高校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结合高校管理的实际,探讨了高校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及具体对策;王茂涛[11]认为应从多角度构建高校危机管理体系。李明等[12]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提出了影响高校稳定的突发事件的定量预警模型。

本文通过对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建立了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从实施战略的高度对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进行设计,构建了一套保障校园公共安全的组织体系及校园突发事件处理的应急体系,并将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编制成学生安全教育培训手册,为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际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方法。

5 参考文献

[1] 李佐卫,陈庆华,张学忠.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成因及特点探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11-15.

[2] 朱晓斌.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与政策.比较教育研究,2004,27(12):45-50.

[3] 吴建勋.浅析高校危机管理.生产力研究,2004,4(6):256.

[4] 孙本初.校园危机管理策略[EB/OL][2008-09-15].nmh.gov.tw/edu/basis3/14/gh4.htm(2008-10-20).

[5] 郑燕祥.学校危机的理念和管理:多元观点的分析.教育学报,1997,25(1):1-23.

[6] 赵中建,徐士强.学校危机管理:由“非典”事件引发的思考.上海教育科研,2003,17(8):4-8.

[7] 郭正贤.高校危机管理的探索.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4):65-67.

[8] 纪宝成.从“非典”防控看高校的危机管理.中国高教研究,2003,25(8):3-6.

[9] 刘向兵,倪莹.关于搞好高校日常危机管理的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3,30(23):41-42.

[10]白涛,许中华.高校危机管理对策初探.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67-71.

[11]王茂涛.高校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1):821-823.

篇5

关键词:偏远沙漠地区;油气田建设 ;应急通讯;应急管理;过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偏远沙漠地区的油气田开发建设已成为我国石油天然气开发的重点,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由于其具有突发性、紧急性、不确定性以及破坏性特征,而且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因此偏远地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立日益成为油田地面建设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 应急策划

1.应急区域特点

偏远沙漠地区依托资源差、气候条件恶劣、通讯不畅,油气田建设项目应急突发事件往往具有急、难、险、重、远的特点,处置不利会造成油气田大面积停产,对下游企业及社会面造成巨大影响,导致严重财产损失和重大人员伤亡。应急策划应该充分考虑了上述特点,在应急实战中发挥指导性的作用。

2.应急小组组织机构

应急领导小组由公司经理挂帅,成员由调度、材料等各职能部门及施工处主要领导组成。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要求24小时保持开机状态,通讯录中包括家庭电话和家属电话,保证小组成员能随时联系到。

3.应急系统的建立及措施

建立应急系统,即预防和消除危机源。危机源是指有可能导致突发事件最终出现的事件。它有可能是人为的,也有可能不是人为的。比如回填土有机质含量过高,某批材料未按时到货,脚手架存在质量问题或搭设不符合要求,突然性自然灾害等都可能导致项目目标的实现产生困难,从而都属于危机源。应急预防必须从这一阶段就开始,加强对人为危机源的防止、发现和处理,加强对各种非人为危机源(自然灾害)的预测。

正确识别突发事件需要建立在项目的目标描述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因而在战略制定阶段就要对项目的内外环境进行SWOT分析,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分析,找出项目内部的优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给项目带来的机会和威胁,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可能存在突发事件的领域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会给项目带来的严重后果。根据这些分析结果,项目管理者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和资源状况,针对各类威胁及其影响程度制定出若干个相应的应急处理备选方案。

4. 应急物资保障及通讯保障

4.1应急物资

应急物资在应急策划中至关重要,在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所必须保障性的物资,能够在应急救援中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伤亡和损失,其中应急通讯在里面起到了交通枢纽的作用。

4.2应急通讯保障

应急通讯体系在遭到突发灾害或事故时,承担着及时、准确、畅通地传递第一手信息的“急先锋”角色,是决策者正确指挥抢险救灾的中枢神经。应急通讯只有在突发灾害来临时,真正及时、准确、畅通地传递抢险救灾信息,而不是紧急情况时的哑巴和瞎子。

建立、完善先进的应急通讯系统,并做好平时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应急通讯24小时畅通。应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

二 、应急动态分析

针对沙漠偏于地区油气田建设工程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多阶段性,将项目进行的全过程(项目定义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实行动态管理,将应急管理化分为:检测确认、决策执行、反馈和评价四个阶段,由这四个阶段的相互关联和逻辑性组建了动态突发事件管理模式,这个模式对建筑工程整个全过程和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均实行动态管理。① 检测确认。早期检测确认就是对生产中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针对每个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进行确认,并且制定制定切实可行的组织机构,应急预案及应急物资。②决策执行。决策的挑战性在于突发事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就意味着不可避免地影响工程的多目标系统。当目标之间发生冲突时,选择以目标优先级的选择方案。在应急方案的执行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清各方责任和风险,同时考虑其他方面可能介入的阻力,进行有效地实施。③反馈。执行阶段伴随着反馈,此时不但应当及时得到执行的反馈信息,还应对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新变化进行信息收集,研究潜在的变动。反馈回来的内容都是十分宝贵的,它将决策阶段预测不到的问题全部表现出来。④评价。突发事件为人们提供了深远意义的学习机会,它可以展现出组织内的弱点,而这些弱点恰好是在常规情况下不易显露出来的。从这点说,它可以抛弃那些可能永远植根于组织内的、会引起突发事件的行为和过程,提高组织的效率,同时为以后应急管理提供宝贵经验。

三、应急实施

1.应急预案自身的安全

应急预案是在事故征兆或事故发生后实施的,要在短时间内组织人员到场,设备,应急物资的调配,确定应急施工方案,这一过程安全工作是要首先保证的,越是特殊情况下,越要保证周密安全,尤其冬季偏于沙漠地区应急预案的实施过程。

开展各种形式的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应急自身安全,防止次生灾害发生,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提高职工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故时自救互救的能力。

2. 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优化

2.1方案实施优化的意义

工程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不同的施工方案,怎样选择施工方案使其既满足应急要求又能降低施工成本;资源分配中,既能满足各方面的基本要求,又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安全效益。建设施工过程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施工过程方案优化这正是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基础和求解方法。

2.2方案实施优化

应急预案在实施过程都是在事故征兆或事故发生后启动的,受到现场空间,气候,天气,人文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鉴于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在应急预案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根据实际环境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优化,达到以最优化最科学合理的方案解除危险源,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的目的。

四、结论

针对偏远沙漠地区应急对象的特点, 实施过程优化稳步推进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总结以往应急抢险过程中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按照“符合实际,职责清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的要求,实行应急过程优化,扩大应急覆盖面,不断修订完善;加强应急队伍管理,严明组织纪律,强化协调联动,提高综合应对和自我保护能力;并做好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

通过对突发事件的描述和应急管理的动态循环过程的分析,为以后的应急管理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同时也为应急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宏伟. 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02-215

2.金瑞龄,袁辉.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16-118.

3.卢涛.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人民出版社,2011:195-225

篇6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

民办高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建设是学校校园安全管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基本特征,又有民办高校的独特性和特殊性,在社会改革过程中还兼有社会、企业的文化影子。高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是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

民办高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应该以民办高校这个环境为基础,以本校的大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宿舍安全管理为内涵,这主要包括学生宿舍管理的制定、文化、物质和精神在内的一种综合性安全管理。它直接关系到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和校园安全的构建成败。

1 民办高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的内涵

民办高等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于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目前为止,我国民办高等院校有698所[1],其中民办本科院校98所,独立院校287所,民办高职高专313所,从中可知,大部分的民办高等教育举办四年制本科教育,有一部分进行高职高专技术应用型教育;总而言之,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层次中还是比较低,社会的认可度也不是很高。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就是把宿舍打造成为学生的安全港湾,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以一定的部门、一定的规章制度和学生管理员,在宿舍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活动进行的安全管理,为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提供基本服务和保障。它在民办高校整个管理体制之下,具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管理,管理的目的与本质必须与民办高校管理保持一致。

2 目前民办高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民办高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建设跟不上民办高校发展需求,在实际操控中不适宜学生思想特点,内容设计上没有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现实社会有点脱节,经常出现问题,在制度检查和考核上有点死板,不能有效的结合当前现代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特点,缺乏一定人性化,导致在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出现缺乏操作性。

2.2 学生的安全教育不到到位

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生宿舍安全管理的重要前提,是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民办高校校园中,要树立安全是第一的理念,特别是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不能忽视,在安全教育过程中不能流于形式,寄望搞一次安全教育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安全常识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搞点宣传标语、活动宣传、发放一下安全教育传单,是完全不够的。在学生宿舍安全教育方面,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安全教育文化内涵,缺乏长效教育机制,没有形成一种安全教育体系,其教育效果好不好大家心知肚明。

2.3 学校周边环境缺乏有效治理

随着社会化商业活动餐饮、食品上门服务不断地深入学生宿舍,给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带来不少问题。一些关于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比如偷盗事件、打架事件、酗酒等等。另外就是学校周边环境的影响,比如网吧、小旅社、夜宵摊,酒吧等娱乐服务场所,尤其是违规经营的网吧、酒吧,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还有就是校园周边的出租屋吸引了不少学生居住,这些地方管理薄弱,安全隐患更多,等等[2]。

3 民办高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措施

3.1 完善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

把“以人为本”作为民办高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前提,围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建立有效的学生宿舍安全管理机制,以开展读书育人为目标,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校和学生双赢。所以在制定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时,要结合民办高校学生思想特征和学校发展状况。在制定内容上要充分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人性化为前提,以原则为辅助管理手段。在制度落实上,必须严格地认真执行,从管理者开始,必须认真的了解制度规定的相关内容,只有在自己熟悉的情况下才能有效的教育学生。从学生入校开始,就必须开展针对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的学习,将制度学习落实到每一个宿舍,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宿舍管理者,学生干部,每位执行者和监督者上。为了保障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还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一是针对学生的考核检查,这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觉遵守相关规定,明确相关安全检查条款。特别是班级辅导员下寝室时,要与学生认真沟通交流,用实际爱心,责任心感化学生接受学生宿舍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提升宿舍安全管理效果。

3.2 构建学生宿舍安全教育体系

民办高校的学生宿舍安全教育不是能通过一次会议、一次讲座、一次活动能解决的,也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全校师生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因此,在学生宿舍安全教育上,要形成学生宿舍安全教育体系。只有安全意识教育及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规定落实到位,才能使安全教育普及到每个学生。所以,管理者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意识和责任,只有在严格落实管理,责任明确到人,不留任何缝隙的情况下,提升学生宿舍安全教育效果。

另外,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校园活动、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等进行学生宿舍安全教育,通常可以开展“学生宿舍文化节”、“党员文明宿舍评选”、“学生寝室创意大赛”等等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宿舍与宿舍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凝聚力[3]。

3.3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突发事件应急方案是为了降低损失,开展有序、迅速而有效地应急行动,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在风险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预先设置的有关计划或方案[4]。学校是否能有效的处理突发事件,跟前期预防是离不开的,做好前期预防必须完善事件的预知、防止、戒备和警报等相关的机构管理制度。要加强安全工作联络点建设,该联络点主要由学生宿舍各个安全管理部门(保卫处、宿管服务中心)组成,对安全联络点进行必要的制定化管理,实行实名制,分片区化管理,在联络点上必须公布联络点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和照片,将校园的安全防范、治安管理和安全教育进行有机结合,着力完善安全联络点的建设。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方案的关键就是要做好对事件未来要发生的妥善安排,只有做好突发事件的早期预防,才能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另外,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要确保信息沟通畅通,加强信息管制,明确信息的责任制度,部门的第一负责人要履行其职责,及时向学生和社会公布准确的信息,避免在信息传递过程产生偏差,导致事件发展不利。

4 结束

在民办高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稳定是第一,该工作做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也关系到民办高校的稳定,关系到民办高校的改革发展,所以,民办高校必须加强学生宿舍安全管理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生活场所。

【参考文献】

[1]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信息网[DB/OL].http://.cn/benkeyuanxiao.aspx?ch=4. .2016-10-18.

[2]路润凯,段万春,田存刚.论高校学生宿舍、公寓安全管理[J].网络财富,2010(11):64-67

篇7

关键词:医院信息;应急预案;应急体系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522-01

门急诊是医院的窗口,是患者来院进行诊断、治疗、预防保健的第一服务场所,门急诊服务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门急诊收费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化已经取代了手工收费方法,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并克服了手工收费的种种弊端。然而医院每天担负着为数千患者健康诊治的重任,一旦信息系统发生故障,挂号、收费窗口工作台都将陷入瘫痪,患者就无法得到及时就诊和治疗,病人积聚过多,门急诊大厅会陷入非常混乱的局面。医疗机构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采取措施,减少病人排队等候时间,安排病人及时就诊,做好病员疏导工作,确保门诊秩序的有条不紊。

1 应急处理流程

系统出现故障时的整理流程(以笔者所在医院为例)

1.1 门急诊挂号、收费窗口系统出现故障,电话报告信息中心和院办或行政总值班。

1.2 信息中心预计在短时间内(15分钟)无法排除故障,立即将情况报告院办主任和分管院长,经分管院长同意,院办主任下令启动“应急预案”。

1.3 如出现故障后现场局面混乱,造成影响极大,一线部门(门急诊挂号、收费窗口)可直接要求启动“应急预案”。

1.4如故障在15分钟内解决,则由信息中心通知院办和相关部门,恢复正常流程。

2 应急体系的制定

2.1 应急准备:试想医院每天都要接待几千病人,“挂号——就诊——缴费——检查”这是绝大多数病人都必经的就医流程。可以说门急诊大厅是病人最集中的场所,挂号收费窗口更是服务病人的集中点,因此门急诊挂号收费窗口在应急过程中能否有效地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全面的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1.1 收费挂号窗口的所有计算机上要安装应急软件(应急服务器系统和单机系统),在信息科安装完毕之后应当对安装的应急软件进行复查,保证应急预案具有可操作性。

2.1.2 应当为每位窗口操作员准备好应急收据,应急收据分为电脑应急收据和手工收据两种。

2.1.3 在开具手工收据时需要调用药品价目表,因此需准备一份电子价目表存放在计算机上,在系统故障的时候以便查阅,若是发生医院停电事故,就需准备一份书面的药品价目表以备断电时使用。

2.1.4 对操作员进行培训:每年应安排一次以上的培训,使窗口工作人员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和方法。

2.2 应对方案:在制定应对方案时,要考虑到两种情况:一是在有电源供给的情况下出现的系统故障或服务器故障;另一种是由于电源线路问题导致门急诊断电。针对第一种情况,我院准备了三种方案:应急服务器方案、单机方案和手工应急方案。如果出现第二种情况,则只能采用手工应急方案。

2.3 应急后的处理措施:使用应急预案之后,医保病人并没有享受到其应有的医保待遇,所以在系统恢复之后的期间内应该为病人更换收据,确保医保病人可以享受应有的待遇,需报销的病人也可以及时得到报销。

2.4 启用应急预案时各部门的配合:在整套应急预案中,挂号收费窗口作为医院服务的第一平台,确实是应急工作的关键部门,但不意味着,应急措施仅限于挂号收费窗口这一部门,还需要其他各部门的相互协助,才能使应急措施发挥更好的效果。当系统故障的时候,病人激动的情绪需要有人来安抚,混乱的大厅秩序需要有人来维持,这些事情如果仅仅只有窗口服务人员来完成,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就需要其他部门的协助、配合,来疏导病人,控制场面,尽可能的避免冲突。这些问题在制定预案时都需要考虑进去。

3 应急体系的完善

应急预案能否在事故应急救援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不仅仅取决于预案本身,还取决于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包括落实预案中所需的机构、人员及各种资源,开展预案培训,进行定期演习等。

3.1 加强应急的组织领导:医院平时要组建好应急指挥部(组),做到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反应灵敏。预案必须系统地反映在不同情况下的指挥程序和内容,主要包括指令的顺序、要求、人员等。

3.2 进行应急培训:突发事件早期处置的好坏,常常关系到整个事件的最后结果,因此,应定期进行应急处置相关知识及能力的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医院各类人员的应急能力和反应速度。

3.3 模拟演习:通过演练可以检验预案是否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如果一个预案难以操作或者操作过程不顺畅,那就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也无法达到制订预案的目的。

3.4 注意合作与协调:所有参与应急预案的人员应该保持即时联络才能做到有求必应,迅速启动。各级指挥员与上级和下级人员之间要有便捷迅速的联系方式和通讯工具,并保持联系畅通。信息互通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体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没有良好的信息互通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各个部门的联手反应。

4 总结

通过对应急系统的研究,能意识到本部门在应急预案的流程中的欠缺,在应用应急预案过程中与其他部门不协调的地方,可以在今后开展的工作中有哪一些的改进,也需要常与兄弟医院联系,互相了解彼此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平时就需要掌握好医院信息系统的应急方案与具体实施,并在平时的多次演练中汲取经验,保证在医院遇到信息系统发生故障时,做到处事不惊,井然有序,确实为就医者提供完善的就医平台,排除额外因素的影响。同时应急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医院各职能部门的相互协作,为医院树立严谨及高效的组织形象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溢油事件;环境信息;政府信息;信息通报

中图分类号:D92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3003208

一、问题的提起

在备受争议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中,媒体与公众对于中海油和康菲石油的漏油信息披露义务的履行都普遍地持批评态度,而中海油和康菲石油则一直为自己在此次漏油事件中的履行信息义务进行辩解,认为自己是符合中国有关法律之规定的。同时,人们发现,作为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监管主体的中国国家海洋局在整个溢油事件处置过程中,不仅很少有关溢油环境信息,并且还一直要求康菲石油向公众准确的溢油信息。因此,本文将以此次溢油事件环境信息披露为中心,主要探讨以下问题:第一,如果此次海上溢油事件作为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为什么没有看到政府启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环境信息机制?第二,即使政府没有启动海上溢油事件的应急预案,那么,作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环境监管主体的国家海洋局是否有义务及时、准确和完整地溢油事件信息?二、政府溢油事件信息机制未启动

的原因分析 2007年11月1日起,《突发事件应对法》开始实施。该法第53条明确规定:“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从该条款可以看出,对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只有人民政府才拥有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权力。那么在此次蓬莱193油田突发溢油事件中,是否由有关人民政府启动溢油应急预案并统一、及时对外溢油处置等环境信息呢?

(一)地方政府没有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应急信息:以山东省为例

由于此次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发生在山东省管辖海域,因此地方政府对于此次溢油事件的信息理所当然地选择山东省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作为我国的一个沿海大省,山东省很注意海洋环境保护的立法,专门制定了《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从《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包括山东省政府在内的各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针对突发海上溢油事件的应对应该履行三项义务:第一,编制包括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故在内的海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第二,在发生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轻污染危害。第三,海洋环境污染事故危及人体健康和海洋生物资源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可能受到污染损害的单位和公众通报或者公告。

1各级政府普遍缺乏专门的《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件应急预案》。之所以要强调应急预案的编制,是因为:第一,明确应急管理相关主体的责任范围和角色期待与分工,保证应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第二,有助于识别潜在风险,避免或者防止突发事件扩大或者升级。第三,有助于将突发事件处置与响应的步骤与措施“格式化”,提高应对效率。因此,没有预案就没有应急处置行动的指南\[1\](P26)。从山东省各级政府网站披露的应急管理信息来看,山东省政府、烟台市政府等都没有制定专门的《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件应急预案》。当然,从《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来看,也确实没有要求制定《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件应急预案》,而是制定相对综合性的《海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2009年烟台市制定了《烟台市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而山东省政府至今并未制定《山东省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甚至在山东省政府网站上的有关应急管理信息中都没有发现山东省制定《山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月第12卷第3期 朱 谦:突发海洋溢油事件政府信息制度之检讨——以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为中心 2地方政府并未启动海上溢油事件应急预案。在海上溢油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信息是与地方政府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融为一体的,也就是说,如果此次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山东省各级地方政府都没有启动海上溢油应急预案,那么也就不可能指望山东省各级地方政府会针对此次溢油事件相关环境信息。当然,地方政府如果要启动应急预案,首先必须是要获知突发海上溢油事件的信息,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启动应急预案。从现有的资料可以看出,康菲石油公司在发生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的2011年6月4日就已经向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报告了发生溢油事件的信息,这一点也得到了国家海洋局的确认。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康菲石油公司并未在第一时间同时向溢油事件发生地的山东省地方政府或者有关海洋监管机构报告,而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当然,即便康菲石油没有及时向当地政府进行报告,由于它已经向国家海洋环境监管部门进行了报告,获知该溢油事件信息的国家海洋局也应该立即通报山东省有关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海洋局在2011年7月5日首次召开的新闻会上,国家海洋局表示,在此之前已经将相关情况,及时通报了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山东、河北、辽宁、天津等地①。但是,并不清楚的是,国家海洋局所说的“及时通报”是在什么时间。从媒体以及有关政府的信息可以看出,国家海洋局并未真正“及时通报”地方政府。理由是:第一,在2011年7月3日,山东省蓬莱市委主要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此次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当地政府并未接到通知。山东长岛县、蓬莱市当地渔监、海监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也未收到相关通知②。第二,2011年7月4日,山东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向烟台市政府提交《关于蓬莱193油田溢油有关情况的报告》。从该报告的时间和内容判断,山东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也是在此次溢油事件发生后的1个月时间,才由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通报得知③。按照突发事件属地率先应急处置原则,作为溢油事件发生地的烟台市政府应该及时启动《烟台市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如果在溢油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发现超出其处置能力时,可以请求由山东省政府启动海上溢油事件应急预案。遗憾的是,至今人们并没有看到山东省任何一级人民政府启动溢油事件应急预案来应对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山东省烟台市政府是有相应溢油应急预案而没有启动,烟台市政府也没有对公众任何信息以说明为什么没有启动应该启动的溢油应急预案,而作为山东省政府在此次溢油事件处置过程中则暴露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严重问题,不仅未编制《山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也未按照《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的要求,编制《山东省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④。由于没有制定相应应急预案,使得海上溢油事件应对处置缺乏最具可操作性的行动指南,这也许是此次溢油事件在山东省各级政府未启动应急预案的一个重要原因。

3溢油事件应急处置环境信息各级政府皆未。在此次溢油事件发生地的山东省,由于各级政府都没有启动海上溢油应急机制,因此,人们自然也就看不到溢油事件发生地的政府依法任何溢油处置信息了。无论是烟台市政府,还是山东省政府对于此次溢油事件有关的信息都选择了沉默。这种环境信息的缺失,不仅是地方政府,也同样包括政府有关海洋环境监管机构,只是他们选择沉默的借口可能存在一定差异。首先,对于山东省涉事地方政府来说,他们很清楚政府的应急信息的是与溢油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联接在一起的,如果地方政府根本就没有启动溢油事件的应急机制,那么地方政府自然也就不可能履行统一、及时和准确有关溢油事件处置等环境信息了。其次,对于地方政府的海洋环境监管机构来说,尽管它们在溢油事件发生后,也会实施海洋溢油环境监测等监管措施,能够获知有关溢油事件的信息。例如,在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2011年7月4日呈报给烟台市政府的溢油事件报告中,也涉及该局将要采取的措施以进一步获悉有关溢油信息⑤,但它们不可能向公众信息。因为它们知道,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权力在地方政府,它们只能将获知的溢油事件信息及时报告给地方政府,只有在获得地方政府的环境信息的授权,它们才能依授权环境信息。

(二)中央政府层面的溢油事件信息未见声响:从应急预案角度的考察

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件发生后,美国就及时启动了国家溢油应急机制。那么,2011年6月4日发生在中国蓬莱的溢油事件,中国是否也启动了《全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计划》(以下简称《全国溢油应急计划》)呢?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尽管溢油事件发生3个月后,康菲石油还没有彻底封堵油漏,但是,人们也并未看到由国家海洋局带头启动《全国溢油应急计划》。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全国溢油应急计划》没有启动呢?

1神秘的《全国溢油应急计划》。2000年4月,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在该法的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计划。”因此,制定《全国溢油应急计划》是法律赋予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法定义务。根据媒体报道,2004年9月23日,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协调领导小组在京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在此次会议上,领导小组审定并原则通过了《全国溢油应急计划》⑥。那么,在2004年经过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协调领导小组审定并原则通过的《全国溢油应急计划》是否已经正式对外,作为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重大海上溢油应急预案的国家部门应急预案呢?从现有的资料看,《全国溢油应急计划》并没有正式制定并。理由有两点:第一,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各类突发事件的政府预案属于政府主动公开的事项。然而,在中国政府网上的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中,并没有看到《全国溢油应急计划》⑦。第二,《全国溢油应急计划》为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国家海洋局作为国务院海洋环境管理部门为该预案的制订单位,也是负责实施该预案的部门,根据法律规定,也应该在其网站上该预案。但是,在国家海洋局网站上的海洋应急预案中仅有《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故应急预案》(该预案由国家海洋局2004年11月制定)。笔者对该预案有诸多疑问。首先,它与《全国溢油应急计划》是什么样的关系不得而知。其次,即使它实质上就是《全国溢油应急计划》,也应该根据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来制定或者进行修改。需要注意的是,《国家突发事件总体预案》是2006年1月8日正式,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在2006年1月24日正式。也就是说,国家海洋局无论是制定《全国溢油应急计划》,或者制定《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故应急预案》,都应该以《国家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为依据。因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全国溢油应急计划》这个国家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故应急预案并没有制定,而在国家海洋局网站上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故应急预案》则是一个与现行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极不相容的陈旧预案。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七条规定,“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事实上,我国目前对于有关应急预案的修订条件和程序还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实践中对已经制定的预案进行修订的情况较为少见\[2\](P11)。

2《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也未启动。当然,即便《全国溢油应急计划》还没有编制,对于这类重大海上溢油事件也可以启动《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理由是:第一,《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就包括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件。第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适用范围包括:跨省(区、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或者超出事件发生地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的应对工作。此次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发生在山东省管辖海域,但是它的应急处置很显然超出山东省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同时,该溢油事件带来的海洋环境影响涉及山东、河北、辽宁以及天津,属于跨省(区、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第三,此次溢油事件属于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对于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级,凡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 000万元以上,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截至2011年8月25日,渤海溢油事故已经造成累计5 500平方公里海面遭受污染。事实上,我国的海产品已经受到了污染,并出现了大量死亡现象。养殖户们遭受的经济损失有可能超过10亿元⑧。既然属于特别重大环境事件,按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指挥机构接到特别重大环境事件信息后,主要采取下列行动:(1)启动并实施本部门应急预案,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并通报环保总局;(2)启动本部门应急指挥机构;(3)协调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4)需要其他应急救援力量支援时,向国务院提出请求。”从国家海洋局的两次新闻会内容来看,国家海洋局只是启动了并不很规范的本部门应急预案,并向国务院应急管理机构及有关部门通报了溢油事件信息,但是并不清楚其是否向国务院提出请求,需要其他应急救援力量支援;同时,人们也自始至终也未看到有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的任何活动⑨。因为,根据此次溢油事件应急处置的需要,可以由国家海洋局、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成立蓬莱193溢油事件环境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当然,由国家海洋局来协调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可能在实践中出现同级协调的权威性不足的问题。事实上,同级部门协调那些政府强势部门存在相当难度,即使副总理担任专项应急管理领导机构的负责人,协调该副总理分管之外的部门也有难度\[3\](P4-5)。

3国家海洋局启动的应急预案仅仅是其内部预案,难以积极溢油事件信息。2011年8月25日,国家海洋局召开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视频通报会,告知在此次溢油事件处置过程中,国家海洋局机关相关业务司、中国海监总队、北海分局、环渤海“三省一市”海洋与渔业厅局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应对。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按照预案启动了三级应急响应,国家海洋局相应进入二级响应预警⑩。从国家海洋局的信息可以看出,国家海洋局启动的所谓三级应急响应该是依据该局制定的《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响应执行程序》。然而,从该应急响应执行程序的内容来看,它与《全国溢油应急计划》应该涵盖的内容相去很远,其应急响应执行程序实施的主体并未包括国务院有关部门,而仅仅是国家海洋局相关业务司以及国家海洋局直属事业单位。因此,人们就不难看到,为什么整个溢油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只有国家海洋局的身影,而并没有看到作为国家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的任何行动。也正是只有国家海洋局孤家寡人似地处理溢油事件,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情形是,溢油事件应急处置相关环境信息没有及时、准确和完整。即便康菲石油将有关溢油信息报告给了国家海洋局,而且国家海洋局也通过自身的监管行为获取了大量溢油环境信息,国家海洋局也不会积极溢油事件信息的。因为,在国家海洋局《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响应执行程序》中只对“信息报告”作了规范要求,至于向公众信息并没有加以规定。而在国家海洋局制定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故应急预案》中,对于信息则有规定,即“海洋局配合新闻办提出信息意见,研究拟定事故应急的对外口径,组织对外新闻并向我有关驻外使领馆和有关地区、部门通报。同时关注对外舆论,必要时组织对外辟谣工作”。此处所指的“新闻办”应该指的就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按照该预案之规定,其主要“负责提出应急事故的宣传报道方案,经审批后组织实施;编制对外口径,向我有关使领馆和有关地区、部门通报,组织应急事故新闻;密切跟踪对外舆情,必要时组织对外辟谣,正确引导舆论;负责受理记者采访申请及现场记者管理,加强互联网的管理、引导和有害信息的封堵工作。”从该预案关于信息之规定来看,国家海洋局以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也不是溢油事件应急信息机构,它们都是负责提出信息方案,经审批后进行具体实施,但究竟由谁批准信息,整个预案中并未明确界定。如果综合其他相关信息来判断,这里的信息审批主体应该是溢油事件应急处置领导机构,也就是所谓的国家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协调领导小组,或者说是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但国家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协调领导小组、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则应该分别是依据《全国溢油应急计划》、《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而开展活动的。于是就出现很奇怪现象,即有权力审批溢油事件应急信息的主体还不存在,而国家海洋局又认为自己是无权溢油事件应急处置信息的。

三、监管机构溢油事件信息实态

及其消极影响 2011年8月30日,北京一律师向国家海洋局申请获取溢油处置信息。申请要求为:“现申请对渤海湾溢(漏)油事故的溢(漏)油总量、污染状况(具体影响范围及区域,污染程度、面积及具体区域,海水水质,污染物的危害)、预警信息、应对措施、应对情况等及时进行政府信息公开。”这一申请信息公开的行为将人们的视线理性地聚焦于国家海洋局。那么,国家海洋局是否有溢油事件处置信息的义务呢?在整个溢油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它了哪些信息呢?

(一)国家海洋局负有溢油事件环境信息的义务

从前面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此次溢油事件的应急处置完全是由国家海洋局采取应急措施,启动应急预案的,国家海洋局成立的应急指挥机构就属于此次溢油事件的领导机构。按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国家海洋局在实施本部门的环境应急救援和保障方面的应急预案,需要其他部门增援时,它可以向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提出增援请求。必要时,国务院组织协调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工作。但是,国家海洋局在溢油事件发生后,并未向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提出增援请求。与此同时,溢油事件的处置进展并不顺利,特别是由国家海洋局独家实施溢油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并未给康菲石油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使得康菲石油“所采取的措施仍然限于降低地层压力、建造并安装集油罩等,仍然是临时性的、补救性的措施,并不能彻底有效地消除溢油风险”。为此,国家海洋局只得牵头联合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安监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虽然,联合调查组的成立以及开展的一些调查活动,对于康菲石油处理溢油事件增加了压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联合调查组的主体身份不明确,它既不属于溢油事件处置后的调查,也不能说是溢油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急协调机构。因此,国家海洋局自然就应该承担《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下突发事件信息统一、及时、准确的义务。当然,在整个溢油事件处置过程中,国家海洋局也从未表明它没有溢油事件环境信息的义务。

(二)国家海洋局没有及时溢油事件环境信息及其消极影响

2011年6月4日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发生,2011年7月5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召开新闻会,第一次向社会公布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的相关信息。2011年8月26日召开了溢油事件信息第二次会,并通过视频。

其实,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次召开溢油事件通报会后,就有公众质疑国家海洋局溢油事件的信息,但这种质疑淹没在人们对于康菲石油信息披露的谴责之中。对于国家海洋局来说,本应该在获知溢油事件信息后,立即向公众溢油信息,并且要在国家海洋局官方网站上专门设置“蓬莱193号油田溢油事件信息”平台,根据收集到的各类溢油应急信息,适时不间断地向公众。但从国家海洋局的信息情况看,缺乏及时性的信息带来的消极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1可能受溢油事件污染海洋环境而导致财产损失的单位和个人,由于没有及时获取溢油污染海洋环境信息,从而难以及时采取一些规避或者减轻环境污染对其财产带来损失的行为。溢油进入海面以后,会在风、浪、流等作用下进行漂移和扩散,因此准确获得海面油膜的动态信息对溢油污染预警起着关键性作用\[4\](P78)。事实上,海洋溢油事件影响最大的往往就是海上各类环境敏感区,而这些环境敏感区资料国家海洋局应该是完全掌握的。国家海洋局应该利用GIS技术制作的中国近海环境敏感资源图,分类定义和管理敏感资源的范围、敏感等级、优先保护次序和溢油模型动态快速耦合,在溢油应急过程中,能够根据溢油漂移轨迹和扩散范围预测结果,对可能受到影响的敏感资源作出污染预警,同时给出相应的应急方案\[4\](P80)。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件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统计分析由海洋部门负责,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件预警信息监控由海洋局负责。从国家海洋局两次信息的总体情况看,国家海洋局确实也动用了各种监视、监测等手段,获取了大量的溢油事件的环境信息。然而,人们并没有看到国家海洋局在溢油事件发生后及时溢油预警信息。此次溢油事件对于沿海很多的环境敏感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海上养殖区的养殖户就遭受了重大损失。

2由于信息的迟滞和不足,公众没有充分地参与到溢油事件应对之中去。公众只有获得全面而准确的环境信息,了解了突发事件本身的情况,同时也很清楚政府正在采取的和即将采取的紧急措施,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知道如何行动来配合政府的应对措施。事实上,得到良好信息沟通的公众可能以一种更有见识的方式有效地参与到所有的民主过程中。它还可以打破专家和普通公众之间的沟通屏障,将政府官员非神秘化,并使公民更多地对有争议的问题实现真正的政治参与\[5\](P92)。政府公开环境信息能在政府和公众之间、专家与公众之间建立沟通渠道并交换各种信息,增进政府与公众之间、专家和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减少或避免由于认识冲突而引起可能的社会冲突,避免由于公众不了解真实原因与实情而发表一些偏激的看法与言论,或由于对造成的损失不满而发泄对政府或造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单位的不满。

3国家海洋局溢油信息的对于作为溢油事件责任方的康菲石油履行法律义务是否起到基础作用?这种基础作用本应该使得康菲石油能够在更大范围、更加及时地获取溢油事件产生影响的最新信息,使其进一步有针对性地采取封堵漏点、围栏溢油、清除油污等。但是,由于国家海洋局并没有及时有关溢油环境信息,也使得康菲石油并不能真正判断溢油事件产生的真实影响,从而导致康菲石油在溢油事件处置过程中被国家海洋局以及公众认为消极应对。另外,康菲石油、中海油都是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它们通常要依据有关证券法律对溢油事件向公司的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人披露信息,然而,康菲石油、中海油对于溢油事件的信息知悉并不全面,特别是对于溢油事件给公司带来的影响是需要建立在溢油事件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因此,它们也不能依据国家海洋局全面、权威、及时信息的,在此基础上编制和披露有关信息。

(三)国家海洋局试图转移政府溢油信息公开义务

在此次溢油事件的处置过程中,国家海洋局虽然自身并没有积极主动及时地有关环境信息,但是,人们却看到,国家海洋局一直在要求康菲石油向公众溢油事件的环境信息。

1国家海洋局多次要求康菲石油溢油事件信息。据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介绍,国家海洋局在2011年6月16日约见康菲石油负责人时,向他们提出过“是否已对公众披露”问题。当康菲石油说并没有披露信息时,国家海洋局告诉康菲石油应该向公众公布污染中国海洋的信息。但是直到2011年7月5日,康菲石油也并未就此事件出示任何相关声明,其公司网站也未披露相关信息。7月13日,国家海洋局责令康菲石油在溢油源未切断、溢油风险未消除前,不得恢复作业。同时要求康菲石油将有关溢油事故信息及时向国家海洋局报告,向社会公布。2011年7月29日,国家海洋局对康菲石油进一步下达了《关于限期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 彻底封堵溢油源的通知》,责成其限期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加快溢油污染处置,并提出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应将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的阶段性进展及时向社会公布。2011年8月16日,鉴于蓬莱193油田的溢油已漂至渤海沿岸,对海洋生态环境直接构成影响和威胁,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再次约谈康菲公司主要负责人,敦促康菲公司要尽快将相关信息告知公众,包括将来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2011年8月19日,联合调查组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要求康菲公司必须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溢油事故的相关信息,特别是溢油事故的全过程及造成的影响和损害。同时,联合调查组要求中海油在事故处置过程中,要进一步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工作进展情况,以及社会关切的相关问题,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2自溢油事件发生以来,康菲石油由于溢油事件信息披露问题,受到了媒体和公众的普遍质疑和抨击,这与国家海洋局多次要求康菲石油披露溢油事件信息有关。那么,国家海洋局为什么一直要求康菲石油披露溢油事件信息呢?康菲石油在溢油事件中究竟是否有义务披露溢油事件信息呢?国家海洋局一直要求康菲石油披露溢油事件信息,并非是真正重视对公众环境知情权的维护,而是将公众强烈要求获知溢油事件环境信息的视线引到康菲石油身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转移公众对于国家海洋局溢油事件信息的关注,使之成为国家海洋局逃避及时、准确和完整溢油事件信息的挡箭牌。事实上,突发溢油事件的应急处置与常规状态下的海洋环境监管差异性是非常大的。正常状态下的海上石油勘探开发行为的监管,通常是以被监管主体履行环境法上的义务为中心的,监管部门主要起到督促和核查作用;但在突发溢油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尽管责任单位康菲石油有义务采取各种应急措施,但是整个溢油事件的应急处置随着国家海洋局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启动,就不再是以责任单位康菲石油为中心了,而是以国家海洋局应急处置机制的全面运行为中心。责任单位康菲石油的一切应急措施的开展只是国际海洋局应急机制运行中的一个部分,而且它的行为将完全纳入到政府应急机制的统一规范之中,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溢油事件应急处置信息的。从我国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以及《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来看,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事件时,作为作业方的康菲石油应该是向政府通报溢油信息的法定义务主体,并且在环境法下不再承担向公众披露溢油信息之义务\[6\]P(13-19)。

四、结 语

在突发海上重大溢油事件时,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突发事件应对法律的规定统一、准确、及时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然而,在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处置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在应对突发溢油事件过程中表现得都不是非常积极主动,使得溢油事件处置效率不高,威信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各级政府并未对海上突发溢油事件应急处置进行制度化准备。由于缺乏《全国溢油应急计划》而未启动相应的海上溢油应急机制,使得各级政府对于溢油事件的信息几乎集体失声。同时,作为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环境监管部门的国家海洋局启动了本部门不合乎规范的溢油应急预案,本应该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义务,但是,在长达几个月的溢油事件处置过程中,国家海洋局却并未依法及时、准确、全面地有关溢油事件环境信息。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国家海洋局,在溢油事件处置过程中的信息不作为行为,不仅影响公众有效参与溢油事件的处置活动,也使得因溢油污染而可能导致财产损失的公众因缺乏及时的污染预警信息而导致财产损失扩大。

(致谢:苏州大学东吴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对本项目提供了资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王宏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张红.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缺陷及其完善\[J\].行政法学研究,2008,(3).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应急管理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思路\[J\].中国发展观察,2008,(3).

\[4\] 安伟,王永刚,等.中国近海海上溢油预测与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发\[J\].海洋科学,2010,(11).

\[5\] \[美\]海伦?英格兰姆.新公共政策——民主制度下的公共政策\[M\]. 钟振明,朱涛,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6\] 朱谦.理性对待海洋环境污染事件中的信息通报义务——从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说起\[J\].法学,2011,(6).

注释:

① 参见马光远:《渤海湾漏油瞒报是恶劣的“合谋”》,《京华时报》,20110708。

② 参见李攻、徐沛宇:《中海油多地油田项目出现漏油现象 从未完整披露》,《第一财经日报》,20110704。

③ 关于该报告之内容参见山东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关于蓬莱193油田溢油有关情况的报告》,,20111130。

⑨ 有趣的是,在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协调领导小组成员组成的10个国家政府部门中,有国家海洋局、外交部、公安部、财政部、交通部、农业部、国家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民航总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却没有环境保护部,但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的办事机构却设在环境保护部。

⑩ 参见《王飞副局长在溢油事故处置视频通报会上的讲话》,《中国海洋报》,20110826。

有关《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响应执行程序》的具体内容请参见国家海洋局网站,,20111130。

赵建东:《国家海洋局责令康菲公司蓬莱溢油平台停止油气作业》,《中国海洋报》,20110713。

《国家海洋局进一步督促康菲公司限期落实“两个彻底”》, soa.省略/soa/news/specialtopic/yiyou/web

info/2011/07/1314515388799269.htm,20111130。

《国家海洋局再次约谈康菲公司》,soa.省略/soa/news/specialtopic/yiyou/webinfo/2011/08/1314515388

786637.htm,20111129。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分别听取康菲公司和中海油总公司关于溢油事故情况汇报》,soa.省略/soa/news/specialtopic/yiyou/webinfo/2011/08/1314515388

767292.htm,20111129。

(责任编辑 周振新)第12卷第3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2 No3

篇9

【关键词】 煤化工 环境污染 应急管理指挥系

伊犁河谷煤炭、水资源丰富,具备天然气输送管网,是大型煤化工理想的建设基地。**公司煤化工项目以年产20亿Nm3煤制天然气为主,建于伊宁市巴彦岱镇,距离伊宁市25公里。煤化工产业生产过程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危险性,一旦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将严重威胁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而且对事件的应急处理、应急救援,应急决策指挥都具有很大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煤化工发展应重视环境污染应急管理指挥系统的构建。

1 建立环境污染应急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在煤化工发展的过程中,煤炭的开采和加工都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和高耗水的产业。煤化工的发展除了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外,另外排放的有害气体、粉尘和有机物还会对空气和土壤都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新疆的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再恢复,后果将是灾难性的[1-2]。

2 应急管理指挥系统的构建

2.1 应急管理指挥系统的设置

首先最为重要的便是设置应急管理指挥组织,分工明确,在环境污染危机发生后,各个职能部门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职责,并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应急工作中。煤化工生产场所应当在事故多发区域设置应急小组,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就能做出反应并予以降低危害,并第一时间上报。

2.2 信息的及时掌控与报告

(1)安装监控预警系统:环境污染事故多发生在户外,想要及时的掌握信息,必须要有必要的监控设备。最好的方式就是安装监控预警系统,这样在日常生产的时候,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危机发生的信号。同时监控系统具有信息储存的功能,有利于事后的信息查询。

(2)信息的报告:危机发生后,环境应急小组应第一时间上报到上级组织,相关部门及时做出应对措施,要组织事发现场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部门迅速鉴定、识别、核实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危害程度及受影响范围和边界,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上报政府环境监测部门,并根据危害大小制定相应解决方案。

(3)危机处理方案:首先现场应急小组成员应考察危害大小,根据能力采取应急救援措施,进行紧急救援。其次,现场处置工作组指挥应急监测分队和事发地周边各级环境监测站对可能被染的空气、水体和土壤展开应急监测和全过程动态监控,进一步判定污染物的种类、性质,随时掌握事态的发展变化情况。根据监测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置建议,由环境应急指挥中心确定封锁和疏散区域[3]。

(4)事后安全评估工作:处置工作结束,并确认危险已基本消除,受污染的环境基本恢复,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做出终止处置行动的决策。环保局会同有关专家和其他相关单位及有关地方机构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评估环境危害程度及中长期环境影响,考评指挥效能和实际应急效能,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应急方案[4]。

3 结语

环境污染应急管理与指挥系统描述见图1。

新疆要大力发展煤化工,实现以煤炭为原料生产合成天然气、甲醇、燃料油和精细化工品的战略部署[5]。这就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构建环境污染应急管理指挥系统是针对突发性污染事件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对煤化工生产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管理调度、高效应急指挥具有指导意义。对从根本上改善环境安全形势、提升当地环境监管工作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筠.对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J].新疆社科论坛,2011(2).

[2]王自庆.新疆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2(3).

[3]侯洪凤,史原,李逊.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6).

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保障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和维护我市安全稳定,加强内部管理,认真落实各项安全及突发事件预警制度,排除各类事故苗头隐患和各类刑事案件,预防和杜绝各类重特大突发性事件的发生,确保我市燃气供给安全。

二、工作目标

在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全面采取超常规工作方式,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企业、关键部位严防死守,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实现“三个确保”、”八个严禁“的总体工作目标。

(一)“三个确保”

1.确保排查环节不出纰漏、不留隐患、不留死角、不留空档;

2.确保不发生有责中毒死亡事故和大面积停气事故;

3.确保各燃气企业内部不发生大规模或影响恶劣的上访案件和闹事事件。

(二)八个严禁

1.严禁未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擅自施工的新建、改建、扩建燃气工程项目进行施工作业;

2.严禁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燃气工程投入使用;

3.严禁未经审批及未落实“三统一”要求的燃气分销站点从事经营活动;

4.严禁临时燃气服务站点过夜储存液化石油气“重瓶”;

5.严禁充装超期、不合格液化石油气钢瓶;

6.严禁未签订安全运输合同的运输单位和个人的车辆进入瓶装液化石油气企业生产区;

7.严禁瓶装液化石油气企业进行夜间作业;

8.严禁未经备案的燃气燃烧器具产品上架销售。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实施,成立“奥运期间燃气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建委常务副主任曲维嵩、市建委副主任刘清玉、中庆燃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大鲸、天辰燃气公司总经理杨延荣担任,副组长由各区、县(市)政府主管领导、中庆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副经理王海、天辰燃气公司副总经理由日升、市建委公用事业协调处处长吴敏、市建委燃气管理办公室主任陈胜斌担任,成员为各区、县(市)燃气主管部门及各燃气企业相关人。领导小组下设中庆公司、天辰燃气公司和各县(市)办公室,主管领导负责本区域安全稳定供气工作,各办公室都应相应成立安全隐患排查组、重点部位巡查组、设施设备维修组、危险物品监控组、突发事件应急组。综合协调办公室设在市建委公用事业处,液化气管理工作由市建委燃气管理办公室负责。

四、具体措施

(一)落实安全管理及工作责任制。各企业要认真传达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要求,及时召开奥运安保专项会议,部署具体工作任务,区分责任,层层签订《奥运期间安保责任状》,确保各项责任的落实。各区、县(市)燃气主管部门要实行领导包片制度,有效落实本地区燃气安全管理及综合指导工作,要坚持领导责任制、责任追究制、信息通报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集中对影响燃气行业易发生群体性矛盾的问题进行排查梳理,针对排查出的问题,逐件落实领导责任、稳控人员和化解措施,严防和其他严重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问题发生。

(二)开展全方位的“地毯式”安全大检查。在奥运会开幕前各燃气企业要对燃气设施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安全大检查;奥运会举办期间,企业所属各单位的主管领导每天要亲自带队,对辖区内的重点区域、重要供气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加强巡视,确保燃气设施的正常稳定运行。一是加强运行管线的巡查。各燃气企业要在坚持“四定一保”(定人、定时、定点、定责任区域、保管网安全)巡线制度的同时,重点做好危旧燃气管道的检测、检修和更新改造工作,加强对重要附属设施的检查,确保管网运行良好;同时,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设备设施进行夜查。特别要加强两条穿江管线的巡视,严防漂管事故发生。二是加强漏气阀门井的监测。每日对阀门井进行一次检查,对存在漏气问题的阀门井进行放散,并对漏气阀井周边的“三沟”进行浓度检测,防止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三是加强调压站压力的监测。每日四次对调压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检查,每小时对压力变化进行记录,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四是加强瓶装液化石油气企业管理。各瓶装液化石油气企业、燃气分销站点、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及经销单位要向社会作出杜绝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公开承诺,切实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值班值宿及应急抢险预案落实工作。严禁各瓶装液化石油气企业晚20时以后进行充装,严禁充装超期、不合格钢瓶,严禁未办理液化石油气钢瓶运输车辆合同备案证的车辆进入生产区,严禁载客加装液化石油气,严禁销售未经备案的燃气燃烧器具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各类问题一经发现立即予以严厉处罚,违规企业将停业整顿,违规站点将被取消分销站点经营资格,且该站点在1年内不准进入我市液化石油气分销市场开展经营活动,违法车辆的调查资料和有关物证将移交有关部门进行处罚并记录在案,违规行为严重的将清除瓶装液化石油气运输市场。

(三)加强各类安全隐患的整改和监控。对重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对有条件整改的隐患立即整改;对暂不具备整改条件的,按有关要求,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措施,有效监控,科学防范,确保不出事故。中庆公司要做好已置换区域中未置换户的联系与监控工作,要主动与未置换户所在社区、派出所、物业公司沟通,及时获取有关信息,争取早日与未置换户取得联系,完成燃气置换任务,消除安全隐患。

(四)加强重要岗位人员的教育管理和值班、值宿工作。各燃气企业要对小修、巡调、收费、抢险、施工等重要岗位工作人员进行教育,严格落实各项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坚决杜绝“三违”现象发生。自8月5日起至8月24日止,各燃气企业实行“三级”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严格遵守值班的各项规定,全面掌握值班期间的各种情况,对重要的维修要亲自到现场解决处理。要层级落实检查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记录完整,有据可查。奥运会期间凡工作记录不完整的企业,一律停业整顿。

(五)加强燃气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及抢险抢修工作。在奥运会开幕前开展模拟事故演练,锻炼队伍,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提前备足抢险设备、设施及物资,一旦发生供气故障,有关单位要迅速反应,如需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应立即启动。各抢修组接到抢险抢修指令后,立即带全带齐抢险设备、材料,5分钟之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态的扩大。

(六)加强燃气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组织方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完善防暴雨、防坍塌、防滑坡等各项应急预案,确保施工安全。要进一步加强施工会签,严防挖断管线事故的发生。对燃气管网附近的施工现场加大监护力度,设专人死看死守,避免人为破坏事故;未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擅自施工的新建、改建、扩建燃气工程项目一律停止施工作业,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燃气工程一律不准投入使用。

(七)实行日报、三日工作例会及事故报告等制度。一是实行日报制度。各燃气企业须在每天16时报送当日安全管理工作情况,中庆公司及天辰公司报市建委公用事业协调处,瓶装液化石油气企业报市建委燃气管理办公室。二是实行三日工作例会制度。自8月5日起至8月24日止,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每隔三日召开一次奥运期间安保工作例会,听取各单位奥运安保形势汇报,及时传达上级对安保工作的要求,分析形势,制定整改措施。三是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出现问题立即上报,坚决杜绝迟报、瞒报等现象,确保信息及时准确。

(八)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加强供气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对重要、关键的控制阀门要加装锁具,对室外的进户阀门加装防护盒;对重要区域的调压装置加装防盗报警装置;对调压站、调压柜、调压箱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修缮,严防破坏事件的发生。加强办公场所的内保管理。进一步落实“四防”责任人制度,严格办公场所进出的登记制度,加强夜班巡查,消防设施、电源、火源及内部人员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同时,要加强不安定因素的排查和管控,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向,对可能影响安全的各类不安定因素加强分析,对重点上访群体加强管控,及时预警,化解矛盾,严防矛盾激化引发大规模。

五、有关要求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奥运会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事关重大,不容半点疏忽。各级领导、各单位及员工要从维护社会稳定、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清奥运会期间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和做好燃气供应安全保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强化措施,突出重点,落实任务目标,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抓到位,有效遏制重大事故和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燃气企业要对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保障机制,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成立领导小组,并结合自身实际拟定工作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迅速部署,并贯彻落实到各个岗位。同时要按责任状要求落实好相关责任,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确保奥运会期间的安全稳定。从8月4日至8月24日天然气置换工作暂停进行,同时,除正常的日常维修外,其它可暂缓进行的生产维修改造一律停止,全力保障此期间的安全稳定供气。

(三)明确责任,严肃纪律。要加强干部、职工的教育,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奥运期间各单位和机关各部门主要领导及员工要坚守岗位,按照各自分管的业务和责任,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岗。同时,对此期间存在,措施采取不利,违反企业相关规定,造成一定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责任人给予从重处理,坚决追究事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