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3-11-07 17:30: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预案》适用于*市规划区内城市道路安全保障,城市道路、桥梁、城下管网的破坏性事故等。
本《预案》所称的城市道路是指城市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城市道路保障是指满足城市道路的正常安全运行,破坏事故是指违反《城市道路管理条例》使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预警等级,根据城市道路的破坏及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程度,可分为三个预警等级:可用色彩来划分,
三级预警:一般或较大城市道路损坏与破坏性事故,挂红色气球,红色通告。
二级预警:重大城市道路损坏与破坏性事故,挂黄色气球,黄色通告。
一级预警:特大城市道路损坏与破坏性事故,挂黑色气球,黑色通告。
组织体系,根据城市道路的损失与破坏程度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
三级预警的组织体系
成立以市政处处长为指挥,副处长为副指挥,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处理指挥部。
二级预警的组织体系
成立以建设局分管副局长为指挥,市政处长为副指挥,建设局城建科、质监站、监察支队为成员单位的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疏散、鉴定、警戒等工作。
一级预警的组织体系
成立以建设局局长为指挥,分管副局长为副指挥,市政处、城建科、质监站、监察队、联动110、消防队、水、电、气视讯等管线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应急处理指挥部。
在《预案》设立“*市处置城市道路损坏及破坏突发性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应急调查组、专家参谋组、情报联络组、抢险小组、监测组及后勤保障组。
应急调查组:负责对城市道路损坏及破坏事故进行现场调查,分析认定,明确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提出预警的建议,并及时上报城市道路损坏及破坏情况,该小组由市政处办公室负责。
专家参谋组:负责对城市道路、桥梁损坏及破坏情况的技术分析、储备,指挥现场抢险队员工作,该小组由市政处、质监站、城市道路、桥梁的设计方、建设方、市政设施保障的专家、顾问等。
情报联络小组:保障通讯畅通,及时通报城市道路、桥梁损坏及破坏情况有关信息;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联络、通报有关单位;凡属重大损失破坏事故,立即向市政应急处理指挥部报告,由市政管理科负责。
抢险小组:在专家参谋组的指导下,督促企业采取果断措施,尽快恢复损坏及破坏的城市道路,对不能及时恢复的,采取好现场保护,并通知市应急处理指挥部改用城市道路行驶,由维护所负责。
防护重点区域
城市道路沉陷、错台、损坏。
城市桥梁监测、检查。
城市地下管网、水、电、气、视、迅网的检查、监察、定期对防水管道排放沼气。
工作程序:
篇2
关键词:轨道 突发应急 预案
Abstract: the emergency plan in China has been to have infiltrated to all walks of life, as a rail traffic is not exceptional also,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this paper to suzhou rail transit line no. 2 Ⅱ-TS-10 section of emergency plan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design, for the industry for a certain reference.
Keywords: track emergency plan
中图分类号: U2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Ⅱ-TS-10标段含两个车站(宝带西路站、旺吴路站)、两个盾构区间(宝带西路站~旺吴路站、旺吴路站~石湖路站)。平面图如下:
2突发应急预案设计
2.1应急救援组织设计
根据本标段的工程特点,地下管线、地面建筑物等周边环境的特点以及相关的技术方案,加强突发性事件处理的综合指挥、调度能力,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工程意外情况及事故,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副经理、安质环保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项目经理任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必要时亲临现场指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机构见图2.1。
图2.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图
指挥小组职能:拟定救援路线、应急演练组织、应急物资准备与管理,应急救援命令,组织指挥救援行动,汇报突发性事件发展、通报救治情况,参与调查、分析,善后处置。
2.2应急指挥人员与机构职责
(1)项目经理负责调集有关人员、材料、设备及资金等资源,负责向建设单位、监理等有关部门上报事故情况、进展及应急处理措施,全面组织事故抢险救援工作。项目总工程师具体组织制定抢险方案、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监督。项目副经理负责按照既定方案组织实施抢险救援。
(2)综合办公室:负责拟定救援线路,并与医院、消防、交警、公安等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在救援时及时联系并签定有关协议,负责传达贯彻领导指示,报告事故处理情况,负责组织危险区人员撤离,设置警戒区域,疏通道路,维护现场秩序,保障抢险道路的畅通和抢险车辆的顺利通行,协调外部消防、医疗、公安部门组织救援工作。
(3)安质环保部:组织制定抢险方案,提供抢险技术指导,督促抢险保护措施的落实。做好事故现场拍照、记录、收集证据工作。
(4)物资设备部:负责调集现场抢险所需的运输、挖掘、堵漏设备和物资,保证抢险设备、物资的供应。负责现场电力、通讯、及生活用品输送,保证救援工作不间断地展开。
(5)专业工程施工队:负责事故现场救治,控制事故扩大。如搭设临时支护、挖掘坍塌体、灭火、隔离有毒有害物质等。
(6)机动预备组:由项目经理临时确定、调动、使用。
2.3通讯装备及联络方式
应急预案小组的成员,每人配备手机一部,总指挥与副指挥保证24小时开机,确保通信联络畅通无阻。
2.4日常检查和演习
为了确保应急救助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效果,还必须研究和制定安全排险救助的技术措施,做到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各尽其责、搞好协作和配合。同时对整个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并实战演习,当突如其来的险情发生时,能够指挥得当,应对自如,真正发挥其抢险救助的作用,达到减轻或避免损失的目的。
(1)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医疗急救设备,随时提供救助服务,与现场附近医院及时联系,根据医院特点,就近选择医院,并签订有关救助协议,记录相应联系方式及拟定抢救路线,确保突发疾病和受伤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2)聘请专业救护人员,对职工进行自救和急救知识的教育,添置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材。
(3)施工现场配备受过急救培训、掌握急救、抢救和具备工程抢险技能的专兼职人员。
(4)发生火灾时拨打“119”火警电话,并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抢救。
(5)项目部从各工班中抽调30名精干人员组成抢险小组,由一名副经理任组长,做好教育培训和演练工作,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并负责突发的抢险工作。
(6)必要时调动社会援助力量投入抢险救助,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2.5救援物资的准备
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门与各生产厂家保持联系,签订供货意向协议书,确保一旦紧急事态发生能够取得联系,在24小时内随时可以发货。随着工程进展,及时向各供应商提供信息,做好准备。同时,施工现场储备一定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一有紧急事态,以最快速度控制事态发展。
(1)储备一定数量的钢筋、水泥、钢管、黄沙、草袋、编织袋、方木、钢支撑等材料及潜水泵、注浆泵、钻机等设备。抢险救援物资数量详见表13.6.1-1。
(2)配备担架、绷带等急救医疗设备。
(3)起重机、吊车和类似设备均应装有超载报警装置。
(4)现场将办公区、生活区、仓库、设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并经消防部门的检查认可,同时经常抽查,保证性能完好。
(5)现场配备抽水机和发电设备以备抢险应急时用水用电的需要。
2.6应急资金留置
通过申请公司有关部门同意,从项目财务直接划拨一定数量资金专用于应急抢险,并不得擅自动用。
3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由项目总指挥通知各相关部门,向业主、施工单位、设计方、监理方等单位汇报,并及时向公司上级领导部门汇报。组成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制定处置方案,同时宣布启动应急预案,组织项目的应急预案小组进入事故处理程序。安全突发事故一旦发生,应急救援小组应在现场应急指挥部领导下开展工作,起动应急程序:
(1)向甲方及上级有关领导报告,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或损失程度、发生单位、简要经过、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2)事故情况,撤离人员、设备,抢救伤员,如有必要拔打“119”火警、“120”救护电话。
(3)抢险措施,落实人员、材料、设备到场,在最短时间内,实施抢险作业。
(4)注意各重点保护对象的变化情况,如,房屋的沉降、管线变形、围护的稳定、基坑区间的安全,将情况随时通报应急指挥部及有关单位,以制定进一步抢险措施力争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
(5)事故调查: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发生过程、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为责任认定、事故处理和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依据,撰写调查报告。
3.1突发事件信息报告
意外情况发生后,负伤者或最先发现事件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接到报告后,立即将事故情况以最快方式向总监理工程师汇报。由总监理工程师以最快方式上报业主,业主逐级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逐级汇报时间不超过2小时。
同时报上级安全质量部,上级安全质量部立即报告董事长、总经理,发生重伤、死亡的突发事件,逐级汇报时间不超过2小时。报告内容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或损失程度、发生单位、简要经过、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3.2突发事件处理
(1)应急抢险
突发事件发生后,项目要有组织、有指挥地组织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制止事故蔓延扩大。并根据险情,请求当地消防、医院、交警等部门协助进行抢险。同时,为方便事故调查分析,应对事故现场实行严格的保护。因抢救伤员和排险而必须移动现场物件时,要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尽可能保持事故结束时各种物件的位置、颜色、状态及其物理、化学性等,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的破坏。
(2)秩序维护
突发事件发生后,派专人或请求公安、交警等协助维护事故现场秩序,有序地疏散事故区域人员和围观群众,防止意外伤害,对需要取得证据的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等。
(3)交通保障
请求公安、交警等部门对危害区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阻止事故危害区外的公众进入;对事故现场周围的交通秩序进行重新组织和安排,防止交通拥堵,指挥、调度撤出危害区的人员和使车辆顺利地通过通道,并确保事故应急救援的队伍、技术专家和设备、物资能及时赶往现场;对重要目标实施保护,维护社会治安。
3.3突发事件调查
事故调查应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发生过程、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为责任认定、事故处理和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依据。
(1)轻伤事故及一般事故发生后,立即通知监理、业主,并在12小时内提出事故分析报告。
(2) 死亡事故和非伤亡的重、特大事件上报上级单位,由董事长、总经理组织有关人员组成的事故调查组亲临事故现场进行调查。重大伤亡事故,应按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和规定进行调查。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逐级上报。
3.4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按规定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3.5善后处理
(1)在事故调查处理的同时,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应由事故单位负责善后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上报上级单位相关部门。
(2)突发事故处理应严格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3)发生职工死亡事故的,按有关规定处理,并对家属进行安置、发放抚恤金。
(4)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对负责人和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凡接到抢险紧急通知后,行动迟缓,措施不力,致使事故蔓延、扩大的,要追究有关单位、人员的行政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对在事故抢险过程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奖励。
4专项应急预案设计
(1)制定深基坑施工应急预案
(2)制定联络通道施工应急预案
(3)制定盾构进出洞应急预案
(4)制定起重吊装应急预案
(5)制定模板、脚手架应急预案
(6)制定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7)制定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8)制定工伤事故应急预案
(9)制定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5结论
本工程通过详细全面的突发事件预案设计,确保了工程的安全及质量,通过实施,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工程Ⅱ-TS-10标段施工图设计;
[2]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工程Ⅱ-TS-10标段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3]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工程Ⅱ-TS-10标段地下管线及地下障碍物探测报告;
[4]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工程Ⅱ-TS-10标段现状地形地貌及施工用地范围平面图;
[5]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工程Ⅱ-TS-10标段管线搬迁方案和交通组织方案;
篇3
一、应急救援工作基本原则
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统一领导、集中指挥、分工负责、协调配合、施救及时、处理妥善相结合的原则。
二、应急救援范围
适用本预案。
三、机构设置及其职责
(一)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1、全面协调和指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指导制定应对事故的紧急办法和特别措施;
3、调用应急救援物资、救护队伍、设备,抢救事故受伤人员及维护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秩序;
4、有关重大事项的决策指挥;
5、及时向上级有关领导部门报告事故救援情况,当公共突发性事件超出我局处置能力时,依程序请求上级支援;
6、分析、总结年度公共突发性事件应对工作。
(二)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主要职责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法制科内,作为日常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安全事故的处置工作。办公室应备有指挥场所和相应的设备设施,作为安全事故发生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指挥平台。
主要职责:1、负责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解释工作;
2、执行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统一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安全事故的应对工作;
3、收集、分析各科室、行政执法大队报告的安全事故的相关信息,报送领导小组;对于重大、特别重大的安全事故的预警信息,要根据领导小组的决定及时报送县级机关;
4、定期组织修订我局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督促检查预案演习工作;
5、维护指挥平台,保证正常运转;发生安全事故时,为领导小组提供信息、通信、预案、咨询和指挥场所等;
6、组织协调有关应对安全事故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7、承担局党委、局机关交办的其它应急事项。
四、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和现场保护
(一)事故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将事故发生情况向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应迅速组织力量,采取有效自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算;(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4)事故抢险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6)事故报告人,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二)现场保护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现场拍照、绘制事故现场图对事故现场做出标记和详细记录,妥善保护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证据。
(三)应急反应
1、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即刻启动本预案。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要立即赶赴现场,安排协调各方面力量,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2、各科室、各中队必须服从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调集人员和车辆、物资、器材,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共同做好事故的处理工作。
3、针对台风季节户外广告安全管理及应急措施:
1)加强巡逻及安全检查管理工作;
2)及时通知户外广告设置及管理单位,对所管理的户外广告设施加强安全管理;
3)及时切断户外广告电源,必要时对户外广告设施进行加固、维修或拆除;
4)设置安全警戒线,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五)应急救援工作要求
篇4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的应急响应机制,规范应急管理工作秩序,正确、快速和有效处置大型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中发生的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丽水市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应急预案》和《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突发性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景宁畲族自治县全县范围内因以下原因造成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的应急处置行动:
(1)因人群过分拥挤,通道严重堵塞等原因,发生人员挤压、踩踏、坠落、溺水等人员伤亡的事故。
(2)场馆舞台、看台、栏杆等建筑物或临时搭建设施发生倒塌,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
(3)燃放烟花、礼炮或释放氢气球遇明火发生爆炸等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
(4)其他非人为故意损害、破坏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事故。
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因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按《浙江省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和《景宁畲族自治县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处置;其他大型群众性活动事故应急处置参照本预案实施。
1.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科学决策。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损失放在应急处置行动的首位。运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各有关部门、武警景宁支队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和权限,负责有关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处置行动。
(3)快速反应,协同处置。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发生后,各相关部门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应急处置行动责任制。县级有关部门及时给予配合和支持。相关部门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保证事故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和事故灾难的快速有效处置。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景宁县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应急组织指挥系统由组织指挥机构、综合协调机构和现场指挥机构组成。
2.1组织指挥机构
对全县内发生的特别重大、重大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涉及跨县或超出事发地县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较大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县政府根据应急处置行动需要,成立县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县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的应急处置行动。有关部门在县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快速、高效处置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
2.1.1县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县政府副县长
副总指挥: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县公安局副局长
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副局长
事发地县政府主要负责人
成员:县政府办、县公安局、县监察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建设局、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县卫生局、景宁电信公司和县武警支队等部门负责人。
2.1.2县指挥部职责
(1)统一指挥、协调特别重大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的应急处置行动。
(2)及时掌握现场情况,根据现场事态的严重程度,指挥协调各有关部门,组织抢险救灾人员和物资赶赴事发地投入应急救援行动。
(3)必要时派出工作组,赴事发地指导事故处置和善后工作。
(4)组织有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5)全面掌握社会动态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6)研究解决事故处置过程中的其他重大事项。
2.1.3成员单位职责
(1)县公安局:负责指挥事发地公安机关组织抢险救灾行动,对事发现场实施必要的管制和秩序维护,负责社情信息的收集掌握,确保事发地社会稳定,会同交通部门确保抢险救援人员和物资安全畅通地运往事发地,协助配合安全监管部门开展事故原因的调查取证工作。
(2)县安监局:牵头组织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确定事故责任。
(3)县民政局:负责指导或直接参与事故死亡人员处理,伤者和伤、亡家属安抚、救济工作、收集、上报相关群体的动态情况。
(4)县财政局:负责按照财政分级负担原则,为应急处置行动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具体按《景宁县突发公共时间财政应急保障专项预案》组织实施。
(5)县建设局:负责提供事发活动场馆的建筑设计图纸和相关设施的资料,参与县安监局对事故发生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6)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负责向县指挥部提供大型群众性文艺活动组织实施的具体情况,协助、配合对事故发生原因开展调查。负责向市指挥部提供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实施的具体情况,协助、配合市安监局对事故发生原因开展调查。
(7)县卫生局:负责指导事发地医疗机构对受伤人员实施紧急救治,根据应急救援需要,组织医疗专家组赴事发地提供医疗救治,具体按《景宁县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方案》组织实施。
(8)县新闻办:负责协调事故应急处置的新闻报道工作,具体按照《景宁县突发性公共事件新闻应急预案》组织实施。
(9)景宁电信公司:组织、协调有关电信运营切做好应急过程中的通信指挥保障工作。
(10)武警景宁支队:指挥所属部队参加应急救援行动,参与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2.2综合协调机构
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为综合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县公安局,负责综合协调和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县公安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办公室职责为:
(1)贯彻执行县指挥部决定事项,并负责检查落实。
(2)组织拟定和完善本预案,并负责预案的管理。
(3)负责与县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的协调联络。
(4)指导各有关部门做好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5)及时收集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相关信息,汇总分析并向县指挥部提出处置建议。
(6)及时向县指挥部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
(7)完成县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宜。
2.3现场指挥机构
事故发生后,县指挥部根据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和处置行动的需要,派出县指挥部部分领导、专家和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设立现场指挥部。参与现场应急处置行动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实施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行动。
2.3.1现场指挥部组成
发生特别重大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县指挥部负责设立现场指挥部,由县指挥部领导、成员单位领导和事发地政府主要领导等组成,指挥长由县指挥部总指挥指派。
2.3.2现场指挥部职责
(1)迅速组织开展事故的先期处置。
(2)具体组织实施现场应急救援和处置行动,依据现场情况,正确指挥有关部门和各类救援队伍、保障力量进行应急救援行动,协调和落实现场处置中的具体事项。
(3)开展事故原因调查的和等级评估。
(4)全面掌握事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及相关情况,及时向本级和上级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
(5)提出请求人员、物质、设备支援的建议,落实上级各项指示。
3事故分级
根据事故的性质、损失、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I级)、重大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Ⅱ级)、较大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Ⅲ级)、一般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IV级)四级。
4预测预防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安全防范工作,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要求,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凡组织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必须向职能部门申报、审批,组织活动的牵头部门和主办单位必须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按方案、预案开展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演练。在积极落实各项安全保卫工作基础上,要充分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事故,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增强忧患意识,从思想上、物资上、人力上做好应对各类突发性事故的准备工作。
5应急响应
5.1先期处置
先期处置按照属地为主的原则,主要依靠事发地的应急处置力量。事故发生后,事发地政府和有关单位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在现场指挥部成立之前,各应急救援队伍和职能部门、活动主办单位,在事发地政府的指挥、协调下,先期进行处置。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应级别的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应急预案和行动方案,及时组织应急救援行动,同时迅速向上级政府报告基本情况和先期处置情况,以及请求事项,全力控制事态扩大,严防次生事故发生。
5.2分级响应机制
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应急响应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事发地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的应急处置行动。
5.3信息报送与处理
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发生后,事发地政府,活动主办部门,立即如实向县政府、县指挥部报告,不得迟报、漏报、瞒报、虚报,同时通报县主管部门。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活动主办单位,活动规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现场情况,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事故造成伤亡状况,事故的影响范围,事故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
5.4医疗卫生救援
事发地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防疫工作。医疗卫生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及时开展现场医疗救援和疾病预防。
5.5群众安全防护
现场指挥部根据事故灾难的特点和严重程度,确定保护群众安全需要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及时启用应急避难场所,迅速有序地转移、疏散、撤离现场人群;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源头,防止事态扩大、人员伤亡增加;对受伤群众及时组织运送和救治。
5.6应急人员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根据现场处置行动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5.7现场检测与评估
根据应急处置行动需要,现场指挥部成立事故现场检测与评估小组,负责检测、分析和评估工作,查找事故的原因和评估事态的发展趋势,预测事故的后果,为现场指挥部决策提供参考。检测与评估报告及时上报县指挥部。
5.8新闻
新闻按照应急响应的级别,分别由县指挥部或事发地政府组织实施。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的新闻工作,由县府办具体负责,或由县府办协调有关单位共同实施。
5.9应急响应结束
特别重大、重大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应急处置行动结束或相关危险因素已消除,由现场指挥部提出应急响应结束建议,经县指挥部批准,解除应急状态,应急响应结束,并通知县级有关部门和事发地政府。
6后期处置
6.1善后处理
事发地市政府或县级民政、卫生、文化、体育部门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对事件中的伤亡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个人的物质等,要按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者偿还、补偿。
6.2事故调查
重大事故由县政府派出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特别重大事故由市政府派出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县有关部门协助调查。事故调查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大型群体性文体活动事故的原因、性质、影响、责任和经验教训等问题进行综合调查评估,并对有关责任人提出处理建议。
7应急保障
7.1经费保障
县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所需资金由县公安局提出预算,经县财政厅审核后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7.2物资、装备保障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应急处置的物资、装备储备,切实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7.3通信保障
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所需的通信保障体系,由县通信管理局等部门负责建立,确保本预案启动时各单位的联络畅通,以及应急处置行动的指挥畅通。
7.4组织纪律保障
严格工作纪律,形成快速高效的部门协作机制。参与应急处置的各部门在接到行动指令后,要迅速组织或指派相关人员、装备,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根据预案中明确的职责快速投入事故应急处置。各部门要加强联系沟通,互相配合,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工作中要严格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恪尽职守,及时处置。
7.5预案演练
各级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机构要按照本级预案及相关行动方案,适时组织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应急处置实战演练,磨合机制、锻炼队伍、完善预案,切实提高防范和处置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的能力。
8附则
8.1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县公安局牵头制订,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随着形势发展,县公安局应会同成员单位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报县政府批准。
各市、县(市、区)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依据本预案,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应急预案和行动方案,报县公安局备案。
8.2奖励与责任追究
8.2.1奖励
在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应急处置行动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1)出色完成应急任务,成绩显著的;
(2)防止或挽救事故灾害有功,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国家、集体财产免受损失和减少损失的;
(3)对应急准备或应急响应提出重要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8.2.2责任追究
在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应急处置行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其中,对国家公务人员和国家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分别由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按照规定制订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应急预案和行动方案,拒绝履行应急准备义务的;
(2)不按照规定报告、通报事故真实情况的;
(3)拒不执行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事故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应急响应时临阵逃脱的;
(4)盗窃、挪用、贪污应急救援保障资金和物资的;
(5)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7)有其他危害应急处置工作行为的。
篇5
关键词: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突发性
1概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环境突发性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环境破坏。据环保部通报的数据显示,2015全国共发生各类突发环境事件330起,其中重大事件3起,较大事件5起,一般事件322起,突发事件总体较2014年减少了141起,下降幅度较大。但在已经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中,环保部直接参与处置的82起。环境突发事件发生总体数量虽然下降幅度较大,但与普通环境污染不同的是,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突发性,各种污染物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向事故发生周边扩散,这种事故发生的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要求及时做好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帮助人们及时掌握事故发生后环境受污染程度。为此,我国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意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程序规定》、《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等,使我国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体系更加完善,监测效率极大地得到了提升,为相关部门开展环境应急监测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制度保障。
2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及应急监测
2.1突发环境事件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并因此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在短时间里造成事故发生周围的大气、水体、土壤等介质发生污染,降低周边环境质量,有重大社会影响及公共安全、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突发性事件。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突发环境事件又被分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和核与辐射污染事件。2015年发生的3起重大环境突发事件,造成了4人死亡,81人入院治疗,影响事故发生地周边居民饮用水安全。
2.2环境应急监测应急监测是指环境应急情形下,为了进一步查明和发现环境污染情况,以及环境受污染范围所采取的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等,主要监测突发事件发生后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和受污染范围等。环境应急监测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和相关机构在短时间里掌握突发事件发生后周边环境受影响情况。
2.3应急监测响应原则。市级环境监测站作为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专业性环境监测机构,在突发性环境事故发生后应首先把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众健康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在行动上要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坚决落实局部服从整体、部门服从全局的原则,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故时,能够在极短地时间里迅速、有效地作出应急响应。完善应急快速反应机制,加强日常应急演练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强化应急突发环境应对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储备,切实按照科学化、规范化原则做好环境突发事件中的应急监测工作。
3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对策
3.1做好应急监测准备工作
3.1.1建立风险源数据库
掌握好辖区内重点化工企业、危化品运输单位、水源地周边企业等环境突发事件容易发生点,做好备案和风险评估工作,并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及时制定相应的环境应急监测方案,定期做好方案的修缮,建立辖区内重点污染源的分布图,其中,应急预案的制定至关重要,是后期一旦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后及时启动应急监测的重要依据,其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应急监测预案编制依据、应急监测组织机构组成、应急监测机构应承担的职责内容、应急监测各项准备和事故预警、应急预案启动程序、适用范围、具体要求、应急预案终止及信息报告的、追责和以及必备保障措施等等。
3.1.2配备好应急监测装备
环境应急监测需要各种技术和设备保障,因此,要做好日常的应急装备配备,一旦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后能够在第一时间里发挥设备的应用功能。设备包括采样仪器、监测设备、安全防护器材、交通运输工具等。例如,监测试纸、快速在线监测仪器、防毒呼吸器、报警指示标志、防护安全带、对讲机、应急监测车等。
3.1.3掌握应急监测技术主要是针对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后及时确定监测点位和监测频次。例如,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根据现场的实际状况,做好点位的设置和数量的确定,结合事故的不同特点和类型,以及事故周边的气象条件、人口分布和影响区域等,确定相应的监测点位,尤其是居民点和农田、饮用水源地等要重点关注,做好环境敏感区的监测工作。此外,环境监测频次也是要根据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污染状况来确定。例如,在事故发生之初要适当加大监测频次,待掌握现场污染变化规律和特征时,再适当的减少相应的监测频次。
3.2做好现场应急监测实施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监测小组,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制定详细监测方案,并做好取样、送样、分析、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写等。首先是及时成立应急小组。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是一项系统性、复杂的工作,在接到污染事件报告后,要在第一时间里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事故调查、应急监测等小组,并向上级机关做好报告,通知周边区域或下游受污染或可能受污染地区,并在最短时间里赶到事故发生现场。其次是做好现场调查和危险处置。应急监测人员赶到现场后要立即对现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快速判断污染物的种类、范围、影响区域,划定隔离区域,及时发出环境预警。做好现场采样、送样、分析等。现场人员要严格按照应急监测规范和应急方案的要求进行,做好样品防护和保存,贴好标签记录。样品在运输环节要防止因保存不当造成样品性质发生变化影响监测结果。此外,还要做好数据处理和报告环节工作。按规范填写原始记录,以及有效数字的修改,原始记录要按照三级审核后方可上报。
3.3做好事故消除后的跟踪
监测事故应急状态消除后,要进一步做好跟踪监测完善,例如,根据现有应急监测所获取到的数据准确的预测和判断污染物迁移强度、速度和影响范围,并及时上报此次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动态风险评价,做好环境污染状态后续的跟踪监测,并将整起事故发生后以及整个应急监测过程中的数据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归档和分类。在环境应急监测终止后,后续跟踪监测主要是对本次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和生态环境影响作出客观评价,并突出相应的环境恢复建议,对因事故可能造成的环境中长期性影响要做好后续的持续跟踪监测和评估。此外,还要加强日常的应急监测技术培训,提升环境监测人员应急监测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尤其是要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实战模拟演练,提升监测机构应急响应能力。政府环境保护相关部门要加大环境应急监测的资金支持力度,拨付专项应急经费,加大环境监测机构的人员编制,为环境应急监测提供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加强环境监测部门与相关部门日常联系,如消防、气象、公安、医疗、宣传等部门,通过加强部门之间联系,一旦发生突发性环境事件后能够整合各方力量,形成环境监测整体合力,提高环境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参考文献
[1]刘德生.环境监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篇6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做好暑假补课期间(7月13日——8月7日)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防护能力,有效防止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全体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让广大师生员工过个安全、健康的假期,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和文件的要求,特制定我校期未及暑假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方案。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安全紧急情况处置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安全措施:
1、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在暑假对师生进行一次专门的安全教育,认真组织师生学习《中小学生自我防范安全常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安全知识,并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班会、集体活动、广播、墙报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以“防火、防爆、防盗、防汛、防投毒、防破坏、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地质灾害事故以及安全用电、饮食卫生”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范能力、自护自救能力,防范于未然。
2、加强游泳安全教育。夏季天气炎热,要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游泳(游玩)安全教育,严禁学生擅自下水游泳,防止溺水死亡事故发生。提高学生的涉水安全自防自救能力。
3、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暑假期间,师生外出要注意安全,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要反复教育学生不要乘座无牌、无证、超载车辆,不要无证驾驶摩托车,未满十二周岁不准骑自行车,防止交通伤亡事故的发生。
4、加强卫生安全教育。针对夏季气温高,容易中暑、食物中毒等特点,要加强对学校食堂卫生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师生员工饮食卫生安全。要教育广大师生在假日期间,应注意食品和饮食卫生,不要暴饮暴食,防止食物中毒。
5、加强拒绝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师生假期的文化生活,引导广大师生在假期积极参加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社区活动,遵纪守法、崇尚科学、抵制,拒绝黄、赌、毒和各种封建迷信。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教育未成年学生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不要进入“三厅两室”、网吧、酒吧等未成年学生不宜进入的场所活动。
7、加强安全检查工作。7月15日之前,组织人员对学校校舍、师生宿舍、食堂卫生、食堂、教育教学设备(特别是实验室、计算机室和危险化学药品)、体育活动设施、用电和消防设施设备等场所进行一次认真细致的、全方位安全检查。对学校安全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要坚决及时整改,一时不能排除的要停止使用,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要明确监督责任,严防死守,防止群死群伤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8、抓好学校财产管理。学校应做好学校财产清点及保管工作,尤其要对计算机室、实验室、财务室等重点要害部位做好防盗、巡查和监控措施,不留隐患,确保学校财产的安全。
9、加强假期值班管理。要落实好暑假护校值班工作,放假期间,要加强值班管理,所有值班人员一定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学校门卫、宿舍管理员不得让外人随便进出和留宿。坚持学校行政领导带班轮值巡查,并做好值班记录。要严格事故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防范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工作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立即启动预案,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抢救和处置,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并按程序及时如实上报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不得瞒报、迟报、漏报。要确保信息畅通,决策准确,指挥灵敏。要严肃值班纪律,凡因责任心不强、领导不得力、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发生重大问题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值班人员的责任。
10、防范雷雨等自然灾害。结合当前的防汛抗灾工作,进一步落实省市防汛抗灾的部署,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学校周边安全工作的八条措施和六条措施,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暑假高二、高三补课期间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广大师生过一个安全、健康、有意义的暑假。
四、安全紧急情况类别划分:
学校安全紧急情况是指由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具有突发性,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较大经济损失、破坏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社会稳定的严重危害和影响的事故、事件和灾害,学校安全紧急情况,主要分为事故、事件和灾害三大类。
(一)事故:主要有教学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校舍倒塌事故及其它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二)事件:主要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恶性群众事件、影响重大的社会治安案件以及其他危害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破坏学校和社会稳定的突发性事件。
(三)灾害:主要有暴雨、洪水、台风、雷击、地质性灾害、破坏性地震、火灾等。
五、各类事故应急预案:
(一)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责任人:周起才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学校医疗室进行初诊,同时拨打“120”电话或送医院进行处理。
2、迅速向教育局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做好所有食物食品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如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家长和家属的工作。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二)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责任人:袁新乔
1、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迅速将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2、迅速报告教育局和交通部门。
3、组织保护好现场,看住肇事车辆及肇事人以备交警部门进行事故处理。
4、及时通知受伤者家属。
5、积极配合交警做好事故处理。
(三)其他突如其来的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责任人:杨利斌
1、如社会人员到校对学生造成伤害时,信息报告员要及时向班主任或学校报告,其他同学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制止或疏散。
2、班主任和学校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制止,并拨打“110”报警。
3、对伤者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4、及时上报教育局。
5、迅速配合公安部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
6、通知受伤者的家长或家属。
7、妥善处理事故。
(四)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责任人:吴有弟
1、发生火灾事故时,在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的同时,立即报告教育局和镇政府。
2、迅速切断有关电源。
3、抢险救灾小组迅速疏散师生,撤离到安全区域。
4、积极配合消防人员救火。
5、在进行灭火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大火蔓延。
六、报告程序:
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紧急情况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值班人员,确保安全紧急情况信息报送渠道畅通、运转有序。
学校发生安全紧急情况,应立即报告市教育局,重大以上紧急情况发生后,学校立即报告市教育局。
上报时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不漏报、不虚报。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估计直接经济损失等。
七、善后处理:
篇7
为了强化员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车间应急管理水平,确保化肥厂合成氨二车间发生突发性事故时,能够采取及时、有序的应急救助措施,有效地保护员工,保护生态环境和车间资源,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特制定本现场处置方案。
二、适用范围
1.本方案规定了化肥厂合成氨二车间应急抢险管理的程序和要求。
2.本方案适用于化肥厂合成氨二车间车间重大危险源液氨球罐在发生突发性液氨泄漏事故时的应急处置。
三、合成氨二车间基本情况
1、化肥厂合成氨二车间位于格尔木市察尔汗地区,距格市60公里。海拔高度2681.8米。
本装置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合成氨。生产合成氨的原料是采用乙炔装置的尾气。以乙炔尾气为原料的合成氨主要包括:乙炔尾气脱硫、一二段加氢、CO中低温变换、CO2脱除、变压吸附制氢、甲烷化、压缩和氨合成工序。工艺控制采用DCS控制系统,压缩机采用ITCC控制,合成氨变压吸附装置采用PLC控制。装置2014试车成功,属于元品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车间之一。
2、液氨球罐基本概况:
化肥厂二车间合成氨装置液氨罐区为一级重大危险源,罐区设液氨球罐2个,单个球罐直径:φ21.2m、容积V=5000m3。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160-2008(2018年版)要求,液氨火灾危险性由乙A类升级为液化烃(即甲A类),液氨球罐单罐设计储量最大不应超过4000m3,球罐最大允许充装量为90%,即单罐最大允许充装3600m3(体积比72%),单个球罐储存液氨吨数最大为2253.6吨,罐区安全允许最高存储量为4507.2吨,球罐液位控制最大不超过液位的65.2%(13832mm)。液氨球罐液氨来自合成工序液氨受槽205V0601(设备筒体直径φ2.2m、容积V=38m3)及一二期液氨互送管线。
四、事故风险分析
1、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合成氨二车间正常生产阶段及开停车阶段,液氨球罐相连管道密封点可能发生液氨泄漏事故。
2、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球罐储存介质为氨,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人员伤亡、造成设备及管道损坏事故,造成水体、土壤、大气污染等严重后果。
篇8
关键词 应急管理 应急响应 生产与安全 风险成本 持续改进 共享
一、引子
2010年4月9日,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所属22万吨/年乙烯装置发生泄漏(以下简称泄漏事故)。
1.事件的发生。当日21∶39分,该装置可燃气报警器GE302发出报警信号,该报警器检测探头在10-P-454A/B之间。当班的工艺二班运行工程师xx立即通知热分外操xxx到现场进行确认,xxx到现场发现10-P-454C机封大量泄漏。
2.泄漏设备简介。10-P-454C为两端支撑结构四级卧式离心泵,两端均采用单端面机械密封。该泵于2007年9月投入使用,生产厂家为杭州大路。泵的正常入口压力1.45 MPaG,正常出口压力3.2 MPaG。同机型设备共3台,10-P-454A和B为备用,泄漏发生于在用的C。区域示意图见图1。
3.危急情况。泄漏出的混合碳三烃类在现场形成约7 m×6 m×5 m(长宽高)浓雾区域,已形成重大威胁。21∶40分,距离泄漏现场较近的压缩K501/601机房、氢气压缩机房及废碱预处理区等区域的17个可燃气报警仪也相继发出报警信号,可燃气扩散区域约3 400 m2,东南-西北距离约110 m。
4.如果发生爆炸的后果严重程度。(1)现场白雾形成,已经完全超过爆炸下限。(2)泄漏量计算:150 kg丙烯,相当于70 kgTNT。(3)爆炸破坏力:中心点13 m以内建筑物全部摧毁,15 m以内成为致命区,35 m内严重烧伤,45 m内门窗玻璃损毁。(4)连环爆炸:管线设备断裂损坏严重,大量碳三组分加入爆炸,钢构件飞散最远可达到700 m,该装置完全损毁,周遍装置不同程度损毁。可能结果:灾难性事故完全可能。实际结果:由于本装置当班员工的正确、及时、有效应急响应与处理,避免了一次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关于应急
1.安全管理三大项:事故预防,应急处置,调查处理。或者称之为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我们美好的愿望是:永远只做第一项:事故预防。这也是“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宗旨由来。
(1)安全管理要从被动的事中、事后管理,向事先预防转变,而实现转变的核心就是基于对“风险”的认识,风险是各类突发事件管理的核心。
(2)突发(突然发生)事件是应急管理研究的对象。突发事件具有:随机性,突发性,隐蔽性,(高度不确定性)。
(3)上述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属于事中管理,其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评价,哪一项都非常关键,我们全部都做到位了吗?本文后续将深入剖析。
2.应急。是指为应对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在某个地区或一定范围内,政府或相关企业、机构组织各方力量在一段时间内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所呈现的状态。
(1)应急对于突发事件管理的重要作用:充分考虑突发事件的不利后果,消除不利影响,避免灾害或严重后果的发生。
(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3)应急管理的主要目的――削减风险。
(4)上述泄漏事故后,我们根据车间泄漏处理应急预案和操作卡,发现现场做的远远好于写的,我们希望这样的经验能为新员工所有效继承!并由石化行业同类装置得到有效共享!
3.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1)既然有突发事件,就应该有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是作为应急处置和响应行动时的行动参考。我们平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这种参考的价值发挥出多少作用?
(3)应急预案又叫应急计划、应急程序、应急方案。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困惑:预案,形式的东西往往大于可用的内容。
(4)应急预案的作用就是将“无备”转变为“有备”,“预案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预案是万万不能的”。
(5)企业生产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基本情况、危险目标、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报警和通讯的联络方式,事故(事件)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措施、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危险区的隔离、检测、抢险救援和控制措施,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和医院救治,应急救援保障(内部保障、外部保障)、预案分级响应条件、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应急培训计划、演练计划等。这其中的每一个因素都是应急响应的关键。
三、应急响应
我们下面在叙述上述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过程中,可以比较直观地得出应急响应过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暴露出的不足。
(一)应急处理过程
1.应急启动。
(1)值班长张xx,通知急冷外操余x和压缩外操毛xx携带3副全面罩赶到现场 (MSDS)。
(2)分离班长王xx在对讲机里听到热分外操的呼叫后,立即冲到外操间拿了3个铜F扳手也赶到现场。
(3)主控室运行工程师史xx立即启动物料泄漏应急程序,通知调度、车间值班干部及车间领导。
(4)通知各奔赴现场的处理人员立即关闭手机。
2.应急处理。
(1)21∶41,张x、张xx、史xx等人立即停泄漏泵,启动离泄漏泵较远的备用泵10-P-454A。
(2) 21∶43,值班干部陈x赶到现场,与张x、王xx将消防炮(P-146)打开,并从消防炮(P-146和P-144处)分别接两股消防水从空中对泄漏物料进行稀释,同时接氮气胶管进行保护。
(3)21∶43,张xx、史xx、余x和毛xx在佩戴全面罩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开始关10-P-454C的进出口阀。
(4)21∶56,彻底隔离10-P-454C。
(5) 21∶57,史xx开始倒空泵内残余物料。
(6) 22∶10,泵体倒空泄压完毕,泄漏停止。
3.后续处理。
(1) 10-P-454C驱动电机断电.
(2)接氮气胶管对10-P-454C泵体向火炬进行吹扫置换。
(3)2010-04-10早晨将10-P-454C泵盲板隔离。
(4)当日该泵进行检修。
(二)应急处理过程值得共享的经验
1.应急处理反应迅速。
2.进入现场关闭手机。
3.使用铜质防爆工具。
4.在充分做好自身防护的情况下抢险。
5.采用工艺隔离、消防水喷淋、氮气保护等多重手段降低事故扩大的风险。
可以看出,以上各因素都成为避免本次事件演变为重特大灾难性事故的关键,非常值得共享。本文重点剖析这次应急响应过程的不足,为亡羊补牢、前车之鉴之作用。
(三)应急响应过程中的缺陷和短板的分析与思考
1.该装置有454A、B、C三台泵,两备一开,为何从2007年开始一直在运行C泵?其他装置还有这样长期一台泵运转、且备用泵长期不用的现象吗?目前在该企业找不到与此相关的管理规定,那么我们是如何管理和有效的监测使其受控呢?从装置管理、设备管理方面看,制度覆盖不全面。
2.2010年1月26日已经发现该泵机封泄漏并检修,检修质量过关吗?检修后如何验收的?1月26日的检修有适用的规范吗?检修过程质量控制按照规范或规程严格执行了吗?为何没有详细分析泄漏的原因,而是仅仅纠正?质量过程控制与分析评价没有做到位。
3.机械密封配件是合格的吗?经过严格检验或验收了吗?机械密封配件没有使用期限吗?我们按照使用期限采取预防性维修更换措施了吗?机械密封配件有厂家准确的技术说明书吗?说明书规定正常使用期限了吗?我们向厂家索取说明书或期限指标了吗?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信息中关于泵机械密封泄漏大及寿命短的原因共计10条,而在事后查阅该装置的操作规程中只有4条。对技术资料的消化和吸收做到位了吗?这样没有任何预防措施的关键泵组为何使用单机械密封?为何不使用双密封?其他在用泵该不该整改类似问题?其实,一个密封的问题,暴露出我们在质量与安全控制过程中的密度、深度还远远不够。
4.第一次发出报警信号应是21∶36∶48,为什么我们不相信报警信号?我们的现场报警系统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报警后人员现场确认及处理为何不戴空气呼吸器而仅使用面罩,使用面罩的风险确认过吗?现场应急处理时为何未及时通知该生产装置全体在岗员工,为什么未采取警戒?随着应急的启动,大量机动车辆驶入装置现场,安全吗?符合安全防护的距离要求吗?应急响应的现实操作与书面预案的脱节暴露无疑。
5.停泵后关闭入口阀时发现该阀卡涩难以操作,该阀是如何维护的?平常或此前为什么没发现?消防水龙带尺寸不吻合,接不上,难道不能在日常检查中发现并解决吗?关键应急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又是一个短板。
6.用氮气保护了什么?用消防水和氮气稀释蒸汽云是最恰当的么?有无更好办法?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技术要素评价不全面、不到位。
7.我们长期让法规逼着走,仅追求满足法规要求这一最低标准,为什么不能对类似于该泄漏泵这种没有预防性措施只有应急措施的部位提高装备标准呢?建设或配置时又是如何来确保质量的呢?有完整的QA系统吗?本质安全没有落到实处。
8.如果当天不是轻微东南风而是西北风,进出装置的警戒、与周围装置的沟通是不是就更为重要和关键呢?当时为什么不停工?生产和安全的关系摆正了吗?目前在各企业,依然存在生产重于安全,安全服从于生产的现象。应急预案的实施再次检验了安全理念的树立的极端重要性。
9.依据该物质MSDS提供的泄漏应急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我们不符合规范以及不按照规范进行处置和操作的地方还有多少? 如何去管理和完善?应急响应过后的反思和分析评价与预案的制定、实施过程同等重要。
(四)反思
1.本次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讲,风险成本的估算怎么样去计算都不为过,但是我们事后做过风险成本的估算了吗?我们共享做得如何?
2.这起事故的最严重后果会到什么程度?
3.究竟是那些因素导致此事件发生的?
4.这些因素和当事企业在运行的HSE管理体系有哪些关联?
5.到底谁该为此事负责?
6.我们已经幸运了很长时间,还能持续多久?
7.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四、结论
我们希望消防队的车辆永远不要出动,我们希望准备的急救箱里的药品全部过期,我们希望投保之后永远不要报救急,我们希望应急救援方案永远尘封……从事件过程,我们可以认识到高风险的石化企业发生应急事件时,及时、有效响应的重要性,更能从响应过程中和事后的分析与思考中,不断优化应急预案,达到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篇9
**年12月下旬至**年1月上旬,市建委组织专班对全市城镇燃气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共检查城镇燃气经营企业(站点)22家,其中天然气企业7家,液化石油气企业15家。下达整改通知书9份,发现各类问题及隐患51处。从总体情况来看,各地各企业都能够按照市建委通知要求,迅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有了明显增强,生产经营行为日趋规范,但也暴露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和整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机构不健全。目前,**、**、**、**等市、县建立了燃气管理机构,落实了机构编制和人员经费,**区、**县、**县虽有燃气管理机构,但编制、经费未落实。
(二)规范操作不到位。部分CNG加气站和液化气场站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存在安全隐患。如**县丰店顺心石油液化气有限公司在气瓶充装前未进行检验,车辆管理不严格,机动车未安装阻火器随意驶入生产区;**县都市云顶中压燃气管网埋地项目110PE燃气管材未检测备案,管网埋地施工不规范,未按规范要求回填。
(三)安全管理不严格。部分液化气场站环境脏乱,日常管理乏力,如**县丰山镇液化气站废旧气瓶堆放不规范;**市泰安燃气有限公司违法充装“螺丝”、超期未检等不合格气瓶;**市三合镇宏发液化气站未建立日常巡检台帐,安全警示、未配足消防器材等,未设置工艺管道流向标识和阀门启闭指示牌。
(四)设备养护不及时。部分场站设备管道锈蚀严重,罐体、管道、阀门未按时进行养护,安全阀、压力表等超期未检。如**市阳光液化气有限责任公司、**九洲燃气有限公司、**县小河液化气站等。
(五)预案编制不规范。部分企业应急抢险预案编制不规范,定时组织演练不到位;应急气源供应保障预案编制不够健全,应急物资储备落实不够深化。
三、下步要求
(一)切实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地、各燃气企业要认真贯彻、总理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指示,落实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部署,按照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坚持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和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扎实抓好安全管理工作落实,确保全市城镇燃气行业安全稳定。
(二)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各地、各企业要结合季节特点,对每个企业、每个岗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切实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方案,做到一患一策,落实措施、资金、责任人、时限、预案,对重大安全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确保安全隐患如期整改到位。
篇10
关键字:储罐泄漏;风险评价;探讨
Abstract: the risk evaluation is often called accident ( or accident consequence) assessment, it is mainly considered and project linked to the disastrous accident, including flammable explosive and toxic substances, radioactive substances out of contro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eakage, large system fault. The occurrence of these catastrophic accidents very small, but the magnitude of impact is often great.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a chemical industry enterprise in Guangdong epoxy ethane tank concrete as examples, analyzes ethylene oxide storage tank quantitative environmental risk.
Key words: tank leakage; risk assessment; 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项目概况:广东某化工企业设环氧乙烷储罐一个,30m3氮封保温,储罐压力0.2MPa,环氧乙烷保存温度10(℃),密度为909.9kg/m3,环氧乙烷储存量为20t,约占储罐容积最大值的73%。
环氧乙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质,以前被用来制造杀菌剂。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不易长途运输,因此有强烈的地域性。环氧乙烷主要用于制造乙二醇(制涤纶纤维原料)、合成洗涤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抗冻剂、乳化剂以及缩乙二醇类产品,也用于生产增塑剂、剂、橡胶和塑料等。广泛应用于洗染、电子、医药、农药、纺织、造纸、汽车、石油开采与炼制等众多领域。工业上通常采用常温高压和低温加压的方式储存。
环氧乙烷的物理性质是:环氧乙烷在低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在常温下为无色带有醚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气体的蒸汽压高,30℃时可达141kPa,化学式:C2H4O,熔点(℃):-112.2 ,相对密度(水=1):0.87 ,折射率:1.3614(4℃),沸点(℃):10.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2 ,分子量:44.05 ,饱和蒸气压(kPa):145.91(20℃) ,燃烧热(kJ/mol):1262.8 ,闪点(℃):
环氧乙烷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许多化合物起加成反应。环氧乙烷能还原硝酸银。受热后易聚合,在有金属盐类或氧的存在下能分解。
环氧乙烷毒理学:毒性:属中等毒类。急性毒性:LD50330mg/kg(大鼠经口);LC502631.6mg/m3×4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250ppm×60分钟,严重中毒;人吸入100ppm,出现有害症状;人吸入>10ppm,不安全;大鼠吸入0.64g/m3,7小时/次,7次后出现继发性肺感染,引起死亡。而小鼠出现中度体重降低,严重肺损害;IARC致癌性评论:人类致癌物。
环氧乙烷在运输、储存和设备检修过程中,环氧乙烷储罐及其管道、阀门意外破损将会导致环氧乙烷大量散逸,而环氧乙烷一旦发生大量泄漏,极易发生爆炸和人员中毒事故,同时也会严重污染环境。环氧乙烷泄漏事故时有发生,通过环境风险事故,定量计算,科学准确地评价环氧乙烷泄漏事故,人员伤害情况。不仅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制定泄漏事故救援方案,为管理部门做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风险识别
通过技术咨询和对同类生产装置的类比调查,找出建设项目风险的重点与薄弱环节,评价其事故及其危险性。本项目(原料储罐)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是环氧乙烷在装卸(工作状态)、传输以及操作失误导致的泄漏、火灾爆炸,以及自然灾害,如雷电等引发的火灾和爆炸等。
3、源项分析
(1)最大可信事故的确定。任何一个系统,均存在各种潜在事故危险。风险评价不可能对每一个事故均去做环境影响风险计算和评价,尤其对于庞大复杂的系统,因其既不经济,也无必要性。为了评估系统风险的可接受程度,在风险评价中筛选出系统中具有一定发生概率,其后果又是灾难性的事故,且其风险值为最大的事故――即最大可信灾害事故,作为评价对象。本项目环氧乙烷的贮存量为20t、年周转量为4000t,装卸次数较多,发生环氧乙烷泄漏后,挥发的环氧乙烷气体会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影响,空气中弥漫的环氧乙烷会随风扩散,由于环氧乙烷气体具有刺激性,对人体的呼吸器官等会造成严重伤害。对于环氧乙烷贮存项目在对各类潜在事故比较的基础上,筛选出评价对象的最大可信事故为贮罐破裂而导致的环氧乙烷泄漏。
(2)最大可信事故概率的确定。最大可信事故概率的确定可以通过类比法或事故树法进行确定。
对于环氧乙烷储运项目可参考国际和国内同类项目的储罐区事故发生率和项目仓储设施的设计水平进行最大可信事故概率的确定,不同程度事故发生概率和对策反应见表1。
根据项目设计资料,储罐和运输罐车都根据环氧乙烷的理化性质进行了防腐设计,保证在使用年限内的防腐能力满足存储要求,因此基于以上统计分析,并从项目设备安全角度以及维护和检修水平类比,预测本工程储罐事故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概率为1.0×10- 4~1.0 ×10- 6 / a,由此分析,项目在储存期限内出现重大环境影响事故的可能性极小。
3、环氧乙烷泄漏速度与泄漏时间
(1)液体泄漏量的确定
液体泄漏速度QL用柏努利方程计算:
式中:QL――液体泄漏速度,kg/s;Cd――液体泄漏系数,此值常用0.6-0.64,取0.62;A――裂口面积,取0.00785m2(假设裂口直径10cm);ρ――泄漏液体密度,909.9kg/m3;P――容器内介质压力,2×105Pa;P0――环境压力,1.013×105Pa;g――重力加速度,9.8m/s2;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取1m。
考虑最不利情况,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环氧乙烷的泄漏速度为68.11kg/s,泄漏时间为4.89min。
(1)泄漏的液体蒸发
在液体物料发生泄漏后,一部分将由液态蒸发为气态挥发进入大气,蒸发量取决于环境温度、物质性质和储存条件。泄漏液体的蒸发分为闪蒸蒸发、热量蒸发、质量蒸发三种,蒸发总量为上述三种蒸发量之和。闪蒸蒸发指过热液体的直接蒸发,热量蒸发指液体在地面形成液池吸收地面热量而气化,质量蒸发指液池表面气流运动使液体蒸发。
(1)闪蒸蒸发
过热液体闪蒸蒸发速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Q 1 :闪蒸蒸发速度,kg/s; WT:液体泄漏总量,kg; t 1:闪蒸蒸发时间,s; F:蒸发液体占液体总量的比例,按下式计算;
C P:液体的定压比热,1963.32J/kg・K;T L:泄漏前液体的温度,283K;T b:液体在常压下的沸点,283.4K;H:液体的汽化热,569258.12J/kg。
经计算液体的闪蒸蒸发量为27.59kg/s。
(2)热量蒸发
当液体闪蒸蒸发不完全,有一部分液体在地面形成液池,并吸收地面热量而气化成为热量蒸发。热量蒸发的蒸发速度Q2 按下式计算:
式中:Q2 :热量蒸发速度,kg/s; T0:环境温度,294.8K; Tb:沸点温度,283.4K; S:液池面积,136m2 ; H:液体的汽化热,569258.12J/kg; λ:表面热导系数,1.1 W/m・K ; α:表面热扩散系数,1.29×10-7 m2 /s ; t:蒸发时间s 。 某些地面的热传递性质见表2。
经计算液体的热量蒸发量为0.277kg/s。
(3)质量蒸发
当热量蒸发结束,转由液体表面气流运动使液体蒸发,称为质量蒸发。质量蒸发速度Q3按下式计算:
式中:Q3:质量蒸发速度,kg/s;a,n:大气稳定度系数,0.25,4.685×10-3;p:液体表面蒸汽压,149.05kPa;R:气体常数,8.3145J/moL・K; T0:环境温度,294.8K;U:风速,2.4m/s;R:液池半径,6.58m。液池蒸发模式参数见表3。
经计算液体的质量蒸发量为0.082kg/s。
(4)液池蒸发速度
液体蒸发总量按下式计算:
WP=Q1+Q2+Q3=27.59+0.277+0.082=27.95 kg/s
式中:WP :液体蒸发总量,kg;Q1:闪蒸蒸发速度,kg/s; Q2:热量蒸发速度,kg/s; Q3:质量蒸发速度,kg/s。
4、环境事故后果分析
为便于计算,将环氧乙烷划分为个3等级,以19.66mg/m3为微弱危害,以196.65 mg/m3为轻度危害,以491.63 mg/m3为重度危害,假设在静风条件下,初始云团按半球状在地面释放:
(1)当释放后的云团的浓度为491.63 mg/m3时,重度危害半径为:
(2)当释放后的云团的浓度为196.65 mg/m3时,轻度危害半径为:
(3)当释放后的云团的浓度为19.66 mg/m3时,微弱危害半径为:
图1静风条件下环氧乙烷储罐事故泄漏扩散浓度――距离关系图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一旦环氧乙烷储罐发生泄漏事故,危害非常严重。在以储罐为中心,半径365~786m为微弱危害半径,人吸入会不安全;半径269m~365m为轻度危害,人吸入后会出现有害症状;半径268m范围内,人吸入会产生严重中毒。因此,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应首先将储罐周围365m范围内的人群撤离至安全地带。
5、风险管理措施
为了减少泄漏事故的发生,对于盐酸储运项目运行期应采取以下措施:
(1)职工上岗前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经理论和实际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上岗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安全责任感。罐区安全卫生工作设专人负责,并建立HSE 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岗位操作规程,相关人员应熟悉和掌握规程的内容,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作业。
(2)对项目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3)加强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及检测报警及控制仪表的定期检测与日常维护、保养,若发现质量缺陷或故障,应及时排除,,确保运行状态良好。
(4)项目仓储罐区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在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禁止新建居民区等环境敏感设施。
(5)储罐需设置围堰,围堰的有效容积可以容纳一个罐全部泄漏时的容量,围堰内地面和围堰壁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
(6)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包括以下内容:应急机构、应急程序、应急设施、应急环境监测、清除泄漏措施、安全防护、应急终止、应急演习和应急培训措施,当事件一旦发生时可迅速加以控制,使危害和损失降低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6、结束语
文章探讨了某项目环氧乙烷储罐突发性泄漏引发的环境风险评价问题,文中结合项目实际研究了环氧乙烷液体泄漏进入环境的相关特征,对环氧乙烷的泄漏速度和蒸发量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同时对所产生的环氧乙烷气团的扩展范围及其危害半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风险防范的措施,在事故应急处理中,距储罐,365米范围内的人群均应撤离。上述信息对控制和处理这类突发性环境危害及寻求最佳对策至关重要,同时也为环氧乙烷储罐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处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彭林,液氨储罐事故泄漏环境风险评价探讨,广东化工,2009,36(4):110-112
[2]王金梅,王伟华,田颖,盐酸储运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探讨,包钢科技,2009,35(6):81-84
[3]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69-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