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经济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经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经济政策

篇1

农发行的着力点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农业发展银行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牢牢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集中支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这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之“魂”,也是区别于全国其他经济区域的明显特点。做好对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信贷支持,应突出以下环节:一是围绕农田水利建设,重点支持重大控制性水利工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和大中型灌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江河湖治理、水利枢纽和水源工程建设、抗旱排涝体系建设、水毁修复工程和末级渠系建设、泵站技术改造等;二是围绕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支持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治和复垦开发、低洼易涝地治理、灾毁复垦和耕地质量建设、滩涂开发、土壤改良、山区综合开发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等;三是围绕农业科技,重点支持种子工程、农业技术的研发、推广及转化、植物疫病防控、农业装备设施开发、科技入户工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等;四是围绕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支持企业开展订单农业以及土地流转后规模化种植的资金需求。

全力支持粮棉油购销调储。河南是粮棉生产大省,粮食产量连续六年超千亿斤,连续十一年居全国第一。棉花产量居全国第四位。做好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收购、调销、储备等环节的信贷支持,不仅是农业发展银行的立行之本,而且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市场稳定和农民利益,直接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因此,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持之以恒地做好粮棉油购销调储信贷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确保在支持收购上不出大的问题。“十一五”时期,农发行河南省分行累计投放粮棉油收购贷款2828.6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2668亿斤,油脂20.5亿斤,棉花7788万担。农发行贷款支持的小麦和棉花收购量分别占全省商品收购量的70%和60%以上。

积极支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以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为载体,大力培育“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实际,重点围绕粮油加工、棉纺、畜牧养殖及加工、果蔬加工、茶业、酿酒等行业和领域展开信贷支持。同时,对《指导意见》中提出的驻马店、周口、商丘、濮阳等地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许昌、南阳等地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以及在郑州、商丘、驻马店等地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周口、南阳等农业大市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等,其他凡符合条件的地域也要给予大力支持。

重点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围绕中原经济区整体规划,在积极支持郑汴新区建设、郑州洛阳工业走廊建设、新乡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和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大对农民集中住房建设(含农村危房改造、栅户区和泥草房改造等)、农村土地综合整理,以及城镇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环境设施、便民商业设施建设等信贷支持力度。总结推广产业集聚区带动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全省城乡一体化进程。目前,河南省农发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贷款余额已达155.1亿元,共支持农民集中住房、土地整治、水利建设、农村交通、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等项目111个。

择优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县级产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以省级财政和各县(市、区)财政为依托,以河南省豫资城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载体,大力支持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尤其是县级产业集聚区发展。重点支持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和能源网建设等。对进入产业园区内符合农发行贷款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其他涉农企业,积极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目前河南省农发行共支持产业集聚区项目21个,投放贷款27亿元。

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农发行要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围绕平原沙化治理及防护建设、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水资源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风景区和自然区保护区建设、生态旅游、河湖的水污染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展开支持。尤其是加大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沿线水污染防治及生态林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对高耗能、高污染和碳排放量大的项目和企业坚决不予支持,或有序退出。目前全省农发行共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和污水处理项目21个,贷款余额42.1亿元。

主要工作措施

构建战略平台,加强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有效合作。目前,农发行总行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已正式签署。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农发行将在信贷政策、信贷规模、业务运作效率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实施倾斜政策,并适当扩大河南省分行项目贷款审批权和利率浮动权等。同时,河南省分行也先后与新乡、南阳、信阳、驻马店市人民政府以及河南省水利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河南省投资集团公司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助政府主导的重点项目建设。此外,加强与发改委、财政、工信、水利、粮食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掌握项目信息,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积极培育,为做好信贷支持营造良好环境。

强力推进“两轮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业务发展方式。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着力发展以粮棉油收储、加工、流通为重点的全产业链信贷业务,在确保支持收储业务不出大的问题的基础上,打造支持粮棉油全产业链发展主导银行品牌;着力发展以支持新农村建设和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业务,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支持力度,打造支持新农村建设主导银行品牌。通过营销和支持优质客户和优势项目,实现政策性中长期贷款有效增长;通过大力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和组织低成本存款,优化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实现业务发展方式转变。

加大流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力度,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功能。积极开发适合于促进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新的信贷产品;继续探索抵押担保方式的创新,包括林权抵押、集体土地经营权抵押、农民住房抵押、水资源收益权抵押等,尽可能消除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贷款障碍;优化办贷流程和授信评级办法,减少办贷环节,提高办贷效率;完善结算手段,增加农发行结算品种和结算工具;加强行业产业分析,建立银行与客户信息共享系统,完善信贷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客户维护和贷后管理,省分行建立大客户服务中心,开辟一站式服务的绿色通道,一企一策制订客户维护方案,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资金不足问题。

深化银行内部改革,切实提高业务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执行力。一是整合信贷与财务等资源,完善经营机制,建立与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相配套的考核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二是打造学习型银行,切实提高各级行战略思维能力和执行力,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实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增强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三是实施“人才兴行”战略,招录引进新农村建设信贷业务中所急需的项目管理、法律事务、工程建筑、风险评估等专业人才,筑牢业务发展基础。四是强化目标管理,将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目标任务按部门、按条线和系统进行分解和细化,狠抓落实;制定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农发行实际的经营绩效考核办法,对项目营销、信贷管理、业务发展、存款组织、不良贷款清收、增收节支等方面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人,在薪酬分配、晋升提拔、外出培训等方面给予奖励和激励;对经营绩效较差、管理水平较低甚至因管理不到位造成信贷风险和经营损失的单位和人给予相应处罚,以进一步调动农发行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篇2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美国社区学院;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C-0008-03

一、美国社区学院的困境

社区学院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高等教育模式之一,在美国教育史上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史其实是一部美国社会变迁史的缩影,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美国社区学院正面临着来自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变化的重大压力。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不景气,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不断增长,面对这些庞大的财政赤字,联邦及州政府的财政紧缩政策对社区学院的直接影响是教育拨款减少,从而导致学生贷学金比例的增加,美国社区学院陷入举步维艰的发展困境。美国社区学院主要面临如下的困境与挑战。

(一)学生人数不断增长,教育经费下降

据全美社区学院联盟(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s)2015年度研究报告预测,到2018年将有30,000,000人次在社区学院注册学习,鉴于经济景气因素,社区学院从政府所获得的教育拨款将持续减少。以2009年为例,联邦政府对社区学院的拨款下降了71%,州政府的拨款则只增长了1.5%。经费的短缺使得社区学院陷入举步维艰的发展困境。

(二)政府期望日渐提高

在政府对社区学院的投入日益减少的同时,对社区学院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联邦教育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从2009年开始,美国联邦政府实施教育财政紧缩政策,规定对社区学院进行评估,将联邦政府对社区学院的预算比例与对学院所进行的评估等级(星级)挂钩。同时将学院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业绩作为关键性的评估指标,要求社区学院定期向政府报告评估指标的执行情况。

(三)学生个体需求不断变化与师资匮乏

据全美社区学院联盟(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s)研究报告预测,在未来20年里,社区学院将面临学生个体学习需求的挑战。由于社区学院在年龄、肤色、性别、学习能力、学历方面没有限制,进出相对自由,给社区学院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压力,面对学生个体需求的不断变化,师资水平亟需提升与完善。目前社区学院教师的待遇比较低,师资水平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内处于明显劣势地位。

(四)远程教育及网络时代学习模式带来的压力

随着科学的进步,新技术的产生,远程教育与网络时代学习模式的兴起,给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美国社区学院在生源和课程方面遭遇严重的挑战。

(五)人才断层的隐忧

全美社区学院联盟(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s)在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社区学院的中高领导层及中级管理者中,有近30%的人员在未来的5年里退休,这些人员多年积累的经验将会随着他们的退休而流失,使社区学院的领导执行力蒙受重大损失,在社区学院未来发展道路上,人才断层的隐忧显现。

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面对财政紧缩政策和低迷的经济形势,美国社区学院积极应对,将挑战变成动力,找准定位,探索和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一)整合社区资源的创新策略

随着社区教育服务范围的扩大。社区学院整合社区资源,不断拓展教育服务领域。加州圣迭戈社区学院创建了“教育文化复合体”。复合体包括公共图书馆、食品服务中心、社区剧院服务等。这一实践体现了多方合作多赢的创新策略,为学校节约了资源。佐治亚州成立了佐治亚职业技术学院联盟(TCSG),它整合了亚特兰大技术学院(ATC)等23所社区学院,减少了无序的竞争和同质化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共有80多个校区,600个技术培训项目,为佐治亚州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联盟的23个社区学院进行差异化的错位发展策略,如北吉丽亚社区学院(NOVA)和美国国内著名大学对接,实行学分互认,拓展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途径。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策略

社区学院师资水平需要不断提高、更新与补充。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戴德社区学院实施学术性和职业性融合的课程模式,建立基于融合课程与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ies)的课程实施体系,旨在建设学生和教师共同分享和参与的新型学习关系。IOWA州立大学的社区学院实施了同行互助计划和师资组织发展课程(POD课程)。佛罗里达州的瓦伦西亚学院(Valencia College)重视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培养。在线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美国高校日益普及,培训课程包括以下内容:在线学习者的个性与独特需求,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技巧,在线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等等。

(三)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策略

为节约办学成本,美国社区学院采取了压缩编制,增加兼职教师数量。峡谷社区学院(College of the Canyons)的教职员工一半以上为兼职教师,峡谷学院以研讨会(Seminar)为专业发展路径,研讨会模式包含多个阶段的渐进式培训课程,使兼职教师能够通过研讨会提升自身的教科研能力,达到学院规定的师资水平。加利福尼亚州成立了加州兼职教师协会(California Part-Time Faculty Association),它拥有加州109个社区学院兼职教师资源及电子邮箱账户,可快捷地为每位兼职教师发送电子文献、教学资料等。

(四)服务性学习项目的提升策略

教育经费的短缺使得社区学院不得不开源节流。社区学院希望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开展服务性学习项目,以获得资金支持。服务性学习包括两种不同的项目:一是社区服务活动;二是经验教育(通过实践和实习获得)。布朗克斯(Bronx)社区学院将服务性学习项目重新定位,从个体转向群体,成立了校外服务中心,向住房项目、地区性监狱和未成年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库雅河社区学院(Cuyahoga Community)根据社区发展需求的变化,提供社区服务项目,如为需要学习的单身母亲提供孩子的照管服务等。

(五)合同培训的拓展策略

经济发展对合同培训有着强烈的刚需,社区学院致力于分抢企业提供培训这块蛋糕。合同培训的种类分为入门培训和在职人员培训两类。如新泽西州学院与美国劳工联合会(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r & Congress of Industrial)合作,进行徒工培训。美国密歇根州卡拉马祖谷社区学院拥有世界级风能涡轮机培训中心,为美国能源部每年培训1500个技术人员。

(六)培养绿色经济技术人才的发展策略

社区学院甘当美国绿色经济战略的先锋,为绿色经济培养技术人才。美国墨西哥州马萨兰迪斯社区学院与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合作,为美国西部培养风力经济师。美国马萨诸塞州鳕鱼角社区学院进行风能研究,为清洁能源利用与环保行业培训技术人才,并将清洁能源利用拓展到绿色建筑行业,为绿色建筑行业工人提供可持续利用能源方面的培训教育。

(七)“市场化”产教融合的创新策略

美国社区学院“市场化”产教融合作为一种制度创新,以劳动力市场价值为导向,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途径,以获得教育技术证书。学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其核心竞争力也显著提升。

UPS-大都会学院模式是“市场化”产教融合的典型。该模式由肯塔基州政府、UPS公司、杰弗森社区与技术学院(Jefferson Community and Technical College)和路易斯维尔大学合作建立大都会学院。大都会学院的学生白天在学院上课,晚上成为UPS公司通宵航空快递业务的夜班职员,UPS公司为兼职学生支付一半的学费和书费。州政府支付另一半学费。亚马逊――常春藤技术社区学院模式是产教融合的另一种模式典型。亚马逊公司为全职雇员提供“职业选择”(Career Choice)项目,在4年内可为雇员支付学费总额(最高金额为1.2万美元)的95%。印第安纳州常春藤技术社区学院有32个教学点,必须与亚马逊公司共同研究并确定与市场需求度较高的职业技能,并开设培训课程。

三、评析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社区学院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策略的实施不是偶然的,它是社区学院面临美国经济的衰退、学习化社会、知识经济等新趋势所采取的必然应对措施。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社区学院未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部分社区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实施双叉战略(two-pronged strategy):增加两年制学院比例,减少社区学院中主修转学制课程的学生比例,将社区学院建成开放性学院。

纵观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社区学院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策略,充分体现了美国社区教育的实用性、适应性、易接受性和便利性等重要特征。正是这些策略使社区学院在新一轮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的社区学院在办学层次、学制、规模及其功能上与我国高职教育颇有相似之处,研究后金融危机时代(2009―2012)美国社区学院提升核心竞争力策略对我国高职教育更具有现实的启示。我国高职院校应借鉴美国社区学院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把握时代需求,找准定位,探索职业教育特有的人才培育模式,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篇3

适足经济理论是可应用于个人、家庭、社区、国家等各个层次的处世哲学和治国理念。它包含三项基本原则,即适度、合理和有内在的免疫力。该理论指导人们重视正直、诚实、勤奋、知识、智慧、敏锐等方面素质的培养。

适度,是一切行为都应适可而止;合理,是表明行为造成的后果不但影响自己,也影响他人、社会与环境;免疫力,是指自身应具有的对风险的抵抗力。适足经济理论指导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清醒认识,为人处事诚实勤奋,恪守中庸之道,理性决策,并要构建抵御震荡的抵抗力。

适足经济并非是闭关锁国的自给自足经济,而是在全球化大潮中争取成功之道。它强调每个人要有应对市场经济的能力,国家也必须具有应对全球化的策略。在泰国,适足经济是扩大社区自和强化社区作为地方经济重要基础的途径。适度即中庸之道,这是在内部资源与外部力量之间以及国内社会需求与全球经济之间寻求平衡的指导方针。适足经济也是全球化时展经济的中庸之道,旨在实现更加平衡、更加公平的经济增长。

过去20年,泰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3/4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住房,99%的家庭拥有安全卫生系统以及水电供应。从1957~1997年,泰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6%,人均收入提高了7倍,贫困人口占比从1962年的57%降至2004年的11%。然而,社会经济的不均衡现象也随之而来:处于最上层的5%人口拥有总收入的55.2%,国内的自然环境和森林也受到急速破坏。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适足经济理论就是在当时泰国社会经济变化的背景下被提出的。

经济发展本身并非最终目标,它只是实现人类发展的手段。适足经济理论能够指导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以提高国家对外部震荡的抵抗力,规划更为公平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包括:减少外债,增加外币储备;加强通货膨胀目标管理,设定通货膨胀率的中期目标;审慎管理国家财政;维持政府债务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低于50%,政府债务偿还比率低于15%,政府预算中至少25%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等。

篇4

关键词:马来西亚,农村,社会政策

在马来西亚的工业化进程中,尽管农业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不断减少,但由于农业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出口收入、工业原料的来源等,因此政府仍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特别是马来西亚的主体民族马来族大多从事农业,为了缩小他们与其他民族间的发展差距,维护社会团结,政府对于农村地区的社会发展更是特别关注。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成为马来西亚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

马来西亚农村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

纵观马来西亚农村社会政策的发展,可以看出其内容涉及农民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民人口素质三大方面。这三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马来西亚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为农民生产提供支持服务。

1969年的种族冲突事件促使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了“新经济政策”,消除贫困尤其是马来族农民的贫困成为新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社会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马来西亚政府并没有采取专门的济贫措施,而是通过为农民生产提供各种支持服务,促使其在生产发展中摆脱贫困。

1971年,马来西亚开始推行农村综合发展战略,以扩大农村人口就业,实现农业部门的现代化。为此,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开展了一系列的项目建设,为农民发展生产提供支持。这些支持项目主要有:(1)开发土地,增加耕地面积,安置无地农民种植经济作物。至1987年,马来西亚共实施了422个土地开发项目,开发土地76万公顷,安置无地移民111728人。(2)改善农田基本建设,建造水利灌溉工程。两个大规模排灌工程——吉兰丹州的吉姆达计划和吉打州、玻璃市州的慕达计划均于70年代上半期完成。(3)提供化肥、高产种子和农业技术,以提高农业作物产量,扩大油棕、可可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对换种高产作物提供补贴。(4)实行价格补贴制度,减少市场风险,保障农民的生产利益。由于稻米种植是所有农作物种植中收入最低的部门,为了保证稻农的利益,马来西亚政府对米价实行补贴。在1986~1990年间,政府在给稻农补贴上的开支达到3.968亿马元,1991~1995年间,补贴开支达3.98亿马元。政府还建立国营销售系统和稻米烘干、碾磨、贮存一条龙的综合企业,为稻农提供种种方便,减少中间商对稻农的盘剥。(5)建立支持农业的信贷机制,为农业生产提供贷款。(6)在城市中心建立农贸市场,让农民直接出售农产品,以获取较好的价钱。马来西亚这些支持农业生产的措施对提高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二,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求。

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政策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卫生医疗条件;二是对贫困农民实施救助和帮扶。

马来西亚独立以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在全国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公立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和网络。马来西亚农村卫生服务系统分为两级,即卫生中心和社区护士站。卫生中心有医师或专科医师,服务人群1.5万~2万人;社区护士站服务人群约3000—4000人,能处理多种医疗问题,包括分娩。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全部免费,即使是住院病人也只需缴付很少的费用,贫困地区和医疗条件差的地区的农民还可以减免费用。政府还定期对乡村卫生服务质量进行改进,尤其重视对农村卫生设施、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提升。进入21世纪后,马来西亚建立起一系列新的初级卫生保健诊所,部分助产诊所也可提供更多的卫生保健服务。

为了加快农村地区的脱贫步伐,1989年,在“新经济政策”即将结束之际,马来西亚开始实施专门的反贫困计划,即特困人员发展计划。政府将特困家庭登记在册,并设计一系列适合这些特困家庭需要的项目,以增加其就业机会、提高其收入。这些项目包括小型贸易、家庭手工业、家畜饲养、水产养殖、粮食作物的商业化生产等。政府还为贫困家庭提供无息贷款和培训、改善住房条件、为孩子们提供食物和教育资助等。至2000年4月,马来西亚共发放7.672亿马元的无息贷款,大约有15。35万名贫困者从中获益。除此之外,联邦土地发展机构还给那些因伤残无力工作以及年龄在60岁以上的贫困人口提供直接经济救助,每人每月可获得50马元的救助,一个家庭每月最高可获250马元的救助。总共有7000个贫困家庭获得救助。

在第七个马来西亚计划期间(1996~2000年),马来西亚实施了一个专门帮助土著少数民族脱贫的计划。该计划的资助形式主要是鼓励土著少数民族参加各种能够增加收入的活动,如土地开发、蔬菜种植、零售业、家庭手工业等。在新土地开发和安置计划中,共有8100个土著少数民族家庭获益,涉及土地面积达1.98万公顷。到1999年底,1.582万个土著少数民族家庭获得了7900万马元的补贴,土著少数民族的贫困率已由50.9%下降到15.4%。自2001年起,马来西亚开始实行“国家远景政策”(NationalVi-sionPolicy)。这一时期,政府继续实施一系列类似的反贫困计划,资助对象主要是边远地区的土著少数民族。

在以上反贫困计划中,政府一方面对无生产能力的贫困家庭提供直接的经济援助,另一方面还为农民提供住房、饮水等基本生活条件和卫生医疗等社会服务。到1995年,72%的农村贫困家庭通了电,65%的农村贫困家庭有了安全的饮用水;77%的农村贫困家庭能在周边9公里范围内有一家政府或私人诊所,还有汽车牙科医疗队和诊疗所、村卫生队、飞行医生为边远的农村地区提供医疗服务。由于实施特困家庭发展计划,农村地区的特困家庭所占比重由1991年的5.2%下降到1995年的3.7%。

第三,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产能力。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产能力一直是马来西亚政府农村社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希望以此促进贫困农民通过自身努力来获得较高收入的工作,直至摆脱贫困。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让农民及其子女能够有机会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

20世纪60年代,马来西亚制定了《义务教育法》,对6~15岁儿童实施全民义务教育。为了使《义务教育法》在农村地区能够切实有效地执行,马来西亚的农村发展计划及反贫困计划都将学校建设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到1995年,马来西亚94%的农村贫困家庭能在周边9公里范围内有一所小学,60%的贫困家庭能在同样范围内有一所中学。如今,马来西亚政府可以为儿童提供11年的免费教育。与此同时,政府还为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各种教育资助,例如为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免费课本、食宿、制服等。另外,改善农村教学设施,提高农村教学质量也是政府特别重视的内容。近年来,一些乡村学校的设备不断更新,一些不足150名学生的农村学校被合并,以便保证学生能够享有更好的教学设备和学习环境。为了使边远农村学校跟上科技发展形势,马来西亚发起了一项农村学校无线因特网培训和教育计划,为农村学校提供计算机等相关设备,为学生和老师进行信息通讯技术的教育和培训。马来西亚的高等教育虽非义务教育,但是政府设立了国家高等教育基金,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财政资助,使马来西亚青年都有可能进入大学学习。

除了保证让农民子女接受正规的教育外,马来西亚还特别重视农民自身能力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农民提供有关农业耕种以及工作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以使其提高生产能力;二是为农民提供工业培训,使其能够受雇于非农部门,或自己在农村地区和城市中心从事商业活动。在第五(1986~1990)和第六(1991—1995)个马来西亚计划中,政府在培训和咨询方面的开支达到2800万和3.417亿马元。

马来西亚农村社会政策的特点

第一,农村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融为一体,在生产发展中实现社会目标。

从以上的叙述中可以看出,马来西亚在处理农村的社会问题时,往往将其与农村的生产发展联系在一起,在发展中解决社会问题。因此,马来西亚农村社会政策的相关内容往往包涵在经济政策之中。在1971~1990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中,政府明确指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并不只是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是通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重建社会、维护国家团结。“通过项目方式来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和为不分种族的所有马来西亚人增加工作机会来消除贫困”,是“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马来西亚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没有实行专门的消除农村贫困计划,而是将消除农村贫困贯穿于各种农村发展计划之中,通过为贫困农民提供各种就业机会、增收渠道以及生产服务,使其摆脱贫困。即使在“新经济政策”末期实施了专门的反贫困计划,但反贫困的主要措施仍然是通过各种生产发展项目为贫困农民就业、增加收入提供各种机会和支持。

第二,注重农民人口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直接的现金济贫措施有限。

在各个经济发展时期,马来西亚一直将消除贫困特别是马来农民的贫困作为其奋斗目标。但由于奉行“在发展中消除贫困”的原则,马来西亚的社会政策并不主张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过多的现金救助,而是注重其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从前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出,马来西亚在其反贫困计划中,只是对那些因伤残无力劳动或年龄在60岁以上的贫困人口提供经济救助,而对其他人则通过提升其素质和能力来使其摆脱贫困,具体表现为在农村地区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卫生医疗服务和教育培训体系,以此来促进农民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使农民有能力自食其力以及从事更高收入的工作。这反映出马来西亚农村社会政策特别重视“自立”和“自尊”的理念。

第三,政府在提供农村公共服务中起主导作用,同时鼓励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在马来西亚,社会政策的推行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无论是在资金的投入还是各种社会服务组织机构的建立中,政府都起着关键作用。如表1所示,马来西亚在社会服务方面的开支呈不断上升趋势。在20世纪70、80年代,马来西亚的社会政策主要关注农村地区,政府是农村发展资金以及农村教育和卫生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亦鼓励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等为农村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首先,鼓励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发起的各种农村发展项目。在吉打州,约有70%的农村发展项目由私营部门负责运作,政府机构对其进行监管和评估。只有30%的项目直接由政府机构运作。私营部门除了直接参与投资开发外,还为贫困人员提供技术培训、工作机会、实物和财政资助等。非政府组织也在国家的反贫困计划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马来西亚努力信用”(AmanahIkhtiarMalaysia,简称AIM)是一个金融方面的非政府组织。自1987年以来,该组织利用政府分配的3亿马元的无息贷款为6.9万个贫困家庭提供信用服务,使其能够有机会从事小商业和家畜饲养业。AIM还为一些潜在的服务对象实施了特别预备项目,以促进贫困家庭的自立。

篇5

一、房地产经济波动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

对于经济因素而言,其主要包括对于我国房地产开发产生影响的经济因素等,如宏观经济因素对我国房地产发展所造成的影响等。对于宏观经济而言,其对于房地产产生的影响一般是由经济参数以及经济变量的进行实现的,而在这部分参数以及变量中,则主要包括有物价通货膨胀率、人均消费水平以及银行利率等。

(二)社会发展因素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水平以及人民素质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居民的住房观念也会对房地产行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其对住房具有了更高的功能需求、社区环境需求以及价值需求,都会对我国房地产需求空间以及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价格波动

对我国现今的房地产行业而言,其由于发展势头较好,而在投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投机性以及盲目性,并因此会使房地产价格出现较大的上涨行为,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会使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回报率得到了提升,进而使更多的公司以及资金进入到房地产行业之中。从表面看来,这种情况的出现使房地产企业具有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我们也应当能够看到,此时两者间所具有的供求关系是畸形的,这种繁荣的背后存在着大量的泡沫,对于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着较大的隐患。

(四)政策因素

在该政策因素中,主要具有同我国房地产行业具有非常密切关系的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经济体制、财政政策等。对于这部分政策而言,其都是我国政府部门为该行业进行调控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并能够从很多个方面对我国房地产行业起到调控作用,也会对我国房地产的经济波动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房地产业的随机因素

包括战争、、地震、自然灾害、社会突发因素等的影响。

二、房地产经济波动影响因素的解决对策

(一)经济波动因素调控

对于宏观调控措施来说,需要保证其能够同我国现有宏观政策有着一致的特点,并能够同我国总体经济政策相符合。我国现今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我国经济水平应有的承受能力、并对我国市场的其他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为了能够使我国总体经济能够获得更为稳定、健康的发展,就需要我国能够以宏观调控方式的应用对房地产经济中所存在的泡沫问题进行解决。另外,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政策应尽量保持稳定性,避免重大经济决策的突然变化,这样有利于房地产企业制订长期发展战略,减少企业决策的盲目性、短期性和投机性。

(二)供求失衡因素对策

在房地产市场中,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在所难免,对此,在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时,就需要能够尽可能的对这种波动的幅度进行降低。如果我国房地产市场现有的供需矛盾较为尖锐,以市场自身能力已经不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协调,就很可能因此导致经济危机的出现,并因此使我国的房地产事业遭遇较大的创伤。而为了避免该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状况做好监控工作,在发现出现供需矛盾时就应当在及时掌握问题发生性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及时的化解。

(三)宏观政策因素调控

对于我国的经济政策而言,如果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正确,即使其在一定时间内对我国房地产具有抑制的作用,也需要对该政策进行坚持执行。因为通过该种调控政策的应用,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我国房地产行业健康、长远的发展。而对于存在问题、或者在失控状态下所采取的经济政策而言,则需要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此外,在我国宏观政策制定方面,也需要尽可能保证其所具有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经济政策突然、频繁变化的情况。通过这种方式,则能够在实现我国房地产政策长期化、稳定化的同时更有利于我国房地产企业对于长期发展策略的制定,能够有效帮助企业避免决策的投机性以及盲目性问题的出现。

(四)房地产价格变化因素调控

对于由价格变化所引起的经济波动情况,应当对其以区别、正确的方式进行对待。其实,对于适当范围内的价格波动来说,其不仅不会对我国房地产发展产生阻碍影响,反而对于市场竞争具有有效的促进作用,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如果市场物业、地价等都超出了正常水平,就需要国家能够通过合理调控方式的应用实现其平稳发展。

篇6

摘要:马来亚独立之初,为了保护陷于困境的马来人,政府在以维护土著马来人特权的“马来人优先”原则的指导下,以宪法的形式肯定了马来人的特权地位,最初是为了保护马来人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以1969年的5.13事件为分界点,经过“新经济政策”的全面影响,马来西亚华人的长期以来的经济优势正逐渐沦落,马来西亚社会逐渐从马来人的困境走向华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困境。

关键词:马来人优先原则;马来人困境;华人的困境

一、马来人的困境——马来人优先原则的确立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民族国家,独立之初,非马来人在马来亚社会中占着近一半的人口。人口比例是马来人优先原则形成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马来人和华人间的相互妥协以及历史因素等。“马来人优先”原则是马来西亚政府确定的一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上优先考虑马来西亚土著马来人的原则,即所谓的马来人的特权。这项特权由1957年马来亚宪法第89条和153条规定,马来人优先原则在宪法上得到了肯定,并在1963年的马来西亚联邦宪法中得到了继承。“宪法规定,马来人有土地保留权,马来人在公务职位、商业经营及教育机会上有优先权,此项权利之修正与否由最高元首是当时情形而定。”[1](59)

(一)人口比例。马来西亚主要包括三大族群:马来人、华人、印度人。马来西亚独立之初,马来亚人口比例是49.3%,华人占38.4%,印度人占10.8%。马来西亚的民族矛盾就集中在土著马来人与华人和印度人上,其中又以马来人与华人的矛盾最为突出。这不可避免地受到人口比例的影响,华人在马来西亚社会中占有的较大人口比例,使在马来西亚政治中处于统治地位的马来人感觉到了自身统治的危机,力图削落华人的力量。

(二)马来人和华人相互妥协的结果。马来人优先原则的提出是根源于马来人与非马来人在经济上的不平等。马哈蒂尔认为“马来西亚拥有太多非马来人的公民,一旦没有保护,他们将压倒所有马来人”[2](18)另外,马来人自认为是马来西亚的土著民族,但是“华人认为他们已定居马来亚,已成为马来亚人,所以不应受歧视,况且土生的华人已逐年增多。他们都认为既然'生为马来亚人'就应享有一切应有的权利。”[1](21)但是,“鉴于马来人在现实的经济、文化上较为落后,如不给予扶持,那么就不易使他们成为相同程度的民族”[1](39)同时,马来人同意给予华人公民权,基于这种考虑,华人对马来人的政治特权做出了妥协。

(三)马来人优先原则的历史传统。马来人的特权存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英国殖民政府与马来土邦苏丹签订协议,各邦由英国保护,苏丹及其属民保留其。1946年英国的马来亚联邦拟议对马来人的特权全部削除,对各民族一视同仁,遭到马来苏丹及其属民的一致反对。1957年马来亚独立,在制宪过程中,英国人组成宪制调查团同意保留马来人特权,但这种特权应有一定的年限,建议为十五年。[1](39)这个争论最终以马来人取得完全胜利而结束。

1957年,马来亚宪法依据“给予和获取”及“公平交易”原则,确立了马来人的优先原则,“确定了马来人和非马来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马来人享有传统的政治统治权,非马来人则享有传统的经济地位。”[3](50)

此后,马来西亚政府就开始通过国家力量保持马来人的特权来维持其强势地位,并“以马来族为中心”来处理国内的种族关系与国家认同的建构问题。这一处理种族关系和国家建构的原则,在独立之后其中心发生了一些变化。

二、新经济政策——华人的困境

马来人优先原则问题可分为两个时期,独立到1969年属于前期,主要是在政治方面给予马来人一些特权,对他们进行特别照顾,经济领域仍然是华人主导。从1969年之后,政府不仅在政治上保护马来人的优先特权,这种特权大大扩展到了经济和文化,压制了华人在经济领域的发展,缩小了非马来人的生存空间。

使马来西亚政策出现这种转变的是1969年的5.13事件。独立之初,宪法的保护并没有使马来西亚的局面因此得到稳定,各族也未能因此和平共处。5.13事件后,“马来西亚政府认为一方面是因为马来人对华人在经济上享有的巨大经济利益产生不满;另一方面,华族与印度族自认为可以优势的经济地位,透过民主形式的选举掌控政治权利。”[3](155)1971年,总理敦·拉扎克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其目的就是要达到重新分配马来西亚的经济资源,使马来人和其他土著都完全参与到国家各个层次的经济生活中。新经济政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采取相应措施给予马来人优先特权。

政治上,在行政部门和政府机构人员中优先考虑马来人,并以不平等的比例,限制非马来人进入政府部门。“按照各种族4:1或3:1的比例进入政府部门”。[4](98)1974年,国民阵线的建立,确立了马来人在政治上的占优势地位的格局。教育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企图强制同化非马来人。1971年,颁布大专法令,1978年出台了“固打制”,使得大批成绩优异的非马来人难以进入本国的大学,而且热门的院系和奖学金也优先考虑马来人,很多华人华人只好选择出国留学。在经济上,通过国家权力强行扭转马来人在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局面,限制非马来人经济上的发展。“在此政策下,马来人享有绝对的优先权和特权,非土著公司里一定要有30%的股权是属于土著”。[5]新经济政策是以20年为目标的,很多措施止于90年代,代之以“国家发展政策”,但是马来人优先原则并没有随之结束。

新经济政策并不仅仅为马来人带来好处,在新经济政策之下,马来人与华人及其他种族的经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虽然,“新经济政策”中对非土著的歧视一直以来令华人不满,但还是接受了这种结果。新经济政策拉近了马来人和华人的经济差距的同时,也疏远了马、华两族的关系。当马来人的经济实力增加,马、华差距缩小的同时,政府却忽视了非马来人在政治中处于劣势的事实,使马来人享受的特权显得极不合理。这不但没有达到“国家团结”目的,反而由于其强烈的政治意图的政策,造成了马来西亚社会各种族间的紧张关系持续了下来。

针对马来人优先这一原则,马来西亚华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很明显是种族政策,它对华人不公平。教育中,公立大学留给华裔学生的名额也非常少,想建立自己的大学也很难。”[6]有人认为,“这个原则只是存在一些行政偏差,马来人优先原则'原先只是因为马来人经济比较落后而产生的优惠政策,虽然可以说后来演变成了一些人的特权,但是这些特权只是惠及一部分上层的马来人。”[7]

这种差异与他们与马来人的融入情况及其家庭背景有关。有些华人保持着自己身为华人的意识,居住在华人社区,与当地的马来人及印度人接触并不多。有些华人在马来人社会融入得比较好,与马来人及印度人相处,没有族群之分的观念,不以“华族”自称,而是“马来西亚人”。

其次是其经济地位,生活在乡村的华人认识到,在乡村的贫困马来人并没有在特权下得到太多的利益,即使在大学名额、奖学金的申请和政府部门的名额对华人是极其不公平的,但这些优先原则的受益者大多是上层的马来人,而广大下层仍处于不利的境地。而从事商业的中上层华人能体会到马来人优先原则对华人的不公平,特别是在经济上不能像以前一样自由,而是受到马来西亚政府的行政干预。

从“马来人优先”原则的出现可以看出,这一原则理应是为了给予在经济上处于困境的当地马来人一些优惠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在与其他各族的相处中摆脱落后的局面,与其他各族共同发展。但是这一原则往往被歪曲原本的意义。“在原本的字眼上,这应该是土著的优惠政策,而这个政策是在社会正义下产生。”“若优惠政策被无限扩大就会形成特权,当优惠政策被当成权利来处理,就会伤害其它族群的利益”。[8]

除了马来人优先的政策影响,马来西亚华人受少生优育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大马华裔人口比率从过往的逾30%,下降到2000年的26.03%,2010年再滑落到24.6%,若以此类推,再多25年或许会减少至15%。[9]随着华人人口的下降,其在马来西亚社会的影响力也会相应地有所降低。人口比例变化引起了马来西亚华人的弱势焦虑。

此前的马来人与华人之间摩擦的的主要根源在于经济悬殊,而到了现阶段,他们之间的摩擦转向了政治上的差距,而且其中的角色出现了转变。华人的经济优势、政治弱势转变为马来人占据政治强势,华人经济优势不明显的局面。随着以马来人优先原则为基础的政策的长期推行,华人在马来西亚人口比例的递减,经济优势的衰退,政治、教育受抑制,马来西亚的前景不容乐观。

参考文献:

[1](台)李亦园著.《一个移植的市镇——马来亚华人市镇生活的调查研究》[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70年6月。

[2](马来西亚)马哈迪医生著.叶童铃译.《马来人的困境》[M].香港:皇冠出版公司.1981年9月。

[3](台)张锡镇著.李炳南主编.《当代东南亚政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

[4]顾长永著.《东南亚政府与政治》[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9年5月。

[5]马来西亚经济政策调整惠及当地华商[ED/OL],http://.cn/o/2009-04-23/173015516466s.shtml。

[6]被访者,厦门大学2011级海外教育学院华裔学生,2011.12.2。

[7]被访者,厦门大学2009级人文学院华裔学生,2012.12.2。

篇7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途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01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残疾人生活、生存之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将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发点,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就业问题尤其是残疾人就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探讨残疾人就业的新途径,使残疾人就业进入良性循环状态,这是当前摆在我们残疾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以下笔者从四个方面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以人为本,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

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和生产技术,是残疾人实现就业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如何迅速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和素质,对于残疾人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此,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要全面实施人才战略。

政府有关部门要重视残疾人的职业培训工作,将残疾人的职业培训纳入整体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开设培训班,要加强领导,大力支持,努力提高培训质量。通过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

我们对我区按比例安置的残疾人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参与管理工作及文字等脑力劳动的残疾人屈指可数,其中从事收发、清洁等简单手工或体力劳动的占绝大部分,而且极不稳定,用人单位稍有效益不好等情况,这些残疾人便首当其冲被辞退或放假。据统计,因单位效益不好等原因而被辞退的残疾人,大多数是无专业、无技术的简单劳动人员,相比之下,那些有一技之长、从事稍有技术岗位工作的残疾人就业就相对稳定。近年来,我区残联非常注重发展残疾人教育和就业培训,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提高残疾人自身就业素质的提高上,先后举办了多期残疾人培训班,采取规范培训的方式,激励广大残疾人学技术,提高就业素质。通过培训使他们掌握了计算机应用、手工艺品制作、面点小菜制作等技能,掌握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就业渠道,使一部分残疾人实现了自主择业。

二、多措并举,采取多种灵活就业的形式

在社区服务业、第三产业、多种经济形式的小企业中,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机会。以社区为依托,努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鼓励和支持残疾人采取非全日制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在社区实现就业,不失为残疾人就业的一个新途径。残疾人可以从事物业管理方面的工作,在保安、财务、清洁、值班员等多个岗位就业,能够较大批量地安排残疾人集体上岗。针对用工市场需求,市、区两级残联可适时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为用人单位推介残疾人。同时,要坚持加大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工作力度,促进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近年来,我区残联进一步完善全区的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加大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力度,开展了就业援助进家入户,帮助残疾人解决就业困难活动,开展了失业残疾人登记、走访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家庭、举办就业洽谈招聘会、向社会用人单位推荐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及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活动。与就业等部门联合举办就业洽谈会,努力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人数。两年来我区区域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安置残疾人就业96人。

三、强化服务,大力扶持残疾人个体创业

各级残联和就业服务机构要积极开拓与探索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由国家安置残疾人就业转变为市场就业,由集中安置转变为集中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残疾人就业新路子,要在监督各类用人单位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同时,充分合理地运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积极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广开就业门路。要激发残疾人自主创业意识,增强残疾人自主创业能力。同时,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应给予优秀残疾人企业和残疾人个体业主政策和启动资金支持,扶持优秀的残疾人个体从业,发展中小民营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类的中小企业,可以吸纳更多的残疾人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区残联一直注重强化服务,大力扶持残疾人个体创业,他们在解决自身就业的同时,安排残疾人和下岗职工就业。区残联积极协调沟通组织有就业能力和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参与文圣区民生创业市场活动,使有就业愿望和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得到扶持实现就业。

四、密切配合,建立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支持网络

篇8

成立6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指引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卫生事业在曲折中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9年底,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7423个。其中,医院471个,苏木乡镇卫生院132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096个,妇幼保健院(所)115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37个,卫生监督机构114个,采供血机构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1个。卫生人员13.19万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师2.06人;病床8.14万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病床3.3张。全区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由2003年55.43/10万、25.98‰下降到2009年的32.88/10万、12.99‰。人均期望寿命由1990年的67.02岁上升到2000年的70.3岁。

二、内蒙古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卫生投入严重不足

2002-2007年间,国家卫生投入逐年增加,已由2002年的908.51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1778.9亿元,卫生总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由4.12%上升到4.58%,呈上升趋势。而内蒙古医疗卫生事业总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却由2002年的2.15%、2003年的2.48%下降到2004年的1.97%,跌到历史上的最低点。2005-2007年之间,全区卫生事业支出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分别列第23位、22位和23位,在西部12个省区中均列第7位;同期,全区卫生事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分别是3.1%、3.8%、4.1%,分别列全国第28位、26位和30位,远远低于全国5.1%的平均水平。以2007年4.1%的指标为例,低于甘肃2.03个百分点、贵州2.08个百分点、2.18个百分点、云南2.74个百分点、青海2.86个百分点。

(二)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在全区现有卫生技术人员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48.68%。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15.88%;具有主任医师职称卫生技术人员,每10万人口是2.12人,明显低于全国2.62的平均水平。在西部12省市中,我区卫生技术人员总数列第6位,但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列第9位,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列第10位。卫生专业人员缺乏在公共卫生系统和基层卫生队伍上表现尤为突出。由于受相关政策的束缚,自1997年后,全区公共卫生系统中,正规院校毕业生难以进入,现有人员主要以70、80年代分配人员为主,平均年龄近50岁,年龄结构偏大,而有些进入公共卫生系统的人员难以挑起重担,人才梯队无法形成。

(三)农村牧区卫生基础薄弱、服务能力不强

目前,全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薄弱环节在农村牧区,受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威胁最大的人群在农村牧区,卫生工作的重点难点也在农村牧区。而全区农村牧区卫生资源数量、质量、卫生基础设施、服务条件及保障水平等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全区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农村牧区卫生投入仅占22.35%。2007年,全区苏木乡镇卫生院总投入中财政投入只占35.1%。2007年,全区1317个苏木乡镇卫生院共有床位13120张,诊疗人数为1119.57万人,占全区各级医疗机构诊疗人数的21.9%;住院病人为32.94万人次,占住院总人数的21.7%;手术5.18万例;病床使用率仅为38.76%。

(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

全区目前已挂牌运营的1034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政府办257所,仅占25%;国有企业医疗机构转型324所,个体举办453所,占到43.8%。旗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07所。在1034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房屋基础建设达到国家要求的有52家,仅占5%;依靠租房开展工作507家,占49%;能够承担“六位一体功能”的有231家,占2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学历、职称普遍偏低,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57%,且结构不合理,大部分社区只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公共卫生职能得不到全面落实,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

(五)防病治病任务艰巨

全区面临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双重压力。截至2008年10月30日,全区已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406例。病毒性肝炎、布鲁氏菌病、性病等发病人数近年呈上升趋势,已分别由2003年19785例、1159例、1303例上升到2007年的38998例、8117例、4720例。肺结核涂阳患病率居高不下,仅2008年1-10月,全区管理、治疗肺结核病人8952例。全区101个旗县都有地方病。其中,60%的旗县存在4种以上地方病。各种地方病患者总数高达264万多例,占全区总人口的11.7%。部分贫困地区群众因地方病致贫比例达20%-40%,最高达60%。

三、推进我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政府责任

一是要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卫生资源宏观调控力度,认真实施区域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二是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纳入对各级政府考核范围,强化各项责任落实。三是强化政府对卫生事业的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明确发展改革委、财政、民政、农业等各部门在卫生事业发展中的职责,努力形成统一协调、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有序运行的工作机制,形成发展卫生事业的合力。四是坚持政府主导原则,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来,为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五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卫生经济政策,建立健全卫生经济政策落实的督导检查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力度

卫生事业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在国家建设和社会稳定中占有突出地位,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是要确保政府对卫生投入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增加,至少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卫生事业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5%水平。二是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构建稳定增长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卫生事业经费的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尤其要保证新增卫生事业费用于县以下比例不低于70%的政策真正得到落实。三是按照分级负担原则,把政府举办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助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安排各项专项配套建设经费,确保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四是要创新投资机制,积极拓展资金来源,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

(三)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基础性工作,是优化城市卫生资源配置,方便群众就医,减轻医药费用负担的有效手段。一是大力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种形式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原则,制定实施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展规划,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规划新建和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建立覆盖全体城市居民、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二是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投入机制,建立稳定的资金筹集机制,探索政府“花钱买服务”等资金投入、补偿方式,并随财力增长逐步增加投入。三是大力推行社区卫生服务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考核体系,引入绩效考核机制,提高服务效率,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服务。四是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激励和外部监管机制,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和技术项目的准入,改革人事和收入分配等制度,将社区居民是否受益、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主要标准。

(四)加强农村牧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以完善农村牧区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和提高能力为目标,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实施农村牧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将在全区全面推开,为了把惠及广大农牧民的好事办好,要在全面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有效的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管理体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管理能力建设,加强合作医疗管理人员的培训,装备必要的设备,强化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高新型合作医疗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五)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是依法健全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疾病监测网络,提高疾病预测预防能力。三是加强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四是稳步推进慢病防治工作。五是巩固地方病防治工作成果。

篇9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还不平衡,基础比较薄弱,其中高素质的全科医生缺乏成为滞后社区卫生发展的主要原因。规范全科医生培养,大力发展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势在必行。加大培训力度将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骨干的、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并在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和优势。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功能包括治疗、保健、预防、护理、健康调查、咨询及健康教育等。虽然我国全科医学已经得到了普及和发展,但其教育与培训的总体水平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仅就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今后的发展作一浅析。

首先了解全科医生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需要较全面的知识。某些严重疾病的早期症状可能比较轻微,与一些常见、多发病表现并无太大区别。这就要求全科医生从众多的疾病中筛选可能的情况,因此要求全科医生的临床学科知识面要广。

社区卫生工作中,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也应是一名出色的社会工作者。全科医生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内的居民,而且有可能需要长期面对,因此要求全科医生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高度的工作热情,并与患者建立一种亲密而长期的友情,成为病人家庭的良师益友,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目前全科医生存在的问题

全科医生工作热情不高。一方面与专业医生相比,收入与社会地位存在差距;另一方面工作环境较艰苦,医疗设备落后,导致全科医生的工作热情和人员稳定性不高。

合格的全科医生人员不多。由于全科医学专业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很多医学院校近年刚开设全科医学的专业。全科医师实际能力与居民的要求还有距离,同时社区工作也是在逐步摸索、完善过程中,因此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开展仍不太理想。

解决方法的思考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有关人员对全科医生教育培训重要性的认识。

进一步完善卫生经济政策.制定全科医学相关领域的政策和规划;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策略和相关人力资源政策,特别是推动全科医学毕业生致力于社区群众服务的激励机制等,促使全科医疗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以全科医生岗位培训为重点,制定《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低年资的全科医生要进行专科轮转,包括医技科室,至少3年,掌握专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高年资的全科医生可通过远程教育,参加各省、市中心培训机构组织的临床技能培训,逐步提高技术水平。各省、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一些社区工作急需的培训内容。对部分基础较好的医生进行重点培养,然后由这些合格的全科医生再去培养更多的全科医生,达到“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目的,促进全科医生的全面提高,进而提高防治社区常见疾病和解决社区健康问题的能力,达到全科医师的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文化;社区;人文内涵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一、文化社区建设中人文内涵的多维观照――地域性、传承性、创造性

1.历史地域性

一个社区拥有什么样的地理位置,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特色以及人文内涵。地域性差异较大的社区,我们不难认识其文化的差异,如东西半球形成的中西文化,我国东海西域、北国南疆的文化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长三角”地区就因为滨江临海,又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自然条件与历史文化形成了这一地区的文化特征,其居民大多讲甜软的吴语或越语,水乡的秀丽和大海的宽阔铸就了他们细腻委婉、善于思考、外柔内刚的性格特征。但在同一个城市中的不同社区,会不会因为地理位置微小的差异而形成文化的差异,这是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其实只要我们稍稍调查一下自己所在城市的各个社区,我们就会发现其文化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其地域性同样构成了相对不同的人文内涵。随着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和文化意识不断地发生变化,比如知识分子群居地、商贸人士群居地、公务人员群居地和普通市民群居地等,这些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群居体,其地域性的差异形成他们独具特色的人文内涵,同时,又自然构成了社区文化的差异。因此我们在文化社区建设中,不能忽视地域性对于特色化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2.历史传承性

新型的城市产生新型的社区,新型的文化社区不会缺失历史的传承。虽然,城市社区不同于自然村落,其文化传承也不会那么原始,那么直接,那么固守,但是,任何现代化文化都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使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聚居一体,他们虽然都有各自的文化历史和文化性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会逐渐成“地域性趋同”的文化特质和传统性格相互碰撞、相互渗透而产生的新型的人文内涵。例如江苏的海安龙舞、海安花鼓就是在挖掘当地传统民间龙舞、花鼓的基础上,并融人了现代舞蹈理念创作而成的。在文化社区建设中,尊重社区人的历史传承,也是一种人文关怀,是文化社区特色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3.历史创造性

创造性是人的本能之一。文化是人创造的,所有的历史文化都是人创造的。一个具有历史传承性的文化社区,必然有一定的创造性,这个创造性也是文化社区特色化建设中人文内涵的量要内容之一。在文化社区建设中,认识和开发这个创造性,把文化社区真正办成一个现代人生活的精神家园,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属于人文内涵的创造性不是外部强加给社区人的,而是社区人本身已经具备的人文内涵,作为文化建设部门或社区建设、管理部门应当充分认识这个人类的创造性,在不同居住条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居住群体中,让文化社区建设始终有一种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这种创造性将是文化社区特色化建设的主要动力,使人文内涵得到更加充分而美好的张扬。

二、文化社区特色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政策导向、组织架构、运行机制

1.政策导向

文化社区建设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关,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已经实现了城市化,并制定各种文化政策来推进文化社区的建设。如日本,1996年文化厅制定了《文化立国21世纪方案》并在这一年开始实施“文化街计划”,文化建设的重心由“地方文化的普及”转为“地域街区建设”。各地的自治区主动采取措施,建设文化会馆、美术馆,开始了以文化为中心的街区建设。政府奖励并支援各地的文化街区建设。美国也有许多城市倡导要把社区建成学习型场所。在我国,各地政府也都出台了相关文化经济政策等。这是一种政策导向,为文化社区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