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警指标分析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预警指标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预警指标分析

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指标;预警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137-02

引言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企业的改革的进一步复杂,在经济领域高度复杂性的情况下,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企业出现破产倒闭的情况,会与日俱增。利用财务预警指标建立,实现对财务、经营等方面的跟踪控制,财务危机信号及时被发现,并且能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风险,及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对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一、企业财务预警内涵

1.财务危机预警功能

财务危机预警功能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具有矫正功能,有效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能在预测危机以外,还可以根据长期记录寻找危机产生原因;并且提出改进建议,促使企业存在问题的解决;制定推行解决措施,弥补企业财务及经营管理上的漏洞。其次,预警功能,在大量的信息分析基础上,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才能实现危机拦截;并找到财务危机发生的根源,针对企业的财务危机根源,及时地应对措施,避免财务危机扩大化。最后,免疫功能,即预警指标体系本身也具有免疫职能,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对某一企业长期观测,在完善财务危机预警构建的同时,可以帮助企业避免财务危机再现。

2.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特点

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要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第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有警示性。通过连续跟踪预测,在财务预警体系中,观测指标接近安全警戒线的情况,可以提前预测财务危机,促使管理者采取补救、化解财务危机。第二,独立性。独立性是指财务预警系统,应该不受任何权利操纵,在客观性的基础上实现独立性。第三,灵敏性。各指标之间密切相关,某一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外因素变化。要及时观察指标灵敏度,从提供预警信息控制整个数据的变化。第四,参照性。财务危机系统能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有效信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指标。从而构建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实现的预警监测。第五,超前性。如果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构建完善,财务危机发生前的时间段内,甚至几年内就已经预测出发生,体现了预测的超前性,使得预测更有实际意义。

二、预警指标体系建立注意的问题

建立财务预警体系是一个复杂工程。是否切合企业实际情况,决定着运行效果的成败,所以,在建立中采用流程分析法,也可以采用现场观察法,比较分析法、调查法,多种方法进行综合使用。其中预警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如下页图1所示):

财务预警指标需要从各个角度分析,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预警建立的基础是财务部门核算财务实际数据,这些数据来源真实可靠程度,直接决定着财务预警指标在发挥作用方面的功效,因为企业经济资源,受到各种客观条件限制。但是,财务报表对经济资源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受到这个原因的影响,企业财务指标分析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统计完财务指标之后,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以及综合其他各种分析的方法,对企业的实际财务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第二,财务预警指标参考值确定。企业在会计政策的运用过程中,数据的一致性要保持。在实际业务发生中,不少实际处理的数据的人员存在很多的职业判断,导致了不同的会计人员在同一会计问题上出现不同的财务决策。

第三,除了采用量化财务数据分析,还要考虑非量化指标影响。在对企业进行状况评估时候,运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比率,要全面考虑企业历史经营情况,综合企业财务现状,运用报告数据资料,实现对企业全面系统评估。

三、中小企业构建有效预警模型的建议

1.充分了解财务预警模型构建的原理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目的是在企业未出现财务问题的时候,未雨绸缪。在预警模型构建原理上,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拥有实用的功能,并且对危机可以预测为前提。在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方面,财务预警系统能够达到多种目的。满足管理潜在风险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建立时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同时,成本与收益是这其中一个对等原则。在不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财务预警模型,应依据经营中财务报表来制定。分析预测财务数据趋势,实现企业管理层,根据指标警示实施风险控制。其次,预警系统全面性的要求。财务预警模型的建立,不仅仅是财务指标有提前效用,还要求模型指标有全面性,这就要求它从整体角度考虑,对整个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建立。财务预警构建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采取对策保证企业财务安全状态,所以这个体系的建立,必须使用控制论原理。总的来说,控制分为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复合控制。预警管理要应用前馈控制,同时进行和复合控制。另外,在内部的筹资、投资方面,财务预警管理,要求从企业整体出发,观察项指标波动进行总体上的分析,多方面考虑,从整体上采取促使进行预防。

2.建立预警模型需考虑的财务指标,以适应自身预警要求

良好的防范财务风险水平,可以促进企业长期发展。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是在资金的筹集、资金的运用和退出方面。具体的财务风险指标系统首先有负债结构财务指标,这个指标反映企业务杠杆,体现财务稳健度。其次是资金运用效率,这个指标能反映出企业盈利情况,反映了企业经营成果,以及资产管理水平。再次是盈利财务指标,它综合了多方面业务情况,反映出整个会计期间,财务的投资回报程度。最后是财务的偿债能力指标。它能够反映企业对负债的保障程度。

3.预警模型的优化要求要高效

当前,企业财务预警的建立主要是由统计回归的数学预测方法对财务风险实现预测,虽然统计回归预测模型在外国的发展已经大量展开,但是它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这种方法不仅提高模型准确性,在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方面,效果也相对的明显。从横向和纵向比较角度,不同情形下的预警可以实现估算成本计算,为财务预警模型实施提供指引的具体参照;从样本的选择的角度,企业建模可以考虑财务数据处理方式在样本配比角度选择不同比例,以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结语

综合来讲,我们需要在建立一个财务预警的的指标基础上,实现预警模型的建立。财务预警中财务预警模型是重要关键环节。所以,建立这个体系第一步是进行财务预警指标的设立。指标的设立要适合企业自身财务的发展,实现监测的高效性,避免新的企业财务隐患出现,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提出合理解决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并且运用这个系统,对企业其他问题的处理进行一个指导,与财务工作相联系,通过财务预警系统进行综合梳理,实现与财务指标的结合,在现金流和非数据化指标的的影响下,实现预警模型最大功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彭艳露.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及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企业研究,2014,(6):108-110.

[2] 廖哲爱.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探究[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3):75-102.

篇2

关键词:环境会计;财务分析;指标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传统会计,以历史成本作为资产计价依据,将固定资产的购入成本主观地分配于各会计期,并将已耗用设备和原材料的原始成本归属于产品成本,不考虑已耗用资产的现时成本。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会计体系的缺陷日益凸显。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注重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不考虑环境因素的传统会计已无法准确衡量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对企业未来的状况及经营业绩进行最佳预测,在分析过程中根据环境会计提供的各种数据,建立一系列反映企业环境管理情况的财务分析指标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

二、环境会计简介

环境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环境科学与会计科学交叉渗透而形成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环境会计是“从社会利益角度计量和报导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情况的一项管理活动。它旨在指导经济资源作最有效运用及最佳调配,以提高社会整体效益”。环境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联系,将企业与整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都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从而正确地评价企业的绩效,进而客观地反映产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有利支撑。

环境会计的对象是在环境保护活动中产生的资金运动,是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不断损耗和不断补偿的循环过程。具体来说包括:清除在目前生产水平下已经形成的环境损坏;通过节约、合理使用、再利用自然资源,降低自然资源的损耗;预防未来生产活动会造成的环境损坏。

新准则下会计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环境会计继承并发展了原有会计原则。同时,依据环境会计的特点,环境会计还遵守以下原则:

1、全球性原则。环境会计要揭示企业对环境的义务和任务,评论环境对企业将来发展的反应,以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全球环境管理的协调和融合为最佳尺度。

2、政策性原则。环境成本和环境资产、负债的确认计量要受法律法规约束。

3、强迫性原则。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政府会计治理与环境保护部门必须对企业最低界线的环境信息编成明确和强迫的规定,支持并鼓励企业显露尽可能多的环境信息。

4、最小是非原则。因为环境会计计量不可能做到绝对准确,在处理过程中,应遵守最小是非原则,做到相对准确。

三、环境会计下财务分析指标的设计

(一)设计目标。环境会计目标是环境会计研究最基础的概念,居于环境会计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是环境会计目的的具体化,本文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设计目标。

1、通过向政府部门提供环境财务信息,有利于政府政策制定部门根据企业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环境问题逐步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弥补现有法律、法规的漏洞。

2、通过向投资人、金融机构、供应商、顾客、社会管理机构、社会公众、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等提供以利于他们对企业环境问题做出恰当反映的环境财务信息,使他们可以结合企业披露的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取得的环境保护效果等非财务环境信息,对企业的环境问题做出适当的决策。

3、通过向企业管理当局、企业环境保护机构、职工及工会组织提供环境财务信息,方便企业对自身行动进行合理评价,保证环保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果,支持企业高效率、高效益地开展环境保护活动。

(二)设计内容。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环境会计下财务分析指标的设计内容。

1、环境污染排放指标。环境污染排放指标是用于考核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污染及破坏种类、程度及现状等情况,如企业在生产中造成的固体废弃物质、废气、废水等有害物质的排放水平的指标。该指标反映的是有害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废旧物质排放水平,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水平越低,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潜在损失就越少。同时,要说明企业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及环境破坏对企业财务造成的影响,如因污染造成的负债、罚款、赔偿等支出。许多企业在生产实践中,只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污染物的治理,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损失,无形中也加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资源消耗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反映的是完成某种规模的生产量所消耗掉的各种资源的数量,目的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量和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企业在生产实践中,要尽量控制资源的消耗,提升科技能力,增加单位生产能力,提高生产力水平。比如,耗电量大的企业可以考虑多采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尽量少用煤电等,有效地减少生产对环境资源造成的负担,实现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3、环境治理资金投放及耗费指标。环境治理资金投放指标也就是用于反映企业环境治理资金投放水平的考核指标,说明企业对自身环境污染及环境破坏治理的措施、投入以及预期效果情况,如企业治理污染或降低污染而在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投资支出情况。该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对环境治理是否持积极的态度,为了治理环境污染占用了多少资金。环境治理资金耗费指标所反映的内容是资金耗费方面的,属于成本或支出的范畴。比如,企业可以致力于进行水资源的循环、有效利用。回收制造工程中使用的水,通过使用高度的排水净化技术进行循环利用。虽然短期看,利用这样的水循环处理技术会需要一定的资金,但从长期来看,将会对企业带来很好的效益。

4、环境收益情况指标。在现阶段,企业的环境收益可以分为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两大类。企业的直接环境收益主要是一些直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和环境管理效率之后减少了支出而形成的收益,以及由这些收益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的其他收益。如,企业加强了环境保护而获得的奖励、额外补助以及企业商誉等信息。所谓间接环境收益,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企业事先对可能产生环境污染或者造成环境的事件采取了预防措施,或者是将传统意义上的废弃物重新利用,从而取得的收益。

四、结束语

环境会计下的财务分析不论是理论还是实务,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财务工作人员应当正确认识环境会计的目标,明确环境财务下的财务分析报告。运用环境会计下的财务分析指标,可以综合考虑企业环境活动的情况,从而使外部使用者能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环保活动状况,也使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只有这样,环境会计实务才能不断趋于规范和成熟。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主要参考文献:

[1]于玉林.现代会计百科辞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篇3

高校财务预警机制就是通过科学设计财务预警分析方法,对高校相关财务指标和经营指标进行分析,从而发出特定的预警信号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财务风险的财务分析系统。

很多学者对高校的财务预警系统进行过研究,其中田园(2008)从四个基本框架和单一模式、综合模式等方面来对高校财务预警系统进行分析。龙素英,蓝增全(2004)借鉴“高等学校银行贷款控制额度与风险评价模型”,结合现行高校会计核算体系实际,提出了直接提取会计数据,产生会计信息,综合财务指标分析构建高校财务预警系统的思路并做了实证分析。吴智鹏(2008)运用比率分析的财务分析方法,构建了高校财务预警系统,并以我国某重点大学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这些专家学者一般只对高校财务预警进行大体上的研究,这些指标没有设定必要的权重和设置预警的界限,因而某种程度上并不具有针对性。而本文将会针对广东高校的财务现状构建全面的高校财务预警创新评价体系来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构建我国高校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为了能系统反映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的状况,本文制定了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同时本文还在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置预警警戒值。相关指标如下表1所示: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指标系统进行决策。通过专家评分,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我国某高校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权重,如下表2所示:

四、基于功效系数法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功效系数法又称为功效函数法,是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对每一项评价指标确定一个满意值和不允许值,并设定相应上限和下限,计算各项指标实现满意值的程度,并以此确定各个指标的得分,再经过加权平均进行综合,从而评价被研究对象的综合状况。

其中,α:无警报级别为90;低度警报级别为80;中度警报级别为70;高度警报级别为60。β:无警报级别为95;低度警报级别为85;中度警报级别为75;高度警报级别为65。

将层次分析法与功效系数法相结合,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每个预警指标的权重,再根据功效系数法得到指标的功效系数,从而得到了该高校财务整体的预警级别与各个准则层的预警级别,如下表4所示:

从表4可得,我国某高校的财务状况总体为低度报警状态,功效系数87.15,即表示该高校的财务风险处于一般水平,资产安全也处于一般水平。

五、结论

本文首先构建了我国高校预算评价体系,并对该预警系统进行了创新:

(1)在构建我国高校财务预警系统中,本文基于我国高校的财务现状,建立了我国高校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对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赋予了权重,而后采用功效系数法对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进行总体评价,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针对性。

篇4

文章选取我国制造业2014年4月沪深股市的61家ST公司和61家非ST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熵权法,筛选出10个包含信息量多,并能准确预警的指标,通过这10个指标建立“因子分析”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得到财务危机预警函数(即为ST与非ST的判别函数),最后将测试组中60家公司的数据回代到预警函数中检验其判别率,判别率达到81.67%,具有较高的的判别正确率,说明文章建立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于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预测与防范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财务预警;熵权法;因子模型;判别函数

一、引言

(一)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的意义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更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竞争条件下,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尤其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陷入到财务风险和破产危险的可能性急剧上升,这不仅会对利益相关者造成损失,更会制约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故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要持续发展,必须警惕危机,正视危机,在经营活动中设立财务预警系统,进行经常性的分析和诊断。因此,本文将在对国内外有关财务预警研究的理论及模型的归纳、整理和评述的基础之上,来分析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研究的现状,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财务预警指标,建立财务预警模型。

(二)国内外文献述评国外对财务预警的研究要早于国内,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学者就已开始了对财务预警的研究,历经了从单变量分析到多变量分析的过程。我国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6年吴世农、黄世忠首次介绍了企业破产的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1990年佘廉等人从事了企业预警研究,并于1994年发表文章对企业预警管理进行了系统分析。直到1996年以后,才陆续出现以企业财务数据为基础而建立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并逐渐发展起来。单变量预警模型是指以某一项财务指标作为判别标准来判断企业是否处于破产状态的预测模型。财务预警研究最早就开始于1932年Fitzpatrick用统计方法开展的单变量破产预测研究。在众多预测公司财务危机困境的多变量模型中,最早亦最著名的当属美国纽约大学1968年Ed-wardAltman教授的Z-Score判定模型。即: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1996年国内学者周首华、杨济华对Z计分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F分数模型。1999年国内学者陈静运用单变量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分别建立财务预警模型,并将两种财务预警模型进行比较研究。2003年杨淑娥在Z-score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构造了Y分数模型,该模型在用于财务预警检验的回判准确率大致为86%。

二、样本、指标的选取

(一)样本的选取本文在样本的选取上是根据2014年4月沪深股市公布的所有ST公司(根据1998年实施的股票上市规则,将对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specialtreat-ment,简称ST),其中ST股是指境内上市公司连续二年亏损,被进行特别处理的股票,*ST股是指境内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的股票)共90家中,抽取了本文需要研究的制造业中的61家公司,并根据同行业,同时期,规模相当(即非ST公司与相对应的ST公司的期末资产总额相差不超过150%)的配对原则,选取了61家与之相对应的非ST公司,共122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只有在满足上述配对原则的情况下才使得研究样本之间具有可比性,分析更趋合理性,结果更具科学性。

(二)指标的选取本文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和讯财经网以及大智慧投资软件,通过数据的整理,剔除了个别的缺失值和特大异常值,并根据以下原则选取16个财务比率基础指标:1.全面性,在系统的构建中,所考虑纳入的指标应能全面揭示企业的财务风险,且各指标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2.可比性,选取指标时,应注意评价指标口径范围和计算方法的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原则。3.同趋势性,即是指标正向化,当财务比率增大时,表示财务状况的改善,反之财务比率减小时,表示财务状况的恶化。4.可获得性,采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数据是可以获取的(和讯网、大智慧软件等)。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以上财务比率指标体系,可以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做出较为完整、客观的评价。但为了选取对ST公司和非ST公司区分能力强,包含信息多,权重更大,能准确预警的指标,下面采用“熵权法”对这16个指标进行筛选。

三、基于“熵权法”筛选财务指标体系模型

(一)本模型利用“熵权法”的基本原理本模型利用估计组中61个ST与61个非ST公司共16个财务基础比率指标,这些指标经过标准化,归一化处理后变成一个评价矩阵,计算出每个指标的信息熵,信息熵越大表明该指标有序程度越高,即该指标在该指标体系中差异小,信息熵越小表明指标在该指标体系中差异大,则该指标对于财务危机的预警这一决策起到的作用较大,可以被选用作为财务危机预警指标。

(二)指标的正向化和标准化设有n个公司,p个财务指标。为了模型研究的需要(即尽可能使每种能力中有一两个熵权大的指标来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取阀值为0.015,当熵权大于0.015时则选入该研究指标体系,当熵权小于0.015时则退出该研究指标体系,通过比较得出最后的指标体系如图1。

四、基于“因子分析”模型分析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因子分析法是在尽量减少信息丢失的前提下,从众多指标中提取出少量的不相关指标,然后再根据贡献率定以权重,进而计算出综合得分,其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客观、操作性比较强。因子分析中有多种确定因子变量的方法,如基于主成分模型的主成分分析法、极大似然法、最小二乘法等,本文选取的是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主轴因子法。本文根据估计组中61家ST公司和61家同行业、规模相当的非ST公司作为样本,以“熵权法”筛选后的10个包含信息多,重要性更大的财务指标为基础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因子分析,最后得出因子综合得分函数—财务危机预警判别函数,并通过估计值综合因子得分值的排名表求出ST与非ST的分割值,作为判别公司财务与否出现危机的预警值,最后再选用测试组的样本进行回代,检验判别函数的判别正确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方法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二)因子分析的求解过程下面对熵权筛选后的10个指标正向化后的数据(逆指标的正向化公式为yj=1-xj)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的运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通过表3可以看出,KMO值为0.744,大于0.5;Bartlett检验的卡方统计量为1019.591,相伴概率为0.000,在给定0.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各指标变量的相关矩阵是单位阵的假设,即两种统计检验方法都揭示指标变量之间是高度相关的,因此适合作因子分析。求得变量的样本相关阵R的特征值λi,前m个因子方差贡献率如下表根据累积方差贡献率须大于85%的原则,由上表可看出前5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达到88.81%,这5个公因子包含88.81%的信息,确定以5个公因子做因子分析。初始因子载荷阵B0m,进行方差最大化旋转,求得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BΓm,使得旋转后各因子载荷阵的各元素按列向0或1两级分化(初始因子载荷阵,旋转后各因子载荷阵,0~1分化表如表5)。根据以上矩阵运算得出61家ST跟61家非ST公司的因子F1,F2,F3,F4,F5的因子得分值,因子命名见表6。通过EXCEL对以上61家ST公司和61家非ST公司财务比率指标的综合因子得分值进行排名,取这61家公司的得分值的中位数作为本模型区分ST与非ST的分割值PS-财务危机预警值,通过得分排名可看出在第31与32位的公司的综合因子得分值分别为1.332,1.266,本模型取这两个数的平均值作为本模型区分ST与非ST的分割值PS-财务危机预警值为1.299。本模型用了10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其中资产负债率是逆向指标,所以当要求出一个公司的综合因子得分值时,要先将公司的财务比率原始指标xij进行正向化,即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进行正向化(用yj=1-xj公式),然后将其正向化后的10个财务比率指标yij代入上面的判别函数中,若一家非ST公司的综合因子得分值大于且接近于分隔值PS-预警值,则说明该公司应该启动财务危机预警,调整经营战略,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以避免被ST。

五、财务预警模型的检验

将测试组中60个ST跟60个非ST的10个正向化后的财务比率指标数据代入到上面的财务危机预警判别函数中,得到这60家公司10个指标的因子F1,F2,F3,F4,F5的得分值及综合因子F综的得分值。将以上得出的60家公司的综合因子得分值F综由大到小进行排名,若公司的综合因子得分值大于分割值PS-财务危机预警值(1.299),该公司被判断为非ST公司则说明判断是正确的,若公司的综合因子得分值小于分割值PS-财务危机预警值(1.299),该公司被判断为ST公司则说明判断是正确的。本研究中有4家ST公司的因子得分值大于分割值PS,错误判断数为4个,有7家非ST公司的因子得分值小于分割值PS,错误判断数为7,总的错误判断数为11,则正确判断有49家公司。判别率θ=49/60≈81.67%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判别率达到了81.67%。说明当一家上市公司将以上10个正向化后的财务比率指标代入判别函数中,若大于分割值,则我们有81.67%的把握性说此公司为财务不存在危机,若小于分割值,则我们有81.67%的把握性说此公司财务存在危机,此模型对于ST跟非ST公司的判别率达到了81.67%。

六、结论

1.本文基于61家ST与61家非ST公司的16个财务比率基础指标,通过建立“熵权法”模型筛选出10个包含信息多,能准确预警的财务比率指标,接着利用“因子分析”模型求得估计组中61家公司的综合因子得分值,并根据综合因子得分排名确定ST与非ST分割值(即为财务危机预警值)及财务危机预警函数,最后将测试组的数据代入财务危机预警函数中,求得预警函数的判别率为81.67%,从而建立起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2.本文在进行“因子模型”分析的过程中用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及特征值求得每家公司的综合因子得分值,结果更优,更准确,相对于其他论文用主成分法还有旋转前的载荷阵及特征值得分的结果更能准确预警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

3.本文所选取的样本具有合理性和全面性,根据行业分类和总资产规模进行配对选择,模型中选取的财务比率指标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能较好辨别财务危机公司及非财务危机公司的区别,但是此预测模型结论的准确性还受到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性的影响,我国部分上市公司仍然存在操纵会计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的现象,故该模型的预测效果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吴世农,黄世忠.企业破产的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J].中国经济问题,1987(06).

[2]佘廉,张倩.企业预警管理的系统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4(11).

[3]FitzpatrickDA.AComparisonofRatiosofSuccessfulIndustrialEnterpriseswithThoseofFailedFirms[M].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1932(04).

[4]AltmanEI.FinancialRatios,Dis-criminateAnalysisandthePredictionofCorporateFailure[J].TheJournalofFinance,1968(04).

[5]周首华,杨济华,王平.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F分数模式[J].会计研究,1996(08).

[6]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9(04).

[7]杨淑娥,徐伟刚.我国上市公司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01).

篇5

目前,由于建筑市场尚不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没有完全法制化、规范化,不正当的竞争依然存在。特别是工程投标依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恶性竞争。施工企业为了争得施工项目,通常是以降低标价、提高标准、缩短工期或减少应有的费用项目等为代价承揽工程,造成施工项目到手后经营风险极大。同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偶然性的不可预见因素出现,也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管理和经济风险。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主体的法人化程度不断提高,许多业主在投标过程中增加了风险抵押或履约保证金的比例和数量,越来越多的业主要求履约保证金用货币资金支付,这样又加大了施工企业货币资金的额外沉淀量。工程结算按比例付款和质量保证金制度又会积压一定比例的应收工程款等等,最终都凝聚成财务风险。加之由于施工企业向BOT、BT等投资经营领域发展,子公司需要母公司或其他成员企业为其借款提供担保等等,又增加了投资和融资风险,使得施工企业的各种风险进一步增大。

施工企业面临来自上述内外环境的各种风险因素,必须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为了防范和规避风险,应通过计算财务预警指标和对企业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经营资料进行分析,以便及早发现和预测财务风险,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财务风险。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是从企业的运营效益情况看。主要表现为企业营业额和利润明显下降,或营业额在增加,但利润在下降,子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投入资本贬值。

二是从企业的资产结构看。表现为应收账款大幅增长,未完施工迅速上升,资产质量不高,运营效率低下,潜亏风险增加。

三是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看。表现为过度举债,利息负担沉重,到期债务丧失偿还的能力,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总资产低于总负债。

四是从企业现金流量看。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低,缺乏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现金流,现金总流入小于现金总流出。

五是从企业发展能力看。企业盲目扩张,投资过多过滥,摊子铺得过大,效益低下。

上述财务风险,是导致施工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只有针对可能造成财务危机的因素,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采取监测和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控制财务危机。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

为了提高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中,应坚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预警指标不宜过多。具体按以下五个顺序实施;一是设计财务风险预警的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二是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三是测算监测指标的实际值;四是根据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实际值和临界值,做出预警警度判断;五是提出预警报告。

(一)设计预警指标体系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重点和难点是预警指标的选择和指标权重的确定。不同的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财务结构、资本结构也不尽相同;同一企业的不同历史时期,财务风险存在和发生的特点也不一样。根据施工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和经营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以变现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为基础,以财务效益指标和资产营运指标为补充,重点突出变现能力指标。具体包括10个指标,总分100分:1.财务风险预警核心指标占70分现金流动负债比率(20分)、资产负债率(10分)、已获利息倍数(10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重(10分)、流动比率(10分)、速动比率(10分)。

2.财务预警辅助指标30分

净资产收益率(10分)、应收款项周转率(10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5分)、借款货币资金比率(5分)。

(二)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

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应以企业近三年各项财务指标实际值(按照2:3:5的比例)为基础,参考同行业和同规模企业平均水平,参照财政部《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结合市场情况和金融环境等宏观因素测算确定。

(三)计算指标的实际值和预警指标的得分

财务风险指标的实际值计算出来后,同区间表下达的标准值进行比较,采用内插法计算单项预警指标的得分,最后计算综合得分就可以计算出该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得分。

(四)预警警度判断

为了更加形象地标识企业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应该把财务风险预警区间分为安全区(绿区)、预警区(黄区)、危机区(红区)三个区域。指标在安全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指标在预警区,表示存在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指标在危机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根据财务风险评估得分,对照相应的预警区间就可以判断出各企业的预警警度。

(五)提出预警报告

对于财务风险处于预警区和危机区的单位,应提出专题的财务风险分析报告,财务风险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本单位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指标当期值与上期变动情况以及发生异常变动的原因;指标处于预警区或危机区的原因分析;降低财务风险和改善财务状况拟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等等。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和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必须做好基础工作,否则,财务风险预警将成为空中楼阁。

(一)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以及企业负责人的高度重视是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运行有序、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落实。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是财务人员的责任,更是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各个职能部门通力配合。

(二)规范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准确进行风险预警的前提。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大量引用和分析企业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效果。建立在虚假的财务数据基础之上的财务风险预警肯定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背离,根本谈不上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三)建立完善灵敏的财务信息系统。随着ERP等财务软件的成熟,财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离开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大大降低企业财务预警效率和效果。

(四)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财务预警的准确性。

篇6

关键词酒店管理;财务风险;财务预警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是以酒店财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指标的变化,对其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实施有效监控和预报。酒店财务风险预警包括财务风险和财务预警两个方面。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经济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财务预警是度量某种财务指标偏离预警线而发出的预报,它可以帮助企业避免或降低可能的经济损失。依据酒店经营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准确预警财务风险的关键。

本文所阐述的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基于预测功能而建立的,它的建立可为酒店财务风险预测提供科学直观的基本预警方法及预警标准。有助于酒店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显著提高酒店财务管理水平。

一、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特征及体系建立的原则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依据酒店经营特点确立的一系列敏感性财务指标及相关数值的集合。具有较强的预测功能。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高度的敏感性,一旦财务风险因素萌生,就能够在财务指标值上迅速得到反映;二是较强的预测性,它们是财务风险萌生时的先兆指标。而非已陷入严重危机状态的结果指标。能预示财务风险可能或将要发生。

确立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准确地反映财务数据与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在联系。客观地反映财务及经营活动中潜在的风险。不科学的指标体系会导致预测结果的错误及调整措施的不当,甚至给未来经营造成严重损失。二是系统性原则。从酒店经营内容、经营特点人手。建立一套能够全面检测酒店财务运行及经营活动状况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三是实用性原则。指标必须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必须能在实践中真正起到预警作用。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易于理解、易于取值、易于计算、易于预警。四是重要性原则。注重成本效益,根据酒店经营内容、经营特点,有侧重地选择、确定能够揭示酒店财务运行规律和如实反映重大潜在风险的指标。五是预测性原则。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过程中。要注意该指标体系应有依赖历史财务信息分析预测未来的特性,能够及时预测到引发财务风险发生的潜在因素的变化,及早提出预警。六是动态性原则。所建立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要具有可以不断更新的特性。其设计不仅能满足静态截面的分析。而且能用于财务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

二、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主要由一系列基础财务指标及一定时期的基础财务指标预警数值组成。这些指标及相关的预警指标值能从整体上说明酒店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其主体指标应包括现金状况、盈利状况、负债状况等的预警指标及预警标准值(见图1)。

1.现金状况预警指标

酒店经营与其他行业在财务流程上有很大差异。正常经营酒店的财务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次性的资金投入和持续的现金流出。现金管理在酒店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针对这一特点。其现金状况预警指标应包括基本现金置存标准、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和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

(1)基本现金置存标准。该标准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基本现金置存的最低标准值。酒店应依据自身经营规模和财务活动要求进行确定。在酒店经营过程中。当实际现金存量低于这个最低标准值时可能引发现金风险,应发出预警。

(2)现金流量指数。它等于现金流入量除以现金流出量。表明酒店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该指数大于1时,表明企业对各种现金支付的需求有保障;小于1时,表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不足以弥补其现金流出量,持续下去,将引发财务风险。

(3)营业现金流量指数。它等于营业现金流入量除以营业现金流出量。营业现金流量是酒店整体现金流量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良好现金支付能力存在的保障。营业现金流量指数是对整体现金流量状况的进一步分析。该指数大于1,表明企业现金支付保障基础较好;反之,表明企业收益质量低下,营业现金流入匮乏,支付能力下降,长此以往,会发生财务风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4)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它等于(营业现金净流量+所得税+营业税),(营业税+所得税)。纳税现金流出量具有刚性特征,因企业一旦取得应税收入或利润,无论其质量如何或有无足够的现金流入量保障。都必须及时履行依法纳税的责任,否则将受到处罚。因此,该比率应大于1。如果小于1,企业将不得不通过借款或压缩未来营业活动必要现金支出的方式来上缴税款,这势必对未来的经营活动以及现金流入能力造成危害,增大财务风险出现的机率。

(5)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它等于(营业现金净流量一应纳税款)/到期债务本息。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额是指企业所取得的营业现金流入量弥补了营业现金流出量、支付了应纳税款后,可用于偿付到期债务的额度。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大于1,说明企业完全可以依靠营业活动现金流入量偿付到期债务;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不得不通过举借新的债务或其他现金融通途径来偿付到期债务。

(6)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它等于自由营业现金流量除以营业现金净流量。自由营业现金流量=税后营业现金净流量一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必须追加资本性支出一到期债务及利息。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能力与稳健性的保障,企业对其有充分的自主支配权。并且该部分现金无论怎样处置以及实际效果如何,都不会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构成危害。因此。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越高、金额越大,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现金支付能力越强。同时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也就越大。

2.盈利状况预警指标

盈利状况指标可以间接地揭示财务风险的大小。盈利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反之,财务风险越大。依据酒店经营特点和盈利方式,盈利状况预警指标应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率与毛利率、资产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收入现金率和资产现金率。

(1)营业收入净利率与毛利率。营业收入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表明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的高低。正常情况下,该指标较低或持续下降,说明酒店的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在下降,如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可能导致现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所投资产及设备价值逐步丧失,从而预示财务风险即将爆发。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当企业净利率为正数时,表明毛利有可能为负数或在较低水平,所以净利率有可能掩盖主营业务的真实市场竞争力,而毛利率能对此进行较准确的反映,因此毛利率较低或持续下降。更应引起管理者的警惕。由于各酒店经营规模、经营方式、所在地区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应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净利率与毛利率的预警标准值,一旦发现净利率与毛利率有异常变动,应立即实施风险预警。

(2)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该指标越高,酒店成本费用盈利能力越强。即该酒店能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利润:如果该指标较低或持续下降,尤其是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企业设置的警戒值,说明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在下降,成本费用有可能严重超支,如不及时预警纠正,极易引发财务风险。此指标还可以按不同经营项目进行设置、测算。以便更准确地发出预警信号。(3)营业现金流入比率。它等于营业现金流入量除以营业收入净额。营业现金流入量是酒店生存的命脉。该比率越高,其现收能力越强、财务状况越安全。如果该比率较低或持续下降,说明酒店营业收入的质量不高,现金收款状况较差,应收账款过高:如不及时预警控制,随着现金流入量的减少,将发生现金支付困难,爆发财务风险。此指标预警标准值。应依据酒店实际经营需要结合现金预警指标加以确定。

(4)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它等于净利润/[(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反映每元资产赚取净利润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总资产盈利能力越强,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小;如果该指标较低或在下降,说明企业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资产价值均在下降,管理者应及时予以调整,否则将引发财务风险。

(5)净资产收益率(权益报酬率)。它等于净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全面反映了酒店资产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讲,该指标越高,企业权益资本盈利能力越强,在财务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短期内不会出现财务风险。但如果该指标过高于同行业水平,说明该酒店可能是一个高负债、高利息费用的企业,一旦财务状况恶化,由高债务带来的高风险将一触即发。净资产收益率是监测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其预警标准值应依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确定。

3.偿债状况预警指标

偿债状况预警指标包括短期偿债和长期偿债指标。短期偿债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该类指标体现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可以预警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恶化。长期偿债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和本息偿付倍率,该类指标表明企业偿还其债务本金与支付利息的能力,可以预测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变化。

(1)流动比率。它等于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取期末值或平均值),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该比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2比较安全,即每1元流动负债至少应该备有2元的流动资产。由于酒店行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较少。其最大的存货实际为客房,因此其流动比率保持在1.2~1.5范围内较为合适。具体预警标准值在不同规模的酒店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酒店应依据自身情况来确定。如果企业实际流动比率低于警戒线或存在持续下降趋势,则应及时预警。

(2)速动比率。它等于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取期末值或平均值)。由于酒店行业存货较少,速动资产应等于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之和。由此可见,速动比率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流动比率,该指标能进一步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该比率的最佳值一般为1,但由于酒店经营规模、经营项目等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预警标准值应由企业视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

(3)应收账款周转率。它可以用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或周转天数表示,为了取值方便,我们用周转次数表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人净额/应收账款平均值,赊销收入净额=营业收入-现金收入-营业收入折扣与退回,应收账款平均值=(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当酒店销售规模稳定提高时,该比率越高,其资金回收越快,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由于酒店经营中存在大量的赊销客户,如果不加强管理,会导致现金流入量降低。出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可是,过分严格的信用政策会提升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同时也会导致客户的流失、销售规模及市场占有率的下降,最终将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和财务风险爆发。因此,管理者应依据企业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来确立应收账款周转率预警标准,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的预警与控制。

(4)资产负债率。它等于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反映企业的负债状况。该比率越高。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具体预警比率应依据企业规模、风险意识、盈利状况和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来确定;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出了警戒线或持续居高不下,则应发出预警信号。

(5)本息偿付倍率。它等于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到期负0债本金,1-所得税税率),表明企业一定时期的本息偿付能力。该指数大于1,说明企业有充分的收益来偿付本息;若小于1,说明企业到期盈利无法偿还本息,有可能发生财务风险。

三、运用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的有效性与酒店的财务会计数据资料、财务风险预警制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使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酒店财务风险预警需要引用、分析、计算大量的财务会计数据资料,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性与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因此要求在使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计算分析时,必须保证所使用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

二是结合经营管理特点,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定期预警制度。酒店经营一般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在建立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其经营特点、经营规模与经营方式。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风险定期预警制度。及时向管理者发出预警信号。

三是确定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酒店的经营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将呈现不同的特征,譬如经营淡季会出现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较低的状况。因此在依据主要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确定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时,必须结合各酒店的经营发展周期,计算确定符合其实际经营状况的、较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以保证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四是结合趋势分析法。长期跟踪比率的变化趋势,及早发出财务风险预警。酒店发生财务风险是由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的长期积累造成的。在使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预警计算时。可以结合趋势分析法,将该期的计算结果与前期进行比较,观察其变化趋势,及早向管理者发出财务风险预警。

五是将定量计算预测结果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计算分析注重定量分析,由于受会计数据资料的限制。其计算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结合经济环境、经济政策等非量化因素进行预测分析,使预警结果更加可靠、有效。

篇7

关键词酒店管理;财务风险;财务预警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是以酒店财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指标的变化,对其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实施有效监控和预报。酒店财务风险预警包括财务风险和财务预警两个方面。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经济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财务预警是度量某种财务指标偏离预警线而发出的预报,它可以帮助企业避免或降低可能的经济损失。依据酒店经营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准确预警财务风险的关键。

本文所阐述的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基于预测功能而建立的,它的建立可为酒店财务风险预测提供科学直观的基本预警方法及预警标准。有助于酒店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显著提高酒店财务管理水平。

一、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特征及体系建立的原则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依据酒店经营特点确立的一系列敏感性财务指标及相关数值的集合。具有较强的预测功能。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高度的敏感性,一旦财务风险因素萌生,就能够在财务指标值上迅速得到反映;二是较强的预测性,它们是财务风险萌生时的先兆指标。而非已陷入严重危机状态的结果指标。能预示财务风险可能或将要发生。

确立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准确地反映财务数据与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在联系。客观地反映财务及经营活动中潜在的风险。不科学的指标体系会导致预测结果的错误及调整措施的不当,甚至给未来经营造成严重损失。二是系统性原则。从酒店经营内容、经营特点人手。建立一套能够全面检测酒店财务运行及经营活动状况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三是实用性原则。指标必须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必须能在实践中真正起到预警作用。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易于理解、易于取值、易于计算、易于预警。四是重要性原则。注重成本效益,根据酒店经营内容、经营特点,有侧重地选择、确定能够揭示酒店财务运行规律和如实反映重大潜在风险的指标。五是预测性原则。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过程中。要注意该指标体系应有依赖历史财务信息分析预测未来的特性,能够及时预测到引发财务风险发生的潜在因素的变化,及早提出预警。六是动态性原则。所建立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要具有可以不断更新的特性。其设计不仅能满足静态截面的分析。而且能用于财务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

二、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主要由一系列基础财务指标及一定时期的基础财务指标预警数值组成。这些指标及相关的预警指标值能从整体上说明酒店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其主体指标应包括现金状况、盈利状况、负债状况等的预警指标及预警标准值(见图1)。

1.现金状况预警指标

酒店经营与其他行业在财务流程上有很大差异。正常经营酒店的财务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次性的资金投入和持续的现金流出。现金管理在酒店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针对这一特点。其现金状况预警指标应包括基本现金置存标准、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和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

(1)基本现金置存标准。该标准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基本现金置存的最低标准值。酒店应依据自身经营规模和财务活动要求进行确定。在酒店经营过程中。当实际现金存量低于这个最低标准值时可能引发现金风险,应发出预警。

(2)现金流量指数。它等于现金流入量除以现金流出量。表明酒店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该指数大于1时,表明企业对各种现金支付的需求有保障;小于1时,表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不足以弥补其现金流出量,持续下去,将引发财务风险。

(3)营业现金流量指数。它等于营业现金流入量除以营业现金流出量。营业现金流量是酒店整体现金流量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良好现金支付能力存在的保障。营业现金流量指数是对整体现金流量状况的进一步分析。该指数大于1,表明企业现金支付保障基础较好;反之,表明企业收益质量低下,营业现金流入匮乏,支付能力下降,长此以往,会发生财务风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4)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它等于(营业现金净流量+所得税+营业税),(营业税+所得税)。纳税现金流出量具有刚性特征,因企业一旦取得应税收入或利润,无论其质量如何或有无足够的现金流入量保障。都必须及时履行依法纳税的责任,否则将受到处罚。因此,该比率应大于1。如果小于1,企业将不得不通过借款或压缩未来营业活动必要现金支出的方式来上缴税款,这势必对未来的经营活动以及现金流入能力造成危害,增大财务风险出现的机率。

(5)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它等于(营业现金净流量一应纳税款)/到期债务本息。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额是指企业所取得的营业现金流入量弥补了营业现金流出量、支付了应纳税款后,可用于偿付到期债务的额度。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大于1,说明企业完全可以依靠营业活动现金流入量偿付到期债务;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不得不通过举借新的债务或其他现金融通途径来偿付到期债务。

(6)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它等于自由营业现金流量除以营业现金净流量。自由营业现金流量=税后营业现金净流量一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必须追加资本性支出一到期债务及利息。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能力与稳健性的保障,企业对其有充分的自主支配权。并且该部分现金无论怎样处置以及实际效果如何,都不会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构成危害。因此。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越高、金额越大,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现金支付能力越强。同时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也就越大。

2.盈利状况预警指标

盈利状况指标可以间接地揭示财务风险的大小。盈利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反之,财务风险越大。依据酒店经营特点和盈利方式,盈利状况预警指标应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率与毛利率、资产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收入现金率和资产现金率。

(1)营业收入净利率与毛利率。营业收入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表明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的高低。正常情况下,该指标较低或持续下降,说明酒店的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在下降,如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可能导致现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所投资产及设备价值逐步丧失,从而预示财务风险即将爆发。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当企业净利率为正数时,表明毛利有可能为负数或在较低水平,所以净利率有可能掩盖主营业务的真实市场竞争力,而毛利率能对此进行较准确的反映,因此毛利率较低或持续下降。更应引起管理者的警惕。由于各酒店经营规模、经营方式、所在地区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应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净利率与毛利率的预警标准值,一旦发现净利率与毛利率有异常变动,应立即实施风险预警。

(2)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该指标越高,酒店成本费用盈利能力越强。即该酒店能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利润:如果该指标较低或持续下降,尤其是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企业设置的警戒值,说明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在下降,成本费用有可能严重超支,如不及时预警纠正,极易引发财务风险。此指标还可以按不同经营项目进行设置、测算。以便更准确地发出预警信号。

(3)营业现金流入比率。它等于营业现金流入量除以营业收入净额。营业现金流入量是酒店生存的命脉。该比率越高,其现收能力越强、财务状况越安全。如果该比率较低或持续下降,说明酒店营业收入的质量不高,现金收款状况较差,应收账款过高:如不及时预警控制,随着现金流入量的减少,将发生现金支付困难,爆发财务风险。此指标预警标准值。应依据酒店实际经营需要结合现金预警指标加以确定。

(4)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它等于净利润/[(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反映每元资产赚取净利润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总资产盈利能力越强,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小;如果该指标较低或在下降,说明企业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资产价值均在下降,管理者应及时予以调整,否则将引发财务风险。

(5)净资产收益率(权益报酬率)。它等于净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全面反映了酒店资产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讲,该指标越高,企业权益资本盈利能力越强,在财务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短期内不会出现财务风险。但如果该指标过高于同行业水平,说明该酒店可能是一个高负债、高利息费用的企业,一旦财务状况恶化,由高债务带来的高风险将一触即发。净资产收益率是监测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其预警标准值应依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确定。

3.偿债状况预警指标

偿债状况预警指标包括短期偿债和长期偿债指标。短期偿债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该类指标体现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可以预警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恶化。长期偿债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和本息偿付倍率,该类指标表明企业偿还其债务本金与支付利息的能力,可以预测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变化。

(1)流动比率。它等于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取期末值或平均值),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该比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2比较安全,即每1元流动负债至少应该备有2元的流动资产。由于酒店行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较少。其最大的存货实际为客房,因此其流动比率保持在1.2~1.5范围内较为合适。具体预警标准值在不同规模的酒店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酒店应依据自身情况来确定。如果企业实际流动比率低于警戒线或存在持续下降趋势,则应及时预警。

(2)速动比率。它等于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取期末值或平均值)。由于酒店行业存货较少,速动资产应等于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之和。由此可见,速动比率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流动比率,该指标能进一步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该比率的最佳值一般为1,但由于酒店经营规模、经营项目等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预警标准值应由企业视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

(3)应收账款周转率。它可以用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或周转天数表示,为了取值方便,我们用周转次数表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人净额/应收账款平均值,赊销收入净额=营业收入-现金收入-营业收入折扣与退回,应收账款平均值=(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当酒店销售规模稳定提高时,该比率越高,其资金回收越快,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由于酒店经营中存在大量的赊销客户,如果不加强管理,会导致现金流入量降低。出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可是,过分严格的信用政策会提升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同时也会导致客户的流失、销售规模及市场占有率的下降,最终将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和财务风险爆发。因此,管理者应依据企业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来确立应收账款周转率预警标准,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的预警与控制。

(4)资产负债率。它等于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反映企业的负债状况。该比率越高。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具体预警比率应依据企业规模、风险意识、盈利状况和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来确定;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出了警戒线或持续居高不下,则应发出预警信号。

(5)本息偿付倍率。它等于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到期负0债本金,1-所得税税率),表明企业一定时期的本息偿付能力。该指数大于1,说明企业有充分的收益来偿付本息;若小于1,说明企业到期盈利无法偿还本息,有可能发生财务风险。

三、运用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的有效性与酒店的财务会计数据资料、财务风险预警制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使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酒店财务风险预警需要引用、分析、计算大量的财务会计数据资料,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性与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因此要求在使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计算分析时,必须保证所使用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

二是结合经营管理特点,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定期预警制度。酒店经营一般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在建立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其经营特点、经营规模与经营方式。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风险定期预警制度。及时向管理者发出预警信号。

三是确定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酒店的经营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将呈现不同的特征,譬如经营淡季会出现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较低的状况。因此在依据主要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确定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时,必须结合各酒店的经营发展周期,计算确定符合其实际经营状况的、较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以保证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四是结合趋势分析法。长期跟踪比率的变化趋势,及早发出财务风险预警。酒店发生财务风险是由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的长期积累造成的。在使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预警计算时。可以结合趋势分析法,将该期的计算结果与前期进行比较,观察其变化趋势,及早向管理者发出财务风险预警。

五是将定量计算预测结果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计算分析注重定量分析,由于受会计数据资料的限制。其计算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结合经济环境、经济政策等非量化因素进行预测分析,使预警结果更加可靠、有效。

篇8

【关键词】 财务预警;AHP;指标权重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外部环境的变迁和内部控制的失效,企业将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有可能发生财务困难、危机,甚至破产。因此,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预警研究,进而尽早识别和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对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外对财务预警的研究起步较早,已有多年历史,产生了许多有效的财务预警模型。较有影响的预警模型主要有:Beaver(1966)提出的单变量模型;Altman(1968)提出的Z计分模型;Martin(1977)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法建立预警模型,有效提高了预测的准确度;Odom与Sharda(1990)等将人工神经网络(ANN)引入财务预警系统中,克服了以往模型的诸多缺点,实现对传统模型的拓宽和突破。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较晚,但也作了大量积极的探索和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杨淑娥(2003)提出的Y计分模型。

上述模型以及目前的财务预警分析主要注重对财务数据的统计、财务指标和财务模型的计算分析,但在指标的权重设计上存在明显的不足,本文拟使用层次分析法来弥补上述不足。

二、层次分析法(AHP)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t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决策方法,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AHP的基本思路是评价者首先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组成要素,并将这些要素按支配关系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然后通过两两比较建立比较矩阵,进而运用相应的数字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层次中诸要素的综合评价值,判断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并据此进行决策。

三、运用AHP设计财务预警指标权重

(一)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AHP的基本结构模型是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一般分为三层:(1)目标层,是解决问题想要达到的目标;(2)中间层,又称准则层;(3)最低层,又称措施层,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或方案。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的多因素的复杂问题,所选指标应能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各个侧面,能有效综合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选择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增长能力四个方面13个指标进行研究,如表1所示。

2.建立判断矩阵

采用Satty1~9标度法,对不同情况的比较给出数量标准来描述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以使定性的因素量化。其中,aji=1/aij,如表2所示。

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理想的判断矩阵应该很好地满足一致性条件,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人偏好、知识水平的差异和系统的复杂性,上述各矩阵并不能保证完全的一致性,因此必须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般采用一致性指标CI (Consistency Index)来衡量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4.计算最低层各指标的综合权重

权重的计算如表5所示。

由此,可得出反映企业状况的财务预警关系式为:

Z=0.3110X1+0.0804X2+0.1388X3+0.0320X4+0.0220X5+0.0129X6

+0.0754X7+0.0387X8+0.0221X9+0.0085X10+0.0352X11+0.0616X12

+0.1614X13

上述模型中, Z值越大,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陷入财务困境的机率越小;反之说明财务状况越差。企业财务危机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企业应尽早识别潜在经营和财务风险,提前发出警报,使管理者及时采取有效对策,防止企业陷入危机,保护相关主体的利益。

四、结论及局限

在财务预警体系中,单个指标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各比率交替变化的情况,而AHP在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将各项指标形成统一完整的体系,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更全面、更客观的评价。AHP提高了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提升了财务预警机制的有效性。AHP使用灵活,有效弥补了定性分析的不足,能较好地解决传统财务预警方法的局限性。

然而,根据AHP建立的模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两两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主要依靠专家的主观评价和赋值,因此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判断矩阵因人而异,会对设计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其次,该模型的指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开的财务报表,而目前我国不少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然存在,财务数据存在纵的可能。

此外,公司的非财务指标,如企业内部风险控制能力、行业影响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等都会对财务预警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上述模型中却未得到体现,在企业的财务预警实务中应对非财务指标加以考虑。

【参考文献】

[1] 阎达五,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钱颂迪.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3] 李长永,陈玉萍. AHP在财务预警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2).

[4] 张瑞龙.层次分析法在财务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10).

篇9

【关键词】财务预警;指标选取;综述

1.引言

国内外关于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了,理论上预警研究分为预警指标研究和预警模型研究两个方面。许多学者对模型的研究时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著述了大量文献,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财务预警指标选取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为滞后,并没有文献对指标类型、选取方法进行专门、系统的论述,前人的研究只是把指标体系构建当作建立模型的一个必要步骤,而没有专门的去研究怎样合理地建立适当的指标体系。此篇综述,通过对现有文献中预警指标的分类、筛选的方法的综合整理,进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将来研究提出展望,希望能够对后来的学者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2.预警指标分类研究综述

2.1 预警指标分类研究

纵观财务危机预警的现有文献,所选取的预警指标基本可以分为三类,即传统的会计比率类、现金流量类和非财务类指标。

会计比率类指标也即是指可以从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中得到的一些除包含现金流量外的财务指标。由于会计比率类指标包括范围的广泛、信息含量高及比较容易获得,从而使其在财务危机预警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一是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未来变现价值不一致,不能反映资产质量的高低;二是利润的实现并不等于相关经济利润已经完全流入企业,应收项目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利润的实现;三是由于“会计戏法”的原因,使传统财务指标容易失真。

而现金流量类指标能够很好的克服上述缺陷,同时现金流量类指标还有其独特预警能力。采用现金流量类指标是基于一个财务学的基本原理:公司的价值应等于预期的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如果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到期债务,而且又无其他途径获得资金时,那么公司将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因此,过去和现在的现金流量应能很好地反映公司的价值和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使用现金流量类指标能够很好的评估及预测企业的财务状况。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还受到一些表外的因素影响,甚至一些情况下这些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研究,导致了非财务类指标的出现。非财务类指标是指不能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分析取得,而只能由企业的某些外在特征(非财务信息)体现出来的指标。非财务类指标是财务类指标的驱动因素,因此,对非财务类指标进行分类,有利于从源头了探索企业财务状况发生变化的原因。

2.2 预警指标发展趋势研究

在国外的研究中,最早的财务预警研究始于1932年Fitzpatrick的单位变量模型,但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是Altman提出的Z-score模型[1]。Altman从22个会计比率类财务指标中提取出5个具有代表的指标,即:营运资本/总资产、留存收益/总资产、息税前收益/总资产、股东权益/总负债和销售收入/总资产,从而组成了Z-score模型,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学者;William Beaver(1966)[2]通过选取30个会计比率类指标进行预警研究,发现现金流量/负债总额、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Ohlson(1980)[3]采用Logit回归模型,分别构建了以现金流量指标为基础的财务预警系统,同时发现,作为非财务类指标的公司规模、资本结构、业绩和当前的变现能力显著地影响着公司破产概率;Aziz、Emanuel和Lawson(1988)比较了多个模型的财务预警准确率,发现现金流量模型的预警效果较好。

在国内的研究中,2004年之前,学者们主要是从会计比率类指标出发去研究危机预警问题,而没有引入现金流量类指标和非财务类指标,其中主要代表文献包括:周首华等[4](1996)在拓展Altman的Z-score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F分数模型,F分数模型包括5个会计比率类指标: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税后纯收益+折旧)/平均总负债、(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税后纯收益+利息+折旧)/平均总资产、期末股东权益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陈静[5](1999)使用了4个会计比率类指标: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进行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张爱民、祝春山、许丹键[6](2001)选取了11个会计比率类指标进行危机预测;刘翰林[7](2002)选取了15个会计比率类指标进行危机预测。

2004年,张友棠[8]在其理论中引入了现金盈利值(CEV)与现金增加值(CAV)这个两个现金指标概念,同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指标体系,虽然这两个指标并未得到后来学者们的广泛使用,但这一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后来的学者们。随后的文献当中,虽然仍以会计比率类指标为主,但绝大多数都有着现金流量类指标的身影,并且,现金流量类指标在越来越多的文献中占据主要地位,其中主要代表文献包括:谭久均[9](2005)引入了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与现金流动负债比等三个现金流量类比率;谢纪刚、裘正定、韩彦俊、莫莉(2005)[10]将净现金流量/流动负债、净现金流量/总负债、净现金流量/总资产与净现金流量/总股本引入了预警指标体系当中;周娟、王丽娟(2005)在其使用的13个指标中,现金流量类指标数量为7个;韩东平,田艳丽,王悦鑫(2006)建立的预警指标体系中全部为现金流量类指标;同样,钱爱民、张淑君、程幸(2008)也全部使用现金流量类指标构建了其预警指标体系。

国内的研究中,非财务指标也是在2004年后大量出现的,并且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表明非财务类指标与传统的会计比率类指标和现金流量类指标相结合建立的预警指标体系,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预警模型的预测精度。刑精平(2004)以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作为研究变量建立了预警指标体系,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的行动具有明显的次序关系,同时,仅部分相关利益者能及时发现财务危机征兆,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吴超鹏、吴世农(2005)首次引入公司内外部治理变量,在其建立的预警指标体系中使用了12个非财务类指标,对公司财务状态进行了预测;郭斌、戴小敏、曾勇、方洪全(2006)研究发现同时考虑财务与非财务因素及经济环境因素的滞后预警作用,将大大改善总体分类准确度和拟合度,且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与模型拟合度;王克敏、姬美光(2006)在财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公司治理、投资者保护等非财务类指标,综合分析上市公司亏损困境的原因,并比较分析了基于财务、非财务指标及综合指标的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3.综合评述及发展趋势

通过对国内外企业财务预警研究中指标选取的研究可以发现,对于企业财务困境预警指标的选择至今仍没有一个广泛认可的标准。笔者总结已有的研究,认为财务困境预警指标选取研究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 三类指标比例失调。虽然自2004年以后,现金流量类指标以及非财务类指标开始出现于学者的文献当中,但是,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多数学者研究中使用大量的会计比率类指标,现金流量类指标及非财务类指标数量规模较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很多学者很容易只从三类指标中的某一类选取一定数量的指标作为研究的基础,例如全部指标都是现金流量类指标或全部指标都是非财务类指标,而完全放弃另外两种指标;三是指标数量的确定不统一,尚没有学者研究过多大规模的指标数量能够更好对财务困境进行预测。

2 现金流量类指标与非财务类指标发展尚不完善。由于现金流量类指标是最近新兴的指标体系,因此不管是在计算还是在命名方面都不统一,由此出现了一个名字的指标有多个计算公式或者一个计算公式对应了多个名字的混乱局面,这虽然为学者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空间,但也为后来学者的研究带来了困难。非财务类指标同样是在近期才进入预警学者的研究范畴之中的,其覆盖的广度与深度,一方面增加了对其研究的难度,另一方面赋予了其指标数量的无限化。另外一个难点就是非财务指标一般都是定性指标,如何科学准确地定量化,还有待学者们的继续努力。

3 指标筛选原则不明确。上文所列指标筛选方法只是现存文献中使用较多的方法,还有很多方法由于影响较小或者其他方面原因而没有一一列举。就目前所列的这些方法来说,可以发现筛选方法之多,同时每一种方法都对应一个指标筛选的原则,如不相关原则、显著性原则等等。这里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标筛选过程中要满足哪些原则,现有文献中没有系统的、专门的研究,二是由于对原则研究的欠缺,导致了学者们在选择筛选方法时的不全面、随意性,甚至是根本没有进一步的筛选。

4 指标选取研究没有相应的财务风险理论和预警理论支撑。在国内外现有的财务预警研究中,指标的选择往往基于一般的财务理论、风险理论、管理理念和统计原理,有时甚至取决于研究者的主观判断以及资料的可获得性,众多国内外研究者还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财务风险理论和预警理论来证明其指标构建过程的正确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5 大量统计方法应用到指标筛选过程的适用性还有待商榷。这里同样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统计方法的正确性问题,很多统计方法的使用都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在现有的文献中,很多都忽略了对前提条件的检查而直接应用统计方法;二是使用方法的适用性问题,很多学者首创地将一些统计方法引入到指标筛选过程中来,方法的适用性值得商榷。

通过以上分析和评述,笔者对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构建进一步研究方向作一展望:

1 现金流量类指标与非财务类指标将改变现在薄弱的尴尬局面,发挥更大的预警作用,指标体系中三类指标将更为均衡。

2 现金流量类指标与非财务类指标将进一步完善。现金流量类指标将逐渐统一化、标准化,非财务类指标体系结构将更加明确,定量将更加科学。

3 建立明晰的筛选原则,统计方法的应用更加准确,同时原则与方法建立起科学的对应关系。

4 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理论的完善。只有建立起相应的理论体系,研究才能规范化、科学化,研究成果才能真正的应用并服务于实践。

参考文献

[1]Edward I Altman,The Predica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A Discriminate Analysis[J].The Journal of Finance,Vol23,No.1(Mar,1968),193-194.

[2]Beaver W H.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Supplement),1966.

[3]Ohlson J.A..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spring.109-131.

[4]周首华: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F分数模式,会计研究,1996.8

[5]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1999.4

[6]张爱民,祝春山,许丹键:上市公司财务失败的主成分预测模型及其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1.1.

[7]刘翰林: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7

[8]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财会通讯,2004.1

[9]谭久均:财务指标与违约距离相融合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系统工程,2005.9

[10]谢纪刚,裘正定,韩彦俊,莫莉: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模型比较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9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危机;财务预警;研究

一般来说,电力企业的财务危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积累的过程中,财务指标会直接反映出危机的特征。所以说,通过财务指标的反馈与建立电力企业的财务预警模型机制,能有效地消除财务危机的隐患,从制度上彻底杜绝财务危机的发生。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随着市场的变化,都会出现各类的经济危机,由于电力是基础能源行业,属于上游产业,关系到国家经济的长远规划,特殊的行业造就了特殊的地位,所以说,财务危机对于电力企业更显得至关重要。如何避免财务危机,确保电力企业的财务有条不紊的进行,是关系到我国经济整体的重要因素。因此,制定防范机制,大力提高电力企业的财务管控能力,是很重要的。

1、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研究概述

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研究在以前的重点是放在定性分析上,缺点是主观性过强,随着研究的发展到定量分析,并提出了各类的预测模型。总体来说,财务危机的预警模型课分成参数模型与非参数模型。细化的分类,参数模型又可以分成单变量分析模型与多变量统计分析模型两类。

1.1参数模型

1.1.1单变量分析模型

单变量模型是通过个别财务指标来预测财务风险的。最早的财务风险预测是Fitzpatrick开展的单变量判定研究。以19家公司为样本,运用单个财务比率将样本分为破产和非破产两组,发现判别财务风险能力最高的两个指标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Berver运用单变量风险预警分析方法建立了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抽取了79家失败公司作为样本,以30个变量作为判别指标,检验了公司在破产前几年的预警能力,通过研究发现使用“现金流量/总负债”这一财务比率来预测企业失败的效果最好,判别成功率达到90%,使用“净利润/总资产”比率的判别效果,判别成功率为88%。

1.1.2多变量统计分析模型

多变量统计分析模型采用多个财务指标作为自变量,比单变量模型更能全面的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适应性更强。选取营运资本/资产总额、留存收益/资产总额、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市价/负债总额、总销售额/资产总额5个变量作为判别变量,构建了Z--Score模型。从1980年以来,Logistic回归分析代替判别分析法,在财务风险预测研究领域占据主流地位。

1.2非参数模型

非参数方法主要包括神经网络模型、案例推理、DEA模型、决策树分析和粗糙集分析等方法。Lane和wangsely(1986)提出了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主要用来预测企业未来经营状况以及生存能力、生存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神经网络兴起,也影响到了财务危机的研究领域。

2、电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研究

2.1单变量模型和多变量模型相结合

单变量模型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缺点是精度不够,在财务指标上不能全面地体现电力企业综合财务状况,所以,在电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式上应该采取单变量模型和多变量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因为多变量模型能够准确地反应电力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在财务预警中能够起到主导地位。利用单变量模型的简单易行的优点和多变量模型反应全面的优点,可以完善电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

2.2合理选取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在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应用中,合理地选取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很重要。国外一般选取债务契约与贷款协议中的具体数据以及比率数据,作为企业破产可行性分析的指标,认为这些数据会直接导致企业违反契约,导致破产。在国内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应用中,一般会选取会计数据以及财务指标来综合分析财务危机,达到合理地分析,综合利用,确保财务安全。

2.3财务预警模型与实际情况综合分析

因为国外的财务预警模型是建立在证券市场以及上市公司的基础上,与我国的具体情况不同,电力企业要根据本行业的具体情况,在组织形式、管理水平、经营理念以及产品分析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找到符合电力企业的财务预警机制的分析方法。电力企业部门众多,分类复杂,要根据每个电力企业的具体特点,在预警模型中的权重和顺序一定要选好指标项目,在分析财务模型判定临界值时要考虑到本企业的特点,已上市的企业要综合股权结构、财务报表、内部控制以及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因素具体分析。

2.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现有预警模型主要侧重于财务定量数据的使用,对于像宏观经济状况、国家政策的变化、不同企业的特殊情况等定性指标考虑的还很少。对电力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设计应包括定性模型和定量模型,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电力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在定性财务预警方面,电力企业还应当借助于一些非历史的和非货币性信息,如煤价波动、替代能源、市场利率、安全和环保等。

2.5现金流量和非现金流量指标结合

在对国外破产企业的分析中发现,40%的企业是盈利企业,破产的原因就是现金流量不足,这说明在企业的财务预警机制中,现金流量指标要远远比非现金流量指标重要。所以说,在电力企业中,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现金流量和非现金流量指标相结合,在数量和权重上综合考虑,保证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有效地进行。

2.6严格执行电力企业财务相关制度

加强财务监督,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高度重视财务监督,成立财务稽核机构,根据《国家电力公司稽核管理办法》等有关规章制度,全面监督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强化监督职能建设,充分发挥财务稽核和内部审计成果的作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落实和督促纠正,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了财务风险。对电力企业年度决算报表进行审计,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核算行为,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3、结束语

电力企业担负着国家的基础能源建设,在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力企业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营管理模式也在逐步发展变化,在经营活动中会出现各类财务风险,只有制定完成的财务预警机制,才能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才能保证电力企业得以快速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杨淑娥.企业多层次财务危机预警研究方法与应用[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