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教学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体育教学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体育教学管理

篇1

摘 要 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是学校体育发展的中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高低。本文主要是将德鲁克管理思想运用到学校体育教学过程、课堂纪律以及体育教学评价等方面,并对其运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德鲁克管理思想 体育教学 管理 教学质量

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新时代教育已确立了淡化专业、着重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等新的办学思想。同时,就业市场要求我们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具有开拓精神的、身心健康的高质量人才为教育目标。因此,学校体育教学不应只是停留在体育课这种单一的形式上,而应发展成一种多层次、多因素、多形式的有机系统,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个系统的功能,就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体育教学管理模式。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活动与能力。而德鲁克管理思想注重将管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用该思想则会使得教学管理活动更加有效、有序的进行。

一、德鲁克管理思想概述

彼得·德鲁克是现代“卓有成效”的管理思想家,其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一书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德鲁克精辟的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效果、是目的,德鲁克毫无疑问地将管理视为一种技术,将管理学视为一种技术认识论的产物。在德鲁克管理思想指出了管理就是实践,管理者就是实践者。管理者的实践是由其认知决定的,因此,管理者能否认知正确的管理思想对于工作成败至关重要。

只有在体育教学实际情境中运用恰当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才能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加高效有序的进行。德鲁克管理思想中规定了管理者的五项任务就是:1、设定目标;2、组织;3、激励与沟通;4、评估绩效;5、培养人才。体育教师作为一堂课中的管理者,如果能够将这些任务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切实的执行,那么其课程结构会更加系统,课堂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管理

体育教学过程管理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常见的是有关体育课堂时间方面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管理。

(一)时间上的管理

德鲁克管理思想中指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知道如何分配时间。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就处于一个管理者的位置,要对整堂体育课进行管理,要知道在整堂课中如何合理的分配时间。因此在体育课中要严格控制好事件,将教学内容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实施,尽量不要将本节课的内容拖延到下一次课,否则如此恶性循环,就会使上课的效率降低。

体育教师应该在进行教学之前就制定一个详细的课堂计划,充分利用每一分钟,首先要先诊断自己的上课时间,如体育课的开始部分首先是排队整队、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向学生介绍课堂内容,虽然这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是一不留神,时间就会用去几分钟。怎样从一上课开始就进入状态,合理安排各部分、各环节的时间,这就要看教师的管理水平了。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管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往往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加上学生的基础不同、个体差异、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不同等等,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体育教师应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研究学生的动机,让他们发挥积极性并参与管理,实现自我,满足要求。

德鲁克管理思想中讲到“不论一件被拖延的事在以往有多重要,一旦被搁置,然后再回头去做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应秉承这一观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尽量在本节课内完成,比如学习一个完整的篮球动作,如果由于体育教师对课堂管理不到位,不能依据预定的教学计划完成这堂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下课时间已到,而教学内容尚未完成,如果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拖延到下次课,一方面会导致学生技术学习不扎实,两节课学的内容联系不起来,技术动作学的不到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会挤占下次课的课堂教学时间,这样的体育不得不说是一节失败的体育课。

三、学校体育课堂纪律管理

体育教学需要在一种非常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要实现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要达到这种效果,除了要对这节课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外,还有一个必须要掌握的,就是要让这节课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的一些方法和策略,这就是体育课中课堂管理。

(一)建立和一贯执行必要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必须认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行为。

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并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在体育教学中,师生的空间活动范围都比较大,教师必须及时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的情况,即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又关注他们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完成学生任务的情况,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要作出正确分析与判断,才能采取相应的合适的措施。

(二)课组织严密,练习密度提高

体育课的课堂管理松懈大多出现在学生互相干扰或等待练习时间过长的时候。因此体育教师要注意严密课的组织,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合理分组,增加学生实际从事练习时间,以减少学生违纪行为现象的发生。

(三)适当运用奖励与惩罚

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指出,绩效本身就是激励,帮助成员达成其目标,让其看到自己的价值和成长,这本身就是对成员最好的激励。尤其是在体育课堂中,需要学生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此时教师主要是作为一名指导者。在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表现,体育教师则可以适当的运用奖励与惩罚,这是维持纪律、进行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奖励积极性的行为是维持纪律的课堂管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篇2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管理

一、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管理的必要性

1.提高教学效率

任何管理都有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等基本功能,协调人、财和物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目前,管理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并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学校的教学管理也不例外,对学校体育教学开展有目标性的管理,同样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新课改的目标的重要手段方法。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一旦体育教学管理中存在漏洞,学校的体育课程实施是会出现问题的。因此,改善和加强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管理是有积极意义的。

2.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存在诸多管理问题。领导管理意识不强,主观随意性较大;没有合理的安排教学及保障训练开展,开展体育训练受到学校条件的制约;体育运动会受到诸多原因未能如期召开,体育健身宣传力度不够;体育学术交流和职称评定时,相对于其他学科带有明显的被歧视现象;在组织学生上体育课时,学生参与率有时候很低,体育训练时间被其他课程占用的现象常常发生;部分体育教师对工作热情不足,信心不够,等等。

以上这些现象明显都影响到体育教学训练管理工作的开展,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但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需要学校提升体育教学管理能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同时加快体育教学训练管理步伐,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有力保障。

总之,对于学校教学管理而言,体育教学训练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而且将体育教学训练管理看作是影响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是有意义的。

二、体育教学训练的管理内容

(1)教学组织的管理。学校教师组织是体育训练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依据学校体育教学要求和任务确定具体的学校训练项目、选拔优秀的运动员,构建出与学校教育资源、能力相匹配的教学管理体制。

(2)教师队伍的管理。体育教学训练的质量和水平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教师的体育经验对于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和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注意选拔出一批技术技能过硬、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热爱学生的体育教师,同时,要有计划地评估出教师的业务水平、训练业绩。

(3)科学管理运动员。学校体育训练管理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运动员,要管理好学生首先要调动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开展有目的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训练习惯,激发他们体育训练的潜能。其次是抓好训练质量,尽管学校体育教训不像竞技体育那么激烈,但抓好教学质量要放在重中之重。

三、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融合性

篇3

小学生正处于形成正确认知及掌握生活技能的重要阶段。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常常有部分学生在参与体育实践活动中存在违纪的行为。有些学生不听不看,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的吹哨动作毫无紧迫感;有的学生不按照体育课的要求,穿皮鞋及牛仔裤等进行体育活动,在老师吹哨进行指导时,更是不闻不问;此外,在规定的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所规定的练习任务。

二、原因分析

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且进度不尽合理,部分学生无法完成,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讲课风格、声音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学生不愿意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

三、对策分析

1.建立健全一贯执行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建立健全一贯执行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促使学生更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之一。在学期之初,体育教师就应明确地和学生说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做及不允许做的行为,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时,严格按照课堂教学常规规定来执行,使学生逐渐适应体育课堂的教学习惯。在建立健全一贯执行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基础上,体育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状况,采取灵活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积极性。

2.体育教师应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管理中,体育教师应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关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况及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以便更好地维持正常的课堂纪律。体育教师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有效的时间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帮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

3.妥善处理违背课堂教学管理的行为

妥善处理违背课堂教学管理的行为,要求体育教师在发现这类行为时,迅速作出正确的反应,并及时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在处理违背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学生因为消极的学习态度而没有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通过皱眉、走近等方式,提醒学生快速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学生的违纪行为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教师应立即暗示学生停止不良行为,使学生明白教师的苦心,进而改变不好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体育课堂的教学活动。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中学体育;小班化教学;管理成效;策略

一、转变中学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

中学体育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小班化”教学既为中学体育教师提供了很好的自我发展机遇,又让中学体育教师始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可以这么说,改革成败的关键决定于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许多研究表明:如果中学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不变,教育模式不变,“小班化”教学也只能是穿着新鞋走老路。因此,要注意对参加实验的中学体育教师进行培训,让中学体育教师对小班化教学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引导中学体育教师学习成功的教育、教

学经验,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家长、中学体育教师以及行政管理层应该更新育人观念,“小班化教学”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良好习惯。

二、加强教学研究,创设小班化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1.施教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中学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教学环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要有分有合,体现对个体差异和学生共性要求的同等重视。既要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有面向全体的“合”的环节,又有兼顾提优辅差的“分”的环节,使各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动静配合协调,自然分层。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不同层次的组织讨论以及不同层次的作业布置等。在课堂中,对A层次的学生以“放”为主,重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主动走;对B、C层次的学生则以“扶”为主,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让C组学生扶着走,B组学生小步走,让所有学生都有所得、有所获。

2.作业分层

在设计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时,中学体育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作业按难易程度设计成三类:第一类为基础练习,全班都做;第二类为综合练习,面对B层和A层学生设计,C层学生如有余力也可以参与;第三类为拓展练习,面对A层学生设计,欢迎B层次学生参与。其中,课堂综合练习和拓展练习就利用学生完成基础练习的时间差完成,即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分层练习。

篇5

摘 要 步入现代化的知识、科技时代,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不断加快,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动力机制,必须相应加快推进建设的步伐。其中,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是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会对体育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教学方案、行为的有重要的规范和维护作用。基于这些认识,本文在此对于如何构建高效完善的体育教学管理体系进行相应的思考和探索,为改善高校的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借鉴和思想指导。

关键词 体育教学管理体系 教学成效 技能并重 全面发展

一、我国高校目前的教学管理体系现状

(一)教学管理理念落后,高校对体育教育缺少清晰的定位

相关调查显示,国内现行的教学管理体系中,有些环节普遍存在着有深远影响的缺陷。譬如,现行的体育教学管理体系较难适应学生主体的现实需求,对学生缺少明确的引导作用以及师生应该从什么角度看待体育的学习、体育学习的价值等。教学管理体系改革应该先从理念革新开始,理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要倡导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应该从管理层和教员抓起,认真研究学习先进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理念,从更高的视野来看待体育教学这项伟大的工作,快速推进先进教学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二)高校行政部门与教学管理的脱节

现在的行政主管部门与体育教学管理部门尽管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但是在实际评估中却是责任分治。包括体育教学在内的任何一门学科,其教学管理都遵循自身的基本规律,行政部门总是出于为完成某种学术上的教学指标所设置的教学管理体系,未必真正适合体育教育的改善。

(三)课程安排上缺少明确定位

在社会快速转型的今天,学生的学习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而传统的课程安排却依然是“大锅饭”的局面,及相对单一和呆板的课程设置没法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切实需要,选择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和类型。这样,不仅学生的自身体育素养得不到实际的大幅提高,而且,总是迫于体制教学的无奈,被绑架到不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中,严重挫伤了发展的积极性和驱动力。

二、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的具体构成要素

在了解中国高校现行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的现状后,为了继往开来,寻找更好的体育教学管理体系,需要对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行具体探讨。

(一)教学过程的管理

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的第一要务应该是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对师生之间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规范和指导。真正合适的教学管理体系,既能保证教学的整个过程在一个规范的轨道上进行,又不会过于拘泥于形式,影响师生创造性的发挥和施展。

(二)教学成效的管理

这是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教学管理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规范和引导,最终目的是为了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学成效的管理,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达到一定的教学质量。

(三)对教学监控的管理

通过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地进行分析和研究,多方面采取行动措施,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教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所以对教学监控的管理是现代教学管理体系中极其关键的一部分。

三、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方式

(一)纠正师生“分本为”的观念,积极倡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

把分数当成对学生唯一的或者是最重要的考量方式是受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而形成的,除了适合少部分学生的发展,对其他学生的成长都会带来长期的消极作用。在这种激励引导下,学生容易以一种功利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学业和发展,从而渐渐忘记自己的真是特长和兴趣,最终在一条迷途中徘徊。同事,在这种引导模式下,学生也容易丧失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性,不利于学生在进一步的深入学习的探索和成长。因此在建立新的教学管理体系时,应该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来对待,围绕这一理念制定相关激励规则,促使学生自主的学习探索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带动其他相关素质的改善。

(二)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技、能并重的管理理念

出于急功近利的心态,学校在体育教学管理中,过于重视学生的技术水准,而轻视学生的能力素养。技术水准可以帮助学生和学校赢得一时的比赛或考核成绩,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真正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不仅在技能上达到相应水准,而且在能力上也足以胜任未来的各种任务与挑战。建设新型的教学管理体系,必须提升对能力的重视,做到技、能并重双修。

四、结束语

在社会快速转型的今天,我们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和潮流,既认清社会的现实需要,又要有远瞻未来的视野,为社会明天的需求做好准备。及时摒弃陈旧的观念,吸收先进的思想与理念,综合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管理体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雷.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1):11-12.

[2]李洋.认知理论对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体系创新的导向作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2):14-15.

篇6

关键词:高校; 公共体育; 教学管理; 制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133-001

一、体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师与管理人员教书育人活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因此,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就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管理思想、体育培养目标,制定出的一种规则及规则体系,从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评价体育教学活动。它是学校教学管理思想、理念的体现,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则。它对稳定教学秩序、调动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从目前多数高校现行的组织结构来看,公共体育教学管理制度的组织形式一般为教务处与体研部共同管理模式。教务处代表学校对体研部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宏观管理,根据全校的总体要求安排课时,同时对体育教学过程进行管理、监督。体研部根据学校的整体要求制定具体的、可行的教学计划,对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管理,同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教务处或有关部门。

二、现行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现行管理制度抑制了教学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有比较明晰的体育教学规章制度。这是一种以科学管理思想为指导的易于管理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但由于沿袭了传统管理思想和模式,在具体实践中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自由与教师的教学自由。

2.现行管理制度以管理者为主体,未体现和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国家虽很重视体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作用,但由于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了对体育重视不够,不论从资金投入,还是从场地、器材的建设方面。虽然认识到了在管理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但并未从根本上做到完全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学生的作用。

3.现行体育教学激励制度不完善

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自身已经意识到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应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但由于受某些方面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完善的、有效的教学激励制度仍尚需时日。

4.评价方法不完善

目前对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有多种方式。由于受某些传统因素的影响,在操作过程中,对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一定程度上不公允,未取得理想效果。

5.对体育教师在职发展制度不健全

教师在职发展对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受一些客观原因的影响,还未真正建立教师进修、学习业务的机制。

三、完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对策

1.更新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

相对于过去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管理制度,新的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坚持以师生为本。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思想、观念的反映。观念开放是建立合理教学管理制度的动力。应保证学生的学习自由,尊重学生,反映学生的利益,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学生的维权意识很强,应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体育教学有效管理的关键是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适应新时期、新思想的变化,要开拓视野,不断创新。体育教学管理人员要更新观念,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完善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工作中能识大体、顾大局,善于组织开展各项工作。体研部应通过相应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2.完善教学激励机制

制度具有激励作用。要建立科学、可行的教学激励机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体育教学管理部门可以聘请相关专家讲学、作报告,以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使他们掌握最新的动态。再如对工作积极认真、按时按质完成各项教学活动的教师,应在某些方面给予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

3.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目的在于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水平,以此促进体育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要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全面的评价主体依据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应考虑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过程与效果的结合、教学与教研的结合、质与量的结合,评价指标要具体、丰富、区分度较高,有较强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信度。

4.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在职发展制度

教师成长是教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发展历程。教师在职发展不仅包括有组织的在职训练,也包括教师职业生涯中的自我学习和更新视野下的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全过程。从教师在职发展的驱动力来看,一是教师自身内部驱动力下的自我主动性发展,另一是外界力量推动下的教师在职发展。

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应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在职发展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和保障来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同时应创造良好的培训条件,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进修、访学等活动,不断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

本论文为河北大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管理制度现状研究”的结题,项目号为XSK1001009

参考文献:

[1]杨首,吴健雄.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培养创新性人才[J].高教探索,2005(6):49

[2]周光礼.学习自由的法学透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24

篇7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管理 信息化改革

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甚至评价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与这个人的信息获取、应用等能力息息相关。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及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与学生的思维观念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中,信息技术是影响其效果的重要因素。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教育教学,已成为各个高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时考虑的热点问题。

一、信息化改革是体育教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信息化时代的内容。

信息技术包括的范围很广泛,体现在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加工、利用和表达的各个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人们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通常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备,结合相应的软件工具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取得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储存、传输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各种信息的取得、加工、传输等变得更加容易,而且具备可选择性。在资源信息分配上,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

(二)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的速度也是瞬息万变,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都有所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着很大的联系。体育信息学科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它将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与体育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正不断向前发展。首先,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传输各种体育信息,二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其次,多媒体作为体育教学和体育信息传达的一种方式,其技术在体育信息学科中得到了综合的运用;再次,为使体育信息业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把建立信息数据库作为首要的任务;最后,信息学科的应用,也带动了相应的信息管理研究与信息产业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二、信息化改革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管理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对于高校传统体育教学中优秀的经验予以继承,但同时又不局限于传统教学,在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创新,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使体育教学更富有时代气息,更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并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一)选择适合的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学习的目标产生兴趣。也就是说,学生只要对目标产生兴趣,在知识接受方面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作为以运动为主的学科,在学生的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存在着学生只喜欢体育,对体育课却并不喜欢,甚至在上课的过程中找各种借口逃避教学内容。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通过“教”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学生学习知识是被动的,完全没有自主性。教师教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内容,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学生很难建立起自己的兴趣而自发地学习,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乏味、空洞。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鲜的教学体验,学生对此充满好奇。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感观,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强烈兴趣。例如在上跨栏课时,放一段我国著名田径运动员刘翔在各场大赛中夺冠的场面,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还可以通过视觉刺激,激发学生学习跨栏的兴趣。兴趣被激发,学生就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学习,就可以让学生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二)加快教学内容的创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传统体育教学中,基本上所有的工作都是由教师手工完成,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档案管理、数据统计与分析及对考试成绩的评分,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些工作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让一些信息资源已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高校体育教学由此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在高校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思路,不仅提高了高校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学生的需求能够快速地反馈到学校管理决策层,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学生反馈的需求及变化,学校管理层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战略,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个性化的特点。

(三)共享体育教学信息,合作开展体育教学研究。

教学的发展离不开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教学资源拓宽了渠道。通过资源共享,可以使高校获得更多的资料信息,对他人的成功经验作出分析,然后依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借鉴和改进;通过资源共享,还可以让老师检讨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在观念上进行不断的更新;通过资源共享,可以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体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在共享他人信息的同时,自己的信息也可以传递给他人,实现双方共同的交流。在当前,校园网已迅速地发展起来,利用互联网的普及,为各高校的体育教学实现信息共享提供有利的条件。

在我国很多相对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宽带业务和光纤通信使信息共享的速度比以前加快了很多。如今,大容量存储技术、网上视频技术都已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这进一步保障了高校体育教学的信息共享与交流。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体育教学科研工作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资源的取得不仅可以跨校、跨省,而且可以跨国。通过对采集到的信息经过储存、加工、再传输,科研成果得到高度的共享,避免同一科研工作的重复实验。

三、结语

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运用,实际上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在保留传统教学模式优秀方面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予以改进、创新。把信息技术当做是学习的认知工具,拓展学生的视听空间。这种优势是在其他教学手段中难以体现和替代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最终可能会成为教育的一种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丁俊,胡启良.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9).

篇8

摘 要 本文采用社会需求调查、课程设置与教育满意度调查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方法,对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希望能够借此为我国民办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教学质量管理 高校体育 民办高校 管理现状

虽然我国民办高校近些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由于我国民办高校教育的发展历史不长,能够借鉴和参考的经验也有限,所以,在以往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对质量控制不够重视或者是对质量控制的观念不够明确的情况,并因此导致了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为了全面地了解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现存的问题,本文就选取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信息学院以及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三所民办高校,从教学输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输出三个阶段入手,分别采用社会需求调查、课程设置与教育满意度调查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方法,对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一、社会需求调查

在开展社会需求调查的时候,主要是采用自填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调查对象为以上三所民办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实习单位的领导和老师,调查中发放社会需求调查问卷100份,回收95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95%,符合研究开展的需要。

通过对回收的社会需求调查问卷进行整理以及对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有针对性的访谈发现,接受调查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对于民办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会逐渐增加。与此同时,在接受调查的人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未来对于民办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会以本科学历的毕业生为主,但是随着民办高校体育硕士培养点的成立,对于民办高校体育专业研究生学历的需求将会逐渐加大。

另外,针对招聘标准和要求这一问题,绝大多数接受调查的人表示,在开展招聘工作的过程中,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求职态度,其次是毕业生的学历层次和实践经历,而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专业素质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的毕业生往往也是非常受用人单位欢迎的。而目前多数民办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则较为多样,最为普遍的几个问题具体见下表1所示:

表1 民办高校毕业生求职障碍因素统计表(n=95)

障碍因素 人数 比例

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 51 53.68%

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 43 45.26%

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42 44.21%

就业环境的规范化程度 36 37.90%

由表1可知,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以及就业环境的规范化程度,是目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较为普遍和较为主要的几个障碍性因素,因此,在开展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后续工作时应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

在开展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时,采用的主要是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开展问卷调查的过程中,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了上述三所民办高校体育专业的200名在校生发放了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91份,回收率95.5%,其中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93%,符合本研究的开展需求。

在问卷调查结束之后,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学生的课程设置满意度和教学质量满意度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其中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情况见下表2所示:

表2 学生对课程设置情况的满意度统计表(n=186)

人数 比例

非常满意 4 2.15%

满意 16 8.60%

一般 121 65.05%

不满意 45 24.19%

由表2可知,民办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对目前的课程设置情况的满意度是较低的,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学生分别有4人和16人,仅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2.15%、8.6%,选择满意度一般的学生人数最多,有121人,占到了接受调查的学生总数的65.05%,除此之外,还有24.19%的学生对目前民办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情况非常不满意。而在针对要提高课程设置满意度,你认为需要改进哪些因素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和统计时发现,多数学生都认为,课程的内容设置、任课教师的授课方法以及课时安排这三点是最需要改进的。

针对在校学生进行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学校教学的整体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能够给予一个较为客观和准确的评价,能够在肯定学校的成绩的同时,认识到由于民办院校的发展起步比较晚,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和改进的问题。另外,为了深入的了解目前民办院校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还针对导致学生对教学质量不满意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与统计,结果见表3所示:

表3 导致在校学生对教学质量不满意主要因素统计表(n=186,多选)

因素 人数 比例

教学硬件设施滞后 27 14.52%

教学内容不合理 11 5.91%

教学管理滞后 41 22.04%

师资队伍不健全 25 13.44%

课程设置不合理 47 25.27%

领导不重视 22 11.83%

学习氛围不好 13 6.99%

其它 7 3.76%

由表3可知,在民办院校体育专业在校生的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课程设置不合理(25.27%)、教学管理滞后(22.04%)以及教学硬件设施滞后(14.52%)和师资队伍不够健全(13.44%)这四点。

据分析之所以很多民办高校体育专业的在校生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比较低,是因为,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缺乏有效的科学论证和规范化设计,从而使得课程设置出现了过于散乱的问题。例如:很多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基础理论课与实践操作课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以及公共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安排不合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安排不合理等等,均影响了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其次,在教学管理上,面对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学管理也出现了滞后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质量的体系不够完善;二是,教学方式与评价考核方式缺乏灵活性和科学性;三是,存在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四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最后是教学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方面的问题。由于受民办高校资金投入的限制,部分民办高校在体育专业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上仍然有待提升,而且由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起步时间较晚,很多人对这种新的办学方式还存在一定的偏见,所以在师资队伍的构建上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学师资相对较少,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比例也相对较少等等。

三、毕业生跟踪调查

通过对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信息学院以及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三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提供学生就业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发现,目前民办高校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多数都选择了就业,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创业或者是继续深造,还有极少的一部分学生选择了临时待业。为了对毕业之后参加工作的学生的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根据上述三所民办高校提供的就业生就业情况及联系方式同样也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了200名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多数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都表示,现阶段对于工作状况的满意度较低,而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访谈了解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与学生自身的工作期望值和现实情况之间的差距过大存在主要关系。与此同时,还专门调查了学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哪些因素起到了最为主要的作用,调查结果见表4所示:

表4 择业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因素(n=186,多选)

因素 人数 比例

自身素质 95 51.08%

社会关系 52 27.96%

学校的招聘平台 32 17.20%

其它 15 8.07%

由表4可知,目前在民办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多数已经参加工作的毕业生都认为自身的素质、社会关系以及学校的招聘平台这三点是最为重要的。而在这其中又以自身的素质最为关键,因此,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并在此基础之上,有意识的构建和拓展本校的招聘平台,为学生的就业择业,提供良好的支持。而针对工作中最重要的能力这一项进行调查时,多数民办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都认为,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沟通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最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体育教学 管理 和谐 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188-01

要想上好一堂体育课,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全心地去锻炼身体,才能使体育课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加强体育教师的自身修养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表情;或一个眼神、一句话都直接影响和谐的气氛。为推行和谐的课堂管理,体育教师要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组织能力,热爱本职工作,情绪饱满地投入教学,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弟和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和兴趣,了解他们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并注意有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妥善处理违纪行为和进行课堂管理,注重身教,以自己锻炼身体的坚强毅力、良好的习惯做学生的楷模,获得学生的敬仰和信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二、加强课堂纪律管理

1.体育课中学生违纪现象的原因分析

在体育课教学中,有时学生会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现象:①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不听不看教师的讲解示范;②不能完成教师规定的任务或练习;③做与课堂无关的行为并干扰体育教学。

发生违纪现象的主要原因:①教学内容枯燥、偏难或偏易,学生不感兴趣;②教师教学不负责,动作讲解不规范,学生理解不了;③教学环境有干扰,场地不规范;④学生本身的主动性差,学习动机不端正,怕脏、怕累。

2.针对学生违纪现象,明确纪律与课堂管理。

(1)建立并执行体育课堂纪律规定。在上课之前,教师必须严格明确课堂纪律,明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强调对违纪行为的严格处理,使违纪行为防患于未然。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分为两种方式进行处理: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消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走近等方法处理;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并及时处理。总的原则,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2)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奖励与惩罚是维持纪律、进行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奖励积极性的行为是维持纪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学生的积极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能得到巩固与强化。体育课中的奖励方式通常是口头赞扬与表扬。如:“恭喜你,你终于成功了”、“大家看,××同学做得真好”,或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为了维持纪律,一定的惩罚是必要的。惩罚是体育教师有意识通过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在运用惩罚时必须遵循两个原则:①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学生本人;②不搞集体惩罚。

三、加强思想品德渗透,丰富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增强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更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

上体育课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可引导学生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领取器材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不许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应及时教育制止,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整理场地的同学应给予当众表扬。这样,不仅对保护学校体育器材有好处,而且使学生们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管理;小学教育

一、小学教育管理的策略

(一)决策民主化

决策是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核心工作,只要讲究民主化,不仅管理者能从困境中摆脱出来,而且会使决策更加科学和可行。为了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在每周召开的行政例会上提出决策内容,通过讨论群策群力作决定;二是把一些重大的决策草案的任务分解给分管人员,分管人员组织相关人员研究,提出决策意见,再集体通过;三是涉及全校性的重大工作,先由分管人员与相关人员一起拟出决策草案,交由校委会讨论或召开教师座谈会予以修正后通过。这样的决策过程发挥了中层管理者的工作潜能,汲取了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尊重了各个层面的民利,也加深了学校教职工对决策的理解,为决策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执行规范化

决策的落实、制度的执行,最主要的是规范化。每个职能部门都要制定出明确且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按规范办事;尤其是各层面的领导者要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必要时,在执行过程中如考核评优、职称评定等内容要予以公示。领导者身体力行,是无声的号角。无言的纪律。学校管理者只要把这些抓在平时,无需插手下属的具体工作,各项工作也会按部就班地进行。

(三)评价多元化

评价的多元化,应体现在评价主体的多样化上。一是教师自评,每节课的反思,每学期的工作小结,每一学年的考核,教师都要写出总结或述职报告;二是学校内部的互评,各职能部门、教研组和各边村小学及教职工之间的互评;三是学生、家长、社会评;四是上级部门评。多元评价的前提是深入检查调研,这一环节不容忽视。只有深入课堂,深入平时,才能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与公证性。

二、小学教育管理的措施

(一)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文化能在无形中熏陶、感染学生,起着桃李不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为此,学校在整体布局上追求创新。意蕴深远的标语,独具匠心的特色绿化园地,温馨典雅的走廊、墙砖,别具一格的个性宣传牌,各具特色的室内设计等,时时处处,点点滴滴,无不折射出师生创新灵感与艺术文化交融的璀璨。另外,学校还在文化内涵里渗透创新。针对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区分别设置了科幻画、想象画,并配有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温馨提示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萌生。学校倡导班级文化建设以一班一风格,班班有特色为目标,积极打造班级创新特色文化,倡导不拘一格,个性化的班级形象。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在重视校园硬件环境文化建设和创新教育内容展示的同时,学校更加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的塑造和校园文化内涵的积淀,依靠先进的办学理念,创新型的管理模式,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味。学校将创新教育融入校园管理的各个方面。为发展和提升师生的创新能力,学校不仅可以在校园广播里,增添校园特色音乐,浸润师生心灵;还可以精心设计小学校园文化手册,将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美设计收纳其中,深刻地阐释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思路及文化内涵。

(三)课堂建设

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发展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生成的主渠道。首先,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从让学生敢想、敢说、敢质疑、敢于标新立异人手,在落实知识目标的同时诱导、熏陶学生,逐步生成创新人格。其次,拓宽教育渠道。学校鼓励学生多读书,制定各年级必读书目和必背篇章,让学生多积累。最后要坚持学创结合的学习模式,以智力活动为基点,把创造思维训练落实于日常中,强调平等的师生对话,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倡导自助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长知识、增智慧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小学教育管理的模式

首先,提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方向标。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要培养和发展教师的主动意识,打破以前管理中出现的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教师平时的情绪变化,不要让他们有奴役的感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工作中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把教学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去发展,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来保证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育管理者平时加强对教师的尊重,使人性化与管理制度相配合。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平时应该多与一线教师进行沟通,因为一线教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情况最了解,管理者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有助于管理工作的更好进行。此外,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坚持为了一切的学生。

其次,建立科学的测评办法和合理的课程体系。传统的教师测评办法往往是采用学生的成绩来考核教师,这种测评办法是有缺陷的,应该摒弃这种测评方式。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生的独立自我管理能力,有意识的进行自我学习作为评价标准。同时采用评分制,这里包括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学生,通过多方面的评分,使教师真正发现自己在授课和其它方面的不足,这样才能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提升。小学的管理者要更加注意放手让负责一线教学的教师去探究一些新的小学教学方式,以及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第三,针对一些青年教师,他们不缺少专业的知识,而是缺少实际的授课经验,要经常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听课,将其他优秀教师的授课经验和自己的专业特长相结合,总结出更为科学的授课体系,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工作中。由于小学教育存在它的特殊性,所以小学阶段的课程设计要合理,既要求学生要掌握知识为以后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学习奠定文化基础,又要使学生的心理成长得到保障。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必须保证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要着眼于儿童心理阶段和生理发展的特点,从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出发,积极构建适合小学生的新课程管理体系。小学要进行人本主义的管理,还要注意制度管理和人性管理互相之间的结合。过去的教学管理比较注意服从,这样在教育管理之下,会让一线教师容易产生消极应对心态,从而无法获得尊重和满足,在工作过程当中就不容易进行配合以及服从。而人性管理最为重要的就是让被管理的一线教师能够获得精神上的尊重,和一线教师平等地进行交流,进一步地取长补短,在情感上进行互动,最终可以促进教学管理制度令行禁止,一线教师更加配合以及服从。小学的教育管理者要更注意发挥一线教师的工作自主倾向性,并且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后促进这些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因此,管理者要更多地对教师理解以及尊重,最终以人性管理配合制度化的管理,促进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可斌.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