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9: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篇1

(一)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是当前社会中广泛流传着一切向“钱”看的经济导向,经济指标成为衡量成败的标准,而道德文化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总是不像经济指标那么真实有力。拜金主义思想泛滥,而社会道德在滑坡。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钱的人被更多的人羡慕和崇拜,受人礼遇;而穷人则在“势利眼”的人那里收获了很多的歧视、嘲笑,不受待见。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特殊贫困生不知不觉中就会产生巨大心理压力。

(二)受学校因素的影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重要因素。由于心理问题的隐蔽性,高校教育虽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但没有把它作为重点工作来落实,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受家庭因素的影响

不适当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会造成特殊贫困生不健康的心理。由于特殊贫困生家庭的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不高,多倾向于简单、粗暴的传统教养方式,因此使子女形成敏感偏执、焦虑易怒、自卑抑郁、多疑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造成人际交往和沟通的困难。家庭环境、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教养方式等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

二、加强高校特殊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完善以心理健康为指导的经济资助体系

高校要以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勤工俭学为重要手段,奖学金为激励机制,减免补助为重要补充的大学贫困生资助体系,以心理健康为指导,“经济资助”与“心理资助”同步进行,鼓励特殊贫困学生积极面对逆境,通过自身的健康成长、学业进步、能力提升活的相应的资助,对鼓励和引导性质的资助工作合理就能解决他们的经济之忧,更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其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建立以心理健康为指导的经济资助体系不仅是解决特殊贫困学生入学和生活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高校多层次的心理健康培训体系建设

心理学家班杜拉说:“人生来只有少数行为模式。这种显著的可塑性高度需要继续掌握新的胜任能力,实现他们终身变化着的需要。”因此在应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高校要坚持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的原则,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让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全面了解自己,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培训。高校在日常事务管理中,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宣传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普及活动。同时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在贫困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并注重其对咨询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素质。另外,学校可以经常举办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活动,比如个别询问、团体辅导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深入细致的开展工作,为学生及时提供心理辅导。

(三)加强高校和特殊贫困学生家庭的联系

大一新生在入校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性格内向、敏感的学生,如果又没有充分的社会支持系统的话,学生遇到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极易诱发心理障碍。学校要进行新生心理普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干预,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因此每年新生入学时要开展新生心理普查,要求学生详细填写个人档案,使学校全面掌握学生相关信息。针对特殊贫困学生,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及时疏导,比如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对于特殊贫困生家长,学生辅导员要与家长进行信息沟通,必要时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与学生家长沟通,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改变学生父母的不合理的观念和教养方式,做好危机因素的预防工作。

(四)鼓励特殊贫困学生积极参加实践

篇2

【关键词】团体辅导 高职贫困生 自信心培养 意义

一、高职贫困生自信心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在许多单位要求高学历的今天,他们的发展道路似乎没那么幸运。高职贫困生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自身的发展受到更多因素的限制,往往不够自信,承受着多方压力。

(一)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现状

面对社会各方面的压力,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除了有普通高职学生存在的问题外,还有其特殊性。我们这里指的高职贫困生,主要是从狭义意义上而言,也就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经济的困难使他们在心理上承受着压力,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应对学习和生活,在经济条件不理想的背后,还潜伏着比现实经济问题更为严峻的“心理贫困”问题。

自信,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动力,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同感较低,使得高职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角色。他们往往无可奈何选择高职教育,潜意识里压抑、自卑,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因此自身会产生挫败感,自责感和无能感,并且由于心智还不成熟,很难在挫折面前进行心理调适,矛盾交织在一起,无法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排解,达到心理平衡,这也加深了他们的心理问题。高职贫困生是其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总体自信水平上低于非贫困生,这种自信心不足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高职贫困生组心理健康状况得分高于高职非贫困生组,且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其他等方面有显著差异,说明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经对比分析,贫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水平。”

(二)影响高职贫困生自信心的因素

1. 客观原因

高职贫困生自信心受到多面环境的影响,贫困学生多数来自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家庭环境对其影响深远,家庭的不富裕使得他们的自信心不足;高职学生心理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在数字化时代下,电子产品蓬勃发展,不可避免同学之间会互相比较,也使得贫困学生的自信心遭到打击;市场经济产生追逐金钱的浪潮,使得拥有财富似乎成了成功的标志,高职贫困生囊中无物,势必对他们心理造成压力;虽说国家出台了许多扶持贫困学习完成学业的政策制度,但是由于资格审查的困难,不可避免有些人滥竽充数挤掉了本属于真正贫困生的名额,而且由于一部分贫困生心理疏导工作没做好,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资金支持,觉得挂上 “贫困”的帽子有碍面子;毕业就业时,高职贫困学得到资金上的支持就更少了,加上语言交流表达能力较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2. 主观原因

首先,高职贫困学生对自我认识不清。多数贫困学生来自农村,在农村他们往往得到正面评价,家里人也相对支持,但是随着到达城市,他们的价值观受到冲击,意识到自己并非那样优秀,加之就业竞争激烈,他们产生失落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其次,高职贫困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在高中接受的是“重才”的教育,对人际交流,说话做事,挫折教育等做得不足,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导致他们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许多学生没能很好调试过来。对高职院校的消极态度,对自我要求不严,对职业目标追求的不明确,使得不能很好地肯定自己。最后,高职贫困生不够脚踏实地的现象。他们由于经济上的不足,多数有发愤图强的愿望,但是由于没有制订规划,挫折承受能力又不强,导致在行为上不能很好坚持,这种缺乏规划的努力没有真正改变他们的现状,也导致他们觉得命运不公。

二、团体辅导对高职贫困生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

针对高职贫困生在自信心表现方面的特点和原因,探讨团体辅导对高职贫困生所起的作用,对促进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高贫困生心理承受能力,增强自信,指引学生方向上有重要意义。

(一)团体辅导能培养高职贫困生的积极情绪

团体辅导作为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对贫困生情绪的调节,自我认同度的提升有良好的辅助效果。团体辅导一般包括人际交往、职业规划、学习辅导、情绪调节、自我提升等方面的内容,它通过专业老师对其成

员进行引导,在帮助贫困生增强个人心理素质的同时,增强了成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的合作精神。高职贫困生群体一般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他们能体会到其他贫困生的处境,在团体辅导中,他们相互之间分享有益的经验,感受着彼此的温暖,进而更有利于消除心理障碍。成员之间通过互动合作,在活动中达到认识自我,改善人际关系,增强适应性,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等目的。贫困学生的积极情绪得到了培养,他们就能更积极对待生活中的事情,变得更自信从容。

(二)团体辅导能提高高职贫困生的自我认同感

以团体辅导这种方法干预高职贫困生群体的心理状况,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去发现身上的闪光点,使得平时没有注意到,或是对自己认识不够的地方进行肯定,会增强他们对自我的认同感。同时对挫折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在互动交流中要求学生学会肯定自己的价值,让高职贫困生认识到挫折也是成功的一部分,提高挫折承受力也具有现实的意义。贫困生由于自身和客观的一些条件,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是在所难免的,这也是正常现象,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因为一些挫折就一味地否定自己,磨灭了自信,产生挫折感,甚至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就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团体辅导中,把面对贫困的学生集合在一起,不仅可以让他们在精神上产生共鸣,也使得有了相互依靠和支持的伙伴,在交流中,可以让成员说出自己应对挫折的方法,然后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评价,通过多样的方式,例如榜样学习,反面教育,行为治疗等多种方式进行辅导,有针对性地关注贫困生普遍存在的自信心不足的问题,提高辅导效果。

(三)团体辅导丰富了培养高职贫困生自信心的方法

团体辅导提倡“助人自助”,把解决问题的工作交给学生,实现在观察和互动中的自我成长,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扰。这种方式是对传统方式的丰富和创新,在这里,高职贫困生成为教育的主体,他们主动参与其中,接受思想,并且用这种体验去解决生活中的事情。相比传统方法内容空洞,忽视学生真正心理特点的问题,团体辅导在培养高职贫困生自信心方面,善于利用丰富的形式进行引导,更有利于学生在一个相互理解的环境中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三、把握团体辅导对高职贫困生自信心培养的原则

探索团体辅导培养贫困学生自信心的意义,寻找出路,是对高职贫困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研究的要求,这对稳定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高职教育,为国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型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进行团体辅导是,要把握如下一些原则:

(一)坚持多样性原则

团体辅导作为心理辅导的一种,应当采取运用聆听、接纳、参与、疏导来进行,可通过情绪宣泄法、正强化法、惩罚法、松弛训练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治法等解决高职贫困生在学习适应不良,情绪调控不够成熟、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的问题,运用多种方法有针对性应对不同的心理状况,行为特点开展活动。

(二)坚持动态性原则

现在高职院校里的学生大多是个性鲜明的90后,加上社会发展迅速,影响高职贫困生自信心的因素也复杂起来。团体辅导除了分析经常性影响因素外,也应考虑时代的变化,分析形势,把握问题。对现在的贫困学生不要局限于传统的辅导方法,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关于心理学,行为学方面的成果。

(三)坚持分层性原则

高职学生的生源素质的参差不齐,也会导致他们的心理特点,行为表现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如果不区别对待,分析特殊情况,可能会导致在进行工作时“白做工”。把贫困学生的家庭困难程度,自信心缺失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分出层次来,才更利于辅导。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民办高校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格 症状自评量表

[作者简介]司林梅(1971-),女,山东定陶人,青岛黄海学院科研处处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民办高等教育,(山东 青岛266427)鞠晓辉(1978-),女,山东青岛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山东青岛 26655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山东省民办高校学生心理状况调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0GG104)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083-03

近年来,我国民办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对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不够,很多民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民办高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有共性但又有其特殊性。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又有哪些心理问题,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更有针对性地对民办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我们采用SCL-90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对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做了调查。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以山东省两所民办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76份,回收率为94%。其中男生211名,女生165名。

(二)研究工具

1.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量表有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量表采用五级评分,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采用钱铭怡1999年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该量表由P(精神质)、E(内外向)、N(神经质)、L(掩饰性)四个分量表构成,共有48个项目。采用二分法记分,“+”正向记分,“是”加一分,“否”不加分;“-”反向记分,“是”不加分,“否”加一分。该问卷有较好的效度和较高的信度。

(三)施测与程序

采用团体施测和个别施测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员经过培训,统一指导语,让被试当场填答问卷,然后统一收回。数据采用spss11.5进行分析统计。

二、结果分析

(一)民办高校学生SCL-90得分情况分析

以SCL-90总分大于160为阳性筛查人群,民办高校学生有明显心理问题者占30.1%。表1的数据表明,民办高校学生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相比全国常模,民办高校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这可能与社会、家庭等环境有关系。目前,虽然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迅速,但在很多地方民办高校并未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很多民办高校的学生自觉低人一等,不愿坦然承认自己民办高校学生的身-份。此外,一些民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较薄弱,学生在校期间缺乏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心理健康辅导,导致很多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不知向谁求救。

(二)不同年级民办高校学生SCL-90得分情况

从表2可看出,不同年级学生在scl-90总均分及强迫因子、人际敏感因子、抑郁因子、敌对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躯体化、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的事后检验表明,大三学生在强迫因子、人际敏感因子、抑郁因子、敌对因子及总均分上显著低于大一和大二学生,而大一和大二学生各因子得分情况则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大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情况要好于大一和大二学生。我们认为大三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适应大学生活,也有了相对稳定的人际交往圈子,接触的人和事也逐渐增多,对人生和社会都有了更多的认识,开始逐步放开自己,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变得大方,心态也逐渐变得平和。而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对周围的环境不熟悉,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方面都有着诸多的不适应,难免会出现强迫、抑郁、人际敏感等心理问题。

(三)不同经济状况学生SCL-90得分情况

家庭贫困学生的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家庭非贫困的学生,且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焦虑、敌对、偏执等因子的差异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家庭贫困的学生有更多的强迫倾向,并对周围环境有更多的敌意、不信任,与人交往过程中有更多的不自信和敏感,做事情更容易焦虑。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有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校中,60%的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也有研究表明,贫困生有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普通学生,自卑、不善交流、心理负担重的现象,在贫困生中比较普遍。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贫困生本身对问题的看法有关,很多贫困生不能接受自己家庭贫困的现实,不能正视自己,在生活中缺乏自信。

(四)不同生源地学生SCL-90得分情况

由表4可知,农村学生在各因子得分上要高于城市学生,在人际敏感和焦虑两个因子上得分与城市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学生相比于城镇学生在人际交往上更自卑、更内向、更敏感,遇事更容易焦虑、不安。农村和城市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城市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从小就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往往见多识广,而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则是经济落后,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相对孤陋寡闻。

(五)SCL-90与EPQ相关分析

由表5可见,SCL-90各因子与艾森克人格问卷中E、L分量表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与N量表存在显著正相关,与P量表没有相关。这说明民办高校学生性格越内向,情绪越不稳定,SCL-90各因子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这启示我们要多加关注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和攻击性强的学生。

三、对策与建议

(一)高度重视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民办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工作,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划拨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经费,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聘任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人员。同时,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通过报纸、网站、海报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定期举行个别咨询、团体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

(二)加强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是否有一支专业素养高、结构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搞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目前,很多民办高校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更别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了。因此,民办高校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尽快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专业化水平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

(三)重视家庭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大学生群体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从心理和精神上帮助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要进行适当的行为干预,如在新生入校时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及时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预防贫困生产生新的心理贫困,为解决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贫困生开展专门的小组心理辅导、与人际交往相关的心理课程,解决其心理贫困,让其用更自信、更健康的心态对待自己,对待人生。

(四)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一新生刚刚跨入大学校门,对大学生活还有很多不适应,容易出现自卑、多疑、敏感等心理问题。民办高校要关注新生心理健康,通过开展新生心理讲座、小组训练、学校校报等方式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新生尽快转化角色,适应大学生活。

(五)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

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建设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教学。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人际交往、自信心、情绪调控等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六)构建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

建立学校一院系一学生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即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龙头,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人为骨干,学生心理社团和心理委员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为体系的核心,起主导作用,主要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部署、心理健康师资的培训以及研究工作。各院系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和宣传,协助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互动,及时将学生的心理状况反映给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社团和心理委员主要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动员、自我教育以及学生心理状况的信息反馈。三级网络形成了一个层层预防、层层落实的有序的网络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汪向东,姜长青,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篇4

1.何为“心理贫困”。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谢桂阳给出了以下定义:心理贫困,就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从而产生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变化。

2.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谢桂阳教授曾对湖北大学185名贫困生和271名非贫困生进行过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同年龄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个性特征和行为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更为敏感、拘谨;在心理健康状况上,他们心理健康水平过低———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精神病性的得分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无独有偶,宁夏大学学生工作部和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在校贫困大学生进行的一次心理调查结果也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在217名被调查的贫困大学生中,有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还有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

从以上调查结果不难看出,相对于其他学生,贫困学生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上更容易陷入“心理贫困”中,更容易罹患各种心理疾病。

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

1.性格问题。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校中,60%的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

自卑、敏感、脆弱是一部分贫困生最普遍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会出现三种行为表现:一是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补偿因贫困带来的心理自卑;二是在盲目的攀比中产生无助感,自愧不如别人;三是逃避离群,仇视社会和他人,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容易采取极端方式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人际交往问题。

贫困生因贫困而自卑,但又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们渴望融入集体,被他人接纳和认可,却又不愿接受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有的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故意疏远同学;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因贫困受到打击,他们一般很少参加需要花销的集体活动,更有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

3.学习问题。

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和更高的期望,他们中的一些人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一方面因期望值过高而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许多现实问题很难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而得到解决。贫困对学业的影响较大,他们除了与别人一样竞争之外,还必须为生计问题而奔波。这就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使学习压力更大。

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尴尬的人际关系、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就会引发问题行为。在贫困生的问题行为当中,比较突出的除了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失败以外,还有出走、旷课、偷窃、打架等。据统计,因学业不良而留级、退学、结业的学生中,贫困生的人数明显偏高。

三、心理帮扶的渠道。

1.完善勤工助学,提高贫困生自助能力。

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对贫困生都采取传统的资助方法,从生活费、学费上资助,减轻经济方面的压力,但上述各种手段容易使许多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产生依赖心理。而勤工助学与其他资助方式最不同的一点就是“参与式”,学生不再消极被动的等待捐助,而是靠自己的劳动来自救。勤工助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减轻学习和生活负担,还可以克服大学生的依赖心理,培养大学生自主、自强意识。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大学生们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角色,在与不同的人和事频繁接触的同时,学会了应付多种多样复杂局面,增加了对社会和人的了解。最关键的一点是,通过勤工助学,贫困生从观念上摆脱了等待救助,学会了平等、积极、主动。

(1)对贫困生资助的宣传要合理。

学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援助时,很容易就把贫困生的资助做成对外宣传的工程,比如邀请受助学生公开谈感受、表决心,公开曝光等,殊不知很容易造成对贫困生自尊心的伤害。这种公开的宣传会使他们的生活状况完全暴露,加重敏感和自卑心理。因此,高校在宣传时应征得受助人同意,尽量保护贫困生的隐私和自尊,以合理的不伤害贫困生心理的方式来表彰献爱心的精神,鼓励受助贫困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2)对贫困生心理问题不能“一刀切”

有些心理问题不光是贫困生特有的,普通大学生群体也会存在类似情况。但有的高校政工干部经常把贫困生置于学校的焦点下,将贫困生与其他学生区别对待,放大贫困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殊不知这样对他们是一种很大的心理刺激,非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3.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

(1)建立一支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创新心理辅导模式。

高校应建立一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为主体,政工干部、辅导员为辅助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分清职责,各司其职。同时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在心理教育模式上一方面要秉承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另一方面要探索创新的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

(2)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多开设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他们知道自己需要改变的心理特点以及引起这些不健康心理的原因,学会如何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完善应对的方式。

(3)加强贫困生回报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有些贫困生在得到学校或社会的帮助后,对赞助人却很冷漠,也没有回报社会的意识。这给学校对贫困生回报社会的思想教育提出了要求。学校应有意识地将支助活动加以深化,变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丰富回报社会的途径,例如参加志愿活动等,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

篇5

1.1生活节约俭朴,但自立自强

高校贫困生绝大多数来自偏远的农村,家庭的经济困难使他们缺乏生活来源,经济上的紧张使贫困学生在生活上大多比较节约俭朴,他们把有限的费用用在了解决温饱方面,无力承担高昂的其他费用。但是生活的困窘使他们自强自立,养成了艰苦朴素、勤劳踏实的美德。他们懂得生活的艰辛,也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他们希望在贫瘠的物质环境中做精神的富裕者,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因此他们大都自强自立、励志求学,有着远大的志向抱负和良好的自律自控能力。

1.2学习基础薄弱,但踏实勤奋

艰苦的成长环境,匮乏的教育资源,往往使贫困学生过于重视应试因而知识面较窄,进入大学之后突出表现在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等方面严重落后于其他学生,使得贫困学生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一大截,学业上的优势也荡然无存。但是贫困学生往往上进心强,他们普遍具有跳出农门的强烈要求和忧患意识,学习动机更为强烈、持久,学习更加勤奋踏实。

1.3心理脆弱敏感,精神负担沉重

贫困学生在承受物质贫困的同时,更在精神和心理上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虽然大多数贫困生有着意志坚强、生活独立、踏实勤奋等优势,但他们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在周围环境的对比下,贫困学生往往自觉低人一等,因此他们自我定位较低,易于自我否定和自卑失落。强烈的不自信导致他们与人交往时顾虑较多,不善言辞,行为拘谨,自我封闭,人际关系比较敏感紧张。

1.4社会资源匮乏,综合素质欠佳

贫困生由于成长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在英语、计算机、学科技能及课外文艺活动或竞赛中与其他学生存在较大差距,而在更加注重综合素质、不以学习成绩论英雄的大学里,贫困学生很可能因为失去成绩优势而在新的环境中只能获得较低的社会评价。另一方面,相对于环境优越的学生而言,高校贫困学生普遍缺乏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等资源优势,他们往往处在信息不对称的不利条件下,容易被限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没有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去拓展自身素质。

2建立多位一体的贫困生教育管理体系

针对目前高校贫困生的特征及现状分析,要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确保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建立经济资助、精神帮扶、学习帮助、素质拓展和人文关怀多位一体的贫困生教育管理体系。

2.1以经济资助为基础,解决后顾之忧

要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我国高校目前已经建立了“奖、勤、助、贷”四位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总体运行状况良好,但存在一定的执行薄弱点。“奖”是指奖学金,通过励志奖学金鼓励困难学生发奋图强,但要注意正确引导,以免学生误入“一切向钱看”、“金钱至上”的歧途。“勤”是指勤工俭学,勤工俭学使经济困难学生劳有所得,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但一方面现阶段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十分有限,且岗位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同学一人多岗,部分困难同学却长期找不到岗位;另一方面勤工助学内容大多还停留在“劳务性”层次,与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关联性不强。因此,要大力拓展勤工助学校外实习岗位,勤工俭学连接社会服务,还要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提高勤工助学的学习实践功能。“助”和“贷”是指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是贫困生资助的主要力量,贫困学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问题,通过助学金解决部分生活问题。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困难生数量的增加,国家每年下拨困难生资助经费日显不足,这就需要一方面争取企业、校友、社会捐助等社会各界的关爱、资源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贫困生要合理认定,充分考虑学生消费状况及思想动态,增强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

2.2以精神帮扶为保障,守护心灵家园

首先,要加强教育引导。一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班导师、学生党员及学生干部的力量,有效依托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等载体,采取多种手段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帮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和面对贫困。二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资助,既不能认为理所应当,完全的依赖,也不能认为是一种施舍,消极逃避,一味的反感抵触。三要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公益实践活动,使他们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拓宽视野、自我锻炼,使他们在社会活动中学会博爱与感恩。其次,要高度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要建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院级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拓宽贫困生的心理咨询渠道,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调控情绪,防御、排解不良情绪,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培养学生在出现心理危机时的自助、求助意识和能力。

2.3以学习帮助为动力,提高专业素养

受中学阶段教育条件的影响,目前贫困生的学习难题大多集中在英语和计算机上,因此高校应对贫困生进行英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积极探索能够让贫困学生得到更多英语和计算机学习资源的渠道,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英语和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同时,学习辅导应因人而异。对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当、自信心不足的贫困学生,应由专业教师集中辅导或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帮助,力图“授人以渔”,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对专业基础较扎实的贫困生,要鼓励他们在学习之余积极投身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学科技能竞赛,以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加强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他们准确定位、设立方向、早作计划,合理规划大学四年,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积累更多的资本。此外在就业时,学校也要多方努力,为贫困学生争取更多的资源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2.4以素质拓展为载体,增强综合实力

经济发展得不平衡和教育资源分配得不均衡制约了来自贫困地区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进入大学之后,综合素质方面的差异变得更加显著。因此,学校、社会资助机构应有意识地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能力发展的平台。学校应为贫困学生提供各个层次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学科技能竞赛、社会兼职和志愿服务等,一方面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社会阅历,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以及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与能力锻炼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从而帮助他们准确定位自己,理性选择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合理规划时间与学业计划,最后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

2.5以人文关怀为土壤,滋养感恩诚信

篇6

关键词:专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是还有一部分家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经济收入不高,生活比较困难。生长在这些家庭中的大学生成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称贫困大学生,简称贫困生)。有学者调查发现,在全国1000多所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为20%,特困生的比例在5%一l0%之间,且二者还有上升的趋势[1]。李春山等人通过调查发现贫困大学生在大学生总数中所占比例逐年提高[2]。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提出申请并被评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至少是20%。

陈菊珍[3]、陈秋莉[4]、蔡雨沁[5]、张静[6]、李海星[7]、陈雯[8]、李锐[9]等人的多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是心理问题高发人群,且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非贫困学生。但是,也有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邓硕宁等人发现大一新生中贫困生某些方面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非贫困生[10]。

笔者曾经从事过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此过程中接触了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该群体的学生具有一般大学生的特点,同时又具有特殊的特征。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一群体的心理行为特点,笔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管领导、在校大学生、辅导员、心理社团成员、心理学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辅导教师等进行了深入访谈,并使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结合个体咨询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如下:

一、访谈资料分析

笔者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不少人性格开朗,自强不息,学习刻苦,独立性强,有恒心、有毅力,力争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但是也有些同学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困扰,可以说是人格特征的优劣并存。对访谈资料与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后,总结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有以下心理、行为特点。

(一)学习压力大,紧张焦虑情绪多

贫困生比普通学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求学过程中有着更大的期望和更大的心理压力。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看重学习成绩,认为好好学习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在重压之下,许多贫困生在学业上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这一情绪又会对学习产生干扰,导致学习成绩不佳,进而学生深感痛苦、自责,对学习更充满焦虑,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有的学生理论课成绩较好,但操作性、实践性科目(如计算机操作、外语听力等)成绩不佳,可能与经济条件有限无力购买相应的学习用品有关。也有的学生因为生活窘迫,为了生活而选择做兼职,这又会占用他们大量的学习时间,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在学习上,贫困生除了学习压力大,紧张焦虑情绪多之外,还存在某些与学习相关的行为问题,如挂科、沉迷于网络、旷课、考试作弊等,不少贫困生因学业不良而重修甚至无法正常毕业。

(二)自强自立,挫折经验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许多贫困生从小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他们的自理能力、生活能力强,尽量在生活、情感、学习等方面独立支撑,不给家长添负担。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各种挫折不可避免,而贫困生又得不到或者得到很少来自家庭的支持,挫折经验比普通学生多的多。许多贫困生陷入无助、无奈的状态。有的学生变得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学习的动力降低;也有的学生变得怨天尤人、愤世嫉俗,甚至有少数学生可能出现行为。

(三)身心俱疲

贫困生对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其具有发奋图强的动力,但是现实中又会遇到衣食住行的诸多障碍,有的学生因物质方面匮乏导致影响不良,生了病也没有钱接受治疗,心理上紧张焦虑、无助无望,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压力常使他们的身心俱疲,甚至有的贫困生表现出心身疾病的症候。

(四)人际交往方面渴望关怀又消极退缩

贫困生内心渴望得到温暖的关怀,希望大学生活五彩缤纷,享受美好的情感生活,也希望通过参加多种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青春活力。但是贫困生却很少参加集体性活动。因为各种集体活动、社交活动有时需要额外的开销,许多贫困学生日常生活都难以为继,面对此类活动只能消极退缩;此外,许多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并且认为别人会因此而瞧不起自己。但作为一个即将踏上社会、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许多贫困生对某些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感情上的强烈波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容易带来矛盾和冲突。此外,许多贫困生在文艺、体育等方面自幼缺乏锻炼机会,常常“自惭形秽”而与普通同学保持一定距离,时间久了就慢慢脱离了集体,疏远了同学,把自己退缩在自我的小圈子里,情绪低落、抑郁,从而给人以孤僻、不合群的感觉。这又会导致普通同学不敢主动靠近,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五)羡慕与嫉妒同在,感恩与不满并存

在大学校园中,形形的消费项目越来越多,贫富差距也明@显现出来。在社会流行的影响之下,校园里不时泛起的各种消费热潮让贫困生开了眼界,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许多贫困生羡慕家境好的同学可以衣食无忧、追逐时尚,但有的贫困生“羡慕不成成嫉妒”,甚至产生了“仇富”心理。还有少数贫困生由于贪图虚荣,打肿脸充胖子,用为数不多的生活费或助学金大肆摆阔,最终陷入欠债累累的局面。大多数贫困生对社会、学校、老师的帮助心存感恩,但有些贫困生认为,自己家境贫寒,就应该得到学校、老师的照顾,“等、靠、要”思想较严重,而一旦别人的照顾不够,心里就会不满意、不痛快,烦恼、哀叹甚至不满、愤怒的情绪和心理也随之而生。

二、心理测验结果分析

笔者从本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随机选出445人,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随机抽取445人,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一)SCL-90y验结果分析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10个因子分均高于非贫困生(见表1)。从该数据中可以看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UPI分析结果

利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进行测查,调查发现“有明显心理问题,须尽快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为101名,占22.8%(见表2)。这一比例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没有显著差异(p>0.05)。

(三)个体咨询案例分析

在研究期间,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接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体咨询128人次。在个体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寻求心理援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问题为就业,学习(含升学)、恋爱、情感,人际交往(含家庭关系),经济压力,其他。详细分布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单纯因经济压力大而前来咨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不是很多,但是家庭经济困难所带来的影响会体现在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可忽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贫困生身上存在的心理特点主要是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因经济困难可能导致学习、生活、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困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我们身边,不乏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他们变压力为动力,成为其他学生和社会的榜样和楷模。因此,政府和高校在设法解决贫困生生活困难的同时,更应在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压力管理能力,端正其对贫困的正确态度,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等方面做些实事。各高校都有大批优秀和健康的贫困学生,说明贫困并不必然导致心理问题,这也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留下了有所作为的空间。需要我们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认真地研究和解决贫困生身上出现的心理特点,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撑起他们的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胡建文.用系统原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新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8):178-179.

[2]李春山,等.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7).

[3]陈菊珍.株洲高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以湖南工业大学冶金校区为对象[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7-149.

[4]陈秋莉,修丽娟,陈玲燕,吴燕燕,静进.某医科大学贫困生自我和谐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1):66-67.

[5]蔡雨沁.贫困和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5.

[6]张静,汤雅婷,等.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及人格特征分析[J].中国校医,2006,20(5):479-481.

[7]李海星,等.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6):424-425.

[8]陈雯,陈新,王国平,廖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6).

[9]李锐.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4):385-387.

篇7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学校;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17-18

推进贫困大学生帮扶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提出帮助贫困大学健康成长、完成学业、顺利就业的具体措施,对于开展贫困大学生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一、贫困大学生学习生活现状

1.经济困难导致生活困窘、身体素质差。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是最紧跟时代潮流的一批人,各种最新款式的服装、电子产品甚至奢侈品都能在大学生中发现,然而这其中也有一些“丑小鸭”,他们的衣着打扮与潮流格格不入,没有手机、电脑、MP3,甚至连基本的学习用具都缺乏。长时间经济的困境使得贫困大学生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部分贫困生体质下降,甚至患上了程度不同的生理和营养性疾病,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2.环境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压力大。贫困大学生往往来自偏远地区、农村,而大学一般都在城市,校园氛围中也渗透了较浓厚的城市色彩,贫困大学生要适应大学生活,就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来帮助其养成城市的生活习惯。这对那些生活消费水平较低的贫困大学生来说,是相对困难的。大学生活不同于中学,评价学生的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到综合素质的多元标准,使得本来成绩不错的贫困大学生丧失了优势,加之由于经济原因,在个人特长、兴趣爱好、社会交往等方面缺乏锻炼,对于大学中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产生自卑心理,逐渐不愿与人交往。

3.心理问题突出。胡春红研究发现,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是非贫困学生的1.035~5.984倍。贫困程度较重的学生心理问题更显著。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症状、恐怖和精神病性症状这6个方面,其中以人际关系敏感最显著。近些年,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刑事案件不在少数,如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给社会安定带来了严重影响,引起了全社会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

4.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不适应,学习压力较大。从高考竞争中凭学习成绩取胜的贫困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胸有成竹,在经济条件比别人差的情况下,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要求很高。由于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改变,部分贫困大学生不知道怎样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得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另一部分贫困生,为了争取到奖学金改善经济状况,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虽然每次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心理压力很大,从而对学习以外的事情不闻不问,影响了综合素质的发展。也有一部分贫困生,希望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贫困的面貌,因此兼职几份工作,甚至占用学习时间,从而影响了学业。

二、如何做好贫困大学生工作——基于学校层面的思考

目前国家对于贫困大学生有“奖、贷、助、学、补”及国家助学贷款的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学校在落实国家政策方面的具体措施将直接关系到贫困生的切实利益。

1.建立准确、全面、动态的贫困生档案,认真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贫困生认定是一项看似简单实际非常困难的工作,高校生源遍布全省甚至全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个人对贫困程度的理解不同往往使得这项工作更加复杂化,仅凭学生的档案记载、个人情况说明和一纸困难证明,往往会鱼目混珠。为此,高校方面应该想方设法使贫困生认定工作更加客观化。如调取学生餐卡消费情况作为认定参考,派出辅导员及学生会干部深入每位贫困生家庭实地调查情况,走访学生所在村、街道了解情况等,以求对贫困生的认定做到准确、合理、全面。

2.筛查贫困生心理情况,及时解决心理问题。高校心理辅导机构应该建立专门针对贫困生的辅导中心,对每一位贫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全面分析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确保每一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健全人格,杜绝马加爵、黎力事件的发生。

3.积极寻求社会资助。高校方面要发挥自身的知识带动优势,争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无偿援助,可以与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的形式来支持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还可以动员有名望的海外人士、成功人士、校友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助学金。可以在用人等方面对资助企业适当倾斜,使资助工作常态化。

4.做好推荐工作,拓宽贫困生就业渠道。鼓励贫困生自主创业,在了解贫困生创业需求的基础上,提供特殊的创业指导、创业实践,增强自主创业意识。

三、如何做好贫困大学生工作——基于辅导员层面的思考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成长的关怀者,是学生政治思想的引领者,是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导者,是学生生活方式的指导者,是学生日常行为方式的引导者,是心理医生和人际关系的协调者。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是离学生最近的人。在做好贫困大学生工作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辅导员要努力接近这一群体,融入这一群体,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作贫困学生的发现者。由于国家近年来逐渐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利益的趋势使得一些本不贫困的学生混到这一群体中来。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做好充分工作,通过谈话、走访宿舍等方式了解学生真实的家庭状况,甄别“真”、“假”贫困生,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扫清他们的心理障碍。真切的关心贫困生的衣食住行,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决不让任何一个贫困生掉队。

2.做贫困学生的知心人。贫困所导致的心理问题是复杂而多样的,辅导员应该做好贫困学生的知心人,多与他们交流,掌握详细的心理状况,防患于未然。扶贫先扶志,辅导员要鼓励贫困生树立自强自立的意识,注重自身能力的锻炼,立志靠实力摆脱困境。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使之从中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学校的关爱,从而更加发奋学习。

3.做贫困学生的引路人。针对贫困生迈入大学后的不适应、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压力大及就业难等实际问题,辅导员要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他们适应环境,掌握学习方法,提供校内勤工俭学岗位,引导贫困生树立自信心。在求职择业问题上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引导他们树立符合实际的就业期望,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贫困大学生群体带来的问题是多样且复杂的,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更需要高校辅导员的关心、爱护、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成就事业。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大学生心理健康 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从客观方面来说,大学生攀比现象严重,普遍虚荣心较强,大手笔的消费对于富裕家庭来说完全可以接受,但贫困生家境贫寒并不能支撑起如此高昂的费用,强烈的反差刺激了心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部分贫困大学生。随着社会各界各类经济援助组织的增多,一方面,部分贫困大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得以减轻,大学生完成学业不成问题,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社会上一些善意的援助无意之中被某些媒体大肆报道、渲染,不仅侵犯了大学生的隐私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有些大学生甚至感觉这是在“施舍”,虽然经济上得到了援助但是在精神上却受到了无法弥补的伤害,自卑现象严重;从主观方面来说,越是贫困的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通常也越大,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通过学习来摆脱现在的困境,父母的期望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大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但是也给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样的心理压力也是他们在努力失败后形成自责,自惭心理甚至逃避现实的主要原因。据调查,少部分贫困大学生存在以下集中问题:

(1)自我评价低,盲目自卑。通常情况下,贫困生的成长环境在锻炼了其吃苦耐劳的品质的同时也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据了解,贫困生的成长往往围绕着以学习为中心,学习之外的活动他们很少参与;进入大学后,他们发觉自己除学习外在许多方面与其他同学差距悬殊,比如:唱歌、跳舞,很多人对此一窍不通,遂有自卑之感,自我评价偏低。

(2)逃避现实,封闭自我。贫困生由于自身经济条件较差,本就存在着或多或少自卑的现象,其生活的集体中不乏家境较优越的同龄人,这巨大的反差更加加重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于是,他们开始逃避现实,封闭自我,由于自身的经济条件较差,在集体活动中出现较为明显的抵抗情绪,他们担心自己拮据的消费被人看不起,所以选择一直在自己的世界里默默忍受他人异样的眼光,而同时他人异样的眼光又深深刺痛了其发育并不完全的内心,为了避免自己被伤害,他们选择将自己封闭起来,独来独往。但是他们又十分渴望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这样矛盾的心理更是增加了他们内心的痛苦,加剧了他们人际交往的受挫感,增加内心的痛苦。

(3)自认不公,怨天尤人。有些贫困生认为自己经济条件不如别人,是因为生不逢时, 将这一切归罪于父母,总是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带给别人,时常怨恨社会,怨恨自己,怨恨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自己否定自己 ,对周围的人和事异常敏感。一旦有人触碰到自己的敏感神经,就不分情况、不分场合向身边的同学发火,看谁都不顺心,破坏了仅有的人际关系,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后又后悔不已,在心理上常常处于一种沮丧、自责的状态。

(4)紧张焦虑,误走偏峰。贫困生得失心较重,往往特别看重考试成绩,考前常出现焦虑、不知所措的现象,甚至个别贫困生会产生问题行为,比较典型的问题有学习失败、出走、旷课等。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档案。全面准确掌握贫困大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包括基本个人情况,家庭人员构成,经济来源和水平以及心理发展水平等。档案记录力求详实,及时,准确。

(2)建立贫困学生定期访谈制度。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与贫困生定期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于心理方面有问题或心理状态存在危机的贫困生要及时关注并进行干预,并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备案。

(3)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贫困学生的“心理韧性”。培养贫困大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将挑战看作是生活的调剂;发现贫困大学生的自身优势,鼓励他们挖掘自身潜能。鼓励贫困学生加强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有意识地培养提高自己的心理韧性水平;多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导师要引导贫困生坦然的认识和面对贫困,要明白贫困并不是你的父母和你的错误,而是命运带给你的磨砺。要勇敢的接受贫穷,并将贫富转化为一种财富,即使贫困使得你的生活造成了潦倒不堪,你也不能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人一等,要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精神,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对前途的信心。

(4)开展集体心理疏导。集体心理疏导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团体的作用让家境比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面对贫困的场所,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家境优越的学生和家境贫寒的学生可以在一起学习、交流、沟通,彼此之间可以用到一种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还可以在心理教育中心和贫困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那些心理超负荷的贫困同学放下顾虑、开放自我,勇敢走进心理咨询室。

(5)帮助贫困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需要找到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模范榜样,通过一个榜样的标识作用,引导大部分贫困学生正确认识苦难和贫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做到自强、自立、自爱。另外也可以举办心理健康方面的专题讲座和主题班会,有可能的话亦可以开设心理方面的教育课程,也可以通过面对前交谈的方式引导贫困学生在逆境中奋发向上,争取做一个具有崇高理想、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的人。另外,还需要教育贫困生要正确对待国家、社会、学院的各种资助,减少依赖心理,要有吃苦耐劳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学校的助学金和奖学金,把大家对自己的关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成才之后报效国家和人民。

最后,心理健康除了高校贫困学生自身的发展之外,外部环境也至关重要,这其中校园的文化环境就占领很大的一部分。首先要营造一种健康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鼓励大学生要平等对待身边的贫困同学,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相互友爱。其次,鼓励贫困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校内的社团活动以及校外的公益活动,增强自己的见识,增长自己的才干,认识更多的朋友,从而锻炼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在实践中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最后,要让他们在实践中领悟和反思自身的不足之处,明确自己短板所在之处,不断完善自我,从而让他们明确在校的学习目标以及自己的人生理想。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更要加强思想道德和意志作风的培养,全面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健康的心理。

积极引导贫困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立自强教育,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贫困生要自立、自强、自爱,克服依赖心理,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走自食其力的道路。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是自己成为栋梁之才,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终身。

参考文献

[1] 第云.浅析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3(14):77.

[2] 包水梅,王晓霞.21世纪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07,21(4).

[3] 吴远,邰永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的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2005-12-21(4).

[4] 胡健稳,杨静.提高贫困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06,9(5).

篇9

[关键词]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131 — 02

一、 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精神病学家孟尼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1〕心理健康标准只是一种相对的衡量尺度,而且人的心理活动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2〕为了了解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产生的原因,以及因为经济上的贫困所导致其心理上产生哪些问题。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某大学的在校学生,为避免贫困大学生对调查问卷有顾虑,本次调查采取随机以及群体发放。全校共发放1000份,收回1000份,回收率100%;实际有效问卷988份,有效率为98.8%。调查结果显示:1.98.6%的调查和走访对象认为本校确实存在贫困生现象;40%的普通学生和60%的贫困学生认为本校贫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以上。2.在被调查的贫困学生中,有70%以上来自农村,其中又有48%的学生来自“西部落后地区”。调查表明,造成家庭收入低下的原因中,因属“西部地区”的占51.7%,因“家庭人口多”的占15.2%,因“自然灾害”的占14.7%,因“家庭成员下岗”的占8.7%。这表明多数贫困生来自边远和经齐不发达地区。3.贫困使普通高校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并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有50.5%的普通高校贫困生感到羞愧难当;54.5%的普通高校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贫困也对近半数普通高校贫困生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使其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有40.7%的普通高校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

通过上述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的能力较差、自卑心理较为严重、精神压力较大、自我认识不清晰等方面。在情绪情感方面出现焦虑、抑郁等情感困扰;在自我意识方面,由于自卑导致自我评价过低,对自己持否定的态度,缺乏生活的激情;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敏感、自我封闭、不愿与人沟通。

二、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它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社会环境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等。

(一)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上一些原本善意的资助工作,因种种原因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处理不当等问题,常使学生在得到物质帮助的同时,心灵和精神上受到极大的伤害,这些因素都加重了学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的程度,无意中加大了普通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面对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择业竞争,一些普通高校贫困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显得不知所措,面对种种问题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贫困大学生既没有父母可以依赖,也没有金钱作为后盾,加之自身在风度、言谈、气质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心理上便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神经质等问题。他们更多的是抱怨和无奈,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力量,这就加剧了他们生存与发展的孤独无援的心理。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组织环境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作用,相反,不健康不和谐的校园文化会加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因为贫困大学生原有生活环境比较单一、思想也比较的单纯。认知社会环境的能力较弱,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认知偏差,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就可能会对其心理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对其人格发展带来不利。据有关调查显示,有许多高校都没有设立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咨询机构,即使成立心理咨询机构也是流于形式,很少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教育工作,使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时间越长贫困大学生积压在心里的问题就会越多,从而使学生中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或心理问题出现蔓延。当超过他们心理所承受的极限时候后果一般都是无法挽回的。

(三)个人因素

贫苦大学生主观上存在的某些问题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着重表现为应对贫困方式上的不正确、不完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普通高校贫困生不能正确看待自身贫困的形成的原因,往往将自身的贫困归结于社会的不公平,政府改革的失误造成贫富差距,对自身弱势归因偏差。另外,他们时常为自己寻找失败的借口,并且不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不善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自己的失败倾向于归为外因。不少贫困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对挫折的容忍力又偏低,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的形成。有些普通高校贫困生在应对问题的方式上存在着误区,对自我的评价、自我的调适能力比较低,自我认同偏差,封闭的性格等都会导致他们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 解决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既是一项非常迫切而重要的工作,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3〕因此,要提高普通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一)完善认定程序,科学合理地做好困难学生资格的认定

首先,建立经济贫困学生档案。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规范管理需要从基础做起,即做好经济情况调查工作。“家庭经济困难是一种相对、动态而又复杂的社会现象”4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家庭经济情况调查是否真实可靠,直接影响到学校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村委和社区做好调查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调查资料;民政部门再次基础上做好二次复审,做到严格把关并加盖公章,切实了解学生家庭困难状况,建立贫困档案。其次,高校要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的工作程序。成立专门的困难学生认定评议小组,参考学生生源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及学生在校日常消费行为,结合班主任、辅导员、同班级同宿舍同学的意见,将量化评议与民主评议结合起来,据此划出不同贫困等级,有针对性地予以资助。最后,实施动态管理。认定结束后,及时建立贫困生档案库,但不能简单地凭学生提供的各种证明材料来界定,更要看学生消费水平,可通过多方观察了解,根据学生经济条件,及时调整资助对象的等级,实行动态管理。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心理素质

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心理咨询主要有以下形式:(一)采用个别心理咨询。个别心理咨询这种形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教师与来访者所进行的一对一的交流,有利于教育者具体详细的了解个体的特殊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4〕以此来解决学生在其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更有效地提高对个别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二)团体心理训练。这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从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积极调整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助人行为。①团体心理训练针对大学生共同性成长的需要和一些困惑,注重调动学生内在的力量,培训师不是通过外在训练去改变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而是让学生自己帮助自己,自己改变自己。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训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适应能力、自信心、学习兴趣及人际关系,学生在一种特殊的训练情景中彼此认知和学习很容易强化个人的自我概念,增强与人沟通的技巧和群体适应水平。〔5〕在设立心理咨询的同时,学校也可以开设一些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向贫困大学生传播有关心理健康知识,以增强他们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例如,可以开设《大学生身心保健》、《大学生性教育》、《大学生成才心理》等课程。

(三)引导贫困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普通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反映出贫困生不仅存在“物质贫困”,还存在“心理贫困”,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自身的心理素质较差。针对这一问题,应该鼓励和引导贫困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通过自我教育彻底解决心理问题。

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自我管理,因为每个人都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知道自己一系列的行动,协调个人同社会的关系。自我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自制,即自我控制,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以及言行进行约束和控制,用理智的力量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和越轨言行。二是自律,即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限制在一定的规范之内。自律包括人们应有的自我监督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客观勇敢地面对现实,恰当全面地认识自我,是贫困大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前提和基础。要教育普通高校贫困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因素,也要认识自己的内心,才能以积极的态度,控制自己的行为,面对困难与挫折,把握自己的命运和前途。

总之,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是学生生活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关系经济贫困学生的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由家庭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爱是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关系心理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要依托和挖掘高校的优势和巨大的社会资源,拓展学生资助渠道,切实有效地解决经济贫困学生问题,积极引导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坚持不懈地对人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引导受教育者向思想道德高境界、心理健康高水准迈进!

〔参 考 文 献〕

〔1〕王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2.

〔2〕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3〕罗开元.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3,(12).

〔4〕臧兴兵,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以H省为例〔J〕.大学,2011,(02):67.

篇10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一、贫困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贫困学生的家庭社会资源相对薄弱。目前国内的就业市场并不规范,用人制度也不够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平等竞争就业环境并未完全建立。比如,有些单位的用人信息并不及时对外公布,需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取,甚至有的招聘岗位可以量身定做。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家庭背景越好,其工作的落实率和工作质量相对越高;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来自穷乡僻壤或者城镇低收入家庭,社会资源相对匮乏,就业过程缺乏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支撑,成功就业的几率必然低于家庭条件好的毕业生。

2.贫困学生经济负担过于沉重。贫困学生在校期间就有交不起学费的现象,许多人依靠着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来维持学习和生活。而毕业后,找工作又需要经济投入,主要包括形象包装费,参加各地招聘会所需的交通费、食宿费,与招聘单位联系的上网、打电话等通讯费用,用人单位收取的各种就业保证金、抵押金等等。这笔钱对于家境贫穷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很多学生或者因为没有一套求职面试的正装、没有更多的特长而在竞争中惨遭淘汰,支付不起上网、打电话等通讯费用,导致信息闭塞,或者因为无法支付各种高额的保证金、抵押金而坐失就业机会。

3.贫困学生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在求职过程中,许多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英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薄弱,也没有条件进行各类兴趣特长的培养。而成长在城市且家庭富裕的学生,自小就能接受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享受各种优良的教育资源,他们视野开阔,有各类文体特长,综合素质能力远远高于贫困学生。进入大学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数埋头苦读书或者为缓解沉重的经济压力而不断奔波于各种兼职之间,这样直接影响到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经济宽裕的学生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充分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4.贫困学生就业心理复杂。贫困学生过去生活较为艰辛,许多学生将上大学作为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多数人也肩负着家庭的重托,从而导致就业时求职期望过高,急于找到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经济地位的工作,这就限制了他们的就业视野,使其对就业市场缺乏理性认识,盲目寻找稳定的工作、高报酬的工作。同时,经济上的困窘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欠佳,容易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自卑、胆怯心理,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不能充分展示和推销自己,无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或者害怕竞争、害怕求职,不敢主动出击,而一味等待机会。

二、解决贫困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1.多渠道搜集就业信息,加强就业市场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工作已面向市场、走向社会,因此要不断密切用人单位与学校间的供需关系,加强相互间的交流,掌握足够的信息,这样才能实现“毕业生”与“职”的最佳匹配。要充分运用和发挥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的作用,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此外,要主动向这些单位发函、电话联系以收集就业信息,为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起积极的作用。在毕业生市场建设上,我们注重从三个方面抓落实,一是积极举办校园招聘会活动,每年毕业生离校前均举办1-3场大型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每月举办1-2次专场招聘会;二是建立网上信息平台,进行网上求职指导和就业岗位信息收集,加大投入,与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开通网上求职系统,免费使贫困毕业生不出校园就能与用人单位“求职面对面,沟通零距离”,实行远程招聘、竞聘。三是进一步加强人事部门和人才机构的联系,让毕业生在第一时间掌握就业需求信息。目前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泉州人才中心的会员单位,贫困毕业生的推荐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近三年我们联合泉州人才中心已帮助近600名贫困学生解决了就业问题。

2.学校就业工作部门要加强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多渠道就业。要组建一支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的骨干队伍,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从2008年起就开始着手此项工作,到2009年已有4位教师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1人取得助理职业指导师资格,2010年学校再次派出5名教师参加此项培训,帮助贫困学生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解除就业困惑,增加他们就业自信心。同时,还要多渠道引导毕业生其它形式的就业。一是做好“三支一扶”的活动,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增强毕业生社会责任感,调动毕业生的积极性。2009至2010年学校共有60多人参加了福建省“三支一扶”活动,占全省的5.8%,2011年又有8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此活动。二是加大毕业生参加“专升本”学习的宣传力度,增强学生的就业市场竞争力。三是积极鼓励贫困生献身国防事业。

3.加大对贫困生的帮扶力度,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学校和社会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奖、助、贷、减、免、缓交学费、特殊困难补助等多层次的困难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随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队伍的不断扩大,需要国家加大资助力度,也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的帮助,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缓解经济压力、完成学业的同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支助贫困学生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学校为2010届毕业生提供的助学金为50多万元。学校及各系动员各方力量,对就业有困难的贫困毕业生,积极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落实就业单位。

4.开展贫困学生就业心理健康辅导,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学校要继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要针对贫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通过开设热线电话咨询服务、网络在线咨询服务和咨询接待日服务,为贫困学生搭建多种交流和沟通平台,倾听他们的呼声,通过平等交流,使他们缓解就业心理压力,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有效地排除心理困惑,逐渐消除就业不良心理障碍,从而使他们拥有稳定而积极的心态,从容面对挑战,实现人生价值。同时针对贫困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组织开展艰苦奋斗、抗挫能力、诚信等经常性跟踪教育活动,帮助贫困学生学会合作,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从而使他们心理素质获得全面提高,自信心得到增强,情绪调控能力得到改善,能及时排除在就业过程中的一些不良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