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学专业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蒋桂英,罗宏海,樊华
农学专业农学实践基础教学质量《农学实践基础》课程是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认知实践的重要一环,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认知实践实现,其教学体系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左右着学生对农学专业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因此,加强《农学实践基础》课程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锻炼和提高创业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借助《农学实践基础》课程的改革,可有效地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推进实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丰富认知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石河子大学《农学实践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借助于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农事操作课程的学习,石河子农学院(石河子大学前身)农学专业将其必备的教学环节――专业劳动,改名为《农学实践基础》,学时数50学时,主要给各班配置1亩地,种植新疆主要的粮食、经济作物,如棉花、甜菜、油料作物、小麦、玉米等,学生负责从种到收的全部农事操作环节,最后的产品也归自己。另外,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专业教师的科研工作。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教师教学的随意性大,自由度高,这种教学模式一直延续了20年。2009年,农学专业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了达到“厚基础、重实践、强应用”的目的,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农学实践基础》课程增加到64学时,依据作物四大部门九大类别分类标准种植不同类型作物,观察和了解大田作物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情况,由浅到深逐步加深理解,使同学们对农作物有一定的感性了解,增强同学们对农作物的兴趣。起初这一设想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随着棉花种植经济效益的持续稳步提高,棉产业逐渐成为新疆种植业的主产业,目前为该课程分配的实验田只种植棉花这一种作物,64学时的农学实践基础课程纯粹成了学生挣班费的场所,达不到“认知实践”的目的。
《农学实践基础》课程虽然被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列为必修课程,但学生学习《农学实践基础》课程之后,很多教师发现,在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等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较差,学生对作物播种、田间管理、作物形态识别等基本技能都不太了解,更不用说掌握了。这些知识的不足,使得学生对学习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等课程特别困难。尤其是从1999年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大大增加了,同时,农学专业中来自城市的学生比例在不断增加,这些学生对农业生产常识不了解,即使来自农村的学生,也很少接触农业生产实践。这就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差了,暴露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薄弱,也大大影响了专业骨干课程的教学质量。这个问题如不解决,必将降低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利于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提高《农学实践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举措
(一)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
在形式和操作内涵上高度重视,编写课程指导书、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以便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和对专业不熟悉的教师)和学生明确整个课程的要求和内容,增强教与学的知情权和透明度。要求教师按2~4学时编写教学日历和教案,任课教师按照作物从种到收整个环节安排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如播前土地准备技术、种子处理技术、播期选择、精量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标本制作等,以便加强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计划性。
(二)规范教学内容
规范课程教学内容是为了保证教师易于教,学生易于学。主要包括对作物新品种、栽培新技术、新型农具、新型灌溉技术及农业信息新技术等讲授和参观学习,提高学生对现代农业的感性认知,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感;适应新疆现代农业要求的作物播前准备工作,如规模化生产下的工程性整地技术、精量播种下的作物种子包衣技术、作物gps导航精量播种技术等;结合专业劳动课和农学实践基础课程,把作物形态学观察纳入到农事操作环节中,创新“农事操作”环节,这样,在专业核心课程《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中,均安排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而不像现在《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中50%的学时为作物形态观察类的验证性实验;建立“作物形态学观察实验室”,有计划地进行农作物生产实践的“启蒙教育”(如包括作物形态辨识,种植主要作物高产田等),使学生对主要农作物有个大致了解,使学生能结合一年级植物学综合实习所掌握的技能,对作物的形态学进行系统了解,实现实践教学从植物学到作物学的科学对接;在实验田种植大面积难以见到的一些小作物,制做作物标本,使同学们对农作物有一定的感性了解,增强同学们对农作物的兴趣,确保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兴趣的同步提高。
(三)以学生为中心,着力推行自主式学习方法
以分析、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为平台,以师生互动和同学合作为形式,将学习知识与研究问题相结合,推行研究性学习方法。面向教师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挂图与实物有机结合认识作物形态器官、解剖结构;利用多媒体课件对主要实验内容、记载标准、操作过程等进行详细说明;利用教学片直观动态介绍生长发育、演示操作过程;教师充分准备教学材料,使学生通过讲述与观察,掌握作物特征特性与动态;教师演示后,学生现场实地动手实际操作,并进行观察与记载,学生通过全过程的操作,系统掌握研究方法及操作技能,并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面向学生采用自主式学习。
按兴趣和能力组成科研训练小组、高产创建小组、标本制作小组等,要求学生以案例形式完成一次大作业或讨论课。让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题目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问题,再通过和组员协调完成从资料收集、内容组合、幻灯制作及内容的讲解等过程。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即是听众又是点评者,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极为有益的实战锻炼机会。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办法
农学实践基础课由于其上课时间长、持续的周期也长(4~8月),上课的环节多、实践形式多样化,而且多数是在实验站进行。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考核评价指标含糊,成绩评定随意等问题,不能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实践积极性,限制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标准,不仅有助于引起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实践技能的操作要点,便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农学实践基础考核方式应包括4部分:(1)平时成绩。根据出勤、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及作物生产情况进行评定,占总成绩的20%。(2)作物营养器官或生殖器官标本制作,占总成绩的20%。(3)田间管理要点总结。学生对自己种植的小区作物生长发育特点及管理措施进行总结,占总成绩的20%。(4)年终生产实践总结。占总成绩的20%。在作物收获、测产、销售后,结合所记录的数据资料,对自己作物种植管理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提交课程论文,避免了以闭卷考试确定学生成绩的片面做法。
篇2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生态需求;北京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276-03
一、北京生态需求分析
“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世界城市是当前北京市重要发展战略之一。目前,北京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大城市病”。北京面临人口膨胀、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人文资源丰富而自然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城市二元结构日益突出等问题[1]。随着居民生活质量、品味及生态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市民时刻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洁净的水源和安全的食品等已成为居民的迫切需求。
当前,由政府主导和开展的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北京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等都是政府围绕建设美丽北京、绿色北京、满足北京居民的生态需求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国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积累了较多经验,例如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影子规划”、新西兰怀塔克尔的“绿色蓝图”等,大多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空间绿化、交通运输方式、住宅和社区建设、城市自然区域的保护、能流和物流的规划、社会经济结构等几个方面来实现[2]。这些生态城市的建设成果离不开强大的科学技术作为后盾[3],推动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平衡相协调,实现城市中自然、社会和经济复合生态下系统的和谐。当前农林业生产活动过程越来越多地影响到资源环境。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关注范围也相应地由原来传统的农林经济问题扩展到农林业生产所涉及的资源环境问题[4]。在当前北京生态城市建设和农林经济发展要求的背景下,北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特别注意强化培养学生农林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主动适应北京生态的需求。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业基础知识类课程设置现状
(一)国内农林院校农业基础知识类课程设置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将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农业、林业和农村领域,研究如何促进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如何从市场运作的角度,对农业、林业生产以及农村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的学科。笔者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于农林业知识的要求和课程设置中农林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情况,调查了5所当前在国内比较具有代表的农林类高校,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在调查的5所高校中,除了中国农业大学外,其他4所高校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都明确提出了对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要求,其中浙江农林大学对于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要求是“掌握”。其他三所是“具有”。在北京林业大学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别提到了“熟悉(农)林生产及经营管理过程”。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农林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都提出了对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要求。
分析调查的5所高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可知(见表1),农(林)业基础知识类课程主要以概论类课程为主,其中农业类高校侧重于农业概论,林业类高校侧重于林业概论。从开设相关课程数量和设置地位来看,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开设相关课程最多,均为5门,课程地位均是选修课;北京林业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均开设2门相关课程,均为必修课;而中国农业大学未开设相关课程。
(二)北京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农业基础知识类课程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和北京市特色建设专业,以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使命。该专业目前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是:主要培养具有系统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规律,善于深入调研,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能在政府部门、各类涉农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农村社区和其他相关部门从事政策研究、经营管理、企业策划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4]。综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见表2),其中关于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的课程设置在选修课模块,均为限选课,包括《都市型现代农业概论》、《农学概论》和《森林资源管理》三门课程。
(三)改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农林经济管理属于管理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教学和训练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农林经济管理是基于农林业领域的管理,学生就业岗位定位在农林业企业、农村社区、林区等相关部门,学生应该具备相应的农林业知识,该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较强学科交叉型,因此农林业基础知识类课程是必不可缺的。国内有不少学者已关注此问题,有的提出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涉农林知识薄弱,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这个问题“容易导致学生专业以内的不全会,专业以外的全不会”,并且难以吸引学生对农林领域的专业兴趣;针对“涉农知识薄弱、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建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农村、农民和农业基层,为“三农”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管理人才[5]。有的认为,农林业的课程设置少,且没有针对性,应大力加强农业技能知识方面的课程设置[6]。在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中调查“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应加强哪方面课程设置”[7],统计结果发现,实践类课程是最受学生关注的,其次是农林类课程和经济类课程,可见学生对于农林业知识的需求比较强烈。在对浙江农林大学该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8],70.9%的学生反映需要加强实践类和农林类课程的教学力度。
通过以上观点和调查数据可以反映出,无论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还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对于增加农林类基础知识课程都具有比较强烈的需求。
三、关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建议
针对首都生态需求和农林经济发展概况,同时突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笔者认为目前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北京生态建设需求和学生对农(林)业技能知识的学习需求,进而无法充分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议:一是尽快修订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北京生态功能定位,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需求,确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二是适应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步伐,及时推动学校“卓越农林经济师项目”,完善课程体系,在第二平台专业基础教学平台中添加《生态学基础》、《作物栽培学》和《动物养殖》三门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对农林业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理解。三是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让学生了解农(林)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增强爱农、学农的自信性,激发学生“崇尚自然、热爱农林”的热情,培养学生未来从事维护自然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公益事业的理想情怀。通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改革,既实现“具备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又满足首都生态建设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开忠,李国平,等.持续首都-北京新世纪发展战略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2]鞠美庭,王勇,孟伟庆,何迎,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王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环境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4,(10):70-73.
[4]赵连静,李华,何忠伟.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3+1”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5]杨红强,邬松涛,杨加猛,贾卫国,王浩.我国农林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维比较与改革创新[J].林业经济,2014,(9):123-128.
[6]苏红伟.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4,11(3):91.
篇3
[关键词]植物科学与技术 实践教学 探索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6-0056-03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新世纪农科类院校新兴专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标准的提高,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为人才培养目标总要求,将传统农学、园艺和植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及实践内容进行实质性融合,在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过程中,将传统农学专业整合提升为现代大农学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需求的创新性人才。植科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要求学生既要有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是实践技能的培养,包括三个方面,即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研究,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由于课程改革力度加大,植科类专业课程设置门类增多,实践环节也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有了量的增加。但是在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上,缺乏强有力的实践,在培养学生科研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上、团队科研攻关以及综合实践能力上距离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改进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是培养植物科学类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以现阶段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注重实践教学效果,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增强研究型实践教学为基本思路与举措,旨在为植科类研究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创新提供有益探索。
一、当前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为本,实践教学为辅”在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中形成了固有模式,实践教学一直被认为是课堂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处于“配角”和“从属”的地位。受此影响,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单独设置实践课程少,其所占学时和学分数的比重也很小;而且即使设置了实践教学课程,由于气候、试验地、人员配置等原因,实践课程的落实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另外,在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过程中,方式简单、考核难度大,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
(二)实践教学基地缺乏实质性实践训练
目前,试验实习基地、师资配备、实习经费、交通等实习资源缺乏,尤其是实习基地不能为学生提供相对稳定而有效的综合性实习,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实习基地一般由与学校有一定联系的科研单位、企业等承担,相关单位的人动、企业运行情况等极大影响着实习计划的执行,也影响着实习计划内容的落实。同时,实习单位或企业与学校直接利益的融合性较弱,缺乏相应协作与监督机制,合作兼容性内涵力不强。学生实习实践活动浮于参观浏览与企业介绍,缺少实质性实践动手操作,未能达到实习中有效锻炼学生实践操作技术与能力的目的。
(三)先行教育培养机制难以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
以往教学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制定是以培养具有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相关实践技能为主要目的,主要着眼于本专业的几个主要专业课的实践活动,属于专业型精英教育模式。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但实践活动单一,缺乏多方面、多角色、适合多个岗位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随着大学扩招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转换,大学本科教育逐步向社会化、大众化教育发展,用人单位也往往以学生是否能够适应新形势、能否直接进行实践操作并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来衡量大学生能力水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以往的本科生专业性精英人才逐渐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方向转移。因此,专业型精英化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对大学本科生教育要求,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深厚基础理论知识且较强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二、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模式
实践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把理论和实践进行实质性融合锻炼,是保证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更快进入工作领域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植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完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建立“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
篇4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农学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陈宏涛(1977- ),男,天津人,天津农学院农学系,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天津 300384)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沿海都市型农业背景下农学学科特色专业质量建设标准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e02-0901)中国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8-0100-02
随着农业科技和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模式。同时,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变革,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这些外部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变促使地方农业院校农学专业需根据自身的性质、现实发展状态,找准专业特色和优势,科学、准确地进行专业定位并适时调整。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积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开展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地方农业经济建设和地方农业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质
1.行业性。从知识结构来说,面向“三农”,根据农业发展的最新要求构建知识体系。由于应用型本科是以行业为中心设置专业,不是面向具体的职业岗位(群),专业口径应更宽,专业基础理论则应该更厚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特别是作物生产的专业知识,例如大田作物耕作栽培、遗传育种、农产品贮藏及加工、技术推广的知识,从而具有发展潜能和技术创新能力。
2.应用性。从能力结构来说,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的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应用性”不仅是继承性应用,而且是创造性应用,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社会性。从素质结构来说,应该具有更强的社会能力,如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交际能力等。
二、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着力点
1.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往由于重理论轻技能、重教学轻实践,致使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业能力较差。应从实际出发,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强化素质教育,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满足社会需求的动态培养。随着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推进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产业结构正由单纯的农产品生产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能一味与重点大学看齐,应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将新农村建设需求作为“中心”依据,强调“地方性、应用性”,形成自己的特色。
3.强调体系优化的科学培养。遵循农业教育发展规律,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结合专业特色,使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应在重视动手能力实践性培养的同时又重视理论基础的教育,避免延续应试教育②。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形成创新的意识。
4.增强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目前大学生内心的主体性意识比较强烈,如果过于强调统一性,忽视个性的发展和培养,就会使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丧失,影响创新精神的形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统一规格、千人一面,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活化人才培养机制,唤醒和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三、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与进展
1997年开始,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回顾与思考的同时,以“学校—学生—社会”为主线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高等农业院校素质体系,教育思想转向素质教育,根据人才培养状况和需求,确立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城效型、复合型农业技术及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新界定了“增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内涵③。
2000年后,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我国成功加入wto,尤其是农业生产形势的巨大变化和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改变,农学专业以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努力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结合天津地区的特点和学生对就业及个性发展的需要,研究都市型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学生在21世纪综合素质提高需要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1999~2004级近400名农学专业学生参与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施方案的试行,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知识结构更完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
从2005年“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开始,是农学专业建设质量大幅提升的阶段,也是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形成阶段。为适应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与完善,建立了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两段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008年农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专业朝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方向,确立了“三创一基”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创造、创新、创业意识和提高基本技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求,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的确定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的管理与社会需求接轨,凸显出为地方农业经济社会服务的特色。
四、培养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措施
1.立足地方经济建设,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立足于地方实践需要,服务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培养面向“三农”、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农业人才。科学构建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现“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根据天津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在专业方向设置等方面以“农”为本,重新审视人才培养过程,对教学模式、教学计划等诸多方面进行适当调整,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作为构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主线,从而培养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转贴于中国
中国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随着社会需求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夯实基础、拓宽领域、强化实践、突出特色,使课程体系具有“通、实、广、跨”的特点。通,即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打通培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即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比重增加,使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广,即将教学面由产中向产前、产后拓展;跨,即增加跨学科选修课程种类,鼓励学生修双学位和跨专业选修,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专业课程从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两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遵循专业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学生继续深造做好积淀;另一方面,根据天津农业的发展特点及作物种类设置课程,同时也设置了反映学科发展和交叉边缘的课程,如“作物育种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开设了与生物技术相关的课程“分子生物学”;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等诸多要素的综合应用型“农业推广”课程;为了让学生了解大农业,整合了“现代农业概论”,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进一步拓宽了专业知识向产前、产后延伸。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设了农业分析、作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工程等实验室和植物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特用作物改良工程中心、天津中日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天津市级研究中心)。加大了大型仪器设备和农科类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实验室对全体农学专业本科生开放,使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加强学校与社会、专业与经济建设的联系,利用社会多种不同的教学环境资源,构建产学研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先后与农业企业共建了七个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外实践基地。
在教学中做到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田间生产实践三段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形成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践、设计性实验相互衔接,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所有的实验教学都编制了教学大纲,实验开出率100%。充分利用本专业的教师全部在主持或参加市级以上课题的有利条件,让学生较早参与教师的科研实验和课题研究,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形成了“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专业实践”三元结构的教学模式。譬如在近两年教师的28项科研项目中,吸纳了全部农学专业本科生。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科研团队合作。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注重专业素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爱岗敬业,优势互补。引进人才既看学历、职称,更注重实际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和职业道德,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参与性的培养。农学专业已拥有专任教师21名,其中教授10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3人。近两年,教师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被sci、ei收录12篇,申请专利2项,承担科研项目28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23项,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5.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有效地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会为载体,积极引导社团开展校园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专业实验竞赛、文化创意大赛、创业大赛等科技竞赛平台。组织学生申报天津农学院科技创新课题,安排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学生课题项目的指导教师。通过课题立项,学生科研积极性提高,有效地培养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近三年来,本科生申报学校科技创新项目45项。同时,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得了优异成绩。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5篇,其中在核心期刊9篇。考取研究生数量比例稳定在30%左右。
6.建立灵活的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推行学分制,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反馈系统,做好教学督导工作,定期对教学文件、试卷及实验的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教、领导听课等制度形成多条教学信息交流反馈途径。严格考试管理制度,考试方式由单一的闭卷考试改为开卷、口试、论文、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结合。在考试内容上,侧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五、结语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应充分发挥农科专业优势,紧紧围绕沿海都市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把握好专业发展方向。按照注重社会需求特点、同类互补和发挥自身优势的原则,突出专业方向的特色建设,走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道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注释]
①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58.
②瞿志印.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8):5.
篇5
(云南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以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专业为例,论述了云南农业大学为适应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结合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优秀教学团队、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以实现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质、自身特点的农学品牌专业,满足云南省农业产业对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模式;创新;品牌专业
中图分类号:G 6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5)01.0060.05
收稿日期:2014.09.18修回日期:2014.10.22网络出版时间:2015.01.0713:06
基金项目:农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云南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云教高〔2013〕106)。
作者简介:周平(1967—),男,云南永胜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气象学与气候学研究。
*通信作者:陈军文(1977—),男,苗族,湖南沅陵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107.1306.013.html
Innovating Mode of Talents Training and Building Brand of
Agronomy Specialty: A Case Study on Agronomy
Specialty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OU Ping, TANG Tianxiang, HAI Meirong, LIU Yating, CHEN Junwen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China)
Abstract:In the present paper, as a case study on agronomy specialty of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for targeting orient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innovating mode of talents training, organization of excellent teaching group, optimizing process of talents training have been made b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o adap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Yunnan plateau in context of the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s. These efforts are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talents training of agronomy specialty, to advance the teaching quality, to heavily build agronomy brand specialty with local, professional, and self characteristics, and to satisfy th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talents in agricultural industry of Yunnan province.
Keywords: high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de; innovation; brand specialty
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专业改造、丰富专业内涵提升专业整体水平,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专业获取国内外持续竞争力和求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云南省唯一的高等农业院校,如何适应新形势下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日益严峻的竞争中保持办学优势,一直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农学专业是云南农业大学传统优势特色专业,设置于1938年,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艰苦创业与努力,农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1995年被列为云南农业大学校级重点专业,2001年被列为云南省省级重点专业,2010年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4年被列为云南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加以建设,已经形成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作物遗传育种)培养体系,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农业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显著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
一、明确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
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灵魂,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应结合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学校自身的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此,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长期坚持利用云南省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优势、民族多样性优势和毗邻东南亚诸国的区位优势,立足边疆、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在水稻高产、小麦抗旱节水栽培、玉米坡耕地水土保持与高产栽培、薯类和甘蔗资源以及药用植物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已探索出相应的技术体系及理论,取得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作物研究方向和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着“开学养正、育四海英才;明理尚农、兴九州粮仓”的办学理念和“德才双馨、耕读至诚”优良教风和学风,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教学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农学专业“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品牌专业建设依托3个省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学)、1个博士点(作物遗传育种)、5个硕士点(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用植物资源)和2个专业学位硕士领域(作物、种业),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不断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在加强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不断拓展专业方向,立足云南农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实际,充分发挥团队、科研、平台优势,利用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名师、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采取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培养既具有农作物高产栽培、良种培育及农业经营管理、农业综合技术体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实验技能,又能运用现代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理论知识指导现代农业生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可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农业教育和农业行政管理,又能从事企业经营、市场营销以及农产品开发的高层次、创新型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适应形势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与其他部分农业院校一样,普遍存在原有培养目标偏大的问题,希望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全能型农业科技人才,毕业后几乎能胜任所有与农业生产、农业科研相关的工作、贪大求全,忽视共性与个性的培养;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针对农学专业存在的上述问题,2010年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教育教学定位,在广泛听取用人单位、学生、一线教师对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最后完成2010版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农学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不仅仅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准,在注重基础理论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与锻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0版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三平台、六模块”的课程体系及“(2+1)×2+(1+2)×2”的培养模式。“三平台”即素质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六模块”即公共必修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学科共同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不断优化的课程体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1)×2+(1+2)×2”的培养模式:即一、二年级的第一、二学期理论教学,第三学期实践教学;三、四年级的第一学期为理论教学,第二、三学期为实践教学。其中一年级第三学期为执行公共实践教学模块,二年级第三学期为课程实习、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三年级第二、三学期为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试验。四年级第二、三学期为预就业实习、就业见习。实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形成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加强了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10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表现在:一是培养目标转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二是加强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和农学专业课课程设置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三是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和选修课学分(专业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累计学分达51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8.3%,专业选修课增加3学分,另外新增了12个课外选修学分,并将两学期制改为三学期制)。因此,2010年的人才培养方案更贴近云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特别是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能适应云南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近三年农学专业不低于90%的就业率也从侧面说明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取得了成功,但和现代农学专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继续调整和优化的必要。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省根据农业实际和发展需要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桥头堡建设的重大任务,对云南探索现代农业新路、补齐农业产业发展短板、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云南跨越发展意义重大[1]。其实质就是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现代生产经营组织方式,打造云南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战略品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2.3]。为此,云南农业大学为适应云南经济发展,培养适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满足科学技术研究、农业生产管理、农业行政管理、现代农业企业管理等不同需求的高素质、国际化农学专业技术人才,搭建校、企、研相结合的教育平台,构建了“2+1+1”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2+1+1”的教学模式(见图1),即学生2年的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1年多元化专业教育模块(主干核心课程群和延伸课程群),包括农业生物技术课程群、作物学课程群、农业经营管理课程群和农业行政课程群模块;1年的毕业实习和预就业实习,根据学生未来的就业取向,按照科研院所实验、企业实训、预就业实习分流培养。
“2+1+1”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4个特点。
(1)突出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将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优势资源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解决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平台不高、师资队伍不强的难题。
(2)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一方面,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形成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学生根据择业目标自主选择核心课程群和实习、实训方式,培养农业产业发展的研究型、应用型、管理型等多层次人才。
(3)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设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通过实验、实训和实习相结合,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4)突出本、硕、博一体培养模式。加强和充实与学科硕士点发展相适应的课程设置,探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衔接,逐步实现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
三、围绕品牌专业建设,组建优秀教学团队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教学团队,是打造品牌专业的基本保证,是促进品牌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农学专业教学团队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省级(2008年)、国家级(2010年)教学团队基础上组建,团队成员3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1人和高级实验师2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2人;具高级职称的教师有25人,比例达75.8%,22人具有博士学位,占人员总数66.7%,6人具有硕士学位,占人员总数18.2%;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所占的比例为84.8%。35岁及以下年龄教师有6人,占团队总人数的18.2%;36~45岁年龄教师有19人,占团队总人数的57.6%;46岁及以上年龄教师有8人,占团队总人数的24.2%。教学团队中有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二等奖获得者1名,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名,农业部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名,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7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7名。
围绕农学品牌专业建设形成了省级教学名师、知名教授为带头人,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中青年教授、副教授为骨干,多学科相互融合,积极致力于不断教学改革,教学特色鲜明、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本科教学,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能掌握行业科技与生产发展的动态,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资源开发,促进专业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以质量树品牌,实现专业办学目标和教学团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品牌专在学校及行业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四、突出能力培养,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一)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探索考核方式等全面加强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相结合,增加云南地方特色作物及最新科研成果、先进生产技术;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推广“教—学互动模式”教学法,同时引入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文献查阅、表达等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在教学手段上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和网络课件的使用;在考试改革上探索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理论性考试与实践性考试相结合、撰写课程论文与基本知识考查相结合。
(二)创造优良的实验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手段的重要形式,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有效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标准,以“云南省作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云南高校作物种质创新及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体系研发中心”和“云南省优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为依托,重点建设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为提高动手能力和开展科学训练奠定基础,一方面保障实验室建设的投入真正用于本科教学实验条件的改善[4],同时辅以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等各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实施,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型实验项目的开出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全面开放,从而为学生实习、实训、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搭建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学生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四年不断线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艰苦创业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及科研综合素质。
(三)注重实践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农学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要经历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保证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经历,完善和稳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5]。强化农学、生物技术、食品、农业经济、行政管理等专业的学科交叉,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建设实践、实训基地,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平台,解决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平台不高、师资团队不强的难题。为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2011年起新增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和云南沃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3个校外实习基地,至此校外实习基地达到9个,另外还有1个校内实习农场和7个研究所。共建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不仅极大地改善学生实践教学条件,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水平,为农学专业的实习教学注入新的理念、并提高了实习教学质量。
(四)开设教授讲坛,开阔学生视野
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眼界、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本院专家教授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做准备,同时为学生修读课外学分创造机会,对学生开设了《教授讲坛》。讲坛内容主要有:代谢工程、高原甘蔗育种理论与实践、云南中药材种植发展与展望、薯类作物与人类生活、云南省玉米病害研究进展、全球杂交水稻研发概况、双孢蘑菇的研究与栽培、油菜生物技术与育种、岩白菜的研究进展等农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五、结束语
农学专业一直是云南农业大学的特色专业,在东南亚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云南农业大学在农学品牌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6],开展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品牌专业建设涉及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要真正打造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一流品牌专业,实现品牌专业的带头、示范作用,还需在教育教学理念先进性、培养方案创新性、科学性及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如何适应新世纪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突出专业特色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7]。
[
参考文献]
[1]曾小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路径问题探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7(6):17.21.
[2]樊兴伟,阮朴生.以特色农机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J].农机科技推广,2013(1):49, 51.
[3]张艳诚.发展特色农机化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7(S1):89.93.
[4]宁海龙,邹德堂,唐鑫华,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1(5):43.45.
[5]唐正姣,王存文,吴元欣,等.湖北省“化学工程与工艺”品牌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5):145.149.
篇6
为确保培训取得实效,万州区农学会和乡镇科协开展的培训均结合农时季节,根据当地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培训班通过专家讲解、现场提问、互动交流,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深受农民欢迎。
本次技能培训,万州区农学会非常注重“理论+实践”,开展“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并注重从乡土拔尖人才中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培训教师,进行农业基础知识及农作物种植管理理论培训。
根据农村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万州区农学会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现场传授农作物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知识,现场解答种植中遇到的问题,还结合当前无公害、绿色果蔬生产标准要求,对农作物采收、包装运输、市场营销等进行示范培训。培训中,把“致富能手”、“土专家”请进课堂,现场传授致富经验和技术,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实用性。培训期间,区农学会针对农民集中理论培训,接受能力不强理解较难的问题,组织专兼职教师围绕农民急需的生产技术,深入村社田间地头开展了大量面对面讲、手把手教的现场示范技术指导培训,有效地提高了移民学科技、用科技、转化科技的操作能力。
为使参训学员真正掌握培训知识,及时帮助学员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区农学会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分别走访学员,帮助学员解决生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农科人员与学员联系制度,开展咨询服务,解疑释惑,确保学员学得进、用得上、推广好。学会还专门制作了讲师团专家名片,下发给各学员,专门开放专线供学员电话咨询,保证在24小时内为其解答,还购进各类技术光碟200余张,无偿借给各教学培训班,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开展培训,收到了明显效果。
篇7
关键词:农科有机化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088-03
《有机化学》是高等农林院校农学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门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学习农学类各专业所需的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有机化学》也是报考农学类各专业研究生的必考科目之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机化学理论课的学时数在不断压缩,而有机化学学科迅速发展,新知识大量涌现,使得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多而学时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生源素质有所下降,表现在该门课程中尤为明显。由于高中有机化学必修内容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大部分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不牢固,甚至部分文转理的学生(茶学、茶艺等特色专业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有机化学,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理解难度加大,加上学习方法不得当,致使部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直接影响了其学习兴趣。
如何应对知识的快速更新及课程学时数不断压缩带来的压力,针对当前的生源素质,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是化学教师面对的新问题。
该门课程于2010年5月列为云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第七批一类课程建设项目。教研室以课程建设为契机,针对当前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思路:更新教育理念,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推进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形式、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在内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建立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新体系。
一、更新教育观念,融入现代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较少,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样的教育观念已难以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有机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必备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更应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备课过程中不仅要研究传授知识的方法,更要注重探索如何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把学生放在教学的核心,本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原则,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从学生的视角来设计教学,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对教学的内容、方法、学时、重难点的深度及要求做合理的安排,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积极倡导“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探索。随时关注学生接受知识的状况,适时调整讲课的难度、进度,最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二、精选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解决农科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多而学时数少的矛盾,我校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本着“基础性、学术性、应用性相协调”的原则,进行了调整,目的是能使教学内容更为紧凑,使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能将经典的、具有迁移价值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为学生的再学习奠定基础。
一是适当增加有机化学的新知识,为突出农学特色,注重与农科知识相关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他们的视野。
二是对于重复、简单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如:有机化学的物理性质及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这些内容较简单,而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则是各类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具体体现,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梳理知识点后以小综述的形式提交,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即解决了学时数紧、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些知识点,调整了某些内容的讲授顺序。例如:把“次序规则”调整到烷烃去讲,有利于学生掌握烷烃的命名原则;把“诱导效应”调整到烯烃去讲,有利于学生理解马氏规则;把“立体化学”调整到“卤代烃”前面去讲,有助于学生对SN1、SN2反应历程的理解等。
四是针对有机化学知识内容多、分布广、零散、庞杂,不易记忆的特点,课堂教学中,对重要的基础知识加强其规律性的总结,使学生通过掌握规律和方法,达到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更新。
三、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积极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指导学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形成有效学习。
一是有机化学的物理性质,这些内容较简单,而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则是各类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具体体现,教师一般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梳理知识点后以小综述的形式提交。“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用途”这部分内容,则引导学生根据化学性质,结合各自专业的特点,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进行总结。可加深有机化学与农科各专业知识的联系。
二是针对有机化学知识点多、庞杂、零散、难于记忆的特点,教师要求学生学完每一章后,都要将其中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以思维导图(树状图)的形式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孤立地学习和死记硬背。这样既可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又训练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是对于学生经常混淆较抽象的理论知识,例如: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共振论,酸碱理论,有机化学反应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取代基效应等内容,则事先设置一些讨论体,课后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上网或图书馆查找资料,进行讨论分析,最后以小综述的形式提交。这样可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学生不再死记硬背,而是通过查阅资料,比较、分析、讨论等一系列主动认识过程来自主地构建知识。
四是对于教学中学生不易掌握的一些重难点,例如:有机化学的反应历程,有机合成的方法,电环化反应,立体化学等,则通过专题的形式来加强总结与归纳,通过不断地梳理,可增强有机化学内容的系统性,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四、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合理利用多媒体可解决农科有机化学历年来存在的教学内容多而学时数少的矛盾。多媒体教学不但可扩大教学容量,节省书写板书的时间,还可通过多媒体的三维动画等效果,使表现困难的立体结构形象化,使抽象的化学反应历程可视化,这样学习内容更生动、有趣,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我们教研室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了适合我校农学类各专业学生实际的“有机化学多媒体课件”,并获得了校级多媒体课件比赛三等奖。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树立“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仅起辅助作用,不能替代教师”的理念。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信息量的多少,课堂节奏的快慢,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定,不能让课件牵着教师的鼻子走,同时注意发挥传统教学灵活、互动性强的优势,来弥补多媒体教学程序化、交流少的不足。多年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经验证明:只有坚持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做到相辅相成,才能获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利用网络平台,延伸课外学习
随着高校近年来的扩招,生源素质不断下降且参差不齐,不同学生在在学习基础、学习目的、学习自主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农科有机化学历年来存在教学内容多而学时数少的矛盾,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摆在有机化学教师面前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就是:利用网络教学,通过延伸课外学习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课堂讲授,系统讲解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得到了延伸。
我们建立了有机化学课程学习网,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该学习网主要面对农学类各专业的学生及从事农科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包括以下栏目:课程介绍、师资队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实验教案、课件、课后习题、考试、参考资料、自主学习园地、考研专栏,等等。其中较有特色的是“自主学习园地”和“考研专栏”。传统“一刀切”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的,把不同差异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常常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另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课堂讲授时精选教学内容,主要针对大多数中等层次的学生,将重要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重、难点详细地进行讲解,为学生的再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借助有机化学网络教学平台开辟了“自主学习园地”,自主学习园地中设置了“学习要求”、“内容概要”、“学法指导”、“例题解析”等,目的是课后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条件和需要选定学习目标,拟定单元学习计划,进行自主学习,不懂的还可通过交流平台随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对于学有余力“吃不饱”的学生,则通过开辟“考研专栏”,对他们进行更高层次的辅导。
六、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有机化学课程中,有机化学实验课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目前各高校化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的经验,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已成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为适应改革要求,我们以“基础――综合――设计”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为主线,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在充分保证有机化学实验中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训练的基础上,逐年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打好基础。同时,注重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目前正组织该课程的骨干教师编写一本适合时代要求及我校实际情况、突出农学特色的有机化学实验新教材,并已正式被立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
七、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评价
我校《有机化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一直沿用“期中+期末”的闭卷考试模式,学生往往为了应付考试追求分数,在考前进行突击性的死记硬背,甚至部分学生考前要求教师划重点,考试作弊的现象履禁不止。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考试方式进行了改革,取消了期中闭卷考试。为将学生引导到对平时知识的掌握与积累上,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加大平时考核的比例,平时成绩占30%~40%,增加平时考核的内容,包括学习小结,综合讨论等。例如:要求学生每一章内容学习结束后,将其中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以思维导图(树状图)的形式进行总结;对教学中学生不易掌握的一些重难点,例如:有机化学的反应历程,立体化学,电子的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共振论,酸碱理论,取代基效应等内容,则事先设置一些问题或讨论题,课后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通过上网或图书馆查找资料,进行讨论分析,最后以小综述的形式提交,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同时建立了试题库,期末对基本知识点仍进行闭卷统考,实行考教分离。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注重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也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习并掌握必备的知识点。
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校一直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将通过继续引进高学历人才或鼓励教师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或到重点大学进修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
在有机化学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以上措施进行改革,不仅缓解了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多、学时紧的突出矛盾,更重要地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从知识的消极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动构建者,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佐藤正夫.教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江文辉.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2).
[4]张敏,袁先友.基础有机化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5,20(1).
篇8
[关键词]苗木繁育;农业知识;通识教育;教学成效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174-03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称普通教育、自由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种理念,它是高等教育领域针对专业主义教育和职业主义教育而产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1]1828年美国耶鲁大学在《耶鲁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general education”一词。大学通识教育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知识,也能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科学、技术、道德等各方面的素养。[2]目前普遍认为,高等教育的重心及真正的专业教育已上移到研究生阶段,本科教育主要为研究生教育奠定基础。[3] [4]我国应用性较强的农业院校及地方院校多数采用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5]华南农业大学是我国南方省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类大学之一,以农业为特色,专业覆盖农、工、理、经、管、法等7个学科门类。长期以来,华南农业大学着力开展非农专业本科生农业知识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研究。本文就华南农业大学苗木繁育技能训练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指出农事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课程设置背景
华南农业大学历史悠久,学校秉承“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以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的理念,围绕农林实践教育的核心,为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多层次农事实践教学体系,强化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于2013年5月成立了农事训练中心。该中心围绕华南农业大学多层次人才教育培训目标,模拟建设与农林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现场职业环境,开展农林业通识性生产基础知识普及教育,全面丰富学生的农事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农事实践技能。学校农事训练中心下设7个训练站,包括农学训练站、林学与园林站、园艺训练站、农事教导与服务站、资源环境训练站、动物养殖实训站和植物保护训练站等,依托训练站对全校本科生开展为期一周的农事训练通识教育。[6]
二、苗木繁育技能训练课程设计
苗木繁育技能训练是林学与园林站农事训练课程的一个模块,该课程面向全校本科生,自2013年9月开始,已经对车辆工程、音乐学、电子类、应用化学、物流管理、经济学、动物医学、法学等19个非农专业本科生开设,8课时,3780人次参加。苗木繁育技能训练依托现有的苗圃、温室等科研教学条件,以将森林培育、林木育种等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苗木繁育技能训练通识教育。
(一)基础理论讲授
苗木繁育相关基础理论是苗木繁育技能训练课程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能让学生学习到开展苗木繁育过程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进而能够树立科学育苗的意识,并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实现苗木科学、高效的繁育。讲授的苗木培育理论基础,包括苗木种类、土壤耕作、苗圃除草、施肥技术,播种苗培育、无性繁育(扦插、嫁接、组织培养)以及容器苗培育等方面。可参考的书籍资料包括各种育苗教程,专著以及各项国家、行业、地方技术规程等。笔者建议参考孙时轩主编的《林木育苗技术》、沈国舫主编的《森林培育学》、张志毅主编的《林木遗传学基础》、湖南省林业厅起草的地方标准《马尾松播种育苗技术规程》等。
(二)实际操作训练
1.训练内容设置
训练内容包括播种育苗、营养繁殖中的扦插与嫁接繁育技术、容器育苗。播种育苗是指利用种子来进行繁殖,播种苗具有父本、母本双亲的遗传特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强,采集、贮藏、运输方便。营养繁殖是利用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再生能力繁殖新植株的方法,扦插和嫁接是营养繁殖的两种主要方法。
2.小组分配模式
一般而言,采用6~8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为宜,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有团队意识,合作完成各个项目,同时也可以更好利用有限的苗圃地,更好的实施训练。
3.实例1:苗床播种育苗训练
用种子播种繁殖所得的苗木为播种苗或实生苗,由于播种技术较为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大量的苗木或嫁接繁殖用的砧木,在苗木繁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实际操作训练中需要让学生们了解这项繁育技术。播种育苗步骤包括整地、苗床土壤处理、播种。在本课程中,主要让学生们进行整地,做床,进行播种,练习撒播、条播、点播三种播种技术。选用小粒种子练习撒播,将种子均匀的撒在播种的苗床上;条播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播种方法,适用于各种中小粒种子,按照一定的行距,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播种沟中,以南北向为好,播幅选3~5厘米,行距20~35厘米;点播练习即选用大粒种子按一定的株行距将其一粒一粒的播在苗圃地上。
4.实例2:苗床扦插育苗训练
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在农林业生产中,不同植物扦插时对条件有不同需求。为了让非农本科生了解及能够掌握扦插基本技术,本课程设计让学生在沙池中练习扦插,包括整地、建高床、制穗、扦插等过程。
5.实例3:容器育苗训练
容器育苗因其成活率高、发根快,也可进行机械化或工厂化育苗。本内容可让学生了解容器苗所需基质以及常用配比,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采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5:3:2的比例进行混合作为基质,进行容器苗育苗操作。
6.实例4:嫁接繁育训练
嫁接是目前很多经济树木常采用的一种繁育方式,因此,在本课程中,也希望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嫁接的操作步骤,在实际操作中,主要让学生练习枝接和芽接。
7.课程考核
课程采用“实习评分+小组汇报”综合考核方式,其中实习评分占70%,小组汇报得分占30%,此外可根据学生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创新性见解及具有创造性的技术改进等给予加分。值得注意的是,课程考核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1)考核学生课程内容的完成及对各个操作项目基本技术要点的掌握;(2)对学生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学习和实践做出中肯的评价和鼓励;(3)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培养独立操作和团队协作并行的能力,培育其创新性思维。
三、苗木繁育技能训练课程施教效果
对于学生来讲,丰富知识储备,开拓自身视野,从各个领域充实和武装自己,才能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自己的专业课程,也有必要对基本的农业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学校专门开设的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为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农意识,爱校意识。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感情,加强专业劳动技能的训练,增加对农作物生产的感性认识,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等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作用,对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加强组织性、纪律性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与建议
因教学资源所限,农事训练中心课程内容繁多,课程安排十分紧密,上课人数多,如何让学生在短暂有限的时间里既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同时完成好实际操作,对任课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因而需要不断实践、改革和创新。苗木繁育技术实践课程开设以来,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缺乏衔接性,每个班级的农事通识教育历时1周,基本上半天或1天上一个模块内容,但模块与模块之间缺乏内在逻辑和联系,因而各模块之间缺乏紧密的衔接;(2)农事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学生多,教师少,师生数量比例失调,同时授课老师本身也有专业课程教学压力,相互叠加,任务繁重,影响了教学积极性;(3)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扦插、嫁接、播种是目前林业生产上用得比较广泛的繁育技术,对农事教育来说具有很大的实用性,但是由于上课的学生都是非农专业学生,他们对农林的了解较少,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少学生是为获取学分而选课上课,教学课堂上缺乏互动。
为了更好实施对非农专业本科生的苗木繁育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
1.规范课程设置,建立林木育苗相关的通识性生产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模式,包括:(1)理解1个基础(苗木培育的基本理论);(2)掌握3种方式(容器育苗、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3)构建和优化课程配置模式(实施先理论,次示范,再操作,后评价的授课模式,使学生将“育前准备、育中技术、育后管理”等环节有机结合)。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懂理论、熟技术、会育苗、育好苗”,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多、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将林业苗木繁育理论和技术普及至每一个华农学生,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基础常规的育苗知识并得以实践。
2.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提高实训质量。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实践教学教师在素质要求、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上与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有很大区别,应针对岗位特点,实施有效的考核和管理,调动实训教师的积极性。如果教师们只关心自己的研究课题,而在考核制度硬性要求下应付教学任务,我们的本科教学也很难有成效。另一方面,转变学生对通识课程仅仅是混学分的“水课”这样的认知态度也很重要,这就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加强通识课程的重要性宣传。诚如密西根大学原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博士所说:“尽管难以给通识教育下定义,它的实现也极具挑战性,但这难以捉摸的通识教育的目标可能依然是使学生为终身学习和变化的世界做好准备的最好途径。”[7]
[ 注 释 ]
[1] 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27-28.
[2] 郡彬华,谢黎智.通识教育的内涵辨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6):17-18.
[3] 刘铁芳.大学通识教育的意蕴及其可能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2(7):5-6.
[4] 李泽民.关于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再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4):47-50.
[5] 麦宇红.农业院校通识课程设置调查与分析――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0(2):56-58.
篇9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精品课程 改革 建设 探讨
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与农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典范,是研究农业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培养、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提出了“西部开发,生态要先行”的号召。为此,农业生态学更应该密切联系西部实际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实际,在挑战中深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农业生态学课程体系可谓势在必行。
在我国1987年起陆续设立农业生态学课程的形式下,石河子大学从1985年开设此课程,初定为选修课,经几年的努力与完善,1994年正式规定为农学专业必修的学位课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校的农业生态学学科体系已逐步发展起来,在农学、植保、资环、林学、畜牧等专业均开设了农业生态学课程,并在教学中受到学生广泛欢迎及教学部门的好评。2007年作为我校精品课程重点建设,作为一门年青的学科,农业生态学的地位、意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方面还有许多改进与完善。
1.课程改革与建设内容。近几年,农业生态学作为石河子大学精品课程的教学项目,我们围绕课程建设任务书,对农业生态学课程进行了全面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主要涉及:教学观念更新问题;农业生态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新和优化问题;教学方法、手段改革问题;教材建设问题;实践性教学内容、方法、途径改革问题;成绩考核方法、方式问题;教学实习基地陈设及教学实验室设备改造问题;教研组内教学任务配置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探讨、研究和实践。
2.课程改革与建设成效。
2.1 革新教学观念,重新定位农业生态学的课程性质。突破原来我校将农业生态学作为专业课,只限于农学开设的局限,目前将农业生态学重新定位在:突出专业基础课的地位,同时作为农业、生物等自然科学大领域范畴的重要课程,面向多个专业开设,在提高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上发挥积极作用。近几年,新开该课程的植保学、园艺学、生物学、动物科学等专业的学生普遍反映比较感兴趣,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
2.2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再原有农学专业基础L,依据不同专业关于生态学课程的性质、教学重点、任务的不同,对原有农业生态学课程进行调整,将生态学授课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基础内容(包括生态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及生态意识的掌握)和应用内容(结合典型区域进行原理的应用与实践)。尤其在生态学应用上,从不同专业出发,以专题、讨论等形式讲授。加强了新设置的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完善,体现了针对性强、新颖、实用特点。
2.3 实验课的内容和形式的更新。以往生态学实验开展一直依托农学系作物栽培与耕作实验室,没有独立的实验室,更没有仪器设备的专向投入,实验开展主要以演示性实验为主,没有发挥本学科的特色,严重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目前除对原有内容进行更新外,增加了生态学研究新方法和技术的应用以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由原有的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为主转向技能与运用理论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重。
2.4 教材建设和教学素材的收集。针对生态学涉及面广,灵活性强等特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形成了主教材,试验教材、辅助教材,更替教材等一系列教材建设,同时积极组织主编或参与编写了相关教材,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另外针对抽象的章节,收集了图片等素材百余张。
2.5 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结合多项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积极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研制了效果较好的、多套CAI课件,并建设了教学网站,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立体性、易更新性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交互性、高效性。
2.6 探讨适合生态学学科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直观式、参与式、案例分析、教研结合、双语教学等,将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成果逐步用于教学实践。充分利用直观性强的材料(图片、影像、动画),积极组织学生的参与热情,将目前的生态学热点问题以课程论文、讨论课、学生自讲课等形式引入教学,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加以灵活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2.7 优化和改革课程考核体系。对于有实验实习的必修课,普遍采用全程化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课程论文、实验成绩、实习成绩、结业考试成绩。避免了以一次期终考试定优劣的局限性,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选修性的课程,没有实验实习,主要是采用课程论文、平时、期末的成绩来进行课程考核。
3.课程建设的创新点。近几年,针对不同专业,经过教学内容确定以后,如何通过最合适的形式使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是课程教学是否成功的又一个关键环节,为此本课程精心组织教学,尽力达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进行了以下探索,与以往课程建设相比,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3.1 充分发挥教学与课研相结合,系统授课与专题讲解相结合。结合教师丰富的科研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每讲授完一部分基础内容,就进行一个专题的讲解或分析。这样使学生不但了解了农业生态学基本原理,也学会了如何将理论运用生产实际之中去的方法,同时也了解了目前农业生产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使学生不但掌握本课程理论知识,同时获得了较强实际工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统一。由于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业领域,对农业生产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于农业生态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有着一定的想法,通过课堂讨论和研究性学习过程,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创造热情,强化了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意识,变学生的被动性学习为主动性学习。实践表明: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当老师、研究性学习及课程论文撰写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3 广泛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实现效果与效率的统一。除传统的直观教学方式外,还广泛采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为此还收集了有关录像材料,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不但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授课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教学素材和设备的不足。鉴于学生对英语的需求,即将开设双语教学。
3.4
篇10
摘要:《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主要必修课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实验教学的方法、内容和考核方式对《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探讨,主要分析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提高《植物病理学》的实验教学质量,为以后更加完善有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273-02
《植物病理学》是全国各高等农业院校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涉及农学、植物科学、园林、园艺以及中药资源开发等相关学科,是一门理论和应用并重的学科,其学科目标是让相关专业的学生了解《植物病理学》课程讲解的基本原理,获得和提高有关植物病害的规律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目前,高等农业院校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甚至掣肘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高等教育中的实践性教学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此,在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要对普病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了达到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为农业院校《植物病理学》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一、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1.合理选取教材和参考书,补充最新的概念、方法和观点。随着科技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更需要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因此实验课程尤为重要。教师应重视实验教材的基础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等。现在,我们主要采用吉林农业大学主编的《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校内教材),设置观察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和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国地域辽阔,植物种类多,相应的病害种类也多。长春市位于吉林省东北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当地植物病害上。走出实验室,在田间进行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病害症状,而不是单纯地记忆书本上的抽象概念,有利于他们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培养所学专业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实际,优化重组教学内容。学分制的实行,大量缩减了植物病理学的实验教学课时,为教学任务的完成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要想教学质量不受影响,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精练的选择。对各门实验课中的重复部分进行删减和重组,通过农业植物学实验课和理论课的有机结合,高效率地利用教学课时,加大有针对性的教学信息量,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施教,训练广大植物学专业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在魍车氖笛榻萄Х绞街校教师是活动执行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基础理论进行验证,对实验操作技能进行实践。这种被动的学习方法,不仅容易使学生丧失对实验课的兴趣,而且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他们只是被动地执行,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收,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全面且熟练地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对原有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1)增强实验室开放程度,增加开放性实验比例,学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最好地方主要是实验室,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随着高校转型应用人才的改革,实验教学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增加实验室建设投资力度势在必行。为了培养具备良好理论基础、动手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新型农业人才,建立学生动手、思考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实质上是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仅仅进行简单的验证性实验,把课本内容重复做一下,缺乏相应的设计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增加开放实验室后,基础性实验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验证性实验则应让学生自我思考、分析、检验病害的发生原因、机理等,有利于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并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甚至能触类旁通地解决问题。如果遇到教学讨论也解决不了问题,可以在任课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设计、进行相关实验,或分小组自主操作。这种自我设计、自作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查资料,问同学、教师或有经验的工程师、技工等,形成一定的发散性思维,锻炼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为进一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2)实验教学课程应加强学生自主课前预习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一般情况下,实验性课程以教师引导为主、学生参观为辅,主要是观察病原物玻片和病害标本,旨在掌握某种病害的症状特点和病原形态特点,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做不到自主地进行课前预习和准备,教学实验过程中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不能正确地反映出所观察的内容。更有学生“走马观花”。对教师准备的材料缺乏了解和细心观察,而是把心思用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上,参照课本画一幅类似的形态、症状图就算完成任务,课后很容易忘记所学习的病害症状。因此,任课教师要改变课上辅导、课后写作业的教学模式,鼓励监督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发现问题,总结课程中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注意事项,以便上课时能及时和教师沟通解惑,力求在不翻看书本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实验过程。而且,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习积极性,强化教学效果。(3)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拓展传统的板书教学,使抽象乏味的知识更加形象化、单调的讲解趣味化,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求知欲。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内容涉及植物病虫害的症状、病原物的形态等,内容丰富。新型的多媒体课程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在真实的情境和音响效果下,教学效率和质量都有相应的提高。例如,观察真菌的形态,可增强学生对病原真菌特征的直观印象,掌握病原菌的危害特点,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再如,观察细菌病害的喷菌现象时,教师通过显微镜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演示,可让学生准备细致地掌握细菌菌体从病组织中喷出的状态,还可将病害不同时期的发病部位、发病症状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加深他们对病害的理解,更好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三、实验教学要改革考核方式
要想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就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规范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提高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实验成绩由各项实验的实验报告评定,这种考核方式太单一,容易导致学生不重视实验操作,而忙于完成实验报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对实验教学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重视实验操作。因此,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的成绩评定标准是:实验报告占50%,考勤情况占10%,实验操作表现占40%。这种成绩评定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可以综合考察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全部表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促进他们实验操作的主动性。
四、结束语
植物病理学实验课教学非常重要,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丰富理论常识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对提高《植物病理学》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他们日后从事植物病理学相关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广大农学院植物病害专业的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月敏,杨梅,高智谋.《果树病害防治》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174-16176.
[2]付兵.建立开放式实验室的必要性及其管理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3):126-127.
[3]台莲梅,张亚玲,靳学慧.农业植物病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0):118-119.
[4]李淼,檀根甲,丁克坚,等.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280-8281.
收稿日期:2016-11-17
- 上一篇:护理急救知识培训内容
- 下一篇:护理专业入门知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农学专业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