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体系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体系

篇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开始大量的应用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技术大大的提高了城市道路交通的管理效率,帮助城市健全道路交通管理体系,使城市的道路可以畅通的运行。如何更好地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是目前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本文中着重阐述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化;道路管理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技术逐渐开始兴起,信息化技术被应用在各个方面。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道路交通问题是城市建设的首要因素,因此,信息化技术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尤为重要。我国必须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改善城市交通问题,为城市建立一个畅通完善的交通体系。

1.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的理论体系

在研究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的相关内容之前,我们必须要明确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理论体系,从而为信息化寻找到重要的理论支持,并且将交通管理的相关理论内容和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全面实现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化。

1.1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化的内涵。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如:交通产品信息化;交通科学技术信息化等等,目前,信息化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信息化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也在实现着转型,我国已经迈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因此,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在全球化的今天,信息化帮助我们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变化,提供了发展的动力。道路交通管理的信息化使我们更加便捷的处理道路交通的各项内容。通过信息化技术,我们可以及时的了解到交通路段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帮助交通管理者快速的赶到事故现场,进行事故的处理。同时信息化技术也使道路交通管理更加科学化,通过信息处理技术,使交通管理者分析不同事故的严重程度,然后做出不同的处理。

1.2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化体现在方方面面,根据不同的标准,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化的内容划分也就不同。根据目前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系统来说,主要是以信息功能作为划分的标准,可以分为:采集类信息化系统;处理类信息化系统;资源共享类信息化系统和辅助决策类信息化系统。这些系统在信息的处理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对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来说起到了多方面管控的作用。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内容丰富,覆盖广泛,形成了全面的信息网络,帮助交通管理者全方面的掌握交通信息,处理城市交通问题。

1.3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理论依据。目前,有关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的理论有很多,我国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的理论依据是十分全面的。这些理论支撑了信息化主体,使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这些理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主要说明了流程对于处理各项事务的重要性,只有将所要处理的事情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才能使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从而高效的完成事务处理工作。流程再造理论从流程的本质上进行了系统化的探讨,根据不同事务的轻重缓急进行事务的再次排列,像这样将所有事情打乱重新排列的方法,提高了事情处理的整体效率,实现了信息处理的高效化。其次是虚拟企业理论,这个理论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的,该理论主要是指各个企业间构建信息化的平台,从而进行信息的共享,达到资源利用的最高化。

2.对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的思考

我国的信息化技术还处于成长阶段,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使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2.1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意识。目前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的意识还不是很强,很多地方仍然保留原有的传统观念,对于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到位。这就导致了交通信息化设施不完善,无法实现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同时,还存在着交通管理人员的信息化专业技术不强的问题,当事故发生的时候,难以完成信息化工作。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可以不定期的举行道路交通信息化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为各地区的工作人员普及信息化知识,增强信息化技能。同时需要为各地区的道路管理部门配备完善的信息化设备,确保硬件设施完善,达到国家的标准。

2.2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考核机制。我国大多数地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考核机制都存在着不健全的问题,这就导致了道路交通信息很难及时准确的收集起来,信息化也无法实现。因此,我国必须推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考核机制,建立健全评价体系,统一各个地区的评价标准,确保信息化可以有效的实施。交通管理的考核需要包括很多方面,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将信息化纳入考核标准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完善考核体系,以信息化作为核心内容,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事业,使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得到全面的发展,交通信息可以充分的在信息系统中流通,确保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可以实现。

3.总结

信息化技术对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实现了道路交通信息化可以更加高效快捷的处理各项交通事故,帮助城市道路实现自我管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还将不断的更新信息化技术,更好的将信息化应用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使城市道路交通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国敬.浅析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学时代,2013.

[2]牛冠群.中山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篇2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进程显著加快,对于城市发展的基础内容道路交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城市发展来看,道路交通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道路传输力不足、交通结构不发达、交通设施陈旧等方面,导致了道路拥挤等问题的出现。因此,要想保证城市的健康发展,必须尽快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进一步做好做好交通规划管理工作。

一、问题分析

在当前的城市发展中,道路交通规划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规划管理流于形式

关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一直有着评价体系的,很多城市为了得到较高的评价分数,往往在编写管理规划时没有全面的考察实际道路交通情况,文本的编订主要是为了评比需要,缺乏实践性。很显然,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应用这样的规划文本,是得不到任何成效的。而且,很多城市的相关领导没有较为长远的发展目光,即使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分数,但是实际上是名不副实的,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并没有与高分数相符合的管理水平。长久下去,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将会面临更多的问题。

(二)规划管理缺乏针对性

在很多城市的交通管理规划工作开展中,没有科学的考察本城市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只是一味的照搬规划内容,僵硬的按照程序管理,最终得不到较高的管理效率。对这些城市而言,在规划管理工作开展中,根本没有明确的了解规划管理的具体工作,没有深入的分析在道路交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将会遇到的问题,对于具体的道路交通规划内容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导致最终的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三)混淆规划与设计

很多城市在交通规划管理工作陷入了一个误区,将道路交通设计看成是交通规划,混淆了规划和设计的概念[1]。在规划工作中,规划文本的设计加入了交通标志设计等内容,虽然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效用,尤其是促进了中小城市交通管理的规范性,但是对于大城市的交通管理却不能发挥出较大的作用。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仅仅是道路交通设计,而不是规划。

二、规划管理对策

(一)明确基本内容

第一,道路交通情况调研。在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工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实地的调研考察,全面充分了解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在调研中需要搜集的资料主要有: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率、城市道路布局、交通流量、包括居民、机动车等在内的城市交通出行特征、道路交通区域划分、交通管理设施等。整个调查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同时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有关道路交通部门应该重视。但是从现在的调研工作来看,很多的相关部门都对此缺乏重视,基础数据收集不充分,甚至很多数据都是在以往的基础上稍作改动的,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规划方案不符合实际的道路交通情况,缺乏实践操作性。

第二,诊断与分析。在经过了全面的道路交通调研后,接下来就要对数据资料进行诊断和分析,包括对当前城市交通现状的诊断和交通需求的分析。在诊断工作中,主要是在全面了解基础数据资料的前提下,结合当前的城市交通管理政策、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程度等诊断当前的城市交通质量。在分析工作中,主要进行的是交通需求分析[2]。结合基础数据建立需求模型,通过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对规划方案作出科学的评价。而且,还要建立包括客车、摩托车等多在内的多车种矩阵模型,以便能够为后期的管理规划提供有效性的数据参考。

第三,制定管理方案。一般说来,交通管理方案的制定是结合了如优先发展策略等在内的多方面交通管理策略的[3]。同时,还包括了如结点交通管理等在内的多种交通管理解决措施。在对交通方案的评价中,可以有效分析出城市交通流是怎样受相应的管理措施影响的;而且,通过交通管理措施的实行,可以科学的预测当前城市发展中的交通运行指标,由此制定出每日的交通管理目标。

(二)把握基本原则

第一,长远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必须要从当前的城市实际交通情况出发,根据道路网条件,做出具有实践性的交通规划,使其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这样才能满足城市发展对交通管理的要求。

第二,可持续发展。交通规划的制定必须要符合人文发展观,以提高城市居住环境为基本要求,全面分析当前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做好规划管理,有效调整不符合发展的交通结构,使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三)分析规划管理特点

第一,衔接性。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它与停车场规划等其他专业性的规划都有着一定的联系[4]。因此,在进行交通规划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做好与其他专业性规划的科学衔接,有机结合当前城市建设的交通管理政策,将提高交通效率作为工作目标,以改善交通环境、加强交通安全为实施重点,全面开展管理工作。

第二,阶段性。交通管理规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分为不同的阶段才能完成,而且,在每一个阶段中,规划的内容也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来说,交通规划主要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实施阶段[5]。在“近期”阶段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详细分析交通问题、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根据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交通管理项目建设规划、顺序、竣工时间;“中期”也是有计划进行,并详细列出管理项目的日程安排;最后,“远期”必须具有方向,准确把握未来交通管理、科技发展等的方向,未雨绸缪,做好相关的工作。

结语: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关系到城市的当前及未来发展,关系到人们的日常出行,必须加强当前、中期及未来管理,而这取决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受到资金、资源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于城市交通来说,政府发展战略与政策的作用是直接性的、决定性的,也是一个协调多方利益的过程,需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对策。

参考文献:

[1]袁文清. 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J]. 城市地理,2014,10:5.

[2]田玉国. 基于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2.

[3]荣力锋.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演化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篇3

关键词:城市交通;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熵值法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5日

引言

城市交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在经济繁荣、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交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以及交通事故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影响着经济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相关概念的研究,结合咸阳社会、经济、交通、环境发展状况,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数学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对咸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从而为城市交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对策支持。

一、咸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文章中关于咸阳市的数据资料主要来自于《咸阳统计年鉴:2013》、《2013年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咸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咸阳市公交发展规划》等统计文献,还有部分数据来自于政府咨询和实地测量。据这些数据资料的可得性,分别从交通功能、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和资源利用四个方面选取了相应的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咸阳市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表1)

二、基于物元分析与关联函数构建评价模型

(一)确定经典域和节域。根据物元的定义,构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设评价指标有n个,即为M1,M2,…,Mn,以这部分指标为基础,将指标定量的分为m个等级,把他们描述为以下综合评价物元模型称为经典域。

令R0j=(N0j,M,V0jk)=N0j M1 V0j1 M2 V0j2 … … Mn V0jn=N0j M1 M2 … … Mn (1)

公式中,R0j表示第j级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物元模型;N0j表示第j级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V0jk表示发展水平是第j级时第k个评价指标Mk的量值范围。

综合评价各个指标的允许取值范围形成的物元模型称为节域。

令Rp=(Np,M,Vp)=Np M1 Vp1 M2 Vp2 … … Mn Vpn=Np M1 M2 … … Mn (2)

公式中,Rp表示各个评价指标允许取值范围的物元;Np表示评价等级全体;Vpk表示Np中关于指标Mk的允许取值范围,即节域。

(二)确定待评价物元。把各个评价指标所收集到的评价信息用物元R0表示:

R0=N0 N01 N02 … N0mM1 V011 V012 … V01mM2 V021 V022 … V02m… … … … …Mn V0n1 V0n2 … V0nm=N0 N01 N02 … N0mM1 … M2 … … … … … …Mn … (3)

(三)确定指标权重。由于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中既包含专家群体的知识、经验和价值的判断等主观因素,也有实际调查数据的客观信息特征,因此本文采取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结合客观赋权法(熵值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以求更客观全面地反映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问题的实际情况。

设层次分析法给出的主观权重为wi1,熵值法给出的客观权重为wi2,则最终确定的权重wi为:

(四)建立关联函数。在建立了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物元模型后,在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时要计算各个待评价物元与经典域的接近程度。在实际中,需要根据指标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本文采用可拓理论中的初等函数关联法。

设为指标Mi的允许取值范围,则指标Mi关于评价等级j的接近度为Ki(Vi)。

若Vi∈[a0ij,b0ij],则Ki(Vi)=■ (5)

若Vi?埸[a0ij,b0ij],则:

Ki(Vi)=■,?籽(Vi,Vpi)≠?籽(Vi,Vij)-?籽(Vi,Vij)-1,?籽(Vi,Vpi)=?籽(Vi,Vij) (6)

其中,?籽(Vi,Vij)=Vi-■(aij+bij)-■(bij-aij)

?籽(Vi,Vpi)=Vi-■(api+bpi)-■(bpi-api)

(五)计算关联度,进行综合评价。若wi为指标i的权重系数,则所有评价指标关于等级j的关联度为:

Kj(p)=■wiKj(Vj) (7)

根据最大关联度原则,求解评价等级的特征值:

Kj(p)=■ (8)

j*=■ (9)

j*为级别变量特征值,从而可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偏向某一级别的程度。

三、咸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一)构建咸阳市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物元。本文将评价指标的水平分为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关于各个衡量指标量值域的确定,主要是以社会经济现象的现实情况为依据,根据与被评价对象有关的空间范围资料和历史资料为基础,以《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00-95》、《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12年版)》对相关指标的规定以及专家研究结果作为评价标准,构建了咸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物元。

(二)计算关联度。根据公式(6)、(7)可计算出各指标Mi关于评价等级j的关联度Kj(Vi)。

(三)合成权重的计算。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W1和熵值法计算权重W2,运用公式计算出综合权重W,其结果如表2所示。(表2)

(四)计算咸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关于评价等级的关联度。根据公式(8)可以计算出各指标关于评价等级的关联度:

K1(p)=■wi・Kj(Vi)

K1(p)=0.0429×K1(V1)+0.0285×K1(V2)+0.0159×K1(V3)+…0.0334×K1(V22)

K1(p)=-0.3264

同理可以求出K2(p),K3(p),K4(p),K5(p)并根据公式(9)进行整理,其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表3)

(五)咸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等级的确定。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12年版)》和前文各指标的分级标准,将评价级别分为五个等级,如表4所示。(表4)

根据公式(2.9)求出咸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级别j*:

j*=■=■=2.732

由特征值j*=2.732,查分级表可知咸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属于C级别,即为一般可持续发展,有待进一步改善。

四、咸阳市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各个评价指标Mi的关联函数Kj(Vi),可以对咸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剖析,从而得出评价结果分级表。(表5)由表5看出,咸阳市相关部门非常注重交通安全,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近年来,交通部门也加强了服务意识,从各方面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从万人公交车标台数、道路网密度、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干道平均交通噪声、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的评价结果来看,咸阳在生态环境和交通公平方面仍需努力和加大力度。从交通投资协调系数、公共交通分担率、环保业投入占GDP比重来看,咸阳仍需要加强交通和环保方面的资金投入。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的研究,建立了咸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然后基于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的量测值和相应的评价等级,运用物元分析法和关联函数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咸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咸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两种赋权法综合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物元分析法和关联函数法来构建模型评价咸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由于受统计数据来源的限制,评价指标体系有一定的不全面之处,并且本文缺乏与国内同等城市的比较,可能与咸阳城市交通实际情况有一定误差,亟待进一步深化、丰富和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窦凌凌.城市交通运输效率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0.54.

[2]付大智.青海省高等级公路可持续发展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6.71.

[3]彭晔莹.公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73.

篇4

关键字:静态交通宜昌市主城区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1、研究区区域概况

宜昌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地城市,“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形条件决定了城市只能采用沿江带形组团式的空间布局,而带状组团城市都是沿交通轴线逐步滚动并发展的,各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需求尤其是周边组团与市级中心区之间的交通联系需求强度很高。在宜昌,平行于长江的城市主干路承载了联结城市各个组团的职能,是城市的“大动脉”,如果停车问题没有解决好将制约宜昌迈向特大城市的发展步伐。因此本文以西陵、伍家岗组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交通现状分析,进而提出解决宜昌市主城区交通问题的相应对策。[2]

2、宜昌市主城区静态交通现状分析

2.1机动车保有量状况

根据宜昌市交警支队的统计,截止到2013年10月31日,宜昌市汽车保有量为875519辆,相比2012年同比增长4.39%,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导致停车需求激增,停车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秩序。[1]

2.2道路交通状况

宜昌市西陵区道路南北向主要是由发展大道、东山隧道以及西陵路、云集路贯穿的轴线;东西向主要是由东山大道、夷陵大道贯穿的轴线。主干道两侧分布多条城市道路,形成沿交通轴线滚动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致使主干道承受巨大的交通压力。然而次干道、支路等受山地城市地形限制发展并不成熟,存在公交系统不完善,停车设施布局不合理,停车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伍家岗区)。

2.3静态交通服务设施现状

目前宜昌市西陵区的停车场布局仍然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停车设施过于集中在市中心的交通轴线上,这样导致交警等车辆管理人员很难在高、低峰时期对车辆进行疏导,进而造成“堵车”现象。(如图1.1)

宜昌市伍家岗区的停车设施主要集中在连接宜昌市主城区的主干道上,如沿江大道、夷陵大道、东山大道,因此合理的路内、路外停车设施分配对新城区交通建设尤为重要。(如图1.2)

3、宜昌市宜昌市主城区静态交通普遍存在的问题

3.1停车位供需不平衡

近几年来,随着宜昌市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根据数据统计发现:宜昌市的汽车保有量已达到84万辆,远大于现有车辆泊位数。“车多场少”的“停车难”问题已普遍存在并制约城市整体发展。

(1)CBD商业圈附近的社会公共停车场、繁华路段周边在早晚高峰、中午时段以及周末时期,普遍存在“车多场少”的“难停车”现状。据大多数车主反映,“有时出去吃饭,寻找停车位的时间甚至比开车时间还长!”他们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去需找车位。由车主反馈的调查问卷统计:商业区中,有65%以上的人认为高峰期在繁华路段以及商业区难以找到地方停车,有86%的人认为停车位不足,其中有21%的人认为停车位严重不足。

(2)居民区内“停车难”现象同样严重。部分新小区停车位不足,平均每户不到0.3个车位,有的甚至才达到0.1,距离宜昌市技术管理规定中的每户0.8个车位相差甚远,大部分旧小区平均每户不到0.28个车位,相比新小区情况更加糟糕,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居民区依旧存在停车供需失衡现状。

(3)规划不合理的商业地域“停车难”问题更为突出。例如规模较小的酒店、宾馆等地,因其未规划停车位或所以车辆横在门前,影响路人出行。

3.2静态交通设施不完备

近些年来汽车的数量快速增长,而且家有小汽车的增长幅度明显,城市交通压力增大。其中静态交通设施不完备是导致停车问题的主要诱因之一。

(1)静态交通设施供求关系不平衡。据不完全统计,宜昌市主城区公共交通停车场的人均占有面积为0.12平方米,与国家标准0.8平方还有很大的差距。要弥补这个差距,需要宜昌市在未来做出更多的努力。目前宜昌老城区(西陵区)的停车位“供不应求”,在CBD商业中心以及城区主干道停车位与实际需求存在明显的差距。同时,在新城区(伍家岗区)公共停车场的分布较少,并主要集中在连接西陵、伍家岗组团之间的城市主干道上,与次干道、支路等交通联系不紧密。

(2)缺乏合理的静态交通诱导设施。宜昌市宜昌市主城区普遍存在由于缺乏静态交通诱导设施出现的“难停车”现象。问题主要集中在老城区(西陵区),如在CBD附近没有明晰的标牌指示地下停车场方位。同时,一些老社区的地上停车场则因为没有明确的车位线划分停车位,私家车占绿化道、人行道等现象普遍存在。

3.3停车秩序混乱

由于宜昌市现有泊车位无法满足更多的车辆停车需求,车辆侵占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等随处停车现象在新、老城城区普遍存在。(如图2.1)

(1)大部分公共社会停车场中出现“人车混杂”现象,如在CBD及大洋百货中间的人行道上经常出现车辆无序停放以及违规、违法停放问题。这些人车不分流现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路口处频繁出现车堵人堵的问题;汽车尾气和噪音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行人身心健康;“人车混杂”现象影响出行的同时也成为交通事故频出的一大安全隐患。

(2)在居住小区中,也出现过类似问题,如桃花岭社区的某栋居民楼下车辆直接停放在楼道出口,完全挡住通道。这种现象在许多公共经营场所司空见惯,使得本来比较狭窄的道路更加拥挤。同时,调查过程中大部分小区由于停车位不够,很多车辆停在消防通道上。这种违规停车现状不解决,对小区住户而言将会是巨大的安全隐患。

(3)宜昌作为湖北省的旅游城市在节假日期间更是承担巨大的交通压力。节假日期间,各个景区车满为患,道路功能发生变化,成为

露天的停车场,对正常的交通通行构成很大的影响。再有就是有些市民本身素质不高,为了自身方便乱停车,更是加剧了拥堵现象。

3.4交通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宜昌市出现的一系列停车问题不能完全归于“硬”条件,很大一部分则由于“软”实力弱。具体体现在交通参与者现代交通观念淡薄,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违章现象管理不严,导致部分机动车驾驶员存在钻执法人员空子的行为,部分交通执法成员也没有做到以身作则。[5]

4、宜昌市主城区静态交通问题对策构想

根据对宜昌主城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的静态交通现状以及问题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合理建议,促进宜昌市城市交通和谐发展。

4.1伍家岗区静态交通改进意见

(1)建立静态交通专项规划,确立静态交通的重要地位

就宜昌市整体交通发展状况而言,宜昌市政府关注度主要倾向于动态交通,普通市民更是知之甚少。由于在静态交通的认识上存在不足,宜昌市“难停车”、“乱停车”等静态交通问题长期存在。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统一的规划协调,因此建立静态交通专项规划是从根本上解决停车设施无序分布的有效方法,也是进一步确立静态交通重要性的方法。(2)提高配建泊车位配比,完善配建停车设施建设

在静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历史欠账不少,许多老旧地方配建要求完全达不到相应的配建要求。因此在现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完善配建停车设施的建设,尽量补齐历史欠账显得至关重要;另外一方面,提高新建区域的泊位配建比是缓解新城区交通压力的一个主要方面。

(3)扩大城区供给,控制停车需求

由于伍家岗区交通建设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很有必要在人流量较大的商业区、旅游区兴建一部分社会公共停车场,以满足未来区域交通发展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则鼓励投资建设停车设施,对于超额配建停车设施给予一定奖励。

(4)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公共交通系统

宜昌市居民人均出行次数为2.16次,非机动化出行方式是居民出行的主导方式,因此公共交通是市民使用的最主要的机动化交通工具。公共交通主导战略是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之一,并起到调控动、静态交通平衡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新城区交通建设方面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公交换乘系统。[1]

(5)借助高新科技完善停车系统

在静态交通方面问题处理时借助高新科技来解决一些问题会远比人工要高效很多。以国内外先进的静态交通管理系统为例,该系统依托GIS平台和道路交通管理数据库,可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分析、需求预测、静态交通实体日常管理、电子查询、停车诱导和辅助静态交通规划等一系列操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辅助静态交通管理。

4.2西陵区静态交通改进意见

(1)建立完善的前后评价体系

西陵老城区在一定程度上交通建设优于伍家岗区,但对于城市中停车设施规划和建设状况需要一个完善的前后评价体系,即规划方案评价及建设实施效果评价,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了解实践情况,并及时对配建泊位数,路内外停车设施配比率作出相应调整,为以后自身管理积累经验以及指导新城区交通建设。

(2)加强管理系统建设

西陵老城区要想做到真正优化交通,必须加强自身的“软实力”,即加强管理系统建设。由于静态交通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为防止职能重叠,建议成立专门部门进行协调管理,统筹安排,形成“统一管理,联合制动”的停车设施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静态交通管理条例,加强执法力度,对于违章停车行为严重惩处;对于未按照规定配建停车设施或配建停车设施不足的,责令限期改正,如未改正,按照配建标准和停车设施建设费用的标准征收停车建设费,并处以一定的处罚;对于停车设施擅自更改使用性质,限期整改,并处以一定的处罚。

(3)改善停车服务设施

西陵老城区普遍存在停车设施供给不平衡以及停车服务设施老旧等现象。为了缓解老城区的交通压力,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宜昌市的交通发展速度,隔三到五年对停车服务设施进行整顿、改革。如调整CBD等大型商业圈的配建泊位数,合理设计交通压力大的主干道路内、外停车泊位数;改善小区、商业区等地下停车场的设施环境,定期安排清洁工清理停车场内的杂物,保证停车场内良好的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定期检查和维修停车设施,保障停车设施的使用效率;完善交通诱导设施,如商业区、小区停车引导和严禁停车标牌设计规范化、老旧社区停车线清晰化等。[3]

4、结语

解决宜昌市主城区静态交通问题,从宏观层面涉及到规划、政策法规、体制、管理、投融资及技术等多方面因素,从微观层面上则要宜昌市主城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对城市静态交通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控制城市的交通需求,帮助创造快速、舒适、方便、清洁、有效的城市交通,提升城市形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4]

参考文献:

[1]宜昌市规划局.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概况[EB/OL].ycupo.com/ghzlg01-2.asp.

[2]郭建.城市静态交通问题及对策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2008(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