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内科护理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隐性知识对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无论是教师资源还是教材资源,都必须与学生资源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学生资源中学生隐性知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经验、思维模式、成长经历、生活文化背景等等。以上这些是造成学生个体差异的成因,而差异产生的结果要么是冲突,要么是共享。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共享差异,不仅要相互学习显性的优点,更要看到彼此隐形的优势,在差异中不断丰富和拓展自己。
《内科护理》作为一门护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它既融合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物学》等基础课程的知识,又与《护理学基础》、《外科护理》等专业课知识相互渗透。因此,要想很好的掌握这门知识,不仅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将书本内的概念、表现、护理措施等显性知识呈现出来,更重要的是要将护理学科的理念、思维等隐形的知识与能力传递给学生。
二、隐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在内科护理的教学中,隐性知识不仅包括一些操作规范性很强的护理技能;更包涵了护理认知方面内容,如护理人文、伦理知识和临床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应急应变能力、人际沟通交流等多方面的隐性知识。如何将这些隐性知识转化为可视、可表达、可传递的显性知识,是我近几年的内科护理教学中积极探讨的问题。探索出一些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教学方法,有效促进了学生对隐性知识的把握及认知能力的提高,具体如下。
2.1教学准备
2.1.1备课
首先要了解学生,充分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精心设计多种通道,预设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情况,构建有效课堂。其次进行教材处理,对于陈旧的已被淘汰的知识和技能,以学生自学为主;而适当拓展临床新进展或前沿的知识和技能。第三,备课知识显性化。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模型、实物等形式让学生从多渠道、多感官、多形式获得信息。最好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学设计上多安排学生参与的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
2.1.2教师
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组织才能、丰富的专业实践知识等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所包涵的隐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隐性知识的传递过程本质上就是“身教”。这种“身教”能够激励学生,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对所学知识的热爱。因此,老师必须严格自我要求,从专业的仪容仪表到敬业的上课态度,都要一丝不苟、以身作则,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感染学生,以身示教,完成隐性知识的传递过程。
2.2教学设计
一个高效的教学设计既要体现教师的思维引领作用,又要体现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任教《内科护理》的老师大多来自临床一线,有着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内科护理的教学过程中,针对疾病特征,我们结合临床典型案例,设计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直接成为新知识的探索者。贴近生活,通过新闻报道及身边的真人真事的案例,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求知氛围,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探索。探索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判断,教师要进行合适、正确的引导,既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切实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给出诚恳的建议。这样的教学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在无形中又提高了学生对隐性知识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
2.3教学策略
波兰尼曾经指出“隐性知识本身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经验、把握经验、重组经验的个能力”,如何将这些经验“明示”或“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则必须采取适合学生的、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2.3.1情境模拟教学
隐性知识依赖于特定的环境和背景,因此,这类知识的获得最好与情境联系在一起。在《内科护理》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临床常见疾病的学习,如《糖尿病病人的护理》、《白血病病人的护理》、《艾滋病病人的护理》等综合性强的内容,我们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教学法。教学活动中中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如医生、护士、家属、患者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既能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能切身体验到不同角色的感受,增强对病人各种心理言行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如何减轻病人痛苦,达到最好的医护效果。这样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团队交流中有效地学习隐性知识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2.3.2案例讨论教学
同学间的交流和讨论,更能形成“共同的认识基础”。它促使了隐性知识在群体的共享和个体自愿积极地将隐性知识外显的行为。例如在呼吸、泌尿循环等系统疾病的护理中,多是老年病人,而传染病相关病人的护理中又有被传染的可能性,有些学生认为这些工作既脏又累,危险性高,专业理想随即动摇。我们及时对此思想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所从事职业的高尚与伟大之处,展开“我的理想、感恩”等讨论。通过讨论将不同的见解统一起来,从而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理想。
2.3.3团队合作学习
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中,我们选择了一些比较常见、易操作的教学内容,如《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等,组织学生分组,到医院、社区、老年公寓、老人活动中心等地方进行调查访问,或者进行现场健康宣教,最后由同学汇报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大家共同分享,共同提高。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知识在交流得到提高和升华,而每人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优缺点能够清晰的显现,更有利于隐性知识流动和分享。(本文来自于《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2.3.4合理的评价机制
篇2
关键词:高职;内科护理;工作过程;教学模式
在护理专业中,内科护理学是支撑其主要专业理论的科目,基础知识系统庞杂,涉及范围较广,承担着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医学教学的重要作用,其为学生提供的先进的理论知识,以及对病因、临床表现的科学分析,能让学生快速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内科护理是一项较为细致、繁杂的工作,对护理人员要求很高,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有细心观察问题、快速归纳、找出问题根源的能力。在传统的内科护理课堂教学模式中,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注重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或者仅仅由教师将实践过程展示给学生看,这样的课堂,学生参与度很低,即使理论知识掌握牢固,也无法很快适应该岗位的具体工作要求,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专业水平大打折扣。在新时代的倡导下,高职内科护理课堂教学在寻找自身创新的新视角――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立足于具体工作中的实践需求,以护理工作中遇到的状况和问题为基础理论知识来源,并以实践应用为教学载体,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问题,寻求解决方式,并进行自我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先进性在于其实践性,而且针对性较强,着力于培养学生在具体工作中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A高职学校为例,其教材版本为人卫版内科护理学及成人护理学,简单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中的运用。
一、研究方式采取比较研究法
研究对象为A高职学校2012级护理专业1班和2班的学生,两班学生都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基础水平并无太大差异。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分成创新班和保守班两个班级,两班全部是女生,创新班年龄为20~22周岁,平均年龄为21.2岁,保守班年龄在20~22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5周岁,其中,在创新班实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保守班依然采取以往以教授书本基础知识为内容的传统教学模式。两班教材均为人卫版内科护理学及成人护理学,其余教学因素,如教学环境、代课教师、资料等全部相同。
二、教学模式理念阐述
传统的教学模式认识到理论与实践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分开,这样就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或者在运用理论知识时十分笨拙,而且也凸显不出高职护理教育的主要特点,护理本科教育的主要方向是把学生培养成研究能力强的护理人才。这体现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科知识内容来安排课程,主要解决的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中职护理教育的主要方向是培养服务型护理人才,在教学中则呈现为基于经验培养的技能学习,主要解决的是“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高职护理教育与他们相比有多方面的差异,其教育的主要方向是培养具备较高策略技能的护理人才,既要知道“为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做”,即高职护理教育要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A高职学校为顺应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在对内科护理进行课程开发时,严格根据实践操作步骤来组织教学内容,凸显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三、教学方案的制订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严格按照内科住院病人护理工作过程的实践操作来安排课堂教学。在课堂上,要选择教育价值高的案例,以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程序为步骤组织教学内容,先让学生回答“这个是什么病?”“病因是什么?”“如何治疗?”等问题,之后在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后,学生就基本掌握了此疾病的概念性知识、病理、发病机制等,然后根据实际的护理工作安排学生进行模拟。
四、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选取的,针对内科护理学科以及内科护理学及成人护理学教材,大致可以选取讲授法、病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体验学习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其中,病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使用最为广泛,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但要注意,选取的病例要有较强的典型性和可操作性。
护理专业本身就是一种对实践操作需求较大的专业类型,其中的内科护理更是内容庞杂,更需要“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作支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新时期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致力于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能力,正是目前社会所崇奉的人才理念。
参考文献:
[1]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02).
篇3
【关键词】内科;临床护理;质量措施 The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pedic Surgery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nternal medicine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improving measure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concept of the medicine, medicine clinical care in an all-round way, and the new forms of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nursing care onerous task and the patient and family to heightened expectations are increasing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obvious,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s each medical health care workers currently face and soul-searching question.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impact classification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nursing of internal factors, and then to the DuoNian medical care practice experiences, puts forwar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ternal medicine clinical nursing measures,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Medical ;Clinical nursing;Quality measures
临床护理是卫生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临床护理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医疗事故也并不鲜见,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成为目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1影响内科临床护理质量提高的因素
1.1 护理观念缺失:态度决定一切。在很多工作领域,思维意识的建立对行动的有效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目前的情况下,多数的护理人员都不具备科学的护理观念,在临床护理整体意识和护理个性化方面表现尤其突出[1]。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对护理理论知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必须从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观念和意识做起。
1.2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导致长期以来社会大众形成的一种对内科临床护理的错误理解,对于内科护理工作者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与此同时,人们的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使人们对临床医护工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提出了对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的迫切要求。
1.3 医护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不足:医护工作者综合素质较低是内科临床护理质量难以得到根本提升的硬伤。在我国多数的医院,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效益,对护士实行聘任制,一大批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科生一毕业就走上了内科临床护理的岗位,在实施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难以满足患者的健康和心理需求[3]。而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普遍存在护理记录不及时或者护理记录缺失等问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不重视对患者情况的及时记录导致患者病情与抢救记录缺失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
2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的措施
2.1推行护理风险管理,在分析护理风险成因的基础上,对医院的临床护理推行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新兴的临床护理控制理论。存在于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内科临床护理方面,收治是大量的急、危、重病人,同时由于内科病人病情复杂,增加了临床护理的难度;其次,近年来各种介入法成为内科疾病诊治的一种手段,但是其自身存在的高风险性以及对护理的高要求大大增加了内科临床护理的风险。
2.2引入层级管理,完善内科临床护理,层级管理也是一种新型的内科临床护理管理模式[4][5],其基本的框架结构为:专科护士长—专科护理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成层级结构由上到下。通过实行层级管理,能够更加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医院的护理资源,在清晰明确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有目标的将分内的工作做到最好。
2.3建立差错事故报告登记制度,确保护理安全加强质量控制,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鼓励大家积极上报。对积极上报者给予适当的奖励或减轻处罚,对故意隐瞒不报者施以惩罚。
2.4培养医护人员的慎独精神[6],医护工作是直接为病人的生命和健康进行护理服务,因此,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方面的慎独精神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负责。医护人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质量的完成临床护理工作、保障医患健康安全的基础。
3结语
通过上文对影响内科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因素的分析以及进一步的对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策略的研究,能够对我国内科临床护理方面有一个深入性的了解。同时,对于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策略的分析能够帮助有关单位发现自身问题并进行合理的改正与建设,有利于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潘少山,孙方敏.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49.
[2]张密香.急诊科护士出诊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95.
[3]郑群怡,张秀英,张海燕.适应新的护理理念,加强对护士的培养[J].中国护理管理,2005,(06):31-33.
[4]吕华,李忠丽,张艳红.我院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02):25-26.
篇4
【关键词】 内科; 优质护理服; 实践; 体会
2010年1月22日,卫生部下发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通过开展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示范工程”活动,从而为患者服务[1]。笔者所在医院开展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通过转变观念,规范服务,创新管理等各方面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切实体现现代优质护理的本质,即科学而实效的护理,现将笔者所在医院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1 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转变自身的服务观念
过往的护理服务理念是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护理,只是给予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护理服务只是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而忽略了患者其他方面的护理服务,如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对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首先要护理人员自身改变服务观念。笔者所在医院内科对所有护理人员都进行转变观念的培训和宣传工作,让护理人员认识和理解当今护理领域中的转变。要求护理人员在注重患者治疗需要的同时,还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树立“人文”观念,尊重患者权利,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态度[2]。
2 全面提高内科护理团队的各项综合素质
现今对护理人员进行服务的理念应以“患者为中心”,为适应护理工作的发展应重视对护理人员的各项培训工作,加强其爱岗敬业、使命感、责任感,提高其对本工作的认同感,培养护理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沟通、合作的能力,加强团队凝聚力。为保证护理人员的知识可以得到与时俱进,保证护理人员接受培训,促进护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定期组织人员外出进修,带回先进的技术和新的护理理念。鼓励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护理教育,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定期举办护理研讨会,聘请护理学者来医院进行讲座。组织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风尚。建立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工作量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划定考核,将考核结果与护理人员的晋升、评优相结合[3]。
3 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树立自身的职业形象
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的沟通技巧,以便于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还应树立自身的职业形象,注意保持自身语言、礼仪、服装等方面的职业形象。护理人员在病房门口应主动迎接患者,并向其介绍科室的环境和仪器的使用方面、注意事项等。询问患者的需求情况,并尽量给予满足。要求护理人员每天都要和患者进行沟通,抓住时机对患者说些安慰性、鼓励性、积极暗示性和健康指令性的话语,在与患者交谈时注意力要集中,态度诚恳,并不时的加以点头或手势,以增添语言的力度,使患者深切体会到医护人员对他的关心。
4 保障患者有一个良好的治疗和护理环境
患者治疗和护理的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通风良好、温度适应等。定期给予病房各项仪器、病床、床单等进行消毒工作。并可在病房中设计温馨的环境,让患者感到家的感觉。每一件物品的摆设和使用都要从患者舒适方便的角度出发。维护患者的个人空间,保障患者睡眠的安静。病房中可播放一些优雅舒缓的音乐,以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的心理,让患者可以在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得到康复。
5 完善各种护理操作规范和流程,制定规范的实施细则
所有护理操作规范和流程都应按照制度来完成,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并完善相关的制度、流程、表格。制定基础护理完成表、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监测记录单等各项记录表。注重护理工作的细节之处,如调整患者的病床及、定时进行巡视等[4]。
6 制定合理的排班表,弹性排班与APN连续排班相结合
确保护理人员的人数满足临床的需要,明确各级护士岗位职责,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实施护理人员的分层级管理,实行护理责任包干。责任护士分管重病患者,负责解决本组疑难、高风险、高难度技术和指挥危重患者抢救,轮转护士分管病情稳定的患者。护理人员工作职责明确,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增强护士的责任感,改善护患关系。简化及减少护理文书书写,弹性排班与APN连续排班相结合,让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对患者进行服务。
实现优质护理服务,除了自身的服务理念要进行转变还应不断提高、完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社会、医院都应给予保障,医院应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护理服务的项目,保障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改善护理服务设施,提高护士待遇。推行护士责任制,给予患者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这需要医院的护理模式、护理管理等都得到转变[3,5]。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赢得了患者的信赖,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由85.4%提高到97.3%,护理人员增强了主动服务意识,护患沟通技巧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改进,护患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促进了医院护理工作稳步推进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R].2010,1,26.
[2] 王彩云,贾金秀.实施护理垂直管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32.
[3] 邱瑞娟,张广清,刘玉珍.开展优质服务提升护理品牌[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58.
[4] 徐同巧.适应整体护理模式提高基础护理质量[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9):1060-1061.
篇5
【关键词】: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内科护理管理;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26-01
内科是医院中患者疾病种类最多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1],因此,本院选取40例内科护理人员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和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内科护理人员40例,接受管理的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并将内科护理人员进行抽签随机分组方式,其中20例为观察组,20例为对照组。
观察组;内科护理人员全为女性,年龄20~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67±2.45)岁,其中中专的有7例、大专的有6例、本科的有7例,工作时间为1~5年之间,平均工作时间为(3.21±0.15)年。
对照组;内科护理人员全为女性,年龄21~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14±1.98)岁,其中中专的有6例、大专的有7例、本科的有7例,工作时间为1~6年之间,平均工作时间为(3.75±1.21)年。
观察组对照组内科护理人员性别、学历、工作时间,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内科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观察组:观察组内科护理人员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
(1)管理小组:由内科护理人员组成优质护理管理小组,管理小组成立后对管理小组内的成员进行考核,考核完毕后由护士长根据护理人员的考核结果以及工作时间和经验进行分级管理,考核结果满意且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则担任责任护士,考核结果一般的护理人员则担任助理护士。
(2)职责划分管理:护士长应对内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监管,并制定护理制度;①首先,明确内科护理人员护理常识、岗位职责和工作质量评定标准,②制定内科患者突发事件等对应措施,③要求内科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护士长应告知责任护士每日应做好内科患者基础护理,每日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护理工作应着重于患者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
(3)护理质量管理:护士长应每周对优质护理管理小组成员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并总结,在每周五开展护理总结讨论会,针对内科护理人员在临床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意见,每周对优质护理管理小组成员工作质量进行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工资绩效挂钩,给予考核结果优秀的护理人员奖励。
(4)护理管理理念:护士长可通过定期开展内科护理知识讲座,加强内科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并在管理工作中应提倡人文关怀护理,以人文关怀理念为导向,加强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护理的认知,使内科护理人员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内科护理人员管理后的服务理念、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使用SPSS19.0软件,两组内科护理人员管理后的服务理念、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评分进行统计处理,服务理念、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评分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经过管理后,观察组内科护理人员在服务理念、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评分的比较中显著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近年来,在内科护理中发生的护理纠纷事件呈上升趋势[2]。一项良好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减少护理纠纷事件,还能增加内科护理人员综合评分。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主要优势为;(1)能有效的保证内科护理人员工作质量,避免护理纠纷事件与护理中潜在的医疗风险,(2)能有效提高内科护理人员服务理念、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评分,(3)护理人员管理后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最佳护理服务,还能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3]。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内科护理人员经过管理,观察组内科护理人员在服务理念、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评分的比较中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具有良好的管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夏春香,姚启燕.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3):4051-4053.
篇6
【关键字】神经内科;优秀护士;素质;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92-02
神经内科在医院内相对于其它科室,是较为特殊的科室,原因是患者多为年龄较大,病情复杂,合并症多,且可能存在意识障碍、瘫痪、大小便失禁、共济失调、言语障碍、周围神经病及肌肉疾病的病人还可能存在肢体麻木及剧烈的疼痛,更为严重的是大部分疾病遗留残疾的几率大,再加上住院时间长,致使病人经常存在明显的焦虑、烦躁、抑郁及恐惧等精神症状,增加了护理难度,临床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这样对护理人员的要求相应提高,那作为护理任务完成的主要执行者护士具有什么样的素质与能力才能适应这种需要呢?本文浅析如下。
1 高尚的道德品质
护士的思想意识与道德品质影响着其行为、态度、护理质量,只有思想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做好护理工作;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个护士必备的素质,高尚的医德医风、热情细致的服务,文明礼貌的用语能够送给病人一丝温暖;积极、乐观、开朗自信的精神面貌能够给病人传递正能量,同情心与责任感能给病人带来安全感,高尚的医德与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也是老年慢性病患者所希望护士具有的[1]!
2 精湛广泛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传统的专业能力指熟练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知晓本学科的技术操作标准等,作者认为作为一名神经内科的优秀护士还应具备营养学、中医、预防医学等相关知识。
2.1 营养学知识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基石,营养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很大影响。多项调查发现营养是人们达到良好健康状况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一些疾病对食物是有选择性的,有利于身体恢复的要多吃,不利的要少吃或不吃,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等疾病能否康复与饮食调控合适与否关系密切,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但目前护士整体营养学知识欠佳,需要加强学习与教育[2,3]。
2.2 中医调护知识
中医调护在我国历史悠久,中医护理观比较独特,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对生活起居要求顺四时调阴阳,避时邪养形神,生活起居有常;情志护理要求调和情志,平静心境;目前医院护士大多毕业于西医院校或护校,对中医护理理论不了解,中医护理操作不会,对中药知识的了解更是凤毛麟角,而神经内科病人多患有慢性病,西医治疗效果有时欠佳,故而护士有时应采取中西两种护理方式来加快病人的康复,自身应加强中医护理知识的学习与储备,科室内应张贴中医穴位挂图,针灸、火罐等器具做到常规备用,并让护士掌握其使用方法。
2.3 预防医学知识
神经内科病人以年老者为主,且并发症多,慢性病多,此疾病非一朝一夕造成,可能与长期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有关,故而治疗也非短期能够完全治愈,预防医学相关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引起疾病的相关因素护士应了解,并告知病人,通过改变病人的生活习惯来改善病情。
3 情绪控制能力
护士在病房经常碰到悲伤,病痛,生死或一些可怕情景,引起自身恐惧与不安;经常遇到病人的责怪与漫骂,导致自身不愉快;病人家属的不理解与找事,感觉恼火;经常遭到领导的批评与同事的指责,感到委屈,这些事情的发生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护士自己的情绪,但不能把这种情绪向其它地方传递或发泄,以防造成不良后果,要具有较好情绪控制能力,自己消化或找合适途径解决,家里面发生的不愉快也不能带到单位,带给病人,这同样需要具备较强的情绪管理能力。
4 风险控制能力
优秀护士需具备防止院内感染的技术与能力,具有生物安全意识,重视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与自身感染;现代社会医患关系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故优秀护士应具有处理冲突与阻止冲突的能力;遇到老年重症病人,护士必须要有风险意识,及时密切观察病情,与家属沟通,以有效控制意外与医患纠纷发生[4]。
5 良好的沟通能力
神经内科的许多病人已经丧失了正常的交流沟通能力,这就要求优秀护士具有更强的沟通能力与观察能力,用语言沟通,表情沟通,手语沟通来了解病情,了解病人需求;病人无法沟通的情况下,病人家属就是主要的沟通对象,需要跟病人家属说明情况,讲明病情,让家属心里有底,需要把相关的营养学知识与中医饮食调护知识传输给家属来实施;护士与医生的沟通也很重要,医生把护士当作助手[5],那护士就要把助手当好,及时跟医生沟通,把病人的情况随时告知医生。
6 团队合作精神
一个患者的康复需要一个团队的努力与合作,这个团队包括护士、医生、家属、病人,每个角色的作用都很重要,所以要求优秀护士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交接班时要做好记录,口头传递准确信息,工作都多做一些,产生交集,不遗留漏洞,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时刻有人护理!
7 管理能力
这里主要指时间管理与精力管理,美国Barbara cherry说过“时间管理”是成为一个优秀护士的必由之路[6],对于神经内科护士来说也是适用的。在目前国内医院普遍实行成本核算的情况下,每个科室的护士数量配备不足,再加上三班倒及家庭责任,工作量与身体劳累程度可想而知,更严重的是有时护士甚至连喝水时间都没有,这样连自身的身体都保障不了,何谈护理病人?所以想成为一名优秀护士,必须具备过硬的时间管理能力,学习一些管理理论与方法,管理好护理的时间,维持个人身体健康的时间,工作与家庭达到平衡的时间,自身学习充电提高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张俊红,白颖,陈娜。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目中优秀护士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09,16(8B);1-3
[2] 徐宁,王庆华,刘骥骥,等。某三甲医院护士营养学知识、态度和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 6):47-48
[3] 胡敏予,朱明元,周光宇,等。护士营养知识水平与整体护理[J].中国热带医学,2001,1(1);78-79
[4] 谢铁梅。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潜在护理风险探讨及防范对策[J],现代护理《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0);75-76
篇7
【摘要】 目的:评估护士长管理职能在心内科健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以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 方法 随机抽取20011年1~6月254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了解其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后病人的健康教育知识有所增加。结论 护士长管理职能在心内科健康教育中起到积极作用,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 护士长管理职能;健康教育;体现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136-01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在心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对病人起到减轻痛苦、促进健康、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健康教育对象是2011年1~6月住院病人254例,男141例,女113例,年龄38~85岁。干部81例,工人37例,农民136例;初中以上文化77例、以下79例,文盲98例。
2 制订计划
护士长要把握好重点,根据心内科病人的具体专科情况,制定相应措施。
2.1 提供知识 应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心绞痛发作时服用药物(如扩张冠状动脉药、抗凝药及抗心律失常药等)的注意事项及毒副反应,运动时选择运动 类、强度、频率、时间的方法,提高睡眠质量的技巧等[1]。
2.2 制订目标 按病情急性期、稳定期及康复期制订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急性期重点宣教保持情绪稳定、卧床休息、清淡饮食、 便通畅的重要性;稳定期宣教早期活动、早期离床、控制活动强度等;康复期重点是帮助病人学会自我健康的维护(包括药物的合理运用、适量活动、合理饮食等)。
3 教育方法
护士长要求护士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接受能力采取灵活 样的方式。要详细了解病人的健康需求,进行全方位、科学合理的教育。
3.1 告知健康的生活方式 1992年WHO指出,没有疫苗可以防治心血管病,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预防。保持健康的四大基础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2]。
3.2 心理护理 运用康复心理学理论原则和技术,通过专业人员的语言、表情、态度、行 或特殊仪器及训练程序等去影响、改变病人的感受、态度和行为,以减轻消除症状,改善心理状态,利于康复方案的实施[3]。根据心内科病人焦虑问题,要求护士主动与病人沟通,提供信息,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美国专家曾分析认为冠心病病人心理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紧张情绪,对病死率有明显影响[2]。
3.3 体化教育 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异,对文化水平低的农村病人,要增加宣教次 。有1例病人康复后不敢活动,护士多次告诉他适当运动可以提高心肌利用氧气的能力,降低心肌耗氧,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改善冠状动脉的扩张能力。以后他逐渐增加活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3.4 重视家属教育 护士长讲课时应有家属的参与。处于疾病痛苦的病人,既需要家属生活照料,也需要得到精神上的安慰与支持。例如:1例高血压病人家庭饮食习惯是高盐饮食,经过健康教育后,家属主动减少食物中的含盐量,配合病人 起进行低盐饮食。
3.5 康复护理 告知康复护理的内容和重要性。如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过多的生活压力等。避免诱发因素:情绪不稳、精神紧张、用力排便、饱餐、过度劳累、夜间突然起床等。适量运动的重要性,选择慢跑、快走、健身操、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康复运动的效果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有研究发现,如果在康复运动时播放适宜的音乐,可提高运动的效果[2]。心肌梗死愈后的病人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自觉心慌、胸闷、气短、心 区痛、出虚汗等症状时要停止活动,就地休息,及时含服硝酸甘油。观察症状的改善情况,否则,请拨打120急救电话。
4 评价效果
护士长目标管理是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护理质量。护士长对护士的教育活动要有一个准确的评价。采取随机提问、床旁查房、实际操作、召开座谈会、满意度调查等形式,了解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绝大多数病人认为教育的内容详细、实用,基本能听懂。质控结果也表明,病人对健康知识掌握较好,依从性较高。在评价中如发现问题,及时组织护士讨论,让护士自己评价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以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不断改进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沈宁.病人健康教育指南.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6,83-92.
篇8
21世纪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内科疾病的频发。和别的病症不同,内科病患具有缺乏明显的发病征兆的特点,因此内科疾病一旦发作,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内科护士,为了更好的为病患服务,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让自己的护理技术变得更加精湛,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让内科病患在医生和护士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顺利康复。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对应的是人们保健服务意识的觉醒,以人为本的全新护理服务理念下的内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质量也要有相应的提高。新时期的医疗护理应该从护理人员素质、护理人员技术以及护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提高和优化,更要遵循以患者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我科室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致力于为病患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认为提高内科护士的护理质量,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高内科护理质量,护士要加强基本功训练
作为一名内科护理人员,掌握熟练的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内科护理人员对科室内的各种医疗设备能够熟练操作。这就需要护士要经常性的练习这些基本功。而作为医院,为了鼓励和检验护士的基本功掌握情况,也要定期举行基本功大赛之类的活动,并且将每位护士操作成绩和他们的年末考评挂钩,以激发她们进行基本功训练的积极性。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定期进行的服务理念以及操作技巧培训也是相当必要的。只有多管齐下,内科护士的操作技能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也才能为病患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二、提高内科护理质量,夜班当中要充分遵循互补增值原则
由于每个护士在医院人力资源整体当中的能力以及性格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值班(特别是夜班值班)当中,要充分遵循互补增值原则,将那些缺乏实战护理经验的实习护士和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合理互补,让她们每个人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样才能促进护理功能的整体优化。而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让那些工作经验较少,业务能力较弱的护士单独值班或者集中值班,就很有可能造成护理风险的增加,那些危重患者不能得到及时、到位的护理,他们的生命安全就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在安排夜间值班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护士之间的技能掌握水平以及个性差异,运用互补增值原则安排夜班值班不仅可以充分体现每个护士的自身价值,也可以促进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系数的提高。
三、提高内科护理质量,护士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作为一名内科护士,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敬业、乐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虽然说护士的工作很琐碎、也是极为单调的,但是我们肩负着维护病患生命健康的重任,我们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和技能直接影响到病患的病情,不能够有任何细微的差错。因此,即使是处于高强度的重复工作中,作为一名内科护士,也要拥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作为一名护士,首先对于操作规章制度应该严格遵循,病患一旦发生异常情况,护士应该及时的跟医生反应。护士必须拥有高度的责任心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才能使病患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四、了解病人及其家属心理是提高内科护理质量的关键
由于病患的心理总体来说是比较脆弱的,病人家属心情也处于压抑状态下,作为一名护士,应该及时的了解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全心全意的为患者服务,这样才能更有利于病患的康复。作为一名护士,在治疗过程当中,应该循例对病人介绍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并给他们以鼓励和安慰,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比如,为了便于病患及其家属了解病的特征以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护士可以将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演示图以及术后护理注意事项粘贴在病区的楼道内,并且,作为一名护士,在医生实行造影术、永久性起搏器安置等手术时应该积极配合,并且对其进行优质的整体护理。
五、提高内科护理质量,医院要通过定期举办护理讲座,使护士掌握更多护理技巧
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作为一名内科护士,也应该拥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这样才能将护理工作做得更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引进新的医疗设备是常态化的事情,因此,作为一名内科护士,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护理技巧。院方也应该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各种讲座和培训,让内科护士掌握更多先进的护理理念,掌握更多的护理技巧。为了更方便护士阅读和掌握,院方可以将护理内容印制成各类宣传单以及小册子。院方还可以通过组织护士与病患面对面交流,让护士了解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很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对或者还有待改善,这样才能让护士与病患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护士的护理质量也就能得到提高。
六、提高内科护理质量,医院、患者要给予护士鼓励、认可
篇9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带教;路径式教学法
护理带教是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重点组成部分,对临床护理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路径式教学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标准化临床教学方法,可促使护理教育更具目的性、计划性与有序性[2]。我院自2015年1月起在护理带教中采用路径式教学法模式,获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收的实习护士56名,所有护士均为女性,且均由相同护师进行带教培训。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名,对照组护士年龄20~23岁,平均(20.7±0.4)岁,观察组护士年龄20~22岁,平均(20.5±0.4)岁,两组护士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传统常规教学模式开展护理带教,先由科室主管开展入科教育,而后由护士长进行带教老师分配,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讲解相关知识,实习护士发现问题及时向带教老师请教。观察组采用路径是教学模式进行护理带教,培训前有科室主管、护士长及资历丰富护士共同探讨护理带教路径表,根据实习时间来安排教育内容,并充分融入神经内科特点,具体方法如下。
1.2.1带教第1w 主要以医院规章制度与常规工作流程作为教学重点,带教老师带领实习护士了解神经内科患者基本状况,保证初诊病例的正常病情评估。
1.2.2带教第2w 着重讲解神经内科的仪器设备操作规范,根据神经内科日常需要将所应用的仪器与设备进行介绍,采用言传身教模式讲述临床操作规范。
1.2.3带教第3w 重点明确常见神经内科疾病的护理要点,老师带领实习护士进入病房观察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重点,促使其掌握尿管留置、胃管留置、鼻饲、输液等护理技术,同时讲述相关临床应用药物的特点,包括期适应症、应用方法及不良反应。
1.2.4带教第4w 明确各种护理报告书的书写方法,重点强调知情同意书的相关注意事项。
1.3观察指标 培训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护士开展护理考核,主要包括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两方面,理论知识试卷由护士长与主管护师共同制定,操作技能由护士长与带教老师共同评估,均为百分制,分数越高体现成绩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培训结束后,对照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为(83.9±4.1)分,操作技能测试成绩为(92.7±3.9)分;观察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为(92.9±3.7)分,操作技能测试成绩为(91.8±4.7)分,两组护士测试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提高了护生的考核成绩 该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临床带教法没有具体的实习目标,只是大概条条框框,没有具体要求掌握哪些内容,使护生实习被动,实习积极性不高,故对照组护生考核成绩不理想。而临床路径带教方法从基础理论知识到操作技能、由易到难进行带教,内容遵循点面衔接、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使护生的各项能力逐步得到提升,激发护生的实习积极性;且教学过程直观、规范,带教老师可根据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带教,带教成绩客观、真实,确保了教学的质量。故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理想。
3.2提高了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该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临床带教方法没有要求学习进度教学方法混乱,随意性大,缺乏全面性、系统性,易使护生思维被动;这种带教方法只是传授的方式,学生只有接收,没有互动,故护生对老师的感觉是陌生,甚至是惧怕的。故对照组护生对这种带教方法满意度不高。而且临床路径教学带教方法目标性强,过程规范,护生实习主动,有计划,有目标,并要求护生和带教老师按临床路径完成各项实习计划,同时及时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目。有带教老师把握进度,这就督促护生和老师的沟通,也密切了师生关系。故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4 结论
护理带教是完善护理专业教学、改善临床护理质量的主要环节之一,通过基本知识与临床能力相结合来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3]。传统常规的护理带教工作中要求实习护士跟随带教老师进行学习,但经常缺乏规范性与有序性,不能体现出良好的互动效果,从而影响到临床带教教W质量[4]。近年来,路径式教学法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该种方式可将教学内容分散到具体时间与缓解中,师生均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与内容,根据临床需要规范教学路径,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凸显了规范化与有序化等作用[5]。在本次研究中56名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名,分别接受传统护理带教与路径式教学法的护理带教,在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士分别开展了测试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实习护士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与操作技能测试成绩均显著好于传统护理带教护士,充分证实该种带教模式可提升护士的专业能力。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采用路径式教学法不仅能够提升实习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也可显著改善其临床操作技能,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迪宏.双师制教学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24(5):84.
[2]莫江萍.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任务引领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3):68-70.
[3]程艳华.探讨整体护理理念在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护理理念中的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4):103.
篇10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9-0110-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护理已经无法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更为满意的服务是各大医疗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的护理服务[1]。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的70例住院患者作为试验组,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的70例住院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45例,女25例,患者年龄61~75岁,平均67.2岁;同时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的7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7例,女23例,患者年龄62~75岁,平均68.1岁。两组患者均可以和医护人员保持良好沟通,并且表示自愿参加调查研究,患者和家属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以下各种情况,患者具有意识障碍,无法和医护人员保持良好沟通;患者拒绝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安排;患者和其家属拒绝参加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对所有患者或家属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由笔者所在医院自行编制,在收集信息前对问卷负责护士进行相关培训,使其明白如何正确采集问卷,尽量减少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要确保被调查者可以清晰、明确地了解调查问卷的各项内容,才可以进行调查。对所有患者的调查问卷要严格保密,保证患者可以如实回答问卷各项问题。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笔者所在医院的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诊疗护理、健康教育、各项生活注意事项等。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2 分层次的护理管理 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主要责任护士-辅助护士的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将病房区域进行分组,每个组要有组长1名、主要责任护士2名、辅助护士1~2名,每名护士需要负责4~5个患者,保证完成患者所有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辅助治疗、医患沟通、健康教育等工作。护理组长需要经过全科室工作护士投票决定,候选人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丰富的工作经验、较强的业务能力、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和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护理组长需要保证完成个人护理工作,还要负责检查、监督和指导所负责小组的护理工作,尤其对新来护士给予强化的培训和指导,使其可以逐渐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要确保全组护理工作顺利开展。
1.2.3 合理安排交接班制度 科学合理的交接班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将每日工作排班分为3期分别为A、P、N班,A班一般为8∶00 am~4∶00 pm,A班一般是每日出入院、护理、治疗、各项检查的高峰期,是1天中工作量最大、最繁忙的班次,因此可以安排较多护理人员。P班(4∶00 pm~0∶00 am)大部分患者的治疗已经完成,工作强度相对较低。N班(0∶00 am~8∶00 am)的工作量一般在一日中最低[2-4]。因此要根据三班工作量的不同,合理分配和安排护理人员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并满足临床工作的各项需要,合理的排班可以有效降低交班次数、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5]。
1.2.4 对护理人员进行强化优质服务理念的相关培训 要定期对护理人员展开强化优质服务的各项培训,如日常要做到说话耐心、轻柔、走路轻、关门轻、患者入院有欢迎声、治疗过程中要称呼患者名称、患者合作要表示感谢、治疗有误要表示道歉、接听电话有问候声等[6-8]。患者入院后要向其和家属耐心、详细介绍院内环境、病房环境、各项注意事项等,要为患者准备舒适的床铺、热水,保持环境干净、整洁。要注意观察和体会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懂得换位思考,对患者病情做到心中有数,要及时发现患者的各项细微变化并予以解决,平日要多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对患者耐心进行各项锻炼指导,如果遇到一些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要努力提高个人操作机能,如静脉穿刺、下胃管等侵入性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
1.2.5 营造良好的学习和互动氛围 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综合业务能力,要定期组织互助学习小组,可以将科室护士分组制定一名组长,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每次学习可以选定一个研究方向,要求大家共同查阅文献资料和各项研究进展,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活动,用比赛等形式对护理各项操作机能进行检查,对比赛成绩优异者给予肯定和奖励,努力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大家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定期开展读书报告活动,护理人员可以将自己阅读到的有收获的知识和大家分享,通过全组成员的讨论、总结,互相学习并共同提高。还要积极鼓励护理人员的创新,对于有新点子或新方法并且有助于日常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要给予奖励,如果条件符合还要鼓励申请专利。
1.2.6 努力丰富神经内科专科护理的内涵 神经内科的护理有其自身特点,要根据日常工作需要强化专科护理的内涵。要开展电话预约业务,由于神经内科住院床位一般比较紧张,门诊护理要进行电话预约床位,预约后病房护士为患者精心准备床铺和各项入院手续,加快住院流程。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服务,脑卒中患者一般会有后遗症、复发率较高、生活质量下降等疾病特点,出院后的康复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复发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是必要的,护理人员在进行电话随访时要仔细询问患者的康复情况、用药情况、生活习惯、自理能力等信息,耐心解答家属的各项疑问并给予相关科学指导,要通知家属门诊预约的各项信息,这样可以将护理服务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使护理更为人性化。对于昏迷患者也要采取相应的强化护理,一般护理比较重视昏迷患者的各项并发症而容易忽视和患者的交流,积极的沟通交流有助于患者的促醒。要制定合理的和昏迷患者沟通交流的制度,如每日早晨护理人员要轻抚患者额头、与其握手、按摩患者肢体、轻轻呼唤患者姓名、告知患者病情、天气、日期、家属情况等信息,还要督促家属和患者一起回忆往事帮助其恢复记忆,这种安慰鼓励有助于患者康复,也更为人性化,有助于医患关系和谐。
1.2.7 对患者和家属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在日常工作中以丰富的形式向患者和家属展开健康教育,通过口头宣传、个人指导、制作宣传卡片、观看影片资料、亲自示范等方式向患者进行宣教,重点介绍如何进行康复锻炼、营养饮食等方面知识。
1.3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调查患者或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统计神经内科病房红灯呼叫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或家属总满意度为98.57%,对照组患者或家属总满意度为74.29%,试验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红灯率为47.14%(33例),对照组红灯率为77.14%(54例),试验组红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或家属满意度调查结果
组别 满意(例) 比较满意(例) 不满意(例) 总满意度(%)
试验组(n=70) 65 4 1 98.57
对照组(n=70) 41 11 18 74.29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