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职业技能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9: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学专业职业技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学专业职业技能

篇1

关键词:设施农业 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220-02

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生产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职业能力的培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关键切入点,培养工作需要的人和需要工作的人。这就要求职教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训为核心。培养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掌握基本技能和多种综合技能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今后就业及发展的可靠保证。原教育部周济部长2006年5月18日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是职业教育人才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是关系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性战略举措。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只有在动手操作中才能掌握技能工艺。

宁夏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加剧,近年来学校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充分借鉴了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初步构建了基于工作岗位的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343”特色人才培养模式。“343”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为:“3”是指将中职教育的三学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职业素质养成阶段、综合技能训练阶段和顶岗实习阶段;“4”是指“花卉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四大核心技能;“3”是指三个融合,即生产任务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生产计划与教学进度相融合、生产指标与技能考核相融合。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借鉴本学科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经验,对如何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进行了认真的教学探讨。

1 在教学中实践教学是中职学校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是关键。在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阶段,遵循中职学生由生手(学徒)-熟手(技工)-行家(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成长规律,将“看着干、跟着练”―― “自己干、会动手”―― “想着干、能应变”三段式教学法,融入“花卉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四大核心技能培养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旨,大胆实践,通过采用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专业教学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培养。

1.1 实践课程系统化

以“蔬菜生产技术”课程为例:本课程以蔬菜生产周期为主线,以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采用“由初级训练向高级训练、由单项训练向综合训练、由简单训练向复杂训练”的能力递进思路。具体说,就是通过将各种蔬菜的播种、育苗、定植、生长、结果及病虫害防治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教学内容合理重组,教学条件合理配置,把每一个品种作为一个项目,构建以设施农业技术应用为主体,按照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项目中,按照校企合作制定的《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标准》,以学徒工准熟练工熟练工三级职业能力递进方式进行训练,实现了实践教学持续贯穿,阶段深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1.2 教学方法的选择

以培养学生设施农业技术生产管理能力为主线,针对生产过程中各个工作环节的生产任务不同,以及对应学习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通过现场操作、案例教学、分组讨论、方案设计等方法,优化教学效果,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1.2.1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现场教学:学生在设施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观察、识别、记载,掌握蔬菜、花卉、果树生产的生长、繁殖、结果及病虫害发生规律。

现场操作: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的现场,分成班级学习小组,由小组长负责,真刀真枪地操作,练习掌握设施蔬菜播种、育苗、定植、生长、结果及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如我校2012级设施班的35名学生从2013年5月开始,“蔬菜生产技术“课就安排到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按照任课教师的安排,每人分得4 m2的地,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在此期间,学生学会了整地做畦、播种、穴盘内育苗、翻地、定植、覆膜、浇水、施肥等操作技术,掌握浇水、施肥规律,并仔细地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当蔬菜成熟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对每名学生的产品进行成果测量打分,从中精选出部分好的蔬菜,在本班进行集中成果展示。这不仅有利于鼓励表扬优秀学生,同时还为其他同学们树立榜样。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技能。

案例教学:通过观察、识别学校基地温室内设施蔬菜、花卉、果树生长期间的主要病虫害及生理性病害,并以此作为典型案例,学会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培养学生职业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并积累工作经验。

方案设计:在温室的建立、配方施肥等项目的实施中,通过方案撰写、答辩,引导学生自己对适宜、正确、最优方案的确定,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力。

小组讨论: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各小组交流讨论,取长补短,整合为团体设计方案,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

1.2.2 手段多样、优化效果

精心设计实训项目过程,利用企业真实环境,在生长季节进行现场操作和现场教学,充分利用精品课网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便学生自学。在非生长季节,多以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及自我学习能力。

1.2.3 实训生产周期教学

根据本专业人培模式,第3~4学期为“实训生产周期”:于第三学期7月底到第四学期6月初蔬菜生长周期,共30周。该周期依托“校内实训基地”的10温室、2个空心棚、一个连栋温室、10亩苗圃。边生产边学习,半工半读形式,上午理论课,下午实训课进温室。在该生产周期内,主要开设以生产实践为主的专业核心课,采用以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相融合,教学进度与生产计划相融合,技能考核与生产技术指标相融合的教学要求,在专业教师和生产技术能手的直接指导、帮助下,依据生产进程布置学习任务,检查前阶段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采用问题引导和难题指导,以“做中学,做中教”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调控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并掌握“蔬菜蔬菜技术”课程中的各个技能点,“花卉生产技术”课程中的各个技能点,“果树生产技术”课程中的整形修剪技术、嫁接技术等,以及“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中的培养基的制作、接种、灭菌、菌种分离、栽培管理等技术。通过对四门核心课程的实践学习,使学生能系统的掌握四门核心课程的基本技能,从而达到综合技能的的提高。

2 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提高学生技能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教育的关键。中职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结合本地区人才市场和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假日工制―― 准学徒制

实践性教学是我国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中,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的教学形式,是中职学校强化实践教学的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假日工制,是学校利用假期,把学生推向企业工作的制度。以我校“食用菌生产技术”课为例。我校“食用菌生产技术”课在2013年元月,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深入宁夏田媛菌草有限公司调查研究后,与企业共同商讨,让学生在企业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假期实习,同时制定了要求学生完成的一系列技术性项目。在两个月的实习过程中,学生完成一个专业轮岗工作的过程,较全面地了解了食用菌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系统的掌握了食用菌的培养基的制作、菌种制作、培养料的配制方法、菌种灭菌、装袋、培养料的灭菌、接种、菌袋培养、出菇管理等一系列技能操作,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这种假日工制是一种典型的校企合作教育的具体形式,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项目、参照对象和实践条件,企业的专家参与制定课业评估标准,参与对学生课业的评价。由于这种实训通常是主动配合企业的业务开发、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学生深入企业实际后,在企业的工作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理论知识,才能很好的掌握基本技能。在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过程中,学校在部分专业配套试行了建立相对稳定师徒关系的准学徒制。在企业接纳学生参加为期两个多月的生产实践期间,企业指派一名师傅负责对一名或几名实习学生的指导和监督,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实训内容;实习结束后由企业师傅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2.2 顶岗实习―― 准熟练工

根据我校本专业人培模式,第5-6学期为“顶岗实习期”,于第4学期6月底到第6学期7月间,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以准熟练工身份深入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实训、就业“双基地”。通过边服务、边学习、边进行课题的设计与实施,进一步提升设施农业的生产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能力,以及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开发引进及转化能力等。学生进行分散型顶岗实习,实习单位就是就业单位。在学校的就业指导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专业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校企合作共商选派企业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指导和考核,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完成从准学徒工―― 熟练工的身份的过渡,实现上岗就业目标。学校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优势,实行实习、招工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满足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通过校企多种方式的合作,为学生进入企业,走上工作岗位打造了一条校企合作的“绿色通道”。

3 在教学中以证促训、以赛促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学生是技能训练的主体,必须要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的技能训练兴趣,强化动机,产生持久的学习内驱力,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把专业技能训练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考取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还要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定期组织校内的技能竞赛,要求人人参与,选拔优秀学生积极参与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协会等举办的技能竞赛,以此来促进学校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总之,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技能,途径有多种。依靠实践教学以及校企结合的途径,把职业工作过程引入学校教学过程,实现两者的统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尤其是经验和技能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知道,在作为中职教育目标的应用性技术中,经验技术和动作技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经验技术和动作技术的培养很难靠学校教育完成。让学生到企业现实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学习,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积累经验,掌握真正适应一线岗位要求的工作技能。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文件.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2006.

[2] 邓志军.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

[3] 邢晖.政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序变”和“质变”[J].教育与职业,2012(1).

篇2

关键词:农业类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041-02

农业类高职院校软件

技术专业建设遇到的问题

对农业类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建设的重视不够 目前,软件产业蓬勃发展,国家鼓励软件学院、高职院校采取多种举措,多模式、多渠道培养软件技术高端技能型人才。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有些部门和领导认为农业类高职院校开办软件技术专业有点不合时宜、不务正业。对农业类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建设重视不够。在《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一文中指出:我国农业要更加依靠科技来实现持续稳定发展,要大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抢占农业高技术领域的制高点。精准农业、智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智能农业的研究和应用,为农业类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及其专业群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早在2007年,农业部就印发了《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2007-2015年)》的通知,要求以信息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信息化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信息化服务组织。通知要求培养一支理念先进的农村信息化管理队伍,推进管理方式创新,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有序推进。要求打造一支善于攻关的科研队伍,加强信息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知还要求建设一支实用高效的服务队伍,加强信息服务模式创新,提高面向农村信息服务的适用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四川省在《四川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指出:要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应用系统建设。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建立支农信息服务工程、农民网校示范工程、信息化进社区试点工程等信息化工程。四川乃至西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专家系统建设、数字农业、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农业遥感技术、农业信息数据中心等的建设需要大量软件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培养熟悉农业、掌握软件技术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已成当务之急,农业类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建设应当受到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

对农业类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建设的投入不足 目前,农业类高职院校对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与科研的投入普遍不足。大多数农业类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与科研设备简单陈旧、升级缓慢,只能基本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基础薄弱、设施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类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科研的“瓶颈”。学生只有在校期间学会农业信息技术,掌握精准农业、智能农业的开发手段,毕业后才有可能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中一展身手。开展数字农业、智能农业的研究需要相关部门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对农业类高职院校培养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定位不准 农业类高职院校培养什么样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这是一个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很多农业类高职院校在建设软件技术专业的过程中,割裂了农业与软件技术之间联系的纽带,出现了与其他学校同质化的现象。教育要面向行业,专业要联系职业。农业类高职院校应置身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中,确定软件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需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农业类高职院校培养的软件技术人才应该“针对行业、面向农业”,培养智能农业的开拓者、农业软件的开发者、农村信息的管理者、农村网络的维护者。只有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才能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对农业类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建设的内涵认识不深 专业建设关系着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质量。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但目前很多农业类高职院校没有找到专业建设的抓手,专业建设观念落后、举措不力、发展缓慢。

建设有特色的农业类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

有特色的“针对行业、面向农业”的跨界融合专业建设理念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依托成都市作为中国软件名城、现代田园城市的区位优势,秉承“亲农之情不变、事农之心不改、兴农之志不移”的坚定信念,以“针对行业、面向农业”的跨界融合的理念进行专业建设,至今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已向社会输送了一千余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作为乡镇、村社级的信息员活跃在农村,从事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与服务推广工作。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人才培养质量高,办学特色明显,得到了政府及社会的认可。2009年11月,该专业被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确定为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6月又被成都市教育局确定为成都市特色专业,成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最具活力与发展前景的专业之一。

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全程参与、三双四走”的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院校要继续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并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立足于培养高端技能人才,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坚持把专业办到企业去,把企业引进学院来,校企双方实现“资源共享、人员互动、人才共培、互惠双赢”,形成了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全程参与、三双四走、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企业全程参与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专业课程教学,共同推进学生实训、顶岗实习与就业。2008年10月,学院与新加坡天荣公司合作,共同组成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分院院长负责制,共建“天荣电子信息学院”。企业投资近五千万元,在温江区海峡科技园单独建立了一个校区。学院将电子信息分院学生学费的70%划转天荣公司,由企业负责教育教学管理的一切费用。学院的院长由企业代表担任,以企业为主实施管理,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

2.大力推行“三双四走产学研一体化”。“三双”是指“学生兼学生与员工双重身份,教师兼教育者与管理者双重角色,分院领导兼学校领导与企业经理双重责任”,“四走”是指“专业跟着行业走,教学跟着岗位能力走,课程跟着工作过程走,教材跟着项目任务走”。2012年4月,在总结前期校企合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电子信息分院与四川天荣实业有限公司、成都北软天荣有限公司组建了“天荣软件技术专业学院”;与成都知用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农院知用软件开发室”。企业全程参与分院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开发、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建设、智能农业科研等,“三双四走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地推动了电子信息分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有特色的“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分院通过反复调研,由企业参与,确定了软件技术专业.NET、JAVA和C三个方向的课程体系。对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优化整合,运用“能力本位的项目化课程改造”、“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开发”等理念与方法,打造了一批项目化教学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以《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JAVA WEB程序设计》、《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Flas设计》等课程为突破口,实施项目化课程教学。强调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用”一体化,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有特色的农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与推广 秉承学院“为三农服务,为兴农育人”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电子信息分院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参与了中国西部农业在线、温江区花卉交易网等网站的建设,推动了地方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成都市农委领导下,多次举办农村信息员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软件技术专业师生还坚持利用假期在“农村信息技术服务与技术推广基地”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为街办、农村社区提供信息化技术的服务与推广,使高校教育积极、主动融入成都世界田园城市新农村建设中。2012年3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成立了“智能农业研究开发中心”,研究和示范推广智能农业技术。电子信息分院把“智能温室大棚”作为智能农业研究的载体。建设智能温室大棚,主要运用物联网技术、软件技术,基于手机终端操作实现对花卉、蔬菜和农作物等的自动化管理。电子信息分院密切联系企业工程师、农学专业教师,共同开发、推广智能农业技术。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软件技术人才 学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学习国际职业教育理念,开展国际从业资格的培训、认证,与国外有关院校交流合作,互认学分,开展“双学历”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软件技术人才。

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正面临生源下降、教育同质化的巨大挑战,办出有特色的农业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是我院电子信息分院师生员工不断努力探索的奋斗目标,更是时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J].求是,2012(2):3.

[2]詹先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内涵及其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0(4):1.

[3]韦泰旭.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为创意农业助力[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1):1.

[4]许亚东.农业高职院校的定位、特色与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11(9):10-12.

[5]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篇3

关键词:农业高职;技能大赛;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187-2

基础教育效果如果看的是高考成绩;职业教育成效就是看技能大赛成绩。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作为近年来我国农业高职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教学实践活动,已成为备受广大农业职业教育工作者认可的创举。各级各类农业技能大赛,对农业高职院校教师知识结构、教学科研、专业实践、爱岗敬业等各方面素质能力的提升均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农业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强化技能大赛工作,在技能大赛工作方面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培养出高技能农业人才。

1 技能大赛对教师素质提升的作用分析

1.1 技能大赛能够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农业职业技能大赛往往包括农业理论知识考试与农业技能考核两大部分,所以说,农业职业技能大赛具有对学生所掌握的农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两方面的考核标准。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赛,或者自己参与技能大赛的组织,或命题,或评判等工作,都需要对最新专业理论与技能的熟练掌握。因此,教师需要对农业行业最先进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学习,把握农业职业发展动态,实现自身农业知识结构与实践技能的优化,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学生往往都是各职业院校千挑万选出的精兵强将,他们在同班同学面前有很强的自信心,但是初次面对每年更新的技能大赛比赛项目内容、标准及操作规程,很可能会产生挫败感。在接下来的日复一日重复练习的枯燥训练过程中,面对体力的消耗与意志的消磨,难免会打退堂鼓。作为指导老师,不仅要比学生先学一步,掌握所有的知识与技能,更需要和学生一起训练,一起消耗体力、消磨意志,但更需要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学生,不仅要指导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引导,因此,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也是教师提升自身知识技能与心理素质的过程。

1.2 技能大赛能够帮助教师掌握农业行业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

高级别的职业技能大赛,尤其是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大赛项目的选取、内容的设置、评分标准的制定等均与相关产业发展保持同步。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也是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的技术革新对农业技能大赛的项目、内容和标准进行及时调整的。通过这样的技能大赛引领和评价农业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方向和效果,进一步推进农业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农业职业教育服务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参加大赛,必须自己先了解并掌握赛项中所包含的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按照大赛要求进行技能操作训练,熟悉操作规程,把握技术环节。如果教师被选拔参与校级、市级或省级农业技能大赛的命题工作,更需要深入研究国赛的项目、内容、标准,及牵涉到的新技术、工艺、设备、操作规程等内容。因此,农业高职院校的涉农专业教师如果参与技能大赛工作,就可以提升对农业行业前沿知识技能的了解、掌握及运用。

1.3 技能大赛能够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参与校级、市级或省级技能大赛的命题工作,或评判工作的经历;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专业训练,参加各级农业职业技能大赛的工作经历,均可以形成真实而生动的教学案例,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熟练地为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操作示范,并能够为学生解决在专业技能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各级各类农业职业技能大赛的赛项不仅代表农业行业最先进的知识技术技能,更是农业行业专家团队智慧的综合体现,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更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真正培养出高技能的农业技术人才。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 拓宽技能大赛工作的范围与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

2.1 组织院级教师专业技能大赛

农业高职院校应结合涉农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进展,在学院范围内以专业为单位开展“专业技能大比武”,为获奖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以激发教师积极奋进,早日成长为教学骨干与专业学术带头人。例如,2012年,笔者所在学院举行了2次任课教师专业技能大赛,共有86人次获奖。组织评比并推荐了院级和省级的多媒体课件比赛,分别有26个课件获得院级奖励,9个课件获得省级奖励,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

2.2 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大赛

农业高职院校应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大赛,在增强其专业素质能力的同时,增强其专业荣誉感,也进一步提升学院的美誊度。例如,笔者所在学院积极组织选拔种植、养殖等涉农专业教师参加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协会2012年主办的涉农专业青年教师专业课程设计大赛,分别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选拔畜牧兽医专业与食品加工与检测专业两位教师参加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分别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2.3 积极承担农业技能大赛的组织、命题、裁判等工作任务

积极服务于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农业高职院校的职责,学院所在地为了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会利用学院的人力与专业设施资源开展阳光工程等农业技能大赛。作为农业高职院校,要积极承担大赛的组织、命题、评判等工作任务,在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涉农专业教师提供一个素质能力提升的平台。笔者所在的学院于2012年3月31日至4月1日承办了由河南省农业厅主办的河南省阳光工程技能大赛的组织、承办、命题、秩序册制定和裁判等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该项工作,学院选派骨干教师与农业厅相关专家一起参与了省级阳光工程技能大赛项目研究,学院有18位教师荣获河南省阳光工程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2012年5月和11月分别承办了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农业类“植物组织培养”、“园林景观设计”、“新城疫抗体测定”等3个项目河南省预选赛的选拔组织工作。

2.4 支持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专业技能竞赛

在实践教学现场积极组织小范围技能比赛。可以在实验课、实习课、综合实训课和顶岗实习等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现场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班级之间、小组之间、同学之间的农业技能比赛。例如,笔者所在学院园艺园林系一位专业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示范插花技术,阐述如何为插花作品取名之后,当场让学生进行插花艺术大赛。同学们兴致高昂,积极参与,做出了丰富多彩的插花造型,这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将获奖的插花作品贴上标签,写上作品名称及制作者的姓名、所在班级之后,拿到校园广场进行作品展示,吸引了全院师生前往参观,获奖学生更是欣喜万分。

支持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农业职业技能大赛。近年来,笔者所在学院通过积极组织、参与各级各类农业技能大赛,学生在各级各类涉农专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成绩优异。如农业部2007年“蟹岛杯”农业技能大赛、2009年“种业杯”技能大赛、2010、2011、2012年教育部举办的技能大赛中获得15个奖项。2012年,我院学生荣获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河南省选拔赛“植物组织培养”一等奖、“新城疫抗体测定”一等奖、“园林景观设计”二等奖、“烹饪”三等奖,荣获全国职业技能比赛“植物组织培养”二等奖。通过开展技能竞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真正提升了学院涉农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与素质,最终达到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实现培养高技能农业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何世峰,管英华.技能大赛研究与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J].巢湖学院学报,2012,(2):159-161.

[2] 于栋.技能大赛对职教改革的促进作用[J].课外阅读,

2012,(6):64.

篇4

摘要: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加强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是解决甘肃省“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应对现阶段甘肃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结合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对发展甘肃省农业职业教育进行思考,提出对策。

关键词:甘肃省;农业职业教育;对策

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经济相对比较落后,部分农民仍处于温饱的边缘,整体素质偏低。正视甘肃省情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充分学习和借鉴发达省份农业职业教育的经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构建适合甘肃省情的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对推动甘肃省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长期存在,城乡差别较大,农村经济文化落后,农业职业教育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就甘肃省而言,落后的经济状况、国家宏观职教政策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时出现的失真现象以及地区的传统文化惯性等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甘肃省乃至全国在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问题上,思想观念始终存在误区。首先,地方政府没有给予职业教育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普遍存在重普教、轻职教的倾向,忽视了技能人才的培养,带来的后果是技能型人才短缺,受教育者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其次,承担农业职业教育的学校对自身肩负的使命与重任认识不到位,学校发展定位不准,缺乏对农业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改革和发展思路偏离本行,没有在“农”字上下工夫,这对本来就处于边缘化环境的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极为不利。再次,传统的重工轻农、重商轻农的思想根深蒂固,“上学不种田,种田不上学”的落后观念依然占据着人们的头脑,大部分农民送子女上学就是为了“跳农门”,而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培养服务于“三农”的人才,大量的受教育者需要扎根农村,不能到城市就业,因此,学生及家长主观上不愿意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缺乏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热情,“以农为主”的农业职业教育对广大农民青年的吸引力越来越弱,导致农业职业学校的生源严重不足。

政府投入不足,经费来源单一虽然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但就农业职业学校而言,经费增加的幅度远远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需要,在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能力等方面所需的经费严重短缺。农业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技能训练,其培养成本大大高于同级的普通教育。而现阶段的农业职业教育,除了学生的学费,政府的投入是学校唯一的经费来源渠道,还没有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格局,缺少引入资金的机制。办学经费的不足,不仅制约着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会导致学生接受教育的成本加大,增加受教育者的负担,从而影响学校生源。

办学定位不准,师资力量薄弱甘肃省农业职业教育受“精英教育”的影响,仍存在办学定位不准确,职业特色不鲜明的状况,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不能完全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学科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与地方农业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结合度不高,办学模式与普通教育趋同,教学中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操作,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导致培养的人才动手能力差,职业教育的特点没有得到彰显。另外,甘肃省农业职业教育师资短缺,能结合社会需求、教会学生从业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更为匮乏。很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差,很难培养出社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强的学生,因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为适应市场和扩大生源而开设的一些专业,由于缺乏符合条件的师资,教师只能现学现教,甚至出现非专业教师教专业课的现象。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有的教师不能及时得到深造与培训,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手段落后,极大地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育人与用人相脱节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或专业定向教育,旨在造就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现阶段,甘肃省农业职业教育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新变化,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距离,相互联系不够密切,学校没有完全按照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存在育人与用人相脱节、需求与供给相矛盾的现状。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差,缺乏专业精神、从业意识与社会竞争能力,不符合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从而导致一方面学生就业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农业人才又非常缺乏的现象。

发展甘肃省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

职业教育是关系到全社会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2006年11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的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国家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69.98%,因此,甘肃省应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将农业职业教育作为重点优先发展。

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实行政策引导,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与农村经济有着紧密而直接的联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在农业职业教育中,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职业教育政策,理顺农业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强化对农业职业教育的管理,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规范劳务市场招聘用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职业教育新体系和新机制。在推动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要加大统筹力度,宏观上加以调控,政策上给予支持,资金上加大投入,真正把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的战略措施,把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群策群力,真抓实干,注重落实,把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在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上用足用好,全面推进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整合资源,建构甘肃省农业职业教育新体系农业职业教育要结合农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根据农业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立足省情,着眼于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构建省、市、县三级并存的以高等农业职业院校为龙头、中等农业职业学校为依托、县级职教中心为基础的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高等农业职业院校要以提高质量和就业率为重点,培养既有专业技术,又有创新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中等农业职业学校要大力培养专业技术好、实践能力强的中等职业人才;县级职教中心要大量举办各类有利于培养农民科技能力、紧贴农民需求的科普培训,将其建成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在大力发展职前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行非学历教育与培训,健全职后教育和转岗培训机制,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存,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并举的人才培养机制。搭建运行科学合理、方式灵活多样、深受社会尤其是农民欢迎的农业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体系,为培养、培训适应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面向市场、面向农业、面向农村的各类实用型人才提供保障。

结合省情,深化改革,加强教育教学内涵建设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1.科学定位是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核心。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是甘肃省的基本省情。因此,甘肃省农业职业教育要紧密结合省情,在多元化教育质量观背景下,转变农业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科学定位,提高为农村经济服务的意识,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创造型的劳动者为目标。面向农民、农村和农业办学,既要培养为农业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又要为农村经济建设培养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善创新的新型农民。同时,要把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开发、扶贫开发和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普及农业先进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2.重视专业建设是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根本。专业是学校与社会的结合点,是人才培养的依托,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与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职业教育只有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市场的需求,合理调整和设置专业,促进与之相关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才能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办学特点,提高办学质量。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必须以现代农业的观点统筹规划,拓宽学科专业领域,注重发展交叉学科、综合学科、边缘学科,增强专业综合性、创造性、预见性,使专业与区域经济的产业化结构及劳动力流向一致。同时专业建设应主动适应农业产业链发展的需要,将农业职业教育的功能延伸到第二、第三产业,扩展自身的功能和服务范围,拓宽发展空间,保持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现代农业服务。甘肃省农业职业教育要紧密结合省情,重视发展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养殖业和科技含量高的精品农业、加工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籽种农业所需要的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专业,改造和淘汰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陈旧专业。通过专业调整,培育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从而带动整个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方面,应树立现代农业的理念,结合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围绕知识与技能的“双高”培养目标,精选课程、整合课程、凝练课程,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与动手创造能力。

3.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农业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农业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甘肃省农业职业教育师资短缺的情况下,一要增加教师编制,大力引进专业教师,扩大专业教师数量。二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素质,建立教师培训制度。通过培训、进修、深造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拓宽教师视野,及时更新知识。三要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造就“双师型”专业教师。针对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专业教师每年应至少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深入到农村、农场或农业科研院所参加调研,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探索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四要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农业方面的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要鼓励支持教师积极参与科教兴农的各项活动,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与学术交流活动,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五要建立开放型的师资管理模式,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原则,聘请一批适合学校教学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农业科技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从事教学或辅导工作,推行教师专兼结合制。

4.重视实践教学,培养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培养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农业职业教育要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结合“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实施,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拓宽实践教学领域,增加实践教学时数与经费投入。通过参加生产实习、农业调研、服务农业生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职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加快培养爱农业、学农业、懂农业的全面型技能人才。

实现产学研结合,着力推动甘肃省地方经济的发展农业职业教育要坚持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增强全面服务意识,面向区域经济、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拓展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建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机制,实现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建立与完善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加强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推动学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一要加大为农业生产和区域经济服务的力度,根据农民致富和创业的需要,举办各类短期培训班和科普知识讲座,开展技术服务和农业生产服务活动,宣传、推广、指导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运用,不断提高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和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化进程。二要根据农业经济对人才不同层次的要求,实行灵活的办学体制,采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农业经济发展培养各类应用型、技能型、创业型人才。三要紧密联系地方农业科研部门,积极参与农业科研项目,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努力开发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与科研成果。

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努力构建多元化办学体制教育投资体制多元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相对较少,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多方面、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是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有效途径。农业教育部门要转变办学观念,更新思想,改变完全依靠政府,在办学经费上“等、靠、要”的习惯,要走向社会,走进企业,多方寻求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政府、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之路,在合作中求发展,在合作中求效益,拓宽经费来源渠道。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改革与创新,推进现有教育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激发农业职业教育的活力,实现教育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一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加大政府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政府投入能基本满足办学需要。二要争取社会支持,承担相关行业和部门的培训任务,推行“订单式”培养制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三要加强科学研究,培育各类成果,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让。四要扩大与加深服务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范围和内涵,拓展生产服务与技术指导的领域。五要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发展民办农业职业学校或开办相关专业,大力开创与企业、行业联合办学的局面,逐步形成适宜于本地区的多元化办学体制。

参考文献:

[1]梁修才.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

[2]吴晓昱.甘肃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3]柯妍.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04,(4).

篇5

陕西省西安市农广校在2010年着手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调研工作,通过3年的布点试验、区县推广,探索了“校社协作、教培互补、学训结合”的“西安模式”培育职业农民。

 

一、“西安模式”的核心及目标

核心:采取西安市农业培训中心负责,区县农广校协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组织管理的培训推动模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在合作社下建立“农民技术服务队”,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采取学历教育,农民职称与技能培训互相补充,课堂学习、书本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目标:培育技术服务队中既有一定生产规模、又能服务更多农户的技术骨干。技术服务队成员通过边学习、边接受专业指导、边实践提高,实现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技术素质和服务广大农民的能力,逐步达到技术专业化、服务职业化。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科学筹划职业农民培育

西安市农广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区县农广校签订职业农民培育合同,明确权责和分工;对试点合作社进行授牌,为合作社下的技术服务队的队员制作统一标识的蓝色服装,并配备了先进的农机具;结合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开展初中级农民技术职称的资料评审工作和高级农民技术职称的推荐申报工作。

 

(二)多层次开展职业农民培育

西安市农业培训中心组建了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省市知名专家组成的师资队伍,围绕整个生产周期通过三种途径开展职业农民培训:一是专业技术提升培训,即西安市农业培训中心针对技术服务队的不同专业组别(植保组、修剪组、技术咨询组、农机组),面向农业关键环节开展大型集中培训;二是专业技术普及培训,由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聘请农民技术能人、土专家,组织开展技术服务队的日常培训;三是学历教育提升培训。推荐技术服务队中的部分优秀青年参加区县农广校的学历教育,由市农广校进行学费补贴,考核合格的使其拿到农广校的文凭。 

 

(三)多形式开展职业农民培育

1. 通过集中授课、巡回指导、异地参观、实践操作等形式开展培训,技术服务队成员通过边接受专业指导、边实践提高,逐步达到技术专业化、服务职业化,既丰富了培训内容,又开阔了大家的眼界。

 

2. 充分发挥远程培训的作用。一是利用省市农村广播的《农村致富大赢家》开展专题讲座;二是通过电话连线解答学员问题;三是通过西安教育培训惠农网远程农民培训平台发布培训视频、课件、通知等。

 

3. 举办技能大赛。中心在试点合作社示范园组织开展职业农民果树修剪技能大赛。通过比赛竞技、观摩学习、现场辅导,既交流了实践经验,又解决了果农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主要成效

目前西安市农业培训中心采用该模式运转的两个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分别建立了周至富余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技术服务队和户县草庙葡萄协会农民技术服务队。 这些身穿蓝色队服、活跃在农村生产技术第一线的职业农民先锋军,是农业培训惠农的实际典范,起到了以点带面、全面辐射带动的作用,推动了农民培训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

 

(一)培养了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

通过职业农民培育,农民的种植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显著提高,学技术的热情高涨,涌现出一些依靠科技致富增收、示范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2010年8月30日《西安日报》“1亩地净赚3万元”报道了户县试点学员唐正发的事迹;2012年3月21日《西安日报》“婚礼上的培训很赞”报道了周至试点的职业农民武立朋的事迹。

 

(二)试点区域产业发展迅速

西安市农业培训中心结合两个试点区域的主要产业,编制了两个市级农业技术规程:《户太八号葡萄分级包装技术规程》和《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规程》。通过职业农民培育和标准化技术的推广,两个试点区域农业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农产品商品率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明显提高、科技致富意识形成,产业区域影响明显增强。

 

篇6

一、江苏省农业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办学现状

1. 涉农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全省8所农牧职业院校中有5所为职业技术学院,3所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8所院校中开办专业总数最多的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有69个,其中涉农专业36个,占52.17%;专业数最少的是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有22个,其中涉农专业10个,占45.45%;涉农专业比例最高的是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达61.40%,最低的是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仅占11.78%。

2010年,8所农牧职业院校在校生总人数为68496人(不含成人教育在籍学生),其中涉农专业的学生为28994人,占42.33%。8所院校校内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为37901.77万元,其中涉农专业为19527.67万元,占51.52%

2. 涉农专业办学的主要成绩

一是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十一五”期间,各院校以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重视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培养,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涵盖国家标准中相应职业等级的鉴定考核内容,毕业生的双证率均保持在95%以上。各院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通过人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就业创业指导,毕业生就业率在同级职业院校中保持在较高水平。到2010年底,8所农牧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5所高职院均为“江苏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二是办学基本条件明显改善。近十年来,8所农牧职业院校在学校占地、建筑面积、教学经费、师资队伍、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办学基本条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通过校地携手、校企合作和校校联合办学,形成了包括校本部、江苏农博园和茅山校区在内占地3282亩的“一主两园”校园格局,生均占地面积达179.41平方米、实践场所占有面积8.14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达9.1平方米,百名学生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达57.49个,百名学生教学用计算机13.11台。

各农业职业院校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软件建设,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教学改革需要,增加和修改教育教学管理文件已达100多个,教学规章制度、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完整。

三是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多年来,各农业职业院校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努力服务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特别是在实施省委省政府“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各具特色的为农服务模式。如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与江苏移动公司合作开通“农信通”,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自1998年以来开通了“农业110”热线,累计接听电话10万多个,为周边地区农户、农业企业及时解决疑难问题7万多个。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科技优势,倾情服务现代畜牧业,建成了一批集农民创业、学生实训、教师锻炼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畜牧业养殖基地。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市农业委员会合作成立“学院――园区”结对开展技术服务,全程参与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使农业示范园区的技术和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四是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显著。8所农牧职业院校以培养目标为起始点、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课程改革为着力点、以就业保障为落脚点进行全方位教育教学改革,各校均在涉农专业上取得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成果。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行业特点和生产规律,围绕就业岗位(群),以岗位能力为主体、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构建项目化课程,创建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建成国家重点专业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部、省级精品或立项精品教材6部,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编写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校本教材67本,开发了68个多媒体课件,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制定国家林业标准1项、省农业标准7项等,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紧扣畜牧产业链设置特色鲜明的专业,创新形成了“三业(专业、产业、就业)互融、行校联动”,探索了“课堂――养殖场”、“德技并进”等人才培养模式;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培植具有高职特色的绿色专业;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办学,与久发农业科技生态园紧密合作,建立涉农专业实训基地,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开放办学、引领服务的办学新路。

二、涉农专业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科专业发展缓慢,农业职业教育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

在近十年的农职院校快速发展中农科专业发展缓慢,主要表现在:一是农科专业学生数仅有微量增长。2000年8所学校中农科专业毕业生数为4489人,而2009年农科专业毕业生数为5250人,从人数上讲农科类学生数有所增长,但增长十分缓慢,与其它专业学生增长数相比差距明显,尤其是与现代农业发展对农科类人才需求相比则差距更大。二是农科专业办学萎缩,现代农业发展急需专业的办学处于停滞状态。目前农科类专业大多为园林类、花卉苗木类、养殖类等,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较快的设施农业类专业、蔬菜类专业、农业机械类专业、传统的种植类专业办的很少。三是毕业生就业取向是大城市、大企业,而到急需人才的乡村农业技术岗位、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创业发展的人很少。

2. 实训教学在职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还不明显,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现象

主要表现在:一是涉农专业实验实训仪器设备陈旧,更新缓慢或不愿更新。二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度不够,个别院校从机构设置上就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两个单位两张皮的问题。三是预就业式实训目前成为实训教学的主要方式,一般意义上的实训教学则无法保证。

3. 对生源减少条件下如何办好农业职业教育缺乏心理准备和发展思路,存在办学短期行为

目前生源减少的预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生源低谷已经到来。多数院校看到这一事实并开始采取对策。而个别院校存在着短期行为,还乐道在建新校区扩大规模的憧憬之中。

三、办好涉农专业的对策新思考

1. 尽快实现涉农专业免费教育

江苏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职业教育强省,农业大省和强省需要农业人才支撑,面对涉农专业招生难,在已实现中职涉农专业教育免费的基础上,亟需实现高职涉农专业免费教育,并由省级财政立专项支出,以保证涉农专业免费教育得到真正落实。

2. 加大涉农专业办学经费投入

各级政府应看到涉农专业办学的不足对发展现代农业所需人才培养的影响,重视和支持涉农专业办学,进一步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投入的规定,保证办学基本经费需求,促进农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3. 进一步提升涉农专业办学内涵

农业职业院校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拓展办学思路,办好涉农专业,积极探索适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农业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按照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的要求,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和质量监控,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提升办学内涵,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建议涉农专业教师在进修提高的同时,每2年必须到乡镇农技站挂职工作半年,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对于已经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凡在乡镇农技站(或在村、园区)累计挂职工作满2年的可转评相应的农业技术职称,以切实提高农业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实行选拔优秀教师出国进修制度,开通与国外农业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渠道,培养一批熟悉世界农业职业教育的领军型教师。

4. 拓展涉农专业学生就业渠道

篇7

关键词: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207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陕西省作为农业部确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省份,西安市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城市,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11年以来,陕西省农业厅经过调研、试点,先后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工作方案》、《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绩效考评试行办法》3个规范性文件。截至2014年底陕西省已认定了高级职业农民84名、市级认定了中级职业农民55名,区县认定了初级职业农民3696人。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是2014年西安市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唯一机构,在培育工作实践中,以在校二、三年级涉农专业学生为对象,通过培育引导他们实现创业梦想,积极探索新生代型职业农民“3+1”培育模式,力争为本地区培育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掌握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先进知识与技术,能从事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使“农民”不再是身份,而成为一种职业。

1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的概念与特点

1.1 概念

职业农民就是以农业为职业,拥有一定的资源资料,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一定资金收入能力的农业劳动者,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新型职业农民分为生产经营型(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等)、专业技能型(农业产业工人、农业雇员等)、社会服务型(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农机手、代耕手、机防手、动物防疫员等)和新生代型(农科大中专毕业生、返乡青年农民工、复转军人等)四类。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主要指有志于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中从事农业劳动作业,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科大中专毕业生、返乡青年农民工、复转军人等农业劳动者。

1.2 特点

作为西安市2014年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唯一机构,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着100名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任务。培育前期,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摸底分析工作,可以看出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具有其自身特点:

1.2.1 受教育程度较高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普遍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实践能力不强。

1.2.2 职业期望高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在就业时不单纯看中薪资,而更加重视职业发展性。

1.2.3 把工作环境等放在了首选地位

在行业选择上,新生代型职业农民不再满足于枯燥、单调的生产线工作,他们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有利于引导创业。

2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发展现状

2.1.1 培育模式比较单一

目前,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这一模式是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模式,内容相对枯燥,组织形式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学员的积极性。新生代型职业农民自身就是在校二、三年级涉农专业学生,他们在校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因而重点要放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以及发展的潜力方面。

2.1.2 学员重视不够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学员来参加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训,往往只看重领取职业农民证书,观念上还没有转变过来,思想上对职业农民认识还不到位,一部分学员不愿参与长期培训、更不情愿参加考核考试。没有意识到新生代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以及职业农民对现代农业的巨大作用和深远意义。

2.1.3 渴望干出一番事业,但在具体表现仍显迷茫

在调查中,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大多数想干出一番事业,实习自己创业的理想,将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仅仅顾及到在金钱等物质生活方面。但是在实际行动方面显得很不足,特别是对如何创业,如何在政府的引导下选择更好的途径为地区经济服务表现得很迷茫。

2.1.4 政府扶持政策较少

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是新近开展的一项工作,目前着重的是培育方面的基础性工作,政府出台的有关职业农民优惠扶持政策较少且受益范围窄。就西安市而言,今年主要是针对中、高级职业农民实施了创业贷款贴息补助这一政策,而且补助力度不大。

2.2原因分析

2.2.1 对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宣传力度不够

大多数媒体重点宣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缺乏营造关心、支持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参与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发展的社会氛围,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培育工作深入推进,引导大中专毕业生积极参加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投身现代农业建设。

2.2.2 培训方式不够灵活

主要是切合实际培训的教材不多,教学手段陈旧单一,不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通过调查,大部分学员愿意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希望通过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脱贫致富。有相当一部分学员想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创办自己的企业,他们想创业,但不知道怎样去创业,不知道干什么项目合适,犹豫不定。还有一部分学员希望面授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喜欢参加专家教授面授与生产能手联手的培训形式。因此作为培训机构,要采取灵活的手段,将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引入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当中。

2.2.3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自身原因

从培育对象基本情况来看,他们都属于农科大、中专学历,在受教育程度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文化底蕴和自身素质还不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在培育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技能培训加强政策、法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不断将他们的思想向指导农民改善生活和改善生态方面拓展转变。

3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3+1”培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按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培养理念,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在新生代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过程中,按照《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大纲》的要求,结合示范型院校建设工作和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实践新生代型职业农民“3+1”培育模式,即在培育的过程中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技能、创业能力+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完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环节,以理论教学为基础,重在实践技能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认定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和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或创业培训合格证“双证书”。

3.1 固定课堂、空中课堂完成理论教学工作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的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是在校涉农专业大学生,属于中级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大纲》明确指出,中级职业农民培育年限为2a,完成教学900学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为1:2,相应学分90分。在培育过程中,我们根据蔬菜生产专业的需要,公共基础课统一订购省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写的教材,利用固定课堂重点集中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农业创业、农产品市场营销等知识,培养培育对象的农业生产经营素质;对于专业必修课程,根据专业培育方向组织专业教师编写相应专业课程讲义,制作教学课件,利用“空中课堂”播放,让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足不出户进行快捷地课堂实时交互,完成理论教学工作,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3.2 田间课堂、网络课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田间课堂”不同于集中授课培训,贴近农时、贴近实践,是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的实践技能培训活动,组织学员在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场所参加生产实践活动,通过教师讲解、现场示范、实习操作,掌握关键环节的技术要领和操作规程。在田间课堂,通过分组使学员形成了团队意识;学员提问教师现场解惑,使学员掌握解决田间生产问题的技巧。

“网络课堂”形式灵活,目前已在多种培训主体中广泛应用,主要是在专家、教授、企业带头人和学员之间建立QQ群、微信群和手机短信交流平台,解决学员在学习和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这两种培训形式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点菜式”培训形式,非常适用于专业技能实训、岗位实践、实验实习、专业见识等类型的实训必修课程培训。把实践技能培训搬到室外,把授课老师请到田间,实行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培训对象和内容上非常“精准”,针对学员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学员在一起讨论学习,相互间可以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探讨出更高产的管理技术,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在实践教学中起到了“教、引、传、帮、带”的作用,学员接受起来快、效果好,受到了普遍欢迎。

3.3 创业能力训练培养职业方向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经过两年的培育后即步入社会,如何引导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生产、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在能力拓展方面引入创业能力训练,培养职业方向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是西安市创(就)业培训机构,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对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开展扎实的创业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者,发展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

通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进一步提升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拓宽创业致富渠道。在培训的过程中重点培训学员的创业意识和观念,明确他们的创业方向,树立创业信心。根据需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从创业理论培训出发,逐步进行创业模拟实践,组织学员到有关创业实践基地进行现场考察学习,形成《创业计划书》,最后经培训合格后取得《陕西省创业培训合格证》,学员在实施创业项目时,可以享受免费政策咨询、项目推荐、创业补贴、小额贷款等后续服务。

3.4 职业资格鉴定评价从业技能

目前,国家农业部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不断强调要搞好顶层设计,建立以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为主的准入制度。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社会责任重大的工作,要求从业者具备职业与专业资格。《西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指出:鼓励职业农民学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或申报农民技术职称,凡修满学分且得到指导教师评价合格的学员,在培训结束后,由当地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操作为主、理论为辅”的形式,进行专业技能考试考核,通过者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按照以上要求,我们在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的作用,对培育对象开展规范性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目标,重点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方法等相关内容和岗位的系统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进行技能鉴定,鉴定合格者颁发相应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作为评价其从业技能和聘用上岗的资格凭证。

4 结束语

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政府主导、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等相关工作,但最核心的内容还是教育培训。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这个复杂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教育先行,培训常在,建立一个稳定的教育培训平台,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探索出一套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培育模式,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和地区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邱家荣,王云峰.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与内涵[J].云南农业,2013(01):18.

[2] 刘付兵,高淑桃.引导新生代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0):35-37.

[3] 张新民,秦春红.“农民荒”与新生代农民培育[J].职教论坛,2012(25):78-80.

篇8

( 一) 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招生难。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由于城乡差距大,轻视农业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大多数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根本不愿意让孩子学习和农业有关的专业。子女也深受其影响,对涉农教育的认识存在偏颇。选择专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哪些专业学了以后,能够去大城市从事经济收入好的非农行业就业。国家为了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涉农专业,对中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了减免学费、补贴生活费的政策,这对涉农专业招生和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中职涉农教育还是没有受到涉农专业潜在生源的农村学生及家长的充分认可,他们大多数心理上还在排斥涉农专业,从近几年中职学校招生情况看,涉农专业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呈下降的趋势。可见,传统观念导致中职涉农专业招生难,严重束缚了涉农专业的发展。

( 二) 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建设缺乏活力。涉农专业招生困难一直困扰着设有涉农专业的中职学校。由于多年来涉农专业人数少,开办的班级十分有限,导致学校对涉农类专业重视不够,在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实验基地等方面投入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需求不匹配,专业建设缺乏活力,成为学校发展的薄弱环节,这些关键要素的缺失都严重制约了中职涉农专业的发展。受其影响,教师教改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改革意识不强,重理论、轻实践,加上教师本人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造成涉农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十分严重,社会对中职涉农专业办学情况认可度不高。

( 三) 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许多学生认为涉农事业属艰苦行业,就业单位一般位于偏远的农村,工作环境差,薪酬不高,地位低,所以对所学涉农专业兴趣淡漠,学习积极性不高,虽然学农而不爱农,属于被动式学习。基于这种学习态度,从学生本身来讲,专业基础薄弱,加之实习期间,企业从自身的经济效益考虑,对实习学生缺乏热情,不能提供完整的实习流程,所以学生得不到全面的专业训练,应用技能水平不高,经验极少,综合素质与社会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因而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同时,因为就业观念的影响,有的毕业生为了能留在城市工作,宁愿到电子企业上流水线、在服务行业从事无技术含量的工作,也不愿去专业对口的涉农企业工作,造成中职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低,农村急需农业专业人才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加强中职涉农教育的对策

( 一) 改变轻农思想,提升涉农专业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现代化农业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和支持中职涉农教育的发展,为农业的现代化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改变社会上的轻农思想,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转变传统观念对涉农专业的认识偏差,使社会共同关注、支持涉农专业的发展,提升涉农专业的社会地位,增强涉农专业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鼓励更多有志青年选择涉农专业,确保涉农专业有稳定的生源,解决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招生难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确保涉农专业学生毕业后即成为现代农业的能手,使我国农业后继有人。

( 二) 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的办学主题是服务三农,这也是涉农专业赖以生存之源。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设施农业等技术推广,传统生产方式已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变,对涉农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中职学校应切实转变观念,紧紧围绕地方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和社会发展对涉农人才的需求,加强涉农专业建设。

1. 优化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由于涉农专业开设的科目多,强调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导致课程内容交叉重复,影响了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讲求实用性,打破原来单一的课程结构,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主线来设置课程,开发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适应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对知识、技能需求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2. 增加教学设备、实验基地等方面投入,为学生实践活动、技能训练提供实践平台,实现学习和生产无缝对接。一是增加校内实习基地教学设备,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践场所; 二是实行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三是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支农活动和社会服务等,组织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3. 强化涉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涉农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首选的重要条件,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要有先进的埋念、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娴熟的专业技能,不仅是教学的能手,还要成为精通生产,熟悉销售的行家里手,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又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

( 三)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涉农专业学生就业问题。

1. 政府应对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出台更加优惠的就业政策。要加大对涉农专业学生就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帮助涉农专业毕业生回到农村就业、创业。如把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回乡创业与产业结构调整中给予农业企业的优惠政策结合起来,鼓励涉农专业毕业生回乡创业。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调整土地经营方式,实行一体化规模生产,为涉农专业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2. 中职学校应加强学生就业工作,提高涉农专业学生就业能力。

篇9

论文关键词: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困境;发展;对策

当前的新农村建设需要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我校是一所有近40年历史的农业中专学校,1993年被评定为省部级重点学校。学校立足于“三农”,形成了以农林畜为主要学科的办学特色。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等农业教育曾一度遭到极大冲击,我省农业学校大多脱掉“农字帽”,或被合并、或升格为高职院校,学校数量锐减,招生规模萎缩,农业特色被丢弃。我市是有58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工业薄弱,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7%,即使若干年后实现了城市化率50%的目标,仍会有近300万人口生活在农村。如果没有农业教育,农村劳动力素质如何提高?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如何实现?所以,我校始终在坚守,仍保持农林畜学科的优势与传统特色,致力于培养服务农业和农村需要的实用人才。在发展中尽管有诸多困难,但我们仍采取种种举措,努力争取办学空间,为“三农”服务。

虽然今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很大,但国家的职业教育资金多是“扶强扶优”。按照“强”和“优”的条件,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多被排除在国家扶持之外,对处于偏远落后地区的我校而言,更是如此。严重地影响了本地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当前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困境

招生困难、生源减少、学生素质差,办学举步维艰 1999年以来,受高校扩招、轻农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把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无奈的选择。即使中等农业学校招生无门槛,也仍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是中考不理想的、部分是初中未毕业的、还有部分是外出打工的等等,而读农林畜类专业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逐年锐减,严重影响到中等农业学校的正常教学。不少中等农业学校不得不撤掉原计划开设的专业或将不同的专业合并为一个专业,改为非农专业。据调查,云南省近五年中职教育毕业生中涉农专业学生比例不到10%,而我市涉农专业毕业生不到7%。中等农业职业学校为了摆脱办学困境,纷纷在非农专业上下工夫,目前规模大、办学条件好的中等农业学校大多是通过做大非农专业发展起来的。

教学设施陈旧,办学条件差,“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制约办学质量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由于办学经费匮缺,资金渠道单一,投入不足,我国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基础条件普遍薄弱,办学条件无法满足现有的教学改革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大多数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是依靠“八五”期间积累的“家底”在维持、支撑,根本谈不上发展;加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大大滞后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教师学习培训机会少,“双师型”教师缺乏,严重影响了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进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培养农业技能人才的数量、结构、质量等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相差甚远。

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不相符 由于我校农业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需要,专业设置和布局不合理,办学模式缺乏灵活性,课程教材内容不能及时更新,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不强,在校生素质不高,给学校实现培养“三农”人才的目标带来了很大困难。依据我市的农业发展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本该有更多的人去爱农、学农、务农。但学生、家长的择业观念与现实发生了严重错位,相当多学生不选择农业类专业,纷纷涌向二、三产业的热门专业。随着当前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家长都认为多花一点钱让子女读高中、考大学,跳出“农”门是他们的最大愿望。为了迎合这种心理,寻求学校发展,很多农业职业学校只开设二、三产业的专业,脱离农村实际需求;而我校在以市场为导向,开设二、三产业专业的同时,自始至终开办涉农类专业,虽然畜牧类专业在本地影响较大,但仅占我校招生的6%,与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不相符。

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创业更难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涉农类专业毕业生原有的就业市场基本消失殆尽。部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发展农业职业教育认识不足且重视不够。涉农类专业毕业生受行业、专业、传统观念等因素制约,就业面较窄,就业难度较大。特别是我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种植类专业毕业生几乎没有就业市场,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创业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发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998年,全国有中等农业学校365所,在校生达50余万人,90%学生毕业于农林类专业,他们至今活跃在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的第一线,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但到2007年底,农林类中职学校仅为141所,相比锐减224所;其中有139所办学水平高的农业中专升格为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当年招生数为21.69万人,占全国中职招生总数的3.41%;我省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减少了8所,减少率为49%,远远高于国家比例,在校生数仅2万人,占全省中职在校生总数的1.8%。据统计,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仅占0.13%,没有接受过农业培训的高达76.4%。而我市接受过农业培训的人员更是寥寥无几,仅占0.086%,与国家当前的比例相比差距甚远。在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60%,平均万亩土地仅有0.8个技术人员,万名劳动力仅有0.16个技术人员,而我市万名劳动力只有0.067个技术人员,难以肩负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势在必行。

因此,中等农业职业学校仍应成为基层农技推广与管理人才的摇篮和新型农民、创业农民培训的重要基地。发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有挑战,也有机遇。大力发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建设新农村,要靠新农民。要达到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项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好蓝图实现,就必须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新型农民的主体作用。在新型农民形成过程中,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是农村各类教育中难以替代的重要教育层次,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地位。二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中之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要把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离不开科技。因此,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就要充分发挥农业职业教育的优势,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农业职业教育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奠基和先导作用。当前,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优质农业,健全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迫切需要大力发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三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由于我国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大多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没有形成规模生产效应,农业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农民增收难,加之人多地少,地产物薄,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大多农民增收主要靠外出务工。但随着农民承包经营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农业开始规模化生产,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能力和实用生产技术的需要促使广大家长和学生正在改变轻农观念。把科技农业看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必将增强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提高其对广大学生和农民的吸引力。此外,当前国家对就读农业类专业的学生实行免学费政策。继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党中央提出了“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的政策,于2009年提出了先对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和其他职业学校中涉农类专业学生的学费全部免除,以鼓励更多有志成为农村、农业专门人才的学生到农业职业院校学习,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转贴于

加快发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加大重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推进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长期以来,受严重的轻农意识影响,各级领导、办学单位没有给予农业职业教育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制约了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我国国情与农业的特点和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中等农业职业教育要发展,离不开教育和农业行政部门等的宏观指导和大力扶持。要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出发,统一各级部门领导的思想,提高认识,发挥各自优势,协调配合,共同加强新时期农业职业教育工作的组织和宏观指导,研究、拟定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组织和指导地方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推进对农业职业教育重大问题的研究。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依法治教,保证农业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改革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制约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创新政策,变输血投入(扶贫投入等)为造血投入(人力资本投资等),打破农村贫困恶性循环怪圈,真正做到“治贫先治愚”。

改革创新教学体制,扩大农业类专业招生规模,加快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急需一大批具有农业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实用型人才,需要他们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在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思想指导下,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应结合行业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内涵、苦练内功,培养面向农村和农业生产第一线、具有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及时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在教学中,要改革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开设课程;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实施口径宽、实践性强的课程模式,形式多样地开展教学;要以“适用、够用、会用”为原则,培养综合能力强,德才兼备的学生,以实践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力求学以致用。例如,目前农学专业的设置应包括农学、园艺、畜牧、水产等专业,实行“宽口径”的教学模式,以利于学生在毕业实习时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及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专业主攻方向。在实习实训过程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实地指导,产教结合,达到既传授知识,又传授技能的目的,使学生不但学习了应学的知识,又增加了感性认识,掌握了生产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校还应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满足企业需要,就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洽谈,使教学模式贴近实际,使学校成为区域内农村基层领导的摇篮、农业科技进步的助推器、农业现代化的引路人和新型农民培育的主阵地。

稳定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要提高农业职业教育质量,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当前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007年,我国中职农林学校教师仅1.71万人,生师比约31∶1,远高于国家制定的高中阶段生师比16∶1的标准。此外,初级职称及无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3%,农业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老年化突出,青年教师偏少,“双师型”教师更是缺乏。为此,首先要稳定现有的农林类专业教师队伍,激励他们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操守,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加强自身学习,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内容,提高业务能力。其次,应充分利用国家及省级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等政策支持,多向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和农林类专业教师倾斜,力争用3~5年的时间对专业骨干教师轮训一遍,提高师资力量。第三,当地部门要结合实情,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更多农业院校优秀毕业生到中等农业职业学校任教,充实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使农业职业学校教师后继有人。第四,可实行院企挂钩,走校企结合的路子,积极开展农业科研、农业生产实践、企业锻炼与专业学术交流活动,内培外聘,多渠道地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让企业为我国农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出一份力。

篇10

职业高中对农学类专业生的教育,要打破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走文化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的道路,在稳定公共文化课的基础上,坚持“能力本位”、“能力中心”的市场标准导向。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技能性”的实用型、适用型人才或者为高等学府准备一批知识和技能都扎实的后备军。

一、 职业高中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职业高中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两方面功能:第一,直接为社会发展提供实用技术性人才;第二,为高等院校输送学生,为以后提供实用技术性人才准备生员。从这两方面上讲,职业高中教育必须在稳固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强调劳动就业,在学生没有升入高等学府的情况下,能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然而一段时期以来,不少职高职专教育却基本上是沿用普高的教育模式,虽然“专业性”极强,但“职业技能性”的特点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没有从自身特点和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没有从单纯的学术教育中分离出来,形成自己独有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因此,对中等职高职专的学生的教育,要做到“学术性教育”与“技能性教育”的双投入。既做到对学生基础文化的教育,又必须坚持“能力本位”、“能力中心”以市场标准为主导。

二、 改善农学类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改善农学类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必须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目前,中等职高、职专的农学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然具有“专业性”,但“职业技艺性”特点未能体现出来。总的说来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公共基础课所占学时比例偏大,结构不合理;

2、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课时比例失调,过分强调理论教学;

3、学科专业类课程比重大、技能训练课程选择面太小。

根据上述情况,中等职高职专农业类专业课程改革必须从自身的特点和培养目的实际出发,建立一个以一定专业理论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保证的课程体系。

这个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确保公共文化基础课的一定比例,不能因强调技能训练而忽视对基础课的学习,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对这些课程进行必要的删、简、并、融,减少交叉重复,以有利于扩充实践性教学环节。

(2)学科专业课程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内容和课时比例要进行优化,使这类课程体现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可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调合为“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和“技能实训课”三类,以有利于产学结合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

(3)学科专业实践性课程的要求,应放在对学生实际操作的技能训练上,以有利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或为以后大学能培养出更好的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二十一世纪农业的主题是发展知识化农业

中等职高、职专学校也应像高职、高专学校那样,抓住知识化的关键领域,培养、造就和储备大批适应这种变化的应用型人才或为高等学校提供一批坚实有力的后备军。知识农业是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为主导因素的农业,是知识高度密集,多学科高度渗透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农业。知识农业与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的基本特征:

1、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农业可稳定持续发展;

2、高新技术作为无形资产投入农业并起决定性作用;

3、农业高度产业化、市场化;

4、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一些专家认为世界农业在迈向知识化以后的进程中,将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向高科技农业的方向发展,并将展现“基因农业”、“精准农业”、“网上农业”、“太空农业”等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

面对汹涌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面对不可抗拒的知识农业时代的到来,变革中的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将是一次世纪性机遇和抗战!对此,作为农业教育的低层的职业高中教育,必须首先探明我国农业知识化的关键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培养、造就新型适用、实用人才或为高等学府输送最好的学生。

四 、职业高中农学类专业教育,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特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