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8: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居住区绿化;因地制宜;人性化;标准
一、居住小区绿化标准及现阶段绿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合理的居住区绿地率标准不能低于30%,多数居住区都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尤其是北方地区能达到规定标准的居住区比例很小。(2)存在的问题。北方客观环境的导致北方居住区内绿化树种种类的局限性,绿化植物造景相对单调和有限,养护管理成本较大,难度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居住区的绿化标准水平,在居住小区时开发建设中偏重经济利益,忽视绿化;旧城规划不到位,造成绿化空间受到限制。(3)具体表现:许多居住小区园林绿化在诸多方面没有很好的做到“以人为本”。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的生活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得走上10分钟;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在景观设计上较为粗糙,没能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科学内涵,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要的环境。
二、居住小区绿化“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园林绿化设计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最主要的并不在于居住区的建设是否选用顶级的建材、最好的配套设备与最时尚的设计风格,而在于它是否给人们一个方便的居住环境,是否能让居民感到舒畅的人性空间,是否能给居民一个彻底放松的,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要求设计者与决策者以及建设者们要在充分了解居住区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心理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使小到每一个细节都能充分体现尊重人体贴人的活动行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三、居住小区绿化要把握的几个原则
1.体现居住区绿化以人为本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要以植物造景为主。各类园林花卉植物是园林绿化有生命的主要造园和造景要素,它们以其特有的色、香、姿、韵和多姿多彩的布置形式,不但改善着生态环境,装点着人们的生活,而且提高了人们美化、彩化、香化环境的意识,不但取得了最佳环境效益和视觉效果,而且获得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事实上,许多园林绿化者或决策人员的造景意识不强,在一些少得可怜的绿化空间里不是以植物造景为主,却硬是加上亭台楼阁、假山叠石等无生命的景观,使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城市中本已严重失衡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比例更加严重失衡。他们没有从居住者身心本质要求方面进行合理规划,没有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角度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和造景设计,没有考虑城市绿色空间应有的多样化功能,而是注重美观和追求高造价以求较高的收费标准和经济利益,注重硬质景观在图纸上的丰富表现以求迷惑居民和迎合房地产商的“求快、求新、求超越”的心态,片面追求硬质景观的结果使人们所期望的自然环境和宁静惬意的社区氛围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2.在居住区绿化中,各园林要素要与居住楼体风格及居住环境和谐统一,来体现园林绿化所带给居民的人性关怀。当前一些居住区绿化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更有甚者,遵循什么时尚造什么,什么好看建什么的原则,东拼西凑的各种园林绿化要素风格不相一致,结果使环境显得杂乱无章,不成体系,对居民身心造成伤害。
3.要注意园林雕塑小品在居住小区中的正确使用。园林雕塑小品的使用在居住区很为普遍,但要注意其正确使用 。园林雕塑小品宜少而精,才能达到点缀和组织空间,烘托主题、意境的作用。居住区内的园林雕塑小品的选择要从题材、质感、质量、姿态、摆放的位置等方面加以推敲,尤其在园林雕塑小品的取意上下功夫。目前,许多居住区内的园林雕塑小品题材相似,雷同的很多。其实应在抓好雕塑小品本身的艺术质量的同时,要力求做到题材新颖独特。雕塑小品要与园林环境相协调,要有统一的思想,使其与园林环境融为一体。好的雕塑小品是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一种造型艺术,它以其特有的装饰性和趣味性来表达其生命的活力,青春的美妙,爱的高尚等,它以强烈的生活气息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4.居住区人性化绿化的不断开拓和发展还要建立在居民本身的人性化教育基础上。居住区人性化绿化仅有充足的方法还是不够的,要使已建好的居住区绿色环境得到长久的维持,稳定生态系统,还需要每一位居民的支持和建设,因而加强园林科教知识普及则成为居住区环境逐步得到改善的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篇2
要想推动中职院校学校档案管理的工作的全面发展,使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达到现代化水平,应用现如今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同样,中职体育运动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如此,都要合理高效地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推动本校档案管理的发展。关键在于大力建设本校的目录数据库。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相较于以往的传统管理方式有着较大的优势特点,例如,可以同时兼顾开放和保密性两种特点,可以高效地实现资源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保存,同时也可以提高档案查阅使用的效率。因此利用网络技术管理资源档案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档案信息的管理,还能为学生、老师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档案使用和调度提供极大地便利。另外,在加强网络技术在档案资源管理中应用的同时还需加强相关法律方面问题的宣传,提高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合理、合法性。不过就现有的情况来看,众多学校的档案管理部门缺乏高素质的相关专业人才和工作资金,严重制约了中职体育运动学校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因此,各中职体育运动学校应该在依据本校基本现状的基础之上,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力度,加大对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优化管理方式,推动信息化建设。
二、规范档案管理,实现档案资源的高效益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核心意义就是为了实现档案资源地高效益开发利用。体育学的档案资源管理更是如此,各类体育院校的相关教学方式、训练方法、教育思想理念等都是学校教育建设的宝贵财富,它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将会极大地推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可以利用相关的教学档案实现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指导,推动教学工作全面开展。另外,还可以全方位地保存记录各个学生的详细情况,可以便于教师、教练员查找和使用,有利于加强学校内的班级及运动队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可以对教师、教练员的工作进行客观详实地评价记录,为学校考核教师水平提供依据,对师资队伍地建设工作也有巨大的意义。同时,合理运用相关的教学以及训练档案可以加强学生日常学习和训练,推动运动员的个人水平提升,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三、加强相关保密档案的保密工作
信息化档案管理工地不断推进势必会加大档案信息的开放性,推动了资源使用的广泛性,不过这也会带来一些机密档案保密性问题。因此在推动中职体育运动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还应时刻注意到相关保密档案的保密工作,重点要做好以下三点:在实现档案开发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最大化的同时,要确保机密性档案的保密工作,避免密级文件泄露,带来巨大损失;协调好各方面权益的关系,这里包括版权、隐私权和公布权之间的关系,档案开发和建设过程中不能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同时也不能侵犯学生、教师等人的个人权益,对于学生、教师的隐私问题要做好保护工作;最后还要做好档案信息的更新工作,对相关档案信息内容进行核查,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保证档案信息具有使用价值。
四、加强档案的管理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篇3
体育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理解为依据党和国家的体育教育方针和政策,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科学组织体育教学过程,完成体育教学计划和目标。科学的组织体育教学过程,可以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稳定的教学秩序是完成教学计划和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需要注意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运用教学最优化原理,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职能。制定与实施体育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教学指挥系统和稳定的体育教学秩序,体育教学的指挥系统是在学校校长或分管副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长或教导主任、体育教研室(组)主任组成。体育教学的规章制度分为行政管理和课堂教学2个方面,体育教学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要有科学性、可行性、稳定性,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学
二、体育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依据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结合我国体育教学实践,体育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体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管理。体育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主要是全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和体育教研组的计划管理。全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分析体育教学的基本情况,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查找不足,提出工作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全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全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应该包括课堂教学、校内竞赛、校外竞赛、课外活动。体育教研组的计划管理主要是在学校体育教学计划管理的前提下,具体完成学校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主要是指体育教师的备课、上课、考试及成绩评定、课外辅导。备课主要有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2种形式。集体备课要为老师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向老师们提出备课要求,要从备课中鼓励老师们体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管理在为教师与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前提下,主要是组织好课堂听课工作,课堂听课的形式多样,可以组织同行听课、专家听课、公开课等。听完课后要组织形式多样的讨论研究,肯定授课教师的优点,分析不足并提出进一步提高的建议。重视和检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现代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和内容。现代教学理念下的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更加重视发展性评价和过程中评价,以往的体育教学重视学生的成绩,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使得我们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获得的运动技能,重视学生的体质,采用的评价方法更加科学。
三、体育教学管理的基本措施
3.1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
体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协调体育教学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与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之间关系的约束机制。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能够保证稳定的教学秩序,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制定体育教学管理制度时要充分解放思想,摒弃传统的观念,切实保障教与学的自由,完善体育教师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
3.2引进现代科技成果,加强教学档案管理
规范、严格、科学的体育教学档案管理,能有效地推动体育教学的规范化,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体育教学管理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学档案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引进现代科技成果(包括计算机、网络等),加快体育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建立体育信息管理网络。
3.3以人为本,提升现代教学管理理念
人是体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对象,体育教学管理主要围绕着人展开,体育教学管理主要的对象就是对教师的管理和对学生的管理。构建人本理念为核心的管理制度,管理者必须在管理活动中确立以调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以管理效率的最大化为目标。管理制度应该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以使师生在这种保障下得到个人的最优化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加重视教师的需要,关注教师的成长,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激发出教师实现自我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3.4建立一支稳定的体育教学管理队伍
加强体育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充分挖掘体育教学管理人员的创造力和能动性,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不断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校应充分重视体育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从而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重视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培养和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
四、结束语
篇4
关键词:技工学校 体育教学 ISO9001质量管理 着力点
一、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现状
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就是对大量的、反复出现的日常体育教学事务,按其内在规律,制定出本校体育教师都必须遵循的规定(制度)和规则(程序),并使之成为相对稳定的工作准则和行为规范,保证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秩序;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形成符合技校生特点的教材和评价体系,以确保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目前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现状是:一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务科或办)对学校体育管理部门(科或组)提出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具体;二是学校体育管理部门的教学计划质量不高,没有形成完整的、具有技校特点的课程体系。形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大纲的理解不清晰;对教学计划的纲领性、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不规范,或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往往凭经验办事、凭感觉管理,随意性较大;对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过程的跟踪、总结、升华等具体的操作过程,体育教师还留有巨大的空间,随意性更大;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教学内容也是千差万别,没有统一的教学规范。
那么,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呢?笔者认为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不失为一个好的
选择。
二、技工学校体育教学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
1.促进体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一套管理法规,具有科学、严格和系统的特点,对管理对象如事物、人员、方法等均严格要求按规范操作。通过建立和实施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使体育教学管理者改变被动应付的局面,处于主动管理的地位,并且对于体育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做到主动识别、主动改进,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管理水平。体育教学管理在ISO9001系统的管理思想指导下,可以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旦形成持续改进的机制,体育教学工作便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具有预防纠错的功能:对已发生的问题,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纠正措施加以解决;对类似的问题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对一些苗头进行事先处理,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思想精髓是“持续改进”:体育教学管理可以在ISO9001系统的管理思想指导下,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提高。体育教学管理一旦形成持续改进的机制,体育教学工作便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的轨道。
2.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系统、规范地开展
按照质量管理方法(体系)编写体育教学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程序文件和各工作岗位的作业指导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确定各项工作程序,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准确性、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程序文件是教师工作的依据准则,岗位指导书以程序文件为依据,细致而全面地涵盖了(描述)体育教学的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更加科学、规范地指导体育教学。 以程序文件和岗位指导书作为依据开展工作,是质量管理体系带给体育教学的最大变化――规范化。
3.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与学校资质评定的“双有效”
从技工学校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建立什么样的质量管理体系,还是进行学校资质评定,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技能人才。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比体育教学的管理范围要广得多,学校各专业教学管理和其他常规工作的管理均可采用ISO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有效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并使学校的资质评估变得更加有效。
总之,采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来规范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关键是在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如何找到工作的着力点。
三、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着力点
1.参与组织机构并发挥作用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体育教学工作管理者要在学校相关的组织机构领导下开展工作,也要在此机构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并主动承担内审员的工作职责。内审员即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员,其作用是对质量体系的运行起保持、改进和参谋作用,承担内部管理评审、查漏、监督以及提出整改方案的职责,并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方面起带头作用。根据标准要求,内审员一般由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科组管理者及科组骨干担任,体育教学管理者就在此列。
2.认真开展ISO9001标准的内部学习与培训
通过学习和培训,让体育教学管理者掌握ISO9001标准的思想精髓,学会制定体育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以及技校生体育达标课程体系(工作内容)、课程设置与教学设计(工作方法、作业指导书)等。
3.建立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体育教学管理体系是主要由“输入要素(人力、配备、方法、材料和资金)―业务过程―成果(质量、士气)―反馈―要素”组成的一个循环,即由目标、流程、组织文化构成。
(1)体育工作目标。要基于学校总体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体育执行目标,要实际而不空洞、具体而易于操作。现阶段技工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职业体能,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其养成重视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和习惯,培养全面而合格的技能人才。
(2)体育工作手册是每个体育工作者的工作文件,涵盖了整个体育管理体系。首先要列出学校体育工作手册目录,包括组织机构、教师基本情况、工作计划、年度和学期工作安排、工作总结、器材统计、运动会、校内外各类单项竞赛、教研课题、教研论文、获奖统计、课余训练、检查记录、各类工作用表、体育宣传、体育台帐检查目录、附录等,然后生成具体的工作内容及工作表单。
(3)体育工作程序文件用以描述体育教学和训练活动的流程或过程及其要求,它的内容必须包括学校体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不能遗漏任何细小工作。程序文件包括早操(课间操)、体育课堂、运动会、单项竞赛、课余训练、体育科研、学校集会等控制程序。
(4)作业指导书是作业指导者对作业者进行标准作业的正确指导的基准,即体育教学和训练质量活动,如上课常规、课外活动制度、教练员职责等详细而具体的要求、做法、准则等,是比程序文件更加具体的操作步骤及要求,是体育教师的具体工作操作指南。
(5)质量记录是具体活动留下的痕迹,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记录做过的,如全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录表、统计表、学生体育成绩表、评价情况统计表、各类体育竞赛成绩表、统计表等。
4.定期的程序复审与优化
(1)要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管理运行机制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必须定期对体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复审和优化,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制定预防措施。同时,通过复审,可以对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系统进行优化,使体育教学管理体系更加有效。
(2)采用合理的执行策略和执行方式让绩效指标更加符合学校需要,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师生,防止假、虚、空,必须为具体目标服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或对部分项目兴趣不高,笔者学校就尝试了分模块分项教学法:4~5个专业班一组,将一学期学习目标分为5个模块,4周一轮换,分别由5名教师授课,由学生自己选择从哪个模块开始,修满5个模块,积分相加即为学期体育总分,学生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项目上获得加分以弥补自己的短板或拔高体育成绩。这样,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像这样的执行策略最终会让绩效指标更加符合实际。
(3)经常性地总结与反思执行策略和执行方式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优化模式,为新一轮的运行做好准备与铺垫。像上面所提到的例子,笔者和同事们就会经常对工作进行反思:第一,几个专业班级同时上体育课,会不会混乱?是否会出现个别模块没人或人太少的现象?若会应如何解决?第二,4周一轮换,项目学习的不同时长如何协调?第三,分模块分项教学法主要缺点在哪?如何改进和提高?笔者和同事在作了反思性总结后,拿出了解决办法,最终在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中作了更改。
5.体育教学管理材料和经验的积累
(1)定期总结。总结有短期与阶段性总结等方式,总结的内容包括好的做法、需改进的地方、新的思路等。
(2)材料积累。做好学年/学期工作计划、体育课堂/课外训练/体育竞赛实施表单、教研及工作小结/总结、经验交流材料等一切体育工作资料的归总,建立体育档案。
(3)建立经验知识库。设立体育教学质量控制室或丰富网上资源,如输入电子材料、设置搜索引擎、建立特定浏览装置等。
6.体育教学管理成果的分享与升华
(1)提高体育成果透明度。接受学校或上级体育主管部门的监督与检验,向上级部门、兄弟单位或其他同类型教研科组介绍成功经验,提高体育教学管理成果的效能。
(2)激励参与者。体育教学管理工作者要与本科组/科室成员分享成果,增强自豪感,并转化为新的动力。
(3)展示成果。通过特定渠道和机会充分展示教学效果,让学生与家长感受成果。
(4)升华成果。在具备一定基础后,可以采用高级管理人员审查的方式(即知识管理),不断推动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
7.克服畏难情绪
要在体育教学管理中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就要帮助所有参与者克服畏难情绪。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认真宣讲贯彻质量体系的意义,提高体育教师的认识。体系的建立不仅可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使体育工作者形成做事讲究风气、工作注重细节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工作素养,营造团队协作精神。第二,加强学习与培训。很多体育教师既担心这又担心那,认为这项工作很难,其实原因就在于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强各层次体育教员的培训。第三,边干边学。例如编写质量手册和文件时,在体育教学开发设计控制等程序文件中要明确“策划和改进”这两个环节控制的具体要求,运用PDCA方法对工作中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纠正措施,需要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有的放矢。第四,有效利用咨询单位专家的指导。咨询单位的专家一般都擅长质量体系的整合和优化,在质量体系改善等方面有独到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学校可以有效利用这部分资源,从而降低工作难度,有效克服畏难情绪。
四、小结
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之后,学生上课的状况与以前不同了,他们变得更加积极和配合;体育教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改变了,变得更加自觉和主动;学校总体体育氛围变化了,变得更加浓厚和有序。相信只要不断地优化、改进,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2008-12-30.
[2]李玉连,张燕丽.ISO9001标准体系与护理质量控制方法的改进(DB/OL),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6).
[3]刘凌.职业学校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4(8).
篇5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管理思路;思想工作;校本;以学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14-01
前 言
迄今社会崇尚民主与法制,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了时代的名词。人类越向前进步,教育就越与个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今大学体育是育人为先,健体是后。高校体育公体课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对公体课课程进行了改革,多考虑学生的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开设普修和选项课、将学生喜欢的十多种体育项目订为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充分享受运动过程带来的乐趣;大学体育教学过程应强调大学生学习的自由,使体育课程乐趣化。体育评价标准与个人综合标准相结合,重视过程性评价及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1、“以人为本”是大学体育课程思路及政治思想工作
1.1 “以人为本”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面临问题为指向。“改进”是主要特征,解决学校存在的各种问题,巩固提升学校之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以人为本”树立新观念,学校自身的问题应由学校的人来解决,经校长、教师的探讨分析、解决,所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学校中加以实施。对学校问题有发言权的是校长、教师、学生,上级部门的领导等专业研究人员是“局外人”很难对学校的实际问题有真切的体会和全面的把握。
1.1.1 体育课程校本管理要求学校管理立足于“以人为本”分析存在问题,不照搬它校的模式,不把学校当作一般政策、规则的“试验田”或应用场。
1.1.2 体育课程校本管理核心用公式来表示:校本管理=分权+参与决策,“以人为本”权力下放,“以人为本”决策权,强调“以人为本”民主参与决策
1.1.3 “以人为本”是一种管理理念、管理策略,而不是制度或其它。校本管理有两大要素:从教育行政体制角度来看,是权力从中央政府、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地方教育部门等下放到学校,强调学校的主体性;从学校内部管理制度角度来看,校本管理是全员参与学校管理,即教师、家长、社会成员、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校决策中来,强调管理的民主性。
1.1.4 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内涵一“以人为本”体育课程校本管理是指高校依据国家和地方的课程政策,结合自身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条件,考虑环境、家长期望和学生需要等相关因素,对学校体育课程设计、决策、实施和评价的组织、领导、监督和检查。高校公共体育课体教学要转变理念,把握与时俱进的思想,把更新体育观念的人文基础教育融于体育教学之中。
2、关心尊重学生
引导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前提是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成朋友很容易,而让学生把你当成朋友却很困难。这主要是因为老师很难突破原来“管理学生”的传统观念,也就是说不能从内心深处平视学生,尊重学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都需要别人以真诚的态度来对待。一旦忽视尊重人这个基本需求,你就无从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不了解学生,教育、引导学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民主的原则和疏导的方针,采取平等讨论的方法、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的方法、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切实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3、理解学生
人的认识是发展变化的,尤其是还没有真正定型的大学生,他们生理上虽已成熟,但思想上尚未成熟,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完全确立,选择目标有时不稳定,忽高忽低。因此,对于他们的思想教育,更需要见人见事、全方位、多渠道地沟通,更需要师长、朋友给予适当的赞赏、认可和理解,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从而实现人格的健全和完善,进一步帮他们学会自爱,做到自尊,正确地看人看己,看到人生的价值,激发其上进心和工作热情。公体课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是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运动认识、感受和体验过程。
4、从实际出发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把“人本”思想体现在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尊重、激励上,把学生放在主动发展的位置上去实施教育,决不能舍本逐末,把学生当“下属”,而随意支配或命令管教。
4.1 做学生工作的老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把每一个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成为每一个学生的知心朋友。
4.2 要经常调查研究,坚持服务育人,为学生成才提供强力保障。站在学生平等的立场上深入细致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绪、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切实推进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4.3 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不断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当今社会信息不仅丰富,而且多变。将我国优良的道德文化传统和实现社会发展的要求有机结合,是高校学生工作者重要任务,也是大学生思想正式工作内容更新必须面对的问题。
4.4 讲究工作的方法,以咨询、调解、辅导、培训、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利用校园文化、网络文化这些文化阵地,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活。
篇6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体育管理;教学内容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为高校教学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较为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已成为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各个实施和管理部门的共识。通过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现代化,从而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本文以高校体育的信息化管理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旨在为促进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和高校体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及其必要性
1.1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概念
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进行分析,教育信息化,即将信息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重要构成要素,进而在教育教学的各领域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实现的过程。由此,可将高校学校体育信息化的概念定义为,将与高校体育相关的各类信息作为高校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并将相关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各领域当中,进而促进高校体育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
1.2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对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如下分析:(1)信息化管理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已基本实现信息化,体育教师通过借助相关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资料、成绩等进行管理,提高教学效率,并为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有力依据;(2)信息化管理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通过开展高校体育的信息化管理,能够从校园内外迅速获取大量由于体育事业和体育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类信息,通过强化信息管理,对体育教学的内容、学生成绩以及相关可与活动等进行规范,在确保体育教学规范化的同时,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信息化下高校体育管理的不足之处
(1)体育信息资料管理手段单一。目前,部分高校关于体育信息资料和文献的管理仍然以人工手动管理为主,由于体育文献和资料的数量较多,在增加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也不利于文献资料管理效率的提升,从而导致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类文献资料的利用效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此外,仍有部分高校的体育文献资料仍然以纸质为主,从而导致纸质资料受外部环境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破损,增加了查阅和使用难度,不利于高校体育管理效率的提升。
(2)学生成绩管理效率低。现阶段,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关于学生体育成绩的管理仍然以传统的word、excel、office等办公软件为主,与学生个人信息和其他专业成绩综合查询的联系不大,在增加了成绩管理难度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自身对其体育成绩和其他相关成绩的综合查询,加之体育课程的设计方案也大都以临时制定的形式为主,从而导致课程的随意性较大,对学生成绩的评判标准模糊,增加了学生成绩的管理难度。
(3)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较为单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使部分高校认识到其体育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并未对相关课程内容予以完善和变更,当前,多数已经开展体育信息化管理的高校仍然以传统的体育项目的技术拆分、师范、讲解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对于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个人体育课程的个人体验予以较大忽视,从而导致学生在选课、班级分配和课程学习等方面的灵活性不强,难以促使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3.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
3.1体育信息资料的信息化管理
高校体育资料库所保存的各类文献是体育教学和体育知识得以传播的载体,即信息载体,故相关资料和文献是信息得以存在和普及的前提和基础。由于信息只有在传递过程中才会发挥自身对外部社会或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如何将与体育教学相关的信息进行高效地采集、存储和传递,从而以高效的体育信息处理方式为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可靠保障。此外,对于体育资料室管理人员而言,其还应在充分认识到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将书刊以及网络和媒体中的各类体育资料、知识予以分类、整合,为高校体育教师对相关资料的及时获取和查阅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从整体上促进高校体育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的提升。最后,在高校自身方面,应建立体育信息管理子系统,通过将相关信息处理功能,如学生、教师信息管理、资料数据的备份等予以整合,促使高校体育尽快实现信息档案的电子化,以相对专业的体育资料库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2学生成绩的信息化管理
基于各类软件的学生体育成绩管理能够帮助体育教师实现对学生成绩的迅速分类输入,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学生成绩的统计、修改与分析等方面的工作效率,对于学生而言,其则可以通过登录系统查询自身成绩,并针对相关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除此之外,学生体育成绩的信息化管理还包括了学生系别、班级、入学年份等学生基础信息的管理,进而促使学生的成绩管理更加细致和明确。从整体来看,高校学生体育的成绩管理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师应根据所建立的体育管理系统的需求将学生个人信息予以正确录入,并通过熟悉系统操作,实现对学生信息的快速查询和打印。
(2)教师应将体育课程的相关设计方案和信息予以录入,并做到随时查询和打印,同时,将学生对应的班级信息予以录入和查询。
(3)以学生平时表现和考试的实际情况对其成绩进行确定、修改、分析,为后续体育教学内容的确定提供有力依据。
3.3体育教学课程的信息化管理
体育学科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对于提高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进一步加深对高校体育课程的学习、理解和认识,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纳入到课程教学中,使信息化技术与相关体育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同时,通过加强对体育课程的管理和控制,促使体育课程的信息水平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高校体育工作者还应对体育教学课程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内容予以确定和分析,通常情况下,体育教学课程管理模式包括了教师信息管理、体育班级设定以及选课结果和体育课程内容的设定等,在掌握上述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体育教育教学人员应借助相关教学系统实现学生关于体育课程的选课、分班以及对电子教学档案的浏览和对体育CAI课件的使用等。通过创新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模式,从而使体育教学从传统的以技术讲解与传授为主的课程内容逐步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发现、捕捉、加工和利用方面,创设出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掌握相关体育技术,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学习乐趣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
结论
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的概念进行说明,在结合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分别从加强体育信息资料、学生体育成绩和体育教学课程的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对其体育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做出了系统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仍然存在体育信息资料管理手段单一、学生成绩管理效率低和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较为单一等问题,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高校体育的信息化管理,为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邹穗晖,黎绮霖.体育信息化与高职院校体育管理模式创新方法论[J].当代体育科技,2013,10(14):115-116.
[2]王静.体育信息化与高职院校体育管理模式创新方法论[J].生物技术世界,2015,09(08):201.
[3]陆莉芳,金永超.信息化时代高等学校体育管理的创新性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04(15):59-60.
[4]束景丹,郭五一.高校体育场馆开发与管理模式创新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0(21):220-223.
[5]刘枥铠.基于信息化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模式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6(28):73-74.
[6]张剑威,汤卫东.基于MOOC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6,01(16):72-78.
篇7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现状;对策
当前,很多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展的需要。既不能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也难以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而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包含了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和管理方式等内容,又是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基于此,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做出以下几点分析与探讨。
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
就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现状来看,当前仍存在诸多的不足,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僵化的管理模式使得柔性管理意识的缺失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管理制度已经不再适应时展的需要,虽然具有较强的刚性,但是柔性思想严重缺乏,使得管理模式变得僵化,这就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自由进行了极大的限制,当前的体育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把教育管理人员和学生的关系简单的看成主客体关系,而并没有将学生作为管理主体,具有较强的单向性,处于这一体育教育管理模式下的教师工作的主动积极性没有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得到最起码的尊重。例如在某些体育选项中,很多普通高校由于人数与学校规定不符而不得不取消这一体育项目,使得这些学生不得的选择其它的体育项目,从而将学生的兴趣打压下去。这不仅是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现状,也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管理者必须重视这一问题。
(二)教学计划往往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目标通常是制定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不仅包含了高校体育教育管理范围和内容,也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战略提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而就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现状来看,很多高校的教学计划并没有结合学校实际和时展的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使得教学计划往往难以道道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体育教育管理效果评价体系亟待完善
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很多学校都只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而缺乏对教育管理效果的有效分析与评价,尤其是体育管理效果的评价体系亟待完善。具体表现就是制定体育教学计划的同时对体育教育质量监控严重缺乏。而高校体育课时量较大,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而不得不选取重点目标来教学,使得教学目标不仅难以实现,学生成绩评价也缺乏相应的检验标准,使得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的真实成绩,加上学校对体育教育管理效果评价与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构建的体育教育管理效果评价体系的缺乏,因而必须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才能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工作与学习兴趣。
(四)体育教育管理软实力低下
当前,虽然很多高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也对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加大的投资力度,但在专业的体育教育管理资源、各项制定运行保障体系、现代管理技术与理念等软实力水平相对低下。例如缺乏专业的体育教育管理团队,各项制定的运行缺乏相应的运行保障机制,可操作性低下等等。
二、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水平的对策
为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水平,作为高校领导和体育教育管理者必须结合当前的现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关于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为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水平,作为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具体来说主要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应改变思想观念,摈弃传统思想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束缚,从内心上认识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同时还应健全学生的体质,认识到开展各项学习活动都离不开体育,并高度重视;二是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加强对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者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加大对其的培养力度,着力打造一支现代化的体育教育管理团队,为开展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柔性化管理搞活管理模式
一是将学生作为管理主体,以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兴趣为目标,在管理过程中融入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二是体育教育管理过程中实施柔性化管理,结合学校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针对性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趋于人性化和柔性化;三是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的引导和帮助的角色,从而搞活管理模式,将僵化的管理模式变得人性化和动态化,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管理水平。
(三)不断完善体育教育管理效果评价体系,提高体育教育管理软实力
一是充分学校对体育教育管理效果评价与分析的重要性,在注重教学过程管理的同时加强教育管理效果的有效分析与评价,建立现代化的体育教育管理效果评价体系;二是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的同时对加强体育教育质量监控;三是为学生成绩评价针对性的设定检验标准,并不断完善体育教育管理效果评价体系,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工作与学习兴趣;四是制定相应的运行保障机制,提高各种规章制度可操作性,保障专业的体育教育管理资源,应用现代管理技术与理念,提高体育教育管理软实力。
三、结语
总之,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仍存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重要性,作为体育教育管理者应实施柔性化管理搞活管理模式,不断完善体育教育管理效果评价体系,提高体育教育管理软实力,不断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水平,助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现代化的新型体育人才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刘晓波,王利森.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特点分析[J].科技信息,2009(24).
篇8
1.1竞技水平高,参与文体活动积极性高
体育大学的学生主体是体育专业的学生,经过大量的体育训练以及入学前的体育特长选拔,使得体育学校的学生竞技整体水平较高。由于体育学校的学生喜欢彰显自己的个性以及竞技能力,因此在学校举行各类文体活动时,这些学生都是文体活动中的主体,他们也很享受在文体活动中受到赞扬、得到认可的感觉。另外,体育学校的学生喜欢参加一些社团,愿意主动组织一些校园活动,例如篮球友谊赛、足球比赛等活动,这些体育生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活动中组织、参与,并依靠特长推动活动的进行,保证活动的成功举办,由此可见,体校学生依靠自己的竞技水平较高,参加文体活动积极性高的特点,在活动中起到推动的作用。
1.2文化水平有待提高
体育大学的学生主要生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小就开始接受体育教育,对体育项目有着很大的兴趣,最终通过体育专项选拔考试,进入体育学校;另一方面,在初中或是高中学习中,由于学习基础较差,或是学习兴趣欠缺,转学体育项目,通过短时间的训练,提高体育竞技能力,从而入选体育学校。这两方面的学生都有文化基础较差,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欠缺,最终导致文化水平有待提高。另外,学习体育专项的学生体育训练任务较重,学习时间、精力有限,这也是体校学生文化水平欠缺的一个原因。
1.3体育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欠缺
体育学校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欠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学习上,体校学生不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其对自己的要求低,缺乏奋斗的目标,甚至体校学生普遍厌烦学习,对文化课成绩漠不关心。再有,在日常行为习惯上,体校学生普遍存在纪律性差、个性较强,组织观念欠缺的特点;还有法律意识较差,遇事不能三思而后行,做事走极端,甚至脑子里总有武力可以解决一切事情的观念。另外,自我情绪把控能力差,体育生喜欢挑战,冲劲足,但对于事情认识片面,对人际关系处理不够合理,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正是由于这样的急性子,很容易将事情或人际关系处理的更糟。
2针对体校学生的管理策略
2.1注重体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管理
德育工作的管理是高等院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对于体育学校也不例外,注重加强德育工作的管理不经可以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还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学生指引正确的道路。首先,体校的管理者以及老师应当了解体育特长生的实际情况,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德育工作计划,并结合合理的方式去实践。要为学生树立爱国观,强化其组织纪律性,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再有,学校可以通过开主题班会、召开德育教育演讲会以及组织德育教育文艺活动等形式,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采用一些具有爱国主义、集体观念强的事例,针对体育生出现的相应问题进行教育。另外,为了加强学生的是非观和日常行为规范,老师可以进行细心地讲述,帮助学生分辨事情的对错,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还可以采用班会,加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保证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组织纪律性。
2.2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落实
科学合理的体校管理制度是有效进行学生管理的保障,首先,体校学生既从属于体育教练,又从属于文化课教师,以及教育科等多方面管理,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查找责任时,往往会出现互相推脱的现象,这样就会形成教育管理的盲区,针对这样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有效的解决途径。再有,只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更应该将管理制度落实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建立有效的管理措施。在学校中可以采取树立表扬榜和批评榜,将日常行为规范、组织纪律性较强以及学习成绩、体育成绩优异的学生公布在表扬榜上,为其他学生树立正面的教育榜样,将违纪学生公布批评榜上,并严格处理,不能因其体育成绩优异就姑息,为学生树立反面教材。
2.3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一般体育学校的文化课教师资源欠缺,选班主任就更加困难了,因此学生的管理有待提高。针对这个问题,寻找教师资源便是有效的解决途径,体校可以适当提高待遇,积极寻找教师,以及加强教师上岗前培训工作,从而来提高体校学生的管理。再有,对于体育学校,应该建立以教练为主,以文化课教师为辅的教育管理模式,体校教练决定了学生的成才和输送,在很多情况下,教师解决不了的问题教练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也比较听从教练的管理。但是,在学生管理中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师管理观念,加强教师和教练的沟通与交流,定期开展教练和教师联谊会,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和体育训练情况反馈出来,进而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
3结语
篇9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育风险;认识与应对
0.前言
近20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质在持续下降。表现尤为突出的问题是: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肥胖学生继续增多以及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为避免学生发生意外伤害,许多学校将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锻炼内容尽量简化,大幅降低体育活动的难度,但这又造成学生体质的持续下降。体育锻炼成校园伤害的“重灾区”,其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学校体育选择风险回避的办法事实上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二是学校体育风险责任界定的法律缺失。当我们不选择风险回避时,我们只能面对风险
中小学体育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呈上升的趋势。这对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学生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不仅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也对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将因此而面临着遭受的风险,可能会面临高昂的医疗赔偿及精神补偿等经济损失,学校的形象和声誉也将可能受到不良影响,学校体育风险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认识体育风险产生的原因
2007上海一女生体育课跑步时突然倒地,猝死没有现场急救,2008重庆一女生体育课慢跑热身时晕倒猝死教师作了现场急救,2010天津一小学生在体育课上跑步时被绊倒组织不当等以上事例显示近几年体育风险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的发生着,造成或轻或重的后果。总的分析体育风险发生的原因是多元的,多层次的。
首先从体育教师的层面看,体育教师风险意识淡薄与责任心、专业知识、预判能力不足,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没有全面的了解;学习者学习能力与目标间存在差距;学生练习中辅助方法使用不当;运动处方不适于学习者或活动的参与者;没有对活动场地、器械等进行检查,对危险因素的预见性不足;热身运动的安排不足或不适当;对学习者不适当的要求;体育教师本身的观察能力及执行不足;体育教师不熟悉急救程序;体育教师急救知识及专业能力欠缺;体育课组织不当、体罚学生,对于学生发生伤害事故的急救措施采取不当或者是没有采取急救措施。都会对学生的安全造成威胁。
其次从学校层面看,运动场地器械的不完备;运动场地器械的管理不合理;对场地器械设备缺乏正常的维护与保养;学校运动场地的安全系数低,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都会提高体育风险的发生概率。
最后从学生层面看,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正是血气方刚、争强好胜的时候,常常逞一时之快,而忽略自身的安全,形成伤害。运动伤害的最大因素为学生自己本身,根本原因是学生自身缺乏体育活动潜在的风险意识,这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运动技能熟练性不高;活动时控制能力差;不适当的运动服装;不遵循运动规则产生的违规或暴力行为;身体状况不佳和对环境的不适应;准备活动不充分等都可能导致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2.认识学生体质与体育风险的联系
在学生体质日渐下降的同时学校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学生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时发生伤害事故是难免的,伤害不但使许多学生受伤、致残,甚至被夺去了生命,还给被害学生的家庭带来终身不幸和痛苦,同时也给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带来体育教学管理上的困惑和不安。学校体育风险的发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时的积极性,为了使学生不受伤害,迫于无奈一些学校取消了一些体育课的内容和课外活动;撤去了一些器械;甚至采取“圈养”[4]的方式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教授毛振明指出,目前,大部分孩子体质状况有滑坡现象,可以简单总结为4个字:“软、硬、笨、晕”。软:肌肉软,硬:关节硬,笨:长期不活动造成动作不协调,晕:前庭耳蜗神经晕。他认为,就最后一项来说,现今体育课很少老师教倒立,孩子的前庭耳蜗神经得不到锻炼和开发,长大后,直接的后果就是可能晕车、晕船、晕飞机。因此,体育风险与学生体质间接的产生了联系,两者相互影响。学生体质出现滑坡现象,就提高了体育风险的发生概率。要想减少体育风险的发生,必需从学生出发,根据新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应了解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有思想有自主能动性的个体,应积极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全面健康成长。
3.认识体育风险有关法律法规
教师在应对体育风险时应具备相关法律知识,对自身的安全和法律权利进行保护。虽然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这是我国目前唯一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全国性行政立法,一些省、市地区也都出台了关于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方面的条例、法规。[7]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属于学生伤害事故的一种,适用以上国家及地方颁布的相关法规。这些法规都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些都是学校体育管理者在处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重要的法律依据。我国的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立法不足,政策还不够健全,执法监督力度太小,责任落实不够明确,学校体育教师的利益的不到保护。这样就显示我们在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遇到与自身相关的体育风险时,才能有效的依据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尽管过去二十多年里,我国立法进程之快、力度之大有目共睹,但目前却并无专门针对学校体育活动中发生伤害事故的专门法律。天津市教委体卫处负责人戈金亭认为,以前学生在学校受伤了,学校一般啥也不管,顶多派人慰问一下,送些营养品就完事了。现在不那么简单。碰上不讲理的,学校为了顾及自身声誉,一般也都息事宁人,靠多给些钱了事。
学校为预防体育风险的发生,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在全国各中小学校中推行意外伤害校方责任保险制度,提升学校对责任保险的认知度,增强其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努力营造安全教育与责任保险相结合的良好氛围,促进学校建立与健全风险管理服务体系。
4.教师具备的体育风险知识与技能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工作也是一样的,想要解决好体育风险的相关问题,首先要有先进的体育风险理论武装头脑,这样就要求学校提供在职教育或岗前岗中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体育教师是否具备相关的体育风险管理知识将直接影响风险管理的水平。9但是,中专体育教师获取体育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的途径比较狭窄,绝大多数体育教师明确表示体育风险管理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只是听过,但具体是什么内容不知道。
5.结论
增加体育教师对体育风险知识储备。加强学生对体育活动风险意识的培养,树立学生安全的体育观、全面的体能观、正确的技能观、良好的道德观。学校的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体育设备、器材的维护和保养,体育教师也需加强对活动器材的安全检查,保证器材的安全使用。学校针对不同的体育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后,应确实执行并定期(一学期或一学年)检查,以评估施成果。对于在实施中的困难,或者不足的部分,应再提出具体改善的措施,并将困难告知学校领导,寻求必要的支持,如学校经费中编列相关风险管理的经费,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降低学校体育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天津.学校体育有风险――体育课缩水该怨谁[EB/OL]. http://.cn/r/,2005-12-19/10481944272.shtml,2005-12-19.
[2]蒋昕捷.30年来高中生体质持续下降:软、硬、笨、晕[N].中国青年报,2007-06-26.~12.
篇10
1.1郑州市地区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现状与分析
对郑州市地区巧所本、专科高校体育场馆资源情况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从场地建设标准看,各高校的的体育场数量明显多于体育馆;从各个校区的地理位置看,位于郑州市中心的高校拥有的体育场(馆)数量低于位于城郊高校的体育场(馆)数量;从学校的知名度看,本科院校的场馆数量明显多于专科院校。
1.2郑州市高校体育场馆开放情况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这巧所高校配置的体育场馆资源有72一%上能够保证各个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体育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不过在巧所高校校区中还有13.9的高校的体育场馆不能满足正常体育教学需求,有21.2%的高校不能满足体育训练的需求,以及48一%的高校不能满足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从巧所高校所实施的体育场馆开放政策情况的分析来看,这些高校的体育场基本上是无偿的为在校学生及社会提供服务,而体育馆的开放情况则显示为在校学生的利用率很低,有偿开放服务也很低。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郑州市地区高校的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率低,发展潜力极大,有待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
2.郑州市地区高校体育场馆资开发利用所面临的困境
2.1对场馆资源开发利用在理解上存在误解
对郑州市高校的学生进行调查表明,由于受竞技体育的长期影响,争先进、争评比称号,建造了不适合本校利用的体育场馆,在日常维护上管理、资金、跟不上的情况下,就减少场馆的日常使用
2.2管理体系不完善对体育场馆开发利用的影响
郑州市当前高校体育馆的管理体系及管理方法不能使人满意。管理方法是实施管理活动的根据,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管理的效益及效率。各校制定的管理方法基本上都是各校自主制定的,缺少统一性和规范性,整体的管理处于低水平和低效率。
3.加速郑州市地区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开发利用方法
3.1转变认识,加强对高校体育场馆有偿服务的产业化认识
高校作为郑州市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建设,必然要为城市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而高校的体育场馆的有效利用和有偿服务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参与热轻及对体育场馆的需要与不发达的体育场馆数量的矛盾,在为学校创收的情况下不仅能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维护,还能是场馆得到有效的利用。
3.2各高校管理部门要做好协调工作
各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部门要做好的协调工作,各高校体育场馆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体育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要优先考虑本校学生的需求,充分利用空闲时段合理安排对外开放,使体育场馆得到有充分及有效的利用。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