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8: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学专业的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学专业的优势

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28-02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终生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专业化过程。而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则是在语文教学领域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的过程。

笔者近几年在农村中学语文课堂听课调研的过程中,感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师专业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课堂上仍以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忽视学情研究,忽视把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接受方式作为教学的起点和调节因素;教师对现代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知之甚少,实践上也缺乏突破自我、与现代教学接轨的信心和决心;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重压,农村教师不仅习惯“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而且固守惯性,信奉经验,在潜意识中较为淡漠理论学习和专业引领;教师缺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师者应有的人格精神与学识修养,导致在解读课文时捉襟见肘,与教学的目标要求距离较大;教师多年来习惯于闭门造车、各自为教,虽置身于教师群体中却缺少专业发展的互助氛围,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学手段单一,习惯于“一本书、一支笔”的传统教学方式,懒于尝试多角度、多渠道启迪学生学习的现代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较少使用多媒体设备。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如何提升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确实成了一个绕不开的难题,笔者略谈个人的一些浅见。

一、静心阅读――农村语文教师语文素养提高的基石

教育家朱永新认为:“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也是整个教育的前提。”终身学习已成为当今各行各业专业提高的必然趋势,但为数不少的农村语文教师却因教学工作繁忙,而逐渐忽略了读书的重要性。在一项对乡镇中学和城乡结合部中学的语文教师的调查中,接近65%的从业人员在一年内阅读整本刊物少于三本。换句话说,除了课本,半数以上的教师整整一年都没读过什么书,导致他们的视野越来越窄,思想也日渐贫乏,这对与社会现实、与学生心灵联系紧密的语文教学是十分不利的。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语文课,教师上的是泰戈尔的《金色花》,在课堂上,教师用心地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意境,学生也很投入地朗读,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但这时,一位学生举手提问:“老师,我觉得泰戈尔的文章真美,听说他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你能推荐他的几部作品给我们看吗?”这位教师顿时无语。课后,笔者了解到这位教师本人除了这篇《金色花》,也未看过泰戈尔别的文学作品。这个案例说明即便是围绕教材进行的拓展性阅读,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学校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激发教师读书学习的热情,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夯实教师的学问基础。例如,充实学校阅览室的藏书,增加一些优秀文学作品,购置一批新的教育理论书刊,向教师开放;提高教师的阅读热情;语文教研组在每个学期里,都应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逐一设立学习模块,并搜集与模块相关的文章,组织教师学习交流,探讨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结合的途径;学校应积极创设条件,组织关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各种报告会,为教师“充电”;组织骨干教师和新教师参加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座谈会;开辟黑板报专栏,定期刊发教师学习理论的心得体会;每学年举行一次理论知识考核,营造浓厚的读书研究氛围。

二、自我反思――农村语文教师语文素养提高的动力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这表明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伴随职业生涯始终的自我反思。教学反思不仅有助于改善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而且有助于在学校形成教育研究的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农村学校要积极鼓励教师通过写自我反思、教育随笔、教学小结等,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使教师的教学摆脱低水平的重复。例如,可以把上课的成功之处及课堂教学中的关键环节记录下来,以便日后作为备课参考;可以对授课时的不足之处进行梳理、回视,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剖析,使今后的教学更上一层楼;还可记录教学过程中师生思维碰撞出的“智慧的火花”,捕捉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的瞬间灵感,为精彩的教学提供不绝的“光源”。总之,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进行反思和记录,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做个“有心人”,将课堂教学的珍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使课堂教学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农村语文教师还应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勇于摒弃落后的做法,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与学有机互动、和谐统一的观念。应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放开手脚,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获得知识的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只有不断反思、积极改进,才能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三、教学科研――农村语文教师语文素养提高的关键

科研,曾经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名词,不少一线教师总觉得只有大学教授或硕士、博士才能做科研。其实,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育科研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平民化”。“教改要深化,科研为先导”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语文教师要提升专业化水平,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必须边学习、边教学、边研究,把教学的过程变成研究的过程。但毋庸讳言,在当前不少农村中小学中,教育科研仍处于低水平状态,绝大多数教师缺乏科研意识,认为那都是些没用的花架子,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对提升教学水平的促进作用。

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农村学校可以采取“课题牵动”的策略。学校应要求教务处、教研组引导教师将教学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转化为课题,把课题研究融于日常教学之中。例如,我区有一所农村学校的语文教研组根据本校壮族学生占多数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壮族民俗文化对促进作文教学的研究》,教研组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做好分工,鼓励老师和学生搜集壮族的民俗文化,充实写作素材,促进了身边浓厚的文化氛围与作文教学的良性互动,结果教师教得来劲,学生的作文进步也很快,教学研究使教与学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语文教学的科研范围很广泛,文本研习、教学反思、行动研究、个案分析等,均可成为语文教师的研究对象。每一个语文课堂中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很小的疑问,也可以作为研究的内容。只要勇于研究、善于研究,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完全可以找到新的支撑。

四、专业引领――农村语文教师语文素养提高的保障

当然,教学研究如果只靠农村学校教师本人或本教研组教师之间封闭的交流研讨,难免会造成低水平复制,教学问题的研究也往往会停留在“就事论事”层面,出现典型的“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的现象,使教师的成长受到制约。农村中学应鼓励教师主动“攀高亲,结远缘”,组织教师上网与专家交流,邀请专家、名师来校示范指导,走出去与名家、名师交流,落实学习上的“走出去,请进来”, 充实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从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近年来,南宁市青秀区在培训农村语文教师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作专题讲座;邀请市名师到校上示范课;请教研员来校指导学科教学;加强市区骨干教师对农村教师的引领作用;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等。同时,还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学薄弱学校的扶助力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资源共享,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些做法的成效十分显著,语文教师的整体素养有较大的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也显著提高,得到广大家长的充分认可。

篇2

关键词:涉农专业;大类招生;天津农学院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68-01

一、大类招生的内涵

大类招生始于2001年北京大学实施的“元培计划”。元培计划的教育理念是:把本科教育定位为整个高等教育(10年或9年)的基础教育阶段,在此阶段,实行低年级通识教育和高年级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该模式是“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方针的延续和深化)。在此模式框架内,探索自由选课学分制、导师全程指导制、弹性学制和教学资源许可条件下的自由选择专业制。突出基础、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为研究生教育阶段输送高素质、创新型的生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适应能力强的毕业生。[1]实践证明,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从考生报考角度来看,大类招生降低了考生志愿报考时专业选择的烦恼;从学校培养角度来看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入学后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社会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学校合理分流按需供给,满足社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于是,大类招生逐渐在高等院校中推广开来。

二、天津农学院涉农专业招生现状

根据天津农学院2014年招生录取数据分析,发现涉农专业生源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相近专业间报考率差别大

由于考生对各个专业认可程度不一致,导致相近专业间第一专业志愿报考率差别巨大。例如动物医学(小动物医学方向)专业的报考率为163.3%,而动物医学专业的报考率仅为73.2%。

2.部分报考涉农专业考生被录取至非农专业

从考生第一专业志愿报考情况来看,报考涉农专业的考生中有10.9%的考生被录取至非农专业。

3.部分报考涉农专业考生被调剂至其他涉农专业

从考生的六个专业志愿报考情况来看,报考涉农专业的考生中有7.35%的考生最终被调剂至其他涉农专业,与考生的专业意愿不一致。其原因仍为按照具体专业进行招生录取,各专业最低录取分数差别较大,这些考生由于分数偏低,被调剂至其他涉农专业。

三、涉农专业大类招生构思

根据教育部学科分类,天津农学院现有招生专业中涉农专业及方向共有15个,分别属于4个学院。结合天津农学院实际情况,依据学科分类及所属学院,拟将涉农专业分为农学类(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林学类(林学、园林)、植物生产类(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动物生产类(动物科学、动物科学(设施畜牧业方向))、动物医学类(动物医学、动物医学(小动物医学方向)、动物药学)、水产类(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进行大类招生。

四、涉农专业大类招生的优势

相比传统招生模式,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具备以下优势。

1.有利于考生志愿填报

以往按照具体专业录取,考生最多报考6个专业志愿,能够选择的范围比较小。再加上对专业的认知不全面,在挑选专业的时候无从下手。按大类招生后,原来相近的专业整合为一个大类,考生就可以填报更多的专业志愿,在增加了考生选择性的同时,也降低了专业选择的困扰。

2.有利于涉农专业录取到更多有意愿的考生

以往按照具体专业录取,容易造成报考涉农专业的考生被调剂至其他涉农专业或被录取到非农专业,导致涉农专业生源减少。按大类招生后,相近专业间的报考率差异大和各专业录取最低分差异大这两个问题得到了完美解决。有涉农意愿的考生更加容易录取至自己填报的专业,涉农专业的生源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

3.有利于整合学院内的教育资源

大类招生后,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期间,学生共同学习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由于学生相对集中,学院可以充分整合院内教育资源,将教育资源价值最大化。

4.有利于学生的后期培养

由于学生共同学习专业基础课,从而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覆盖面,有利于实现“基础厚、口径宽”的培养要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在大学三年级的分流过程中,需要参考学生前两年的学习情况,这就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有利于合理分流

以往,考生入学报到后,由于录取专业不是考生期望的专业,经常提出调整专业的要求,但由于学校教育资源、培养计划和培养模式的限制,很多学生无法按照意愿选择自己真正想学的专业。而按大类招生培养后,通过两年左右学习,学生对专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再加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了解,学生可以更加理智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道路。

参考文献:

篇3

旅游产业是一个复合型的产业,在统计年鉴的产业目录中以旅馆业、餐饮业、交通业等行业复合而成。过去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工商管理下设的二级学科,近年来才改革为管理学下设的一级学科,包含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三个二级学科。就学科设置来看,旅游管理的依托学科多种多样,主要的有依托管理学、地理学、历史学、语言学(外语)、林学等一级学科。在旅游市场人才供不应求的前景下,众所高校在没有考虑到学校自身特色及旅游市场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便盲目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造成专业设置方向不明,使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下降,旅游专业毕业生的旅游行业就业率较低,还有较高的离职率等等。众多情况表明,各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水平较差,这种情况制约了今后旅游教育的发展。因此,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正确的专业认知是各旅游院校教育的当务之急。专业忠诚度与专业认知有很大的关联,其中与对专业的感兴趣程度和就业前景的态度之间关系较为明显,而对现有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关系不太明显。性别、人格类型与专业认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部分人格维度可作为判断大学生专业认知的有效变量,人格等因素对学生专业认知情况有着显著的影响。新生对于专业认知的情况普遍偏差,以及一些来自家庭、社会的一些负面影响使旅游管理专业新生的学习情绪低落。我国对于各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情况的部分研究,综合文献研究得到的结果,影响旅有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知的因素包括对专业的理解、定义;行为特征;就业前景状况;性别;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多方面的因素。专业认知情况的好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知情况较差的学生很难进入学习的状态,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并导致了大量专业人才的流失。国外对学生认知的研究理论的基础,认为专业认知是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在专业上的结合。而国外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情况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国外关于此类的研究都是包含在professional identity 的研究之中,与专业认同和职业认同混合在一起。学者Henning认为专业认同是个体对于实现社会中的专业在主观上的一种感受,是个体与该专业内心保持一致的程度。本文将以北京农学院为例,分析农林类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认知,从而发现问题,为专业未来的特色发展提供思路。

一、农林类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特色

就农林类院校的专业发展历程来看,旅游管理多依托林学和风景园林学科,由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演化而来。北京农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旅游方向)也是如此,园林系设置的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到2001年转变为生态旅游方向,2007年正式以旅游管理(生态旅游方向)招生。

(一)依托园林学科,突出生态特色

北京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旅游方向)依托于园林二级学院设置,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与学校其他管理学专业相比,有明显的生态特色。观赏植物学、城市规划原理、户外游憩规划设计以及普通生态学等课程均是由园林专业的教师亲自讲授,计算机辅助设计、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在讲授中关注景观设计,并配备了大量的实习机会,实习的地点有城市公园、林场、农场等,因此北京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能够掌握基本的区域、城市、景观规划技能,这一点对比国内其他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这些课程虽源自于过去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课程体系,但对于目前旅游产业发展实践来说,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过去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毕业后进入公园相关部门工作,这些课程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

(二)关注农村发展,聚焦都市农业

北京农学院的办学宗旨是服务于首都的经济建设,尤其关注郊区的农业和农村发展。而农学院下设的旅游管理专业自然享受到学校与北京郊区农村的合作便利。旅游规划课程实习地点延庆四海镇,正是农学院与当地合作创办的实习基地和产业转化基地。学生每年还有机会去参加农业会议会展。在各类专业课程讲授中,由于教师参与的科研项目多涉及农村,课程的内容和案例也绕不开农村问题。农学院的学科设置以农林为主,因此学生可以方便地与其他学农科的同学交流。由于农学类院校加上旅游与园林的符合专业背景,在北京郊区村官招考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极具优势,近年来,已有十几名同学毕业后投身京郊农村的建设发展和乡村旅游发展之中,这些同学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表现又进一步提升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名气。

(三)紧扣首都建设,融合产业要素

在北京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要不要发展农业和农村,发展怎样的农业和农村是重要的选择。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的专业设置从第一产业的林学,延伸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及环境艺术设计,直至依托于农业和农村的旅游规划设计。学科渊源相同,理念相似,因此,旅游管理所在的园林学院紧扣了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从现代都市农业的角度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依托林业和园林学科的旅游管理既具有自身特色,也能够顺应区域和产业发展趋势,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二、农林类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问题

(一)课程体系的层次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专业基础课,是与专业相关的必修课程,这些课程提供了专业学习的基础知识,如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第二种为专业提高课程,在这种类型中,课程大体分为两个方向。其一为旅游企业管理,包括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景区经营与管理等涉及旅游六要素的课程,其二为旅游地规划设计方向,包含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规划、户外游憩规划设计等课程。第三类课程为实习实践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代表的课程有旅游专题讲座、旅游规划案例、旅游综合实习以及企业实习。

(二)依托学科与专业设置的矛盾

从课程设置上看,由理论到实践,由生态到管理,由基础到研究,层次鲜明、覆盖全面,在这种课程设置体系下,已经培养了一届毕业生,不少毕业生在毕业实习环节表现优秀,提前进入了工作岗位,毕业后留在了实习单位继续工作。但从深层次来看,目前的课程体系与专业门类以及就业去向还是有一定的错位。主要体现在:

1、作为管理学专业,经济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比其他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依托的专业无论是地理学、工商管理还是林学,无一例外地开设了诸多经济管理学基础课,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等经济管理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在管理类专业中具有通识教育的作用,不论依托的学科是什么,还应该夯实专业基础。

2、两大学科方向不明确,学生课业负担重。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没有划分方向,而是将选择权利交给学生手中,学生以自身兴趣出发,通过专业选修课的选择来确定课程。然而,根据多年来的经验,选修课逐渐变成了必修课,并没有哪个同学真正拥有了选择的权利。伴随着三年课程一年实习的教育改革,大二大三的同学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阅读和实践。面面俱到造成了门门不精,学生对课程之间的关联并没有深刻认识,有些非常重要的课程没有花精力,而另一些以补充知识为主的课程却占据了大量实习时间。

3、就业方向与课程的错位。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就业的方向主要为旅行社和酒店。由于北京农学院没有旅游管理硕士点,考研一般要转向其他院校。规划设计单位的主要接受对象为研究生,这就造成了所学课程与就业方向不匹配的情况。

三、基于学生认知的调查研究与结论

(一)研究方法与问卷设计

针对专业特色与主要存在问题,问卷涉及除基础问题之外共计25题,共分专业了解、专业认同、专业发展3个部分。专业了解13题、专业认同6题、专业发展6题,采用5点计分法,1-5分别表示“完全不认同”至“完全认同”,分数越高表示专业认知度越高。通过对问卷中25题进行可靠性检验,可靠性系数为0.887,可靠性较高。本问卷以北京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为主要人群目标,进行有目标的发放问卷,其中男生占37人,女生104人。大一新生40人,大二学生44人,大三学生35人,大四学生22人。2015年12月10-20日期间,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1份,有效回收率为94%。

(二)主要研究方法

问卷回收后,采用数据的录入、分类、统计均有SPSS20.0软件完成,并根据研究目的进行了描述分析,均值比较等统计处理。描述性统计:是通过对变量的描述统计所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和了解样本数据的相关统计特征和总体分布的形态,进而可以深入地了解变量变化的统计规律。均值比较:均值比较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出样本与总体数据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因为在所有数值特征中,均值是反映总体一般水平的最重要特征,因此可以通过均值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统计分析的质量。单因素方差:指对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是两个样本平均数比较的引伸,它是用来检验多个平均数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因素对试验结果有无显著性影响的一种统计方法。

(三)主要结论

1、专业了解

本部分从对从专业的设置情况、发展方向、专业特色几个方面去调查学生对“专业是什么”的认知情况。所有问题总体得分在2.35-3.51之间,对专业的了解处于不太清楚也有所了解的水平。通过每个问题的均值情况,可以看出,对专业知识本身的了解度并不高,如培养目标、学习计划、行业热点等,得分都在3分以下,处于不太了解的区间。而对于就业方向、课程收获方面学生认知度得分稍高,体现了学生对于学习知识、实习就业等“现实问题”有更高的热情。对专业特色来讲,旅游管理专业的农林特色在课程反应上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均值3.01),而对特色的了解和对未来就业的帮助上得分不高,在3分以下,并且学生还认为在课程上应该有农林特色更好的体现。

针对每道题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其显示四个年级只有“在对农林特色对今后旅管专业的就业有很大帮助上”产生了明显性差异,其显著性小于0.05。而“总体对本专业的情况非常了解”以及在“我认为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在农林特色上有很好的体现”上可以看到虽然其显著性大于0.05,但置信区间也达到了85%到90%。在“总体对本专业的了解情况上”的问题来看,主要的差异来自于大一新生,其分最低、大二,大三,大四的评分较好且差异不大,但也可以看出评分是随年级的增长而增长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在农林特色上有很好的体现上”来看,大四学生得分最低,其次是大一新生,得分均在3分以下。而大二、大三学生得分情况较好在3分以上。在对“农林特色对今后旅管专业的就业有很大帮助”上看,结果显示大一、大二、大三年级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明显、主要差异显示为大四的学生,其分较低。从专业了解度整体来看,虽然由表2中数据表示再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对该专业的了解程度有了一定提升的评分较高,但本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对专业了解的整体程度上还是普遍偏低的。对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很了解的问题上四个年级的平均分都不高,可见多数同学对本专业的特色并不是很了解。而造成大四学生在对农林特色对今后旅管专业的就业有很大帮助上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这可能与大四学生在经历实习后发现认为本专业的农林特色对今后的职业发展并没有帮助的想法有关。

2、专业认同

本部分通过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与是否愿意继续本专业的学习两方向进行了专业认同度的调查,总体看,对专业的喜爱以及对行业的信心得分尚可(在3分以上),但对未来本专业就业和发展得分较低(3分以下)。对各个问题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各个年级在对于喜欢本专业,毕业后会选择出国继续本专业的深造和继续本专业的考研上产生了较大差异。差异性主要都来自于大四学生。并且大四学生的评分最低,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大四学生在经过3年的学习并且参与过实习初步进入社会之后,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了新的规划,从而使他们的想法与没有经历过社会学生的想法产生了较大的差异性。有研究得出,学生对本专业实习的满意度是影响学生专业认同感甚至最终是否从事本专业就业的关键。因此可见学生对实习期间的满意度对专业认同度也有着重要影响。

3、专业发展

本部分通过对学生是否愿意继续本专业的学习对专业的发展进行了调查,根据表2,对课程、实践、专业信息兴趣都不大(得分小于3.5),只有在考取导游证等专业技术证书方面体现了较大的兴趣,说明学生对有就业帮助的立竿见影的事情还比较关注。对不同年级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专业发展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值为0.62,大于显著性概率p值0.05,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在专业发展方面不存在显著区别。

四、农林类旅游管理专业的改革建议

(一)坚持课程建设,加强宣传教育

针对问卷反应的农林特色不了解以及与就业关系错位问题。

1、应完善旅游管理核心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就业去向、调查情况和课程体系情况,应完善在经济学、财会管理、数学、世界旅游地理、中国旅游地理与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建设。

2、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可得知,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尤其是大一新生对本专业的培养情况及目标其实了解不深,针对此问题我认为学校应加强对专业的详细介绍,尤其是在招生宣传上,应尽可能的全面介绍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情况,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正确认知是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条件。因此只有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家长更加理性的选择专业,才能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情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外也应扩大宣传范围,可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介突出北农旅游管理专业的农林特色的优势进行宣传,让学生对北农旅游管理专业有更深刻的认知。

3、针对各个年级的情况开展专业认知的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大一的新生来说,有研究表明,大学新生的专业思想问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端正学生的专业思想,不仅有利于大一新生尽快的融入新的环境,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专业认知。对于刚刚开始接触一个具体的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是迷茫的、尤其是有些学生并不是在主观上选择的本专业,因此针对大一新生应加强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等方面进行介绍,促使学生对专业产生正确的认知。而大二大三的学生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之后,有些同学找到了今后的前进方向,而有些同学开始产生了倦怠的心理,这个时候学校便应加强心理辅导,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对于大四的学生,他们即将步入社会,对于未来的择业就业十分迷茫,学校应及时开展有关就业方向的介绍咨询。帮助学生做好适合自己的职业未来规划,树立正确择业观。

(二)加强实践实习,培养复合型人才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可看出,约有70%的学生都提出了实践课程较少的问题。有研究提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向不明确,会使学生的专业认知情况较差,专业认同感下降。Kusluvan通过一个多维的测量表来测量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待旅游工作的态度,结果发现多数学生都强烈的表示希望可以改善实践教学现状。而北京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从12届毕业生开始,增加了4个月的实习阶段,但在实习单位选择上过于局限,很多同学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所选择。实习生的职位普遍较低,在较长实习期里实习岗位单一且绝大部分是高强度的体力工作。其中部分在酒店的实习生对酒店的工作评价不乐观,认为酒店工作不能发挥个人专长,缺乏挑战性且没有成就感。酒店提供培训机会较少,与实习生期望培训存在较大差距,上级给予赞赏和帮助也不如人意,尤其是薪资方面大大低于实习生的期望值。并多数同学表示今后不愿意在旅游行业。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参与实践来了解自己的能力与不足,并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更好的规划。因此认为学校应调整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技能型”的课程,更多地要强调学生的切身体验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加适当的实践课程,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课程更好的相结合,并将本院校的农林特色更好的融入其中、形成独有的专业特色。

(三)开拓学生眼界,体现农林特色

问卷反映出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生对于跟就业相关的就业信息、职业证书考取等问题十分关注,而就业中遇到挫折之后的大四学生对相关问题回答得分普遍偏低。这表明学生并非发自内心热爱行业,而是把大学专业学习当做走向职业生涯的一块“敲门砖”,在对专业态度、行业信息、旅游特点等领域没有主要学习的热情。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在非毕业生年级开展更多的思想和人生规划教育,端正学习态度,令学生树立更远景的人生目标。

篇4

一、大力推行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实践教学打好基础

(1)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特点。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种重要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体现专业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劳动、社会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学特点。这一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转移到实践第一线,改变了教学情景,学生可以较快地适应本专业的实践环境,熟悉本专业生产第一线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探索、体验,使他们的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并能及时得到教师及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能及时发现、纠正。这有利于加深印象,达到真正掌握操作技能的目的。

(2)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途径。近年来,我校积极实施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区域经济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实施产学研教学模式,要重视如下几个环节:

①首先必须因地制宜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农学实验室及相关实验室,验证和巩固理论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提高实验室内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做到每门学科、每节课有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为下一阶段的实习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②充分利用好校内的实习基地及家庭基地,让学生全程参与生产过程。它既能培养学生专业意识和兴趣,也能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实施家庭致富工程,也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形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地农业产业化特点和资源优势,制订家庭生产经营致富计划,明确具体的种、养、加、销方案。

③让学生以见习技术员的身份到校外实习基地、扶贫基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参加实践工作,其内容包括农业技术推广、科技扶贫、科技兴农、生产实习等方面。其操作程序由实习指导老师统一安排,采用实验——实训——实习——顶岗的方式。这种方式能深化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实用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科研能力,完成综合性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锻炼,培养学生独立地组织管理生产过程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毕业实习与学生就业的有机结合,并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思想上和业务上的准备。

二、树立全新理念,深化农学专业课程改革,为实践教学增添活力

目前,农学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缺乏实用性、课程思想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专业课程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改变过去以学科为导向设置职业教育课程的旧理念,根据社会人才市场,职业市场的需求,进行课程改革。

(1)调整专业结构,开置综合农学专业。农村职业教育要培养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专业设置是关键。但农类专业大都是沿袭大中专院校的模式,设置的专业过于狭窄,如农学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林果专业等,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生产项目的选择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农业类专业就需按职业群归类,设置科技含量高的现代种植技术、现代养殖技术和农村家庭经营三个综合性大类专业。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化程度和支柱产业来选择专业。即当地农业产业化程度高、支柱产业以种植业为主的,就选读现代种植技术专业;当地农业产业化程度高、支柱产业以养殖业为主的,就选读现代养殖技术专业;当地农业经济水平比较落后,农业经济以家庭庭院经济为主的,就选读农村家庭经营专业。

篇5

关键词 农业高校;微生物学;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276-02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in university, the open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ing th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nd it is also in line with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Aiming at som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mode of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t′s discussed the increase of open thinking in microbi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l, 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Futhermore, in order to inspire student′s interest in operating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during the course and make them grasp experimental skills better, the new teaching methods and practice details were explore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microbiology; opening experimental;teaching model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的教学实际为例,针对农业院校微生物实验教学现有模式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结合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特点,探讨了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增加开放式思维的培养模式,并对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细节进行了摸索。安徽农业大学大农学类专业包括农学、园艺、林学、植物保护、蔬菜等9个专业,微生物学是大农学类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农学、园艺、林学、植物保护、蔬菜等9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来看,都对微生物学提出了明确的教学要求,可以说微生物学及实验技术是大农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实验,可训练大农学类专业的学生更深入地观察世界、了解世界,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1]。科学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式,对于大农学类专业的学生掌握微生物W的基本实验技术,乃至培养其动手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至关重要[2-3]。

1 大农学类专业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大农学类专业在我校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培养方案中关于微生物学系列课程的设置主要仍然遵循过去的传统模式,微生物学基础实验及综合实验的教学内容目前仍是按照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来安排,只能达到满足学生掌握微生物基本知识和从事微生物相关工作的最低要求,而对于大农学类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安排相对简单,缺少对学生自发思考、创新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的综合培养。实践证明,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传统实验方式的不足,开放式实验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发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5]。因此,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对大农学类专业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已经做了前期的改革摸索,对开放实验的模式进行了探求,希望能为高素质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思路借鉴。

2 大农学类专业微生物学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

为了探索大农学类专业微生物学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收集和整理了其他院校和其他实验课程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经验[4-6],提出了一套适合我校大农学类专业的微生物学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方案并进行了实施,具体如下。

2.1 基本实验技能训练

在进行开放实验之前,通过一些基础实验的开设,对学生进行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进行训练,训练结束后对学生与实验相关的基本技能进行操作考核,合格者将获得进入开放实验阶段的资格。

2.2 分组与命题讨论

每4~6人为一组,根据每个学生对相关课题的兴趣,并结合其所学专业进行自由组合,并选出1名学生作为组长,由指导教师进行命题,或者由学生自己提出感兴趣的实验题目,经过教师论证确定实验题目。

2.3 实验方案设计与指导教师评定

根据指导教师的命题或学生自己提出感兴趣的实验题目,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出其认为可行的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撰写出实验设计报告,在报告中要求学生对基本原理、实验材料、方法、进度安排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阐释。指导教师结合实验室的软硬件条件,根据各小组自行的设计实验方案,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定,提出修改意见并指出课题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

2.4 实验方案的具体实施及能力培养

各实验小组按照修订后的实验方案,逐步完成实验的实施过程,注意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出现的问题及实验心得,指导教师全程追踪实验的过程,对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即时指导,对学生的实验操作予以点评,在整个过程中注意引导式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对实验收获的自我总结与主动思考。

2.5 实验报告的提交与总结汇报

实验操作部分完成后,要求所有学生根据其得到的实验结果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及实验心得,指导教师对其进行评定、总结与备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组长负责做PPT文件汇报总结实验结果、收获以及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中进行小范围的学术交流。

3 大农学类专业微生物学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体会

3.1 激发了学生对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兴趣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通常由指导教师先讲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过程,进而进行操作步骤的演示,指出实验操作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由学生依照教师的操作进行模仿。传统教学模式有其优势,比如让学生在试验中不易出错,但是从趣味性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来讲,存在着明显不足。学生容易出现惰性思维与消极态度,创造性思维与主管能动性难以得到培养。通过尝试建立开放式微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自己提出实验假设,自己制定并完成其感兴趣的实验内容。这种主动式的学习模式,势必要求学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形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模式。比如在探讨微生物与植物互作关系的实验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筛选自己感兴趣的作物,进行“植物促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高效促生菌株的筛选”实验。在实验进行中,学生们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条件,设计出了多种实验方案,从原材料的准备到微生物培养、筛选机鉴定等全过程,均由学生自主完成。实际效果是大部分学生都分离得到了高效的促生细菌,不仅巩固了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还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增强了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3.2 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实验都是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及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7]。虽然实验课程学时安排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资源有限,目前尚不能完全实现全面的开放式教学,但前期通过逐步推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原本偏重知识积累的教学模式,使得大部分本科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实践能力较差,而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已经在很多学生身上看到了其文献调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明显进步。在自主设计与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前后实验的环环相扣要求学生对每个环节都要细心把控,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思维方式,对于他们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或实际生产实践工作都极为有利。例如“植物促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高效促生菌株的筛选”实验项目中,促生细菌的分离是鉴定的基础,分离得到的促生菌株是高效促生菌株筛选的起始材料,在每一项实验内容的逐步进行过程中,会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科学思维。

3.3 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规范教学管理

通过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对教学管理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讨,逐步健全教学管理和实验管理方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在整个教学模式的摸索过程中,有利于建立较完备的教学制度,因此目前已经制定出了完备的开放实验室管理条例、开放实验室安全条例、开放实验室规则、开放实验室大型仪器使用登记制度,并得到严格执行。

4 对大农学类专业微生物学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思考

4.1 开放式实验室的管理

常规实验教学实验室的管理相对简单,而开放式实验室教学不同,其不仅要求足够的实验室空间,还需要任课教师及实验室管理员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经费使用上也要求有更多的投入。由于有针对性的教学体制改革是_放实验室教学健康发展的保障,其中开放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相关教师的工作规范的制定对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顺利推进也极为重要。另外,由于微生物学实验大多是面对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开设,低年级的学生实验室经验相对较少,所以须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实验室制度和实验室安全教育,才能保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安全,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4.2 开放式实验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教学实践证明,开放式的微生物实验教学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创新能力,对高校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良性的作用。高校重视“双创型”的人才培养,就是要改革人才培养的实施模式,而开放实验教学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考虑把开放实验室和正常实验教学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合起来,进行专业化、个性化推广[8]。

5 结语

当前各高校对于“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普遍推广,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科学思维的重要场所,对于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摸索与探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综合性创新型的生命科学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安徽农业大学大农学类专业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的改革,即对开放实验模式的初步实践探索,可为大范围推进开放式实验教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6 参考文献

[1] 吴萍,李正鹏,史钧,等.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J].生物学杂志,2002,19(4):49-55.

[2] 张萍华,申秀英,王跃光,等.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1):416-417.

[3] 陆娟,屈长青,朱茂英,等.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9):230-232.

[4] 刘丹,龚浩,付佑权,等.农林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2):172-173.

[5] 王战军.推进内涵式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3,4(27):52-56.

[6] 沈永红,张彭湃.微生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生物学通报,2005,40(11):41-42.

篇6

一、生产实习改革的目的农学专业实践性很强,对实践教学要求较高。在毕业生实行国家分配时期,生产实习安排在第4学年的下学期毕业之前进行,又称为毕业生产实习[1]。学生一般被安排到校外实习基地(生产或科研单位)进行为期不少于3个月的本专业领域内的生产或科研训练。实行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之后,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毕业生产实习的效果越来越不理想。例如,由于用人单位的招聘时间在实习期间,以致学生频频奔波于招聘市场;用人单位要求拟聘的学生到单位内实习,造成传统意义上的毕业生产实习逐渐淡化或名存实亡,变样为就业实习。尽管这种就业实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率,但是,用人单位的就业实习与学校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有很大差异,甚至完全不同,缺少本专业生产实习训练内容,不利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短板。因此,农学专业“3+1”实验班,通过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将生产实习与就业实习分开,既可保证本专业实践训练的良好实施,也留有半年的就业实习时间,学生可以自主择业或选择到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就业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二、两种生产实习方式的实践依照北京农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农学专业的生产实习在安排上突破传统的实践范围,实习对象不仅包括大田作物,也扩展到设施农作物的蔬菜、花卉、食用菌以及果树等,期望学生以农学专业的学科理论为基础,通过广泛的实践活动,适应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不同岗位的需要。农学专业“3+1”实验班每年招生30人。根据培养方案,在四年级上学期进行为期3个月专业生产实习。在毕业的3届学生实习期间,采用过两种生产实习方式———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两种实习的组织形式有所不同,实习效果各具优势,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

(一)分散式生产实习实验班2005级和2006级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根据学生的意愿分配实习单位,每个单位为一个实习小组,一般2~6人。将学生分成若干实习小组,分别安排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实习基地既包括生产单位又涵盖科研单位,如民办企业的北京市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公司,乡办企业的延庆县四海花香农业公司,县办企业的密云县原种场、昌平区金六环农艺园、小汤山现代农业示范园,科研机构的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北京市农科院蔬菜中心等。实习期间实行住点实习制度,执行实习单位的作息时间。同时成立生产实习领导小组,确定每个实习单位的校内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负责与实习单位和学生的沟通,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校外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在本单位具体的实习工作,安排实习内容,填写“生产实习考勤表”和“生产实习鉴定表”。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实际工作天数要求不得少于60天,并要按时填写“生产实习日志”,实习结束后上交“生产实结”,参加生产实结交流会。学生实习成绩根据实习单位的鉴定、考勤情况、实结等综合评定。

(二)集中式生产实习实验班2007级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统一到北京农学院新建的大学科技园实习。大学科技园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亭自庄村,占地67万平方米,分为露地种植、保护地种植、果园种植、养殖、加工等多个功能区。科技园先进的设施吸引了多家农业技术企业入园孵化,学生在科技园实习可以接触到较多的农业新技术。在实习安排上,每天1名教师随学生到科技园实习,负责教学和管理工作,学生则参加园内农业企业的生产活动。针对企业生产内容,将学生分成6个实习小组,每组安排1名学生作组长。科技园从企业中选派6名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作为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生产和劳动。1个小组参与1项生产活动,分别是露地作物生产、温室花卉生产、大棚蔬菜生产、温室特菜生产、大棚草莓生产、蘑菇生产。为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上述几个生产活动的实习,每两周轮换1次实习项目,并召开1次学生座谈会,交流实习情况。实习期间,学生填写“生产实习日志”,学生组长填写组内学生的“生产实习考勤表”。学生实习实际工作天数不得少于60天。实习结束后,召开生产实结交流会,评选实习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学生上交“生产实结”,指导教师和学生组长共同参与“生产实习鉴定表”中鉴定评语的撰写和实习成绩评定。

三、两种生产实习方式的利弊分析

(一)分散式生产实习的优势与不足分散式生产实习要求学生到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实习,存在以下优势:(1)直接接触社会。每个单位实习学生人数有限,有利于培养与人交往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2)自由选择学习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选择实习单位,学习有针对性,有利于调动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学习的技能具有先进性。实习单位均为教学科研长期合作单位,无论是生产单位还是科研单位,其科技水平均在本市或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学习的技能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分散式生产实习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1)实习内容较单一。受实习单位生产对象或科研方向的限制,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往往工作岗位较固定,学习的内容相对单一。(2)学生管理有难度[2]。由于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学生分散到实习单位后,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实践中曾发生过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产生矛盾和冲突的现象,也有过离开实习单位不请假,以致指导教师“报失”的事件。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相关管理措施。(3)实习效果参差不齐。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实习单位的工作性质及校外教师的指导水平,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实习效果。大部分学生通过生产实习,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有个别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听到或看到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从而影响了实习效果。

(二)集中式生产实习的优势与不足集中式生产实习选择到本校大学生科技园区实习,统一内容,统一管理,与分散式生产实习比较有以下优势:(1)实习内容较广泛。科技园内有多家生产企业,生产方式和对象也多种多样。实习中安排了6项生产管理活动,并且实行项目轮换制,每名学生都能学到或了解较多的生产技能。(2)学生易于管理。尽管学生被分配到不同实习岗位,但在同一个园区,随队教师容易与学生及指导的工人师傅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可以通过每两周1次的座谈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工作积极性容易保持。实习岗位的轮换制,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生产知识,同时也能维持实习的新鲜感,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有些学生还对实习过的某项技能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比如,有的学生对蘑菇栽培有热情,有的学生对果树剪枝比较感兴趣,岗位轮换后,他们依然惦记着先前的实习环节,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再学习。集中式生产实习与分散式生产实习相比亦有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虽然实习在企业内进行,但是企业位于学校的科技园区,学生依然没有真正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学生集中在一起,缺乏独立与人交往的机会;教师管理的比较具体,这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有一定的限制。

四、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做好生产实习工作

要做好生产实习,不仅需要计划上周密安排,也需要在实习期间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保证生产实习的顺利完成。经过三届学生、两种生产实习的实践,发现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波动有一定的规律,在不同的时期或阶段,有不同的心态和表现,对于指导教师而言,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和应对问题的方案。实习期间学生的思想变化可分为6个阶段:(1)“兴奋期”。实习的第一周,学生刚刚进入实习环境,一切很新鲜,实习中好学好问,工作有热情。这个时期对学生应该采取表扬、鼓励等方式,肯定学生的实习热情。(2)“波动期”。第二周至第三周,工作熟悉了,新鲜度消失了,工作热情下降,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具体表现为,分散实习的学生容易和实习单位老师产生矛盾,或抱怨工作生活条件差,要求调换实习单位;集中实习的学生,开始出现请假的现象。针对上述的情况,应及时与学生交流或召开座谈会解决思想问题,强调实习重要性,严格请假制度,同时解决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保证实习正常进行。可以说,实习的第二、三周期间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是顺利完成实习的关键。(3)“平稳期”。第四周至第八周,学生适应了实习岗位的工作,与实习单位的老师、职工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经理顺,工作情绪较为稳定。这段时期,看似平稳,但是学生会出现工作放松、自由散漫的现象。应该加强与校外指导教师的联系,同时对学生强调组织纪律性、特别是安全性教育。(4)“感性期”。第九周至第十周,经过前一段的实习,学生对工作岗位技能有所掌握,甚至对某些技术环节和内容产生兴趣。具体表现为,学生与老师交流或学生之间聊天时,已经将实习学到的技能作为谈资炫耀。(5)“投入期”。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学生已经熟悉实习环境,并掌握实习岗位的一些技术技能,对知识的获取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例如,有些同学不仅对工作很投入,而且购买相关书籍或上网寻找资料,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感性期”和“投入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时期,对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这段时间对于学生表现出的学习热情,应及时鼓励,并树立学习典型。(6)“留恋期”。第十三周以后,三个月的实习马上就要结束,大部分学生表示时间过得太快了,有些技术环节还没有完全掌握,工作的主动性似乎更高了。这段时间,要注意提醒学生加强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交流和联系,为今后就业实习或工作交往做好铺垫。最后,实习结束后的生产实结会,也非常重要。学生之间通过实习体验的交流,可以拓展专业知识、丰富与人交往的技巧,为下一学期的毕业实习甚至就业提供经验和帮助。生产实习看似简单,但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如果前期准备工作能够细化和量化,实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有利于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篇7

【关键词】湖北省 新建本科院校 学科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006-02

一 湖北省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现状

1999年,国家以师范院校为突破口,大力调整高校布局结构,在这种大环境下,到2014年,湖北省新设置了15所本科院校(见表1)。

湖北省新建本科院校经过10多年的发展,分化发展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学科专业结构也不尽相同(见表2)。截止到2014年9月,在湖北省新建本科院校中,本科专业数量最多的达到94个,而2013年新成立的武汉商学院本科专业数量只有9个。由此可见,现有本科专业的数量和学校成立的时间成正比。综合性的大学如长江大学、江汉大学涉及的学科门类非常全面,其他的则根据学校特点涉及的学科门类各有不同。

二 湖北省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学科专业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足,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存在“两张皮”现象。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联度不高,学科专业建设既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也没有得到企业的支持,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没有形成良性互动。

第二,学科专业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社会效益不明显。湖北省高校教育经费投入虽然在增加,但与高等学校发展对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来看,学科专业的建设经费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第三,学科专业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不鲜明。新建本科院校多是以本科教学为主的教学型高校,多年来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着“全面撒网”以及“撒胡椒面”的现象,没有研究哪些学科专业应该是首先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的学科专业,从而导致学校特色学科专业特色不鲜明、优势学科专业优势不突出的现象。

第四,传统学科专业比较多,应用型学科专业发展不够。由于受传统办学思想影响,各学校都比较注重平衡文理发展,但应用型比较强的学科专业发展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和学校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五,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匮乏、科研水平整体较低。由于办学条件、办学环境、教育资源、学校实力等方面存在

差异,致使学校人才引进困难,高水平拔尖人才严重缺乏,大师级的学科专业带头人更是凤毛麟角。

表1 1999年以来湖北省新建本科院校统计表

时间

数量

新建本科院校名称

1999

2

黄冈师范学院、荆州师范学院(2003年更名为长江大学)

2000

1

孝感学院(2011年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

2001

1

江汉大学

2002

3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警官学院、咸宁学院(2011年更名为湖北科技学院)

2004

1

黄石理工学院(2011年更名为湖北理工学院)

2005

1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民办)

2007

2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荆楚理工学院

2011

3

武汉东湖学院、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汉口学院

(三所均为民办高校,由独立学院转型)

2013

1

武汉商学院

表2 1999年以来湖北省新建本科院校专业现状

序号

新建本科

院校名称

招生本科专业个数

涉及的学科门类

1

黄冈师范学院

53

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

2

长江大学

94

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历史学、农学、医学

3

湖北工程学院

62

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农学

4

江汉大学

66

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历史学、农学、医学

5

湖北经济学院

53

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

6

湖北警官学院

11

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

7

湖北科技学院

52

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历史学、农学、医学

8

湖北理工学院

47

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

9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32

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理学、农学

10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45

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理学

11

荆楚理工学院

31

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理学、农学、医学

12

武汉东湖学院

34

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

13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29

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

14

汉口学院

32

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

15

武汉商学院

9

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

注:本表统计的专业个数截止日期为2014年9月份,数量计算均不含专业方向。

三 湖北省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发展的策略

学科专业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在学校发展中具有关键和核心作用。学科专业建设是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只有转变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目前在学科专业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战略,才能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专业发展之路。

1.错位发展,争取实现“弯道超越”

避开与特色之校、强势学科专业相同的发展方向或发展路

径,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避免机械模仿和盲目追赶,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来发展并彰显学科专业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

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进行学科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努力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文化支持,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主动适应湖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瞄准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需要,建设一批适应地方社会经济特别是产业发展所需的特色专业、特色学科,达到既立足于人才的培养,又立足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服务的目标。

2.加大学科专业建设经费投入,规范经费管理制度

在学科专业建设经费的投入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争取在原有投入的基础上保证学科建设经费逐年增长。制定学校和各学科两级学科经费管理制度,实施学科专业负责人经费管理责任制度和学科专业成员对学科专业经费使用的监督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3.创新学科专业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建设决策机制,成立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和学科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学校专业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学科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落实学科专业建设的学术责任和行政责任。建立学科专业建设绩效评估与预警机制,形成与目标和效益相衔接的学科专业建设投入机制。制定学科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质量监控。

4.加快科研管理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科学研究的科研管理机制

修订科研工作量化管理考核办法,通过科研制度改革,调整科研奖励办法,鼓励科学研究,大胆奖励高水平的标志性科研成果。鼓励高职称、高学历人员积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和各类横向项目,对成功申报的高级别项目特别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横向项目,学校在奖励政策上给予倾斜。

5.加强学科专业队伍和学科带头人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术梯队

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除及时引进人才外,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对于一些力量薄弱的学科,采取智力引进办法,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担任兼职教授,每年在校工作一定时间,发给相应的工资、校内津贴并提供住房等福利。这种智力引进可带来国内外科技新动态、新进展、新方法。营造富有活力、竞争力的学科专业带头人选拔任用和培养机制,构建一支结构合理、学风端正、团结合作、有活力和开拓精神的学科队伍。

6.推进学科专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科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篇8

关键词:农学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前言

上个世纪中期,核酸被确定为主要的遗传物质,随后DNA的双螺旋结构被揭示;进入到上世纪后期,遗传重组技术、PCR技术以及核酸测序技术相继出现、发展迅猛。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也应运而生,并成为当前最前沿、最活跃的学科之一[1,2]。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与技术方法已经渗透了生命科学各个研究领域,全面促进了当今理、工、农、医等多个学科的发展,是从事生命及农业科学研究和工作必备的工具和知识体系,该学科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3]。该课程已成为高校生物类、农学以及医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掌握生物技术的最重要课程之一。国内高等院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开设分子生物学课程。华南农业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已经面向农学专业开设该课程长达20余年。针对该课程存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发展极为迅速、理论知识抽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结合前人的经验和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课程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充分说明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的怎么样几个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全方位、多维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效果,为培养服务于现代农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一、立足专业培养方案,整体规划教学内容

经过长期实践,分子生物学成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必修课、农学丁颖创新班的专业选修课。在课程开设前,相关专业的学生已经修习了生物化学、遗传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且在课程内容中与分子生物学存在一定的交叉;部分学生还会继续选修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以及基因工程实验等课程,分子生物学成为学习这些课程的必要基础。因此,我们根据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总体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突出教学重点,强调课程特色,提高教学效率。采用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合理选用教材

分子生物学几乎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发展最为迅速、最具活力的学科。该学科相关的出版教材也非常丰富,包括《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高教出版社,2007)、《分子生物学教程》(赵亚华,科学出版社,2006)、《基础分子生物学》(郑用琏,高教出版社,2012)等。针对于农学专业的专业特点,我们选用郑用琏主编的《基础分子生物学》作为参考书;在实际教学中,适当脱离教材,对于本书中所涉及的遗传学和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做必要提示,自学为主;对于研究前沿,密切追踪,及时跟进,将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融入到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查阅《GeneVIII》(Lewin.B,OxfordUniversityPress,2007)、《MolecularBiology》影印版(RobertF.Weaver科学出版社2001)等英文书籍和专业文献,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文阅读水平,拓宽知识面。

(二)优化教学大纲

制定教学大纲时,充分考虑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开设的实验课程,进行总体设计。经过多年实践,制定了总学时为48学时的课程教学大纲。其中,36个课时用于系统讲述基本理论知识,12个学时用于课堂讨论。理论知识包括核酸的结构、DNA的复制和转录、蛋白质翻译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等。在具体教学时间分配上,2个课时用于系统介绍本学科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核酸结构部分内容在生物化学等课程有所涉及,本课程重点阐述核酸结构与性质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与应用、基因概念内涵的演变和发展,总计8个课时;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DNA复制与转录相关内容,本课程教学中仅突出讲述以往尚未接触的内容,安排6个课时;蛋白质翻译过程是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本课程将重点放在蛋白翻译的保真机制上,总计4个课时;基因表达调控是整门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分配16个课时;所选教材中涉及的基因突变及利用、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内容,分别在本专业开设的遗传学、植物基因工程等课程中进行讲述,本课程不再进行单独的讲述。现在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内容主要结合12个课时的课堂讨论进行学习,结合具体研究案例,引导学生及时跟进学科前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将理论教学与进展讨论有机结合,达到夯实理论基础,面向应用,展望前沿,拓宽思路,全面提升专业素质的目的。

二、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全面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一)坚持德育优先,情感教育贯穿课程教学

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只有保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道德先进性,才能保持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持续前进的动力。德育是任何课程教育都不容忽视的、极为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学习相关研究进展以及理论和方法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结合该学科在我国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具体到我校在相关领域的贡献,弘扬前辈的爱国奉献精神和实事求是的道德品质;由此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形成严谨的科研态度,激发家国情怀,形成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作为主讲老师,我们尽量多地了解学生个人学习情况和日常动态,建立良好的师生互信,全方位服务教学工作。

(二)打破教材限制,灵活采用教学手段

分子生物学课程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且涉及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我们根据实际需求,不拘泥于教材,及时跟进研究前沿热点,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用到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点探究前沿热点问题,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基因编辑技术融入到“基因表达调控”的内容,一起进行教学。该课程还存在知识抽象、复杂,难以理解的问题,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针对于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以学生们所熟悉的本校教师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举例,化抽象为具体,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注意色彩搭配,重难点突出,合理规划放映流程,深入浅出地展示学习内容。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在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传媒,综合使用动画、投影,增强表现力,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达到启迪思维,增进理解,强化记忆的效果。在课堂讲述之外,安排课前导读、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从多个教学环节对学习内容进行拓展,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独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综合素质。

(三)班组结合,凸显学生学习主体的地

我校主要采用小班制教学模式,集中授课是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本课程采用了大班授课和小组学习相结合,同时辅助以个别指导的教学形式。每个授课班一般为50人左右,每个小组通常为3-5人。通过拟定课外学习内容,督促学生自发组成课外学习小组,自主选定主题并围绕该主题进行调研、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班级-小组-个人”相结合的分层学习模式使每位同学都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课堂讨论环节中,以小组为主体阐述观点,结合教师点评,自由提问和辩论,形成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在启发式的翻转课堂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调动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推动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四)以问题为导向,打造立体式学习环境

农学专业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即开始毕业论文研究工作,从事的研究工作往往涉及到不同层次的分子生物学问题;在整体的培养方案中,也有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相关的实验性课程。我们以此为契机,通过在课程中引入读书报告、阐明实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运用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兴趣、积极探索,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积累知识。以上方案有效地促进了不同课程知识点的融合,形成立体式学习环境,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篇9

为“三农”服务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以集教学、生产、科研、推广、培训为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载体,依托自身的科研和教育资源优势,产、学、研紧密结合,探索出“农业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并举”的产学结合新模式,成为服务“三农”第一线上一支活跃的力量,近五年,累计培养各类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1万多名,绝大多数成为落地人才,培训了近3万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专业,在校外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基地遍布整个黑龙江省,包括农、牧、副,为黑龙江省“三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此外,学校定期会有相关专业专家带队赴基地进行服务,图书馆经常随队前往,在和本校专家沟通后,携带与基地相符的技术和文化资料,针对所去基地的特色,制作相应的宣传和发放材料,同时因地适宜选派得力的信息服务人员,在农业技术专家讲授或解答农业生产中问题的同时发放相关资料,开展信息服务。实践证明此项工作非常受欢迎,当地农民不但能了解适合本地特色农业生产的技术信息,同时,还可以学习文化知识,所带信息资料,基本是一抢而空。这也是图书馆在服务三农的一个方面。[2]3依托农职院校培训部举办培训的优势为“三农”服务随着国家和黑龙江省对“三农”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各种各样有关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培训在逐步展开。其中较为大家熟悉的“阳光工程”培训每年就培训各类农民工20余万人。

根据黑龙江省农委安排,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自开始举办“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到现在,培训的各类农民创业人员近超过1000人。他们覆盖了牡丹江省的各个地区,并且成为当地到致富的带头人。同时还举办了阳光工程营销带头人培训班等,也召集了一部分农民、农技人员等参加培训,以上的这一部分人也成为图书馆为“三农”服务的主要对象。由于这部分人相对于农民来说,具有更高的文化知识基础及影响力。因此服务好这一部分人也就服务了他们周边的一群人。即以服务参加培训少部分人,通过其辐射周边其他人,达到服务更多人的目标。对于这些到校参加“阳光工程创业培训班”及“阳光工程营销带头人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人员,图书馆更是想尽一切办法积极地为他们服务,我们通过办理短期图书证的办法,让他们在学校培训期间能够自由进入图书馆各个借阅室及电子阅览室,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介绍及讲解,使其能够了解图书馆的图书资料收藏情况,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引导其积极利用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如电子图书、数据电子资源等,使其能及时了解一些较新的农业科技政策、服务行业、文化医疗卫生等的最新信息,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同时也为了更加完善我们的服务,通过互留QQ号等联系方式,保证了他们离校后的信息需求。

二、依托农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

为“三农”服务作为一个以农学、畜牧等为重点专业的高等农职院校,在图书馆信息收藏方面农业、畜牧等专业的书籍就成为重点收藏的对象,对且随着这两个专业成为国家重点专业后,对与其相关的专业信息的收藏力度就变得越来越大,范围也更加广泛。同时图书馆也收藏一些与农业相关的资料,比如学校培训部为农民培训的各类资料、学院与牡丹江电视台共同录制的由我院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及其他相关学院教师主讲的“农经学院大讲堂”视频等。有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料、通俗易董的视频资料、最新的农业、畜牧等的专业知识和最新的农业、畜牧动态信息资料等,使得图书馆服务人员就能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为农民的创业增收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三、结语

篇10

大家好!

我叫*,大专学历,现年**岁,199*年参加工作,200*年入党,200*年被聘为农业技术员。

我本是一个“只知埋头工作、一向与世无争”的基层农技员,今天我站在这里竞编竞岗,既是对我多年来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一个检验,更是对我献身农技推广事业理想的一次考验。我生在农村****在农业、热爱农民,从小,看着我长大的、护在我身边的,都是辛勤的农技工作者,在他们的教育和熏陶下,我对农技推广工作有关了浓厚的感情,我月亮船教育资源网立志要把“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服务农民增收”作为毕生孜孜以求的事业,做一名优秀的农技员。96年高考结束,我毅然选择了农业院校,并参加了华农农学专业的进修。1999年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基层一线工作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至今已有六年。

我认为自己竞聘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岗位,我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我有专业优势,我毕业于农业院校,所学的是农学专业,干农技推广工作是我的正业,与“隔行如隔山”的门外汉相比,我专业对口,工作起来自然“如鱼得水”,我具有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必备的基础条件。

第二,我有实践经验,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六年时间里,我先后实践过棉花、水稻、油菜、柑桔、蔬菜等多种作物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共计参与新品种试验示范30余项次、参与实施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20余项次,其中:多项优质新品种、增产新技术和高效新模式已大面积应用,多项项目课题通过了相关专家验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实践探索,使我对全市主要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都有了新的领悟和提高,让我积累了大量的农技推广和基层工作经验,并于2004年被评为全局先进工作者。我已基本具备了独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能力,即使在灾害频发的今年,我所负责指导的20个水稻科技示范户,仍然实现增产12.4%。

第三,我有年龄优势,常言道:“三十而立”。三十岁前后,是人的一生中精力最旺盛、创造力最强、干事效率最高的时期。我将近而立之年,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头脑灵活,思想成熟,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完全有能力、更有精力从容应对。

第四,我有技能优势,一方面,在多年来的工作中,我养成了勤于学习的习惯,对新事物接受快、掌握好;另一方面,为了能与现代农技推广工作接轨,我自学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并能熟练运用现代办公工具进行远程技术学习和信息交流;另外,我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基层工作期间,我先后数十次参加了局、乡镇和农技站等各级组织的各项农情调研和科技攻关活动,撰写了数十篇调研报告和技术文章,其中参与撰写的多篇专业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这些能力,对我今后推广农技、宣传农情、服务农民,必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