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知识点总结及重点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知识点总结及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 我校近三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过关率下降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关于提高外贸从业资格考试过关率的思考与建议 江苏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变化 美国2012年与2014年农业预算比较分析 寒冷的2012年 2012年的中国 2012年的总结 2012年新车预演 2012年安全预测 2012年投资策略 2012年怎么投资 2012年选战风云 2012年竞猜游戏 2012年:楼市严冬?! 2012绿色风尚年 2012年整体运势 2012年春茶走势 2012年耳机前瞻 2012年社会声音 2012年传媒观点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2012~2014三年护士资格考试过关率的比较和分析 2012~2014三年护士资格考试过关率的比较和分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何咏祥")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校2012、2013和2014年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比较分析,发现2014年执业护士考试通过率明显高于2012年和2013年通过率(P
通过对我校近三年护士执业考试成绩的分析,说明深化中高职护理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功,为高职护理教学研究提供了依据。我校根据护士执业考试变化的特点,在如何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方面进行了探索:如通过深化中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整合优化课程的知识结构、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培训水平,构建既匹配中高职学生认知能力又适应护士执业考试的课程体系,为大力推进护理课程改革带来了可喜的成果。
一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对我校2012、2013年和2014年这三年来我校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护生名单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统计出合格人数,计算出通过率。
2.方法
对我校2012、2013年和2014年护生这三年来参加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名单进行调查统计,计算出合格人数,记录学生三年注册考试成绩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通过对通过率的比较分析,得出:2012年通过率为69.58%(668/960),2013年通过率为69.73%(751/1077),2014年通过率为71.46%(1402/1962),并计算出2014年护生的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的单科成绩通过率。
二 结果
1.三年学生注册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从表中数据显示:2012年和2013年学生通过率与2014年比较,经卡方检验,P值都
2.2014年学生单科成绩合格率(见表2)
三 结论
从表中数据显示:2012年通过率为62.41%(601/963),2013年通过率为63.23%(681/1077),2014年通过率为71.46%(1402/1962)。2014年单科成绩通过率:专业实务为95.92%(1882/1962),实践能力为95.92%(1876/1962)。2012和2013年学生执业护士考试通过率与2014年比较,经卡方检验,P值都
四 讨论
2014年过关率明显高于2012年和2013年过关率(P
1.学校管理的改革
全校总动员,从学校领导到老师、辅导员都要重视,了解如何提高考试通过率不仅是每个护生的事情,也是学校面临的毕业生就业的实际问题。要保证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用人单位医院首先要求的是护理专业毕业生必须要取得护理职业岗位准入资格,即获得执业护士资格证。
2.课程体系的改革
国家为了选拔出优秀护理人才也在不断地进行考试改革,从2011年护士资格考试改革后加强了对考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加大了考试难度。我们学校护理专业团队根据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及注册护士考试对护士知识、能力的要求制订了相关的课程目标,以护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要依据设置和开设课程。课程体系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目的,以护理岗位为导向,突出岗位专业能力的培养。采取以护士执业考试为标准,遵循“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将新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纳入教学中,形成新的课程标准。通过分析护士执业考试试题,指导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中尤其要强调实践环节、突出能力培养。重新组织课程内容,更新、充实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力求教学能够及时反映临床护理一线对职业能力需求的变化信息,缩减部分课程中过深、过偏、脱离临床实际的理论教学内容,增加岗位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从事相应职业的能力。
3.教学内容的改革
自2011年起,护士执业考试科目改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以病例题出现的理解及应用型题目A2、A3、A4型题共占到80%左右,考题更多地涉及了实际工作中常发生的问题,侧重于判断应用能力,而不是疾病理论概念,并且增加了疾病的护理问题和健康教育等板块,这说明考试更加注重护生的临床实践应用能力。教学内容取舍时要注意到这些,我们对护理专业学生所学各门课程的考核时应采用选择题,题型、难度均与执业资格考试相当,从而能使学生较早地适应执业护士资格考试。
4.教材的改革
编写并出版如何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护理专业课程对接的专业课程教材。选用教材、教辅材料时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纳入护理教学教材中,选择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培训辅导资料,要紧扣考试大纲编写,准确把握考试精髓,力求内容全面、取舍恰当、针对性强、重点突出。教材是最好的复习材料,通读教材能够尽可能多地重新熟悉和更深入掌握各个知识点,以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最后,在复习时,让学生能完全仔细、全面地重温教材一遍,再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薄弱的方面。
5.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014届学生从入学就开始贯彻落实护士执业考试是一种行业准入的认定考试,只有通过考试拿到上岗证,才能顺利为就业铺平道路的观念。以获得执业资格为动力挖掘护生的潜力,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热爱护理事业,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专业认识教育、专题班会等机会,对护生进行系列专题讲座、教育,让护生清楚认识到毕业时必须持有毕业证和护士执业资格证才能就业。促使护生主动学习,以顺利通过护考。
第二,改进教学方法。把护考知识点融入到教学中,这届学生从临床教学开始,教师对历年及新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准确把握基础学科与护理临床主干课程之间的授课时间及知识掌握程度,融会贯通各科知识,并根据新大纲的变化及题型的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内容、目标,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实现学校教育与行业准入要求的接轨,把护考知识点融入到教学中。教学活动中,老师紧扣教学目标,结合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要和获取护士执业资格证知识来进行,以临床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设计学习工作任务,体现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第三,复习培训方法的改革。根据近两年的文献报道,为了提高护考通过率,在教学方式上,考前培训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方式,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可以保证考前学习的时间,尤其对那些自控能力较差、实习工作繁忙的学生,考前培训可以帮助他们系统地完成复习任务、保证复习的成效。
第四,加强学生的复习。2014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就已根植了护考的知识点,在实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边实习,边复习。主要采取多种复习方式:自学、集中辅导、答疑、难点、重点讲解、测试、封闭训练。我校生每年6月开始为期10个月的临床实习,至次年5月结束。在实习期间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但是护生实习期间所接触的临床科室有限,加之繁忙的实习工作,很多学生对临床实习接触不深的部分知识有所遗忘,然而实习期结束至参加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还有2个月的时间,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通过培训对考试内容进行强化复习。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阶段进行自学,在实习结束后进行集中辅导:主要采取串讲的方式,然后进行测试,在测试后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辅导,并针对考试大纲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然后再测试、辅导,并且对个别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答疑、辅导,最后在5月份进行为期4周的封闭训练。
第五,加强教师的引领。要选择从事护理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并参加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培训班学习的教师来对学生复习训练和考前培训进行指导。教师在充分分析历年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试题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考点,总结隐含在考试试卷中的知识线索,发现考点之间的横向联系,将散乱的考点连成一条完整的知识线,便于考生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讲授中应精炼内容、提炼重点、突出护考知识点,在充分分析历年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试题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考点,在课堂教学中加以侧重。对重点内容要不惜浓墨重彩,多角度多方面讲解,尽量做到精、细、透,让学生牢记归纳出的重点,而一些次要内容则可以一笔带过。同时,要指导学生有效地复习,对考试内容进行强化、讲授做题技巧、进行模拟考试、提高应试能力。并请北京老师来进行考前辅导,最后一次做重点总结。
第六,全面复习扫除盲点。执业护士考试全面复习是扫除知识盲点的有效方法,没有经过全面复习,知识大厦就好比建在沙滩上是不牢固的。在全面复习过程中,考生至少要看三遍。第一遍看书时要全面系统、细致地看,做到透彻地理解,看完一章做一章的习题,做完习题后再做历年真题及模拟试卷,不会做的立即看书,并将该知识点做好标记,以便今后重点复习;第二遍看书时要对自认为(按考试大纲判断)是重点的内容反复背诵,直到背熟。第三遍看书时要全盘回忆所有的知识点。科学记忆、总结归纳,利用口诀进行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利用谐音、联想记忆,书本知识生活化,学会找规律,掌握同一知识点的不同描述,做到一练、二听、三练、四归纳。
第七,不足之处。尽管取得了成绩,还有很多不足,即总的通过率不高。可能这与学生的基础差有关,前两届主要是中职生。还与入学后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怕苦怕累、学习主动性差,经常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为改变生活环境而学习的愿望较弱等有关。
篇2
【关键词】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儿科护理; 知识点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8-0154-02
由于护士资格考试新大纲的变化,病例分析题占80%,会从多角度来考查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护理要点、健康教育以及法律法规、伦理道德、人际沟通等内容,所以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应试能力,并突出专业能力培养[1]。近年笔者所在学校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针对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的评价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具体措施如下。
1 课程内容的整合
根据新护士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以大纲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历年护士资格考试中高频出现的考点作为儿科护理教学的重点内容,减少或删除与护士资格考试联系较少的内容。并且将教材中前后重复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整合,比如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护理、助产专业使用的《儿科护理学》第2版[1]。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将第一章绪论中的第四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与第四章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中的第一节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特点进行整合,讲完小儿各年龄期的特点后立即根据这些特点提出各期的保健原则和措施,这样可加强同学们对前后相关知识的连贯;将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中的第三节小儿腹泻与第五章住院患儿的护理中的第五节小儿液体疗法进行整合,这样在讲到小儿腹泻的对症治疗时根据如何纠正重型腹泻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立即讲解小儿液体疗法,这样使同学们可将抽象的液体疗法的有关知识立即应用到小儿腹泻的具体病例中,从而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也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将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的第四节肺炎与第十一章急症患儿的护理的第四节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整合,这样在讲到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急救治疗和护理措施时就可前后联系起来,这样就可将有关心力衰竭的急救要点和护理措施及时应用到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具体病例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他们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将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中的第二节化脓性脑膜炎、第三节病毒性脑膜炎、第十六章结核病患儿的护理中的第四节结核性脑膜炎与第十七章急症患儿的护理的第二节急性颅内高压进行整合,这样不仅可以通过一张表格将上述三种脑膜炎进行很好的比较和鉴别,同时也可将三种脑膜炎的共同特点即颅内高压的急救护理措施讲解得更加完整和透彻。通过以上前后相关知识的整合,不仅避免了有些知识点的重复讲解从而节约了有限的课堂时间,而且将前后相关知识串起来讲解可以加深同学们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并且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儿科护理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学习主动性普遍较差,且这些学生性格大多活泼好动,对平铺直叙的传统理论学习缺乏兴趣,而对要求自己动手的实践教学的热情却很高,基于这些特点,笔者所在学校在儿科护理的理论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在中后期涉及到各系统疾病的护理的讲解时,摒弃了传统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全部采用案例教学与情景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并且将护士资格考试的重要知识点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中,具体措施如下。
课前,教师将一个根据下节课的内容而精心选择的临床典型病例布置给学生,并且根据该病例特点提出相关的问题,注意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的放矢,这些问题一定是针对护士资格考试新大纲的重点内容以及历年护士资格考试出现的高频考点而提出来,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先去自学教材及一些教学辅导材料的相关内容,尽量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比如讲到小儿肺炎时,就在课前给同学布置一个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一个典型病例,然后提出几个问题:(1)该患儿的初步临床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2)该患儿当前存在的主要的护理问题是什么?(3)应当采取哪些护理措施来解决当前存在的护理问题?(4)在配合医生用药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5)是否需要吸氧?如果需要选择那种吸氧方式?吸氧时注意什么问题?(6)如何保持该患儿的呼吸道通畅?(7)针对该患儿应进行的最重要的健康教育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高频考点。并且每次上课前都将全班分为四大组,让各组组长组织大家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或者相互讨论尽量找出问题的答案,并且选派几个同学代表小组做好课堂上角色扮演的准备。
课堂上,老师准备好病床、婴儿模型、听诊器、体温计等用具,将讲台前设置成一个仿真模拟病房,然后让四个小组的代表分别上台根据该病例进行角色扮演,一个同学扮演家长怀抱婴儿模型,一个同学扮演护士,护士首先进行健康史的收集,然后进行身体状况的检查,最后提出该患儿存在的护理问题是什么,再根据这些护理问题提出主要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并给患者家属做健康宣教等。课堂上老师就是一个引导者和记录者,学生如果某个地方出现卡壳现象教师就可以适当加以引导,并且记录下四组同学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好的地方以及不足之处,以便课后总结时用。角色扮演后再次请出每组的代表来回答老师事先针对该病例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且根据学生的表演及回答问题的情况给每组同学打分并评出优胜组。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课堂上的角色扮演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而病例分析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实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4]。
课后教师还应做总结性发言,指出各组学生在角色扮演和病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好的地方以及不足之处。最后教师再结合护士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并结合教材中本章节的内容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快速地串讲一遍,并且要求同学用红笔将这些知识点标记下来,以便今后考试复习时容易抓住重点。课后还应将这些重要知识点涉及到有关A1、A2、A3、A4型选择题让同学在《儿科护理学笔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同步辅导丛书)中勾画下来,课后作为本节课的作业去完成,各小组组长还应不定期抽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最后布置下节课所需要的病例让同学去预习和查找资料[5]。
上述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要上网或者深入到临床第一线搜集大量的临床典型病例,并且要选择和编写出适合学生接受能力和能突出教材重点内容一些典型病案,这些病案应难易适中[6]。其次针对病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参考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新大纲和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出现的高频考点,所以教师一定要熟悉新大纲的要求和经常查阅资料分析历年护士资格考试的考试题目;最后教师还应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归纳总结考试的知识点,一定要做到精确、简练、细致、透彻以便于学生牢记[7]。比如讲到先天性心脏病时,应总结出先天性心脏病的最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是超声心动图;出现特异性紫绀的患者应考虑动脉导管未闭;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血栓;法洛四联症的胸部正位X线片显示心脏呈“靴型”;法洛四联症出现脑缺氧发作时最应采用的是膝胸卧位等,这些知识点往往会出现在考试中,所以在教学中应加以强化。
当然因课堂时间有限,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去完成角色扮演和病例的分析是保证该教学方法顺利实施的关键。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来辅助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利用多媒体再现可以形象、直观、生动,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典型案例视频,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病例讨论的兴趣[8]。讲到先天性心脏病时用语言无法描述的心脏杂音;讲到新生儿黄疸时小儿出现的皮肤黏膜黄疸;讲到缺铁性贫血小儿出现的面色苍白;讲到佝偻病的典型骨骼改变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通过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受,也弥补了护理专业学生儿科临床见习机会有限,临床患者接触较少的不足,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教学效果评价模式的转变
过去评价一个学生的成绩都是根据期末考试的成绩来定。而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现在笔者要求理论考试占总评成绩的80%,而儿科常用护理技术的操作考核占20%,这样就迫使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要去实验室加强儿科护理操作的训练,为今后顺利开展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而理论考试中期末考试只能占60%,平时成绩占40%。而平时每个月都实行一次月考,几次月考的平均成绩就是该学生的主要平时成绩,另外平时成绩还要参考课堂上是否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和病例分析,是否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等,此外要求无论月考还是期末考试的题型全部按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题型来出,即A1型选择题占20%,A2型选择题占60%,A3/A4型选择题占20%。并且所有考题都紧密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重点内容和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出现的高频考点来出题,为学生今后顺利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打下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近年笔者所在学校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评价模式的转变,提高了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且教师注重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知识点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笔者所在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的执业考试通过率。
参考文献
[1]金梅,李若琼.护士执业考试知识点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渗透[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4):91-92.
[2]叶春香.儿科护理[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
[3]黄丽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前内科护理学辅导的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4):93.
[4]范生泉.病理学模块教学设计与应用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1,19(11):77-78.
[5]张梅珍.儿科护理学笔记[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1.
[6]陈选朝.论病案导学式教学法的教学艺术[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1):103-104.
[7]赵丽荣.护士执业考试知识点在健康评估课程中的渗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6):55-56.
篇3
关键词:短信;内科护理学;教学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中,手机已成为一种新的沟通交流和娱乐工具。而手机的主要功能是发送短信,在校园的任何地方,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埋头发短信的身影,并常被戏称为"拇指一族"[1]。"高校E通"是以手机为载体,以门户网站为媒介,通过多样化、多终端的信息为高校学生、家长和教师群体提供优质、便捷、实用、个性的校园综合移动应用服务。我院在2013年应用高校E通短信平台,短信平台的应用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3级普通大专护理专业4个班(18、19、20、21班)为实验对象,护理18~19班共118人为实验组,其中女生112人,男生6人,护理20~21班共120人为对照组,其中女生115人,男生5人。两组研究对象在授课教师、教材选取、年龄、基础知识、学习成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制定授课计划及授课内容,按计划进行教学。试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利用高校E通短信平台向学生发送内科护理学发送知识点短信。所有发送内容在4个班学生上课时已做重点强调。
1.2.1.1平台的建立与管理 "高校E通"短信平台具有编辑、定时发送、24h接受短信等功能,学生手机号码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录入系统,有变更时随时更改。教师通过计算机或手机在高校E首页通过密码登陆系统,每天给学生编辑当天所讲内容知识点,系统会在每天19:00自动向学生手机发送短信,按照知识点多少确定每次发送条数,系统规定每条短信不能超过206个字。学生接收短信完全免费,可以在任意时间、任何地点、即时高效的接收信息。发送短信每月10元,费用由学校承担。
1.2.1.2短信平台的应用 教师将《内科护理学》知识点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分类,对当天所讲疾病的定义、病因、分类、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护理要点等内容归纳总结进行编写,发送内容以理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考核知识点为主,增加学生所提问题的解答和匹配的1~2道选择题。如在讲完再生障碍性贫血时,通过四条短信发送知识要点:①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及感染,肝脾、淋巴结无肿大;重型再障(出血重贫血轻)起病急,以感染和出血为主要表现,贫血呈进行性加重;非重型再障(贫血重出血轻)起病及进展缓慢,以贫血为首发和主要表现,感染及出血较轻;②再障的血象: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骨髓象:增生低下,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治疗重型再障的首选药物-免疫抑制剂(抗胸腺球蛋白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非重型再障的药物-雄激素;③雄激素的用药护理:油剂不易吸收深部缓慢分层肌内注射,防感染;免疫抑制剂的用药护理:会出现超敏反应、出血加重和血清病等不良反应,用药前做过敏试验;④试题按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体型发送,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不会出现:A.网织红细胞减少B.红细胞减少C.白细胞减少D.血小板减少E.红细胞形态改变。答案是E。
1.2.2评价方法 学期末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成绩考核。
1.2.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014年9月~2015年1月共向120名学生发送短信532条,其中112名同学接受到全部信息,8名同学因手机故障、手机丢失、信号故障等问题只接受到一部分信息,成绩统计分析时,8名同学列为排除对象。
2.1两组学生内科护理学不同分数段成绩学生所占比例
2.2两组学生内科护理学理论成绩比较 见表2。
3 讨论
3.1短信平台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后通过短信平台向学生发送知识要点,试验组期末理论成绩80~100分的学生占33.03%,70~79分的学生占51.78%,所占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短信内容以内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考核知识点为主,增加部分学生所提问题的解答,对考核知识点按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编写,与教学进度匹配,为学生梳理知识点,系统全面,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学生在课后学习中有疑问可以用自己的手机编辑短信向短信系统发送,老师对学生提问的问题进行编辑回答短信,进行"点对点"发送短信和群发,答疑解惑,及时解决了学生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3.2短信平台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胸有成竹,还要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最新要求和近几年常见的护考真题非常熟悉,发送内容与护考零距离接轨。所发短信要求系统、全面、形成"浓缩版"的知识点,注重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考点的编辑,让手机短信成为学生的笔记本[3]。通过学生讨论、老师指导,启发学生的循证意识和临床专业思维,达到教学要求和目的。
3.3短信平台的应用是一种新的课后学习形式。90后学生是现在大学校园的主题,他们敢于颠覆主流、颠覆传统,更加注重个性,善于接受新事物[4]。单单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学生们的要求。网络平台学习[5]是一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课后学习和师生互动的方式,但学生中电脑普率低、而且携带不方便,而手机短信可以随时、随地、随身查询和学习,让学习无处不在。高校E通短信平台因其操作的便捷性、推送内容丰富性、消息推送准确性等特点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今后可以扩展到所有课程中,并增加图片、彩信、视频等内容。
参考文献:
[1]吴喜涛.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在德育中的应用[J].新西部,2007,12:178-179.
[2]张雅丽,汪小冬,章丽丽.PBL教学法在以护生为主体的教学查房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
[3]罗忠梅,卢娟,张湘云,等.课后短信互动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1):239-240.
篇4
关键词:推理整合串联教学法;肥厚型心肌病;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057
内科护理学中心肌病在整个循环系统疾病中算不上重点章节,但是护士执业资格证却年年必考一道或两道题,扩张型心肌病比较简单,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大,但是肥厚型心肌病中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杂音部分还真是个难点,并且容易在这一部分出题,为了攻破这个难点,我尝试使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推理整合串联教学法。该方法是用疾病本身的内在联系整合串联知识点,就是把知识点串在一条线上,只要考相关内容,顺着这条线想,就能选出相应答案。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1 图片导入,形象直观
先出示肥厚型心肌病和正常心脏的对比图片,为了学生观察有针对性,提问“肥厚型心肌病与正常相比,心室壁变?心室腔变?”学生很容易发现心室壁变厚,心室腔变小,总结为两个字厚、小,为了加深印象和增强形象性,我拿饺子作比喻,并且找到皮厚馅少的饺子图片,引导学生“这样的饺子好吃吗?那这样的心脏会怎样呢?”在生动趣味的氛围中逐步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逻辑推理,逐步引导
心室壁变厚,即心室收缩的心肌变厚,需氧量增多,而心室腔变小,容纳的血量减少,心排出量减少,心脏缺血缺氧,会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脑缺血缺氧会发生晕厥、甚至猝死。而且与心房相连的肺静脉、肺会发生肺淤血导致劳力性呼吸困难。
3 递进提问,突破难点
学生还是对直观事物感兴趣,所以向学生展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图片,因为梗阻性属于不对称肥厚,并且正好厚在室间隔上,堵住左心室的流出道,所以梗阻性相对于非梗阻性,症状更重,并且左心室流出道受阻,血液在经过时会产生杂音,此处很自然引导出知识点杂音的部位、时期、性质。
杂音的影响因素是本节的难点,我首先设计了一个连线游戏,具体如图1。
学生通过做这个连线游戏就会明确心肌收缩力增强或减弱时,杂音会相应增强或减弱,而左室血容量增多或减少,杂音会相应减弱或增强,然后列举几项活动如剧烈运动、持重、屏气,还有药物洋地黄、硝酸甘油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还是减弱?使左室血容量减少还是增多?通过学生自主的讨论总结,会发现以上因素使杂音增强,而下蹲位、举腿、β受体阻滞剂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减弱或左室血容量增多,所以以上因素使杂音减弱,此时,继续提问“对病人而言,杂音强好还是杂音弱好呢?”学生很容易回答弱好,所以很自然引导出知识点临床上首选什么药,不能用什么药,护理上应指导病人多做什么动作,不做什么动作。
篇5
关键词:微课基础护理教学应用
基础护理教学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近些年,随着护理专业各项机制的持续不断完善,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和重视基础护理教学相关工作,但基础护理教学中面临很多问题,如基础护理教学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点复杂、零碎,要求理论联系实践,学生接受能力差,课时量设置相对不足等都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以往的基础护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便具有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探析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护理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效果。
一、关于微课特点分析
1.微课是一种创新型、高效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自身拥有很多特点。例如,教学时间短,一般情况下,在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开展基础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录制的视频时间都比较短暂,录制的内容、知识点都是经过千挑万选出来的重要的难以突破的知识点。大多数情况下,微课录制的视频时间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这种教学模式和以往的45分钟教学模式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性,不同的教学方式带来的教学效果也存在很大不同。
2.微课教学内容种类少,与以往教学模式相比较,微课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主题突出,能够有效满足广大学生学习基础护理学知识的实际需要。微课所呈现的很多内容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微课内容要比以往教学模式更加精简。
3.资源容量小,微课整体占用资源量一般都比较小。一般情况下,微课视频格式必须是支持在线播放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流媒体格式,广大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方式顺畅地观看视频,学习更多基础护理学知识内容。另外,学生还可以将微课教学资源下载到自身使用的电子终端设备中以备随时学习观看。
4.学习资源结构组成情景化,在使用“微课”对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主题突出、明显,保持相对完整性。5.通常情况下,微课教学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教师与学生,尤其微课程研发的主要目的是完成教学内容和达成教学目标。为了能够在日常教学中充分使用微课开展各项教学任务,相关教师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研究微课教学的各种特点,保证微课教学的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关于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2016级护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专业课一段时间,在理论知识方面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具备了辨认机体各部位的能力。在技能操作方面,学习过各种铺床法、出入院护理及运送病人法的规范操作,对普通操作流程有初步认识。在情感态度方面,他们动手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欠佳,自主学习意识弱。微课在课前到班级群里,学生学习观看,绝大多数按要求打卡完成观看,对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掌握运用程度不够。所以在课中再次播放微课,边观看边引导边训练,在考试前要求学生观看强化训练,达到潜移转化地熟练掌握。
三,微课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1.实验方法。观察组采用微课教学方法,即进行讲授、演示、分组训练,并辅以微课视频。首先,选择基础护理学中的重难点章节,如口腔护理、导尿术、注射法及静脉输液等临床常用且较难掌握的技能内容,通过搜索、查阅资料制定微课录制计划并完成制作若干个微课视频,视频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要点、操作难点、操作方法演示及注意事项等,时间在5分钟以内,操作视频近远镜头相结合,操作区域清晰可见。基础护理学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上传至班级QQ群,方便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随时随地观看,利用晚自习时间将学生集中到教室观看,通过QQ群与学生交流指导,了解学生观看视频后的感受,对微课这种教学方式的感受,及时解决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组织教学、讲授、演示、练习。
2.考核评价方法。两组采用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且临床常用的6项护理操作为口腔护理、留置导尿、药液抽吸、皮内注射、肌内注射及静脉输液。
四,结果
1.两组各项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观察组6项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微课授课相关重点步骤、难点步骤成绩比较。观察组在重难点步骤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五、效果分析
1.关于微课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基础护理学内容一般比较复杂,知识点种类繁多,很多关键、重要的知识点与广大学生操作水平联系非常密切,这就要求更多教师与学生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心态积极投入到基础护理学教学中。通过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激发广大学生学习基础护理学知识的兴趣,还能够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另外,基础护理学教师还应该深入、全面了解微课的各方面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应用微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掌握更多基础护理学知识。与此同时,学生学习基础护理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进一步得到提升,推动基础护理学教学质量上升到一个新台阶。例如,“口腔护理”,教师应该先对“口腔护理”操作目的、擦洗顺序、操作重难点、注意事项进行深入、全面地分析,然后再有选择性地使用微课对广大学生进行教学,让更多学生能全面掌握口腔护理的要点,在临床上灵活运用。
2.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基础护理学专业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它牵扯部门和人员数量非常多。因此,基础护理学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综合其他各方面因素考虑和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开展教学。除此之外,教师除了讲解基础护理学课本知识之外,还应该讲解其他与基础护理学相关的拓展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基础护理学知识的兴趣,调动广大学生学习基础护理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常情况下,基础护理学教学时间大概是在90分钟左右,站在教师这个角度来说,在90分钟时间里很多学生不容易掌握全面的基础护理学知识。因此,在基础护理教学中通过使用微课教学方式,同时充分借助网络平台,让学生在结束基础护理学课程之后去下载“微课”视频资料,利用自身的业余时间反复观看,达到复习、强化训练的目的,调动广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男病人导尿”插管方法,使用生动的动画设计明确消毒区域及操作手法;“女病人留置导尿”,对消毒顺序、插管手法等进行分解录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满足广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化实际需要。
3.微课在掌握重点步骤、突破难点步骤中的应用。基础护理学技能教学中包含的知识量及种类非常多。在以往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广大学生进行示范某些操作之后,绝大多数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基础护理技能操作的重难点。另外,基础护理技能在演示过程中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因观看距离过远而导致无法看清楚,演示操作流程时在重难点步骤停留时间不够等,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及教学需要录制的微课视频,着重突出某一个知识点,远近镜头、快慢镜头相结合并配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加深学生印象,达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例如,“肌内注射”,教师可以把“臀大肌位置定位方法”“进针手法”进行详细分解,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录制,利用慢镜头将定位手法、进针手法及进针角度等步骤放慢,用鲜明的图形突显定位区域,以加深学生印象,让更多学生能够掌握基础护理技能中的重难点步骤。
4.微课对加强教师和学生合作的应用。微课自身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教师应该依据教学课堂的不同设置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案。一般情况下,微课学习对象对时间和地点要求并不是很严格,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只要学生打开多媒体终端设备连接上网络服务就能够学习相关的各种知识。学生可以将微课下载到电子设备或者手机设备上进行学习,针对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与咨询,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回复、评价,增加了师生交流的机会,促进教学相长。
篇6
云南省大理卫生学校,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与护考如何对接。方法 自2011起,对所教授的护理专业班级采用儿科护理学教学与护考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结果 2012年护考通过率为64.0%, 2013年护考通过率为69.0%,2014年护考通过率为77.0%。结论 通过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与护考对接方法的应用,护考通过率逐年提高,值得推广。
[
关键词 ]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护考对接
[中图分类号]R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3)05(c)-0046-02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ediatric Nursing Care Docking Test
LI Baoli
Dali Health School,Yun nan 67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vocational teaching pediatric nursing and nursing test how docking. Methods From 2011 onwards, the professor of nursing classes using teaching methods of teaching and nursing pediatric nursing exam closely integrated. Nursing exam result 2012 pass rate of 64.0%, in 2013 nursing exam pass rate of 69.0%, in 2014 nursing exam pass rate of 77.0%. Conclusion applications vocational teaching and pediatric nursing care test docking methods, nursing exam pass rate has increased annually,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Vocational pediatric nursing; Education; Nursing docking test
[作者简介]李宝丽(1972.10-),女,本科,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人,讲师,研究方向:《儿科学》、《儿科护理学》专任教师;有执业医师证,内科主治医师。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简称护考)是我国护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准入考试。根据我国2008颁布实施的《护士条例》规定: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完成8个月的临床实习后即可以参加当年的全国护考。至2011年,我国对护考进行改革,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考生实践能力的考核,着重考查学生对病情的分析判断及处理能力[1]。对于仅仅在临床实习不到一年的中职护理学生来说,考试难度大,护考通过率较低,而护考是否通过不但与学生的就业,而且与学校的声誉息息相关。因此,如何提高中职学生护考通过率,就成了学生和广大中职教师关注的焦点,一般来讲,除了学生个人努力外,护理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也与护考通过率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与护考如何对接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护考通过率,为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校2009—2011年分别招收护理专业学生,每级三个班,分别有198名,203名及211名学生,均为初中毕业生,在本校已就读一年半,具备一定的医学理论基础。
1.2 方法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临床主干学科之一,该校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下学期讲授,是护考必考课程,儿科护理学试题一般占护考总试题的13%~16%。随着笔者对教学、护考认识和实践的深入,自2011年起,采用儿科护理学教学与护考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2.1 提高护考认识,加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学生进行护考相关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护考的具体情况,使学生清楚意识到毕业后只有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才能顺利就业和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督促学生在校期间积极、主动、自觉学习理论知识,临床实习期间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前为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做准备。
1.2.2 紧贴护考大纲,对教材内容去繁就简,采用模块化教学 首先,应该深入了解和吃透护考大纲,将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提炼,去繁就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考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模块化教学,一般来讲,中职学校所使用的儿科护理学教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第二部分为儿童保健;第三部分为儿科各系统疾病的护理。对这三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中应明确进行划分,根据护考大纲要求的内容,教学中应该重点讲解,对于大纲没有要求的内容,而临床中又有应用的内容,也应该重点了解,这样既有效应对了护考,也有利于临床知识面的拓展。另外,还应注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的应用,通过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讨论问题,以获得问题的解决,这种从传统讲授为主转变为讲授研讨相结合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而且将基础学科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2]。
1.2.3 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记忆知识点的能力 儿科护理学中各系统疾病的护理是考试的重点,主要包括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及护理要点,这部分部分内容系统性较强,与临床实际工作联系紧密,不但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还要具备临床工作经验,也就是说要具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很多学生不足的地方。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提倡理解后再记忆。如对发热患儿要注意保持体温稳定,当体温超过 38.5℃时可采用物理、化学药物的方法进行降温,而对麻疹患儿,高热时需兼顾透疹,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禁用乙醇拭浴,而对水痘患儿可用物理降温,但不能用阿司匹林。这些知识点都是需要理解疾病的特点,然后再进行记忆。另外,在教学中注重口诀记忆法[3],如婴儿发育的过程,粗运动发育可编成口诀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精细运动发育可编成口诀为:一握二伸三抓扒、六换七捏九食拇。
1.2.4 重视病案教学 教学中注意采集并整理各种疾病的真实案例,在每节课结束后,老师提供典型病例进行分析,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如:患儿男,5月,发热5 d,伴咳嗽气喘3 d,加重1 d。查体:体温39.4℃,脉搏146次/min,呼吸34次/min,精神较差,面色苍白、口周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细湿罗音,血WBC18×109/L,N0.75,X线:双肺纹理增粗,有斑片状阴影。医生初步诊断:支气管肺炎。教师应依次提出问题,支气管肺炎的诊断依据是什么,治疗原则及药物的选择,护理措施有哪些?理论依据是什么,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1.2.5 注重习题练习,巩固知识点 通过积累和精炼,我校儿科教研小组已初步建立了有近1000道题的《儿科护理学护考题库》,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每天教学结束后都布置一定的习题进行课后练习,巩固当天学习的知识点,每部分内容学完后,让学生完成历年护考真题相关部分的练习,以查验知识的掌握情况。护考前,应进行模拟试题训练,寻找差距,对薄弱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
1.2.6 考前集中辅导 近年来,我校针对护考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学习自觉性、积极性较差、且忙于临床实践,不能有效保证学习时间的情况,采用自主报名、考前集中辅导的形式,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4个周的集中辅导中,围绕《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制定考前辅导计划,在教师精讲、串讲课程内容的同时,学生通过做《护考题库》的试题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记忆。最后一周安排为模拟考试,达到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查缺补漏的作用。
2 结果
2011年采用教学与护考对接的方法后, 2012年护考通过率为64.0%, 2013年护考通过率为69.0%,2014年护考通过率为77.0%。护考通过率持续提高。见表1。
3 讨论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从出生到 14 周岁的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的科学[4]。它与成人临床各科护理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在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与成人护理又存在着很大差别,并且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造成了儿科护理学的具体数据多,概念多和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繁杂等特点,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儿科护理学的教学难度和学习难度[5]。护考是中专护理学生顺利就业和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护考制度不断在改革,护考考题越来越接近临床和注重实践能力,考题难度加大。因此,对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师来讲,如何创新教学的模式,适应新的护考制度以及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就变成了目前儿科护理学教学中非常突出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与护考对接的探索研究发现,只有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护考的认识,紧贴护考大纲,对教材内容去繁就简,采用模块化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记忆知识点的能力,重视病案教学,以及注重习题练习,巩固知识点,考前集中辅导等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与护考的有效对接,使学生的护考通过率明显提高,较常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推广。
[
参考文献]
[1]罗丽芳,杨丽萍,聂小莉. 儿科护理学教学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探索[J].当代护士,2014,3(1):139-140.
[2]谢玲莉,秦云.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1):335-336.
[3]边琼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浅谈《儿科护理学》教学体会[J]. 医学信息,2012,25(4):14.
[4]贾文颖. 护考与中职儿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有效对接[J].教育界,2014,24(8):94.
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R714.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7)12(c)-0097-02
案例教学法是基于学生角度出发的教学方法,通过采用具体的临床病例对学生进行情景重现,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考能力,并且还能使其更好地掌握临床实践相关的操作和提升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是一种能够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教学模式。心血管内科是医学体系中较为重要的学科之一,且随着临床心血管病例的不断增多,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需求和要求也不断增多,心血管内科专业的护生作为未来的护理人员接班人,不仅要全面掌握心血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良好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临床护理工作。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快速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改善和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及创造能力[1]。
1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1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小组讨论和观点陈述是案例教学法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和进行主动发言,并能将自身对临床病例的见解、观点以及发现的新问题阐述出来。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且每位学生都愿意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舞台的展示中,使原来沉闷的课堂氛围逐渐变得活跃起来。此外,学生进行临床病例探讨和陈述观点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尽相同,或者其从不同视觉看待问题所运用的知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其通过相互交流和探讨,便会使多种学科产生横向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进行融会贯通。
1.2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多为教师在上面讲授,学生只能被动地在台下接受教師所传授的知识,这样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对其讲解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难以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长此以往,还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而采用案例法进行教学,不仅能使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和能力。
1.3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给定学生具体的临床案例后,学生需根据该案例呈现的体征、症状、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还需查阅相关的资料,才能作出科学的诊断,进而设计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预后方案。而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将临床实践与教科书的基础理论知识紧密衔接起来,还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临床某一病例的体征、症状、辅助检查、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过程和方法。并且案例教学法还是一种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可采用多种渠道和方法获取与临床病例相关的知识,而学生为解决病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相关资料查找和小组探讨的过程中,将能促进其自身的思考分析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因此,教师在学生总结临床案例的同时,可不断引导其不断分析和总结心血管内科的基本知识内涵,并充分联系心血管内科学与教学案例和积极探索与掌握临床案例的解决方法,将能为其以后的临床护理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2]。
1.4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记忆临床实践相关的知识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还需让学生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点评临床案例,以使学生从能多个角度对不同学科间的基本知识进行理解。因此,这不仅能巩固学生的基本理论,和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还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感受到患者的痛苦,从中促进其在未来投身于临床实践工作中,能够更高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1.5有助于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选择具有良好教学作用和典型的临床病例,并且还需根据临床病例设计针对性的问题以及回答学生在探寻病例答案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若教师无充分的理论知识储备、熟悉与该病例有关的基础学科、临床学科、桥梁学科知识、灵活运用本专业领域的知识以及临床实践相关的能力,其将无法保证案例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因此,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其实也是不断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过程,此外,为了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以及能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师还需了解疾病相关的辅助检查、诊断、治疗等前沿知识,并且在学生进行案例探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仔细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准确把握每位学生对临床护理知识的接受程度,然后再因材施教,这些过程会使得教师的人文科学知识储备不断提升。
2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施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对学生传授心血管内科相关的基本知识,包括临床理论知识和一些简单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待其全面了解所学章节的知识点后,再实施整体的案例教学。教学案例需选择近年来真实发生且较为典型的临床案例,以对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启发,并通过分析案例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案。在案例资料分发给学生后,需引导班级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进行分析,教师可在课堂将学生分成讨论小组或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组队进行探讨、分析和总结,在下堂课开始前,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和点评该案例教学中的经典案例,若学生自主性不足,教师也可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进行。病例的选择、问题设计及探讨以及案例点评需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2.1临床案例选择
临床案例的选择需与教学中包含的知识点紧密联系,且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目标相统一,能够反映出典型和个性化的案例。例如,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便可采用存在心肌梗死等典型性案例或出现心绞痛症状完全符合临床治疗及护理标准等案例。这样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前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设计,提前完成病例设计、教案撰写、课件设计及制作等工作,并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预测和探寻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保证案例教学过程的顺利和高效实施[3]。
2.2基于临床案例的问题设计和探讨
基于临床案例问题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针对性,问题设计可遵循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带着相关病例问题进行分析,不仅能实现问题的引导功能,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在问题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与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讨论,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病例中蕴含的知识点和充分发挥其小组讨论的集体智慧。
2.3全面点评临床案例
案例教学法中的重点是病例点评,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病例中涉及的知识点和重难点内容进行明确,还需总结和分析讨论结果。最后,教师需根据学生探讨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知识进和共性问题进行全面阐述。
3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1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和案例分析能力
华丽等人[2]通过对50名心血管内科护理学员(25名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带教,25名观察组学生采用案例教學法带教)进行研究发现,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学生的护理技能成绩(80.9±6.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4.9±4.5)分,观察组学生的案例分析成绩(85.9±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7.5±4.7)分。王洪芳[3]通过对60名心血管内科本科系学生(30名对照组学生改革前教学模式,30名研究组学生采用案例教学法带教)进行研究发现,研究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92.5±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8.6±2.6)分,研究组学生的护理技能成绩(95.3±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5.8±4.7)分,研究组学生的案例考核成绩(96.5±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6.8±5.3)分,说明了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和案例分析能力。
3.2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的兴趣和综合能力
华丽等人研究中还表示,观察组中有84%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较为感兴趣,学生们认为案例分析过程能够使其从原来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从而能有效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大大提高其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并且学生均表示在该种学习模式中,其拥有了更多的学习主动权,通过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和主动挖掘所学的知识点,使其自身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及语言沟通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4结语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临床护理实践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同时还能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其是一种应用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可被应用于各种学科的医学体系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邱祥春.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5):610-612.
[2] 华丽,席淑华,陆苍苍,等.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5,15(4):88-89.
篇8
关键词: 护理本科教育 信息能力 护理信息能力 重要性 培养方案
自21世纪以来,随着有限网络、无线通讯技术的快递发展和普及,各种信息的传递、交互日益增多,可以说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医疗护理保健信息系统和技术出现了快速增长,几乎所有大中型医院都开始了信息化整合进程。就护理信息化而言,如护理人员在门诊挂号、住院登记、实验室检查、科室财务管理、医嘱执行等信息录入和维护[1],等等,这些日常信息处理工作都需要护理人员具有一定的信息管理能力。所以,护理信息化作为医疗护理保健信息系统的重要一环,必须加快速度,否则就会落后,拖后腿。这样的理念必须“往前推”,必须在护理教育阶段落实执行,从教育环节入手才能更有效率地培养护理本科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2015年护理学生就业现状看,护理信息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推动护理现代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护理信息能力及其重要性
1.1概念
在1974年美国政府的报告中,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了“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它的定义是: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2];直到1979年,全美信息产业协会给出了信息素质的定义:掌握了利用信息工具的知识与技能,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到了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发表的信息素质研究报告指出,具备信息素质的人,是能够敏锐地察觉信息需求,并能够进行相应的信息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人。同时,我国学者马海群指出,信息素质广义的理解为在信息化社会中个体成员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包括信息智慧(涉及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觉悟、信息观念、信息潜能、信息心理等。
对“信息能力”最广泛性的解释为作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必须具有一种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有效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信息,解决现存问题的能力。信息素质是当代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具体到护理本科专业,护理信息能力是指在护理专业领域中,护理工作者或护生为了能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护理信息的知识、技术、态度等方面优势,提供更优质、更安全、更高效的护理服务而进行的各种护理信息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3]。
1.2培养护理信息能力的意义
护理信息能力本质上是学生对(护理)信息的获取、评估、处理、利用、创造、评价和反馈等一系列活动。
1.2.1增强学生信息管理能力。对于学习过程而言,加强护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是增强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使学生在课堂过程中,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教师想要传达的信息,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快速、准确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在课堂时间后,学生能够利用网络、书籍、杂志等其他信息获取渠道,合理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从而全方面地提高能力和竞争力。因此,增强学生护理信息能力可以认为是在增强学生的知识信息学习能力,能够大大加速学生正确建立护理知识体系。
1.2.2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未来的护理人员都将面临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密集的工作环境,需要获取、处理和管理多种护理信息,如前文提到的门诊挂号、住院登记、医嘱执行及患者信息等,因此优秀的护理信息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优异的护理信息能力能促进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程序中技术的使用、增强护理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促进护理标准化语言的发展、改进护理流程、加强护理数据的自动化收集和重复使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工作中的误差。因此,能否提高护理信息能力,关系到能否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以患者为中心的及时、平等的优秀的护理服务。
2.培养学生护理信息能力方案研究
培养学生护理信息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同时对目前护理教育和环境进行多方面调整,重点集中在以下方面。
2.1调整课程设置
增加一些具体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例如,《Access2003基本操作》、《Excel应用》,再通过一些专门、专业的选修课作为补充,例如数据库语言的入门学习,《VB程序设计》等[4];删减一些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与这些专门课程重复的部分。通过基础与针对性应用、必修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既有使用技能训练,又提高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的能力,更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上,建议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讲授中,注意区分基本知识点、重点与难点,基本知识点主要靠教师教授;重点及难点的讲解,结合探究式教学的特点,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力一起完成学习过程,并在最后设置课堂实践的部分用于巩固知识点。
2.3调整教学手段
从教学手段上,注意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PPT显示,Flas演示,音视频演示,等等[4],直观地让学生了解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的多种先进工具,以及这些工具的强大功能,从而调动学习主动性。
2.4调整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不应当完全以纸面成绩作为标准,护理信息能力是一项与实践联系的非常紧密的课程,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考核方式应该包含平时考核、上机考核和纸面考试三个部分。
2.5外部环境建设
一所学校的信息环境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取信息渠道是否丰富。图书馆建设、网络架设和机房建设等外部环境因素[5],决定了学生获取信息的多寡、多样性,对学生护理信息能力的培养产生重大影响。
3.结语
护理信息能力是21世纪护理专业本科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护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是国内各大高校当前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护理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持续投入软硬件资源,在做好基础建设的同时,鼓励教师利用新兴科技手段教学,鼓励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和实验获取更多信息技术,并通过这些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护理本科生的护理信息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徐荣,曹梅娟.护理本科生护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性及培养对策[J].中华护理教育,2012.9(2):67-69.
[2]徐荣,曹梅娟.护理信息能力内涵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2):92-94.
[3]徐荣,曹梅娟.护理信息能力概念及构成要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20):88-90.
篇9
【关键词】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体会
每年国家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为学习完护理专业课程的护士获得国家承认的执业资格而组织的国家级的考试,参加并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新护士从事护理工作所必经的第一步[1]。2009年是国家允许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参加护士资格考试的第一年,为了提高我院应届护生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扩大我院知名度,打造良好的学校声誉,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辅导,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亲自组织召开由教务处、护理系参加的专题会议,周密部署各项工作,并要求各项工作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此次考前辅导由我院护理系承担包括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在内的五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务处和护理系学生科及班主任互相协助,通过电话通知、网上信息等,元月份就将护士资格考试考前辅导的消息,及时准确地通知到每位在外实习的学生。教务处及护理系领导高度重视各项工作的落实,从教室的分配,授课教师的选择,到课表的编排,教案课件的质量等各项工作都严格把关,逐一落实,为辅导班的正常开课做了充分准备。
经过认真组织、周密安排、详细计划、严格要求以及个人努力,09届毕业生参加护士执业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据统计,南校区09届三年高职通过率为94.36%,09届五年高职通过率为67.04%,09届中职通过率为52.76%。东校区09届五年高职通过率为65.29%,09届中职通过率为54.60%。作为参加此次考前辅导并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现将考前辅导体会介绍如下。
1 严格要求、统一管理
学院要求在外实习的学生全部返校参加考前辅导,班主任协助考勤,对参加培训的人员严格管理,并做好人性化服务,安排食宿、教室。明确考试不合格者将不被医院聘用,影响就业使学生们充分意识到通过考试的重要意义。从考试的结果我们发现参加考前辅导出勤率高的班级本次考试也有较高的通过率。
2 端正态度、正确认识
考生要想在短时间内通过考试,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既要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又不能忽视理论的学习;既要重视专业知识,又不能忽视基础理论。另一方面,护士资格考试内容涉及面广,只有全面复习护理学基础知识及临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知识,方能考出好成绩。学校在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理论学习。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往往只重视实践和动手机会而忽视基础知识的再提高。因此,要教育他们改变重临床、轻基础的观念,注意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的双向渗透[2]。
3 集中讲解、明确重点
为了保证学习质量,我院将参考人员集中,利用两个星期的时间进行授课、测试、辅导。每位辅导老师准确把握考试大纲的重点,将往年的真题摸透,找出出题方向和出题思路,详细地讲解需要重点掌握的学习内容,将知识点进行串讲,并注意串讲要点时要有一定的辐射性。比如讲到儿科护理学当中小儿生长发育时,就要将该要点辐射展开讲解,要细讲小儿的体格发育的各项指标的正常值、计算公式和意义以及小儿动作语言发育等。
4 多做真题、适应考试
通过让学生做题来了解她们的薄弱环节,从弱项着手重点辅导。资格考试分为四场共四个科目,即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从学生做题反馈的情况来看,相关专业知识这一门是她们较薄弱的环节,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各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原则等知识点不太重视,通过做题让她们意识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引起重视。同时我们还注意教会学生一些答题技巧,让学生把平时复习的知识点转化为考点,能更好地适应考试。
5 小组讨论、重点突破
对基础知识较薄弱,测试成绩不合格的同学开小灶,系统的、有重点地进行辅导,并让成绩优秀的同学采取结对子的方式,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6 心理疏导、增强信心
为了让学生能有良好的心态参加考试,我们在辅导的同时注意心理疏导,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教育大家正确对待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增强信心。使学生能明确学习的目标,加强了对本次考试的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参加考试。
我院学生在本次考试中有较高的通过率体现了考前辅导的有效性及可行性,上述的经验和体会的归纳将对我们今后的考前辅导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泌尿系统; 说课
说课是授课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和专家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并与其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理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课堂教学素质的教学研究活动和师资培训形式[1]。现就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 “泌尿系统”一章说课进行探索,从说教材、说内容、说过程、说教法、说学法、说评价六个方面加以阐述。
1 说教材
1.1 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说课使用的教材为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饶利兵主编的《人体解剖学》,泌尿系统为第六章内容,在人体起着调节水盐代谢平衡、维持稳定内环境的的关键作用。在前面刚刚学习了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并且泌尿系统同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同属于内脏学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解剖学的基本方法,这些都为泌尿系统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同时泌尿系统也为后续的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形态学基础。
1.2 教学目标
1.2.1 学习目标 (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位置、形态、冠状切面,三层被膜,输尿管的三处狭窄,膀胱三角的位置及临床意义;(2)熟悉泌尿系统的功能,肾的毗邻,输尿管的长度、分部,膀胱的位置及与腹膜的关系,女性尿道的结构特点;(3)了解女性尿道的起止。
1.2.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辨识标本的能力,通过学习能够指出肾门、肾冠状切面结构、肾三层被膜、膀胱三角、膀胱的形态分部等;(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完泌尿系统后的课堂提问“试述尿液的产生及排出途径”来实现。
1.2.3 素质目标 (1)引入捐肾爱心人士,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学会讲奉献、懂感恩;(2)通过制作标本的辛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3)通过珍爱生命,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介绍,例如不憋尿、规律作息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 说内容
2.1 说重点 (1)介绍“肾门”,通过提问“肝门”和“肺门”的概念,进而老师总结“门”的概念。解剖学上的“门”是该脏器上的凹陷处,有动脉、静脉、神经、淋巴管和体现该脏器功能的管道出入的部位即为“门”,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肾门”的概念。(2)通过肾冠状切面CAI课件,介绍皮质和髓质,肾柱、肾锥体、肾、肾小盏、肾大盏和肾盂,进而为组织学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3)通过第一腰椎水平切面肾的被膜图片,掌握肾的三层被膜名称和层次,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并联系临床肾囊封闭术,是将药物注入脂肪囊内。(4)介绍输尿管的三处狭窄,让学生“边想边看,适时小结”。引入尿路结石案例:“某男同学在踢足球时突然出现腰部疼痛、血尿,到医院诊断为右侧输尿管结石,你认为,右侧输尿管结石最可能在哪些部位发生?”提示:尿路结石常会引起剧烈绞痛,并沿尿路行径都会引起疼痛感觉,甚至会也有疼痛感。输尿管是个中空的肌性管道,请同学们思考:结石出现滞留、嵌顿的部位应该在管腔狭窄部位还是宽阔部位呢?由此引入输尿管的三处狭窄,并通过输尿管CAI课件的动画播放,同学们先说出狭窄部位的名称,然后大屏幕上出现答案,达到帮助学生当堂理解,当堂记忆的目的。(5)介绍膀胱的位置及其与腹膜的位置关系时,通过临床护理操作技术―膀胱穿刺术,引入膀胱与腹膜的解剖学基础。膀胱为腹膜间位器官,膀胱的上面、两侧和后面均有腹膜覆盖,而前面并无腹膜,当膀胱充盈上升时,腹前壁的腹膜也随膀胱的上升而向上推移,故膀胱壁与腹前壁相贴,此时,在耻骨联合上方经腹前壁进行膀胱穿刺,穿刺针可不经过腹膜腔而直接进入膀胱,以避免腹膜腔感染。(6)在介绍女性尿道特点时,引入临床案例:“女性患者,29岁,伴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到医院诊断为尿路感染。”问题①:病原菌的感染途径95%为上行性感染,其具体感染途径是什么?问题②:该病的发病率女性是男性的8倍,为什么?通过分析女性尿道的特点:宽、短、直,且尿道外口距阴道口和较近,尿道口处于潮湿不干燥的环境,故易引起逆行性泌尿系统感染。进而提出与护理的职业岗位密切结合的问题:“导尿经由什么途径到达膀胱?”结合女性尿道特点探讨“如何为女性患者导尿”,导尿是护士的常规工作,正好与他们护理职业岗位密切结合起来。
2.2 说难点 (1)通过肾的体表投影图介绍肾区,肾区位于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下缘所形成的夹角,并引入自制“闪烁的三角形”自定义动画,形成视觉刺激,增加记忆,并引入临床此区叩击痛,一般提示肾炎或肾盂肾炎等肾脏病变,进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2)介绍女性输尿管的盆部与子宫动脉的位置关系时,形象地将两者描述为“桥下流水”,解释为:子宫动脉在前上方为“桥”,后下方为输尿管,里面的尿液为“水”。故临床进行子宫手术时,结扎子宫动脉,需要特别注意与输尿管的位置关系。
3 说过程
本节课在时间安排上,导课2 min,泌尿系统概述5 min,肾40 min,输尿管15 min,膀胱15 min,尿道10 min,最后3 min串联知识点,板书小结,留思考题,得到教学反馈。导课时通过临床案例:“某男同学在踢足球时突然出现腰部疼痛、血尿,到医院诊断为左侧肾结石,右侧输尿管结石,请同学们思考,两侧结石原则上应该先处理哪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大量丰富的图片、标本和模型展示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特点,通过“边讲解、边小结,边说出、边印证”,多媒体自定义动画的演示,强化知识点的记忆,通过临床案例的引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4 说教法
(1)直观教学法:利用CAI课件、标本、模型与理论讲授相结合,此法是形态学主要的教学方法,既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又能加速理解和记忆。(2)PBL教学法:通过“临床案例的引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3)多媒体“自定义动画演示”法:一个知识点理论讲授完后,利用CAI课件重新播放自制的自定义动画,例如介绍输尿管的三处狭窄,在理论讲授一遍之后,利用CAI课件重新播放,第一处狭窄位于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第二处狭窄位于小骨盆上口与髂血管交叉处,第三处狭窄是穿膀胱壁处,让学生“边说边印证”,达到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的目的。(4)比喻教学法:通过“桥下流水”形象讲授输尿管与子宫动脉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5)联系生活记忆法:一般正常成人膀胱的容量为300~500 mL,联系生活并提问“大家知道一瓶矿泉水的容量是多少吗?”提示:小瓶矿泉水是300 mL左右,大瓶矿泉水是500 mL左右,与学生互动“这会不会就是一瓶矿泉水容量的设计原理呢”,进而激励学生要动脑、要思考。(6)“情绪带动”教学法:解剖学科的名词术语很多,学习有些枯燥,老师在课堂上一定保持高涨的情绪,洪亮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调,在听觉上尽量对学生形成感性刺激,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7)及时巩固新知:课前两分钟提问上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督促作用的同时,做好学生形成性考核记录工作[2];课后通过“板书”回顾本章节内容,强调重点并在板书上标识,布置思考题“男性和女性肾结石患者,经过体外碎石术后,结石排出体外依次经过几处狭窄?”让学生课后有据可依,进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5 说学法
5.1 学情分析 (1)课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愿望不强烈,所以任课教师必须通过临床案例、热点话题的引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达到教学前的第一要求:学生想听你讲课。(2)课中:考虑到这些学生刚刚从高中转变成大专生,在学习方法上保留有大量的高中学习方法,他们对课堂上留在黑板上的文字很有依赖,将板书设计的要合理,主次分明;同时尊重每个学生上课的有效注意时间和学生的听课状态,适时引入提问、讨论和小结等环节,活跃气氛,及时调整听课状态。(3)课后:高职院校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任课教师在课后要给学生留些作业题,并且在下一次上课之前以提问、打分考核等,督促学生做好课后复习环节,同时通过作业题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5.2 指导学生的四步学习法 (1)边听边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一边听,一边看图片、标本和模型,这是学习的第一步,即获得知识。(2)先说后看:教师在重新播放自制多媒体自定义动画时,学生积极主动的先说播放的结构,然后在大屏幕文字出现时,印证自己说的是否对,这是加强随堂记忆效果的一步。(3)先想后看:教师在讲授结束后,学生合上书本,闭上眼睛回忆本次课的重点内容,进行知识点的有效串联,如果想不起来的就看看书本,这是学生自我检验环节。(4)不看能说:通过完整的课后复习,不需要看书本,对本章的重点内容能够自己说出来并达到运用的效果,这是学生最高水平的认知。学生通过四步学习法,掌握泌尿系统的知识并获得学习方法。
6 说评价
人体解剖学属形态学范畴,共72学时,为必修课。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包括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50%;平时随堂测试和课堂提问,占总成绩的20%;学习态度和出勤占10%;知识竞赛占10%;实验考试占10%。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主要通过同行评价、督导评价和学生评价,以及后续课程任课教师的评价等。通过评价反馈,进一步帮助教师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2]。
本次说课以“基本、必须、够用和实用”的护理职教理念为指导,做到了“教学内容逐级深入,化难为易,及时巩固新知,紧密联系临床,注重知识的应用”,通过本次说课,提高了学生对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曾贵禄.说课在教学过程的定位及其实施[J].教育教学理论学习,2001,3(12):35.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护理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