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政策的背景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8: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经济政策的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新经济下中小企业的现状
在当前新经济背景下,我国的中小企业出现的问题是消费者物价指数与生产者物价指数成方向变动,且变动相当之大,甚至许多中小企业会逐渐发现他们生产成本的价格上涨的速度与物价的上涨速度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生产者物价指数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前劳动力的缺乏导致劳动力整体工资的上涨以及各种生产的原材料成本也处于持续上涨的状态,所以现在,各中小企业低于减免征税的呼声越来越高。
虽然国内的其他经济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远比不上财政税收政策对整个中小企业的影响来的重要。在当前这个汇率波动较大的经济社会中,原材料和劳动力工资不断上涨的状态会使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面临极大的阻碍。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财政税收方面的征收额度较高,大部分发达国家会通过较低的征收额度来刺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美国成为经济霸主不只是因为他的经济稳定且高速发展,主要还是因为美国国内的中小企业在低税收刺激下的迅猛发展。
我国中小企业的范围和规模在不断扩大,这些中小企业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我们那的吃穿住行用几乎都是通过中小企业才得以实现,所以这些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能够使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石。就目前经济情况来说,因为我国财政税收政策的落后和传统使各中小企业没有在急需帮助的时刻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影响,甚至于缺少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福利待遇,减税、免税以及优惠税率对于他们更是闻所未闻。没有合适规范的财政税收政策是难以使中小企业在整个经济社会中进行优化和发展的,而目前,我国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其中的问题,所以我国现在已经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状态,只希望能够尽快出台一部完善的能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从而使其能够健康向前发展。
二、新经济下中小企业财政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优惠政策并不完善
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使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处于平稳状态的保证,我国政府陆续出台的财政税收的优惠政策,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免国家的税收负担,但对于中小企业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不能与其内部生产活动相适应,从而导致整个企业内部生产力的下降。我国自身是希望建立一个健全的、综合的财政税收政策体系,但是在税收优惠方面仍然存在不小的问题。
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在企业所得税方面,通过减少征收企业所得税,使企业的生产成本相应的降低,而且如果企业年底出现了亏损,还可以获得国家的递延补偿;但是对于经营企业的个人所得税所实施的优惠政策较少,而且在一些研发和投资方面的费用还存在一些困难,既没有对于进口货物的免征政策,也没有关于转让科学技术的优惠政策,甚至对于一些基本的、新兴的,同时也是急需要整体进行优化和创新的资源和产业所享受到的税收优惠几乎是完全没有,所以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还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扩大。
(二)企业内部财务人员不能够完全明确国家的财税政策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是有限的,所以在财务方面的管理和控制是比较容易的,但同时因为规模较小,人员?盗恳彩怯邢薜模?这样就会造成在企业发展经营的过程中缺乏高级的财务专管人员对于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而且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到财税方面的问题,所以税收筹划是每个中小企业所必须要面对的难题,这就需要专业的税收专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规划,但是因为人员数量优先,专业素质较低,知识储备不够,就会使企业的发展出现各种障碍,整体降低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如果要使各相关财务人员能够完全理解国家的财税政策,需要在企业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税收风险筹划制度,处理好税收收入和企业收益之间的关系。但是目前不仅是因为人员数量较少,还因为其工作能力较弱,对于国家的税收政策不能及时接收和掌握,使企业对自身的税收难以完全掌控,这样不仅不能帮助企业自身减少税款,甚至还会带来不小的税收风险。
(三)国家对于财政税收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不尽合理
我国当前资源配置中受益最大的就是科研所,各中小企业因为国家或是本级政府对其投入的科研资金较少,势必会降低在科研方面对于企业的刺激,再加上本身对于开发、创新、优化各项资源和结构缺乏兴趣,很难成为国家科研方面的主体。而且各级政府普遍只重视各项研发的结果和所得荣誉,对于其结果对当前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并不是十分重视,所以就很难发挥国家财政税收的优惠政策对各项研发的影响,也不会鼓励企业去大量研发适合群众使用的新型产品,从而会导致企业研发成本提高,而收益却止步不前的情况。
三、如何优化中小企业的财政税收政策
(一)建立健全的税收优惠政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想要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够健康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要使各地方的经济能够平稳运行。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对国家经济影响较大,这就表明我国现在如果想要整体经济有序发展,势必要加快中小企业的前进步伐,同时政府以及国家相关财政部门也需要做出相关的管理措施,出台一些适合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其今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当前新经济背景下,如果想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经济氛围,就需要我国政府加大对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做好对各中小企业的宏观调控,才能总体提高财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还应该进一步扩大政府优惠政策的范围,使各中小企业获得的收益最大化,进而刺激他们进行自主创新。
总体来看,我国财政部门需要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从而大量降低企业的应纳税款,同时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使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趋于稳定。同时在科研方面,我国也要加大对企业的投资力度,为各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使得他们不仅发展自身的产业,还可以大力创新新型技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从而形成有效的循环。
(二)政府应适当的实行扶持政策
由于现在还没有出台一套完善的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现在的中小企业出境可以说是较为窘迫,所以现在只能通过政府的扶持和适当的税收制度,才能提高中小企业在当前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
在企业的整体发展中,政府需要对企业发展的规模、经营模式、存在的优势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财政资金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制定新的适当的发展规划,才能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但是,政府的财政资金拨款的条件还是需要严格的审核,以免使一些企业钻了空子。
在?收的优惠方面,也必须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只有政府推行公平公正的优惠政策,中小企业才会实现公平公正的的市场竞争,从而实现企业之间的相互刺激、相互激励,使各企业能够快速发展。当某个中小企业开始出现盈利时,国家也需要适时的出台相关财税政策,对于快速发展且不断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或者是适当的降低税收的征收标准,使税收优惠的范围能够兼顾很多企业;对于发展较慢、竞争力较弱的企业,政府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同时进行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从而使企业能够重新振作起来。
(三)完善企业内员工的个人所得税政策
国家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扩大范围的同时也要有针对的实行,税收优惠除了可以使整个企业的成本降低,还可以影响企业内部的员工收入。政府可以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方面实施优惠政策,从而提高员工的工资,刺激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还可以使员工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而进行相应的学习,从而提高了员工的知识储备,使整体的工作环境得到相应的改善。同时还可以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四)对于税收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还需完善
如果要降低企业的税收风险,不仅需要企业自身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还需要政府通过完善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监督和协调。首先,政府应该使各企业内部财政部门相关人员明确自己所承担的税收权力和义务,明确自己不仅有纳税的义务还有享受税收优惠的权利;其次政府可已通过相关宣传,使企业养成自觉主动纳税的习惯,降低企业出现税收风险的几率;最后还可以使企业在内部实行一些队友偷税、漏税人员的惩罚措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情况。
篇2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就业形势;政策创新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001-0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说明在当前形势下经济发展不仅要考虑到国内的风险问题,还需要考虑到国际风险问题。自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也已经逐渐成熟,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其内部结构也累积了许多的问题,比如有许多企业以消耗大量资源,以及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不仅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还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及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中央在会议上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要进入“新常态”,不能一味地追求高速发展,要稳扎稳打,巩固经济发展基础,经济发展模式也从传统的粗放型高速发展转变为质量型效率发展。中央号召我国经济发展要符合新常态,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转变为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不会通过强制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等手段来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而经过金融危机以后,我国正面临着经济下行的问题,许多产业生产成本都显著提高,再加上国际贸易风险增大、资源紧缺、人口老龄化、人口结构变化等问题,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必须要及时创新就业政策,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一、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的就业形势变化
(一)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就业岗位也相对减少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不再一味地追求发展速度,而是注重发展的质量,从原有的高速发展转变为中高速发展,经济发展速度略有放慢。而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经济发展动力发生了变化,过去促进经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大量供应的廉价劳动力,只要有了这一基本条件,再加上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新管理模式的应用,就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而近年来,我国出现经济下行问题,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以及土地开发成本都大大提高,再加上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产业发展的优势已经不那么明显。人口老龄化问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总劳动人口的减少,伴随而来的就是劳动力成本的整体上升。这样一来,许多产业就会逐渐向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较低的区域转移,使得某些地区发展速度迅速加快,而某些地区由于缺乏核心产业,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渐缓。而经济发展速度快,产业规模也就越大,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就越多,所以就业率也会随之上升;反之,如果经济发展缓慢,产业规模扩展速度也就放慢,就业岗位数量增加得比较少,无法满足大量就业人员的需求,使得社会就业率偏低。因此,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是影响就业率的最主要因素,如果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社会的就业形势也会不断变化,就业率时高时低,不能保持平稳的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略有放慢,这就使得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略有降低,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就会减少,所以就业人员就会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1]。
(二)产业结构调整,失业率上升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开始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虽然可以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合理分配资源,为更多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许多结构性问题开始逐渐凸显,比如“结构性失业”等。当经济结构问题与就业问题相互融合时,结构性失业问题就会表现得愈加明显,增加了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首先,我国第二产业开始转型,工业发展从传统的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转化为节能环保型、高效高质型,许多传统的重工业需求量降低,其投资、利润、销售额等都开始回落,企业内部出现产能过剩问题,甚至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一大批无法适应当前结构调整的企业破产或者被合并,就业岗位数量瞬间减少,许多从业人员纷纷失业下岗。其次,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资源大量消耗,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源短缺的问题,再加上发展过程中某些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直接的经济利益,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甚至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在资源环境限制以及周围居民要求的双重压力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产业结构调整则必然会造成部分结构性失业,增加社会的失业率。
(三)经济增长动力发生变化,专业人才缺乏
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各大生产要素条件来发展经济,发展效率比较低。但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发生了变化,传统经济模式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廉价的劳动力与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条件,而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技术的创新;过去主要是靠刺激消费、加大投资等直接手段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是依靠产业结构调整、生产要素优化等方式促进经济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市场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强,政府在市场当中的调控作用也逐渐减小,所以市场对就业人员的需求主要是由市场当中的产业结构决定。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对高素质人才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而当前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且缺乏专业技术性人才,使得许多企业的技术性岗位空缺,同时还有一大批普通劳动者找不到工作,出现“结构性失业”[2]。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影响就业的主要题
(一)劳动力供求不平衡
劳动力供求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务农人员向城镇转移。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不断完善,许多农村务农人员发现了城市就业的前景,纷纷开始向城市转移,城市劳动人口迅速增加。而城市发展显然还没有适应这批农业人口的突然涌入,就业岗位设置并不能满足这些务工人员的需求,使得劳动力供大于求。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但是就业岗位增加速度比较缓慢,跟不上毕业生增加的速度,所以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就业问题最为严重的群体,再加上务农人员的涌入,基层劳动力几乎已经接近饱和,所以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一问题将愈加严重。
(二)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动力发生变化,技术创新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所以企业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为发展的基础。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最低就业年龄仅为16岁,这就意味着只需要初中毕业的文凭就可以直接就业。而这些综合素质较低的劳动人员通常只能从事最基本的工作,无法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造成企业人才的“结构性紧缺”。
(三)失业后得不到保障
失业问题一直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劳动人员长期处于失业状态,会逐渐产生挫败感,从而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再加上家庭困难等直接因素的影响,很可能引发犯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就有一项失业保险。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失业保险投保率很低,这就导致失业人员无法得到基本保障,社会稳定性受到影响[3]。
三、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就业政策的创新方式
(一)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合理分配劳动力
充分利用市场调节作用,合理分配劳动资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发掘新的投资项目。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种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型产业,比如互联网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等,这些类型的产业出现的时间还比较短,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主要善于发掘,定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创业。自主创业难度比较大,但是一旦成功,不仅可以为自己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可以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所以,政府应该鼓励自主创业,并给予自主创业人员政策优惠[4]。
(二)政府发挥职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政府要发挥职能,通过对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首先,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给予企业优惠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鼓励企业投资,扩展企业规模,提高企业对劳动人员的需求量;最后,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劳动人员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满足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的要求[5]。
(三)加强失业救助,降低失业风险
解决失业问题是就业政策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建立起失业监测机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对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失业进行预警,政府提前准备好对策应对失业问题;其次,加强失业救助,要求各企业员工积极购买失业保险,从而使失业救助能够落到实处,降低社会风险;最后,扩大失业救助的范围[6]。目前,我国的失业保险主要是针对企业就业人员,而个体户、务农人员等都在失业救助范围之外,所以必须要完善失业救助体制,使这些人员也可以享受到失业保险的福利。
四、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动力以及产业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有的就业政策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要对就业政策进行改革,在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双重作用下,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提高社会发展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陈丽萍.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的改变及政策创新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8):136-139.
[2] 方行明,韩晓娜.劳动力供求形势转折之下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J].人口学刊,2013,(2):60-70.
[3] 李光红,亓晓庆.嬗变、现状与趋势:大学生就业形势跟踪调研(1982―2012)[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64-70.
[4] 薛A.我国就业政策的沿革、困境与导向[J].江西社会科学,2011,(10):217-222.
篇3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石油数量最多的国家。此次油价大跌无疑会对其新能源政策走向产生巨大影响。研究美国能源政策在国际油价新形势下所受的冲击和新的发展动向,对把握国际能源新局势,掌握国际能源新动态都有极大的帮助,同时,研究美国能源政策的调整对中国能源供给的影响也有指导意义。
一、奥巴马政府的新能源政策及其成效
2008年在全球遭遇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奥巴马打着“环保”“绿色”“新能源”的口号参与总统竞选,即顺应了当时的世界潮流,对绿色能源与气候的关注,又转移了国内对经济危机的视线。奥巴马成功就任美国总统后,继续以发展新能源作为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措施,先后提出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清洁能源安全法案》《2010年美国能源法》,可见奥巴马政府对新能源政策的高度重视。
1.1 加强能源独立,减少石油进口依赖
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目标旨在推进美国能源体系的创新,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美国特色能源体系,积极发展像天然气和风能、太阳能等这类可再生能源和更清洁的能源,努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石油对外依赖,加强能源自给,以此推动能源独立。2013年11月,美国在能源独立方面建立了一个里程碑,在过去20年中,美国第一次实现了国内产油量大于从国外进口量,并且美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这为能源独立打牢了基石。另外,在减少石油对外依赖方面美国也做出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统计,自奥巴马2009年上台以来,美国的原油和油制品出口量均在增加,从国外的进口量在持续减少,净进口量持续减少,由此可见能源独立效果明显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美国原油和油制品进出口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官网资料整理所得。数据更新时间: 06/08/2015。
1.2 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发展
《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是奥巴马上台后针对经济大衰退所提出的刺激美国经济的方案,其中在能源方面,投入145亿美元用于环境计划; 199亿美元投资在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其中 131亿元用于对再生能源生产的税收抵减。根据《2009年美国复苏与投资法案》整理所得。2010年,奥巴马启动了“阳光计划”,目标是降低太阳能成本,到2020年使太阳能较传统能源更有价格竞争力。政府计划到2020年,在联邦补贴住房配备10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使公共土地上的可再生项目达到10千兆瓦;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在军事部署上达到3千兆瓦。总统还呼吁国会永久性的通过可再生能源生产税抵免,因为这将刺激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奥巴马认为,比起对石油公司进行补贴,投资清洁能源才是未来。
1.3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严控温室气体排放
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该法案以2005年排放水平为基准,要求于2020年前将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7%,于2050年前减少83%。这一法案还要求逐步提高美国来自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电力供应。美国大约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发电厂,2013年9月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宣布对新电厂实施新的碳排放标准,对于已经在运作的电厂,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在2014年6月提出了清洁能源计划,计划到2030年美国电厂碳排放量减少30%。来自运输业的重型车辆(商用卡车、货车、巴士)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来源,2014年2月,总统奥巴马与美国环境保护署(EPA)颁布了下一阶段重型汽车燃油效率和温室气体排放标准,该标准预计在2015年3月开始实施,到2016年3月完成。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统计,美国自实施碳减排措施以来,碳排放量持续降低,达到10年来最低水平,本届政府有望在2030年实现削减30亿吨碳排量的目标。为兑现奥巴马任职时所做的承诺,现任政府在清洁能源方面的投资达到了美国历任之最,并采取了若干措施来推进清洁能源政策。自其上台后,美国太阳能的发电量增加了10倍以上,风能的发电量增长了两倍。
1.4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能源部门的科技含量
减少能源浪费是创造就业、节省花费、减少污染最快捷、最容易、价格最低廉的方式。奥巴马政府通过与农村电力合作社、各个家庭以及私人部门的合作,在交通和家庭住宅方面大大提高了能源效率。美国通过削减碳排放,不仅创造了就业,并且每年为每个家庭在公共费用支出方面节省了数百美元。事实上,自奥巴马上台以来,美国的石油消费总量在下降,这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提高能源效率的措施。作为奥巴马总统气候行动计划的一部分,美国投入了数十亿美元来研究和开发碳捕捉和封存技术(CCS),这项技术将会提高燃料发电厂的效率并降低碳捕捉成本。CCS可以通过为经济增长提供可靠的、低成本的清洁能源技术来减少环境污染并改善社会公众健康。CCS的技术核心――二氧化碳捕捉、压缩、传送和储存,现在已经成功实现了商业运作。
二、国际油价低迷给美国能源产业带来的冲击
2014年下半年油价开始走低,其中原因复杂,但根本上是石油供给量逐年上升和全球经济增长疲软所导致的供大于求造成的,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与消费国,现阶段的油价低迷状态给美国能源安全带来了冲击。
图2 美国原油产量增长率对比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官网数据所得。
注:图中增长率根据公式:同比增长速度=(本期发展水平-去年同期水平)/去年同期水平×100%计算所得。
数据更新时间: 06/08/2015。
2.1 国际油价下跌对美国石油产业的冲击
篇4
阅读材料、弄清题意、明确中心是解答题目的前提。因此,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和正确的阅读技巧,对解答题目会起到事半而功倍的作用。材料的阅读方法可分为:(1)泛读。即了解材料的大致意思。(2)精读。注意材料中提供的每一个重要信息。如材料的出处、时间等。在阅读中,还需要根据材料的特点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如古文(文言文)不必字斟句酌,一字一句翻译,只要了解全文大意,能提炼出有效信息即可。现代文材料的阅读重要的是弄清材料的立场、思想、观点等。
二、审
读完材料后,一般会产生亦难亦易的感觉。易是因为这些材料似曾相识,难是因为材料就好像是一个棘手的“刺猬”无从下手。针对这个问题,我总结出审题时的两个关键。
一是找关键词为突破口。例如在解答“结合美德两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两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为什么各自走上不同道路?”一题中,我们先突破“经济危机”这个关键词,在世界史上共讲了四次危机:1825年、1857年、1929年~1933年和1973年石油危机,前两次发生在德国统一前,第四次发生在德国分裂后,所以只有1929年~1933年才有可能,然后,再根据这个时代背景进行回答。
二是找有效信息为切入点。例如,(2009年梅州)《灾星图》要求判断这幅漫画作于什么时期。根据这一问题,我们就要以漫画对联中的字句“卖国内战,蒋宋孔陈 、垄断独占”等有效信息为切入点,从而断定这幅漫画主要是反映四大家族垄断资本,再联系我们所学的课本内容,就不难确定这幅漫画应该是时期。
三、结合
题目中所给的材料一般都是在平时学习当中很难接触到的,但应该相信没有见过的材料背后必然至少有一个学过的知识点。因此,解答时必须判明所给出材料和教材哪些章、节、框的内容相关,从而实现知识迁移。这就是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
例如,(2010·江苏卷)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前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的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
从考查内容来看,应重视以下考点内容——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改革。新经济政策使前苏联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但是斯大林时期由于面临严重的国际、国内背景,为了改变落后的农业国和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由此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主张,所以由图①联系到图②。对于第二问的解答,可联系新经济政策内容、斯大林工业化政策的内容及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比较得出其不同。
四、确定
篇5
在当前的新经济背景下,我国的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处于发展的状态,但始终在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而其中财政税收政策的影响占较大比重,而能够促进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就是这个国家的中小企业。所以本文通过对当前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新经济;中小企业;优惠政策;财税政策
在当前新经济的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在财政税收方面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虽然我国的经济整体上处于平稳发展的状态,但是实际上内在的经济形势是复杂多变的,比如,当前劳动力素质较低,各行各业的企业内部自身存在的结构问题以及国际上的经济形势不断影响国内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逐渐降低了他们的竞争力。所以,目前必须要将中小企业的财税政策进行调整和优化,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向前发展。
一、新经济下中小企业的现状
在当前新经济背景下,我国的中小企业出现的问题是消费者物价指数与生产者物价指数成方向变动,且变动相当之大,甚至许多中小企业会逐渐发现他们生产成本的价格上涨的速度与物价的上涨速度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生产者物价指数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前劳动力的缺乏导致劳动力整体工资的上涨以及各种生产的原材料成本也处于持续上涨的状态,所以现在,各中小企业低于减免征税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国内的其他经济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远比不上财政税收政策对整个中小企业的影响来的重要。在当前这个汇率波动较大的经济社会中,原材料和劳动力工资不断上涨的状态会使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面临极大的阻碍。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财政税收方面的征收额度较高,大部分发达国家会通过较低的征收额度来刺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美国成为经济霸主不只是因为他的经济稳定且高速发展,主要还是因为美国国内的中小企业在低税收刺激下的迅猛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范围和规模在不断扩大,这些中小企业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我们那的吃穿住行用几乎都是通过中小企业才得以实现,所以这些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能够使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石。就目前经济情况来说,因为我国财政税收政策的落后和传统使各中小企业没有在急需帮助的时刻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影响,甚至于缺少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福利待遇,减税、免税以及优惠税率对于他们更是闻所未闻。没有合适规范的财政税收政策是难以使中小企业在整个经济社会中进行优化和发展的,而目前,我国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其中的问题,所以我国现在已经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状态,只希望能够尽快出台一部完善的能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从而使其能够健康向前发展。
二、新经济下中小企业财政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优惠政策并不完善
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使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处于平稳状态的保证,我国政府陆续出台的财政税收的优惠政策,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免国家的税收负担,但对于中小企业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不能与其内部生产活动相适应,从而导致整个企业内部生产力的下降。我国自身是希望建立一个健全的、综合的财政税收政策体系,但是在税收优惠方面仍然存在不小的问题。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在企业所得税方面,通过减少征收企业所得税,使企业的生产成本相应的降低,而且如果企业年底出现了亏损,还可以获得国家的递延补偿;但是对于经营企业的个人所得税所实施的优惠政策较少,而且在一些研发和投资方面的费用还存在一些困难,既没有对于进口货物的免征政策,也没有关于转让科学技术的优惠政策,甚至对于一些基本的、新兴的,同时也是急需要整体进行优化和创新的资源和产业所享受到的税收优惠几乎是完全没有,所以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还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扩大。
(二)企业内部财务人员不能够完全明确国家的财税政策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是有限的,所以在财务方面的管理和控制是比较容易的,但同时因为规模较小,人员数量也是有限的,这样就会造成在企业发展经营的过程中缺乏高级的财务专管人员对于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而且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到财税方面的问题,所以税收筹划是每个中小企业所必须要面对的难题,这就需要专业的税收专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规划,但是因为人员数量优先,专业素质较低,知识储备不够,就会使企业的发展出现各种障碍,整体降低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如果要使各相关财务人员能够完全理解国家的财税政策,需要在企业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税收风险筹划制度,处理好税收收入和企业收益之间的关系。但是目前不仅是因为人员数量较少,还因为其工作能力较弱,对于国家的税收政策不能及时接收和掌握,使企业对自身的税收难以完全掌控,这样不仅不能帮助企业自身减少税款,甚至还会带来不小的税收风险。
(三)国家对于财政税收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不尽合理
我国当前资源配置中受益最大的就是科研所,各中小企业因为国家或是本级政府对其投入的科研资金较少,势必会降低在科研方面对于企业的刺激,再加上本身对于开发、创新、优化各项资源和结构缺乏兴趣,很难成为国家科研方面的主体。而且各级政府普遍只重视各项研发的结果和所得荣誉,对于其结果对当前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并不是十分重视,所以就很难发挥国家财政税收的优惠政策对各项研发的影响,也不会鼓励企业去大量研发适合群众使用的新型产品,从而会导致企业研发成本提高,而收益却止步不前的情况。
三、如何优化中小企业的财政税收政策
(一)建立健全的税收优惠政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想要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够健康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要使各地方的经济能够平稳运行。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对国家经济影响较大,这就表明我国现在如果想要整体经济有序发展,势必要加快中小企业的前进步伐,同时政府以及国家相关财政部门也需要做出相关的管理措施,出台一些适合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其今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当前新经济背景下,如果想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经济氛围,就需要我国政府加大对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做好对各中小企业的宏观调控,才能总体提高财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还应该进一步扩大政府优惠政策的范围,使各中小企业获得的收益最大化,进而刺激他们进行自主创新。总体来看,我国财政部门需要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从而大量降低企业的应纳税款,同时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使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趋于稳定。同时在科研方面,我国也要加大对企业的投资力度,为各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使得他们不仅发展自身的产业,还可以大力创新新型技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从而形成有效的循环。
(二)政府应适当的实行扶持政策
由于现在还没有出台一套完善的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现在的中小企业出境可以说是较为窘迫,所以现在只能通过政府的扶持和适当的税收制度,才能提高中小企业在当前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在企业的整体发展中,政府需要对企业发展的规模、经营模式、存在的优势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财政资金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制定新的适当的发展规划,才能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但是,政府的财政资金拨款的条件还是需要严格的审核,以免使一些企业钻了空子。在税收的优惠方面,也必须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只有政府推行公平公正的优惠政策,中小企业才会实现公平公正的的市场竞争,从而实现企业之间的相互刺激、相互激励,使各企业能够快速发展。当某个中小企业开始出现盈利时,国家也需要适时的出台相关财税政策,对于快速发展且不断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或者是适当的降低税收的征收标准,使税收优惠的范围能够兼顾很多企业;对于发展较慢、竞争力较弱的企业,政府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同时进行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从而使企业能够重新振作起来。
(三)完善企业内员工的个人所得税政策
国家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扩大范围的同时也要有针对的实行,税收优惠除了可以使整个企业的成本降低,还可以影响企业内部的员工收入。政府可以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方面实施优惠政策,从而提高员工的工资,刺激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还可以使员工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而进行相应的学习,从而提高了员工的知识储备,使整体的工作环境得到相应的改善。同时还可以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四)对于税收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
还需完善如果要降低企业的税收风险,不仅需要企业自身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还需要政府通过完善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监督和协调。首先,政府应该使各企业内部财政部门相关人员明确自己所承担的税收权力和义务,明确自己不仅有纳税的义务还有享受税收优惠的权利;其次政府可已通过相关宣传,使企业养成自觉主动纳税的习惯,降低企业出现税收风险的几率;最后还可以使企业在内部实行一些队友偷税、漏税人员的惩罚措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情况。
四、结束语
在当前新经济的背景下,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而现在中小企业的发展确实差强人意,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缓慢,更多的原因是国家政策扶持的不足,所以现在需要国家抓紧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再配合政府的资金扶持,才能使我国的经济真正做到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贾雁岭,娄爱花.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2]叶志东.积极财政政策背景下完善中小企业税收扶持政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
[3]庄家林.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11.
篇6
自中国社会发生转型,思想开放,大量引进西学以来,知识界就日益陷入一个早有察 觉、却又难以摆脱的怪圈,亦即,除了译介各种理论方法之外,还屡屡输入问题,将欧 美知识界的热点问题视做本土视野中的核心话题。全球化问题在相仿的惯性中进入中国 ,并引起新一轮热烈的争论,然而从中派生出来的文化全球化思考却直接切中当下文化 现实境遇,而关于民族话语权的设想,则可能为在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弱势文化提 供新的思考维度。
一、当代问题与事实的全球化
事实总是有目共睹的,而问题只被敏锐的思考发现,这也就是为什么全球化的发生要 早于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就时下关于全球化的界定而言,主要都是将它当做一种经济 行为,一种无法逃离的经济浪潮和整个世界发展的宏大背景。它首先发生在金融领域, 而后渐渐推行到各个方面。由经济增长的永恒规律所造成的利益追求,利用世界经济发 展不平衡的形势,让资本在流动中创造最大利润,由此引发对新经济政策的调整,使生 产和贸易越来越不限在国界以内,与此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政策、生活方式、 文化价值等,也相应发生改变,做出主动调整或被动改变。因此也就有了一系列的全球 化,包括经济、资本、金融、政治、信息、环境、文化和生活方式。
篇7
关键词:新经济;劳动力;就业问题
一、新经济背景下劳动力就业的基本状况
所谓的新经济是指由技术、商业实践和经济政策的相互良性互动,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绩效。在新型经济发展阶段中,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家的各行各业也开始朝着升级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劳动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1.就业现状
最近几年我国面临着巨大就业压力,总体而言呈现出“两高一低”的态势。一方面,高科技人才紧缺,高素质人才包括大学生就业饱和,拥有某项特殊技能的低素质人才紧缺,出现了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工资高,大学生不如月嫂好找工作的特殊现象;另一方面,国家产业领域所需的专家又严重不足,发达省份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吸引海外高级人才回国创业。
这种就业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值得深思,特别是可以划归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就业反而达不到社会预期就业水平的问题尤为突出。随着高校招生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劳动力人数也在不断的扩大。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加上往届已毕业未就业的人员,大学生劳动力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如表1所示)。
2.就业特征
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社会失业率一直在攀升,其主要新特点如下。
(1)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在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大学生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输送的人才达不到企业的用人要求,高校毕业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跟社会需要协调。
(2)专业领域高端人才稀缺。国家在金融、汽车、生物技术等领域缺少高、精、尖的人才,依靠代加工模式发展的经济起伏很大,对低端就业市场冲击力很大。
(3)技能型人才紧缺。在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企业急需大批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如技工等,而职业院校由于就业观念限制,近几年发展缓慢,导致就业市场上符合条件的职业技能劳动力稀缺。
二、新经济时代和劳动力就业的关系
针对新经济时代下劳动力就业出现的新特点,我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就必须清楚地认识经济转型和劳动力就业的关系。
1.新型经济体制与劳动力就业的内在逻辑关系
随着新经济结构不停地演变,社会对劳动力的需要也在不断地作出相应的调整。就业形势的巨大变化给就业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新环境的挑战。在这个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市场规律将会起着引导作用,一切劳动力需求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来运行。因此,过去陈旧的就业观念已经过时了,我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理智冷静地分析当前就业动向,指导社会劳动力就业并联合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努力妥善地处理好社会劳动力就业问题。
2.转型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在新型经济的冲击下,各行业也发生了改变,转型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市场规则的操纵下,劳动力市场变化最明显,主要体现在制度性的分割。制度性分割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如城市和农村乡镇之间),不同行业(如IT和房产销售),不同企业(如中石油和蒙牛),这些区域行业企业的差别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影响也千差万别,出现了劳动力的制度性分割。它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主市场的劳动力,另一个是次市场的劳动力。这两种市场劳动力存在的主要差别就是收益之间的差距。收益包括工资现金、福利待遇、社会地位等。
(1)经济体制的转型势必带来经济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使人们更加关注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转型经济给劳动力的就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变化。
(2)经济转型改变了以往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一直以来都是靠出口贸易和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而经济转型会改变这一局面。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要求提高资源的分配效率,从原来重视经济增长转变为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所以在这个多变的经济社会中,劳动力就业人员面对着前所未有经济环境,这些都对劳动力就业构成巨大的挑战。
3.劳动力就业问题离不开经济转型
新经济时代给社会劳动力就业带来了挑战,所以我们更要对经济转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及时做好调节,以便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经济体制的转型除了给劳动力市场造成压力外,还有很多良好的作用。在这个高速变化发展的时代,人力资源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就业者感受到现实的残酷,让他们意识到要想在市场经济下生存,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同时,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势必会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劳动力工资待遇、福利等方面的差异也在逐渐拉近。
三、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意义
新时代下的经济转型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趋势,所以在社会经济的转型中,合理解决好劳动力就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1.让越来越多的优秀劳动力资源加入到新型经济的建设中
新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劳动力,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没有那些优秀的劳动力,就没有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更没有高效的经济效益。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那些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热情参与。
2.高质量的劳动力就业有利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
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实施经济制度转型的根本原因,更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科学技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已经在世界上得到了论证,今后的经济走向也都是在科技生产力的强大推动下运行的。社会劳动力资源掌握着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技能,有效地安排其就业对先进科技的扩散和科学技术的利用是十分有利的。
3.扩大内需
在过去的经济时代,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依靠出口和投资。随着新型经济时代的来临,这一现象得到了改观,这些转变都是跟劳动力就业分不开的。社会劳动力的顺利就业可以拉动内需、推动经济的增长。以大学生劳动力资源为例,毕业大学生顺利就业可以吸引更多的人进入高校苦学深造,而高校教育投资一直是国家的主要投资之一,而大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是一个固定的消费群体,可以刺激经济消费,扩大国家内需。
4.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家的稳定高于一切,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复兴都是空谈。所以,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稳定安全的外部环境。显然社会劳动力就业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可以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有利我国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型。例如,社会劳动力就业得到良好解决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对社会不公平带来的不满和怨恨。民众的怨恨心理会对社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如社会犯罪率上升、地方民族矛盾加剧等不和谐现象。另外,劳动力就业问题得到有力处理也有利于劳动者家庭的幸福美满。每个小家庭都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只有家庭和谐稳定了,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总之,劳动力就业是实现社会公平和财富合理分配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减少新型经济制度下的不稳定因素,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经济转型时代下,社会劳动力就业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难问题,社会劳动力就业人员就要不断改变旧观念,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以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环境,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规划好自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琼,徐盈之.信息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7(01).
[2]黄根兰,白玲.经济转型中的大学生就业问题[J].商品与质量,2011(S6).
篇8
一、经济增长理论与财政政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经济增长理论是经济理论发展的产物,其自身的发展及其与财政政策理论的相互关系,都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理论特点紧密联系,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目前,一般认为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一)经典经济理论。
经典的经济学理论总体上看没有明确涉及经济增长的论述,也没有涉及相关财政政策的论述。经典经济理论在供给与需求关系方面采用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理论,认为市场会自动均衡,强调市场自由,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但若深入分析,可以注意到经典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问题作了许多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生产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提出:“生产逐年扩大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由于投入生产的资本不断增长;第二,由于资本使用的效率不断提高,在再生产和积累期内,小的改良日积月累,最终就是生产的整个规模完全改观。这是进行着改良的积累,生产力日积月累地发展。”强调了生产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动力作用。他还分析了公共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动力作用,提出公共基础设施是“为资本提供资本的资本”。亚当。斯密在他所著《国富论》中分析了一国财富增加的途径,认为只有通过经济增长才能实现财富的增加。亚当·斯密提出,社会财富的增加意味着人均国民产值的提高表现出来的个人财富的增加。在如何实现国民财富增加的途径问题上,他强调了资本积累和资本的正确配置,这实际上强调了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关于资本的内涵,亚当·斯密认为不仅包括机器和工具、建筑物、改良的土地,而且还包括“社会上一切人所学到的有用才能,这种才能对个人和个人所属的社会都是财产的一部分。”这实际上隐含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关于人力资本的思想。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著述中,也包含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思想,并强调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动力作用,认为如果没有投资产生的资本积累,经济就不可能增长,增长过程就会停止。总之,经典经济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已经有重要论述,但没有形成经济增长理论,也没有提出财政政策问题,因此没有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关系的论述。这时对财政收支的分析主要是从利益和政治的角度进行。
(二)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在宏观经济分析和财政政策理论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认为是使宏观经济理论成为了系统性的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一套财政政策理论。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是应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背景而产生的,强调市场失灵,主张发挥政府在经济总量调控中的作用,认为政府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干预经济。该经济理论从总量分析入手,以有效需求管理为核心,构建投资储蓄曲线(1S曲线)和货币供求曲线(LM曲线)分析模型(IS-LM模型),进行了一系列总量分析。在财政政策方面,提出了财政政策和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是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保持物价稳定等:分析了财政收支规模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从而对财政支出、税收等财政政策工具的作用、条件进行了分析,形成了相机抉择等应用理论,其中许多结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仍在运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凯恩斯经济理论进行财政政策分析时,必须考虑政策产生作用的条件。比如投资(政府支出)的乘数原理成立的条件就包括了5个方面:一是在投资中没有引进进口的产品和服务;二是经济中有足够的闲置生产能力、劳动力和尚未充分利用的资源;三是总产值中增加值比例保持不变;四是增加值中用于消费的比例不变;五是居民消费构成没有变化。当这些条件不能同时满足时,投资的乘数原理就不能成立,这些条件实际上是短期性的具体表现。总体看,凯思斯经济理论是从流量的角度分析了短期经济波动问题,没有对经济保持长期、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所提出的财政政策也都是只能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短期效果的政策。
(三)新古典经济理论。
新古典经济理论是在凯恩斯经济理论面对资本主义经济中出现“滞胀”而束手无策的背景下,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也称为理性预期学派,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起点和标志。该理论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理论的前提条件。立足于长期分析,认为在长期中在竞争性领域市场机制总体上就是完备的(即所谓市场出清),信息总是对称的,经济总体能够运用对称的信息对经济变量做出正确的预期,即理性预期。这样的前提假设与经典经济理论关于市场本身是完备的观点相同,因此也被称为新古典经济理论。二是该理论的前提假设导致了政府干预经济无效,即财政政策无效甚至有害的结论,因此该理论唯一的政策建议就是政府不要干预经济。三是该理论使经济学研究致力于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分析,并且将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工具进行了重大改进,构造出许多数学逻辑严谨的动态经济增长模型。因此,普遍认为虽然由于该理论认为财政经济政策无效而在政策建议中无所作为,但却在发展宏观经济研究工具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四)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与新古典经济理论相同时期发展的经济理论,与新古典理论的主要不同,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政策建议。该理论的特点,一是在研究对象方面,不仅研究经济增长(即GDP的增长率),而且注重相关的社会问题、生存环境问题等,即所谓发展问题。二是在研究方法上比较综合,往往采取定性分析为主,用一些简单的数学模型或图形进行解释,重点放在提出政策建议等方面。发展经济学理论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观点和建议,例如迈克尔·托达罗(MichaelP.Todaro)提出了发展的新经济观点,他认为,发展必须包括经济加速增长、缩小不平等状况和消灭绝对贫困,也包括社会结构、民众态度和国家制度的重要变化的多方面过程。他还提出了发展的三个核心价值:生存、自尊、从奴役中解放出来。此外,他还提出了发展的三个目标,一是增加基本生活必需品数量的可得性,二是提高生活水平,三是扩大对个人和国家可得的经济和社会选择范围。西蒙。库兹涅茨(SimonSmithKuznet,197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出了经济增长的定义,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位为给它的居民提供种类日益增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举措上的”,此外,他还提出了经济增长的六个特征。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aulN.Resenstein-Rodan)强调了社会基础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他指出“要想有任何成功的机会的话,用于一个发展项目的资源就必须有一个最低限度水平。启动一个国家进入自我持续增长,颇有点像让一架飞机起飞。在飞机起飞之前,有一个超越的地面临界速度……”,此外,他还指出了起飞所需的基础设施资本形态、投资所需的储蓄等方面的不可分性。冈纳·米尔达尔(GurmarMyrdal,1974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出了著名的“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所谓的“回波效应”是指经济活动正在扩张的地点和地区将会从其他地区吸引净人口流入、资本流入和贸易活动,从而加快自身发展,并使其周边地区发展速度降低;而“扩散效应”是指所有位于经济扩张中心的周围地区,都会随着与扩张中心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改善等情况,从中心地区获得资本、人才等,并被刺激促进本地区的发展,逐步赶上中心地区。
目前,发展经济学的许多前沿问题仍然很受人们关注,如农业中的制度与技术变迁问题、食物(粮食)保障问题、外部(贸易投资、外汇)冲击下的宏观经济问题、经济发展与劳务问题、发展中国家工业成功的解释等。
(五)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是宏观经济学最前沿的理论,该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致力于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研究。该理论在对经济环境的前提设定方面与新古典理论相同,包括市场出清、信息对称和理性预期等,该理论与新古典理论的根本不同是否定了边际收益递减的假设,认为在特定的条件下产出和资本积累都具有正反馈效应,经济增长率是内生于经济系统的,因此,经济能够实现长期持续的增长。该理论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再次肯定了宏观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从全新的角度分析了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因此受到政府部门特别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部门的普遍重视。
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财政政策
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对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这里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具体分析财政政策理论基础的变化。
(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问题。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问题来源于对长期经济增长的核算结果,包括对多国从1870年到1995年的100多年经济增长核算和从1960年到1985年的25年经济增长核算,结果发现仅有40%到70%不等的产出增长率来源于资本生产要素和劳动生产要素的投入。
(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框架。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体现了宏观经济理论向使用完备工具发展的趋势,与此前的经济理论形成明显不同。其基本条件假设包括长期中竞争完备的市场、信息对称以及经济实体的理性预期等。在研究方法上的特点:一是从微观机制入手分析宏观经济问题,注重宏观经济现象的微观基础。二是进行动态的数量分析,普遍采取构建数量经济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注重经济分析的逻辑严密性和实证性。三是注重用数据检验理论推导结论的正确性。经济增长理论的动态经济增长模型普遍采用的框架是:经济活动的目标是追求由消费(或消费为主)产生的效用最大化,但消费和生产行为受到预算约束的限制,或者说受到资本积累速度的限制,在目标和约束条件之间找到最优的消费增长规律、最优的资本积累规律以及最优的经济增长规律;在这个框架下,通过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不同特性,分析财政政策、生产技术、人力资本等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个框架即所谓拉姆奇(Ramsey)模型框架。
(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理论模型。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特点是对所研究的所有问题,都通过构建数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经济问题,结合不同条件,构建了大量的动态经济增长模型,以下介绍的是其典型的并与财政政策密切相关的模型及其经济含义(各模型数学表达式略,可参见文后所列参考文献)。
1.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这是凯恩斯经济理论后期出现的模型,虽然严格地说还不属于现代经济增长模型,但却是第一个出现的动态增长模型。该模型在微观机制上假定企业的生产按照里昂惕夫生产函数进行,即资本(K)和劳动(L)不能相互替代,产出由资本或劳动中投入少的量决定(即所谓“水桶原理”,水桶容量由短边决定),宏观上采用凯恩斯的需求决定原理,即储蓄全部用于投资,不考虑折旧,总产出中用于储蓄的比例是固定的,劳动力是自然增长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推导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是总产出、消费、生产资本存量和投资都要同比率增长,保持齐步走,其中任何一项产生波动,经济会立即失去平衡,这样的均衡增长被称为“刀锋上的均衡增长”,很难达到。为此,人们认为此模型不宜用来解释和分析经济增长实践,或者说以需求分析为核心的短期波动理论无法分析解释如何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问题。
2.索洛模型。
这是新古典经济理论最典型的经济增长模型,通常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该模型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的情况下,重新强调依靠市场本身的作用推动经济增长,但与经典经济理论相比较,对市场的环境条件作了更为全面的假设。新古典增长模型假定市场机制是竞争性的、完备的,信息是对称的,经济主体的行为是理性的。按此假设,市场经济国家在国内普遍重视保持自由,竞争(防止垄断),强调信息透明,注重政府职能主要在公共领域发挥作用。
在设定的条件下,新古典增长模型建立的微观经济机制是:家庭追求由人均消费产生的效用最大化目标,但受到家庭资产积累速度的预算限制;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但受到人均资本积累速度的限制。无论是资产积累还是资本积累,都服从边际递减的规律。在宏观经济中,家庭向企业按特定价格提供劳动力和资本(储蓄),获得工资和利息向企业购买产品进行消费,企业按特定价格使用劳动力和资本,向家庭提品供家庭消费,并由此构造了人均资本积累等于人均投资减去折旧和新增人口的单位消耗的“人均资本积累方程”,并由此推导出结论,即在边际产出递减的情况下,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是经济增长率等于零,新增投资正好与折旧和新增人口消耗相等,即经济增长率终将趋于零,停止增长,实践中经济之所以还在增长,是因为人们所不能控制的(即外生的,与产出、资本积累等都无关的)技术进步导致的。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由此项理论推导的结果得出了一系列经济分析结论并解释了人们观察到的绝大部分经济现象。主要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绝对收敛。即不同的经济体人均资本(产出、消费)越低的,增长率应当越高,最终人均实际GDP将趋于一致。按此结论,穷国的人均实际GDP增长应当比富国更快,并最终赶上富国,即实现赶超。但通过对118个国家从1960年到1985年的数据检验表明,不仅没有实现赶超,差距反而有拉大的趋势。因此不同质的经济实际上否定了绝对收敛结论。但是,对最初的20个OECD国家从1980年到1985年的数据检验发现,穷国的人均实际GDP确实增长的更快,明显存在趋于一致的趋势,因此比较同质的经济集团,存在一定程度的绝对收敛趋势,赶超较为容易。对美国各州从1880年到1990年的数据检验发现,较穷的州的长期人均实际GDP趋势高于较富的州,实现了赶超,并趋于一致,表明同质的经济确实存在绝对收敛。
二是相对收敛。即一个经济体(一国)距离其自身经济的稳定状态越远,其增长就越快,也就是从长期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体存在一个自身的稳定状态,经济如果离此稳定状态较远,就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随着趋近此稳定状态,增长速度也会逐渐变慢。同时,不同的经济体具有人均实际GDP不同的稳定状态,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穷国可能永远赶不上富国。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似乎解释了经济增长方面的绝大部分现象,但却不能解释为什么发达国家的经济并未停止增长,而且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经济还实现了新的较快增长。此外,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是外生的,财政政策是无效的等结论,也明显与经济增长的实践不符,因此产生了新经济增长理论,作出新的分析和解释。
3.区域经济模型。
这是一个分析存在贫富差距的两个地区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平衡的模型,构建于20世纪60年代。此模型虽然是一个静态模型,并不属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但却有利于分析不同发达程度地区的均衡增长问题。该模型通过推导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如果两个地区的生产是由资本和劳动不能互相替代的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表明生产力很低)确定的,则两地区收入平等的唯一途径是使富裕地区的人均收入降至贫穷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即只能通过共同贫穷来实现公平。
二是如果两个地区的生产是由资本和劳动能够相互替代的生产函数(如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明生产力水平较高)确定的,则两个地区实现总体收入最大化(效率),并使两个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相等(公平)的途径,既可以通过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也可以通过资本的移动实现。并且认为从短期看,移动劳动力比移动资本的总体成本更低。
4.线性生产技术模型。
此模型是新经济增长理论最基本、典型的模型,由巴罗等人1990年构建。该模型与整个新经济增长理论体系一样是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最重要的突破是从宏观经济的微观生产机制上否定了边际产出递减的假设,认为产出的增长带来知识、技术等方面的提高,并将这些内容作为资本积累的内容构建模型(即内生化构建内生增长模型,也称AK模型),以此为基础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线性生产技术模型的结论是,人均资本的积累如果包含人力资本积累,则产出就与资本积累成正比例关系,按此关系,只要将产出用于保持人均资本积累和人均消费的合适比例,宏观经济就能实现长期稳定增长。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将用于资本积累的一部分用于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就能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5.生产型知识资本模型。
此模型也称为边干边学模型,由罗默于1986年构建,属于新增长理论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路是认为社会总资本(K)在积累增加的同时,由于专利等封闭手段不可能对技术长期封锁或保密,因此在长期中会增加全社会生产经验,所有的单个劳动力(11)在不断的生产投入中,通过教育、培训等都具备了新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提高了劳动者的整体效率,使得单个企业的边际产出不仅不递减,而且会保持稳定增长,从而在宏观经济上使人均实际GDP增长率保持稳定或不断提高。该模型比较具体地分析了生产知识和经验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机制,因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是政府和企业都要重视生产经验和知识对长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注重加强研发、不断创新,获得社会整体技术进步的外溢效应,提高社会生产的知识和经验;二是发展中国家在引进资本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引进相关技术和消化吸收相关技术(有关分析认为,当年亚洲四小龙的高增长率与其在引进资本投资过程中消化吸收先进生产技术密切相关,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这方面的不足并未实现同样的增长);三是政府应当通过制定行业技术标准等手段进行干预,提高相关行业乃至全社会生产技术标准,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6.生产性公共资本模型。
此模型由阿罗和巴罗在1990年构建,属于新增长理论模型。模型提出了政府提供的生产性公共资本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动力作用机制,是新经济增长理论对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能够发挥何种作用以及如何运用财政政策的一个理论分析。该模型在分析生产性公共资本(如交通、通讯、城市公共设施、教育等能够直接服务于生产的公共服务)性质的基础上,将生产性公共资本的外溢性纳入微观生产机制,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的结论是,政府通过征税用于生产性公共资本投资,并将公共资本无偿或低价格提供于社会生产,就能够提高企业的边际产出和边际利润,防止边际产出递减,从而提高长期人均实际GDP增长率。该模型还推导出了最优经济增长率与最优税率的关系。该模型的实践意义十分重要:一是生产性公共资本的适当规模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必不可少的;二是税收的比重应当适当,过低或过高都不能使长期经济增长率达到最优,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最优税收比重(税率)应当与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相等;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劳动力的投入就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率,因此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应当更加重视生产性公共资本投资。
7.一般拥挤性基础设施模型。
此模型在生产性公共资本模型基础上(该模型假定生产性公共资本是纯公共性的)进一步考虑了生产性公共资本具有一般拥挤性(如道路拥挤会提高运输的时间成本等)的情况下,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通过推导得出的结论是:一般拥挤性的生产性公共资本能够阻缓增长率的降低,从而提高长期增长率;生产资本的积累终将导致生产性公共资本的拥挤,拥挤度越大,长期经济增长率的衰减速度越快,生产性公共资本为纯公共性时,存在一个稳定的经济增长率;存在一个与拥挤度相适应的最优税率,并认为由于环境、资源具有公共使用性,因此具有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的作用。模型的经济意义除与前一模型类似的外,还包括:生产性公共资本的投资建设应当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政府征税融资应当保持最优比率,应当保护性地开发和利用具有公共性的资源,注重环境保护,特别是要重视国家总体的环境保护。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特别是新经济增长理论还对财政管理体制、各类税收制度、政府债务、社会保障政策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其他大量的增长模型,如贫困陷阱模型、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多级政府转移支付模型、技术变迁模型、人口迁移模型、生育选择模型、劳动闲暇选择模型、具有政府债务约束的经济增长模型等,上述模型也有大量的变种,在此仅介绍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路和一些典型分析。
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与财政政策的新特点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机制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并在许多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中得到运用。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为更加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努力完成新时期财税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应当重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财政政策影响的参考和借鉴价值。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影响下的财政政策新特点值得关注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政策实施范围的综合性。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影响下,财政政策由过去调节经济总量为重点转为涵盖涉及社会和经济领域的所有公共性问题,主要是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和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这两大方面。在保障社会安全稳定方面包括国防与安全、社会公平、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政策;在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方面包括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本身的可持续性、提供公共品与公共支出、环境保护等方面政策。受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方法的影响,财政政策内容也往往是综合性的,一项具体政策往往是将政策涉及的社会与经济问题综合分析,如财政体制、税收问题、社会保障、劳动力经济学、教育经济与人力资本等。同时将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联系起来分析,甚至专门研究全球问题,也是重要特征。
2.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性。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强调有效的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因此在社会生产领域注重技术创新和新增生产资本的技术水平,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在社会经济领域则强调外溢性强的公共资本积累。在此背景下,财政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丁具,从注重总量短期平衡为重点,转为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为重点。财政政策更加注重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注重在加强教育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技术创新和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改善经济结构、保护环境资源等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因素方面运用财政政策。对于短期波动问题,只是在十分必要时才运用财政政策进行总量调控。即使有些国家(如美国)在评价赤字政策时,着眼点已非调节短期波动,而是通过促进有效资本积累推动经济长期增长。因此,总量上稳健的中性的财政政策往往是常态的财政政策。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中的稳定性。宏观经济的短期总量调控更多是运用货币政策,在此过程中注重财政政策(国债发行、赤字规模等)的稳定性,为货币政策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增加可控性,减少不可控性和风险。比如鲁宾(美国财长)在2005年8月在美联储举办的“格林斯潘时代:对未来的启示”经济论坛年会上就说,债券市场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受包括财政政策走势和未来财政状况的影响,认为务必奉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这有利于利率政策能够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他还强调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密切配合。
篇9
关键词:英语国家;非英语国家;经济增长;比较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7-0090-05
一、问题的提出
2005年岁末,英国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即将进入尾声。前一段时间,欧盟各成员为2007至2013年度预算方案可谓争执不休,法国主张英国放弃退回款(rebate),英国则坚持预算部分退还的立场。行将执行21年的预算政策在欧盟成员中遇到了很大阻力,其背后原因之一在于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盟大国在欧盟经济甚至世界经济舞台上角色出现了新变化。
2006年初,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和学术单位纷纷对世界经济进行不同的分析与预测。常见的分析范式为描述世界经济概况,分述三大经济体的经济态势以及国际金融、贸易、投资等特点。虽然见仁见智,但似乎有似曾相识之嫌。本文继续遵循世界经济研究中“抓大放小”思路,鉴于英语作为国际学术语言已被广泛接受和认可,本文倾向于以英语作为参照物,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为主要资料来源,以“新经济”时代为考察断面,把主要发达经济体分门别类,以“经济集团”式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世界经济现象,并试图探析经济增长缘由。
本文拟以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为国别研究样本,主要理由是:
其一,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母语为英语,这些国家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美国和英国地跨大西洋,同盟关系紧密;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依然在英联邦体系内,可纳入英语国家经济集团(本文为研究方便而姑且归类)。日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母语各不相同,在一战和二战中,各国扮演的角色众人已知,暂且可归入非英语国家经济集团。
其二,这8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都在2万美元以上,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口径,均为典型的发达国家。除澳大利亚外,其他7国都是西方七国集团(G7)成员。
其三,这8个国家在世界经济实力排名中位居前列,2003年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67.5%(见表1),其中,4个英语国家的经济总量占40.8%,4个非英语国家的经济总量占26.7%。
其四,这8个国家都是号称“富国俱乐部”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成员,2003年经济总量占OECD的81%,其中,4个英语国家的经济总量占48%,4个非英语国家的经济总量占33%。
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基本判断,4个英语国家和4个非英语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如何足以引导世界经济发展走向。
二、比较分析
随着全球通讯成本的不断降低和国际长途电话通话时间直线上升,技术变迁加速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显现。学术界一般认为,以1991年3月美国经济从谷底持续攀升并创下历史最长繁荣时期纪录为标志,世界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在新经济大潮中,英语国家经济和非英语国家经济应对新技术和信息经济的政策表现迥异,其经济增长效果也就各有特点。
(一)经济增长比较
西方经济黄金增长期(1950年至1973年)过后,4个非英语国家的经济错过了几个经济增长周期,如两次石油危机之间(1973年至1981年),20世纪80年代的扩张期(1981年至1991年),最近一轮的经济增长期(1991年至2004年)。
在非英语国家经济增长放慢的同时,英语国家经济出现了加速趋势。但是,英语国家经济增长也没有出现过像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非英语国家那样的高速增长水平。除了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和英国经济增长出人意外,英语国家经济也没有出现象4个非英语国家经济20世纪90年代早期那样的连续缓慢增长。
1991年至2004年间,总体上判断,英语国家经济增长快于非英语国家经济。如表2所示,世界经济增长较快的年份分别为1994年和2004年。1994年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5%、4.3%、3.9%和5.5%,而日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经济增长率则分别为0.6%、2.7%、2.8%和2.2%,英语国家经济增长快于非英语国家的近两倍。10年过去后的2004年,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2%、3.2%、2.9%和3.2%,而日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经济增长率则分别为2.7%、1.6%、2.0%和1.2%,英语国家经济增长依然快于非英语国家。
(二)人均GDP增长比较
以购买力评价来衡量,英语国家人均GDP增长快于非英语国家(见表3)。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wolf)指出,1991年至2004年间,英国人均GDP增长32%,美国增长30%,加拿大增长29%;法国仅增长19%,意大利增长17%,德国增长15%,日本增长14%。
进一步说,如果把爱尔兰和新西兰加入英语国家经济体中,就可以更加印证英语国家经济增长优先于非英语国家经济。1991年至2004年,新西兰人均GDP增长了30%,与美国同速增长;爱尔兰则增长了131%。
英语国家经济的相对收入变化也快于非英语国家经济。1991年,即使两德统一后,德国人均GDP也只高于英国3个百分点。但到了2004年,德国人均GDP约低于英国11个百分点。意大利人均GDP由1991年超过英国2个百分点降至2004年的低于英国9个百分点。
1950年,4个非英语国家的加权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的35%,1991年增至79%。而到了2004年,这一比率又降至70%,大概为1973年的水平。这些非英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相似,都经历了经济上升而后下降的过程。如日本人均GDP从1950年占美国人均GDP的20%攀升至1991年的85%,到2004年仅占74%。英语国家中的英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与4个非英语国家不同,二战以来,这3个英语国家的人均GDP与美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水平。
(三)失业率比较
英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也好于非英语国家。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失业率远高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现在则低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见表4),这不是因为美国的失业率下降而是源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失业率上升。2004年法国失业率平均接近10%,德国高于9%,意大利高于8%,而20世纪60年代这些非英语国家基本没有失业率。与此同时,美国失业率水平一直维持在40年前的水平,即为6%左右;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失业率分别由1991年的8%、10.4%和9.6%降至2004年的4.8%、7.2%和5.5%。
(四)劳动生产率比较
劳动生产率的表现一般与一国人均GDP的增长相匹配。20世纪70年代,4个非英语国家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快于英语国家经济,但后来出现了快速下降或剧烈波动,特别是日本和意大利的劳动生产率下降速度更快,部分年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见表5)。英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近年来有较大改善。1991年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2.1%、2.9%和0.6%,到2004年这一指标已分别增至5.2%、5.8%和3.1%。
三、原因探析
二战期间,4个非英语国家经济都遭受了沉重打击。在世界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受马歇尔计划和冷战影响,这些非英语国家抓住了难得的发展机会,经济实现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什么非英语国家经济在长期增长后却出现了迟缓现象而英语国家经济在徘徊之后出现了增长势头?
(一)非英语国家经济放缓原因分析
第一,经济成功孕育了“利益集团”。根据古典经济学说,完全竞争的市场交易费用最低,而制度和法律是保护充分竞争的外在工具。为了降低交易费用,国家需要以制度监督者的角色出现。奥尔森(Olson)指出,长期的经济稳定增长往往会产生出不同的、关心自身利益而不考虑国家利益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通过国家借助各种制度以求保障一己私利。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都有利益集团交织,国家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非中立者。利益集团私利的最大化无疑会降低社会产出,市场的充分作用使得社会产出最大化,但最终会妨碍利益集团看得见的利益。国家有时不得不采取不利于社会产出最大化的政策而保护既得利益集团。
借助上述经济理论分析,我们可以认为,非英语国家经济成功的同时孕育了失败的种子。非英语国家如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为二战战败国,法国则遭受了二战的严重摧残。二战后,这些非英语国家的利益集团已经被破坏殆尽,这样他们能进入经济赶超的阶段。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非英语国家经济起飞后,各国的利益集团浮出了水面,非英语国家经济显露了自满趋势,相关利益集团以更强的态势重新出现。这些利益集团寻求自己的狭隘私利,迫使非英语国家宏观经济渐趋僵化。20世纪60至70年代,这些非英语国家实行交易成本较高的重税赋和强化监管政策。公共支出、社会福利和政府管制体现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趋势。长期以往,这些国家经济丧失了弹性,缺乏创新动力,降低了外部适应性,其结果是劳动生产率下降和失业增加。
第二,错失新经济的发展机遇。4个非英语国家经济原为高储蓄、高投资的发展模式。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居民收入增加,这些非英语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数量停止增长,事实上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的劳动力大军还有萎缩趋势,因此私人储蓄过度增长,社会总需求不足,投资的机会减少。进入新经济时代后,发达国家的最大机会是大力提升信息技术,并使之产业化,但这需要更大的政策空间和弹性。但是,解雇工人、关闭工厂的巨额成本使得非英语国家对此裹足不前,错失了新经济发展的良机。
第三,服务业转型受牵制。4个非英语国家特别是日本和德国,为后发达国家,其产业结构特点是制造业强大,服务业相对份量不足。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产业海外转移拥有当地低成本和高需求的优势,因此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化趋势被产业海外转移取代。在国内产业外迁日益明显的情况下,新收入和就业岗位的服务业发展因政府监管过度而受阻。其结果是制造业产业空洞化,服务业的替代效应没有发挥出来,就业机会减少与消费需求减少形成了恶性循环。
第四,宏观政策出现失误。主要表现在:非英语国家无视产业国际转移的事实,实行无效率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其政策后果是国内需求不足,反过来过度依赖外部需求。日本通过整肃金融系统来僵硬地应对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德国没有积极考虑两德统一后的政策走向和东德经济转型的困难程度,德意志联邦银行为了调控目标强化了武断的货币政策等。
(二)英语国家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第一,积极推进经济改革。20世纪60和70年代,英语国家经济相对或绝对增长缓慢,出现了滞胀现象。这促使4个英语国家进行实质性改革,通过大破大立,放松经济管制,改进财政和货币规则,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具有灵活性和竞争力的新体制。如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执政后,即着手大刀阔斧地进行旨在增加经济灵活性和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的自由市场经济改革,大规模私有化,不惜用高压手段对付工会,顶住,彻底打破了工会对劳动力价格和供应的垄断,大大改善了企业用工制度环境。布莱尔首相继承了撒切尔政府的经济政策,还进一步提出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相平衡的协调发展道路,为英国经济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英语国家经济普遍放弃已丧失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大刀阔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放松对物价、个人收入、投资和外汇等方面的管制,使宏观经济从政府主导变为市场主导,经济灵活性和企业竞争力大为提高。
第二,服务经济主导。随着传统产业结构退化和转移,4个英语国家及时向服务业进行产业升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制造业的颓势。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服务业的支撑,英语国家的金融体系在家庭储蓄社会转移方面扮演了中间人角色,即把通常老年人家庭的储蓄顺差额,转移并填补给通常年轻人家庭的储蓄逆差额,从而使家庭储蓄保持低水平,国内消费需求旺盛。与此同时,在储蓄过度的时期,多数国家缺乏信用良好的借贷者,而英语国家填补了这个空缺。
第三,经济全球化与英语语言优势交织。在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总体稳定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化建设加快了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重组,网络经济对于英语国家经济的企业而言是个巨大的发展机遇。英语作为网络经济的交流工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国际互联网信息85%是用英语传播,在国际场合使用的语言95%是英语,国际经贸活动几乎100%使用英
语,全球3/4的信件、80%的电子邮件用英文写成。英语因为英语国家的经济、科技等绝对强大优势,在世界各国有10多亿人学习和使用,甚至在世界范围被当作国际语在使用。由于英语语言的全球化,英语国家与外部联系加深,极大地促进了英语国家经济的发展。
第四,注重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新贸易理论认为,技术创新国在技术上不断领先,并且不断地取代竞争对手模仿,就可以在各阶段始终保持比较优势,进而将技术创新优势体现在相应产品的净出口增长上。英语国家注重加强对研发的投资和不断开发新技术,以先进的技术和持续的创新为基础,迅速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并形成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主张个性产品的规模生产,这是保证经济长期增长的必要措施。与此同时,英语国家注重知识的创新、传播和使用,抓住知识密集型的发展机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除英国外,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劳动生产率都呈现了加速趋势,这也成为英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四、几点结论
世界经济是国别经济的总和。本文试图分析英语国家经济与非英语国家经济的增长差别,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是利益集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容忽视。判断非英语国家经济是否稳定增长的关键在于,这些国家的既得利益集团是否容忍国家提高投资回报率,增强产品和劳动力市场的弹性,从而重新超越英语国家经济增长。
二是经济全球化更加凸现了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优势。正如本文开始所提及的,全球通讯成本降低,缩短了国家之间的距离,国际交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集。人员的跨国界流动既增进了沟通交流,也扩大了英语的全球化。英语语言广泛使用于信息技术和产业,对英语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三是把握好产业转移节奏。产业转移的规律一再表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总是先从制造业起步,而后步入服务业。非英语国家制造业优势一度很明显,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制造业的产业链条不能局限于一国。当产业链条向国外延伸时,本国产业必须适时向服务业转移。
篇10
然而,就在低碳概念迅速走红的同时,社会频现“伪低碳”现象:有的产品炒作概念,营销贴金;有的企业附庸风雅,净做表面文章:有的地方政府搞起新型“形象工程”“应付工程”……2010年4月号封面文章《清算伪低碳》甫一推出,即在业界引起强烈共鸣。
对于我们所揭示出的眼下种种低碳乱象,经济学家无疑有着基于各自视角的不同解释。其中,长期参与推进中国科技创新体系、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素有研究的国务院参事石定寰,见解颇为深刻。
5月11日傍晚,在国家科技部的办公室里,石定寰教授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朱敏总编,围绕“低碳”与“创新”的主题倾心而谈,试图解开低碳经济的发展迷局,透视中国创新经济的坎坷前路。
低碳经济不能一蹴而就
全球以每年GDP的1%投入低碳,可以避免损失将来每年GDP的5%~20%,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朱敏:现下舆论爆炒而又莫衷一是的“低碳经济”。您认为应做何种定义?
石定寰:实际上,我们很难给出一个标准定义。“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D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是迫在眉睫。
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的1%投入低碳,可以避免损失将来每年GDP的5%~20%,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而从现在直观的含义来看,低碳经济是建立在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基础之上,
种新型的经济形态。由此,我个人认为,这是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找到一条新经济发展的道路,所作出的积极探索。
朱敏:就中国而言。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加速时期。也是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亦难遏止,“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从而,中国面临的难题在于:如何既确保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又不重复西方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
石定寰:我们国家曾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现在看来很难实现,因为一旦在经济发展中积累下严重的污染问题,再回头治理是很困难的。比如滇池的污染,目前国家已经投资上百亿,至今没有见到大的好转。一个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要想恢复起来,要花费巨大的代价,这就迫使人们探索一条真正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把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斯特恩归结为低碳经济。所以,未来的经济发展也肯定会建立在低碳的基础之上。
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要促进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既不以牺牲经济的发展为代价,也不以污染环境换取经济发展,两者应有机统一起来。
朱敏:“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相对于高碳的低成本和垄断地位,低碳的新能源在替代过程中有什么竞争优势?
石定寰:中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而且在国民的生产和消费中,煤炭依然是主要部分。而煤炭的使用还属于比较落后的方式,大多是直接燃烧,大量的工业锅炉,取暖等等,这是造成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们国家的情况表明,目前还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能源的结构问题,以现在来看恐怕中国在未来若干年,甚至到本世纪中期,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格局还很难改变。
但是,不管是出于世界减排的义务,还是自身可持续的发展,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必然的选择。同时,中国和发达国家也不是处在同~水平线上,它们的经济技术水平已经可以控制碳排放的总量,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可能作出这样的承诺,因为,我们的经济还要发展,我们的城市化还没实现,因此能源总的消耗量还是要增加,即使再节约和提高利用效率,但是排放的总量还是会增加。
因此,我们只能减少碳排放的强度,增加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减少碳排放的强度,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以此来实现低碳的发展。我们要认真地避免一些舆论上的炒作,现实分析中国现状,低碳经济模式是我们几代人努力的目标,但不是一蹴而就的东西。
朱敏:的确,现实当中其实已经有了很多类似的名词。诸如新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环保经济、绿色经济。相比之下。低碳经济的概念指向性更强。
石定寰:当前人类遇到最大的挑战就是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的核心原因是人类大量的工业活动,大量地使用化石能源是一个突出问题,所以低碳概念的出现,在能源使用上有更加明确的界定,目标性更明确,而且可以计算,而之前的绿色、环保等概念太笼统。
朱敏:“低碳”易于量化。比如,每个人日常的“碳足迹”是可测的。
石定寰:是这样的。尽管现在尚不能迅速改变能源模式,但低碳经济无疑是社会的一个终极目标。我们要从初级到高级,逐步完善,尽可能在能够实现的领域推行。
比如建筑,建筑消耗是能源消费的大户,现在国外推行零消耗建筑,综合利用各种清洁能源,来改变居住环境。比如汽车,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电动汽车、电力燃料的发展,逐步建立一个没有碳排放的交通系统。将来生产环节也要实现低排放,工业来源靠电力作为主要动力,而电力主要是火电,那么只能大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使用。少用就少排放嘛。
第四次技术革命的玄机
如果我们国家没有大量的投入,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搞不好又要错失这次历史大机遇
朱敏: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最近表示。“十二五”期间征收碳税有望实现。在宏观经济刚刚恢复元气的中国,以环保的名义增加赋税,会不会因而增加社会和企业负担。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如何权衡这一矛盾,煞费思量。
石定寰:碳税是政府调节税收的一种方式,但是具体中国什么时候实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我认为是肯定要实施的,毕竟是一种经济杠杆,斯坦恩报告也提到:拿出国民收入的1%~5%用于低碳经济的投入,包括技术的研发、财政的支持,牺牲一点GDP的速度,换取经济长远的发展。
中国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已经和往前不一样了,虽然经济还不够发达,但
一定要深谋远虑,否则没有可持续而言。近代以来,中国饱受磨难,那么多困难我们都挺过来了,今天日子好过了,更应该看得更远一些,为子孙后代留下些环境遗产。
当然,对于暂时还贫困的地区和个人要适当地区别对待,不要一刀切。经济发达地区,碳税就要更高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则予以照顾。美国各州的政策也不一样,加州是最严格地执行新能源政策的;欧盟虽然统一了货币,但是各项政策上还是有所区别。我认为碳税在中国也要采用差别政策。
朱敏:无可否认,国民赋税已经很严重了。
石定寰:这就需要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比如企业所得税应当适当降低一些,可以让企业拿出更多的钱搞研发投入。总体上不要增加税赋的负担,有调整,才有正确的导向。另外,可以在发达的一些省份搞试点。中国这么大,没必要这么一下子实施。
朱敏:现实当中,也有些只是在生产系统的某一部分实现了低碳,而在其它环节则有违背低碳原则的现象。以太阳能电池为例。实际上在多晶硅的生产环节是高碳的。但因为它属于新能源产品。就冠以低碳之名,避重就轻、错位引导。对此应当怎样看待?
石定寰:您说的这个过程,应该用“全生命周期”的评价来看,比如晶硅电池大量使用硅能源,硅石、硅砂、硅矿石经过一定的冶炼以后变成了工业用品,进而变成多晶硅材料,然后可以拉制成单晶硅,切片、镀膜、做成电池,电池组件安装到屋顶和太阳能电站。原则上是20~25年的寿命,实际上并不止20年。
当然,在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必然要消耗~定的能量,而且多是常规能量,含碳的能源生产了清洁的能源,但是要看它的投入和产出的比重。现在随着能量的进步,能量的回收期已经在逐渐缩短,且可使用流化床法、冶金法,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这样,晶硅电池可以降低到两年的回收期,20年周期投入占产出的比重是10%左右。
之前一些工艺落后的小型太阳能企业比较多,能源消耗确实很大,经过近年来的技术升级,大量引进先进技术,生产规模大多达到于吨级。赛维太阳能公司已经达到5000吨的生产线,规模化以后就逐渐把能耗大幅降低了。另外,薄膜电池做得比较好的美国,大概至少需要10个月的回收期,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更少,没有大量材料冶炼的过程。
虽然太阳能电站到了20年之后,它的功能可能会降低一些,但是仍然可以继续发电。中山大学有研究表明,曾经运行了20年的电池片,总体发电降低了10%左右,寿命还可以延长,当然需要新的补充啦。
朱敏:这样看来,太阳能电池总体上还是一个低碳、环保的产品。
石定寰:现在中国的多晶硅电池,生产规模大概到达2万吨的水平,占到总需求量的三分之二。目前还是需要进口。
朱敏:尽管进口有其现实之需,然而,中国实现低碳发展的根本。在于自主创新。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成为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
石定寰:目前的确是引进的技术,主要是改良西门子法。而近年来,针对太阳能级多晶硅的质量要求,我们自主研发起来一种新工艺――合金法。冶金法制备多晶硅以廉价的工业硅为原料,采用合金技术提纯而成,工艺路线短,能耗仅为改良西门子法的20%左右,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生产价格低廉的制造太阳能级多晶硅新技术。
为推广和不断完善冶金法生产多晶硅工艺,合金法太阳能多晶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09年9月底在宁夏银川成立。而且建立了2000吨的生产线,使用合金硅的材料已达到相关质量认证,硼和磷的杂质含量也得到了有效控制,生产了太阳能电池,建立了太阳能电站,运行一年来效果比较稳定。
以前是改良西门子法一法独大,但现在的产业发展情况是,硅烷法和冶金法以及改良西门子法已经是三足鼎立,各自占据一部分市场。
朱敏:中国发展新经济的口号是。一定要抓住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制高点。
石定寰:应该说给了中国这样一个机遇,能否抓住就要看我们的政策、投入和发展的情况了。因为新能源的利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不同于常规能源,落后人家100年。
朱敏:如今主要取决于技术因素,还是其它?
石定寰:中国最近产业规模发展起来了,但是研发水平远远不及发达国家。美国此次危机救市资金8000多亿美元,其中1100多亿专门用于基础性的战略研究开发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投入到能源领域。作为美国政府已经组织了几十所大学的前期技术研发中心,进一步强化了和企业界的联合作用,加强了能源的国家队的投入,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中国的“4万亿”基本投入到了基础设施上,尽管“十一五”规划对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工作有所进步,但是资金投入的力度和美国相差甚远。
阻碍创新的机制性根源
中国的科技和经济是严重脱节的。过去也一直在推动机制的结合,但至今还存在许多问题
朱敏:以最近的观察来看。美国的大学以及一些小公司。在美国政府和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发展势头正劲。美国的风险投资乐于前期投资。而我们国家的风投偏好保险、安全。且在快出效益时机投入,而前期投资全靠政府。效率是有限的。审批程序过于复杂。更不敢于往民营企业身上投入。
石定寰:的确,美国大量投入民企身上,大批企业得到了政府支持,而且都是上千亿美元,并且给予3~5年研发期。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 SOLAR)是在2004年才开始生产产品,在此之前6年都是在沃尔玛基金的投资下生存,本来预期3~4年出成果,但是延长到第6年才开始成果转化,一直到2009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太阳能公司,公司产能已超过1千兆瓦峰值(GWD)。
与此同时,First SoJar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碲化镉(CdTe)薄膜光伏模块制造商。与传统的晶硅技术相比,使用碲化镉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发电量更大,并拥有更低廉的生产成本。First So-Jar在业内率先实现了每瓦成本低于一美元(85美分),并于2009年6月宣布:到2014年,公司会将每瓦的制造成本降至52~63美分。类似的成功案例在美国相当多,特别是在硅谷。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设想,美国未来几年肯定会出现大量创新的成果。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我们国家没有大量的投入,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搞不好又要错失这次历史大机遇。
朱敏:作为长期参与推进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经济专家,在您看来,阻
碍创新的机制性根源到底在哪里?
石定寰: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科技体制等等方面。一直以来,中国的科技和经济是严重脱节的,过去也一直在推动机制的结合,但至今还存在许多问题,包括一些研究机构和小公司产生的成果,很难及时得到各方面的支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人们对科技创新的期待,更看重马上获利的项目,长期回报的谁都不愿意参与,政府、银行、风险投资历来如此;而真正的创新项目却大多来自中小企业,它是以市场为导向,它有强劲的动力搞开发。但是,这类的小公司,第一很难被发现,第二发现之后很难被支持,没有资金是肯定上不去的。实际上,我们中国并不是没有人才,也并不是没有创新,而是缺乏正向的激励。
朱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石定寰:第一,过去的问题是缺钱,现在的现状是不差钱,资金已经不是主要因素,但恰恰是能办事的人得不到钱,给了钱的单位未必好好珍惜,激励机制没有。比如大学更看重的是论文,关注论文得了什么奖,而市场应用的成果并不太关注。考核机制有问题。
第二,中国的研究队伍人才结构有缺陷。一些科学院人才辈出,但是从事理论研究的居多,缺少工程实践的人才。
第三,中国的工业系统,尤其是装备制造,支持研发成果转化的能力很弱。国外实验室研究成果,提出工艺设计要求以后,工业界的一些设备制造公司很快就会根据要求开发生产套生产系统,使之迅速形成产业化。因为没有装备,一切白搭,比如电动汽车的电池,我们起步绝对不晚,应该说是走在世界前列,许多节能成果也是超前的,但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装备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缺乏装备能力强的企业,来支持研究成果的转化。
朱敏:高新产业的产业化方面要求颇为严苛,技术出现以后又必须快速产业化。有些技术起点不低。却在产业化上出现困难。造成“站在技术的领跑线上。却输在产业化的起点上”的局面。这在您刚才举例的电动汽车上最为典型。
石定寰:从许多国企的考察中可以看出,创新的动力是不足的,没有创新的机制,纯粹依靠垄断地位占用着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市场,重复生产自己的产品,依靠落后的技术和廉价的劳动力,一样可以占领市场,所以没有创新的动力。而且,国企都是任期责任制,谁也不愿意在自己的任期内冒风险,只求平安度过,所谓“保值增值”是其最大原则。因为国资委考核国企的标准就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没有考核其持续竞争力和创新水平。
比如,石油前期勘探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就需要提高探井、测井的有效性,测井的仪器就需要智能化,美国的测井仪可以探测到地下十几个参数,通过数据的传输、快速计算分析来确定井口的位置。而中国真正开发这一技术的是民营企业,在北京清华科技园内,其隔壁就是国有的中石油测井研究院。因为,民营企业只有靠技术进步才能有生存之地,没有资源,没有垄断的市场,迫使它只能在这方面下功夫,这就是机制的不同。
新经济的生命在于市场
创新本来就是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而非指令)下,依赖市场竞争,才打磨出的新型产业
朱敏:在固有机制下。当前中国政府高调提出的“战略性新型产业”,又何以培育?
石定寰:第一,现在一些部门又采用了计划经济的手段,设置市场准入门槛,有的确实不太合理,甚至要求具体到生产的规模和型号。比如风也是2.5兆瓦的适合,还是1兆瓦的更适合?这是要根据不同的风力条件,以及不同的风场来决定的,而不是政府命令。再比如,如果强制门槛,现在的比亚迪、吉利、奇瑞就不会出现,依然会维持“三大三小”的格局,中国汽车的竞争优势就会全部埋没。可见,民营汽车的自主研发力量代表了中国汽车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传统的几大汽车公司早已经中外合资了,谈何创新?
第二,所谓战略新型产业,突出的是“新”字,而技术创新是在不断发展的,不是固定在某一个格式上。技术进步是此消彼长的过程,如果准入门槛还处在旧技术模式的标准,那创新的产品何来?须知,创新本来就是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下,更多地依赖竞争,才能打造磨炼出来新型产业,而不是人们人为地想当然,想培育谁就培育谁。
朱敏:“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石定寰:是啊。比如最近风力发电要出一个市场准入的政策,征求意见出台以后,很多企业很难理解,都问这个文件是出在2010年,还是1980年?
朱敏:让人们顿生时空错乱之感,实在无可奈何。您从1980年到国家科技部工作至今已整整三十年,难怪感触这么深刻。
石定襄在这里,不妨提一下我参与设计管理的“火炬计划”。
1988年8月,经中国政府批准,国家科委(科技部前身)提出,以促进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为基本宗旨,推出一个“火炬计划”。它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导性计划,而非指令性计划,其宗旨是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计划,推动产权合作,促进成果转化。
火炬计划强调创造环境为主,而不是政府为主,目的在于创造良好的支撑环境,建立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开辟资金渠道,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包括建立高新区、孵化器,当时重点发展领域是电子与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
朱敏:今天回过头来看。其成效究竟如何?
石定寰:由于大力培育科技创新的中小企业,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企业家人才,结果涌现出柳传志、任正非等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以及中兴、华为等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
当时,起步资金国家只给了400万的财政拨款、2000万的贷款指标。我当时是第一任火炬办主任,至今20多年,全国已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兴、华为并不在当时国家电子部的计划范围之内,因为以前的电子元器件只能匹配给国有企业。最终,我们向中央建议支持一下民营企业,但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只是提供政策环境,就是著名的“四自”原则,即“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有力促进了新型产业的发展。
朱敏:对今天加快培养战略新兴产业而言。这些无疑都是值得借鉴和深思的。
- 上一篇:交通运输应急管理
- 下一篇:亲子绘本阅读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