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森林防火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景区森林防火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风景区森林防火方案

篇1

一、违规用火专项治理行动基本情况

(一)迅速安排布置,层层抓落实。4月6日禹会区副区长余忠支持召开了自然资源局禹会区分局森林防火负责同志、乡镇街道领导、大洪山林场负责人和涂山风景区负责人等参加的森林防火工作紧急布置会,传达了省林业局和省林业厅印发的《全省打击野外违法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精神,要求各级各部门从速从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管住野外火源。成立督查组、巡查行动组,实行由区级林长包片督查制度。会后,各乡镇街道、涂山风景区和大洪山林场积极展开部署,制定行动方案3份,成立督查组5支共15人,行动组20支共100人。

(二)迅速宣传落实到户。各单位高度重视违规用火治理专项行动,迅速逐级展开布置,切实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将林区林缘100米范围内禁止用火的要求传达到各家各户,利用流动宣传车、村广播、林区周边村庄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广泛宣传《森林防火条例》第四十七条的相关规定。同时对林区周边村庄进村入户发放宣传单、签订《抵制野外违规用火承诺书》,初步形成严惩违规用火的强大声势,努力营造自觉抵制野外违规用火的社会氛围。共开展广播宣传280多次,发放宣传单1500份,签订承诺是800多份。

(三)迅速行动,严惩违规用火。各督查组、行动组迅速深入基层乡村、林区、林缘结合部开展巡护巡查,真正做到见就查,违规必罚。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全区共查处野外违规用火0 起,大洪山林场和涂山风景区内未发现违规用火情况。通过开展违规用火专项治理行动,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得到有效治理,林缘随意生产性用火和森林火灾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二、存在问题:

我区在开展野外违规用火专项行动治理行动中,大部分都能按照方案要求组织实施,但也有少数地方实施方案操作性不强,存在人力不足等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实施方案操作性不强。实施方案照搬照套,没有结合辖区内野外用火特点、规律、人力、物力进行统筹考虑,导致实施方案可操作性不强,难以实施;二是对专项行动的认识不足。野外违规用火点多面广,基层林业工作人员较少,仍以林业人员为主,开展专项行动,致使实施效果不佳。三是人力不足。大洪山林场和涂山风景区周边村庄较多,林区内入口也较多,给森林防火造成很大隐患。

篇2

1 南陵县区域概况和森林防火特点

1.1 位置及自然概况

南陵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介于北纬3 0°38′一31°10′东经117°57′一118°30′之间。东邻宣城市,西连铜陵、青阳,南接泾县,北靠芜湖、繁昌,总面积为12630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44033.6公顷,占总面积34.9%;有林地面积37309.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84.73%;森林覆盖率30.18%,林木绿化率37.49%。活立木总蓄积190.9234万立方米。

南陵县地处皖南山区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部边缘以低山、丘陵地貌组合为主,中部以丘陵、岗地和平原地貌结构占主导地位,东部则以圩区平原和洼地平原为主。低山海拔多为400~500米,其中戴公山海拔 558米,丘陵海拔为 100~250米,平原海拔10~12米。境内318、205国道纵横交错,铜南宣高速横贯东西。森林防火区域为西南山区何湾、三里、烟墩、工山等乡镇。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无霜期 236天,年平均降水量 1460.2毫米,3月下旬至8月初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左右,秋末春初降水较少,草木干枯,干燥大风天气极易发生森林火灾,每年的重点防火期为当年的10月至翌年4月。

1.2 森林火灾隐患大

1.2.1 根据2013年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成果,全县可燃、易燃类针叶林面积20132.7 hm2、占面积的58.53%,人工林面积26602.8公顷,占68.12%;幼龄林面积15069.7公顷中龄林面积12197.7公顷分别占面积的43.81%和35.46%;随着农村液化石油气、燃气等普及,使得薪材采伐逐年减少,林下可燃物增多,加之商品林采伐,散落在林区的残枝落叶增加了可燃物载量,成为森林火灾隐患,从2012起实施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人工中幼林面积更是大幅增加,林种结构主要以针叶纯林和新增幼林为主,加上雨雪冰冻灾害,林分卫生状况较差,面积的增加和林种单一化,进一步加重了森林防火任务。

1.2.2南陵县属皖南黄山、太平湖风景区的边缘地带,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境内山清水秀,拥有万亩牡丹园和集溶洞、奇石、瀑布为一体的丫山花海石林风景区;古秘幽邃的乌霞寺风景区;位于南陵县南部烟墩镇境内的小格里森林公园,则以拥有地球上同一纬度唯一仅存的原始次生林区著称,以及随着美丽乡村如家发镇的“板石岭”、烟墩镇的“霭里”等一大批“森林村庄”“宜居村庄”建设,森林生态旅游业正蓬勃发展。双休日和小长假林区景点人数激增,吸烟、烧烤等人为活动导致灾害性火源成倍增加。

1.2.3农民传统烧田埂草,烧地边和烧灰积肥、炼山造林农事用火习惯以及清明、冬至、除夕有上坟烧纸,燃烛放鞭炮等祭祀习俗,及林区内工程建设呈上升趋势,火源点多、线长、面广,管理任务十分繁重。

1.2.4林区与居住生活地交织在一起,不按规定实行野外用火以及乱扔烟头,一些痴、呆、傻等弱智群体和学生玩火等造成火源出现的种类多,随机性大,加之地域广、山区小道较多等原因,很难杜绝火种上山。

1.2.5森林防火意识有待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厌战心态和麻痹意识,有“重扑轻防”的思想。等到火灾发生时才采取补救措施,工作处于被动状态。没有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监督惩戒措施不够严格,责任制落实及追究不够到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制约了火灾的有效扑救,受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林区道路不畅,地形复杂,林区人员相对较少,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很难组织扑救力量,再加上一些林区交通不便,扑救人员很难及时赶到火灾现场,导致无法对森林火灾开展及时有效的扑救。

2 主要对策

2.1 加大森林防火宣传

针对性地开展宣传进村、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不留死角,使防火宣传工作做到“乡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实增强全社会的森林防火和安全扑火意识。通过宣传标语口号、警示标牌、防火宣传册、电视广播、高音喇叭、短信、有奖竞猜、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深入到各乡镇、重点火险区、森林旅游区,增强全民防火意识,使“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对火源管理进行着重宣传,并结合相应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特殊作用,提高森林防火的危害性认识,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引导林农群众本着自愿、互助、互利的原则,成立组与组、村与村、镇与镇、邻县的各种联防、联保、联控的护林组织,联防护林,实行不定期情况通报,同时加强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火知识进行宣传。明确扑火安全必须摆首位,实现安全扑救,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更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

2.2 加强森林火灾的预报和实时监测,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森林火灾的预测预报依据天气的变化及气候的湿润情况,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它不仅是森林防火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而且能够有利于对于火源进行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人们的防火意识和主动性。从实际出发,通过气象站观察林区实际的各项指标数据,从而形成更为可信和科学的评价结果。从而利用电台等方式进行火险等级通报。利用地面巡护、t望塔、卫星监测3个空间层次进行监测。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特别是高火险天气和重点时段的查岗,防止脱岗、漏岗,保证森林防火值班人员到位在岗尽职。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对迟报、漏报和瞒报的从严处理。确保快速扑救。各级扑火指挥员要把首次扑救成功作为指挥扑救工作的根本的要求。确保火场清理彻底。明火扑灭后要迅速清理火场,防止死灰复燃。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目标,防止小火酿成大灾。同时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数据信息库,进行地球地理信息处理系统和森林火险等级的实时自动监测,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更为科学和及时的决策。

2.3 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健全森林防火责任制和追究制,完善奖惩考核办法。森林防火关系着林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对于森林防火要加强组织领导能力,完善林区防火的行政首长负责制,部门负责制和群防群治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从上到下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统筹协调,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的有序开展。

2.4 强化火源管理,排除隐患。按照“整治要坚决、责任要落实、防范要严密、处罚要严格”的要求,盯死看牢,切实加强火源管理,坚持把减少林地人为活动和控制火种作为火源管理的关键环节,“打、防、控、查”多管齐下,严防闲杂人员携带火种进入林区,见烟就查,见火就罚,从源头上制止了火灾发生,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2.5 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和专业、半专业和兼职扑火队伍建设和岗前培训,掌握安全扑火知识和避险技能,增强应对突变情况的自救能力。禁止没有经过扑火安全培训、不懂扑火安全知识的群众上山扑火,严禁动员中小学生和老弱病残人员扑火。完善“扑火预案”和“扑火前线指挥规范”。各种扑火战术的制定,必须以确保扑火人员生命安全为前提。制定人员紧急疏散避险预案,保证森林大火危及林区群众生命安全时,能够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将群众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

2.6 加大生物防火林带等工程建设,使森林防火工作由被动扑救向主动预防转变。沿山脊按照“因害设防,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合理布局,形成网络;防火效果与多种效益相兼顾”的建设原则栽植木荷等防火树种为主的防火林带,引导群众在山脚田边坡耕地栽植茶叶、桃、梨等经济林,在林缘山脚局部形成经济林防火林带。筑起牢固的防火屏障,由被动扑救向主动预防转变。2014年度根据《芜湖市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全县共实施防火林带36条83公里。力争5年内建设林火阻隔网络化为目标,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有效,自然、工程、生物相结合的的综合林火阻隔网络。

2.7 加大可燃和易燃林分改造以及营造混交林,从而降低森林火灾的危险性。提高阔叶树比例,营造针阔混交林,遵循森林自然演替规律,依靠科技,采取抚育、补植、封育、保护相结合的措施,建设成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提高生物多样性。

2.8 加大森林抚育力度,清理林下可燃物。提高林木生长,改善林层结构。

2.9 在森林火险天气较低的时期,对重点火灾隐患点进行有计划清除地面、路边、林缘边的杂草灌木,以减少和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

2.10 因预防祭祀而引发的森林火灾,在坟墓集中区域和上山主要路口、较大村庄上山路边,位置醒目,交通方便,与林缘有一点距离的地方建设焚烧池,引导定点焚烧。

2.11 加强林区公路建设 林区公路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方面它可以保证扑救火人员和物资的及时输送,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隔阻地表火的蔓延。同时还具有木竹运输,森林资源管护,方便出行等多种功能。近几年来,全县多渠道筹集资金,将村村通工程,粮食千万亩增长田间工程道路建设,生产生活道路、旅游道路与森林防火道路建设结合起来,逐步提高林区道路密度和通达能力。

2.12 依法治火。依法及时查处森林火灾案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涉火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对失职、渎职引发森林火灾或贻误扑火时机,防火责任不落实,组织扑火不得力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篇3

一、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树立单位新形象

我们围绕着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成立*管理委员会“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从3月开始至12月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提高认识,第二阶段查找问题、边整边改,第三阶段建章立制、总结提高,第四阶段开展督查、接受评议。聘请了十六位市、县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风景区行风监督员。向辖区行政村、下属企业及游人分发《*管理委员会作风建设年活动征求意见表》300多份,回收率达27%。主要意见与建议有五方面内容:一是景区总体长远发展规划,二是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建设,三是景区入口形象建设,四是景区资源保护与开发,五是景区规范性管理。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认真进行了整理将在工作中予以落实。

二、加强宣传促销力度,扩大*旅游影响力

今年我们的宣传促销计划仍是“以浙南地区为主,省内为辅,全力开拓长三角地区”。共投入资金70多万元用于市场开发及宣传促销,参加各地旅游交易会,让更多游客了解*,熟悉*。今年参加*年长江三角洲旅游交易会、西安*年中国旅游资源博览会、参加省第六届旅交会、*市首届商务旅游交易会、*国际旅交会、第五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交易会等。投资15万元拍摄全新的风光VCD及DVD,通过风光片的宣传更好更全面地让游客了解*荡的秀丽风光,现已制作完成。投资20万元制作了大型广告宣传牌(22米*5米)设立在高速公路*东入口处;与*电视台经济科教频道合作拍摄广告片,在《百晓讲新闻》栏目前播出;通过各种方式与新闻媒体的广泛合作宣传*,在游客中提高*知名度。强势推进和谐旅游在*的活动工程。今年被评为浙江省50个最值得去的景区之一。20*年1至12月份共接待游客68.*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其中国内旅游人数为67.14万人次,同比增长17%;海外旅游者为1.12万人次同比增长18%。旅游总收入为3.72亿元,同比增长19%。游客面越来越广来自*、*、*、*、*、*等省外及*周边地区的客人对*风光赞不绝口。

三、抢抓旅游发展机遇,塑造*旅游形象

*荡景区在20*年被评为3A旅游区,20*年初开始创建4A旅游区结合乐清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共投资170余万元从入口形象整治,台帐建设,游客接待中心的建设,厕所改造,标志标牌的建设,停车场的建设,垃圾处理系统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于20*年11月15日顺利通过省旅游局的评定组的初评。今年8月11日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AAAA级旅游区(点)验收组的总评验收,塑造了*景区旅游形象。为乐清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挖掘*资源特色,强势推进农家乐发展

*景区原有两家农家乐,阳光山庄和*农家乐,几年来依靠*景区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阳光山庄和*农家乐日均接待达1500多人,特别是阳光山庄在*地区知名度越来越大。今年我们挖掘*特色资源鼓励农户创办了以灰天鹅养殖品尝天鹅肉为特色的龙山山庄;以品尝*、钟前水库野生包头鱼和鲶鱼为特色的*农家乐及几个小型农家乐。通过各种途径培训农家乐经营专业与服务专业人员30多人,有力地保障了农家乐健康发展。不仅解决了*景区的游客餐饮问题,同时也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增加收入提供了路子。

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一)在景区基建方面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完成:构建龙山湖清水平台1个、玉屏栈道的休息平台2座;下马岭生态公厕1座已投标签订合同;加固维修了八折瀑游路护栏、十二盘石板路、八折瀑游路、玉屏栈道游路、建设景点通往茗山顶公路;对*外露的水管进行了地埋;改造十二盘桥护栏、刘公谷入口护栏。。

(二)、投入50万元加强综合整治工作:对核心区界桩与标志进行设置与安装,制作安装景区北部入口标志并对南入口标志进行改造;完善监控系统,安装3个全球眼监控系统5个间断式图片监控系统;初步完成卫星定位监管系统并试用;加强违章行为的查处,有效地保护了风景资源。

(三)投入60万元加强规划编制:在总规修编的基础上加快了各景区的祥规的编制工作;对*与东漈景区规划进行了评审后的调整现已上报国家建设部审批;对北大门与杨八洞景区进行详细规划编制已拿出初步成果;*村的村庄规划正在编制中;对水帘洞改造进行了设计并开始建设;对下马岭购物街的建设立面进行设计。

(四)完善景区内服务设施建设,投入20万元对景区内的标志及标牌进行更新,力争做到形象统一、标识清晰、规范设置。制作一批符合国家标准的道路指示牌20个、景点介绍牌39个、安全警示牌12个、森林防火牌21。

(五)绿化景区环境,在*景区龙山湖周围两旁山林中,种植雷公竹500株,在泄洪道堤坝沿岸种植胸径十公分以上的樟树近百株,在百丈岩种植红玉兰30株,另还种植山杜樱200株,椋树200株等。

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旅游“零”事故

我们把安全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为搞好景区的旅游安全,与*派出所加强联系,配备安全保护人员12名,流动安全人员22名;建立健全了旅游安全工作制度,制定完善了旅游高峰期和特殊时段游客安全处置制度与措施,实行了安全责任制,做到了职责明确,措施可行有效;在景区危险地段(玉甑峰顶等)增设了安全防护栏,通景区公路坡设置钢质防护栏,转弯处设立交通凸角镜确保交通安全。水上运动项目配备了救生圈、救生衣等。在各危险地段、有关场所设置安全警告标志、标识、安全须知、说明等,时刻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与景区内宗教寺院及下属企业签订森林防火安全生产责任书。在*、玉甑景区边缘砍伐10公里长的生物防火带,栽种防火树木木荷20000株。适时安排森林防火队员到景区森林防火巡逻,保证能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在景区设置全球眼监控系统,全面维护游客安全。

篇4

在全县护林防火形势分析会议上的讲话

***

(年月月日)同志们:

去冬今春以来,全县退耕还林区内发生起森林火警、起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余亩,直接经济损失万多元。森林火警和火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已引起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就是分析护林防火形势,研究部署当前护林防火工作,认清形势,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把护林防火工作做实做好。刚才,县林业局*局长通报了去冬今春以来的森林火警情况,有关乡镇做了表态发言,希望同志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当前全县护林防火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高度重视护林防火工作

近年来,我县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县森林、草原面积迅速扩大,林下可燃物积累增多,发生森林火灾的危险性不断增大,特别是高火险中幼林面积大幅度增加,护林防火任务加重;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旅游渡假人员明显增多,野外火源越来越复杂,加上农村上坟祭祖等活动增多,火源管理难度加大;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务工和人们价值观的改变,火灾扑救组织难度大,护林防火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

特别是去冬今春以来,降水稀少,持续干旱,林下可燃物增多,森林火险等级不断升高,森林火警多发。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当前护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严峻性,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护林防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护林防火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宣传动员,强化各项措施,切实抓紧抓实。

二、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护林防火各项措施到位

护林防火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把制度建设放在要重要位置,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护林防火工作的长效管理措施,使护林防火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一是坚持小时值班制度。各乡镇和护林站要坚持小时防火值班制度,主要领导及带班领导要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各护林站要小时坚持巡查,严格控制野外火源;森林防火指挥部正、副指挥及各成员要确保通讯畅通。二是实行火灾报告制度。发生森林火警及火灾时,各乡镇及护林站要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不报、瞒报、漏报、虚报火情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三是坚持火源管理制度。在重点林区设立固定和流动防火检查站,加强对流动人员和特殊人群的管理,坚持申报、审批、监烧制度和野外火险隐患限期整改制度。四是落实护林防火县、乡、村、组行政领导及林业局长和林场场厂“六长”负责制。五是坚持督促检查制度。各乡镇及护林防火办要在火灾高发期,及时组织对各林区的防火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六是完善退耕还林区管护制度。各乡镇、有关单位要在退耕还林区确定专人管护,制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经费和管护责任,确保退耕还林区林木的成活率。

三、强化措施,切实做好当前护林防火工作

一是加强防火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针对当前护林防火工作的形势和特点,制定严谨可行的宣传方案,以“保护林业成果,严防森林火灾”为主题,充分利用多种宣传阵地,迅速掀起护林防火宣传。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要开辟护林防火专题栏目,加强防火工作的宣传教育。要在林区的主要路口、交通沿线和森林风景旅游区,建立永久性防火宣传警示标牌,时常警醒民众的防火意识。要突出重点地区、重点对象的宣传,特别是要注意对边远林区、行政区域结合部等易发生森林火灾的重点区域,注重对农村老年人和闲散人员的安全用火宣传。教育部门要组织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护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使全县中小学学生受教育面达到。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护林防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护林防火,人人有责”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二是加强野外火源管理,从源头上管住火源。各乡镇及森林防火部门要认真贯彻森林防火“预防为主”和“防范胜于救灾”的方针,把各项防范工作放在首位。要认真总结去冬今春火源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坚决堵住火源。要强化监督管理,对确需野外用火的必须坚持申报、审批、监烧制度和野外火险隐患限期整改制度,确保安全用火。加强林地周边农事用火管理,严禁在林地上坟用火和在林区抽烟。各乡镇和林业部门要制定重点林区、重点时段、重点对象的防范措施、巡护方案和落实监护责任。要加强巡山护林,彻底消除火险隐患。各林区护林员和退耕还林区管护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山林、野外火源的巡护、监管。县森林公安分局要加大对火灾案件的查处力度,做到火灾损失未查清不放过,起火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肇事者和相关责任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当地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推进依法治火工作的开展。

三是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各乡镇及护林防火有关单位要不断加强制度 建设,健全完善小时值班、火灾报告、火源管理等各项制度,逐步建立护林防火长效机制。加强天保工程区防火责任落实,要按“属地管理”的要求,将每个山头,每片森林的防火责任落实到每个管护人员上。加强行政区域之间的联防责任落实,严密控制行政交界地区火灾的发生。县、乡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切实负起森林防火工作的督促、指导、协调责任。财政部门要加大对防火经费的投入;旅游、城建部门要负责抓好旅游风景区的防火工作;新闻单位要积极主动地做好护林防火宣传工作;气象部门要继续做好森林火险气象预测预报工作;县森林公安分局要紧急行动起来,切实加大火案查处力度,从严打击各种涉火违法犯罪;林业主管部门要全面履行一条线的护林防火责任制,主要领导要深入防火第一线,亲自抓落实、查落实,及时了解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坚持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扑救的原则,积极做好扑火救灾的准备工作。要制定森林火灾扑救预案,提高预案的可行性,充分做好扑火抗灾的各项准备工作,对重点地区、重点林区、重点部位、重点时段,要制定单行的扑火应急方案。要拓宽森林防火资金投入渠道,备足扑火物资,检修、维护好现有设备,保障护林防火工作的正常进行。严密监测火情,做到“早发现,早出动,早扑灭”。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扑火技能,确保扑火人员安全。

四、加强领导,落实护林防火责任

篇5

关键词:香山湖;生态环境;旅游区划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055-02

1 河南香山湖风景区概述

1.1 区位特色

香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地处鄂豫皖结合部的新县,位于县城东南6公里处,京九铁路横穿县境,距景区直线距离2公里,南距武汉160公里,北距信阳110公里,郑州290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信阳段入口80公里,阿深高速出口正处在景区1公里的通路上。该风景区属淮河水系潢河上游,由人工内陆湖形成的水利自然风景区。1969年修建了一座浆砌石重力拱坝,形成了库容量为8385万立方米的水库,库内可供游人垂钓和泛舟游览。1972年向社会开放。可与县城红色之旅、南湾湖、鸡公山、灵山寺相连接,形成精品旅游线路。

1.2 资源特色

景区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带,属于湿润半湿润气候,所以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23.5摄氏度。森林覆盖率85%以上,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是一座天然大氧吧。景区面积10.6平方公里,山清水秀,石奇景幽,湖光山色,山上茂林修竹,四季如春,环湖四周,群山绵绵,岛屿众多,洲岛交错,星罗棋布,素有“豫南西子”美誉。景区主要以香山湖为中心,还开通了与水榜的水上观光、体验水乡民俗的线路,集中了景区内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的精华,突出了自然生态、水乡小村和人文风情的特点。目前,为加快景区发展,不断发展完善景区内相关配套设施与游乐项目,现投入建设的还有水上游乐中心,暗涵漂流等。

2 香山湖旅游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2.1 部分地区存在水土流失问题

因景区属低山丘陵区,部分地区坡度较陡,且受立地条件差,及在敏感区进行药用植物挖掘等破坏植被的行为,造成部分地区自然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程度较高。

2.2 林地面积较高,但林木总体质量差

除少数地区的植被生长状态较好之外,多数地区的林地以中幼林为主,林分质量差,效益低,致使均衡因子低,可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少。

2.3 仍存在水质污染问题和违法破坏植被资源的行为

部分地区水质受轻度污染,主要产生原因与周边农田大理施用化肥有关。滥砍乱伐现象屡禁不止。

2.4 燃料的使用增加了对林地资源的需求

大多乡村尚未充分开发利用沼气,生产和生活加重了对林地资源的需要压力。

3 香山湖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3.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效益的同步和统一。

3.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双赢”原则

使经济社会发展符合生态规律,协调由于建设及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经济、社会等诸方面的矛盾,解决环境破坏和生态环境失调问题。

3.3 以重要生态功能区为保护重点的原则

重要生态功能区系指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状态和功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丧失往往会造成全区生态系统的崩溃;生态敏感区(如水土流失敏感区)系指抵抗力低,一旦遭受轻微干扰即易产生重大损失的区域,这两类区域有时会有重合。由于这两类区域在生态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它们的保护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区域生态质量,故而对这两类区域的保护应当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3.4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有关专业的发展进行统筹考虑,使规划的保护目标即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又要能为当地的环境、财力所接受,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努力可以实现,最终使规划目标从制约型向适应性、超前性发展。

4 香山湖旅游区生态区划

根据生态环境现状与特点,依据生态服务功能差异、生态环境对旅游发展的影响等因素对香山湖旅游区进行生态环境区划。为了满足宏观指导与分级管理的需要,该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区划分为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具体如表1所示:

区内各级文物和有价值的历代史迹遗址 安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宜控制游人进入,不得安排旅宿床位,严禁增设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严禁任何不利于保护的因素进入。

上述五类保育区以外的用地与水面及其他各项用地 可以准许原有土地利用方式与形态,可以安排同风景区性质与容量相一致的各项旅游设施及基地,可以安排有序的生产、经营管理等设施,应分别控制各项设施的规模与内容。

5 香山湖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1 旅游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大气候、政府政策等对大范围环境有影响的外力作用的影响,对于大气候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很难改变,目前,人类能做到的对生态环境保护有利的工作主要是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调整局部的小环境,主要有以下措施:

(1)科学区划,合理功能定位。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正确认识自然界的演替规律,科学区划,因势力导,针对不同区域开展合理活动,对区划的生态保护核心区采取严格的封育措施,禁止破坏性的生产活动和建设,重点保护区以生态恢复为主,适度利用。

(2)提升香山湖水库国家水利风景区的生态地位。

基本形成以该风景区为主线的生态保护网,加强管理,发挥该风景区的生态防护作用。

(3)调整产业结构,减轻生态环境压力。

根据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和长期以来支柱产业对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小的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牧业等,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牧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生态防护意识。

在区域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并把生态保护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范围,从小学生开始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高公众的生态防护意识,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

(5)全面启动生态环境整治的各项工程。

按照国家进行国土整治的目标要求,全面落实各项工程措施,对工程建设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终身制,严格工程项目资金管理,确保生态工程建设的专资金使用符合生态保护需要。

(6)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

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对区域范围内重点地段进行全面的生态监测,根据生态监测动态提出合理的生态建设方案和对策措施。

5.2 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环境保护。

①旅游区内一切设施建设均须符合环保要求,对其造成的环境污染需作出全面分析论证,并制定实施相应的环保措施,严禁在景区内开山取石和采矿,努力为景区营造一个和谐美丽的天人合一的自然环境。

②要尽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严格控制进入旅游区的车辆数,旅游车停放在相应的停车场,对经常进入旅游区的内部车辆要安装废气净化设备,改善车辆燃料结构,减少尘埃、废气等污染。

③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引进天然气等优质能源,扩大电力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步降低煤炭终端消费量。

④垃圾处理要集中并分类处理,严禁焚烧,统一运往填埋场,进行土地填埋。

(2)水体环境保护。

①禁止在旅游区内河道挖沙、采石及人工筑坝拦水。

②禁止往湖河中乱扔垃圾等污染物,禁止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

③加强宣传教育,教育居民及游客不向河道中倾倒污水、乱丢垃圾等环保知识。

(3)土地环境保护。

①旅游区内的土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GB151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旅游区的固体废弃物要集中处理,不可随意丢弃,不准直接埋入土地。

②要控制旅游区周边农田等的化肥农药用量,以免造成农业污染型土地污染。

③规划建设优质的水泥车道与停车场,防止车辆任意行驶,碾压植被;尽快修建水泥公路及旅游区内各景点间的道路,使已严重破坏的植被得以恢复。

④旅游设施的设计和建造必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建筑物、围墙等设施力求隐蔽,避免在湖河岸边构筑建筑物;基础建筑施工不得在山顶、山脊等显目处大量动土与破坏植被,同时加强水土保持,以保护原有的自然风貌。

(4)噪声防治。

①旅游区内各种服务设施噪声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对进入旅游区的机动车辆一律不得鸣高音喇叭。

②沿旅游通道、停车场两侧种植绿化带,以乔木、灌木、地被和草地相结合,形成连续密集地障碍带,以发挥林带地吸声作用。

(5)林草植被保护。

①对水源林实行封山育林,涵养水土。

②严禁对经济林的砍伐,加强林业部门的管理,同时加大人工造林力度。

③支持、鼓励景区内外的村民建设沼气池,改善当地居民的燃料结构,这样既可以减少林木的采伐,又可以很好的利用人畜粪便。

④加强森林防火教育与管理,严防森林火灾对大面积原始林木的破坏从而降低旅游景观价值。修建嘹望塔,以便及时发现火情和组织补救。此外,还须对主要虫害进行监测,即使采取防治措施。

(6)生物多样性保护。

①通过森林禁伐、限伐等措施,保护旅游活动区森林景观,以保持各类原生生态系统及自然景观带谱的完整性。

②以生态示范地为基地,采取移地保护措施,采集培育保护区内珍稀濒危与特有树种苗木,繁育珍稀动物种群,为实现濒危物种种群复壮及物种资源开发提供种源和技术途径。

③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管理。在旅游活动区及典型地段设置监测样地,以样本方法与样本法定期测定动植物物种数量、植被发育以及动物种群密度,通过数据库分析旅游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广度与深度及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为制定相应的保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申元村,刘锋.中国的生态环境与生态旅游[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

篇6

1.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机构建设

要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管护,首先应建立专门的森林管护机构。县局资源管理机构、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资源管护机构以及县乡护林防火办负责森林管护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和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对其相关业务实施监督指导。各森林管护站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森林管护工作。林区内放牧,采矿、挖药等活动较频繁,存在盗伐林木、破坏植被的隐患,使得森林管护范围广、难度大,森林管护站必须加大管护力度。根据森林资源分布特点,生态区位置及管护方式,合理设置。森林管护分站应设在交通要道、人员活动频繁区以及火险、病虫害高发区,同时应本着便于有效管理的设置原则。

2.落实森林资源管护措施

2.1公益林保护管理

按照《重点公益林管护办法》以及《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质量检查验收办法》的要求,完善森林资源管理档案,对确定的重点公益林完善现场界定书(包括图、文、表)、林权证、实施方案、管护责任书、合同、重点公益林的相关文件、法律规定、自查抽查资料、资源监测资料(设样地、图文表以及措施)、重点公益林保护和管理实施情况登记簿、管理簿、管护人员的资料、管护授权书等各方面的资料。加强对管护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巡护检查保障得力,管护站坚持24小时值班,发生意外情况,及时出动人员到达现场。测算重点公益林资源消长变化。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为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管护站,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在公益林区域设立宣传牌、标志牌等。

2.2征占用林地以及异地植被恢复情况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实施条例》及相关文件,严格征占用林地申报使用程序,按照征占用林地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的使用精神,发挥区域优势,谋求经济效益,营造适生树种。

2.2.1严格申报程序,加大征占用林地管理力度

用地单位在占用林地申请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行政许可审批手续,层层上报,在取得上级部门的林业用地许可后,方可进入林区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派出专人对用地单位进行监督,使其严格按照审批林地的内容确定地点、面积、用途等。禁止未申(批)先占,少申(批)多占,越界占用林地的问题。施工单位进入林区以后,派出管护站工作人员严格监督,并与施工单位,签订护林防火保证书,并交纳护林防火保证金,确保林区安全。施工方也必须严格遵守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相应规定,不允许无证采伐等违规操作。

2.2.2规范管理档案、加强异地造林后期管护工作

在临时征占用林地到期后,及时收回林地,林地交回时,按照规定恢复了林地生产条件。对所有征占用林地的资料统一收集整理,归档,做到科学、规范管理林地。

2.2.3加大木材经营加工的管理

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清理整顿工作。加大木材经营加工点专项整顿的力度,坚持保护合法、取缔非法、规范经营、强化监督的原则,特别是对经营点进行重点整治,坚决取缔和关闭无证经营(加工)摊点以及非法设立的带锯、圆盘锯等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摊点,对非法经营(加工)木材的企业和个人依法处理,严厉打击违法收购、经营、加工无林木采伐许可证,无木材运输证等非法来源木材的行为。

2.2.4强化林木依法采伐管理,切实做好林权发证和流转工作

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坚决制止乱砍滥伐和超限额采伐。一是严格按照林木采伐管理办法,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凭证采伐。二是为了维护林权证的法律地位,切实保护森林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把林权证发放和林权依法流转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加大宣传力度,保证发证工作的有力实施;加强业务培训,保证发证工作的高标准、高效率;做好发证后的检查验收和归档工作。

3.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3.1抓防火宣传及培训工作,注重社会实效

春防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进行宣传。二是利用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大力宣传。三是设立宣传专栏,固定标语,宣传车,组织宣传队进村入户、进学校社区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群群众的防火意识,初步形成了森林防火工作上下联动、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3.2强化火源管理,消除火灾隐患

一是严禁野外用火。对林区生产施工单位,采取交纳防火抵押金、落实责任人的办法,进行管理。火灾高发期,遇到4级以上的高火险天气,落实监护人员的管理责任。对入林路口、坟场等关键部位集中力量,重点布防。二是对重点林区、风景区等处,加强巡护,严把入口关,杜绝一切野外用火。三是强化督查,消除火灾隐患。实行谁督查,谁负责,谁发现问题,谁解决的挂牌督办制度。四是加强对防火重点特殊人群的管理,对林区内痴呆傻、精神病人等进行登记造册,落实监护责任人,签订监护责任书,五是与林农签订防火责任状。六是实行野外用火许可证制度。对野外生产性用火进行严格管理。

3.3抓预案落实,科学组织扑救

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对预案的启动、部门职责、扑火分工、兵力调配、后期处理做出明确规定,认真执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零报告制度、值班抽查、信息反馈登记等制度,保障组织有序,信息畅通,适时组织,按照预案进行扑救演练。

4.加强森林资源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4.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以提高队伍素质和战斗力为目标,强基础、苦练基本功。严格按照森林公安建设过硬班子、纯洁公安队伍、树立良好警风、提高执法水平的要求,不断强化队伍教育和管理,着力在提高民警整体素质上下功夫,认真落实政治、业务学习制度。

4.2加强作风效能建设,严格队伍管理

认真遵守执行考勤签到制度、请销假制度和警车使用管理规定,继续坚持把禁踏"三条红线"、严格执行"五条禁令"、"六个不准"作为队伍管理的重点。提高办案、办事质量和效率,在办案过程中,坚决杜绝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现象出现,坚持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维护法律和政策的统一性、严肃性。贯彻"谁办案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做到执法主体明确、执法责任清晰、执法目标完备、保障措施有力、严格执行一案一卷建档制度,建立办理案件登记台账。

4.3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树立林业执法威信,组织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

篇7

一、建设高山旅游强县与旅游产业化

建设高山旅游强县就是通过发挥我县的避暑气候优势和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发挥旅游主导产业的促进作用,带动交通、城建、商贸、文化、宾馆酒店、娱乐服务、以及农、林、茶等行业的共同发展,把建设成为一个新兴的华东地区最具特色的避暑休闲生态旅游城市。主要目标是:交通、游览、宾馆、餐饮、购物、娱乐六个旅游要素行业更加发达,拥有更为完善的星级酒店、避暑山庄、旅游车队等服务设施;公园、绿地占有率增大,城市园林化建设成效显著,各风景区基础设施成龙配套,与生态农业观光园、森林公园、县塔公园、城市观光及夜景工程构成旅游网络;游客量、旅游从业人员、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占的比重均达一定规模;全民旅游意识增强,文明礼貌的社会风气使游人宾至如归。归纳起来,就是要实现城市园林化、旅游产业化、设施现代化、市民文明化。

旅游产业化的目标指数:根据我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到年,我县预期将达到个亿。作为旅游支柱产业,其产值应达到亿元,年游客量应达到万人次,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床位数要达到张左右,县内旅游从业人员应达到人以上,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到年,争取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工作取得成功,风景区设施初步完善,旅游网络建设初具规模,年游客量达到万—万人次。第二步,年,高山生态避暑休闲游成为华东地区的知名品牌,旅游市场逐步发育成熟,游览项目日趋丰富,游客量与日俱增,游客逗留时间逐步延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旅游业产值逐步接近和达到预期目标。

建设高山旅游县城,要以“经营城市”的理念规划和建设城市。把城市作为经营的对象,使之具有商品的性质,适用商品经营的规则,最终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因此,一是形象定位问题。根据县情,要依托避暑气候优势和风景资源优势,以生态旅游休闲避暑城的鲜明特色形象出现在旅游市场上;二是规划与功能体系建设问题。规划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使布局更加优化,避免重复建设。要善于应用现代营销理论,通过市场细分,确定主要的目标市场和营销策略,争取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中。三是城市的包装。不仅要通过新闻媒体、文艺作品、旅游交易会等形式广为宣传,还要在城市建设中,喧染旅游县城的氛围,使旅游者进入县城就能感觉到强烈的旅游城市气息。四是正确处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城市建设不单纯是投入,要注重投入与产出的协调,“以地促路、以路促城”就是一个成功的做法。

二、改善服务设施,整合旅游资源,构筑大旅游格局

建设高山旅游强县,一方面必须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设施,丰富旅游内涵,要尽快建成三源避暑山庄、仙风山避暑山庄。要对宾馆进行改造,升级为三星级宾馆。今后根据旅游市场需求,逐步增建一批星级宾馆和度假村。为满足不同档次游客的需要,也可鼓励兴办农民宾馆等中低档宾馆。二是要综合把握旅游业“行、游、住、食、购、娱”六个环节,改变当前“旅多、游少”、“纯观光、无娱乐”的现状,增加游览点、游览项目,特别是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如观瀑、戏鱼、狩猎、探幽、漂流、寺庙进香、登山攀岩、农业观光、农家访问、烧烤垂钓、森林旅游、畲寨风情游,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表演节目,如茶艺表演、地方戏曲、武术等,增强景区吸引力,既要让游客“进得来”,又要让他们“留得住”,同时,要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营造浓厚的旅游氛围,让游客获得更多游趣的同时,也让景区得到更多的效益回报。

⒈鲤鱼溪—仙风山风景区。

当前,建设高山旅游县城的切入点在于建设大鲤鱼溪生态保护区。根据旅游发展的要求,结合东洋溪整治,将狭义的浦源鲤鱼溪扩展至范围更广的鲤鱼溪。上至吴山底水库,下至东风电站坝头,长达多公里的东洋溪流域,两岸茂林修篁,郁郁葱葱,数十万尾锦鲤遨游溪中,人鱼同乐。既可极大扩充了鲤鱼溪的旅游容量,同时由于东洋溪成为鲤鱼溪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加快了旅游县城建设的步伐,使之成为创造中国生态保护之最的纪录。同时,浦源、七步的城镇建设也要纳入县城规划之中,与之相协调,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浦源村作为鲤鱼溪大旅游区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应进行大规模的改造。要将该村划分为新区和旧区两大部分,新区沿省道两侧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新村,旧区则保留原汁原味的明清时代水乡建筑风格,一切不符合的建筑则予以拆除或改建,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当前,要将鲤鱼溪风景区收归县旅游局直接管理,彻底改变该景区管理混乱、卫生状况差的现状,加快引水排污工程建设,保持整洁的卫生状况和绿树成荫的生态环境。

仙风山省级森林公园与鲤鱼溪近在咫只,其间上洋村的千亩田园风光与鲤鱼溪古村的风格极为融合,颇有游览价值,为此,应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规划、建设、经营。可将浦源至仙风山的公里道路改为铺石步游道,辅以绿化带建设,交通工具可选择马车、轿子,游趣更浓。

⒉九龙氵祭—官山风光带。

九龙氵祭瀑布群风景区,以自然景观的观赏为主线。要改原出口为进口,实行水陆并进,水路由一级电站处修筑拦溪坝,沿溪乘船直达四叠瀑,陆路由骆驼峰而下,在四叠瀑上修铁索桥连接对岸,而后沿溪修栈道遂级向上到达一级大瀑布。同时,要抓好九龙祭瀑布风景区配套建设,增设与景区相协调的拟木式的亭台楼阁,进一步丰富旅游项目,延长逗留时间,留住游客。一级大瀑布附近可增设上山索道,或由轿子代步,为中老年游客提供方便。

官山位于九龙氵祭东北部十多公里处,以金钟挂梁寺为中心的方园平方公里范围内景观资源相当丰富,幽、奇、险、秀是其特色。官山水电站的建设为该景区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拟于近期组织人员进一步勘察,颁发保护规定,并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开发。

⒊滴水岩—九龙石窟后垄溪流域—陈峭鸳鸯溪风光带。全长公里的后垄溪陈峭鸳鸯溪,水源丰富,溪水清滢,沿岸峰奇石峭,有着广袤原始次森林,其中有古老、珍稀、特大的古银杏王,红豆杉林,罕见的古松林、枫叶林、古梅花、桂花,还有珍稀野生动物猕猴、鸳鸯、白鹇等,沿岸尚有古廊桥、土炮楼、古民居、古道等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已被上级旅游部门列为霍童溪流域生态旅游区开发重点。此处拟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线,使游客充分体会到回归大自然的真趣,其建设方案尚待进一步研究拟定。九龙石窟景区景点集中,游客评价甚高,可列为生态旅游精品,因其投资规模不大,可作为群众性集资开发旅游的试点。当前要初步完善九龙石窟风景区游道、桥梁、亭阁等基础设施,早日出售门票,接待旅游团队,使景区进入规范化经营的轨道。

⒋咸村畲寨—古民居—川中溪流域风光带。

咸村云门村是畲族聚居地,也是我县重要的水果产地,位于—宁德县际公路侧,交通便利,可开发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线路。云门、川中两村之间的川中溪,属于霍童溪流域,该处风景优美,群众称之为“小桂林”,是休闲度假旅游的理想场所。洋中村的孙氏古民居群规模宏大,特色显著,可建成为古民居博物馆。

⒌宗教旅游线路。

灵峰寺、方广寺、林公宫是我县三大宗教寺观,可以开发宗教旅游线路。特别是灵峰寺的监斋菩萨,台湾信徒称之为“万岁神”,在台中、台南等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已有三批台湾旅游团到灵峰寺进香、朝拜。“名山必有庙”,宗教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中老年游客的重要因素,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要积极努力,促进其发展。

三、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是个农业县,必须做好旅游与农业、林业共同发展这篇文章。农、林有关部门在制定计划、申报项目和安排资金时要考虑到与风景区建设、旅游业发展相结合。

⒈农、林业与旅游。县政协委员提出了“我县必须打响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牌子”的提案。目前,县城四周的狮子山、奇仙岗、银屏峰及县塔公园都已建起一些旅游设施。南庄村后山的森林在县城周边一枝独秀,要加强荒山绿化和生态保护,逐步达到南庄森林那样的水平,使县城四周群山林深叶茂,满目青翠。要以仙风山省级森林公园和东洋溪流域的绿化工程为龙头,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强化森林资源运营和总量扩增。如此,不仅能改善县城小气候和旅游视觉环境,而且为旅游县城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在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同时,也要加强森林防火、防盗工作,合理布置防水隔离带,种植木荷等防水树种,配齐消防器材,增强应变能力。要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如各乡村的红豆杉、后垄、秋楼的古银杏王、古松林、枫叶林,七步岭头的古柳杉王,纯池祖垄的古桂花树,都弥足珍贵。建设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园,是目前实现旅游与农业、茶业有机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游客在观光园中休闲,在茶艺馆中欣赏茶艺表演、品茶,消费时新果肴,购买土特产品,既可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提高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同时为旅游增添特色,一举数得。要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竹木资源,开发根雕、竹木雕等各种旅游工艺品的生产。县科技开发中心、菜根香公司将农产品制作成小包装的旅游产品,作了有益的尝试,通过各乡镇、各部门共同努力引进外资合作开发,就有可能逐步达到浙江海宁榨菜那样的规模经营,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些旅游产品流通到那里,旅游的影响就扩大到那里。

⒉茶业与旅游。旅游茶艺表演,是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的结合点之一,应着力扶持促进。高档茶的价格为什么高,顾客买的一是茶的品质,二是茶的牌子,主要是它的文化内涵。安溪由一个穷县变为现在的茶业强县,其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官司茶是我县茶叶中的精品,早年“官司工夫”制作的是红茶,特点是条索紧结,芽叶肥厚,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亮,香气浓郁,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奖。当时茶商以官司茶掺入其他茶叶中制成的成品,每担市两黄金。这个事例对我县茶业发展应有所启发。近年来,我县狠抓茶叶质量,加强检测手段,降低农残,改造茶园,改善茶叶品种结构,选送的参展产品在京荣获金奖、优质奖。紫云茶业公司申请了以九龙祭源头——圣银楼为名的注册商标,以瀑布景观作为包装的图案,实践了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的有机结合。应重点培育、扶持茶业龙头企业,善于利用加入后带来的新机遇,努力引进财团资金,组建茶业集团,打响特色茶叶品牌,增添地方旅游产品。

⒊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促销。在机构改革中,可组织职能相近的部门成立全县地方产品网络销售中心,扩展农村社会联动网的作用,并建立《旅游网站》,在宣传旅游风景资源的同时,宣传高山茶叶等地方产品。

此外,旅游业的发展还牵涉多个行业:环保和经贸部门在审批引进的工业项目时,要把好关,确保我县生态环境不受污染;要加强旅游与文化的协作,开发民俗风情、风味小吃、地方戏曲、武术、礼仪,整理民间传说,加深文化内涵;要加强旅游与宗教的协作,发挥名刹古寺的作用,开发宗教旅游线路,吸引港澳台中老年游客;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市场管理,打击不法经营,为旅游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要美化市容,规范市政,加速城市园林化进程;要进一步完善城乡交通路网建设和运政、路政管理,改善运力结构,改善路况,保障旅途舒适、便捷、安全。因此,旅游主导产业的树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县一盘棋考虑的问题。要举全县之力,才能有效地推动旅游产业化进程。

四、当前发展旅游业的重点工作

—年是我县旅游产业化的第一步,其工作的重点是:

⒈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抓紧抓好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工作,是实现旅游产业化的突破口,是当前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以申报工作为契机,做到申报与建设相结合,提升等级与自我完善相结合。同时充分认识申报工作的任重道远,做好思想准备。当前,申报工作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申报程序,组建工作班子,尽快推动申报工作上轨道。二要尽快取得省建委对我县申报国家级风景区的初步认可,早日迎接省级专家组到我县考察评定。三要开展风景区资源普查工作,制作符合标准的文字材料和音像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总体规划。

⒉以建设旅游避暑休闲度假为目标,尽快完成总体规划。

我县旅游业的奋斗目标是把建设成华东区最具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推动旅游产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组织学者、专家对我县的旅游资源考察、评估,聘请全国知名的旅游规划专家为我县制定旅游总体规划。二是以总体规划为核心,制定各景区的详规,切实杜绝各景区盲目开发的状况。三是要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要坚持以保护为主,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通过开发促保护,通过保护促开发,实现我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⒊拓宽投融资渠道:

加入后,国内外资金进入的可能性更大,关键是要拓宽资源方与投资方之间的信息渠道,善于利用中介渠道、新闻媒体、网络渠道加速沟通。另外,业内权威人士指出,制定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固然重要,但对财团资金而言,更关注投资环境、政府办事效率等因素。省煤炭总公司已与市政府签订投资亿元开发闽东旅游业的总体合作框架协议,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跟踪落实和投资服务工作,争取投资方将我县列入第一期开发计划。旅游招商合作的方式,有合资、独资、租赁等,对风景区而言,以我县持有资源股,与投资方按比例分成的方式为最佳选择。

同时,在以往招商工作的基础上,加强招商项目论证和项目储备工作,要聘请权威单位对我县的旅游重点项目,如投资规模达万元的捆绑国债项目九龙祭鲤鱼溪旅游避暑度假区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为我县旅游项目争取列入上级资金盘子打好基础。

政府投资应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还是投入的主渠道,也是为招商引资提供更好的硬件环境。政府对旅游业的投入应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投资额度,在规划指导下,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同时,政府要帮助理顺景区门票抵押贷款的机制,促进金融部门及早介入旅游业发展进程中。

鼓励和引导好民间资金的投向,使其成为招商及政府投入之外的有效补充。其一是公益性的群众投资。年以来,我县群众自发组织筹资建设了狮子山、县塔公园、仙风山、奇仙岗、银屏峰、九龙石窟、虎头山等风景区,这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县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总结整理这方面的典型材料,加以宣传表彰、弘扬精神、鼓舞士气。其二是经营性的群众投资。可采用总体规划指导下的小区域投资方式,广泛吸引群众的小额投资。尤其是利用社会资金办好农民宾馆、酒店,补充解决我县旅游接待能力明显不足的问题。政府在土地、税收、水电、资金信贷等方面赋予优惠政策,在这过程中,探索吸纳社会资金促进旅游业发展、解决就业问题、脱贫致富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的办法。

⒋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合力。

要更有效地利用上海、福州、温州等中心城市对我县的幅射作用和拉动作用。以发展节假日休闲旅游为例,要探索如何与福鼎、蕉城、古田、屏南有效地合作,打响九龙祭—翠屏湖—鸳鸯溪“闽东绿色山水游”以及鲤鱼溪—三都澳—太姥山“闽东山海休闲游”这两条旅游综合线路的品牌,优势互补,增强对邻近中心城市客源的吸引力,成为在全国旅游市场上知名的品牌,从而成为旅游热线的办法。就全国旅游市场而言,以上两条线路对游客是“新面孔”,正因如此,潜在巨大的消费群体。加强合作,发挥地缘优势,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我县的旅游资源优势更快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茶叶、宁德海产、古田银耳、屏南老酒等地方特产也将随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消费而扬名海内外。

⒌加强宣传促销,树立知名品牌。

()在重点客源地建立旅游窗口。要依托驻沪办、上海商会、驻榕办,借助各种友好关系,建立旅游宣传、招商窗口。重点在于建立与沪、榕两地旅行社业界的紧密合作关系,寻求与上海、江浙的铁路工会、纺织工会等大系统工会的合作,针对直接客源市场进行宣传促销,力争到我县的旅游团队数量迅速增长。例如,如果吸引了万上海游客到我县旅游,按上海的人口比例是很小的,按金湖等兄弟景区的经验也是可以做到的,按一个标准旅游团人计算,那就是个旅游团,其效益是很可观的。

()要借助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电子网络、广告招贴等媒体及诗词、绘画、摄影、歌曲等文艺作品,利用旅游博览会、交易会等大型会议万商云集的机会,多方宣传旅游。要研究信息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特性,讲究宣传的艺术性、策略性、新颖性、注目性。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宣传促销。

治理好鲤鱼溪,使其达到一定管理水平后与省、市联合举办大型、独特、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华鲤鱼文化节”。

利用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天气预报档目进行宣传;

在主要客源地树立大幅广告;

在大型旅游会议如全国旅游博览会、展销会上广泛散发宣传材料,播出风光录像片;

篇8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去冬以来我市的森林消防工作实现了低发可控的目标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森林消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去冬以来我市的森林消防工作又一次取得了好成绩。这其中固然有天帮忙的因素,但主要还是我们加强自身建设,积极谋划,科学防控的结果。主要有四方面的做法值得肯定。

(一)周密部署,参谋作用日益凸显

按照提前研究、全面部署、狠抓重点的工作思路,去年10月份,各级各地就对冬春森林消防工作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周密部署。市森林消防办公室及时制定下发了《市今冬明春森林消防工作方案》。市、县、乡三级政府和森林消防部门召开会议,层层部署落实。各级各地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了春节、元宵、清明等重点时期的森林消防工作。市政府了《关于做好清明节期间全市森林消防工作的通告》,规定3月28日至4月6日为全市森林禁火期,禁止明火上坟和林区一切野外用火。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都能亲自部署森林防火工作,重点时节和高火险天气亲自带队督查,扑救森林火灾亲临现场协调指挥。市、县森林消防办和森林公安在宣传教育、巡查督察、信息传递、上通下达等方面,重点突出、操作规范、针对性强,发挥作用较好。特别是在森林火灾的扑救中,注意掌握天气情况、随时分析火情变化、根据林相和植被利用地形等综合判断,提出森林火灾扑救的意见,为领导出谋划策,参谋作用日益凸现。

(二)加强宣传,全民防火意识逐步增强

各级各地针对森林火灾多发和森林消防工作中的不利因素及突出问题,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各种手段,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森林消防氛围。去冬以来的森林消防宣传工作,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重点开展了新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的宣传。在面向社会开展宣传的同时,去年12月23日,市森防办召集各县(市、区)森防办主任、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集中学习了新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二是开展森林消防宣传月活动。2月26日,市森林消防指挥部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法制办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市广泛深入地开展以“守护绿色家园,关注森林消防”为主题,以宣传《森林防火条例》和提倡“无烟扫墓,文明祭祖”为重点的森林消防宣传月活动。三是制作挂图,开展宣传。3月份市森防办制印了12000份《森林消防宣传挂图》,在全市各地广为张贴,营造了更为浓厚的森林消防氛围。

(三)加强巡查,野外火源管理更加到位

一是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各级各地根据省厅护林员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和市林业局《关于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对护林员队伍普遍进行了调整和充实。目前全市共有护林员2000余人,火源管理更加到位。二是开展正常管护。高火险天气全市护林员上岗到位率明显提高,对重点林区、风景名胜区等重点部位、重点地段的火源管理进一步加强。护林员基本能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灭、积极扑救,对违章用火劝阻不听的,报乡镇及时处理。三是实行重点监护。对痴呆傻等特殊群体,镇、村落实专门人员跟踪监护,消除隐患。四是加强巡逻检查。高火险天气,县乡两级整体联动,开展“清火”行动,深入林区开展野外用火巡查督查。清明节等重点时期,各级各地还组织督查组,开展明查暗访,促进了森林消防各项措施的进一步落实。

(四)健全网络,扑火能力进一步增强

各级各地普遍加强了森林消防队伍和森林消防物资储备库建设,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森林消防网络进一步形成和完善。去冬以来,各地按照力量均衡、布局合理的要求,新建了一批森林消防队伍。对原有基础较好的乡级森林消防队,通过提高人员素质、增加装备配备、落实经费等手段,提升为县级森林消防队伍。通过解聘一批不合格队员,招聘一批符合要求、素质较高的新队员,充实了各类森林消防队伍。据统计,全市现有专业森林消防队2支,计50人,半专业森林消防队200支、计5000余人,其中可跨县际调度的20余支,近400人。从制度建设、队员培训、队伍装备、调度使用等方面着手,狠抓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努力增强队员的纪律性,提高战斗力。各地在确保现有森林消防器材完好、齐备的基础上,普遍增加投入新购了一批消防物资,有效地提升了装备水平。全市现有对讲机200余只、风力灭火机近800台(其中进口风力灭火机占1/5),除此之外还有油锯、割灌机、高压消防水泵,装水消防车、运兵车、消防宣传专用警车、发电机组、手持GPS护林员定位监控系统终端、2号扑火工具、消防铲、灭火水枪、柴刀及一定存量的灭火弹等消防器具。市内各地的森林消防力量和消防物资相互支持、合理调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今年1月,市森林消防办公室组织举办了一期200多人参加的森林消防业务培训班,内容涉及林火理论和扑火安全知识,地形图常用知识,对讲机使用与保养和风力灭火机等扑火器具操作技术等。各级各地对森林消防队伍普遍加强了培训,各级指挥系统基本能做到信息畅通、方案具体、高效、处置科学。

二、认清形势,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森林消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当前尽管森林消防形势总体较好,但是随着森林防火期的临近,森林火灾有抬头的迹象。前几天全市就发生了2起森林火灾。我们不能将几起零星的火灾仅仅视为偶发事件,而应该将之当作一种信号。如果我们的工作稍有松懈,我市又极有可能进入新一轮的森林火灾高发周期。我们一定要有危机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从客观因素分析:(一)全球气候日趋变暖,森林火险等级升高。今年以来,澳大利亚、智利、美国等一些国外地区频现森林火灾,国内南方地区,特别是湖南、江西、云南等地的火灾也较为严重,这些案例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意识到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容乐观,全球已进入森林火灾高发周期。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冬极有可能是暖冬,森林消防形势更是严峻。(二)森林火灾连年低发,可燃物载量增加。一方面,近年来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林间可燃物载量成倍增加,另一方面,生物防护林带尚未形成,而林下杂草却四处丛生;再一方面,迹地更新后的林木正处于易着火的中幼林期。当前气温偏高,植被凋零,枯枝落叶蓄积,加上天干物燥,火险等级居高不下,稍有不慎,极易酿成大的灾害。

从主观因素分析:一是由于近年来森林消防的形势一直较好,各地对森林消防工作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无形中可能会下降,从而产生麻痹侥幸心理,出现“工作疲软”现象。二是“两支队伍”建设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资金投入少,人员报酬低,装备水平差,护林员队伍上岗率低,森林消防队伍布局不尽合理,反应速度不快,战斗力不强等问题在部分地区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三是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不够周详,扑救组织指挥能力有待加强。有些地方,在发生火情时,组织扑救不够及时,往往等酿成火灾后才开始调动力量支援;在火灾扑救中,不能掌握火场全局,不善于科学、灵活地运用战略战术,参谋作用发挥得不充分;明火扑灭后,没有留足人员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清理火场,往往造成死灰复燃。

总之,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形势都非常严峻。作为森林消防部门,我们自身千万不能麻痹,宁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把形势估计得严峻一点,唯有立足于防大灾救大火,做好政府参谋,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才有可能保持成绩和不断地开创森林消防工作新局面。

三、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坚决打赢今冬明春的森林消防攻坚战

作为职能部门,做好森林消防工作,离不开这么几项工作。即:要当好参谋,努力引起党委政府的重视,得到支持;加强宣传,不断提高全民安全用火的意识;加强管火和扑火两支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这里有几条标准或者说要求,我想提出来与大家探讨。防火办的工作有没有到位,就要看思路是否清晰、参谋作用发挥得如何以及平时的工作是否有条不紊;党委政府是否真正重视,关键就要看清明等重点时期的管火力度大不大;宣传工作是否到位,不是看出动了多少宣传车、悬挂了多少横幅、张贴了多少标语,而要看森林消防工作是否深入人心;考验扑火队伍的战斗力,要看森林火灾控制率有没有降下来,有没有过夜火;护林员队伍建设的成效如何,就要看森林火灾的发生率。森林消防工作离不开这几项,关键是要我们一项一项地抓落实。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全面落实森林消防工作行政领导负责制

积极当好党委政府参谋,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森林消防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保证。要积极推进森林消防工作行政领导负责制的全面贯彻和落实。要真正建立和落实森林消防工作各级领导分片包干责任制,实行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山头地块,构建一个县、乡、村三级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森林消防责任体系,并逐级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细化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将每个山头地块的森林消防责任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不断提高全民的安全用火意识

加强宣传始终是我们做好森林消防工作的重要环节。各地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进一步做好今冬明春的森林消防宣传工作。

一要突出宣传重点。针对秋冬季节农事活动频繁,野外用火增多的实际,要广泛动员和组织乡村干部、护林员深入林区和山头地块,做好部分群众的宣传说服工作,提倡安全用火、科学耕作,反对无序烧荒、烧灰。针对部分地区群众在春节、元宵等节日期间有“送坟灯”等习俗的实际,要大力提倡“无烟扫墓,文明祭祖”;针对现阶段出现的放“孔明灯”现象,要特别加以正确引导,广泛开展宣传和警示教育,使居民意识到这种行为存在的火灾隐患。

二要丰富宣传形式。除了设置固定宣传牌、发放宣传年画、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播放公益节目、编发防火短信等宣传形式之外,要有所创新,力求喜闻乐见。对全市主要风景区、入山道口的“虎威威”立体宣传卡通要进行刷新。

三要拓展宣传广度。充分利用电视、电影、移动通信、互联网、广播、报刊、墙报等公众媒体,反复宣传,使得宣传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讲,无人不晓。要广泛深入地开展“面对面”宣传,加强对中小学生、城镇居民、农村孩童、老年人和痴呆傻人员等群体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做到不漏一人,不留隐患。

四要确保宣传实效。要深入开展森林消防形势宣传,充分利用正反两方面典型,宣传森林消防形势的严峻性、森林火灾后果的危害性和森林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把森林消防工作融入到林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营造出浓厚的森林消防氛围,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森林火灾的防控能力

一要切实加大投入,争取更多的资金来源和优惠政策,保证各类护林员和森林消防队员的薪酬待遇,确保其工作积极性。森林消防部门要与林技部门通力协作,统筹使用好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经费,建立起县级统筹、乡级具体抓落实的运行机制。当前,各地更要包装好项目,积极争取省里“森林生态效益公共管护经费”。今年临海市的“护林员考勤系统”项目就争取到省里专项资金支持。对此,希望各地要引起重视,编制项目,申报争取管护经费,用于森林消防。要开动脑筋,抓住机遇,乘势推进森林消防工作的上水平、上台阶。

二要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在现有队伍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合理布建,力求形成网格化的队伍布局。通过资金倾斜、规范管理等途径和手段,切实加强县级可调度的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以有效提升县域调控能力。要加强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火灾扑救能力,一旦发生火情,确保拉得出,打得赢;要创造条件推行森林消防队伍半军事化管理,提高执勤率;要全面推广在重要时段重点地区森林消防队伍集中待命的有效做法。

三要加强基层护林员队伍建设。各县(市、区)要根据《关于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参照《关于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建立护林员队伍,配足配齐专职护林员。要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广GPS检测平台,对护林员进行监管,切实提高护林员的上岗率,并结合“巡山日记”制度,强化护林员考核,使管理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

四是加强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森林消防物资储备库,各地要进行一次再检查,及时增添扑火用具,尤其是要争取资金购置高压水泵和进口灭火机等先进高效的扑火器材,以保障扑火需要,提高科学扑火水平。

(四)进一步完善预案,不断提高科学扑火的水平

在现有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的森林消防形势,各地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一套操作性强的扑火规程或实施方案。要逐步完善立足于县、乡级扑救重大和一般森林火灾的运行机制,制定不同火险条件下的应对措施,确保各级政府和森林消防部门能够适应火险情势变化,及时、有序、合理、高效地安排各项工作。要认真做好突发火情的应急准备。高火险天气和重点时期,各级各类森林消防队员要全部进入临战待命状态,各类扑火器材要确保齐备完好,确保一有火情能够快速处置。各级各地在抓好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备战的同时,要发动和组织好以村为单位的义务消防队,做到“村自为战”,努力克服扑火力量不足的问题。一旦出现火情,各地要迅速出动,力争做到“打早、打小、打了”,避免酿成森林大火。行政区域交接处发生森林火灾,要及时通报,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扑灭。各级各地要高度重视扑火安全,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科学指挥、有效扑救,尤其要严禁老、弱、病、残、幼等人员参加扑火。

(五)进一步加强督查,确保森林消防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

各地要迅速开展全面森林消防检查,检查责任落实和措施到位情况,以及火灾隐患,坚决预防和遏制森林火灾的高发势头。对检查出来的隐患,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整改措施未落实引发问题的,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凡是组织领导不到位、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防火器材不足的单位,一律下发《森林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追踪落实情况。要切实加强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工作,提高查处率。

(六)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森防办的职能作用

篇9

基层应急队伍是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县基层应急队伍不断充实,在应急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各乡镇在基层应急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机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任务不明确、进展不平衡等问题。为全面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意见,切实加强我县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基本原则。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着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应急能力和社会参与程度;坚持立足实际、按需发展,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形成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

(二)工作目标。到2011年底,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建成,重点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得到全面加强;各乡镇、企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救援队伍普遍建立,应急志愿服务进一步规范,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应急救援能力基本满足本区域和重点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为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任务

(一)全面建设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由县政府应急办牵头,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依托,财政、水务、国土、林业、卫生、建设、教育、科技、民政、交通、安监、环保、农业、畜牧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单位配合,建成一支200人的“一专多能”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承担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生产安全事故,恐怖袭击、群众遇险等社会安全事件的抢险救援任务。同时协助有关专业队伍做好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物灾害、矿山事故、环境污染、危险化学品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县政府应急办负责制订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案,细化队伍职责,配备必要的物资装备,加强与专业队伍互动演练,提高队伍综合应急能力。

(二)加快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组建一支以机关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为主60-100人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在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山林火灾、生产安全事故、环境突发事件、等突发事件时,发挥就近优势,在应急指挥机构组织下开展先期处置,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参与抢险救灾、转移安置人员、维护社会秩序,配合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各项保障,协助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等工作。同时各乡镇要确定一名应急专干,每个行政村确定一名信息员,发现突发事件苗头及时报告,协助做好预警信息传递、灾情收集上报、灾情评估等工作。各乡镇要加强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严明组织纪律,经常性地开展应急培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应急保障能力。

(三)完善基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1、加强防汛抗旱专业队伍建设。各乡镇和县水利局、农牧局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农技人员、村民和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组建县、乡防汛抗旱专业队伍。村委会要组织本村村民和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的村级防汛抗旱队伍。各乡镇防汛抗旱队伍要在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统一组织下,开展相关培训和演练工作,做好汛期巡堤查险和险情处置,做到有旱抗旱,有汛防汛。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合理储备防汛抗旱物资,建立高效便捷的物资、装备调用机制。

2、加强山林防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各乡镇政府、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和山林风景区等单位,要在现有应急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数量和规模,加强防扑火装备配套建设,不断提高防扑火装备的数量和质量,经常性的开展防扑火技能培训和实践演练。在火灾易发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先期处置、信息报告等工作,严厉打击野外非法用火行为。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各乡镇要建立与公安消防、驻军、武警、森林专业扑火队伍的联动机制,配合开展扑灭火和人员的转移安置、维护社会秩序等工作,努力把火灾造成的各种损失降到最低。

3、加强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县安监局、公安局、国土资源局要指导协调非煤矿山、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单位要依法建立由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不具备单独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小型企业,除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外,还要与邻近建有专业救援队伍的企业签订救援协议,或者联合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平时要开展或协助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在发生事故时要及时、科学组织抢险救援。矿山、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单位要组织应急队伍积极参加社会化应急救援。

4、加强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特点,在现有医疗机构的基础上组建卫生专业应急队伍,并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治和现场处置设备,承担传染病、食物中毒和急性职业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其他突发事件受伤人员医疗救治及卫生处理,并进行相应的培训、演练活动。各县级医院要与乡级卫生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把组建基层应急队伍及时作为对口支援的重要内容。

5、加强公用事业保障应急专业队伍建设。电力、交通、广电、建设、燃气、电信、移动、联通等单位和基础设施运营企业,要组织本单位本企业懂技术和有救援经验的干部职工,分别组建公用事业保障专业应急队伍,承担相关领域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援任务。重要基础设施运营企业要组建本单位运营保障应急队伍。同时,要配备应急抢修的必要机具、运输车辆和抢险救灾物资,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安全防护、应急抢修和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6、加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县气象局牵头,各乡镇配合,组织村干部和有经验的相关人员(应急信息员可兼任)建成气象灾害应急队伍,主要任务是接收和传达预警信息,收集并向相关方面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做好强降雨、大风、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防范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参与乡村气象灾害防预方案的制订以及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等工作。县国土局牵头,各乡镇配合,组建地质灾害专业应急队伍,主要任务是参与各类地质灾害的群防群控,开展防范知识宣传,隐患和灾情等信息报告,组织遇险人员转移,参与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等工作。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的乡村、企业、学校等基层组织单位,要在气象、国土部门的组织下,明确参与应急队伍的人员及其职责,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培训。

7、加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县农牧局牵头,各乡镇和县公安、工商、质监、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单位配合,建立由动物防疫和野生动物保护人员及有关专家组成的动物疫情应急专业队伍,具体负责家禽和野生动物疫情的监测、控制和扑灭任务。要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加强应急监测和应急处置所需的设施设备建设及疫苗、药品、试剂和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提高应急能力。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乡两级政府是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县应急办要对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行规划,确定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数量和规模。各乡镇政府要把基层应急队伍建设作为促发展、保稳定的大事来抓,量化指标,落实责任,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公安、国土资源、交通、水务、林业、气象、安监、环保、电力、通信、建设、卫生、农业、畜牧等有关部门要制定出明确的推进本行业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按照各自职责指导推进基层应急队伍组建工作。

(二)完善运行机制。各基层应急队伍组成人员平时在各自单位工作,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集结到位,在当地政府或应急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安排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县、乡两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基层综合队伍、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相关应急预案,完善工作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同时,建立健全基层应急队伍与其他各类应急队伍及装备统一调度、快速运送、合理调配、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经常性地组织各类队伍开展联合培训和演练,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

(三)动员社会参与。通过多种渠道,努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的社会化程度。充分发挥乡镇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作用,建立群防群治队伍体系,加强知识培训。鼓励现有各类志愿者组织在工作范围内充实和加强应急志愿服务内容,为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应急志愿服务提供渠道。有关专业应急管理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把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纳入应急救援队伍。充分发挥共青团和红十字会作用,由团县委、卫生局负责组织建立青年志愿者和红十字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科普宣教和辅助救援工作。应急志愿者组建单位要建立志愿者信息库,并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

篇10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城市生态建设要求,以“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海西”为主题,以“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为方针,以实施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四绿”工程为重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扎实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不断提高全区森林覆盖率,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优美之区”。

二、建设原则

(一)统筹规划,全力实施。统筹城乡绿化协调发展,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整体发展”的要求和“三年绿化任务一年完成”的目标,加大“四绿”工程建设力度,掀起全区城乡绿化新,确保今年内全面完成全区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任务。

(二)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根据不同的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规划相应的建设内容。结合宜居城区建设、新农村建设、交通网建设和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实施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四绿”重点工程。

(三)生态优先,注重实效。规划建设以身边增绿、改善生态、优化人居环境为主要内容,促进兴林富民,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四)造改并举,建管并重。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强化森林经营,及时改造现有低质低效林分,提高森林的综合效益。加强现有森林资源保护,认真落实管护责任,巩固扩大造林绿化成果。

(五)政策引导,公众参与。制定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建设的配套政策措施,创新运行机制,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四绿”工程建设。

(六)各负其责,合力推进。在区绿化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各乡镇(街道)、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编制相关绿化规划,并组织实施,合力推进“四绿”工程建设。

三、重点工程

(一)绿色城市

1、目标要求: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加快绿化、美化、园林化建设,形成绿美相拥、森林环抱、林水相依、林路相连、山水辉映、各具特色的绿地生态系统,提升绿化水平。目前全区建成区面积5777公顷,现有绿化覆盖面积2796.2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8.4%,建成区绿地率46.05%,人均公园绿地35.69平方米。各项指标居五城区之首。今年要实现我区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提高到46.1%以上,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8.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35.8平方米以上。

2、建设任务:突出抓好平原地区、山区、开发区、军营、校园的绿化示范建设。今年创建绿色军营7个、绿色校园6个。

3、牵头单位:由区园林局、区农林水局牵头组织协调,区支前办、区外经贸局、区经济发展局、区建设局、区教育局等单位配合。

(二)绿色村镇

1、目标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以“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等非规划林地,种植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以绿化促美化、绿化促文明、绿化促致富。今年内,全区乡镇所在地绿化覆盖率由现在的15%提高到18.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2平方米提高到5平方米以上。

2、建设任务:加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力度,在已经建成的国家级、乡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4个省级生态村的基础上,通过实施造林绿化、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恢复等措施,不断提高绿色村镇建设水平。力争今年上半年完成寿山乡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抓紧推进镇等乡镇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同时,大力推进村镇绿化,选择一批中心村和生态区位重要的村(社区),建设示范绿色村庄。今年计划创建绿色乡镇3个、绿色村庄40个,基本实现每个乡镇及绿色村庄都有1处以上的公园绿地。

3、牵头单位:绿色乡镇由区建设局牵头组织协调落实,绿色村庄由区农办牵头组织协调落实,各乡镇人民政府为主负责落实。

(三)绿色通道

1、目标要求:认真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精神,以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和新一轮铁路建设为契机,着力提高公路、铁路交通主干线沿线绿化美化水平,新建高速公路两旁20~30米,铁路等交通干线道路两旁10~20米,县、乡道路沿线两旁3~5米以上范围内,有条件的地段全面建成沿线绿化带。铁路可绿化里程绿化率由92.8%提高到95%以上,县乡道可绿化里程绿化率由67.1%提高到75%以上。

2、建设任务:以温福铁路、绕城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三环路,193、195县道,寿山石文化村、林阳寺等景区景点道路,以及鼓山风景区至鼓岭、至桂湖、通行政村公路等为重点,加大投入,开展道路沿线绿化,提升全区主要通道的绿化美化档次。

3、牵头单位:由区交通局牵头组织协调,落实绿化土地,实现绿化目标。

(四)绿色屏障

1、目标要求:

大力推进全区沿路(高速公路、铁路交通主干线沿线一重山);环城(城区周边一重山)“三沿一环”的造林绿化和封山育林,积极营造混交林,优化林分结构,将沿路、环城森林打造成具有保持水土、减灾防灾、美化环境等多功能的绿色屏障。全区主要交通干线一重山和重点流域一重山宜林地的绿化程度达到100%,一重山低质低效林分补植改造面达到90%以上,主要江河和中型以上水库一重山的水土流失治理率提高到90%以上。

2、建设任务:完成“三沿一环”造林绿化面积0.28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0.19万亩。

3、牵头单位:由区农林水局牵头组织协调。

四、职责分工

(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是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的主体,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承担相应的建设任务,组织协调、扎实推进“四绿”工程实施。

1、负责落实造林地、绿化苗木、资金、劳力等事宜。

2、对辖区内所属的道路、单位及社区绿化带进行拉网式检查,加强绿地的养护管理。

3、对辖区内需要更新、维护的绿化设施,及时整改修缮。

4、积极配合市、区绿化部门共同做好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的任务。

(二)区绿化委员会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

1、区委组织部:负责把造林绿化目标完成情况纳入领导干部任期考核内容。

2、区委宣传部:牵头负责城乡绿化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关注林业、全民参与绿化的良好氛围。

3、区直机关党工委:牵头组织区直机关党员干部带头参加“四绿”植树活动。

4、区农办:牵头负责新农村建设,协调有关部门共同推进“绿色村庄”创建工作,落实“绿色村庄”任务目标。

5、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将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建设纳入我区“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生态建设总体规划,在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6、区财政局:负责筹集“四绿”工程建设资金,确保建设资金足额到位,并加强资金监管。

7、区建设局:协调市规划局、市建设局,组织指导各乡镇所在地绿地规划和绿化工作,牵头做好“绿色乡镇”创建工作。

8、区园林局:承担区绿化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建设,牵头组织、指导“园林单位”、“园林小区”等创建工作,协调落实苗木及技术指导。

9、区交通局:负责编制公路绿色通道工程规划,并牵头组织实施,做好管辖路界范围之内各类道路的绿化任务。

10、区农林水局:负责牵头实施绿色屏障建设。负责编制水库、渠道、堤坝、水电站等管辖范围内的造林绿化规划和水土流失治理规划,并牵头组织实施,做好湖泊、水库一重山的造林绿化工作。负责指导不宜耕作的坡耕地造林和农场绿化,配合做好农田林网建设。

11、区教育局: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各类学校开展校园绿化、绿化科普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进绿色校园创建活动。

12、区支前办:牵头协调驻区部队和武警部队积极支持地方城乡造林绿化和森林防火工作,搞好营区绿化。

13、区外经贸局:牵头协调开发区绿化工作。

14、区经济发展局:负责有关厂矿、企业绿化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落实绿化厂矿、企业绿化目标任务。

15、区监察局(区效能办):负责开展城乡绿化监察、部门绩效评估和效能考核。

16、区科技局:加大城乡绿化科技支撑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和水平,加强植树造林、园林绿化、水土流失治理科研开发和成果推广。

17、区国土资源局:负责编制矿山植被恢复和“青山挂白”治理规划,并牵头组织实施。

18、区文明办:负责指导创建文明单位机关的绿化美化工作。

19、区卫生局:负责全区医院、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绿化美化。

20、区环保局:牵头负责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

21、区人事局:提供造林绿化人才支撑,与有关部门联合表彰城乡绿化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22、区广电局: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多形式宣传报道城乡绿化工作。

23、区总工会:发动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参与地方造林绿化工作。

24、团区委:发动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地方植树造林工作,开展“保护母亲河”植绿行动、种植“青年林”等活动。

25、区妇联:发动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双学双比”、创建“巾帼绿色家园”、建设“三八绿色工程”等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绿化委员会领导挂帅,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工作落实。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的建设开展。

(二)保障苗木供应

充足的优质苗木是保障工程建设成效的基础。要根据“四绿”工程的特点,分别选择绿化苗木,以乡土树种为主,辅以外来树种,尽量多用开花植物、彩叶树种,提高绿化档次、丰富绿化景观。区园林、农林水部门要按照建设需要,抓好绿化大苗的生产供应,要做到“常年备苗、常年供应”,保障绿化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绿化苗木补助资金。

(三)鼓励社会造林

创新义务植树的方式,大力开展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和林地绿地认建认养活动,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开展单位庭院和住宅小区绿化美化,鼓励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和阳台绿化,不断增加城市绿量。创新社会造林的激励机制,确保业主投资造林的收益权,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林农兴林致富的积极性。

(四)坚持依法兴绿

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公路法》、《铁路法》、《水土保持法》、《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城市绿化“绿线”管制制度,对新建、扩建工程项目要严格按照新城区绿地率30.1%、旧城区绿地率25%的指标留足配套绿化用地,并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全面落实管护责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林地、绿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城乡绿化成果。

(五)健全奖惩制度

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纳入各级各部门任期目标的重要考核内容,今年重点考核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应定期向区政府和区绿化委员会上报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实施情况。区委、区政府将适时组织检查并召开汇报会听取开展情况汇报。区监察局、区效能办要组织开展专项监察(督查),推动工作落实。各牵头单位要制定考评方案,及时对“四绿”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考评,并将结果上报区绿化委员会。年底,区绿化委员会对工作开展好、成绩突出的单位和部门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效果较差的单位和部门将进行通报批评并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