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政策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经济政策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对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式的划分,多年来学者们一直以技术创新活动的诱因为标准将其分为技术推动模式和市场需求拉动模式20世纪80代以后,出现了一种折衷观点,即双重作用模式除上述三种模式外,一些学者还提出了其他的模式,如行政驱动模式、政策驱动模式综合作用模式等依据技术创新动力的作用途径,本文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分为内部综合驱动力和外部综合驱动力两股力量内部和外部综合驱动力又分别由方向相反的内阻力和内驱力两股力量所构成(一)内部综合驱动力的构成要素内部动力因素是指由企业内部所产生的驱使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因素,分为内驱力和内阻力。内驱力构成要素为:(1)企业家和员工对创新的追求,它表现为创新精神和创新偏好,这种精神和偏好能激发或诱导他们的创新行为。(2)企业对技术积累的追求,因为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前提条件是提高企业的技术积累(3)企业对自身形象的关注内阻力构成要素有:创新的R&D费用、创新的风险和惯性因素等。
(二)外部综合驱动力的构成要素
外部动力因素是指那些存在于企业夕卜部并对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行为产生较大影响或形成“外部动力场”的诸多因素。企业内部动力因素只有在外部动力因素的诱导、唤起和驱动作用下,才能转化为实际技术创新行为中的内在动力机制。外部动力因素较多,一般讨论中所涉及的技术市场、政府等均属于外部动力构成要素这些力量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种:科技发展的推动力、社会需求的拉引力、市场竞争的激励力以及政府政策的影响力等这些驱动力的作用大小,会受到资源(包括科技资源、人才资源、资金信息、自然条件等)制度(主要包括包括知识产权制度)文化(包括观念)以及产业的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资源、制度、文化产业状况等要素也是构成企业技术创新的约束条件,是技术创新的外部阻力。
(三)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来自于两股力量:外部综合驱动力和内部综合驱动力。外部与内部综合驱动力的大小和作用方向分别取决于相应的驱力与阻力的大小如果阻力大于驱力,则(内或外)综合驱动力为负,对企业创新活动具有抑制作用。反之,则具有促进作甩同样,企业是否进行技术创新,要视内外综合驱动力的相对大小。如果最终的影响力为正,则企业具有创新的动力。
二、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政府政策对技术创新活动影响的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得出的结论也迥然有别比如,曼斯菲尔德在1996年对美国、加拿大以及瑞士三国的税收政策的效果作了评价研究后,认为税收政策在激励创新活动上的效果并不理想吣而国内有学者则发现在国家各项宏观政策中,只有税收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影响作者解释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中国是一个资金较为紧张的发展中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不足,从而有效地减少技术创新因资金不足引致的疲软
从70年代开始,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相继对政府管制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有学者认为,技术创新活动是在政府的管制下诱导出来的,因为政府管制产生了对于技术创新的需求,从而人为地开拓或者说创造了一个新的技术创新领域或者方向。也有的学者认为,政府管制可能成为技术创新的一个障碍。比如,环境方面的规章制度使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下降了大约1%,有些估计甚至更高。还有学者认为,无论管制的效果是正的还是负的,证据都表明它不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丨性有学者对美国11个工业部门中管制影响技术创新方向的研究后发现,政府管制通常是一个影响技术发展的次要的而不是主要的因素。
笔者认为,政府政策作为影响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影响是肯定存在的。至于其影响力的大小以及方向,应视不同产业部门的具体性质以及相应的特定历史环境来具体分析。政府政策之所以能够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影响,是因为政府政策可以影响到技术创新过程中制度环境方面的不确定性,从而改变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并通过这种改变来影响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更确切地讲,政策的影响在于增加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约束条件,使创新行为在新的约束条件下重新达至新的均衡,拿环境政策来说,一项具体的环境政策和标准的实施,必然会迫使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加清晰技术创新的领域更加特定化。
三、环境政策对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
环境保护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环境保护政策是否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二是这种影响的方向如何,即环境保护政策是激励还是抑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三是这种影响的强度有多大,即能否刺激实际的技术创新行为发生。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和手段主要有:法律规范手段(包括环境标准);与绿色技术创新相关的专利保护制度;经济手段;财政手段;产业政策;其他措施和手段这些手段和措施作为一种外生的约束力量从不同的侧面会影响到企业技术创新的行为。
环境保护政策是从内驱力、内阻力、外驱力、外阻力四个方面对技术创新施加影响的。
(一)对内驱力的影响
由于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外部性的存在,即企业的生产活动是建立在内部经济性的前提基础之上,而很少考虑生产的外部性问题,这实际上暗示在现有的生产和技术范式条件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活动都是致力于减少生产的边际内部费用,而不考虑生产边际外部费用的增力卩。简言之,传统范式下的企业,本身是缺乏(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在激励机制的只有在受到环境成本政府法规、市场力量和公众压力等因素的刺激作用下,企业才有可能在技术创新时考虑和采用“同时减少生产和消费外部边际费用”的技术[7]整体来看,环境保护政策有利于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驱力首先,环境成本的加大,受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企业的创新意识以及技术积累的追求将更加强烈。因为企业只有通过进行技术创新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才能最终减缓或抵消由政府环保政策硬约束所带给企业的环境成本其次,随着绿色化意识向生产、消费和贸易等领域的逐步渗透,绿色已成为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大绿色技术的积累,以提高其整体的竞争实力环境法规环境成本以及消费者偏好等竞争要素的改变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战略决策依据、方法与过程,并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竞争舞台。企业只有以积极主动的战略去面对新的竞争结构,充分利用新的环境 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再次,随着环境保护强度的加大,社会整体环境意识的提高,绿色化的企业无疑将在融资、获得政府支持获得同行信赖、赢得消费者认同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将迫使企业更加注重其环保形象,从而主动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
(二)对内阻力的影响
关于技术创新的内阻力,安立仁和席酉民等学者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将内阻力分为创新的R&D费甩创新的风险和惯性因素等三类。
创新的R&D费用取决于某项技术的转化和应用难度、企业对某项技术的掌握程度、开发的时间等,其中,创新时间的长短对R&D费用有着重要影响。Scherer曾作过计算机模拟,发现创新时间越短,则开发成本越高,创新的阻力也就越大
创新的风险主要受制于技术创新失败的最大损失值和创新失败的概率或风险度,最大损失值越大,风险度越高,创新的风险也就越大一般说来,具有开拓精神,且对市场信息有充分把握的企业,其风险度的赋值就小。
惯性阻力因素反映的是创新产品与原有产品之间的资源重叠使用的程度当创新产品同原有产品相比资源差距很大时,则阻力将会很大,从而成为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的主要阻力。这一点能解释为什么那些技术实力雄厚、且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往往创新动力不足。
环境保护政策如何影响这三种阻力因子呢?我们可以从积极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来进行分柝。
积极方面的影响表现为:首先,政府的财政和产业倾斜发展政策能大大缓解企业在进行技术开发时所面临的R&D经费的不足,从而降低了R&D费用。其次,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展,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绿色技术会逐步成熟,绿色技术的扩散速度也会明显加快,这将有助于企业对绿色技术信息的掌握,增强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信心,并降低创新的风险。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创新的内阻力或总费用相应降低,从而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
消极方面的影响则表现为:首先,绿色技术的开发需要投入额外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增加了与R&D有关的创新开发费用。其次,由于绿色技术本身的不成熟性和小批量,绿色技术创新在初期往往表现出高成本低收益的特征,所以,这种创新缺乏益还与知识储备、技术技能有关,因为现有的技术系统中的知识储备仅适应于已有的技术范式(非绿色技术范式)此外,绿色技术的扩散需要有一个通过“干中学”、“用中学”来提高技术工人的操作技能并完善技术的过程。上述诸因素决定了绿色技术具有技术性强、复杂程度高、难度大、风险大、技术投资和运行费用高扩散速度慢等特点,并且绿色技术还必须与原有的技术进行耦合,从而导致开发的难度和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从成本的角度看,环境保护政策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又施加了不利的影响第三,虽然绿色技术使创新的方向和边界更加清晰,但同时也增加了创新成功的风险程度。一方面,由于绿色技术尚不十分成熟,与其他技术相比,同绿色技术有关的生产工艺、原材料、循环技术的知识积累相对缺乏,相关信息的交流和传递也十分有限,这降低了信息的可获取性,增加了创新的风险与成本,使得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某项技术在经济和技术上是否适用于自身的具体情况缺乏信心,从而使风险度变大;另一方面,增加的创新投入无形中又加大了技术创新失败的最大损失值,使得创新的风险增大第四,从对惯性因素的影响看,环境保护政策导致企业转换成本的增加。随着污染治理由末端治理向预防控制(全程治理)的转变,环境原则被整合进创新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包括认知、分析、定义、开发、选择、精炼、详细规格、开发实施、生产扩散市场化等,这必将导致企业的生产工艺改进幅度增加,管理等非技术因素的变更较大,资源重叠使用的可能性相对会变得较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会受到抑制。
应当指出的是,绿色技术创新的内阻力有些在环境政策引入之前就已经存在着,如开发费用的昂贵、信息的不确定、转换成本较高等,这些内阻力往往还成为阻滞企业创新的主要障碍因素有些则是环境政策引入后加大的内阻力,如开发投入的额外增加、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时间耗损、污染治理模式变革(由末端治理向全程控制的预防治理转变)所引起的转换成本增加等
(三)对外驱力的影响
首先,假设在环境保护政策引入之前技术创新的动力已处于均衡状态,那么,环境保护政策在四种外驱力中影响最甚的是社会需求拉动力不言而喻,绿色需求及其形成的巨大绿色市场将成为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强大外在动力。调查表明,有89%的美国公民对其购买产品的环境影响十分关 的费用。绿色需求正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并且不断增长的需求热点,它必然推动绿色市场的不断成长据预测,在本世纪初期,绿色市场总交易额将突破3000亿美元。
其次,环境政策的实施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政府制定的其他政策这是因为当现有的政策与环境保护的政策和目标相冲突时,政府会逐步改变已有的政策规定,以使政策体系更加科学化这种由环境政策的实施所引发的政策体系的自我调整,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环境政策刺激效应的发挥资源价格政策是这方面最明显的例证由于现行的自然资源价格一般都远远低于边际机会成本,有的甚至低于边际生产成本,因此,“资源无价,原材料低价”的扭曲价格体系被公认为是导致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绿色创新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为了达到推动环境保护的目的,必然会逐步建立全面反映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的资源价格政策,而这种政策的调整则会在相当的程度上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推动作用。
(四)对外阻力的影响
相对来说,环境保护政策对外阻力诸因素的影响就小得多,并且这种影响多数是积极的。比如,环境产权体系建立等制度性改革将有助于外部性问题的解决;绿色文化的兴起将有利于缓解文化观念的约束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有利于企业开展原创性的技术创新活动;国家对相关产业(如环保产业)的支持将有助于改善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使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更易于进行
(五)综合影响
以上分别从四个方面讨论了环境保护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综合起来分析,环境保护政策总体上有利于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图1)
四、时期效应和强度效应
环境保护政策对技术创新的激励分为两种效应:时期效应(time~e?fect)和强度效应(stiingency-effect)时期效应指随着环境保护政策实施时间的延续,其对技术创新的刺激力逐步增大这种效应来自于:(1)政府管理技能的提高。随着环境保护政策的逐步实施,政府对执行有关政策的熟悉程度不一定意义上也意味着刺激强度的增加(2)政策的连锁效应环境政策的实施,将推动其它的政策做相应的调适,从而引起政策的连锁效应,后者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政策的约束力和刺激力。(3)公众和舆论的压力环境政策的实施,将唤起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并改变其消费偏好。(4)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绿色贸易壁垒等。上述四种因素的影响力,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加大 新的刺激力之间存在着的相关效应,即政策强度越大,刺激力越强但政策强度与刺激力之间并非简单的线形对应关系,而存在一突变点或临界点,或者说环境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刺激具有阈值效应(thresholdeffect)在阈值以下,政策强度与刺激力之间存在线形的对应关系,但不足以触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实际行为发生当环境政策强度达到临界水平时,其刺激力开始成倍增加,并触发企业开始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之所以存在阈值,是因为在阈值以下企业技术创新的阻力(外阻力和内阻力)尚十分巨大,环境政策积极效应的刺激力不足以抵消这种阻力的影响虽然企业会因此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对企业来说,在权衡创新收益与环境成本损失时,这时进行技术创新的风险仍然较大,创新的收益无法抵消环境成本的损失同时,政策强度的不足也意味着法律行政制度强制监督力不大,企业也有机可乘,并往往采取不运转治污设备、偷排、漏排等手段降低环境成本的不利影响。
环境保护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刺激是在时期效应和强度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发挥的。在临界点之前,其刺激力为一种潜在的动力,并不必然引发实际创新行为的发生。而在到达临界点以后,其潜在的动力才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判断环境政策是否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刺激作用,需要对政策强度的临界点进行分析。关于阈值的大小,由于存在多重不确定性因素,阈值有时可能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有效的区域此外,由于不同政策手段的作用机制不同,其阈值也会有大小之别而对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管理体制等)以及对于不同的对象(产业间的差异、企业间的差异)而言,情况同样如此。
五、主要结论
第一,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来自于两股力量:夕卜部综合驱动力和内部综合驱动力外部与内部综合驱动力的大小和作用方向分别取决于相应的驱力与阻力的大小。如果阻力大于驱力,则(内或外)综合驱动力为负,其对创新活动具有抑制作用。反之,具有促进作甩同样,企业是否进行技术创新,要视内外综合驱动力的相对大小。如果最终的影响力为正,则企业具有创新的动力反之,则否
第二,环境保护政策在内驱力、内阻力、外驱力和外阻力等四个方面均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施加影响。
最后,环境保护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刺激存在着时期效应和强度效应,这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决定其综合刺激力(驱动力)的大小。
篇2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新疆经济发展
一、 引言
中国幅员辽阔,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实施地区性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区域不均衡情况突出,新疆等西部内陆省份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省份。区域性不平衡使统一的货币政策在不同省份的影响程度差别较大。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效应,即指统一的货币政策作用于不同经济区域会产生的不同政策效果(王忠,2011)。本文以1990-2010年的年度数据资料,通过对比东、中、西部不同省份受货币政策的影响,比较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对新疆的影响,及新疆应采取的应对策略,对于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缩小新疆与内地的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数据来源与模型设计
货币政策传导的实证研究主要通过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来进行。尽管该模型对于变量间的联系采取高度简化的处理方式,模型的建立并不以严格的经济理论为依据,但其突出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揭示一组变量响应模型正交创新的动态行为,这也使得VAR模型特别适用于比较货币政策冲击对不同地区或不同行业的动态影响(Ganley和Salmon,1997;Carlino和Defina,1998)。本文选取全国层面的数据估计VAR系统作为比较基准,同时选择东部的江苏省,中部的河南省和西部的四川省估计VAR系统作为参考,比较分析新疆产出响应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时间和程度差异。
1. 变量选取
由于我国从1990年开始统计货币供应量,本文使用的是1990―2010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是相应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的统计年鉴以及《中国金融年鉴》加工整理得到。
区域发展变量。根据以往研究经验,以及考虑到数据的可比性、可获得性和模型的实用性,本文用人均GDP度量各地经济发展的情况。以1990年为基期,将各省份人均GDP除以其零售价格指数得到各省真实的人均GDP,取其自然对数。全国、新疆、江苏、河南、四川依次记为LQGGDP、LXJGDP、LJSGDP、LHNGDP、LSCGDP。同时,将各省CPI作为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参数,估计货币政策对不同区域的负面影响,与上文对应,依次为QGCPI、XJCPI、JSCPI、HNCPI、SCCPI。
货币政策变量。Carlino和DeFina(1998)等国外学者采用联邦基金率研究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的不同影响。鉴于国内利率机制的不完善,本文借鉴胡振华和胡绪红(2007)等国内学者的做法,采用狭义货币供给量M1作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变量,取自然对数,记为LM1。
对上述数据进行ADF检验,结果如下表:
注:①检验形式(C,T,P)中C、T、P分别表示模型中的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
②ADF检验采用麦金农(Mackinnon)临界值。
③ \+*、 \+**、 \+***分别表示在10%、5%、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在相应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变量是稳定的。
④“”表示该变量的一阶差分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所选数据都是一阶单整的(见表1),因此我们将使用这些变量模型构建VAR模型。
2. 模型构建
一般的p阶无约束VAR模型(记为VAR(P))具有如下形式:
其中,y\-t是一个k维向量,e\-t是k维扰动向量,且e\-t与t-1期及其以前的变量不相关, A\-i(i=1,2,…,P)为K×K维待估矩阵。(1)式可以用矩阵表示为(2)式,即含有k个时间序列变量的VAR模型由k个方程组成,在VAR内,每个方程的最佳估计为普通最小二乘估计。
3. 模型滞后阶数的确定
使用Eviews5.0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按照AIC准则、SC准则以及HQ准则都应该选择滞后2期。VAR模型的系数通常是很难解释的,而脉冲响应函数可以用于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因此,通常需要通过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来推断VAR的内涵。进一步,Eviews5.0运算结果表明VAR(2)的特征多项式的逆根都在单位圆内,所以VAR(2)是稳定的,其脉冲响应函数是有效的。
三、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1.J-J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Johansen和Juselius的多变量系统极大似然迹检验法对变量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根据AIC准则和SC准则,滞后期选为2。检验结果见表2。
通过对相关变量的协整检验可知,各省份的区域经济变量、货币政策变量和价格变量均存在着一至两个协整关系。表2中列出了相应的协整方程,该方程反映了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通过比较协整方程(1)-(5)中LM1的系数,我们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在各省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其中货币政策对新疆经济增长影响明显小于全国平均水平。
2.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用于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值的影响。对一个变量的冲击直接影响这个变量,并且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传导给其他所有的内生变量。为了分析货币政策对各省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强度和周期,进一步说明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本文采用Cholesky分解方法,根据脉冲响应函数,识别货币供应量对各省GDP的冲击效果。其结果见图1,横轴代表滞后阶数,纵轴代表各省GDP对货币供应量冲击的响应程度。图中实线部分为计算值,虚线为响应函数值加或减两倍标准差的置信带。
从图1可见,对LM1施加一个正向冲击后,各省的经济增长均受到影响,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大多在第2年达到高点,随后出现一个小小的波动,最后经济运行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第2年时,响应分别为全国总体:1.94%,新疆:2.11%,湖北:2.41%;四川:2.22;江苏一直处于上升态势,第二年并不是其最大响应时间。同时我们看到,新疆随后出现的波动最大,而且当经济趋于稳定之后,新疆经济的运行水平明显小于全国总体水平。我们分别比较产出变量在6年和10年的累积响应值。在6年的作用期间内,全国总体产出的累积响应值达到13.3%,而新疆仅为11.9%,其他几省区分别为江苏:15.3%,河南:16.1,四川:15.2%。10年的累积响应值也表现出类似的特征。
我们再来看货币供应量对各省CPI的冲击效果,结果见图2。横轴代表滞后阶数,纵轴代表各省GDP对货币供应量冲击的响应程度。图中实线部分为计算值,虚线为响应函数值加或减两倍标准差的置信带。
从图2可见,对LM1施加一个正向冲击后,各省的CPI均受到影响,变化趋势也基本相同,大多在第2年达到最高点,随后出现下降,在第3或第4年达到波谷,随后回升,稳定在未受冲击时的水平之上。但各省CPI响应程度上有所不同。在第2年达到峰值时,全国总体水平为190%,新疆为223%,江苏为155%,河南为212%,四川为139%;在相对稳定之后,全国总体水平为85%,新疆为114%,江苏为96%,河南为93%,四川为93%。这说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更容易在新疆引起通货膨胀。
四、 货币政策对新疆非对称性效应产生的原因分析
货币理论揭示货币政策产生区域效应的主要渠道有三个,即利率渠道、信贷渠道和汇率渠道。宋旺和钟正生(2006)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认为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是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重要原因,而汇率渠道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产生关系不大。本文借鉴上述观点,仅从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分析。
1. 利率渠道
货币政策作用的大小和调整时间的长短对同一国家的各个产业来说是不同的。如果一个区域产值的较大比例来自于利率敏感产业,这个区域受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就相对较大,即货币政策对利率敏感性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的影响较大(Taylor,1995)。宋旺和钟正生(2006)证实第二产业在我国的利率敏感性最强。将新疆与其他三个省份对比(见表2),我们发现新疆第二产业占比明显小于其他三个省份,而且四个省份对于货币政策的敏感度排序也与其第二产业占比相吻合,这说明货币政策对新疆非对称性效应与新疆产业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
2. 信贷渠道
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主要传导过程为:货币供应()贷款规模()投资()产出()。杨晓,杨开忠(2007)从信贷渠道分析造成货币政策传导的区域性差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二、非国有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三、基层商业银行信贷动力存在差异。丘斌,邓佑甜(2009)也认为传导中介的发展水平、微观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及投资和产出水平是造成货币政策传导的区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新疆金融机构的分布数量和密度明显低于其他三个省份,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进入新疆的广度和深度明显弱于内陆发达省份;其次,由于新兴商业银行进入新疆的力度不够,使得新疆呈现单一的依赖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组织结构。再次,出于效益考虑,各类商业性金融机构有明显的向大中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聚集的倾向,使得新疆金融业的规模和竞争程度远低于内陆发达省份。这些差异使得不同地区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存在很大差距,新疆地区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和市场化程度明显低于其他省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市场化程度越高,对货币政策信号反应就越灵敏,货币政策传导就越通畅,政策效果也越明显。
另外,新疆非国有经济发展也明显滞后于其他省份(见表3)。企业是金融市场上最主要的资金需求者。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响应货币政策调整的行为。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非国有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并且它们积极向银行申请贷款来谋求自身的发展,因此,它们对于货币政策变化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指标/地区新疆江苏河南四川
职工总数(万人)387206111261029
非国有企业职工数()万人1951463632631
非国有职工比重50%71%56%61%
最后,新疆资本积累少,尽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资本的流入,但是非国有化速度慢、人力资本存量小、对外开放程度低使得资本配置效率低,投资效率仍需进一步改进。
五、 政策建议
1. 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优化新疆的地区产业结构,促进新疆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另外,在完善保障机制的前提下,不断加大对非国有企业的贷款力度,尤其要加大中西地区非国有企业的扶持力度,以增强经济活力。
2. 培育区域金融市场
借助“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在保证银行信贷渠道畅通的前提下,尝试设立新疆开发基金。为推动新疆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建设,将乌鲁木齐培育成区域金融中心。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促进已有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的发展,畅通其金融市场机制;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来新疆开展业务。
3. 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首先,要提高新疆的投资效率,在投资项目的选择、实施和经营中都要强调高效率。其次,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对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作用巨大。可以通过发展高科技,建立有利于促进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的机制等方法,达到促进技术进步,进而提高新疆资金配置效率的目的。再次,进一步开放区域金融市场,鼓励信贷的跨地区流动,吸引资金向新疆的流动。
参考文献:
[1]孙天琦.货币政策:统一前提下部分内容的区域差别化研究[J].金融研究,2004,(05).
[2]宋旺,钟正生.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及原因――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6,(03).
[3]丘斌,邓佑甜.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性效应研究[J].南方金融,2009,(02).
[4]孔丹,Bienvenido S.Corte,秦大忠.中国货币政策省际效果的实证分析:1980―2004[J].金融研究,2007,(12)
[5]杨晓,杨开忠. 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7,(02)
[6]刘玄,王剑. 货币政策传导地区差异:实证检验及政策含义[J]. 财经研究,2006,(05)
[7]胡振华,胡绪红. 金融结构差异与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J]. 财贸研究,2007,(05)
篇3
关键词:货币市场 货币政策 调控作用 政策建议
一、信贷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理论关系
货币经济学的研究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信贷的市场,而理论认为信贷市场的完善是内在货币供给与外在货币供给之间的平衡关系的体现。货币经济的研究侧重在货币供给的变化所引发的总需求的变化,从而产生对市场的影响。而主流宏观经济学者是将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系统进行分析,忽略交易的细节,所以只能从价格的粘性需求来解释价格变化的根本诱因。目前新货币主义的经济学研究重点从交易过程存在摩擦和人群偏好来讨论货币供给变化后引发的价格波动。而此时,信贷学派在研究中得出信贷市场的缺陷,内在货币供给和外资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出现不平衡,此时在经济危机的作用下,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就会断裂,导致货币政策的失效。所以货币政策对信贷的影响是从金融体系稳定性上体现出来的,即良好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的促进货币的平衡而促进信贷市场的完善。
二、货币政策对信贷影响的效应分析
1、存贷均衡
从整个银行体系分析,如考虑所有的金融机构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时,货币政策对银行的信贷影响要远远大于单个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利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为例,因为准备金率的上升,银行就必须增加准备金,因此银行的可用资金水平降低,贷款数量当然就会减少,形成一种平衡。但是随着高准备金率保持的时间延长,所有的银行都会降低贷款量,而导致企业效益的降低,预期平均收益的下降就会增加风险,银行会进一步减少放贷。
2、资产价格改变
货币政策最为直接的影响是银行持有资产的改变,进而也会影响信贷政策。利用利率政策如:提高利率,利率的上升不仅会导致银行持有债券的价值缩水,还会增加银行对个人存款的利息负担,加大了贷款还款的利息,使得贷款出现违约的潜在风险等,这些都会使得银行资产减少,迫使银行收紧信贷。
3、资产组合的风险增加
在此方面,货币政策或者一些外界的经济环境变化就会导致银行的组合资产风险增加,间接的导致银行的净值发生改变,影响整体信贷的量。这些风险的体现就是利率的不确定性导致银行对市场风险的评价等级增加,进而给银行带来信贷、道德风险等。这些风险的增加其根源都是本国的货币政策对市场的导向性作用。
三、我国货币政策对信贷的直接影响
1、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信贷量出现的是反比,存贷利差和信贷量成正比。当存款准备金率增加上线的时候,今后的可用资金就会减少,贷款的政策趋向紧缩;贷款利率上升时,企业融资的成本会不断提高从而降低贷款需求,贷款量降低;当存贷利差增加时,银行的预期利润增加,就会倾向于积极的贷款服务,促进贷款增加。
2、存款准备金率在对市场起到作用的时候,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而利率政策对市场起作用的时间相对短。从经济学研究的新观点看,存款准备金政策具有重要的普遍性均衡效应,能够对信贷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此种效果显现的时间较长。当存款准备金率发生浮动时,首先会引发局部的均衡变化,即信贷量小幅震荡,经过一个时期后才能显现作用。
3、从对信贷政策的冲击效果看,存款利差最大,其次存款准备金,最后贷款利率。因为存在信贷配给,信贷量的改变主要由银行的贷款供给量协调,因此存贷利差的影响最大;相比之下已有贷款的需求对银行贷款政策的影响微乎其微;贷款利率对贷款的影响也较小;这就印证了在货币经济学视角下贷款供给决定贷款政策和数量的观点。
四、结束语
从上面的论述不难看出,无论是那种经济体制其货币政策对信贷的影响都是符合经济学规律的。在货币政策工具传导到信贷政策和信贷量的过程看,利用货币政策对规范和控制银行信贷风险是一种长期而有效的措施。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是有效果的,央行应当坚持此种利用货币政策干预和引导银行发展的做法,同时尽量避免对信贷规模进行直接的干预和控制,在实现调控目的的同时尽量把握实际减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2、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在实施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需要时间较长,而作用的效果和持续时间将会持续。因此采用法定准备金率作为央行调控货币市场的重要工具是有其必要性和切实作用的,但是对其作用的效果和滞后性应当进行充分的评价。所以时机的把握和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在使用的时候应控制时间的间隔,在准确的时间采用准确的策略,并保证给予一定的起效时间,是此项政策的关键。
3、我国的信贷配给的实际情况,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信贷要求不能得以满足,因此银行的贷款政策倾向就决定了我国的信贷总额和结构,因此央行在利用利率政策对信贷利差进行调控的时候应当在全面了解信贷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即所产生的利差可以促进银行放贷,同时也不会大幅度提高贷款的门槛,而不经意的造成了中小企业贷款的难度增加。
参考文献:
[1]潘明霞,周莉凡.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的调控能力[J].西南金融,2008,(07)
篇4
关键词:新经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创新发展
l新经济”日渐成为全球经济学界、rr业界以至整个社会热衷于议论的焦点话题。究竟什么样的经济才是“新经济??“新经济”对这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地区、经济群体意味着什么?它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些间题,不仅仅为经济学家们所关心。同时也被各国政府和企业所重视:人们在从网络、电子商务的兴旺发展中看到“新经济,“美好前景的同时‘也从美国LYASDA}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中感受到其强大的威力。有关“泡沫”的议论沸沸扬扬,更使得人们对“新经济”产生种种的疑问与担优。
应该承认、这些疑问与担优在现实情况下都有其一定的道理。经济学家在教导他人如何认识“新经济”的同时,其实自己也未必看得很清楚,因为毕竟这个崭新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不过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而经济发展的速度又非常快,新的方式方法和新的理念不断涌现,令人几乎目不暇接。l,新经济,l因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兴起而出。两者具有不容割裂的紧密关系:正因如此仃业界对.l新经济”有着非同一般的兴趣一rf将如何在“新经济”环境下持续健康地发展?新的经济理论又将对产业发展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这是全球rr业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间题。
1’.新经济一理论的建立
“新经济”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1996年12月3t7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的一组文章中创造性地使用了“新经济”这个词汇。一年以后,《商业周刊》再次发表文章,重申在美国确实存在着“新经济’。此后,因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在发表讲话时多次引用这一概念,“新经济,‘的说法传遍了世界。
究竟什么是,.新经济‘’?一般说来、它指的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也就是说,它实际上跟我们在此之前听说过的多种经济概念,如“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等有着许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故此也有人认为,上述这些概念的总和就是所谓的“新经济”。
“新经济”的特征有哪些?简单说来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经济全球化;b,高强度的市场竞争;:.由信息技术引发的产业革命。它导致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并表现为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三低一高)的特点,这也是它与传统经济最明显的不同之处。
应当指出,上述新经济的特征主要来自对20世纪9D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总结。1}J1年4月到x(100年3月.美国经济连续保持了108个月的增长,年度GD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3ek--4%a。而从1992年以来。美国的通胀率已经由4%降至不到?.0k、失业率则从7%一8}’}降至40k
这样的情形,在传统经济中的确是i反难见到的。而人们在称羡‘卜新经济’奇迹之余。也不禁要问:到目前为止.为何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实现了“新经济“,其他国家包括与美国社会制度、经济政策极为相似的西欧国家和日本.为何不但没有呈现同徉的经济面貌。反而受到衰退的威胁。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球经济学家的注意。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美国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过去10多年来,里根、布什和克林顿政府对美国金融市场、政府和企业进行持续不断地改革,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加了经济的灵活性。此外.美国国民乐于在革新信息技术方面进行大规模风险投资。对rf产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与之相比较。西欧和日本不但在经济运行环境,风险资金市场、TT研发投入等环节上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网络普及程度、电子商务等方面也远远地落在了美国的后面。为此。它们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新经济‘’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期望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来。
2000年4月5日.克林顿总统邀请格林斯播、比尔·盖茨等人参加在白宫举行的’卜新经济会议“,此举表明了美国政府对“新经济”理论的正式承认和支持。有趣的是,会议举行的前后。正值美国股市出现大幅震荡、以科技股为主的NABDAQ综合指数全面下跌.1T公司损失惨重。这只是时间上的一种巧合.并不具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但它却让人们更加关注’卜新经济”-
2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墓石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新经济’与信息技术之间有着不容割裂的紧密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
a.信息技术领域是最先体现“新经济”特征的产业,信息产业的特征也是“新经济.,最典型的特征。
B信息技术是“新经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新经济”的出现.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而在“新经济”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将发挥极大的经济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对“新经济”的突出贡献,首先表现在对传统经济的信息化结构改造上。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等传统经济中的核心产业.在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后,将使得产业结构发生重要的变化,进而形成“新经济.,结构下的“新产业’模式。信息技术向整个经济领域的渗透。造就了一种与传统经济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概括地说。就是通过信息极其广泛而快捷的流动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企业通过lntemet和lnhanex掌握生产和销售市场的实时动态。迅速做出反应,可以极大地避免经营风险。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企业效率的提高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国民的增长。以美国为例,自20世纪9D年代初以来,美国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投资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投资总额是其他产业投资的十几倍。相应的。自1993年以来。由信息所带动的美国工业增长的比例高达4}1%以上、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信息产业造就了一大批快速成长的企业。它们对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19’93年、年均增长不低于2I)%的公司在美国有23万家,而到1997年就达到了36万家。他们为美国经济繁荣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信息产业对原材料和能源需求相对减少。对经济运行中间环节的依赖程度较低,不易引发通货膨胀。我们知道,中间环节是影响经济效率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又是传统经济难以克服的间题。中间环节越多,供求之间的距离就越远,资源的消耗也就越大。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能够让生产更直接,更快捷、更个性化地贴近最终消费者,完善总供应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3‘新经济”对信息产业的改造
信息产业以不同寻常的速度迅速崛起,进而成为‘.新经济”的表率,并非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行为,而是出于该行业创新能力强,技术更新快、竟争激烈等特点,在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模式下形成的自然现象。也正是在高度开放、急剧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产业发展难免出现一些(至少在传统经济看来)不够规范的现象:当“新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出现,走向成熟与壮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信息产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与改造。使之更加符合“新经济’“发展的需要:
1975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组建了徽软公司.2i年后,这家资产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国际软件巨头企业,因涉嫌垄断,阻碍市场竟争,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被美国政府推上了法院的被告席。围绕微软一案、在美国国内以至全球经济学界和fT业界都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有关这些争议的报道很多。这里不再引建。我们注意到,争议的焦点其实不在于徽软是否从事了行业垄断一这个问题已经有明确的答案一而在于拆分微软对美国经济是否有益,以及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是好是坏。我们认为,这场争论本身也是对“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行为与国家经济管理政策之间的关系的辩论。拆分微软,有利也有弊‘关键在于利大还是弊大。传统经济学认为、打击垄断能够促进市场竞争,有效地提高经济运行活力。在“新经济’环境下.这样的认识是否还是正确的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从19世纪开始。美国经济政策对垄断行为的限制和打击一直是全球最为严厉的.其市场开放程度也是全球最高的。‘’新经济”最早在这片国土上出现,不仅仅与它的科技水平全球领先有关.市场开放与高度竞争同样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创新与竞争、是信息产业的特色与传统。而在“新经济’定义中,全球化竞争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打击垄断应该被认为是利大于弊。
目前在国内的信息产业中,垄断行为还不是很多见,唯一突出的实例就是电信部门对网络线路资源的独占。在政府有意识地扶持新的企业参与竞争之后,垄断状况已经在一定程度_L得到了改善;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国内信息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仍然有新的垄断行为出现的可能。国内至今还没有反垄断的法律,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情况也跟我们相似,原因或许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关。反垄断或许不是当务之急,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信息产业是最有可能也最容易出现垄断行为的产业,需要及早予以防范。
近年来,Internet高速发展,对网络资源的争夺己经成为信息产业和“新经济“的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以较为突出的域名抢注问题为例,首先是美国通过把持着全球顶级域名(,.oig}的注册权和管理权,攫取了巨大的域名资源。其次则有一些民间的公司或个人,专门抢注著名商品和有特殊含义的域名,转手倒卖谋取暴利。我国的网络建设起步较晚,对域名价值的宣传与认识也不够,大量品牌域名早已被别人抢注,最后只好出大价钱购买,经济上必然要遭受损失:而直至目前,国际上对域名抢注始终没有相应的惩治性法律,对域名倒卖只能听之任之二这种不规范的行为,也需要借助、“新经济”规则予以校正。
4创新是“新经济”的发展动力
美国财长萨莫斯日前曾经说,在新经济体系中,拥有暂时的“垄断”能力是唯一的激励机制,若没有这种能力,将不能补偿产品最初开发的投资成本。因此,对这种暂时“垄断’能力的不断追求,便是新经济的核心驱动力,这也是美国特别重视保护知识产权(专利权‘复制权和商标权)的原因。
不难理解,萨莫斯所说的“暂时垄断I,指的是由技术领先造成的短时间市场独占,其发生的根源则来自于创新。
创新对信息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照此推论,没有创新也不会有“新经济,.的出现,而创新能力的薄弱或减弱都将对’’新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没有人说得清一项创新技术具有多大的经济价值,这不仅是因为受到当时的各种因素的限制,同时也因为其数额极其宠大,令人难以佑汁一1981年,微软公司以500()美元买下5CP一I)OS}即后来的R15一〕l5)后,第一年的营业额就达到了惊人的340(〕万美元,迅速成为软件业第一大公司。扮世纪?0年代,一批美国军方的计算机科学家设计出ARPA-NET,90年代转为民用,这就是今天的lnlemet。它的价值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不止千万亿美元,放眼其未来,其经济价值更是难以估算。
就创新能力而言,美国1’I’企业无疑是最强的。与之相比较,中国企业则普遍能力不足,这是我们在发展“新经济”中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
创新能力的高低,不完全是企业经营理念上的差异所造成。而首先要解决研发(R&D投人、风险资金和人才培养等问题。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高额的研发投人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些国际大公司(如IHM,htel,HP,Nli-cxoraa}ft等)都把1030以上的年收人投人研发,美‘日等国政府也以政策扶持和巨额资金自助的方式鼓励企业注重研发。
篇5
新经济的涵义及新经济周期理论
“新经济”一词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曼德尔(Michael J.Mandel)于1996年12月30日在《商业周刊》上发表的题为《新经济的胜利:全球化和信息革命》一文中首先提出,后来又进一步给出定义:“新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构筑的经济。”理论界对于新经济的涵义争论颇多,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理解认为新经济是指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的持续经济增长,广义的理解是指兴起于美国、扩展于世界的新技术革命引起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运行规则等的变化。本文将新经济理解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以高新技术及现代金融为支撑的新经济范式。新经济之“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创新蜂聚;第二,市场运作层面的空前激烈竞争;第三,资金层面的融资方式创新;第四,政府层面的政策与制度创新;第五,宏观经济层面的经济周期波动微波化。
新经济周期理论。新经济形态的出现及其与新型周期之间的关联催生了新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新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周期主要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周期消失论”,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多恩布什于1998年提出,认为只要宏观经济政策得当,经济就可以摆脱商业周期。然而2000年美国网络泡沫的破灭以及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已经证明经济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周期并未消失,只是在新经济条件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变化本身并没有质的不同。另一种是“周期减幅论”,代表性学者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副教授斯蒂芬・韦伯,他认为经济周期波动将变得轻微,更像是一种“涟漪”。新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性特点仍然存在,其标志是经济本身的波动性越来越平缓,周期峰谷之间的距离和落差以及峰谷转换的频率呈现相对温和的形态,即经济周期的波长变大,扩张期延长,收缩期减小,同时衰退幅度变小,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的波动更为平稳,但经济增长率趋缓可能更多地源于经济体的基数作用。
虚拟经济是新经济的重要延伸及核心标志。虚拟经济,是指银行信贷信用、有价证券、产权物权及金融衍生产品等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基础上,金融结构及金融体系的变革促使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及金融交易技术加速创新。经济的结构化特征越发明显,即产业分类由实体经济占绝对主导向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并行转化,进而虚拟经济占比逐步增强。
虚拟经济发展对新经济周期理论悖理的原因
一般意义上,随着新经济过程深入并且进入信息时代,经济波动性应该趋缓,经济周期波幅应该收窄,而以股票市场指数的波动率反映出的经济波动性与新经济的周期特征从存在不一致,到越发表现出回归到“丛林规则”下的高竞争和高波动的状态。那么,什么因素导致经济波动性不降反升而使新经济的含量没有质的提升呢?以下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给出原因分析。
在宏观经济方面,随着虚拟资本持续增长并深化,虚拟经济越发呈现出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运行的经济形态。尽管虚拟经济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但相比实体经济的确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征,即虚拟资本的持有与交易活动表现为价值符号的转移,能够扩大经济体系流动性,提高社会资源配置和再配置效率,这就使得虚拟经济规模远远超过实体经济。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的多样性提供了虚拟资本进入新市场的途径和规避风险的方法,从总体上降低了融资成本,也为社会游资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
在中观经济方面,金融市场的重心逐步转向衍生品市场,尤其是在杠杆式交易模式的助推下,衍生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随着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规模持续扩大,金融期货、期权等在内的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市场的衍生化使得衍生工具与原生工具的天然联系被割裂,衍生工具的规模严重偏离原生需求,而衍生工具的波动也放大且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
在微观市场方面,金融衍生工具作为虚拟化具体而微的体现,其虚拟性决定了定价机制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基础产品价格决定过程中理应遵循的价值规律,而是取决于衍生产品持有者和交易者的主观预期、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政治等众多非经济因素,并且这些因素自身变化频繁,不遵循一定的规律,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对我国的启示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非生产性劳动与生产性劳动的比例应该有一个阈限值。因为实体经济是价值创造,而虚拟经济侧重于增值,如果增值性的互动及资源配置脱离了价值的合理要求,则增值活动就会演变成“自我创造”、“自我实现”,使得需求与供给、产出需求与真实需求成为两条平行线,交集少。
篇6
1.1使经济管理与市场经济相互促进
市场是实现经济资源优化配给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市场上频频出现不正当竞争事件,干扰了经济市场的有序运转,阻碍市场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全球化经济趋势的带动下,我国的市场经济格局长期处于变化发展中,这就导致了矛盾的产生,即经济干预调节策略无法与日趋变化的市场经济格局协调一致,为了调解这一矛盾,政府必须对宏观经济管理进行改良创新,使经济管理工作与市场经济发展步调相互配合,通过公共传播媒介对市场经济进行优化,可以修正市场固有的问题和不足。在对宏观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改良创新时,不能脱离固有的经济政策、经济干预手段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应立足于实情进行改良创新,创设与我国经济政策和市场格局相符的宏观经济管理。
1.2革新经济干预促进市场资源合理配给
经济市场是实现社会生产资源优化分配的关键途径,因此要实现资源合理分配,必须依托市场。但由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并不完善,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这些问题都会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造成干扰和影响。要想提升市场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应立足实际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进行改良创新,并选择适宜的策略调整市场中的资源配给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让经济资源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政府宏观干预市场资源配给的手段主要是,调整公有财产与私有财产在市场中的比例,并对这两种财产进行合理分配,防止因分配不均扩大社会的贫富差距。
2.对宏观经济管理进行改良创新的措施
2.1调整宏观经济干预管理的方向
政府采取何种手段对经济市场进行管理和干预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管理具有怎样的目标和方向。当前我国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管理方向时,要按照我国市场经济格局及发展趋势来决定,并且调控方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伴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市场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控制经济局势,使市场逐渐收缩冷却。当市场出现通货收缩时,国家应采取一些刺激市场运转的措施。宏观调控的目的不仅要确保市场经济整体稳定均衡,还要控制经济结构稳定,各个行业均衡发展,防止某一行业单独膨胀。
2.2革新宏观经济调控的执行机构
在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执行者并不是唯一的,而国家是最主要的执行者。在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执行机构进行革新时,主要应拓展以下两个方向,一是构建全新的经济调控机构,二要革新经济管理职权。为了实现经济调控执行机构的革新,政府应组织创建一个拥有宏观干预调控职权的专属机构,将干预经济的职权集中交给某一机构可以有效杜绝目前多头管理、职能分散的混乱情况。而在革新职权方面,拥有宏观干预市场职权的执行机构在对市场进行调控时,应多采取市场调控策略,少采取行政措施。
2.3革新经济干预的方法和手段
当前,政府在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管理时,主要采取的措施是调整银行利率、调整货币价值等,很少采用行政方式对市场进行干预。在革新市场经济干预措施时,应逐渐减少行政方式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尽可能以市场干预手法为主。虽然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风险评估和应急方面也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当前我国市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房价虚高、行业结构不平衡、内部市场狭窄等。因此,政府必须结合实际,积极革新市场干预方式,为我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3.结束语
篇7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宏观经济管理理念;继承与发展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分工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正是通过这种分工与协作实现了国家经济发展快速化要求。宏观经济作为国家整体经济的体现,不可避免会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如何坚守适合本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管理理念是每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所需要深刻研究的内容。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
参与经济全球化,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经济管理必然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有着自己的准则,总体上看去,全球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理念的影响有三大方面。
(1)影响我国经济主权问题决策
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含义即指技术与生产力目前都还属于较低水平,因此在参与全球化合作时,我国必然会处于产品链的最低端,受到发达国家经济的制约。
(2)对管理规则的影响
加入WTO后,意味着我国在经济领域实行全方位、全行业的对外开放,从宏观经济管理理念方面来看,这预示着我国之前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都将重新洗牌,为了适应WTO环境下的经济政策,我们的宏观经济管理理念必须得按照国际化的经济标准来制定,同时还需要为国际间的经济接轨而作出适当的政策贡献。是对过去封闭经济管理理念的全盘抛弃还是审时度势,将其中有价值的证明成功的管理理念进行保留继承,需要通盘考虑。而一旦继承之后,我们又要面临如何将这些理念进行发展的问题。必竟任何理念与模式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下都会显得过时,因此这方面的影响不容小视。
(3)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经济全球化是在世界各方力量处于相互制约、向均衡化发展,从而最终使世界经济格局处于相对缓和,众多国家参与进来,但各国又将注意力集中于本国在生产技术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促使社会分工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发地紧密,那么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旦某一个国家的经济出现混乱,其它国家也势发受到影响,当这种影响全面曼延开来时,就会造成整体局面的失控,从而影响了各国的经济秩序。当稳定性受到影响时,宏观经济的管理就会变得俞发地困难,也俞发地重要。要想抑止衰退的扩大化,那么就必须经济职能部门采取有效地宏观经济政策来调节本国的宏观经济,从局部改善,进而改善整体世界的宏观经济局面。
2、 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宏观经济管理理念
(1)宏观经济管理的转型
历史上,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已经历经了两个主要阶段与一次转型,目前正在面临着第二次大的转型,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客体又将迎来一次实质性的变化,这必然要求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进行第二次转型。宏观经济管理的模式的转型将会是这次转型的主体内容,舍弃掉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管理理念,取而代之的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宏观政策有力引导为辅的新型经济管理模式。
(2)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创新
宏观经济管理手段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时所采用的有助于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一切手段。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促使国家政府必须创造出适应新经济环境下的管理手段。其中包括软件方法,如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同时也涵盖了各种硬件,如不同的传媒与网络。利用信息化的高速飞展,政府已在着手建设数字信息化管理手段,即所谓的地进行电子化政府建设。中国政府的庞大,管理起来必然有着非常大的难度,但是通过建设电子化政府网络,实现了垂直化的管理反应速度,对于国家的经济层面进行统筹,任何地方的经济信息可以上网查询,而一个经济行政命令的下达后产生的效果,都可以尽快了解到。实行现代化与网络化的经济管理模式,政府构建了覆盖全国的“政府网”体系,这正是新经济形势下,政府将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发展,及时应对新环境下宏观经济有可能面临的来自世界和国内的挑战,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3)求发展应对突发事件
所谓的突发事件,对于宏观经济管理而言,实际就是发生之前并没有太多的前兆,而对于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的世界经济体来说,突发事件似乎都是合情合理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越迅速,突发事件来之迅猛,影响巨大,比如之前的美国信贷危机,虽然开始仅限于美国,但不久就曼延至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我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美国出现次贷危机之后,也不能独善其身,美国经济一下滑,我国的制造业受到重挫,最终问题都会反映到宏观层面而来。那么如何应对这种形势下的经济突发事件,是我国对宏观经济进行良性管理不可逃避的问题。面对这场危机,我国集所有力量,通过4万亿的建设资金来救市,而后各个职能部门在统筹规划下进行充分配合,这就是一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机制的培养。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要时刻要作好应对措施,也就在制定相关制度,调节我国经济社会的运行,面对突发事件,常用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一定程度上会有过时的可能性,那么根据新经济体系来发展这些管理政策符合了时代的要求。比如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存储基本利率,这些措施一般是遇到经济事件时,国家常采用的一般经济调控手段,但是现在的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影响比以往都要大,因此如何在这些固有手段内容上再继续发展,将它们的内容涵盖的范围更加广,解决的矛盾更加彻底,是当代宏观经济管理理念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经济手段的不断创新,加强国家自身应对危机的准备基础。
3、总结
宏观经济始终是一个国家正常运转的基石,它的变动影响到国家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不论在哪个时期,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管理是国家职能部门发挥作用的工作重点,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建立自己的经济管理体系是目前国家经济改革的首要任务。
篇8
[关键词] 次贷危机 经济衰退 新经济
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破产,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浮出水面。8月初,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8月15日,美国最大抵押贷款公司全国金融公司股价开始暴跌。因房地产危机的出现,这些公司的住房不良贷款数额升高,银行要求追加保证金,导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加大。于是,次贷危机迅速在美国乃至全球市场蔓延开来。是什么导致了次贷危机的产生,美国经济是否会出现衰退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对象。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美国次贷的发放主要是在2001年后。在2002年到2005年间,次贷的规模由2000亿美元增加到6000亿美元;而从2005年到2007年间,其规模进一步膨胀了1倍,达到了1.1万亿美元左右,占到美国全部按揭贷款存量的近13%。为什么在2001年后美国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次贷?
美国在2000年到2001年出现本世纪首次经济衰退,为了缓解这次经济衰退,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挽救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增长的举措,其中心是“以降息为先导的较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不断地降息,使得低收入家庭能够承担起按揭贷款了,仅仅这一事件就给住房市场打开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加之随后的一系列金融创新终于打开了这道拦蓄洪水的闸门。
1.资产证券化成功开启次按市场大门。进入资产证券化的时代以后,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资产证券化给银行提供了更多的按揭贷款的资金来源,从而使获得按揭贷款更加容易。而这又促使银行不断降低按揭贷款发放的标准,一些原来被认为信用较低的低收入家庭得以进入按揭市场,资产证券化终于开启了次按市场的大门。
2.信用保险成功突破信用瓶颈。由于次按借款人普遍为中低收入家庭,所以即使把这些按揭贷款打包并以此发行了证券,也会因为这些证券达不到投资评级而很难销售出去。为此,华尔街又进行了一项金融创新――信用保险。对冲基金或投资银行通过信用保险对次按证券化中的贷款进行担保。这项创新是异常有效的。低利率、证券化和信用保险创造了一个强大的业务流。到了2004年,按揭银行几乎都改变了传统的认识。
3.众多实力机构进入围猎美次按市场。随着次按市场的大门被成功开启,除了美国银行以外,次按贷款提供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交易流程设计变得比信用分析更重要,一些新的玩家开始进入这个市场。在美国国内,有非银行的超级大公司进入这个市场,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等。在美国国外,有汇丰银行等,它们快速在美国设立了次按市场部并在任何价位上都狂吃市场份额。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2001年以来的一系列经济政策虽然成功的缓解了世纪初的经济衰退,也成了这次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源。
二、回顾世纪初的美国经济衰退
本世纪初,美国经济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进入衰退期,据资料显示,美国经济从2000年6月以后,增速逐渐减缓,主要经济指标开始恶化。就GDP的增长率而言,2000年第四季度猛降为1%,但全年仍高达5%;2001年第一季度增长率为1.3%,原估计为2%,第二季度的增长率只有0.7%。美国经济由盛转衰,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1.外部原因主要是石油价格对美国经济的冲击。1998年,欧佩克原油每桶的平均价格为11.8美元;1999年,平均价格为每桶17.27美元,而2000年则上升到27.17美元,升幅高达57.3%。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每桶油价上涨10美元,影响经济增长率减少0.2个百分点。如此高的石油价格使美国经济运转的成本大幅度上升,这对美国整个工业体系和消费体系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
2.内部原因则是新经济弊端的出现和消费者支出的缩减。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日益普及的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工作、生活的方式,也改变了经济运行的速度,经济学所谈的“乘数加速数”问题,也被信息网络化、服务化和全球化所放大,形成速度更大的“信息型加速数”。新经济为美国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信息型加速数”是一把双刃剑,随着流人新经济部门资金的增加,单位资本的边际收益率必然下降,而边际收益率的下降又会造成人们对新经济部门赢利能力下降的悲观预期,两种因素复合作用,使得股市一路下坠。人们迅速调整投资计划,而且修正以前的投资行为,而“信息型加速数”会加快人们调整的节奏,使悲观预期蔓延开来,形成了市场上“逆向”的“过度反应”,导致价格飞速下跌,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美国股市缩水4.6万亿美元,相当于2000年GDP的50%。股市暴跌引起“负财富效应”,严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经济进一步萎缩,新经济的弊端开始体现。
引起美国经济衰退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消费者支出大为缩减。美国经济在2000年之所以软而不衰,主要得益于一直强劲的消费者支出。但恐怖袭击以及随后而来的炭疽事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恐慌,广大消费者因担心未来而不得不捂紧了口袋。更主要的原因是失业率上升对就业群消费信心的打击,这首先来自于“优虑效应”。当仍拥有工作的人们看到自己的邻居、亲友中有人失业,他们就会下意识地担忧自己的饭碗不保或收人下跌,从而也节衣缩食,减少消费。实际上,就业群体的收人下跌,不再只是担忧,已经成为冷酷的现实,有统计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消费者的工资收人增长速度一直比物价上涨速度高2.5%左右,而2001年以来这一比差却下降到1%以下。工资增长幅度的放慢,预示着消费将逐渐失去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三、新的经济衰退不可避免
相较于世纪初美国经济衰退时的美国状况,现在美国经济潜在的威胁更加不容乐观,新一轮的经济衰退将不可避免的出现,甚至形势更加严峻。
1.经济周期的必然规律。所有历史经验都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周期性波动中发展的,繁荣之后总会伴随着衰退和停滞,任何技术革命都不曾改变过这一规律。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美国和80年代的日本,人们都曾普遍相信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已经不复存在。但极度繁荣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衰退。在任何一种经济周期中,都必然存在着繁荣和衰退,这是社会发展的铁定规律。当新经济的技术经济模式建立,它对经济的边际贡献必然会递减,无论基本创新、技术体系革新都会趋于衰减,于是衰退就会到来。虽然经济周期的规律在世纪初的美国经济衰退中被美国政府一系列政策消弱和延缓,但仍然无法避免。
2.石油价格依然对美国经济造成冲击。本世纪初的美国经济衰退,对影响石油价格在2001年有所下降,但从2002年开始石油价格一直保持上扬态势。2002年~2007年石油价格分别是26.06、31.41、36.77、55、64、82美元,同比增长率分别是20.53%、17.06%、49.58%、16.36%、28.13%。虽然为了应对经济衰退,美国政府实施了新能源政策,但居高不下的石油价格仍然冲击着美国整个工业和消费体系。
3.消费者支出缩减将更加明显。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哈里・S・登特曾经预测美国经济将在2008年以后无法避免地进入衰退期,其预测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将于2009年出现的美国的人口周期性衰退。据美国劳工部下属劳工统计局的消费数据显示,美国人一生的消费高峰期主要发生在46岁至50岁之间。然后在生命剩下的时间中消费将下降。而在美国最近一次“ 婴儿潮” 的高峰年是1961年,这一代人将在47岁进入高消费年岁达到最高点,而在那之后的岁月里人的消费能力急剧下降, 由此导致衰退的来临,时间正是2009年。今年1月14日至16日,美国《财富》杂志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美国民众认为美国经济将于年内陷入衰退、或认为衰退已经来临,约有一半人在过去一年中已开始减少消费开。这就意味着本应2009年才会出现的周期性消费者支出缩减,由于次贷危机的爆发而提前到来,这对于美国消费型经济的打击无疑是十分巨大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经济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新一轮的经济衰退不可避免的出现。现在的问题是美国如何应对这次经济衰退,美国还能象世纪初一样轻易的缓解和解决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吗?哈里・S・登特曾在预测中指出,他估计的美国经济衰退时间大约从2009年或2010年开始,并一直将持续到2022年或2023年。他曾警告说:“这可能将是历史上最大的萧条,至少也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最大的一次萧条。”大萧条真的会出现吗?美国政府将如何应对?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黄继汇:次贷危机挥之不去 美国经济面临考验.中国证券报,2008年1月16日
[2]李云林:美国为什么会发生次贷危机.中国投资,2007,12
篇9
(一)企业市场营销操作
企业市场营销操作是指企业在产品营销活动策划与管理过程中,采用的有利于市场销售的营销理论与营销操作技能,主要包括:现代化市场营销管理理念;制定企业营销发展战略;市场营销环境因素分析;目标市场的营销管理战略;企业产品策略;企业产品定价策略;网络营销。4P营销理论在我国被广泛应用,关于4P营销理论,可以将其具体归纳为四个基本策略的组合“产品(Product)—价格(Price)—管道(Place)—宣传(Promotion)”。之所以将其称为4P营销组合,主要是由于“产品”、“价格”、“管道”、“宣传”这四个词的英文字母开头都是P,我们在企业市场营销策略规划与制定过程中,通常将其称为“4Ps”,其中的S是指Strategy—“策略”。
(二)经济环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环境是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经济环境,主要是指构成市场上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同时还包括国家的经济政策,这些外在的市场经济环境,都严重影响与制约着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支出模式,如图1所示。
经济环境构成及其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
(一)经济环境构成
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在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关于企业市场营销中经济环境的构成因素,主要分为消费者收入、消费支出模式、消费者储蓄与信贷、现代化市场环境的变化等。1.消费者收入。关于消费者的收入,主要包括消费者的个人工资、红利、租金、退休金、社会保障补贴等各种经济收入与来源。在消费者经济来源及收入中,又可以将其分为“可支配的个人收入”和“可随意支配的个人收入”两个部分。从货币资金以及实际收入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得知“可支配收入”部分对消费者购买能力的决定性作用。2.消费支出模式。关于消费者支出模式的思考,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消费者支出模式受到消费者收入水平、经济能力的影响。根据德国著名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的“恩格尔定律”可以认识到,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模式主要受制于消费者的经济收入水平。通常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到家庭收入的比重会逐渐下降;同时,用于住宅建筑的家庭收入,在消费者家庭总收入中所占到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而消费者家庭娱乐、卫生、交通、教育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在家庭总消费中占到的比重会大幅度上升。3.消费者储蓄与信贷。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在某一个社会经济时期内,市场中消费者储蓄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进而决定消费者的支出模式。消费者储蓄之所以是市场经济环境中比较关键的部分,主要是因为储蓄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区域内,市场环境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同时还包括储蓄额、储蓄率、储蓄增长率三个经济指标。4.现代市场环境的变化。当前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信息化发展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在客观要求并促使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所以,全球经济一体化必然也会导致全球市场一体化、国际化,这些都是国际上潜在的经济环境因素。在国内,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以及社会失业情况不断出现,在短时间内又得不到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支持,将会严重降低消费者的货币购买力,造成企业产品价格的增长,从而影响我国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活动的有效实施。
(二)经济环境的特点
企业在生产经营以及市场营销操作过程中,所受到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其特点表现如下:相关性。相关性是企业市场营销操作中与经济环境之间最密切的联系,主要是指构成企业市场营销操作的各个要素指标之间,它们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主要体现在,其中任何一个经济指标要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引发、导致其他各要素随之发生变化;客观性。其主要体现在企业市场营销操作中的客观性、企业市场营销经济环境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首先就证明了它们基本不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受社会经济以及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决定。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状况,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经济管理制度,制定出相应的市场营销操作管理机制;不可控性。其主要体现在本身的不均衡性、客观性。不均衡性是指企业市场营销中经济环境的变动具有不可控性,包括一些有利于企业市场营销的经济环境因素,也有一些不利于企业市场营销的经济环境因素,这些不同性质的经济环境相互交织在一起,就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均衡性。
(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业结构模式,对于企业实现市场营销操作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首先,社会经济结构主要是指国民经济中不同的经济成分、不同的产业结构经济部门以及社会上各个方面的国民经济体。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社会经济分配制度、社会经济消费制度、技术结构、交换结构、产业结构。
(四)经济环境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
经济环境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主要包括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和国内经济环境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1.国际市场营销的经济环境。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发达地区的大型跨国企业逐步成为了世界经济舞台的支柱与经济核心,替代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格局。因此,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地区,都将面临着更加激烈、严峻的市场外在因素的冲击与挑战。从国际经济的发展角度来分析,可以具体从我国的企业市场消费结构的基本状况来探索,因为一个地区、国家的社会市场内,企业市场的营销活动以及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购买行为等,都可以准确、真实的反映出一个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2.国内市场营销的经济环境。我国的基本经济体制决定了企业市场营销的发展方向,经济体制规定了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同行业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国内企业与地方各级经济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通俗点讲,企业市场营销环境中,经济体制只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政府或者社会组织、企业单位可以通过这些经济管理政策、手段,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围绕着市场销售,规划并制定有利于企业全局发展战略的市场营销活动方案及措施。
当前国内市场营销经济环境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市场营销经济环境现状
我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建设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心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重点发展城镇经济以及城镇化建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城镇地区与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上的不公平、经济体制的缺陷等方面。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社会消费者群体:高收入消费者群体、中等收入消费者群体、低收入消费者群体。根据2013年度经济统计年鉴文献资料信息得知,中等收入消费者群体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23884元,其中家庭年均收入为61520元,占到我国城市人口的12%,其市场产品购买力占到全社会市场消费购买力总和的18%。因此,这类消费者群体是企业市场营销重点发展的。在消费者的储蓄与信贷方面,我国广大的消费者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储蓄习惯,随之带来的就是储蓄总额的增加以及储蓄增长率的增长。这也是制约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发挥效益的最大阻碍因素,因为我国居民将收入储蓄起来,主要目的就是用于供养子女、老人、婚丧嫁娶等,包括对父母的赡养、对子女的教育支出等。因此,随着消费者储蓄总额的增加,我国企业的产品价值就很难实现预期的营销目标,这也是当前我国企业在市场营销经济环境中最为头疼的问题。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充分的调动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才能真正发挥出企业市场营销操作的预期目标,甚至超越企业的市场目标。
(二)市场营销经济环境发展趋势
首先,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促使着国内企业在服务行销市场中的竞争度将会变得更加的激烈。包括国际跨国公司进入国内市场的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就决定了全球市场一体化、全球科技一体化。在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信息化时代,先进的生产应用技术早已公开,各行业、各公司的产品质量、品牌也更加趋向于统一,在这种经济环境背景下,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独占鳌头”,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企业只能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把握住经济环境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在这种市场世界里走出去,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其次,也是前面所提到的,企业要有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市场营销道路。关于这一点,本文认为企业可以着重于“服务型营销模式”的构建,包括售前服务站、售中服务站、售后服务站等,这也是当前新时期经济环境下,市场服务行销全球化的本质和必然要求。
新经济环境下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理念与创新
新时期,在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信息化市场时代,在如此残酷的市场竞争经济环境下,企业只有改变传统、陈旧的市场营销理念,创新现代化的市场营销管理思想与营销手段,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实际发展需求的营销发展战略规划体系,才能在新经济环境下,实现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企业经济效益、社会经济效益、自然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一)创新市场营销方式
建立一套与经济环境各要素指标相适应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有的企业本身的经济管理体制没有问题,而是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原有的那一套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显然无法满足新时期经济环境的发展需要,造成企业知名度下降和市场占有率降低。在新经济条件下,各行业、各市场及其产品、服务需求都在不间歇的发生着改变,所以,企业的市场营销操作体系也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做出改变,运用先进的市场营销管理理念,创新市场营销模式。
(二)创新企业产品市场营销渠道
篇10
一, 理论基础仍是重点
当然宏观经济理论的学习仍然是基础,凯恩斯的理论仍然是学习的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的时期产生了一些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的问题,凯恩斯主义一度走入低谷,但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是凯恩斯主义将重新受到重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相信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靠拢,新增长理论将继续是一个研究热点,不远的将来宏观经济学将出现新的综合。
二,宏观经济问题的关注和理论的应用
在本课的学习中着重讲到了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首先,经济的增长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现状为例。现阶段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感觉到财富的相应迅速增加,甚至感觉在缩水。到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这个问题从乐观和悲观两方面来分析,并从两种观点中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现状。中国近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很快,增长百分比在10%左右,但是人们一直对现在反应经济增长的GDP的核算是否能反应经济的实际增长存在怀疑,所以在学习中我们引入了绿色GDP的核算。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我们还对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都进行了学习,分别以中国的数据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面对这些宏观经济中的问题,每个国家都采用一定多的经济政策,以此促进经济的良好运行。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是在1998年以前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1998年至现在国家一直采用稳健的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用研究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IS-LM曲线来分析,并且对IS-LM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每一个国家不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所以IS-LM模型进一步扩展为IS-LM-BP模型。这样可以更完善分析各国的经济。从IS-LM模型中还可以推出AD-AS曲线,这时价格不再作为一个常量而是作为一个变量来考虑,并且把总供给和总需求结合了起来。用AD-AS模型可以充分的分析美国90年代后的新经济,从而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启示的因素。
- 上一篇:骨盐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 下一篇: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