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17:09: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心理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给我们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老师只有讲究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一、坚持学生主体地位,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教学中,教师要坚信学生的探索能力,对他们的探索活动进行合理引导。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研究发现,开课半小时后,学生会出现疲劳、精力不集中和听课效率下降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下互动环节,比如让学生站起来进行动作模仿,一起诵读课文等。如果发现有的学生出现烦躁的情况,还可以安排他们上台进行课文情景演示,教师通过播放配音朗读进行配合,他们精彩的表演与配音的完美结合必定会赢得热烈掌声,这就是所谓的教学中的点睛之笔。
二、课堂教学鼓励质疑,不断增强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思考和提问是紧密联系的,有思考才会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又是学生进行开发创造的基础。爱因斯坦指出提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诚实的孩子》这篇课文中,有的学生可能会问:表兄妹在回答是谁打碎了花瓶时,说“不是我”后面为什么是叹号,而列宁的“不是我”却是句号呢?对于这种需要仔细读课文才能发现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来解答:拿出一个摔坏的黑板擦问一个学生:“这是不是你摔坏的?”他肯定会马上说“不是我!”这是老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感叹号是表达的非常肯定的语气,而句号则表示由于撒谎而表现得语气不很肯定。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让学生自己体会到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大大调动他们提问题的积极性,使很多问题经过讨论得出满意答案。由此可见,鼓励质疑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以确保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施因材施教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的智慧类型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逻辑思维,同时又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不同,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使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心得体会,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学习的独到之处,积极创设交流活动,使得学生能在与别人的思维碰撞中,完善自己的想法,提升自己的认识,丰富自己的认知方式。承认差异,承认个性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小学语文课上把富有人文精神的生命意识落实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全面发展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要想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设法调动学生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教师更要使自己成为值得学生信赖,让学生感到敬佩的好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并用期待和赞许的目光激励他们,即便是回答错了,也要采取先鼓励,后纠正,再表扬的策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耐心引导他们做出正确回答,并给予充分肯定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美好体验,在调动了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增强了信心。
四、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科学把握激励标准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该多运用激励性评价,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错误地把这种评价方式的适用范围扩大化,没有很好地把握好评价标准,过多地进行激励和表扬,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了审美疲劳,对于被表扬的渴望度降低,最终导致教学评价不能发挥最大功能。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既要努力保证激励性评价的功效得以发挥,又要注意科学把握运用标准和运用时机。在时机选择方面,尽可能选在公共场合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让所有学生都能体会到获得成功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个别学生的成功经历会对未接受过激励的学生带来强的的动力。而在选择运用标准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划分不同层次的激励标准,要把标准定得略高于学生的实际能力之上,学生的努力付出得到激励,能够激发他们更强的求知欲望。当然,优秀学生和后进生在激励标准上是不可能一样的,教师必须科学把握激励标准,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作用。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相对复杂和繁琐的过程,我们语文教师要随时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找出成功和不足之处,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升自身的执教能力和执教水平,促进语文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严先元.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M]
篇2
1069名艺术类高职学生的SCL-90测试结果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结果表明各因子的均分皆高于常模,且各因子与国内正常人青年组常模相比,具有显著差异(T检验结果P小于0.01),这说明艺术类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人水平。
2男女生各因子比较
艺术高职院校女生在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等方面与男生有差异显著(T检验结果P小于0.05,见表3),其余因子与男生没有明显差异(T检验结果P大于0.05)。通过后续的访谈了解到,很多女生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表和身材,多有节食的经历,以致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女生之间由于学艺时间长短不一,专业和生活上攀比之风渐长,导致内心焦虑、恐惧,经常失眠,不敢面对现实。还有一些女生的时尚靓丽、活泼开朗的外在,与内心苦闷、目标茫然的心理表现很不一致。
3讨论
3.1结论
通过对1069名被试的调查分析,在本研究的范围内发现:第一,艺术类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7.6%,即有35.5%的学生存在着各种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7.6%的学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第二,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水平。第三,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焦虑、抑郁等症状,在这些症状中,女生的焦虑、抑郁症状显著地高于男生。
3.2艺术类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通过测评,发现这个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敌对、焦虑、抑郁、偏执、恐怖等方面,且男女生比较,女生的心理问题出现概率高于男生。究其根本,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内因与外因,生理和心理,家庭、学校和社会诸多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细数原因,一是宏观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价值观的多元化、生活节奏的加速化、顶礼膜拜的个性化,使得现在大学、大专学生普遍面临学业、情感、就业、人际关系、环境适应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对普遍文化素质不高的艺术类高职学生而言更棘手,若应对处理方式不当,或长期压抑得不到舒缓,他们就会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二是学校与家庭特殊因素的诱发。在艺术高职校园里,女生比例一般较大,缺少男生关注的优越感,容易攀比外在条件;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于单亲家庭,他们存在孤独、偏激、渴望爱等心理问题。三是艺术专业的行业特殊性影响。伴随着高校扩招、生源质量滑坡,很大一部分外形和专业条件较差的学生,他们面对学业压力和就业困惑,有更多的压抑、自卑感,更易出现心理问题[3]。
3.3艺术类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在艺术类高职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偏弱、个性张扬,对心理评估持有抵触、怀疑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另外,SCL-90量表作为心理问题的筛查工具,要避免将“检出率”等同于“发生率”,因为经过进一步的鉴定和测查,发现真正有心理疾病的一类学生会远远低于检出率[4]。
3.4对策
篇3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
0 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一直是一个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十二五”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艺术类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艺术类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就业难度的加大,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更大,由此导致某些艺术类大学生出现了失落、偏执、自负等一系列的就业心理问题。
1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中的主要心理问题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普通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很多共同之处,如自卑心理、从众心理等,但是由于艺术类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一般大学生所不具有的特质,因而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着很多尤为明显的心理问题,如失落心理、偏执心理、焦虑心理等。
1.1 失落心理
艺术类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高投入使得他们希望毕业后同样有一个高回报,但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种希望往往是很难实现的。当他们因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频频碰壁无法就业,或者找到的工作离预期目标相差过大时,支撑他们的精神理念就会轰然倒塌。这种因为自我价值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的失落感在一定程度上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最终导致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难以自我认同。当他们因为难以就业而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时,他们的失落心理就会愈加强烈。
1.2 偏执心理
相较于普通大学生而言,艺术类学生个性较强,在考上大学前就开始了数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加之大学时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他们非常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学以致用的专业职位。但理想与现实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大量的储备人员接受小需求的市场挑选时,必然面对的是激烈的竞争。面对就业面的狭窄,有的学生不能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不能干本专业就不签约,长时间地执着于择业的定向性问题会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进而引发一定程度的偏执心理,自我价值无法实现的抑郁心理,这样的偏执心理在艺术类毕业生身上体现得更为突出。
1.3 焦虑心理
艺术类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个性,自视很高,他们非常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且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职位。但理想与现实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当他们理想的职业在现实中无法实现时,焦虑之情就会占据他们的心头。于是,他们忧心忡忡、烦躁不安,成天装着各种不必要的担心,无所适从,难以排解,甚至对未来的职业生活彻底失去信心。这种焦躁不安的心理,很容易导致他们行为表现反应迟钝、手忙脚乱,影响用人单位对其做出正确评价,进而加重了他们就业的难度。
1.4 依赖心理
当代艺术类大学生是承载着家庭的希望走向校园的,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于普通大学生家庭来说较好,他们的父母为他们的成才付出了较多的财力、精力。而父母在为他们提供优越成长环境的同时,也使他们缺乏基本的自理自立能力的锻炼,导致他们养成强烈的依赖心理。当艺术类大学生不得不走向社会,面对就业时,往往不知所措,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只是一味地依赖学校的联系,听从家长的安排。一旦希望落空,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甚至会出现很极端的行为。
2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不健康心理存在的原因
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着多种心理问题,可以说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方因素共同促使的,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他们自身等方面的原因。
2.1 社会因素
由于高考对艺术类考生文化课要求较低,艺术类专业报考和招生持续升温。报考艺术类的学生在逐年成倍地增加,一些高校也纷纷开设艺术专业,加之每年各个培训机构培训出来的社会人员,每年希望从事艺术类相关行业的人员数量规模相当可观。而与此同时,但艺术类专业社会需求还是整体较小,即使一些大城市对艺术生需要也非常小,而一些中小城市的需求就更小了。这些就业机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而言仅仅是杯水车薪,加之社会上还存在着不正之风,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产生巨大冲击,使一些学生心态失衡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
2.2 高校因素
高校因素主要包括: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不充分,使艺术类大学生不符合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培养方式落后,培养出的大学生大多基本功扎实,但创新能力不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陈旧,影响了艺术类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使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心理健康指导教育滞后,造成了学生心理素质较低,不能有效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对就业指导工作不重视、就业指导方法单一、脱离实际,使有的大学生不知该如何择业、不懂得择业的方法和技巧。
2.3 家庭因素
艺术是一项需要高投入的教育,艺术类学生的家庭条件整体而言要优于普通文理类的学生。艺术类学生的父母从小就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的财力精力,事事都为子女安排妥当,对他们期望值过高往往会使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时产生不良心理。
2.4 自身因素
由于艺术类专业对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要低,很多学生只是为了上大学而在高中时期突击,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是真正地喜欢艺术,对相关专业工作并不是很了解。考上学校后专业基础较差,专业课程学习吃力,面临毕业时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人们常说搞艺术的人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维,很多艺术类学生不善于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当他们所追求的理想不能实现时,他们就会产生不良心理。
3 解决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历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指导,应成为当下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
3.1 完善社会的就业机制
各艺术类高校也应该加大改革力度,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同时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加强自身专业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积极应对市场挑战。
3.2 重视家庭教育
就业是大学生家庭生活的大事,家长更要理解和关心孩子的就业。家长要切实估计子女的能力和素质,不对子女的就业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家长应尊重子女的主观愿望,不要代替子女进行职业规划,要给子女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家长要主动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就业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缓解他们的紧张心理,帮助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压力。
3.3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3.3.1 引导艺术类毕业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
艺术类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对未来的职业要求过高,艺术类毕业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就业观念,给自己一个正确的社会定位。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纠正艺术类毕业生的认知偏差,改变其不良心态,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定位,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心理问题更需要靠他们自己去不断地调适,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不要过于焦虑。要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
3.3.2 引导艺术类毕业生形成合理的就业观念
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不合理是其就业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很多艺术类毕业生对于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没有充分的认识,不能充分估计就业的难度,正确为自己定位,而是在择业过程中一味攀比,盲目追求高收入、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还有部分艺术类毕业生将就业定位在大城市、大单位,对于一些基层工作不屑一顾。目前,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已出现明显的供过于求的趋势,我们要引导艺术类毕业生摆正就业心态,将眼光放低、放长远,就业可向基层、向西部、向私人企业转移,要认清现实,适时择业。同时要强化艺术类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观,鼓励艺术类毕业生自我创业。
【参考文献】
[1]刘铸.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01):2.
篇4
论文内容摘要: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等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对知识的广泛接纳和吸收,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当今大多重技能、轻理论的情况下,加强对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投入,是一项艰巨而又意义深远的工程。
我国1998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而,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设计人才。“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其中“道”是无形的、本源的物质本身所遵照的运动规律;“器”是有形的、现象的技能、技法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系犹如“道”和“器”,创新精神是实践能力的根本、源泉。创新精神从何而来?它来自于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培养。
一、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任务
1.艺术设计理论概述
艺术设计理论是一门对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做专门综合探讨的知识体系,主要包含艺术设计史的研究、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的研究、设计批评、艺术设计实践理论的研究等内容。艺术设计史的研究包括:通史通论——中外设计史、中外美术史等,专史专论——中外广告史、中外服装史、中外陶瓷史、平面设计史、工业设计史等。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包括:设计概论、艺术概论、设计心理学、设计方法学、设计文化学、设计美学、艺术美学、艺术心理学、设计艺术原理等。设计批评是对与设计相关的对象的评价和判断。艺术设计实践理论是针对每一门具体设计专业的专业理论,这种理论不是简单的对技法和工艺的概述,而是对技法和工艺一般规律的总结,是对技法和工艺本质及外延的研究。艺术设计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交叉边缘学科,其知识体系涵盖了哲学、美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生态学、仿生学、人体工学、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因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开设,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指导学生设计实践的重要途径。
2.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任务
①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李砚祖先生认为艺术设计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①诸葛凯先生也认为艺术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的艺术”。②从以上的观点中可以分析出艺术设计的两大要素:“造物”体现的科学精神,造物之“美”蕴含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艺术设计实用功能性决定了它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进行造物,因而科学精神是艺术设计的内涵之一。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价值的维护、追求,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艺术设计具有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体现了其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和重视。若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很好地融入到艺术设计中、渗透到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中,需要合理解决科技发展与文化心理之间的矛盾,需要学习生态学、仿生学、人体工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需要研究历史、哲学、美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民族民俗学等相关内容。艺术设计理论知识体系涵盖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方方面面,因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树立、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是使艺术设计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渠道。
②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当今时代,一方面人们对艺术设计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越来越多样,另一方面,艺术设计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多种风格与流派并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若想设计出既符合大众需要又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需要的是创新精神。创新需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艺术设计理论包含艺术设计史知识、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设计批评、艺术设计实践理论知识等内容——知识体系庞大而丰富,所以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理论修养的根本途径。
艺术设计教育不是培养技术工人,而是培养具有理论修养,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艺术设计教育不应只传授技法、技能,同时也应传授“道”(即技法之外的艺术设计创新的本质、内涵),重在授之以“渔”而非“鱼”。 艺术设计理论揭示艺术设计的客观运行规律、总结艺术设计现象背后的本质,因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指导设计实践的基础。
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现状
1.对待艺术设计理论不够重视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甚至是一部分老师,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理论可有可无。这与有些人的浮躁、急功近利思想分不开。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中,学生更偏爱能够迅速带来设计成果的设计实践课,而艺术设计理论课相对枯燥乏味,不能立即物化出设计成果,较少受到学生的喜欢、重视。事实上,没有艺术理论知识做支撑的艺术设计作品,不过是没有灵魂的视觉元素的简单组合。艺术设计教育,不是仅仅教会学生能创作成果,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创作成果的方式、方法、规律和内涵等本质性的东西。艺术设计实践课程是教学的显性课程,教给学生的是“形而下”的“器”;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培养的是设计师的气质、创造意识和设计的综合素质,教给学生的是“形而上”的“道”,所以应加强学生的理论意识。同时,教师的艺术设计理论意识也有待提高。教师在进行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的教学时,可用相关理论知识来指导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授技的同时,也要传“道”,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对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视。
2.艺术设计理论课程设置不大科学
目前高校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理论课程开设参差不齐,有的高校只开设了设计史、设计概论和中国工艺美术史。科学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基础理论课,如设计概论、设计心理学、设计美学、设计方法学等;艺术设计史论课,包括通史通论(如中外设计史)和专史专论(如工业设计史、平面设计史);相关的设计批评课程和艺术设计实践理论课程等。
3.授课方法单调
传统的艺术设计理论课一般都是教师讲解,学生听,教学效果较差。现在多媒体引入教学,但是教学方式依然是灌输式的,多媒体成了第二黑板。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声、光、色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因为理论课往往是以合班形式的大班上课,听课人数众多,限制了互动式、灵活式教学手段的实施。另外,多媒体教学依然局限于狭小的教室空间,学生缺乏消化理论知识的身临其境的客观环境条件。
三、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改革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艺术设计理论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对教师综合素养的要求就相当高。不仅仅是艺术设计理论课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艺术设计实践课老师也同样要具备。由于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必须紧密联系设计实践,所以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双重的:既要懂设计理论知识,又要会从事设计实践活动。专职的艺术设计理论课教师,在专心研究、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了解相关的艺术设计实践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深入到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本质问题,避免纸上谈兵的尴尬。专职的艺术设计实践课老师,在掌握和教授设计技能、技法的同时,也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不仅仅包括设计实践课的专业理论,也包括基础理论、艺术设计史论及设计批评等。教师队伍是培养人才的核心,只有教师的全面发展,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提高教师素质、建设教师队伍是教育的大计。
2.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艺术设计理论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所以理论课教学在形式上要更为开放与自由,使学生由以前被动的听课变为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教室范围,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安排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针对现成作品进行理论讲解和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艺术设计理论观点,进行课堂辩论或讨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为理论而理论,艺术设计理论知识要和艺术设计实践紧密结合,要提炼出设计观、美学思想及其对现代设计实践的影响与实用价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理论课程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3.考核方式的改革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最终的考核方式一般是写论文或闭卷笔试。写论文并不能检验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因为历年来的学生论文抄袭现象较严重,很多学生的论文都没有实质性内容;试卷考核方式考查的只是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所以艺术设计理论课的考核方式需要改革,可以以论文加设计作品或试题加设计作品的方式来考核。论文加设计作品,是在写论文的同时,要学生根据所写论文的论点,设计出能反映论点思想或与论点思想相关的作品,并把作品附在论文后面;试题加设计作品,就是把传统的题型变化一下,把纯文字型的试题,改为根据已知理论来设计相应作品的画图题或者是分析图片作品的分析题。这样,才能真正考核出学生理解、分析、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运用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价值。
结语
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综合素质中很大一块是艺术设计理论修养。设计师不可能都是设计理论家,但只要是在专业设计上有一定成就的设计师,就一定是具备相当理论素养的人。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应抛弃重技能、轻理论的思想,应加强对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重视和投入。
注释:
①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3.
②诸葛铠.图案设计原理[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65.
参考文献:
[1]曾小红.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朱和平,王美艳.谈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7(2).
篇5
关键词:歌唱心理学感觉注意
声乐心理问题,在意大利、英国等欧洲国家早已有专家论述。但诸多声乐教育家并不满足生理教学法,分别开始利用物理学中的声学、力学和心理学,进行声乐教学。
当西洋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后,绝大部分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都以生理教学为主要手段。在浩如烟海的声乐专著中,很少提到心理素质对歌唱技能技巧和情感的支配作用。直到近些年来,才有声乐心理的专著和论文。
在下文中,我们具体地探讨一下歌唱发声心理活动的方法,因为它对于声乐学习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感觉”是歌唱发声过程的初级阶段
心理学指出:“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就产生了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这种反映叫做感觉。”
1.歌唱听觉
对于歌唱者来说,必须具备对乐音敏锐地感受和分辨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训练来提高的。
人的听觉,主要接受外界声音的信息。但对演唱者来说,运用自己的“内听觉”去监听、调整歌唱器官的发生动作,向平衡状态完善。只是歌唱者与听众在听觉效果上有不同的差别:歌唱者的主观听觉,不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体外空间的音响效果上,而应该更多地注意体内共鸣腔体里产生的音响效果。这正是强调“内听觉”的意义。
歌唱者与听众,在听觉上存在着主、客观的矛盾。特别在高音区,歌唱者感觉在头腔的共鸣空间中只有一个很小的共鸣点在振动,听众听到的却是很响、很大的明亮的头声。歌唱者感到头腔里更多的是较暗的音色包围着明亮的、集中的小共鸣点,听众却听不到空和暗的音色成分。歌唱者在学唱的过程中,不仅要懂得这种声音音色的主客观差别,还要尽快地适应主客观的矛盾状态,去掌握主动调节、控制共鸣音响的心理技巧。
2.歌唱视觉
有人把音阶与颜色联系起来,虽然有些玄妙,但不可否认是有一定道理的。贝多芬认为b小调是黑色的;斯克里亚宾认为c小调是蓝色的,G调与D调是黄色的。这就是音乐家对调性的视觉反映。
歌唱家对歌声也具有视觉反映,在演唱时,歌唱家的眼里有景与物的视象。在发声时,我们通常所说的声音明亮、透明、暗淡、苍老等这些都是视觉感受。当欣赏《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时,仿佛也看到了“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这幅迷人的画面。演唱者一旦产生了视觉的内心视象,就调控了演唱的情绪和情感。视觉的内心视象调控着情绪和情感,而情绪和情感又调控着歌声的规律,这就是视觉对歌唱与发声的调控作用。
二、“注意”在声乐学习中的意义
在声乐学习中,“注意”对于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学家指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由此,才能够清晰地反映周围现实中的一些事物。”“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人在注意什么的时候,就在感知、思考或想象着什么。歌唱发声时,要将这些综合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不断培养有意注意,克服注意的分散。就可以使歌唱的技巧变成长久而稳定的习惯,使有意注意变为下意识的无意注意了。
“注意”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注意的分配与转移。在声乐初期学习过程中,人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注意的单一性。当老师提醒学生需要在发声时保持“高位置、深呼吸”的感觉时,学生往往只能照顾到一个方面:顾了位置,忘了呼吸;顾了呼吸,忘了位置。这种顾此失彼的现象,往往是由于不懂和不会运用注意的分配与转移的心理方法。
三、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声乐表演心理素质除具有先天素质外,更主要的是集中在后天培养的素质方面。
1.歌唱欲望与歌唱环境的培养
歌唱欲望首先来自兴趣和爱好,在此基础上的强烈歌唱欲望和表现欲望,才会促使歌唱家热爱这门艺术,产生真挚的情感。一个人在唱歌前,要自我激发歌唱欲望。这一过程看来很短,只是歌唱前的准备阶段,但它需要平时的反复练习和着力培养。歌唱欲望的培养和形成,兴趣爱好是基础,正确科学的技巧训练是关键,稳定协调的心理素质,是其成功的重要保障。
所谓歌唱环境的培养,主要指通过平时的注意和训练,使其习惯于在各种环境和场合中进行表演的能力。凡优秀歌唱者的表演才能,都是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逐步锻炼和培养起来的。随着实践经验的日积月累、表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歌唱者对自己的成功充满了信心。当然,所有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均须建立在发声器官的良好训练和演唱技巧较为完善的基础之上。“艺高人胆大”,它同样会给我们带来诸多有益的启迪和帮助。
2.歌唱的激情与表现的控制协调能力的培养
歌唱表演的激情,也就是演唱者的激情与灵感对作品的重新诠释。这种热情与创造来自歌唱者强烈的创造意识。这种创造意识,使每一次演唱,都能重新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和更为丰富的内涵,使听众获得新的感受,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演唱者一方面要以自己的热情激起听众的情感,另一方面又能控制自己的创造热情。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歌唱者的心理状态主要在两个方面对歌唱表演产生影响:即训练心理状态和演出心理状态。克服不良心理状态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第一,过硬的技术和技能;第二,有效的实践锻炼和积累经验;第三,解脱自我,消除自卑和患得患失思想,排除杂念。只要能够做到上述三点,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必将获得令人满意的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
[2]邹本初.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3]邹长海.歌唱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篇6
【关键词】体育舞蹈 大学生心理素质 舞动治疗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28-02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飞速的发展,价值观变得多元化,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急剧变迁,大学生的身心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种种压力。为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心理素质的提升这一课题,人们从不同的途径做了各种有益的探索。而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说,当提到体育舞蹈,人们便直接联想到休闲娱乐健身等余暇之事,在教育上也因此多以提升教育被列入附加课程。但随着近年来,教育部各种艺术课程标准的出台,人们对于艺术教育功能的认识逐渐加深,体育舞蹈也在逐渐发挥其艺术教育的功能。
从另一个方面看,有关体育舞蹈教育方面的已有研究,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挖掘其艺术教育潜能的需要。我国高校中有关体育舞蹈的训练,极少关注学生的自我感知及其它心理方面的成长。而课堂表现形式也往往相对固定。因此本文将参考舞动治疗理论,论证体育舞蹈训练对于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功能。
二、体育舞蹈训练对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研究
1、体育舞蹈
体育舞蹈又称为国际标准舞,其中包含伦巴舞、恰恰舞、牛仔舞、桑巴舞、斗牛舞、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维也纳华尔兹十个舞种并主要通过竞赛的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广传播。将舞蹈、音乐、体育完美融合的体育舞蹈,不仅是一项休闲体育项目,还是一门舞蹈专业,更是一种艺术教育手段,且具有很强的社交性、参与性及观赏性。
近年来,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陆续开设体育舞蹈专业,以及在必修课或选修课中都加入了体育舞蹈内容的训练,因而,体育舞蹈专业已经广泛普及到大学生群体。
2、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作为一个广泛而普遍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笔者将研究范围缩小,在心理素质方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心理健康状况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除了生理健康外,心理健康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健康状况即为培养自信、自爱、自尊、自律、自强、自立的人格以及如何进行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以达到正确的自我接纳;维持心理平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达到较好健康的心理状态。
(2)人际交往
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必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交流,如意见、知识、经验、情绪、需要等讯息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这个过程可以将其概述,称为人际交往。其中自我接纳与接纳他人的能力,很大程度的决定了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
(3)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即个体根据自己所设定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生活状态、情感体验的整体评价。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人是否真正感受的到快乐的重要因素,也是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参数。
三、体育舞蹈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
当今社会,大学校园中的学生已多为“95后”,20岁左右的他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首先,他们刚经历过重压下的高考,离开家长及原有的生活圈子进入到陌生的环境中。他们在面对生活环境、人际环境、文化环境等诸多的变化,培养个性,塑造性格,建立新的思考和行为方式的同时,会滋生许多心理问题,如分离焦虑,抑郁情绪等。再加上大学生活较高中相比,较为课业安排较为轻松,因此考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如何积极健康的度过大学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起到了很大程度的作用。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生活化。学习、社交的方式和渠道以及未来社会定义人才的标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当今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外界交流,也是正处于转型中的大学生所要面临的巨大的考验。因此将体育舞蹈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体育舞蹈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作用,是一个较为独特的方式,也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创新手段。
四、体育舞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首先,体育舞蹈是一种由社交舞发展而来的一种竞技舞蹈,也是一项中等运动强度的有氧运动,不仅能对焦虑、抑郁等情绪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还能避免因过度紧张带来的疲劳和过度松弛带来的懒惰。且中等运动量的体育舞蹈活动的健心效应更加显著。
其次,审美是个体个性和谐发展和精神文明的综合标志,美的事物都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体育舞蹈中包含十个不同的小舞种,每个舞种的步伐规律、身体形态、音乐节奏都各有特色。无论是练习体育舞蹈或是观赏,都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及加强对美的鉴赏能力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
1、体育舞蹈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作用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有多种舞蹈表现形式,不仅可以独自完成练习即为独舞;还可以男女舞伴双人练习即为双人舞;更加可以由同性别或男女混合组成三人舞及群舞练习和表演,这样便可在无形之中建立起人与人的联系。在群舞训练中,通过动作的统一、队形的变换、节奏的交替等方式,可以淡化当今大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增强团队配合能力,培养合作观念与集体意识。而在双人舞练习中,男女舞伴均为握持或者环抱架型,需要相互感受对方身体的引导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双人舞的动作。因此学会在自身寻找问题,是在双人舞的练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大学生学会接纳宽容他人一个很好方式。
2、体育舞蹈训练促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的作用
首先,体育舞蹈的套路是由一定的特定动作组合编排完成的。因此接受舞蹈训练时,必须要熟记一定数量的舞步顺序。因此当通过反复练习后,练习者能够跟着音乐自己完成一段舞蹈时,即可提升自信又可体验到强烈的成就感。
其次,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这种独特的听觉艺术会带给人情感上的波动及情绪上的引导。体育舞蹈中的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每个舞种的音乐都有其特有的节奏型,再加之与各舞蹈风格的交相呼应,使得体育舞蹈的魅力其它艺术教育手段不可代替的。即便不亲身参与训练,仅是观赏便可获得愉悦的情绪。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将体育舞蹈训练用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在国内还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相关效果研究较少。
(2)本研究通过大量文献研究,证明体育舞蹈训练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无论在心理健康状况、人际交往、主观幸福感方面,都能带来良性改善。
2、建议
(1)在高校的体育课程必修课、选修课及各类社团中开展体育舞蹈训练,其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手段及评价标准不仅要形成套较为科学全面的课程体系,还应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主要目的,充分考虑受训者的兴趣爱好、心理状态、现实需求等。
(2)使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着重关注接受在体育舞蹈训练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虽体育舞蹈训练本身属于有氧运动。但因心理干预方面的教学理论及体系较为薄弱。因此将体育舞蹈训练目前还不具备用于治疗中重度的心理疾病。故本研究及后续研究将会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着重关注在接受体育舞蹈训练对于普通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方面。
参考文献:
[1]顾丽 赵妍. 舞蹈治疗对于舞者身心健康的意义初探.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1,(4):79 -81
[2]张雯. 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5).
[3]李凤梅.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与成才关系研究[J].东南大学硕博学术论文,2007.
[4]熊文俊 王桂香 . 体育舞蹈对参加者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 湖北体育科技. 2009,28(5):549 -550.
[5]伏羲玉兰.舞蹈心理治疗的新进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年03期:43-48.
[6]郝琦.舞蹈治疗:从身体到心灵.医学与哲学,2005,26(3):61-62.
[7]李晓君.舞蹈心理医疗与心理康复[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04期:151-152.
[8]平心.舞蹈心理学―从艺术心理学到超个人心理学[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 金霞,贾喜强.体育舞蹈对大学社交能力培养的探究[J].甘肃联 大学学报,2010,(9):101-103.
[10]顾丽.舞蹈治疗对于舞者身心健康的意义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 4) : 79 -81.
篇7
论文摘要:对高校舞蹈素质教育中过多的强调舞蹈实践,而忽视了舞蹈欣赏在普及型、大众化舞蹈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让高校学生在欣赏中更加了解舞蹈这门艺术,从而学会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向往美。
舞蹈教育可以分作两个部分,一是舞蹈实践,即指人直接参与,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景、情绪、展现形态之美;二是舞蹈欣赏,即人们观赏舞蹈作品时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是一种精神活动。在我国大多数的普通高校中,舞蹈实践的开展仅仅局限于各学校所组织的舞蹈队中的极少数学生,而它是为学校的文娱活动服务的,是学校的形象工程,其他学生参与的机会相当少。舞蹈欣赏课程则很少有学校开设。这一现状是与我国提出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极不相称的,导致了绝大多数学生对舞蹈基础知识和舞蹈美的欣赏是一片空白,经常将不同舞种混为一谈。
自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家一直倡导对高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走进大学课堂,使许多关心舞蹈教育的人感到欣慰,同时,怎样使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真正地发挥作用,也是每个从事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舞蹈教育作为艺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目的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演能力。从这个视角出发,我国高等院校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舞蹈素质教育在普通高校中更多的是从事实践性教育,普及面不大。目前普通高校的舞蹈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是舞蹈作品的学习;另一方面是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节目排练。由于受年龄身体条件的限制,许多非舞蹈专业的学生对舞蹈课的学习没有信心,害怕学习舞蹈,特别是在理工科学生身上尤为严重。所以单一的从舞蹈作品的学习上进入教学显得尤为困难。而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舞蹈更多的是让学生观赏,参与性不强。如果对舞蹈的欣赏能力不强则很难产生共鸣,进而舞蹈的受益人群不如其他艺术门类,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和其他素质教育课程相比受重视的程度就不够。
2、普通高校舞蹈课的内容设置没有与创造性人才素质的培养相结合。目前,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多的是技能性的培养,没有与提高学生的艺术认识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相结合,很难提高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普通高校培养人才大多以科学思维能力为重点,而艺术思维的形象性,则可以完善并且影响和促进科学的逻辑思维。虽然科学思维严谨、抽象,与艺术思维的感性化、形象化有本质区别,但事实上,人的思维方式是复杂的,非线性的,特别是具有发散性质的科学思维仅有抽象化的、逻辑性的性质是不够的,它应是复杂的、具有复合性质的思维。艺术思维具有感性、形象的特点,当其与科学思维相结合时,两者的有机结合、互相作用,更能拓展人的思维空间,启发与弥补逻辑思维,有助于科学思维获得成功。
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飞速转型的今天,艺术教育不仅要重新调整其在高等院校的地位,而且担负着艺术素质与科学素质有机结合并良性互动的重任。舞蹈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应当确立明晰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好地为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3、舞蹈教育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脱节。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艺术技能的基础上,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艺术评价能力以及对事物特有的艺术洞察力,还应该将舞蹈与其它人文社会学科转化成综合的感受力,即舞蹈素质教育的重点应从舞蹈本身转移到与其它学科的结合上,如与美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的结合。刘青弋教授曾说:“舞蹈的跨学科理论主要包括舞蹈与人文社会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舞蹈美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的理论以及与自然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方面的研究。”例如:在实践课上要强调舞蹈知识普及;在欣赏的课堂上,当我们讲完作者、创作动机、表现内容、结构欣赏后,应将课堂内容再延伸一步,启发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从艺术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艺术哲学的角度阐述出来,达到拓展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加深大学生艺术修养教育的程度,从而丰富、完善舞蹈艺术素质教育的内容。
4、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未在艺术类教学体系中确立明晰的地位。由于舞蹈素质教育尚未在普通高校艺术教学体系中确立其明晰的地位,高等院校的舞蹈素质教育还要有一个发展阶段,因而高等院校舞蹈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效果普遍令人担忧(如:至今我国仍未有一套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统一的、完整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目前,有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了艺术门类课程,均只采用选修课的形式,舞蹈课程更是如此。较为重视艺术教育的学校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已将艺术门类课程列入到限选课或任选课的范畴中,其中舞蹈课程是众多艺术门类课程中的幸运儿,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数学校要求学生在大学阶段任选一门以上的艺术类选修课。实际上对一个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分程度地任选一门艺术类课程所达到的效果是蜻蜓点水式的,其收效甚微。将舞蹈类课程作为高等院校的选修课之一,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而言收效也是不大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没有遵循人的艺术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将艺术教育建立在“兴趣”而非“素质”之上;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艺术教育缺失了应有的标准,使他们在心理上视艺术类课程可有可无、可选可不学的点缀。多年以来,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的教师主要集中在艺术院校,舞蹈教师的主流大部分也不在普通高等院校。未形成艺术教育的气候,艺术教育成长的土壤尚待培育,舞蹈教育成长的土壤尚待培育。
现代人已意识到,艺术世界是奥妙无穷的世界,艺术经验对丰富人生是不可缺少的要素,艺术与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息息相通。在人类历史的每一个关键时刻,艺术都给人以希望和勇气,使人类的天才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施展,并保证了人与人之间必须的交流。一个没有艺术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正如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一样。舞蹈这门艺术不仅能表达感情,使人的艺术创造性得以最大施展,而且能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艺术世界里学到其它学科领域学不到的东西。艺术教育对高等院校学生的审美和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舞蹈教育是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舞蹈教育又不是孤立进行的,它必须与其它的人文社会科学相配合,才体现出其教育的真正内涵。有助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交流能力的综合培养。而综合素质的形成一方面离不开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又必须将艺术教育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起来。
高校的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大众非常乐于接受,并且乐于参与的艺术形式,因此,舞蹈教育的普及也必然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屠燕萍. 舞蹈教育与人格素质培养.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6月
[2] 余秋雨. 关于舞蹈美学的思考. 舞蹈艺术. 总27期
篇8
论文摘要: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以多彩多姿的感性形式传达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教育部门对素质教育的重视,舞蹈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高校舞蹈艺术鉴赏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教学建议,并探讨其意义。
现如今,舞蹈艺术鉴赏教育已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舞蹈艺术鉴赏不再是各校“装点门面”的可有无的课程,它将会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校舞蹈艺术鉴赏教育的现状
当前全国的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舞蹈鉴赏课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挖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有重要作用,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然而在实际过程中,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课程设置上不够重视
虽然大多数院校已将舞蹈鉴赏课程列入到选修课范畴中,但实际上却要求学生任选一门以上的艺术类选修课。而对于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分情况地要求学生选多门艺术类课程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效果微乎其微。这说明了高校对舞蹈鉴赏课程还不够重视,客观上也使学生在心理上视这类课程为可有可无。
(二)教学方法死板
在舞蹈艺术鉴赏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单一的传授式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学生兴趣不高
学校的舞蹈鉴赏选修课,到课的人往往一开始特别多,到后面越来越少,就是去的也是为了应付教师点名,这种现象十分普遍。说到底,还是学生对这个课程不够喜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解决课程困境的重要途径。
二、如何开展高校舞蹈艺术鉴赏教育
(一)改革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题材上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贴近学生、让学生容易理解的作品;在流行元素的选择上,应有选择性地介绍街舞、爵士舞和拉丁舞能对学生胃口的元素;也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语汇。舞蹈鉴赏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在精不在多,在于理解不在于盲从。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投学生所好。
(二)注重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毕竟是有限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舞蹈艺术鉴赏教育要把培养学生自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一方面,要丰富鉴赏的审美知识储备。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对其鉴赏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而应该从文化内涵上领略舞蹈艺术的美。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方法。如藏族的《龙鼓舞》是青海省原始祭祀舞蹈,每年六月跳神会时祭祀神灵、驱灾避邪。离开这个一层文化内涵,便无从知道此舞蹈美在何处。
另一方面,加强大学生对舞蹈意境想象的训练,掌握舞蹈的动律与构图。舞蹈构成有三个:动律、构图和舞情。情感是舞蹈的灵魂,动律和构图是为舞情而存在的。原始图腾崇拜的舞蹈所以不朽,是因为它的每一个节律都充满了极端狂热的,而又无比虔诚生命情调。因此,在对舞蹈意境展开想象和联想之前,要引导大学生对其中的情感进行反复体验。
(三)舞动肢体,结合实践领悟舞蹈魅力
与单纯鉴赏的传统模式相比,师生间进行互动显然能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尽管舞蹈艺术鉴赏是理论课,但是“动”是舞蹈的精髓。在讲到不同舞种的特点时,我们可以安排教一些简单手位及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把舞蹈知识与动作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体验舞蹈的魅力。
三、高校开展舞蹈艺术鉴赏教育的意义
(一)社会意义
1.传承民族文化,促进与世界的交流。舞蹈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舞蹈能充分展示人的生命与心灵之美,是无国界的语言。舞蹈鉴赏对民族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本土民间舞蹈的选择,能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本土民间艺术的慧眼,保护本土民间艺术,形成关注本土民间舞蹈文化的良性氛围,从而促进本土民间舞蹈传承和发展。而了解外国舞蹈,又能感受到异国风情,增长见识,促进彼此的了解。
2.体现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文化型、创新型人才。当代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的人才,舞蹈艺术鉴赏教育属于美育范畴,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个体意义
1.培养审美能力,完善文化修养
人类的文化包括文字文化和非文字文化。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对非文字文化的学习,使专业知识丰富的大学生却成了新一代的文化弱者。君不见高校文艺演出时演员们激情飞扬,而台下的观众却一片麻木。这并不是他们不热爱艺术,而是他们缺乏必要的艺术鉴赏能力。而舞蹈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和美学、哲学思想等,是弥补大学生文化缺陷的最佳科目。
2.增强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斯佩里博士对人的大脑进行割裂研究发现,人的左脑负担抽象思维活动,右脑掌管形象思维活动。开发右脑可以提高智力水平。我国著名的艺术心理学研究者平心先生研究发现,热衷于舞蹈的大学生的智商明显比城市一般人口的智商高很多。
3.净化心灵,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操
舞蹈通过优美的人体动作、造型和表情陶冶人的心灵,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以舞蹈《中国母亲》的欣赏为例。一开始,那形体的张力、那音乐的激愤,使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地重温起那个年代的国仇家恨的苦难。中国妈妈对侵略者恨入骨髓,却最终收养了敌人的婴孩,那种反复的矛盾和挣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音乐又低沉转为轻快,慈爱而勤劳的中国母亲终于辛辛苦苦地把日本的婴儿拉扯大了,她告诉孩子身世,含泪送她回去寻找亲身父母。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懂得博爱和宽容的力量。
4.促进内外美统一和举止得体
舞蹈是以人体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懂得舞蹈美的人处处都能体现姿态美。作为高层次的“文化型、创新型”人才,大学生应该是有更高的审美修养的,他们的气质、情感、涵养、风度、形貌、言谈举止的各个方面都应比一般人更得体。当教师用优秀的作品展示着美丽异域风情和古老的传说时,学生步入舞蹈艺术的世界,就明了了人体语言的美妙,促进了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篇9
摘要:元小说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与表现方式,具有自身的多维多面表现特性。因此元小说可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物理时空与心理时空、社会规范与个体创造等视角来进行赏析与解读。本文分别从理性视角、感情视角和审美等方面对现代元小说加以诠释,以深入探讨其内在涵义与外在多样形式。
关键词:元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7-0170-02
一、元小说的基本概念与发展简史
“元小说” 英文名为Meta fiction , 从形式上看是“小说创作过程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传统小说往往关心的是人物、事件,是作品所叙述的内容;而元小说则更关心作者本人是怎样写这部小说的,小说中往往喜欢声明作者是在虚构作品,喜欢告诉读者作者是在用什么手法虚构作品,更喜欢交代作者创作小说的一切相关过程。小说的叙述往往在谈论正在进行的叙述本身,并使这种对叙述的叙述成为小说整体的一部分。当一部小说中充斥着大量这样的关于小说本身的叙述的时候,这种叙述就是“元叙述”,而具有元叙述因素的小说则被称为元小说[1]。类似的还有: “超小说” (Surfiction) 、“自我生成小说” (Self begettingnovel) 、“内小说” (Introverted novel) 等[2]。虽然它也常与“反小说” (Anti novel) 共同称谓, 但是从基本形式而言, “元小说”属于众多“反小说”中的一种。
在中国早期的评书、说书人传统中,就有诸如“话说曹操”这种强调叙述者叙述的成分,欧洲早期的小说也有自我暴露叙述行为的典范[3],如乔叟的作品。而戴维·洛奇则认为最早的元小说是斯特因的《项狄传》,它采用叙述者和想象的读者对话的形式,表明叙述行为的存在。这种揭示小说奥秘和倾向的小说,曾被布鲁克·罗丝命名为“实验小说”,而爱德勒于1976年称之为“超小说”,罗泽同年称之为“外小说”。“元小说”这个术语在1980年左右开始得到公认。但据鲁迪格的考察,80年代初的“元小说”无论创作还是批评,都羽翼未丰,到80年代末,“大批雄心勃勃的批评家和学者进入了这个现在属于文学基本原理的领域。”
二、元小说的多维视角
元小说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与表现方式,具有自身的多维多面表现特性。于根元在其著名的《语言哲学对话》中把文学语言定义为“多维的语言”,意即文学语言不仅仅是心智的产物,而且还是感官的、情感的和想象的产物[4]。同样,元小说也正是体现了文学作品的这类特点。总体来说,元小说可以把语言层次和文化方面、物理尺度与心理视角、社会行为与个体意志有机地合为一个审美的虚拟世界,故我们把元小说的文学语言从以下三个视角来诠释。
首先是理性视角。元小说是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新型体裁,所以它必然具有文学语言本身的表现理性的一面。无论中国的《史记》,还是西方的《荷马史诗》,这些具有元小说性质的文学和历史叙事作品拥有理性鉴赏价值,如实描述了作者和客观事实之间的互动。无论元小说进行怎样的变化,它都是把叙事与创作过程结合而成的词语进行合理的组合。在这一方面,小说用语的工具职能、逻辑规范以及理性特性表现得较为集中。所以,在本视角,语言理性、逻辑理性和社会文化等理性因素起着重要作用[5]。
其次是感性视角。元小说是借助作者创作自述来传达故事的内容与内涵,于是元小说的独创性又决定了文学语言的个性特征。比如作者自述的参与、内容事实的交织、情节的重组、陈述故事的独特方式,都对文学风格施加影响,造成所谓的“语境变革”,使元小说所传递的信息带上了穿越的心理色彩,自然,语言文字与顺序也呈现出再造与重构,所以,这一视角的理解,须借助感性思维建构去进行。
最后是审美视角。元小说作为艺术形式,它必须是一种美的表达,所以元小说语言在传递内容、表现感觉、虚构故事时又必须以美的方式去完成,从而创造出具有审美感觉的文学语言来。于是,从外形的声音色彩、内部的内涵情况,从时间上的表述过程到空间上的外在形态都必须也必然是符合审美原则的。所以,这一视角来说元小说又是符合审美规律的。
三、元小说作品的两面视角
元小说除了表现出理性、情感和审美构成的三维视角特性,同时还具有艺术层面的正负两面:“意蕴”和“意思”。关于文学语言的“意蕴”和“意思”,早在十几年前,学术界就作过广泛的讨论,和元小说语言观有直接联系。可以肯定地说,这一中外都历史悠久的“符号文献”形式确实非常简洁,道出了元小说的一个重要性质。在“开头”中引用美国文学家萨丕尔“当表述非常有趣的时候,就管它叫文章”的观点也是属于这样的认知[6]。然而重要的是,“意蕴”和“意思”本是“A身上有B,B身上有A”的一体关系,很难断然分离开来。“有意蕴”的叙述“意义”和被元小说叙述的“意义”“有意蕴”往往是互为先后的。所以在元小说创作中把好多“意蕴”如情绪、趣味、印象等归为“意义”,就是英国文学家杰里弗·利奇,也曾在《语义学》描述的七种内涵中多次涉及“意蕴”,如他说的“内涵”、“社会定义”、“感情涉及”、“反馈”、“配合”和“主义”中往往说的就是“意思”。那么,“意蕴”和“意思”、“有意蕴”和“有意思”的关系怎样呢?我们认为,元小说是有思想的创作,表达的结果是创造出内外函一致的“意蕴”来,于是“有意蕴”本身也就成了“意义”;反过来,当我们解读“意义”时,发现一个寻常词语一经“有意思”的表达,往往旧瓶装新酒,在原有思维意蕴之外产出了不少言外之意、模糊含义、兼容含义等,而这种一文多内容的“意蕴”自身就非常“有意蕴”。从这两个层面,如果把“有意蕴”表述为“具有审美内涵”,把“有意义”定义为“具有具体指向”,那么,元小说就应该是“既富有审美内涵的,又有所指向内容”的文学语言。
四、总结
作为一种新兴文学体裁,元小说引起研究和关注是正常的,但评论家和学者们真正关心的,是元小说所具有的巨大潜能:它解除了对“事实”的依赖,破解了现实主义风格的主导位置,并展示了现实主义风格的虚伪性和欺瞒性[7]。元小说以暴露自身生产过程的形式,表明小说就是小说,现实就是现实,二者之间存有不可逾越的差距。通过对元小说的多维视角,包括理性、感情和审美,和两个层面,意蕴和意思的分析,来赏析元小说的特征与内涵。揭示艺术和生活的差距是元小说的一种功能。而叙事与现实的分离,使文本不再成为现实的附属品,文本阐释依据的框架不再来自于现实,文本的意义不再是对现实的“反映”,而来自于纯粹的叙事行为,文本因此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治权利,从现实和“真实”的桎梏之下获得彻底解放。
参考文献:
[1]、王蒙《小说创作与我们》,《上海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
[2]、高尔基《论文学》,孟昌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21、第302页
[3]、王希杰《这就是汉语》,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29页
[4]、孔宪中《语法与文句的格局》,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0年7月号
[5]、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83、370、380—381页
篇10
关键词:高校舞蹈;素质教育;教学
一、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必要性
舞蹈是时空表现艺术和动态造型艺术,它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人类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的对象化,是舞蹈艺术劳动的具体成果。
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世界科技、经济、社会大变革的新挑战,因此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给高校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空间。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在艺术教育中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它以肢体的造型、音乐的节奏和丰富的情感为基本要素,以美化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生动地塑造人生形象,表达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达到艺术教育的最高境界。随着社会对全面素质人才的高度重视,各高校都把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课程之一引进校园,开设舞蹈教育课程,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专门的舞蹈家,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来培养文化修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水平。在当前人们审美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舞蹈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功能日益凸显。
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中有的存在不善于交流、孤僻、个性意识强等弱点,缺乏社交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而舞蹈训练都是整体和谐、相互协作的集体活动,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就能强化奉献精神、自我牺牲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责任感、认同感,相互协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相伴而生。通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和练习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意义,从而不断培养和加强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大部分学生对舞蹈艺术非常感兴趣,且希望能够接触、学习舞蹈。但是绝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舞蹈艺术并不了解,也很少能够在校园里欣赏到纯正的舞蹈艺术作品,这说明舞蹈艺术教育方面相当匮乏。另一方面,以舞蹈艺术为媒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形象性、愉悦性感染力都优于思想道德教育抽象说教的形式提高受教育者的兴趣,使之更好地接受。舞蹈艺术教育可以将一些思想道德中的说理进行优势移植,使抽象道理的灌输被蕴涵着深厚情感的形象化教育手段所代替,从而有效地唤起受教育者的同步感受,导致他们心理意向的明朗化而且艺术教育克服在某些道德教育的强制性更易于激发受教育者理解的积极性,更易于打动人的感情,大大消除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概念化对接受者造成的障碍。艺术美的情感感染效应,不仅能给人以教育意味,且能导致欣赏者向行为化转化,达到实际效果。因此高校要重视舞蹈艺术教育,增加普及范围,加大加强教育力度,要在形式上、量上、质上有更多的提高,这是高校教育必须关注并实施的,由此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校园人文精神及文化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
二、高校舞蹈教育现状
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发达国家相比要晚20多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一直倡导对高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走进大学课堂,使许多关心舞蹈教育的人感到欣慰,同时,怎样使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真正地发挥作用,也成为每个从事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目的是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演能力。否则,舞蹈教育在艺术教育中与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难以接轨。从这个视角出发,我国高等院校舞蹈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一)舞蹈教育在普通高校中普及面不大
目前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是舞蹈作品的学习;另一方面是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节目排练。由于受年龄身体条件的限制,许多普通学生对舞蹈课的学习没有信心,害怕学习舞蹈。所以从舞蹈作品学习上进入更深入的教学尤为困难。而在从事校园文化活动中,舞蹈更多的是让学生观赏,参与性不强,因此,舞蹈教育的受众人群不如其他艺术门类。
(二)高校舞蹈教育在高校艺术类教育体系中模式陈旧
在国际上,高校艺术教育通常是包含在综合性高等院校中,水平越高其艺术教育机制就越健全。但由于我国舞蹈教育的历史原因,造成目前舞蹈教育普遍未完全摆脱中专舞蹈教学模式,它的整体教育体制是中专舞蹈专业学校的演变和延续,多数高校舞蹈教育与中专舞蹈教育之间没有明显区别,甚至是中专课程的重复,高校舞蹈教育的模式陈旧,没有体现出舞蹈教育的层次性和连续性;另外,舞蹈教育也应摆脱过去遗留下来的师傅带徒弟的科班教育的模式。随着对共性素质的日益关注,舞蹈教学应在课程的设置上、教学的理念上、训练价值的认识等方面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创新。
(三)舞蹈教育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脱节
高校学生大多已具备相当的技术能力,但高校舞蹈教育往往重视的是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不重视或忽视对学生自身素质的开拓与培养及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艺术评价能力以及对事物特有的艺术洞察力的开拓与培养。这使得高校舞蹈教育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应该将舞蹈与其它人文社会学科转化成综合的感受力,启发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从艺术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艺术哲学的角度阐述出来,从而丰富、完善艺术素质教育的内容。
(四)师资队伍短缺
在许多高校,舞蹈专业专职教师非常短缺,真正从专业舞蹈院校毕业的舞蹈老师则更少,在大学院校也仍存在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兼职艺术类教师占多数。因此,师资力量显得薄弱。应建立舞蹈教师资格证体制,要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对现有教师有一定舞蹈基础的也要进行在职深造。把校园舞蹈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作出贡献。
(五)专业结构需优化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专业结构脱离社会需求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扩招带来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实际上毕业生就业难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对于高校舞蹈教育来说,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将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课程的设置是为教学服务的,在舞蹈教育中要开拓专业领域,同时加强理论课程的比重,以便更好地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结语
总之,高校舞蹈教育课程建设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有待于从事舞蹈教育的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地探索。高校舞蹈专业拥有一个与舞蹈教育联系紧密的多重文化氛围及得天独厚的多元化求知环境,我们应充分运用这样的内部环境,在专业课之外,可以开设美学、文学、哲学、音乐、表演艺术等课程,从而使学生的艺术修养更加全面,专业知识得以从舞蹈领域向其他艺术领域横向发展。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道路上前进。改变过去那种应试教育模式,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也是适合社会发展,培养一代新人的必然要求。高校舞蹈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版
[3]隆荫陪,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4]郭明达。新编现代国际交际舞[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