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严重骨质疏松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人严重骨质疏松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年人严重骨质疏松的方法

篇1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预防;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486-02

随着当代疾病谱的改变,世界卫生组织把骨质疏松症列为中老年三大疾病之一,在常见病中居第7位。骨质疏松症分为三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1]。骨质疏松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一组骨病[2],是以单位体积骨组织量的显著降低为主要特点的代谢性骨骼病变。为一种比较严重的慢性疾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其中最严重的情况是导致患者出现骨折[3],很多患者会因此导致残疾。临床实践发现很多人通常是出现骨折后,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存在骨质疏松症,并且现在临床医学还不能安全、有效的帮助疏松骨骼恢复原状,所以老年骨质疏松的早期预防十分重要[4]。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钙缺乏造成的,本文通过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预防方法以及临床治疗的进展进行回顾性分析,希望为降低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老年骨质疏松的原因

老年骨质疏松是指人超过50岁以后出现腰背疼痛,全身不明原因的疼痛,并且出现频繁性的驼背、抽筋、身高变矮等临床症状[5]。老年骨质疏松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年龄的增长,骨合成功能的降低,同时骨分解增多;并且老年人的肠钙吸收功能会发生下降,钙的代谢也会存在障碍;老年人的活动减少也会导致肌肉的活动降低,进而减少了骨的肌肉刺激,骨母细胞量会发生降低;另外,内分泌系统及激素水平的影响:对于处于绝经早期的女性来说,导致骨量迅速的丢失的主要原因包括雌激素减少和卵巢功能下降两方面[6],老年女性在绝经期后会出现雌激素的分泌降低,会导致骨中矿物质的含量丢失,所以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

2老年骨质疏松的特点

老年骨质疏松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存在躯干的缩短、驼背、腰肌痉挛、压缩性骨折;并且女性患者人数显著高于男性患者[7];在咳嗽、弯腰时可能会存在疼痛,经卧床休息后疼痛会减轻,这种疼痛会沿着肋间神经放射或者向患者的要骶部放射。

3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是老年最常见的临床骨骼疾病。老年骨质疏松症是“沉默杀手”[8],出现骨折为骨质疏松症比较严重的后果,也是大多数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就诊原因和首发症状。老年患者因为免疫力比较低,所以骨折后很容易各种并发症导致死亡,或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

4老年骨质疏松的预防

4.1调整饮食结构老年人如果酸性物质的摄入量过大,会加剧其酸性体质[9]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大多数的谷物、肉类、糖累、酒和鱼虾等食物属于酸性食物,而大多数水果、蔬菜是碱性食物,通常每天摄入酸性食物、碱性食物的比例应该是1:4。如果摄入酸性骨质过多就会出现骨质疏松,所以骨质疏松的预防要首先从每日的饮食中进行调整,多摄入含钙量高的食物[10]:骨头汤、牛奶、胡萝卜、黄豆、芹菜等。避免过多的摄入盐以及蛋白质而造成对钙流失的增加。既然骨质疏松的产生是由于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不足引起的,那利用科学的饮食来促进这些营养素的吸收是再好不过的了。因为即便是骨质疏松患者,如果能在饮食上进行适当的调理,促进钙的吸收,同样能减轻骨质疏松带来的不便[1]。

4.2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一些老年患者有吸烟、喝酒的不良生活习惯,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导致骨质疏松或者加重骨质疏松[12]。例如:吸烟会对骨峰的形成产生影响,同时过量的饮酒会对骨骼的新陈代谢造成障碍,还有喝浓咖啡会增加尿钙的排泄,进而影响到人体的钙吸收。

4.3进行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同时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可以接受日光照射,会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在运动中人体的肌肉会收缩,可以对骨骼进行牵拉,可以提高老年人的骨密度。另外,预防跌跤,应尽力设法减少跌跤的可能性,老年人跌跤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容易引起跌跤的疾病和损伤应加以有效治疗,避免应用影响平衡的药物。应对老人加强教育,告知摔倒易发生在饭后站立或夜间起床时,家中地面的障碍物应减少或消除,宜穿舒适和底有摩擦力的鞋[13]。所以适当的运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4.4保持良好的心情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会产生一些心理压力,而压力过大就会导致人体酸性物质沉积发生,酸性物质的沉淀会影响到人体的代谢。所以要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情,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生活情况,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给以开导,帮助他们纠正心理失衡状态,鼓励他们参加社交活动,适当娱乐、听音乐、冥想,使情绪放松以减轻疼痛[14]。好心情可帮助保持弱碱性的体质,可预防骨质疏松。

4.5适当的药物补充给予患者进行适当的药物补充,不同病因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应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积极治疗,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所以,合理应用药物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减少骨折发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15]。例如:钙剂和维生素D。需要注意的是定期进行血钙磷检查,避免高钙血症、高磷血症的发生。

5老年骨质疏松的治疗

5.1骨吸收抑制剂骨吸收抑制剂可以减少骨量进一步的丢失。例如:雌性激素、二磷酸盐、降钙素和异丙氧黄酮等。常用制剂和用量为:戊酸雌二醇,每天1-2mg;雌二醇皮贴剂每天0.05-0.1mg[16];依替膦酸二钠,每天400mg,在早晨空腹服用。

5.2骨形成促进剂骨形成促进剂可以增加骨量,例如:氟化物、甲状旁腺素、维生素K、生长激素以及雄激素等。常用制剂和用量为:甲状旁腺素每天400U-600U,治疗6个月;维生素K每天5mg。

5.3骨矿化促进剂骨矿促进剂可以帮助促进骨钙的沉着,可增加骨量。例如:维生素D、钙剂。常用制剂和用量为:维生素D每天200-600个国际单位;钙尔奇D每天一次,每次600mg;氨基酸螯合钙每天两次,每次275mg;葡萄糖酸钙每天两次,每次两支,每支含量150mg。

5.4对症治疗药如果存在疼痛的患者给予适当的解热镇痛药,例如:阿司匹林每次0.3-0.6g,每日三次;出现骨畸形患者可以给予进行局部的固定患者使用矫形器械进行矫正。

6小结

老年骨质疏松症虽然遵循人体骨骼发育-成长-衰老的规律,但是也受激素的调控、营养状态、物理因素、免疫状况、遗传基因、生活方式、经济文化水平以及医疗保障的影响。骨质疏松症所表现的慢性疼痛和导致的骨折及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大量增加了相关的医疗费用[17]。如果老年人可以提早加强自我保健意识,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对骨质疏松的发生进行有效干预,老年骨质疏松症是可以得到延缓、预防的。要预防骨质疏松就要调整饮食结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情、适当的药物补充。目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方法主要给予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骨矿化促进剂等。我们相信通过提高预防意识和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是可以有效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生的。

参考文献

[1]张磊,包可,王勇.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预防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研究》,2011年第03期.

[2]王立群,王玉娟.老年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治疗[J].中外医疗,2010,31:187-187.

[3]李晓.老年骨质疏松症导致骨折的原因及预防[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5):106-106.

[4]崔秀娇,郑孟冬.两种药物组和方案治疗5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9):1071-1072.

[5]梁平.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07):368-368.

[6]李明月,吕小明.老年骨质疏松症预防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中国保健营养》,2012年12.

[7]张金冉,田东东,刘伟.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现状[J].吉林医学,2012,33(9):1949-1950.

[8]范敏.中老年骨质疏松的三级预防[J].内蒙古中医药,2011,11:56-60.

[9]范建明.骨质疏松症的现状调查分析和健康干预措施[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4(1):1-3.

[10]成娜,韩晶.老年性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原因和防治分析[J].大众健康,2012,8:299-300.

[11]胡国建,谢海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饮食保健.《东方食疗与保健》,2006年第09期.

[12]龙友余,王英,王旭凯,等.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41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10):1537-1537.

[13]马淑珍.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分析与预防[J].甘肃中医,2005,18(7):56-57.

[14]梁毅玲.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7,10:2746-2747.

[15]徐若男,王丁丁,朱小蔚.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东南国防医药》,2011年06期.

篇2

老年人骨质脱钙疏松、全身钙储量减少的原因很多,必须针对病因进行综合性防治。现在许多患者因受商家“多补钙就可防治骨质疏松”宣传的误导,大量补钙,其结果不仅不能改善,反而造成高血钙,经尿排钙量剧增,形成多发性尿路结石,并发很难治愈的慢性尿路感染,加速破坏肾功能,必须纠正。

防止骨质产生负平衡

新骨产生负平衡,是骨质发生疏松、萎缩的根本原因。人的骨骼生长、发育完成后,仍在继续形成新骨组织代替因为老化和外伤吸收而消失的骨质。新、老骨质的更换量,在进入中年以前(妇女在40周岁以前)是互相平衡的。进入中老年后,老化骨质的吸收(消失)量大于新骨质产生量,发生负平衡,骨质减少、变薄、骨密度和坚度下降、疏松变脆,并随年龄增长而加重,骨折几率随之迅速升高。这种改变是全身骨骼退行性改变,统称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与年龄增长关系表明,属于生理性老化现象。通过建立科学的生活习惯和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可延缓其发生和发展,避免和减轻并发症。

防止办法是,不盲目减肥,实际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10%的人,不要节食减肥,适当增加锻炼,按每天生理需要量吃肉类食物。中老年人每天约需蛋白质40~60克(1两左右),以动物蛋白占1/3、植物蛋白占2/3为宜。

老年女性适当补充雌激素

研究证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骤升则与体内雌激素水平骤跌密切相关,骨质疏松的病变发展、并发症增多和加重的绝经后患者,给予补充雌激素后,就可遏制病情发展。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在专家指导下进行适当的雌激素补充疗法,具有积极的病因治疗作用:

(1)骨质疏松较重的患者,可口服雌激素。方法:每月1~25日,每天口服天然乙烯雌酚0.625毫克,并于每月15~25日每天加服安宫黄体酮5毫克,以防体内雌激素累积性过高引起乳腺增生、子宫内膜增生恶变。许多专家主张,进行雌激素制剂治疗4~6周后,停药1~2周再继续服药,可以防止不良反应。

(2)酮(雄性激素)有促进蛋白质合成作用,为骨基质合成提供物质基础。临床观察显示,以隔日呑服1粒十一酸睾酮胶丸(40毫克)较宜。在使用雄激素治疗前,必须进行全身体检,肝肾功能较差、乳腺组织增生者不用。服药期间,每年都需进行1~2次全身体检,出现不良反应者立即停药。

(3)许多专家认为,使用雌、雄性激素联合治疗效果更好,而且安全。

(4)绝经后卵巢萎缩,合成和分泌雌激素功能衰退,是不可避免的生理现象。若能保持适当的性生活,则可延缓卵巢萎缩速度,避免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过快,既可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并发症,也能减轻更年期综合征和心、脑血管病变。

防止低胆固醇加重骨质疏松

(1)老年人每天约需消耗胆固醇200~220毫克,必须由动物肉、内脏补充。否则,体内雌激素水平更低,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更重。老年人低胆固醇血症都由长期减肥不食荤、过量服用调脂药物造成。血中胆固醇含量未超过正常值上限者,每天仍应按生理需要量补充。

(2)有些人减肥,长期不食油,这样非但效果不好,反而造成许多营养物质缺乏,体弱多病,骨质疏松发展更快,症状更重。老年人每天约需消耗脂肪30~40克,动、植物脂肪之比以1:4为宜。实际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10%者,仍需按上述生理需要量食油,以防因此造成和加重骨质疏松。

(3)有些老年人严重偏食,以致体内缺磷。即使血钙正常,因不能形成足够的磷酸钙沉积于骨基质而发生严重的骨质疏松。磷广泛存在于许多谷物、粗面粉、肉、鱼、蛋等食品中,只要不盲目减肥,不偏食,就可避免。

坚持锻炼防治骨质疏松

研究发现,住养老院人群的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而且病情重,骨折发生率也高;农村劳动人群则都明显低于前者。由此可见,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与体力活动太少有关。

体弱的老年人,要尽可能减少卧床时间,每天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不但能防止骨质疏松,也有利于其他疾病的治愈。运动能提高血液循环速度、增加肠黏膜对钙、磷、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吸收率,提高体循环和骨骼间血液循环速度,促进骨基质和骨质形成量,改变新骨形成负平衡状况。

骨质疏松的补氟疗法

篇3

【关键词】骨量减少;骨质疏松;骨密度;中老年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当今全球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最具危害的慢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60岁以上汉族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2.5%,其中髋部骨折为16%-20%,年患病人数达180-200万人。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目前有骨质疏松患者约6944万人,骨量减低患者约2亿人。骨质疏松在中老年人中患病率高,其最主要的并发症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和髋部骨折,需长时间卧床且生活不能自理,导致病残率和死亡率增加,造成沉重的家庭、社会和经济负担[2]。因此,骨质疏松的早期预防和骨量减少阶段的及时调整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调查本地区中老年人群不同性别、年龄群体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旨在对于防治骨质疏松上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2012年来我院体检的中老年人,男性270例,女性264例。纳入标准:居住本地区10年以上,年龄≥40岁,通过病史及其他检查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糖尿病、肾病、甲状旁腺亢进、代谢性疾病及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和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上述患者以每10岁为一个年龄组,共分为4组。

1.2研究方法采用美国GE Lunar Prodigy Advance PA + 300164 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对全部受试者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每日测量前用标准体模校正后进行,精确度误差1%,准确度>98%。详细记录每位受检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及饮食生活习惯等资料。

1.3判断标准参照中国老年学学会推荐的诊断标准[3],骨密度通常用T值(T-score)表示,以本地健康人的峰值骨密度为参考,T值=(测定值-骨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标准差,以任一部位的骨密度T值比同一部位的峰值骨量低2标准差以上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T值在-1.0至-2.0之间,为骨量减少。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进行统计分析,按性别和年龄分组输入数据,分组数据两样本间比较用t检验,多样本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以P

3讨论

本研究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检测,以贵阳地区健康人骨密度值作为参考,符合关于采用骨密度值测量作为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的相关条件[3-4]。因为骨质疏松往往发生在骨松质区域,考虑到老年人易出现腰椎退行性改变和异常钙化,包括椎体边缘和关节突的增生,前、后纵韧带、黄韧带及血管壁钙化等诸多因素,容易影响骨密度的测量数值,造成骨密度呈假性增高,从而影响诊断率。另外也有研究表明,老年人60岁以后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高于髋部骨折[5],椎体压缩性骨折亦可出现BMD值假性增高。因此,对老年人测量腰椎正位BMD诊断OP是一个欠敏感的指标,在诊断上髋部BMD比腰椎BMD更精确[6]。

人体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及BMD不断增加,并逐渐达到峰值,其后由于性激素水平的下降,骨骼形成和骨吸收呈负水平,骨量逐渐减少,且随年龄增加其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病率不断升高。有研究表明[7],贵阳市健康男性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在20-24岁年龄段达到峰值,其腰椎峰值骨量低于北京市和哈尔滨市同龄男性;而健康女性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峰值分别出现在35-39岁、30-34岁年龄段,其中女性股骨颈峰值骨量低于哈尔滨市和北京市成年女性。这可能与贵阳地区所属亚热带湿润温和型山地气候,全年阴天多,日照少有关。也有研究认为贵阳地区人群男、女骨密度峰值均出现在20-29岁年龄组,女性30岁以后骨密度开始下降,但在25-49岁之间差异无显著性,50岁以后显著下降;男性各年龄组间骨密度值随年龄增加只呈缓慢下降趋势[8]。

本研究证实贵阳地区男、女性40岁以后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病率持续升高,其中女性在50-59岁阶段出现加速现象,这符合女性更年期开始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的特点,雌激素水平下降会降低其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出现骨量快速丢失,骨转换速率加快,从而导致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升高。相对而言,男性性激素水平下降平缓,因而骨量丢失比较缓慢,在60-69阶段才出现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升高,这可能与高龄老人运动减少、肌肉萎缩、骨骼缺乏必需的机械应力刺激,加速骨量流失有关。

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见的是髋部骨折和椎体骨折。根据国家卫生部门资料,髋部骨折的患者住院治疗天数平均为22-24d,按发病后住院计算,不论是住院治疗时间还是住院治疗费用都远高于老年常见的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心脏病搭桥术[9],可见骨质疏松症也是一个消耗国家大量医疗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慢性病,因此积极开展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目前许多研究认为[10-11],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除了年龄、性别、家族史这些危险因素外,还和低体重、户外运动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过度喝咖啡或碳酸饮料等有关。因此,中老年人应积极防治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以提高生活质量,从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入手,增加户外活动和日晒时间,加强营养,合理膳食,并戒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编委会.骨质疏松症中国白皮书[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3(3):148-154.

[2]Brown P,McNeill R,Leung W,et al.Current and future economic burden of osteoporosis in New Zealand[J].Appl Health Econ Health Policy,2011,9(2):111-23.

[3]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1-3.

[4]Winzenberg T,Jones G.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J].Aust Fam Physician,2011,40(1-2):43-4.

[5]卢芙蓉,沈霖,谢晶,等.武汉地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率初步调查[J].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6,34(4):215-220.

[6]赵方,陆泉承,吴玉洁,等.老年人腰椎正位及髋部骨密度测量结果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9(4):344-346.

[7]刘柳,张巧,彭年春.贵阳市城区成年人骨质疏松症现状调查[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2):108-112.

[8]冯小波,王世伟,刘文波,等.贵阳地区成人骨密度与骨质疏松症调查[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37):7023-7026.

[9]罗林枝,徐苓.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直接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669-672.

篇4

【关键词】补肾活血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185-02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人口问题,老龄化成为人们不能忽视的问题。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骨折、疼痛、畸形等并发症给老年患者造成身体上的严重影响,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其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也给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骨质疏松属于慢性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在老年人及绝经期后妇女中较为常见。骨量逐渐减少是患者发病后的显著特征,从而患者的骨微结构慢慢发生改变,骨脆性增加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同时还出现身高缩短和腰背疼痛等症状。骨折及其他全身骨骼疾病在患者身上极易发生,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将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男性为20例,女性10例,年龄在50―75之间,平均年龄(62.5±2.1)。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在45―85之间,平均年龄(65±2.3)。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给对照组患者服用骨化三醇片,每日服用2次,碳酸钙D3片口服,每日2次,一次服用1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进行治疗, 服中药补肾健脾活血方:羊藿、熟地黄、鹿角霜、生姜、肉苁蓉、龟板、生黄芪、鹿衔草、鸡血藤、当归、杜仲、三七、陈皮等,水煎服,早晚2次。

1.3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指疼痛消失,骨密度检查发现骨密度增加。有效:疼痛得到明显的缓解,且对骨密度检查发现骨密度没有下降。无效:治疗前后比较疼痛未消失,骨密度检测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

2结果

两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30例,治愈患者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患者治愈15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两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常见疾病之一,在最近几年内患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所以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要予以重视,要将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这个课题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和免疫力处于逐渐减弱状态,会产生骨量下降的现象,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诱因更加复杂化。骨量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不良饮食营养、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都会导致骨量下降,同时伴随着骨强度降低。体内缺乏激素及钙和维生素也会产生骨吸收障碍,最终导致骨量降低。在我国传统中医学上认为骨质疏松症属于“骨痹”、“骨痿”等范畴,患者主要病机为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血运无力而成血瘀、经脉不畅等。因此,中医治疗的主要原则就是以补肾壮骨和活血通络为主,要想改善这些症状,就必须将肾中精气充盈。后经现代医学证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理原因为肾精不足导致的骨髓、脑髓失养和淤血。骨髓、脑髓失养导致患者下丘脑-垂体- 靶腺轴调控发生异常,因信号传导通路不畅而导致细胞因子不能顺利通过。淤血使得患者骨小梁内微不能正常循环,从而影响细胞物质之间的交换,血液中钙及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进入骨骼被其吸收,最终引发骨骼失养的现象。骨质疏松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肾虚为本,血瘀为标。在本文临床实验中使用的补肾活血方在补肾的基础上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方中的鹿角胶和羊藿具有温肾壮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白术和山药有健脾益胃的作用,从人体内部开始进行调节,有利于人体健康。水蛭、莪术和三棱有活血祛瘀的功效。这些药合用可明显提高骨密度和骨矿含量,减少老年人骨折发生率和骨折次数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社区;居民;骨折;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 R580;R6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3-0007-03

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据统计,全球骨质疏松的患者大约有2亿。研究显示,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中,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会出现骨质疏松。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随着时间推移,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骨质疏松可导致疼痛、骨折、骨骼变形等,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2]。本研究调查分析社区居民对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的认知程度,为预防老年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2年7~12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多个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 000份,回收917份,回收率91.7%。其中有效问卷833份,有效率为90.51%。所选择的调查对象为社区居民、年龄超过18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能够顺利完成调查,无认知障碍等。

1.2 调查方法

采用骨质疏松知识评价问卷[3]进行调查。第一部分为指导语以及卷首语,第二部分为主要调查对象的一般社会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第三部分是主体部分,有7个判断题和21个选择题。选择题有4个选项,所有题型均有“不知道”选项,正确选项得1分,错选、漏选、选“不知道”为0分。最高分28分。

1.3 质量控制

所有调查人员经过统一培训。调查时由居委会人员陪同上门拜访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并定期收回调查问卷。无效问卷标准:问题应答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见表1。

2.2 骨质疏松知识得分情况

社区居民对骨质疏松及骨折认知的相关知识得分情况中,预防跌倒的答对率最高,其次为骨骼与运动和日常饮食,对诊断和治疗知识的答对率最低。见表2和图1。

2.3 不同一般资料总分差异

女性、年龄小、文化程度较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总分、危险因素、诊断与治疗的得分较高。见表3和图2~5。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病变,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特点是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下降,而钙盐和基质呈正常比例[4]。骨质吸收增多是多数骨质疏松骨组织减少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骨骼疼痛、容易发生骨折。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有研究显示,女性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初潮年龄、首胎年龄、分娩次数、体重身高比、绝经时间、缺乏锻炼;男性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饮酒、吸烟、体重身高比、缺乏锻炼[5]。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较高,有研究显示,美国每年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高达150万次,其中椎体骨折最常见,其次为腕部骨折和髋部骨折,达30万次。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且增加了住院率、手术率,增加了护理、残疾等带来的高昂的医疗和护理费用,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6-8]。骨折导致长期疼痛、活动障碍、患者自理能力下降、生活质量下降。

骨质疏松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随着时间延长,钙不断流失,一般出现症状时,骨钙丢失常常已超过50%,治疗效果较差。骨质疏松的患者半数以上患有疼痛,其他常见症状有骨骼变形、骨折。脊椎、腕部、髋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部位。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多为压缩性、楔形骨折[9,10]。骨质疏松性骨折明显增加老年人的致残率及病死率[1,11,12]。有调查显示,骨质疏松性骨折后1年内31%的男性和17%的女性死亡。骨质疏松性骨折中最严重的是髋部骨折,多需要外科手术,术后25%~3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只有少数患者能够完全恢复到骨折前的功能水平。髋部骨折后1年内有20%的患者死亡,20%的患者再次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通过控制饮食、改变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合理体育锻炼等得到预防和改善[13,14]。本调查了解社区居民对骨质疏松以及骨折的认知程度,从而为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在本次调查中,社区居民对骨质疏松知识得分的总分较低,平均只有17.9分。在各项目中,预防跌倒的答对率最高,其次为骨骼与运动和日常饮食,说明社区居民对这几个方面的相关知识认知程度较好,诊断和治疗的答对率最低,说明人们对这方面的认知程度较低。考虑诊断和治疗属于专业方面的知识,普通人接触较少,在生活以及日常信息渠道得到的相关知识较少。而其他方面,在日常信息渠道上均能得到相关的知识,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保健也越来越重视,平时也会主动获取一些相关的知识。不同性别的调查对象在骨质疏松认知总分、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得分情况存在差异,女性得分显著高于男性。这可能是女性与男性相比,更关注健康以及保健知识有关。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在骨质疏松总分、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的得分方面存在差异。青年人在这三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老年人,而在诊断和治疗以及认知总分上得分高于中年人。一方面,青年人的学历普遍较高,平时获得知识的渠道也更多,而且学历高者其接受能力也较强,并且也更注意主动去获得一些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老年人本身记忆力以及认知能力也会有所下降,影响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同学历的被调查者在骨质疏松总体认知、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的得分差异显著。学历越高,则得分也越高。高学历的人学习能力以及遇到问题主动寻求答案的能力更强,并且接受能力较强,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也更多,因此就更容易获取相关的知识。研究生的得分没有显著高于本科的受访者,这可能是研究生学科专业强,对其他知识的关注度可能相对较低。不同职业的被调查者在骨质疏松认知总分、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的得分也存在差异。其中专业人员的得分最高,这是因为专业人员中包括医生职业,医生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自然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预防保健等了解程度高于其他职业。并且医生职业者普遍学历较高,多为本科或研究生。其他教师、公务员、学生均分也较高。一方面这类职业人群与社会的接触较多,在社会上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较多。另一方面,教师、公务员、学生也属于学历较高的人群,这也是其得分较高的一个原因。本研究中军人的得分较低,但在本次研究中军人的人数较少,需要增加例数才能确定其准确情况。工人、其他职业等学历偏低,这类人群学习的积极性也较低,因此其得分较低。

综上所述,社区居民对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的认知程度较低,其中对预防跌倒的认知较好,而对诊断和治疗方面知识的了解较差。女性、学历高、青年人在骨质疏松认知总分、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得分较高。

[参考文献]

[1] 孙强,梁庆晨.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J]. 医学综述,2013,19(5):895-897.

[2] 马芳远,高青房,朱秀华.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药物治疗新进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1):48-49.

[3] 宋佳明,程志安,郭新峰,等. 骨质疏松知识评价问卷的信度、效度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6(5):356-359.

[4] 冯乃清,路慎国. 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指导[J]. 中国伤残医学,2013,21(3):220-221.

[5] 张德宏,李晶.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及防治原则探析[J]. 西部中医药,2013,26(3):90-92.

[6] 陈晓依,刘峰,陈红方,等.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486-489.

[7] 徐文婧.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4(2):317-319.

[8] 吴丽华,叶学丽,田庆显. 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120-122.

[9] 王栋琪,汪兵,贺宝荣.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双侧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对比研究[J]. 脊柱外科杂志,2013,11(1):8-12.

[10] 刘伯昊,黎泽森,李美军,等.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5):357-358,361.

[11] 陈峰,白卫东,孙云伟,等. 广州市萝岗区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13-14.

[12] 王翔宇,郭亮兵.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2012,39(21):36-38.

[13] 吴敏,庄建华,王尧杰,等. 社区干预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的效果评价[J]. 浙江临床医学,2013,(3):394-395.

篇6

人老为什么容易驼背

老年性驼背,在医学上称为“脊柱后凸畸形”。老年人为何容易发生驼背呢?这还要从骨骼的解剖结构说起:人体脊柱从侧面看呈“s”型,有四个正常生理性弯曲(颈、胸、瞍、骶)。脊柱主要是由椎体和椎间盘构成,而椎体则主要由松质骨组成。当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时,全身骨量明显减少,蜂窝状的松质骨最先发生骨质疏松,骨小梁逐渐变细、变薄,从而骨的强度明显降低。国外有人统计,老年人骨小梁数目的减少可达30%,骨强度的下降,松质骨内发生微小骨折,椎体出现楔形变导致椎体高度变矮,而椎体前方部分,短缩的更多,此时长方形的椎体就成为楔形,呈前矮后高的形态。如果多个椎体发生骨折,脊柱的胸腰段就会明显向后凸,出现驼背。

随着骨质疏松症的不断进展,更多的椎体被压缩,压缩的程度越厉害,驼背就会越严重。这种骨折多在没有明显外伤史和剧烈疼痛的情况下发生,所以许多老年人在不知不觉中个子变矮了。其原因正是骨质疏松症所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楔形变以及脊椎生理曲度的变化。

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老年人的椎间盘逐渐退变老化、变性而发生组织脱水严重,致使椎间盘体积缩小,厚度变薄,从而整体脊柱的长度变短,身高便相应降低。椎体之间宛如“弹簧”般起着缓冲作用的椎间盘的功能也明显减低,其前缘往往会萎缩,所以相邻椎体的骨面可以互相连接在一起,也会导致驼背的发生。一般说米,80岁以上的人身高会比年轻时下降10厘米左右。据日本人统计,以男性60岁为基础,65岁和75岁,身高分别下降1.5厘米和3.5厘米左右。

驼背跟骨质疏松的关系

一般来说,老年人的驼背与骨质疏松症有直接的关系。“驼背”既是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也是骨质疏松症的结果。因为,随着年龄增长,骨骼内骨矿含量及骨基质减少,使骨质变得疏松,其结果使骨骼的抗压能力下降。脊柱是人体的“中轴支柱”,大部分的体重都要作用在脊柱上。若构成脊柱的各节椎骨出现骨质疏松,在外伤、跌倒、猛力弯腰或重体力劳动时,椎体出现楔形变甚至压缩性骨折,使脊柱会发生渐进性后凸,就产生了“驼背”的现象。

“驼背”出现的早晚,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与年龄、性别、职业、营养及运动状况等因素有关。通常来说,女性出现“驼背”现象早于男性,这与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不管何种原因所致的骨质疏松症,可具有的共同临床表现主要是脊柱或是髋部的疼痛,其次是身高降低出现驼背,椎体及四肢容易发生骨折。老年人的驼背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除了有明显的腰背部疼痛、行走不便外,由于胸廓的变形,压迫心脏和肺部,使老年人出现胸闷、气短、肺活量减小,容易出现肺部的感染。

如何预防驼背

主要通过提高骨量,改善骨的质量,增加骨的强度,减轻骨质疏松的程度,从而降低骨折的发生率。基础措施有以下几种:

合理饮食

骨质疏松症预防的关键是合理饮食。更年期的女性要多食用一些含钙、磷、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海带、乳制品(牛奶、奶酪等)、豆制品、虾皮、鱼、虾类、鸡蛋、豆类、芝麻、绿叶蔬菜等,以弥补体内与骨代谢有关物质的不足。同时,尽量少喝咖啡、浓茶及碳酸类饮料(可乐等),少吃糖及食盐。应戒除烟、酒嗜好,因酒精引起的器官损害可抑制钙与维生素D的摄取,还会抑制维生素D的活化。吸烟会加速骨质的吸收,女性吸烟者的停经年龄较早,常易发生厌食和肺功能受损。

适当运动

中老年人要有意识的增加户外活动,这是防止骨量丢失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运动,骨的生长可能得到调节,减少骨量丢失,并能改善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从而可以减少跌倒的机会及其不良后果。同时可有效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增加骨强度和密度。

每天保证1~2个小时的户外运动,运动在强化骨骼同时增加了日照时间,使维生素D的来源充足。但应避免从事过于激烈、负重太大的运动。比较有效的锻炼方法是散步或慢跑、打太极拳、做各种运动操、锻炼背部的特殊运动(站军姿是很好的锻炼方式),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游泳锻炼。锻炼强度及时间应循序渐进。日常保持正确坐姿和走姿,最好睡硬板床,不要经常采取跪坐的姿势,以免加重骨骼负担。

研究发现,通过体育活动,调节全身代谢状态,改善骨骼血液循环状况,增加骨质量从而缓解骨质疏松。经常参加运动的老人,他们的平衡能力特别好,骨密度高,并且他们不容易跌倒,这就有效地预防了脊柱及髋部骨折的发生。

防止跌倒

骨质疏松症病人易骨折,应避免老人在雨、雪天外出,浴室地面要有防滑措施,室内要有足够的照明,上下台阶应小心,避免乘坐无扶手的汽车。下蹲时腰背要挺直,避免抬、举重物,并注意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多晒太阳

众所周知,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刺激机体多制造维生素D,加速人体吸收及保存钙质的效率。因此,阳光也是骨质疏松症患者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当然不可在阳光最强的时候暴晒,以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3点以后为佳。阳光照射使自身产生维生素D是最安全的办法,因为过量服用维生素D也是有害的,会导致蓄积性中毒。长期大量使用维生素D会引起低热、烦躁不安、厌食、体重下降、肝肿大及肾脏损害等。

中药保健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藏精,“肾生髓主骨”。老年以后肾气渐衰,故骨无所养,致骨质疏松。经实验研究表明,骨碎补、菟丝子、五加皮、枸杞、肉苁蓉、杜仲等许多中药可促进及调节骨的生长。因此,中医治疗骨质疏松多从补肾着手,此外肝、脾与骨质疏松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可选用一些具有补肾、益肝、健脾的中药,配合日常食物做成药膳经常食用。

药物治疗

有效的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因为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质吸收增加,而与此相关的骨形成不能充分进行所引起。所以临床治疗用于治疗和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抑制骨吸收药,如钙剂、雌激素、降钙素以及异黄酮等。另一类是促进骨形成药物,如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3、蛋白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氟化物、二膦酸盐类、甲状旁腺素等。

但是,由于许多药物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因而药物的治疗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且长期服用容易给患者带来许多副作用。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严格医嘱下服用。

慎用某些药物

老年人应慎用一些药物,如利尿剂、抗血凝素、四环素、异炯肼、抗癌药、抗癫痫药、类固醇激素等均可影响骨质的代谢。因为,这些药物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维生素D的活化,加快钙的排泄,妨碍钙在骨内沉淀。因此,骨质疏松症患者必须严格禁止使用上述药物。如因别的疾病需要使用,也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篇7

关键词:中老年;疏松性;骨折;流行病学

Abstract:Objective For people aged osteoporotic fractures of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Methods Choice in March 2011 to July 2014, our province health department in each big hospital a random sample of 1858 cases of senile fracture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esults People aged osteoporotic fracture incidence of 21.53%, a total of 400 patients. Age greater than 400 patients60 patients with a total of 235 cases, accounting for 58.75% of the total than; Osteoarthropathy has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a disease, accounting for 27.75% of the total than (111/400). Conclusion Strengthen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and osteoporotic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senile diseas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efforts.

Key words:Middle-aged and old; Osteoporosis; Fracture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生育观念的改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不断的增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渐渐得到了重视。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之一[1],导致该病症的主要原因是老年患者的钙吸收能力的减弱及造骨细胞的减少,骨质疏松易并发脆性骨折疾病,是临床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给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随机抽取的1858例中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1858例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956例,女性患者902例,年龄在40~83岁,平均年龄为(67.32±5.56)岁,其中年龄在40~50岁的患者有596例,50~60岁的患者有787例,60岁以上的患者有475例。

经确认,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经相关的临床诊断确诊为骨折患者,且排除骨癌、不愿配合本次调查及意识障碍的患者,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条件。

1.2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体检情况、区域、学历等一般资料。资料分析完毕后,由权威专业的临床医学专家对中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探讨。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相关的研究结果,包括疾病发病率、年龄分布情况、主要的疾病类型等,以探究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

1.4数据处理 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使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进行对比和分析,P

2结果

3讨论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患病人群主要以老年患者为主,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其骨量也随之减少,加上显微结构的异常,骨脆性的增高,在轻度暴力或者非创伤的因素的影响下也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症状[3],给其正常生活及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其次,骨小梁表面在进行骨转换的过程中,松骨质含量较高的骨组织在此转化过程中的骨量丢失较快,例如脊柱骨、股骨近端等部位,使完整的骨组织结构遭到了破坏,增加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在本研究中显示,城市患者并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农村患者。

农村患者的医疗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但是农村老年患者需长时间的从事体力劳动,户外活动时间a显著高于城市患者,身体在得到有效的锻炼及舒展的前提下,发生疏松性骨折的概率要低于城市患者。

髋部、前臂远端、脊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骨折部位,存在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患者的受伤机制有关,老年患者由于肌肉神经功能、视力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减退和不足,加上其反应能力较为迟钝,在日常生活中易跌倒或摔伤,进而产生一系列的骨折病变。但是髋部骨折对正常生活的影响力度较小,大多数患者在髋部骨折后仍能够正常的行走和生活,但这也预示着髋部骨折后,易容易被患者忽视,进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给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造成重要的威胁,因此,在临床中,应该对髋部骨折症状加以重视。

关节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最为常见的类型,在本研究中的发病率高达52.75%,共211例,且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该疾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关节骨折对患者的身心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且骨折的治疗过程较为复杂,治疗痛苦度大,故患者应该加强临床的重视和防范。

骨折疏松性骨折的危害性较大,故必须提高老年患者的诊断意识,目前临床上诊断骨质疏松的常见手段有X线检查、CT检查及MRI检查等,X线检查可以确定骨折的类型、部位及移位方向,尤其是对骨折程度的鉴别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为患者接下来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综上所述,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较高,主要患病人群为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骨关节病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最为常见的病症,故在临床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中老年患者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疾病的治疗和防范力度,提醒中老年患者应积极做好健康体检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洪秋,阿良,赵忠海,等.沈阳地区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3):293-296,238.

篇8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2-0093-02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Care of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TENG Xue-ping,YANG Long,WANG We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6,14(12):93-94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care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Method: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5,120 senile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measur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car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care measures.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scores of anxiety levels and pa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42.63±7.00)points and (2.03±0.52)points respect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51.52±10.67)points and (3.98±0.48)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enile osteoporosis;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care; Clinical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Nanning Chongyang Nursing Homes,Nanning 530219,China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2.050

骨质疏松在我国老年人群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因骨小梁异常以及骨质进行性脱钙等因素影响,常常会出现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不仅会出现明显的腰腿部疼痛情况,还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3]。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患者临床采取的治疗措施主要有药物、牵引以及经皮椎体成形术等治疗方法,由于受到骨质疏松的影响,常常无法达到满意及预期的治疗效果[4-8]。笔者所在医院选择2013年

4月-2015年4月诊治的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诊治的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10例,女50例;年龄61~79岁,平均(71.21±2.34)岁;合并高血压22例,合并糖尿病16例;压缩程度:24例椎体压缩不超过1/3,20例椎体压缩在1/3~2/3之间,16例患者椎体压缩超过2/3。观察组中,男8例,女52例;年龄62~80岁,平均(71.26±2.61)岁;

合并高血压24例,合并糖尿病14例;压缩程度:28例椎体压缩不超过1/3,18例椎体压缩在1/3~2/3之间,14例患者椎体压缩超过2/3。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进行骨密度检查确定存在骨质疏松;(2)进行脊椎影像学检查确定为压缩性骨折;(3)患者知道本次研究的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合并有脊髓神经损伤;(2)合并肝肾功能障碍;(3)合并恶性肿瘤疾病;(4)具有精神异常或者意识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3.1 运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患者入院之后常规应用维生素D及钙剂,即每天口服钙尔奇D,2次/d,2片/次;肌内注射100 IU降钙素,前7 d每天1次,之后14~28 d每隔1 d注射一次,从28 d之后改为应用降钙素喷剂每天200 IU,连续应用至少3个月。

1.3.2 中频电疗 患者在受伤第3天开始实施中频治疗,运用K89-Ⅱ型电脑中频治疗仪,采用这一机内存储的协定的第1号处方,主要以方波调制的中频电流,频率设定在4000 Hz。在治疗过程中运用适合病变范围的电极大小,垫上厚度约为1 cm的衬垫,将其放置在病变部位[9]。电流强度以患者感到有明显的麻木震颤感,每次治疗时间为20 min,每天治疗2次,1个疗程为1周时间,需要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3 心理干预 大多数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是老年人,由于对治疗及康复情况缺少认知性,多伴有严重的紧张以及焦虑情绪,会对恢复情况产生不良影响[4]。护理人员应多到病房与其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康复情况进行评估,通过细心和耐心的疏导来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在患者住院期间应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认真倾听患者的想法,及时给予心理指导。

1.3.4 健康教育 对于老年人群在交流时应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于一些高龄患者可先对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叮嘱家属逐步地向患者进行讲解[10]。向患者说明具体的治疗过程以及治疗成功的案例。此外,根据住院期间的生活方式向患者建议以后采取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保证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后的焦虑程度、疼痛感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焦虑程度运用焦虑自评量表,满分设定为100分,选择患者后由护理人员进行评分,得分超过50分的即为存在焦虑状态,得分越高,焦虑状态越严重。疼痛感运用模糊数字评分方法,患者在0~10分之间选择一个数字表现疼痛程度,其中0分为无疼痛,10分为非常疼痛。生活质量运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价。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实施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及疼痛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人多存在骨质疏松,骨强度减低与骨量丢失呈正比例,骨质疏松会导致骨小梁变脆,骨骼失去了正常力学原理的骨小梁结构,降低了对外界力量的抵抗力,当受到轻微损伤时也可能引起骨折。国外相关研究指出,年龄超过50~60岁的男人及年龄超过40~50岁的女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由于临床对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X线平片而得出结果,估量缺少在30%~60%时即能够通过X线片发现。骨质疏松是导致骨强度降低的因素,会明显增加骨折发生的概率。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时均可见脊椎椎体存在骨质疏松,这就表明骨的力学强度非常脆弱,仅仅受到轻微外伤或者长期负重时就会出现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伴随较重、急剧的胸腰背痛,脊柱活动受限,局部可见压痛。当局部后凸急性,软组织可能存在肿胀时,会伴有神经根刺激痛、无马尾神经及脊髓损伤等表现。

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病因相对复杂,例如生殖腺机能减退、钙调节激素失衡、运动量降低以及其他多种危险因素等。因而,骨质疏松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随着最近几年骨矿物测量技术的不断应用以及对药物研究的逐渐深入,卧床制动时间长、运用止痛剂均会引起严重的骨质疏松,同时存在诱发原有肺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消化道功能失调的疾病。因而应尽早缓解病痛,改善症状,早期实施合理的运动至关重要。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骨量缺少等原因,当出现外伤之后就会引起骨折,出现比较严重的胸腰椎疼痛感,具有明显的压痛。为了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工作中实施综合康复措施,从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到健康教育、积极预防骨质疏松等方面进行,其中健康教育和个性化心理干预能够很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可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双磷酸盐防治骨质疏松的多种药物中,唑来膦酸能够对骨吸收产生抑制作用,对破骨细胞的活性产生抑制,同时加快骨的吸收,增加骨密度,而且唑来膦酸应用半年之后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篇9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健康干预

【中图分类号】R58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587-0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涉及到多学科的疾病。特别是进入21世纪,人类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由骨质疏松引起骨折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伴随骨折而出现的并发症、伤残率和病死率均上升[1],对中老年人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威胁,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医学界的重视。本文就骨质疏松症的健康干预方法作如下探讨。

1骨质疏松症的健康干预方法

临床及流行病学证实,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重于治疗,骨质疏松是进行性而又不可逆的病理过程,一旦发生骨质丢失便很难恢复骨的正常结构,只有做好预防才能有效地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及其危害[2]。

1.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绝大多数吸烟者从青少年开始,那时正是骨量获得的关键时期,吸烟可能影响最佳骨峰值的获得,增加了老年后的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生率。饮酒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复杂,不同的饮酒量及不同类别的酒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各不相同。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和过量饮酒,避免过量的茶、咖啡等刺激性的饮料,不要吃太多的肉,以免蛋白质促使钙质排出,而导致钙质流失。减少摄盐量,以免过多的钙质随着钠在尿液中被排出。

1.2护理干预

1.2.1患者安全的干预骨折特别是股骨颈骨折是OP并发症中最严重的一种,常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做好安全管理尤为重要[3]。病房应光线明亮,光线分布均匀,地板防滑防湿,物品摆放整齐、位置适宜便于取放,卫生间、过道安装扶手。变换不宜过快,入厕、起床、就坐等要站稳后才能移步,宜穿舒适宽松的衣裤,对活动不灵、下肢肌力差者使用辅助器支持,避免局部长时间负重。动作轻稳,避免颠簸等,增强安全防护意识,防止骨折的发生。

1.2.2疼痛的护理对疼痛严重患者可给予口服镇痛药,对疼痛轻者可给予局部涂擦扶他林乳剂,配合给红外线光照射等措施,能减轻疼痛,也可局部贴敷止痛膏。应用热疗时应注意调节温度以防烫伤,贴敷膏药时应按说明操作,并注意观察以防局部过敏,做好疼痛的心理护理。

1.2.3使用药物的护理服药时应指导患者将钙剂和维生素D类同时服用,维生素D能促进钙质吸收。有些治疗OP肌肉注射的针剂需先行皮试,应严格按规定进行皮试液的配制操作,认真观察皮试结果,做到安全用药[4]。行静脉给药者,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保证疗程的顺利完成,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1.3运动锻炼

1.3.1运动项目选择运动项目要有目的性,如登楼梯可预防股骨和髋骨部骨质疏松造成的骨折,体操训练可预防腰椎骨质疏松所造成的骨折,渐进抗阻练习是促进骨质疏松逐渐走向恢复的重要方法。

1.3.2运动量运动强度方面,在不引发疼痛及疲劳范围内,运动强度越大,对骨的应力刺激也越大,也越有利于骨密度的维持和提高。运动时间方面,没有统一的时间标准,但对一般的有氧运动来说,运动强度大,时间可短些,运动强度小,时间可长一些。运动频率方面,以次日不感疲劳为度,一般采用每周运动3~5次为宜。在运动的阶段性上,坚持长期有计划、有规律地运动,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延缓骨质丢失有一定作用。

1.4加强补钙

促进钙的吸收利用 骨骼主要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人体内99%的钙集中在骨骼内。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折时,务必积极补钙。补充含钙高的食物,如乳制品、虾皮、鱼、芝麻酱、豆类。最好于每晚睡前补充一次钙质,以纠正凌晨时的低血钙状态,从而减少骨钙的释放。补钙时应提醒患者:①钙是一种安全营养素,人体具有自行调节机制,可将多余的钙排出体外,所以只存在缺乏,不存在过量的问题。②钙受人体吸收条件的限制,高钙摄入日的钙量不能弥补低钙摄入日的钙量,故补钙应日日均衡,长期坚持才能保证钙营养摄入平衡。③钙制剂最好不要与含钙高的食品同时使用,应与含钙低的谷类食品混合食用,如把钙粉混合在面粉中食用,或米饭中加入钙剂。因为进餐时胃酸分泌量多,对一些碱性强的钙剂有稀释作用,而食物分解的葡萄糖、乳糖有促进钙吸收的作用。④少吃含草酸多的食物,如菠菜。⑤摄入适量的蛋白质,有利于钙的吸收。一般1.2~1.4 g/(kg・d),过量则会增加尿钙的排出[5]。⑥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如猪肝、蛋黄、海产品、骨头汤等。⑦多晒太阳,可以将皮肤中的非活性维生素D转变为活性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⑧服用类固醇药物时应及时补钙。

2小结

骨质疏松症是骨骼发育、成长、衰老的基本规律,但受生活方式、营养状态、物理因素、医疗保障、激素调控等方面的影响,若能及早加强自我保健,积极进行科学干预,骨质疏松症是可能延缓和预防的,这将对提高我国亿万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而现实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Montagnani A,Gonnelli S,Cepollaro C.et al. Effect of simvastatin treatment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ne turnover in hypercholesterolemic post menopausal women: a year longitudinal stuidy[J].Bone,2009,38(4):427-433.

[2]吕静美.老年脊柱骨质疏松症的诊治[J].海南医学,2013,16(1):94.

[3]赵熙和.老年人钙营养问题[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4,12(1):7880.

篇10

 

关键词:  中医药辨证治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1 辨证施治

治疗骨质疏松症应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运用西医的检查方法以及相关知识。近年来,在肯定补肾法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同时,健脾法作为中医药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另一重要手段。骨质疏松模型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中医的肾虚相吻合,宜补肾为主,健脾为辅,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以衰老为根本原因,临床脾虚症状相对突出,并有研究表明,衰老过程脾虚先于肾虚,提示脾虚在衰老过程中居重要地位,健脾法应用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病、证均相吻合,应以补脾为主,辅以补肾。以补肾健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应该在正确的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的前提下灵活运用,随证加减药物的搭配以及用量,不应生搬硬套,如中医认为“久病必虚”,“久病必瘀”,所以在辨证后发现患者有气虚血瘀的情况要在方中加活血益气的药物,或者以活血化瘀为主方,如桃红四物汤、活络丹等。

2 辨证分型

2.1 肾阳虚 腰背和四肢痛,脊柱畸形,易发生骨折,腰膝酸冷,形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神疲乏力,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治疗肾阳虚常用以下中药:仙灵脾、补骨脂、菟丝子、杜仲、鹿角胶、肉苁蓉、黄芪等。常用的方药有:二仙汤(仙灵脾30g,仙茅30g,巴戟天15g,知母10g,黄柏10g,当归10g),在二仙汤的运用中,如果骨密度过低加煅龙骨和煅牡蛎各30g,女性绝经期者加熟地20g。补肾壮骨汤(杜仲15g,熟地15g,骨碎补12g,枸杞10g,羊藿12g,党参12g,甘草6g,三七粉3g,山茱萸20g,文火水煎)。

2.2 肾阴虚 多见腰背和四肢痛,脊柱畸形,易发生骨折,头目眩晕,腰酸腿软,滑精,自汗盗汗,失眠,健忘,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尤其是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体“生物钟”产生紊乱,极易产生“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症状。典型常为腰酸痛,时发骨痛,喜揉喜按,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形体消瘦。方药有知柏地黄丸(熟地黄24g,山萸肉12g,干山药12g,泽泻9g,牡丹皮9g,茯苓9g)和左归丸(熟地24g,山药12g,山茱萸9g,枸杞子9g,菟丝子12g,鹿角胶12g,杜仲12g,肉桂6g,当归9g,制附子6g),方中以熟地滋肾阴,山茱萸涩精敛汗,龟鹿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鹿胶偏补阳,龟胶偏于滋阴,故两胶合力沟通任督二脉,益精填髓,强筋壮骨[2]。据国内学者的研究,龟地散(含龟板、熟地黄)治疗骨质疏松症也有较好的疗效。

2.3 脾虚 形体消瘦,四肢酸痛无力,浮肿不适,腹胀或痛,纳少,便溏,浮肿困重,内脏下垂,舌淡苔白,脉细缓等。在治疗上以益气健脾为法,方常用四君子汤(人参9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参苓白术散(莲子肉9g,薏苡仁6g,缩砂仁6g,桔梗6g,白扁豆12g,白茯苓15g,人参15g,甘草9g,白术15g,山药15g),饮食不佳,胃脘不适者加山楂、厚朴、麦芽等。

3 预防

3.1 预防骨质疏松症 注意均衡营养,获得足够的钙剂,保证骨量;注意锻炼身体,改善骨代谢,保障良好的骨结构。

3.2 治疗骨质疏松症 预防再次骨折的发生。(1)药物治疗(钙制剂、活性VitD、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中药等)。(2)含钙食品(奶制品、豆类、蔬菜、虾皮等海产品)。(3)充足的日照,适量运动(散步、慢跑、体操等)。

3.3 消除引起骨折的非骨骼因素 (1)日常活动注意安全,避免摔倒。(2)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以免受伤。(3)营造良好的居室环境和照明设施。(4)改善着装,使行动方便。(5)调整药物,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6)高龄老年外出要有人照顾。

4 小结

中医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始于《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气热,侧腰脊微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瘘,于中医“骨痹”、“骨瘘”等病症范畴,临床上认为肾主骨生髓,肾精亏虚导致骨髓和气血生化不足,骨失髓血的充养而脆弱无力是本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肾虚者有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减退,性激素水平下降,使单位体积内的骨组织含量减少,发生骨质疏松,进一步证实了中医理论关于肾藏精、又主骨以及人体的生、长、壮、老与肾紧密关联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肾虚是本,可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并骨折则有血瘀,老年人脾胃虚弱,脾失运化而湿邪内生加之风寒袭络而为痹,故治疗时应辨证用药[3]。根据辨证分型是合理可行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邹劲涛.骨质疏松症治疗进展.柳州医学杂志,2005,19(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