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精细化管理细则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精细化管理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精细化管理细则

篇1

2004年,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风靡全国。大概是从那时候起,教育系统也开始刮起了“精细化管理”之风。张晓飞认为,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实行刚性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强化责任的落实,以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学校管理要改变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以管理的精细化追求管理的高品质无可厚非,但学校实行精细化管理需要弄清楚下面一些问题:首先,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异同点到底在哪里?工厂能够制造标准化产品,我们是否也可以“制造”“标准化”学生?其次,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到底有多高?或者换言之,从我们的教师、校长到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是不是已经是一支高度专业化的队伍?再次,教育的评价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数据化,教育评价的数据化是否真的等同于科学化?另外,明确责任是否能够等同于管理到位,强化过程是否等同于规范细节,如何保证刚性制度的科学性,如何处理加强监督、规范行为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发展个性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也需要学校管理者深思。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要关注什么

王玉国、翟慎娟在《中国教师》2011年第11期上撰文认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最初动力是国家投资办学管理体制的变革,目的是为了整合有限的教育资源,促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满足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因此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最终指向是学生,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学生发展不仅包括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未来发展的潜力。教育绝不是急功近利的短期工程,其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与需要,我们才会在布局调整的过程中避免只看眼前利益、不顾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另外,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说农村学校的存在与发展对传承乡土文明、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学校是农村文化的“集散地”,通过学校,广泛播下农村文明的种子。学校文化为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特别是在传承农村特色文化、培养农村孩子的乡土认同感等文化根基方面作用巨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有的农村特色就可能面临消失的危险,同时也会对教育的育人功能造成不利的影响。一个学校如果缺乏与之紧密关联的文化根基,那么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会有强烈的文化归属与文化认同感。

教育如何适应数字化学习时代

张民生在《中国教育学刊》上撰文认为,信息技术以不可阻挡之势走进了每个人的生活,教育必须去审视这一数字化学习时代的变革法则。在这中间,有几点很值得我们思考。一是数字化学习并不是在教室里用上新科技就行了,关键在于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应用信息技术的教与学将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我们要思考如何用新技术创造一个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个性化的、互动开放的学习环境,这一学习环境要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建设。二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对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而不是为了应试才教与学。三是利用新技术了解学生,为学生建立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库,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并在这一过程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也让学生自己认识自己。四是面向每个学生实施个性化的教育,让学生体验选择、协作和创新。无论是教师还是教育行政人员,都应该知道,学生是天生的信息化一代,一定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迎接数字化学习时代的挑战。

内涵发展的主要力量来自学校

篇2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此,我指导学生依托《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精细化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全面可行的《班级法典》,从班级管理目标、活动、评价、反馈等方面实现了班级事务的组织、管理、教育和控制功能的动态体例,使班级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避免了班级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首先,细化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班级法典》,实施班级量化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班级管理是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的深化,是班级管理的一种内在需求,也是班级文化建设层次更新的必然之路。为避免班级精细化管理变为走过场、搞形式、随波逐流,将"精细"二字真正落到行动上,我先和班、团干部制定出讨论稿,印发给学生,组织大家反复讨论,收集、整理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反复修改,使《班规法典》能反映绝大多数同学的意志,并涵盖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及综合素质。在全班讨论基础上,我们拟定了我班内部执行的《2000级五班量化管理细则》、《出版《班级日报》的规定》、《文明用语公司职责》、《值日班长的职责》、《自来水公司职责》、《黑板公司职责》、《吉尼斯纪录规定》、《学职责》、《作业公司职责》、《室外环保公司职责》、《值勤组长职责》、《特别行动旅职责》、《自行车公司职责》、《室内环保公司职责》等无损学生自尊心、体罚学生等与教育规律、教育法规相违背的内容,又具体而有可操作性的包容班级管理目标、奖分原则、扣分细则等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对相应管理工作和学生常规以分数量化,专人考核纪录,每两周一次综合,进行相应奖惩。这样形成了立体、交错式的班级管理网络,调动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凝聚了班级集体意识和团体荣誉感,确保了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力度及针对性。与此同时,完善了检查反馈制度,不仅常务班长、值日班长、值勤组长随时监督,作为班主任的我按照学校精细化管理要求到位,及时将检查、指导情况以《班级日报》形式反馈到责任人手中,进行整改。实践证明,这个管理办法行之有效,能很快杜绝学生违纪现象,对规范学生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班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其次,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营造精细化管理环境。在学生民主选举和推荐基础上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细化分工指责,强化监督力度,为班级精细化管理营造“自主、开放、立体”的管理环境。应对学校“学生会管理细则”的实施,我班的班委会进行了扩大选举,确立了常务班长负责制下的值日班长班务管理制度:设常务班长一人代表班委会对外参与学生会工作和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安排的其他事务,直接向班主任负责;其他班委成员如纪律委员、卫生委员等同时兼任班级常务副班长,由原先向班主任负责改为直接向值日班长负责;值日班长由全体同学轮流担任,任期内(一天)行使一切班级管理职权,如监督班委会、科代表日常工作、记载当日的出勤情况、维护自习课的纪律、监督并制止课间大声喧哗以及在走廊打闹的行为等,同时负责出版、编辑次日《班级日报》,对任期内发现的好人好事加以表扬,对违反学生会管理细则的人和事进行登报批评,并写出任职心得,使班务管理透明化;取消学习委员建制,拓展科代表的工作平台,由科代表兼理学习委员的职责,负责处理、应对本科学习方面的一切事物。

本着“不求人人升学,但愿个个成才”的育人原则而进行的如上班级管理体制改革,扩展了班委会的作用,更突出了班委会的服务理念,为班级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原则和基础。同时值日班长体制的运作,减除了班主任琐碎事物的制约,使班主任更高层次的运作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导向;也消除了班级管理的局限性,人人参与班级的管理凸现了学生主人翁意识,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巩固,使班级管理更加开放,为精细化管理的正常运作组建了立体式操作平台。

再次,创建公司制奖惩制度,凸出学业管理。依托班级精细化量化管理体系,我们废除了沿袭已久的值日生制度,根据班级日常工作的性质和劳动量,创建了“室内环保公司”和“室外环保公司”,负责日常室内外的卫生清扫、保持;“自行车公司”负责每天自行车的摆放、监督上锁等工作;“黑板公司”负责任期内课后的黑板清擦;“文明用语公司”专事于学校“文明中学生”的班级内部宣传、监督事宜;“自来水公司”保证同学们日常纯净水的引用和饮水机的保洁;“特别行动旅”应对突发事件和学校安排的临时劳动性事务等等,将各种工作分配到个人,奖勤罚懒,天天检查反馈,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第四,学生以学业为重,为解决困扰已久的部分学生不按时按量完成作业和我班课堂气氛沉闷而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突出学习重心,学生们自愿推选、组建了“作业公司”配合科代表检查、监督作业的完成和上交;印发了“家、校作业联系反馈卡”及时把作业情况反馈至学生法定监护人手中,密切了学校、任课教师、班主任、班委会和学生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建立了校、师、班、监护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及帮助的精细化立体运作机制;为活跃课堂、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升华班级文化层次,学生自发设立“2000级5班级尼斯纪录”,以学业为核心,营造充满活力的、动态的班级文化氛围。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创建了七个学习小组(第七小组由部分学业困难学生组成,我兼任组长),在作业完成、课堂检测等所有于学习有关方面展开竞赛,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为民主化的班级管理增添了活力。

二、以情感教育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感化学生的心灵。

篇3

注重个性精细管理

一是改革评价办法,实施目标管理。教育局每学年初均针对各校办学实际,从条件改善、队伍建设、精细管理、质量提升、教育改革和创特树品等七个方面,设置学校个性化发展评估指标,引领学校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之路。指标不搞统一标准,不采取“一刀切”评比,让每个学校在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充分调动各校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每学年末进行一次全面考核量化,将考核结果与校长老师绩效工资、评优评先和晋职晋级挂钩。

二是改革管理方式,强化精细过程。各校根据县局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行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和《学校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精心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个性化精细管理实施方案。县局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监督与考核,构建县、片、校三级巡视督查机制,定期组织县、片、校督学做好各校精细化管理指导与评估工作。其中每学期开展一次学校精细管理集中大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学校目标考核。经过多年的不断推进,全县各校均在求实、求精、求细、求新上扎实作为,并在点、片、面上呈现许多精品管理项目。

三是注重特色办学,促进内涵发展。每年定期举办一次全县“创特色·树品牌”巡回观摩活动,组织全县校(园)长深入各校观摩,再组织大家一同反馈、评比,对富有办学特色办学项目,教育局予以授牌和奖励;对特色定位不准或特色不明显的要求整改,并重新组织专业人员帮助设计规划。通过十一年“创特树品”的不断推进,一批批特色办学项目不断得到提升,全县中小学校基本形成了“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良好格局。

篇4

(一)有利于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岗位监督机制精细化管理

相对于过去的粗放式管理,它更加强调管理上的量化和精确性,强调目标的细化、分解、落实,通过细化管理单元,明确目标,改进管理方式,确保管理工作的高效、准确、到位。师资队伍建设实行精细化管理,预定任务被逐一分解为具体的数字和要求,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能看得见、说得准。明晰的权责分配,有利于减少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使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透明化,有利于健全岗位监督机制,带动师资队伍建设走入科学有序的发展轨道。

(二)有利于规范绩效考评体系,营造良性竞争环境

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是实现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学校根据总体目标,从德、勤、能、绩等方面对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进行目标量化,建立考核实施细则,规范考核标准,使教师的考核与评估工作公开化、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教师的绩效考评与标准直接挂钩,奖优惩劣,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促进师资队伍的健康成长。

(三)有利于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精细化管理要求“精细”,强调的不是某一个管理要素(人、财、物、时空、信息)的精细化分工,而是要求所有环节、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各个环节、要素的精细化水平达到均衡与协调,精细化管理才能发挥其最佳效果。因此,在优化工作流程的前提下规范各工作岗位职责,是在民办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点。通过优化工作流程,细化工作环节,最终达到局部功能最优化、整体功能最大化的要求,提升全盘工作效率。

二、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误区分析

在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是顺应时势从“外扩式”向“内涵式”发展转轨的必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关于“精细化管理”仍存在一些认识与行为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精细化管理”简单等同于“目标管理”的量化

目标管理是基于结果的管理,精细化管理则是重视过程的管理,结果要靠过程控制来实现。如果将“精细化管理”直接等同于目标管理的量化,对教师的考评就会出现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也容易导致本位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此外,民办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所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指标体系难以确定,模糊因素较多,有的目标难以进行量化考评,这些都决定了不能简单以目标的“量化”替代“精细化”管理。量化管理往往需要将某些不可量化的指标使用可量化的替代指标完成量化功能,而精细化管理则在量化管理的基础上梳理与疏通流程,找到关键点来更好地解决问题。在精细化管理中,往往蕴涵着量化管理。

(二)将“精细化管理”简单等同于“细节管理”

对于精细化管理,很多人片面的以为就是细节管理。精细化管理要求“精细”,但强调的不是某一个要素的精细化,而是所有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各个环节的精细化水平达到一种均衡,精细化才能发挥其最佳效应。精细管理并不是繁琐管理、复杂管理,不在于简单的关注细节、片面的注重量化。精细化的优势是积累性优势,是方方面面工作精细化积累创造的优势,是专业分工带来的精、专、细的积累与综合、协调创造的优势。它是在粗放式问题得到解决的基础上对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对现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过于侧重刚性管理,忽视教师的主体性参与

有学者认为,教育一旦成为工件的计量,那对象就不再是活生生的人,教育过程就不再是生命的对话和启迪,而是驯服和强力的压制。如果缺失教师的主体性参与,使之在被动接受的状态下实施所谓的“精细化管理”,很容易产生逆反和抵触情绪,使管理工作难以顺利推行。精细化管理强调“人”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强调组织成员参与管理。每位教职工既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又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

三、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管理制度的内化

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制度在约定教师行为的同时,与其自身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有高度重视制度的人本化,才能更好地解决制度的内化问题,提高管理对象的行为自觉性。我们在管理中应尽量避免“一刀切”,要充分调动领导、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将被动式管理转换为能动管理。

(二)健全学校的监督与评价体系,保障精细化管理的执行力度

师资队伍建设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我们实行精细化管理,细化工作职责,量化评价体系,最终需要强有力的执行能力,才能使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必须正确考虑管理中的非量化影响因素,引入多元化的考量标准,分层次实施,差异性评价,才能实践人本管理的教育思想,才能有效调动各个层次教师的积极性,进一步保障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促进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可持续性成长

多数民办中职学校由于资金、能力、条件等方面的限制,缺失长效的教师培训机制,忽视了师资队伍的锻炼和培养。因此,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就需要不断完善教师培训机制,积极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完善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健全教师的生活保障制度,促进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可持续性成长。

(四)优化教学环境,重视教师队伍的人文关怀

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与习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劳动不能完全依靠外部监督与控制,更主要的是依靠教师本人自觉的劳动态度和责任心。因此,学校的管理者要重视教师的尊严与价值实现,通过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不断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使命感。

四、结语

篇5

高校预算管理主要对学校资金的使用、筹集以及分配等方面进行管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影响深远,已经得到了高校领导和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和关注。本文主要针对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与措施,以供相关人士的借鉴,从而不断提高高校财务的管理质量。

关键词:

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建议;管理质量

一、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的相关论述

(一)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是现代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规范和评价机制,并且按照科学化要求,精细、简化、直观地深入到具体的管理中,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质量。

(二)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主要目的在于规范学校的财务管理行为,加强学校内部秩序的有序进行,并且要保证预算的权威性和高效性,从而充分发挥出预算管理在高校资源中的积极作用。

二、高校预算管理体系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预算管理思想较为浅薄

部分高校对于预算管理观念较为淡薄,没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存在着较大的误区和漏洞。主要体现在:过于重视科研教学和学科建设;对于财务管理比较漠视。此外,过于关注以往的预算收支,尚未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定位进行分析,与预算管理严重脱节;还有的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管理的职能,对预算编制的执行力度不够,缺少一定的参与度和关注度,极大不利于学校预算管理的正常开展。

(二)预算管理较为粗略,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预算编制工作较为系统、繁琐,是较为复杂的工程,也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算编制的实际过程中,对具体业务的掌握不够充分、全面,缺少具体细微的经济用途清单,随意性和形式性较为严重,而且缺乏科学的验证分析,不利于高校财务管理的结构调整和优化设计,进而造成经费的流失和浪费。

(三)预算编制的定额标准体系尚未明确、清晰

预算编制主要是有关于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等等部门,范围较为广泛、经费种类较多。定额标准体系是高校预算管理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高校预算管理缺乏必要的、全面的标准,而且高校一般采用统计法来制定定额标准,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进而造成预算定额标准难以确定。

(四)预算执行力度不到位

以往传统的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着“重视数量、轻视实效”的现象,实际执行与预算严重脱节。主要表现为:部分经费项目缺少具体的规则和要求,使预算管理在运行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依据;而且即使制定出具体的细则和要求,也尚未得到落实和执行,进而无法充分发挥出预算的财务控制作用,甚至还有超预算支出在未及时追加预算的情况下先行开支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预算的执行。此外,对于支出结构来说,主要反映了高校具体项目的工作重心,但是,目前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三、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议、对策

(一)加强精细化管理观念

打造出精细化团队,需要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需要高校各部门间加强参与、积极配合,要在全校普及现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和预算管理精细化的相关知识。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思想的管理观念,还要转变一些人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科学的预算管理精细化管理意识,让广大教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到人人心中有本账,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进而打造出精细化质量较高的工作队伍,在探索实践中实现高校预算管理精细化目标。

(二)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机制,可以使经费得到有效利用与合理配置。高校应该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原则,实事求是,结合学校实际的发展情况,体现出一定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按照精细化要求制定出具体的人员经费、教学经费以及科研经费、项目经费等等预算管理方法,进而使预算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三)制定科学高效的定额标准体系

定额标准的选用主要采用统计方法和经验评估法等等两个方面,具体来说,统计方法要以高校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为前提,并且结合当年收入、物价等等情况来确定定额标准的方法;经验评估法主要依据专家的经验来确定定额标准的方法。在实际的工作中,高校应该致力于打造全方位、多角度的定额标准体系,尽可能地做到量化定额管理。此外,针对定额标准体系,要面向全校的各职能部门及二级院系公开。

(四)优化、规范预算编制方法,合理细化

预算编制方法主要包括:固定预算、弹性预算以及零基预算法等等。高校应该选择适合于自身发展的预算管理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好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工作原则。其中,预算管理的细化工作必不可少,具体来说:要对预算编制方法进行一定的细化,科学分类,使预算项目结构明晰、层次清楚,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学校年度工作的要求与计划,反映出学校年度发展的重心;结合预算内容来细化预算编制,预算编制细化要具体到类、项、款等等从末级项目进行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内容在进行细化过程中,每个部门的收支项目都要得到相应的反映和体现,各项内容都要清晰明确,不留漏洞。

(五)提高监督与绩效考核机制的管理力度

高校应该要建立完善、全面的预算监督与绩效考核机制,对各个部门的收入和支出进行全面统一的排查与监督,避免预算支出的浪费和超额。还要实施一定的激励与惩罚机制,对预算过程和结果进行绩效考核,具体分析预算支出的使用情况。

(六)逐步打造精细化的工作平台

要想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精细化,需要掌握大量的数据信息,并以一定的信息管理技术为支撑。推动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要建立健全完善的预算管理系统,要做到责权明确、清晰,进而打造强有力的预算信息平台。具体的平台包括:项目管理、账务核算、科研管理、人事管理、合同管理等等。高校也可以借助校园网的优点,充分发挥出预算管理系统的积极作用,从而为高校领导管理者的编制与执行提供相应的保障,致力于加强精细化管理的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对于高校的体制教育影响深远,关注度和重视度在不断提高。高校要采取科学、合理、高效的预算管理方法,加强高校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及监督评价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促进高校财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彩勤,陈冬妮.基于新预算法的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探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6

[2]刘力.地方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研究[N].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篇6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实施;成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79-03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最早源于泰勒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它是分工的细致化、管理的专业化和服务的人性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即: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并将规范化管理引向深入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它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为主要目标,从而实现组织活动各要素和组织目标高效精确。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在于“明确职责、规范流程、完善制度、严格执行、有效监控、快速反馈、及时纠偏”。[1]

二、高校后勤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最大限度降低管理成本为目标的管理方式。近年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作用已经得到高校后勤管理者的普遍认同。在高校后勤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将后勤管理工作做精、做细、做扎实,不仅有助于降低后勤管理成本,提高后勤服务质量,而且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益和执行力。

1.是推动后勤改革、适应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21世纪,“国际化”是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趋势。作为“985”工程建设高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致力于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要实现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必须要有一流的后勤服务作为保障。那么,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和高效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便是提升后勤服务水平的有力保障。因此,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是促进后勤自身发展、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创建“一流后勤”、适应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2.是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增强务实性的必要手段

精细化管理要以最经济的管理方式获取最大的效益,在后勤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把管理由大事精细化到小事,再由小事精细化到每一个细节,精细化到日常管理链条的每个环节上,有利于把后勤工作做精、做细、做扎实。

3.是提升后勤服务质量、满足师生需求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广大师生同样也不例外,作为被服务对象,他们对后勤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关注服务态度、服务细节及服务权益等。因此,加强高校后勤系统的精细化管理就显得十分迫切。只有促进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的精细化、专业化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满足广大师生的多样化需求。

三、我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举措

1.以制度化推进精细化管理

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基础。高校后勤要实施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建章立制,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我校后勤管理处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不断推进后勤管理工作的精细化。

(1)编制后勤基础资料。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我校后勤管理处在全后勤范围内开展了以部门“定岗、定量、定员、定酬”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资料编制工作,全面梳理了各部门的业务总量、工作流程、操作规程、用工规模及基础资源,细化了各部门岗位设置、工作职责和考核标准。以饮食服务中心为例,其工作内容框架包括10个主要方面:综合办公、采购、财务、监控、维修、餐饮服务、大库管理、宿舍管理、主食加工和职工教育,每一项内容之后又附有详细的工作职责。对于其重点工作内容之一的食堂生产加工,我校进一步制定了细致的流程图,确保了餐饮服务的卫生、安全和工作的程序化,见图1。

(2)制定服务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评估和提升后勤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我校后勤管理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学校要求,结合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制定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后勤服务质量标准》。该标准包含“质量标准”和“评价标准”两大方面的内容。其中,质量标准主要依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对其工作提出更加细化的要求,约束各项工作的执行程序和质量;评价标准侧重应用量化的指标评估各部门各项工作的完成效果。以绿化中心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中的“养护”标准一项为例说明如下:

可以看出,绿化中心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对绿化养护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细化规定,为各项工作提供了详尽的实施细则和严格的标准,也为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3)细化后勤干部、职工考核管理办法。我校制定了《后勤科级干部考核办法》、《后勤职工考核管理办法》、《学生公寓楼长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的考核管理办法。这些办法的实施均以细化对员工管理、促进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提升后勤人力资源水平为核心目的。

后勤各项考核管理细则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在相关办法的约束和激励下,无论是后勤干部人员、还是广大职工,都在工作中增强了动力、提高了责任感,有效地提升了工作质量。可见,细化考核和评价机制是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方面,是提升后勤人员素质的重要保障。

2.以信息化推进精细化管理

(1)创建“后勤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我校“后勤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是后勤管理处以计算机、电子通信和互联网为技术支持,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的“一站式”服务体系。该服务平台包括信息填写、答复列表、查看留言、办公电话、常用电话和通知公告六部分;其作业流程为:信息登记信息审核信息分派信息处理反馈处理结果答复服务对象服务跟踪调查处理结果评价。具体来讲,平台对通过服务热线电话、留言板留言、领导信箱等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审核、受理,按照部门工作职责分解到相关服务部门进行处理,在通过网络分派任务的同时,系统会自动发送信息,提醒工作人员和部门领导注意查看;部门处理完毕后将处理结果反馈到平台,管理平台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服务对象,并对服务质量进行电话回访;对处理结果达不到《后勤服务质量标准》的,返回相关部门进行重新处理,直至达到服务质量标准为止。

管理服务平台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整合了服务资源,细化了服务行为,全面提升了后勤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全校师生提了更优质、快捷的服务。

(2)构建“学生公寓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公寓信息管理系统”是我校数字化学生公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向全校学生提供详尽的楼宇住宿信息和优质、高效、快捷服务;同时,该系统通过数据共享和服务流程透明化来加强内部监管,实现科学高效的管理。

“学生公寓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公寓资源管理、住宿日常管理、宿舍资产变动管理、保修管理、计划外人员住宿管理和宿舍查询统计六大功能模块。在校学生通过登录系统可以进行宿舍信息的查询、宿舍入住申请、换宿申请、退宿申请,并可以提交宿舍已损坏物品的报修申请;管理员进入系统后台可以对学生公寓信息进行有效地管理,包括公寓信息、寝室信息、报修信息、学生住宿资料以及缴费信息等。该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公寓信息的管理效率,推进了公寓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和自动化。

3.以加强监督保障机制为抓手推进精细化管理

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是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工作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我校后勤管理处制定了《后勤服务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该办法对监督检查频次、考核评价办法、奖惩标准、评价结果的应用等方面都做了详尽的规定,有效地保障了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到位。主要措施包括:

(1)开展定期检查。后勤管理处设有“质量监督科”,专门负责后勤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为后勤工作质量提供保障。质监科每个月对后勤各服务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细致地检查,对重点服务单位、服务对象关注度高的服务项目每两周检查一次,对于阶段性的重点工作组织专项检查,对于服务对象投诉逐一进行调查核实。这种有层次、有重点的质量检查和监督机制,对于促进后勤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保证和提高后勤工作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进行学生接待。后勤管理处每两周在学生集中的地方如学生食堂进行一次学生接待,零距离了解学生对后勤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现场解答学生对后勤服务工作方面的疑虑和政策。不定期在学生区进行“处长接待日”活动,就后勤某一方面的工作进行集中接待受理。学生接待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后勤服务人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针对学生需求,完善后勤工作,增强了学生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

上述监督约束机制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后勤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切实提升了后勤服务的整体水平。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所取得的成效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我校致力于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背景下,学校后勤管理处以精细化为目标,从制度化、信息化、监督机制等多个方面促进后勤的精细化管理,为实现高效、有序、优质的后勤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取得了良好成效。

首先,精细化管理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后勤11个分中心均严格按照《后勤服务质量标准》的要求和标准,明确工作目标、完善工作计划、提升工作绩效,各部门的工作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在学校年终组织的满意度测评中,学校机关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从2010年的58.5%提高到了2012年的85%。更重要的是,“后勤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及“学生公寓信息管理系统”的投入运行,促使后勤服务工作更有效地满足了广大师生的多样化需求,也大幅度提高了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使后勤管理朝着现代化、精细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其次,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成本。以“后勤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例,平台自开通以来,有效地发挥了“一站式”服务的功能,取得了显著成效。平台年访问量达10万余人次,审核、回复各类信息3000余条。平台运行以来,后勤工作人员处理问题的速度与质量显著提高,各中心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明显增强。更重要的是,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这种虚拟服务模式,能够在有效节省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基础上,达到同等质量以及更高质量的服务水平。此外,“学生公寓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彻底改变了公寓管理人员传统的账本化的工作模式,极大提高了宿舍管理的效率,减少了用工人员,对后勤节约用工成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精细化管理使后勤工作得到了广大师生员工认可,服务工作满意度稳步提高。在各项工作中,信息化平台的应用使学校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工作及生活方面的需求能够以最快速度反馈到后勤管理处,后勤工作人员又以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予以回应。这种有效且高质量的工作模式使广大师生享受到了更高效、优质的后勤服务。后勤服务中心也力图通过精细化管理建设,取得更多成效,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为学校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宏伟目标做好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招生考试工作 精细化管理 实施方法

招生考试工作承担着为国家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的重任,它是一项严谨、缜密、精细化的系统工程,任何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这就要求招生考试工作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保证每个环节完美无缺,进而使整个工作万无一失。为实现这一目标,精细化理念正在逐渐被引入招生考试管理中。那么,在招生考试工作中,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呢?我结合县级招生考试工作实际,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

一、加强业务培训,培养精细化的管理意识

精细化管理是追求完美和实现卓越的过程。只有从事招生考试工作的每个成员都认识到把工作做精做细的重要性,精细化管理才能顺利推行。就招生考试工作当前的状况而言,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缺少精益求精的现象时有发生。推行精细化管理,首先是培养招生考试管理人员追求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县级招生部门应该在提高自身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前提下,加强对基层招生工作人员的培训,深入浅出地向他们讲解“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的道理,灌输和传授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必要性、可实现性,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堵塞工作漏洞,纠正工作偏差,防止工作失误,实现招生考试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有效手段。这对提高招生考试整体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明确岗位职责,建立精细化的管理机制

这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建立运转顺畅、协调高效的招生考试工作运行机制的基础。在招生考试管理过程中,应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高考《实施细则》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方案具体到考点、高中学校、公安、建设、城管、交通、卫生、环保、电力等部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由谁来落实,把任务层层分解到工作岗位。考区委员会构建各工作组“分级管理,逐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考点构建主考分管具体工作的副主考各专业业务组具体工作人员共四个梯次的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的工作流程及责任分解网络,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考区委员会领导和招生办工作人员尽可能地深入基层,到一线去工作,一个一个环节督办,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三、优化管理方式,促使岗位职责落实到位

如果不把职责明确到每个人身上,就容易导致推诿扯皮。即使细化了责任,但各环节不能有效地协调与衔接,有些工作任务也不能很好地落实。因此,要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必须优化管理方式,推动各项规章制度和任务落实到位。

1.优化服务,促落实。招生办具有对招生考试进行组织管理和为考区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服务的双重职能,服务水平是推动各环节岗位职责落实的基础。如考试安全问题涉及学校、考点、公安、城管、交通、卫生、电力等各职能部门。只有各部门协调联动,真抓实干,才能收到实效。在此项工作中,如果仅停留在政府出面开会布置,明确各部门职责上,就是一种粗放式管理。按照精细化管理理念,应努力构建考区委员会与各职能部门、各高中学校、各高考考点的快速反应机制。那么如何通过招生办的优质服务,使各职能部门工作有序衔接、落实到位呢?如高考期间要动用上百辆车,保证交通安全尤为重要。要求交通部门对运送考生的车量进行检查,招生办就应该将所有高考用车的基本信息提供给交通部门和交警大队。为此,招生办在每次考试前印发考区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考点工作人员及领队教师联系方式,考生及考试工作人员集中食宿地点和考试运送考生用车的车牌号、司机姓名及联系方式等材料。这些材料为各职能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交通部门按照招生办提供的信息,对所有考试用车的司机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并对车况进行认真检查,其他各部门将相关人员(如建筑公司、宾馆、饭店的经理)召集到一起研究部署高考安全工作,并安排专人对相关场所进行巡回式督导检查。由于我们细致周密的服务,为各职能部门认真落实岗位职责提供了便利条件,促成了齐抓共管保高考的良好局面。

2.改革创新,促落实。中考评卷时,为了落实无关人员禁止进入工作场所的规定,我们一直坚持评卷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但过去都是用考试工作人员牌。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将参加中考评卷的工作人员建立基本信息库,打印出带图像的工作人员牌,盖上招生办公章。这项管理手段,将每个评卷人员置于大家的监督之下,不仅堵住了无关人员混进评卷场所的漏洞,而且对防止内部人员作弊、保障评卷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会考实践科目考试,一直都是采用由考点自行组织,教育局主管领导带领招生办工作人员现场巡视的管理方式进行的,考点学校对这项考试重视不够,考试质量不高。取消会考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后,我们把考试管理方式改革为由教育局主管局长带领招生办、教育股、仪器站、教研室领导现场巡视,从这些股室抽调工作人员去物化生实验、体育、音乐、美术、通用技术各考场做主监考员。这项考试管理方式的改革,既促成了考试各环节精细化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又促使高中学校开足开全课程,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篇8

摘要: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是高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企业管理中常用的战略实施工具“平衡计分卡”引入高校财务精细化战略的实施中,从顾客、财务、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设计高校财务精细化指标体系,明确战略实施路径,促进高校财务精细化战略的执行及评价,实现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创新。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高校;财务精细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及政府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社会对于教育经费管理的绩效越来越关注。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希望通过制定财务精细化管理战略,实现教育资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从而达到办人民满意大学的目标。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是指树立精益思想和治理理念,以规范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充分落实管理责任,每一个财务工作者都要尽职尽责,财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和岗位,都要建立具体明晰的业务规范及工作流程,财务对每个服务对象的服务都追求精益求精,促进学校实现财务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一、确立高校财务精细化战略地位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但要顺利实施该战略构想,作为高校来讲,首先要确立战略的主导地位。高校管理层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设定高校的精细化战略目标,并将此目标传达到每个层级、每个财务人员、每个教职工,明确责任、达成共识,促使职工的职责行为与学校的战略目标达到高度统一,激发职工参与平衡计分卡的热情,营造财务精细化管理氛围。

二、确定层面和实施目标,细化战略内容

(一)高校利益相关者层面———财务服务精细化

高校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指财务工作的服务对象和财务信息的使用人,主要包括学生、教职员工、学校管理者、行政管理部门、业务活动往来单位、学生家长等。高校实施财务精细化战略,对于高校利益相关者而言就是要做到财务服务精细化,达到服务对象满意度最大化。要想达到此要求就要求做到财务服务精细化。财务服务精细化就是要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制定服务标准,拓宽服务渠道,规范内部流程、打造文明服务窗口,提升服务质量及服务效率。

(二)财务层面———预算管理精细化和经费管理精细化

虽然高校是非营利组织,但无论哪所高校,都会追求高效率和低成本,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因此财务在整个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中仍占据重要位置。在财务这个层面,主要反映高校财务对资金的合理利用与管理,概括起来就是要实现预算管理精细化和经费管理精细化。预算管理精细化要求在预算编制的方式、预算执行的过程,预决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上都要做到准确、及时、可靠;经费管理精细化要求在日常的账务处理工作中对日常会计业务做到精细核算,对经费预算指标进行精确控制,使会计科目和经费项目对全部经济活动过程进行双重控制。

(三)内部流程层面———财务制度精细化

高校财务的内部流程层面指的是财务制度精细化,主要包括对高校财务活动的规范管理、具体财务工作的工作流程以及防止财务风险的内控制度等方面的设计。财务制度精细化要在熟练掌握国家及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制度建设进行顶层设计,从而建立财务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不断建立各个层面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细则,使财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为学校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四)学习成长层面———加强财务人才队伍建设与团队构建

学习成长层面主要反映高校财务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团队构建方面。学习成长层面是高校利益相关者、财务和内部流程三个层面目标实现的基础,是其实现目标的有力保障。高校财务人员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成长,逐渐掌握专业技能及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内部管理的效率,进而完善财务工作,更好的提供财务服务,最终实现财务战略目标。

三、制定目标实施指标及具体行动方案

平衡计分卡是上述四个有因果关系的层面来全方面地执行战略的管理系统。战略层面及细化目标制定之后,就要根据目标情况来确定实施指标,并形成具体的行动方案,从而构建高校财务精细化战略的实施地图。

(一)财务服务精细化

1.建立财务信息网上查询服务平台,实现部门经费、个人收入、财务信息的网上查询,搭建财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平台,有条件的可实现网上咨询互动,减少沟通障碍,提高服务效率。

2.制作宣传栏、编制《财务服务指南》,将财务的主要工作流程及基本财务信息以小册子的形式分发到广大师生,方便查询。既能减少师生办事时间,提高效率,又能起到宣传财经法规的作用。

3.制定常规业务操作方案,如迎新收费方案、科研项目验收审计方案等,做到“即来即用”,提高效率。

(二)预算管理精细化

1.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在编制方法上,使用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法、滚动预算法等方法综合编制预算。建立高校预算管理系统,实现网上预算申报与管理系统,实时查询预算执行情况,便于监督考核。

2.树立全年预算理念,尽早编制部门预算,延长预算编制时间,做到财政预算与校内预算无缝对接,防止内外预算“两张皮”,便于财政对账及报表编制。

3.建立项目论证制度,对大额项目支出严格实行预算前的立项论证,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及执行率。建立预算绩效考核制度,根据考核结果确定下一年预算安排,强化全面预算的约束力。

(三)经费管理精细化

1.建设学校财务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人事薪资、教职工信息、学生信息、教学科研信息、科研经费、固定资产、专项经费的数字化管理,搭建统一的财务数据平台,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程度。

2.实施多维度记账,细化成本核算。同步进行项目账、部门账、预算账、个人账、经费账、核算账、年度账的多维度记账,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细化资金管理,降低使用成本,高校无论实施集中核算还是分级核算,资金都应该集中管理,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调度,通过调剂资金余缺,盘活存量资金,加速资金周转,从而降低财务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经济效益和管理效应的同步提高。

(四)制度精细化

1.根据《会计法》、《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及各级各类财务制度,结合高校的实际,集思广益,建立一整套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

2.建立会计人员内部控制制度,并按内部控制的要求,设置岗位。明确关键流程,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做到财务活动相互制约、相互稽核,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

3.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第一,建立经费支出系列管理办法,加强大额资金审批管理工作,确保大额资金的安全使用。第二,设置风险控制点判断分析财务风险的程度。最后,形成风险评估体系,坚决控制财务风险。

(五)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与团队构建

1.加强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会计系统操作水平,熟练掌握日常财务业务,提升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2.提供合适的财务人员办公场所,在考虑财务人员薪资时要充分考虑财务工作性质以及工作业务量。

3.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营造精细化管理氛围,鼓励财务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财务管理中去,凝聚力量,形成先进的精细化管理部门文化。

四、制定目标值,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

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就是让每个财务人员都能发挥主人翁的意识,明白战略实施与自己的关系以及给自身带来的好处,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所以,目标及指标明确后,下一步就是制定目标值并将任务层层分解。高校财务精细化战略目标值确定后,校级财务部门就要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二级财务单位及各财务科室,各二级财务单位及各财务科室负责人要把部门级别的平衡计分卡细分,把责任落实到部门内部每个财务人员,由此做到有效促进战略的实施。

五、结果报告并重估修正平衡计分卡

财务精细化目标实施及行动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指导财务活动参与人的行为。行动方案实施后,需要对实施结果与细化目标进行评估,确定是正引导还是负引导。如果是正引导就可按既定方案行动,如果是负引导就要对关键目标和其目标值进行及时调整。平衡计分卡的实施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战略的实施犹如海上行船,需要战略领导者不断的调整方向舵才能到达目的地。因此,平衡计分卡不是制定后就一劳永逸的,需要逐步完善,是一个不断纠偏的动态过程,只有不断的完善才能最终实现高校财务精细化战略的目标。

基金项目:

本文是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陆赛钰.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财务部门绩效考评体系构建.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11):77-79.

[2]刘家瑛.平衡计分卡在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价值工程. 2012,31(26):245-246.

篇9

【关键词】小学 班级管理 精细化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075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木单位,而班级管理则是学校管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功能与效果。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自然也适用于小学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其实学校的管理比其他行业的管理更需要细节的精心设计,因为学校的管理小单是要面对活生生的人,更为重要而且特别的是这些人都是需要呵护的未成年人。所以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务必小能粗放式地对待孩子、管理班级,一定要时时、事事从细节上精心管理班级。

一、何谓班级“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提出源于20世纪50年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理念。而现代管理学认为,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所谓班级“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一改过往粗放型的管理方式,着眼细处,管理上实事求是,强调“精”与“细”,要求每件事都要“精心”,都要做得“细致”,着力打造精品建设,实现班级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看到大部分教师从“班级文化建设”为思想引领、“班级公约”为行动指南、“班级分工表”为细化管理、“班级评分表”为评价手段这四大方而开展班级的“精细化”管理。这样一系列的班级管理制度思路清晰,有利于小学生按部就班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同时责任具体到人,保证了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正是这样一种“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管理思路,使得广大小学教师找到了班级管理的具体可行方法,一改班主任事事要管的局而,切实减轻了广大班主任的工作压力。

二、班级管理精细化的措施

(一)建立精细化的学生跟踪档案

班主任接手一个班级之初,必须给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份详细的档案。档案要包含方方面面的内容: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信息、自我评价栏、小组评价栏、教师评价栏、每次考试成绩栏、违纪栏、表现突出栏等,要求以一个学年为界,以每一个学期的期中、期末为节点,如实记录学生这一段时问的种种表现。这种给班级学生建立详细档案的做法小但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而且可以督促学生自律、自省,有利于教师的班级管理。小学生是非常愿意表现的,当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被记录卜来的时候,无疑这个档案就变成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星光大道”,这就会形成学生争相表现的局而,这样班级管理起来就轻松多了。

(二)师生情感交流,便于精细化管理

交流是情感的基础,有了交流才会有情感,有感悟,有教育。只有用心走近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学生成为朋友,去爱他们每一个人,他们才会尊重我,喜欢我,理解我。这样才会使每一个学生更愿意去融入别班级,热爱班级。在学习中,老师应当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与学生进行沟通,如:利用课间时间与学生一起交流,游戏;利用放学时间和学生一起沟通学习中或家庭中的困难,和学生谈心,交流,一起解决问题;学生打架了,老师应该静下心来了解情况,从学生双方出发,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我可以与学生一起融人我们的班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自己管理了班级,有了自觉性,而与我的感情也更加深刻。

(三)细化评价万案,建立长效的评价机制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制定了《班级量化管理细则》,用夺红花的形式,体现在班级的评价夺分园地内。每位学生名字后面都有两朵小红花,每朵花的分值是20分,学生的基础分是40分。如果在某项活动中表现出色,就加上1分,用“√”的形式记录;如果学生出现过错,屡教不改,就减掉一分,用“X”的形式记录。当得满20分时,就奖励一朵小红花,发给学生一张绿卡,再发给一封教师亲笔写o家长的表扬信;当被扣满20分时,就会取下一朵小红花,罚一张红卡,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把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反映给家长。对于得花较多的学生,学期末给予物质奖励,并在家长座谈会上进行表彰。

(四)班委会精细化分工做好助手

班委会选拔是每一位班主任开学伊始必须要做的,我认为组建班委会也不能随意,需要注意几个细节。首先是注意人选,班主任不要急于做出选择,可以观察一周再组建一个临时班委,随着自己对学生的了解渐深,可以逐渐调整人员,要让他们都能胜任自己的岗位,这样才能起到班主任小助手的作用。其次要注意分工细致,甚至每一天的分工都要明确,不能让学生有界限不清的问题。其三班主任要选定学习小组的组长,并明确其职责。小组学习方式实施之初,班主任要逐步指导学生,尤其要专门培训各个学习小组长,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自觉学习。

(五)“精细化”更需要“人性化”

篇10

关键词:高校后勤;转型;精细化管理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广大师生对后勤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在后勤工作中推行细节服务,实行精细化管理,是新形势下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一、理清思路,分析影响后勤发展的原因

随着学校的扩招、办学规模的扩大,后勤的经营管理模式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后勤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不高、后勤业务经费不足、设备老化,专业技术人员断层现象严重等等,后勤工作明显滞后于校区教学科研发展,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后勤社会化下企业化运作与后勤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第一使命之间的矛盾;后勤整体实力不高与教育快速发展的矛盾;服务质量不高和师生员工需求的矛盾;后勤人才缺乏与后勤需要发展的矛盾。

要实现后勤工作的发展,就必须在正确分析后勤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围绕校区发展来定位后勤工作,促进后勤整体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大胆创新,构建新型管理模式

在现行体制和运行机制下,怎样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让服务上层次,上台阶,使之适应校区发展的需要和师生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为校区的教学、科研提供更为有效的组织保障,达到师生满意、校区领导满意和后勤员工满意的目标。众所周知“细节决定成败”,其成败的关键环节就在于如何注重细节管理。因此,后勤的精细化管理为高校后勤的发展与生存打开了一道大门。那么,我们已经认清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如何在现实工作中做到精细化管理?

(一)精细管理应注重过程和细节的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注重过程和细节的管理。“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在特定意义上会影响全局,影响发展的走向;精细化管理,是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将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逐步形成一套“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人人用心管”的管理方法;精细化管理,就是进一步明确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环环相扣,节节相连,甚至管理到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不断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杜绝浪费、勤俭办事,建设节约型高校后勤。

(二)精细化管理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工作制度、精细化岗位职责和服务标准

1.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中,做好后勤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前提是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后勤管理制度化。让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管理更加细致,服务更加规范。

2.将后勤精细化管理工作内容层层落实到每个单位,具体到每个人,明确到每个单位、每位员工的工作职责和服务对象,把后勤工作任务实实在在地细化到人,做到后勤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

3.制定为教学、为科研、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的相应标准,在精细化服务标准的过程中,我们着重在制定优质服务标准上下功夫,始终把服务对象的需求放在首位,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服务标准,让精细化服务标准成为优质服务的制度保障。

(三)精细化管理应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

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落实,都将是一纸空文,也就不能为管理所用。因此,精细化管理中检查监督机制必须得跟上。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使其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尽可能发挥最大作用。为此,各单位要建立精细化管理监督检查机制。各部门要分别设置服务质量监督投诉电话,设专人接待来信来访,广泛听取师生员工对后勤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对查证核实的问题,依照责任追究制度,记录在案,追究责任人的责任。让每个员工都成为追求精细化管理的跳跃的音符。

(四)精细化管理应有完善的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深化后勤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建立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考核办法。考核主要以“精益求精、规范有序、以人为本、和谐育人”为目标,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考核办法,增强后勤各岗位人员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进一步提升工作理念,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工作程序,规范工作行为,努力提高后勤管理的层次和水平,为校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1.考核原则:考核应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科学民主、注重工作实绩的原则;坚持“谁的责任谁负责”的原则;坚持统一组织、逐级考核、综合评分的原则;坚持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2.考核范围:后勤各岗位人员。

3.考核内容:主要考核全体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工作质量,以及被考核人员的基本行为规范等方面,具体内容见《岗位精细化管理考核细则及标准》。

4.考核组织:校区(学院)精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实施;精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对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具体指导、监督检查及考核;后勤公司精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后勤公司所属岗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及考核。

5.考核方式:考核主要采取平时考核与年终测评相结合。

(1)各类人员考核方法。处级干部的考核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对其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及取得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科级及其他管理人员,对其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及取得的工作实绩,每年考核一次。正式工人岗位、计划外用工工人岗位由该岗位班组长或直接管理人对其进行每日考核、每月汇总。承包单位的考核只考核到承包责任人。

(2)考核程序。个人述职:述职应由单位负责人、被考核人的直接负责人、同行及有关人员参加,述职内容应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其中要结合岗位职责及精细化管理考核标准的内容进行量化,尽量用数据明确说明。工人岗位(含计划外用工)应在每天下班前向考核人汇报当天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组织考核:考核的组织由后勤公司负责,单位负责人、被考核人的直接负责人、同行及有关人员按照考核标准对被考核人进行评议、打分,所属岗位服务对象的意见、投诉及反馈也应作为评分的主要参考依据。参与评分的人员对考核结果签字确认。单位审核:后勤公司对本单位的考核结果进行汇总、审核,并对被考核人的得分情况严格审查、把关,确保考核结果能如实反映情况。考核审定:后勤公司的考核统计结果以考核单位分类,加盖考核单位公章,考核人和单位负责人填签字后,报送学校精细化管理办公室进行审查,校区(学院)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审定,人事工资部门兑现结果。反馈整改:校区(学院)精细化管理办公室将考核审定情况反馈至后勤公司,后勤公司各个中心负责人要按照反馈情况,结合岗位工作流程,查找问题环节,加强对被考核人的教育和管理,并提出整改方案。

总之,后勤公司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以来,得到了校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广大后勤职工的积极响应,服务细节逐步完善,服务措施更为有效,服务意识显著提升,广大员工立足本职工作从细节问题排查,认真整改,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旧思想、老观念得到了较好的转变。在工作方式方法、工作技能、服务态度、工作作风等各个方面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形成了人人主动服务、事事注重细节的良好工作氛围,提高了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得到师生的认可,为校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洋.从科学发展观看高校后勤管理[J].科教文汇,2009(18).

2.于忠翔.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之浅见[J].品牌(理论月刊),2011(5).

3.王江忠,宗学礼,侯永智,杨萍.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高校后勤工作快速发展[J].高校后勤研究,2009(4).

4.李丹,王树栋.高校后勤管理精细化之我见[J].华章,2011(9).

5.马艳红.从高职院校后勤队伍建设谈管理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