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性财政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积极性财政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河南财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生态环境建设、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市县财政体制完善、县级产业集聚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促进河南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促进科技创新。“十一五”时期以来,河南不断加大对科技进步和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2006~2009年,各级财政科技支出累计达108.6亿元,年均增长26.9%,高于同期河南财政经常性收入年均增幅6.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科技支出年均增幅0.5个百分点。同时,优化科技支出结构,全面提高河南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十一五”时期以来,河南持续加大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2006~2009年,河南环境保护累计支出236亿元,年均增长56.4%,比全国平均年增长率高17.6个百分点,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级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县级以上城市、县城全面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对淘汰落后产能的地方给予奖励;支持重点流域、行业、企业污染防治;建设覆盖全省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以及“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在资源利用上着眼于建立缓解环境资源能源制约的长效机制,全面开展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集中10.9亿元支持重点矿种地质勘查,扩大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实施范围。在生态建设方面,各级财政大力支持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支持地质环境治理和遗迹保护、煤炭沉陷区治理;筹措和利用外国政府贷款、赠款,实施造林项目和城市综合治理。
(三)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一五”期间,河南继续加大对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2006~2010年,全省共投入工业结构调整贴息资金19.6亿元,支持结构调整项目355个。其中省级财政安排工业结构调整资金9.8亿元,由2006年的1.4亿元逐步增加到2009年的2.5亿元,重点支持省百户重点企业、50户高成长企业在技术创新、结构升级、节能减排等方面实施的重大项目,着力解决影响全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通过政府贴息政策的引导作用,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贷款,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2009年,全省全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0300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8000亿元,同比增长14.6%;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6000亿元,同比增长8%以上;利润达到2300亿元,同比增长100亿元以上。
(四)支持服务业发展。为增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各级财政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支持设立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搭建文化产业发展融资平台,研究实施文化体制改革财税优惠政策,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2009年,河南用于文化、旅游、金融方面的支出分别为25.2亿元、8.5亿元、6.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2.3倍、1.4倍、5.6倍,均远高于同期河南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0.76倍的水平。2009年,河南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3652.27亿元增长到5629.66亿元,年均增长15.5%。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83.6%提高到85.7%,提高2.1个百分点。
(五)引导市县科学发展。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河南对省与市县的财政体制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一是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增长主要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转变为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增加省级对市县增值税增量的分成;二是为促进各地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企业效益,调低省级对市县企业所得税增量的分成;三是为促进节约资源、保护耕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加省级对市县资源税和耕地占用税增量的分成;四是为了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优化经济环境,增加省级对市县罚没收入和社会抚养费增量的分成。完善后的体制既保证了省级财力稳定增长,以确保省财政有适当的财力履行辖区调控责任,又在引导市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资源节约和保护耕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壮大县域经济。为鼓励引导市县在经济发展上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省财政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个体系、一个载体”的战略部署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一是在全省县市和享受转移支付的城市区全面建立以财政为依托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截至2009年,全省121家县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共计37亿元,其中:财政出资27.3亿元(含省级补助资金8亿元),社会资本出资9.7亿元。累计提供担保额达45亿元,为20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了担保融资服务。二是筹措10亿元支持建立产业集聚区发展投融资平台,增强产业集聚区投融资机构融资能力,加快产业集聚区公共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三是实施区域性财政激励政策,对2009年省级分成市县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当年增量按一定的比例返还奖励市县主要用于产业集聚区投入,2009年省级共下达奖励资金6.8亿元。四是筹措6亿元对全省产业集聚区进行了奖补。五是对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新区实行核定基数、超收或增收返还的财政激励政策,引导和推动生产要素向集聚区集中,以增强其自我发展和积累能力,促进其加快发展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
(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了加大对困难地区的帮扶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河南于2006年设立2亿元的“扶持经济困难县发展专项资金”,集中财力对县域经济发展困难最为突出的13个县进行专项帮扶。在此基础上,2007年又增加2亿元设立“扶持黄淮四市发展专项资金”,将省内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慢的黄淮四市全部纳入扶持范围。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工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对带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扩大就业作用大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这些具有一定带动效应,对就业、财政收入贡献大的工业项目,对引导困难地区加快发展,逐步增强自身“造血能力”的具有重要推动作用。2006~2008年,省财政共下达专项资金9.36亿元,对全省困难地区加快发展发挥了较好的扶持和带动效应。
二、河南现行财政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财政部门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努力促进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科技投入仍然不足。河南的科技创新在全国仍然较为落后。一是财政性资金投入总量逐年提高,但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偏低且提高缓慢。2009年全省科学技术支出35.5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仅为1.22%,与2006年科学技术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1.21%基本持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个百分点。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始终没有长足的进步,高新技术企业实力薄弱。2008年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9.2%。三是在科技经费筹集总额中企业所占的比例较大,且呈逐年递增趋势。企业由于受经营宗旨限制,其研发经费往往投入到一些“短、平、快”项目,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的研发由于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较少投入,而2009年河南财政资金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支出仅为7652万元和26558万元,核心技术不足直接导致企业竞争力不强。
(二)环境保护有待加强。随着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十一五”时期以来,河南环境保护支出大幅增长,但与全国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2006~2009年四年间,河南总人口人均环境保护支出250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4%。市县对环保的投入更少,不少县(市)的排污费大部分用于环保人员的经费支出,挤占了污染治理资金。二是结构性污染问题仍然突出。目前河南有色、化工、钢铁、电力、煤炭等高耗能高污染的能源原材料行业占全省工业总量的比重接近60%,短期内仍是拉动全省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结构性污染压力不减。三是污染减排的三大体系建设与运行不能适应减排规定要求。按照国家规定对列入减排计划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脱硫电厂要进行每季度至少一次的在线监控装置比对监测,但目前对脱硫电厂的比对监测还没有完全到位,部分污水处理厂受经费等因素限制不能正常运行。
(三)区域发展仍不协调。近年来,省财政通过落实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加对市县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等政策大幅提高财力薄弱地区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保障能力,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协调联运差的问题仍然突出。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2008年,省辖市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高与最低之差为3246元,是2000年的5.5倍;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高县(市)是最低县(市)的46倍。二是区域之间联动差。地区间产业分区协作不够,关联度不高、互补性不强,不少地方支柱产业选择雷同,导致产业结构趋同,过度竞争现象严重。比如,全省18个市中有16个将食品、纺织等行业列入支柱产业,有12个将冶金、化工、机械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行业列入支柱产业。同时,区域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性不够,存在着上游污染、下游治理等现象。
(四)专项资金投入分散。近年来,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河南通过设立专项资金,较好地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但从总体来看,资金投入仍比较分散。一是专项资金项目较多,管理分散。目前河南仅涉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专项资金就包括企业自主创新资金、信息化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工业结构调整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旅游专项资金、外贸专项资金等十余项,这些资金分散管理在不同的部门、单位,彼此之间不易形成互补或合力,降低了专项资金的政策导向作用。二是专项资金规模较小,作用有限。受河南财力制约,目前上述专项资金的规模大多为5000万元左右,而2009年河南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近2万亿元,二三产业增加值近1.6万亿元,单项资金的规模相对河南新兴工业大省、经济大省的现状而言规模偏小,调控引导作用有限。鉴于上述状况,在资金总量有限的前提下,为集中财力办大事,有待对现有专项资金进一步整合,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河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及有关政策建议
(一)支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产业集聚区是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构建“三大体系”、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途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突破口,要重点支持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一是支持构建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省级财政设立扶持县(市)产业集聚区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省辖市、县(市)相应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向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公司注入资本金,同时扩大投融资公司资本注入来源。二是健全异地投资、税收分享办法。鼓励新引进企业按照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入驻产业集聚区,对政府主导的规模以上异地投资企业直接缴纳的主要税种地方收入,自项目投产之日起,投资(招商引资)主体所在地政府与项目入驻地政府可以按双方协商一致的税种、比例和期限共同分享。对县(市、区)辖区内各乡镇之间招商引资项目的异地建设,由县(市、区)政府负责制定具体税收分享政策。三是认真落实超收全额留成的财政激励政策。2010~2012年,对集聚区当年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超过基数上缴省财政部分,全额奖励县(市)。四是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2010~2012年,对入驻产业集聚区的项目,除中央规定的收费项目外,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费用。
(二)支持加快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和途径。可从以下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一是认真落实有关政策,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战略合作。因企业重组对省辖市之间和省与省辖市之间财税利益造成较大影响的,以重组前一年企业上缴的各项税收和附加为基数,按照“依法征收、按基数同比分享”的办法进行调整。二是继续落实增值税分配政策。市县增值税收入(地方留成部分)以2008年为基数,增量部分省级分成20%,取消省下划郑州市增值税收入上解递增规定。三是集中省属煤炭企业所得税返还、亏损补贴(含有色企业)资金,统筹省工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自主创新、信息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等专项资金,或调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支持重点企业转型升级。四是统筹使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专项资金,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作用,促进中小企业调整结构、走出国门。五是充分利用中央和省设立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努力把服务业培育成跨越发展的新支柱。六是综合运用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省重大科技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贴息资金,以及贴息、以奖代补、税收减免、政府采购等财政政策,支持加快培育新兴战略产业,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据自身优势集聚新兴产业项目。七是认真落实国家鼓励消费的各项财政政策,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着力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劲的需求动力。
(三)支持加快现代城镇体系构建。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既是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的战略重点,又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综合性、关键性和全局性意义。要从以下方面加强扶持:一是建立覆盖各级财政的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融资运营机制。对已有的投融资平台继续给予扶持,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利用现有城建资产和土地资产建立城镇建设投资开发公司等投融资平台。二是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账管理、统筹安排”的原则,加强资金统筹力度,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稳定增长。三是建立城镇化建设财政激励机制。改革现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补助为主的管理方式为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努力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四是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收费融资机制,通过调整价格和收费,逐步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五是认真落实促进新区发展的财政激励政策。2010~2012年,对新区当年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增收上缴省财政部分,全额奖励所在省辖市,主要用于城市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四)支持加快自主创新体系构建。建设自主创新体系,是提高区域竞争能力的根本要求,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基本途径,是实现跨越发展、推动中原崛起的战略性举措,是建设创新型河南的重要保障。财政支持的着力点:一是对企业新建的、经过认定的国家级研发机构(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由省财政一次性给予100万~200万元的资金补助。二是切实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和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收抵扣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把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和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作为申请政府科研经费支持的重要条件。统筹利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专项资金,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转化提供财政补助或贷款贴息。对企业发明专利申请给予财政资助。四是落实国家自主创新产品首购和订购政策,鼓励、扶持自主创新产品的研究和应用。对省内企业或科研机构生产或开发的符合首购和订购条件的产品,按照自主创新首购和订购办法进行政府采购。
(五)支持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仅是河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而且是河南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支撑;重点支持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基于河南实际的现实选择,而且是河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财政需要突出抓好以下方面:一是通过加强农业富余劳动力培训、完善有关政策、做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推动农村土地适度、规范、有序地流转。二是创新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方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四是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出台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壮大、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增加涉农贷款的相关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完善以财政为依托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充分利用担保业转移和分散信贷风险功能,促进农村金融业发展;积极推进以财政为依托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保险体系。
(六)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是促进河南开放型经济和产业集聚区发展重要抓手,是加快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切入点。一是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对成功引进3000万美元以上的十大产业招商引资项目,给予项目单位财政补助;对跨国公司在河南新设立并经过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分别给予200万元和100万元的项目资助。二是切实落实承接产业转移奖励补助政策,对转移到各级产业集聚区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省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2009~2012年,对转移到各级产业聚集区的出口企业,财政按0.1元人民币/美元的标准给予国内运费补助,补助资金由省、市或县(市)各负担50%。
篇2
一、为什么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减弱
刘国光说,去年我国面对国际 金融 形势动荡、国内经济形势走势变化和市场化所引起的消费需求不足,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在适当的货币政策配合下,着力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对于去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回落的扭转和推动今年上半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乞今,国家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所启动的主要是政府的公共投资和一些相关的投资品产业,而对真正的非政府社会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则不很明显。内需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负增长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失业下岗情况仍在 发展 。刘国光指出,过去我国中央政府在经济低谷时采取财政投资来启动经济是很灵验的,很快就能把地方和部门 企业 的投资及居民消费需求带动起来。那么,为什么这一次增加政府投资对于启动社会总需求的效应不如过去那样明显呢?
刘国光认为,从投资需求看,经过20年的体制改革,我国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投资行为趋于市场化,投资风险机制逐渐强化,企业、银行的财务约束逐渐硬化。所有的这一切,使中央政府的投资决策不能够象过去计划经济 时代 那样容易启动地方部门和企业的投资行为,再加上当前供大于求,最终需求拉动不足以及逐渐走低的市场形势, 影响 了投资者的投资收入预期和投资意愿,导致社会投资启动缓慢。
从消费需求看,经过20年的改革,我国居民从过去被动的配给对象转变为自主的消费者,居民消费行为逐渐理性化。在传统的低收入、低消费的观念仍然主导着经济决策的条件下,随着住房、医疗、 教育 、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原有的实物性、集团性、福利性消费逐渐减少,原有体制内居民自主性支出逐渐增加,而货币性收入却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应同步提高,减收增支的预期、下岗失业的上升、收入差距的拉大都导致了居民可支配收入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边际储蓄倾向上升。由于现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触及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消费需求也不可能对扩大内需的客观调控作出迅速反应。
因此,刘国光说,由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机制上的变化,政府财政公共投资的乘数效应有所减弱,再加上供给方面的激励机制和对企业家的激励机制迟迟未能形成,国有企业一般缺乏必要创新的动力,供给结构不能迅速调整,以适应新的需求格局,这更加限制了现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社会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实际效果。
二、要不要继续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
刘国光提出,在 目前 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相对于政府投资来说启动比较缓慢的情况下,强调直接鼓励民间投资和消费并增加金融支持的力度,这是很正确和必要的。刘国光进一步说,今年的经济工作在这些方面已经安排了不少的积极措施。一季度以来,货币供应量增幅比上年同期明显上升,但是这些都是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的同时进行的。去年预计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国债拔款1000亿元和银行贷款1000亿元,没有用完的部分今年上半年仍在支用,并且增发了国债用于增加今年的赤字预算投资。那么,从今年上半年起,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不是将不再作为启动经济的主要支撑政策呢?对此,刘国光认为,这样的判断现在还早了一点儿。他说,首先,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社会投资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资金,二是市场。目前问题更大的是市场不振,居民的最终消费需求不足。目前,中央提出来的启动居民消费的招数很多,但大多数不能立杆见影。就拿当前人们议论最多的消费信贷来说,这一直是促进消费的一个好办法,从长期来看也是一个发展的方向。然而从近期看,遇到了居民消费观念的障碍,所以消费信贷增长的步伐并不尽如人意,在居民最终消费需求和社会投资还未有效启动成功之前,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显然还不能放弃。
其次,去年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开启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项目,工期长、规模大,需要继续投资才能够坚持,近期项目建成以后,还要有后续项国接替,这样才能保持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合,否则就会发生建设投资断层现象,造成损失,影响经济增长波动幅度。这就要求我们继续注入必要的政府投资,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再有,政府投资乘数效应的减弱,并不意味着政策失灵、失效,这里有一个实施的问题。去年2月份国债和银行贷款实际到10月份才真正到位,有相当大一部分转在今年一季度使用,其带动经济增幅回升的效应已经显现,只要力度、时间适当,形成中不发生断层的现象,那么推动经济增长后续作用的增强是不容忽视的。
基于以上的认识,刘国光指出,在直接启动民间投资和消费的措施还没有发挥足够有效作用以前以及在出口的需求不振局面还没有扭转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必要的经济增长幅度,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上半年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十分必要的。
三、扩张性财政政策与 社会 民间投资关系的 问题
刘国光说,1998年宏观调控的实践证明,单纯依靠政府投资未能很快启动非政府的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贫。这其中有前面所讲的乘数效应减弱的问题,也有财政支出和投资本身的导向及结构问题。去年以来,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安排中,一般比较偏重于资本密集、规模较大并且由政府全资包揽的重点建设项目,而对于劳动密集型、中小规模以及其他社会民间资本参与的生产建设项目则比较少地考虑。以上种种原因,再加上 金融 体制和信贷政策的运用上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去年以来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难以取得迅速带动民间投资和消费的倾向。因此,刘国光表示,今后如果进一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支出,需要考虑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和政府投资的方向,放开投资领域和市场准入的门槛,使之有利于民间投资和消费的启动。
四、摆脱低工资、低收入、低消费的传统观念束缚,大力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启动最终消费
篇3
中国的老龄人口数量正在加速增长。到2050年,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庞大的3.36亿,相当于目前欧盟15个国家人口的总和。相应地,劳动年龄人口对老年人的赡养负担也将成倍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等社会福利的支出将不断增加,相应地,用于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费用将削减。
30年后,谁能养活我们?
靠政府?现在养老金现收现支,都已经有巨大窟窿。靠儿女?30年后他们很可能是上有四老,下有二小。靠企业?在城市,私有企业能不保就不保,能少保就少保,国有企业则是欠账多多,很多企业连厂房卖掉也不足以抵养老的账,参保单位通过瞒报、漏报缴费工资基数逃费的情况严重。
看来,这么多老人要想过上有尊严的退休生活,单纯依靠谁都很难解决。出路还在于个人、企业、地方、中央多方努力,共同建立能够保持和谐发展的养老体系,当然,重点还是要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和体系。为此,中国的财政政策必须由拉动经济增长转向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必须提高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和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水平,否则,滞胀甚或恶性通胀将不再遥远。
财政埋单养老金账户缺口
当前,“未富先老”的现象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已有突出表现,未来也将在全国范围内出现。由于我国养老保险长期实行现收现付制,没有留出积累资金,老龄化已给社保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支付压力。2000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欠费达到360多亿元。面对日益扩大的养老资金窟窿,1998年财政开始埋单,当年支出20多亿元用于养老金,1999年超过100亿元,到2002年这一数字变为408.2亿元。
近两年,据有关部门测算,按现行每年收取与支付的养老金所形成的缺口来看,如果养老费用完全靠收取养老金支付的话,养老账户上现有的1000多亿元养老金到2009年将全部吃空。实际上,每年都会用财政资金来填补养老金的缺口,养老对财政支出的需求很大。考虑到劳动人口赡养负担持续加重,养老金的缺口将继续扩大。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透露,我国社保体系养老金的缺口总规模在2.5万亿元,这个资金缺口相当于全国一年的财政总收入。
解决历史遗留的缺口问题,应该主要由政府来承担,关键在于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补足社保资金。可行的做法包括三个。
首先,减持国有资本直接补充社保资金。社保基金被定位为我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财力准备,也是做实个人账户、改善养老保障的重要后盾,资金来源实行财政全额预算拨款。2002年,通过中央财政拨款和国有股减持,社保资金又增加了415.76亿元,加上2002年资金收益21/乙元,2002年底社保资产总额为1241亿元。2003年,通过境外减持国有股收入和发行彩票收入,社保基金本金部分增加50多亿元。截至2003年12月31日,社保基金本金有126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拨入资金977亿元,占77.5%,多在2002年之前完成;国有股减持收入214亿元,占17%;彩票发行收入69亿元,占5.5%。
其次,财政资金直接注入,比如,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资金投入从实业投资向扩大消费需求转移,包括以特种债券发行或开征社会保障税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补充养老金。从地方财政而言,也应承担直接资金注入责任,比如,大量城市土地转让收入,有必要为养老体系作出贡献。近年,中央、地方财政一直在以直接拨款的形式补助社保支出,包括向社保基金注入资金。2000年11月,财政部向社保基金理事会首期拨入资金607.26亿元。2001年底,财政拨款增加到795.26亿元,加上利息收入,社保资产总额为805.09亿元。随后,2002、2003年,财政的社保补助支出持续增长,分别为961.4亿元和1262.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支出占了大头。
再次,是强化养老基金征缴,使企业承担相关责任,切实做到养老金应收尽收。
要使职工退休后生活得到更多保障,还应该鼓励、支持多种养老模式,包括采取优惠政策鼓励职工个人储蓄、投资,例如某种形式的强制储蓄。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今后也还会发挥其积极作用,政策方面应该也要考虑采取鼓励、优惠措施,使之成为职工退休后保障生活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
积极财政政策必须面对的历史性转型
我国的财政政策正在由拉动经济增长,转向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也需要财政支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转变,用财政部官员的话来讲,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各种政策的综合,它包括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也包括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等等。
财政的转型,并不意味着财政支出的负担减轻,相反,财政的负担会越来越重。相应地,财政政策中,债务和赤字管理也越来越重要。如果管理不善,基础设施建设、养老金缺口、国有银行坏账等形成的压力,会使得财政赤字急速膨胀,由此带来滥发货币并借以削减巨额财政赤字的风险会很大。
1998年开始,由于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赤字从上年的不到600亿元,激增至922亿元.财政债务发行也从2477亿元上升至3311亿元。随后几年,赤字、债务发行持续扩大,到2002年达到顶峰,当年赤字3150亿元,发债5679亿元。近两年,由于用于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用于投资的国债等财政资金有所减少等原因,赤字停止上升并且还略有下降,2005年预计为3000亿元,而债务发行增长也放缓。但积极财政政策向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和支持社保、养老体系的转移,使得这方面的财政资金需求将快速上升,将要或者正在抵消国债投资减少所带来的赤字下降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支持社保、养老体系的资金需求会加速提升,使得财政赤字和债务发行规模持续上行。
当政府出现了财政赤字,怎么来弥补呢?一般来讲,有两种解决的办法。第一种是发行国债。但国债的发行有一定限度,比如,按国际上的标准,国债规模不能超过GDP的60%。尽管目前国债规模离60%的上限还有较大空间,2005年不超过20%,但考虑到未来财政负担在不断加重,而且我国还有很大的隐性负债,有人估计,以目前状况来看,国债现实的规模(包括隐性负债)在5万亿元左右,实在已经不算小。
第二种是透支。向公众发债难以为继,还有一种不得已的办法就是财政向中央银行透支。透支规模过大,如果不扩大货币发行,会影响银行资源向政府流动而市场运行所需资金短缺,经济增长将受到不利影响,显然不可行。如果通过扩大货币发行来弥补财政透支带来的资金空缺,通胀压力将上升,透支规模越大,货币超发行也就越多,通胀问题就会越严重。
财政政策转型的影响还表现在,迫切要求解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财政政策必须关注其实施对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产生的影响,需要以有效的资源获得尽量大的收益,以更少的资源获得更高的收益。不管采用哪种社会保障制度,都要求有良好的财政金融体制,对当前资金、投资的任何滥用都可能形成对未来养老金支付的威胁。财政资金的投入必须考虑投资效率的问题。
篇4
在中央银行出现后,货币政策成为了决定经济周期的关键力量。以美国为例,每次衰退前利率都有上行,而衰退后利率则会下行刺激经济再度回升,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之间已经很难分清孰因孰果。
财政政策同样类似,在衰退后财政支出增速一般会有所上升。但是财政周期不如货币周期明显,例如上世纪90年代初衰退前,财政支出增速就不断上升,而衰退之后支出增速反而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财政政策包括支出和收入两方面,但收入增速波动较小,因此支出增速和两者增速差走势基本一致,一般情况下考察前者即可。
财政效用不如货币
进一步考察美国1990-1191年各部门对实际GDP的贡献率,可以发现政府支出贡献基本一直为正。而经济还是在1990年7月陷入衰退,主要源于私人投资大幅下降,从而带动个人消费下滑。
同样,上世纪80年代初的二次探底时政府支出贡献也一直为正。因此一般而言,私人投资波动才是影响经济周期的最重要因素,而利率又是决定私人投资变化的关键,这也使得货币周期较财政周期更有意义。从顺周期到逆周期
当然,财政政策并非直不如货币政策。1942年政府支出贡献GDP增速27.7%,1946年又拖累GDP-28.7%,但战时经济过后财政政策的效用也明显减弱。此外和直观印象不同,美国早期政府支出和GDP增速还呈正相关关系,或许由于1930年大萧条后美国遭遇流动性陷阱,财政支出主导了经济的波动。
但随着货币政策重要性日益增加,政府不再单纯依靠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因此财政政策开始显现其逆周期性,特别在80年代后。而在几次经济高点和低点拐点附近,政府支出贡献都有滞后。因此在货币紧缩环境下如果投资大幅下滑,单纯依靠财政政策难以刺激经济复苏。
美国财政支持转型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劳动力和资源价格上涨,中游行业利润率受到明显挤压而无法启动投资,未来经济将经历持续的减速和转型。
而在美国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受供给瓶颈影响生产要素价格暴涨,制造业利润率不断下滑,服务业占GDP比重也开始上升。经济转型也对应着经济减速,美国经济上世纪50,60年代的平均增速接近4.5%,到70年代以后只有3%左右,因此考察当时美国的财政政策也较有借鉴意义。
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美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不断上升,和政府支出贡献GDP走势一致,财政政策支持了结构调整。但从支出增速看,两次石油危机衰退开始后财政支出增速都上升,80年代初的二次探底时支出增速则还略有下降,存在定差异。
占比意义大于增速
继续考察日本的情况,它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同样遭遇高通胀,但此后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速,并积极进行结构调整,通胀水平有效回落,是当时转型最成功的国家之。
日本财政支出增速在1974-1985年间持续回落,和直观认为的紧货币松财政以促进经济转型的观点并不一致。这是因为财政支出的名义增速还受到财政收入和通胀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日本有效控制了通胀,因此支出增速不断下降。同样,美国在两次石油危机后通胀仍较高,但在1982年CPl持续回落,这也造成了前后支出增速走势的差异。因此在供给瓶颈限制下,如果不控制总需求、而期盼财政支出名义增速的攀升,并不有利经济转型。
当然,日本在1974年后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从20%上升至30%左右,可见该数据更能显示政府意图。而这一比例再次上升时已是地产泡沫破灭,经济陷入持续衰退后。
中国支出增速难升
中国的财政支出增速在2000年以前与GDP呈正相关,但在此后也开始反向相关,并且在高点和低点的拐点附近,支出增速还落后于GDP增速。其中,在2008年时财政支出增速维持高位、2010年增速不断上行,@DP增速却仍然不断下滑。而即使剔除通胀因素,当时支出的实际增速也并未下降。
因此和投资数据一样,财政支出增速也不应成为判断未来经济走势的关键指标。目前财政支出增速已经在近十年的高位。
在中国单纯依靠财政支出同样很难拉动经济增长,而需要信贷的配合加大杠杆。从M2增速走势出发就不难解释为何2008年和2010年以来财政支出的扩张没有有效拉动经济增长。根据我们的预测,M2增速2011年内将持续回落,在此背景下财政政策对经济整体的拉动作用有限。
因此,目前财政支出增速已经较高,从历史和别国经验看其未来难以,也不需要继续加速。
当然,如果从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视角看,中国财政政策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这也将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转型。
结构分化民生受益
虽然财政支出整体增速很难突破。但结构依然值得关注,因为不同的支出其乘数效应也存在明显的差异。2010年,教育、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支出占比较大。
从今年3-5月的财政支出分项增速看,教育,社会保障,城乡社区、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增速较快。如果政府扩大财政政策,这些领域仍然最先收益,但保障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对经济拉动作用有限,但有利于经济结构向服务业转型。
财政政策另外一个角度是通过投资来影响经济,与政府相关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建投资。2011年,投资的高增长由地产与制造业拉动。基建投资明显放缓。
基建投资主要由电力热力,水利环境和交运投资构成。政府支出细项中与基建投资较为匹配的有农林水事务、环境保护和交运投资。在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背景下,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增长仍将提升,环保投资有望进
步增长。根据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的目标,在考虑到水利事务财政支出的增长,水利行业投资仍将持续增长。尽管交运财政支出见低回升利好交运投资,但其增长仍具有不确定性。
篇5
Abstract: Changed the northern Jiangsu economy backwardness condition, Jiangsu Province financial policy experiences the promotion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northern Jiangsu and the north and south suspension hook builds three stages. Tried using the financial theory to promote the northern Jiangsu financial policy to Jiangsu Province to make the appraisal, the promotion plan changed the northern Jiangsu economy backward condition, as a result of the region competition's reason, the northern Jiangsu and Southern Jiangsu's disparity further enlarged, to prevent the appearance “US left bridge” the phenomenon, needed to further improve promotes the northern Jiangsu economy financial policy.
关键词:财政政策 振兴苏北 竞争
key words: Financial policy Promotes the northern Jiangsu Competition
作者简介:肖文圣,1969.11,男,江苏泗洪县人,三江学院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创新管理。
自从江苏省1994年确立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以来,特别是2001年成立了江苏省苏北发展协调小组以来,苏北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热点,苏北面貌也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比如出现了沭阳县花木产业和兴化农副产品产业集聚的良好局面。
一、振兴苏北经济的财政政策概况
振兴苏北经济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近几年的江苏财政预算政策中。典型的是苏财预[2004]54号文“促进苏北地区加快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苏财预[2005]33号文“关于明确加快苏北振兴有关财政政策实施办法的通知”,苏财预[2006]119号文“关于支持南北挂钩共建开发区政策措施的通知”。
振兴苏北经济的地理区域指徐淮盐连宿五个地级市,振兴苏北经济的财政政策经历了促进发展、振兴苏北和南北挂钩共建三个阶段,也是加快发展苏北经济的三个层次,省对苏北振兴的的力度在省政府的人代会中逐步得到体现。比如,在 2000 年,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就提出,“重点加快对宿迁市的扶持力度”;到 2006年,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重点加大对宿迁的扶持,下更大力气帮助宿迁实现突破”;之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相继提出,“重点帮助宿迁市实现更大突破”;在2008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写进了“集中力量帮助宿迁实现更大突破”这 14 个字。
振兴苏北的财政政策主要指扶持苏北各个县的集中工业区。在内容上发生过这样几个变化:2004年实行的财政政策是给予范围内产业集中区500万元直接补助,给予苏南投资者在苏北重点开发区进行成片基础设施开发并且投资总额在3亿元以上的,三年内省每年奖励1000万元;2005年开始实行的调整的财政政策,以2004年为基期,苏北各县新增地方财政收入省集中部分予以全额返还,返还的资金由各地建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点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厂房建设、科技招商项目补贴、骨干工商企业和利税大户以及对投资者(苏南投资者)奖励;2006年实行的财政政策是南北挂钩共建的区中园每县只能设一个,并且每个挂钩的区中园每年以奖代补1000万元专项用于区中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及其贷款贴息(对具体落实情况实行实地察看后予以兑现),“十一五”期间,区中园内新增增值税、所得税分成部分,年终结算返还,专项用于区中园滚动发展(省厅会同审计组织抽查,对虚报地区予以取消返还)。
江苏省的发展苏北经济的财政政策,其原则和方向是“多予、少取、放活”以及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的“四项转移”。 “十五”期间,江苏共安排苏北地区和跨区域涉及苏北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67个,总投资4400亿元。具体表现一是返还上交省级部分财政收入,减轻苏北各县财政负担,增加地方发展资金,据2008年统计,五年来江苏省对苏北地区各类转移支付达666亿元,年均递增39.6%;二是鼓励苏南投资者投资,从苏北外部引入发展资金。 江苏省的财政政策一方面客观反映出财政应该具有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职能,另一方面通过财政政策,引导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产业升级换代,产业转移,从而要达到缩小地区差距,提高江苏整体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二、振兴苏北的江苏省财政政策评价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依据客观规律和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处理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规范。用人民大学陈共教授的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应用”。
财政政策有三个要素,一个是政策目标,它是政策的核心要素。二是政策手段,它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途径,它有税收、国债、预算、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等手段。三是政策效应,它是政策的效果。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体。
振兴苏北经济的江苏省财政政策总目标就是苏北经济振兴。振兴苏北经济采取的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到2010年,经济增长力争赶上全省平均速度,GDP总量接近翻一番;第二步是到2020年,区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南北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扭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向基本现代化迈进。
振兴苏北经济的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是转移支付。在2005年《加快苏北振兴的意见》中,在“四项转移”的措施不变、优先发展的导向不变、对口支持的机制不变的前提下,提出了十条政策措施,由以扶持输血为主转向激活内生造血机制为主。采取谁发展,谁得益;快发展,多得益;对苏北发展的增量部分,省里少取,对部分特殊困难的地区省里不取的财政政策。其次是财政补贴手段和预算手段,后来的南北挂钩政策中主要以贴息(区域外投资以融资的贷款利息为标准)、预算资金控制等手段促进区域外资金的投入。
振兴苏北经济的财政政策效应已经表现出苏北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区域外资金投资逐年递增,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人均GDP看(以宿迁为例):2001年为4377元,2004年为6462元,2007年为10217元,可以计算出2001年至2004年年均增长旅为15.9%,2004年至2007年年均增长率为19.4%。从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个数看(以宿迁为例):2001年为423个,2004年为516个, 2007年为1133个。2006 年,宿迁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 284.9 亿元,占全市 GDP的 62.7%;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工业投入等主要指标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从这些个数据列可以看出发展苏北,江苏省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但是,从人均GDP看(仍以以宿迁为例):2001年宿迁为4377元,江苏省为 12922元;2004年宿迁为6462元,江苏省20852元;2007年宿迁为10217元,江苏省为33689元。三个时点的数据,宿迁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33.87%、30.99%和30.33%。从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个数看(仍以以宿迁为例):2001年宿迁为423个,江苏省为 19684个;2004年宿迁为516个,江苏省27136个;2007年宿迁为1133个,江苏省为41841个,则三个时点数据看,宿迁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仅为:2.15%、1.90%和2.71%。从GDP数据可以看出苏北与全省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拉大的趋势。
虽然从GDP绝对数看(仍以宿迁为例):2001年为223.16亿元,2004年为335.59亿元,2007年为542.0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20%。可以说苏北地区的经济数据增长比例都比较乐观,达到2010年苏北经济增长赶超省平均速度。但是,从人均GDP看,苏南与苏北的差距却存在加大的危险,到2020年能否扭转差距加大的情况,这一目标按照现在趋势未必能够实现。
造成差距加大的原因显然不是由于财政政策造成的,原因是竞争。张五常曾经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归结为我国实行区域竞争制度,由于区域竞争制度的存在,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论是发达还是落后地区,确实起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也正是由于区域竞争制度的存在,也促进区域之间扩大经济贸易,发达地区带动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在一个国家内,区域间不存在贸易壁垒,交易成本降低,区域间是自由竞争,而自由竞争结果是强者愈强,弱者更弱,导致区域间经济竞争实力差距加大,导致地区差距更大。在江苏省实行南北挂钩的财政政策,更加有利于降低区域间交易成本,而苏南进行的产业升级换代,转移到苏北的产业相比较是增加值较小的产业,对江苏省南北差距加大,有较大影响。
苏北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GDP的增长率赶超省平均速度,主要得益于省财政政策和像宿迁采取的“以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宿迁市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更加灵活的管理制度、更加灵活的改革举措”的更加灵活大胆的政策。但是,由于苏北工业基础薄弱,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传统经济,像宿迁市目前产业结构处于工业化化初始阶段,人均收入水平处于工业化的萌芽状态,劳动力就业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内部结构处于重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如果让苏北真正赶上甚至超过苏南,不是10年20年的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能够解决的,财政政策中“省集中部分返还”将不能根本解决苏北经济建设资金短缺问题,财政激励的政策在特定时间也将不能起到激励作用。
同时,目前已经出现这样情况:苏北人认识到苏北振兴关键在发展工业,发展工业关键在招商引资;浙商、闽商、粤商以及上海商人和境外投资者都来了,在新一轮投资热潮中,浙商成为赴苏北投资创业的急先锋和主力军,如,截止到2009年5月,在宿迁工作和生活的浙商总人数接近5万人,各类投资项目超过1500个,投资总额约700亿元;邳州人认识到苏北人的目光如果总盯着苏南,就会永远落后,瞄准苏南学苏南永远赶不上苏南,只有跳出江苏学浙江,才能超过苏南;盱眙县也作出了“八不招”的规定:不招低档次的服装、工艺简单的玩具、使用本地原料的木材加工、产能明显过剩的彩钢、订单吃不饱的印刷、没有上规模原料基地的食品加工、有污染的化工和以废旧加工为主的塑料颗粒等八个方面的项目。
苏北经济在振兴计划中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与苏南相比仍然存在巨大的收入差距,要谨防出现“美左桥诺”效应。意大利南部“美左桥诺”原来农业经济占主导,意大利后来向现代经济增长的转移中,形成了南北方的巨大收入差距。东德地区曾经也有过比较快的增长,但是后来慢下来了,政府大量转移投资、补贴并没有诱导出吸纳就业的产业,没有导致这些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所以实行南北挂钩的这种帮扶工作能否有效实现振兴目标,需要对振兴苏北财政政策重新审视,省振兴苏北的财政政策还需要完善与改进。
三、对振兴苏北经济的财政政策建议
苏北地区土地面积超过江苏全省的一半,人口数量接近全省一半,但GDP总量只占全省的1/5,人均GDP仍然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2。如何让落后的苏北赶上苏南,一方面从外部看需要财政政策扶持,另一方面从内部看需要挖掘苏北自身的潜力。
1、在产业政策方面,坚持发挥传统优势和产业转移两条腿走路的政策。财政政策围绕一方面对传统农业进行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工业化改造升级,提供政策扶持与资金扶持,另一方面继续实施苏南产业转移,扶持地方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产业系统转移,让苏北最终能够形成自己特色的产业群聚,防止“美左桥诺”现象发生。
一方面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指导原则,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优先发展,可以实施“飞地”招商政策,借省财政优抚园区集中发展政策,在产业集聚相同时,结合传统的比较优势加强对苏北调整产业结构和改善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把苏北建成苏南的后花园。
2、通过财政政策奖励与培养企业家。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它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内容,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类型,在振兴苏北经济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企业家才能这个重要生产要素。经济落后,归根结底是思想的落后,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缺乏企业家的思想仍然是制约苏北大发展的最大障碍。“冬天晒太阳,夏天乘荫凉,不冷不热打麻将”的积习难改,只有在苏北大地培育出一批企业家,才是真正地激活内生造血机制,才是振兴苏北的“起飞”时刻。
3、加快实施科技和人才战略。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离不开人才。省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对苏北科技创新扶持,对大学毕业生返乡的扶持,奠定苏北经济起飞的人才基础。现有的志愿者服务苏北计划,不足以满足苏北人才需求和长期稳定发展需要,可以加大苏北人才回乡的政策财政优惠政策,以解决长期苏北人才不足问题。
4、积极扩展国内贸易的驱动。在江苏计划将建12条铁路覆盖13个地级市的情况下,将扭转苏北相对闭塞的现状,四通八达的高速干道也让苏北地区踏进了上海4小时辐射圈,但仍需财政政策解决苏北经济发展基础投入与改造,一方面构建盐、淮、宿的出省铁路通道,另一方面构造东部出海通道,为扩大国内贸易和江苏经济辐射省外作为垫脚板,借此取得经济的发展质的飞跃。
5、加强财政监督控制职能。省财政资金的支出不搞一刀切,增加预算支出的可行性、科学性、必要性,对苏北不同县区实行专项财政支出资金,并对支出资金项目的结果进行监督和控制,如江苏省财政厅潘永和厅长强调的,财政干部要不断提高把握大局、应对复杂局面、创新创优三种能力,来增强财政人员的工作素质,从而增强苏北竞争压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曲辰,以工业突破为第一方略的宿迁样本――访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N],经理日报,2008 .7 .16
[2] 孙巡,决不拖建设新江苏的后腿――访宿迁市代表团团长张新实,[N],新华日报,2008 .1 .30 .
[3] 刘晓东,抓住机遇实现“千百万平台”,[N],江苏经济报,2008 .1 .26
[4] 郁进东、马志春,江苏:南北互动实现共同发展,[N],经济日报,2007 .1 .16
[5] 苏北振兴进行时,js.省略/xin_wen_zhong_xin/2005-06/03
[6] 吴林海, 曹炳汝,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评估研究――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J],学海,2004(02)
[7] 黄健,苏北:融入才能赶上,[N],人民日报,2005.11.08
[8] 苏平,两院院士吴良镛南通纵论――振兴苏北要有长三角视野,[N],华东新闻,2005.11.01
篇6
一、当前执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环境的影响。许多地方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过多考虑地方利益和短期政绩,发展失去了平衡,弱化法制以突出经济建设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某地政府就明文规定,包括工商机关在内的监督执法部门,未经当地政府许可,不得进入政府保护区内的企业查办案件,而我们知道,这绝不是个别地方的做法。显然,在这种扭曲的经济的环境里,工商执法就无从甚至很难开展。现在有的地方官员明知某些企业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工商部门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时,政府或部门领导往往出面干涉,工商部门有时也只能从于地方党委、政府的意愿,使案件查办工作无法进行。这就是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在经济政策上的反向保护,即地方保护主义导致地方保护主义与行政执法的冲突与矛盾,此种唯求经济发展,淡化和弱化法制的做法,从长远的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势必会成为将来经济发展的桎梏。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发生变化,金钱至上观念导致一些经营者无视社会道德。一方面,他们置国家法律与商业道德不顾,疯狂制假获取不法利益;另一方面,人们对于社会丑恶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开始麻木甚至默许,对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开展的执法活动表现出不理解、不支持。近年来,工商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活动中遭遇抗拒事件屡屡发生。有关统计表明,工商执法人员遭遇暴力事件的伤亡人数仅次于公安。显然,不断发生的抗法事件,很大程度上伤害了监管执法的感情。在政府的各项社会管理活动中,很多工作都要求工商人员参加,诸如创建卫生城市、房屋拆迁、生猪屠宰等名目繁多的整治工作,大大消耗了原本就十分紧缺的执法力量。甚至,案件说情日趋盛行,现代人际关系的变化及通信联络的高度发达,使得案件说情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法律原则在人情攻势下往往会作出让步。
(三)法律环境的影响。从基层的执法实践来看,尽管国家出台了不少有关工商行政执法方面的法律法规,但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一是有些法律法规间存在脱节现象,相互衔接不好,缺乏连续性,有的地方与其他法规相互矛盾和抵触,具体执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较多。二是有些法规、条例过于笼统和抽象,可操作性较差。三是有些法规严重滞后,少数改革开放初期以及计划经济条件下出台的法规仍在施行中。四是工商行政管理立法工作明显滞后,权力与职责不相称。例如:传销和变相传销是有严密组织和隐蔽地点,甚至带有黑社会性质的违法活动,以国家目前授予工商部门的执法权力,根本就不能独立进入传销活动现场进行执法。
(四)部门职能的影响。按现行管理体制,对市场赋予执法权的有工商行政管理、技术监督、物价、卫生防疫、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部门,这些部门之间职能交叉现象较为严重,而且各自执法手段都无法满足其职责需要,势必导致有利抢上前,无利退后边的推诿扯皮现象。职能交叉、政出多门、权力之争有时会造成企业无所适从,负担加重。显然,规范市场秩序的规范本身就不规范,也很难使市场走向规范。
(五)综合执法手段的影响。在工商执法的法规中,有执法力度和强制措施的甚少,且可操作性不强,导致执法依据不足、手段不硬,难以达到理想的执法效果。在执法实践中,一是经常出现当事人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有关部门不积极配合工商调查,主要原因是工商部门没有传唤权,对其没有约束力;二是行使扣押权过程中,在不懂法律的当事人面前,工商执法往往显得无力,严重影响了执法权;三是有的当事人拒不履行处罚决定书的义务时,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由于路径不太顺畅,使基层工商行使执法权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六)权力制约机制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违法行为的发生多种多样,工商行政执法点多面广,在执法实践中,还有客观存在的现象:一是案源大都集中在基层执法人员手中,瞒案不报、私下处理,数量虽少,影响却大;二是办案人员直接掌握处罚幅度,处罚的幅度集中在直接办案人员手中,缺乏监督权力。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些想法
如何改善工商行政的执法环境,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都在努力思考并付诸行动的新趋势,结合基层执法的实际,提出以下想法。
(一)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重视,让执法工作得到理解支持。
基层工商的各项工作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是要经常将行政执法情况及时间向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汇报,尤其是对一些大要案件的查处要做专题汇报,加强工商与地方政府的沟通,正确处理好严格执法与优质服务的关系,使地方党委、政府真正作为我们行政执法的坚强后盾,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赢得宽松环境;二是要以多种形式继续加大工商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
(二)继续加强法制建设,不断提高执法效率。
首先,国家应进一步加快对工商执法的立法进度,加快填补市场监督法律方面的空白,同时应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定的强制措施权和必要的执法手段;其次,要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统一执法职能,努力改变多头执法、只能分散的局面;三是要对现行法规和条例进行全面清理,解决一些法规内容前后矛盾、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建立科学统一的法规系统。工商部门应本着基本原则和立法宗旨,积极行政,有所作为,创新监管方式,不断解决市场监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超级秘书网
(三)加强县(市)局机关的协调能力,为基层执法提供有利保障。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中的县(市)局机关,是沟通上级和连接基层的桥梁和纽带,是对内指导和对外协调的主要工作部门,作为机关科室,当前,要重点解决基层执法中暴力抗法的应对、解决办案手段不足、解决与相关智能部门的执法链接、解决地方行政干预、解决居高临下的个案说情等问题,实实在在地为具体执法办案工作减轻阻力、排除干扰,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执法保障。
(四)建章立制,构建行政执法的监督体系。
篇7
财政非税收入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主要关注的有两方面:一是非税收入的合法性,指非税收入项目是否有文件规定,是否存在私设收费项目,超标准收费等问题;二是非税收入的真实完整性,指非税收入是否足额收缴,是否及时征缴国库。为了更好地实现财政非税收入审计目标,首先必须对非税收入征管信息系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以本人接触过的一个非税票据管理信息系统为例,该系统在财政部门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电子票据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用来管理财政票据的领用和开具,系统安装在财政设在行政集中办事大厅窗口的单机上,财政部门使用软件与加密U锁配合管理电子票据,执收单位用完领用的票据后,需凭U锁领用新票据,并对旧票据进行核销;一个是非税收入征缴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对非税收入的解缴进行管理,系统安装在财政部门的服务器上,与代收银行联网,缴款人的缴款记录会自动传至该系统,并相应生成文本格式的电子对账单。两个系统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下面是一个简化了的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图:
目前有很多财政部门都是按这种业务流程处理非税收入征管业务,与以前手工处理方式基本一致,改进的主要地方是实现了票款分离、票据的规范管理等,而且大大方便了数据的查询,但是这种业务处理方式还是存在很多弊端:一是财政部门对执收单位的监督滞后,不能对执收单位开票的项目、标准实时监控,对尚在执收单位手中的空白票据使用情况不明;二是执收单位对缴款人缴款情况监督脱节,执收单位要了解缴款人缴款情况只有到财政部门索取电子对账单核对,而且缴款情况与开票情况不能一一对应,核对不方便。
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软件开发商为迎合软件使用人的习惯,让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与手工处理方式基本保持一致,致使采用信息化手段管理非税收入的方式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二是虽然软件具有很多功能,控制过程也比较严密,但是使用人图方便,有些功能没有启用;三是硬件设施条件不成熟,财政部门与执收单位未联网,因此开票与缴款情况不能实时核对,开票的项目及标准不能严格控制。
财政部门非税收入征管方式发生了转变,从手工管理方式转变为信息化管理方式,既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挑战,也为审计人员提供了便利。我们的审计方式也应该跟着形势发生转变,首先要充分了解整个非税收入征管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和内部控制方式,然后基于系统存在的种种问题从中找到审计切入点。下面结合实际,谈谈本人在审计工作中的一些经验:
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从软件后台导出数据库,这种方式对审计人员计算机水平比较高而且要对系统有比较深的了解,但这种方式比对数据更方便一些,并且采集的数据更完整,可以一次性将所有数据全部采集;另一种是从系统前台导出所需要的数据,这种方式比较直观,采集数据的目的性也很强,但需要后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而且数据也可能比较零乱,有可能不能一次将所需数据全部采集完全,但这种方式最大优点是不易出错,而且方便对数据的理解。
2.审计思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票据的发放与领用,该阶段主要考察是否有非正常单位领用票据,如一些没有收费职能或食堂、培训中心等单位,可以直接使用系统中的票据领用清单进行筛选;二是票据填开情况,由于可以从系统中导出填开票据清单,因此可以很方便地从中筛选出乱收费和超标准收费的问题,不用再费力地手工一本一本翻存根了。三是票据核销情况,有些系统使用加密U锁管理电子票据,因此可以很方便获取所有执收单位的票据领用与填开以及核销情况数据,而且领用新票时就必须凭U锁核销旧票,但是也可能存在部分单位领票后,这些票据一直未用完,所以也一直未核销票据,这部分票据审计时也要予以关注;四是作废票据情况,依据系统中导出作废票据清单抽查票据存根,看存根联是否完整,并结合缴款情况分析;五是缴款是否及时完整,实际审计中发现表面上非税收入征管已经做到了票款分离,执收单位不再经手钱款,但实际上因为制度或软件设计等原因,票据填开与实际缴款之间是脱节的,这之间可能存在开了票却未收到缴款或执收单位直接收款等情况,审计时,将票据填开清单与实际缴款数据分单位比对就可以很快查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上述只是最基本的审计思路,实际审计工作中还应该结合信息系统及内控制度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票据核销制度执行情况,是否还存在手工开票情况,票据填开金额与实际缴款之间时间差的问题。
从上述审计思路可以看出,信息化条件下的非税收入征管与手工条件下的审计思路基本一致,只是审计方式有一些变化,以前手工条件下,可能更多地是采取抽查的方式,现在可以很方便地获取所有的数据,然后用各种数据分析的手段进行审计,而且需要对信息系统以及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才能有的放矢。
篇8
宏观经济学认为:短期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因素是社会总需求。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系中,社会总需求由三部分组成,即: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和政府支出。在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个人消费和私人投资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总需求与社会生产能力之间出现缺口,国民经济增长受到抑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膨胀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但是在货币供给量保持稳定的情形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使利率水平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政府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效应下降。这就是挤出效应的一般理论模型。为了克服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应当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混合使用,以便使市场利率水平保持稳定,弱化或者完全避免政府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理论模型表明,政府在对经济增长进行调控时,一定要注意政策的一致性,避免政策上的矛盾,也就是减少政策的成本支出,增加政策的收益。
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决定于市场经济中的多种因素,如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模型,即“IS-LM”模型分析,它决定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斜率主要反映的是市场经济中私人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映程度。由于投资是利率水平的减函数,投资对利率的变动十分敏感,通常所讲的投资利率的弹性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就大;投资利率的弹性小,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就小。如利率不变,即在凯恩斯陷阱区域,挤出效应为零。如随着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利率上升的非常高,即在古典区域,挤出效应将无限大,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等于零。在一个完全由政府配置资源的市场,挤出效应问题不存在,因为政府支出的变化,不受利率水平的影响。
挤出效应也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考察。从总需求的角度看,政府扩大投资需求,一定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反而使私人投资下降,这就减弱了政府支出的扩张效应。我们可以把这种挤出效应界定为需求型挤出效应。从总供给的角度看扩张性财政政策也有挤出效应。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为应对社会总需求的不足,短期内大幅度增加政府开支。如果产出效率很低,必会引起社会物价总水平上升,在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形下,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实际利率水平上升,个人投资需求减少,积极的财政效应减弱。如果社会产出率高,供给型的挤出效应可能不存在。
二、挤出效应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转型
在第一部分讨论的挤出效应仅仅是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讲的。实际上挤出效应在我国目前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出现了转型。宏观经济学上讲的挤出效应并不明显,但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有挤出私人投资需求、政府与民争利、弱化积极政策效应的倾向确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长期观察供给型的挤出效应在我国表现的将会更为明显,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挤出效应的转型问题。
第一,由于我国目前的利率并没有完全市场化,政府支出的增长并没有引起利率水平的上升,民间投资的成本没有增加。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挤出效应不会出现。事实上,从1995年起,在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也实行了扩张的货币政策,市场的货币供给量不断增加,利率水平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第二,由于在我国每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个体和私人经济投资占的比重仍比较小,即使利率水平上升了,对总体的投资规模影响也不大。实际上从1996年起,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体上保持稳定。(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不同经济类型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从1996年以来变化并不大,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绝大比重。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影响比较小,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不明显。
第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又确实存在着挤出效应。从1995年开始,政府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也实行了积极的货币政策,连续地降低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不断增加货币的供应量,但个体经济的投资比重并没有增加,说明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又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
第四,由于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占绝大比重,因此国有经济投资的效率、国有经济投资的产出率是决定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供给型挤出效应是否出现的关键。
政府投资重点是公共基础设施和部分国有企业新建和改建项目。这些投资项目逐渐到位以后,一定会拉动社会需求的增长。但由于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还没有到位,长期制约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时难以解决,这就制约了政府投资效率的提高,限制了社会总供给量的扩大。随着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不断实施,社会总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供给不能乘数地增加,通货紧缩就会转化成通货膨胀。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这就是目前扩张性财政政策中的一个令人忧虑的、独特的“挤出效应”。根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总资产额度及外汇储备数量,近期内即使出现了私人投资热潮,市场利率也不会波动太大。宏观经济学上的挤出效应也不会太明显。因此防范由于投资效率太低而出现的供给型挤出效应是我们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特别应当注意的问题,而且是一个需要长期注意的问题。
三、当前我国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表现
虽然近几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经济普遍出现萧条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保持了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虽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却又是存在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1995年以来,我国个体经济的投资增长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说明了政府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扩大投资的过程中,引起了私人投资增长率的下降,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明显的。根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1995年个体经济的固定投资增长率为上年的19.2%,1996年下降为11.3%,1997年为5.5%,1998年为8.9%,1999年下降为3.5%.80年代以来,一直到1995年,个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都高于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但从1995年以后,个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都低于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这说明了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确实存在着挤出效应。
第二,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国内的许多学者认为:由于我国目前利率尚未市场化,政府增发国债,扩大投资的举措,不会影响利率水平,不会增加私人投资成本,因而没有挤出效应。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充分的资金供给能力,增发国债不会导致资金供应紧张,从而也不会存在与民争夺投资资金的问题。笔者认为仅凭上面几点就断定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目前无挤出效应的论断是不全面的。从市场利率来看,虽然我国利率仍未市场化,但从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目前在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以及其他有价证券市场的利率已经市场化,国债招标发行方法中利率的确定也已市场化。这样随着股票、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有价证券发行量的不断增加,国债发行的规模及国债利率水平的高低肯定会影响到同业拆借市场和其他有价证券市场的利率水平,影响到私人的投资成本,影响个体经济的投资规模。以上的分析说明,以大量增发国债为主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肯定引起了挤出效应。实际上1995年以来个体经济投资增长率的下降就是例证。
第三,扩张性财政政策方向的不一致,即在扩张性财政政策中,有些政策属于扩张性的,但同时有些政策又是紧缩性的;或者存在政府的扩张财政政策与民争利的情况,是目前我国扩张性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又一独特表现。
如1998年,政府在增发1000亿国债的同时,当年税收却增加了约1000亿元。可能从加强税收征管的角度是合理的,但增发国债的扩张性政策应在很大程度上被紧缩性的增加税收政策所抵消了。对于非国有企业,紧缩性的政策效应甚至大于扩张性的政策效应。又比如,政府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不断鼓励居民增加消费需求,但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又出台了许多增加居民负担的改革措施,或者是降低居民收入的措施,使居民想扩大消费而又不敢消费。特别是城市下岗人员的增加,农民收入增加的减缓,都弱化了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再比如2001年,政府又在证券市场上,盲目地推出了高价减持国有股以补充社会保障基金的方案,导致深沪股市全面下跌(该方案目前虽已停止执行,但受到重创的深沪股市仍处于低迷状态),筹集到的社保基金不足百亿元,股价市值却蒸发了好几千亿元,90%多的股民亏本,居民收入下降。在此情况下,居民怎么能扩大消费需求呢?
第四,至于扩张性财政政策供给型挤出效应,它的表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出现的原因就是国有投资的低效率,如果国有投资的效率提高了,这种挤出效应就不会出现。在此不再赘述。
四、弱化挤出效应的对策
宏观经济学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可以克服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为了财政政策效应的最大化,拟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要一致,避免政策本身的内耗和效应的抵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一方面要求扩大政府支出(目前表现为发行国债),同时要求政府减税,并且努力增加居民的收入。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要求减少政府支出,同时增加政府的税收。这个基本的政策组合不能颠倒。
第二,政府应努力避免与民争利、与民争投资。应通过经济的持续增长,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来增加政府收入。
第三,增强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时期,要增强居民的收入预期。保证政府在扩大支出的同时,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经济体制改革的举措要有灵活性,在经济紧缩时期,增加居民负担的改革项目要暂缓,使他们不断地扩大消费需求。
篇9
一、我国公共行政人才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的管理理论体系
在公共行政人才的选拔中,学历一般是作为衡量公共行政人才素质的标准之一。近几年,公共行政人才的学历有所提高,但是,多属于专门技术性人才并且缺乏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即使具有丰富的公共管理经验却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社会科学特别是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
(二)行政应变能力差,工作效率不高
随着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对公共行政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政府在人才培训方面投入力度不大,致使大部分公共行政人才缺乏进修机会,以至于传统的管理理念更加根深蒂固,经验行政、盲目行政还大有市场。面对政治、经济、文化的迅猛变化,公共行政人才资源难以适应工作,应变能力欠缺,工作效率低下。
(三)高端人才流失严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国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高端人才流失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政府部门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也需要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在寄予厚望的政府部门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便会选择更适合自身发展的平台。
(四)人才任用不合理人才是稀缺资源,但是重复引进人才就会导致人才浪费的现象发生,同时也增加了管理成本。而且,只有使人的才能与岗位相匹配,才能充分发挥人的才能与潜力,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我国政府部门,人员编制臃肿现象和“错位”现象十分严重。
二、原因分析
(一)选拔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由于沿袭传统的人事体制,使得政府部门在公务员晋升、录用时的随意性较大,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的矛盾贯穿于整个选拔制度史,以资历取人而忽视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的现象十分严重,亲缘、地缘等人情关系破坏原则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虽然现在每年都打着公平、公正、公开的旗号举行多次公务员考试作为人才录用的考核手段,然而漏题现象却也屡见不鲜。缺乏行之有效的考试制度,使有行政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而一些素质低劣的人却通过关系进入政府管理队伍,严重影响了政府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公务员制度中的激励集中体现在考核制度中。考核激励主要通过将考核结果与公务员的奖惩、职务和工资的升降体现出来,促使公务员积极工作,尽职尽责。公务员考核本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而目前的考核方法,普遍过于简易,忽视了考核方法的科学性,忽视了考核方法对考核结果的影响。同时考核者的主观倾向、平均主义等都会造成考核误差。激励手段过于简单以及过于“公平”的激励方式难以实现奖勤罚懒,难以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
(三)培训机制不健全
中国行政组织的人事管理因为体制、历史、文化等因素,更多地注重于事的管理而忽略了人才资源的战略意义。对于人才只是没有节制地使用,轻视培训,使一些公务员安于现状,缺乏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紧迫感;没有把公务员培训当做公共人才资源开发战略任务;没有把培训当做“最合算的投资”来加大财政投入。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个人的社会风气尚未形成。尽管我国也制定了公务员的培训规划,在具体实施中,有的只是简单重视行政类的培训,有的存在管理的短见意识而缺少对知识类培训的重视,少有能做到具有前瞻性的“以人为本”的持续培训规划。(四)监督机制不健全行政监督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根本保证,监督就是为了树立公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质利益观念明显增强,社会上物质诱惑也明显增多,腐败和思想在不断蔓延。目前对公务员能否依法行政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教育防范措施也不多,政务公开工作不到位,监督难度大。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对于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不予理会也助长了官僚气焰,对于高层领导的有效监督的办法更是少之又少。
三、公共行政人才资源开发举措
(一)完善公务员制度
在科学观念的指引下,以法制取代人治,用制度来矫正人情关系,以抑制和消除过于人性化的“管理”,不断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这是我国公共行政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坚持平等原则,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价值观,避免关系、金钱、权力等因素的影响。加强对公务员的考试录用、竞争上岗、考核、交流、辞职、辞退、退休等法定环节,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使公务员队伍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状态。同时也可以使大多数公务员有一定的危机意识,能主动地去认识自身的不足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另外,要完善考核制度。科学考核是奖惩的主要依据,因此要提高考核的可信性和实用性。考核内容应进一步细化,考核标准要进一步客观化,提高考核方法的科学性,健全民主评议机制,避免领导的主观性影响,保证考核的公正性。
(二)加强教育培训
公共行政人才资源较高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道德素质是提升政府行政能力的基础,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必备的要件。教育培训是提高公共行政人才资源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政府部门,在建设专业化公共行政人才队伍的过程中,开展MPA教育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开发公共行政人才资源的重要措施。通过系统地学习现代行政管理理论并结合实践,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此外,要突出培训重点,实行分级分类培训。例如,对新录用的公共行政人才进行初任培训;在任职前后进行任职培训;对晋升领导的进行晋升培训。建立一种需求导向的培训机制,根据每一位公务员的自身知识结构,结合工作岗位的实际,制订培训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对公务员进行培训,避免重复培训。大力倡导以创建学习型政府部门为主要目标,确立科学的学习理念,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将消极被动的“要我学”变成积极主动的“我要学”。
(三)合理调整人才结构
第一,要合理调整知识专业结构。即是指,对公共行政人才资源中各类专业人才、具备不同知识水平的人的比例结构进行调整。一方面,要让公共行政人才资源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实现人才资源知识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多方面对公共行政人才进行培养,拓宽公共行政人才的知识层面,促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行政岗位。
第二,机关内部人才结构的优化。人才群体中应该有老当益壮的老年人才、中流砥柱的中年人才和青出于蓝的青年人才,这样既有利于新老干部的合作和交替,也有利于保持领导班子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领导集体要由掌握不同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人才组成,成员中既要有老成稳重、深谋远虑的思想型领导者,也要有雷厉风行、敢说敢做的开拓型领导者,更要有善于创新的创新型领导者。
(四)强化监督
第一,加强思想道德监督。每一个人的每一项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思想道德品质的驱使下做出的,所以首先要从最基本的思想道德监督做起,使之在内心深处牢牢地树立起秉公执法、不谋私利的观念。督促其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违反道德行为规范的要给予批评、教育和处罚,增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
篇10
论文摘要:随着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工商系统积极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强化“收支两条线”和其他财务管理工作,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支持各地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但也存在种种问题。本文主要以河北省为例,归纳总结了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并指明应从财务管理的思想观念、管理的制度、体制、财会人员的素质上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财务管理的能力。
一、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隐瞒收入
以河北省为例,有的部门编制部门预算时少报上年结余资金和事业收入,有的部门编报部门决算时隐瞒年末结余资金;有些部门收取的行政性收费、罚没款等非税收入未及时足额上缴财政,有些部门超出批准的预算安排支出或自行调剂预算支出。在其他省市中,如广西省某市工商局1994年至1999年共隐瞒行政性收费收入468.96万元,其他收入6950.99万元[1]。江西省审计厅在2000年对全省工商系统的审计中查出隐瞒收入408.33万元;漏缴税费141.55万元[2]。
(二)私设“小金库”和公款私存,挤占挪用
以河北省为例,工商系统被查出“小金库”的主要是将收取的企业登记费、门面出租收入交易费等未入账,而是用于职工福利、购车等开支;将收取综合管理费、市场管理费、服务费、摊位费、治安费、水电费等分别存入存折;有些工商局的出纳员将规费收入和经费结余以个人名义存入存折,直接在账外列收列支。如广西省某地区工商系统被查出“小金库”157.34万元,主要是1999年以前将收取的企业登记费、门面出租收入交易费等未入账反映,用于职工福利、购车等开支[3]。江西省审计厅在2000年对全省工商系统的审计中查出挤占挪用资金1156.86万元,私设“小金库”420.81万元,国有资产流失102.99万元[4]。
(三)拖欠、截留应缴预算收入和财政专户资金
以河北省为例,主要表现在:截留、拖欠应缴财政预算的企业注册登记费、商标注册费,经济合同签证费收入;截留、拖欠应缴财政专户的集贸市场管理费资金等。在其他省市中,如广西省某市工商局历年应缴未缴罚没款541万元;某地区工商局欠缴财政专户931.25万元[5]。江西省审计厅在2000年对全省工商系统的审计中查出拖欠、截留应缴预算收入968.08万元,拖欠应缴财政专户款172.03万元[6]。
(四)违反规定超范围乱收费乱罚款
以河北省为例,有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内容、范围、及标准收费,擅自立项收费,超范围收费,超标准收费。其中一些工商部门超范围收费,主要是继续执行1997年财政部、国家计委取消了汽车、钢材交易市场管理费。据统计,1999年全国共清理掉不符合规定的收费项目32项,清理关闭银行账户1578个[7]。在其他省市中,江西省审计厅在2000年对全省工商系统的审计中查出乱收费乱罚款金额389.92万元;其他违规金额940.65万元[8]。
(五)没有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以河北省为例,在预算管理、收费“收支两条线”方面主要有经费超支严重,没有依法办理经费追拨手续、一些地方没有严格贯彻执行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的规定、部分地方票据管理中存在较大的管理漏洞、规费代征管理普遍松懈等问题。
二、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总体上看,上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违纪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历史原因
(1)业务经费不足:以河北省为例,一方面: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减费因素不断增加,决定收入呈现停滞或下滑趋势;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监管任务的不断加重,工作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工资因素和办公消费指数上升,决定支出呈现递增趋势。在目前工商财务体制不变情况下,收入和支出矛盾较大,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经费都出现紧张局面。
(2)经费保障能力较弱:以河北省为例,由于工商行政部门业务经费不足,经费保障还不能完全到位,部分地区仍然使用行政性收费来保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各项经费需要。
2.工作性质原因
工商管理局除管理正常经费外,还要按规定要求进行行政性收费 和罚没收入的“收、管、用、缴”工作。这就增加了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内部财务管理的难度,也为财务管理的违法违纪问题的出现提供了可趁之机。
(二)主观原因:
1.缺乏科学的理财思想
以河北省为例,在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内部没有充分认识到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重要性,守法意识差;没有树立预算观念;没有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办公的思想。
2.财务管理制度、体制不完善
以河北省为例,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财务公开制度、财务内审制度、财务检查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基建工程管理制度、罚没物资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不完善,在体制上没有落实新的财务管理关系等,给违法违纪行为提供了漏洞。
3.财会人员的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对财务工作的要求
以河北省为例,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公款私存;职业道德缺乏,工作散漫,不负责任;会计核算和会计基础工作等业务技能不合格。
4.无法满足规范化统一管理需求,且财务监控滞后
以河北省为例,一些部门仍然使用传统的单机和局域网处理账务,财务监控不仅受到时间、空间、及人力方面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它无法实现行之有效的事前或事中的财务监控。
三、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财务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上述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的财务管理。
(一)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树立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的理财思想
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树立法制观念、预算观念,还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办公思想和提高效益的思想。
(二)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和财务体制建设
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一要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要落实到部门,有专人负责,统一登记、管理。二是建立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论文百事通
2.推行政府采购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效益”的原则,大宗办公用品、仪器设备、装修装潢等消费品集中由政府采购,提高资金支出的透明度和资金使用效益。
3.加强基建工程管理
加强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前论证工作,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建设规模和标准;实行工程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加强竣工财务决算工作。
4.加强罚没物资管理,严禁任何人私自动用涉案物资
(三)建立高效严格的财务管理体制
1.适应上下级关系的变化,迅速转变观念和行为方式
下级机关要坚决地贯彻执行系统财务管理办法,经常向上级局汇报财务工作的情况。上级机关要加强对下级局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
2.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
工商部门要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工商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工字[1999]4号),以及《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政部关于下达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实行预算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财预字[1995]27号)的规定。
3.建立顺畅快捷的上缴下拨渠道
在系统内部,抓好票据的使用和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应缴尽缴。在外部,要解决好与省财政的关系,加快经费的核拨速度;加强与银行的联系,解决划款的时间问题、代收代缴款的上划问题和代收网点问题。
4.理顺资产、债务关系
做好垂管后资产上划工作,各地在市场管办脱钩的基础上,积极与当地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协调,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做到产权清楚、债务清楚、收支清楚、家底清楚,保证经费上划和资产移交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新晨
1.加强财务人员政治业务培训
财务人员要努力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政治素养。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2.加强财务会计知识,提高会计电算化管理水平
财务会计人员要努力学习财务会计知识,精通业务,做到人人持证上岗。对于那些业务不精且不努力学习的人员进行淘汰。要有效的发挥全系统对工商财务软件操作作用,不断提高全系统财务人员电算化水平和账务规范处理能力,提高办事效率。
参考文献:
[1]雷月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财务管理有待强化[J].广西会计,2001,(6):14-15.
[2]黄雪梅.搞好工商行政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要树立五个观念[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