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犯罪的特点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前经济犯罪的特点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前经济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篇1

关键词:经济犯罪;经济犯罪侦查;对策

目前经济犯罪侦查与其他公安业务工作相比尚显稚嫩,无论是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都存在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通过实践、研究,从经侦工作建设与发展的角度,对经侦理论与实践中的若干难点与热点问题做出总结。

1 关于经济犯罪侦查协作机制建设

经济犯罪的跨地区、跨行业特点日益突出,涉及面越来越广,加强经侦协作,建立健全经侦协作机制,已成为经侦工作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侦查协作方面,我市公安机关经侦部门进行了积极探索:

⑴与其他地区经侦协作区创建经侦协作网络。在公安部的统一领导下,制定了区域协作规定,明确了协作指导思想、原则和具体措施。

⑵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打击合力。经济犯罪涉及的经济领域较为广泛,打击经济犯罪工作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

2 关于经济犯罪侦查基础业务建设

经济犯罪侦查基础业务是指经侦部门日常开展的直接为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提供信息、技术等支持的基础性专门工作。

对于经侦基础业务的内涵在理论界存在较多争论,但理论界和实战部门均认为经济犯罪情报信息系统建设和经侦特情建设是经侦基础业务建设的重要内容。

3 关于经济犯罪侦查工作规范化建设

经侦工作规范化建设作为事关经侦工作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提上了各级公安机关经侦部门的工作日程。

⑴制定规章制度,使经侦业务工作有章可循。经侦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工作中诸多环节无章可循的现象较为普遍,急需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以规范。

⑵规范经侦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目前经侦业务工作中亟待规范的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案件的管辖分工;案件受理、初查环节;案件立案、侦查环节;赃款、赃物保管、移送环节;侦查协作环节;情报信息、特请等基础业务工作。

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监督制约机制。为调动侦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就必须将工作业绩与晋级、奖惩等挂钩,实行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破案责任制、搭档制。

⑷实行经侦工作情况报告制度,畅通信息传递渠道。经侦工作情况信息的及时、规范、完整、真实传递,是上级公安机关掌握动态、正确决策的前提,也是各地公安机关相互沟通情况、借鉴经验、共享信息的基础。

4 关于经济犯罪侦查涉及的法律问题

⑴初查的祛律依据。初查是在经侦实践中产生的,《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均未规定这一程序。因此,学术界曾有人对其合法性提出质疑。但根据对实践部门工作的总结,我认为初查实际上是侦查工作的前移,是打击经济犯罪斗争和现行刑事法律制度相折衷的产物。对于经济犯罪案件而言,《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立案条件过于严格,不经一定的调查取证,难以断定是否有犯罪发生,实践中为了满足严格的立案条件,不得不在立案前开展调查。当前初查尚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⑵赃款赃物的追缴。下列财物均属赃款赃物,应纳人追缴之列:1.犯罪分子采用犯罪手段直接获得的财物;2.由赃款赃物转换而成的其他财物,即变价款物3.赠与他人的赃物;4.犯罪分子利用赃款作为资本通过合法经营途径所获取的收益;5.犯罪分子利用赃款作为资本通过非法经营途径所获取的收益;6.采用其他非法手段获得的收入。

⑶证据特点。经济犯罪案件证据具有共们特点

1)序列性。经济犯罪是发生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犯罪,经济业务的序列性特点,经济犯罪也会具有。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必然会留下序列性的痕迹和反映,从而使证据表现出序列性特点。

2)对偶性。经济犯罪案件的证据还经常成双成对地出现,从而表现出对偶性的特点。

3)差异性。正常的经济业务与经济犯罪相比较,存在重大差异,这种差异由经济犯罪案件的证据得以表现出来。

5 关于经济犯罪案件初查及侦查对策

篇2

由于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阶段,一些预防经济犯罪的机制没有及时跟上,近几年来的刑事审判统计结果显示,经济犯罪正有越来越猖獗之势,波及社会各个领域。一批震动全国的大要案,如慕马案、案、案、案等都与经济犯罪密切相关。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引发的楼塌、桥垮以及特大火灾、爆炸等惨祸也时有发生,给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危害国家的经济安全。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在建立和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由于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在经济领域内,以非法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经济犯罪活动日益增多,给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失,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据统计,每年我国因不诚信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合同诈骗等经济犯罪带来的。

经济犯罪,一般人认为是个轻罪,事实上是国家对经济犯罪非常重视,刑法分则第三章专门规定了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用8 个条文设置了15种死罪。可以大胆地预测,经济犯罪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还会呈现上升态势。因为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外向性将大为增强,经济和社会格局将受到显著的影响,经济发展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脱节和失衡将不可避免。在上述各种经济犯罪诱因的影响下,我们认为经济犯罪较之过去可能出现一些新趋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单位犯罪的现象将进一步增加。入世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完善,所有制结构将进一步由单一向复杂转化,从而使经济犯罪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变化。除了传统的自然人犯罪外,单位犯罪将会越来越多,诸如走私,生产伪劣产品;偷税等单位犯罪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其次,犯罪领域将进一步拓展。这一拓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向新兴的经济犯罪领域发展。入世后,各种专业市场不断得到发展,各种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将不断出现,而其规范机制却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建立或健全起来。在金融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高科技市场等不断兴起的新兴市场中,由于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极易成为各种犯罪分子投机的场所。二是向执法部门渗透。工商、税务、海关等行政执法部门大都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权力与利益的结合点。入世后,随着大量的经济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执法部门将越来越多地介入经济生活。一些法制观念淡薄、金钱欲望膨胀的执法人员,很容易被经济犯罪分子拉入贪污受贿罪的深渊。

第三,犯罪手段更为复杂化、多样化和现代化。各类经济犯罪的手段更加隐蔽,更加狡猾,并向智能型、科技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引入经济犯罪领域在国际上已经并不鲜见,如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贪污犯罪,利用高科技手段伪造货币等。至于设立公司,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活动,在入世后相对日趋自由的贸易环境中,很有可能大量出现。

第四,经济犯罪种类将不断增加。除走私、贪污、贿赂等原有的经济犯罪案件继续增加外,新类型的经济犯罪,如刺探、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的业务秘密;窃取、出卖本企业的技术秘密;封锁市场,垄断价格;制作虚假广告,操纵股市行情从中牟取暴利等“新兴”经济犯罪类型,也会不断出现。

第五,经济犯罪的跨国化和集团化的趋势将大为增强。跨国性经济犯罪实质上是经济犯罪活动在地域上的扩展和延伸。犯罪要素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是国际性经济犯罪的主要特征。入世后,随着人员跨境流动的进一步方便,境外人员入境犯罪将逐步增多。同时,境内以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盗运珍贵文物、盗窃、诈骗等经济犯罪为主的经济犯罪分子,作案后携带赃款赃物潜逃国外或港澳台地区的案件也会不断增多。

第六,经济犯罪危害性将日趋严重化。集团化和跨国化的经济犯罪,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将愈来愈严重。在金融和证券领域的经济犯罪,往往会导致银行破产,成千上万股民的损失,不仅造成经济上的重大损失,还严重危及社会的稳定。

一、当前经济犯罪的主要特点

从青州法院审结的经济案件来分析,我们认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犯罪分子往往内外勾结,共同作案

犯罪分子自恃聪明,利用经济领域里我国法制及法规管理制度上的漏洞,有的是单位的个别领导与关键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相互勾结,有的是单位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相互勾结、共同作案。如有的犯罪分子拉拢腐蚀银行职员为内应盗取存款单位开户印鉴卡,然后私刻印鉴,伪造信汇凭证进行贷款诈骗;有的犯罪分子内外勾结编造交通事故,扩大事故险情等进行保险诈骗。

2、结伙诈骗案,呈现集团化趋势

犯罪分子为追求共同的犯罪目的,结成犯罪团伙,有组织有分工,手段专业,往往是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犯罪成功率高,危害极大。如我院审结的信保红借用抽纱厂名义,多人合伙分工像演戏一样从潍坊一个体门头骗取年货10000余元,至今主犯仍在逃。

3、手段多样化、装备现代化,有些经济领域的犯罪中使用了高科技手段,很多表现为智能化犯罪。如有的犯罪分子模仿领导签字、私刻印章、变造防伪标志,伪造产品提货单,如有一犯罪分子就采用这种方式从我市某酒厂提走价值十余万元的酒水,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4、受害人多,涉案金额大

一些犯罪分子以“高回报”、“高利息”为诱饵非法集资,骗取社会公众巨额资金,或结伙诈骗金融机构或生产企业,得手后大肆挥霍并携款潜逃,造成极大损失。这些集资款除少部分用于支付利息外,绝大部分被行骗人挥霍或据为己有。

转贴于

5、大要案持续增长

我国司法机关一贯坚持对经济犯罪进行严厉打击,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犯罪分子往往铤而走险,以身试法,一些大、要案不断出现,涉案金额越来越高,并且呈现多发的趋势,如厦门远华走私案中,涉案金额已高达几百亿,令人触目惊心。

中国社会还存在着经济犯罪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因此惩治腐败和健全经济犯罪预防机制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堵塞经济犯罪危害社会的“黑洞”,遏制腐败。

二、经济犯罪案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经济犯罪的产生有着全方位、多层次的原因,综观当今我国经济犯罪预防的现状,结合有关专家的观点,我们认为这类犯罪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深层次和浅层次问题。深层次是指我国政治体制问题,浅层次是指具体制度问题。经济犯罪产生的关键原因还在于体制。即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没有适时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在国家权力系统中,尚未及时建立起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制衡机制,权力过于集中而又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衡机制,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和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影响下,很容易导致权力的异化,滋生经济犯罪。企业中,仍存在以人管人的传统体制,还没有真正建立以制度管人、以法律约束人的现代化管理机制。

第二,道德和法律问题。在这方面,道德问题十分严重,道德沦丧,不顾廉耻,无人格的人(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大有人在。道德问题如此严重,仅提出一个方略解决不了问题,应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在各行各业中,在现有的人员队伍中强化道德约束。但更为重要的是法律的规定,在当前情况下,法律的特性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这两者相辅相承,均不可偏废,不能因提依法治国,忘了道德建设,也不能因为提依德治国,忘记了依法行事,两者均不可缺。

第三,严重官僚主义。这主要是渎职犯罪。官僚主义行为和作风,亦是党政机关工作效能低下的一个主观原因,又是国家公职人员渎职犯罪的集中表现。职务犯罪与官僚作风紧密联系,比如由于某些公职人员的玩忽职守,疏忽大意,违反科学,违章蛮干,冒险施工而造成矿企业重大责任事故;有些公职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没有查明签约对方资金情况和履行能力,就轻信对方,支付款项或发放贷款,造成国家巨额资金被骗或难以收回的现象;有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不经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草率决策和盲目投资,展开大规模的基建工程而导致国家巨款资金、资源的惊人浪费,等等。严重的官僚主义的存在,必然会出现滥用权力或不正确行使权力的现象,必然会导致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等渎职犯罪的产生。

第四,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与渎职犯罪本无共同的内涵,权力腐败也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但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我们,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一切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通过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目标的实现。因而一切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具有了可以转化为商品的内在动因,一旦时机成熟,它们都有可能现实地转化为商品,其标志即是权利交易或以权谋私。目前,我国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制体系,来规范企业行为,经济行为和市场行为,正常的市场行为往往受制于非正常的行政干涉,也为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创造了条件。司法实践中查处的大量的徇私枉法、徇私舞弊、渎职犯罪大多出于此种原因。

第五,法制观念淡薄,对经济犯罪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认识不足是犯罪产生的主观因素。渎职犯罪的产生既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与犯罪主体的主观认识和心态有关。近几年来,虽然普法工作日益加强,但仍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一些干部特别是企业领导干部工作较忙、应酬较多、加上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只要企业效益好,一俊遮百丑,忽视了经常性的普法学习和教育,甚至有些领导干部受“工作失误,没有中饱私囊”等错误观点的影响,瞒案不报或出面活动,要求减轻或免除对犯罪分子的处罚,以致在打击和处理力度上不够,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

第六,打击和预防的力度不够是渎职犯罪产生的客观因素。尽管经济犯罪会给国家和集体造成巨大的损失,但由于相对于严重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而言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小,案件查处难度大。办案人员对此类案件或多或少存有畏难情绪,司法机关对此类案件的处理往往秉着教育挽救的目的,量刑也较轻,因而达不到警戒的目的,反而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处罚偏轻,打击不力,客观上助长了经济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 关于预防经济犯罪的几点设想

一是超前预防与事后预防并举。超前预防和事后预防是针对发案而言的,超前是指犯罪行为发生前运用各种预防机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减少引发犯罪的各种可能性,将犯罪的苗头消灭于萌芽状态;事后预防是指犯罪行为实施后的预防,针对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超前预防可发挥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可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挽救一大批可能走向犯罪的人。事后预防能产生“亡羊补牢”之效。

二是重点预防与普遍预防相结合。重点预防于普遍预防相结合可分为三种:一是根据目前的情况将重点放在党政机关及税务、工商、海关、商检、公安等行政执法部门,而将其他系统和部门作为普遍预防的对象;二是在某一系统或单位将重点放在易发案件的重点部位和重点人员,而将其他部位和一般人员作为普遍预防对象;三是在预防措施上将重点放在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和改革建制方面。

篇3

    一、金融部门经济犯罪的特点

    (一)违法犯罪的手段呈现多样性、复杂性、智能性。

    随着金融部门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加强管理,金融系统经济犯罪的手段不断推陈出新,由原始的存储环节上的虚设帐户,到支取环节的截扣利息,又逐渐发展到伪造结付单据、偷盖他人印鉴套取国库款,甚至内外勾结,以钻法律政策空子,篡改计算机程序,集中反映了犯罪手段的多样性、复杂性及智能性。结合实践发现,目前金融部门经济犯罪的手段主要有:

    1、利用假授权,透支信用卡套取国库款;

    2、利用联系业务及身兼多职的便利条件,制造假进帐单,然后伺机在结算时扣押企业资金以平帐;

    3、利用金融系统发放兑付各种有价债券、凭证之机贪污公款;

    4、利用出具“高息代保管”单据,截留储户存款;

    5、利用多种手段,谋得其它银行储蓄所结息清单,然后利用利息补差款项顶本金,并以假名骗取银行利息补差;

    6、违反银行双人双枪取款押送制度,变双人取送款为单人取送款,给嫌疑人以可乘之机。

    此外,还有虚设帐户、假填存折、收入不入帐、伪造凭证、擅改金融业务计算机程序、贪污国库款等手段。

    (二)犯罪主体各层次普遍存在。

    金融部门经济犯罪的主体多为基层单位的领导或者会计、出纳、复核员、储蓄所长及储蓄员等年轻业务干部或直接保管现款的业务人员,他们利用职务之便或乘管理及制度上存在的漏洞伺机作案。

    (三)涉案数额大,经济损失严重。

    金融部门经济犯罪案件绝大多数都是十万元以上的特大案件,而且,犯罪分子为了满足各种欲望,将公款用于个人及家庭高消费,或用于营利性活动,甚至用于、赌博等非法活动,致使公款无法追回,给国家造成的危害大,损失重,社会影响恶劣。

    (四)有畏罪或侥幸心理,携款外逃者居多。

    调查表明,金融部门经济犯罪分子往往在其犯罪目的达到或罪行即将败露时趁有关部门没察觉携款潜逃,躲避法律制裁。

    二、金融腐败的原因

    1、思想教育薄弱,素质偏低。由于金融部门业务范围的扩大,新招录人员多,且录用人员多为银行职工子弟和青年学生。许多青年毕业后从事银行工作即经手管理大量的钱财,加上某些领导同志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在业务工作上,放松了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和法纪教育,致使个别人一旦掌权就利用职务便利以权谋私,以私害公,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2、防范意识差,有章不循。金融部门在储蓄、信贷、结算、稽核、审计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健全的规章制度。但是一些金融部门特别有些领导干部防范意识差,忽视安全管理,不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对职工管理不严,漏洞百出,甚至存在着违章办公的现象,对于暴露出来的苗头倾向,未能引起警觉和重视,有的领导疏于职守,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通过调查还发现,有的发案单位深怕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会损害本单位的荣誉和干部职工的利益,遂采取以罚代刑或行政、党纪处分,自我内部消化,客观上助长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

    3、法制观念淡薄,私欲膨胀。金融领域的腐败分子大多数缺乏法制观念,有着强烈物质享受的欲望。随着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被拜金主义思想冲昏了头脑,盲目攀比,贪占欲望无限膨胀,把手中的权利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

    三、预防金融腐败的对策

    预防金融腐败没有什么法宝,必须从制度上完善,从监督上突破,从处罚上严格,多管齐下,相互制约,这才是希望所在。

    (一)完善制度

    要想根本解决金融腐败的问题,首先必须从制度上下手。

    1、严把入口,选贤用人。

    金融部门对工作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和法制观念的要求要极其严格,否则将贻害无穷。纵观几年来金融腐败分子的年龄普遍偏低,且多是“内部繁殖”而来,有些还是年轻的基层领导,恰恰是他们,在领导的器重下沦为金钱的奴隶,成为人民的罪人。所以,金融部门必须严格把好进人关,严格执行用人标准。

    2、进一步规范各项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密的规章制度,能最有效地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这些规章,一方面要全面,一方面要细致,另外还要具有可操作性,即对各种人员包括领导、部门责任人、审核人、以及其他所有接触财物的人员,财物流程的各个环节都要规定。规定要具体,遵守什么,如何做,做的标准是什么等等,要保证制度能够运行,不成为一纸空文。

    (二)强化监督

    一是做好事前防范性工作。明确金融业务各个环节的分工,使其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在工作中,坚决避免一人包揽多项工作。凡直接接触现金的工作,要两人以上共同完成,对重点部门的重点业务进行审核,每日、每月、每年度例行检查,领导进行不定期抽查。要善于通过这些工作发现苗头性问题,见微如著,及早防治。

    二是做好事后的监督工作。金融领域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法律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对违 反信贷制度的人员要追究责任,对于达到犯罪的,绝不姑息、迁就,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避免内部消化现象的发生。

    三是引入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对于工作出色,依法办事的工作人员,单位及新闻部门应及时予以宣传,弘扬正气;对于违法违规的现象,要及时给予曝光,以起到警示震慑作用。

    金融部门要真正确立起监督意识,确保各种形式的监督顺利展开,使监督工作不仅仅停留在口头或书面上,而是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三)严格处罚

篇4

>> 当前我国非法集资活动的原因及其防控现状 我国非法集资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当前国内外恐怖活动的态势、特点及我国的对策 我国电气火灾的现状、问题和防控对策 当前非法集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非法集资”问题法律规制研究 我国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的界定和辨析 我国民间金融形态下的非法集资 浅析当前我国活动特点及应对策略 我国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非法集资的由来和监管 新形势下非法集资犯罪的特点、成因及打防对策 浅述我国建筑电气火灾的现状、问题和防控对策 我国建筑电气火灾的现状\问题和防控对策 当前我国高校校园综合防控与应急管理 农村非法集资类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 我国涉黑犯罪的防控 非法集资活动现状\打击难点与对策研究 我国电气火灾现状特点\问题及防控策略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13-4-26.

[5]中国非法集资犯罪活动呈多发态势[N/OL]. .2013-4-26.

[6]靳高风、简思达.《当前我国非法集资活动形势与处置对策分析》[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NO.4.2012.

[7]非法集资呈多发态势 有六个特点[EB/OL].中国政府网,2013-04-26.

[8]王晓东.当代金融犯罪防治对策研究.山东:山东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52-53.

篇5

一、互联网金融定义及其表现形态

互联网金融(ITFIN)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金融行业功能,依托搜索引擎、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数据挖掘等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借助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方式。包括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产品体系及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等,并具有平台金融、普惠金融、信息金融等相异于传统金融模式。

当前,互联网+金融格局,主要有传统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机构主要为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创新以及电商化创新、APP软件等。非金融机构则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动作的电商企业、P2P模式的网络借贷平台、众筹模式的网络投资平台、挖财类的手机理财APP(理财宝类),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种类

从互联网金融功能和发展模式来看,主要有支付结算、网络融资、虚拟货币和信息化金融机构四大类。

(一)支付结算类

支付结算类属于独立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独立于银行和商户,作为中介为商户和消费者进行支付结算业务,借助计算机、平板、手机等PC设备,依托互联网在收付款人之间发起网络缴费、银行卡收单等资金划转业务,在金融交易过程中行使支付中介智能的金融模式。目前,其支付业务的应用范围已经从传统的网上购物、缴费逐渐扩充到医疗、教育、旅游等诸多行业,其代表为支付宝和理财通。

(二)网络融资类

1.P2P网络小额借贷模式,即个人对个人之间的网络借贷,又称点对点网络借贷,其主要形式是具备充足的资金且有理财想法的个人,通过第三方平台牵线搭桥并收取一定利息的前提下,采取信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借贷给有资金需求的人。其代表主要有采利网、人人贷等。

2.众筹,其行业特点是通过搭建网络平台,由项目创意人创业项目和活动计划并提出资金要求,向广大的网友受众中的有兴趣者或者认可其项目的人募集所需资金,再将创意项目实施后取得的收益返还给出资人。目前在我国影响力还不强,处于萌芽阶段,典型代表追梦网,点名时间。

(三)虚拟货币类

1.电子币,主要分为游戏币和专用币,典型代表为Q币。

2.电子货币,又称网络虚置货币,典型代表是比特币,最初主要用途在于互联网金融投资,限网络商户使用,后来慢慢线下商户接受甚至明确了与实体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最后成为新式货币直接用于生活中。

(四)信息化金融机构

1.网上银行,主要包括传统金融机构设立的网上银行,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主要涉及存贷款、支付结算、转账汇款等,其典型代表是中国建设银行网上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等。

2.金融网销,主要是指基金、券商等金融或者理财产品的网上销售,典型代表是平安保险、网上车险等。

三、互联网金融常见的犯罪类型

互联网金融犯罪是指行为人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实施的以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或避免损失为目的,侵犯不特定多数网民或投资者的财产和利益,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常见的犯罪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非法集资犯罪

非法集资,是指行为人未经有权机关批准,违反法律、法,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机制未经批准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也指虽经批准但已被撤销,仍然继续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主要集中在表现为通过网上制作网站宣传、散布谣言和网下发放传单、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宣扬数倍于银行利息的高息来骗取民众投资,且在前期多会兑现利息,待吸引更多人投资后选择“断网跑路”。典型案例为“昆明泛亚有色公司涉嫌非法集资犯罪案”和。阜阳泛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是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授权机构,向投资人销售“日金宝”理财产品(其实是一种以有色金属为抵押物的债权,向交易所提供资金,获取债权及利息回报),阜阳公司赚取服务费。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在未经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控制资金池,指使关联公司自买自卖,制造有色金属交易火爆的假象,向社会不特定人群吸收资金,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此种犯罪在P2P网贷领域中极为常见,极易产生庞氏骗局,即个别P2P网贷平台经营者,虚假的高利贷借款标募集资金,并采用在前期借新贷还旧贷的形式,短期内募集大量资金用于自己生产经营,一旦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募集的资金根本无法归还本金和利息,更有的经营者甚至卷款潜逃。

(三)网络洗钱犯罪

网络金融平台具有重资金轻用途、资金来源审查不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P2P、众筹等模式存在匿名性、隐蔽性等特点,为不法分子注册成立空壳公司进行洗钱和转移赃款提供了便利,他们将赃款转换成虚拟货币,通过专业网站换回实际货币,达到洗钱的目的。

(四)网络传销犯罪

不法分子以“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网络理财”等种种包装来掩饰其传销目的,吸引网民注册成会员,通过收取会员“入门费”、“回报基金”等费用,以购买网站产品或者虚拟物品数量的多少作为将参与人员分级的标准,在加入会员中形成上下级的金字塔结构,对会员投资和收益实施网络化的管理,上线通过发展下线抽取提成和固定分红。属于“交会费-拉下线-收提成”的模式。

四、互联网金融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互联网金融犯罪主体的呈专业化和技术化。从我市侦破的互联网金融犯罪案件来看,从事该项领域的人需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金融专业知识、组织协调能力、宣传公关能力等,从“E租宝”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来看,相关业务员从事宣传公关业务多年,具备一定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话语的煽动性和诱惑性较强;公司内部有专门负责金融服务的“操盘手”,负责专业技术领域内的工作;具备网络技术的人员负责网站创立。

(二)互联网金融犯罪涉及区域广、涉及人员众多。互联网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到涉及各地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进行交流、进行交易,互联网创造了一个瞬间联通世界的神话。同样互联网金融犯罪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全国各地的人都能够通过互联网看到同一个信息,而这个信息如果是虚假诈骗的,而受骗者也就可能来自全国各地,一旦发案涉及人员众多。

(三)互联网金融犯罪更加隐秘,手段的多样化。从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手法看,犯罪嫌疑人往往是通过互联网信息,利用QQ、微信等方式联系,通过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进行资金的转移,避开与被害人的直接接触,真伪上根本无法辨别,对外极具隐蔽性和迷惑性。

(四)互联网经济犯罪案件立案后难以取证侦破。由于互联网经济犯罪突破了传统的地域时间限制,网络的无界性,互联网金融犯罪手段隐蔽、专业性强,加之电子证据难固定,人员身份取证困难等诸多难点,使得许多互联网经济犯罪分子有恃无恐,给预防和取证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因此,网络犯罪取证难、侦破成本高已经成为公安机关破案的瓶颈。

五、互联网金融犯罪多发的原因

(一)操作便捷,成本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在网络进行前期准备时,只需要花几百元购买一套程序,然后再注册一个域名,在境外租用一台服务器,就可以上线开张了,所有收入均被犯罪份子装入自己腰包,一旦被调查,立刻关掉服务器,清除所有的数据,换个身份又重新再来。

(二)网络覆盖广,受众群体基数大。据官方统计,中国网民达到6.88亿,手机网民规模6.20亿,成为我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犯罪份子只需要在网络一条简单的信息或群发诈骗短信,即可“守株待兔”。去年5月份,公安机关在暨南大学模拟伪基站技术向周围人群群发了内容为“同学你好!经随机抽取号码,你的手机中奖了!赶紧戳下面的链接,凭兑换码到建阳篮球场摊位领取神秘大奖”的“中奖”短信,并附上短信链接。不到两分钟,就有人受骗,短短一个多小时,已经有五六十名同学拿着“兑奖短信”前来咨询,而有半数同学已经点开了短信链接。

(三)易钻法律空子,逃避法律制裁。“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立法永远滞后于社会现实的事实,导致许多网络犯罪行为通过立法上的空白最终逃避法律的制裁,从而再次作案,并将犯罪手段变形升级。

六、互联网金融犯罪打防对策及建议

由于互联网金融犯罪具有高科技性、高智能性等特点,所以对互网络金融犯罪侦查观念较传统侦查观念应有所转变,必须适应时代新形势,以科技、智能等手段作为支撑点,全力打击预防此类犯罪,净化互联网络空间。

(一)情报导侦,提高对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精确研判能力。围绕互联网金融犯罪发展的新动向,从公开和秘密两个信息层面加强情报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判工作,着力揭示犯罪的特点、手法、规律和趋势,掌握应对互联网金融犯罪精确研判的主动权。

(二)集成作战,增强对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精确打击能力。当前,网安、刑侦、经侦、情报、国保等要以研判会商为核心,以集成作战为手段,以精确打击为目标,通过定期开展座谈会、联席会、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等多种形式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多警种、多部门联合参战的集成作战打击平台,无论是立案协查、调查取证,还是协助执行,形成整体打击、整w作战的新型模式。

(三)强化宣传,提升对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群防群治意识。采取传统手段与现代宣传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盘活公众传媒资源,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微博等途径加强金融法律政策的宣传,普及国家储蓄、信贷以及信用卡保存、使用等常识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鉴别能力;告诫民众慎重对待高息借贷,规范借贷手续,不要盲目跟风;大力宣传非法集资犯罪、传销等作案手法和社会危害,通报典型案例,不断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四)加大监管,健全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监管体系。银监部门要切实担当起监管金融事业的公正“法官”,独立自主地行使权利,用足用好调控、经济以及法律手段,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彻底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人民银行、工商等相关金融主管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对金融机构设置、金融业务开展的监管力度,督促金融机构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堵塞内部作案漏洞,禁止金融机构账外经营,铲除金融机构内部作案的“温床”。

(五)提高素质,为打击网络金融犯罪提供人才保障。各级经侦部门要注意总结办案经验,提炼其中有价值的信息整理为教育素材,例如情报导侦案例、技战法等为经侦民警讲授,可以采取电视电话会议、办理培训班等传统方式,也可以利用拍摄微电影、举办有奖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丰富手段,重在提高民警的参与积极性和教育内容的吸收性。重点解决技术水平与实际业务脱节的问题,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专业队伍。

参考文献:

[1]刘坤;高春兴;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特点与侦防对策研究《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5-09-20

[2]徐迎阳; 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策略研究 《现代电信科技》-2014-02-25

[3]王行健;浅析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金融经济》- 2014-03-25

[4]赵青; 互联网金融特性及对消费者决策过程的影响 《当代经济》- 2014-05-08

篇6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犯罪;经济诱因;防控;途径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正在从原本虚拟世界走到现实世界,并密切衔接市场经济,淘宝、电商、微商等以网络为基础的交易平台衍生出全新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业逐渐由原本的传统支付手段衍生出当前多样化的支付形式,如:P2P金融模式,资金的收集与分散呈现出空前的速度,基于此种经济背景,风险也随之而来。当下互联网金融犯罪已经成为阻碍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对防控互联网金融犯罪途径进行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犯罪概述

(一)内涵

本文指出的互联网金融犯罪,即是参与互联网金融活动的主要对象,通过开通网上银行进行信贷活动或者第三方支付等金融行为时,将会威胁到金融资产的秩序,甚至侵害公共财产等。因此,必须要按照国家颁布的法律需要严肃处理。过去传统的金融行为主要是借助纸质合同,在实体金融单位中与客户群签署一定协议,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犯罪行为主要是指在金融内部机构中出现犯罪行为。但是互联网金融犯罪却不止如此,其作为联系网络技术与信息网络的全新金融形态,当前互联网金融犯罪主要是借助在线网络这一渠道,使用大数据或虚拟平台实施犯罪行为。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意义上的犯罪进行对比分析,前者属于新型的犯罪形态,区别于传统的金融犯罪行为。一般情况下,传统金融中的虚拟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及利用网络办理金融业务的行为都属于互联网金融范畴,但是互联网金融犯罪并不是只有以上几个方面。在利用信息网络入侵金融系统过程中,入侵金融系统的行为自身就是一种犯罪行为,其与传统的金融犯罪具有区别。

(二)基本特征

1.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实施跨时空金融犯罪因为互联网金融是借助网络技术支撑资金交易行为,所以不需要通过实体经济货币的完成交易、结算或者是支付行为。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其不仅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且互联网金融可以克服空间的限制,真正实现跨越区域的金融交易。正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具备此独特优势,致使犯罪分子经常会针对系统交易存在的漏洞,伺机攻击金融系统,并盗取一些关键信息。2.以网络平台为遮挡,密闭作案当前,互联网金融犯罪通常是借助虚拟的网络社交平台作为物质媒介,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利用投资人在金融活动中频繁的参与,从中寻找突破口,抓紧时机实施犯罪行为。基于大数据的现实背景,网络社交平台作为宣传金融供需信息的关键渠道,交易双方可以利用此途径直接进行金融交易。简单地说,网络好比是一个生鲜超市,为金融交易信息提供了十分优质的宣传平台,这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一些可入侵的空间,犯罪分子可以利用网络虚拟身份,传播自己的网络身份,甚至秘密作案。3.互联网金融犯罪多发在互联网融资环节过去传统银行对于经济个体、骨干企业具有一定倾向,导致中小微型企业、个体商务等主体不能借助互联网寻找到最佳金融资源,以此来全面保障资金链条的稳固性。随着经济需求的不断增加,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融资行业迅速发展起来。由于我们政府部门及监管单位对行业的不重视,没有组建科学完备的监管机制,加之互联网融资业务的可观收益,导致一些人走上不归路。

二、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经济诱因

(一)经济持续增长及产业优化升级带来的压力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迎来空前发展机遇,制造业不断扩大发展规模,世界闻名的产能背后是形式多变的供需问题,供需不均问题为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压力。科技创新与经济产业优化升级已经是必然趋向,但是当前却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大量库存问题,直接影响经济产业升级。金融经济的飞速发展,既可以集合大量资产,还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充当着担保人的身份。在发展过程中,利用虚拟的资金业务来带动产业升级,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取应有的经济效果。此举作为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也是激发市场作用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要利用好互联网金融这一发展背景,将其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能力的关键,不断激发市场经济活力。政府部门需要肩负起自身的工作职责,大力主张并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用切实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事实上,互联网金融要比传统金融机构的经济作用力强,所要付出的资金成本也比较低,受到约束也比较少。这也导致金融资本缺乏全面的监管,犯罪行为会不断增加。一些基于网络平台实施的金融行为,通常与非法集资、诈骗、洗钱等等犯罪行为相关。

(二)收入悬殊

收入间的显著差异作为促使金融犯罪最为直接且影响范围大的因素,当国家犯罪率长期处于偏高状态时,都是处于收入差距悬殊的阶段。一方面,收入悬殊问题激起了人们的犯罪思想;另一方面,收入差距越显著,人们会感到越来越不公平,部分人开始走向错误的道路。将金融犯罪与刑事犯罪进行比较,经济犯罪是一种比较理性的犯罪行为,多半犯罪的人是因为收入差距的问题。互联网金融犯罪作为经济犯罪中的一种,若是不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整体经济市场的发展情况。互联网金融相较于其他传统经济企业,此种优势不仅广泛吸取有益资本,同时也是逐渐成为犯法进行经济犯罪的攻击点。同时,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约束少收益高,将其与传统金融模式进行对比,前者更具备经济能力。

(三)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当前,我国传统金融机构绝大多数都是由国家统一管理的,一些股份制公司也是由国家或是地方控股,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具备信誉担保。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大多数以安全稳定为目标,而互联网金融企业则不然,虽然我国金融经济体制建立时间很短,但是由于其独特的经济优势,已经形成资本高度距离的状态,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一些资本能力差、发展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得不选择一些信誉担保低,或是回报快的项目来吸引客户的关注,没有意识到资金风险的防控。甚至一些金融企业为了可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不管不顾职业道德与道义,铤而走险。以上市场竞争为金融犯罪提供了大量的空间与机会。

三、互联网金融犯罪的防控途径

(一)法制化互联网金融体系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即为法制化经济,互联网金融的有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寄托法制体系的构建。站在市场经济角度分析:通过有效构建互联网金融准入原则、竞争要求及退出体制,全面约束金融经济行为。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科学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为,设置的市场门槛不可以太高。若是设置的门槛太高将会抑制市场竞争,导致市场出现垄断问题,经济市场缺乏应有的活力。同时,门槛若是太高,将会衍生出脱离法制约束的金融黑市,导致许多违法乱纪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戒管制。工作人员必须要基于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市场环境,优化完善竞争要求,构建与之相对的预警机制,全面提升金融企业经济风险防控意识,从根源扼制欺诈及垄断问题。通过有效建立金融规则,有助于在企业发展金融经济过程中,做出更为科学准确的工作计划与决策。以退出规则为例,设置此项规则的初衷即保证互联网金融资金的安全。将其与传统金融发展模式进行对比,一些经营不善或者面临破产的企业将会遇到退出经济市场的情况。互联网金融自身具备筹集与分散资金的能力,涉及的范围十分宽泛,企业退出经济市场必定会丧失一些财产。因此,必须要积极构建合理可行的救济制度,其作为稳固金融市场发展节奏与能力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救济制度不仅需要借助政法的强制性,还需要结合金融市场自身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相关计划。

(二)准确监管金融主体,合理划分界限

当前,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工作还存在许多漏洞,一些无人地带也是最容易被入侵的。管理监测部门、地方下属管理部门、司法行政部门间职权划分十分模糊,所要监管的主体也不明确,监管联动暂时没有组成行之有效的机制,监管职权的缺失、权责定位的错位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隐患。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法制化没有完全成型的背景下,科学统一的监管机构具备较强的信息收集与风险防控的能力,可以有效解决一些金融犯罪问题。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当前的发展情况,站在互联网金融经济飞速发展的视角下,针对存在的资金风险问题,设置专门监管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部门。要求部门内工作人员具备专业工作技能,能够针对出现的问题做出迅速反应。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重收集相应数据信息,对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分析,并将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将其上交给相应的监管部门,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备案工作。对于一些涉及到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案例要第一时间转交给公安机关。与此同时,由于此部门比较贴合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实际,因此在制定问题解决建议时,工作人们需要针对现存问题及问题的影响情况,对案件进行科学裁决。

(三)注重金融信息的透明性

任何一种金融形式都脱离不了真实有效的信誉担保,导致出现互联网金融犯罪事件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资产信息的脱节性,交易过程中信息不透明,许多客户对此抱有怀疑态度。若是不能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将严重影响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因此,必须要及时构建真实可靠的信息共享平台,将原本交易过程中的隐形信息还原出来,使客户真正了解金融交易的运转模式,使其认可互联网金融。从宏观视角分析问题,互联网金融入门门槛低并不是坏事,最令人忧虑的是金融资产信息的不透明,信誉担保的保密性,客户与监管部门对金融企业的了解过少,甚至不能准确把握其运行模式。事实上,许多客户在选择互联网金融时多半不了解其存在的风险,这也是最可怕的地方。因此,要想推动互联网金融的有序发展,就必须要严肃处理金融犯罪事件,从根源治理金融问题,积极构建互联网金融信息平台,使客户了解并信任自己。综上所述,在发展互联网金融过程中,其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对推动我国整体金融事业的有序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及时制定科学有效的刑法约束机制,严肃处理金融犯罪案件。同时,经济市场方面需要发挥出自我调控能力,适当干预经济行为,使其可以在政策范围内发展经济。除此之外,工作人员需要综合分析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经济诱因,依据存在的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方案,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威,俞小海.互联网金融犯罪中的事实问题研究[J].犯罪研究,2016(5):47-57,65.

[2]徐志,陈秋梅.互联网金融犯罪侦查的难点与对策[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6(1):69-74.

[3]刘坤,高春兴.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特点与侦防对策研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5(5):105-113.

[4]刘宪权.互联网金融时代证券犯罪的刑法规制[J].法学,2015(6):83-92.

篇7

一、新型金融犯罪的概念。

在研究新型金融犯罪之前首先要准确把握新型金融犯罪的概念,而要准确把握新型金融犯罪的概念,必须从两方面来界定。其一是什么是“金融犯罪”;其二是以什么标准来评定“新型”。

(一)金融犯罪。所谓金融犯罪,是指《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四节、第五节、特别刑法、附属刑法中的金融刑法规范所禁止的,或与这些被禁止行为相类似的,严重破坏金融秩序的行为。其本质是基于金融而又危害金融的犯罪行为。

(二)新型金融犯罪。所谓“新型”,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是指现在的金融犯罪具有与以前金融犯罪即所谓的传统金融犯罪所不同的新的因素。这些新的因素大体上可归纳为犯罪手段、犯罪对象、犯罪客体等方面,成为新型的金融犯罪。

(三)新型金融犯罪与传统金融犯罪的区别。

1、两者所相适应的经济形态不同。新型金融犯罪是社会经济发展高度现代化、高度社会分工下呈市场化、商品化的条件下,随着现代经济秩序、经济制度的建立而产生的一类经济犯罪。新型金融只能存在于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而传统的金融犯罪既存在于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也可存在于计划经济形态的社会。

2、犯罪主体不同。传统金融犯罪的犯罪主体大多为自然人,而且犯罪主体不需要有什么特殊的身份条件。而新型金融犯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而且犯罪主体大多需具有特殊的身份条件,属于智能犯罪、职业上的犯罪。

3、违法结构模式不同。传统金融犯罪大多属于自然犯,也即其犯罪之恶是人们通过社会常识和伦理道德就可以评价的;而新型的金融犯罪其违法行为并不是通过其自身行为本身所体现出来或所具有的,而是由于法律法规规定该行为是违法行为而具有的。

4、社会危害程度不同。传统金融犯罪行为往往不直接涉及社会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秩序,社会危害程度相对较低;而新型金融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及其后果具有延伸性和扩散性,即是其社会危害程度严重性的体现。

二、当前新型金融犯罪主要表现形式和特点。

(一)主要表现形式:

当前,新类型的金融犯罪层出不穷,手段多样,本文就以金融犯罪中较具代表性的罪种为例,介绍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对金融机构进行侵害的新的犯罪类型以及金融诈骗犯罪中信用卡诈骗、贷款诈骗的一些新动向。

1、计算机和网络犯罪。针对计算机和网络犯罪有很多种类,本文主要指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工具实施的金融犯罪。

(1)非法进入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盗取银行资金或对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这是一种比较常见,同时也是危害非常大的一种计算机犯罪。由于网络存在的一些固有缺陷和管理疏漏,犯罪分子可以侵入系统内部,通过篡改数据等方式将银行的资金占为己有。目前浦东某银行内部计算机曾发现黑客侵入,但发现及时,犯罪分子未能盗取资金。

(2)截获银行和客户之间交流的信息,直接非法划拨,硬性上帐。银行与客户之间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可能包含着一些秘密的信息,如客户的信用卡帐号。犯罪分子利用计算机截取这些信息后就能进行犯罪行为。

(3)伪造或变造金融凭证,实施经济犯罪。利用计算机伪造或修改存折、对帐单等金融凭证实施金融诈骗已经成为新的犯罪趋势。利用计算机变造的金融凭证仿真程度高,在柜台交易时不易被发现。

2、信用卡诈骗。我国从1986年开始发卡使用以来,发展迅速,信用卡犯罪也随之发展起来,近年来,信用卡诈骗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冒用他人的信用卡进行诈骗。在我国,许多人为了使用方便,将信用卡、密码和身份证件合放在一起,结果往往造成同时丢失的情况,这样就为不法分子冒用所捡拾的信用卡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即使信用卡未丢失,也存在持卡人的信用卡被骗走或托人保管后被行骗者或保管人冒用的情况。近年来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履有发生。

(2)使用假证办理的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犯罪分子使用假身份证、假工作单位等证明材料,通过非法的办卡中介单位办理信用卡后,进行恶意透支。

(3)使用伪造信用卡进行诈骗。犯罪分子使用各种技术伪造信用卡,虽然,这些伪造的信用卡不完全符合ISO的质量标准,但是随着犯罪分子伪造技术的提高,伪造的信用卡几乎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3、贷款诈骗。近年来针对银行的贷款诈骗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金额也越来越大,新型贷款诈骗手段主要有:

(1)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诈骗贷款。这主要是指编造引进外资需要配套资金的虚假理由或者编造子虚乌有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所谓能够产生良好效益的投资项目,诈骗金融机构贷款。引进外资是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一些不法分子乘机编造虚假的引资理由贷款诈骗。

(2)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诈骗贷款。所谓证明文件,是指政府部门批准立项文件、颁布营业执照,银行的存款证明、划款证明,评估机构的资产评估报告等申请贷款所需的文件。

(3)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超出抵押物价值担保诈骗贷款。“虚假产权证明”是指伪造、变造、作废、无效、冒用的产权证明。

(二)新型金融犯罪的特点:

1、金融犯罪活动的国际化,超越传统上的以国家为基础的司法管辖。现在的国际金融市场已经结为一体,除了一些不开放本国金融市场并且继续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金融流通是跨国界、跨地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与此相应的,危害资金融通安全的金融犯罪活动也日益国际化,成为跨国家、跨地区的犯罪类型。金融犯罪中的洗钱犯罪和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交易进行的金融犯罪可以说是金融犯罪国际化的典型代表。目前浦东还未发现,但并不能因此而高枕无忧。

2、金融犯罪方式呈现高科技化、专业化,这是随着金融活动的发展而出现的必然趋势。由于金融行业和金融活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金融犯罪从一开始就具有职能犯罪的特点。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如今各种金融工具和衍生产品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普通的外行人对汇票、本票、支票等各种票据以及汇款、托收、信用证等各种结算方式就已经弄不太明白,更不用提什么期权、期指、互换、对冲等衍生金融交易以及项目融资和证券化融资等各种融资手段了。因此,现在的金融犯罪分子往往本身就具有相当的金融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犯罪

方式日趋专业化。

上述金融犯罪的国际化趋势和高科技化、专业化趋势是基于不同的角度对金融犯罪行为进行的归纳。前者着眼于金融犯罪行为的活动范围,后者着眼于金融犯罪行为的方式手段。两者之间不仅存在着交叉,而且更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三、新型金融犯罪惩治与预防对策。

金融犯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对其惩治与防范的对策也应是多方面的。正如对于任何其他违法犯罪的惩治与防范一样,对于新型金融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与防范,也应根据其产生的原因、规律、特点,对“症”下药。从多方面、多渠道、多手段、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的原则出发,才能渴望产生最佳的效果。防治新型金融犯罪的对策主要有:立法对策、司法对策、社会对策以及综合治理。

(一)立法对策:

通过法律预防与惩治金融犯罪行为在所有防治对策中无疑占有核心的地位。与其他防治措施相比,它具有足够的强制力与威慑力,起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立法是法律预防的首要环节,只有有法可依,才能谈得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防治金融犯罪的立法对策主要包括两方面:

1、建立起完备的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非刑事法律体系。对于金融犯罪以严厉的刑罚制裁是惩治与预防此类犯罪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可以通过经济、行政、民事等法律规范予以防治和处理的时候,国家是不应动用刑罚的。相对于刑法而言,经济法、行政法、民法更为直接地调控国家的经济活动,因而对于预防金融犯罪的发生具有更直接的意义。目前我国应制定的法律包括:(1)制定完善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详尽规定各种经济与民事犯罪的关系。(2)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如《信贷法》、《个体经济法》等。(3)制定调整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法规如《期货交易法》、《投资法》等。(4)加强对外资、对外贸易管理的法律。通过逐渐建立和完善与新型经济体制象适应的经济法、行政法、民法等法律体系尽量减少新旧体制交换过程中法律上的漏洞,堵塞此类犯罪产生的机会。

2、建立健全我国刑事法律。金融犯罪大多以贪财图利为目的,如果只有一般的经济、行政、民事法律法规予以调整,尚不足以防止行为人为取得不法的巨额利润或避免损失而置法律于不顾。刑法是一切法律的后盾,它可以对犯罪者处以包括死刑在内的各种严厉的刑罚,因而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我国97刑法的颁布和实施,不仅是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件大事,而且其中关于金融犯罪的刑事立法规定,对于加强对金融犯罪的刑事调控,以刑法手段有效地维护我国的金融秩序,具有重大的立法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是,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于新型金融犯罪所表现出的犯罪新动向,有关法律还相对滞后,如针对计算机和网络犯罪的立法还处在摇篮阶段,关于计算机证据规则各个国家、地区不尽相同,量刑幅度也有很大差异,这都是打击这些犯罪的障碍。如何完善刑法关于金融犯罪的规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二)司法对策:

“徒法不足以自行”,对于金融犯罪的惩治与防范主要是通过司法来实现。纵然有完备的立法,但若不付诸实施或不认真实施,惩罚与预防犯罪的目的也无法实现。因而加强司法机关的职能,充分发挥其在惩治与预防金融犯罪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司法机关建设,增强打击金融犯罪的力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实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办案,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支持,从而为刑事司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2)引进竞争机制,选拔金融、计算机等专业人才充实到司法机关,壮大队伍力量。(3)增强技术培训,提高司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公安、检察、法院等机关应注重对办案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及时学习市场经济的专业知识,如金融、投资、期货以及电子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对付新型金融犯罪的手段,使侦查、检察、审判工作能适应犯罪的新情况。

2、严格执法,确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准确、有力地运用刑罚手段惩治金融犯罪分子,对于预防金融犯罪地再次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一些司法机关往往只关注金融犯罪的“经济效益”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罚代刑、罚过放人、处罚偏轻的现象。如果不对金融犯罪分子予以刑事制裁,那么一方面会给金融秩序的稳定留下隐患,一旦有机可乘,他们又会故伎重演;另一方面还会诱使其他人员铤而走险,违法作案。因此,对于金融犯罪分子,一经查实,应依法从重从快地处罚,绝不姑息养奸,以罚代刑。

3、加强地区间和国际间司法协作。由于金融犯罪的涉及面广,这给司法机关收集证据,查获犯罪分子,均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加强地区间的司法协作尤其重要。各地司法机关及有关部门应有全局的观念,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加强相互间的通力合作。另外,当前国际金融犯罪日趋猖獗,一些境外犯罪集团的人员也逐步渗入我国,与境内犯罪分子相勾结,共同进行诈骗活动,因而应当加强国际合作,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共同打击金融犯罪分子。

(三)社会对策:

金融犯罪的社会对策采取事先防治金融犯罪的措施、办法,是“未雨绸缪”的对策。

1、金融单位应完善行政、经济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工作,堵塞工作上的漏洞以预防金融犯罪的发生。金融犯罪的发生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管理制度混乱而给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如一些金融部门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管理疏散,公章、私章随处乱放,票据票证无人专管,定期结算走过场,对于贷款不调查不核实,乱批乱贷,导致金融犯罪的发生。因此,金融单位应注意从制度上堵塞漏洞,及时建章立制,改变各项工作制度不健全、管理较混乱的状况。

2、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对金融机构从业人员除了进行政治教育、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教育,增强他

们的工作责任心和警惕性之外,还要经常加强业务专业知识的培训与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和防假辨伪能力。这种培训既是业务学习,也是一种防止被害措施。教育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对本职业务的熟悉,相关业务的了解以及对金融、票据、审计等法律的掌握,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反诈骗的能力,形成全员防范的战线,使防范始终处于主动地位。3、加大反腐力度,遏制行为的发生。存在于一些金融机构中的腐败现象是产生重大金融案件的一个原因。如金融信贷部门的一些人员,违章贷款、违章拆借、轻率担保,为罪犯大开方便之门,致使大批贷款流失,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损失数额上亿元已不是个别案件。因此加大金融机构反腐力度已刻不容缓,一方面强化廉政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对犯罪危害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对于犯罪坚决依法制裁,不能以“工作失误”等借口敷衍了事或以党政纪代替法律制裁。

4、金融机构应增强技术防范的安全措施。技术防范是预防和控制金融犯罪的重要手段,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来预防金融犯罪。如上文提到的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犯罪,金融机构应设置一套合理有效的计算机安全制度,包括系统技术防范措施、系统安全管理措施、经济管理制度的建设,这是预防受侵害的有效途径。减少信用卡诈骗,银行应在信用卡的技术上不断提高,比如提高鉴别持卡人身份的技术、提高鉴别卡的真实性等措施。但是所有安全措施,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应该说没有一种措施是绝对安全的,因此,安全只是一时的,业内需要不断的开发新的技术来为金融系统网络提供安全的保障。

(四)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就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把各条战线、各个单位和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充分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各种手段,从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防治金融犯罪的发生。

篇8

关键词:会计信息;信息失真;改进策略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会计信息失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实(不准),一种是造假。会计信息不实和会计信息造假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虽然在性质、动机、手段、结果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一)会计信息不实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不实是由于会计人员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等原因,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不符。主要有以下特点: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对会计政策的误用,容易发现和纠正。会计信息不实并非会计人员主观故意,而是一种岗位失职行为。会计信息不实可能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影作的程序上看,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作假都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首先,会计凭证中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的最初经济证明,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主要依据。它失真导致了账簿、报告的进一步失真。其次,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数据的过程中,为了单位领导和自己的利益作假账,从而故意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最后,在信息披露方面,有的单位明明知道报表是假的还要向外公布,更甚者一些中介机构为了自己的利益,帮助这些造假的单位出具“真实”的审计报告,助长了造假的力量。

(二)会计信息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造假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主要有以下特点:伪造变更记录和凭证,侵占资产,隐瞒或删除交易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不易被发现和查处。会计信息造假是会计人员及有关当事人的主观故意,是一种违法违纪行为。会计信息造假不能准确、公正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它将真实信息隐瞒或篡改,对社会具有欺骗性和危害性。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企业内部缺乏监督约束机制。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监督不力,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贯彻执行力度不够,尚未形成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自我约束机制。

局部利益驱动。一些企业代表国家利益的主体缺位,企业行为取代了会计行为,同时,允许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由于受自身利益的驱动,执行会计制度随意性较大,人为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二)短期行为严重。企业为功效挂钩的需要,确保承包期间的利益,虚增利润,突出经营者的业绩,采取亏损挂账,弄虚作假,虚盈实亏。

(三)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不实。在企业经营者的授意下,财会人员慑于权威,只得惟命是从。

(四)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一些会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业务知识不熟悉,加上政治素质低,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一)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然而近几年来,会计造假等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不诚信行为。

(二)误导政府宏观调控

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离不开经济信息,这此信息大部分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会计信息必然影响关于国民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统计资料,使凭以制定的国家长、短期计划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起误导作用。

(三)损害多方利益,导致企业亏损

会计信息失真仅仅是一种表现,其实质关系到经济利益的分配。从一项虚假的购销经济业务分析,若入账价值大于实际价值,其中只能包含有不正当的购销行为,使有关人员获得好处。

(四)会计信息失真引发经济犯罪。滋生腐败

这种现象不论是故意还是无意,都将造成管理混乱、漏洞百出。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总之,会计信息失真只会给个人或小集体带来暂时的经济利益,从长远来看,将会动摇企业生存的根本;对国家而言,将会影响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大宏观经济管理的难度,甚至影响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二是健全专业资格确认制度,三是道德规范,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处理力度。四是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使会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

(二)规范会计准则的应用,减少会计人员的主观随意性。要注意协调好有关利益集团在准则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相互制衡关系。以消除或减少对准则的抵触和抵制行为;同时要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程序和方法,降低因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多种选择性而造成的会计信息不实问题;并且,在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中,要依据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标准反映,注意避免主观随意性的发生。

(三)改善会计工作的客观环境。一是要充分估计客观工作环境的不确定性,力争在事前控制会计信息不实的问题,二是要大力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三是要切实将财务公开制度和年度报表审计制度刚性化,营造会计信息逐步向“透明”化过渡的客观氛围。

(四)充分发挥社会执法部门的监督职能保证《会计法》的全面实施,进而实现会计秩序的根本好转。

(五)加强规范化的公司治理机构建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一是建立健全经理人法人权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此基础上,治理“内部人为控制”行为的消极面。二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企业负责人是会计责任的第一责任人;三是进一步明确会计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对情节严重的会计违法行为,必须加大整治力度,以体现法律的权威性和威慑力。

(六)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规范体系。修订现行《会计法》中的一些过时的规定,如会计的职能问题,会计责任问题,会计的法律责任问题等。

(七)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最有效的办法。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对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可以保证会计信息和其他信息的正确性与可靠性。(2)保护企业物资的安全与完整性,(3)最终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合法有序中进行。

会计信息失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极为复杂,要治理就不能单纯靠一种对策,而必须注意对多种治理对策的综合运用。因此,我们应以会计法制建设为核心,辅以深入细致的行政管理,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经济秩序,结合加强惩治腐败,以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好转。

参考文献:

[1]韦俊.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J].公用事业财会,2008,(2)

[2]孙丽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4).

[3]杨翠兰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的探讨[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Z1)

篇9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刑事责任

一、关于青少年犯罪是否适用无期徒刑问题

目前,对于不满18岁的青少年犯罪行为是否适用无期徒行仍存在分歧。有观点认为,对于不满18周岁的青少年犯罪时,不能判处无期徒刑,主要因我国《刑法》第四十九中有明确规定:"审判不满十八岁犯罪嫌疑人和怀孕妇女不能判处死刑。"据此表明,青少年犯罪不能判处死刑,那么无期徒刑是青少年犯罪的法定最高刑[1]。但《刑法》中又明确规定:"对青少年犯罪应减轻或从轻处罚"。这也就是说,如果涉及到某一个案件,若青少年的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时,那么审判时应在无期徒刑的基础上减轻或从轻处罚,经从轻处理后自少也要15年有期徒刑。如果审判中不对青少年从轻处理,那么就违背了刑法中罪行的法定基本原则。

另一个观点认为,对于青少年犯罪者,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判处无期徒刑。主要因对于性质严重的犯罪(如故意伤害人导致人死亡、绑架、故意杀人等)的法定最高刑为死刑。而只有不满18周岁的犯罪人有特别规定不适用死刑,规定中本身充分考虑到了青少年的特点,以此体现出了处罚的刑事政策。对此,无期徒刑为不适用死刑情况下的法定最高刑,对于不满18周岁的青少年强调从轻处理,与《刑法》分则中关于法定刑的规定不相符,会导致判处结果轻了又轻,这结果必然是罚不当罪,并且与罪行相适应的法定原则是相违背的。

出现这种分歧主要原因是由于立法尚不够严密,从某省基层法院接到高级法院的复函中能够看出,保留无期徒刑是立法的本意,以确保青少年在罪行严重时判处无期徒刑以慑服。无期徒刑属于重刑,仅次于死刑,应判处罪行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青少年之所以不判处死刑,是由于青少年龄较小,是有改造机会的,那么可以给改造机会又何必判处无期徒刑呢?无期徒刑虽然针对表现较好的犯罪人可以改为有期徒刑,但至少也要判处10年,这对于青少年来说对其以后的人生极为不利。因此,针对青少年犯罪,尽可能不要对他们判处无期徒刑。

二、关于青少年犯罪是否适用剥夺政治权利问题

根据刑法对剥夺政治权利的特点推理出青少年犯罪不应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关于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在《刑法》第五十四条中有明确规定:"①言论、集会、游行等的自由权利;②担任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领导职务的权利;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权利;④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青少年在犯罪时上述中除了第①项外,可以说这些权利对于不满18岁的青少年本身还不具有,主要因为:对于第③项在《宪法》中第三十四条中明确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才享有;关于第④项从当前各个国家招聘条件来看,要求必须为大专学历以上,由于现行教育体制的限制,对于不满18岁的青少年难以在18岁之前取得大专学历,进而不可能担任国家机关职务;关于第②项除了有学历要求以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对于不满18岁的青少年来说难以具备这样的权利[2]。我国刑法设置剥夺政治权利主要是针对故意杀人、抢劫、、爆炸、放火及投毒等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破坏社会次序的犯罪分子,将这些犯罪分子的政治权利剥夺,是为了避免他们在赦免或主刑期满释放后再次实施犯罪。但青少年犯罪有所不同,主要因在剥夺政治权利的相关内容中一些权利在他们犯罪时还不具有;其次,对青少年犯罪适用刑罚,始终要坚持的原则是以"惩罚为辅,教育为主"。不管是独立适用的剥夺政治权利还是属于附加刑的剥夺政治权利,对青少年在赦免或主刑执行期满释放后的复学、就业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对此,我们认为对青少年犯罪不宜判处剥夺政治权利。

三、关于青少年犯罪是否适用累犯问题

当前,我国对于青少年犯罪人适用累犯规定上并没有否定。笔者认为,对于青少年犯罪是否适用累犯还值得考虑。

对于设立累犯制度,主要是针对累犯主观恶性深,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通过从重处罚对犯罪人起到威慑作用和保护社会的作用。青少年在赦免或刑法执行期满释放后5年内又故意犯罪的,与成年累犯相比,其人身危险性和主观恶性要小很多,对于青少年人身危险性和主观恶性不强烈与成年人身危险性较强且主观恶性差的共同纳入累犯范围,这不仅会造成累犯范围的扩大,这对于累犯制度设立的目的也不相符。

同时,从青少年犯罪的目的来看,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还未成熟,在自我控制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上还有限,其心理和性格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即使青少年再犯符合累犯条件,与成年累犯相比其矫正改善的可能性较大。此外,很多国家对于累犯的立法表明,青少年不构成累犯是一项基本原则。具体地说,这种保护青少年的累犯例外情况,主要分为了两种类型,一是青少年根本不构成累犯;二是犯罪人在前罪发生时未满18岁,不构成累犯。对此,在保留青少年犯罪的情况下,我们主张根据青少年犯罪构成条件进行特殊规定,使青少年累犯的成立受到限制。那么,这就可以多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例。如,对青少年构成累犯的犯罪份子,英国从立法上做出了年龄限制,要求犯罪份子必须年满22岁后才能构成累犯。因此,对于这一有益的立法经验我国也应当吸取,在刑法今后的修改中,对于青少年累犯的构成也应限制年龄,构成累犯条件宜满18周岁,而对于不满18周岁的犯罪人在赦免或刑罚执行期满释放后,对于5年内再犯者不构成累犯。

四、关于青少年犯罪是否适用缓刑问题

在现代刑罚中缓刑代表的是一种进步制度。对于青少年犯罪是否适用缓刑问题在刑法典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而在《关于办理青少年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中指出:"对于青少年罪犯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者,若犯罪后有家庭监护条件或悔罪表现的,适用缓刑条件是确定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针对犯罪情节严重者;有前科、惯犯或经两次以上劳动教养者;犯罪后拒不认罪者等一般不适用缓刑。这里主要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青少年犯罪人不够缓刑条件的,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判处缓刑;其二,青少年犯罪如果符合缓刑条件应当适用缓刑,而不是可以判处缓刑[3]。

(一)对于青少年犯罪应放宽适用缓刑的条件,也就是说对于拘役或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者,在符合缓刑的条件下应判处缓刑。这样不仅体现了处罚青少年犯罪人的从宽原则,还有利于通过社会、家庭的力量对青少年实施教育、感化,使青少年能够诚心悔过,重新做人。

(二)在有关缓刑负担上还应该有明确规定。缓刑负担所指的是规定被缓刑人与刑事制裁类似的义务。让犯罪人对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进行补偿为设立缓刑负担的主要目的,以避免对犯罪人判处缓刑而没有给予一些实质性制裁。对于缓刑负担的设置,对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与缓刑制度之间的冲突可起到缓和作用,从而对于适用缓刑时的不公正性能够有效减弱。关于设置缓刑负担的具体内容,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在刑法上这一点比较成熟的规定。

(三)针对青少年缓刑应建立专门的缓刑监督机构来负责其考察工作。对于某青少年犯判处时法官认为适用缓刑时,对该青少年犯的教帮条件应由缓刑监督机构指派缓刑官进行考察,并向法官报告情况,对于是否判处缓刑由法官经综合分析考虑后决定。法院判处青少年犯缓刑后,应向监督机构提交青少年缓刑犯的各项资料,如犯罪情况、悔罪表现等资料,由监督机构建立追踪档案,在监督考察中主要由指派缓刑官负责,并主持帮教小组开展工作。此外,法院在判处缓刑前应与当地监督机构联系,在判处缓刑之前应落实措施,考察工作交由当地监督机构负责。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达到青少年犯罪多判缓刑的目的,还有利于避免出现青少年犯因犯罪情节或悔罪态度而判处缓刑,或因流动人口而导致考察监督措施难以落实而不判缓刑的情况。

五、关于青少年犯罪是否适用罚金刑问题

罚金刑相对来说是一种较轻缓的处罚手段,适用罚金刑的犯罪人包括:①罪责较小,危害不大的犯罪;②贪财、营利行为的犯罪;③经济犯罪。

我国刑法对青少年犯罪是否适用罚金刑问题未做出特殊规定。对于青少年判处罚金刑在刑法理论界中出现的观点有三种。第一,认为青少年无经济收入,由其家长代缴罚金有利于对青少年犯进行教育,故不应限制青少年犯被判处罚金刑。第二,认为由于青少年犯无经济收入,罚金必然会出现父母或亲属代缴的现象,这与罪责自负原则相违背,甚至会影响到对青少年犯的教育效果,因此对青少年犯不适用罚金刑。第三,认为应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对于无经济收入的青少年犯罪人,一般不适用罚金刑,而对于有继承或劳动等原因有个人财产的青少年犯罪人适用罚金刑,这样既与罪责自负的原则相符合,又可有效防止同类性质的罪再犯[3]。这三种不同的观点,对于青少年犯罪是否适用罚金刑其聚讼焦点主要集中在是否不利于对青少年合法权益保护、是否违背了罪责自负的原则等问题上。

通常认为,对于贪利型犯罪判处罚金刑对其犯罪贪欲、犯罪动机能起到抑制、预防作用。但由于罚金刑存在着被代缴纳的现象,使得有人怀疑其刑罚的功能。但这属于刑罚的执行问题,决不能因为存在的执行问题而使罚金刑适用倒决。对此,我们需要对罚金刑的执行问题进行调整,而并不是对罚金刑的适用问题坚决否定。实际上,为对青少年犯罪人起到很好教育作用,可以通过对判处的罚金部分拆算成劳务,让其罚金刑通过劳务来执行。这样以来,不仅能让青少年犯罪人执刑过程中学会一些劳动技能,这对青少年重新回到社会后的生活非常有利,而且对青少年犯罪人采取强制劳动,达到了惩罚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目的。对罚金刑出现的代缴现象,主要因青少年犯罪人多数没有自己的财产,由家长或亲属代缴纳罚金在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并且在《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中有明确指出:"要减少青少年的监禁机会,尽可能采取其他替代措施"。对此,对青少年犯罪适用罚金刑不仅能够顺应世界刑罚的发展,还有利于使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形势仍比较严峻,我国刑事司法对于青少年犯罪审判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于国外先进成熟的立法经验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和借鉴,才能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参考文献

[1] 康树华. 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的界定与涵义[J]. 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59(2):15-18

[2] 邓颖. 青少年重罪刑事和解研究[J]. 湖南大学,2013,21(3):1-41

篇10

是社会的毒瘤,腐蚀着人们的身体,吞噬着人们的灵魂,蚕食着国家的财力和物力,对社会的经济增长、和谐稳定和文化发展也带来了消极影响。我县不靠边不靠海,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小县,经济相对发达,人民群众的生活相对安逸。尽管如此,我县的各类刑事案件特别是涉毒案件还时有发生。据统计从2008年至今,我院共受理了涉嫌犯罪的案件21起,除了2009年相对较少有2起外,其余三年的受案数都为7起,分别占当年受案数的6%~7%,是仅次于盗窃、诈骗、故意伤害的第四大多发案件。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类案件进行一下分析,以寻找遏制涉毒案件多发的对策。

一、长治县涉毒案件特点分析

通过对近几年长治县人民检察院所受理的涉毒案件的梳理,可以发现涉毒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

1.涉毒案件类型基本固定,主要是以贩卖为主,兼有非法持有罪。在批捕的21起案件中,只有1起是以涉嫌非法持有罪批准逮捕的,其余的全部是以涉嫌贩卖罪批捕的,所占比例为95.2%。

2.涉毒犯罪的品种逐步呈现多样化,由以往的以贩卖咖啡因、海洛因等传统变为传统与新型并存。据统计2008年和2009年受理的涉毒案件,涉及的都是海洛因和咖啡因,但是从2010年开始所涉出现了甲卡西酮。

3.在侦查过程中查获的贩卖的数量相对较少,特别是海洛因等毒性较大的数量绝大多数都是在2克以下。比如在侦查犯罪嫌疑人牛某贩卖海洛因的案件中,仅查获海洛因1.4克,而查获的犯罪嫌疑人陈某贩卖的甲卡西酮也仅为2克。

4.以贩养吸的居多。较高的毒资支出对一般的吸毒人员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对吸毒成瘾的人员来说,由于劳动力的衰减对巨额毒资的支出更加无法维持,所以为了保证自己每日的需要量,有些吸毒者购入后加价转售给别人,有些则利用这一买卖过程以少充多,从中截留一小部分供自己吸食。从2008年到2011年这四年所受理的案件来看,有一半以上的犯罪嫌疑人是以贩养吸的“瘾君子”。

5.从犯罪形态上来看单人作案较多。在统计的21起案件中单人作案的19起,占89.1%,两人作案的2起,占10.9%。

6.贩卖以零星贩卖为主,方式灵活,手段隐蔽。在受理的案件中所有的犯罪嫌疑人都是将分装成1-2克的小包,然后再以50-200元不等的价格卖出,便于携带,交易迅速,即使被抓获也容易逃避法律的制裁。另外贩卖的方式也很灵活,贩毒者一般是通过手机、电话联系,交易地点也不固定,具有随意性,有的在家里,有的在街头,隐蔽性极强。

7.在犯罪主体上以农民和无业人员为主,且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从近四年的统计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被统计的23名犯罪嫌疑人都是农民且没有固定的职业。从受教育的情况来看,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7.8%,小学文化及其以下的占52.2%。也正是由于受自身职业及文化水平的限制,导致这些人对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犯罪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愚昧无知,加上贩卖的暴利诱惑,使这些人铤而走险,成为了犯罪的“生力军”。

8.女性从事犯罪的人数大大增加。在统计的23名犯罪嫌疑人中有6名女性,占涉案人数的26%。这些女性多为年龄偏大的农村妇女,由于生活的困难和法律知识的淡薄,她们通常抱着不会被查获,即使被抓获也不会受到太重处罚的侥幸心理,而加入了这一非暴力犯罪的行列。

二、涉毒犯罪居高不下的原因

虽然我县对涉毒犯罪一贯采取的是严格审慎的态度,但是涉毒犯罪还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涉毒案件在证据认定上存在困难,导致对有些涉毒犯罪分子打击不力。在贩毒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法律的处罚,经常采用“少量、多次、流动”的交易手段实施犯罪活动,除现场抓获外,很多涉毒案件往往由于毒资不存在,或者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述,导致证据难以认定。比如2011年受理的犯罪嫌疑人呼某涉嫌贩卖一案中,由于交易没有被当场抓获,也没有从其身上和家中查获,在批捕阶段尽管有证人能够证明其贩卖过,但由于呼某拒不供认所贩的种类,致使在认定其涉嫌犯罪时缺乏关键证据,因此尽管我们内心确认呼某肯定涉嫌贩卖犯罪,尽管我们对犯罪采取的是“零容忍”的政策,但是根据刑事证据的唯一性和确定性的要求,我们还是不得不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对呼某作出了不予批准逮捕的决定。另外在贩卖的犯罪中买卖双方承担的风险相当,不会互相告发,且交易过程大都不会留下犯罪痕迹,也没有直接的被害人,在归案后,犯罪嫌疑人往往避重就轻,隐瞒犯罪事实,作虚假供述,出现了认定事实难的局面,对涉毒犯罪的打击力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涉毒犯罪分子。

2.在对涉毒犯罪的量刑上轻多重少,没有充分发挥刑罚的威慑力。在我们统计的23名涉嫌犯罪的嫌疑人中,有刑事判决的有18人,其中有14人被判处了缓刑,占77.8%,只有3人被判处了实刑。没有起到刑法应有的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功能。

3.暴利的驱动是涉毒犯罪的重要诱因。涉毒犯罪本质上是一种以追求高额利润为目的的特种经济犯罪。当前社会转型加剧,贫富差距加大,就业形势严峻,许多人文化程度低,又无一技之长,既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也缺乏正常的社会制约,精神空虚、意志消沉,而犯罪利润极高,暴利诱发了膨胀的利欲,许多无业、失业人员急功近利,把贩卖作为致富的捷径。还有一些人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当目睹五彩缤纷的世界和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人群时,他们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心理反差极大,觉得劳动太辛苦,收入又低,而贩毒轻松,利润丰厚,所以他们不惜以身试法,就以贩毒为生,以毒养家。比如犯罪嫌疑人王某和李某夫妇就是如此。

4.对吸毒人员处罚过轻也是当前涉毒犯罪居高不下的原因。犯罪伴随着吸毒人员的增加而上升。由于我国对吸毒人员没有作为犯罪处理,一般采取的是先戒毒后送劳动教养的处罚,对不符合报送劳动教养的吸毒人员仅作治安处罚,正是由于较轻的处罚措施对吸毒人员没有起到震慑作用,戒毒后的复吸率极高,形成了较大的市场,给涉毒犯罪创造了条件。

5.禁毒宣传不到位,禁毒工作和打击涉毒犯罪尚未形成全民参与的态势。有关部门没有给予禁毒工作足够的重视,禁毒工作宣传只图形式,走过场,致使宣传效果不明显。广大群众对海洛因等传统的危害具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新型的危害认识不足,群众缺乏自觉抵制的防范意识,举报涉毒违法犯罪行为的情况寥寥无几,主动作证的情况更是凤毛麟角。加之涉毒犯罪分子散布吸毒可治头疼、失眠、解乏等功能,致使一些人尤其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农民朋友在劳动之余,把吸毒当成了一种精神寄托,这是目前农村吸毒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对贩卖的犯罪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由于禁毒的基础工作薄弱,在客观上成为司法机关发现和查处涉毒犯罪的一大障碍。

6.对涉毒人员帮教力度不够,导致这些人重蹈覆辙。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大多数人对有前科劣迹的人总是采取歧视远离的态度,从而造成了涉毒人员很难再重新融入社会,他们便不由自主地产生了“社会弃我,我离社会”的思想。再加上我县的农村基层组织普遍存在的人员和技术的匮乏,不能承担起教育、引导、帮助涉毒人员的工作,而实施帮教工作的司法机关、单位、社区相互之间的工作衔接不够,制度不健全,从而也没有很好地开展对涉毒人员的帮教工作,在涉毒人员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摆脱困扰的时候,就又重新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遏制犯罪的对策

针对由于上述原因的交叉结合,使长治县的涉毒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继续发挥司法宣传的导向作用,引导人民群众远离。

我们始终要把宣传教育作为禁毒工作的治本工程,大张旗鼓地宣传祸国殃民的历史和现状,宣传党和政府禁毒的政策和法律,把禁毒宣传工作深入到每个乡村和每个家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报纸、网络、新闻媒体等宣传工具的特殊作用,用群众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宣传。我们要把加强对青少年的防毒、禁毒意识的教育活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利用学校这块主阵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让青少年从小就知道什么是,知道的危害性,消除其神秘感,从小就树立“远离、珍爱生命、永不沾毒”的思想。另外还要加强对高危人群开展吸毒危害和戒毒康复的教育活动。司法行政、公安、卫生等部门应在全县范围内对吸毒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使其认清摆脱的正确途径和方式,树立改过自新的信心。我们也可以通过深入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无毒村庄”、“无毒家庭”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村委等基层组织和公安派出所及工青妇等组织机构的职能,做好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帮教工作。

2.充分发挥刑事制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鉴于涉毒案件的隐蔽性、多样性、跨地区性等突出特点,公安机关要加强贩毒、吸毒情况通报,加强跨地区协调作战,在侦查工作中要“上追毒源,下查毒资”,做到“破一案,打一串”。另外公、检、法三家应该消除对涉毒案件在证据采用标准认识上的分歧,统一思想、相互配合,保证侦查、批捕、、审判渠道畅通,保持对涉毒犯罪的高压态势,同时建议法院在量刑时依法充分适用财产刑,剥夺犯罪分子重新犯罪的物质条件。上级检察机关要加强对基层检察院的业务指导,对一些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即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指导,避免因对法律条文的机械理解,而违背了法律的真实意图。

3.注重全民文化生活及娱乐、休闲设施的投入,提高公民文化素养,引领健康的社会风尚。县、乡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把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摆到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有目的地、不定期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文化、体育活动,筹集资金建立社区、乡村图书室,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文明家庭评比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涉毒犯罪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滋生。

4.加强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禁毒工作应当与脱贫相结合,长治县政府应该充分发挥长治县作为一个经济强县的优势,一方面吸纳各方经济能人,兴建企业,安置失足者和社会闲散人员就业;另一方面劳动部门应与发达地区建立长效机制,开发劳动力市场,把富余劳动力输送出去,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丰衣足食。同时以长治县职业高中为依托,扩大职业培训范围,建立职业高中与社区、村委的联合机制,定期对社区的无业人员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行免费技能培训,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在内心确立起自立、自强的奋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