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预警与防范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预警与防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风险预警与防范

篇1

关键词:中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现在是金融危机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在加大,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在企业外部,法律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有效建立;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原因使企业发生各种财务风险的机率加大。因高额负债、无序扩张、资金链断裂等财务风险发生而导致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出现。因此,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Early waming lnstitution),是指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形成的各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预警体系,它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也是今后盘活企业财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1)预警分析的组织机制

(2)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

(3)财务风险分析机制

(4)财务风险处理机制

2、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

2.1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

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金的来源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不仅包括资本、长期债务资金,还包括短期债务资金。目前,许多公司借入大量负债,财务杠杆比率盲目扩大,使得企业负债大大增加,资本结构的严重不合理导致危机四伏。

2.2财务管理制度存在风险

目前,我国许多公司财务管理能力仍较低,没有健全的财务决策、财务控制、风险预警和财务监督机制,也缺少成熟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严格的成本控制制度,造成资金管理混乱,造成财务信息滞后、失真,未能及时传达准确企业风险状态。

2.3公司缺乏外部风险预测机制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在财务决策过程中,管理层需要充分考虑外部经济条件的变化影响,尤其在金融危机后,更需谨慎实施财务决策。

2.4公司财务决策失误频发

我国公司运营中,普遍存在着管理者一人制决策制度。而这种主观决策方式往往受管理层知识水平和实际经验局限,易使公司遭受财务风险。没有注意科学方法,容易蒙受巨大的不确定财务风险。同时,决策失误可能会将资金投资到回报率较低的项目中,资金链断裂,容易使公司陷入财务危机。

3、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3.1 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原则

(1) 适用性原则。预警指标设计应根据企业实际,在能够及时预警的前提下,应易于取值、易于理解、易于计算。

(2) 动态性原则。根据企业发展和环境变化,不断修正、更新指标体系的内容,确保预警的准确性。

(3)可比性原则。选择评价指标时注意口径范围和计算方法的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

(4)敏感性原则。

(5)成本效益原则。有侧重地选择能够揭示企业潜在风险的指标。

4、建立健全适应我国企业特点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目的是尽可能化解并规避风险,将风险损失减至最小。就企业微观操作而言,方法如下:

4.1规避风险法

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4.2分散风险法

企业可以采取多元投资策略,如企业联营,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结合,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结合等,分散投资风险。

4.3成本效益分析法

根据企业及行业经营内容和特点,有侧重地选择财务指标和风险数据点,估计潜在风险与收益,衡量财务管理方案实施效果。

4.4债务重组法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包括以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或将以上方式组合。

5、应加强公司财务风险的战略分析

5.1完善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提高防范财务风险能力的最基本措施。选取指标要符合企业所在行业经营特点,并能及时反映企业真实经营状况。指标包括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留存收益总资产比率、净资产利率和产品成本比率),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权益负债比、资产负债率、营运资金占用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企业资产营运能力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企业现金流动状况指标(现金流入流出比和经营现金净流量负债比)等。

5.2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

企业需要资本维持正常的运营活动,而筹集资本的主要来源有债券和股票。由于在筹集资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成本,所以合理地安排好债务和权益在资本结构中所占比重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合理安排债权资本比例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率,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并增加公司的价值。

5.3实施灵活多变的政策

经济环境永远是瞬息多变的,企业要时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日常财务管理会受到外部信息变化的剧烈影响。对于不同特点的经济形势,公司应制定多种应变措施,及时调整财务政策,增强公司财务管理对外部风险的应对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财务损失。

5.4建立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

我国公司必须改变原有的领导决策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首先明确企业财务决策目标,然后通过运用各种财务分析方法,市场调研来确定最优财务方案。同时,在财务计划实施阶段,注意内部控制监督,从而合理控制公司总财务风险,保障公司决策顺利实施。(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参考文献

[1]牛怡然.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河南科技, 2011.

[2]李东杰. 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管理现代经济信息, 2010.

[3]穆晓英. 浅议我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 商业经济, 2009.

[4]韦巍, 罗宏等,我国未来财务管理发展趋势探讨,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

篇2

当前,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财务风险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也愈来愈大,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大大增加。所以,在这一过程中,预警机制在财务风险防范中发挥着先期预兆的作用。所以,如何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是每个企业关注的问题。

要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必须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成因。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既有企业财务活动所处的环境等客观原因,也有企业风险意识淡薄等主观原因。财务管理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及缺乏风险意识等原因造成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领导者、经营者及财务人员必须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对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研究,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提高警惕,密切注意,并加强管理,才能减少各种不利因素造成的财务风险,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树立风险意识。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的中枢,良好的财务运作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树立风险防范的观念和意识是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得以成功建立并有效运行的前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要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同时,财务管理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及缺乏风险意识等原因造成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时刻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要树立牢固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将公司治理、内部管理、责任考核、防范财务和经营风险等其他各项经营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做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不留漏洞、相得益彰。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突出内控体系的核心作用,明确董事会以及企业高层人员的分工,并设立审计、预算、价格等专业机构,确保内部控制体系行之有效。建立预算决策机构,即在董事会下设预算管理委员会。此外制定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包括编制程序、修改预算的方法、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方法等。

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财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随时都可能发生财务危机,甚至企业破产。因此,企业必须立足于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网络和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的预测和防范,并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每一个相关的经营波动或财务危机征兆。主要资料包括内部数据和相关外部市场、行业等数据。由此可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财务预警系统,防范财务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运行保障机制

完善财务风险指标体系。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可以较为准确地预知企业未来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等级和程度,揭示企业报表真伪。可以建立一套指标体系进行财务风险预警,通过分析有关财务指标来进行。一般说来,现有财务风险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三方面。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另外,还可以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企业发展潜力和财务结构等方面来建立预警指标体系。

篇3

[关键词] 医院负债经营财务风险报表分析防范

医院适度负债经营,可使医院获得财务杠杆效应,提高收益,有利于盘活资金,激活医院的经营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医院快速发展。但医院实施负债经营,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析及监测预警机制,这对于医院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负债经营是山区医院的普遍现象,以我院为例,我院是一所县级山区综合医院。自1997年起,我院投资1.7亿重建住院楼及门诊楼,由于遭受了“非典”的影响及资金紧缺等问题,历经10年,于2006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在资金筹集中,财政补助200万;通过盈余收入自筹资金4000万;通过银行贷款5200万;职工集资600万;工程欠款2500万;所欠设备款、药款、材料款等共4500万,医院资产负债率最高时曾达到55%,但这已经是我院的极限负债。在此期间,资金极度紧张,甚至影响日常运作,出现筹资困难,后经医院的多方努力控制,资金紧张局面才稍为缓解。现我院负债率维持在50%左右,但此时仍时刻感受到资金的高度紧张,如果负债率可以下降10%-15%,维持在35%-40%之间,这样会大大减轻资金的负债压力,对公立医院发展会更好一些。

目前我院规模已大幅提高,加上社保,居保及新农合的开展,使我院的业务收入由2006年的6205万增加到2009年的13144万,业务收入翻了一翻;门诊量从395895 人次增加到 530728 人次,增幅 34%;住院量由9332 人次增加到 14933 人次,增幅 60 %。由此可见,负债是医院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我院通过负债经营运作,努力控制风险,客观上推动了医院的专业建设和硬环境的改造,引进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一、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医院负债规模过大,资本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或无法获得新的融资。

2.医院业务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但近年来医院业务的利润增长较为缓慢,医院只能举借债务以满足经营需要。

3. 医院筹资前,未能充分做资金使用评价分析,盲目融资而造成资金使用率下降,造成资金的闲置和浪费。

4. 医院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无法切实有效的控制经营成本,医院内部监督机制缺失。

5.行业之间争竞激烈,公立医院为谋求更大的发展,不得不加强基础建设和购置大型医疗设备,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而政府补贴的减少使其没有其他办法,只能举债经营。

6.国家卫生政策调整,在医疗市场剧烈竞争的情况下,医院依靠政府补助进行发展的困难逐年加大,负债成为必然选择。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财务分析系统并加强风险管理

通过对财务报表及指标的分析,了解医院的资金结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并衡量医院的财务风险;了解医院的变化趋势与规律,进行负债预警分析,制定多种应对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财务管理方法,以此降低和规避财务风险。

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应收医疗款、库存物资等。医院对负债的清偿主要依赖于货币资金、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和可收回的应收医疗款等速动资产。因此能否及时收回医疗款是短期能否偿债的关健。对医院流动资产进行有效和合理的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有效的流动资产管理是医院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保证;其次,流动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再次,流动资产的优化结构,有利于提高医院偿债能力,有利于医院未来融资渠道的稳固和拓展。医院进行流动资产管理时一定要以“三原则”作为指导,所谓“三原则”是指“资产的流动性与收益性想结合原则、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相结合原则、资金使用与物资运行相结合原则”。近年来,由于医疗保险政策的实施和推广,医院垫付给医保病人的医药费逐年增多,财政部门应赔付给病人的医保费用不能及时拨付给医院,造成应收医疗款大幅增加,流动资金也大幅减少,直接降低了医院的偿债能力。因此医院应加速对应收医疗款的追缴,还应加速存货的周转,降低库存量,以保持良好的资产流动性。

2.流动负债:主要是指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和预收医疗款。一般情况下,公立医院短期借款金额不大,但如果金额较大,到期债务不能偿还,将造成较大的财务风险;应付账款主要包括应付药款和材料款,这种赊购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之上,医院一般会延期付款,当欠款达到一定限度仍不能支付时,供货商会采取停止供货,影响日常运作;因此当发生财务危机或经营危机时,应付账款在短期内将成为医院沉重的债务负担;预收医疗款反映的是医院收取在院病人的押金,这部分负债为医院滚动负债,可忽略。

3.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限超过一年的债务,包括长期应付款和长期借款。长期负债一般数额较大,正是基于这一特点,长期负债一般需要附带担保和一些其他的相关附带条件。医院负债借款一般是用于购买设备或购建房屋,因此其借款是以长期借款为主。长期借款虽然不用短期内还款,但由于其利息高,对医院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4.基金变动分析:医院基金包括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和固定基金。事业基金是医院的滚存结余资金和对外投资形成的基金,当事业基金出现期末借方余额时,反映事业基金出现赤字,医院收不抵支将出现财务危机。

(二)强化医院资产管理

医院应对于贵重物资设备、药品实行专人管理,建立物资技术档案和使用情况报告制度。加强对应收帐款、住院病人预交金和催交欠费工作的管理,做好各病区、医技科室与收费处对住院病人的收费协调工作,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使病人的欠费与科室的经济效益挂钩。加强对医疗保险费的管理,把医疗保险费的超支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三)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

政府应加强对医院借债融资活动的宏观管理力度,完善政府的调控指导与监管职能。政府主管部门应认真掌握医院重大项目贷款的额度和标准,严格控制医院的盲目举债建设行为。对效益、声望好的医院,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以激励医疗卫生单位不断完善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低下、长期亏损且偿还风险过大的医院应及时采取强制措施,实行财务监管,严密防范风险,确保医院的良性发展。

(四)实行稳健的融资策略

医院在实施负债经营策略时应制定一个负债警戒线,由于公立医院是卫生事业单位,对资产负债率更应严格控制,相对于企业单位来说要低一些。在进行负债决策时,公立医院应当采取稳健的融资策略,充分估计未来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医院发展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做好项目的预测和决策分析,对其可持续性和效益性进行分析,努力在控制融资风险与谋求最大收益之间寻求一种均衡。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环境以及医疗卫生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任何一家医院都亟需加强管理力度往负债经营与风险防范方面的倾斜。政府补贴的减少迫使医院不得不通过举债的渠道筹措经营和管理活动所必须的资金,这就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医院的风险。面临新的问题,只有在政府、财政和医疗卫生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科学、合理的解决负债经营与风险防范之间的矛盾,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增强医疗卫生单位的整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小娴;医院负债经营的风险控制策略;中国卫生经济;2007,26(7).

[2]雒敏;试论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04

[3]夏进祥;略探医院财务风险及其防范之策;法治与社会;2008.06

篇4

(宁夏西夏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宁夏 银川 750001)

摘 要: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在经营上无法避免的客观问题,主要是由于企业在债务构成上的不合理而导致财务成果的不稳定,进而直接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与经济效益。在现阶段的企业管理上,如何监控财务风险发生及如何处理企业坏账问题已成为企业管理层不可避免的课题。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房地产公司,更要关注投资风险,关注战略,这是目前房地产公司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以N房地产公司经营失败为例,对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作出了论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关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经营失败;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160-02

一、前言

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老百姓“手里”的余钱不断增加,随之而来掀起了一场购房热与房地产投资热。在房地产市场增长的过程中,各公司由于比较关注利润空间与回报率,再加上新媒体的推动,部分房地产公司为了博得眼球关注,“地王”的记录被不断的刷新,而财务风险却被大部分房地产公司所忽略。但是,到了去年,由于国内宏观调控的加紧与国际经济的新变动,房地产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压力不断的增大,相关风险问题层出不穷,从而造成部分企业陷入发展困境,甚至迫使部分公司经营失败而破产。

二、N房地产公司在财务风险上的案例分析

2.1 N房地产公司的主要概况

N房地产公司属于我国南方某一城市综合性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公司,在经过多年的扎根发展之后,该公司由之前的国有制改编成民营资本为主导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其主要业务遍布南方这一城市,在经营范围上涉及有房地产开发及经营、装饰工程、建筑材料的生产与经营、建筑工程的设计与规划、物业管理等。在这一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上口碑良好,即使是后来居上的恒大地产、碧桂园等房地产企业在本地的竞争还略逊一筹。但是,到了去年,N房地产公司由于资金不到位,出现多次楼盘工作延时与烂尾楼现象,再加上银行的还贷、贷款业务上无法激活与资金的回收无法完成等因素的影响,市民开始对公司失去信心,大部分有购房意向的市民开始转投其他公司或者持币观望。最后,在财务断链的影响下,企业不得不宣布经营策略失败,进入破产申请阶段。

2.2 N房地产公司出现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

(1)遭受流动性财务风险

在N房地产公司的经营模式上,我们不难发现。在购买土地时,其主要通过吸引了招商银行、商业银行以及民间融资公司的参与,从融资上来讲本身属于正确的融资工作。但是由于融资额度较大,财务风险超出了预定的贷款规模,出现极度不平衡的状态。当楼房的建设工作出现延误、业务疲惫以及资金回笼缓慢等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以上薄弱的资金链便会迅速断裂,从而加重了建设项目的烂尾,之后由于还贷与借贷循环的无法完成,企业在一夜之间迅速崩溃。

(2)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导致决策失误

从N房地产公司来看,快速增长中只注重产品和销售,而对于风险控制却缺乏监管。更多的是,各个部门只负责自己那部分,没有一个整体的监管体系,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不够。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风险意识,能够审时度势调整经营模式,规避风险;然而N公司财务管理人员在房地产行业变革的关口,未能正确评估发展趋势,盲目乐观,在本地市场出现萎缩的同时转而面向三四线城市,寻求突围发展,在此期间开始加大外地的项目投资,最后由于市场号召力、品牌的影响力的不足,在外地的发展一直不顺。最后在投资者购买力、市场原材料价格的提升等因素的影响下,财务经营风险开始显现,并称为压垮企业最后的一束稻草。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3.1 企业资金流量未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与管理

从N房地产公司的现金流模式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在开发经营的实现过程上时间跨度较大。在征地、开发到建设、竣工最后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一般依靠资本进行运作,因此需要大量的现金积累与囤积。由于建设现金缺口庞大一旦资金到位不及时就容易造成整个资金链的断裂,从而加大了企业风险控制的难度。

3.2 配比不当的资本结构

一般来说,房地产公司在运作工程项目时,其资金要及时到位才能保证项目的正常运作,因此,房地产公司普遍需要高额的融资。融资方式除了银行贷款更多地依赖于预售制下提前向购房者取得的房款。随着政府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更多的购房者持有一种观望状态,极大地减缓了资金的回流速度,造成融资不到位,最后工程项目不得不延期或(下转174页)(上接160页)者烂尾,使公司的资金链条断裂而破产。

3.3 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未能实施

在房地产行业中,有很多成本费用在工程项目完工后,需要公司内部会计部门的归集与分配,从而完成整个工程项目的核算工作。这部分的核算费用主要有:拆迁补偿费用、土地征用费用、工程安装费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等。但是,我国部分房地产公司由于过于注重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与质量要求,忽视了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因此,部分的财务无法对成本的各项费用进行及时地、迅速地掌握,使企业财务控制与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加大企业的成本支出,进而使财务风险凸显严重。

四、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4.1 进行科学的财务预算

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部门在进行财务预算时,要以项目的预算工作与资本的预算工作为基础。其中,在项目预算工作方面,要对工程的投入和开发、项目可行性建设、工程设计费用以及经营收入等进行全方位的预算,以便于企业高层在进行投资开发策略的制定时拥有第一手资料。而在资本预算工作方面,财务部门要根据企业的资金量,对资金的投入和支出进行整体的规划。同时,更要实行月分析、季考核、年总评的制度,对经济行为作出一定的约束,发挥预算监督的财务预警作用。

4.2 资金流动性管理要加强,以便让资金达到最大化使用

房地产企业的项目都是长期性的。因此,财务部门就要确保在这期间资金链不能断裂。因为若是某个环节资金流转受阻,就会影响整个项目的施工。因此,一定要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同时,由于房地产行业在资金的需求量上较大,所以要实行严格的财务监控制度,保证每一笔资金都能用在相应的项目上。要进行成本控制,费用支出方面要严格控制,以便加强资金运用管理。

4.3 资本结构的优化和加强资本运作

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项目开发时,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的资金。而要在本企业偿债承受力许可的情况下多方融资,要合理搭配好资本权益比率。另一方面,在预售房款、银行回款上,要加快速度回收资金以便达到最佳的融资。再有,可以通过合作开发、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债券融等来扩充资金,从而有效地降低财务风险。

4.4 树立风险意识,健全内部控制程序,制定应急方案

房地产企业要懂得居安思危,加强风险处理能力,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从根本上讲,企业财务风险是由于流动性导致的,所以要建立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要理论结合实际,将资金有效合理化地利用,方能在金融危机中安危度过。

五、结论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近年来以限购、限贷等为手段的行政化调控,无处不在随时显现。楼市的调控政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房价的变动,尤其是不动产登记、房产税如果实施以及对农村土地入市的推进,都将给这个敏感的行业带来更多的未知数。因此,房地产公司在未来的发展策略上,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市场环境出发,做好财务风险的规避与防范,提高公司在市场经营上的健康程度,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郭漫.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与防范[J].四川:经营管理者, 2009,(23):42-43.

[2] 许洁.论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J].北京: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2,(17):32-33.

篇5

关键词:金融一体化;网络经济;金融会计;风险;防范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如何确保我国避免来自其他国家的金融影响,实现稳定发展,是金融业进入一个新时代以来的新要求。近年来,对于金融一体化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定义。在金融领域内,金融一体化是指通过相互沟通渗透,实现资源共享,最后实现金融产业融合的过程。另一个论点是,金融一体化是金融活动的一体化进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互相影响。为了确保风险规避,财务管理系统必须是完善的。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或制度,不仅可以确保及时修复系统漏洞,还可以防止一些财务人员利用可乘之机制造财务风险。

一、金融财务风险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根据财务的概念及财务管理的内涵分析得到财务风险的含义。因此在金融领域,金融财务风险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会计信息的失真或其他因素导致的风险。

二、金融财务风险理论

目前,财务风险理论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包括会计主观判断选择错误的风险、金融衍生品和其他经济因素的会计信息失真,以及在信息经济中企业资产损失的不当处理成本风险等。目前我国很难实现金融市场的实时监控,甚至无法实现完全公平的管理。为了确保风险规避,财务管理系统必须是完善的,这样可以确保及时修复系统漏洞。1.金融会计规范风险。尽管目前财务会计理论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市场情况太复杂,有太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所以仍然不能完全避免风险:第一,灵活的会计规范难以把握,给很多银行经理留下了滥用权力的机会;第二,会计标准的制定还不够完善,仍在非标准的阶段,对于一些细节考虑不足,导致一些不法行为有机可乘的现象;第三,金融行业的金融衍生品太多,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监控,导致风险存在的必然性。2.金融会计行为风险。当前,财务会计行为的风险是最常见的一种金融行业的风险。由于财务会计的特殊作用,常常因为其不当行为或贪图利益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金融行业由于其行业特点,经常接受很大的资本流动,很难绝对公平。除了主观因素外,不同的财务标准背后有不同的利益集团。

三、金融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

目前,有两个主要原因产生财务风险,即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在中国的金融市场,更大的风险是由主观原因造成的。随着我国的金融市场日益复杂化,很难实现实时监控金融市场、实现公平竞争,甚至无法实现完全公平的管理。当然,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金融行业发展具有一些不确定性,财务管理人员很难理智面对诱惑。1.非故意形成的金融财务风险。非故意财务风险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环境变化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如外部经济的财务风险,一般很难避免,只能采取措施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二是财务人员的工作造成的错误记账,以及财务信息泄漏等现象,这种情况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风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将逐渐增加金融风险,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对于金融行业的管理来说将是非常困难的,为了避免一些财务风险,财务管理系统必须是完善的。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或制度,不仅可以确保及时修复系统漏洞,还可以防止一些财务人员利用可乘之机制造财务风险。企业可以努力实现科学管理,以减少潜在的金融财务风险的出现。2.故意形成的财务风险。出现这种类型的财务风险概率逐年增加,风险的来源主要是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某些财务人员出于各种目的故意编造一些虚假会计信息,形成财务风险。诱发财务管理人员捏造虚假信息来源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金融机构本身不符合上市条件,但为了获得利益,利用这种方式弄虚作假,为了达到企业上市的目的。也有一些金融机构为了稳定股票收益,或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为了转移视线而使用这种方式。当然,利用这些措施,达到企业逃税的目的,是非常不恰当的,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财务经理美化他们的管理性能,为达到直接促销的目的,所以编造了一些虚假信息。

四、财务风险的防治措施

1.构建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完善会计监督制度。首先,为了确保风险规避,财务管理系统必须是完善的。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或制度,不仅可以确保及时修复系统漏洞,还可以防止一些财务人员利用可乘之机制造财务风险。接下来,应加强内部管理。其中重点应加强对企业、政府及主要出现内部财务风险的部门管理,完成内部人事管理工作,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提高团队责任和企业形象,可以有效地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第三,我们应该加强监督体系建设。仅仅依靠会计人员的意识是不可能完全避免风险的,同时应该通过宣传教育避免财务风险,加强监督体系建设,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能有效防止财务风险。2.过时的会计信息标准与规定需要更新与调整。在金融一体化不断加强的情况下,根据谨慎原则调整提取不良贷款和应收利息的的制度,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加强金融机构与国际惯例接轨具有深远的意义。3.强化金融监管并构建有序、公平的竞争环境。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的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金融机构,并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促进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系统的实现,提高金融部门的效率。4.人力资本方面的建设。为了加强金融监管,并最终实现金融风险的有效规避,企业和有关部门应重视会计人员的培训,在专业人员的培训上增加更多的投资。特别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培训,一方面,财务专业人士应该掌握风险预防、风险防范意识;另一方面,邀请培训课程专家和聘请有关部门规章制度的制定者作为讲师,在预防关键风险的新形势下,根据财务会计的特点开展培训。应该坚持走出去原则,组织好会计从业人员出国学习和考察,学习国外先进财务风险防范的经验和实践。

五、结语

随着我国的金融市场日益复杂化,很难实现金融市场的实时监控,进而实现公平竞争,甚至无法实现完全公平的管理。为了确保风险规避,财务管理系统必须是完善的。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或制度,不仅可以确保及时修复系统漏洞,还可以防止一些财务人员利用可乘之机制造财务风险。另外,应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人事管理工作,特别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培训,使财务专业人士掌握风险预防措施、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赵鹤.新型金融环境下金融会计风险成因与防范措施分析[J].商业会计,2016(1).

[2]许馨予.后金融危机时代会计规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6(4).

篇6

关键词:财务风险

引言:

在中央大力推行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号召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数目不断增加。面对复杂的国际建筑市场,我国企业必须从投标环节开始就要加强自身的财务风险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

一、施工企业境外项目投标过程中的风险识别

本文所谈及的财务风险,不仅是狭义上的会计核算风险,更主要的是指我们在海外项目各个方面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带来的风险,这里我们主要探讨在项目投标环节的财务风险。

    1、来自工程项目外部环境的财务风险

  (1)政治和社会治安因素环境

政治风险是一种重要的风险源。国际形势的变化、项目所在国政局的变动、社会动荡等都会给工程项目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恐怖组织、动乱、种族冲突等社会治安问题也会给工程进展也及人员安全带来风险。 

  (2)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

经济环境的风险因素包括所在国经济发展状况和所处经济周期、产业政策、外汇和进出口政策、原材料价格波动、通货膨胀、税收政策及利率变动等。法律环境的风险是指由于国家地区之间的法律法规差异较大,企业对于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不熟悉,致使企业在海外工程项目经营中受到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区法律的制约。

(3)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地质、水文等要素。社会人文环境主要包括当地社会服务条件、基础设施情况、人文民风等。另外项目所在地行政机构的办事程序和办事效率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进度,当地风俗习惯对项目实施亦有较大影响。

2、来自工程项目内部的财务风险

(1)业主信用

业主信用的好坏取决于工程项目资金来源是否可靠、建设资金是否落实到位、业主诚信度、业主的融资能力、管理能力以及与承包商的关系等。业主信用不佳可能会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两方面的风险,一是业主拖欠工程款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按时收回,甚至成为坏账损失的风险;二是由于工程款回收滞后导致不得不垫资施工的风险。

(2)工程项目技术要求

国际工程招标往往是在本国公司难以胜任的情况下进行的,技术难度大,经常是实行国际工程招标的重要原因。如果拟参与投标的工程项目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超过企业自身技术水平和能力,即使中标后也会因技术上无法完成合同导致经济损失。

(3)招标文件合同条款

招标文件中包含的信息十分复杂。由于当前的国际工程几乎是“买方的市场”,业主出于自我保护,往往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咨询公司编制严密的招标文件,对承包商的制约条款相对苛刻,而对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开脱性条款却较多,有的甚至暗含陷阱,这都要求企业必须全面、正确、透彻地理解招标文件。

(4)市场竞争

在特定工程项目投标过程中,竞争的激烈程度、竞争对手实力的强弱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投标策略、投标报价将产生重大影响。对竞争对手实力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正确的判断,很可能造成要么报价过高难以中标,要么报价过低,中标后难以实现预期收益目标。

3、来自企业内部管理的财务风险

(1)海外发展战略定位

企业海外发展战略定位是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总体规划,决定了企业海外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我国许多建筑施工企业海外市场的拓展缺乏长期海外经营战略,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目标远景规划,但落实难度大,或者对既定的海外发展战略不能坚持,盲目投标,临时经营思想严重,这都给企业带来了风险。

(2)履约能力

履约能力是企业能否履行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实现海外项目经营目标的基本保证,是企业投标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风险因素。企业履约能力包括技术、人才、管理力、资源、融资等各方面的能力。有的企业贪大求全,辛辛苦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跟踪的项目,最终确因实力不济无法满足投标需要不得不退出,正是因为没有客观估计自身的屡约能力。

(3)市场调查

我国许多建筑施工企业或由于没有可靠的信息收集渠道,对工程项目缺乏足够详实的市场调查,有的甚至在完全没有前期市场调查的情况下,仅凭只言片语和一腔热情就在海外市场大动干戈,结果造成投标决策失误并造成巨大的损失。

(4) 投标报价水平

海外工程项目目前最流行是根据FIDIC条款编制的固定总价合同,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市场经济条件及政策法令的不同,造成投标文本格式各种各样,要求也是五花八门。此外,海外工程报价没有可参照的定额,投标报价完全由投标人自行测定定额,使得在没有对当地市场长期进行长期跟踪调研的情况下,往往容易产生报价失误。通常报价失误的原因报价漏项、报价失误、翻译不准确而导致投标重大失误。

(5)投标决策

在海外工程项目投标决策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投标决策建立在不充分的市场调查基础上导致决策失误;二是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投标决策机制,盲目投标造成决策失误;三是投标策略和投标方式的选择不当造成决策失误。

二、境外工程项目投标阶段财务风险防范

1、明确企业定位,制定海外发展战略

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明确在不同海外市场的目标定位,并据此选择恰当的风险控制策略,保证风险管理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企业应针对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确认本公司在海外工程项目投标上的投标定位,通过理性分析,有条件的接受投标风险。在认清企业海外发展自身定位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树立以企业比较优势投标的战略意识,建立起企业间联合发展的战略意识,理顺国别开拓与项目开拓的关系,建立正确的海外营销策略。

2、加大人才储备,建立国际营销网络

境外工程项目需要懂技术、懂外语、懂商务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应该有针对性地通过培养、引进等方式加大海外经营人才储备,提高海外经营管理人才素质。同时,企业要通过外派机构人员积极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并加强与当地的建筑公司、地方政府机构及融资机构的联系,为项目投标打下良好基础。

3、扩展考察途径,深入开展标前调查

企业应在投标前进行深入、全面的市场 调查和标前考查,这样能够有效地防范投标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避免出现盲目投标的情况。积极开展市场调查和标前考查应该制定条理清晰、重点明确、系统完整的调查提纲,以保证调查工作具体化、规划化、标准化。

4、全面正确理解招标文件,防范合同陷阱

全面正确理解招标文件是建筑施工企业正确响应业主招标要求,有效识别招标文件条款陷阱的前提。国际合同条款纷繁复杂,对招标文件的细致研究非常重要。对招标文件的研究要充分关注存在的问题、风险和暂时无法判定的事项,注意设定的合同条件,力争把风险控制在可接承受的范围内。

5、开展项目风险评估,制定恰当的风险应对策略

企业应当建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独立的项目风险评估小组,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因素,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在权衡风险与收益后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6、精心组织投标书编制,提高标书质量

企业在组织编写标书时应合理确定投标报价,以多种渠道控制投标质量,根据要求及时修正和调整标书,重视专家评审,充分利用澄清的机会弥补失误。充分利用从业主下达中标通知书到签约之前这一时间段,尽管原则上一旦业主向承包商发出了授标函就意味着合同额已经确定不可更改,但承包商的身份已经确定,企业可以与业主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谈判,利用合同中的某些存有争议的、或模糊不清的条款与业主进行讨价还价。即使合同的总价没有改变,但合同责任的减轻也同样意味着风险的降低和收益的增加。

7、建立完善的投标决策机制,科学进行投标决策

投标决策是建筑施工企业选择、确定投标目标和制订投标行动方案的过程。为防止因过分追求营销业绩而忽视风险的情况,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投标决策机制,从源头上控制财务风险。完善的投标决策机制应包括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投标原则、标前评审制度、审批制度等。

结论:

以上是笔者关于施工企业在境外项目投标过程中如何识别风险并加以防范的一些拙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是施工企业成功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和讨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报价风险及防范》文/ 刘华琼 赵利杰 国际工程与劳务 2009年3月总第296期.

[2]《国际工程中的合同风险》文/袁知茂 左文洲 国际工程与劳务 2007年11月总第280期.

篇7

财务风险的分类还有很多种,例如,按风险的可控程度,可分为可控与非可控财务风险,按可能产生的结果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按风险设计的层次和范围分为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但是,他们有着财务风险共有的几点特征:客观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这几点特征是不同的且同时存在的,在不同的客观和主观条件下带来的损失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对财务风险预测与分析显得极为重要。

二、财务预警系统的作用及健全

1、企业财务预警的一般概念

财务预警系统指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简单的讲,财务预警系统就是指对公司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的一种系统,并且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来完成。

2、财务预警系统的作用

相对于财务危机成本来说,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一种成本相对低廉的诊断工具,其灵敏度越高,就能越早地发现财务中的问题并告知企业经营者,就能越有效地防范和解决问题,回避财务危机的发生。它不断的通过对财务数据等信息的分析,预知财务风险,进而更好的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

3、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1)加强信息的有效管理大量的准确而及时的数据是有效财务预警系统的前提,因此需要抓住每个相关的财务风险信息。根据所考察财务目标的内容和侧重点,明确信息收集目标,根据收集目标,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建立一系列高效的信息收集、传递、处理机制。将财务风险信息转化为可以量化进行分析判断的指标,整理出衡量财务风险的指标体系。同时,建立以计算机为中心的,高速传递和处理信息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保证数据在系统之间实现共享,保证信息使用者及时有效地筛选、分析所需的信息,为财务预警系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以便及时向财务风险反应者及其潜在受害者及时采取措施减少风险。

(2)健全财务风险分析与处理机制高效的财务风险分析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和关键。预警分析系统一般有两个要素:扳机点和预警指标。扳机点是指控制变动指标的临界点。预警指标是指用于早期测评运营不佳状况的变动财务指标;一旦预警指标超过预定的界限点,则应变计划要随之启动。当信息传递到风险分析组后,企业内部大量信息分析人员要用科学预警分析技术和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分析指标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并将结果迅速传递到危机处理小组。可见,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应急措施、补救方法和改进方案。

(3)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和公司各项制度建设相结合在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工作中,还需要管理当局参与风险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是全员参与的,可以说公司的每个部门、每项制度都与财务预警系统有着紧密联系。在确立了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之后,企业会对财务风险信号进行监测,例如库存积压,现金流减少,坏账准备增多等问题会与公司的各项制度相挂钩。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与公司的各项制度互为前提,互相影响,共同致力企业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尽可能降低风险,减少损失,提高收益。

(4)树立牢固风险防范意识树立风险意识,健全内控程序。企业领导层要在思想上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对或有负债的潜在风险的警惕,把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相结合起来,思想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对员工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合理建议应给予重视和采纳,而且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对于经营相对不稳定的企业,现金流量净额等于甚至小于净利润,此时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就不得不提高。

三、结论

篇8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

1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理论涵义

大量案例表明,陷入经营危机的企业很多是以出现财务危机为前兆的,对防范财务风险来说,一个较新的概念就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一个风险控制系统,它利用及时的数据化管理方式,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为依据,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以财务指标数据的形式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寻找导致财务风险的原因,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

简单地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就是充分应用企业现有的信息化系统,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对企业或集团可能或将面临的财务危机实现预测预报,同时通过信息系统的运作、分析、预报信息,做出及时有效处理的一种预警系统 。

2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功能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监测功能、诊断功能、矫正功能和免疫功能。其中前两项功能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功能,后两项功能则属于其衍生功能。

2.1 监测功能

对风险预先做出警报和防范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功能。监测就是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跟踪,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企业预定的目标、标准、计划进行对比,对企业经营状况做出预测、找出偏差,进行核算和考核,从而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当出现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时,财务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经营者早作准备并采取对策。当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之时,能够提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早日寻求对策,避免风险的发生或减少损失的程度。

2.2 诊断功能

诊断功能也是预警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根据跟踪、监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企业诊断技术找出导致企业财务运行恶化的原因,以及企业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所在。

2.3矫正功能

通过监测和诊断,判断中小企业财务上存在的问题,找出病根后,就可以对症下药,及时更正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偏差或过失,使企业经营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一旦出现财务危机,经营者就能够阻止财务危机继续恶化下去。

2.4 免疫功能

也就是预防功能,通过预警分析,中小企业能系统而详细地记录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处理经过、化解危机的各项措施,以及反馈得到的改进建议,作为未来类似情况的参考借鉴。这样,中小企业就能将纠正偏差与过失的一些经验、教训转化成企业管理活动的规范,避免同样或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不断增强中小企业自身的免疫能力。

3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构建

3.1 中小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企业要采取任何一项措施,都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更不能缺少可行性分析。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健康运行,离不开企业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诚信的企业文化的强力扶持。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是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后能够有效运行的前提。诚信的企业文化是风险预警系统得以预报真实财务风险预警信息的保证。

(1)相对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经过多年市场竞争的洗礼后,其管理者已意识到加强内部组织管理对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性。管理者们有的通过加强自身学习来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有的引入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有的企业更是通过导入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来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由此可见,一个相对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这一切都将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2)企业内部信息化已比较广泛应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广泛通过信息化来改善和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小企业实施的信息化内部管理,为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供了及时传递预警信息的平台。

(3)诚信企业文化已确立。我国中小企业打造“以诚信立业,以诚信经商”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提高预警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而确保预警决策处理的科学性。

3.2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

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中小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有力措施。中小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3.2.1 明确财务风险的成因和类型,确定预警范围

中小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前提是要明确财务风险的成因和类型,以确定预警范围。从我国中小企业所处环境和企业自身的情况来看,其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筹资风险,也就是企业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及时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二是现金流量风险,也就是在特定时日,现金流出量超过现金流入量产生的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的风险。因此,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而言,所需防范的主要财务风险是筹资风险和现金流量风险。当然也不能忽视对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担保风险、价格风险和汇率风险等的控制和防范。

3.2.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实现筹资风险预警

中小企业要通过建立一套指标体系进行筹资风险预警。筹资风险预警要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独特的发展特点和财务风险的现状,通过分析有关财务指标来进行。一般说来,可以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企业发展潜力和财务结构5个方面来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指标虽然可以预测筹资风险,但是企业发生筹资风险主要是由于举债导致的。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股权性融资方式往往受到限制,因而大多使用债权性融资方式,其债务资本所占比重较高,所以在运用上述指标分析预警的同时,还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比对,只有后者小于前者,才能保证到期归还本息,实现财务杠杆收益,避免大规模举债所引发的风险。同时还应考虑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的合理程度,考核指标主要有资产留存收益率、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中小企业只有确定合理的负债比例,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才能提高承受财务风险的能力,促进自身平衡稳健发展。

3.2.3 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加强现金管理,实现现金流量风险预警

现金是企业最重要的流动资产,即使是盈利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也可能陷入财务危机。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自身的筹资能力往往较弱,资金使用受缺乏现金预算和有效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形成现金流量风险。为防范该风险,中小企业应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资金周转,加强现金管理等途径来实现短期财务风险预警。

为实现现金的动态管理,中小企业应将现金流量、预期未来收益、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由于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因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而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所以,现金流量预算与实际情况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为了保证预算制度的有效实施,中小企业应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督,不断调整执行偏差,以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另外,现金管理只是一种行为,最终还要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中小企业应特别注意诸如现金持有比率、现金短缺率、经营现金比率等现金状况预警的敏感指标,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现金流量风险的状况和程度。

3.2.4 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设立预警指标的临界值

财务预警系统的临界值,是指企业正常运作情况下,有关指标不能突破的数值或临界区域。临界值是判断财务风险的数量标准,临界值的确定是预警系统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由于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即便在同一行业其经营规模也不同,其财务风险预警的临界值自然也会不同。所以,财务风险预警临界值的确定,不能简单以某行业“平均值”来代替。在确定预警临界值的过程中,企业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企业的历史水平、同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行业内优秀企业的现有利润水平、企业自身的长期规划目标等,据此确定出适合于本企业自身特点的临界值。另外,在确定临界值时,还要体现政策性和科学性,要关注整体性和协调性,要保证可调性和稳定性。

3.2.5 预警信号报警与处理机制

在日常财务风险管理中,企业应定期或动态地将预警指标与临界值进行比较,如果预警指标临近或突破临界值,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发出警报,通过改变财务系统的控制参数和变量,及时调控企业的财务资源分配,使企业财务状况的异常变动状况得到控制,从而使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可以始终运行在合理的置信区间内。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设置财务风险报警系统来实现对警情的预报。在预警指标超过临界值的情况下发出警报,通知到有关部门和个人。报警方式可以多样化,如用指示灯:红——巨警;黄——中警;蓝——轻警;绿——无警等,也可以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示危险的程度。财务风险警报发出后,企业就应立即发出财务风险控制指令,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如果企业的财务风险始终很大,就会威胁一个企业的生命。企业要想摆脱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就必须预先制订预处理方案,从而削弱风险带来的消极影响,甚至可以杜绝或避免类似财务风险再度发生。

3.3 中小企业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配套措施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为企业危机的预防提供了保障,但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起来以后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采取以下配套措施来完善和确保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实施。

(1)树立风险防范观念,强化风险预警意识。树立风险防范的观念和意识是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得以成功建立并有效运行的前提。所以,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预警意识, 加强风险管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观念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在思想上对潜在的危机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实施。财务风险预警是以准确真实的内外部信息资料为基础的,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能保证企业管理的有序化、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又能为预警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让企业高层管理者及时掌握真实可靠的财务活动信息,并对收到的预警信号做出相应的对策,将财务预警真正落到实处。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成本核算、财务清查、财务收支等基本制度不健全,或者基本制度虽然健全但未认真执行。因此,为保证风险预警系统的真正实施,中小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造全方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范风险、审慎经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有效运行。

(3)不断加强人才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由于风险预警模型的大部分数据来自于财务会计数据,因此,财务数据的真实完整是风险预警机制实施的基本前提,所以,财务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预警机制实施的成功与否。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具有灵活的经营机制,因而财务管理方法也灵活多样。但中小企业很难吸引所需人才,导致财务管理优秀人才缺乏。同时,就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来看,企业决策权力过分集中,程序简单,无规律可循,管理行为边界不清,财务管理者穷于应付日常事务而缺乏充足时间学习和应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财务人员素质欠佳,业务技能不过硬,不能很好地掌握现代管理方法,缺乏信息处理、分析的能力。所以,中小企业应建立相应的人才培训和再教育制度,通过培训和对外交流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处理能力和信息处理分析能力,增强其专业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业务水准。

(4)注重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保证财务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在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中定量预测确实十分必要,但是不能过分强调定量模型的重要性。诚然,财务报表是预警指标的主要来源,但有时财务风险的发生不能仅通过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表现出来。所以,在预测过程中,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在对量化的模型和指标进行分析的同时,还应结合诸如客户满意度、员工士气等非量化因素,甚至是靠分析人员的经验和直觉判断来作定性的分析评价,比如当企业出现过度依赖贷款、过度大规模扩张、总资产和收益急剧下降、企业股价急剧下降等情况,则预示着企业存在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只有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准确地预报财务风险,把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延波,彭淑雄.财务风险监测与危机预警[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5).

[2]侯乐鹃.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j]. 财政监督, 2009(14).

[3]陈春磊,周晔.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初探[j]. 商业会计, 2005(3).

篇9

摘 要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经营中所不可避免的问题,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复杂和多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彻底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可能的。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本文就如何构建企业的财务监管系统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财务风险 风险防范 风险治理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经营中所不可避免的问题,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复杂和多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彻底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可能的。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而财务风险治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必须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风险监管系统,保障企业财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实现预期财务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经常有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甚至破产。历史情况表明,财务风险并非在一朝一夕内形成,而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时期,因此有必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监测、信息反馈,在财务危机的萌芽状态预先发出危机警报,促使经营者及采取有效对策,改善管理,防止企业陷入破产的境地,以保护各相关主体的利益。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与自身历史水平、同行平均水平、行业先进水平指标对比挖潜。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等各项财务指标及现金流量动态;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预付账款增加,成本上升。要分析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

首先要切实做好财务风险治理组织系统。在实务上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治理机构,没有专职的财务风险治理人员,这说明了人们尚未熟悉到财务风险治理对于企业的作用。为了有效地监督与控制财务风险,企业需要建立一个专门负责风险治理的组织机构,配备专职的风险治理人员,对企业风险治理整个过程进行总体协调与具体规划,集中处理和消除威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财务风险。针对企业规模、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风险治理也不同,以大型企业的风险治理为例,在董事会下可以设立“风险治理委员会”,由风险治理部门主管及其他业务部门主管参与,专门负责日常的风险治理工作,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风险治理方面有关问题;在风险治理委员会下设风险治理部,它通常设有治理信息系统部、战略部和监控部,主要职责是负责风险治理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传递、报告等工作。同时,风险治理部门还应该与财务、研发、人事、数据处理等部门密切合作,各业务部门认真执行风险治理部门下达的指令,并向风险治理部门报告。

其次要切实做好财务风险治理信息系统。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FRMIS)是在企业的风险管理过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实现对企业各部门的日常业务活动的风险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和反馈,做出预警显示和提出应付风险的基本策略的一个动态风险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搜集企业风险的内、外部信息,及时、准确地识别,分析、预防和控制风险,做到有备无患,将风险损害降至最低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一般包括数据库、硬件、软件和人员四大要素。其中数据库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软件主要有数据库软件、通讯软件、分析软件等,人员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行最终的风险决策。

再次要切实做好财务风险治理预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通过收集大量的相关数据,并加工、处理、分析,与预定的风险预警指标比较,度量某种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对不同程度的风险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决策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发出预警信号并采取防范措施的系统。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是现代企业预测和防范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工具。

篇1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各种财务风险。内外部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需要强化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企业经营管理者应注重财务风险的防范,建立财务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增强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本文就我国当前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预测和防范财务风险提出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引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保持竞争优势,财务风险防范势在必行。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和复杂性,一旦出现财务风险,可能对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开展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企业陷入危机。因此,强化财务风险的预测和分析,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是我国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企业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融资不合理、资金结构不恰当导致企业偿债能力不足、影响投资者收益下降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具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上来讲,通常财务风险可能由于任何内外部因素导致的难以预测和控制的、使得企业效益和收益受到损失的可能性。

筹资风险。资金结构不合理引发筹资风险,当企业自有资金和债务资金比例不恰当,企业外部借款规模过大或者借款比例较大,导致企业偿债能力受到影响时,可能导致企业难以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导致财务风险。

投资风险。当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或者项目投资时,未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可行性分析,投资决策不够科学导致投资失误,或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失败,即难以达到预期收益甚至投资无法按期按时收回,为企业带来损失,形成财务风险。

资金回笼风险。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提供商品和劳务后,能否及时回笼资金,是重要的财务风险之一。由于项目变化和服务过程发生变动等影响,可能使得资金回收在金额和时间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资金难以足额及时回收,也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财务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对于部分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和人工智能成本占企业成本的比重较大,提高职工收入、分配利润给投资者均可能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导致企业资金成本和生产成本过高,甚至引起资金链断裂,导致财务风险,影响企业健康发展。反之过度降低人工成本以缩减企业成本费用同样为企业带来风险,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各行业竞争激烈,人才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砝码,若降低人工成本,企业人才外流,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降低使得企业竞争力下降,投资者难以得到足够的投资回报,企业在资金短缺时难以继续得到投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开展。

三、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建议和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体系

当今社会,挑战和机遇并存,企业投资者、管理人员和债权人需要承担相关的财务风险。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体系,从企业投资者、管理者和债权人的角度,加强财务风险防范。首先,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监控和预警制度,以制度作为财务风险防范和化解的首要防线,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监管程序和流程,建立分级管理制度,确保岗位权责分明。其次,应建立企业财务报表定期分析制度,将财务报表风险分析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常规性工作,并与日常财务工作相结合,做好定期的资产质量分析、资金流动性分析、企业负债分析,加强风险监测,强化审计报告,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体系。再次,应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作用,借助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力量,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控,并在进行投资和筹资决策时,充分进行考察和研究,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加以预测,并考虑可能为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资金成本管理,提高决策科学性。

(二)建立应收账款管理机制

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促进资金回笼效果和效率。首先,企业可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合同会签制度,在合同签订之前应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防范资金回收风险。其次,应强化资金管理责任。对于应收账款做到责任落实,并与责任人的经济效益挂钩,充分调动员工对于应收账款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督促员工积极催收款项。再次,应建立收款机制。除对应收账款结构、账龄定期进行分析外,应结合应收账款具体情况,与债务人积极进行联系催收,对于暂时难以付清款项的客户,应促使对方制订还款计划,甚至提供担保,防止坏账。对于不配合的客户,一旦发现清偿能力缺乏,应及时采取法律途径进行处理。另外,对于难以收回的账款进行风险转移,如将债权出售给金融机构、将应收账款转化为担保等。

(三)加强内部审计监督作用

应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反而往往受到企业忽视。部分企业未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和部门,部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未得到足够重视、独立性不强,难以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一方面,企业内部应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完善该部门的内部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监督职能,使得企业财务制度能够在企业日常工作中贯彻与实施,为企业财务监督职能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应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维护,定期对下级单位进行监督和审计,推动企业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并确保企业各项决策的科学性,促进财务事项处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强化财务处理的准确性,从而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四)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应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防止由于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导致的财务风险。首先应理顺企业财务关系,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相关的职责,并分配相关的权力,形成权责分明的机制。其次应保持企业良好的形象和信誉度,以维护畅通筹融资渠道,使得合作方了解企业的诚信和实力,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未来需要合作和筹资时打下良好的基础。再次,应以财务健康为前提,促进企业稳步发展。应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保持合理的利润增长率和负债比率,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企业资产使用效率,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是我国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应注重财务风险的防范,建立财务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作用,以财务健康为前提,促进企业稳步发展,并维护企业财务活动顺利进行,增强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校.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探讨[J]. 现代商业,2013(08) .

[2]朱大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初探[J]. 会计之友,20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