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学素养的提升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文学素养的提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文学素养的提升

篇1

【关键词】 问题情境 培养 初中生 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而课程标准倡导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数学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的中心是探究,探究发端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设计富有意义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心理上引起情感共鸣,并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促使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质疑、分析、推理、想象,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力,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正是这样,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1 创设问题情境,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思想方法的掌握

多数情况下,学生对于概念和思想方法的理解是个难点,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要经历概念的形成、概念的表述、概念的辨析、概念的应用,包括概念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等各个阶段。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直观有效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类比、猜想、归纳、抽象、概括、推广等思维活动,探究规律,得出新的数学概念,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概念的产生过程,提高他们对数学的认识水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的加减消元法”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情境:上个礼拜,我校学生赴百草园春游,中午时分,班长小朱带队的女生第一小组在某一商店购买了一包饼干和三瓶雪碧共花费33元,副班长小曾带队的男生第三小组在同一商店购买了同种品牌的两包饼干和三瓶雪碧共花费48元,试问这饼干多少元一包?雪碧多少元一瓶?

可以要求学生不动笔,通过观察上面的图示得出答案。由于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有类似的切身体验,而且图示非常清晰直观,所以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积极思考。学生不难发现饼干的单价是48-33=15(元),因此归纳出加减消元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学生也就比较容易理解“加减消元法”的意义和目的,从而深刻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探索精神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一定“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进而产生认识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倾向,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问题情境中,对于未知的事物,学生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难以去理解和认识,从而引发了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激发起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以及认识的探索愿望。人都有填补认知空缺、解决认知失衡、认知困惑和冲突的本能,学生内心具有了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就能促使他去思考、去探索。

例如:在教学“不等式”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情境:某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若一次性购票满30张的,每张票可少1元,某班有27名同学去公园进行活动。当班长准备好零钱到售票处买27张票时,爱动脑筋的小明喊住了班长,提议买30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我们只有27个人,为什么要买30张票呢?这不是浪费吗?那么,小明的提议对不对呢?是不是真的“浪费”呢?

该问题情境不仅来源于生活实际,而且趣味性较强,能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质疑问题的热情,驱使学生积极探索,寻求最终的答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及探索精神。

又如:在教学“正弦和余弦”概念时,可设计如下两个问题:①RtABC中,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怎样求另一直角边?②在RtABC中,已知∠A和斜边AB,怎样求∠A的对边BC?问题①学生自然会想到勾股定理,而问题②利用勾股定理则无法解决,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怎样解决这类问题呢?学生的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便会油然而生,对新知识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引发学生去思考和探索。

3 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的热点、焦点,不断创设有创意的、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数学知识、规律的魅力。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景、实物、实事、实情入手,创设生动、有趣、新颖、别致的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的欲望,学生不仅会乐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而且乐于创新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听讲,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

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实践与探索里有这样一个题目:试对以下情境提出问题,并列方程求解:学校要粉刷初一教室墙壁,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6天,完成此项工作可得报酬450元。此问题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出发,同时,它又是一个“条件不足,结论不明”的数学开放题,使此题不仅具有可接受性,又具有障碍性,探索性。我作了一定的铺垫:完成此项任务可设计哪些方案呢?计算报酬又有哪些分配方案呢?

在适当的提示下,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种方案:①一人先做若干天后,剩下由另一人完成;②一人先做若干天后,两人合作完成;③两人合作完成;④两人先合作若干天后,其中一人离开;⑤按同工同酬分配工资;⑥按各人完成的工作量多少分配工资;⑦按等级工(职称)分配工资。

条件开放的应用题,具有多起点可求解的特点,能反映思维的灵活性,层次性,展示学生自主选择的途径与方式,展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适时地启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4 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所谓数学应用意识是指人们运用数学的语言描述问题、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数学的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要学习的数学主题,使学生在了解知识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经历“使用各种数学语言和符号表达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式、获得合理解答、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以促进其形成对数学较为积极的态度,形成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有些是由自身的发展而产生的,有些是源于实际生活。因此,数学问题的引入也可以联系生产、生活实践。如果将数学问题改编为实际的应用性问题,让学生去积极思考,便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促使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教学“函数应用举例”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本周末我准备去购物,甲商厦提出的优惠销售方法是所有商品按九五折销售,而乙商厦提出的优惠方法是凡一次购满500元可领取九折贵宾卡。请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我究竟该到哪家商厦购物得到的优惠更多?

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起来。一般会有三种说法:①去甲商厦,因为我花不了500元;②去乙商厦,因为乙商厦打折打的多,买的越多越合算;③要看具体情况。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的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并用函数的思想解决了此题。

在学习了“整式的加减”的内容后,可给学生出示了这么一个问题:下表是某月的月历。①阴影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②这个关系对其它方框成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③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的月历都成立吗?为什么?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作为未来公民所具有的数学素养。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较好地体现了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数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最初对信息的加工线索将直接影响以后对信息的提取,通过适当途径建立自己的线索,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心理价值,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在问题情境下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激励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新型教学模式。问题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数学素养,促使潜能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 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2

那么,怎样的课堂提问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呢?

1、提问要有价值,有梯度。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有价值既能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又能分散本节课的难点。少设计“是不是”,“对不对”这样既无价值又会增加课堂内耗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容易让学生思维懒惰,滥竽充数,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质。在课堂上要多设计一些个性化的问题让学生答。如我教学《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时,设计了一个问题:温中的“我”经常挖苦、讽刺一些人,这种作法我们值得提倡吗?谈谈你的看法。有同学说:值得提倡,因为某同学得罪了我,我就要挖苦他。这一问题的答案一下子激起了同学们兴趣,好多同学纷纷举手反驳他:我们是同学关系亲如手足,即便有些小矛盾,小误解,也要多宽容,多谅解,而不能挖苦、讽刺,刺伤别人的心灵,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同学们不由自主的鼓起掌来,是非曲直自然明白。我认为有价值有梯度的提问有助于把知识面扩大,认识逐步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是非观的形成也有帮助。

2、提问要把握时机,找准对象。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一定要找准时机,在该疑之处设疑,例如,我们学习冰心的《忆读书》时,让学生看结尾:“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教师适当提问:“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学生说:总结全文或概括全文。教师加以肯定。紧接着我又设计一个问题:如果把这句话放在文章开头,它在结构上有何作用?学生说: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这样,有针对有比较地讲解,一下子让学生掌握了两个必考知识点:文章开头,结尾在结构上的一般作用。另外,教师提问还要找准对象回答,有回答欲望的同学往往是勤于动脑的学生,教师让他们回答问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3、提问要投石激浪,适当点拨。

课堂教学中,有效的适当提问就像是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籽,激起学生思考的千层浪,从而不断引导学生多思、多问、多动手,促使学生注意,记忆,思维的高度凝集。当学生对提问一时不解时,教师还要适当点拨或提示,把问题分解,或给学生一个适当角度,让他们把握问题的根本,有针对性的思考作答,避免答非所问,空耗课堂时间。例如,我在教学《木兰诗》时,就提问学生“为什么把木兰从军前的准备详写,而战场上的情景反而略写呢?学生经过讨论之后答案很令人满意,而且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答案不尽相同,甚至还争论地很厉害,最后由教师评定,这就说明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课文内容,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教师还应允许学生反问教师,教师要把有价值的问题重点讲,而没价值的问题一带而过,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慢慢提高。

4、教师提问要多鼓励,少批评。

篇3

关键词:吟诵;人文素养;古诗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选入小学课本的古诗文是我国古代历史的独特的文体,让吟诵走进小学,让学生在浅吟低唱间感受古诗文魅力,穿越时空,与古代的骚人墨客进行灵魂的对话,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吟诵及其意义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二、用吟诵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生理学依据

很多人质疑,让学生吟诵传统古诗文是否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是否会加大学生负担,得不偿失。对此,医学博士林助雄曾专门做了研究:“……儿童读经背经的过程类似念唱,眼睛看经典文字为透过视觉作用刺激右脑,而吟唱的律动也激活了右脑,至于仔细整理辨字以便记忆则是左脑的工作,所以,整个读经过程恰恰动用了左右脑功能,使左右脑运作得以同步……一再重复念唱,即使没有刻意去理解,所读唱之内容不只是会存入大脑记忆,它更会烙印在潜意识里,自然地影响了人类的思维与行为。

三、开口吟诵,以吟诵之声回归自我心灵的平静

要吟诵,最难过的一关是开口问题。我根据学生现状,每次吟诵前进行练习,每人的声音不断在稳定与进步,学会腹式呼吸,调节气息,这也是养生之道。

解决了声音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开口吟诵呢?我引导学生“先听后哼”。所谓“先听”,就是我来吟诵,让学生听,这样比播放录音的效果要好。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喜欢听自己老师的声音,他们也更乐于接受这种声音,教师动声动情地吟诵,与学生的眼神进行交流,慢慢的,捂着耳朵的小手挪开了,或嬉笑或茫然的神情消失了,他们的眼神逐渐地专注起来。

四、吟诗悟情,用吟诵之声体味古人下笔之妙

只有把自己当作“意中人”,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和作者情脉相通,才能做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在各种境界中所抒发的真情实感。如,我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先从香炉说起,让他们观察香炉的双耳及袅袅的轻烟。然后请看到过真实瀑布的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接着诵诗、吟诗。延宕的“烟”,让烟雾自声音中缓缓升腾。平声的“看”,慢慢将孩子们的视线引到瀑布之前。第三句短促有力的“尺”之后,紧接着吟第四句,是孩子们最难突破的。但一旦突破,文字所展示的真切画面,声音中涌生出的无限动感,让学生经验世界中的共鸣逐渐强烈。具有活动力的“生”“挂”“落”,让静止的文字下也有了瀑流的汹涌。紫烟缭绕与瀑布飞落,是柔美与力量的融合;“挂前川”,山的青与水的白,是色彩的融合;“落九天”,是想象与现实的融合。动词的点睛,诸多物象的衬映,加上“日照”的光芒和动态的夸张的想象,使瀑布格外清晰地浮现。第三句的“三千尺”,三字相连一贯,与其余三句的字面配置不同,避免了呆滞的节奏。节奏的变化中,第三句在诗中得以凸显,“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直逼到读者的眼帘前来。这瀑布挟着诗人的惊叹,在孩子们的声音里,手势里,自九天而落,飞泻直下。

五、亦吟亦思,以吟诵之声驱遣学生的想象

篇4

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式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灌输式”、“满堂讲”和机械训练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改变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需要。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是不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参与的只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这一教学环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正确途径应当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作文、听说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这样,初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外,还要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要较好的完成这一教学过程,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一种长效的兴奋剂。浓厚的兴趣,还可以促进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和记忆力的发展,增强情感体验,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所有这些,对于提高学习语文的质量和效率,都是至关重要的。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很多,如激活课堂,让教学生动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激活语文课堂气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重视导语。一个好的导语能把学生带入一种心向往之的教学境界。导语要求新、求活,但不能故弄玄虚。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导语的设计需要教师的机智,有时也需要现场发挥,随机应变。

2.巧妙提问。问题是课堂的灵魂。问题设计得好,加上课堂上老师运用得当,一堂课就能被充分激活。问题的设计需要老师精心的准备,设计出一些能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问题。问题是一把金钥匙,它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和求知之门;它又是一座桥梁,架设在一个个充满知识迷津的渡口。

3.增加文学欣赏?。?文学的魅力是无穷的,语文课上如不加以利用,岂不太可惜?语文课不能让学生仅仅局限于那本语文教材。每周或间周上一节文学欣赏课,把平时看到收集到的优秀作品,名著片段等读给学生听,读完后师生共同做点欣赏、点评;也可以印发下去让学生自己阅读,但那会少了学生细心聆听的乐趣。

4.收获知识。教学生动有趣,固然是一种好方法,特别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效果显著。但我认为让学生从语文课中“有得”,感到学习语文“有用”,才是更高意义上的好办法。如果每堂语文课都能使学生有明显的收获,在知识方法,语文技能、思想情感等方面得到充实和提高,学生还会不喜欢语文吗?人的兴趣,就像火花,它常常是因偶然的机缘被偶然的事物所撞击而飞溅、闪耀的。如果时机和环境适当,或者遇到诱导,它就会熊熊燃烧。

所以语文老师应积极地、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改变教学方法,要达到真正会教

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以课程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把教学过程作为课程编制的过程来展开,这样就需要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和积极对话,从而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并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让自己会教,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好。会教,涉及的面很广,我认为教师应当首先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对语文教学要有几点基本认识。一是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概括地说就是读、写、听、说、能、感。(能,是指掌握语文学习的各种能力;感,是指情感价值观教育。)二是把握语文教材的特点。

语文教材是文选式的,教师要以教材为例文去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能力。三是教学的基本途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光是教师讲,学生没有实践,提高不了能力。

其次,会教,首先是教师应有很强的吸引力,让学生爱学。这不能靠笑话,幽默达到,还得从教学本身增加吸引力。如,让学生感知课文,教师的设计首先是要吸引学生,让学生不能不读。

会教的关键是:讲规律、教方法,传习惯。讲规律,讲语文知识中规律性强的东西。?教方法,也就是对学生“授之以渔”。要把学习知识的方法,记忆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是:先概括事件,再结合事件中人物的归纳人物的性格。传习惯,老师讲的方法再多,学生没有掌握也是没用的。所以教给学生的方法要创造条件,使之反复运用。因此讲完新知识、新方法后,精心选择题目,让学生练习巩固(一般是与课堂所讲方法相关的题目)知识就会比较长久地掌握了。让学生反复运用知识,就会逐步形成习惯。习惯形成之日,就是能力提高之时。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老师讲得精彩,那毕竟是老师的理解。总是老师讲,学生听,时间一长,学生就会不动脑子,那些上课注意力差的学生就更容易走神。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只有通过他自己的亲自实践才能获得。所以在教学课文时我让学生边读边思边悟边记,学习流程为“读书——思考——讨论——笔录”。而教师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的同时,或和学生一起读书感悟,或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予以个别点拨;学习完毕或抽查问询,或收取学生课本(或笔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教师在这里只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如下方面做好笔记:一是生字词注音释义。在读书过程中,对遇到的那些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及时查阅相关的工具书或自己根据上下文理解,然后记在书上相应的地方;二是用一定的符号确定文章的结构,筛选相关的信息;三是读书中闪现的灵感,快速地用笔锁定在有关的文字旁;四是读书中生发的疑惑以及自己对某些问题的思索,准确地笔录在课本的空白处;五是产生的联想、受到的启迪,也要简明扼要地予以记录;六是由文字萌发的想象,用手中的笔给予生动形象的再现;七是对作品在内容、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可以在书上评头论足,说优道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此也可以有所取舍。

四、让学生大量的阅读,培养出色的语文能力

1.大量的阅读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需要广博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大量自由的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社会、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这些依靠自由阅读积淀在心灵深处的知识比老师在课堂上生硬灌输的知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具有更大的支持作用。

2.大量的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人生视野。学生因年龄的关系,对于人生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大量的阅读反映人间百态的文学名著可以深化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大量阅读中外名家的传记作品可以增加学生对人生历程的体验……总之,这一切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丰富都有极大的益处。

3.大量阅读可以让学生学到丰富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写作技巧第一要靠大量的练习,第二就要靠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写作艺术的熏陶,不知不觉地掌握写作的规律。而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的提高无疑可以极大地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也曾指出:“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体系里去。”

篇5

一、 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时期,越来越多的初中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不仅有效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还极大拓宽了初中生的知识面。尤其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简化文言文的教学难度,构建轻松愉悦的文言文课堂氛围,还可以实现学生互助探究学习,激发初中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比如讲苏教版初中语文《岳阳楼记》时,教学重点是引导初中生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新课,在电子课件中展示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图片,让初中生对岳阳楼的历史有所了解。然后这样开展教学: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岳阳楼记》,体会作者描写的景色和抒发的情感。

二、 注重朗读技巧,品味文学作品意蕴

文言文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也是锻炼初中生文言文语感的关键,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必须注重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注重初中生的主体地位,带领初中生品味文学作品的意蕴,从而更好的激励初中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全体初中生的共同进步。比如讲苏教版初中语文《小石潭记》时,要让初中生掌握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4篇,全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我首先给初中生进行范读,扫除初中生学习时的文字障碍。然后再播放课文的音频,让学生轻声跟读,理解文章的大意。最后我会让初中生带着问题进行精读,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三、 鼓励学生质疑,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往往限制了初中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初中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初中生对语文学习感到厌烦。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初中生大胆质疑,对于学习中的疑问要及时向教师提出。还要善于构建师生互动的语文课堂,培养师生感情,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比如在讲苏教版初中语文《桃花源记》时,我先让初中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然后我进行归纳和总结,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5分钟后请学生复述文章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对于文章中难以理解的和注解中没提到的可以提出质疑,并通过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予以解决。在教学时有很多初中生提出问题,比如桃花源美在何处?桃花源神秘在何处?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还有的初中生对文章的主旨提出质疑,到底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还是消极逃避现实?

四、阅读课外作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日常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秉承“课内打基础,课外增实力”的教学原则,通过鼓励初中生阅读课外文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品质。所以在初中文言文教学时,我会为初中生创设学习语文的大环境,挖掘初中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从多角度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

比如讲苏教版初中语文《陋室铭》,文章开头以山、水作比,引出陋室,接着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生活情趣三方面来描写陋室,暗示陋室不陋,又以“诸葛庐”“子云亭”作比,表明“惟吾德馨”,最后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文章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高尚情趣。教学时我还选择了符合初中生认知水平的文言文作品,如《世说新语》《论语》《诗经》等,让初中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把课内学到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课外,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标。

篇6

【关键词】语文;文言文;技巧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行文对仗华美,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文种之一。但是长久以来,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但是,多数初中生的文言文学习情况令人不安,很多学生对文言文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认为文言文晦涩难懂,感觉枯燥乏味。这其中有文言文本身特点的关系,但也与我们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以逐字逐句的串讲为主,让学生记笔记、背考点。这样“填鸭式”的课堂,固然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但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升很不利。

在文言文教学中,一些现代文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被我们所借鉴,如引入课堂竞争机制,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等,以此来活跃语文课堂。下文以人教版语文初二教材文言文为例,论述该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在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把全班四十名学生分为八个小组,将整个课堂教学分为预习、展示和拓展巩固三个部分。

一、预习课

以初二年级下册《岳阳楼记》为例,要求学生预习三项内容:

1.基本知识

(1)一词多义:夫、观、极、去、开、或。要求找出例句并解释该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2)古今异义:找出下列例句中古今异义的词:气象万千、微斯人、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横无际涯、浊浪排空、予观夫巴陵胜状。

(3)通假字:找出属于作文以记之、百废具兴两句的通假字并解释。

(4)了解词类活用:百废具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5)分析特殊句式: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多会于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用简要语言阐述文章内容。

2.认真思考下列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1)为什么开头第一句就提出“谪守”?而不写“出守”?范仲淹这不是使老友难堪吗?为什么?

(2)接下来写滕子京的政绩,有什么用意?能否删去?

(3)这第一段话写什么?在全篇起什么作用?

(4)第二段从那些方面写洞庭湖景色?

(5)“气象万千”一句有什么特殊的作用?既然是写景,为什么写的如此少?

(6)“前人之述备矣”一句什么作用?与第一段哪一句呼应?

3.根据课文注释,用当代汉语翻译文章,并在小组内讨论

以上三项任务提前两天打印并散发给学生,要求组长把第一项内容中的六条部分分派给本组成员,建议学生通过工具书查找,并在预习课上讨论。后两项内容可在课堂上讨论,在展示课上以抢答方式检验预习效果。

二、展示课

课时开始前要求值日学生做好优秀个人和小组加分统计的准备工作,回答正确、有新意的答案通过加分予以鼓励。课堂抢答积极活跃的个人和小组可以获得加分和表扬。

进行展示课教学时应时刻遵循下列的原则:

1.设计有趣导语,引起学生的兴趣

展示课开头的导语不仅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例如《马说》一文设置成这样的导语:“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古代封建社会,很多人才常哀叹生不逢时。人才受压制,不能施展自己的报负,甚至被扼杀,是一种经常性的社会悲剧。另一方面,人才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负,才能用在什么地方、为谁所用也是一个不能不重视的大问题。韩愈的两篇短文论述了上述两个问题,他的见解和主张值得我们深思。

2.营造和谐、轻松、有活力而又充满竞争的课堂氛围

展示课需要老师的评价和引导,需要学生踊跃参与。展示课的活动过程是:①课前让组长抽签,分配展示任务。②展示前应范读课文,以求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③各组展示预习结果,接受其他同学的评价。④由学生翻译全文。课堂口头翻译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全文要点的关键。翻译课文遵循这样的方法:首先,翻译课文只能结合课本注释进行。其次,用接龙的方法,先由一位同学打头,其他人聆听,谁如发现有译的不准确的地方,马上站起来指出,并接着译下去。再次,翻译课文视文章长短选出一至三名优胜者予以加分。设计抢答题,要求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后抢答。抢答题要紧扣文章的主题、重点、难点,还要有梯度,有引领性。例如《醉翁亭记》——作者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有何特色?《醉翁亭记》——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三、拓展巩固课

拓展巩固课不是单纯的复习课,也不是简单的练习课。预习课和展示课以学生活动为主,本节课则更注重教师引导。

(1)带着激情上课。因为激情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对你所教学科产生浓厚兴趣。以教师投入课堂教学展现的激情,感召学生学习的渴求之情;以教师用心对教育的事业追求,焕发学生的终身学习热情。拓展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我讲到了词的发展史,引出“词家三李”、“济南二安”;对比宋词两大流派代表词人,又引出本册课本中李清照的词,再谈苏轼的个人命运和本词的写作背景。学生在下面有的奋笔疾书,有的托腮入神。教师的激情有助于学生产生浓郁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必会获得美的享受,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使自己的人格和精神得到塑造和升华。

(2)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实践中创造,让每个学生的智、情、意、行协调和谐地发展,发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爱好,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如编演课本剧、故事会、背诵比赛等创设教学情景,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让他们能欣赏到文言文的言简意丰的美妙。如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我安排学生编课本剧。同学们活灵活现的表演激起课堂气氛,在表演中学生领略了本文强调守礼重信的品格。教学《孙权劝学》,我引导学生回顾了《三国演义》中的孙权、吕蒙、鲁肃等人的形象,与本文人物形象进行对比,也促进了学生去阅读古典名著。

(3)指导背诵。朗诵和背诵人们从文言文学习的实际过程中总结出的好方法和好经验。背诵是我国语文学习上的优良传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背诵不是死背,而是巧背。向学生推荐一些记忆方法,线索法:背《桃花源记》把握渔人的行踪线索;化整为零法,即连句成段,连段成篇,适宜较长的篇幅如《岳阳楼记》。如:情景法。背《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段,邹忌与妻、妾、客三人的问答,可让学生通过课本剧表演再现情景。

总之,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多注意教学方法的针对性,从兴趣入手,创新教学思维,探索教学模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庆霞.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对策[J].科学教育家, 2008, 4

[2]卢永萍.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J].青海教育, 2008, 1

[3]韩有莲.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9, 3: 181-77

[4]孙玲娟.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1(3)

[5]陈德勤.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J].中华活页文选 (教师),2009 (6): 48-50

[6]陈晓桦.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比较及优化[J].苏州大学.考试q:t,2012 年第 43, 2008

篇7

【中图分类号】C42

摘要: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课程,语文课程教学,应该不断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制定相关的教学目标,使语文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初中语文学习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有一个挑战,它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基础上,开始加入了文言文的学习。但是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文言文教学长期为人所诟病。本文针对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方法的转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方法

初中文言文,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文言文不仅能教孩子了解我们国家文字的发展过程,还能让孩子真正领悟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之乎者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是前辈们留给我们后人最宝贵的知识和财富。当今的文言文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需要改善的地方,如何让文言文发挥其最本质作用,使每一个孩子在接受文言文教育的同时,更加热爱和忠实于这些宝贵的知识结晶。本文针对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方法的转变,做具体的分析和探究。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文言文不像现代汉语那样易懂易通,加上生僻字较多,还有一些特殊的句法、词语用法,使学生在学习时倍感困难,有的甚至因此丧失了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老师的教学模式单一、程序僵化、内容枯燥,使得教学效果非常低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一直以来,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就一味的以老师为中心,老师只要学生死记,学生永远是被动的,只跟随老师的思路学习记忆知识。课堂上,老师总是按照理解含义、梳理内容、做题训练等,老套的思路来教学生,把文言文的翻译和解释当做根本的教学内容,教师一字一句的讲解,一字一句的翻译,虽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津津有味,不厌其烦,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这种教学模式必须要有新的改进,从高层面和广阔的视角来把握文言文真正的教学目的。

二是教学目标单一,为考设学。目前,文言文教学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对学生只强调“接受”,逼学生死记硬背,从而使学生根本无法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反而是害怕厌恶学习文言文。“字字落实、句句过关”也使得整篇文章美感全无,脱离了文言文教学的初衷。

三是缺乏拓展和迁移。由于目前文言文教学都是以考试为目的的,所以在学习中,老师没有将课内学习的文言文知识拓展、迁移到课外,没有能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书籍,在作文时运用文言文的好词好句,使作文更有文采、更有内涵。

所以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一定要做出全新的改革,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身在文言文学习中的乐趣。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转变

新的文言文教学应该彻底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新认识,让学生在文言文课堂上,更加主动积极地理解和体验学习过程,感悟和思考学习内容。

第一,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出发,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要改变单纯的让学生听老师讲的教学方法,使课堂的主角从老师变为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必要的穿插部分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表扬对文言文知识了解丰富的同学,在个别文言文中出现的成语或是节日寄语等,在恰当的节日恰当的时机,表达自己的情操,多鼓励学生看些古文题材的小说或影视剧,通过种种活动,使学生积累大量的文言文知识,也因此激发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第二,从实际应用出发,使学生学会应用文言文。不能单纯的教学生记住知识,应该试着调动经验,使学生拉进跟文言文之间的距离,文言文跟现代文一样,字词句之间都是相互相通的。在实际生活中,本来就有数不尽的成语或名句、一些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和经典影视剧中的人物等等,这些都是与古文相通融的知识,这些知识很多时候比书本上的知识更让学生铭记和受益。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主动在作文中引用古文名句、古诗词。还应该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感知,吟诵和理解文本,从而拉进学生与作者和现实的距离,达到心灵上的沟通。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或书店等各种途径来获取有关文言文的相关资料,活跃课堂,让学生间多些必要的交流和说的机会,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中国的传统文人和文化,实现提高自己能力的目的。

第三,从提升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出发,使学生学会阅读文言文。古人的诗书文章都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淀,前人智慧的结晶,学生在读阅古文时,能体会前人的文章意境、感悟前人的思想、汲取前人留下的经验教训,丰富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根据一个个实例,一个个文字转化为思想,学习古人的智慧和说话办事的技巧,提升自身的能力。文言文教学跟现代文教学一样,都是通过文章来表述作者的中心思想,让后人发表深思和认识,从而获取知识,总结经验。而初中文言文中,选入教材的,都是被后人流传的千古名篇,经典的同时,还富有广大古代人民的智慧,这些内容也能给学生的写作提供题材,让学生从中发掘和借鉴这些宝贵的智慧,丰富自己的写作经验。

结语: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古文是文化的积淀、民族智慧的结晶。古人留下的文学作品和各种著作,为我们了解自己的祖先,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了解华夏人民智慧打开了一扇窗户。教会学生阅读古文,读懂古文,是民族的需要、历史的需要,通过改革初中文言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使每个学生都能因学习文言文而受益。

参考文献:

[1]周立群.乐学——文言文教学改革的使命——语文课程改革下的文言文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0(04)

[2]付永林.新课标让初中古文课堂教学“活”起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6)

篇8

一、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和梳理

语言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语文学习很大程度上就是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应用与感知能力,因此,对语言进行积累是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的。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课本中文章的难度也在加大,很多文章都出自名家大师,这些文章中有大量的经典和值得推敲的语句,对这些语言的积累对于学生自身的语文知识水平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通过对优质语言进行模仿也能很好地提升写作水平。此外,对于语言材料的梳理也是很有必要的,对积累起来的素材如果没有有效的整理,在混乱中积累的内容很难真正发挥其价值。

积累语言应当首先从教材入手,教材中有大量优质的语言素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语言十分优美,《沁园春·雪》()的语言磅礴大气,《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的语言清新隽永……教材中有不胜枚举的优质文章,这些文章中的语言素材都值得学生反复推敲、积累。此外,学生也可以尝试接触课外读物,让自己的语言素材更充实。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水平及思辨能力,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推荐学生阅读好的课外书籍。选择的书籍应该易于学生接受并且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鲁宾孙漂流记》就是不错的选择,小说充满奇幻色彩,正好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书中也充满了精彩的描写,大量的语言素材可以被学生吸收利用。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学生需要对现有的语言材料进行有效的梳理,例如,自己所熟知的语言素材中哪些是古典诗词部分、哪些是白话文、哪些是现代文学作品,按年代分类是很有效的梳理方式。同时,学生也可以就语言材料的风格及类型进行分类,这也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

二、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梳理

语文知识看似一个大而笼统的概念,其实主要指和语文学科有关的知识,主要涵盖语音和文字、词语意义、词句篇章结构规律、根据情境组织语言恰当地表达的规律、作品的体裁格式等。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梳理就像是建造一所语文知识的房子,首先搭建它的大体框架,再不断往其中填充物质。

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梳理可以首先以时间为主线,梳理中国文学史上从古到今的优秀作品:从最初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年代遗留下来的大量文化产物,例如课本中出现的《孟子》二章中的《鱼我所欲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古代先贤留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之后的唐诗宋词,如《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登飞来峰》(王安石)、《相见欢》(李煜)、《浣溪沙》(晏殊等),有太多的优秀作品可以让学生欣赏积累;在近现代作品中也有很多佳作,多读多背并且用心去体会,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积累和梳理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领悟和运用能力必能得到提升。

三、对生活的积累和梳理

生活中蕴藏了最真实、最能够触动人心的素材,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应当逐渐培养他们对于生活的领悟与感知能力,这首先要从加深他们对于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开始。

篇9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方法

长久以来,我国在中考和高考当中都加入了大量文言文,然而,广大教师却总认为其是难中之难,普遍对其缺乏有效认知,无论是在课堂指导还是课后辅导,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性。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在现行语文教学当中,又将文言文篇幅进行了扩大,已由以往的20%增长至40%,与此同时,难度也在同步增加。也正因为如此,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初中的角度来探讨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方法,旨在不断提高初中文言文教育水平,全面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文言文学习之法。

一、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主要存在的不足

我们知道,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是我国古代人们实现交流与创作的有机载体,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由此可见,掌握历史是何等的重要。然而,就当前我国初中文言文教学来讲,仍然存在多方不足,影响了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掌握,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轻视引导性,注重诵读。在我国初中文言文教学体系当中,长久以来,一直实行的是以课堂背诵为主的形式,尤其是一些经典文章,更是必须全篇背诵。

很多课文甚至是在讲课之前就要全篇对其进行背诵,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对课文的主旨、意境以及所阐述思想都没有充分体会,随着时间的加剧,学生会对这种枯燥的学习模式产生厌恶之感。新课标当中也对学生背诵做出了一定要求即优秀诗文背诵80 篇。笔者认为,诵读也要讲求方法,科学的诵读就在于追求情境,变枯燥之文为学生渴求之点,可以让学生甘之如饴的诵读才最佳。没有文化积累、性情陶冶的诵读,都无法真正提高学生文言文水平。

其次,教学过程呆板,缺乏知识迁移。当前,许多初中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的过程当中,都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课堂授课容易照搬课本、方式呆板,缺乏有效的知识迁移。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当中,广大初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情况及书本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既可以课堂过渡到课外的,也可是中外结合的,总的来讲,就是哪种模式适合便采取何种模式。比如,在进行《天净沙 秋思》一文之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天净沙”这个词牌名,而“秋思”才是文章真正题目。此外,我们还可让学生对其它词牌名要有所掌握,比如《蝶恋花》、《菩萨蛮》等,这样学生便可以将知识窜连到一起,帮助学生系统性记忆。

此外,初中文言文教学难的关键还在于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对学生而言,缺乏天生的亲近感,再加上教学方法的枯燥与机械,在双重影响之下,引发了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畏惧及反感情绪。

二、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方法的探讨

在文言文比例不断增加的过程当中,如何有效学习文言文成为了广大教师所关心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结合当前实际,对于优化初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以下措施,供以参考。

第一,沟通古今,有效降低文言文同学生之间存在的距离感。如前所述,古人所撰文章即为文言文,它是中华历史文化当中最为精华的部分之一。也正是由于时代的间距,存在一定的沟通与理解问题,进而导致部分学生对文言文存在与生俱来的畏惧之心,因而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产生了抗拒心理。也正因为如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有效将学生与文言文学习情境相融合。对教师而言,首先需要掌握的就是沟通古今,有效降低文言文在学生之间存在的距离。笔者认为,我国历史文化都具有一定的传承性,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种文化会发展甚至产生变形,但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相似性是无法改变的,初中教师必须抓住这一点,有效掌握古代文化在当前社会当中的变化及延伸结果,并结合当前广大学生所熟悉的现象与事物,将这些文化相同点有意识向广大学生去完好呈现,如此便能使文言文显得更为贴切及生动,引发学生共鸣,克服古文学习恐惧心理。

第二,以说故事的手段来复述文言文。我们知道,古人所著文章即为文言文,它同现代白话文之间的差距是不难想象的,其也意味着文言文的学习之路的艰难。它要求广大学生不仅要把握每个字词的意思,同时,也要对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所了解,只有双管齐下,方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方便学生对全篇课文对其进行掌握。此外,在基于牢固掌握各字词的基础之上,有些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仍不能做到准确理解,进而根本无法有效掌握文言文。在此种情况之下,就可引入讲故事的手法,让学生自身尝试以故事手段来对课文进行复述,将文言文译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加上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更好掌握文言文。

第三,回归课本,更好引导学生准确掌握作品本身的价值。有效的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实施,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归结于书本之上,简单地说,也就是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章的艺术特色及思想内容,而且还要将其浸润至我国历史文化的精髓当中。当前,就我国初中文言文选材来讲,大多部都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名篇佳作,其良好的艺术性与科学的思想性滋养着我国千千万万的读书人,这些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道德情操以及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都具有非常巨大的功效,也正因为如此,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将这些内容渗透至每个环节当中,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比如,在学习著名游记《小石潭记》之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在加深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同时也可提高学生自身对于游记类散文的写作能力。

三、总结

在21世纪各类发展如火如荼的当前,语文教育究竟该走何种路线?现代学生是否应加强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长期以来,这些问题都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及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议题。然而,作为我国民族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文言文对于培育民族凝聚力、弘扬传统文化精神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每个炎黄子孙都应将学好文言文视为必须任务,同时,它也是全面提高文学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与此相反,就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而言,其所占课时之长以及学习效率之低也都是客观事实,且在中考过程当中,文言文所占试卷比中也相当大,由于学生本身对于其学习的效果缺乏一定的牢固性,因而也是学生容易产生失分的关键点所在。因此,笔者认为,对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与分析是相当重要的,且在今后的学习过程当中,还必须加大力度对其进行探索,不断完善文言文教学,只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提升国人整体思想水平。

参考文献:

[1] 俞萍蓉. 以读为线,虚实契合――例说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诗意手法,[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年03期

篇10

 

一、选文篇目与数量的比较

 

人教版必修教材共五册65篇课文,其中文言文有17篇,占到课文总数的26.2%。而苏教版必修教材也是五册,共113篇课文,文言文仅有24篇,占到课文总数的21.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文言文选文的比例要高于苏教版。人教版是单元编排,每册课本中都有四个单元,其中有一个独立的文言单元。而苏教版是专题编排,每册课本中有四个专题,文言文则是散见于每个专题中。人教版教材中,每册课本分布的文言文近乎相同,而苏教版的分布则很不均衡,在必修1-5册教材中,文言文的选文数量分别是4篇、2篇、8篇、4篇、6篇。必修3和必修5的文言文最多,其中必修3还专门以一个专题的形式安排文言文,其他各册的文言文则穿插在各个专题中。从这样的编排中我们发现,人教版比较重视文言文整体性的学习,而苏教版则侧重对专题的理解和把握,即对人文情感的熏陶和人文素养的培养[1]。苏教版教材在把握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特点和能力,苏教版教材中各册文言文不均衡的分布必然给学生的学习增添了压力。而人教版教材中各册文言文均衡的分布却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选文题材和体裁的比较

 

我将两版教材文言文选文的题材分为人物形象、哲理情思、人格精神、观点论辩四种类型[2]。人教版和苏教版都将“哲理情思”题材作为选文的重点。人教版选文6篇,苏教版选文10篇,在文章的选择上也尤为相近。《陈情表》以细腻的笔触,把作者对祖母的孝心与对朝廷的忠心表现得淋滴尽致;《兰亭集序》以轻快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诗意人生的感慨。从这些文章中,学生既可以学习丰富的文言知识,也可以挖掘古代人思想的精华,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其次,选文以“观点论辩”这类题材为主。两版教材《劝学》、《师说》和《寡人之于国也》这三篇课文充满了论辩的色彩。学生学习这些课文,不仅学到了论辩的方法,而且培养了思辨的意识。但议论文本就是高中学生学习阶段的一个难点,初学者很难把握其思辨思想。如果把它放在3册以后,学生也容易理解。因此,人教版的设置比较妥当;而苏教版把它放置在第一册中,我认为是不太恰当的,这将给初学者在学习上造成极大的困难。

 

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都更倾向散文的选编,骈文和韵文的量相对较少。人教版选取了15篇散文,苏教版选取了23篇。散文包括史传文、论说文、杂记文和应用文等不同体式。两版教材都将论说文作为主要的体式进行选编。在高中阶段,学生主要由对记叙文的学习转变为议论文,为了适应学生文体学习的转变,教材选编也积极作出了调整,将几乎一半的论说文安排在教材中,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考虑。从文体编排这个层面看,人教版和苏教版编排都较为妥当。

 

三、选文的衔接比较

 

为了全面考察教材衔接的情况,有必要对两版教材的文言文选文进行纵向分析。所以我选取了九年级下册选文和高一年级选文进行比较,从而推断出两版教材在初高中选文的衔接上是否合理。

 

从两版教材的比较得知,人教版教材选取的九年级下册文言文选文的篇幅都比较短小,平均字数仅391个字,而高一年级必修1教材的选文平均字数却翻了一倍不止。虽然初中和高中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学段,但是他们的选文内容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初中知识的奠基,高中知识的学习就好比空中楼阁。不管处于哪个学段,文言文都是学习的难点。初中学生刚适应了短小的文言文,高中选文的篇幅却大出初中一倍多,这必然给学生学习造成很大的挑战,特别是文言基础薄弱的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如果前一阶段的基础不扎实,将直接导致后一阶段学习的吃力,从而影响整体的学习效果。相反的,在苏教版教材中,高中必修1文言文选文的篇幅却小于九年级下册选文的篇幅。这样逆向的安排,虽然减轻了初入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压力和困难,但从长远考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却受到了制约和压抑,很难有质的提升。

 

通过对两版教材的文言文选文在篇目和数量,题材和体裁,选文衔接等多方面的比较,两版教材孰优孰劣显而易见。很明显,人教版教材更深得人心,对学生的帮助更大,更符合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实际情况,但同时也存在问题,相信人教版教材在以后还会更加趋于完善,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帮助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