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渔业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7: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化渔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也相继形成,目前,资产总值超过1000万元的已达5个,它们不仅起到了带农户、带基地、科技示范的作用,也推动了现代渔业的发展。近年来,已建成了天津市现代渔业工程技术中心、部级红鳍东方鲀 保种基地、大银鱼受精卵生产基地6个市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一个无公害示范基地,还建成了市级良种场、示范场,争创了天津大银鱼、"海球"牌红鳍东方鲀等名牌产品,一批新的无公害基地正在申报中。
另外,通过技术培训、船员培训,在发展远海生产和入渔日、韩捕捞,发展休闲渔业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保护了近海资源,增加了渔民的收入。
在发挥人才作用方面,我们注意了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渔业要实现跨跃式发展,没有一支较强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是难以实现的。我们局领导班子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并列入重要议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注重提高科技人员素质,关心他们的政治进步,及时研究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使他们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目前,水产局共有科技人员25名,其中:研究员1名(享受国务院特贴)、高级工程师5名、工程师13名、助理工程师6名,他们是塘沽渔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财富。
2、充分发挥老专家、科技带头人的决策和骨干作用。
我们有的老专家、科技带头人,有的本来就是引进的人才,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是享受国务院特贴的"拔尖人才",我们在发挥这些人才作用的问题上,不是仅仅把他们当做"工具",而是让他们深入基层、搞指导、搞服务、带学生、搞培训,在渔业结构调整和品种结构调整方面,在重大决策方面,让他们参与决策,给他们出国考察、外出学习的机会。天津沿海水质混浊、污染严重、盐度变化大、富营养程度高,夏季水温高,冬季有结冰,与青岛、大连等清水岩石海岸相比,不适合发 quot;工厂化"养殖。
通过学习国内外的技术,根据塘沽的实际和优势,设计了利用沉淀过滤的海水、盐场高盐度海水勾兑恒温的可饮用机井或地热井作为水源,通过滚筒微滤、生物净化、臭氧消毒、调温充气、纯氧输入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内循环使用,日换水12遍,仅补充用水不足10%,不仅少占地、节能、节水、无污染、无公害,而且高产高效。每平米有效养殖水面,年产可达20-30公斤,产值2000元左右,纯益800元左右,相当于一亩养虾池的效益。这一模式为国内首创,三年来已发展到大小车间18座。并以此模式由专家亲自起草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申办了诺恩、金龙两个公司的项目,向市农委申办了金豚工厂化越冬车间以及青坨子等工厂化项目,已批准投资总额为2605万元。正在申办的海发热带品种项目1600万元,并制定了天津市海珍品现代化养殖科技园区建设规划,总投资2.66亿元,其中,新增投资1.66亿元。
在陪同领导外出考察的过程中,专家又从国内外筛选了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如英国大菱鲆、大西洋王鲷以及热带的名优品种。帮助企业组建了河鲀鱼繁养专业公司。
3、创造条件,不断培养新的科技力量。
在培养新的科技人才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办法:
一是以老带新,一代接一代,在实践中帮助,在理论上指导、鼓励他们参加实践,帮助他们撰写论文、总结、报告,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是压担子,让年轻的科技人员参加试验、示范、承担科技项目,并且派他们到基层搞技术服务、技术承包,甚至到基层任职,有的担任了技术经理、场长等职,有的担任了车间主任和技术负责人;有的还派到海南、成都、山东等地在工作中增长才干,开阔眼界。我们的技术服务已触及到黑龙江、内蒙、新疆、吉林、辽宁等多个省区,使他们联系面更广、独立工作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给机会,外出考察、学习、培训,使这些同志有更多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知识不断更新和充实。
4、正确引导、关心爱护、完善制度、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对于科技人员,我们定期谈心,不仅从技术上指导,也要从政治上关心,让他们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汇报深入基层的工作。
科技人员一般不在乎工作条件的好坏,但自尊心较强,领导们比较注意知识分子的这一特点,生活上关心,工作上鼓励,对于确有成绩的,及时表扬,并评定为优秀知识分子、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技术人员比较关心自己的职称晋升,我们按规定及时帮助他们申报、评定和聘任;在生活上注意关心,在基层工作的,年节慰问、工资照发、奖金照给、福利保障,并在制度允许的条件下,让他们在基层得到相当的技术服务收入和生活补贴,家庭中出现问题,机关帮助解决。
篇2
一、深人调查研究,切实加强领导。从1978年开始,我们就组织专人,深人广大农村,围绕教育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这个总题,目,开展调查研究。许多生动的事实充分说明,当前农村中等教育存在着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普通高中盲目发展。1965年前发展起来的五千多所农业中学,在“”中.几乎被摧残殆尽,造成农村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二是教育质量大幅度下降,又缺乏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学生极不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同时,在调查中也看到有少数农业中学十几年、二十年顶风逆浪,坚持办学,为农:业生产做出了显著贡献,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许多地方的公社、生产队的技术队伍,几乎全由农业中学的毕业生组成。掖县西由农业中学和曹县梁堤头农业中学历届毕业生担任社队经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人数,分别占现有同类人员总数的86.1%和85%。滕县吕坡农业中学建校16年来,为本大队培养了605名毕业生,大大提高了青年农民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使这个大队的粮食亩产由1964年的400斤提高到现在的1300多斤,其他副业生产也都有大幅度的增长。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农村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关键在于党委重视,加强领导。197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每年都召开会议,研究农村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问题;组织交流办农业中学的经验;制订文件就改革工作中的方针、政策问题做出明确规定;有关领导同志还深人基层帮助解决改革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工作的开展。有些县委也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加祥县农业技术中学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校长,教育局、农业局各有一名副局长和驻地公社一名党委副书记任副校长,配备了两名专职副校长,组成了强有力的校务委员会。由于加强了领导,迅速配齐了专业课教师,解决了25亩地的实验农场和一所兽医院,学校越办越巩固,群众称之为“培养田状元的学校”。
二、坚持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正确方向,努力按照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的需要办学,适应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后的新形势。农业中学、农业技术中学的办学方向端正不端正,办得好不好,主要看它为农业现代化培养的劳动后备力量是否优良,学生毕业后回到社队是否热爱农村,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是否做出贡献。因此,几年来我们始终注意抓了这一关键问题,努力端正办学方向,不断克服抛掉“农”字特点,同普通高中在升学问题上争高低的倾向。这类学校一定要学农,围绕专业技术课的学习,开设有关普通文化课。专业设置要适应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新形势,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的需要,因地制宜,开设群众最迫切需要的专业。目前,全省农中和农业技术中学开设的专业有农学、植保、农机、农经、农电、林果、蚕桑、蔬菜、畜牧、兽医、卫生、会计、木工、建筑、缝纫、编.织、刺绣、烹饪、无线电修理、钟表修理、文艺、幼师、渔业等二十多种。不少学校还设了必.修专业课和选修专业课。同时,有些地方并始试办四年制农业初中,以三年时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一年时间学习农业技术知识。为此,省和各地、市部分制订了二年制、三年制农业中学、农业技术中学、以及四年制农业初中的教学计划,供各地参照执行。
三、“两条腿走路”,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在改革农村中等教育结构工作中,我们实行了教育部门与社队办学并举,全日制教育与半农半读教育并举,不搞“一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首先,每县拿出一所条件较好的普通高中改办为农业技术中学,面向全县或部分公社招生。从1979年开始,现已改办60所,计划1982年完成。其次,积极恢复、整顿、发展农业中学。我省现有农业中学,多是社、队集体举办,国家扶持。这是在当前条件下,较快地发展农业技术教育,适应农村建设需要的一个可行的办法。如肥城县1979年举办的14所农中,除原有校舍外,共新建98间房,国家仅补助了二万多元,其余都是社队集体解决的,群众积极性很高。不少社队都将其农场、科研实验园地并入农业中学,使农业中学顺利地解决了教学实习和科研基地。办学形式坚持从实际出发,有社办几个大队联办,有条件的大村队也可单独举办,灵活多样,不强求一律,做到办一所,巩固一所。第三,结合调整中学布局,将公社高中或公社五七学校改办为农业中学。第四,在普通高中设职业技术班。
四、教學、科研、生产实习紧密结合。农业技术教育着眼于为农业现代化培养人才,就必须教给学生必须具备的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从事现代化农业生产、进行农业科学研究的能力。因此,必须妥善地安排教学、科研、生产实习。目前多数学校实行五天教学,一天生产实习;少数学校实行四天教学,两天生产实习;也有的五天半教学,半天生产实习;科研结合教学和生产实习进行;生产实习根据专业课教学的情况灵活安排,有时集中有时分散。解决好专业教材问题,是农业技术教育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几年来,我们在省农业厅的协助下,先后编写了十本农业中学专业技术教育课本,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各地各个学校结合教学编写的教材、补充教材共三百多门类。科研方面,最普遍、最大量的是在地、县农科所的指导下,教师带领学生种实验田、种子田、丰产田。主要项目有:良种培育,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耕作方法改革、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试验,作物高产栽培措施实验等,为当地提供良种、提供经验,作出示范。如滕县官桥农业中学,他们在50亩地的校办农场上,除了完成教材要求的实验实习项目外,还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年年进行小麦、玉米的良种培育、引进良种试验和高产栽培等技术试验,使每届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参加一个或几个项目从种到收的全过程。几年来,在作物品种对比试验方面,先后提供了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34个,自己培育出小.麦、玉米亩产均在千斤以上的高产新品种各3个,为国家和集体提供作物良种40多万斤。掖县西由农中,结合教学开展科研,在教师指导下,气象组坚持天天观测大气候和田间小气候的变化,得出了气温、地温、积温、温度、雨量、寒流、霜冻、冻土、冰雹等影响作物生长的气象因子,为研究小麦生长的外界条件提供了数据。穗分化观察组,对七个小麦.品种和五个玉米品种从生长锥末伸长期就开始,一直到收获,连续几年记载了根、茎、叶等生长形态,绘制了720多张图片。田间实验组进行了品种、水肥、群体、叶面积、去叶、去雄、微量元素、低频电处理种子等78个项目的实验,总结探讨了小麦亩产千斤的栽培技术。当地群众称为农业生产的“参谋部”。
五、建设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农村教育的教师队伍。办好农业技术教育,必须有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特别需要.有一支专业课的教师队伍。几年来,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渠道解决的:一是从现有教师中选拔有一定基础或专业相近的教师担任;二是从对口部门调配技术人员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三是从社会聘请部分退休、闲散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代课;四是安排有关院校培训专业教师,三年来省地两级共培训专业教师六百人;五是从1981年起,适当分配部分农林大中专毕业生担任专业课教师。农业中学、农业技术中学的教师比普通中学的教师更为辛苦,既要搞好教学工作,又要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和科学研究,因此,在政治,上、生活上更应关心他们。几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做好农中教师队伍的建党工作,特别注意发展骨干教师入党。他们做出成绩,及时表彰;对那些成绩突出,业务水平较高,具备特级教师条件的,同样晋升为特级教师。各地都选拔了一批忠实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农业技术教育的优秀教师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对于他们的生活,各地都在住房、物质供应等方面给以应有的照顾,许多学校都从校办工厂、农场、科研等收益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教师的福利。对于教师的粮、菜也进行了补助。绝大部分农业中学的民办教师实行联教计酬教学责任制,待遇得到妥善解决。有的实行工资制;有的实行工分或实物报酬,略高于同等劳力。
六、多种渠道解决经费问题。由普通高中改办的农业技术中学、农业中学,原来的经费渠道不变,专业课教学和实验实习费用由地方财政补助。社队集体举办的农业中学由社队集体投资,国家以适当补助。同时,大力提倡勤工俭学。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勤工俭学,是农业中学能够鞏固发展的原因之一。现有办得好的农中,很多都是在当地党委领导下,由师生自己动手,从无到有,克服各种困难办起来的。如1958年创办的曹县梁堤头农业中学、掖县西由农中、滕县官桥农中,以及近几年举办的利津县徐集农中,建校时都一无所有,靠师生自己动手,建起了自己的.学校,不仅培养了人才,也创造了一份雄厚的家业,改善了办学条件。据1980年底统计,全省农业中学共有校办工厂52个,年产值116.18万元;纯收入37.54万元;农林场22965亩,收粮236.11万斤,收入47.29万元;其他收入14.93万元,总计,纯收入99.76万元。这对于办好农中,是一个极其有利的物质基础。
我省农村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工作,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有些地方受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对农村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因此在这些地方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推广不开,落实不了,全省很不平衡。在办学方向上有些农中受单纯追求升学率影响,一味向普通中学看齐。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农业发展;现代化农村水利
一、目前水利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一)原有水利工程形式较单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多样性逐渐显现出来。现在的农产品更包含了果蔬甚至景观花草这些变化使得原有的水利工程不能满足当下农业对灌溉和降渍等农业需求。
(二)水产品对水质要求。随着水产养殖技术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的发展之迅猛毋庸置疑。随之而来的是对水质的高标准要求,这涉及到消费者的健康及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原有水利设施大多不能满足水质。
二、现代农村水利工程的要求
现代农村水利工程要达到水资源利用高效、多元化、增量化。使水利工程与防洪安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协调而行。对防洪、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及农业灌溉等诸多方面进行改进。尽力使农产品创收、安全性提高、环境美观度增加、水资源利用率增大。把防洪排涝、河道治理、水污染治理、资源保护、灌溉、新技术开发利用作为现在农村水利工程的重中之重。
(一)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对水资源的节约及农业成本的减少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节水灌溉在当前农业水利工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节水灌溉。
(二)灌排标准的提高。对现代农业结构类型的探究,有利于现在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改进,也有利于水利工程更高效地发挥其作用。现代农业对灌溉、排涝的标准要高于以往。这同时也对水利工程的灌溉保证率及排涝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三)农业耕作水环境的治理。随着工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废水及居民生活垃圾的排放对水环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水质恶化、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
(四)小型城镇水利工程建设。有史以来,水利工程的两大重要任务就是防洪和利用。洪水对于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原有排洪设施是根据原有居民区规划建设,多数已不能满足防洪。所以,农村小型城镇的水利工程的重新建设或修建十分必要。
(五)防洪工程的管理。防洪工程从规划到竣工后的使用,都应有相关部门管理。投资需合理合法,不能浪费国家资金建设无用设施。规划及工程的设计施工都应有相关部门审查或验收,对不合理的规划和不合格的设计及施工,审查部门应当不予批准或通过。因为水利工程中的防洪工程涉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故应得到重视。
三、农村水利工程现代化的措施
(一)从观念上认识现代化农村水利。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根基是农村水利工程,防洪除涝是农业增产,稳定及多元化的基本需求。农村水利工程现代化也是现代化中国的一个分子,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社会的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它的发展要与农业需求和农业经济相匹配。未来的农业是以先进的设施设备来武装。通过科学和现代的思维方式来指导。要加快农村水利向现代化农村水利转型。农业承载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责任。查缺补漏,找出原有农业设备设施的缺陷和不足,研究改进方案并且运用到现代化农业水利建设中。
(二)提高水利工作人员的水平。水利工作人员涉及诸多方面:水利工程的设计与规划、建设和管理,防汛抗旱,灌溉,排涝,水资源利用及管理,水行政执法、水资源费收缴,圩区建设和机电排灌站的运行管理,新技术研究及推广,水利工程设施的维护维修及安全保障,水利事业的宣传等。在各个岗位的水利工作人员,都应提高自己的业务及知识水平。设计者在设计方面应采用新且成熟的设计理念。符合现代化农业水利需求。管理部门也应改变和升级原有的管理模式,适应新型水利工程的管理需求。新技术推广部门更应该多方面开阔思维,使新的水利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宣传,更易让人接受和理解。这样才有利于现代化水利工程的实施。水利工程维修维护人员也要学习新的技术,应对现代化水利工程设施的查修,检修及应急事件。
四、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现代化农业水利工程要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提高。现代化水利工程要与现代化农业相匹配。水利专业人员及普通人民对现代化水利的认识也同样有利于现代化水利的发展。人提高并建设现代化水利工程,现代化水利服务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农业服务与人。这是人与自然通过人造设施建立起来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刘昌明,何系吾.中国21世纪水问题[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6.
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化;先进性;多样性;时代性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
一、办学理念的先进性
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深入贯彻法律规定,按照“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的需要,围绕先进制造业、新兴战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以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以组建“双主体”办学为特征的新型职教集团为突破口,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的路子。
二、专业建设的时代性
专业建设要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按照“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等新兴专业,巩固加强传统优势专业建设,重点打造光电技术、物流管理、物联网等特色专业。按照高起点、高标准、有计划、超常规推进的原则,发挥优势专业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办好主干专业,突出特色专业,带动一般专业的局面,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体系。要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导向,以课程内容改革为核心,以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引入行业企业岗位标准,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基础,形成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突出的课程体系。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按照“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和“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等要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要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深化“以岗定教”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先进制造业、新兴战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发挥职业教育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职业活动导向”和“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增强合作利益的实体性。走出一条以职业教育为主体,职业教育为基础,企业参与的双主体、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新路子,满足学生快速成才、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要求,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
四、师资队伍的现代化
职业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要着力打造优秀教学团队。职业教育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名师工程和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进一步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各种形式强化专业教师在职培训和教师到企业锻炼,探索新进专业教师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渠道,打造具有“双师”素质结构的教师队伍。把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作为学院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需要,吸收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加入专业教学团队,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稳定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专、兼职教师优势互补。
五、管理机制的先进性
管理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职业教育管理的现代化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现代化,就是指职业教育要放弃传统的单一政府办职业学校的体制,而应以企业为主,形成企业、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实施办学多元体制,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的需要,是适应先进制造业、新兴战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六、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依赖越来越强。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意义更加深远,任务更加艰巨。只要我们坚决贯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鸿. 提高应用效能 建设教育现代化强校[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5).
篇5
关键词:企业文化;传统文化;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003-02
一、企业文化及其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主流意识形态,其重要性已为人所共识。沙因在1984年系统地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即企业文化是隐含在一系列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自此,企业家们开始陆续重视这个虚而又实的软竞争力。1981年威廉・大内在《Z理论》中就已经关注企业文化,认为它是影子般的、既虚幻无形,又无法摆脱的企业竞争力因素。其他学者,如帕斯和阿索斯、迪尔和肯尼迪、彼得斯和沃特曼等在20世纪80年代初,纷纷发表企业文化方面的论述,指出杰出而成功的企业大都有着强有力的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是受一个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管理、伦理、价值观等思想,世界各地的华人曾凭儒家商业文化传统、儒家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观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传统文化对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甚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企业文化间的关联,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还有助于指导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实践。
纵览国内企业在企业文化的构建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即一味地照搬国外的理论和模仿国外的经验,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的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是隐含在一系列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东西方价值观的很多差异,都是基于不同文化对待外部世界观的基本假设的不同,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每个民族的文化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精华,先天性的文化差异并不决定竞争的成败,但东施效颦,注定失败。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掘中华民族的文化优势,构建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企业文化,进而形成企业的独特竞争力。
二、中华传统文化对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诸多思想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给予我们以重要的智慧及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整体性、和谐性和统一性。华夏族群长期的生存体验形成了我们对宇宙世界的独特的觉识、“观法”及特殊的信仰与信念,即坚信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打破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内心的隔阂,肯定彼此的对话、包涵、相依、相成、相济。中文化的整体性的学说,充分显示了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它以和谐为最高的价值诉求,强调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如儒家强调仁爱、克己让人、恭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无敌”;儒家主张以和平、公正、文明的手段来解决争端,推崇差异与兼容,协调“相似”与“相近”,以此实现一种“和而不同”、“兼容并包”、富有弹性的人文旨趣,这是真正健康的世界文化。只有解决好共生问题,实现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大众共享,才可能构筑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这正是我们构建企业文化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2.中华传统文化讲究中性智慧。中性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丰富的资源,也可说是中国人独特的生存智慧和处事态度。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把“中”与伦理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相联系,成为“中道”、“中庸”、“中和”。中性智慧的精义在于克服两极对立,达到天与人和谐、人与人感应、人与物协调。中性思维在中华文化精神中的重要表现是对“和”的价值追求,表现如下:一是以“和”的理念去认识自然;二是以“和”大心态去处理人际关系;三是把“和”的理念作为一种辩证法。四是以“和”的标准去处世生活。所谓“和为贵”、“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等,中华传统文化的这种思想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关系、有序的社会秩序、和谐的社会关系,提倡人与人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
3.中华传统文化在维持人的身心平衡、注重精神建设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如儒家大力提倡求真、行善、崇美,使人类摆脱纯物欲的低级趣味。儒家的“身心和谐”、“义利兼顾”、实现“内在的超越”的思想,在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重视人的精神价值等方面,或许是一剂良药。技术与精神平衡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个体层面就是身心平衡问题。从儒家思想可以看出,人的本质是精神的,道德性是人的本质规定性;同时,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所谓身心平衡的人生观,就是物质与精神生活相结合的人生观,在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时重视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将个人道德修养视为通往身心和谐理想境界的最佳路径选择。儒家主张以修身为本,辅之以道德教化来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4.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对未来人类生态文明重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是当今和未来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内容。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天(自然)人关系是其核心主题之一。中华传统文化在处理天人关系时,力求探寻两者的内在联系,并把天人关系视为同源的和谐关系。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内涵包括:一是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的产物;二是强调自然界有普遍规律(天道),人也要服从此规律,阴阳相互作用的规律即性命之理,天(自然界)人尊守同一规律;三是强调人性即天道,人伦原则和自然规律的一致性;四是强调人生的理想和境界就是天人和谐。对于古代朴素的生态文化思想,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予以借鉴并充分发扬,它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尊重生命、仁民爱物的思想。如孟子强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说不仅要爱护自己的同胞,而且要爱护自然环境,珍惜自然环境。二是对生物资源顺时取用、化育并进的思想。如庄子提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告诫人们要与万物为友,与自然和谐一致。《礼记・中庸》主张“参天地之化育”,就是参与自然创造和养育万物的进化过程,而非以戡天役物的态度去征服自然,破坏自然。三是倡导放眼未来、为后人造福的思想。
三、借鉴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企业文化的措施与途径
1.充分发挥领导者的智慧和作用。在企业文化构建中,领导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借鉴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现代企业文化,领导者必须身体力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优秀的企业家与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互为因果,并行存在于一个企业。一个品格高尚的企业家,其人格力量就是这个企业的信誉、形象和文化资产;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本身就是这个企业充满活力的源泉。企业家素质代表企业素质,企业文化是优秀企业家品质、才华、慧眼、胆识等综合素质的扩展和放大;优秀的企业文化又以其成功后的自信,激励和鞭策企业家组织和带领全体员工在“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形成一种以人文精神为动力的激励机制,能使这个企业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2.培育具有优良取向的价值观念,塑造杰出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等。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一些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确立企业的共有价值观念体系和企业精神,首先,应当对与本企业有密切联系的客观对象进行价值评价和排序,从中确定最具优良取向的价值观念。同时,博采本行业、本企业、本民族以及国内外其他企业的优秀精神,并根据当前及未来的发展需要,融会成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一套企业理念。其次,要采用具体生动的表达方式或文字或图标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理念系统要素加以表达,使之简明、易记。再次,对既定的企业宗旨、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理念系统要素,经常性地进行灌输、宣传和引导。最后,管理层要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发贯彻执行,使企业宗旨、价值观、精神等理念系统要素化为一种潜意识行为。唯有长期不懈的努力培育,企业才能确定温度成熟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为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3.在企业内形成民主、公平和自由的风气。民主自由之风已成社会主流。在企业内倡导民主,必将大大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发挥人才的作用,必将非常有利于员工归属感和企业凝骤力及战斗力的形成,民主和自由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人都渴望得到尊重,人的尊严有时比生命更重要。因此,要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有必要高度重视员工的尊严,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来满足员工的自尊的需要,而员工的自尊的需要如果能得到满足,那么就极为有利于形成强烈的员工归属感和企业凝聚力,进而形成企业无坚不摧的战斗力。
只有公平和公正地对待所有员工,才可能形成强大的凝骤力和战斗力,要做到公平、公正既要有公正、公正的思想和愿望,更要有科学的考核制度和民主合理的申诉制度作保证。
4.培养团队精神。培养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内部形成一种凝聚力,能否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因此,让管理亲和于人,让管理者与员工融为一体,互相激发灵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此,必须培养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员工之间沟通气氛,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员工团结向上,使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产生亲合力。还要鼓励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使员工愿意为实现企业目标尽自己最大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篇6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农业持续化;集约持续农业;持续发展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吨,产肉101吨,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 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冈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在欧美试行的各种自然农业模式,比重极少(占耕地千分之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撼人心。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尝试的失败,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篇7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088-04
一、引盲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自然、社会历史过程…。农业现代化就是把建立在感性经验和手工工具基础上的传统农业转变成为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管理方法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的过程。产业结构调整是指对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根据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调配,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对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及就业结构的调整。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三农”问题亟待解决,内需不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与当前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而农业现代化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产业结构调整是优化城乡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城镇化则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刘易斯(1954)提出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他指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低收入劳动力,工业部门只需支付传统农业部门维持生存相应的工资便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这使得农业劳动力不断地流向城市,实际上点明了发展城市工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作用。钱纳里等(1975)指出城市化是生产结构变化的结果,也是某种程度上分散的发展过程,此过程受未来收入和对就业的期望,以及政府支出的分配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迪克西特(1977)以长期技术进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前提,指出通过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资本积累可以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村就业水平。杨文举(2007)提出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认识到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二者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等建议。胡培兆(2003)指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然会使农村人口比例合理地减少,而农村人口的合理减少又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以多养少”的外部经济条件强化。因此,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必需的”。目前国内学者对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关系的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多以其中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建立三者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拟解决以下问题: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何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是否会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程度如何。
三、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机理
(一)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
城镇化过程使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这种就业结构的转换本身就是产业结构变化与调整的直观体现。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的过程是潜在消费需求转变成现实消费需求的过程,随着需求的扩大和经济密度地提高,社会的分工和需求的层次不断变化升级,刺激着产业结构的发展与变化。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会形成一种“示范效应”,非城镇居民则会形成一种“追赶效应”,这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一方面加速了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另一方面则带动了产业结构由一产向二三产业的转换。农业现代化则通过两个途径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大量的农业机械、化肥等工业制品和物流、金融、科技等相关服务,这些需求直接促进了与之相关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持续提高,将促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以城镇化为中介间接地影响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反馈机制
产业结构调整受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明显,并且具有显著的反馈效应。随着二三产业逐步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将持续增加,这种结构调整升级对劳动力需求的拉动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之一。同时,二三产业的发展建立在资本积累、产业聚集的基础之上,资本的趋利性使其不断向城镇集中,产业则因为规模效应向集群方向拓展,这使得城镇化不仅是人口的集聚,更实现了经济与产业的集聚,城镇体系趋于完善。正是因为有了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吸引,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减少,客观上要求农业生产必须提高生产效率,打破原有的“以多养少”的格局,从而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先进的农机设备和科学技术的推广,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根本,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保障。
四、实证分析
(一)变量与数据的选择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与代表性,选择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UR)来衡量城镇化水平,劳均农用机械总动力(AP)来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Is)来衡量产业结构。本文的研究以新疆为例,数据为1970年至2007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自历年《新疆统计年鉴》和《新疆五十年》。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样本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分别记为LnUR、LnAP、LnlS。
(二)单位根检验
由于非平稳序列可能会产生虚假回归现象,所以首先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我们采用ADF单位根法来检验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水平。
从表1可知:LNUR、LNAP、LNIS在5%的水平三个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实际上在10%的显著水平上仍然是非平稳的。进一步对其一阶差分进行ADF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原假设被拒绝,即序列是平稳序列。这说明三个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单整1(1)。
(三)基于Johansen检验的协整分析
Johansen检验是基于VAR模型进行的,为了方便进行协整分析,首先构建一个VAR模型。我们采用AIC和LR准则来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2。由于三个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可以进行协整分析。本文采用Johansen“迹”检验来确定模型中的协整向量个数。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三个协整关系,
我们选择以LNIS为因变量的协整方程:
LNIS=1.179600×LNUR+0.072244×LNAP-0.513 068
[4,65 648] [-1.70752]
括号内数字为各个系数的t统计量,在10%的显著水平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由上式可知,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对产业结构调整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1%,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分别为1.1796%和0.072244%。从长期来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农业现代化。这与实际相符,城镇化发展即是人口的集聚,更是经济的集聚,人口和经济达到一定规模后对工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迅速增加,带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农业现代化一方面释放出大量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城镇化发展进而影响产业结构,另一方面产生对先进技术、设备、人力资本的大量需求,刺激了二三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在直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通过对城镇化的影响间接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但是从长期来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要大于农业现代化。
(四)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为了反映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我们采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来分析模型的动态特征。
1.脉冲响应。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VAR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图1-4是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三者之间的脉冲响应图像。
从图1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一个标准差冲击,在开始时就呈现出正向效应,随后逐步增强,到第4年时正效应达到最大值,随后有所减小,并且缓慢衰减,但一直保持稳定的正效应。在前5年、前10年和前20年的累积效应影响分别为0.038178、0.074 915和0.135048。这表明城镇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导致产业结构水平分别在前5年、前10和前20年累积提高0.038178、0.074915和0.135048个百分点。这说明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城镇化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
从图2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现代化的响应路径,其脉冲响应模式与图l相似。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现代化一个标准差正向的冲击后一直呈现正向效应。在前5年、前10年和前20年的累积效应影响分别为0.017705、0.064900和0.121966。这表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导致产业结构水平分别在前5年、前10和前20年累积提高0.017705、0.064900和0.121966个百分点,均低于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累计效应。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得到解放,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对产业结构产生正向的影响。
图3是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响应路径,从图中可以看出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在开始时就呈现出正向效应并逐步增强,在第2年达到最大为0.016411。随后出现明显下降,并在第五年达到负值。第六年后回升并保持平稳的正向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的提升,起初会吸引农民向城镇转移,对城镇化产生正向带动作用。但是由于目前存在的户籍政策以及农民自身条件的不足导致的结构性失业等问题会在农民进城以后显现出来,这也是响应函数在第2年以后迅速下降甚至在第五年出现负值的原因所在。但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镇化发展还是具有长期正向拉动作用的。
图4是农业现代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响应路径,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短期还是长期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现代化都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二三产业比例的提高,尤其是就业比例的提高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同时二三产业的发展,包括技术、机械水平等的不断提高,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条件。
2.差分解。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而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
表2是LNIS的方差分解结果,由于方差分解结果在10期以后趋于稳定,所以只列出至第10期。从表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波动不仅受自身冲击影响显著,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对其冲击随着时间推移同样具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波动受自身冲击影响在第一期达到100%,随后随时问推移迅速下降,第lO期以后基本稳定在45%左右。来自城镇化水平的冲击对产业结构调整变动的贡献率起初很小,在第5期达到最大值33,72%,随后缓慢减小,一直稳定在31%左右,也即产业结构调整的预测方差的31%可由城镇化水平的变动来解释。农业现代化冲击对产业结构调整变动的贡献率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加,在第10期达到24%左右,这说明农业现代化变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也是较大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变动不仅受到自身变动影响,城镇化变动、农业现代化变动对其也有显著影响,从长期来看贡献率分别达到了45%、31%、24%。实际上,这与我们前面的分析是一致的。不论是城镇化还是农业现代化,都有力地促进了一次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成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正向带动作用,并且从长期来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要高于农业现代化。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同样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具有正效应,对城镇化的影响会受到户籍政策、结构性失业等问题的影响出现短暂为负的情况,对农业现代化则具有持续的正向拉动作用。鉴于以上的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继续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改革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城镇化是实现规模经济的有效平台,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才成为可能。当前存在的户籍制度和与户籍制度相挂钩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旧是阻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切实改善目前不完善的户籍制度和社保制度,才能调动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展服务业对一、二产业的渗透和带动能力,吸引农民进城工作。
(二)增加农业基础投资,推进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改善农业管理模式和手段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的过程,这有利于城镇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基础投资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而农业的现代化正是以农业机械化为代表的。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提出将会为农业规模化生产创造条件。与此同时,传统农业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必须改善,与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相结合,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方向转变。
篇8
1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只有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才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推进农业生产手段实现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化转变进程;才能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民增收;才能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农业机械化是科技兴农的重要措施要保持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根本途径在于科技进步,用现代化手段改造传统农业,用高新技术装备农业。实践证明,在农业生产中任何先进的农艺管理、生物管理、生态管理、工程技术管理等,要广泛用于农业生产都必须借助农业机械这个载体。如:保护性耕作、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机械化收获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只有以农业机械为载体才能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机化对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3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农业机械化的目的是用机械动力代替人力畜力,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把农民从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以释放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二、三产业中去,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的财富。农业机械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工双赢的好局面。因此,农业机械化为国民经济做出了贡献。
2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农业机械化、农机工业发展规划,落实政策措施,明确分工,加强协作,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推进力度。切实保障工作经费,改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协调、服务、自律的作用,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扶持,资源节约,合作共用,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方向,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农机装备结构调整,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机具和农机新技术,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加快土地的合理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作业水平。
3建立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培植农机龙头企业、农机专业户和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加强组织协调和引导服务,帮充分发挥其在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中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二是要鼓励和引导各类农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纽带作用,提高农机利用率和农机经营效益;三是着力解决好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制不顺、队伍不稳、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更好的发挥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作用,促进农机服务的产业化、专业化。
篇9
关键词:城市现代化;体育产业化;安徽;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9―1171―03
1 城市现代化与体育产业化概念辨析
城市现代化一般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转变过程,它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城市现代化是城市自身运动的高级阶段和城市存在的高级形式,它包含城市经济现代化、城市社会现代化、城市环境质量现代化和城市管理现代化,它体现在指随着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城市的就业和经济活动逐渐市场化、信息化,城市管理科学文化,居民物质文化、体育生活不断改善,城市居民素质不断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高度统一的过程,即城市内涵不断提高的过程,并最终表现为城市社会化及人口的现代化。
产业化在产业经济理论中,被认为是彻底市场化的产物,并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并必然的同步发展。但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历程表明,体育产业的进程与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难以做到同步而行,这就需要我们对体育产业化本身,特别是中国道路下的体育产业化进行深入地研究。就体育产业化的基本定义“改革体育体制,使体育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充满活的新机制,使体育由事业型、公益型向经营型转变,使其能够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劳务”而言,“转变”和“能够”才是最为重要的。21世纪安徽要实现城市现代化与体育产业化的同步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必须用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去解决“转变”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并逐步达到“能够”实现的目标。
2 城市现代化与体育产业化关系探讨
城市经济学研究表明:“城市现代化进程呈现“s”型发展的规律,并根据城市化水平依次划分4个阶段。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低于30%以下时,城市文明普及率与城市化率是同步的,即城市的文明只有城里人享受;当城市化水平提高到30%以上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呈加速增长的速度;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将达到70%;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达100%。城市现代化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体系性过程。任何一种内容的转化或变迁,必然与其它内容有所关联,而且互相产生影响,且每一个方面都可以暂时领先或滞后变革,其最后的成功,则不是带动其它方面的变革,就是被其它方面的变革所促成。因此,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发展必定推动体育的产业化,体育产业化也加快城市现代化的进程,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它必将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探索和构建体育产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循环机制,在客观上已经成为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
2.1 城市现代化推动体育产业化进程 近年来,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下,以体育竞训、表演、健身娱乐和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的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已形成规模。体育消费已在城市中发展成为新的消费领域,在满足城市居民对体育的消费需求,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某一区域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中心的城市,具有着极大的聚集、扩散效益和规模效应,从而使体育产业化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找到了更为有效的发展基础和消费空间。
2.2 城市现代化为体育产业化提供有力条件 根据城市经济中心理论分析,城市之所以成为区域经济中心,主要体现在它的聚集、扩散效益和规模效应。体育产业就是在城市的这种经济中心的作用下,不断获得增长的持续动力。这是因为:1)是丰富的城市体育资源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增长空间;2)是发达的城市经济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3)是旺盛的城市体育消费需求为体育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而坚实的市场;4)城市的聚集、扩散效益和规模效应维系了体育产业化快速发展的持续动力。
2.3 体育产业化促进了城市现代化 体育作为城市现代化综合实力的标志,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建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打造了城市的品牌、提升了城市的地位、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2)是体育产业化的发展为城市经济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3)在满足城市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的同时,改善了城市的人文环境,提高城市社会文明化;4)拓宽了城市的就业渠道,为社会的安定、协调进步和城市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体育产业化与城市化这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循环体系,不仅为城市经济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是体现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窗口。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已只有一定的规模,逐步形成了城市现代化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和增长空间,而体育产业化的繁荣与发展又推动着城市化向更高层次的城市现代化发展。并且周而复始的构成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循环体系。
3 以城市现代化、体育产业化为先导,推动安徽省体育产业发展
安徽省共有不同所有制体育产业单位8597家(不含体育彩票业,下同),比2004年增加12.9%;体育产业从业人数为3.9万人,比2000年增长29.3%,占当年全省全社会从业人员的0.1%,占当年全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0.4%。2001年,全省体育产业总产出13.07亿元,比2000年增长14.“%,实现增加值5.33亿元,比2000年增长20.3%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16%,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0.47%,分别比2000年上升了0.02和0.03个百分点,体育本体产业增加值为3.16亿元,人均创造增加值为1.75万元(不包括体育彩票),比体育用品高0.72万元,比全部体育产业人均创造增加值高0.39万元,比全省第三产业人均创造增加值高0.46万元;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为20.8%,上述表现了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的魅力。而且以为推进安徽省体育产业化的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但是,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人省,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相比较,无论是城市现代化还是体育产业化和度都明显的滞后。因而,要实现安徽省“十一五”规化纲要(草案)提出的:“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大力发展体育健身、竞赛表演、体育中介为重点的体育服务业”等各项战略任务,还必须
从安徽的实际出发,以城市现代化、体育产业化为先导,推动安徽省体育产业的发展。
3.1 依靠工业化,带动体育产业化 城市现代化的动力是工业化,其实质是现代工业产方式和工业化生活方式的普遍扩散化的过程。安徽省主要城市的工业化水平不高,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但进入21世纪以来,安徽省加快了工业化进程的步伐,骨干企业快速成长,如:“奇瑞轿车,马钢集团,安徽电力销售超过200亿元;海螺集团、江淮汽车、钢陵有色、安庆石化、淮北矿业、淮南矿业、徽商集团超过100亿元。”都极大地推进了安徽省的工业化进程。这一进程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形成地域空间上的集聚扩散效益和规模效应,这极大地推动了这些企业所在区域的城市现代化,这为安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和奠定了坚实的市场依托。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经验表明:依靠工业化的发展进程进行体育资金积累,更有利于形成体育产业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循环体系。因此,加快城市的经济发展,提高现代化程度,坚定地依靠工业化,促进体育产业化的进程,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已有的区位优势、文化传统和体育的开发项目,通过城市政府的合理规划与政策创新,培育体育市场、完善投资环境、组建体育产业集团,以期扩大中心城市的体育产业规模,增强实力,创造更高的体育竞技、表演及健身服务产品效益,加速形成体育产业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循环机制。
3.2 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促进体育产业化,实现城市社会现代化 安徽省17个主要城市(指市辖区),城市化水平两极分化严重。其中铜陵市城市化水产为87.93%,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但有9个城市现代化水平严重偏低,最低的六安,市辖区非农人口仅占17.56%”。按城市化进程阶段性的“S”型规律判断,这些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尚处于初始阶段,导致了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体育产业化进程严重落后的状况。因此,要推进安徽省体育产业化进程,就必须抓住提高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牛鼻子”,在加速农村城市化和城市社区化的同时,构建体育产业化与城市现代化循环发展体系。逐步形成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体育辐射圈,省辖城市体育支撑点,县域城市体育产业链和农村城镇体育生活网。此外,城市现代化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物质要素的极大的丰富,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的不断更新,它核心是实现入的现代化。这又要求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以实现更多的人享受现代先进的大城市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人的生活质量改善和提高,满足入的身心健康的需求以及交流、学习、文化、娱乐等社会需求,进而又推动了这些落后城市的社会文明化即城市社会现代化。体育产业化则是形成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地位,升华人文精神和凸现体育与城市经济及促进工业化发展关联作用的摧进剂。3.3 以科学的城市定位,培育区域体育经济中心,实现城市经济现代化 城市现代化应是在区域现代化的基础上实现的,因为我们的现代化目标不仅包括城市现代化,还有乡村现代化。但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增长极”能量中心,在区域现代化进程中起着先导作用和全面推动作用。要发挥城市作为一个地区现代化的推动器,很重要的一直就是根据区位相对优势,合理确定在一个省、一个较大的经济区域甚至整个国家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而作为21世纪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体育产业,就必须在这个“增长极”的能量中心寻求坚实的基础和依托,并以体育竞技、表演、健身服务和体育用品、彩票、旅游等主导产业形成在一个省区的中心城市体育辐射圈,省辖城市体育支撑点,县域城市体育产业链和农村体育生活网。这对于农业和后发展的省区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安徽省城市现代化与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有三:(1)省城合肥,是现今安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经济实力最强发展基础最好的城市。同时,作为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享有更多的资源优势,且高校众多,科技人员比例高。因而,定位于安徽的体育文化中心、大力发展以创新带动体育本体产业及现代化体育服务业的中心是客观和现实的;(2)沿江的马、芜、铜等城市。首先马、芜、铜诸市城市现代化评分最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在省内居前,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其次,沿长江一线是我国的经济大动脉,是长江大三角的经济腹地,也是东部先进生产要素向西扩散的最重要的“中转站”之一。具有优势的经济区位,便于参与我国最大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进程。第二,马鞍山的钢铁、芜湖的轿车、铜陵的有色金属等形成了独特的工业优势,都在很大程度上为我省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和城市依托,便于在区域竞争中获得优势;(3)皖北的毫州、淮北。毫州地处皖、豫交界,区内的名酒、药材产业市场发展良好,也是我省著名的武术之乡,且邻区缺乏经济、体育实力很强的区域竞争对乒,人力发展民族传统项目和开发体育,健康、保健用品市场应是得天独厚。淮北地处苏、皖交界,是我省的煤、电基地,且体育基础发现代化程度较高。因而,在加快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强化城市支撑体系、做大城市规模、做强城市综合实力的前提下,致力发展体育竞技表演,健身服务等本体产业是符合实际的。
3.4 以环境质量为主,开发体育旅游休闲产业,实现城市环境质量现代化 环境质量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动安徽城市现代化务必加快城市环境质量建设。安徽省不少城市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区域较多,安徽聚集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国A级旅游区安徽省占了约46%,举不胜举的名山峻岭、青山幽谷,江河湖泊、蓝天绿水之皖风徽韵,为攀岩、爬山、动力伞、潜水等体育旅游产品提供了绝好的场所;50多处国家森林和国家古民居村落文化保护区,为自然探险、体育文化旅游产品呈献出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辽阔的长江、淮河口岸,为自然水域漂流、冲浪、橡皮艇等挑战意志极限的运动产品提供了理想的场所,这些丰富体育旅游资源决定了必须有效利用我省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保护中合理开发、有序开发,促进生态环境优势向经济优势和体育旅游优势的转化,实现体育产业化、城市质量环境质量现代化与区域资源环境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城市环境质量现代化。
3.5 整合城市体育资源,推进体育产业结构升级 在传统的体育思想的影响和制约下,时代赋予“举国体制”的新思想、新理念、新内容、新技术和新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运用。在对部分城市进行调研的过程中,较多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资金不足,咋办事情”。这说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然存在。而在东部发达的省份,生活性、商业性的体育竞技、表演、健身、体育用品、体育彩票、休闲、旅游已是各业兴旺,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并且在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地位和提高城市经济实力等方面表现了巨大的业绩。所以,应根据我省体育产业规模不大、主导产业实力不强和体育市场基础不牢的客观情况,制定符合安徽人民体育消费需求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观的,有助于提高市民素质和能够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地位的省级生活性、商业性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开发计划,以扩充我省的体育主导产业实力、稳固我省体育市场主体,培育我省体育赛事精品,打造城市品牌,并把握好发展机遇,逐步实现融入长三角地区和竞争于国内体育赛事市场中的发展目标。使其真正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4 结束语
篇10
清代实学产生于“天崩地解”的明清之交,其核心之处在于弘扬“经世致用”思想。其代表有乾嘉学派、颜李学派、浙东史学等。
(一)戴震与实学精神
戴震为乾嘉考据学久负盛名的“皖派宗师”,其最早批判儒学“以理杀人”,梁启超、称之为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先驱者”。戴震作为儒学大师,其作品突破儒学而多技术等,如《筹算》、《勾股割圆记》、《六书论》、《尔雅文字考》及《考工记图注》等,并先后校订《水经注》、《仪礼集释》、《周髀算经》、《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海岛算经》及《五曹算经》诸书,在文字、音韵、训诂及地理、数学等诸多方面成绩斐然。其学实事求是,不主一家,亦不尚博览,务为专精。
(二)颜李学派与思想
颜李学派创始人为清初北方著名学者颜元与李塨。其针对宋明理学空疏无用,提出“实学”,主张“实文、实行、实体、实用”,尤其批评理学“静坐读书、存心养性”之习惯。他认为,程朱是与孔孟对立的,所以“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认为儒学的真谛在于“申明尧、舜、周、孔三事、六府、六德、六行、六艺之道,大旨明道不在诗书章句,学不在颖悟诵读,而在期如孔门博文约礼,身实学之,身实习之,终身不解者”《存学编》卷一)。其中,颜元特别强调学习“六艺”以及“兵农钱谷,水火工虞”等生产、军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我夫子学教专在六艺,务期实用’(《存学编》卷三)。李塨继承了颜元的这一思想。
(三)赣南书院“六斋”实践
颜元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最重要实学思想体现在赣南书院“六斋”实践上。颜元批评传统教育脱离实际,批判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他十分重视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把“举人才”列为首位。他说:“如天不废予,则以七字富天下:垦荒,均田,兴水利;以六字强天下:人皆兵、官皆将;以九字安天下: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颜元规划漳南书院,陈设六斋。六斋及各斋教育内容为:文事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武备斋:课黄帝、太公及孙、吴五子兵法,并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射御、技击等科;经史斋: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诗文等科;艺能斋: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理学斋:课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帖括斋:课八股举业。他推行“习行”教学法,“觉思不如学,而学必以习”,将家塾之名由“思古斋”改为“习斋”。另外,他还重视农业知识的传授以及注重劳动教育。
二、清代前期传统职业教育矛盾发展
(一)专科学校缓慢发展与天文学突破
清代职业技术专科学校发展比较缓慢,基本处于衰落状态,主要有算学、天文历法以及医学。唐代与宋代专科学校多样化与活力荡然无存。康熙九年设置算学,康熙五十二年在畅春园蒙养斋设立算学馆。乾隆三年,在钦天监附近处专设算学一所。由于算学规模小因此隶属于国子监,称国子监算学,限制了算学独立发展。清代医事制度多沿袭明朝旧制。与算学与医学缓慢发展比较,天文学取得突破,中外天文学家共同编著出2部优秀历书,制造了10架精密的天文仪器,编撰出详细的仪器说明和3部全天星表专著,使中国古代天文学得以向近代天文学演变。
(二)农业职业教育发达与实用技术局限
清代农业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为政府与官员劝农教化。尤其康熙帝在位,颁布《劝垦章程》,重视“耕籍礼”。另外,各地官员在优良品种与技术推广方面成绩显著。如在康熙帝曾将双季稻的栽培,推广到江北部分地区。间作套种技术,如麦豆间作、粮菜间作、稻豆间作、稻肥套作、麦棉间作、桑菜套作等,生态农业技术,如苏南地区的粮-畜-鱼-果-菜综合经营,浙北地区的粮-畜-鱼-桑-蚕的综合经营,以及珠江三角洲的桑鱼、果鱼、蔗鱼等的综合经营等。
清代农业职业教育著作极为丰富。王毓湖《中国农学书录》加以清点,其中清代农书有200种,占全数的36.9%。但清代农业职业教育完全以技术为核心,这对于农业科学研究进展不大,还逐步制约了农业技术的跨越发展。
(三)手工业职业教育衰落与行会技术垄断
明末清初,因长期战乱,手工业生产也遭到严重破坏。至康熙中期以后,手工业才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清代前期和中期的矿冶生产,比之明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云南铜矿的发展最为突出。清代的棉织业在江南一些地区也日益发达。棉纺织工具有显著改进,如上海的纺纱脚车,可“一手三纱,以足运轮(名脚车),人劳而工敏”。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整个清代景德镇始终保持着在中国的瓷都地位,而清代的民窑器则最为丰富多彩。另外,清代酿酒技术、种茶技术、编织技术等皆有所发展。自明代起,官府手工业艺徒制度开始衰落,清代亦为如此。行业会馆出于行业利益学徒制对招收徒弟的年限和数额都有严格的规定,限制了技术传承。
(四)传统商业学徒特色与现代商业萌芽
清代前期,商业贸易十分繁荣。如明清之季山西商人,特别是祁县、太谷、平遥一带的晋中商人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他们甚至将商贸生意做到了外蒙和俄国。晋中商业大贾有祁县的乔家、渠家,平遥的李家、毛家,介休侯家、冀家,榆次王家、常家等。因此,晋商学徒亦有代表性。殷俊玲教授在《晋商学徒制习俗礼仪初考》一文中剖析了学徒制中的习俗和礼仪尤为严谨有序,其三个环节学徒入门前的考察习俗、学徒请进后的培养礼仪、学徒出班前的考验皆极为严酷,如“苛刻”日常生活礼仪技能训练,初学“小官”规矩,写字、珠算等商业基本技能训练,以及更高规格票号、钱庄、当铺等学徒的专业技能培养等以及严酷的如学徒入号必须满十年才能探亲的规定等。严格学徒为晋商发展提供了优秀人才支持,面对近代工商业发展,此学徒制应逐步改进,如人性化与素质全面发展等。
三、清代前期职业教育现代化因素生长
(一)清代前期帝王自身对科学爱好与态度清代前期几位皇帝均对于科学技术持肯定与支持态度,其影响了当时的风气。如第一位皇帝顺治对于汤若望等渊博学识之人极为重视,多次向他进行天文咨询,并赐予“通玄教师”的称号。康熙帝自身爱好科学,其为弄懂天文学,自幼热心向传教士学习天文和数学,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能亲自参加科学研究实验,具有一定的天文学造诣。除颁布《康熙永年历》,编著《历象考成》和《数理精蕴》等书籍,康熙个人还著有《量天尺论》和《三角形推算法论》等书。乾隆帝对天文工作也非常重视,《历象考成后编》和《仪象考成》星表也是在他主政时完成的。
(二)西方传教士对西方天文学的传播与影响
清代尽管从整体上轻视科学与技术,但天文学则属于特殊领域。康熙曾经说过:“唯西教士能通晓科学,故国家起用彼等。”1682年南怀仁的《致欧洲耶稣会士书》也曾指出:“凡擅长于天文学、光学、静力学、重力学等物质科学之耶稣会士,中国无不欢迎。”清前期引进的汤若望、安文思、南怀仁、闵明我、徐日升、白晋、张诚、郎世宁等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特别是从汤若望献历开始任钦天监监正后,先后有近百位传教士在钦天监服务,其中有20余人担任过监正(初称治理历法臣)或监副,负责业务工作。他们自然成为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者,对中国古代天文学乃至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教师身份“科技”幕僚现象出现
中国历史上充任幕僚皆为儒家文士。清代出现了教师身份的“科技”幕僚,如著名水利专家陈潢被靳辅聘为幕僚,协助治河工;著名文学家,在医学、农学、天文学都有所涉猎的蒲松龄,曾任宝应县知县的幕宾等等。清代最大的官僚学术幕府是阮元幕府。有学者统计,曾在阮元幕府游幕的学人达120余人。另外,还有一种特殊形式的幕僚即以教师身份进入大官僚的府中,其地位甚至高于普通幕僚。如梅文鼎做过大官僚李光地、裕亲王的“西席”。据笔者统计,在清代做过幕僚的知名科技专家达128人。科技幕僚取代传统文人,凸显出社会对于科学技术人才的需求。
(四)科举考试以“特科”选择通才
至于清代,科举考试增加特科如“博学鸿词科”、“经学特科”、“孝廉方正科”等。乾隆元年又举行“博学鸿儒科”。另外,康熙十七年开博学鸿词科时,只要内外大臣荐举,不分已仕未仕,均在殿廷召试,只要有些声望的一律录取。在取中的50人中,有“名士”朱彝尊擅长食品科学、医学、著有《食宪鸿秘》。汤斌曾任工部门尚书、潘耒擅长历算之学,纂修《明史》、主纂《食货志》等。特科取材多科技之士。这些以经学为主的“通才”对于教育目标引领具有一定意义。
四、清代前期职业教育现代化推进思考
(一)传统职业教育与近代工业萌芽不适应
上文所述,传统职业专科学校缓慢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技术的局限性、官府手工业艺徒制衰落等皆表明传统职业教育与近代工业萌芽不适应。另外,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即产业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因此,伴随生产方式的大工业化来临,其人才培养方式、规格必相应改变,如清代行会对于行业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但行会一种排他性很强的经济组织,它的结构具有强烈的封闭性。如苏州线业中,张金业不得兼营金线业,金线业亦不得兼营张金业。各分界限,泾渭分明,这进一步造成了城市工商各业彼此之间的对立和隔离状态。与行会相伴随,会馆学徒制度亦趋向保守。近代工业需要近代职业学校培养科技人才。
(二)科学承载技术与中国式科技走向衰落
清代除农业以外,其他诸多领域的科技已经衰落明显。这种衰落是必然的。因为作为农业文明的国家,中华民族最早为人类科技做出了诸如四大发明巨大贡献。但中国科技模式以技术见长,对于科学的理论较少涉猎,尤其是基础研究更是如此。因此中国多能工巧匠而缺少如亚里士多德式的为学科分类的人。不难看出,在职业教育没有纳入正规学校教育但技术传承以学徒制等方式在民间有效传播。技术传承依托生产实践,而科学尤其基础科学对于载体要求更为复杂。没有科学进步,技术发展必将受到制约。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