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诊断要点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5: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吸系统疾病诊断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要点

篇1

【关键词】中职;解剖学;教学;分析;探讨

中职解剖学基础教学课程中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且教学数量被过度重视,教学质量则会被忽视,课时数量缩减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准则相违背,此时中职教师应该正视中职教学现状,不仅要向学生教授课本知识,还应该在立足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逐一举例,做到言传身教、授之以渔。中职解剖学基础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对基本教学内容和基本临床护理操作知识等熟练掌握,之后在此基础上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以至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一、解剖学基础教学中,应对运动系统体表骨性知识和运动系统肌性知识等进行重点讲解

众所周知,人体中有206块骨和大约600多块骨骼肌,中职解剖学基础教学中,教师不必对所有人体骨和人体骨骼肌进行全面系统介绍。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应对各个小结中骨性标志知识和相关肌性知识等进行重点讲解,此时教师需要讲解的主要内容包括露骨骨性标志和躯干骨骨性标志以及对应四肢骨骨性标志等。颅骨骨性标志主要有枕外隆突、乳突、下颌角、翼点,躯干骨骨性标志则分为第七颈椎棘突、胸骨角、剑突、全部胸腰椎棘突和肋弓,四肢骨骨性标志与前者不同,其主要分为肩胛骨下角、桡/尺骨茎突、髂嵴、髂前上棘、耻骨结节、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

应该了解到,全身肌性标志有咀嚼肌、胸锁乳突肌、胸大肌、腹直肌、肱二头肌、三角肌、股四头肌、臀大肌、小腿三头肌。上述人体骨性标志和人体饥性标志均在整体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起到辅助定位作用,可以对人体深部器官位置和血管以及相应神经走向等进行准确判定,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穿刺定位提供科学合理依据。中职教师在教授解剖学课程时应对每个课时进行详细教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从自身部位中找到正确位置,这样即可有效联系到临床实践,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若找到体内三角肌且同时指出人体肌肉注射正确部位即为人体内部三角肌中部,通过此种方法能够有效突出此类标志的重要性,以便使学生能够深刻记住这类知识。

二、人体器官形态结构和功能以及与相应临床护理流程相结合

此条中首要一点就是将人体消化系统、人体呼吸系统、人体泌尿系统、人体生殖系统中各个人体器官形态结构和人体器官功能相互联系,在此前提下将人体器官功能和临床护理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将学习顺序安排妥当,为后续解剖学知识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在四大人体系统教授过程中应该将人体器官形态结构―功能―临床护理相结合的课时教学放在第一位,教师在人体器官形态结构讲解时应将人体脏器体表投影知识等进行重点讲解,进而联系临床以至能够为护理诊断工作提供科学化依据与合理化依据。

1.顺序教学法

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顺序教学方法,此方法对学生掌握以及有效吸收知识更为有利,且使学生在课程思路方面更清晰,掌握更牢固。人体消化系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按照器官顺序进行讲解,其基本教学顺序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教师在讲授此类知识的同时也应重点讲解人体脏器形态结构知识和人体脏器功能知识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等。胃壁结构特点教学中,胃底腺主要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之后在此基础上会适时参与蛋白质分解功能,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胃底腺壁细胞会分泌出盐酸和内因子等物质,此时盐酸则具有杀菌功能和激活人体胃蛋白酶原功能,内因子会对将回肠维生素B12吸收效能提升到最大限度,教师要将临床护理进行课堂教学融入,当胃粘膜出现损伤状况时,胃酸分泌会有所减少且会出现消化不良等状况。细菌生产繁殖会使人体胃酸分泌过多,会侵蚀胃和十二指肠等部位致使溃疡病状等产生。

2.脏器大体形态结构基础教学及体表投影基础教学相结合

人体重要内脏形态结构知识讲解和相应人体体表投影讲解等显得尤为重要,便于内外科护理系统疾病诊断教学和系统疾病护理教学等,内脏体表投影记忆工作也会从中受益,内外科护理疾病诊断效率和诊断质量也会有所提升,二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和关系,这也是解剖学基础教学得以长足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单就人体脏内结构与人体内脏功能而言,人体器官毗邻压缩则最为适宜,综上所述,中职教师在讲解解剖学知识时要侧重于内脏大体形态结构知识教学及人体体表投影知识教学等,在消化系统中胃、十二指肠、阑尾、肝脏、胆囊、胰腺的大体形态结构和体表投影;在呼吸系统中肺的大体形态结构和体表投影;泌尿系统中肾、输尿管、膀胱的大体形态结构和体表投影;生殖系统中、输精管、前列腺、卵巢、输卵管、子宫的大体形态结构和体表投影。

三、人体神经系统教学和人体脉管系统教学综述

1.人体脉管系统教学要点分析

应按照以够用教学原则进行中职解剖学基础知识教学,人体脉管系统检测时,护理专业学生和专业临床医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别,中职护理专业需要重点掌握好人体全身血管分支和具体浅表静脉走行,细小人体血管动脉血分布知识和人体静脉学收集范围知识等,教师只要稍有提及即可,在教学中插入护理常用静脉注射部位及动脉止血部位,动脉血压的测量,丰富课堂教学。而对于心脏,在讲授中需侧重于讲授心脏的大体形态结构、入口与出口及心脏的体表投影,这样可以为临床护理内、外科心脏系统疾病的讲授打下基础。

2.人体神经系统教学要点分析

应该了解到,人体神经系统知识对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而言极为困难,本人从多年教学经历中发现,在进行解剖学基础教学中不能对人体神经系统知识进行盲目讲解,这样就不会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和预期教学质量,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会屡不清头绪,基本知识也会难以掌握。教师在讲解人体神经系统内容时应对中枢神经系统答题形态和对应概念着重讲解,不必拘泥于临床护理关系知识讲解中,脊髓内上、下行纤维素知识、脑干内的神经核团知识、内脏神经、脑和脊髓传导通路知识等通通可以略讲,要详细介绍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及周围神经的主要分布,这样就使神经系统一章浅显易懂,有利于学生记忆深刻。

结束语

解剖学基础课程是我们在进行整体中职护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从实际角度而言,其实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解剖学基础教学内容应该与具体临床护理需要等教学知识紧密相连,最为常见的即为护理注射技术教学、穿刺技术教学、插管技术教学和急救技术教学以及相应诊疗技术教学等,上述教学内容教授过程中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应用到解剖学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临床护理路径; 干预

中图分类号 R56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9-0106-03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生率极高,为肺组织终末支气管远端充气过度、膨胀过度形成容积增大,其弹力减退而形成的疾病。大多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其他慢性肺疾病、支气管炎发展后形成[1]。患者主要有咳痰、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甚至可能出现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危及生命。临床治疗难度大,甚至可能造成生命危险。针对患者病程及病情发展程度不同,需要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机体康复,对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中,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3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诊断标准[2]。将9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61~79岁,平均(71.2±5.6)岁,合并肺部感染21例,肺心病9例,单纯肺气肿17例。对照组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60~80岁,平均(70.7±5.2)岁,合并肺部感染20例,肺心病11例,单纯肺气肿16例。纳入标准:自愿参与本组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疾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心、肺、心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性疾病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给予一般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及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建立护理路径小组 根据患者疾病特点及患者具体情况,组建护理路径小组,护理组长、责任护士与护士长均积极参与。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制定护理程序,制定护理实施流程,对护理实施日程进行安排[3]。同时做好对患者检查、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等各项护理工作分配,并对日程进行计划和安排。

1.2.2 护理路径内容 (1)入院1 d:为患者实施入院指导,介绍医院的住院环境、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师,医院的管理制度等,促使患者可多了解医院情况,消除陌生感;通过与患者交流,对患者心理及生理状况做大致评估。(2)入院3 d内: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机制及发病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告知患者各项检查的目的,相关注意事项,如何与临床配合等,促使患者对疾病有进一步了解。在口头进行健康宣教的同时,也需要发放健康手册,设置健康专栏等,对疾病相关知识进行介绍。(3)住院期间:将讨论、示范、讲解等方式结合,促使患者与家属能够对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加深了解。向患者讲述雾化吸入药、氨茶碱、孟鲁司特钠等药物的用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随天气增减衣物,适当运动,指导患者肺功能锻炼、吸氧,促进患者排痰,指导排痰技巧。(4)出院指导:出院3 d内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纠正不良习性,指导相关注意事项。加强实施健康宣教,告知患者保持清淡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食物,提高机体免疫力。

1.2.3 护理路径的实施 对于护理干预路径实施质量,可通过建立质量监控小组进行监督与指导,小组成员包括主管医师,护士长等,通过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提高实施质量。同时,护理干预路径采取分工合作模式,通过各级护理人员共同完成,加强协作。对于本组所选患者,相关护理人员在其入院时,需做好宣教工作,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护理路径相关流程,并对细节进行说明,建立良好护患观察,保障患者护理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采取自制调查表,比较患者健康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情况。对患者干预前后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74%(45/47),健康知晓率为91.49%(43/47),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2.34%(34/47),健康知晓率74.47%(35/47)。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FEV1及FEV1/FVC比较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FEV1为(74.9±5.3)L,FEV1/FVC为(67.1±3.8)%,均高于对照组的(62.3±3.1)L、(58.2±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的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1.23±3.61)d,住院费用为(4322.51±123.52)元,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4.68±4.56)d,住院费用(6242.32±136.54)元。观察组上述指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致死率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4]。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主要为终末期肺组织支气管远端部分膨胀或过度充气,导致肺组织容积增加,并使肺组织弹力减退而引起的,其发病较缓,且病程迁延,治疗难度大,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且随病情发展,可能会导致患者呼吸系统衰竭,造成死亡。

大多数患者病程较长,必须长期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给予良好的护理措施,是协助患者完成治疗,改善预后的关键。临床护理路径为有计划、预见性实施护理的最新护理模式,针对患者需求,制定护理目标,从而激发护理人员积极性,也能使患者获得更多健康教育时间,加深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的了解[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及健康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

同时有学者认为,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实施,可有效针对患者病情,制定有计划的护理措施,可避免护理人员盲目性,能有效改善症状,促进患者恢复[6]。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肺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评估,从而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护理路径方案,确保护理有计划执行,从而减少医疗资源浪费,避免不必要住院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

综合上述,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方案护理,可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英,张美萍.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护理[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24(11):205,213.

[2]赵珍.32例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J].中外健康文摘,2012,25(38):404-405.

[3]么燕芬,贺英.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的诊治与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7):125-126.

[4] Pauwels R A,Buist A S,Calverley P M A,et al.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4,163(5):89.

[5]张志英,安娟,卢亚玲,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331-332.

[6]上官兰.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9):90-91.

[7]赵文英,王国花,洪静宜.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