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丹阳市农业委员会,丹阳 212300)
(Danyang Agriculture Committee,Danyang 212300,China)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质量问题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农产品质量问题日益严重,相继出现了多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比如2008年的奶粉内添加“三聚氰胺”事件等,因其涉及范围很广,受害者众多,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严重破坏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形象,因此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我国相关部门的当务之急。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in China, the quality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get widespread attention by everyone. Especially since the 1980s, the quality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are more and more serious, many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accidents have appeared. For example, in 2008, the incident of adding "melamine" to milk caused the extensive concern of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at home and abroad, serious damaged the image of China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or the wide range and numerous victims. So, it is an urgent affair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or China′s related departments.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策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quality and safety;problem;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8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163-02
作者简介:张鑫(1986-),男,江苏丹阳人,初级职称,研究方向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0 引言
所谓“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团结,它是整个人类生存的基础,必须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但不可否认,我国当前的农产品质量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化学添加剂超标、重金属超标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如此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团结,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类农产品污染问题:
第一,化肥、农药等残留污染问题。在过去五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农业取得了飞速发展,随之增加的还有农业化学投入品,并且由于很多客观原因的限制,我国现阶段所使用的农药很多都是属于有毒有机物,甚至有些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长此以往下去必将危害大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第二,化学添加剂超标问题。我国化学添加剂超标问题突出表现在不少菜农为了争取果菜早上市大量使用催生剂和激素,不仅造成农产品的口感很差,更严重的是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此外,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存在加工时使用国家禁止的添加剂的行为,对整个农产品加工行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第三,重金属超标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产品受到污染的概率也比过去大大增加了,重金属超标可能会引起急性中毒,也可能会造成慢性健康危害,其中急性中毒主要是铅、砷等有害物质污染造成的,慢性健康危害主要是少量化学污染长期通过食物进入人体造成的。
2 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
2.1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2.1.1 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
第一,提高农业标准化意识。首先农业生产者要从根本上意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和提高农业标准化意识,只有从心理上接受和采纳农业标准化意识,才能付诸于行动,有效地提高我国的农产品质量。第二,完善农业标准化机构。从根本上真正意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之后,应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逐渐完善相应的质量监管机构,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同时还应该给相关部门增加经费,使其有能力组建优秀的团队,配齐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设备,真正地促进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第三,加强领导,建立农业标准化责任制。应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考核指标体系,全面考核农业标准化的各个环节,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第四,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强化有关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经济全球化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农业也应与时俱进,积极与国际接轨,采用国外先进标准,不断强化有关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
2.1.2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尽管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依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不可否认我国的相关检测体系总体水平还很低,现阶段还主要是以终端产品的目的性监测为主,甚至有的农产品未经检测就已经上市了,面对上述诸多情况,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是当务之急,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扩大相关投资,保证相关部门具有足够的资金正常运行;二是加强相关人员的职业素质,保证每个在职人员都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自身的岗位;三是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尽量加大检测频率,及时上报相关数据,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
2.1.3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有时在具体的农产品质量案例中,工作人员发现有些农产品已经发现了质量问题,但是由于无法获悉农产品的来源,尽管可能伤害到了某一些人的生命健康,但是只能不了了之,无法追究责任,也无法追回该批次的产品,后果严重,因此,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至关重要,通过实行严格的户籍编码制度,一户一码,编码详细记录了农产品的相关信息,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2.1.4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流通体系
农产品是一种实效性很强的商品,必须在一定的周期内将其卖出去,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流通体系,同时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长此以往下去,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农户收入,更有利于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
2.1.5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环境也越来越污染,农业生产中正应用着越来越多的农药、添加剂等,这已经成为了当代农业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此景,我国相关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只有先对可能出现的农业风险进行一个评估,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进而实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1.6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体系
一方面严格投入品登记管理。对农药、兽药、肥料等投入品,国家实行审定登记制度。只有严格经过国家审查试验、评估分析并取得批准文书后,才能生产经营,取得市场准入资格。确保其安全有效使用。对限用投入品当前管制措施主要是实名制购买和建立销售台账实行追溯管理。销售台账必须详细记录购买者姓名、住址、用途等事项并签字确认。另一方面加强投入品使用管理。禁止使用任何国家明令禁止的产品,严格依照相关的规范标准使用投入品,禁止超量使用。
2.1.7 建立和完善高效的产地环境安全预警系统
建立和完善高效的产地环境安全预警系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防御能力,主要包括食物环境质量监测、农业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等。
2.2 改革并完善政府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体制和机制
2.2.1 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第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示范;第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人才的培养力度;第三,加强领导,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制;第四,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基金;第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2.2.2 严厉打击违法生产和经营主体
相关生产和经营主体都必须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自身的责任范围内坚持拒绝和禁止农产品违禁品进入市场,一旦发现违法生产和经营主体,必须进行严厉打击,严格依照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处罚,不能徇私舞弊,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真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2.3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建设
要从根本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必须对农产品实现全过程监管,即实现对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监管,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通过对农业人员进行农技培训,加强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农业技能,使其真正的意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具备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能力;二是相关检测部门应认真负责,组建专门的团队负责监测农产品质量,不定期的对农产品进行检测,不能徇私舞弊,不能知情不报,一旦发现违法生产和经营主体必须进行严厉打击;三是监管人员要经常深入到生产者中间,多了解、多询问、多查阅有关生产记录或档案,发现违规生产,要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置,必要时,可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2.2.4 改革地方政府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体制和机制
第一,立法理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明确监管主体的职责和权利。第二,整合区域监管,发挥监管合力。若监管资源有限,为实现资源利用的价值最大化,应整合城乡监管,通过发展农村社会中间组织,在农村形成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的辅助管理主体,可以在深层次上整合城乡监管。第三,协调部门监管,降低监管成本。实现农产品的全过程监管,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协调监管,只有各个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同时加强合作,才能有效降低监管成本。
3 应用效果
湖南省祁阳县各级农业部门立足法定职责,认真落实上述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诸多对策,通过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改革并完善政府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体制和机制,有效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多年来祁阳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总体稳定在96%以上,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4 结论
通过落实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多项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重金属超标、化学添加剂超标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和全民性问题,凭企业或个人的力量并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有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提高民众认识,整合全社会的可用力量,共同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罗学超,李杰,郭振华,龚金龙,周小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因探析[J].农业与技术,2008.
[2]梁秀福.为南南合作争光 让中国技术出彩——记丹江口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曾凡成赴塞内加尔开展南南合作水稻技术援助的事迹[J].基层农技推广,2014.
[3]邹积慧.浅谈强化黑龙江垦区农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问题[J].农场经济管理,2011.
[4]雷百战,郑玉燕,肖广江.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场经济管理,2011.
篇2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测,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避免药物残留超标和添加剂超量等,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存在纰漏,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建设对策,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水平和质量,更好的为农产品质量监督服务。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问题;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54
当前农产品种类日益丰富,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而随着土壤、水质、环境等污染严重,农产品的质量受到极大的损害,且受利益的驱使,不可避免的有人会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添加农药、化肥,促使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病虫害,同时还添加了定量的生长调节剂,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市场农产品调查中大部分的农产品都含有超标的药物残留,居民食用后便可对身体健康等造成不利影响。国家出台了农产品质量检测法规,并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针对检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不健全
在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中虽然配备了检测仪器设备和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对蔬菜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和定量检测等,并要对农产品所处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检测。但这些设备配置在基层县市并没有进行配置,或者配置的数量较少,检测设备较为落后,缺少高精度、高新技术的检测仪器,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低。
1.2 缺少专业化的检测人员
人员缺失是检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检测人员并不是专业的检测人员,而是从其他专业转业过来的,缺少专业的检测技术和知识,后期又缺少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检测人员工作能力受限。
1.3 检测量较大,检测成本较高,经费不足
当前由于社会各界和政府等对农产品质量检测不够重视,对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投入成本不足,经费不足加上检测量的增加,严重影响到检测工作的开展,阻碍了检测工作的进步,检测效果也大受影。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内容单一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仪器陈旧,检测项目仅限于对氨基甲酸脂、有机磷、有机氯等药物的残留进行检测,仅限于定性检测,定量检测难以实现,覆盖面小,检测范围受限制。加上缺少大型的农产品集散贸易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缺少对农产品质量检测的宣传,农产品法规不健全,使得监测工作的进行缺少足够的法律依据。
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应对策略
2.1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体系
加大对农产品检测设备的投入,打造专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和团队,并配置专业的工作人员,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2.2 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
建立农产品检测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监控和监督。对于药物残留超标和添加剂过量的农产品需要进行处理,杜绝存在质量安全的农产品流入市场。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培训和教育,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提高其专业检测水平和综合素质。
2.3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绿色无公害技术
提倡应用绿色农产品种植和生产技术,最大程度上降低药物残留的程度, 对农资市场中的农产品进行彻底清查,在生产、运输和储存过超中能够都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4 督促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和监管
从农业、工商、质检和监管等部门入手,与不同的部门联动,共同监督农产品的质量动态,实现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并要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的相关法规法律等,让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多的为人们提供放心的健康农产品。
3 讨论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水平关系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等至关重要,必须要高度重视,从本质上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的建设,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重要性意识,并要严格遵守检测的相关规定,按照规范对需要检测的农产品质量进行检测,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让人们食用放心、健康的农产品。
篇3
关爱生命,关注健康,关心舌尖上的安全,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特别是近些年,国家对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田头到餐桌,如何让人们吃上放心的农产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
监管现状
1.成立基层监管站和监管队伍。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中央和各级部门的高度关注,从上而下陆续成立了相应的监管部门和检测中心。棠张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也在2013年开始挂牌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配备了2-3名监管员,每个村配备1名协管员,协助开展工作。
2.配备成套的办公设备和检测设备。
政府给监管站配置了办公室和农残检测室,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给配置了电脑、农残检测仪、检测试剂、振荡器、冰箱、电动车等检测设备和办公设备,使监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确定具体的监管对象。
基层监管站将辖区内的部分种植企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作为监管对象,对监管对象全面建档,进行督查巡查和农残检测等。
4.监管工作常态化。
在宣传培训方面。通过媒体宣传、室外宣传,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召开会议,举办村级协管员、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企业、蔬菜科技示范户等人的培训班,提高监管对象和协管员的综合素质。
在督查巡查方面。针对辖区范围内的监管对象,基层监管站定期组织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辖区内农产品质量监管对象巡查覆盖率达100%,实行全覆盖。
在农残检测方面。基层监管站在各种农产品上市期间,采取监管站下去抽样和基地送样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抽取即将上市的农产品进行农残检测,对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禁止上市。
在网上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应用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对监管对象实现监管巡查、检验检测、宣传培训、监管动态等信息实时联网,及时上传。
在“三品一标”质量体系认证方面。落实“三品一标”农产品包装标识制度。对辖区内“三品一标”获证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并指导做好新认证和复查换证工作。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实现安全监管的提档升级。
存在问题
虽然基层监管站能开展一些工作,但还是存在着很多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和隐患。
1.监管人员不足。虽然基层都挂牌成立了监管站,但很多监管站几乎都是由原来农技中心的人员组成的。由于不是独立机构,监管员大多是身兼数职,工作开展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仅靠监管站的一两个人远远不能满足监管市场的需求。
2.监管经费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面广、量大,无论是生产基地的硬件建设,还是监管机构的日常工作经费,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几乎没有经费。
3.监管范围狭窄。由于人员和经费的不足,基层监管站只能选取辖区内的一小部分种植企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作为监管对象,对他们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管,而大部分的分散种植户、田头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都无人监管,存在很多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4.检测水平有限。由于上级给基层配置的农药残留检测仪只能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其他的农药激素都检测不出来,检测水平受到限制。
5.百姓J识不足,很多老百姓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源于传统用药思想的影响,许多农民还习惯用一些高剧毒农药,担心高效低毒农药打不死虫。而开放的农资市场正好迎合了老百姓的这种心理,要啥有啥,应有尽有。农资经销商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常常是多种药物叠加使用,造成药物积累,加重对人体的危害。
对策探讨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在源头,关键在生产。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特提出如下监管策略。
1.创新工作机制。从上而下的行政领导真正重视起来,而不是仅仅拘泥于形式。建立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制度、应急处理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2.成立独立的监管队伍,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向畜牧兽医站那样,把监管站和农技中心完全剥离,单独开展工作,不受农技中心的制约,充分调动监管员和协管员的积极性,真正形成镇村两级网格化监管格局。
3.监管经费到位、专款专用。上级财政把监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包括监管工作中的各项费用和协管员的工资都真正纳入上级财政预算,由上级财政直接拨款到镇监管站,再由监管站统一支配,以利于各项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4.扩大监管对象的范围。对种植企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田头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实施全面监管,不留死角。并在这些地方都分别设立农药残留检测室,定期抽检各类蔬菜的农药残留,对农药残留超标的禁止上市,让人们吃上安全放心农产品。
5.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培训,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通过媒体宣传、室外宣传、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人们自觉去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秩序,从我做起,禁止使用高剧毒农药,严格安全间隔期。
6.全面推行标准化无公害栽培技术。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控措施,尽量少用药,不用药。多用有机肥,少用化肥。提升产地环境,防止环境污染。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和农产品生产过程,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农业投入品进货和使用记录等标准化生产档案,确保生产规范化。
篇4
1.加强领导,完美监管体系建设
为了抓好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确保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业局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并将其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一是成立了梨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农业局局长孙德智挂帅,抽调了能源、植保、农业总站、绿办、种子管理站、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等站所主要领导建立了了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工作人员都是农业局各站所的主力人员;二是结合梨树县实际情况,研究确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方案,并下发到各个乡镇农业站及相关科室和单位,做到“五有”,即有阶段安排、有重点活动、有检查指导、有责任追究、有总结提高,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2.发挥农业专家作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
按照省农委《关于组建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的通知》要求,建立了梨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由能源、植保、农业总站、绿办、种子管理站等单位具有高级农艺师以上职称的39名科技人员组成。其中农产品质量等综合性问题8名,农业投入品、农产品及其产地环境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及风险评估等问题4名,农产品产地环境生态安全控制等相关问题4名,农业投入品(种子、肥料、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植物安全性保护等相关问题8名,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等相关问题6名,蔬菜、水果、食用菌等相关问题8名,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等相关问题6名。专家队伍的建立,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3.打牢基础,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
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意见》(农质发〔2011〕7号)文件要求,以及省农委《全省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实施方案》(吉农质字〔2011〕422号)的通知精神,在全县乡镇农业站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不增加人员、不增加编制),每站确定两名人员,一名站长、一名工作人员,各乡(镇)农业站全部挂上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的牌子,并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真正扎根基层,服务百姓。
4.加强培训,提升农产品重量安全认知度
为了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者质量安全意识,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一是着重在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区域等方面,以农药(尤其是禁用高毒农药)化肥安全使用、环境防控、农业标准化为重点,对全县20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人员、绿色无公害生产企业、基地负责人、农药经营业户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400余人次。通过培训,使广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人员深刻了解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从生产源头控制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了重视农产品质量和维护公众健康的意识。2012年11月6日,局全体执法人员参加了省农委组织的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听取了国家农业部政法司立法协调处、农药检定所农药监督处、政法司执法监督处、监管局监管处等多位处长就农业法律法规、农业案件的分析讲解,使执法人员在法律、法规适用、农业行政执法程序掌握、行政处罚案件注意事项等多方面受益匪浅。二是通过农业科技专家热线0434-5232110接受群众咨询,向农民传授农业种植技术,宣讲《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教育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自觉抵制高毒高残农药,按照有关规定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业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组织农业专家到蔬菜大棚集中区、“三品”生产基地围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无公害蔬菜生产等进行技术指导,并向农民推广高效、优质、低毒农药,为“三品”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
5.强化措施,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整治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主要针对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投入品重点突出问题进行进行了整治。累计下乡检查农资市场69场次,出动执法人员320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业户376户,清缴虚假宣传单宣传画500余份,办理违法案件22起(其中种子案件18起、肥料1起、农药3起),移交县公安局经侦大队1起(为榆台东亚种子经销中心出售的假种衣剂案,给农民造成损失近100万元,涉案金额较大,经营方没有赔偿能力),罚没款总计44643.5元,挽回农民经济损失30余万元。通过严格的市场检查,从源头上遏制了未审先推、假冒伪劣种子流入市场,杜绝了虚假宣传、夸大宣传,诱导农民做出错误选择农资的问题,提高了广大经营业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增强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有效的保证了全县农业投入品安全。
6.广开渠道,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
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月活动,采取了灵活多样宣传方式,广泛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一是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积极宣传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举措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果,监督抽查信息,对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惑答疑。在梨树农网上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信息,并上报市农委4条有关农产品质量方面的信息。在梨树电视台上做了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专题节目,由农业局局长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讲话;二是采取组织街头宣传咨询、悬挂横幅标语、张贴宣传画、设立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其中组织街头宣传3次、人数达800人次,悬挂横幅标语22幅,张贴海报200张,设立宣传咨询台1个,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出动宣传车一台。同时深入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五进活动,分别走进春阳社区、梨树县第四中学、聚隆集团、梨树镇西平安村等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做了广泛的宣传,使广大群众进一步认识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普及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促进了公众树立健康饮食理念,提高了群众的消费信心。
7.强化监管,规范“三品” 认证企业生产
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专项监管。梨树县成立了“三品”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人员对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进行督促检查。按照计划方案,分别对小城子镇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十家堡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喇嘛甸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胜利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以及天禾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达龙养殖有限公司、聚龙集团等绿色食品认证企业进行了检查。检查方式以座谈汇报和深入生产基地检查为主,重点检查了企业生产记录档案管理、生产操作规程的遵守情况;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情况;产地周边环境污染情况及包装标识的规范使用等情况。听取了各个基地和企业的生产情况汇报和对“三品”认证管理、发展的相关建议,现场检查结果表明,全县“三品”的生产过程及记录等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保证了“三品”的安全生产,维护了“三品”的形象和公信力。
篇5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美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定;惩罚性赔偿制度;启示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身体健康。美国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认识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管理经验。美国于1996年制定了《食品质量保护法》,对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门进行了全面的规定。我国近年频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信任危机。鸭蛋里的“苏丹红”、水果中的“膨大剂”和工业蜡,乳品中的“抗生素”,乃至蔬菜中残留的农药、杀虫剂,无一不冲击着消费者脆弱的神经。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社会的和谐稳定,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先后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对相关问题作出了规制。尽管中美两国国情不同,但美国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都值得我国借鉴。
一、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科技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2010年初,海南省被查出生产有国家禁用剧毒农药残留的豇豆,剧毒农药为水胺硫磷、甲胺磷。据调查,这些剧毒农药来自上海和湖北,由于这些农药价格是其他农药价格的1/5,杀虫效果又好,所以当地农户选择购买并使用于豇豆上。很多技术工人上岗前要经过系统的技术培训,掌握相应的技能。可是农民却只能靠经验进行种植,并且村里从来就没有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过技术培训。至于什么作物应该施加什么样的农药和肥料,往往是听从零售商的推荐。虽然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使用了剧毒农药并导致消费者产生严重的损害后果,但事实上农民也是其中的受害者,海南的豇豆销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并且这种负面效果会持续发酵,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在这个事件中,要追究生产并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剧毒农药的企业的相关责任,以及当地监管部门的责任。无论这种损害后果是由于农民缺乏相关农药知识,还是贪图便宜,抑或盲从销售人员的推荐,都说明了加强对农民培训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对农民遵守国家法律以及加强道德修养等方面进行教育,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民使用农药知识的培训刻不容缓。
美国1914年通过的《史密斯-利弗尔法》规定,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由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共同合作办理,州立大学负责执行、评价各项工作计划,指导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虽然逐步开展,各农业院校、农技站也派出相关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但是很多仍然偏重于形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种植知识和技术的不足。而且,农业技术推广追求的目标比较单一,往往更偏重于种植物产量的提高,而忽略了农作物内在品质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事实上,农业技术推广所承担的职能应该有更广泛的内涵,在提高产量的基础上,更应该关注如何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我们应当积极拓宽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范围,由政府牵头,进行专门的财政补贴,通过各种方式、定期地对农民开展培训。既鼓励农业工作者下到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培训,还可以鼓励他们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渠道向农民讲解。采取“走下去”和“走上来再回去”两种方式进行农技推广。例如东北农业大学参与的“村村大学生”项目,就为黑龙江培养了大批农业专门人才,他们根据协议再回到所在农村,将他们在学校所学到的先进技术,向广大农民进行宣传推广,就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推广农业技术时,尤其要侧重对农民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如何科学、安全、有效的使用农药、化肥进行培训,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把好第一道关。可以采取层层推进的方式,由农技人员负责农业示范户,再由农业示范户向村民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对其成员应当及时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加强自律管理。在已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地方,由国家通过举行短期培训班、提供农业技术咨询的方式,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技术入户进行农药使用、管理的培训。再由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对所入社的社员进行使用农药的技术培训,何时使用,使用后在多长时间后才可以采摘,要有详细的讲解。
另外,对农药要有严格的管理。一定要严查企业生产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农药的行为,对企业生产的所有农药都要进行登记备案制度。鉴于个别企业可能将生产地点转移到城乡结合部以及农村等较隐蔽的地方的现状,可以采取不定时的抽检制度:为了鼓励群众对这些违法行为的监督,对群众采取有奖举报制度。另外,对农药的销售行为采取追踪登记,确保能查到农药的准确流向,从而防患于未然,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农产品民事侵权相关法律问题
据2016年4月19日的人民日报报道,无锡某“杨铭宇”黄焖鸡使用的是巴西进口冻肉,在肮脏的偏僻的废弃TF加工的。根据《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23条规定,销售者应当具有与其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销售和贮存场所,保持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适当距离。可以想象,食用这种食物会对消费者产生怎样的影响,一方面有必要加大对这种行为的惩罚力度,另一方面同需要对造成损害事实的责任承担问题进行研究。
(一)农产品是否属于《产品质量法》中的产品
首先,需要对农产品如何适用法律进行研究,即农产品是否属于《产品质量法》中的产品。我国《产品责任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由此可见,“初级农产品”由于没有经过加工,应该不属于产品。根据美国《产品责任法》的规定,产品指的是任何经过工业处理的有形物,但是明确规定产品包括农产品。1999年的《产品责任指令》99/34号)规定,初级农产品以及猎获物也在产品责任的范畴,初级农产品是指土地、畜牧场及渔场所生产的产品,但已经初级加工者除外。我国业已加入WT0,随着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应该借鉴美国和欧共体的相关规定,如果将农产品纳入到产品的范畴,那么农产品就可以适用《产品质量法》,这样有利于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损害的归责原则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生产、销售本法第三十三条所列农产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农产品批发市场中销售的农产品有前款规定情形的,消费者可以向农产品批发市场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销售者责任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权追偿。消费者也可以直接向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要求赔偿”。从该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损害承担责任的过程中,要适当平衡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利益关系。在这三者之间,消费者的利益保护应该处于最重要的地位。首先,对于农业生产者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农业生产者存在故意或者过失,在种植、采摘、运输等过程中使农作物受到了物理、化学、生物等污染,并且造成了食用者身体健康损害的,要承担责任。其次,农产品销售者以及农产品批发市场等责任主体宜适用过错推定责任。最后,鉴于目前很多农产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违禁适用化学物品,如往生姜上喷硫磺,在苹果上涂抹工业蜡,这些做法极大危害了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必须采取较为严厉的归责原则,从而避免这种危害行为的发生。
(三)引入惩罚性赔偿
微生物污染是美国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在美国产品责任法中通常适用惩罚性赔偿。根据美国州法律,当被告的行为是故意或者过失时,为了对被告的行为进行惩罚,防止相同或类似的行为发生,法院可以对被告判决向原告给付惩罚性赔偿金。例如1992年“Liebeckv.M c Donakl's Reslauran ts”,里贝克诉麦当劳餐厅被热咖啡烫伤案,获陪审团表决赔偿290万美元。再如“Andersonv6eneralM olDrCorp,1999”一案,1993年,六位受害者乘坐的“雪佛兰”汽车被醉酒司机追尾碰撞,导致了油箱爆炸,6人均身负重伤,一审法院判决通用汽车公司向受害者家庭的惩罚性赔偿金为48亿美元。1998年,美国烟民诉菲利普斯等烟草公司,惩罚性赔偿为80多亿美元。惩罚性赔偿的运用会在行业内部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会有效化解业已存在或潜在的危险,对树立诚信经营,将消费者利益置于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是我国的重要任务。但与此同时,必须要做好保障民生的大事。雾霾会伤肺,不安全食品会伤胃,但是如果有关部门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还会伤老百姓的心。《侵权责任法》第47条是关于惩罚性赔偿金的规定,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惩罚性赔偿。目前,之所以屡次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主要是违法成本太低,所以个别生产者利益熏心,完全无视国家法律而恣意妄为,漠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每个人都需要通过食物获取能量,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关乎到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有必要在我国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如果农产品生产企业不遵守诚信的违法成本远高于失信收益,那么生产企业一定会视质量如生命,从而有助于培育企业的诚信观念。在这个问题上,宜适用严刑峻法,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美国已经形成了国际上比较完善的可供借鉴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农业部负责对农产品的全程监管,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负责对动物和产品的监管,环境保护署负责对农药使用进行监管。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1年1月4日签署了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FSMA),这是美国食品安全法70多年以来最为彻底的改革,这部法律旨在确保美国食品供应是安全的,从源头防止污染成为变革的重点。美国的农业生产格局不断发生调整,为了应对这种变化,美国农业部参与的涉及食品加工和食品流通的许多管理领域也要相应发生变化。美国农业部加强对国内农产品生产、进口、出口的检查,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农业部下设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主要负责确保美国的肉类、家禽和蛋类加工供应健康、安全。农业部面临21世纪的食源性安全的挑战,主要采取通过预防为主的政策和做法,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确保监管水平的不断提高。再以荷兰为例,为了加大农产品监管工作惩治力度,2015年4月,荷兰议会修订法律,对生产不合格产品企业的罚款金额上限从4500欧元大幅度提高至81万元欧元。
我国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对生产或流通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持续监测和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抽查,并向社会公布抽查结果。《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自行或者委托检测机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检测:经检测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不得销售。我国目前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我检测方面并不乐观。以美国洛杉矶县的一个蔬菜公司为例,其下属有15个种植蔬菜的农场,不仅严格投入品管理,而且从田头到整理包装上市,设置了3道质检环节:田头收获农场自检并出具检验单,送到本公司的加工厂进厂时要验单并抽检,整理包装出厂前还要检验,合格才放心投入市场。这种送货质检单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依据。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没有采取这种层层质检做法,有的大型超市自行采购设备对进入超市的农产品进行检查,并向消费者做出许诺。美国家庭农场的信用普遍较好,坚决杜绝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并且由于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如果企业规模越大,采取的惩罚力度就越大。企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绝不敢掉以轻心,如果铤而走险将得不偿失。美国主管机构会进行不定期抽检,而农产品市场管理主体一般并不进行检查,完全信赖企业提供的送货质检单。
农产品如果在生产过程残留农药超标,那么国家各级检验检测部门的监测则在其到达消费者餐桌前筑起了一道堤坝。我国农产品质量监督机构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检验检测相关人员数量较少,技术手段有限。如美国FDA多残留检测法可以检测360多种农药,加拿大多残留检测法可以检测251种农药,而我国目前可检测的农药总品种只有95种。一方面,我国应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为各级检验部门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努力提高其执法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自我检验检测。如果生产企业能够爱惜自己的羽毛,洁身自好,在农产品生产时把握好安全质量关,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信誉,和国家检验部门相比较,将会大大提高检验检测的效率。对于分散生产的农民应鼓励其组织起来,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将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篇6
1健全平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近年来,平罗县农牧局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农产品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快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在队伍建设方面,结合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增设蔬菜质量安全监测室,并由专人负责。乡(镇)在原农业服务中心基础上增设农产品质量监管站,明确农产品安全监管员,在重点村落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建立覆盖全县、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2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不到位,对蔬菜质量安全重视程度不够①一些单位无论是领导还是工作人员都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蔬菜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态度不积极,没有把蔬菜质量安全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经营者和种植户对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目前,平罗县蔬菜生产经营规模小、随意性大、组织化程度低,多数蔬菜种植户为外地农民,流动性大,培训和管理缺乏连续性。一些生产者对蔬菜质量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没有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合理用药。加之农资供应渠道复杂,销售混乱,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以及执法队伍建设仍不健全等原因,致使蔬菜质量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2.2检测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①目前平罗县只有执法大队、佳和春天超市、全美佳超市、塞上春物流公司、富乐民批发市场和3个乡镇检测室配备了蔬菜农残速测仪器。②乡镇检测室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不能满足蔬菜检测工作需要。③经费不足,制约了蔬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平罗县是农业大县,但受政府财力的限制,投入资金不足,现有的检测人员及检测设备不能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2.3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素质有待提高检测人员为兼职并且更换频繁,没有经过农残速测专业培训,不能规范、科学地使用和保养仪器,影响了检测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3加强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对策
3.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蔬菜质量安全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涉及的环节、因素、行业、部门多,必须通过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才能抓出成效。因此平罗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把蔬菜质量安全工作列入全年工作重点,全面落实“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蔬菜质量安全责任体系。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分管领导要靠前抓督查、抓落实,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确保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让“盘中餐”令人放心,生活质量更上台阶。
3.2落实工作经费,确保工作正常运转①政府和各级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要将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解决平罗县各级检测机构在人员编制、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备、检测试剂、抽检样品、宣传资料等方面必需的经费;②乡(镇)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重要性及农产品安全管理属地原则的认识,在工作经费、基础设施、人员调配等方面向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检测室倾斜,以保证乡(镇)检测室正常开展检测工作;③积极争取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资金,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从而全面提升平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整体水平。
3.3加大对蔬菜检测人员的培训力度围绕当前蔬菜质量安全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根据检测工作的实际,平罗县农业主管部门应组织农残检测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农残速测技术业务理论和实践操作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技术,着力为平罗县培养一支服务意识好、业务能力强的技术队伍,确保平罗县所有农残检测单位都能坚持开展检测工作,为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及时、准确的检测数据。
3.4完善可追溯制度建设,保证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全面开展档案农业建设,建立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健全生产资料进出使用登记,要求蔬菜生产基地、合作社对蔬菜种植户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各项农事操作进行档案记载,实行“一户一档案”,推动“从田头到餐桌”的透明化管理。
3.5创建蔬菜标准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示范带动蔬菜质量提升和效益提高,形成标准化生产模式。按照标准园创建规范要求,通过“六个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和统一销售,操作规程,建立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5项质量管理制度,构建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推行绿色综防技术应用。推进蔬菜病虫害预测预警体系建设,指导蔬菜生产上选用和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进以杀虫灯、防虫网、性诱剂、色板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指导农民安全使用农药和使用安全农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3.6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蔬菜产品放心消费的氛围充分利用“3.15”、“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法制宣传日“、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等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使全社会关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全社会公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篇7
[关键词]农产品 质量安全 监管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050―01
随着国家、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加之农产品自身的安全对人们健康有着最为直接地影响,使得农产品安全不仅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战略,还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而就现阶段县级农产品监管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农业生产指导和服务方面还相对薄弱,使得在农药过程中没有被很好的重视。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就变得非常重要了,然而现阶段我国国内在农产品安全监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奠定基础。
1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人民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通常会选择使用一些具有高毒、高危险性以及我国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来进行除虫,例如,甲胺磷、久效磷等,而这些农药的使用就会使农产品本身农药残留量超过国家相应标准,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隐患。而在对农产品进行生产、加工、运输以及贮藏期间,可能会使用超过规定标准几倍,甚至数十倍的食品添加剂,如催熟剂、催色剂、膨大剂以及保鲜剂等,进而来达到保证农场品的新鲜度、色泽、防止变质等目的,而这样一来就会使农产品农药含量超标,进而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导致农产品质量监管安全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1.1农产品自身质量问题
长时间以来,农产品自身质量安全就是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化学农药、食品添加剂以及动物激素等会提升农产品效益,但是还会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人们在长时间的食用相应的农产品以后,就会因为有毒物质的积累导致饭桌污染的发生,进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因此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就成为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要进行重点关注和必须重视的问题。
1.2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不健全
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范围内并没有制定十分完善健全的农产品标准体系,并且在农产品检测以及检测方式上还较为落后。加之农产品管理部门自身职能的不明确,导致交叉管理的想象普遍存在,在监管力度方面还存在严重的欠缺,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
1.3环境污染对农产品的影响
我国最近几年环境污染情况的日渐严重,使得环境污染范围和污染面积在逐渐增大,使得我国农业生态遭到破坏,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而就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业产业标准化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的农业生产质量的提升。
2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管的有效策略
2.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升相关人员责任意识
在对农产品进行监管过程中,不仅要对生产人员进行有效培训,使其自身能够对农业生产及其安全技术进行有效掌握,还要对农产品检测人员、生产经营者、执法者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能够从根本上意识到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
2.2加强对农产品的管理,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
现阶段,绝大多数的生产者以及经营人员都不具备对农产品优劣进行辨别的能力,因此相关部门就一定要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例如,农作物种子、秧苗、化肥、农药、添加剂以及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消耗的物资产品等,只有保证农业投入品质量,才能更好的提升农产品自身的安全性。
2.3提升农业标准化推进水平,提高农产品整体质量
第一,要确保政府部门的有效投入,推动农作物产业化进程发展。如,农业技术指导、财政投入、技术人员投入等。第二,要加大对农产品安全的宣传,对生产者进行培训,使其认识到科学生产的必要I生。如,定期举办农产品质量培训会,组织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相关人员参与,或者是张贴宣传标语、引发宣传手册等,进而从根本上提升相关人员的思想意识水平。第三,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引进,为农产品生产奠定基础。如,引进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加大科学技术的应用覆盖面积等。
2.4构建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保证消费者自身权益
要制定出符合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实际情况的监督体系,为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与安全体系的认证提供参考。例如,可以在农产品生产区域内设置相应的监督编码,然后建立起良好的市场准入机制,完善农产品标示以及检测方案的制度,严禁不合格的农业产品流入市场,如果发现就要对其进行处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进而却保消费者自身受到保障。
2.5构建完善的农产品预警机制
要根据农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农产品预警制度,提升对农产品的监管水平,做好送检、抽检工作,进而在第一时间内对农产品安全质量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以免有害食品趁机进入到市场中,给人们生命安全造成危害。
2.6开展农产品质量整治活动,确保农产品质量达标
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期间,一定要根据我国颁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来作为活动基础,同时还要做好重点区域、重要时段、关键产品以及相对薄弱的环节等方面的检验、监督工作,快速、及时的处理和解群众举和投诉事件,进而使农产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和遏制,为农产品自身质量和安全的提升奠定基础。
篇8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0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2058
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基本现状
1.1 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由于职责不清,这种链式监管看似完备,在生产过程和市场流通中,部门间协作沟通最难,出现“多头指挥”、“谁都管谁都不管”的现象,容易出现相互扯皮现象。在农业部门内部,虽然都成立了专门的农业执法大队及其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具体负责,但对生产过程的直接管控,以及同产业部门间协调配合等尚缺乏相应的量化考核要求。
1.2 检测技术急需提高
凤翔县县级农产品检验检测站有专业技术职称的6人,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着专业技术缺乏、专业理论水平不高。只能对农产品进行速测工作,不具备定量检测能力,未能开展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加之农检系统的检验检测工作涉及许多专业知识,包括化学知识,物理知识等,他们缺乏实验室和检测的相关知识。我国农产品检验检测建设起步晚,队伍结构不合理,基础相对薄弱,一线工作经验不足,因此还无法达到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要求。
1.3 监管人员严重缺乏,队伍不稳定
凤翔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核定编制仅为7人,远远不能满足对全县农产品日常监测和所有基地的监管,经过近3a的运转,人员极为紧张。全县镇级农产品检测站核定人员编制69名,而实有工作人员仅50人,且年龄基本上都在50岁以上,同时这些监管人员并非专职,主要是依托乡镇农技站设立的,投入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上的精力及时间有限。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员的待遇等没有得到明确和保障,基层源头监管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由于种种原因,镇村两级农产品质量机构看似成立,实为虚设,没有开展业务工作。
1.4 检测层级分项不细致 ,没有全覆盖
从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构架来看,目前在每一层级职能的分项不细致,作用的发挥上仍然存在不足。县内各镇、各基地、超市、农贸市场检测点尚未建立运行,未形成上下合一的监测网络体系,没有完全形成农产品检验检测全覆盖,无盲点。
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发展对策
2.1 健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
在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设立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员,明确各自监管职责,落实办公场所、人员编制、经费,配置检验检测设备,完善管理制度,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2.2 加强对基层检测机构人员的技术培训
县农产品检验站存在一人多职、工作内容的交叉等现象,因此,不但要加强检测技术培训,还应当加强培训相关实验室管理知识。保证每个实验室至少2个技术骨干,可以精通各种仪器设备,从样品到样品检测可以熟练操作,并懂得实验室管理相关内容,从而带动其他机构的工作人员,逐步使检验站的检测技术和业务水平整体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整个检测系统人员的工作。
2.3 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
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与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与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其建设意义重大。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和扩大范围,加强对《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培训方案,充分利用宣传标语、电视公益广告、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认识,促进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与重视。
2.4 加强安全监督工作
完善检测平台;实行监管重心下移;强化农资监管。要创建农资销售服务示范店,建立农资销售信息化网络,建立农业投入品可追溯机制,实现购买投入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跟踪、质量有保证,确保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创新执法,推进部门联合执法和检打联动,依法处罚农产品生产经营领域的各种违法行为,并要根据违法行为产生的危害程度或检测批次合格率程度同产品认证、名牌农产品申报、农业项目补助资金申报等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强化执法效果。
3 结束语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体系需要做好基层组织,深入田间、扩大检验范围,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放心、无公害农产品,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策;池州市
中图分类号 F3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3-85-0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也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池州市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是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著名的国际性佛教道场,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泛“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同时,池州又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国家沿江优质油菜生产区之一,全国红茶出口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对池州更显重要。近年来,我市通过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2012年全市蔬菜农残抽检合格率达97.8%,比2005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近几年来没有发生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但与人们日益提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需求相比还有差距,还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研究解决。
1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现状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情况 全市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6个,其中专职机构3个,挂靠机构3个;全市54个农业乡镇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并落实人员编制103人,与乡镇农技站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全市现有1个市农业执法支队和4个县农业执法大队,配备执法人员20名,基本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农业综合执法队伍。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情况 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于2003年由市编委批准成立,2005年正式运行,现有在编人员15人,已有检测设备价值150万元,检测大楼面积共1 500m2,2007年通过省级计量和资质认证。多年来,监测中心不仅承担全市的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和监督抽检工作,同时还承担省里下达的江南其它5个市的蔬菜抽样检测任务;2013年监测中心列入中央投资建设规划,总投资1 000万元,现该扩建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之中。我市4个县区中,国家投资300万元的东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已于2012年竣工,人员和仪器设备已配备到位,目前该站正在申请省级资质认定;青阳县和石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建设总投资30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已到位,2站的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之中。全市54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的快速检测室,部分已配置了检测仪器和设备,因经费等原因,目前正式开展检测工作的较少。
1.3 农贸批发市场快速检测室建立和运行情况 市区的杏花村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在两年前建立了农残快速检测室,配置了相应的仪器设备和检测用具,安排了2名专职检测人员,每天在市场农产品批发交易前开展抽查检测,几年来检测工作运行正常;青阳县的蓉东农贸市场和石台县的城关农贸市场均建立了农残检测室,安排了检测人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部分农贸市场目前还未建快速检测室。
1.4 农产品、产地环境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情况 2005年以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在省市农委的指导下,每年对本市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和农贸市场的蔬菜例行抽样定量检测6次以上、每次24~48批菜样、检测22种农残参数,每年对农贸批发市场的蔬菜定性抽检3 300批次以上,同时开展节假日农产品监督抽查检测工作。另外,对本市生产的各种茗茶进行监督抽检,对经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按照规定程序上报并进行处罚,有效地杜绝了不安全农产品进入市场,2012年全市蔬菜农残抽检合格率达97.8%,比2005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对拟建蔬菜生产基地,市农监测中心按市政府的要求,对基地土壤中的多种有毒有害重金属含量进行抽样检测,经检测土壤中某种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地方就不作为生产基地,合格的地方,再投资作为市蔬菜生产基地,有效防止了土壤环境对农产品的污染。全市农业监管部门,通过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在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贮存和使用禁用农兽药行为,基本杜绝了甲胺磷等禁用农药在蔬菜产区的销售使用。
1.5 “三品一标”建设情况 全市目前通过认定的“三品”有169个,位居全省前列,其中:无公害农产品70个、绿色食品45个、有机农产品54个。共建设3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石台县被列为全国茶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创建县,东至县、青阳县被列为全国茶叶和水稻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创建县。有20个农产品获省名牌产品称号,肖坑有机茶、香寓仙芽被认证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九华佛茶、张溪麦鱼等5个农产品获地理证明商标。全市已建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区)87个,其中国家级28个、省级24个、市级35个;已制定了秋浦花鱼厥、皖南土鸡、池州野葫芦籽系列标准和九华佛茶生产加工技术标准等25项省级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占全省同期地方标准的10%;贯彻国家和行业标准221项,基本覆盖了我市粮油、畜禽、水产、蔬菜、特种经济作物等5大类主要农产品。
2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意识薄弱 一是少数部门和一些基层干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其摆在应有的位置,导致经费投入、人员配备、检测手段等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需要。二是一些小规模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群众质量安全意识薄弱。他们常常从眼前利益出发,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生产中只关心产量、价格、成本,而忽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不扎实 市农监中心虽已运转多年,检测工作能力较强,承担任务较多,并多次在国内获奖,但因资金不足等原因,目前仅能开展种植业和产地土壤监测工作,在畜禽、水产品的检测方面留有空白。各县和乡镇农产品质监站建设才刚刚起步,有的也仅仅是配备了一些简单的仪器、设备,因缺少检测手段和运行工作经费,大多数都没有正常开展检测工作。大部分农贸市场、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尚未按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检测室,没有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全市监测网络建设“头重脚轻”,基层基础建设有待加强。
2.3 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制度不健全 除市区杏花村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青阳县的蓉东及石台县的城关农贸市场正常开展以农残速测为主的市场准入检测外,大部分农贸批发市场自身的检测工作均未正常开展;部分蔬菜生产基地虽已建立农残速测室,但正常开展检测工作的并不多,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制度有待于建立健全;同时,大多数农产品产地生产档案制度还不完善,农产品质量溯源还不能真正实施。
2.4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经费投入有限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监测、追溯、人才队伍和能力建设,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尤其是质检体系建设和例行监测制度的实施都是公益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工作很难正常进行。目前,我市仅市财政和部分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限额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经费,用于开展抽样监测工作,绝大多数乡镇监测站,财政几乎没有安排监测工作经费。
2.5 “三品”规模较小,标准化生产欠规范 我市的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虽然数量不少,但生产规模还不大,市场所占份额还不高;一些基层干部和农民对农业标准化生产了解不多,推行不快,有标准不贯彻,贯彻标准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
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对策措施
3.1 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发展“三品一标” 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质量安全法》、《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宣传力度,做到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强化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树立全民良好的农产质量安全意识,包括消费者的安全意识、生产者的道德意识、经营者的自律意识、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抓手,动员各方力量关心和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举报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氛围。积极发展“三品一标”。“三品一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生产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顺向推动的重要抓手和标准化生产的重要载体,也是指导生产、引导消费的重要平台。我市“三品一标”已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但总体上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为此,一要扎实推进“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扩大生产规模,加快认证进程,不断扩大总量,提高优质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二要加强证后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保持和提升品牌公信力。三要积极组织制订地方特色农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同时要大力宣传、推广和实施。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标准化生产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切实加强对他们的指导、支持和服务。四要落实“三品一标”补贴或奖励政策,推动“三品一标”快速发展。
3.2 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 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要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用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快市、县、乡三级监测机构检测室建设,购置检测设备、改善工作条件,充实和培训检测人员,扩大承检范围。将监测机构的监测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其监测工作能正常开展;对本市10hm2以上蔬菜生产基地建农残速测室给予财政资金支持,为实现农产品产地“准出”创造条件;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本市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室,为实现“市场准入”打基础。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性监测、准出准入检测制度化、长期化。
3.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控,强化检打联动 按照部、省《关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的通知》和有关文件要求,市、县两级要依法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要按计划并依据各自的职能开展例行抽样监测、监督抽查检测,节假日抽检、日常监管抽检等,加大对本市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批发市场、超市、各类示范基地的农产品、“三品一标”产品等的监督抽查检测力度,同时监测机构要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及时将检测结果告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现涉嫌违法行为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收集证据,依法查处,涉及其他监管部门职责的,要及时通报和移交,形成齐抓共管的(下转105页)(上接86页)检打联动格局。建立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网络和监控平台,对全市所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市、县、乡三级监测机构和全市所有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检测室开展农产品检测工作实行实时动态监控,及时收集储存各检测点通过网络上传的检测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各检测点的检测工作开展情况和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能的趋势,监控平台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系统实行无缝对接。
篇10
关键词:农药市场;监管措施;农业安全
中图分类号:S-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212
1 红河州的农药监管
红河州是一个云贵高原上典型的多山、多民族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边疆自治州。农产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来源。一直以来本州对农药监管方面尤其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632号公告精神和《农药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从源头上控制高残留高毒农药对农作物的危害,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本州农产品安全总体水平,使农产品步入良性发展、健康的生产快车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农业部门对农资经营销售进行监管,由于存在人员素质低、经费欠缺等问题,使整体工作效能不能正常的发挥。 执法人员未进行正规、系统的岗前培训。 缺乏化验、检验等基础设施。没有化验设施,对劣质农资不能进行检查和化验,缺乏农业执法的证据,对农资市场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做出依法处理。 办公硬件设施滞后。执法工作所需要的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设施,应该在承担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职能之后配备。 农资经销人员及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如果因农资或农产品质量而出现事故,理赔工作就会有很大的难度。
农药监督管理是执法工作需要有思想上的高度重视。为适应当前日益复杂的农资市场形势的需要。对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全体执法人员要有足够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3 建议
为进一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及农业信息网加大对农民群众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加大对广大农民群众尤其是种粮大户、果业大户、蔬菜专业户、及农药经销户的教育,以提高其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自觉性;进一步抓好源头治理工作,禁止在农产品收获或销售15d前还滥用化肥和使用高毒高残留高污染农药及其相应的刺激素、膨大素、生长素、防腐剂等对人体身体健康存在明显或隐性损害的物品;进一步抓紧相关法规配套措施的制定,以夯实贯彻实施的法制基础,县农业主管部门将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和细化符合实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措施及相关惩处措施”,以确保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农药质量安全,法制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自身能力,对其要通过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从认识、业务水平、执法能力得以提高,更好地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应急机制和体制,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按照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就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应急措施、人员调配、各部门协调机制等进行细化,以提高管理能力,从根本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方案的实施;同时农药监督管理部门还需要加强对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并将检查内容、检查时间等保存至管理系统中,便于后期查询和证据保管,同时为上级部门提供详细的监管依据。
4 结束语
为了保证农产品及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当地政府需要加强农药管理,加强农业安全教育指导工作,确保进入市场农产品的安全性,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健全的完善性。
参考文献
[1]朱春雨,李健强.基于蔬菜安全生产的农药使用现状分析研究:来自农药使用农户群体的调查报告[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4(1):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