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5: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缺乏对财务管理明确清晰的认识
忽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财务处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位置,企业的各项业务无不涉及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为融资制定计划,为并购提供支持,为员工激励提供手段。但企业在创立初期由于追求高成长,因而重视经营,忽视管理,尤其不重视财务管理。对财务管理这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的忽视,将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会计主体不清晰。创业企业成立之初,其资金构成多为创业成员的家庭财产出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又将企业资产作为个人资产支出,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失。企业资产和个人资产没有明确的产权界定,因而导致会计主体不清晰,会计信息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水平低
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会计人员。受制于实力不强、资金不足等,创业企业大都无法吸引、雇佣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会计人员。人员较少的企业就会存在大包大揽,一个人同时承担好几项职能工作,家族式的企业则会任人唯亲。这样一来,从事企业会计工作人的往往并不懂财会知识,或者在企业创立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得到正规的培训和提高。因此,创业企业大都缺乏完备的经济业务记录,无法形成有效规范的会计信息。会计基础工作的薄弱导致了会计功能的缺失,会计将不能很好地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
会计行为不规范。首先,企业会计人员职责分工不明。比如既是业务员又是库管员,既是销售又是会计,缺少相互之间的监督和制约。其次,企业创立初期的会计核算只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的层面上,没有对会计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财务管理的水平较低。最后,许多创业企业在实际经营中为达到避税、逃债等目的,采用不合法的会计凭证,私设账目,编制多套会计报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三) 忽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
老板单线控制财务,忽视企业内部控制。创业企业有一个特点,财务一般
由老板单线控制,但往往又控制不住,因为企业没有建立系统有效的财务控制体系。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或者没有建立,或者建立了没有执行。创业企业应该有自己内部的稽核部门,但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其独立性。
资金管理不善。融资是目前创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主要表现在:资金来源渠道窄,融资计划滞后,融资规模小、成本高等方面。在投资方面,凭经验进行判断,对固定资产投资过多,盲目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加上为增加销售而不注重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导致企业资金管理不善,流动资金不足。
成本管理制度不科学。大多数创业企业都会主动控制成本,减少浪费。但由于没有制度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往往以牺牲产品和服务质量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或者试图以笼统粗放的成本核算代替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成本控制措施。
二、创业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途径
(一)加强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财务知识的学习
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财务管理是创业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是影响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缺少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将不能很好地对企业资金进行管理和运用,企业也就很难做大做强。企业要发展,必须重视财务财务管理,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提高管理者素质。管理者对一个企业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者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也将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及其实施。创业企业的管理者应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业务知识的学习。同时将其纳入对管理人员的考核范围,以此作为是否任用的重要参考。
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工商、财政、税务等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指导工作。企业也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开展各种培训和辅导活动,并将其纳入员工考核、晋升、淘汰制度,以提企业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进行会计业务规范化建设
明确企业会计主体。首先,要理顺企业的产权关系,清晰界定企业资产和企业主个人财产。其次,应逐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实施会计业务规范化建设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引进人才,淡化家族式管理;下放经营权,提高经营效率。同时,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和授权批准控制的原则设置企业财务机构,配置相应的人员,建立规章制度,明确职责;按照会计系统控制制度的要求,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工作流程,建立岗位责任制以及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建立规范有效的会计系统。企业的会计系统应符合会计核算流程的一般要求,能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概貌,产生的数据资料能够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满足政府监管的需要。企业在设计财务流程时,应将规范性放在首位。在满足规范性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中间环节,避免整个会计系统变得过于复杂,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三)财务外包
财务外包是企业将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某些事项或流程外包给外部专业机构代为操作和执行的一种财务战略管理模式。企业在创立初期,资金、精力及专业人员有限,在保证外包过程中的控制力和商业秘密不被泄露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选择合适的外包合作伙伴将企业的一部分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外包。这既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又可以使企业的发展更具灵活性。
但财务外包并不是每个创业企业都适宜采用的。财务外包一般更适合中小创业企业。企业在选择财务外包的时候,既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更要仔细考察合作伙伴的服务资格、经验和质量等。
(四)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开展财务工作
财务管理模式应与企业的规模和发展阶段相适应。什么样的企业规模和发展阶段决定了企业应该采取的财务管理模式。处于初创期、规模较小的企业既不可毫无限制地简化财务管理流程,也不能照搬大公司的模式;处于稳定发展阶段,规模较大的企业亦不能维持原有简单的财务管理模式,而应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对企业财务管理流程进行再造。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不是以其简单或复杂与否作为评价标准。财务管理流程过于简单会降低企业的控制力度,过于复杂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篇2
[关键词]财务制度;改革方向;宏观财务管理
一、引言
我国以《企业财务通则》为统帅、分行业财务制度为主体、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为补充的现行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已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
十多年来,国家宏观经济体制和企业微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会计制度、税收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并日趋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现行的企业财务制度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陷入了尴尬的两难境地。“财务制度的运行要经过制度制定、传导到实施的过程,它包括制度的有效修改补充、更新替代和失效的运动变化。财务制度的老化现象是制度运行的一般规律。这一规律要求在选择财务制度时,要自觉地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对制度废除取消、修改补充或更新替代。”总之,财务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势在必行。
至于财务制度究竟何去何从,十多年来,这样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废除企业财务制度;调整企业财务制度,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彻底革新企业财务制度。
二、对企业财务制度改革持有的几种观点剖析
(一)企业财务制度应当废除
持该观点的人认为,既然企业财务制度的基本功能已经丧失,经济领域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日益完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取消财政部统一制定的企业财务制度,并且这一行为不会给政府管理及企业自身的营运带来问题。企业财务制度在经历辉煌之后,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可以彻底取消。
1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取代财务制度确认计量会计要素的功能
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发展,会计制度所覆盖的领域不断扩大,陆续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2000年财政部统一制订的《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基本包含了原由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的确认和计量的内容。“两则两制”①并行的局面被打破,企业财务制度作为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功能基本被取代了。
2税收制度取代财务制度纳税扣除的职能
在1994年税制改革之前,企业财务制度对企业成本费用等进行确认,实际上行使了纳税扣除的职能。但是税制改革之后这种现状发生了改变。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准予扣除”,这使得税收制度从企业财务制度中得以分离出来。2000年国家税务总局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对企业纳税扣除事项做出了全面规定。企业财务制度纳税扣除的功能被彻底取代了。
3企业财务制度是企业的内部事务
当前,持“企业财务制度是企业的内部事务”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在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企业财务所涉及的日常经营管理、投资、筹资决策等都是经营者自己的事,国家不应干预企业的财务活动;国家可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保证财政收入,通过制定利率政策来引导企业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因此,“企业财务就变成了企业的内部事务,由包括出资人、经营者在内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依法、照章自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门废除企业财务制度既是对企业财务制度滞后于改革的客观追认,又不会对企业财务管理构成行政干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企业产权理论的客观要求。”
4现行企业财务制度无法适应WTO新要求
在我国加入WTO后,新的经济环境要求政府作为宏观财务的主体,在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保证经济目标实现上摆脱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角色,从机制上实现微观财务行为的合理化,为企业微观财务活动创造有利环境。而传统的企业财务制度侧重于对企业实行直接的微观管理,对企业的经济责任和财务责任强调较多,没有认识到强化宏观财务约束的重要性,无法应对加入WTO带来的新变化,适应新要求。
(二)企业财务制度应当调整,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
在充分研究传统企业财务制度弊端的情况下,对其制订主体、性质和内容进行重大调整,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新的企业财务制度主要针对国有企业发挥作用,是所有者财务的重要体现,是市场经济环境中两权分离的产物,是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规范,应该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国有企业所有者的身份来制定,而不是由财政部来制定。
1对“大会计观”②的否定———企业财务制度存在的必要性由于会计准则的颁发实行,强调了会计国际化和地位突出化,“大会计观”的呼声日益高涨,“认为‘会计准则’基本上可以包揽代替财务制度了,代替不了的则可以由税法、公司法等法规来规定,并由此进一步认为,财务管理完全是企业内部自主理财行为,政府应该完全退出,完全交给企业。”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没有将企业财务置于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背景下进行深刻的思考。
(1)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有经济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国家作为所有者,应当对任何影响所有者利益变动的任何行为做出规范。因而,财务制度也将长期存在。
(2)由于我国经济的多元化,行业差距仍很大,并且这种差距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失,因而国家需要通过财务制度,以所有者的身份对其进行有效调节,发挥一种其他经济杠杆所没有的特殊调节作用,尤其是在加入WTO后及平等国民待遇的压力下。
(3)国家作为所有者,还需要从宏观经济范围,对国有资产的变动及收益分配进行调节,从而增强调控能力,并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增长的目的。
显然上述各方面是会计准则、财政、税收政策能力所不及的,只有财务制度才能发挥这种灵活性,同时可见,企业财务制度不是企业的内部事务,而是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
2国有资产管理体制③改革凸显企业财务制度的内在缺陷———企业财务制度调整的必要性传统的企业财务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制订的,并没有区分政府职能和所有者职能,这种制度设计显然无法满足“政企分开”的要求。随着国有企业出资人制度的确立,在企业财务管理领域,迫切需要在制度上对国家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予以明确划分。由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有国有资本金投入的企业进行管理,无权参与没有国有资本金投入的企业经营管理。
3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
国家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或者通过法人行使所有者职能。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理由是:
(1)所有者对其资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市场经济赖以正常运行的保证。而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对于国有资本的投放和国有资产的分配以及对经营者的考核,必须由国家来执行。
(2)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经济成分。国有企业固然要以盈利为目的,但同时其所肩负的经济社会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平抑物价、解决就业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来实现。
(3)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要弱得多,承受的经营失败风险也比非国有企业大得多。非国有企业有的是由所有者本人直接经营,有的是由私人投资的股份公司,其责任心和风险意识都很强。而在国有企业,授权层次大大增加,有时甚至不能确指是谁授的权。这就导致授权风险增加,注重眼前利润而忽视长期利润,剥夺性经营而不注意资本维护和技术开发,冒险而不顾后果。可以说,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比非国有企业大得多。这就有必要改善和加强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和监督,规定和监控负债比率、流动性比率等。
综上所述,国家应当也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以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形式作出规定,并赋予其足够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三、企业财务制度应当与时俱进
目前不仅不能废除企业财务制度,而且应当把企业财务制度作为国家有关企业的基本制度有效组成部分进行彻底改革。新的企业财务制度既不能翻版《企业财务通则》及分行业财务制度,也不能重复税收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财政部应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按照WTO规则的要求,重新对全社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进行制度规范,保障企业在同一财务行为中,公平、合理地对待不同利益主体的权益,指导企业协调好企业内外财务关系。而且,新的企业财务制度要尊重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自身的作用,刚柔并济,在某些方面应当具有强制性,弥补我国经济法律法规的不足,但是在另一些方面又要具有指导性,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1国有企业出资人财务制度不能代替国家宏观财务管理
④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双重身份,其作为社会公共管理者和出资人所管理的对象和管理目标是不同的。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对所有企业进行统一的社会公共管理,为所有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平等竞争创造基本条件;而国家作为出资人仅对有国有资本金投入的企业进行管理,管理的目标是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在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的前提下,实现对经营者的有效控制,切实保障国家作为出资人的权益不受侵犯。从实践上看,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经济法律尚未健全,缺乏共同的财务行为规范,缺乏协调出资人与经营者关系的行为准则,因此需要通过国家宏观财务管理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总之,在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的同时依然要加强国家宏观财务管理,二者不可互相替代。
2认识现代企业财务的真正意义,并以此为切入点改革企业财务制度
“财务战略、财务治理与财务运作构成了现代财务的概念框架,三者构成了连贯的体系。财务战略既是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战略的价值管理形式,企业其他战略都是财务战略的载体,是资本渴望增值的内在动力驱使财务战略不失时机地借助各种载体朝着既定目标前进。财务治理要求企业通过合理设计组织结构促使财务人员自发地将财务战略落实到实际,是财务战略与财务合作的有机纽带。它要求组织具有可塑性,能够适应财务战略变化的需要,也要求组织具有驱动力,促使财务人员去实现财务战略。而财务运作是财务人员的具体实施行为,是将财务战略转化为现实的操作系统,要求组织具有执行力,能够将财务战略付诸实践,并要求组织具有纠偏能力,能够对偏离财务战略的行为予以修正。”由此可见,对于财务的理解与运用应当跳出会计框架的窠臼,将更高层次的财务写入财务制度。
3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构建新的企业财务制度
“现代企业财务制度的建立,使企业与政府、所有权与经营权等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构建新型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就是要求国家对企业的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行政管理转向产权管理、由统一管理转向自主管理。从宏观上看,国家是企业财务活动的社会管理者,需要对企业的财务行为进行宏观调控;从微观上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财务行为离不开宏观财务政策的指导;同时,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行使出资人职责或授权的投资主体行使职责,也需要从出资人的角度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国家、出资人、企业三个不同的角度构建企业宏观财务、出资人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的财务制度,形成能够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财务制度体系。”
4新型企业财务制度———制度规范与强制约束的平衡点
笔者认为在企业财务制度改革过程中,政府不能一味强调给予企业经营理财自,而忽视了建立有效的财务约束制度,导致对企业的国有资产的财务监督弱化。没有向企业及时提供合理的制度,必将产生社会经济秩序混乱的后果。相应地,若政府过分注重强制约束,则不仅不能起到为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创造良好财务环境的作用,而且削弱了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营运能力,增加了企业执行制度的成本。惟有建立一个具有广泛适应性和一定弹性空间的新型企业财务制度,才能真正做到有利于企业创新、有利于企业自立、有利于企业自担风险、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指1992年以后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分行业财务制度与分行业会计制度。
②持有该观点的人认为会计职能包含财务管理,即认为会计有独立的、最终的决策权和控制权。
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指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各种制度安排的总和。1998年以来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突出的特点是在总体指导思想上明确了以公共财政构架为改革的基本方向。
④国家宏观财务管理是相对于微观财务管理而言的,是从国家财政角度对企业活动进行的调控行为,并不直接参与企业财务活动,也不构成企业管理行为,主要是通过市场作为调控传递媒介对企业管理行为的规范和引导。
[参考文献]
[1]姜辉,周慧生,李桂芝。对构建新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4,(9)。
[2]赖永加,张小英。关于废除《企业财务通则》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4,(5)。
[3]李洪辉。论财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分工、协调[C].杨纪琬教授从事会计工作60周年论文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4]孟焰。论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若干问题[C].96北京海峡两岸会计准则与独立审计准则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篇3
纵观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经济发展史,可谓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在这曲雄伟的经济交响乐中,兼并、重组无疑是最扣人心弦的音符。
在中国,企业的兼并重组行为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产物。虽然在1949-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和1957-1978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也曾对企业进行过“关、停、并、转”,但真正意义上的兼并重组却是从1979年改革开放开始的,其重要标志就是企业集团的产生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企业集团取得了迅速发展,截止到1997年底,全国省部级以上批准成立的企业集团共2320个,实现营业收入27,659亿元,资产总额49,250亿元,企业集团个数占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个数的1 27%,资产却占51 1%,营业收入占45 5%.由此可见,企业集团的整合与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并不是每一项兼并重组活动都能获得成功。兼并企业因受被兼并企业的拖累而由盈转亏甚至破产的实例比比皆是。随着企业集团规模的迅速扩张,如何对成员企业及其经营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整合与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财务活动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集团(控股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探讨是企业集团整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ⅰ 企业集团的产生与母子公司财务管理体制
从形式上看,企业集团是伴随着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企业兼并、重组行为而运作产生的。从实质来看,企业集团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是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和市场经济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社会化大生产意味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范围越来越广、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性质,而市场经济的趋利动机则会导致竞争的加剧。显然,这两方面的原因都会使单一的企业面临相当多的生存发展问题,近而呼唤有一种更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竞争需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这种组织形式便是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的高级组织形式之一,是以一个或若干个大型企业为核心,以资产、资本、产品、技术等作为联结纽带,由一批具有共同利益,并在某种程度上受核心企业影响的多个企业联合组成的一个稳定的多层次经济组织。它一般是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所有制、跨地区、跨行业的法人联合实体,即通常所谓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这种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关系,本着“投资——风险——收益”对等的原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持续发展。
“母子公司”管理体制的形成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两权分离”的必然产物,由此决定了企业集团的财务特征是多级法人、多种联系纽带、多种层次组织、多角化经营、多功能、跨地区与跨国经营。这些财务特征决定了企业集团内部财务资源的复杂化,同样也决定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活动的复杂性。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类型按照不同的财务组织结构可分为分散型、集中型、集中——分散型等三种。
在目前大多数公司分层管理、分业管理的前提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我们到底要选择集权管理还是分权管理?企业集团领导希望知道公司的钱现在在做什么,而集权管理无疑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公司的这一需要,因为钱在做什么之前必须先经过集权系统中最高层的亲笔认可。而企业集团业务拓展职能往往需要有一定限度的财务权,这样会在一个非常机动的时刻,果断地抓住那些对公司发展有利的时机,有经验的人都知道业务拓展突破的时刻,往往从来都不是按部就班的。如果说业务谈判双方的情绪都势在必“签”时,由于财务权的限制,你无法肯定地答复对方,必然会丧失有利时机,所以这里就体现了分权管理的重要性。由于业务人员每做一笔生意,都需要公司最高管理当局的审批,这样使业务员感受到情绪上的不被信任或者伤害,它可能就会坚信一条不利于公司发展的歪理:“不要钱,也不做事,好不好呢”?事实上,在很多公司这种情况都普遍存在。
事实如此,对于企业的决策者来说,选择集权管理还是分权管理并没有那么容易。从西方绝大多数公司发展经验以及国内外学派争论来看,现在很多财务专家都认为选择集权,对于企业来说是无可非议的。因为集权从企业集团整体发展来讲,企业财务资源可以在领导层的监管下得到最好的大方向的调控,使资源更合理有效地利用。
由此可见,企业的财务管理决不是单纯的选择集权或者分权,其根源在于如何界定公司内部管理职能之间的责、权、利。因此,明确集团财务控制的内涵对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尤为重要。
ⅱ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内涵
财务管理部门是企业中一个与其它管理职能部门联系较多的重要系统。他将企业日常各种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业务进行系统的、规范的、有组织的记录、分类、汇总、核算、整理等,并将结果及时提供给企业有关部门和领导分析决策。因此,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是集团管理控制的基础。
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包括两个方面:出资所有者的财务控制与企业管理者的财务控制。从出资者角度看,现代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出资人的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出资者将其资本投入到企业以后,其资本就与债权资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企业的资本,形成企业的法人财产,出资者这时失去了对法人财产的直接控制权。出资者为了实现其资本保值增值的目标,就只能通过控制其资本的方式操纵法人财产,以实现出资者资本价值的最大化。而控制资本既是产权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财务控制的前提和基础。从企业内部管理角度看,其财务控制的对象就是其运营的法人资产,出资人的目的及资本的本质决定了法人财产的运作目标是价值增值,虽然在法人财产的运作过程中表现为实物形态的资产流动,但其价值的流转过程才是资本的本质反应。因此,法人财产的控制基础是财务控制。
就我们讨论的企业集团来说,它不仅有与一般企业相同的委托———问题,而且,由于企业集团是一个多层次的、产权网络化的法人联合体,在本质上是一组多重的契约关系,其委托的信息就更加不对称,两权分离的层次多、跨度大,因此管理者违背所有者的目标,而追求个人目标效用最大化的倾向问题就更加突出,使所有者的资本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加大。所有者为了降低、减少这种风险和损失,实现其资本增值的目标,就要通过资本控制来控制成本。因此,企业集团的财务集中控制尤为必要。
ⅲ 实现财务集中控制的有效方法
不同的企业集团对于财务集中控制有不同的做法,下面是几种较为常见也较为实用的做法:
1、完善企业集团组织机构进行财务集中控制。企业集团要进行财务集中控制,首先必须要有组织机构上的保证,对此,一种可行的办法是在集团总部董事会下面分设各类委员会如战略发展委员会,财务管理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采取兼职制度,吸收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的负责人或其授权代表担任委员,由母公司法定代表人担任主任委员。董事会将一部分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的重大财务决策权下放到各类委员会,并做出决策。这样,在保证集团总部权威的同时,公司总部与分支机构及子公司之间就保持了有效的信息沟通,通过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的意见反馈可使集团总部的决策更加合理科学;而且,由于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的负责人本身参与了决策过程,了解决策的意义,有效保证了集团总部的决策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中的贯彻和落实,以实现企业集团的财务集中控制目标。
2、财务总监委派制。财务总监委派制是世界各大跨国公司进行财务集权管理的基本方式之一。因具有事前控制性、审计经常性、反馈及时性、高度专业性和独立性等特点,可帮助企业集团进行有效的财务集中控制。具体施行时可按企业与各分支机构及子公司之间的隶属关系、管理权限、逐级委派各级财务总监。其具体做法一般是:由委派单位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财务总监的人选,委派、参评、奖惩等管理职责,所委派财务总监的人事、工资待遇由原委派单位负责。由委派单位明确所委派财务总监的职责和权限。一般而言,委派财务总监的职责应包括:负责组织、领导派驻单位的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参与派驻单位重要经济业务活动的分析和决策;负责组织编制和执行派驻单位各类预算和信贷计划等。为了切实发挥委派财务总监的作用,委派财务总监还必须要具有制止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负责人违规行为及制止无效时向总部汇报的权力。此外,企业集团还要建立与财务总监委派制相配套的各项制度,如对委派财务总监的资格确认制度、业绩考核制度、奖惩制度、报告制度、述职制度、培训制度以及轮换制度等,以保证财务总监委派制的顺利实施。
3、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制度是国际通行的一种管理方法;一方面,企业集团需要预算来进行控制,集团总部通过对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的分项预算和总预算明晰各自的权限空间和责任区域,细化落实集团部的财务目标,对分支机构和子公司进行有效控制;另一方面,预算更适合于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细心组织、预算的编制要以企业的方针、目标、利润为前提,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程序进行编制,并且预算的编制须有重点,不同的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重点。全面预算管理采用事先预算、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方法,实现了总部对分支机构及子公司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态管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实际中,企业集团常采用这种方式来实现对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的财务集中控制。
4、财务网络电算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企业集团进行财务集中控制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集团总部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迅速获得所需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的信息,及时沟通信息、做出决策。以联想为例,联想集团通过对其管理部门的网络改造,使其可以将费用指标、利润指标、预算指标通过办公网络分解到各个部门,使部门成为最基础财务考核单位,总部综合管理部门可以在财务网络上随时了解企业内部各部门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从而有效提高集团整体运行效率。企业财务管理网络化的实质就是在高速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信息技术支撑下,按照各种统一的数据标准与格式,将各种不同的企业财务信息与市场信息进行加工、汇总、分类,并将其分别置于具有不同保密级别和层次的数据库中,使管理决策者能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及时把握市场机遇,更好地组织企业的物力、人力、资金等资源,进行生产经营等管理活动。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全方位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5、统一集团会计政策。建立一套集团完整、统一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制度,在母子公司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进一步实现集团总部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与考核,并配合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6、内部审核和外部审计制度。其本身并不是一种财务集中控制方法,而是一种辅助方法,它通过对分支机构及子公司财务集中控制的结果进行审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他控制方法的实施,虽本身无法直接控制,但对于财务集中控制却是必不可少的。
7、财务考核与奖励机制。为加强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监督管理,并充分发挥子公司经营者的积极性,企业集团总部应本着约束——激励相容,权利——责任对等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制度,从制度上对子公司经营状况进行考核,并落实相应的奖励办法。
篇4
关键词:建筑企业;经营责任制;财务管理
随着建筑市场的规模扩大和市场竞争加剧,建筑行业集中度愈发明显,迅速成长出一大批规模大、效益好的龙头企业。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建筑企业面临着营利能力和管理能力差、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随时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竞争力。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做大做强,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经营理念,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内部经营责任制的推行,绩效考核指标的落实,财务管理精细化等措施,降低各项责任成本费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施工企业的重要课题。
一、建筑行业经营管理的特点
1.流动性突出
建筑施工企业涵盖面非常广泛,其工程项目分布点多、面广、线长,分支机构分布省内外,甚至世界各地,施工项目的流动性十分突出。施工机构随着建筑物或构筑物坐落位置变化而整个转移生产地点。同时,从事施工活动的项目经理部也是变动的,即非常设的。一个项目结束时项目经理部随即解散,新项目开始时,新组建的项目经理部也即组成并工作。人员的变动,包括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变动是经常的。
2.建筑工程生产周期长,施工成本控制难度大
施工项目周期通常超过一年,有些隧道、桥梁、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期甚至长达三至五年,整个工程全周期成本与期初成本预算相比会存在较大变动。建筑材料价格在项目周期内也会可能存在较大波动。在不同的行业和地区施工,涉及的行业、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同,人工成本和施工要求也不同。这些特点决定了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上存在较大变数,难以完全仅依靠期初预算控制,对成本过程控制有较高的要求。
3.会计核算管理的特殊性
建筑业一般按单项工程为对象核算和控制成本,但是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的归集责任成本却是一个难点。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实际经营中存在项目间主辅材混用、施工机械设备折旧分摊、施工人员交叉作业等特点,属于开放式生产经营,导致人财物等责任成本难以准确归集,给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增加了难度。
二、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观念落后,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许多施工企业比较重视商务合约的签订、施工进度的达成率和工程质量的管理,认为抓好运营是关键,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财务部门属于后勤部门,主要工作限于付款、报销、发工资之类的文案工作。对财务管理观念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财务工作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财务管理在经营分析、资金运用以及经营风险监控等方面的作用,多数企业未给予足够重视。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监督职能弱
虽然大部分施工企业都有自己的财务管理办法,但要么内容过于简单,往往侧重于成本费用支出类及审批流程等制度规定,要么不够科学完整,对于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工作没有充分落实。有的施工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形同虚设,往往是公司领导一支笔制度,无法发挥财务监督职能。
3.项目成本控制难度大,责任成本难以落实
成本核算对象的划分在实际管理中存在材料混用、施工人员混合作业,项目成本间难以准确精细的核算。成本核算对象周期长,责任成本难以落实到人。很多施工企业对成本预算的制定和实施流于形式,普遍存在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两张皮的现象,而由于工程的现场环境、施工条件和工期的变化,导致材料价差、设计变更、签证变更、施工纠纷等方面与初期工程预算差异较大,难以做好动态成本控制,最终可能造成亏损。
4.资金管理不顺畅,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大
施工企业的特点是施工地点不固定,造成资金分散,影响了资金的调配和使用效率。一边是下属单位资金闲置,沉淀严重;另一边是新开工项目为保证工程正常进行筹集资金,增加融资成本。
另外由于工程款项往往数额巨大,结算纠纷较多,以及对甲方的资金实力缺乏及时监控,容易造成较大资金回笼风险。一些企业对工程款催收不及时,未建立相应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和资金回笼奖惩机制,造成资金占用和呆坏账的发生,易产生严重的经营风险,影响企业运营。
三、加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经营紧密结合
在企业实行经营责任制下,财务管理工作不能仅仅作为管理者的出纳角色,而是要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工作的出发点,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此,要将企业的运营纳入财务管理的内容,积极参与经营决策,将财务管理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在管理层和横向部门会议上,在项目资金安排、成本控制、审批授权、内部控制流程上起主导作用,及时针对财务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办法。
2.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制度体系
对于内部经营责任制,目的是明确企业、管理层、员工三者的责权利关系,达到三方共享经营成果。而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要结合经营责任制中的各项考核指标,尤其是财务指标,如年度营业收入、经营利润率,资金占用成本、费用控制率等指标,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核算规范。财务核算是实现经营责任制的基础工作,在核算科目的设立,核算成本项目、成本要素的设置都要考虑责任成本的要求,及时准确实现财务数据的动态获取。财务核算的设置不能闭门造车,要与业务部门沟通配合,使之能够提供核算所需的基础数据。要建立项目责任成本动态控制、责任成本精细化核算、资金监控、监督检查制度等一系列财务管理措施。在制度建立上,要涵盖企业经济活动方方面面,从人员委派、薪酬制度、物资采购、招投标等方面要加以规范。此外,建立制度是为了企业运行有法可依,但最终制度能否得到有效执行才是制度的最终目的。为此,企业高层尤其是主管领导要营造良好的制度氛围和文化,率先成为制度遵循者,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保证各项财务制度的有效落实。
3.实现责任成本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成本和费用开支
责任成本在财务上的体现,就是按照经营责任制方案的要求,在核算上要求各部门在申请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前,必须分清其成本所属核算对象和责任归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避免成本相互混用造成成本核算不清的情况,所有工程项目都必须纳入责任成本管理范畴,不能存在考核和不考核项目同时并存的情况。在各项成本要素核算时,责任成本管理要分解到位,保证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周转材、项目管理等成本要素都能独立核算到经营承包单元,避免出现项目间成本项交叉混淆,财务主观分摊的情况发生。同时要求现场管理人员主动做好人、财、机的需求计划,避免物资相互借用和人员交叉混合作业发生,充分调动员工的成本控制积极性。
4.建立信息平台,做好财务经营分析
经营责任制下,建筑企业责任项目多,承包人员对财务数据准确度和及时性要求高,这对财务精细化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除了指导业务人员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基础资料和对财务人员加强培训外,还要建立与精细化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以保证各项经营责任制下的财务基础数据,能够在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及时记录完成,并形成实时动态财务数据报表。这样可以保证经营责任的各项数据能够按月及时与经营责任人核对沟通,对数据差错得以及时发现和修正,以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要形成财务分析汇报机制,定期将动态经营财务数据完成情况向管理层汇报,找出偏差和存在的问题,做好动态指标过程管控,提高项目经营管理水平。
5.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建立应收款回收制度
财务管理活动的核心之一是资金运营,资金是企业的血液。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可以有效防止资金闲置,提高资金的流动性,转部分外部融资为内源性融资,减少了融资规模,降低了资金成本,改善了企业资本结构,同时还实现了企业对资金的有效监控。
同时,要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企业要树立“现金为王”的经营理念,以现金流来作为经营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现金流分析预测,严格控制现金流入和流出。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对工程款资金回笼绝对额和时间设置专项考核,作为经营责任制中财务指标考核中必要的重要节点,按月做好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并汇报管理层,对可能发生的呆坏账要及时汇报,并能落实责任人。对于材料、人工和分包工程支出,按重要性和金额大小建立分级授权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各项支出,将现金流管理贯穿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6.加强财务内控工作,建立持续监督机制
施工企业要加强财务内控工作,除了进行全面的制度建设,同时要对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尤其是在经营责任制下,各项考核指标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更需要对各项财务数据进行独立审核。施工企业点多面广,持续监督必不可少,要把内部审计和财务监察相结合,在财务管理上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防护网。这样对经营责任制下的建筑企业,兼经营管理的积极灵活性和财务监督管理为一体。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高质量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精细化的责任成本核算规范,及时准确的财务分析,高效的资金运用水平,有效的财务内控监控体系。在企业实行经营责任制下,加强财务管理能有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带来可观收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企业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宋胜利: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09(09).
[2]肖芳林 仇俊林: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7).
篇5
关键词 中西方 财务管理 比较
中图分类号:F830. 5 文献标识码:A
1中西方企业财务管理的差异分析
中西方企业财务管理的差别可以从宏观财务和微观财务两个层次进行比较分析。
1.1宏观财务方面
在我国传统的经济结构中,公有制几乎是唯一的所有制形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所以国家始终是所有者和统治者的统一。它一方面以政治权力建立税收体系,一方面又凭借所有者权力建立一套宏观财务体系,可以对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做出明确而详细的规定。而西方国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政府本身不具备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因此不可能健全一套宏观财务体系,更不可能对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做出硬性的或具体的规定。
1.2微观财务方面
微观财务,指企业财务。中西方企业财务管理的差别体现在财务管理的特点、观念、内容、认识、组织形式五个方面:
(1)财务管理的特点不同。西方财务管理主要探讨的是以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金融市场为主要环境,以股票、债券等普通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为手段的财务运作。我国将本金理论作为财务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与核心理论。本金是构建财务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即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2)财务管理的观念不同。其理财观念主要从理财目标和环境两方面来说。首先,法人财务主体观念不同。西方企业因其产权法律制度和公司法律制度健全,在财务上实行统一法人管理体制。而我国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权力严重分散,形成了总部和分支机构不同层面的财务主体;然后,权衡收益和风险的价值观念不同。西方企业由于具有完整的产权约束机制;我国企业则缺乏审懊的理财观念,对自身的盈利能力缺乏清醒的判断,国有企业虚盈实亏、效益下降,终将导致财务风险。
(3)财务管理的内容不同。西方企业财务形成以长期财务经营目标为核心的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和以资本预算、现金预算、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决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财务管理方法体系,所以它与外界有着密切而直接的联系,是外向型的管理。中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受其自的限制,仅限于在企业内部挖掘潜力,是内向型的管理,包括的内容主要是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财务收支管理。
(4)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同。国内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主要是指内部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体系,主要强调研究上市公司,也要研究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含国有独资企业)财务、中小企业(私营、独资、合伙。股份合作财务、外商投资企业财务等)。西方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主要是指公司财务,主要是针对资本市场、针对上市公司这样一个特殊的企业群体、特殊的环境来研究公司的财务目标、财务工具和财务的价值评估问题。
(5)财务管理的组织形式不同。西方企业的会计和财务是截然分开的,财务总裁下设财务长和会计长,前者管理财务机构,负责合理筹资和投资,后者管理会计机构,负责记录、整理和提供财务信息。中国企业的会计和财务机构合二为一,由总会计师领导下的财会机构同时负责财务和会计工作。这是因为“内向型”的财务管理内容与会计核算的内容密切关联的结果。
2中西方财务管理差异产生的原因
中西财务管理差异来自财务管理不同的宏观、微观经济环境,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所有制形式不同。虽然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私企大量增加,但全民所有制的国有企业比例仍然很大,而非西方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私营企业。国家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可以凭借所有者权力支配企业的经营活动,所以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中国有一套详细规范企业行为的宏观财务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财务仍然有必要存在。所有制不同,财务的内容、体系有不同。
(2)经济体制不同。这是中西方企业财务管理差异的根本原因。在我国,主要由国家负责企业与外界的联系,企业基本上不存在筹资问题,也无权决定投资和利润分配,不可能建立一套企业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行分配的完善的微观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体系,而只有残缺不全的内向型管理内容,缺乏外向型管理的内容。这种“缺乏”有赖于国家详细周密的宏观财务体系的计划管理进行弥补,因而企业财务管理在营运中没有明显的不足。西方企业没有可依赖的计划管理体制,只能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本或采用各种方式举债,在分析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投资报酬率、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风险的前提下进行投资决策,在有利于企业竞争发展的条件下自主进行收益分配。
(3)企业形式不同。中国企业实行股份及债券制度较晚,其制度还不完善。且对大多数企业而言,财务管理中没有股票及债券的筹集、转让问题,也没有股利政策。而且,还有很数企业都是全民所有制的国有企业,税后利润分配应按国家有关法规制度执行,因而在税后利润分配方面也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4) 融资市场不同。西方企业可以在发展较全面的资金市场中通过各种不同的融资渠道筹集资金,拥有闲置资金的个人或企业也可以在资金市场上卖出。中国企业的资金大都由国家或集体提供,实行“拨改贷”以后,企业从银行贷款也必须报请国家批准,否则很难得到贷款。或者说,企业没有融资的需要和市场,因而企业财务管理有关资金筹集方面没有实质性内容,只需要尽量向国家要求拨款,向银行争取贷款。
3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3.1未来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的企业已慢慢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
(1)树立全球化理财观念。知识经济时代为企业的国际经营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由于知识资本较容易跨国转移,加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空间相对变小,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故企业经营呈现出全球化特征。因此,企业必须树立全球化理财观念,放眼世界市场,进行财务运作,提高理财效率。
(2)网络财务。公司理财手段与方法以网络财务为主,并将网络财务融入到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中。在网络财务环境下,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均可以实时报告,便于企业进行在线管理,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使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更重要的是加快资金周转速度,降低企业资金成本,但是网络财务只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把它融入到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3)风险投资管理。财务风险管理与财务安全管理并重,风险投资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创新”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风险投资是企业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4)科技创新。首先发现外界的科技创新,进行初步筛选并形成企业的技术引进;或者企业自主组织科技创新活动,将构成企业财务管理的着眼点或起点,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对其成果的利用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新重心,从而使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及其对经营过程的作用力得到提高。
(5)财务管理组织。由于财务管理未来的环境和内容变得更加复杂,加上企业实施外部扩张战略促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更为突出,因此在企业内应专门设置财务管理机构,以专司财务管理之职。
3.2对我国财务管理的建议
(1)要认识到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没有法律作为规范市场的手段,市场经济就无法稳定有序地发展。因此,无论是对国有资产的宏观调配、经营及监督,还是对企业微观财务的宏观管理,都必须强调法制化,以立法为基础。
篇6
通过对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地调研,收集了相关资料后,统计和分析表明:截止到2013年底,本省共有依法已经在工商执法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0759家,平均每月增长350家,注册资金达到230亿元,涉及农民社员10.95万户,带动农户15.25万户。从产业整体分布情况来看,果蔬种植类专业合作社占56.2%,家禽养殖类占16.5%,渔业水产养殖类占8.9%,花卉、经济林类占18.4%。据调查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民收入普遍比非成员农民高出6%左右。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趋势迅猛,,但由于合作社的登记门槛较低;加之一般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是由种贩销和养殖大户担任,没有足够的会计基础知识,缺乏财务管理意识;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审查和监督等等。因此众多不规范的行为也日益显现,阻碍了合作社的积极发展。因此,当务之急便是寻找有效的对策和建立完善的制度来解决财务管理问题,加强财务管理意识,改善农村合作社的现状。
二、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国家虽然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但是合作社对于制度的执行却不彻底,存在许多漏洞。并且没有建立自己内部的一整套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没有规范具体的措施,只是根据部分需要建立了相关制度,缺乏研究量化标准和定性标准,可操作性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一般比较小,入社成员也偏少,业务量不多,运作较简便。因此,合作社的负责人完全忽略了财务问题,合作社没有设立专门的会计核算岗位,当需要结账的时候,通常找临时的人员以“流水账”、“豆腐帐”草草了事。一些出纳人员和会计管理人员甚至是由一个人承担,并且合作社负责人在大多时候一兼多职;合作社的管理层和普通成员都没有强烈的财务管理意识,没有意识到规范的会计制度和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因此在合作社初建立的时候,就没有财务管理的相关概念,而且合作社所有事务都由负责人主观判定,这样就使得财产的流动和使用变得不透明,权利过分集中在一个人的主观意识上,缺乏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不利于理财。
(二)缺乏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中规定道“合作社应按本制度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但是合作社却没有按照制度严格建立完整的会计账簿,大部分建立的账簿是只记录了收入和支出的“流水账”。有些建账人员甚至没有合格的会计从业证书。”;合作社的部分农业生产材料的购买,没有向对方收取正式发票,或者也有一些已开具发票的,发票上却没有标明清楚的用途和没有经过审批人的审批。这些使得合作社的财务资料失去了真实的信息,非常不利于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没有建立专门的档案存放和管理机构,没有对会计档案进行集中的管理。大部分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直接放在合作社负责人或者记账人员家里,不仅非常的零散,导致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无法进行及时的归纳整理和归档装订。
(三)资金运作流通性差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时的资金,基本来源于农民和入社成员的入会基金、股金,加之国家对合作社的财政补贴和向银行的贷款,资金的结构非常薄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社员是农民,所以投资范围少,投资额又小,盈余有限;对于大部分的固定资产,仓库存货,应收账款没有进行相关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导致这些资产分配混乱,没有明确的分工。还有《合作法》中有明确规定: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按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但多数合作社对于利润分配没有按照这个规定去制定相应的分配制度,而是负责人随意决定盈余分配情况。从而导致了社员的个人应得利益受损,普通社员和负责人或者股东的所分配到的利润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利于提高社员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四)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
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设立了监事会,理事会,但是在走形式,真正起到的作用却微乎其微。大部分的日常经济事项以及大的经济活动都是由合作社负责人一手操持决定,缺乏民主意识。国家要求地方政府需要按照法律来规范监督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但是合作社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这使得政府管理机构没有多少过去的经验可循,需要不停的在实践中进步,这难免导致在对合作社的监督管理中出现漏洞。另外,审计、税务等部门都各有其侧重点,没办法全面的监督,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新产生的组织没有太多的关注度。
(五)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人员当中部分是不能完全了解会计基础知识和相关的国家最新的会计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专业素养低,法律意识淡薄。这些财务人员不能按照规定的记账方法记账,也不懂得科学的财务管理,不了解最基础的税务知识,不懂得如何规范填写税务报表;并且合作社也没有开展一定的专业培训来提高这些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加之农村的条件有限,熟悉电脑操作的人更是缺乏,财务人员基本不会使用专业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错误率高,最新的财务信息获得渠道匮乏。
三、改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
首先根据法律规定和合作社实际情况分析,制定相应的量化和定性指标,列举有效的改革措施,建立适合本合作社的财务制度,然后按照制度规定的程序进行财务管理;其次聘请具有专业会计知识,熟悉国家会计法规和政策的专业会计人员出任财务人员,并且要将出纳和管理人员等等分开,避免亲属担任重要会计人员,将管理账本和管理物资的人员明确的分配;举办讲座、活动等宣传财务管理意识,加强负责人及社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定期学习最新的会计法规和相关政策,增强财务人员的理财观念,特别是对合作社负责人财务管理观念的提高,需要让负责人以身作则,提高整体合作社员的水平,让大家了解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息息相关。
(二)合理规范会计核算
根据会计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统一的记账方法,记账科目来记录账簿,相应的建立明细账、总账,对于经济业务的往来要及时记入账本,在年终的时候及时编制会计报表;编制和执行预决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定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有效地使用资金;对于资金流动和经济往来,必须向有关单位收取原始发票,每一笔业务都要有明确的原始凭证,仔细检查凭证上的来源用途、审批情况等细节信息,确保无误后完好保存,支票和财务的印章分开存放。并且要做到账物匹配,需要专项记账的则单独记账,严格将凭证装订好,禁止“白条”入账,私自挪用资金;根据会计档案管理条例进行建档和会计档案管理。
(三)增强资金流通,提升资金增值
资金是合作社发展的核心,首先应该扩大资金筹措渠道,从合作社自身角度来说,可以扩大合作社的自身规模,增强水平,吸收更多的社员,再根据这些社员的自身实际情况来分配入社时候所缴纳的股金,增加合作社创立的本金。从外部筹资条件来说,合作社应该积极利用政府的财政资助资金,提高自身的筹资能力。并且政府应该加大对合作社的财政支持,同时要尽量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创造积极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另外银行、贷款机构可以增加一些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业务,以便合作社更快的赶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脚步;其次建立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合作社需要定期盘点清算固定资产和存货,观察是否发生贬值,记录好相关信息,需要赔偿的则立即处理,资金资产要及时核对;最重要的是建立合理规范的盈余分配制度,一定要从盈余分配中提取公积金,风险基金,发展基金,并且可以实行二次返利,在按照法律规定从盈余分配中提取相应基金之后,再依据盈余部分原则,进行适当的股利分红和产品贩销量的利润分配。以此来促进合作社成员的向心力和主动性,有利于合作社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健康发展。另外,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例如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做到帐实相符;定期清查和核对各种应收款项,对外单位和本社成员欠款,应采取措施加以摧收。
(四)完善监督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
从合作社内部来说,充分发挥理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避免监事会人员为负责人的亲属,制定科学规范的内部监督制度,定期向社员公开社里的财务情况和财务信息,并且将财产在年终进行公开化,增加财产的透明度,接受社员对财产疑问的质疑,保障所有社员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强民主意识;从政府角度来说,政府有关部门要定期检查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人员是否依法上岗,依法从业,其次职能部门需要经常派遣人员到合作社进行检查和指导,审核政府的财政资金是否有被合理使用,是否出现公款私用的状况,加强对合作社日常经济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而社会上的审计单位,也可以专门成立有针对性的合作社审核,毕竟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在未来市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
(五)提高财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
组织财务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深入了解会计法律法规,然后不定期的开展培训班,鼓动财务人员参加培训,不断完善强化会计专业知识,再结合合作社的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条件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尽量的聘用有高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财务人员,实行奖励机制,或者定期开展考试,确保财务人对财会信息的熟悉度;另外也可以派遣财务人员到其他的模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吸取工作经验,取得进步。
四、结束语
篇7
关键词: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1
一、了解煤矿安全内控设计的健全性
1.了解安全内控的内容。安全内控的内容通常包括与安全有关的各项管理制度,例如安全机构,安全投入保障,瓦斯治理,“一通三防”,打钻,顶板管理,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安全保护设施,职工劳动保护,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与职工收入挂钩,群监员汇报,安全隐患排查,领导代班,安全事故分析,质量标化检查,安全风险抵押,安全联保,作业操作规程审批,安全应急,防爆物资采购验收及入井,特定作业环境下的安全特殊措施,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等与安全有关的相关管理制度。
2.了解安全内控的程序及方法。(1)询问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内审人员除了询问管理层和对安全负有责任的人员外,还应当考虑询问采区区长、班队长、安检员、瓦检员、电检员、质量验收员、炮工、群监员等不同级别的员工,以获取对识别安全风险有用的信息。(2)分析程序。实施分析程序有助于识别异常的与审计有关的比率、趋势、发生频率。例如分析瓦斯治理材料投入并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可分析安全投入不足情况,计算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可为测试内控指明方向。在实施分析程序时,应当预期可能存在的合理关系,并与有关部门记录计算的比率或趋势相比较;如果发现异常或未预料到的关系,应当在识别安全风险时考虑这些比较结果。(3)观察和检查。观察和检查程序可以印证对管理层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询问结果,并可提供有关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信息,内审人员可观察安全管理活动。观察范围包括地面,井下;检查文件、记录和安全内部控制手册;阅读由管理层和治理层编制的报告;实地察看煤矿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追踪人员活动在安全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4)查阅上一期审计工作底稿。对于连续审计业务,如果拟利用前期获取的信息,内审人员应当确定安全管理环境是否已发生变化,以及该变化是否可能影响前期获取的信息在本期审计中的相关性。
3.做好审计工作记录。记录通过了解发现安全管理制度设计上的重大缺陷,应有而没有的安全内控,安全制度建立上存在的盲点,为下一步确定控制测试的时间、地点、人员分工、范围打基础,并作为安全评价依据的审计工作底稿。
二、测试煤矿安全内控执行的有效性
1.测试内控有效性的程序及方法。(1)询问与安全有关的人员。询问本身并不足以评价控制的设计以及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应当将询问与其他程序结合使用。(2)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煤矿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内审人员必须深入井下,进行现场观察。观察程序应属安全内控测试中应用比较多的程序,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内控测试要靠观察来完成,通过观察能看出制度是否得以执行,是否有效执行。(3)检查文件和报告。某些控制可能存在反映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文件记录,应当考虑检查这些文件记录以获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2.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应注意的事项。(1)控制在不同点班是如何运行的。煤矿作业是三班生产,如职工在井下睡觉通常发生在四点班和零点班,可检查夜间查岗制度的执行情况。(2)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就是一次未执行安全管理制度,为此对关键控制点,应增加测试的次数。(3)控制由谁执行。煤矿采掘一线职工中农民工占的比例较大,因在矿工作时间长短不一、从事安全培训次数不一、文化程度不一,在进行测试时应更多地选取新工人测试,根据工伤发生的次数,新工人在入矿的第一个月发生安全事故的人数均高于老工人。
3.审计工作记录。详细记录内控执行的情况、效果,描述力求准确、具体,作为安全评价的审计证据。
三、中小矿业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正因为有以上这些特点,我国中小矿业企业在会计核算上存在着如下问题。
1.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中小矿业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矿业那么明显,尤其民营矿业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会计人员身兼多职。企业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不按会计规范要求设置,有的小矿业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明。(2)亲属管钱,聘用会计管账。在会计人员任用上,小矿业企业最常见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人员作兼职会计,聘用会计人员途径有四种:①国有企业财务人员;②会计事务所工作人员;③社会招聘;④其他。这些会计人员无论是定期做账,还是长期聘用,工作内容只是停留在会计简单的业务核算上,即制凭证、记账、编报表、报税,发挥不了财务管理职能。(3)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有些中小矿业企业根本不设账,以票代账,或者勉强设账,但账目混乱。
3.管理制度缺乏情况严重。中小矿业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风险控制制度等基本制度,总的来说残缺不全,或者根本无制度,更谈不上实际工作中的执行。
四、对中小矿企业会计规范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1.改善外部环境。要解决中小矿业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光靠一两家企业自我完善和会计人员个人努力是很难达到的,当地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我认为乡镇政府、当地税务和工商等部门应在企业开办前明确规定矿业企业所要上缴的各项费用及准确标准(不能有弹性),在不违返国家政策的条件下,给予最优惠条件,并明确所优惠之处。
2.矿业企业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企业管理又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因此矿老板在思想上要重视会计人员的选拔及各项制度的建设。只有矿业企业管理者高度重视了会计核算,以身作则,那么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各级各部门才能真正做到照章办事,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3.统一各中小矿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1)会计报表体系中指标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操作上的简便易行。在会计报表的体系设计中,建议只编制简化型的财务报告,而且只要求简略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免除编制现金流量表。(2)引进计算机计记账处理技术,实现会计电算化。这样,会计人员可以从繁琐的手工记账工作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篇8
一、财务管理课程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财务管理根据相应的理论基础,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与工具,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系统知识架构,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这种特点决定了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不能实行单一方式,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系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又能通过实训教学来掌握知识的应用。但由于财务管理知识内容较多,并且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大多数院校还普遍沿袭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习惯于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方式讲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训教学。即使有实训教学,但大部分教师还是沿用了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主要是采用做课后习题、分析相关案例等方式,这些实训虽然满足了一部分实训教学的要求,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基本上还是就题论题,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要目的,学生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感性上的认识,这种实训效果显然不高。
(二)实训教学与实践脱节由于实训教学在财务管理课程中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纵然补充了一些有限的实训课程,但传统的实训方法主要强调认知的培养,较少涉及知识的应用,因而还不能称之为实践。并且,财务管理业务在实际工作中要相对复杂得多,其影响因素众多,不可能完全具有理论知识中的假设前提,其业务处理也相对困难,因而造成许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实践操作能力不一致。要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离不开财务管理实践检验,而这又需要一定的实践平台。但目前高校不可能都具有这样的资源,即便有一定的实习基地提供实践条件,指导教师可能也缺乏实践经验,实习基地的工作人员在理论知识上也无法满足教学要求,这种情形使学生不能真正理解财务管理知识。
(三)实训教学中没有体现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与其他的管理职能一样,财务管理和企业其他的职能管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有时甚至还存在着一些交叉,因此在实务管理工作中,虽然存在着业务上的分工,但财务管理必不可少地要与其他管理工作相结合。这种特点决定了财务管理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与其他课程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较为深刻地理解财务管理知识的内涵,将一些独立的知识要点串联在一起。但目前大部分的实训教学都是局限于本课程知识内容,财务管理也不例外,无论是通过做习题、分析案例,或采用其他传统方式的实训,大多数是以考察财务管理的认知为主要目的,很少涉及到其他的知识,这种实训模式不能加深学生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也不可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学生缺乏实训的积极性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知识的传授,始终强调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注重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数量,而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虽然高校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引进了一些新的实训方式,但基本上还是以做习题、或以分析案例为主,而这些方式都是以财务管理的研究方法为工具,强调的是过程的运算、结论的推理,主要还是以掌握和补充理论知识为主要目的,因此是以教师作为主导,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实训要求进行知识的学习。这种实训方式使学生的知识视野局限于财务管理之中,无法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更难培养出具有发展潜力的综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二、ERP环境中的财务管理
(一)ERP沙盘介绍ERP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沙盘通过借助沙盘道具,基本再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受训者更易形成感性上的认知。具体操作是将学生分成6~8个组,分别代表同一行业存在竞争关系的不同企业;每个组5~6人,分别承担企业管理层某一角色的任务,这些角色包括CEO、CFO、COO、CSO等。整个过程一般模拟企业经营8个会计年度左右,每年末用会计报表体现、分析经营结果;然后继续经营下一年。该沙盘操作的内容包括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采购与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融资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涉及到企业全部经营过程,并以企业业务流程为线索,将各个相关部门、各个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通过全面性、系统性的经济业务模拟商业实战,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企业环境中,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二)ERP沙盘中财务管理鉴于财务活动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和状况的反映,因此成为了企业管理活动的核心,ERP沙盘根据此特点,将财务活动作为沙盘的活动核心。ERP沙盘涉及到财务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资本的融通,ERP沙盘设计有四种融资方式,分别是银行短期贷款、银行长期贷款、民间融资和股东投资,在对学生进行实训时,可通过这几种方式筹集资金。(2)运营资本管理,ERP沙盘将现金流的重要性体现在沙盘之中,主要涉及到应收账款管理、应付账款管理等信用决策,以及由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管理。(3)企业的投资活动,资产的购置也是ERP沙盘的重要活动内容,主要表现为企业在固定资产上的建设。(4)企业经营活动涉及到的现金流变动,ERP沙盘还包括企业在生产运作中的资金活动,企业在增强赢利能力方面的活动,如市场开发、品牌建设、产品开发等。可见,在ERP沙盘仿真企业的实战过程中,包涵了财务实务中的基本知识。因而,将ERP沙盘引人财务实务模拟实训课程,可以有效解决当前该课程的实训问题。
三、财务管理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资本融通的沙盘实训融资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活动,是企业通过支付一定的资金成本,从资本市场中获取资金,以支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在财务实务活动中,主要是利用银行贷款、股市、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而这几种方式所需要付出的资金成本是不一样,企业在进行融资抉择时,需要根据资金的用途和企业自身的资金状况进行判断。ERP沙盘通过构造几种资本渠道,让模拟企业在沙盘实训中根据自身经营状况进行融资,这几种渠道分别是银行短期贷款、银行长期贷款、民间融资、股东追加投资等。由于受经营、履约、时间等风险的影响,这几种融资渠道的资金成本是不同的,导致每种融资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包括融资时间、返款时期、资金成本等。学生进行财务管理实训时,可以借
助ERP沙盘,通过模拟企业筹集资金活动,使学生掌握不同融资渠道的资金成本计算、资本的应用等知识,特别是可以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合适的资本融资决策,保持合适的资本结构,增强企业价值。
(二)运营资本管理的沙盘实训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要取决于资本的运营管理能力,具体表现为现金流的周转,一般情况下,当资金的周转率越高时,则代表该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要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就要提高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等的流动能力,尽量制定科学的信用管理政策,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并可利用一些信用条件,适当延迟应付账款的支付,使企业的现金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另外,还要加强存货的管理,要通过财务控制,使企业的原材料、产成品保持在一个适度的空间。在ERP沙盘环境中,资本运营管理也模拟了真实环境中的财务活动,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管理以及存货管理。在模拟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大部分销售收入都要通过一定的信用期间才能收回,而企业在购买原材料时,也可以通过大批量或集中采购等方式利用信用,因而实训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的信用决策;此外,模拟企业还要加强存货管理,特别是原材料采购管理,以维持合理的现金流。因此,通过ERP沙盘的这些操作,可以让学生形象地理解资本的运营管理。
(三)资本投资管理的沙盘实训资本投资决策是指企业关于制定投资计划、设定投资目标和目标优先次序,用一定的标准选择长期资产的决策过程,以实现将来获得更多现金流入,通过资本投资可以使企业在未来实现竞争力的提升,提高企业现金流。资本投资主要是指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也可能是在经营管理质量、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提升,这些投资需要企业在前期投入一定规模的资金,以对现有经营状况进行更新或改善,或增加一些新的经营能力;而投资收益主要是指未来创造更大的现金流,如销售收入的增加,也可能是降低了企业的运作成本。因此,企业的投资决策主要是通过将投资所产生的投入与收益或成本节约进行对比,并在考虑到资本内部收益率的基础上进行决策。ERP沙盘的资本投资管理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的建设,包括厂房、生产线等,还包括模拟企业的市场开拓、品牌建设、产品研发等。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资本预算技术对资本投资进行决策,决定模拟企业制定何种投资计划、计划的投资额度、计划的顺序、投资时间等内容。通过沙盘实训,能够将企业的投资管理过程形象地体现出来,加强学生对资本投资的理解。
(四)财务分析的沙盘实训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告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反映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与现状,对其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提供信息。帮助相关者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与ERP沙盘配套的还有一套软件,该软件能够与沙盘同步,将模拟企业的操作过程在电脑中形象地展现出来,使操作者能够同时从沙盘上和电脑中查看经营过程。不仅如此,ERP的教学软件还具有财务分析能力,可以在会计年度末自动地生成会计报表,并对相关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ERP沙盘常见的财务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变现能力、存货周转、负债率、盈利能力、流动性分析、获取现金的能力分析、杜邦分析等。需要指出的是,ERP沙盘不仅拥有大部分财务分析能力,而且还通过形象的图表对各种指标进行判断,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判断模拟企业的经营活动状况。
四、财务管理实训课程的注意事项
(一)财务管理教学与ERP沙盘实训同步进行通过ERP沙盘实训,可以有效地解决财务管理教学中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在模拟的环境中学习财务管理知识。由于大部分学校的财务管理与ERP是属于不同的课程,二者在课时与教学进度安排上都不一致,为了提高财务管理的教学质量水平,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需要将财务管理教学与ERP沙盘实训同步进行,以财务管理教学为纲,以ERP沙盘实训为辅。当涉及到重要的财务管理知识,并且在ERP沙盘实训中有相关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时,教师则可以在财务管理教学的同时,辅以ERP沙盘实训,使学生通过ERP沙盘形象地理解相关知识要点。
篇9
新三板市场是资本市场,有着严格的挂牌上市要求,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的要求。笔者曾供职会计师事务所和证券事务所,实务中发现有些企业日常财务管理与新三板上市规则有很多出入,问题重重;个别企业刻意忽略过去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企图隐瞒问题上市;针对问题的整改造成上市成本大幅增加,事倍功半。本文列举些实务上中小企业财务处理的典型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根源提出改进意见,为具有新三板上市意愿的企业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一、普遍问题
1.部分企业实物资产入账证据不足。这类问题中尤其以房产和车辆等手续不全之类问题较为突出。房产不光要有能够使用的房子,还要有在相关部门办理的房屋产权证书等;车辆不光是要有车子本身,还要有车辆行驶证等。但是,在部分具有新三板挂牌意愿的中小企业中,有的企业给审计师的解释是手续还没办下来,需要一段时间;有的企业明确表示这个手续根本就办不下来。部分企业自建(购)房屋或设备,立项、批复、建造合同、结算、监理、决算、相关发票等资料不完整,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有些企业为了“节约”税款,甚至在购买或筹建时,放弃索要相关发票。此一时彼一时,一旦看到了资本市场的利好,产生了挂牌意愿,这些企业便开始多方求助,托门子找关系,补合同补发票,有些甚至造假。但是这些工作往往收效甚微,有的甚至因此而触犯了法律法规,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部分企业在没有新三板挂牌意愿时,考虑到税负压力人为主观减少其收入。这些企业一旦有了挂牌意愿,迫于中小企业股权转让公司盈利方面的要求,便想起了以前瞒报的那一部分收入。接受委托,我们曾经对一个具有新三板挂牌意愿的知名连锁餐饮企业进行挂牌前财务调查。调查中发现,该企业确认收入的依据相当不充分,收入方面记账凭证没有对应的原始凭证,在我们的再三追问下,企业会计道出原委,他们收入入账的依据是该连锁餐饮直营店的刷卡消费收入,顾客付现消费的部分和除以上两点之外的其他部分并未入账。该企业希望在新三板市场挂牌前,由会计师事务所帮助他们把以前现金收入部分和其他收入部分“加”到他们的账务之中,进而能够使企业扭“亏”为盈,顺利挂牌。
3.部分企业个人银行账户和公司银行账户出现混同。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业其企业银行账户收款付款一年只有几笔,而其董事长或总经理的私人账户一天就要收款付款很多笔。这些企业可能是由于历史原因,也可能是为了“节约”纳税的需要,便动用私人账户代替公司账户为企业收付款。在产生上市意愿之后,这些企业便要请大量的财务专家来整理以前所发生的收付款,浪费了企业的金钱和时间,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4.部分企业需要补缴大量的税款。补记以前漏记的销售收入,补办未办理购买手续的不动产和设备等,都需要补缴一笔大额甚至巨额的税款。这笔税款数额巨大,部分企业难以一时将经费准备充足。即使企业税款补上了,但税收发票上的时间和该项业务实际发生的时间不一致。这样的纳税凭证给会计师事务所和券商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5.部分企业存在大额债务转借他人的现象,造成了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短期借款、应付票据等会计科目同时增加,虚增资产。某些企业信用和资质达不到银行的贷款要求,便想着利用其他公司的资质,从银行贷一笔款,有资质的公司将款从银行贷出后,转贷给这些资质不达标的公司和个人,这些转贷关系往往存在于熟人之间,有的企业之间甚至不签订合同,不计算利息,不缴纳税款。面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这些企业只能提供银行转账凭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这些企业必须要履行相关手续,还要缴纳各项税款,并计算利息。
6.部分企业期间费用变动与收入成本变动不匹配。某些企业某一年销售额较上一年提高了很多,但是该企业的销售费用降低了不少;还有部分企业本年管理人员和设备较上一年增加了很多,但管理费用却减少了很多。在调查中发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企业管理制度非常不完善,票据报销不及时;有些企业打了点小主意,为了能少交一点企业所得税便通过不正当渠道“买”点发票直接增加成本。
7.部分企?I独立性较差,人财物混同的现象非常严重。中小企业财力和人力都是有限的,寻求必要的帮助也是允许的。但是,有些企业只顾寻求帮助,忽视了兄弟企业间履行必要的手续,久而久之有些东西就分不清楚了。正所谓亲兄弟明算账,只有明算账才能为企业带来便利。有些企业为了达到上市要求,分清这些混同的人财物,需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给企业增加了不小的负担。
8.部分企业采用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政策不稳健、不合规;折旧等摊销政策等与同行业公司相比明显不稳健;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存在不正常变化。具体表现为: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比同行业水平低;随意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等明显低于同行业。
二、规范化管理建议
按照中小企业股权转让公司的要求,中小企业新三板挂牌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合法规范经营;股权明晰,股票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等。
现行制度下,会计师事务所要对拟上市公司最近两个完整会计年度内的财务数据进行审计,律师事务所要对最近两个完整会计年度内的法律事务发表意见。所以,有挂牌意愿的企业必须要有一个两年及以上的规划,针对问题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按照会计准则处理有关事项,确保这二年及之前和以后的相当时间段财务管理合规、合法,少犯错误,不犯原则性错误。
前述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其原因是企业管理存在深层次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策。下面仅就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规范化管理方面提出笔者管见:
(1)规范财务管理要一以贯之。中小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竞争,经营管理者要用战略眼光常态化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借新三板上市的机会使企业的管理上一个台阶,而不应一时兴致而为,不能看到资本市场有利可图,带着投机心态使用非正常做法拼凑条件满足新三板上市挂牌要求,过后又放松管理。
(2)完善财务管理的内控机制。中小企业很多是私人企业,三亲六眷中的人在财务管理等部门任要职普遍,往往造成内控意识及岗位设置缺乏牵制,习惯做法优于规范管理,企业规章制度落实不力。因此中小企业管理者要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和落实内控制度,健全企业的治理结构,不相容职务要予以分离,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负责。
(3)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中小企业的员工整体素质较低,专业财务人员缺乏,而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又与员工的素质密切相关。企业应结合实际,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员工培训机制。通过培训,逐步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更具工作责任感,更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使企业管理形成合力。
篇10
【关键词】省钱理财平台 MVC结构 JDBC JSP
1 前言
1.1 开发背景
如今社会高速发展,个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很多人缺乏财务管理的意识,正所谓开源节流,科学的财务管理和合理省钱方式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但现今市场上个人的财务管理软件却很少且不完善。所以,一款集记录、计划、提问、分享的综合理财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1.2 系统开发的研究内容
本系统研究的对象是个人理财分享系统平台,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用户的注册和登录、验证用户注册和登录的合法性,根据用户自身需求进行适当操作,例如记录当天消费情况,制定第二天消费计划,发表提问解答问题,分享理财省钱心得等等。
2 系统开发平台及相关知识简介
2.1 MVC
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模型-视图-控制器,M是指数据模型,V是指用户界面,C则是控制器。使用MVC可以将M和V的实现代码分离,从而使同一个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C则为了是确保M和V的同步,一旦M改变,V应该同步更新。
2.2 Servlet
Servlet是一种服务器端的Java应用程序,具有独立于平台和协议的特性,可以生成动态的Web页面。它担当客户请求(Web浏览器或其他HTTP客户程序)与服务器响应(HTTP服务器上的数据库或应用程序)的中间层。与传统的从命令行启动的Java应用程序不同,Servlet由Web服务器进行加载,该Web服务器必须包含支持Servlet的Java虚拟机。
3 系统分析与设计
3.1 系统功能需求
根据系统的开发背景及需求,抽象出的系统整体功能用例图,系统功能分为三部分:
游客的用户注册,用户登录、退出登录;
会员的创建钱包、制定计划、发表提问、回答问题、消息分享、小工具使用等;
管理员查看用户列表、查看用户详情、删除用户信息、信息加精。
3.2 模块的功能描述
3.2.1 会员注册登录模块
为了系统平台的确定性、针对性和网站功能拓展,使用者必须成为会员,才能够使用系统中的功能。该模块通过与用户的交互,记录用户信息,并且通过后台审核确定其信息的有效性真实性。
3.2.2 创建钱包模块
可以实时记录自己的消费和资产,可以确定每月的收入、固定开支和可能的开支等。
3.2.3 制定计划模块
帮助用户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消费支持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
3.2.4 发表省钱心得或建议
通过类似微博一样的方式,大家交流省钱的心得体会,对省钱达人进行排名,调动用户的合理消费积极性。
3.2.5 询问功能
当用户对某消费类产品,有疑惑或困惑的时候,可以通过论坛询问功能寻求帮助,理财达人或专家看到了,会解答问题。
3.2.6 管理员数据管理
对于不合规范有错误的信息,管理员可以删除,对于好的理财想法建议或新的,予以加精华。
3.2.7 用户账户管理
对于出现异常现象的用户账号,管理员可以警告或删除用户。
3.3 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在进行系统数据库设计时一般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如下:一致性、规范化、完整性、可伸缩性、可维护和管理。
该系统所使用到的数据库表有用户(user)表、管理员(admin)表、钱包(wallet)表、计划(plan)表、问题(question)信息表、消息(message)信息表等。
用户表:描述了用户名称、用户密码、邮箱、电话、地址和注册时间。
管理员表:包含用户的名称和用户密码。
钱包表:包含用户名称和余额。
计划表:包含用户名称、计划ID号和计划内容。
问题信息表:包含用户名称、问题ID号和问题内容。
消息信息表:包含用户名称、问题ID号、消息内容、消息发表时间、点赞数。
4 系统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1 注册登录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用户单击注册按钮即可进入到会员注册页面。当用户填入名称和密码的时候,界面端js代码中的regCheck方法响应,进行验证。当用户注册的数据通过了页面的前端审核,则将数据插入数据库中。插入数据库之前,首先要验证数据库中是否有相同的用户名,如果有,则提示用户换一个名字。
4.2 分享心得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点击主界面发表消息,即可进入理财平台消息分享界面,会员可以发表心得,也可查看他人的心得,还可点赞和评论。会员在jsp界面输入文字或表情信息,通过servlet文件传入内部逻辑,再通过dao文件和util文件将数据插入数据库中。
4.3 理财团购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用户可以实时输入相关需求和地点,通过在jsp界面中提取到会员的请求,通过javascript代码将关键词传入百度API云接口,在通过showmap函数生成一张有用户需求的百度地图。
5 总结
理财分享系统,是基于MVC模式设计实现的一个B/S架构的综合理财分享平台,实现了用户注册、登陆、记录消费、制定计划、发表提问和理财心得分享等功能,为用户提供省钱秘诀,培养理财习惯,并且还具备家庭税务计算、股票的实时信息、特价机票酒店的实时信息等简洁实用的功能,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各类需求,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刘晓华,陈亚强.J2EE应用开发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孙卫琴.基于MVC的Java Web设计与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刘永华,于春花,李晓利.Java网络编程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廖立斌(1993-),男,江西省九江市人。研究生在读学生。现为江西师范大学软件设计师。研究方向为web QoS和java应用相关的研究。
肖建茂(1990-),男,江西省吉安市人。研究生在读学生,研究方向为web QoS相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