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分析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5: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经济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经济分析

篇1

论文关键词: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集聚 城市经济扩散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经济已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城市经济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也在向前推进,现择其要者介绍如下,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城市与城市经济

1.城市的缘起。城市是人口、资金、产业等的聚集区。一般认为,城市的缘起需要具备如下条件:农业生产剩余,即城市以外的人口必须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他们自己和城市居民;城市生产的发展,城市居民必须生产相应的劳务或产品以和城市之外的居民换取所需生活资料;运输体系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以外区域的产品交换必须依赖有效的运输体系。城市的出现打破了原来经济发展的平衡,城乡之间的分野就此开始。纵观城市发展的历程,运输体系的每一次重大革新都会对城市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现代技术体系及运输体系使城市密度增加,城市规模急剧扩大。

2.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中心考察稀缺资源配置状况的学科。城市经济学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犯罪和公共政策、住宅和公共政策、地方政府支出与税收(阿瑟·奥莎利文,2007),而我国学者的归纳略显不同,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空间结构、城市住宅经济、城市交通、城市物流、城市的环境与污染、城市政府(周伟林等,2004)。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经济已成为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二、城市经济理论

1.区位理论。中心地带理论认为城市体系包括N类不同的产出品、N类不同的市场区域和N种不同的城市中心,级别高的产品在对应的级别高的市场区域被出售,每一城市体系都有以一个主要城市为中心的中型城市或小型城市群(克里斯泰勒,1933);最小费用工业区位理论认为,经营者一般在所有费用支出总额最小的空间进行布局,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导致集聚的为集聚因子,导致扩散的则为扩散因子(韦伯,1909);市场空间竞争理论认为,企业在选择区位时,都想尽可能占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这样的市场空间的位置和大小受到消费者的行为和其他企业的区位决策行为的影响(霍特林,1929),而生产者占有的市场空间大小将对其获得的利润产生影响(帕兰德,1935);利润最大化区位是收入和费用之差最大点,区位均衡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即对个别经济而言,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整体经济而言,是独立经济单位数最大化;前者是内部努力经营的结果,后者是外部竞争的结果(勒斯,1995)。由于存在不完全信息和非最佳化行为,产业区位布局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信息的增加,产业布局逐渐接近最佳区位(普赖德,1967)。出于对市场空间、经营利润、产业竞争以及经营成本的考虑,各种产业都有向城市集中布局的趋势。

2.聚集经济理论。早在1926年,黑格就充分讨论了集聚经济对城市形成的影响,在黑格的启发下,许多经济学家对城市经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集聚经济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本地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前者指单一产业集中程度的外部经济,后者是反映城市规模的外部经济(胡佛,1990),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形成产业集群(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波特,1998)。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在内部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的综合作用下,企业趋向于将全部生产活动集中在接近大城市的地方,企业的区位选择又会影响市场的分布,并吸引上下游企业的集中(藤田昌久等,1999;克鲁格曼,2000;藤田昌久和蒂斯,2004),有学者对城市产业集聚的原因归纳为投入共享、知识溢出、劳动力市场共享、本地市场效应、消费、寻租等(罗森塔尔等,2003)。城市因经济要素集聚而产生、壮大,城市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提升了其市场潜力,从而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阶段论认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相同的发展阶段,即自给自足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工业化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胡佛和费希尔,1949),而与此相对应的划分是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罗斯托,1991)。我国学者的概括是待开发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陈栋生,1993),阶段论描述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果和城市经济崛起与繁荣。

3.增长极理论。增长理论中的平衡增长理论认为,为了使经济从低水平的均衡转向更好的均衡,可以在经济中的许多部门同时进行协作性投资(罗森斯坦—罗丹,1943),但这对资本极度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是难以承受的。因此,有意识地培育增长极,利用增长极的推动效应和产业之间的连锁效应带动全局的发展,但需要以创新为前提(佩鲁,1988)。循环累积因果论指出,社会经济的变动是由技术进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传统等多种因素决定的,经济发展不是单纯的产出增长,而是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但首先需要产生一个初始变化,如城市经济发展,而后产生次级强化,最后产生上升或下降的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初始变化,呈现出一种循环累积的演化过程(缪尔达尔,1991)。

这些理论为我们了解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壮大的市场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随着城市的急速发展,城市病日益显现,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的理论不足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健康城市理念、紧凑城市理论、精明增长理论、理性增长理论相继出现,引导城市经济发展合理利用城市空间,优化各种要素配置,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城市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研究逐渐展开,至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源于城市问题的需要(陈柳钦,2008)。随着农村改革的启动,农村经济活力逐渐得到释放,改革重心随之转移到城市来,城市经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改革等问题,对城市的研究日渐加深,主要体现出版的学术专著增多,研究内容日益扩展,研究手段更为多样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增强。

四、我国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

关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一直存在两种路径的争论,即以政府为核心的行政主导和以企业为核心的市场主导,这与所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路径的争论是一致的。

1.行政化集聚与扩散。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政府层级之间的权力与责任是逐级授予的,权力大小与地方政府的行政级别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行政权力的大小将涉及制度垄断程度和所覆盖的范围,城市作为地方政府发号施令的中心,自然形成以大管小的城市行政级别体系,造成城市建设资源沿行政层级向大城市集中,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弗农·亨德森等,2007)。这种现象在改革开放前以典型的计划经济形式实现对资源的配置,国家取代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中心,由于建设资金的不足,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从农村抽取城市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等资源,并且附以户籍等计划手段加以固化,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带有明显的行政化特色。政府集体意志对资源的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三线建设”时期产业布局的“山、散、洞”特征就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集聚规律截然相反,这一仅有的扩散效应带有非常明显的行政化特征;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首先启动,城市改革继之,实行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但前期侧重计划手段,采用价格“双轨制”对经济增量部分进行资源配置,这种双轨制逐渐过渡到单轨制,继续先前的剪刀差和农村税费等形式推动农村资源向城市的集聚,这一过程持续到上世纪末期。21世纪始,城市经济的集聚与扩散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基本上实现了社会资源配置的单轨制,城市从农村抽离资源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由于产权的未定,政府通过垄断的资源抽取城市发展所需的资源,对农村资源有选择性的抽取,特别是对土地资源独占权使得城市“土地财政”现象非常明显,城市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经济规模日益扩大,但城乡差距日益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经营城市现象,有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城市化进程行政干预的导向逐步从限制转为积极推进,中国的城市化也因此取得了高速发展的显著绩效,但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城市化泡沫以及较高的社会总成本(徐琴,2004)。同时,21世纪开始实行的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政策与上述抽离现象同时并存,两种相对的力量博弈结果如何是可以想象的,如果在资源等关键领域没有重大突破,城市经济行政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强化。

2.市场化集聚与扩散。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为先导的改革激活了市场力量,城市经济向乡村扩散,乡镇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繁荣就是明证,随着改革进程的向前推进,市场力量逐渐强大,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区位条件占优的城市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城市政府强力规划引导只是顺乎时势之举,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规划使城市集聚作用增强,这种人为推动使城市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引领作用,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张魁伟,2004)。为推动城市经济平稳发展,必须革除市场化进程中的各种制度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只有加快市场化进程才能发挥城市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

篇2

关键词:沿海城市 相对发展率 空间自相关分析 热点分析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崛起,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群成为了研究地区经济的基本地域单元,旅游经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需要依托城市群来建立旅游经济圈。城市之间的联系对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经济空间格局对区域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和决定作用,一个区域的经济空间布局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在经济发展中的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其有着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地理位置、区位条件,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沿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驱动力,对于拉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沿海地区的旅游经济呈不断增长的趋势,2012年沿海地区国民经济收入达到333773.6亿元,占全国总量的64.3%;旅游外汇收入达到5251561万美元,占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的78.9%。可以看出沿海地区的旅游经济在全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沿海地区旅游收入主要来自沿海城市的收入,沿海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其它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对其它内陆城市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旅游也在地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可以促进地区的资源优化和生产要素的合理布局,有效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制定适宜的发展地区经济的政策,对于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于经济空间格局的发展演变做了一定的研究。20世纪末期,国外学者开始将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运用到经济分析中,如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通过将空间影响因子数学化引入理论模型,从微观的产业和企业的视角来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变化对产业空间布局、经济布局、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程度。国内近期对于区域发展的差异研究主要是:吴玉鸣(2007)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县域增长集聚、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麦土荣(2010)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格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和探讨了如何优化西部地区的经济空间格局,推进其西部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缩小其与全国的差距。王洋、修春亮(2011)分析了我国1990-2008年的经济格局的时空演变模式与影响因素,认为经济发展、政策、资源对经济格局的演变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旅游经济的研究方面,陆林(2005)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省际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总体水平及变化的空间结构特征。陈刚强(2012)利用Theil指数分解以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了中国地市的入境、国内旅游经济差异的演变。马耀峰(2013)运用GIS技术手段,采用TOP1、TOP5、TOP10网络方法对城市的入境旅游结构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于经济空间差异的研究较为普遍,对于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研究较少,且大部分是以省为研究单元,对于沿海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大多以省和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为研究单元。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NICH(相对发展率)指数。相对发展率指数能较好的测算一定时期的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表示一个地区某一时期的旅游收入的变化与同一时期旅游收入变化的比值,作为衡量地区经济增长能力的指标,公式:

(1)

其中,Y2i、Y1i分别表示第i城市在研究末期和初期的人均旅游总收入,Y2、Y1分别表示整个区域在研究末期和初期的人均旅游总收入。当NICH得数值大于1时,说明地区的经济增长大于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

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本文主要采用Moran`s I和Local Moran`s I 进行全局自相关和局域自相关分析。Moran`s I,主要是用于分析空间数据在整个区域内的空间分布情况,可以用来检验整研究目标区域内的相邻近地区之间的相似、相异还是相互独立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2)

其中,n是指所研究区域内的区域总数,是空间权重,分别是地区i和j的属性, 是属性的平均值, 是属性的方差。

Moran`s I是观测值与其空间滞后项之间的相关系数,取值范围是(-1,1),(-1,0)表示负相关关系,(0,1)表示正相关的关系,系数为0,则表示其为随机分布。数值接近于1或-1是表示具有相似、相异属性的地区集聚在一起。

对Moran`s I统计的显著性检验一般是用正态统计量的Z值,其标准化形式为: 其中,E(I)是期望值,SD(I)是标准差。在显著性水平为5%时,所适用的临界值为-1.96

Local Moran`s I是Anselin(1995)提出的用来检验局部地区是否存在相似或相异观察值的集聚现象,一般是用Moran散点图和LISA来测度。地区i的Local Moran`s I 指数用来度量地区i和其临近区域之间的关联程度,其公式为:

(3)

局部Moran`s I值为正,代表一个高值被高值包围或者低值被低值包围。在LISA图中,HH(高高集聚),表示该区域自身和周围地区的观测值都相对较高;LH(低高集聚),表示该地区观测值较低但是其相邻地区的观测值较高;LL(低低集聚)表示该地区与周围地区的观察值均是相对比较低,为低值集聚;HL(高低集聚)表示该地区的观测值较高而周围地区的值较低。LH和HL为空间离群,没有明显的集聚现象。Local Moran`s I指数的显著性检验是通过检验其正态统计量的Z值来判断。

热点分析。Getis-Ord Gi*指数用于进一步测度局部空间自相关特征,识别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热点与冷点区的空间分布(关伟、朱海飞,2011),其公式为:

(4)

为了便于解释和比较,对Gi*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其中,E(Gi*)、Var(Gi*)分别表示的是Gi*的数学期望和变异系数;wij(d)为空间权重矩阵;Yj为区域j上的观测值。如果Z(Gi*)为正且显著,则说明区域i周围的值相对较高或者高于均值,属于高值空间集聚即热点区;若其值为负且显著,则说明区域i周围的值相对较低,或低于均值,属于低值空间集聚即冷点区。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得数据来自《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3-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3-2013年)。由于2012年国内旅游收入的数据难以获得,因此用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代替。

沿海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一)沿海城市旅游经济相对发展率分析

本文通过对沿海53个城市2002-2007年、2007-2012年两个阶段的相对发展率的计算,得出结果如表1所示。在2002-2007年这一阶段中,湛江、茂名两城市的相对发展率指数达到了12,说明两个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速度高于整个区域的相对发展速度。主要原因在于两个地区的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次数量的增加速度低于其旅游总收入,使得其平均旅游收入比2002年的平均值的增加幅度较高。在2002 -2007年这一阶段中,相对发展率指数大于1的城市主要有:秦皇岛、锦州、营口、上海、南通、威海、广州、深圳、汕头、江门、阳江、东莞等。说明这些地区的发展速度都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原因在于这些城市在2002-2007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大幅度提升,同时带动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旅游者的人均旅游消费额大幅度增加。其余城市的相对发展率指数低于1,说明其低于整个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这些地区一方面是因为旅游经济的发展速度较低,如北海、东营等,另一方面是因为旅游总人次的增长速度和旅游总收入的增长速度相近,导致其增长率较低,但不能完全说明其旅游经济的发展速度慢,如天津等。2007-2012年的相对发展旅游指数没有极高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这一阶段旅游经济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平稳,各地区的旅游经济急剧增长的现象较为少见。

(二)沿海城市旅游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

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知,2002年、2005年、2008年、2012年四个时间截面上中国省域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 Moran`s I指数值分别为0.2752、0.3044、0.3433、0.3966。Moran’s I指数在使用999次重复排列方法的假设检验下的正态统计量Z(I)值分别为2.3、2.715、2.979、5.351,大于其在0.05水平下的临界值(1.96),均通过正态统计量z检验(p≤0.05)。Moran`s I值为正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说明沿海城市旅游经济呈不断发展的趋势。2002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其旅游经济发展相对较差,随着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2005年到2012年沿海地区的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沿海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差异逐步缩小,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也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旅游经济高速发展的区域。

2.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首先是Moran 散点图分析。本文选取了2002年、2005年、2008年、2012年4个时间截面对沿海53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进行了自相关分析,其散点图如图1所示,由散点图的分布可以看出:我国沿海53城市的旅游经济的Moran`I指数全部为证,检验结果比较显著,且数值在逐年增加,说明其总体趋势在不断增长。这说明我国沿海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而且这种集聚分布的态势在不断的增加。由散点图的分布可以看出,沿海城市大部分位于散点图的第一和第三象限内,为正的空间联系,属于低低集聚和高高集聚的类型。位于第三象限的点多于位于第一象限的点,说明沿海城市的旅游经济在发达地区的集聚程度要低于不发达地区的集聚程度,但第一象限的点也在逐年增加,说明旅游经济在发达地区的集聚程度也在不断提高2012年与2002年、2005年、2008年相比,各象限的点的分布都比较集中,第二象限的点有所减少,第四象限的点有所增加,说明高低集聚比低高集聚的地区要多。

其次是LISA分析。由图2LISA集聚图可以看出,沿海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变化趋势:一是HH区域即高高集聚区域。2002-2012年高高集聚的区域在不断的增加,说明沿海城市的旅游经济正向带动作用逐渐增强。高高集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省。由于广东省沿海城市的开放时间较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建设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旅游经济发展的正相关作用逐步加强。二是LL区域即低低集聚区域。选取的四个时间截面数据中,2002年广西的钦州、防城港处在低低集聚的区域内,主要是由于两个地区及其周围地区的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等水平较低使得其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2012年钦州不再是低低集聚的区域;秦皇岛在2002年和2005年属于低低集聚的区域,但随着其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旅游经济的不断重视,使得其在2008年和2012年不再是低低集聚的区域;青岛作为山东省的重要沿海城市,在2008年奥帆赛的影响下,其旅游经济也在不断发展,成为沿海重要的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但是山东省的滨州、东营、潍坊由于其旅游资源较少、区位条件相对较差,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2008年和2012年都属于低低集聚的区域。三是HL区域即高低集聚区域和LH区域即低高集聚区域所在的城市较少。高低和低高集聚的区域主要是在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天津市一直处于高低集聚的区域,主要是由于其东部滨海区域和中心区域的旅游发展水平高,但其西部来说相对较弱,近年来天津市提出“一带、三区、九组团”的旅游发展规划,使得其旅游经济的发展逐步趋向合理化,促进其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热点分析

通过局部自相关分析说明中国沿海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存在集聚性。为了更清晰的分析其高值聚类和低值聚类的具体分布区域。本文利用Arcgis 10.0对我国沿海城市2005年和2012年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做了热点分析,进而分析其旅游经济发展的演化过程,结果如图3所示。根据图中结果,将53个城市划分为:热点区、次热点区、次冷点区、冷点区。第一,热点区:热点区域是指旅游经济发达,旅游收入高的地区。由图3可以看出,2005年旅游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广州、惠州、江门和海口。这些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游客的旅游消费较高使得其旅游收入较高。2012年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的几个沿海城市。因为这些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业发达,带动其旅游业的发展。可以看出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的部分区域。第二,次热点区:次热点区域的城市较少。2005年的次热点区域在广东的茂名市,2012年次热点区域是广东的揭阳。茂名市由次热点区域下降到了次冷点区域。第三,次冷点区域:由3图可以看出,2005年和2012年的旅游发展的次热点区域在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的全部沿海城市,说明这些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处于平稳发展的状态。在广西影响下,湛江在2011年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次热点区域。海口由于入境旅游收入较高但是人民币升值所以导致其整体旅游收入降为了次热点区域。第四,冷点区域:沿海53个城市中,防城港一直处于旅游经济发展的冷点区域。主要是因为防城港虽然有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政策优势,但其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旅游开发建设的投入资金不足使得很多景区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特色的旅游产品发展较为滞后,旅游管理机制不畅。

结论

沿海城市的旅游发展出现明显的集聚现象,泛珠三角除广西省的钦州、防城港外,大部分城市的旅游经济都较为发达,长三角的沿海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均衡,发展水平较高,环渤海地区的滨州、东营、潍坊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因此沿海53个城市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要注重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一是环渤海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相对长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较低,需要借鉴其旅游经济发展的经验,互通有无。加大对外开放的程度,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提高旅游外汇收入,逐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交通设施的建设发展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突出其地域和文化特色,提高吸引力。二是长三角地区沿海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相对较均衡、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在长三角区域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形势下,应注重提高旅游质量,积极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品,提升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三是泛珠三角沿海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是在泛珠三角沿海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发展差距较大,防城港、钦州等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广州、三亚差距较大,因此应充分发挥旅游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的带动作用,加大城市间的合作,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参考文献:

1.王泽宇,孙然.环渤海地区滨海旅游经济空间联系变化特征的网络分析及机理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10)

2.刘卫东,陆大道.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1)

3.吴玉鸣.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7(2)

4.麦土荣,宋周莺,刘卫东.西部地区的经济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0(9)

5.王洋,修春亮.1990-2008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时空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2011(8)

6.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5(5)

7.陈刚强.中国地市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8)

8.马耀峰,林志慧等.中国主要城市入境旅游网络结构演变分析[J].地理科学,2013(11)

篇3

随着越来越大范围的地球环境污染侵袭人类,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深思阪神大地震结束后留给人们一个课题,在复兴计划中如何设计创造一个安心、安全合理的人居环境,并结合科学技术手段指导创作。即使这样综合各方面条件,也无法解决多样而又复杂的自然观念、生活观念,由此造成了很多不合理问题的出现。这时人们意识到城市景观设计与人的直接关系。日本能在城市景观设计上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应该说是国民整体对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意识的全面提高。我曾经在日本留学工作8年多,在研究生院读书的时候学的就是景观设计,在日本就职工作也一直是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内容,在学习与实践中我学到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充分认识到景观设计不仅仅是日本的专利。中国在城市建设中也应该把城市景观设计放在首位,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因为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反映,全社会的人都应重视。在新时期条件下的景观设计理念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把中国建设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活环境的环保国家,这一目标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对于城市景观设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必须能够给使用者之间提供相互交流、相互接触的活动场所,起到人与人之间心灵相互沟通的“精神家园”的作用。要通过对城市景观的设计创造出心理景观概念,与建筑和周边环境空间融为一体。起到表现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融洽的景观理念,走入“人与自然共存”的新时代。

日本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的特点大致分为五个方面。

1.重视地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

在人类的现阶段,对作品的表现是离不开地域文化根基的。作品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取决于此的。从日本城市景观设计看日本城市生活、文化,可以从中深刻地感受到这种文化氛围在生活中的自然流露。无论是山村小镇还是大都市,景观设计都离不开它的地域文化根基。进入这样氛围的环境中无法不让人感受到地域文化内涵。自然与人的共存是日本景观设计理念。因此,这样的景观设计才有生命力。

2.利用有限的空间再创造

对每一位景观设计师来说,要想创造历史文化与自然景物的时空关系,即空间再创造,始终都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对利用空间的艺术再创造,否则就会导致作品的失败。人们深知景观设计师创造的作品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于使用者,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空间,景观应该与地域文化特点相结合,这样才是景观设计师的创造程序,在创造中使用者和地域文化是二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我拍摄到的日本城市景观实景图片中可以体会到这一点,“使用者,地域文化,再创空间”这就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人与自然共生

日本城市景观设计,可以说体现了“人与自然共存”的主题思想,这样的作品随处可见,我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共存”这样的概念并不仅仅只局限于对视觉形象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包括用身体去感受自然界中的一切,这就是现代日本城市景观设计中常用的理念,用中国人的语言表述就是“与自然对话”,日本城市景观设计都是在体现这一理念,城市景观设计的表现手法涵盖了视觉、触觉、嗅觉等等。就像大家看到的文中图片那样,为使用者提供了体验自然与人类文明的魅力场所和时空关系。这一点可以称得上是日本在城市景观设计上成功的法宝。

4.城市花园中,乡村桃园中

中国人常用“花园”和“桃花园”比喻美景和盛景,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理想化生活环境的向往。这样的城市景观意境在今天的日本可称得上是实现了。“城在花园中”的这一理念在规划设计上被日本设计师作为头等大事,也是衡量规划设计的最高境界,只有这样,才能把人们设想到的“理想”变成真正的“现实”。

5.用日本对城市景观设计的成功之处,促进中国现行城市景观设计理念。

现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当中认识到了使用者与景观环境的相互关系,至少许多房地产开发商认识到了,管理部门认识到了,除市政规定的绿化面积外,开发商们为使项目能顺利进行,用很多思路去与设计师探讨景观与空间、小景观与城市大景观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中国的建设走向成熟的开始。

篇4

现代城市的建筑面积在逐渐扩大,绿地的面积越来越少,因而城市的蓄水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差,一旦遇到强降雨则会极易出现“水城”现象。基于此,本文就对海绵城市的相关概述、景观设计中构建海绵城市的具体原则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就简单的案例对海绵城市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具体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实现城市的旱涝平衡。

【关键词】

景观设计;构建海绵城市;应用分析

1引言

“海绵城市”设计的目标即为要求城市整体在应对环境的变化或者遭受自然灾害(特别是面对干旱以及洪涝灾害)时具有较好弹性,当雨量较大时,能够有效的进行吸水、渗水以及储水,而当处于干旱时,则能够有效的释放水源。显而易见,这样的城市设计理念对生态原则进行了优先的考虑,并且有效的将自然途径跟人工途径结合在一起,在保证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积存、渗透了城市区域内的雨水,并且能够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使得雨水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2海绵城市的相关概述

有句俗语:“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会有的。”这不难说明海绵城市的相关概念其实跟海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即海绵具有较强的吸水性,能够吸附的水分较多,而海绵城市的概念也是如此。近年来,城市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空间越来越多,草木以及花园的空间则越来越少,使得城市的蓄水功能逐渐下降,而在城市建设中,在景观设计中要注重运用海绵城市的理念,从而有效提高城市的蓄水能力。在景观设计中,运用到海绵城市时,务必要包含有“海绵体”,其不但包含河湖这样蓄水池,同时也涵盖了城市配套设施,比如绿地、花园,或是可渗透地面。雨水从海绵体往下渗漏,可以起到滞蓄、精华以及回收功效,剩下水资源通过不同的渠道外排,促进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更好的发挥功效。

3景观设计中构建海绵城市应遵循的原则

3.1整体规划原则

建设海绵城市时,务必要从整体布局出发,为了有效的发挥建设项目的作用,务必要做好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对于城市的雨水系统要充分的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应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内容,本着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充分的将规划的科学性以及权威性展现出来,充分发挥出规划的控制以及引领的作用。

3.2生态优先原则

海绵城市的理论可以说是依赖生态性而得以实现的。在开发建设城市时,应将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较为敏感的水生态区,优先纳入自然排水系统,有效确保雨水能够自然的积存、自然的渗透以及净化,实现水的循环利用,使得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有所提高,对城市良好的生态功能进行维护。

3.3安全防范原则

所谓的减少人工的干预并不是指放弃人工蓄、排水措施,需从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安全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工程以及非工程措施进行综合的应用,从而使得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质量以及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将安全隐患消除,使得城市的防灾减灾的能力有所增强,确保城市的水安全。

3.4因地制宜

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地面的环境也十分的复杂,不同地域气候条件相差较大,所以,确定低影响开发的控制目标以及指标时,要按照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水文地质特点、水资源禀赋状况、降雨规律、水环境保护与内涝防治要求等,科学规划布局和选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透水铺装、多功能调蓄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系统。

3.5统筹建设

尽管“海绵城市”的理论出现的时间较长,然而在具体的建筑层面其还属于一种新的事物,所以地方政府的建设要与中央总体规划保持统筹一致。在各类建设项目中严格落实各层级相关规划中确定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指标和技术要求,统筹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应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4海绵城市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应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低影响开发的相关专题研究,在绿地率、水域面积率等相关指标基础上,增加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4.1工程案例

某工程部分建筑屋顶采用绿色屋顶,不仅美观,而且可以有效削减径流雨水,对城市内涝灾害防控和径流污染控制具有积极作用。停车场应用草格铺砌,广场应用透水砖铺砌,可有效下渗雨水。停车场和广场周围绿地部分采用下沉式绿地和雨水花园,停车场和广场超渗径流雨水可流入其周围的下沉式绿地和雨水花园内下渗。绿地应用了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花园等低影响开发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但可以有效控制地表径流,而且还能消纳周围部分硬质地面径流雨水,效果显著。

4.2海绵城市在构建景观设计中的的具体应用

4.2.1保护水生态敏感区

应将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纳入城市规划区中的非建设用地(禁建区、限建区)范围,划定城市蓝线,并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相衔接。

4.2.2集约开发利用土地

合理确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和城市规模,防止城市无序化蔓延,提倡集约型开发模式,保障城市生态空间。

4.2.3合理控制不透水面积

合理设定不同性质用地的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等指标,防止土地大面积硬化。

4.2.4合理控制地表径流

根据地形和汇水分区特点,合理确定雨水排水分区和排水出路,保护和修复自然径流通道,延长汇流路径,优先采用雨水花园、湿塘、雨水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控制径流雨水。

4.2.5明确低影响开发策略和重点建设区域

应根据城市的水文地质条件、用地性质、功能布局及近远期发展目标,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等其他因素提出城市低影响开发策略及重点建设区域,并明确重点建设区域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

4.3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城市绿地是建设海绵城市、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重要场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明确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在满足绿地生态、景观、游憩和其他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地预留或创造空间条件,对绿地自身及周边硬化区域的径流进行渗透、调蓄、净化,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相衔接,要点如下:

4.3.1提出不同类型绿地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和指标

根据绿地的类型和特点,明确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等各类绿地低影响开发规划建设目标、控制指标(如下沉式绿地率及其下沉深度等)和适用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类型。

4.3.2合理确定城市绿地系统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和布局

应统筹水生态敏感区、生态空间和绿地空间布局,落实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和布局,充分发挥绿地的渗透、调蓄和净化功能。

4.3.3城市绿地应与周边汇水区域有效衔接

在明确周边汇水区域汇入水量,提出预处理、溢流衔接等保障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平面布局、地形控制、土壤改良等多种方式,将低影响开发设施融入到绿地规划设计中,尽量满足周边雨水汇入绿地进行调蓄的要求。

4.3.4应符合园林植物种植及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要求

可通过合理设置绿地下沉深度和溢流口、局部换土或改良增强土壤渗透性能、选择适宜乡土植物和耐淹植物等方法,避免植物受到长时间浸泡而影响正常生长,影响景观效果。

4.3.5合理设置预处理设施

径流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可采用初期雨水弃流、沉淀、截污等预处理措施,在径流雨水进入绿地前将部分污染物进行截流净化。

4.3.6充分利用多功能调蓄设施调控排放径流雨水

有条件地区可因地制宜规划布局占地面积较大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如湿塘、雨水湿地等,通过多功能调蓄的方式,对较大重现期的降雨进行调蓄排放。

5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快速阶段,“海绵城市”理念与跟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针相符,在缓解城市内涝、干旱等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促进新型城市的建设,务必要对此开展统一的规划、建设。

作者:王玉艳 单位:中方县规划设计室

参考文献

[1]徐静.现代海绵城市概念于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1):12.

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经济作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规划作为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综合部署,引导城市经济发展朝着适应原有经济基础的方向前进,实现城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的关系

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目前,城市规划界十分重视城市规划的发展与创新,城市规划为城市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指向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规划的作用日益凸显,并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城市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它在资源占有、地域位置、人口素质、基础设施、周边环境等各因素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区别,所以,城市经济发展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尊重其主体性,尊重其特有的城市发展规划以及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发展要充分尊重自身的地域特色,将城市规划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使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相适应。城市在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时,要相应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对经济发展的研究力度,提高城市规划的实效,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

2 城市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1 进行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最大利用率。

城市在进行规划时可以对老城区进行改造,同时积极进行新城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1)整合更新中心城区发展布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迁入中心城区,给中心城区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城市各项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日益壮大的城市需求。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要适应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引导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政府要引导资金流向,改革淘汰落后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资源消耗的新兴产业,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保证城市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2)合理布局城市新区。城市管理者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要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眼光,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内外因促进城市发展。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科学预见城市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战略优势,积极筹划城市新区建设,缓解中心城区压力。城市新区的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原有城市规模,能起到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作用,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辐射范围和服务职能。除此之外,城市新区的建设还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能够产生更多的附加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使城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实现城市经济的转型和跨越式发展。

2.2 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政府应该加大对土地资源的重视力度,不断调整城市经济的发展结构,创新经济发展方式,时刻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制度,实行地价监督和有偿征地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土地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3 建立健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

城市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健全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文化娱乐、社会福利、教育科研、商业金融等多种类型。现代城市在进行发展规划时加大了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城市在进行规划时开始考虑绿色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对水质、空气质量、微气候以及能源的管理和调节,促进城市绿色发展。除此之外,城市还不断健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不断提高城市的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资本投入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2.4 协调利益关系,扩大城市的规模效益。

城市在进行规划时,要科学整合配置各项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不断实现城市建设的优化升级,在进行重大建设项目选址时要统筹协调,集中建设工业园区,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产业园区的整体优化。同时,城市要集中进行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缩短城市建筑的建设周期,节约城市用地和减少资金消耗,提升城市整体经济效益,实现资源共享和相互发展,开创城市经济发展的全新局面,实现城市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促进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3 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会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利益集团和政治集团的双重影响。

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发展实行政治干预,而城市规划人员的权力范围有限,只负责规划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无法最终主导城市管理者的工作行为和最终决策。在实际的城市发展中,某些政治集团或者企业团体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进行不合理的城市建设,影响城市经济整体发展。

3.2 政府的干预存在一定的弱点和缺陷。

市场经济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而城市规划在进行自我调节时无法准确、及时的反映经济发展状况。专业的城市规划工作人员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经济利益动机相对薄弱,也无法最终决定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否,加之各方利益集团的不断施压,因此政府在进行政治干预时存在一定的弱点和缺陷。

3.3 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增加了各种不稳定因素。城市在进行发展规划时一般采取人为干预的方式,但是由于各利益集团的相互冲突,人为干预也许无法发挥预期效果,影响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4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社会状况不断涌现,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也要不断调整策略,及时修改规划中的不成熟部分,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既要严格执行政府的各项政策和规章,同时又要避免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迎接困难,面对挑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适时对城市发展规划进行调整和补充,使规划科学合理,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宜从以下几方面做重点部署。

4.1 将工业化发展目标与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在进行新型工业化部署时,要综合考虑地域状况和城市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4.2 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进行城市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4.3 合理布局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在进行工业布局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厂址的选择,实现工业布局与空间布局的合理优化,形成专业的工业聚集区,引导人、财流向,同时注重商业、服务业以及住宅区的优化整合,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

4.4 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城市发展要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拓宽融资渠道,尽可能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交通、通讯、地下网管等各项基础设施,加快城市招商引资的步伐,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4.5 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城市规划编制质量的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划的审批,积极组织编制适宜城市发展的各类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进行城市各项事业的建设,保证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 结语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指向标,它必须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的现实发展状况,最大限度的实现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优化,引导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综合部署,是进行城市管理和调控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的关系、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通过城市规划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粮食企业;发展战略

一、武汉城市圈的概况

城市圈是一种要素高度聚集的区域经济网络系统,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1957年就提到了城市圈的界定。至今大多数研究者所作的是一种地理学含义上的概括,即都是圈是一种新型的城市空间形态或城市空间系统。

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若干城市组成的一个经济联合体,主要指武汉以及在其100公里半径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周边城市构成的城市圈,又“1+8”城市圈。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是湖北省人口、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面积达5.80万平方公里,2007年总人口3139.79万人,以占全省31.2%的土地面积,聚集了全省51.7%的人口,形成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圈域。

武汉城市圈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得中独后的区位优势,是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是带动中部地区接起的“龙头”。在湖北这样一个农业、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省份,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带动战略,能够大量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把数以千万的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使数以千万计的农村人口走向城市,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带动农村经济全面繁荣与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从发展工业化这个角度看,中心城市和周边区域形成的产业聚集效应,可以促进城市圈各类产业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整合和优化配置,为武汉城市圈乃至湖北省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出探索。

尽管武汉城市圈在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大半壁江三”的地位,但与我国其他发展较快的城市圈相比,无论是整体实力还是平均水平都有较大差距,自身综合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因此,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进行研究,促进武汉经济圈经济增长,是非常必要的。

二、武汉城市圈粮食经济发展状况

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逐步深入,为武汉城市圈粮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对加快实施湖北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圈内粮食经济发展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做到勇于创新,善于落实。要坚持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用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大胆的闯,用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新发展。

(一)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是促进武汉城市圈粮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武汉城市圈内建立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和巨大潜力,互补性强,圈内各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不同,区域间粮食生产的发展状况也不平衡。根据具备良好合作基础。

粮食产量、商品量、消费量等情况,可以划分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也有粮食产销基本平衡区。因此必须要根据各自情况制定不同的粮食经济协作规划。

近年来,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武汉城市圈粮食产销合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产销合作的新格局初步形成,在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保证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当前,圈内粮食行政总理部门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大力支持和鼓励产销区的粮食企业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建立多形式,深层次、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多种粮食市场主体开导产销合作,逐步形成多元化、规模化的合作格局,使产区生产的粮食有稳定的销路,销区需要的粮源有可靠的保障,实现了粮食合理、有序、顺畅流通,促进了粮食总量和区域供求平衡。

(二)以服务“两型社会”建设为切入点,探索推进武汉城市圈粮食经济合作的新途径。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各地对能源、资源有着强烈需求。但现实状况是,我国不仅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利用率低下,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粗放式发展,我们的生态环境已不堪重负。严峻的现实摆在面前,别无选择,必须放弃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特点是“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粮食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面临很多挑战,必须在粮油加工生产中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在粮食储藏环节中大力推行绿色储粮,减少化学药剂对粮食的污染。确保粮食安全体系在工作中,就是要有节约资源的意思和理念,要克服先污染后治理的陈旧观念,在生态事前保护与事后建设上要向事前保护为主转变,在污染自理与污染预防上,要向预防为主转变在发展粮食经济中要在体现尊重自然规律上做好工作。

三、粮油企业的发展态势

(一)经营规模逐年扩张,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目前少数民营企业不仅单个企业规模向大中型发展,而且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二)建立公司制和股份制,向现代企业制度发展。部分民营粮油企业正在初步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并改造股权结构。私营粮油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由于起步晚,建立公司制的比重较低,且多数很不规范,与《公司法》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少数规模较大的私营粮油企业正在逐渐摆脱家庭经营模式的束缚,积极推行公司制模式。

(三)转变经营方式,发展产业化经营。少数规模较大的民营粮油企业正在努力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实现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四)树立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在规模较大的民营粮油企业中逐步树立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改变企业的文化构成,调整产品结构,逐步摆脱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局面。

四、武汉城市圈粮食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规模小而分散。全市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多为家庭式作坊,进入粮油工业统计范围的只有32家。企业资产总额一般都是几十几百万元,上1000万元的只有25家,上亿元的仅有5家。日处理能力100—200吨企业15家,200—400吨企业6家,年处理能力2万吨以上企业中有26家,5万吨以上的企业仅有10家,全市规模化的粮食加工企业少,且点多面广,分布比较分散。有的企业地处偏僻,不利于产品外运,打入外地市场;有的企业虽交通便利,但各自为战,相互打压,内耗严重,尤其是稻米旺销季节,诸多企业争相抢地盘、争客户,相互设防、相互抬压粮价,束缚了企业发展和提升规模效益。

(二)加工能力大而不精。我市粮食加工企业中从事粮食初级加工者较多,精深加工者较少,相当大比例的粮食是以原粮投放到市场,并没有通过加工转化以及精深加工而把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在全市大米加工企业中,有色选、抛光、小包装工艺设备的主要是龙头企业,除粒粒晶、油中王、克明面业、口口香等少数几个企业外,其它企业不具备科技研发能力,绝大部分粮食加工业多为初端产品,绝大数产品仍以米、面、油传统产品为主,品种单一,仍停留在原粮加工率不高,加工度不深不精的状态,企业创造市场需求的空间和能力有限。所有这些直接制约着我市粮食资源利用效率的快速提高,以及粮油加工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形成。

(三)粮油品牌杂而不强。作为产粮大市,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尴尬现实是:我市的粮油品牌杂而不强,尽管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商标有115个,但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的仅有1个,荣获湖南省名牌产品仅3个。虽然有几个在全省叫得响的牌子,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只有“豪丰米业”,总体上知名度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大。

(四)发展空间定位过于狭隘。我市作为全国重要粮食主产区,粮食加工企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至今为止,除豪丰米业、禾丰米业、潜江巨鑫粮油集团等极少数企业外,我市的绝大部分企业仍然将企业发展的空间局限在市域境内,这与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大产业的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有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定位严重地制约了我市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

(五)内部管理简单粗放。武汉市粮食加工企业多为家庭式企业,内部管理简单粗放,成本核算观念不强,设备不计折旧,生产不算成本,难以反映其效益的真实性,市场营销自成一体,单打独斗,信息滞后,产品知名度和信誉低。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普遍缺乏粮油产品精、深加工所需要现代企业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以致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进一步发展。

(六)产能过剩及低水平重复建设矛盾凸现。受市场利益的驱动,粮食加工企业纷纷上马,但在粮源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半数以上的中小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五、考虑促进武汉城市圈粮食企业发展对策

(一)合理区域布局,科学制订粮食加工企业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粮食行业的领导,组织粮食、发改委、农业、产业化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从实际出发,科学制订区域内发展粮食加工企业的中长期规划。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要合理布局,做到产能相适应,有效利用粮食资源,引导理性投资,克服盲目发展。要严格实行准入监管制度,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投产即倒闭的窘境。

(二)优化粮食品质,推进粮油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生产优质粮源是企业原料保障和产品质量保障的根本,是企业的第一车间。积极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立自己标准化优质粮油基地,从抓种子培育着手,重点培育具有原产地标识的绿色、有机、无公害的优质粮油品种,为粮食加工提供稳定可靠的优质粮源。同时,大力发展粮食订单经营,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探索公司+中介+基地+农户+标准+质量监督的产业化模式,建立种子培育、种子供应、田间管理、技术培训、质量检测到全程监管体系。

(三)整合粮食加工资源,打造粮食强势品牌。通过引导企业采取兼并、联合、收购、股份合作、贴牌等形式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限制,整合粮食加工资源,实现企业技术、设备、信息、市场、人才、品牌共享。重点打造稻米以豪丰米业、禾丰米业、潜江巨鑫粮油集团的核心标杆企业。实施以品牌立企,以各牌兴企战略,以现有品牌资依托,推进品牌资源整合,积极申报以武汉城市圈地理为标志的粮食品牌。延长产业链,发展粮深加工,大力开发适合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营养米、米糠油、饴糠、稻壳纤维板等产品。鼓励优势企业以品牌产品为核心,实行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经营,打造强势品牌。

(四)实施科技带动战略,提高科技水平。引导企业加强科研机构和院校的联系,构筑以科技合作与交流为切入点,以科技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靠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精细化工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增加科技含量。打破传统家庭用人观念,不拘一格引进吸收优秀专业人才,采取各种方式培训现有人才,培育造就一支懂管理、善经营、高技能,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

(五)导入现代管理模式,促进粮食加工企业良性发展。引导企业摒弃“小富即安,小进即满”传统观念,导入现代管理模式,强化现代经营理念,加强核算观念,在各个环节实行成本管理;在提升劳动效率上实行人文管理;在工业流程、机械配型、设备更新改造上实行技术规范管理,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生产性自有资金投入,有计划、分阶段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通过龙头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路子,促进粮食加工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基地化建设,从根本上加快武汉市粮食圈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曲立涛.浅谈当前国有粮食企业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粮食经济,2009(8).

[2]罗峦.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D].湖南农业大学,2001.

[3]吴潇.武汉城市圈建设中的政府作为问题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1.

篇7

关键词:城市环境;优化;要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自身所处的城市空间和景观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何优化城市环境成为摆在广大城市环境设计、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湖泊、田野、山川、河流、土壤、植被、气候等)是上帝最珍贵的赐予,是构成城市特色的最重要要素之一。它常常是决定一座城市形象的前提。城市环境优化中的环境设计首先要懂得在自然景观的大背景中处理好土地的自然状态与人工建造物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土地自然状态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平原地区,其景观特征为平缓广阔,城市建设受自然地形约束较少,城市发展余地较大。环境设计中,可考虑对重点地段地形、建筑群的配置等采取优化措施。如地形上可挖低垫高、堆土成岭等,房屋建筑上可高、中、低合理配置,从而避免城市空间的单调。丘陵地区地形变化大,环境设计中务必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灵活布置城市的各种建筑设施。特别是要将山体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构图要素。河湖水域地区在优化城市环境中也大有文章可作。水是最富有表现力的自然景观素材,可利用水面组成秀丽的城市景色。环境设计和具体建设中自然要素的利用和保护要积极而务实,既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山水景观资源,又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发建设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环境。

2建筑形态

特色鲜明的建筑是一个高品味城市的重要标志。如说到故宫,我们马上会想到北京;讲起古城墙,我们马上会想到西安;谈起广播电视塔,我们马上会想到上海等等。城市中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空间、功能、造型、材料、用色等对城市空间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建筑只有组成一个有机的群体时才能对城市环境建设作出贡献。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坚持环境艺术设计“整体大于局部”的设计理念,注重建筑物形成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其他的内外空间、交通流线、人流活动和城市景观等建筑设计不应唯我独尊,而应关注与周边环境或街景一起,共同形成整体的环境特色。从管理和控制上看,其内容应包括建筑体量、高度、容积率、间距、外观、色彩、沿街后退红线、风格、材料质感等。无论是规划管控中,还是环境景观设计时,都应坚决对建筑形态的设计明确提出鼓励什么,不鼓励什么,乃至反对什么。

3绿地系统

绿色是城市美的象征。城市绿地可让市民回归自然,更重要的是它还可在平衡城市生态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环境景观设计中,我们既要考虑此要素的美观,又要让它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作用最大化。树立大绿化思想。有限的绿地难以有效地改善气候和实现生物多样化。城市绿化不能孤立、静止、片面地以点论点、为绿而绿。需要城乡统筹规划,全面控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绿化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广场、游园等选址不应在市区边缘、过境公路边,要靠近居民区;注重道路绿化的同时重视社区绿化;重草坪更重树木,避免市民饱受暴晒之苦;重视乡土树木种植,避免外来品栽而不活、活而不长、长而不大。环境设计和建设中要让绿地体贴人、关怀人、吸引人、人性化、有人情味。尊重自然和科学。自然、真实就是美。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重取慎舍。突出地方山水特色、植被特色。种植中因地制宜,讲究科学。根据土壤成分,宜酸则酸,宜碱则碱;根据日照时间,宜荫则荫,宜阳则阳;根据地下水位,宜旱则旱,宜湿则湿;根据场地功能要求,宜树则树,宜草则草;根据水土实际状况,宜土则土,宜洋则洋。在强调常绿植物的同时,注意植物的季节美和多样性,做到乔、灌、花、草有机结合。

4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

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虽然不是城市空间环境的决定要素,但在空间实际使用中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处小小的点缀可以为城市环境增色,并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环境设计中千万不可忽视。①要将其放在城市大环境中整体把握,使之与城市总体风格保持一致。还要将其放在所在空间的小环境下考量,使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②应结合其功能和布点环境要求,在造型、色彩、比例、功能等方面科学设计,精心建设,以提高城市的文化艺术品位。建筑小品一般以亭、廊、厅、雕塑、花架、果皮箱等各种形式存在,可以单独设于空间中,又可以与建筑、百货店、电话亭一样都具有独立的功能。花台、台阶、水池、坐椅、凳等环境设施既可是艺术化的小品,又可以多种功能兼具。总之,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既要满足人们对其装饰性、工艺性的需求,又要满足人们对其功能性、科学性的需求。

5结语

环境的概念很大,本文仅从自然环境、建筑形态、绿地系统、环境设施及建筑小品四个环境设计要素方面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的优化谈了一点自己的认识。只有在城市的宏观之中注重了环境的优化,在微观上不断地加以修饰,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才能不断地得以改善,不断得以美化。

参考文献

[1]尹东衡.浅谈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J].建筑知识,1.

[2]许翔宇.试论满洲里地域文化背景下城市雕塑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3.

篇8

关键词:城市景观;园林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6008

当前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城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项目大规模增多,这就导致了一定的环境问题,而城市景观园林工程作为重要的城市景观,能有效美化城市、优化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以建造宜居的城市为目标,推进城市绿化工程建设,为城市景观园林工程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设和设计基础。

1 城市景观园林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优化城市环境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脚步逐渐加快,建造单一的写字楼和居民楼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人口大规模扩大,交通压力愈演愈烈,这都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加强了对城市景观园林的重视,提倡建设绿色建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浪费,减少噪音污染和光污染,在建造绿色城市的同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建造绿色城市。

1.2 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建造科学合理的城市景观园林不仅能树立好的城市风貌,还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在建设城市景观园林的时候,不仅能吸引很多劳动力,还能改善城市形象,建设城市标志,吸引大量居民、劳动者和投资者,扩大人口规模,拉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2 城市景观园林工程设计的原则

2.1 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城市景观园林存在是为了优化城市环境,与此同时满足人们生活、娱乐、工作、休闲的需求,而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特色,城市面积、人口规模、道路交通、经济发展情况等各不相同,比如北方的城市较为大气,而南方城市则讲求精致小巧,建造的空间和材料也没有严格的标准去限制,这就给了城市景观园林很大的设计空间,需要城市景观设计人员熟悉运用专业知识,根据城市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建造合理的城市景观园林。

2.2 秉持和谐的原则

建造城市园林的最终目标便是让人们有回归自然的感觉,提高生活质量。相对而言,在城市中建造景观园林不仅需要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其中最难的部分也是如何使景观园林浑然天成、未经雕琢,使城市和和景观更加和谐。

2.3 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

在进行城市景观园林建设时,要尽量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尽量根据当地的植物布设进行设计,通常做法有合理修建植物,控制其高度及长势,在不损害植物的前提下进行位置的挪移,或者引进新的植物,对城市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比如将市政道路两旁全栽植树木,用冬青来隔离道路,这些做法不仅能有效优化当地生态环境,还能凸显城市的绿化风格,根据植物自然的特性形成城市四季的动态美。

3 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优化措施

目前我国城市景观园林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景观园林设计体系不成熟,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主要有景观园林设计人员素质不高、园林意识薄弱、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设计模式、设计的主观能动性较弱等问题。针对一系列问题,需要不断优化城市景观园林的设计。

3.1 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城市景观园林设计时,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城市原本的基本情况为主要依据,提前勘察当地的地形、地势、地质条件,使园林景观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结合,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要在城市景观建设上有效利用新型技术,引进新的生态概念,利用新兴的能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

3.2 贯彻生态景观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主要是以生态景观为主,而生态景观主要包括2种,整正生态景观,评测的标准为空气质量为优,绿化面积较大,生物种类多样性等。而负生态景观则恰恰相反,表现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水污染严重、空气质量较差、绿化面积较少等。因此,在建造城市景观园林时应该注重生态景观建设,根据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和生态情况加强生态景观建设,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3.3 结合文化主题

在进行城市景观园林工程的设计时,要对园林工程的文化主题进行结合和重点突出,命名也要围绕主题来进行。不同的城市因文化、地域的差异具有差异巨大的文化主题,所以设计者和建设者们在对景观园林工程进行规划时,需要对工程所在地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和细致的了解和考量,必要时还要进行实地考察,明确建筑风格和文化主题,从而使所建造的园林与当地相适应。

3.4 注重生态效益

要想使城市景观园林工程有效发挥其生态效益,就需要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就考虑到园林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有少数园林工程的设计过于重视景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则较为轻视,这对于城市环境的优化是不利的,景观园林工程也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必须兼顾园林工程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在注重景观园林工程视觉美感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它的生态效益。选择植物时优先选择当地的植物,并合理引入和配置其他植物,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干扰到本土植物的生长,从而打造出具有浓郁本地特色的植物景观,实现对生态环境最大程度地保护。

4 结语

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景观园林工程的作用绝对不可忽视。它在给居民带来相当大的视觉享受的同时,还能对城市环境起到清洁和精华的作用,故而收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阶段,城市景观园林工程的设计工作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所以我们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进一步改善。因为景观园林工程的设计涵盖了建筑学、植物学等诸多学科,综合性较强,所以在进行景观园林的设计和规划工作时,也必须对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虑,从而建设出更美好的城市景观园林工程。

参考文献

[1] 刘凑群.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浅析[J].现代园艺,2011,(7):104.

篇9

关键词 城市人居环境;主成分分析;评价;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 X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279-02

Evaluation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ZHAI Miao-miao WU Quan-yuan * XU Yan-hui ZHANG Fen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ollege,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250014)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sic situation of 17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build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as employed,combined with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of 17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were carried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excellent cities for human settlement were Weihai,Qingdao,Rizhao,Jinan,Yantai;general cities for human settlement were Dongying,Linyi,Laiwu,Zibo,Taian,Jining,Binzhou; poor cities for human settlement were Weifang,Dezhou,Zaozhuang,Liaocheng,Heze. The results in view of each city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were analyzed in the paper,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urban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evaluation; Shandong Province

近年来随着工业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急剧加快,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致使城市人居环境发生一系列恶化,如能源短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人类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1]。城市人居环境是指人类在一定的城市地理系统背景下,从事着居住、工作、文化、教育、卫生、娱乐、休息等活动,从而在城市推进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人居环境[2]。现以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选取9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域的人居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和结果分析,为城市建设规划提供一定的建议。

1 研究方法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山东省资源环境背景、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指标选取遵循的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以人为本和可操作性等原则[3-4],借鉴有关学者区域评价指标体系[5-6],选取了3个目标层中的9个指标作为评价山东省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

1.2 评价方法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所选城市为样本,以表1中9个二级指标因子数据为变量构建矩阵,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运算得出矩阵的特征根和相应的方差贡献率,根据特征根的方差贡献率和累积方差贡献率,选择主成分并得到因子提取结果和因子回归系数,根据因子回归系数计算出每个样本城市的各个因子得分,公式如下[7]:

Pik=■WjZij (1)

式(1)中:Pik表示第i个城市第k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Wj表示第j个指标的因子回归系数;Zij表示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指标数值。

用所选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将各个因子得分进行综合,进而得出每个样本城市的综合因子得分Mi,公式如下[8]:

Mi=∑PikBk(2)

式(2)中:Mi表示第i城市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值;Bk表示所选用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影响人居环境的主成分因子提取

根据《山东省统计年鉴2010》中城市市区(即城市建成区,包括城区、郊区,不包括市辖县)的相关数据,以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样本,以表1中所选9个二级指标因子的标准化数据为变量构建矩阵,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运算得出矩阵的特征根和相应的方差贡献率(表2)。

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选取主成分,根据表2可选择前4个特征根为主成分,它们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47%,说明这4个新变量(主成分)已经包含了原始变量中82.47%的信息[7]。为了能更明显地反映主成分所包含的指标信息,将得到的因子提取结果进行正交方差最大旋转,旋转后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N1)对人均GDP(X1)、居民消费水平(X3)、人均城市道路面积(X6)这3个指标有较大负荷系数,是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第二主成分(N2)对第三产业值占GDP比重(X2)、燃气普及率(X5)这2个指标有较大负荷系数,是反映城市社会生活条件的综合指标;第三主成分(N3)对用水普及率(X4)、污水处理率(X8)这2个指标有较大负荷系数,是反映城市水供应和水处理方面的综合指标;第四主成分(N4)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7)、生活垃圾处理率(X9)这2个指标有较大负荷系数,是反映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指标。

2.2 人居环境综合评分

根据因子回归系数计算出各城市各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并以每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得到各个城市的综合因子得分(表4)。

由表4可知,得分最高的是威海,其次是青岛、济南、日照等11个城市,其分值都介于0~1,而潍坊、德州、枣庄等5个城市得分均为负值,人居环境状况不佳,其中菏泽最低,得分仅为-1.136。从全省整体水平来看,城市人居环境适宜性不高,17个中心城市中,有5个城市的人居环境状况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各个城市水平差异较大。

2.3 综合评价

2.3.1 人居环境较优的城市。有威海、青岛、济南、日照和烟台。威海是山东省17个地级城市中综合得分最高的,其在N1、N3和N4上的得分都非常高,说明经济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都排在全省前列,而在N2上得分较低,今后应着重在城市基础实施建设方面加大力度。青岛是排名第2位的城市,其在N1、N2和N4上的得分都较高,说明青岛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都有较高水平,而在N3上的得分较低,今后需要重点解决城市水方面存在的问题。济南在N3和 N4上得分较低,但在N1和N2上得分较高,尤其N2上得分最高,说明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在全省占有非常大的优势,但在水供应及生态环境质量方面仍需加大投资力度。日照在N3和N4 上得分较高,但在N1上得分较低,故今后应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烟台在N1上得分较高,经济水平非常不错,但在N3和N4上的得分较低,今后要重点发展水供应、水处理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

2.3.2 人居环境居中的城市。东营、临沂、莱芜、淄博、泰安、济宁、滨州这7个城市综合得分高于全省平均值,整体上较优,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东营在N1上得分排全省第1位,经济实力非常雄厚,但在N2、N3和N4上得分均为负值,故亟需大力加强城市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临沂在N4上得分排全省第1位,城市生态环境条件非常优越,但在N1上得分为倒数,故应加大经济建设发展力度。莱芜在N3和N4上得分较高,在N2上得分排在全省倒数,今后应努力加强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淄博、滨州均在N2和N3上得分较高,基础设施还比较完善,但这2个城市在N1和N4上得分均为负值,应加大力度发展经济建设,并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泰安在N2和N4得分较高,在N1和N3得分较低,应着重发展经济建设和提高水供应能力。济宁在N3上得分排全省第1位,在水供应和处理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但在N1、N2和N4上得分均为负值,因此要重点发展经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2.3.3 人居环境较差的城市。潍坊、德州、枣庄、聊城、菏泽5个城市在主成分N1上得分均为负值,说明经济发展水平都不高。在主成分N2上,除了德州和潍坊外,其余全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说明城市基础设施较差。对于主成分N3来说,枣庄虽然排名比较靠前,但在其他主成分上均为倒数位置,除了潍坊外,其余也都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在N4上,除了聊城,其余也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总之,对这5个城市来说,它们共同存在的问题是经济水平得分均为负值,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29.36%,因此经济发展水平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城市人居环境。今后这7个城市的发展,首先要不断加强经济建设,不断提高城市人居环境条件。

3 结论与讨论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客观确定指标权重,对评价区域城市人居环境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从而有利于揭示出引起人居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可以为决策管理部门实施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然而由于只选取了单年份的数据进行评价分析,长时间序列方面的评价仍需进一步加强,且并没有对评价结果进行空间性分析,所以空间差异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4 参考文献

[1] 熊鹰,曾光明,董力三,等.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不确定性定量评价——以长沙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7,62(4):397-406.

[2] 李王鸣,叶信岳,孙于.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以杭州城市为例[J].经济地理,1999,19(2):38-43.

[3] 蒋伶,宁越敏.可持续发展的南京城市人居环境塑造[J].现代城市研究,2002(6):28-33.

[4] 朱丽,张仁陟.甘肃省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与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6):193-195.

[5] 李雪铭,李明.基于体现人自我实现需要的中国主要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分析[J].地理科学,2008,28(6):742-747.

[6] 叶依广,周耀平.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刍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39-42.

篇10

[关键词]城市道路;拥堵收费;经济学

[DOI]10.13939/ki.zgsc.2016.38.060

1 前 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实现内外部人流与物流的重要保障,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道路的发展日新月异,交通出行方式日益多样化,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出行的需求。然而,与此同时,城市道路拥堵的问题也越发严重,并且不同程度地出现在我国所有的城市中,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交通拥堵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道路拥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是关键的因素之一。据公安部交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79亿辆,其中44%是私家车,共计1.24亿辆。我国每百户人家的私家车拥有量达到31辆。山东省汽车保有量为1504.2万辆,是全国汽车保有量最多的省份,在全国十大“堵城”的排名中,济南和青岛分别占据第二位和第九位。

2 城市道路交通拥挤收费的可行性分析

交通拥堵是世界性难题。目前,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采用收取交通拥堵费的措施,来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但成功的范例并不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难以获得公众的理解和配合。在我国更是如此,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当被问及收取交通拥堵费是否合理时,有超过90%的公众表示反对。在公众的眼里,道路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本身就应该免费使用。而且公众在购置车辆和加油等消费过程中,已经缴纳了数额不菲的各种税费,如果再来收取拥堵费,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道路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其特征包括生产的不可分性、消费的适当分离性和存在的“享受”性消费。对于道路使用者而言,其在制订出行计划时,往往是根据个人边际成本来选择道路需求,只要感觉出行所获收益大于感知的成本,公众就会选择驾驶机动车出行。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忽略了自己的加入而使道路拥挤给其他出行者增加的费用,从而使得边际个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不符,最终出行者之间互相干扰,车速下降,产生拥堵问题,增加了出行者的出行时间成本,严重的更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每年因为交通拥堵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410亿美元,北京市每年道路拥堵给公共汽车乘客带来的时间损失也高达792亿元。除此之外,交通拥堵给出行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长时间的拥堵过程造成出行者情绪暴躁不安,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都是道路拥堵带来的无法预测的社会成本。因此,从整个社会的成本和收益角度分析,尽管交通拥堵收费在短期内增加了个人的出行成本,但从长期看,其必然会降低整个社会道路交通的出行成本,进而也会节约每一个出行者的出行时间。因此,交通拥堵收费是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

3 交通拥挤收费基本问题研究

3.1 收费区域的合理划定

城市交通拥堵收费并不是在城市所有拥堵的道路上都收费,这样不仅增加了巨大的行政成本,而且也会招致公众强烈的反对。事实上也是不必要的。从交通拥堵收费成功的几个城市来看,都是选取几条最拥堵的道路来进行收费,主要是市中心和繁华商业区。面积一般控制在30km2之内,例如英国伦敦的交通收费区域为21km2,通过收费促使车辆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有效的转移,极大地缓解了本来拥堵的地区交通。

3.2 收费对象的确定

收费对象选择是否合理关乎到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是否能够落到实处。目前,我国城市交通车辆主要包括私家车、公务用车、出租车、公交车、货车、特殊车辆以及其他车辆等。交通拥堵收费的目的是降低车辆的使用频率,以此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从目前来看,我国城市出租车实行牌照制,总数严格控制在一定规模,因此不需要对其进行收费;至于货车之类的车辆,我国大多数城市对大货车进城时间都有严格的限制,通常白天不允许进入市区,因此对其是否进行收费要根据不同城市交通拥堵具体情形来制定;公交车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运行效率高,也是我们倡导市民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对其也不能收费;真正需要收费的是占绝大比例的私家车,当然在收费时也需要考虑收费区域内居民拥有的车辆,适当给予一定的减免和优惠,保证收费政策的公平性。

3.3 收费费率的合理确定

城市交通拥堵收费的目的并不是追求收费金额的最大化,而是通过收费的方式来引导居民合理出行,缓解交通压力。如果收费费率制定得太高,给居民带来较大的出行成本,招致居民的反对,引起一些不和谐的社会问题;如果费率制定得过低,则起不到引导和缓解交通的目的,交通拥堵收费将成为鸡肋。因此交通拥堵收费率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交通拥堵程度、车辆类型、不同时段、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居民的接受程度等。例如,对一些大型车辆对道路破坏性大且易造成拥堵则收费相对高一些;在交通拥堵高峰期收费费率也应该高一些;居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也应该适当提高收费费率,根据上海市交通规划研究所的调研,如果上海交通拥堵收费为5~7元/次,可以减少15%的交通量,也减少了超过一亿元的出行成本。当然,在制定具体收费费率时还要采取公众听证的方式,倾听社会各界的意见。

3.4 收费时段合理确定

交通拥挤收费时段应根据各城市出行者的出行特性来合理决定。城市道路拥挤一般发生在上、下班高峰期及旅游季节,此时出行人数急剧上涨,尤其是私人车辆出行频率大幅度提高,造成严重的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时段可以安排在此时间段,从而促使出行者向高承载率出行方式转移。国外许多交通拥挤收费方案的实施时间设定为整个白天,但由于我国城市交通拥挤高峰期主要出现在早晚,不同城市道路网络特征也使早晚高峰时间段不尽相同,建议中心区拥挤收费时间为:工作日周一至周五7:30―9:30和16:30―19:30时段内,共6个小时。当然,具体收费时段的确定还需要通过准确的交通调查来得出结论。

3.5 拥挤收入的合理分配

拥挤收入的合理分配关系到交通拥挤收费实施的成败。交通拥挤收费所带来财政收入的增加只是治理拥堵措施的副产品,但却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关乎到广大市民对这项政策的支持程度。最合理的分配方式是将这部分财政收入重新投入到交通系统中来。一方面用来改善交通状况,完善道路设施,让那些选择付费的出行者享受出行的便利和节约出行时间;另一方面用来增加公共交通设施、改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让那些放弃乘坐私家车出行的市民受益。这样使得所有的出行者都能得到一定的合理补偿,使整个城市的路网系统趋于完善。

总之,城市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城市治理的经验表明,城市道路交通拥挤收费是提高城市交通效率、降低出行成本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正在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当然,这项政策的出台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全社会不断地论证、实践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晏克非,张国强.基于车辆动态导航的拥挤定价[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