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篇1

摘 要: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有其存在的实践基础,而且也具有其自身的独特品性,即主客体的向我与向他性、过程的潜显性、效果的趋近性以及发展的现实性与前瞻性。

关键词:生态 思想政治教育 特征

作者简介:李松林,男,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所谓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其生态价值在于使生态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对人们进行环境法规和生态伦理教育,从而明确人在生物圈中、在自然生态中的地位,清楚地认识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从而树立生态意识,为调控生态平衡,达到协调而采取积极的政策”①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既然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系统具有如此重要的功能,并扮演着其独特的生态角色,那么,它本身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生态意识活动与其他人类活动,比如,人类心理活动、人类伦理道德活动以及人类科学理论研究活动等相比,具有哪些独特的地方呢?笔者试图以哲学观为指导,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以其实践展开的主客体对象、实践的过程与效果、实践的存在与形式,以及实践的发展与规律等四个维度出发,抽象地引申出了其发挥生态功能的向我性与向他性、潜显性与趋近性、现实性与前瞻性等三个基本特征,以期对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并使之作用于实践,更深入切实地指导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改造人类自身的主观世界,从而在二者辩证统一活动中实现人类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回归人类的本性。

一、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向我性与向他性

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对人们进行生态观念灌输与影响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的目的旨在通过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来完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达到真正“天人合一”的状态。故,向我性与向他性不仅仅单纯地指主体性与规律性,它更应该是主体的向我性与向他性、客体的向我性与向他性四方面的辩证统一。即,向我与向他是一种辩证统一的过程,其统一的基础便是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展开的主客体实践活动。

1.主体的向我性与向他性。所谓主体的向我性与向他性,就是指人们在进行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既要注重作为实践主体的主观需要性,又要考虑其需要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影响。这里的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不仅仅是指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它还应该包括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得以展开的自身规律性。主体的向我性与向他性应该是以上三者的统一。

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向我性。既然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向人们灌输生态观念与生态意识,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态行为习惯,保护生态环境与爱护生态系统,其终极目的应该是为了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以及将来永续发展的需要。这正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按自身目的来进行的能动活动。正如马克思在论述人与物的关系时指出的那样,“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①。而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人类按照其自身需要的尺度,并把这种尺度运用于生态系统,从而来建构人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关系,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人类所做和所想的一切都关系到要满足迫切的需要和减轻苦痛”②。如此看来,这应该是人们进行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出发点与逻辑归属,这也正是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向我性的有力体现。

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向他性,即向自然规律性。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即在生态功能方面的一种形态,终归是属于社会意识层面的东西,是受社会存在支配的,而社会存在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数以及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生态系统。这样看来,作为人类的一种独特的生态思想教育活动,是建立在生态自然规律基础之上的,虽然人类可以把自身的尺度运用于自然,但它不得不考虑自然的承受力与发展规律,即,在这里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功能的主体的向自然性,即主体向自然的向他性。不仅如此,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体现,虽然受到社会物质、制度等条件的制约,但其本身也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性。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进行生态思想意识与生态行为习惯的灌输与引导,更应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性。即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要遵循主体生态思想意识发展水平的规律,同时还要遵循主体进行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2.客体的向我性与向他性。我们在面对某种事物时,不能只以人类中心的态度去认识与改造,那种只从人类主体性出发单纯地去考量主体性与所谓的客观性是不妥当的,这也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认识论的要求。故我们在探讨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立足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系统”环境,在这种“大系统”环境中,遵循其各个要素与结构的有序性,并把握生态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大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从而实现生态思想政治教育质与效的统一。这里的客体就是指生态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大系统”环境,即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环境。

这个“大系统”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它有其自身运动与发展的规律,而这个规律的运行受两个因素的制约。第一,受其自身发展趋势的影响。这种发展趋势,总是要表现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功能的展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达到十全十美的那种绝对的完美状态,即这种和谐统一总是一种不断接近的过程。而这种不断接近的过程,就表现为其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笔者把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功能系统内部结构的这种优化趋向的特点称之为客体的向我性。第二,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改造自身主观世界的一种工具系统,毕竟是受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的,人类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影响,见之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是具有促进性或排他性的,即人类的能动作用总是会符合或者背离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笔者把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受人类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称之为客体的向他性。

二、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潜显性与趋近性

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效果的维度看,它具有潜显性与趋近性。一方面,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展开的维度来看,它具有从“隐性的可能性”向“现实的可行性”的转变潜力。为了分析的需要,笔者把这种“隐性的可能性”称之为“潜性”,把“现实的可行性”称之为“显性”。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功能的展开过程就是从“潜性”向“显性”的转变过程,即生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潜显性;另一方面,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呈现的维度来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总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功能的展开,而逐渐达成某种生态效果的,即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趋近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客观生态环境发展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它受作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认识发展规律的制约。

1.过程的潜显性。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思想政治意识活动在生态层面的运用,它首先要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同时,人类在遵循了这种客观规律后,要给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一定的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这也正是人类进行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与逻辑归宿。通过大量的人类生态实践证明,这是肯定的,即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展开,具有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的潜力,这种潜力在人类进行正式的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之前,还只是一种“隐性的可能性”,它隐喻在人类的生态实践活动当中,这种“隐性的可能性”是“潜性”的。这种“潜性”能否被运用于具体的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怎样运用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多大程度与多大范围上运用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及运用后产生怎样的生态实践效果,还要受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正是在这种主体的实践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功能的“潜性”才会随之呈现出来,这种呈现的过程就是“显”的过程,即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

2.效果的趋近性。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取得,总是渐进的、一个不断趋近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自从人类产生以来,这种效果的呈现过程没有绝对的终点,它是一个不断接近的过程,在具体的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表现为趋近性。

生态系统本身矛盾运动的规律,是引起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呈现趋近状态的客观物质原因。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功能,首先是一种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东西,它是自然生态系统这种客观的物质在人脑的反映,是一种体现。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作为客观物质的生态系统它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体,它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它随时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其内部每个生态事物或者叫规律的暴露是一个逐渐的过程。而作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认识又是建立在对生态事物及其规律的把握之上的,这就导致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呈现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作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其自身对客观生态系统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能力也是一个不断往复与接近真理的过程,这是导致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呈现趋近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马克思也曾经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①。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对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认识,首先要被作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群众所掌握,只有这样,这种理论认识才会成为人们改造自然的现实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功能的效果也才会显现出来。而群众对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系统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掌握又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故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而呈现出向人与自然和谐的趋近性。

三、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与前瞻性

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维度看,它立足于现实,又指向于未来。这二者分别表现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与前瞻性。

1.现实性。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一种自觉的生态思想意识的反映,在规范人们生态行为习惯方面,具有切实可行的现实意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在改造自然、获取生产资料方面的能力,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由于人们缺少相应的生态观念,乱砍滥伐、乱排、违建等各种破坏生态行为的现象随时可见。随之带来的就是生态系统的失衡与破坏,从而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为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实现人类自身的永续生存与发展,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就这样孕运而生了。生态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们进行生态思想意识的灌输与熏陶,让人们在日常的生产劳动与生活中,学会遵循生态规律,形成相应的生态行为习惯,具有切实可行的现实规范意义。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个性心理特征;重点及主要对象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概述

1、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含义

对于这一问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一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二是认为是人的思想;三是认为是人的思想和行为;四是认为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以上观点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认为直接指人,一是认为是以人为载体的某种特定成分。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作用的范围是人的思想品德。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就应社会全体成员,但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把握住重点教育对象是必要的。从一般意义上或较稳定的状况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是有共同点。

(1)各级领导干部。一是搞好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搞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决策者、执行者是管理好国家的基础,也是做好思想教育的前提。二是领导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三是从领导干部的现状来看,少数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存在严重的问题,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党风和政风,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为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2)青年。从年龄上对教育对象进行划分,在各年龄群体中,青年处于特殊的地位而且人数众多,理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一是青年肩负着新世纪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二是青年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三是青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剧烈变化的时期,也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决定了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二、个性心理特征

1、个性心理特征定义。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一个人在心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别和特点,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基本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总是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发展过程中,那些比较稳定的、经常出现的差别或者特点就成为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2、思想政治教育中个性心理的启示

(1)能力的启示。能力是指圆满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并直接影响工作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凡是某种能力,它必然和人所完成的一定的活动紧密联系。人的能力有显现能力和潜在能力之分,潜在能力是指人的可造就性和可发展性,但人的潜在能力的发挥和发展则有赖于创造良好的环境。实践证明,一个生动活泼,心情舒畅的社会心理环境,更利于人的能力的发展和潜在能力的发挥。

(2)性格的启示。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例如,有人谦虚,有人骄傲,有人认真,有人马虎等,由于每个人先天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教育不同,形成了对客观现实的各种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3)气质的启示。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点。主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动力方面的特点。气质类型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多血质的人是开朗的。这种人对刺激的感受迅速而强烈,但不深入,不太持久。他们无忧无虑,有良好的希望,对每一件事很快赋予很大的重要性,但可能会很快忘记它。

胆汁质的人是热血的人。这种人具有暴烈的特征,易发怒但不记仇,行动迅猛但缺乏持久性,爱面子,喜欢讲排场,喜欢担任单纯的领导,却不想自己去具体执行。

粘液质的人是冷血的人。这种人不易冲动,具有完全正常的理性,不轻易地或迅速地被激动,而是缓慢地被激动,但持续的时间长,具有持久性,不太容易愤怒。

抑郁质的人是沉稳的。这种人对刺激的感受不太显著,但很深入。他们对与己有关的事物都赋予很大的希望,并且把注意力放在事物的困难方面。他们深思熟虑,不轻易许诺。

三、重点及主要对象的个性心理特征

1、领导干部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类型是内在依据,每种气质都具有两重性,既有好的一面,也有足的一面。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善交际,但注意力易转移,兴趣变,事社交性、文艺性的工作比较适应,从事科研性工作则不太适合。胆汁质的人可能成为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将军,也可能因粗暴鲁莽、任性急躁坏事。粘液质的人,安静稳重、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注意力不易转移,适合从事平静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但对于要求灵活多样的、反应敏捷的、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就不太适应。抑郁质的人,反应迟缓,性情孤僻,但情感细腻,工作细心专注。一个人的气质不会彻底改变,但有可塑性。除了要把干部的气质类型作为其岗位安排的一项重要依据外,还要依据气质的两重性的特点,充分利用气质特征中好的一面,克服和限制不足的一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人物,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按照四种类型来划分,大多数的人的气质是介于两者之间或几种类型的综合,但毕竟有一种气质占主导地位。

性格特征是重要指标。一是性格的态度特征。对集体、对别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大公无私、诚实、热情、谦虚谨慎。二是性格意志特征。坚忍不拔、严于律己、勇敢沉着坚决果断。三是性格特征。屡经磨难百折不挠、胜不叫败不馁、情绪饱满。四是性格的理智特征:观察主动、精确、且独立思考。

能力状况是决定因素,具备一般能力及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完成一切活动所需的基本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特殊能力是指操作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等。

2、青年应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青年应具备的个性:发展独立自主精神、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身心潜能、个性潜能。发展个性乃是在社会共同目标下发展个性离开了社会 的共同目标,个人将难以施展才华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坚强意志。

气质与因材施教。对胆汁质青年进行具有说服力的严厉的批评,可以促使他们遵守纪律,约束自己的任,但不能激怒他们 工作学习中要去锻炼他们的自制力,沉着冷静地对事物;对于多血质的学生,可交给他们更多的任务,让他们有机会参加更多的活动,在活动中磨练他们的意志的坚韧性、情绪的稳定性。对于粘液质的学生需要更耐心地进行教育 指出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时应给予更多的思考时间,才能使他们逐步认识 自己的问题所在;对于抑郁质的学生则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不宜在公开场合批评他们,要在能接受的范围内,鼓励他们参加公开活动的勇气。

当代青年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较强的文字总结、撰写、编辑能力,外语能力争达到四会、听、说、读、写 有一定的计算机理论与操作技能专业素质与能力 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较强的组织能力及科学的管理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相处及具备以上七种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页,人民出版社,1960.

[2]刘达临.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篇3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76-02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各教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传输快捷,信息海量,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目前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网络环境一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借助网络现代的科学技术,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主进行的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作为受教育者同时也是网民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接触网络更加广泛也更加主动。尤其近年微博、微信、腾讯聊天工具等即时通讯软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使教育者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拓展和延伸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式及领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要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必须准确把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个构成要素的主要特征。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双方的身份具有双重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是教育主体(教育者)与教育客体(受教育者),二者也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二者的关系、地位一直都十分明确:即教育者占据主动地位,按自己的要求和方式向受教育者“灌输”教育信息,受教育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但网络时代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作用形成的,网络环境下主客体互动的本质同样是主客体之间你来我往的往返活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沟通。这种双向互动是教育者由“灌输”者转变为“对话者”,受教育者也由单方面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互动主体”,主客体双方身份表现出了双重性,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模式由主客分开向双重角色转化

网络的虚拟性、超时空性促使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角色的相互转化,同时,大学生作为我国网民的主要构成主体,近年来智能客户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也使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方式在各个高校生根发芽,这使他们接受外界的教育信息更加主动和广泛,接触的信息也更加多渠道更加复杂,大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些通讯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教育者已经不再是必然的教育主体。网络时代,信息资源获取的机会是平等的,这就使教育者不再占据获取教育信息的先导和支配地位。另一方面,教育客体日益表现出明显的主体性特征,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的影响,是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价值认同。

(二)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方式由传统的人―人的直接互动向人―机―人的间接互动转变

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人与人“面对面”的直接互动,在时间和空间始终保持一致,角色是不平等的:一个是占据主体地位,一个是被动接受的客体地位,教育的方式也一般采用训导、要求、批评等。但现在,面临网络时代不可逆转性的到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将迎来颠覆性的转变,电脑逐步成为虚拟社群成员的沟通媒介,“键对键”这种即时的在时间上空间上不要求一定一致,更加宽松的接受信息教育的方式将会逐步取代“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在这种“人―机―人”的互动方式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网络世界是绝对平等的,都拥有平等的话语倾诉权、意见表达权、信息使用权。引导、启发、倾听等已经成为教育者使用的主要手段。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趋向模糊,地位日渐平等,发展成为一种朋友式的角色关系。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的拓展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在教育的动机、内容、形式等方面并没有太多选择和自,教育信息的内容比较单一。但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截然不同,网络兼有报纸、广播、电视、智能客户端等多种媒介的优势,微信、微博、QQ、MSN等对话平台提供了更加广泛全面的信息。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已经由“给什么,就吃什么”的被动接受性状态,转变为“我喜欢什么,就选择吃什么”的主动选择性状态。具体表现在校园网络新载体上:

(一)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用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建立专题网站开展专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依托其他网站进行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各类媒体提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等形式,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是化解学生思想问题的渠道

网络信息的开放性、互动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为在网上开展思想工作、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网上心理咨询、网上职业咨询、专家在线答疑等多种形式。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生涯发展教育、心里测评、性格测试等,帮助大学生科学正确地评价自己,了解自己,启发学生正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疏导学生的思想问题。

(三)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是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窗口

大学生在校园网上的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其中蕴涵了青年大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通过BBS、聊天室、校园论坛、网络调查、咨询信箱等各种形式,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随时收集、存储、检索、分析、处理来自学生哥方面的思想信息,全面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深度分析原因,妥善处理解决。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持久创新性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在课堂上的说教灌输为主,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一般是在课堂上,课堂以外很少进行交流。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和其他各门课程一样进入网络。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改变了灌输式的教育,变成双向互动的教育方式,内容更丰富,吸引力更强。同时,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主动的运用最新的网络发展成果,由于网民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只要具备基本的电脑操作能力,就可以利用你要用的任何合法的技术,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运用一切对大学生思想、心理健康等有利的因素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赋予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新的网络技术,这样不但与社会上最新的观念想法保持一致,而且能让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信息,这样就会事半功倍,提高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但同时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成果,必须从大学生最真实的心理需要出发,关注学生关心的内容,换位思考,与学生在虚拟世界里更好的沟通。

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跨时空性,即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提高了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另外,网络这一特点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应该发挥网络的优势,积极推进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即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利用网络交换,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形式的教育信息,达到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感知、教育、激励、调控的目的。

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持久创新性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首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依据是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理论是教育界理论最新的发展成果,是教育界建立在长期的实践上的最新教育成果,具有对教育规律更科学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也属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遵守教育的一般规律,因此利用最新的教育理论,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创新。其次,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可阻挡的持久性。就像大学生手中的智能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让人目不暇接一样,网络时代的到来是颠覆性的不可逆转的,网络技术的运用只能是螺旋式上升或者波浪式前进的。因此,运用这些技术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会不断地持久地创新。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的教育方法必须是持久创新的。不同时代的大学生接受所在大学的教育与心理辅导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能不断的提高自己与时俱进的能力,不断的与学生的心理、想法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学生才会更加配合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更好的完成工作。第二,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想法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今时展如白云苍狗,日新月异,大学生都是身心刚刚发展成熟的成年人,他们的可塑性极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极强,并且更加积极主动接受新鲜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也加入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为了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要想很好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深入大学生的心理,弄清楚他们的想法,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看问题想问题,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檀江林,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唐亚阳,杨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4]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隐性 高职院校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转型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提高的要求。特别是在高职院校,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制,投入产出严重不平衡,效能降低了。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尽管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上仍然具有首要地位,但它的局限性和弊端也越发为人们所认识。如何在这个思想大碰撞、文化大融合、观念大冲击的社会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隐形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构建一种具有高职特色隐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做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显性与隐形比翼齐飞,更好地落实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类型,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既相容共通,又独具特色。一是隐蔽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者将教育的目的和意向隐藏到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和各种活动之中,而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并未察觉的无意识教育,这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区别。二是跨时空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在时间上不及显性教育及时,在内容上不及显性教育密集,在频率上不及显性教育频繁,但正是通过这种不经意的、分散的、非连贯性的教育方式,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悄然实现教育者目的。三是全面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极其丰富的,既包括物质层面的如校园、教室等载体,也包括文化层面的如校风师风等载体,还包括了制度层面的如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等载体。这种载体既存在于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既存在于校内,也存在于校外。

二、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在高职院校中,隐性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高职院校的学生特性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天然耦合。因此,构建一种具有高职特色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既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创新思想教育方法,切实落实以人为本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三、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当前高职教育迅猛发展,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情况下,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无疑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一)构建与显性教育既相联系又相补充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显性与隐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模式,虽然方法不同,但教育目的却是一致的,“前者人们能够直接接受,后者人们可以间接接受”。缺乏任何一方,思想政治教育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教育方法虽然不同,但教育目的却是一致的。前者人们能够直接接受,后者人们可以间接接受”。缺乏任何一方,思想政治教育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由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一些局限性,如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讲解社会主义优越性,而学生看到的却是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他们不免会产生疑惑。这时,我们一方面需要直接性的宣传和说教,同时我们还要提倡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往往你目标不是很明确的话语更能使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更能解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跨时空性的特点,又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探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在资源开发、方法创新、实践运用上构建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二)创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方法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方法,无时无刻不依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政治背景、经济背景和实践背景,深受其影响。创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要结合当前的社会背景、受教者的个性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使新的教育方法的实效性得到保障。

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隐性教育作用。校园文化内涵隐性教育因素,是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德育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培养大学精神,渗透隐性教育。高职院校也是大学,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练发展而成的共同的追求、理想、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层面和学校的灵魂。大学精神影响着学校办学的方向以及活动方式,制约着学校整个教育活动的进展。

最后,加强德育实践方面的建设。一是增强大学生们实践意识,明确实践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德育实践方面的建设,主要通过学校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两方面的道德实践活动实现。二是实施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途径。学校道德实践,除了在课堂上,教师事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设计和安排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道德实践外,也可在课外让学生参加道德实践,如参加军事训练,专业实习等,同样可取得不错的效果。主要通过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加强道德实践活动。

(三)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立体化教育体系

篇5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自由式”教学方式 网络化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Network Perspective

HUANG 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echi University, Yizhou, Guangxi 546300)

Abstract Rely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the current began to focus on launching the "freestyle" way of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lassroom" mod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ot simply extend the network to become its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Network reflects the freedom, equality, self-education interactive featur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ventions of the limit can be related to the network as a measure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available for consumer education as netizens important reference information selection. Produce a more dive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rough such interactive way, and act on the recipient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deas, attitudes, psychological and aesthetic standards. Stage reflects the significa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will show more feature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eestyle" teaching mode; network teaching development

1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

伴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深远地影响和改变大学生学习的方式和行为,也在客观上严重冲击着高校传统教育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自由式”教学方式凸显出自我教育的思想。这也就意味着网络成为大学生寻获政治信仰和思想追求的重要媒介,并可以进行自适应性学习,为日常相关课程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教学实践验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课堂式”教学方式能深化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对学生将会产生受用终身的思想引导作用。但与此同时需要关注的是,选择课堂式教学方式,将会成为应试教育的物化发展,注重知识的灌输性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式”教育会对学生产生思维的巨大影响,成为成年人思维成熟的重要标志。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自由式”教育方式能更有效率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客观上会起到辅助自我教育的作用。大学生有着自我意识,所以“自由式”教育体系会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表层结构”发展。网络可以提供思想政治教学资源,但不具备科学性和系统化。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结构”拓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自由式”教育方式更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体悟和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要结合学生自身的思维和兴趣进行学习。“课堂式”教学方式可以解决知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自由式”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习的体验度,也能够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故此,二者的搭配融合,可以显著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

2 “平等”是网络思想政治主客体关系与交流的核心

经过对比研究表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学中“自由式”和“课堂式”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前者侧重于教学活动的师生主客体互动,后者偏重于教学主体的自由选择性,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的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关联,这也就表明是在平等的情况下,没有时空限制的状况下,进行个性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其根本变化体现在教学主客体关系的改变。简单地讲,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淡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更注重教学互动环节中的共同认知效果,在学习进程中凸显出网络教学主体和网络教学客体的平等关系,以及学生学习的自由性。

依托于网络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开展的途径是网络点击和网络信息了解,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上网需求的大学生。此种方式的教学内容不具备“课堂式”教学的价值指向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资讯的获取。网络教学更是呈现出市场化中的供应商与消费者间的关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是体现出信息商品资源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网上进行的同时,没有明确的界限划分交流的主客体,体现出具有互动平等关系的网民交流。在彼此均认同的状态下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交换。大学生在网络中根据“课堂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和规范,以此作为海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获取和整理的原则。从中可以发掘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由化选择难度要大于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的体验过程和了解内容更具有复杂性,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内化处理,才能将其转变为思想政治教学内容。需要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提升学习的兴趣点,并进行知识的转移,并辅助“课堂式”教学内容开展。

3 “思想政治可公约性极限”是网络思政活动的突出特征

现在阐释思想政治可公约性极限的概念,它主要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满足主客体之间达到共识、共鸣效用的极底限阈值条件。其中需要参考的要素很多领域,并以此作为思想政治观点引导的有效途径和媒介。

网络环境不同于现实空间,具有开放性、多元化和资讯丰富等特点,它也成为思想政治活动的中介。网络成为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创造者,从某种意义上显现出教育主体的特征,它具有多样性的内容和机构体系,分为群体性主体和个体性主体两大类型。与之相对应的是,网络思想政治活动的客体具有单一特征。这也就造成信息交流的非对称性,大学生面对海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会产生网络思想政治综合征。因为选择太多,所以产生困惑,表现出明显的“青蛙效应”这一传播学现象。

网络思想政治主体扮演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生产者的角色,需要对网络思想政治活动客体产生行之有效的影响,才能达成信息资源的交流和交换。为了显著提升内容的兴趣和关注点,需要在进行网络思想教育资源分享的同时融合娱乐化效果。客观上是需要隐藏其思想政治价值观,要以点击率的形式表现出交流的频率,作为效果的衡量标准。

网络思想政治信仰具备着网络化的特征,它成为现实生活空间中思想政治信念的网络形式延伸,具有思想冲击的特点。但以网络载体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信仰不代表传播媒介的主观观点,在“自由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显现出“平等”的特征和理念。这与“课堂式”教学理念中的思想政治信仰唯一化的表现形式差距显著,“课堂式”思想政治教学体现出单一主体和众多客体,“自由式”思想政治学习体现出众多主体和单一客体(网民)。

4 “可消费性”是网络思想政治的效果生成的基础

“认同”和“共鸣”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学的主导性机制,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需要网民先进行自我说服,体现出网民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体现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互动。所以进行教学时,必须要保障教育资源的有效性和需求性,通过此种方式可以获取更大限度的网络思想政治教学效果。

“课堂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体现出知识灌输的特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体现出双向选择和使用价值的商品交换。或者换个角度进行思考,网民关注的是网络产品可消费性,寻求最大化价值的网络思想政治资源,这也成为网络教学发展的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学体现出广泛性、多元化的自由特点,根据网民自身的需求寻找最适合的思想政治资源产品。在互动中体现出高及时性特征,客观上也展示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表层结构”教学效果。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长期教学的持续性,这会对网络信息的“及时性”产生影响。在选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假如缺乏系统性的构建,将会产生“青蛙效应”的传播现象。

5 网络思想政治对大学生网民思想政治“表层结构”影响的效果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给网民带来“表层结构”教育的同时,也会对网民思想政治理念产生影响,具有及时性的感情冲动元素。它也包含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网民思想政治思维的影响效应。

大学生在学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其提供多元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以生产者的角色作用于网民的思维。实际上思想政治态度是体现出个人的思想政治价值内涵,它作为教育资源更是会产生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是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特征,也会对其产生新式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学时,要注重相关网络资源的娱乐性,它是指通过网络化的包装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娱乐化信息处理,使其在教学中能够达到情感互动的教学效果。这也体现出网络资源教学的可消费性,能提升点击率,促进网络教育产业的发展。但需要注重其中可能会产生的娱乐心理依赖性,要进行相关的心理解析处理。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其网络思想政治产品的美化处理,要能够充分满足网民的审美价值观。它有着自由感特征的展示,并通过思想政治的思考权力、话语权力以及批判权力等方式展现出自由式体验思想政治教学的特点。在网络迁移式教学方式中,能够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和控制的双重性作用。

网民更热衷于实时热点问题,关注焦点信息。这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产生轰动性效果的内在保障,也能更深入地展示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采用先入为主的方式,让大学生用更高的热情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有效地让双方在此进程中达成良好的共识和认同。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的来临,深刻地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网络“自由式”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体现出“表层结构”的教学特色。所以,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将“课堂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融合。

参考文献

[1] 唐亚阳,杨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篇6

[关键词]正能量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148 ― 03

一、正能量的提出背景及其定义

“正能量”一词于2012年开始流行。而“正能量”的真正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正如老子所言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那样,正能量的提出以及流行也正是从另一方面提示着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已充斥着太多的负能量。如社会冷漠,麻木不仁,漠不关心,自私自利,堕落腐化等等。尤其是随着网络的普及,社会上的各种负面信息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更是铺天盖地的充斥着学生的周围,使得学生深受其害而不自知。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在年龄结构方面,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占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例最大。在职业结构方面,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25.1%的比例。总之,网络已成为越来越多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网络的普及,鱼龙混杂的知识在网上传播,这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态度、心理发展、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模式等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1〕更有资料显示,当前高校中发生的一些暴力事件等负面问题,或多或少都与大学生群体接受网络上不良信息有关。〔2〕而高校的学生尚处于性格与价值观的完善期,对是非好坏分辨并不是那么清楚,需要正确的引导。社会无正能量就不能正常运转,人无正能量就不能健康成长。种种迹象表明,我们急需用正能量来引导社会风气,来引导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重任的广大青年学子,来引领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

上面提到了正能量,那么到底什么是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而英国的心理学家理查德?斯曼在他的专著《正能量》一书中将正能量定义为“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3〕如今,正能量已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即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上进的、给人力量与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情感、事件以及人物,都被称之为“正能量”。〔4〕

二、正能量传播的特点

正能量,指一切予人向上的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它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正”。“正”是其最主要的特点,也就是它能够给人们带来向上的,积极的,能够给人带来希望和温暖,给人以鼓舞的这一特征。试想若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单位、小至到个人,如果让消极的,负面的能量占了主导,必将国不将国,也必将是社会和个人的灾难;二是“能”,从物理和化学的角度来看,“能”是动力之源,具有推动作用。因此转化与导向就成为了它的第二个特征,也就是它具有弱化、消解与转化负能量的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我们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发挥它“正”的导向作用,积极挖掘负能量中的正能量,化负面的为正面的,转消极的为积极的。正如葡萄糖与汽油是能量,炸药与海啸也同样是能量。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要善于利用,转化为力量,用正的方向与作用去引导能量的流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能量为人类造福而非祸害人类。三是“量”。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因此,这也决定了正能量的第三个特征,具有量化的特征,也就是正能量会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让自己内心深处受到鼓舞与激励的正能量,通过一定的方式释放出来。俗话说,“有诸内必形诸外”,也就是让自己受到的鼓舞与激励,通过一定方式的传播,让自己成为正能量的发射器和传播者,让更多的人得到感染与感化。

三、正能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正能量可以引导青年成才成长、营造校园良好氛围。像阳光能够驱散阴霾一样,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新闻、信息及其对当前高校学生的影响,也只有通过大力倡导正能量,才能得以消除。

1.榜样引导作用

在负面现象、“负能量”、负情绪弥漫的环境中,我们急需正能量的榜样引导作用,以净化社会生活环境和升华精神境界。〔5〕正如坚冰需要温度来融化,黑暗需要光明来驱散,社会的冷漠与怨气需要爱心的温暖一样,社会的负能量需要正能量的引导与转化。那些具有正能量教育意义的人和事,能够给广大的学生树立一种榜样。大学时代正是高校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由于认知水平和社会阅历有限,对于社会上面的各种负面信息缺乏应有的抵制和辨别能力,通过树立榜样,能够激励大学生努力拼搏。正如所说,“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榜样具有使行为规范具体化、形象化和人格化,其所具有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历来都被教育界所重视,并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6〕榜样的示范引导作用,能够唤醒调整与纠正学生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它所传递出来的精神与道德的示范,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学生遭遇困难与挫折之时,正能量的示范榜样作用能够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激励学生走出困境,迎接新的自我。榜样的一个个鲜明的事例,以学生喜闻见乐与容易接受的方式,使得正能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正能量的引导与激励,能够唤醒大学生的责任心与信心,自觉促进社会和谐,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之中。

2.免疫引爆作用

一个学校如果能够正能量占上风,则可以在校园内形成对负能量免疫的气场,使学生在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上保持健康,并且能够变得积极向上、自信、乐观、豁达。〔7〕正能量的引导与示范作用,能够在大学生中形成一股强大的能量场与免疫力,自觉抵制负面信息的肆行与侵蚀。

正如兰德女说的那样,若要反对战争,那就提倡和平吧,针对当前横行的负面性的消息,正能量的传播无疑能够冲破负能量的防线,消除与根治负能量带来的负面的恶劣影响。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是一味的说教,过于注重正面的宣传,对于负面的一般则避之不谈。事实说明,教育越不触及负面的东西,教育对象抵御不良思潮侵蚀和影响的能力就越差。〔8〕因此,要发挥正能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正面典型的事例不仅要大力倡导与宣传,充分发挥其示范与导向作用,更要对负面典型的事例进行批判,化负面为正面引导,从负面信息提取正能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正能量教育深入学生内心,充分发挥其引导规范的作用。因此,要想使思想政治中教育工作为人们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作用,就必须突出正能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正能量弱化、稀释、引爆并转化负能量,坚定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

3.培养良好品质

积极有效的传递“正能量”不仅可以使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得到提高,让身心愉悦,而且可以推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与人类社会向前发展。〔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德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使学生有高尚的道德情感,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 〔10〕

俗话说“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正能量正是现代社会的一剂良药,犹如阳光雨露一样,能够给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提供养料。它传递的精神引领以及道德示范的信息,能够培养学生阳光、感恩、正向思维等良好的心态,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性。

4.提升学生幸福感

著名作家毕淑敏在评论《正能量》这本书时说道,能量有正负,应用需智慧。大脑和心灵,需要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濡养,否则人生将变得灰暗无序。

也正是我们生活的社会中众多正能量的出现,才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温暖,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更加的和谐;也正是这些正能量的出现,使得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了美好的心灵,形成了负责任、懂感恩等一些美好的品德。

在当今的大学生当中,正能量已成为众多大学生的一种生活哲学和生活追求。像怀斯曼所说的“坚持正能量,人生不畏惧”那样,我们要让正能量常住学生心灵,提升幸福感,让自己自觉成为传播正能量的一份子,让这个社会通过自己贡献的一份努力,变得更加美好与和谐。

另据国外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现代的人之所以自私、冷漠、麻木不仁,不懂感恩等等,皆是由于他们缺乏爱心所致。长久的缺乏爱心,不仅会使得自身处于较低的能量层次,而且会导致身体的亚健康状态。而正能量具有的“转化”、“量化”的特点,正可以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沉睡的爱心,使其找回那缺失已久的爱心、感恩之心,并自觉使自己成为爱的传递通道,通过自身从而提升自身生活、学习的幸福感。

四、正能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1.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每个人的心里都潜藏着成就丰功伟业的“正能量”,也潜藏着可以让你一生一事无成的负能量。如何激发正能量往往需要合理地引导和正确的方法,高校教师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11〕

要想运用正能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激励,首先就得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正能量的受益者与传播者,同时教师要学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责任心。只有这样,传递给学生的正能量才会更真更美,也才更具有感染力与传染力。

2.开展校园主题活动

校园活动最能吸引学生,也最能打动学生。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状况,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如班级文明标兵、精神示范人物、心理健康周等以丰富大学生生活,使正能量的教育活动活到实处,而非课堂上的泛泛之谈。根据大学生的业余爱好,可以成立心理辅导组等,在班级之间或院系之间进行交流,既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增强正能量的作用,还能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高校老师也予以配合与支持,给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并对表现突出的加以精神鼓励。

3.发挥媒体传播效应

在现代这样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任何负面或正面的信息,一经传播,就会产生不可估计的负的或正的效应。新闻媒体作为信息的“喉舌”,对正能量的信息传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生活中一些人与媒体为追求新奇与关注,不惜大肆传播与转发负面消息,以获取点击量与关注。这为我们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12〕正如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杨振武说的,什么时候做到了正面宣传为主,数量、质量和效果正大于负,什么时候就能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凝聚共识;否则就会出现与之相反的结果。〔13〕

新闻媒体要利用新旧媒介传播平台,发挥自身优势,规避传播过程中遭遇负能量围困的格局,助推正能量的广泛对外传播,为正能量传播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应积极搭建平台,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让正能量得以畅通,而不是为了吸引关注、眼球大肆渲染负面新闻,让负面的能量污染社会风气、让人们变得日益冷酷、麻木不仁。

4.发挥网络监督作用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学生打开了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的虚拟世界,但同时也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场”的大门。〔14〕尤其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更是给负面信息的出现与传播带来了便利。对不良行为的纵容就是对正义声音的湮灭。〔15〕 为此,一定要加强网络监管作用,不能让那些人为故意的、带有某种意图的散发与传播的负面信息肆意横行,影响社会风气与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

5.借助热点事件宣传

如发生在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与发生在2012年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可以借助这些当下发生的热点事件在学生中间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向学生说明崇高的理想对人生的重大作用,引导学生要从他人的错误当中吸取能够引领自己成长的经验,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发生在学生中间。

6.在生活中挖掘更多正能量

正能量很多,不应局限于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正是生活中、学习中众多不同的正能量给正在成长和发展的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灵震撼与不同程度的收获,使其得到不同程度的成长。凡是那些能让大学生感受到健康向上的、积极乐观的动力和情感,那些欢乐的、进取的和梦想的等都是校园正能量,所有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去传播和推广。只有这样,才能使“正能量”更加的接地气,也才能更好的走进大学生心里,也才能在大学生心中能获得更好的感情依托,更好地影响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五、结束语

正如在2013年12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说的那样,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能形成人人传递温暖,施出援助之手的良好风气,也才有助于高校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坚定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自觉抵制不良社会生活习气与负面信息的影响,养成良好的品格,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正能量的传递,应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热点问题加以引导,突出正能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服务。怎样利用“正能量”传播的特点,在校园中凝聚、传递正能量,突出正能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值得每个教育者思考。

〔参 考 文 献〕

〔1〕高美珊.略论互联网时代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5.

〔2〕〔7〕〔14〕黄晓波.“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正能量传递的特性与对策〔J〕.文教资料.2014,(07).

〔3〕理查德・斯曼・正能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8.

〔4〕〔10〕黄福康.“正能量”背景下的教育思考〔J〕.江西教育,2013,(08).

〔5〕马露,刘利才.社会正能量传播现状评析〔J〕.三峡大学学报,2014,(07).

〔6〕赵静.榜样教育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J〕.基础教育研究,2008(12).

〔8〕乔娜,任龙.负面资源的正能量转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透视.〔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11).

〔9〕吴倩妮,王芳.浅析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递“正能量”.〔J〕.黑河学报,2014,(05).

〔11〕彭丽英,牟爱霞,巩建学.高职教育需要更多的“正能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12〕〔13〕杨振武.新闻媒体都应该是社会正能量的放大器〔J〕.新闻世界,2013(09).

〔15〕胡冬华.微博如何传播正能量.〔J〕.新闻世界,2012,(12).

[收稿日期]2015 ― 01 ― 08

篇7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090-02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进程的普及,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人类社会,作为高校的大学生率先通过传媒获取科技知识和传递信息。但是,网络的优势中也潜伏着危机,虚拟世界对于心智发展高峰期的当代大学生来说,虽然互联网以其特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成为学生接触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网络现已成为他们获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方式也与从前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网络中提供的“虚拟社会”正逐渐变成学生的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但是,互联网络的实时交互、空间广阔、信息共享与终端用户的独立自由、分散多点、流量巨大、管理复杂,使网络本身对不良信息缺少“天然屏障”。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

“网络文化是一种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而产生的新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新型的人类生活方式,由网络经济这一全新经济生活方式所引起的、以网络构成和信息交流的全球普遍化和实践操作的高度技术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人类文化,网络文化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一般来讲,网络文化主要由网络技术文化、网络规则文化以及网络观念文化组成,其核心是网络观念文化。

网络文化是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建立在Internet(因特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是一种崭新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处于一种“虚拟环境”状态,有自己的特点,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全球性与开放性

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置身于更加广泛的联系和接触中,网络体现了最自主、灵活、开放的信息交流方式,任何一个人在网上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做任何自己希望做的事,去自由地访问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去和世界各地联网的人交流。因为具有开放性,所以任何一件事,只要在网络上公布,立刻就可以传遍全球,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看到,这件事就会成为全球人所关注。

(二)创新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创新文化。这是由以信息数字化为核心的网络生存方式决定的。网络永远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中,我们也要随着它的更新而去熟悉他,网络使人们处于一种不断的学习状态中。网络为文化创新的实现铺垫了可实现的途径,不仅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赋予网络鲜活的生命。在网络中,人们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和思想交流,使大量信息不断碰撞与交流,成为民族文化创新的不竭动力之一。网络以他独特的方式,充分展现了人们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正如当下学者的观点:创造和创新,将会成为网络时代人的真正幸福所在,必将会开创出一片全新的大地。

(三)交互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交互性文化。网络不再是静态的网络,而是具有相互作用的,它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的互动关系。“网络传播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双向的信息流通方式,使得网络公民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直接交流信息,实现人际互动。”这种相互沟通,是主体间的交流,是基于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大家参与的机会是平等的,无论何人,只要具备基本的上网条件,就可以将自己富有个性色彩的文化传播到全世界,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

(四)虚拟性

网络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虚拟性。人们可以以任一名宇、任一性别登陆某一虚拟社区,成为其中的成员;通过想象,借助文字与其他成员开展各种活动。除非双方有过面对面的交谈,否则,两者都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人还是一条会说话的狗。“尽管人们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可以像现实生活中一样,开展各种活动,例如上学、上班,进行体育锻炼,或与他人聊天等,但是,这一切都是虚拟的,是借助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而实现的,这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利络文化的这种虚拟性为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

在因特网上,与现实环境不同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匿名存在。匿名信息,削弱了者的责任感,使得虚假的和不负责任的信息上网的可能性显著增大。匿名聊天如同一场“假面舞会”,参加者谁也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网络技术使匿名表达、超时空交流更为方便,将现实社会中人们深藏于心底而一般很少显之于外的信仰充分展现出来,使网络社区的信仰十分复杂。”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特点

网络一方面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模式,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价值方向和道德观念。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接受新鲜信息速度快,但自制能力并不强,因此,网络对他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l. 丰富信息来源

过去大学生的信息和知识来源主要是课堂、图书馆和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介,由于条件限制,难以享受到全球的知识成果。但是互联网几乎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海洋”,在这个平台上,大学生的所见所闻更为广博,而且吸收新知识的速度极快。

2. 扩大交流视野

因为受本身身份和地域等因素影响,过去的大学生身在“象牙塔”,交际范围比较狭窄,社会角色没有充分体现。网络交往突破了他们的交际局限,他们可以利用网络工具自主、开放地交流,更为紧密地联系熟悉的同学、朋友,甚至频繁接触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陌生人。他们的交流视野在互联网中得到了放大,开阔了眼界,增加了“阅历”。

3. 提高竞争意识

当今大学生通过网络求职己成为一种重要的求职渠道,大学生只要将自己的简历、所具有的能力素质和求职愿望等信息输入电脑,就有可能获得参加职位竞争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非个人因素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4. 强化主体观念

大学生是一个自主观念很强的群体,对权威往往采取淡化的态度,乐于接受自主、开放、平等的文化。有了互联网这样开放性和平等性很强的媒介,他们开始在网上自由发表见解、表达思想,自我的主体观念在这种氛围中可以得到进一步强化。

5. 缓解心理压力

网络宣泄法是一种将内心的压力在网络上排泄出去,以促使身心免受打击和破坏的方法,通过网络宣泄内心的郁闷、愤怒和悲痛,可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溃,恢复心理平衡。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 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

由于网络空间不受限制,监督机制也极不完善,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网络上的灰色信息、黄色内容、一些腐朽的生活态度、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大量输入,给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造成很大的紊乱。有调查表明,超过23%的大学生曾经访问过黄色网站。如果不对辨别能力和生活阅历都比较欠缺的大学生加以疏导,他们难免会在不良信息和观念的传播中迷失方向。

2. 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冲击

现在的大学生己经成为网络游戏的主体消费群,有的学生经常通宵达旦地沉溺于游戏中,造成学习上“红灯高挂”;有的学生因为网络游戏而身负沉重的经济压力,甚至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

3. 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现实交往观念日益淡漠

有些大学生终日与网络为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现实中与社会其他人交往、接触的机会,导致人际情感的疏远,人际关系紧张。由于网络交往有虚拟的一面,容易造成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不信任,失去诚实待人的心理基础,他们的心理一旦受到打击,就容易造成行为变异、心理孤僻等问题,对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爱玲.试论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J].世纪桥,2008(12).

[2] 李爱玲.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原则[J]. 传承, 2008 (18).

[3] 秦念歌,王天红. 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 文教资料,2008(17).

[4] 张红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构建策略[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3).

[5] 盖元臣.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

篇8

1.1敏锐的问题性。在现存的教育现实中发现问题实现教育改革的第一步,所发现问题的性质、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教育变革的性质和程度。赞科夫在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从传统的教育实践中观察到当时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放在了掌握知识技能上,而忽视了学生的一般发展。这种情况严重阻碍学生的长远发展,理论知识贫乏肤浅,服从于技巧的训练,能通过参观和观察认识周围世界的范围及其狭窄,主要的负担放在记忆上而忽视了思考,导致学生很少表现出对学习的内部诱因,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般教师的课堂上,教师权威主义和指导性教学时常阻碍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多数教师片面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导致了学生的盲从,缺乏主体意识的参与,因而难以转化为实践和再学习的能力,可见以片面传授本知识为主的教学在促进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因此他主张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因,即运用有效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形成一种排难解疑、寻根究底的迫切而强烈的求知情感和态度,进入学习知识、探求未知领域的最佳状态,以取得理想的心理发展成效。

1.2积极的创新性。没有创新意识,就不可能从革教育现实的活动。赞科夫能够创立“实验教学新体系”正是由于他具备发达的教育创新意识。他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经常强调要敢于打破传统打破常规,不是完全割断,而是超越和升华。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充分开动脑筋,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进行独立的思考,不光光是学习基本知识,更要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实践他所学的知识,应付变化的环境,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是力求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进取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包括树立创新意识,诱发创新欲望,激励创新热忱,指导创新实践,实现创新目标,评价创新成果等环节。创新能力是指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旨在保证创新活动顺利进行以实现创新目标的综合能力。包括独立获取知识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表达和表现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等。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教育者转变传统的、单向灌输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培养其成为具有创新人格的人。

1.3严谨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很多教育者的科学实践意识却惊人地缺乏。这表现在理论的探讨之中只重思辨不重实证,实践的探索只重经验不重实验。赞科夫则以惊人的毅力和科学的勇气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开展了二十多年的教育实验。他在实验中不断扩大规模和范围,不断验证、发展、完善已有的假设,最终形成新的教学体系。他的贡献不仅是在于通过实验而创立的理论,而且还突出表现在他教育实验方法本身。首先他认为必须以彻底的唯物论和彻底的辩证法为指导,另外要把心理学纳入教育实验当中,确保学生心理发展的完整性,循着观察、思维、实际操作三条线来研究学生的发展进程,从而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他的严谨的实践性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2、赞科夫教育理念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启示

2.1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培养积极的发问意识和理念。教育具有继承性的特点,这对于具有悠久教育文化传统的我国来说有着典型的表现,一方面我们继承了历史上的一些优秀的教育遗产,但与此同时,一些不合时宜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也还残存与目前的教育现实中。由于我们长期生活在这种现实中,才对其中的问题往往视而不见,有时候发现了问题也没有敢于提出的勇气,这是束缚教育改革步伐的重要心理因素,同时也是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的一大绊脚石。因此,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当前面临的而迫切任务是形成敏锐的问题意识,培养受教育者思维的敏锐性和批判性,学习赞科夫那种勇于善于发现问题的好习惯。培养广大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打破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教育者注重启发学生的内部诱因,是学生形成一种爱思考勤发问的习惯,穷根究底,积极探索的良好学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篇9

1 认清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掌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性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在教育类型、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服务面向等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只有认清高职教育的特点,才能正确认识和掌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性。

1.1职业性特点。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具有较宽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或管理能力高级技术应用性的专门人才,也就是以培养高级技术和高级管理人才的职业岗位为目标。因而不同于培养学术型与工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有别于培养中等技术技能人才的中等技术教育。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区分高职学生和普通本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差异性。对高职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抓住职业性这个鲜明的特色。

1.2应用性特点。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性人才,以应用为目的,不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以岗位实用为准。着重深化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尤其我们要注意到高职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的“必需、够用”原则,不能套用到高职思想道德教育上,严格区分二种不同概念和含义。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简单以“必需、够用”来对待,应该提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

1.3实践性的特点。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等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这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区别。要强化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高职实习实训的实践性学习占教学计划约 40%。这就要求我们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高职实践性的特点进行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实践实习的各个环节,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开展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效果。

2摸清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把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

2.1生源结构的复杂性。高职教育的生源结构与普通学生存在较大差异。以山东省普通本科院校为例,有普招学生 、高职单招学生,还有高职专升本的学生。生源类别复杂有应届高中生、往届生、中专生、技校生等,体现了高职学生的生活环境,文化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辨别是非能力等都存在着不同,这势必造成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多层次和多样化,这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2教育上的差异性。高职学生在文化基础和知识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异。普高生文化基础相对扎实,学习基础理论课方面比较轻松;中职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较强,英语、文化基础较弱;普高文科生和中职在数理基础理论学习上同样存在困难。 高职学生在教育上存在差异.高职教育层次大专生比本科生低,培养模式、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都有别于本科生,这都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影响,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3价值取向的偏向性。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总体来说是健康向上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必然带来文化观念、社会生活方式、分配形式的冲突和碰撞,给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些高职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人生价值观上崇尚自我,关心个人,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些学生关心个人发展,缺乏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一些学生价值取向在个人和集体冲突时,向个人和金钱倾斜。这都要求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认真地加以研究。

2.4心理上的失衡性。高职学生心理是较为矛盾和复杂的。一部分普高生,没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不得不面对现实,在无奈、彷徨和失落中走入高职。思想上对高职认识不足,认为高职比中专、职高好一点,但不像正式大学生;甚至有人对高职毕业文凭能否得到社会认可产生疑问。这些同学心理往往交织着失落感、挫折感、自卑感,在新生的学习过程中产生情绪波动较大。这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个重要课题。

3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加强自信心教育。帮助高职生树立自信心教育是十分重要 (尤其在高职新生的第一学期 )。要引导学生用人才观去认识自身, 坚持“才能不比”的原则,即人的能力没有高低之分,只有特点的不同,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一切学生,一个人只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当他的能力和工作相适应时,就可以在一个方面发挥其独到作用。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特点,结合专业培养方向,重点培养实践技能,努力发展自己长处,作为技能型的应用人才,必将在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要为学生努力创设情景,为其提供获得成功的愉快情感的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满怀信心,昂首挺胸走自己的路。

3.2加强价值观教育。对高职生要以价值观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懂得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人生的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要在实现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价值观教育应采取灵活多样,分层次进行,对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高层次是以公为主,不计个人得失,注重奉献精神,在关键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时,把集体利益放在前面。中层次是公私兼顾,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结合,不损公利己,不伤害他人。低层次是以自我为中心,事事考虑自己利益的多,不思进取。 对低层次学生要引导他们克服消极个性观念,发展积极个性,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热情。对中层次学生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需要和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比重,鼓励他们不断上进。对高层次热情鼓励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校园内形成弘扬正气,倡导集体主义,讲奉献的良好氛围。

3.3抓好职业教育。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重点要抓好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首先教育学生爱自己的专业,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做到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要组织学生学习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教育学生做一位称职的劳动者,既要 有良好职业道德,还要有专业技术的本领,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篇10

关键词:萨特;自由;选择;责任;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205-02

如何理解萨特的自由选择观?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处理“学生选择自由与责任”的关系上存在哪些问题?萨特的自由选择观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本文拟就这三个问题作分析。

一、萨特的自由选择观

(一)人是自由的

存在主义反复强调人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在萨特看来,自我的每一个选择都是绝对自由的、无条件的。他之所以这样认为,与存在主义秉持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分不开。

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说,“存在”在先,“本质”在后。先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才有“本质”。因为“存在先于本质”,所以人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为,所以外在力量不能决定人性,因此人是绝对自由的,它不受外在东西的限制和决定,也不依赖于任何东西,自我选择是它的唯一依赖。

(二)人的选择是自由的

萨特认为,由于人的自由是绝对的,因而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人就是而且只能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人生就是一系列自由选择的总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只要我们的意识是自由的。这种理论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可以从现实出发,自主改变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后天本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他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人的自由看做是可以脱离客观性的绝对自由。

二战后,萨特的这种观点发生了变化,转而认为自由未必是绝对的,选择也不可能不受约束,自由要有条件,选择要承担责任。

(三)人的自由选择要承担责任

“如果存在真的先于本质的话,人要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所以存在主义的第一个后果是使人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且把自己存在的责任完全由自己担负起来。还有,当我们说人对自己负责时,我们并不是指他仅仅对自己的个性负责,而是对所有的人负责。”[1]此时的萨特认为个人的自由选择应该与他所负的道德责任联系起来,个人在作出任何一个选择时不仅要对自己,还要对他人和世界负责。显然,这里的人已经是一个与世界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社会人,而不再是当初那个单个、孤立的人,一个人作出的选择,可能会牵扯到全人类。这里,萨特表现出一种更为博爱的人道主义

综上,自由、选择、责任是萨特存在主义自由选择观的核心要素。人类追求美好生活其实就是在追求自由本身。一切个人的自由同属于自己和他人,既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责任。责任是自由选择的必然结果。萨特的这种自由选择是以承担责任为前提,是一种自我负责的选择。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处理“选择自由与责任”的关系上存在的问题

选择自由与责任是统一的。但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没能很好处理二者的关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依然以知识灌输为主,虽然强调责任教育,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责任教育异化成了日常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传授过程,学生选择自由意识和责任意识存在淡化趋势。

(一)选择自由意识的缺乏

我们当前的教育现状:教学时间和空间被分成无数的小单位,每个单位都预先为学生设置了任务,学生在有规可循之时,也失去了个性化选择的自由。

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也异化成了简单的知识灌输。不仅学生没有选择的自由,教育者也失去了选择的自由。他们要按照教育部门指定的教材,每个学期用固定的课时把内容讲完,然后组织考试,用以表明学生已接受过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可否认,自由是建立在理性选择的基础上,建立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就完全成为既定规则的奴隶。教育自由意味着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引导他们自我选择,寻找适合他们自我发展的道路。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如此,而不只是空洞的说教,要鼓励学生进行多元选择,真正实现自我。

(二)责任意识的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公民的责任意识,然而,当代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意识却在淡化。

其一是“显性”责任意识缺失。最常见的是学习积极性不高,一些学生甚至把学习看成是老师、父母强迫的。对学习不感兴趣,对长辈缺乏应有的尊重;对同学缺乏关心,集体观念不强;社会责任感淡薄。

其二是“隐性”责任意识缺失。这类学生往往是老师同学们公认的“好学生”,他们处处表现得很懂事、很负责,但这恰恰是一种“隐性”的不负责。因为他唯独没有真正对自己负责,他所做的只是听从安排而并非出于本人意愿。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学生的责任承担应该是建立在学生自由选择基础上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对于一件事情,做与不做并不是他本人的真实意思,建立在这种前提下的责任承担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

三、萨特的自由选择观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让“自由”的新理念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通过灌输来要求学生接受。多数学生选择沉默接受,但这种接受很难成为自律行为。因为很多学生无法理解这种行为的意图,他们认为这是教师强加给自己的。这种缺乏自觉意识的行为说到底是因为不是学生自己自由选择的结果。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在做错事之后会“有理由”地逃避责任,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的行为并不是自己自由选择的结果。萨特的观点,责任来自自由选择,有自由才有选择,有选择才有责任,有责任才有德性。所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出真正的道德个体,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把自由的新理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高扬教师的主体性,明确教育者的自由与责任

尊重学生的选择自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选择自由与责任的统一,并不是主张在教育中让学生盲目自由地选择和发展。因为学生的选择能力是一个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而且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学生的自由选择与责任感的养成都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在学生选择过程中教师不是事事包办,而是引导学生。

首先,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长期以来,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往往只是工具性的,只是传道授业的一种工具和载体,虽然处在主置上,却同样受到外在他律的制约。因此,必须充分尊重和凸显教师的权利,给教师创造轻松自由的专业发展空间。

其次,增强教师责任感,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育人工作的重要前提,尤其是思政教师。思政教师的道德素养和责任感会直接影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自由选择并承担责任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性而忽略了自我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巨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发展。它是一种主体参与的活动,不仅是教育者主体,更重要的是学生主体。真正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自我教育实现的,相反,没有自我教育的所谓教育,就会变成一种野蛮的灌输,甚至是一种精神的摧残,实际是一种反教育[2]。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意味着学生是有独立人格、自主意识与选择能力的主体;是既定价值和规范的认同者和遵从者,同时也是价值和规范的执行者和创造者,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道德的机器”。

此外,责任教育的开展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参与教育过程和真实的社会生活,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负责,成为有担当的社会主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