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的精神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化的精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研究的缘起
用生态学视域研究体育生态文化和体育精神是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着一般研究方法所没有的优点,它可以从体育精神产生的源头来看待体育生态文化的发展历程。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建立在适宜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有着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交换。体育生态文化作为原生态文化的一部分,恰好充当了传承体育文化的载体。高校的生存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的支撑。在这个高度重视生态精神的时代,将体育精神和体育生态文化相融合,可使体育生态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和熏陶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校园和谐的文化氛围。
2.相关概念的解释
2.1 体育精神
所谓体育精神,就是在体育运动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中表现出来的、体现体育运动本质和特点的精神活动,是人的精神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崇高的人类精神。[1]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有机体。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主体特有的一种文化活动,它的的核心是超越。而超越体现的是对体育活动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等超越的集中反映。通过不断的超越,使体育活动主体表现为超越自我,追求更完美。因此,体育精神一旦形成,必将对人们的体育行为产生巨大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成一种强大的、良好的体育氛围。
2.2 生态文化
人类作为一种特殊的物种,是通过文化使自己适应环境的。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的一种手段。[2]陈敏豪认为生态文化是一种在开发自然、变革社会、推进文明的过程中经常反思、不断自我调控、使自己的行为不超越客观阈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文化。[3]陈幼君认为生态文化是以生态科学群、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绿色技术群为主导,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价值取向,引导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一种自然观。[4]由此推出,生态文化是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原点,在自然的人格化和人格的自然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文化。
2.3 体育生态文化
体育不是一个自然存在物,而是社会或群体选择的文化过程。[5]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根源与大自然有相互依赖的和谐关系,更符合人性的需求,深深影响着在自然经济土壤中诞生的民族体育活动。[6]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属于生态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生态性,赵凤霞等认为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要适应生态体育的发展与变化,生态环境促进或约束着民族体育的发展。[7]
3.体育精神的内容及特性
3.1 体育精神的内容
学者黄莉认为体育精神反映着人类的价值追求,是人类优秀品格和崇高理想的生动映现,是人类社会珍贵的精神财富。[8]学者张之沧认为精神就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培养和锻炼身体素质的精神;就是把人类的繁衍兴旺和身体的健康、强壮以及调和身心、养生防病置于首位的精神;就是在激烈的生存竞争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和自强自立的精神。[9]学者黄晓华认为体育精神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和平友爱精神、刻苦务实精神、公平正直精神、自强拼搏精神、自主创新精神、自我实现精神。[10]
因此,这里认为体育精神内容包括在比赛中体现出的和平友爱精神、在运动和体育锻炼中体现出的艰苦务实精神、在比赛和运动中体现出的自强拼搏精神和自主创新精神等。
3.2 体育精神的特性
体育精神是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或者体育审美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意识。人们的意识是靠观念和思想指导的。因为体育精神包括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协同意识。[11]这种意识恰恰是欲望的表现。因此是欲望创造了世界,是力生产了现实,体育产生了力,是体育产生了美。力、欲望和身体之美是连接和互动关系,这也成就了表征一种人生哲学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产生是人对体育的力和美认识的升华,是人在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本质回归,就像“尊严和美”是体育的真正价值一样。正是现代人积极投入体育精神的洪流中才有所体验、哲思和感悟体育精神。体育精神的特性构成了人类生态文明的灵魂,尤其是体育生态文化是和谐社会所体现的重要文化之一,是人类一种普遍价值的体现。
4.体育精神和体育生态文化的融合途径
4.1 确定生态位,充分利用和挖掘高校人才资源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特定尺度下在特定生态环境中的职能地位”。[12]本文认为生态位是某一体育物种在保持自身竞争优势不变情况下,积极进行时空的的扩展,以达到生态释放的目的。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设适合本校实际,具有本校特色的高品质的校园体育文化,使师生真正在不同的生态位下扮演不同的角色,真正投身校园文化建设中。
体育文化的融合与体育文化的创造不同,融合是外部的变化,特别是人在融合过程中起着整合生态逻辑“指令维系”的作用。人是具有无限想象力、创造力和执行力的生态载体。体育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以人为本、从人入手,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特别是设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校,整合如体育学、民俗学、社会学、生态学等专业的人才,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着校园体育生态文化的建造和变革,又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它的陶冶、引导,以塑造他们的精、气、神。在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生态体育课程,将体育生态文化和和体育精神充分融合,培养一批热爱体育生态文化的学生和从事体育生态文化研究、开发的教师,使之主导整个竞争态势的生态位。
4.2 积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顺应文化发展潮流
体育生态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如果它在运行中某一部分出现了解体,可能威胁到整个文化体系,进而导致社会整合的瓦解。高校作为整个文化生态群落的生态场,也是开展体育生态文化的重要场所,它的文化活动主体思维和思想对社会文化潮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校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师生提供崭新、有目的、高效率的建议去提高不断变化着环境的生态适应性。
知识生产力已经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1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使高校师生文化力提升的同时,也使他们在生态链上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14]体育生态文化和体育精神的融合,能够使师生关系在遵循生态法则且生态位在文化内生态个体和群体不断进行能量交换的条件下,把师生对生活的体验高度概括起来,建立起符合传承、创新体育生态文化的机制,彰显生态文化的独特魅力。
4.3 组织开展生态体育比赛活动,强化生态优势
文化使社会形成一个整体,社会的各个要素之所以能够形成社会是依靠文化的联系作用。在今天世界上任何一种背景下,大多数体育活动都是因文化接触和融合的环境确定的。[15]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6]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促进文化在横向上的的传播与渗透。它的传播不仅与渗透具有必然性,还有合理性。因为这种文化具有生态优势。
生态优势是指生态环境中一定范围内的资源被少数物种优先占有的程度。高校的体育生态文化系统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且具有它自己独特的动态进化过程。因为地域和风俗文化的不同,各个高校所在地乡土体育文化的发展情况也不同。这恰恰是体现了开展生态体育文化项目的优势所在。良好的校园体育生态文化,有利于浓厚的教育氛围的形成,也能在教育直接难以达到或不能充分发挥效用的地方产生影响,成为学校教育有益的补充。高校要经常性开展具有浓郁生态文化气息的生态体育活动,鼓励形成体育参与者、欣赏者分享彼此间的经验和技能的和谐氛围。
4.4 发挥综合优势,乡土种、非乡土种齐头并举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文化都不能在封闭的状况下求发展,而应该呈现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局面。在这种开放的大环境下,高校体育生态文化也应该逐步由“封闭一元”走向“开放多元”。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它的综合优势。综合优势是指在某一时期内某一单位体在不断应对内外部的资源条件、机遇与威胁等各种因素不断组合形成的综合竞争力。[17]
每一种体育生态文化,都根植于一个具体的地方,代表着一种认识方法,一种思维模式,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态度和一种世界观。高校体育生态文化的内核,就是校园文化中最深层的、决定整个校园文化各方面物质的东西,它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起基础性作用。所以,要发挥高校体育生态文化的综合优势,必须既有对在历史上本地区优秀的乡土体育文化产生的文化成果进行继承和保留,也有根据现实社会条件引进外来的体育文化,以求在和体育精神融和时获得文化力的全面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把师生凝聚在体育生态文化的周围,使师生具有使命感、光荣感、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中,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学校长远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屈德新.体育精神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7(3):66-67.
[2]轩玉荣.生态共同体:人与自然关系的融合建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7):23-26.
[3]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2.
[4]陈幼君.生态文化的内涵与构建[J].求索,2007(9):88-89.
[5]编写组.新世纪体育科学学科展望[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221-222.
[6]胡小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多元价值[J].体育学刊,2007(8):5-9.
[7]赵凤霞,等.新疆少数民族生态体育文化的恢复与构建[J].四川体育科学,2011(2):23-25.
[8]黄莉.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建构[J].体育科学,2007(6):88-92.
[9]张之沧.论体育的逻辑[J].体育与科学,2009(1):6-10.
[10]黄晓华,等.体育精神的哲学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4):31-33.
[11]胡小明.体育精神与改革开放[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
109-113.
[12]张光明,等.生态位概念演变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1997(16):
46-51.
[13]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0.
[14]王列娟,等.高校教师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J].文教资料,2008(11):162-163.
[15]席焕久.体育人类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50-51.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17]王宏起.企业综合优势理论研究[J].管理世界,2005(4):151-152.
篇2
大学生态文化建设包括生态文化意识的宣传和运用两个方面的内容。所谓生态文化意识的宣传,主要是指大学生自主地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有指导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而生态文化意识的运用,则更多的是指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把握,发现大学生态文化建设的问题,找出原因,根据原因分析可行的途径和对策。
1.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的意义
第一,为大学生了解世界与中国的生态现状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理论,即中西方关于生态的理论。实践,即对现有生态的了解和实际调查。第二,引导大学生自主思考,以大学为试验地,去实践生态改变。这种改变还停留于生态问题的低层次思考。第三,从生态具体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上升到生态文化的建设层面,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建立在对生态现状的思考的基础上的。
2.反思大学生态文化
大学生态文化是一个比较新的内容,这个“新”是相对大学其他文化而言的。大学文化包含广泛,既有物质层面的内容,也不乏制度和精神层面的内容。而生态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层面的关联,它既有其他文化的共同点,也体现了自己的独特性。尤其是大学生态物质层面的建设和精神层面的扩展的交叉,更是它获得目前大学文化建设的关注的主要原因。
(1)大学生态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是意识不清晰。大学生态文化还处于模糊发展时期,清晰的生态文化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二是内容不全面。大学生态文化大多还处于物质发展阶段,即校园生态的维护和建设。三是主体不突出。目前,大学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由高校、教师承担。四是特性不显著。大学生态文化无法与大学其他文化形式区别开来。
(2)大学生态文化的原因分析
第一,对生态的认识还处于问题层面,有待提高到文化高度。目前大学关注生态问题的具体解决比较多,需要进一步提高到文化层面。第二,对现状了解不透彻,需要进一步提高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大学生态文化建设包括物质发展、制度建设和精神培养等方面内容。第三,依然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要快速转换大学主体。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强调高校、教师的主动作用,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第四,受其他文化形态的影响,共性突出,特性不强。共性是所有文化的共同作用,而特性则将各种文化区别开来。
(3)大学生态文化的对策研究
大学生态文化建设一要树立大学生态文化意识,作为未来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要对现有的大学生态文化进行拾缺补漏,以实现全面发展。三要实现主体的转变,从学校、教师转向学生。四要表现共性的基础上,突出特性。大学生态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但是这种意识已经逐渐在各大高校树立起来,高校和教师越来越意识到,大学生才是高校的主体,“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看作学习和实践的主体,使他们自主思考,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从而达到力、智、德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的力、智、德的发展
力、智、德的概念来自于近代著名哲学家、翻译家严复的新民主张。所谓力,指的是体魄,包括身体的强健和精神的养成两个部分。所谓智,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国家进步和种族繁衍的关键。所谓德,指的是道德修养,是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高尚品质。
1.力
要培养大学生强健的体魄,就必须认识到身体和精神的密切关系。从历史看,西方的古希腊、罗马和中国的突厥“莫不以壮佼长大”,靠着强壮的身体东征西讨,获得更大的生活空间。而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在战争中要取得优势,还需要人具有骁猛坚毅的气势。人的身体和精神是相互为用的。要培养大学生强健的体魄,需要从身体的锻炼开始,这包括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两方面内容。对于体力劳动,大多数人是忽视的,大学以前,家长们总是以学习重要为借口,扼杀了学生锻炼的机会,到了大学校园,由于教室流动,分担区不大等原因,学生的劳动机会越来越少。从生理角度看,体力劳动促进了人类的进化,促使智力的产生和发展。从心理角度看,人们也需要体力劳动来获得心理的满足和释放更多的心理压力。可见,体力劳动是身心和谐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而体育锻炼在现代社会已经很普遍了,无论是大学安排的体育课程、运动会、越野赛,还是学生自发开展的体育竞赛,都对大学生的体力强健创造了条件。要培养大学生强健的体魄,还要重视精神的锻炼。孟子的“养浩然正气”“大丈夫精神”就是这方面的内容。现在的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精神的培养,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更谈不上进一步的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精神呢?中国古代的做法是从德性的培养入手,而西方的做法则是从科技进步、物质的丰富进而上升到精神的强大。遵照前者,会培养出许多的道德人,却缺少社会参与感;遵照后者,会培养出许多经济人,却缺少人情味。早在上个世纪中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当斯就提出了挫折理论,本世纪中国各大高校又提出了挫折教育的理念,这为大学生精神的养成提供了一个参考,适当的挫折教育,会使学生的挫折的容忍力增强,会结合实际改变目标,在逆境中重新奋起。要培养大学生强健的体魄,就是要反对一切破坏和阻碍大学生拥有强健体魄的思想和行为,如部分大学生沉迷于游戏,耽于享乐等。强壮的身体可以促进强大精神的养成,强大精神可以促进高智商的产生。
2.智
严复认为,与民力和民德相比,民智最急。他是从人们的生活需要出发,考虑到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民智的表现,民智进步则诸事随之演进。这涉及到了人类自身的繁衍和社会生产两个大的方面是否能够继续进化的问题。而对大学生智力的培养,正是为了进一步促进这两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大学就是对大学生智力开发和引导的重要阵地,它需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提高大学生的智力水平,随着科技的进步,提高智力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忽视人文精神的影响,要科技和人文并重。古往今来的优秀的文化成果都是我们提高大学生智力水平的有益指导,尤其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大学生智力成长的必要洗礼。从根本上讲,对大学生智力的培养,就是引导大学生对“真”的不断追求。追求“真”,就是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问个是什么。就是要运用符合逻辑的方法,不断地创造未来,而不是一再地回顾往昔。只有不断向前,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提高人类自身的进化。社会的“任贤与能”也是大学生智力培养的重要条件。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已经最大限度地去除了门第、援与和财贿等负面的阻碍,但是依然存在第一学历、重点院校、工作经验等许多不利因素。既然不能短时间内改变社会,那么就从适应社会开始,从各个角度分析不利因素存在的原因,寻找恰当的办法绕过才能解决阻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适应社会的有益途径,但是还不够,还需要更多的接触社会,如很多大学生去做家教、打小时工,到底有没有必要,应不应该。实事求是地说,有必要,鼓励做,但是还要有选择。大学生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和专业需要,更多的从校园里寻找接触社会的机会,如到高校自办企业和合作单位去实践,另外还可以从社会上选择声誉良好、规模较大的单位去实习,一方面保障安全,另一方面也起到了锻炼的目的。伴随着理论和实践的积累,大学生智力获得了开发和提高,还需要培养与之相匹配的德性。即对“善”的追求。
3.德
德就是道德,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儒家的仁义、道家的自然、墨家的兼爱都是德的内容。而要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培养,实际上就是要塑造大学生的品格,协调善与恶的衍生,追求“至善”。这要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过程中不断学习和积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答案是要把人和自然统一起来,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指出,人和自然都是天地所生的同胞手足,所以人作为天地中的一分子,要爱人和万物。这显然是仁爱思想的扩大化,大学生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然的给予,要从爱人类和社会出发,去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是要求大学生在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过程中为未来寻找自己的位置而努力。大学生一方面要从自身发展的角度促进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加强自身的不断进步。人与人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儒家讲“推己及人”,现代社会仍然可以应用。大学生可以从自身出发,虽然不能像墨子那样对人如己,也可以改善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和谐社会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共同进步。人与自身的关系是人们在审视人与人关系的基础上的高度概括。每一个人的进步,不是针对他人的输赢,而是与自身相比较,力、智、德的不断超越。大学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不断进步,实现真、善、美的追求。
三、大学生完善大学生态文化的实践
1.以强健的体魄去创造大学生态文化的物质模型
强健的体魄是创造大学生态文化物质模型的有力保障,“美丽校园”的广泛宣传和建设就是大学生态文化的物质性的突出体现。
2.发挥聪明才智去创造新型的大学生态文化精神
大学生态文化精神的建设还需要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在树立大学生态文化意识的基础上,把生态文化从物质层面提高到精神高度,将生态文化精神融入到人文精神的大海中去,充分凸显出大学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引导作用。
3.以德性的感召力去使大学生态文化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业
篇3
关键词:生态理念;广场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广场文化也经历由兴起发展到逐渐壮大繁荣的过程。特别是近年来,广场文化以其内容的丰富多样和形式的异彩纷呈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这其中尤以广场的各种文艺演出最为典型和代表。不论是大大小小的节日庆典,还是各种名目的文化交流,都借助广场文艺演出这种形式以强化其精神象征,实现其情绪渲泄,而广场文化也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文化是一种较为特殊而又复杂的文艺形态或文化现象,如果用非常规的眼光去审视,我们就会发现,在广场文化繁荣盛极的表象之下,其实已潜伏着较为深刻的生态危机,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地剖析与考察,使其能与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协调相应,以谋求整个城市文化的整体发展。
一、广场文化之现实写照
其一,发展过热、过快,缺乏创造和个性。近几年来,各地的广场文化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又呈燎原星火般伸展漫延。可谓炙手可热。大凡有活动的地方都少不了广场文化的造势,有些地方片面追求文化成果,以数量代替质量,忽视广场文化的生态环境,再加之目前名称花样,名目繁多的各种文化节、艺术节,广场文化可以说是遍地开花,无处不在。而此时的广场文化活动似乎已超出自身的价值追求,超出其艺术审美和文化交流的功能范畴,已异化和泛滥为政治经济的附庸和工具。加之广场文化在推广普及时,由于一味地模仿,使得各地的广场文化形态看不出有多大差异和个性,成为一个个缺乏生命力的“克隆”模式。殊不知,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一样,个性往往就是存在的理由。因此,如果广场文化失去了浓郁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与成分,就不会有永恒绿色的艺术生命力。
其二,物质元素过量,抑制了精神层面的元素。纵视观近年来各地的广场文化活动,不仅仅是一场场文艺演出,更像是一场场物质技术的大比拼,比场面的宏大,比道具的奢华,比技术手段的新异,一场演出结束后,演出内容已不是印象最深的。物质的膨胀往往挤占了精神的空间,对物质技术的无限追求,导致了精神内容的相对萎缩贫乏。最终留给人外表华丽漂亮、灵魂暗淡无光之感觉。广场文化作为“精神”的一种表现形态,精神的萎缩必然意味着艺术品质的下降,这也是令人深思的。
二、广场文化之生态期待
广场文化不是一个单纯孤立的现象,它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地区或城市内在情感的外在表达与宣泄。它总是与所在生态系统内的其它因素有着复杂多样的关联。广场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与广阔的外延,特有的自我展示和社会调节功能而深深地融于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文化主体之中,成为一个地区彰显动感与色彩,展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阵地与平台。文化建设是带有一定主动性的行为,人们可以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干预文化前进的历程。广场文化的建设也是如此,做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在遵循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生态发展的前提下,从广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片面化、表层化、简单化的倾向中找到存在的误区、盲点,及时修正补充,尽力保持广场文化发展生态的绿色与“平衡”。
其一,关于广场文化发展的平衡。
广场文化之所以在近几年发展迅猛并得到许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其中很重要的缘由之一是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精神需求。在“人一社会一自然”这个复合的自组织演化的动态的、有机的系统整体中,由于人类过度物欲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已使人们的思想意识提升到了生态视角的高度,向往自然、回归自然、尊重自然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广场做为现代城市中最贴近自然的地方。当然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这也是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精神需求和本能表现。这里所说的自然,不仅包括客观的自然环境和自然的艺术形态,更包括人的自由的精神状态。而现在的广场文化活动却越来越失去了它的自由性和参与性,“作秀”成分多,情绪宣泄少。观众们在特定的位置里,手持道具,做着预先练习过的动作,装模作样地摆着互动姿势,这时的他们除了感到别扭和尴尬外不会有太多的精神享受,更无所谓人的自由的精神状态和情绪感受。这是今后广场文化发展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再者,广场文化之所以叫广场文化,就在于“广场”二字,“广场”是广场文化身份的标识与认证,是广场文化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文化元素。“广场”两字决定了该种文化艺术的生存背景,表现形态、审美特征、社会功能和艺术品质。而现在的以广场文艺演出为代表的广场文化一味地追求时尚华美而愈加贴近纯专业、纯文艺演出,导致了广场文化发展内容、性质、功能方面的失衡,所以,应把“广场”作为广场文化实践中重要的文化元素来考虑,处理好艺术元素与文化元素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把握广场文化的总体发展与平衡。
其二,关于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
篇4
如何改善育人环境?如何让学生感受学校的教育魅力?教育生态学原理启发了我。由生态学延伸的“生态教育”强调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态度、原理和方法,观照、思考、理解、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在教育生态学的视野中,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包括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多个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生态关系。当这些生态因子之间互相对话、融合,共生发展,课堂就达到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会促进每一个班级因子的优化和发展。因此,在新生态的视野下建设班级文化生态来滋润班级生态气候,让每个生命在班级里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个生命都能感到愉悦和幸福是我追求的目标,探索班级文化新生态也为我的班级管理打开了一个新的视窗。
“以貌取人”,营建温馨的物质文化
教室作为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它的外部文化环境体现着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和教育主旨。因此,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要有教育作用,都要蕴含着教育内涵。
开学之初,我精心设计与思考,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传播正能量”为目标,紧扣中华传统文化,建立了“中华传统文化弟子规”主题教室。我们的教室不仅整洁、漂亮,还透着一种优雅。为了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吟诵《弟子规》,我在教室里的主墙壁贴上了《弟子规》的海报,师生共同学习,定时定量按顺序轮流讲解吟诵;建立了“弟子规”文化墙,学生可以随时把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收获写下来或者画下来,制作成精美的小报,张贴在宣传墙上;孩子们快乐地学习着弟子规,践行着弟子规,只要看到孩子们的好行为,我都会抓拍下来并把照片挂在教室内,给其他孩子们树立榜样。浓厚的弟子规文化主题教室不仅给学生营造了温馨的环境,还给予了学生美德教育,对促进学生德行教育、发展学生健全人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活动与文化环境协同互动,和谐统一,在动态的环境中达到育人的效果,教育与环境建立了一条“生态链”。
“以理服人”,健全生态的制度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实现班级共同价值追求的保证。开学之初,班级开展了以培养“会学习、懂生活、勇负责、敢担当”的学生为目标的岗位责任制建设工作。班级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自荐、推荐、轮换等方式,选拔学生担任。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如“门官”“灯长”“花管”等,涉及管理班级的各个方面。学生们在工作中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明显增强,能力得到可持续性发展,许许多多的“葵园榜样”诞生了。岗位责任制成为学校德育与公益课程的有力实践。
特有的制度文化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还让学生对班级有了一种感情归属,为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成为学生德行发展的指南针。第二个学期初,全体师生针对班级半年来的实际情况,共同讨论、研究制定了本学期的班规。在热烈的讨论声中,我们把“学会悄声说话”“主动捡起一片垃圾”“凡出言,信为先”等五项内容作为本学期全班同学共同努力的方向。当看到每一位同学都庄严地在承诺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的那一刻,我为他们的成长感到骄傲!
科学性、民主性、规范性的制度文化,将班级凝聚成团结向上的集体,学生们也在制度践行过程中培养了“自由之人格,独立之精神”。生动的制度文化依靠学生、尊重学生、凝聚学生,成为学生和班级发展的一种需要,教育与制度文化建立了一条“生态链”。
“以情动人”,培植学生的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了一种无形的推动力量和高尚的精神,并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创造一种团结、文明、勤奋、向上的浓厚精神文化氛围,对提高全班学生素质有着重大的意义。我结合学校办学理念,牢固树立“做最好的我”的观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在班集体这个舞台上锻炼能力,增长才干,挖掘潜能,展现最好的“我”。
篇5
关键词: 教育生态 校园文化 文化建设
当前,从社会领域来看,为了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同理,在教育领域,为了推进高校的可持续、有效发展,我们也需要树立教育生态观念、意识。在教育生态背景下,努力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为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教育生态观念的提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资深教育史家、教育评论家劳伦斯・克雷明在1979年出版的《公共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生态”的概念。他认为教育生态是一种有目的、系统、持续的传播、激发或获得某种知识、态度、价值观、技能或情感,以及任何通过这种努力而获得的全部成果的过程[1]。
我国有关教育生态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2007年8月,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首次对多年来的工作进行全面回溯,从理论体系的视角提出“教育生态理论”的概念。之后,2008年5月,“教育生态理论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学者们提出将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强调系统性、动态平衡性及各因素间的协调[2]。
教育生态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3]。因此,以教育生态为背景,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二、高校校园文化阐释
高校校园文化,通俗地讲,是指一切校园人在校园内部环境和校园外部环境的互动下,形成的特定的校园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都存在、变化、发展着,并始终影响着校园中每一个人的价值观、情感表达及信仰。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通常包含四个层面:第一层,校园精神文化。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和主导。它需要长期的孕育与沉淀,是广大师生集体荣誉感、向心力、凝聚力的体现,亦是师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通常以校风、教风和学风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第二层,校园物质文化。它是校园文化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主要由自然空间如校园面积与地貌、建筑式样与格局、花草树木、陈设布置及教学设备等因素构成。第三层,校园制度文化。要使校园生态系统保持动态、自主地运行与发展,需要形成独立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和自我激励的运行机制,这些机制都有赖于制度的维持,主要体现在校纪校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及人际交往活动等方面。
高校校园文化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柔性渗透。校园文化也体现自身的独特功能:一是教育功能。校园文化通过全体师生长期的积淀,如陈年老酒般感染、熏陶着校园内的每一位师生并使他们在其中接受教育。二是凝聚功能。高校校园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可以起到沟通师生情感、培养和激发团队、合作意识进而聚人心的功效。三是导向功能。高校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其既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在其专业建设及人文素质教育、办学特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四是激励作用。高校校园文化一方面能开阔学生视野,为充分展示自我创造了平台,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以自信、饱满的姿态走向社会大舞台。
三、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校既谓之生态,那么各生态因子之间理应形成相对稳定的互动关系,并且保持动态平衡性。然而,当前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差强人意
当前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突出的情况之一――大学精神缺失。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大学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其中包括自由、人文、独立、创新等元素。当下,由于一些高校一味地突出物质追求,而忽略了精神追求,学术世俗化倾向明显,为追求物质待遇与声誉地位不惜放弃本应追求的价值取向。在大学精神失落的环境里,让广大莘莘学子如何追求人文情怀,又如何追求真善美呢?
校训作为学校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当前的实际情况是流于形式且重复雷同。高校校园本是集中反映大学人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表达学校与学生的热切希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校训成了师生能背下来的“口号标语”,另一方面,出现一些高校在校训用词上的严重反复现象[4]。校训流于形式、雷同,定不能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也很难体现学校自身的特点、风格,亦难有强烈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学风作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亦漏洞颇多。当前,大学校园的教室、食堂等场所,随处可见低头一族,却难得一见晨读景象,学风散漫成为一种常态。许多高校常常会搞一些运动式管理,即学生口中的“严打”,风声一过,学生又是散漫状态,收益甚微。
2.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缺少人文内涵
自然的文化使人的特殊的感性的本质力量得到客观地实现,以适应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5]。
当前高校校园在规划建设方面更多的是注重高大、宏伟建筑的建设,而忽略了存于其中的其他物质如花、草、树木,亭台、花园等校园人文景点的建设与点缀。即使一些校园有花草、树木,但是总觉缺点文化味;即使一些校园里能看到几处所造的景观,也不是太新,缺乏历史感,就是照搬照抄痕迹太重,与一些高校惊人的一样。崭新的大理石上书写几个大字就能体现大学的精神、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宗旨,能承担起延续和传承高校传统和精神的责任吗?
篇6
关键词:信息时代; 高校; 图书馆; 文化精神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148-00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决定大幅的提高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一、高校图书馆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构成的三大支柱之一。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及其馆藏被视之为大学的心脏和血液,可见图书馆在学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校图书馆是学校图书资料信息情报中心,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高度是思想,大学的厚度是文化,思想是大学的高度,图书馆文化则是大学的文化重心之一。图书馆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文化是以图书资料信息情报为载体,以全体馆员和读者为主体的特殊文化形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下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与物质成果和观念。图书馆文化的价值取向始终把人类价值取向即人文价值的实现作为自身价值的源泉基础。人文价值观是图书馆价值观的核心。人文的属性是图书馆文化价值的根本属性,图书馆的职能揭示了图书馆文化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本质。
二、现代图书馆文化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确立
现代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开拓了人们认识微观与宏观世界的视野,对高校图书馆传统理念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契机,以此推动建设现代化图书馆的步伐。面对挑战和契机别无选择。现代化图书馆的主要特征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现代馆藏与服务理念。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以高科技为手段的服务内容、形式。功能齐全的馆舍建筑。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的支持。高校图书馆要实现现代化,必须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但是图书馆文化影响和人文精神却始终贯穿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并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图书馆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图书馆发展的灵魂,图书馆文化铸造了经久不衰、代代相传的文化精神。现代图书馆文化精神具体表现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人文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团结协作,求真务实。高校图书馆通过转变服务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实行人性化管理与服务,注重人文关怀,体现了人文精神的确立。发扬人文精神,是图书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实现自身社会职能和地位的最好诠释。人文价值观和人文主义传统使图书馆朝着人文的和文化的方向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高校图书馆是弘扬人文精神,培养文化能力的平台
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铸造民族精神的根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高校在重视学生科技素质培养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和文化能力的培养。图书馆丰富的馆藏,先进的传媒设施设备,优雅、恬静的学习环境,构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文化能力的平台,最近,上海某高校向八十多家用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用人单位选择的重要条件。大学生文化心理和外化的形成,需要一个培养、熏陶、积累的过程,高校图书馆以优秀的文化影响和塑造学生成功的人生和有意义的生活,文化就是这样赋予人生的伟大意义。课堂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图书馆是培养文化能力的第二课堂,厚重的文化底蕴的积淀,是孕育学生文化特质的阳光雨露。通过图书馆特殊的文化精神氛围,使得学生感悟到知识的力量和文化精神,文化能力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升华。文化的魅力在于激励学子们通过学习和掌握前人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四、图书馆文化精神是建设生态型校园文化的推手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生态文化就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人类的生死存亡及人生意义为终极关怀,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一种文化形态。校园文化是生态文化反映在高校校园的一种现象。高校图书馆拥有的文化精神和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是校园文化最主要的精神文化资源,能较全面的支持和服务于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活动,支撑着校园文化活动的展开,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发展和质量水平。高校图书馆弘扬人文精神的主旋律,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整合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内涵建设,创新服务理念、内容、手段和方式方法,在服务流通领域始终体现人文精神,把人类知识的结晶和文明成果展现出来,为学生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通过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生态文化影响,实现人与自然、生态、文化的和谐。学生们在生态文化的时间和空间里,有适时的温度,吸收空气,沐浴阳光雨露,饱泽养分,完成认识世界、创新文化、完善自我的生命历程,达到成长成才,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终极目标。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广大图书馆人坚定改革创新的信念,以图书馆文化精神为创新的动力,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励精图治,默默耕耘,为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付雅慧.我国图书馆精神研究述评[M].图书馆,2009,(9)
篇7
(贵州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556000;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发改委,贵州 凯里 556000)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9-045-01
摘要:如今各地都提出保护、传承、弘扬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人们不禁要问: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有什么价值?对此,本文从理论与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来探讨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价值。
关键词:原生态文化;理论价值;应用价值
一、概述
现在谈论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多了,人们不禁要问:原生态文化有什么价值?目前已引起了许多争议,产生了种种不同以至对立的看法:一是简单地认为它是一种落后的文化形态;二是未加分析地认为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本文认为这两种极端的观点都不足取,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加以分析。
人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与反复的过程。原生态文化是“活态民族民间文化”[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以一种默默无闻、不为外人所知的姿态在传递着。由于多种原因,原生态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直处于被忽略的位置,现代社会的急速发展给原生态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原生态文化正在逐渐被异化、取代,有许多甚至消失。当年,人们认为民族民间文化是非主流,应让其自生自灭,“”期间甚至加以围攻、扼杀。随着中国的渐渐强大,中华文明也由民族走向世界。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大势所趋,各民族文化得以进一步交流与融合,文化多样性理论最终确立。文化多样性理论为原生态文化的兴起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第一条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2]文化多样性主张是对文化相对论的一种扬弃,是一种真正科学的对于文化的态度。在这种背景下,原生态文化被纳入文化遗产的视野,重新获得了其应有的评价,成为人类文化花园中独特的一景。
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之所以能在现时代绽放异彩,除了政府的重视和科学理论的支持外,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其自身独特的价值。
二、理论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原生态文化是原始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积淀,它的稳定传承性决定其基本保留了古老文化的原貌,这给我们了解祖先文化、认识人类历史提供了现成的、活生生的材料。历史如大浪淘沙,而原生态文化则在这条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遗产,通过这笔现存的活的文化遗产,我们能够看到我们的祖先生存活动的影子。
(二)文化多样性理论
现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时代,多种文化共存是时代主题。文化多样性理论主张文化界如同生物界一样,要多种文化共存才能持续发展。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为我们提供了风格迥异、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对文化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文化多样性理论激活了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并促进其发展与繁荣;另一方面,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繁荣又是对文化多样性理论的强力支撑,并进一步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理论的发展。
(三)精神实用价值
对于拥有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民族,即文化主体而言,原生态文化具有巨大的精神功利性,即精神上的实用价值。它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每个民族都为本民族的精神文化而深感自豪,也是本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它的传承与弘扬,成为该民族的精神支柱。
三、应用价值
(一)对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全球发展的要求,也是时展的要求,代表人类文明发展的总方向。原生态文化不等于生态文明,然而生态文明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对原始文明和人工文明的扬弃,原生态文化则是原始文明中一粒粒闪闪发光的民间瑰宝,是生态文明大厦建设的天然材料。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可借鉴的模式、没有现成的方法。[3]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因地制宜,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发挥,但也不是异想天开。必须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才能把握未来。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原始文明的影子,在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参照物。
(二)对旅游开发的重要作用
原生态文化因其古老性、自然性与独特性,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近年来在各地的旅游开发中,人们不仅开发传统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更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发,使其成为生态旅游的一大亮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表明民族民间文化正走向世界,而成为世界共享的精神财富。
(三)文艺创作的源泉
文学艺术根源于社会生活,既包括现时代,也离不开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和正确认识。原生态的文学艺术都根基于本民族或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在文化多样性时代,文学艺术创作只有根植于民间才能不断吸取营养,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已经成为文学艺术创作和创新的源泉。
参考文献:
[1]乔晓光.活态文化[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06
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危机;哲学基础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040 — 02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新阶段,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共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指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己能自觉地把自然生态效应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那么,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到底是什么呢?本文从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方式三个维度对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生态世界观的形成及意义
(一)中西方古代哲学家的生态思想
1.古希腊朴素的生态观
西方最早对自然做哲学思考的精神活动始于古希腊。无论是古希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还是唯心主义自然观都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过对现实自然现象的观察,而形成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一种朴素的辨证思维方式。它把外部世界的自然事物,理解为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中的变体存在,把变体存在的动变本性理解、把握为本体存在即本原物的变动本性的产物和表现,从而在归根到底上用本原物的变动本性,来理解、阐释变体存在—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
2.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我们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尤以对“天、地、人”及其关系的反思为主。“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核心思想,我国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农耕仰仗于天,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这一思想对于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自然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二)哲学的生态观
马克思对生态文化的思考是在其实践哲学的框架中进行的。他的哲学立场已经超越了意识哲学和思辨哲学范式,开始转向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的理解范式。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工业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类日益陷入的现代文明困境是马克思文化哲学的现实背景。马克思的生态文化思想也正根植于这一时代背景之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的意识到生态问题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问题,更关涉到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精神的方方面面,社会、文化和精神也是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一是人与自然相冲突,引发了自然生态危机;二是人与自我相冲突,引发了精神生态危机;三是人与他人相冲突,引发了社会生态危机。他指出,“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1〕从文化的角度而言,“生态文化”则可以分为外部生态文化既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和内部生态文化既人类的精神生态。“内部生态文化”与“外部生态文化”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要真正解决生态问题,不仅仅是解决狭义的自然生态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解决社会生态问题和精神生态问题。
二、 生态价值观的历史演化
(一)生态价值观的历史演化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断的变化,自然对人的价值也不断变化,人类的生态价值观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1.原始文明时期的生态价值观
原始时期的人类是依附于自然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2〕。可见原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如此密切,只有依附在自然之下,并在其恩惠之下才能生存下去。
2.农业文明时期的生态价值观
大约在一万年前人类终于告别了漫长的原始社会,走进了农业文明时期。这一时期人类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农业和畜牧业,相对于原始社会,这一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依赖由本能变成了自觉,人类开始从顺应自然转变为干预自然。但是,这种干预行为的能力是有限的,基本上还是适应自然,或者是强化自然的某些特征,体现的还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本关系。
篇9
地理空间及其文化隐喻
在这个层面上,地理空间基本上等同于地域、环境。仪俗虽然跟人的行为和观念相关,但仪俗也需要地域空间来表演,这一点在现实和小说中都是一样的。因此,对地理空间的描述是仪俗写作的一个必然内容。如孙健忠《舍巴日》:“这里也有一弯弯镜面似的水田。水牛在田里拖着犁耙,任人吆喝,慢腾腾地走。山边寨落里,鸡鸣狗吠,人声沸沸。一幢幢木板装的大瓦房,错落有致,屋前挂满一串串红辣椒和包谷。炊烟从屋顶上升起,飘然而上,汇成一堆淡灰色的积云。好一派祥和、宁静、富足的景象。”[6]显然,这已经给读者一种静谧、悠远的审美感受。而这样的地理空间正是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环境,它熏陶着他们的民族精神,影响着他们的审美感知。这是较为直接的仪俗环境(自然景色)描述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美学氛围。进一步看,正因为仪俗与人的行为和观念相关,作家的仪俗描写和地理空间描写才会呈现出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如果策略性简化的话,则包括仪俗与地理空间相契合和相矛盾两个层面。藏族作家次仁罗布的中篇小说《神授》可以说是将这两个层面统一到一起的极好个案。小说讲述了放牧娃亚尔杰变成格萨尔说唱艺人,先是在辽阔的色尖草原各部落中游走,后来又被邀请到拉萨专职说唱录制。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草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进入了原本闭塞自足的草原,人们开始喜欢收音机、电视、歌舞,开始冷漠说唱艺术了,而说唱艺人亚尔杰也从开始的欣喜、激动、自豪、激情澎湃、思维活跃慢慢变得无奈、乏味、迷茫、失落和焦虑,最后是“头脑里再也唤不回那些影像,再也无法通神地说唱格萨尔王”[7]。现在将目光聚焦到小说的仪俗空间。在《神授》中,说唱作为仪俗为文本的场域变化起到自然的过渡。因为说唱的地理空间是不断变化的,地理空间的变化伴随精神空间的差异。游走在色尖草原各个部落时,亚尔杰充满了“喜悦”、“亲切”、“快乐”、“冲动”、“激动”、“幸福”,“感觉不到孤寂与恐惧”;而来到拉萨的研究院后,说唱艺人感觉到的却是“沉重”、“嘈杂”、“孤独”、“无助”、“疼痛”、“压迫”、“茫然”、“歉疚”、“焦虑”……显然,仪俗与两个不同空间的关系是不同的。如果将亚尔杰看作仪俗的化身,可以看出前一阶段他自由自在,后一阶段则苦如困兽。何以如此?这便引导读者对两个地理空间所象征的文化形态进行分析。很容易就能发现色尖草原和拉萨这两个空间具有不同的文化隐喻,前者是传统的草原文化,后者是现代化的技术文化。从时间上看,前者代表草原的历史和传统,后者则是草原的未来。未来通常给人以强烈的希望和期待,但通过两个空间的尖锐对立,可以看出作者对未来的深深担忧。反过来说,也就是对历史、传统的深深担忧。澳大利亚学者DavidCarter在研究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时指出:“种族多样性和差异性,或许就是其中最深刻的多元文化的影响结果。”[8]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然而,在加速的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碰撞随之加速,少数民族文化面临同质化的危机。作为自己民族的代言人,作为民族文化的持有者和传承者,民族作家必然会通过文学这一形式以不同的策略构建民族认同予以应对这场危机。这正是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以仪俗和空间作为文化隐喻,进而思考民族文化价值、民族命运的现实根源。
无意识空间的酒神美学特征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提出了著名的“日神”和“酒神”的区分。如果各举一个关键词以相对照的话,“适度”和“狂欢”则再合适不过了。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言:“适度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个人界限的遵守,是伦理的尺度,另一方面是对美丽外观的界限的遵守,是美的尺度。这两个方面都是为了肯定个体及其所生活的现象世界。……过度意味着一切界限的打破,既打破个体存在的界限,进入众生一体的境界,也打破了现象的美的尺度,向世界的本质回归。”[9]狂欢即过度,用“狂欢”一词是为了强调酒神精神的美学特征。整体而言,日神美学强调整体、经验、理性、宁静、优美,需要凝神静观;而酒神美学则强调混乱、激情、狂欢、神秘、冲动,期待直接的参与。尼采将“酒神精神”的源头追溯到狄奥尼索斯庆典,这一庆典隐含着对丰产的强烈渴求。另外,尼采也认为酒神精神更多地体现在民间庆典、音乐、民歌等形式中,这启发我们从仪俗考察少数民族小说体现出来的酒神美学特征。需要注意的是,尼采本人也一直强调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相互统摄,从来没有将二者完全对立起来。在少数民族小说中也如此,强烈的情感冲动、神秘的内在体验以及狂欢的仪俗表演都与作家的理性把握和选择无法分开。黄光耀的长篇小说《土司王朝》即是通过仪俗展现土家文化的酒神特征。小说第一章标题便是《血祭》,该章不仅有血祭的详细描述,更有梯玛做法、、火葬、水葬等仪俗形式,也就是说,作者在第一章就向读者展示了丰富的土家仪俗。从土家民族的源流和历史来看,土家文化传统具有强烈的巫术文化内涵。不但土家民族所源起和聚居的武陵山区属于古代楚巫文化范围,从土家古代巫政一体的政治格局以及流传的神话传说等可以断定土家文化传统本质上即是巫术文化[10]。而反映土家民族巫术文化传统及酒神特征的,莫过于跳丧仪式了。族中有人过世,通常被当作是一件悲伤的事情。这点在土家民族的跳丧中却不会发现,相反,狂欢的舞蹈、尽情的歌唱、放肆的笑谈以及毫不顾忌的打情骂俏显而易见。《长乐县志》记载:“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曰‘伴亡’,于灵旁击鼓,曰‘丧鼓’,互唱俚语哀辞,曰‘丧鼓歌’。”对此,《土司王朝》的《葬礼》一章不乏精彩的笔墨。无独有偶,在土家族作家叶梅的小说《撒忧的龙船河》中,跳丧仪式在渲染情感、凸显土家文化方面也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在她的《最后的土司》中,权又成了文化冲突的焦点;另外,在土家族作家孙建忠的《舍巴日》、蔡测海的《楚傩巴猜想》中,巫术氛围也相当浓郁,可见,土家族文学作品中巫术现象并不是个别的。而作家们热衷于此的原因除了主观的选择,更深层的却是巫术思维的深层无意识。对于不熟悉土家文化的读者来说,这一切无异会具有神秘化、陌生化的效果。巫文化形态所体现出来的酒神精神,正是许多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独特意蕴的来源之一。
仪俗空间的生态美学意蕴
随着现代化、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随着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并由此造成了地球目前越来越严峻的生态危机。因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学科对生态问题的关注逐渐升温,形成了一系列新的交叉性学科,如生态科学、生态人类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民俗学等等。而生态问题进入文学研究相对而言要晚一些,不过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文学的生态批评成为了显学。从21世纪以来,国内有一大批学者陆续进入这一领域,取得了许多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简言之,“生态批评是在生态主义、特别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批评,它要揭示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生态危机之思想文化根源,同时也要探索文学的生态审美及其艺术表现”[11]。“生态批评遵循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文化与物质世界息息相关,互相影响。生态批评的主题就是环境与文化(特别是语言和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12]。对少数民族文学进行生态批评的学理基础在于:民族文学较多地关注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现代化进程相对缓慢一些,加之各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生态观念有所不同,所以对其生态意识的揭示及研究,可以促进生态问题的思考;另一个层面,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生态问题,将这些生态问题予以呈现是生态批评的必然内容。仪俗书写是展示民族生态观念、体现作者生态思考的一个重要形式。以白族女作家景宜的中篇小说《谁有美丽的红指甲》为例,作品中生活在洱海上的渔民老海东、阿黑、白姐阿爹等人都体现出了与生长环境融洽不可分的情结。尽管他们也捕鱼,要从自然中有所取,但他们爱护这个地方,并不是单单将环境作为生存的外在因素,他们感觉自己的精神是整个地融合在这个地方的。那么,从生态批评的角度看,白姐和海生离婚,忍受着闲言闲语但毅然勇敢地对阿黑的追求,实际上也就体现出了洱海的白族人对都市化生活的拒绝,对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快乐生活的追寻。因此,作品通过仪俗体现出白族人的生活方式,从中可看到他们那种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态观念。换言之,这样一种生态价值观即是作品通过仪俗所传达出来的生态审美意蕴。检视民族文学作品,会发现一个比较显著的现象,即是被称之为动物小说或者说动物叙事的作品非常丰富,其中的佼佼者如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哈萨克族作家朱玛拜•比拉勒、土家族作家李传峰、满族作家叶广芩、回族作家石舒清等等。在拥挤、忙碌的都市生活中,动物和市民间已经丧失了休戚相关的亲密关系。动物要么被当作食物,要么被当作宠物,两者实际上都没有给予动物应有的尊重。而在乡村地区,传统的生活方式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持,牛羊马猪、鸡鸭猫狗虽然也可能被杀死,但因为人和动物在一起生活,甚至可以说人的生活依赖于这些动物,因此,人和动物间形成了亲密的伙伴关系。除了家禽,其他的一些动物或者是农作的时间信号,或者被族人神化。城市化则是对这一切的破坏,在生态危机的当下,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置疑必然使得作家们对传统生活的重视。其结果之一,便是乡土生活的人与物关系形成对自大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这一点,在朱玛拜•比拉勒的《天之骄子》、《皮笼套》等小说中得到了淋漓至尽的展现。因此,对民族文学生态美学的揭示和批评势在必行,这为应对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同时,生态危机不是单独出现的,它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精神危机。后者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前者也就谈不上彻底的解决。因此,民族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等情感和价值观才异常吸引人,这才是生态批评的重中之重。
少数民族小说的空间结构美
篇10
我们从历史纵断面的“古今”维度着眼,综合草原文化的“草原”这一符号特色、欧亚草原这一地域特点以及复合型的建构特征为理解起点,认为体现草原人类与自然生态适应关系的游牧文化、体现草原人类与人文生态归属关系的民族文化、体现草原人类与精神世界审美关系的生态文化,是支撑草原文化宏大结构的三个基本构成。
一、游牧文化体现草原人类与其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是草原文化的主导型文化
游牧文化就是草原人类在草原生态环境下的生存方式。据考证, 以内蒙古草原为主的我国北方草原, 形成于7千万年以前。那时, 由于地壳的变动, 内蒙古高原逐渐隆起,内陆性气候使高原内部变得寒冷、干燥。受季风和干旱气候的周期性影响,北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出现了明显的周期性。由于喜凉性的草本植物具有寿命长、发芽快、提前开花和花期缩短等特性, 因而能迅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分布愈来愈广, 在具有腐殖层的高原土壤上形成了成片的植被, 最终形成了草原。为了适应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满足人的第一生存需要,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开始逐水草而居,以移畜就草的生产方式创造了与农耕文化迥然相异的游牧文化。中国北部的游牧文化作为草原文化的主导类型,独具特色。
我们强调游牧文化在历史上的主导地位,并非要抹杀从古至今其他生产方式、经济类型在草原文化中的一席之地。因为,草原文化是以草原自然生态为基础产生的,而在草原自然生态环境中,相继产生采集、狩猎、农耕、游牧、工业等多种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从不同角度为草原文化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和活力,使草原文化一开始就成为以多种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多种文化集合,即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及其他文化的统一。
游牧文化循着文化发生、发展、衰落的自然轨迹分别经历了它的形成期、鼎盛期和衰颓期。随着游牧生产逐渐优于采集、渔猎、畜牧和农耕等诸多经济手段,在北方草原上占据主导地位开始,游牧文化进入了精力最旺盛、元气最充沛的兴盛期。有学者论证,从公元前15世纪到公元15世纪,游牧世界前后三次对邻近的农耕世界发起大规模的冲击,导致整个欧亚大陆民族大冲突、大融合以及文明的大交替和大整合。但是,自近代始,新兴的工业革命在农耕世界迅速崛起,撼动了游牧文化长期占据的主导地位,进入了文化功能的衰颓期。以内蒙古为例,在藏地佛教文化、汉地农耕商贸文化的横向拓展冲击下,游牧社会既不能良性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又无力自觉地引发社会文化的创新运动以推动社会跃入更高一级社会形态。面对日益变迁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世代以草原资源为生计依托的人和事物都需要在新的联系结构中激发活力,竞相生存,图谋发展,以适应和克服生存语境的新变化。由此,多种经济文化在古老的草原上齐头并进,引领整个草原文化步入后游牧时代,既是命运使然,更是历史的必然。
二、民族文化体现草原人类与其生存的人文生态环境之间的归属关系,是草原文化中最具活态的主体属性文化
以内蒙古为核心的广大草原区域,自远古时起即是承载草原人类活动的巨大摇篮。草原人类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繁衍生息,创造、建构了一个层层累积,纵向拓深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建构体系。这片土地不仅是历史上匈奴、柔然、鲜卑、突厥、蒙古等各个民族繁衍生息、传承文化的大舞台,也是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新生民族血脉相传、生存生计之根。
北方草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从夏商周时起,北方草原诸多游牧群体就活跃在农耕文化史的字里行间;秦汉时期,结束了北方数百个民族和部落长期互不统属局面的匈奴帝国,成为历史大剧中草原民族的文化强音;继匈奴之后,鲜卑逐渐成为中国北方草原最强大的民族,拓跋鲜卑结束了我国北方南北朝之前一百余年的历代纷争, 与南朝并立, 客观上为隋唐大一统中央封建王朝的建立创造了基础和条件;隋唐一统之际,突厥与回纥相继崛起于中国北方草原, 并先后建立了势超匈奴、鲜卑的强大汗国;宋辽金时期, 契丹、党项和女真连续勃兴, 与宋鼎足而立长达一个多世纪, 直至蒙古族登上历史舞台。
蒙元帝国是继鲜卑、契丹、女真的地方性政权之后的第一个由北方民族“面南而王”的全国性统一政权。它的建立与发展不仅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格局,更是通过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大整合为中华文化史创造了新的运动规律。17世纪,崛起于东北地域的满族建立大清帝国,再次入主中原,统治全国,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推向了顶峰。1911年,满清王朝,草原民族入主中原的历史,也奏起了悲怆的尾音。
从文化的发展态势而论,蒙、满两个北方游牧民族问鼎中原,既是民族文化纵向累积、层层叠加,不断壮大草原本土文化后的顺势爆发,也是草原文化横向拓展,不懈对话中原农耕文化后的强势结果。
从民族文化的构成而论,纵观北方草原各民族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随着一个民族的衰落, 该民族的历史也就在该地区中断了;但一个民族的衰落,并不等于这个民族的人种都已绝灭,大批的人口仍旧留在草原, 依附于另一个新兴的民族。而他们创造的各具风格的民族文化也以人为载体,世代积淀、延传,为草原文化的历史华章增添了丰富的内容。所以说, 草原文化并非单属于某一个民族、某个历史时期,而是由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游牧民族的纵向累积、层层积淀、共同组成,是一个由以民族为载体,以接力运动的前行轨迹,前赴后继地创造、传承和发展的复合文化、活态文化。
三、生态文化体现草原人类与其追求的精神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是草原文化面向未来的主流发展文化
草原民族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精神之间的“和谐平衡”为精神主线,建构了一个以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和哲学宗教、政治法律以及科学技术、民俗民风为外显形态,以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追求、道德规范为内隐形态的生态文化体系。
“崇尚自然”的文化理念贯穿草原生态文化于始终。草原社会的经济结构是由人、畜和环境构成的综合体,其中传统的猎、牧生产对于自然环境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然而,草原复杂的生态环境、草原牧场有限的载畜量和生活资料与人和畜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形成天然矛盾,要求草原人们通过保持人、畜、草原三方之间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以确保自身的有效生存和持续发展。草原人们正视自己作为自然之子的身份,以对自然世界和生态规律的深入认知为一切生产生活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约束和规约自身的文化创造活动。他们把自我融入天地万物, 与之形成和谐共生的大生命圈;把伦理、德性转移到整个生命世界, 构成了万物与人都各具伦理、德性的独特的生态伦理观。这种 “崇尚自然”的生态理念以及人与万物血脉相通的“亲生命性”,也契合了现代文明的价值追求和发展方向。
“恪守信义”的道德理念贯穿草原文化于始终。逐水草游牧的生存条件决定了草原民族生产生活的松散性。而这种松散的社会结构难以借助法律法规的强制和舆论监督来约束个体,对公共秩序的维护和社会公德的操守更多诉求于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因此,草原民族更加注重伦理道德的构建和维护。其中,“信义”是草原民族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理念,它既是草原社会的治国执政之本,也是草原社会成员的立身之本。上至统治阶层下至黎民百姓,都以“诚信”为道德底线,以“信义”为普遍恪守的行为准则。
“信义”是维系草原社会稳定和睦的基础,也是保障社会成员身心和谐平衡的基石。“诚信”理念不仅为草原人类营造出和谐的社会环境,更为草原文化营造了和谐生态的人文环境。草原生态文化中,“恪守信义”的道德理念虽显淳朴但不失本真,对现代文明仍不失启迪意义。
“践行自由 ”、“崇尚英雄”的审美理念贯穿于草原生态文化的始终。生存空间上的自由为草原民族内在精神世界的自由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而以家庭或小规模群体为单位进行移畜就草的生产生活方式为草原民族内在精神世界的自由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政治制度对个人的强制力度不大、法律很少伤及个人,而早期的宗教――萨满教也不触及或约束人的内心。与其他农耕民族因被压抑而产生的对自由的向往精神不同,草原民族的自由精神是从草原社会、草原文化的内部自发形成的“遗传密码”,是先天的品性。对草原民族而言,自由不是纯粹的精神原则, 而是人们现实生活中践行的对象。
- 上一篇:盆底肌康复的治疗
- 下一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