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康复的治疗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5: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盆底肌康复的治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盆底肌康复的治疗

篇1

【关键词】 尿失禁;盆底脱落;康复治疗;疗效

女性生殖器官由于创伤、退化等因素,极易患有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宫底脱垂等,这些疾病虽非致命性疾病,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院采用盆底肌康复仪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盆底中心接受治疗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共1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妇产科学》(第七版)中的制定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标准及分类标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单纯尿失禁组和轻度盆底脱垂组。其中,单纯尿失禁(UI)组共92例患者,年龄为27-52岁,平均(31.6±2.3)岁。轻度盆底脱垂(POP)组共68例患者,年龄28-51岁,平均(32.1±1.8)岁。

1.2 盆底肌力测定及分级 医生经询问症状和阴道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分为0-5级:①0级:引导肌肉无收缩;②Ⅰ级:阴道肌肉有轻微颤动;③Ⅱ级:肌肉出现不无安全收缩,时间维持仅有2秒,可由2次重复现象;④Ⅲ级:阴道肌肉安全收缩切勿对抗阻力,可重复3次,持续时间为3秒;⑤Ⅳ级:阴道肌肉完全收缩且出现轻微对抗,可重复4次,维持时间为4秒;⑥Ⅴ级:阴道肌肉完全收缩且伴有持续性对抗,可重复5次,持续时间为5秒。

1.3 方法 采用广州杉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型号为7191016446的盆底肌康复仪进行治疗,将治疗棒轻轻插入患者阴道内约5-7cm处,以患者能够明显感觉到盆底肌肌肉出现非自主收缩现象,或轻轻外拉治疗棒导线时有轻微阻力时,对治疗棒的位置适当予以调整以便明确治疗肌肉的位置。其治疗模式的程序和疗程设定:盆底肌康复,包括盆底肌训练、肛提肌训练及排尿功能训练,时间共20分钟;排尿功能障碍分为张力型和混合型,时间均为20分钟;盆腔脏器脱垂中阴道膨出及子宫脱垂均为30分钟。5-7次为1个疗程,共连续治疗7个疗程。

1.4 评价方法[2] 盆底肌力:①显效:治疗后肌力提高Ⅳ以上;②有效: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但尚未达到Ⅳ级;③无效:肌力无明显改善。

单纯尿失禁:①治愈:咳嗽、喷嚏及负重后无溢尿症状,并且能维持2个月;②显效:咳嗽、喷嚏及负重后不自主溢尿症状明显消失,达80%以上;③好转:咳嗽、喷嚏及负重后不自主溢尿症状有所好转,发生几率不足50%。

盆底脱垂:①治愈:患者不自觉症状膨出无回缩超过80%;②显效:患者不自觉症状膨出无回缩达80%;③好转:患者不自觉症状膨出无回缩达50%。

1.5 统计学方法 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单位以x2检验,以P

2 结果

经盆底肌力检测,尿失禁及盆底脱垂组患者在治疗前分别有69例(75.00%)和45例(66.18%)患者存在有程度不一的盆底肌力减退症状。经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肌力明显增强,其中尿失禁组总有效率达70.65%,盆底脱垂组总有效率达67.65%。盆底肌康复训练的肌力变化情况,见表1。

3 讨论

盆底康复治疗一词是指所有提高盆底肌肉/肛提肌强度、体积及功能的治疗。肌肉康复治疗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达到,可视其治疗成本及复杂程度分为“基本”或“高级”。基本治疗(Kegel练习、阴道锤及简易家用会阴压力计)可以在家中使用,无须使用昂贵仪器,并能被刚入门的治疗师使用[3]。高级治疗需由熟练治疗师在门诊中执行或需要应用更高级的仪器。盆底肌肉训练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盆底肌肉练习(PFE)或称Kegel练习被提倡作为尿失禁的治疗。生物反馈法是用仪器直接测量阴道压力和收集肌电信号,通过声音和(或)视图进行反馈,功能性电刺激对I和Ⅱ纤维收缩训练结合在一起[4]。药物治疗也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手段。各种类型子宫托重新被使用。科普宣传及患者生活指导方面,强调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排尿方法,避免茶、可乐、咖啡等刺激性饮料的摄入等。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需对病情全面分析,对治疗方法恰当选择,例如,可以将凯格尔锻炼作为一种女性健身运动;把行为治疗及物理治疗作为轻中度尿失禁的治疗模式;Petros甚至认为PFR可以没有禁忌证,不管症状轻重都可以施行,当然严重者可选择手术治疗。但学习PFR仍可巩固疗效,他认为,至少2/3以上的患者,其症状改善率>50%。一组关于产后42天妇女常规盆底肌肉训练的报告也表明常规盆底肌肉训练能使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大大减少。

参考文献

[1] 冼海燕,袁瑷芹,陈丽琼,等.产后妇女500例盆底肌力情况统计及康复治疗效果分析[J].广东医学,2011,32(21):2810-2812.

[2] 薛竹,郑颖.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近期疗效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823-7825.

篇2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政策的不断完善,人们已不仅对胎儿,婴儿生长发育重视,对产妇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也成为社会,医院,家庭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已引起广泛关注。产妇在妊娠期,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指向盆腔肌肉,加上子宫 重量日益增加,盆底肌肉也就处于持续受压中而逐渐松弛。加上孕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减弱,产妇进入分娩期后胎儿先露部对盆底的挤压,使盆底韧带和肌肉过度扩张,引起盆底神经结缔组织连接分离等导致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及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1],为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已成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于2013年2月-2013年6月我院妇产科对180例足月妊娠产后6周的产妇进入研究。

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妊娠产后6周的产妇,年龄22-35岁,产妇均为第一胎,无中孕引产史,随机分成两组。盆底康复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于产后42天对肌力进行评价,排除急性生殖系统炎症,泌尿系统感染,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50mA,频率15-85Hz,波宽200-500us,电极大小:阴道电极直径2cm,长11-13cm。治疗组患者均无阴道电极使用禁忌症,以患者产生刺激感觉不引起疼痛为准,治疗时依据反馈信号主动调整收缩部位和力度根据患者盆底肌力情况不同增加时间和强度治疗时间为15-20min,每周1次,连续15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盆底收缩肌力情况。两组分别于产后6周,6个月,12个月评估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康复效果。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肌力的变化 两组在治疗前肌力无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治疗组盆底肌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组别例数

0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V级

治疗组90

治疗前

15(16.67%)

11(12.22%)

45(50%)

19(21.11%)

治疗后

16(17.78%)

64(71.11%)

10(11.11%)

对照组90

治疗前

15(16.67%)

11(12.22%)

46(51.11%)

18(20%)

治疗后

3(3.33%)

20(22.22%)

32(35.56%)

35(8.89%)

0 2.2 两组发生尿失禁的情况 两组发生尿失禁在产后42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6,12个月尿失禁的发生率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发生尿失禁的情况比较【例(%)】

组 别

例 数

产后6周

产后6个月

产后12个月

治疗组

90

11(12.2%)

3(3.3%)

对照组

90

11(12.2%)

8(8.9%)

4(4.4%)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妇女产后常见病,多发病,女性骨盆作为重要组织,不仅支持着众多的盆腔脏器,还参与许多生理功能活动,妇女在妊娠和分娩会使盆底肌力和阴道压力下降,肌肉疲劳度增加,出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因此应早期引起重视,产后尽早行盆底康复治疗对于预防和治疗盆底障碍性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加强孕期健康教育能满足孕妇对产后盆底肌康复保健知识的需求,提供自我保健能力,有利于预防、治疗盆底肌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本研究主要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联合治疗,根据个体化治疗原则进行盆底肌肉辅助生殖反馈和点刺激,本组资料研究结果显示康复治疗后治疗组盆底肌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产后6,12月后尿失禁,子宫脱垂的发生率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积极主动的盆底康复治疗可提高产后女性盆底肌力和肌电压,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预防远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2]。

篇3

【关键词】盆底脏器脱垂;产后;盆底肌肉康复;电刺激;生物反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15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44-02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脏器脱垂(POP)和女性障碍(FSD)。FPFD的病因很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娩是FPFD的独立危险因素[1]。所以,产后发生FPFD的患者很普遍,而尤以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高。盆底肌力明显上升,不仅使POP的症状缓解或减轻,还使患者获得了满意的性生活,且120例中无一例SUI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120例产后POP患者,均是在产后6周来院进行病史询问,常规检查及盆底肌肉评估,了解其会阴伤口情况。其中剖宫产52例,阴道分娩68例,POP-Q评分1级54例占45%,2级58例占48%,3级8例占7%。年龄18-20岁有18例,占15%,年龄21-30岁56例,占46%,31-40岁24例占20%,40岁以上22例占18%,其中双胎分娩2例,2次及以上剖宫产史6例。120例患者均排除了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禁忌症,即:阴道出血、泌尿生殖系统的急性感染、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者、合并恶性盆腔脏器肿瘤患者、痴呆或不稳定癫痫发作[2]。

1.2治疗方法120例患者进行盆底肌肉检测,肌力均≤3级,POP-Q在1-3级,采用法国PHENIX盆底康复系统进行个性化电刺激+生物反馈10-15次,每周2次,每次20-30分钟的训练,在家配合盆底肌肉康复器(阴道哑铃)治疗。每治疗5次,应重新进行一次盆底肌肉检测+诊断,评价疗效,以便调整治疗方案。疗程结束后根据病人主观症状和客观标准的变化来评价疗效,决定是否需要做第2次疗程,并继续使用盆底康复器进行家庭锻炼,以巩固治疗效果,一般3个月后可开始第二个疗程治疗,6个月分别返院再进行肌力测试和POP-Q分度。治疗前患者POP-Q分度具体如下:0级患者无,1级患者有54例,占所有患者比例45%;2级患者58例,占所有患者比例48%,3级患者8例,占所有患者比例7%;治疗之后6个月,患者POP-Q分度具体如下:0级的患者为52例,占所有患者比例44%,1级患者有43例,占所有患者比例35%;2级患者9例,占所有患者比例7%,3级患者1例,占所有患者比例1%,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1.3疗效评估产后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后,120患者中,在产后6个月,有44%的产妇恢复正常,在产后一年有70%产妇恢复正常,而且POP-QⅢ级患者明显减少,一年后仅剩1例,而此例病人为双胎分娩。Ⅱ级患者逐步向Ⅰ级转化,说明疗效是肯定的,显示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可以改善盆腔脏器脱垂,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意义。2讨论

2.1POP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妊娠和分娩,妊娠期随着子宫增大,重力作用对盆底的慢性牵拉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妊娠期激素水平的变化改变了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减弱,增加了POP的发生风险。分娩时盆底受胎头挤压,盆底拉伸延长,肌肉高度扩张,使盆底发生去神经改变,结缔组织间的连接分离等变化,难产、多胎、多次分娩均可加重POP的发生。因此,在产后6周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具有重要预防意义。

2.2我院采用的盆底肌肉康复系统是法国PHENIX盆底康复系统,主要原理是运用功能性电刺激唤醒和增强盆底肌肉收缩,采用刺激频率、脉率、强度等根据接受治疗后个体情况调整,电刺激的选择强度以患者可以耐受且不感觉疼痛的上限为最佳。生物反馈治疗是采用模拟的声音或视觉信号,反馈提示正常或异常的盆底肌肉活动状态,使患者获得正确的、更有效地盆底训练方法。它能有效控制不良的盆底肌肉收缩,并对这种收缩活动进行改进和纠正,应根据每个个体情况不同,设计一些相应的训练模块,更有效地达到产后盆底康复的目的。从治疗120例POP患者的效果上评价,产后肌肉康复治疗在产后女性盆腔脏器脱垂中有重要作用。

2.3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具有无创、低风险、低疼痛、低成本的特点,能使POP患者尽早消除症状,尽快恢复功能。POP在已生育妇女中非常普遍,发病率很高。在产后6周对POP开始治疗,可使POP患者尽早康复,也避免了今后发生尿失禁以及随着年龄增长,POP加重而需进行盆底重建手术的可能,既经济又减少了手术风险。但在康复治疗中个性化原则非常重要,就是根据产妇不同的情况,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应具有针对性,更有效地达到产后盆底康复目的,临床医师应根据病情所处时期,结合有利与不利因素而采用个性化方案,结合产妇心理、生理特点,给予每个产妇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案,尽可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POP患者在产后6周开始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避免手术,从而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卫生经济资源,在基层医院有临床推广价值。参考文献

篇4

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患者对疾病的自觉症状感受不同,以及对于医疗干预措施的选择及预期结果不同,妇产科在妇科盆底疾病诊治方面有近30年的历史,2011年随着疾病诊断的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开展了不同的治疗方式,从保守到手术,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需求,采取个体化治疗,以期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和治疗效果。

随着围生医学保健的发展,孕妇产前健康教育是落实产妇产后盆底肌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解产妇产后对盆底肌康复保健需求和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做好产妇产后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保健预防治疗工作,2009年6月―2009年11月我院妇产科对162例孕妇孕期进行了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 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1月我院妇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孕妇162例,年龄21岁~37岁,平均24.4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46例,中专、高中41例,高中以下75例;人口划分:本市常住人员60例,流动人员102例。

2、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孕妇进行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两部分。孕妇孕期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了解情况:盆底肌康复治疗的意义、如何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正确方法、每天康复次数、康复治疗1疗程时间、康复治疗需兼顾的方面、是否知道有产后盆底肌康复及作用、是否知道产后要进行盆底肌康复,分为了解和不了解。孕妇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的需求:是否愿意产后进行盆底肌康复、是否愿意了解产后盆底肌松弛、尿失禁、器官脱垂、提高性生活质量等保健知识,分为愿意和不愿意。发放统一印刷的调查表,孕妇第1次到孕妇学校听课,听课前进行第1次问卷调查,自行填写表上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求来填写,统一收回。上课30 min~40 min,课后以提问式的形式来提问孕妇,再发放健康教育后第2次问卷调查表,内容和教育前的内容一致,填写完毕后收回。本次调查健康教育前后各发放调查问卷162份,均收回有效问卷16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二、结果与讨论

1、产前健康教育的意义

产前实施健康教育是预防产后女性盆底肌肉功能障碍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产前宣教盆底知识通过信息的传播和行为的干预,可以帮助孕妇掌握产后保健知识。因此,应根据孕产妇需要提供健康教育的内容,重视群体保健,以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为己任。

2、产后盆底保健知识

女性因为盆底结构的特殊性而容易受到损伤,而妊娠、分娩几乎是每个女性人生的必由之路,如不注意保健盆底肌肉,容易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等。所以善待自己,关爱盆底,及时康复,防止后患,是明智的做法。

3、孕妇孕期对产后盆底肌康复保健知识的需求

孕期宣教是孕妇的普遍需求,其中对产后盆底肌松弛、产后盆腔脏器脱垂(如子宫脱垂)、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知识等的需求较高。指导孕妇认识到产后监测,评估盆底肌肉损伤程度,并及时进行康复保健训练,是预防、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首选方法。

4、孕妇孕期接受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篇5

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0003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妇产科所接收的8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进行随机分配,包括行专业系统的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及产后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以及仅仅进行普通的健康知识及常规康复护理的对照组,并在产后3个月时进行随访,查看盆地功能康复护理的效果。结果 产后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组的肌力测定级别达3级及以上例数为35人,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和盆腔器官脱垂等各方面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与改善作用,而且可以明显减少产妇的尿失禁现象,降低了产妇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率。

[

关键词 ] 护理干预措施;产后;盆底功能;康复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a)-0036-02

当前,越来越多产妇出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此疾病现已引起社会及医务人员的广泛重视。可以说,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了妇女的生活质量,现有许多报道指出,适当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将有可能改善产妇的盆底功能,促进其康复,笔者结合多年的妇产科临床经验,针对本院的80例初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下面将就此展开论述,现将研究报道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妇产科2012年9月—2014年2月期间所接收的产后6周在我院进行复查的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年龄范围为22~36岁,孕周为37~42周,均为单胎产妇,且全未出现妊娠合并症、急性、慢性传染病。医务人员根据产妇的自身意愿,将其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与40例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孕周、健康状况等方面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及饮食常规护理干预 ①对这两组产妇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尤其注重对产妇进行盆底肌保护的健康教育,例如在产后一个月内应当多加休息,避免劳累,禁止盆浴,在两个月内禁止同房等,避免在产褥期出现感染。另外,必须向产妇说明在产后应当避免负重,尽量不要久坐或就蹲,避免过度增加腹压。

②对这两组产妇进行饮食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在产后多食用蔬果,健康饮食,尤其禁止喝酒、抽烟、饮用浓茶、咖啡及其他辛辣食物。

1.2.2观察组产妇的护理干预措施 依据观察组产妇适应症和禁忌症制定护理治疗方案。盆底肌锻炼方法:作缩进动作,每次时间≥3 s,之后放松。持续15~30 min,2~3次/d电刺激法:电刺激强度必须检查以患者耐受,感知不到疼痛为前提。

1.3观察指标

于产后3个月测定2组产妇盆底肌肉张力(0~5级,级别愈高,表示恢复效果愈好),问卷调查其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等,POP-Q评分评价盆腔器官脱垂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比较

2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测试评分情况比较,可以明显发现观察3级及以上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2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比较(n)

2.2 两组产后3个月随访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和盆腔器官脱垂情况比较

2组产后3个月随访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和盆腔器官脱垂情况比较,如表2。

表2 两组产后3个月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和盆腔器官脱垂情况比较

[n(%)]

3讨论

根据临床资料表明,当前我国的已婚育女性中有40%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一般表现为产妇在产后出现子宫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状况,这是由于患者在妊娠期由于子宫增大,对盆底慢性牵拉引起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盆底支持结构出现缺陷、损伤,最后引起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

关于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方法,目前有Kegel盆底肌训练、阴道哑铃、电刺激、生物反馈等,但鉴于以上医疗护理器械在基层医院尚未得到完全普及应用的现实,本文针对观察组进行盆底肌评估,并进行盆底肌锻炼,加以电刺激疗法的专业系统化护理治疗进行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仅仅是进行普通的产后健康教育及常规的康复护理。主要探讨了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结果发现应用盆底肌评估加盆底肌锻炼,辅助电刺激疗法的专业系统化护理治疗的观察组产后3个月随访盆底肌级别≥3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护理疗法对促进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产后6周以后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包括盆底肌肉的针对性训练,能够减轻轻度及中度子宫脱垂,阴道膨出,对因生育引起的各种尿失禁疗效显著,阴道紧缩度增强,性生活质量提高,腰背痛症状减轻,因此可以据此制定盆底肌治疗个性方案,借助电刺激疗法和常见的康复巩固训练,在基层医院有明显的推广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1] 杨继忠,刘静华,蒋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干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2(17):124-125.

[2] 苏曰华,刘萍,崔福鸾.阴道正常分娩对盆底组织的影响及产后康复治疗措施探讨[J].吉林医学,2011,32(3):446-447.

[3] 赖俏红,黄惠芳.120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25):13-14.

[4] 易念华,刘海意,乔福元,等.武汉市初产妇盆底肌力调查及产后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24(5):361-363.

[5] 高原,李雯华.产后盆底康复的个体化治疗100例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8),936-939.

[6] 邓海英,刘芬,胡建梅.产后妇女盆底肌康复的护理研究[J].医学信息,2011,24(9):24-27.

[7] 朱兰,郎景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策略[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12):793-794.

[8] 邓海英,胡建梅,刘芬,等.产后妇女盆底肌康复的护理研究[J].医学信息杂志,2011,24(9):601-602.

[9] 王雅贤,刘颖琳,陈少青,等.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8):593.

[10] 符白玲,邓惠贞,罗燕琴,等.盆底肌肉康复器预防早期产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杂志,2009,7(7):1911-1912.

[11] 王凤珍,张虹霞.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用于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作用的分析[N].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0):3248.

[12] 邓晓云,张海燕,吴秀娜.女性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技术应用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杂志,2011,24(12):627-628.

[13] 丁立新.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妇女239例临床疗效分析及意义[J].临床医学,2012(7):72.

篇6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康复锻炼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SUI)大部分是因支持盆底组织的韧带或结缔组织受损而产生的[1]。 其典型的症状是在腹部用力时,比如咳嗽或打喷嚏咳嗽,会出现不受意识控制的尿排泄,而真性的压力性尿失禁是在膀胱内压力大于尿道所承受的最大压力造成逼尿肌失控所引起的尿排泄。阴道分娩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 发病的重要因素,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 会给妇女正常的健康和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目前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有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手段,目前最常用是非手术康复锻炼治疗。其中康复锻炼的方法主要有电刺激、盆底肌锻炼和生物反馈等。我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20例住院期间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进行盆底肌康复锻炼,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文选取我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之间,20例年龄为20~30岁之间的阴道分娩后住院期间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自然分娩产妇。病例产妇纳入标准:①初产妇;②单胎、足月和顺产;③胎儿体重在2500g~4000g之间;④无盆腔手术、肾病和泌尿系统感染史;⑤无阴道炎症感染;⑥无其他易引起腹压增加的内科疾病;⑦既往无尿失禁症状;⑧每天漏尿3次以上。

1.2 方法

1.2.1 在发现产妇存在压力性尿失禁情况后,即指导病人做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主要是缩肛运动进行盆底肌锻炼:每次缩肛3s后放松,进行15~30分钟锻炼,每日3次以上,锻炼可在站位、坐位及卧位时进行。

1.2.2 指导产妇在产后避免从事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及时治疗咳嗽等能引起腹压增加的症状和疾病。在锻炼盆底肌肉时,还要不间断的训练排尿,即排尿时进行有意识的减缓和停顿,同时在尿失禁快发生前立即收缩盆底肌肉,以减少膀胱的不稳定收缩, 缓解排尿时的频率、紧迫感和溢尿量[2]。两者协同可以更好的锻炼盆底肌肉群,防治压力性尿失禁。

1.2.3在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后,护理人员指导病人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及时更换会阴垫。同时要做好心理护理,理解、安慰产妇,让产妇认识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可防性、可治性和后期影响,为坚持康复锻炼做好心理准备。

1.2.4出院后继续进行电话跟踪指导并调查康复锻炼效果。指导病人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持之以恒的坚持锻炼,告知医院的咨询电话,在遇到问题时随时咨询。护理人员需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以掌握其康复状况,同时给予相应的指导。

2 结果

对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产妇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出院后继续随访跟踪。随访期间有6个病人没能坚持锻炼退出,剩余14人坚持盆底肌锻炼,锻炼 42天后有9人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每日平均漏尿数由3次以上下降为1~2次。坚持锻炼3个月后,11人不发生漏尿现象,3人每日平均漏尿数下降为1次。盆底肌锻炼有效治疗了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提高了阴道紧缩度,为降低子宫膀胱脱垂的发生取到了很好地预防作用,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3 SUI的原因分析

自然分娩产后发生SUI的原因(1)妊娠导致子宫逐渐增大,身体重心轴发生改变,腹腔的压力把子宫向下向阴道的方向推,因而对盆底产生压力,肌肉逐渐松弛[2];(2)阴道分娩会机械性地损伤盆底的肌肉和结。为了能更好地满足阴道分娩的需要,在孕激素的作用下,盆底的胶原纤维和神经肌肉会逐步的扩张而造成肌肉呈现张力性的松弛。在胎儿的分娩过程中,胎头会机械地扩张和压迫盆底的肌肉神经,从而损伤了肌肉神经,进而造成其所支配的肌纤维出现功能性缺陷,并最终引起尿失禁。(3)除盆底肌的结缔组织受损外,产后因过早且用力的下蹲或重体力的活动均会损伤松弛的盆底肌,使不能正常复原,反而更加加重,从而发生阴道下段的膨出也与压力性尿失禁相关。

4 小结

产后对盆底肌进行康复性锻炼具有有效、简便、经济、安全和无损伤等优点,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最好的手段之一 [3]。由于盆底肌锻炼需要正确的方法和长期的坚持,因此,护理人员的正确指导、随访督促和病人自己树立持之以恒的信心很重要。

参考文献

[1]戴夏琳,林桂芳,曾云姣,等.产科因素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32~3533.

篇7

摘要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在我科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SUI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并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结果:治疗2个月后,150例患者Ⅰ类、Ⅱ类肌纤维电值均达到Ⅲ级,24 h排尿次数、日常生活及腹压增加后漏尿情况均有所改善;治疗后的盆底肌电位值由治疗前的(5.80±1.20)uV升高到(15.90±1.50)u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有效提高SUI患者临床疗效。

关键词 :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压力性尿失禁;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8.039

尿失禁(SUI)用是指由于某些原因使得患者的排尿系统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进而造成尿液不受控的流出。尿失禁的现象在老年妇女中较为常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该病患者人数都在快速增长,目前保守治疗是SUI的一线医治手段。本调查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150位SUI患者中应用综合的护理干预,以此来观察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150例SUI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34.80~75.80岁,平均年龄(54.20±2.87)岁。病程6~180个月,平均病程(42.80±4.80)个月。患者均签署治疗同意书,无盆底生物反馈或电刺激治疗禁忌症。患者使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实施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康复治疗,电刺激的治疗强度以患者感觉无疼痛为宜,20 min/次,2次/周,10~15次为1疗程。每次治疗前根据患者的盆底肌肉的整体收缩情况制订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留意患者的盆腹收缩是否协调,及阴道肌肉收缩的能力。治疗结束后次日让患者在家自行使用康复器进行康复锻炼,在阴道内置入康复器,并夹紧康复器收缩阴道,训练时康复器的重量应从最轻开始,并逐渐增加重量以加强盆底肌肉的收缩力,15~20 min/次,每周3~4次,持续锻炼3个月。

1.2护理干预

1.2.1心理干预在治疗之前护理人员需和患者沟通,细致解释具体操作步骤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治疗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耐心指导盆腹协调收缩的要领和方法,采用鼓励的方式来增加其信心,有利于患者主动接受治疗。

1.2.2认知干预由于部分患者已经绝经,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盆底神经和肌肉组织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肌肉力量差,对治疗的反应性不佳,而且随年龄的增大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护理人员更加耐心指导和鼓励。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分析导致盆底肌肉受损的不良习惯,提出建议并纠正。

1.2.3健康宣教在1个疗程结束后,告知患者应按医嘱坚持在家进行阴道康复器的锻炼,尽量减少重体力劳动,忌饮浓茶和咖啡等,采用电话或当面督促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嘱3个月后复查。

1.2.4小组交流患者间相互交流教授盆底肌锻炼技巧和自我监测技能, 分发尿失禁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并向患者详细讲解尿失禁的危害和危险因素,盆底肌锻炼方法及重要性等一系列活动。

1.3评价标准(1)有效:患者Ⅰ类肌纤维肌电值,Ⅱ类肌纤维肌电值较治疗前提高>50%,治疗后排尿次数、漏尿、夜尿次数明显减少,尿急感觉明显改善;无效:Ⅰ类肌纤维肌电值和肌力,Ⅱ类肌纤维肌电值和肌力较治疗前无明显提高,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2)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2个月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的盆底功能检测方案(肌电型)进行盆底肌肉肌电位和肌力的评价,并详细询问日常排尿及尿失禁的情况。

肌电位15~20 uV为正常,数值越高肌力越好。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软件,计量资料采用配对的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尿失禁改善情况治疗2个月后150例患者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值均达到Ⅲ级肌纤维肌电值,24 h总排尿次数、日常生活及腹压增加后漏尿情况均有改善。

2.2尿失禁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电位值比较(表1)

3讨论

女性尿失禁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在美国每年约要进行25万例SUI手术治疗[1]。德国妇女中约有5%患尿失禁[2]。尿失禁会对患者的生活与人际交流造成严重的障碍,手术可以有效治疗,但是花费较高,而且会造成创伤,很难被众多患者接受。因此更多的患者选择保守治疗,由于因为医学知识匮乏或其他原因,患者往往出现医治不及时的状况,当其就医时病情已相当严重。而且很多患者幻想通过保守治疗能够一次性治愈该病,期望过高更容易造成受挫后的沮丧。此外在医治过程中,每个人的尿失禁情况不尽相同,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来制定具体的方案。所以,对SUI保守治疗的患者施行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其心理特点进行指导[3],并及时向医师汇报,以调整治疗方案[4]。

本研究显示,护理干预应用盆底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Groen J,Blok BF,Bosch JL.Sacral neuromodulation as treatment for refractory idiopathic 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 5-year results of a longitudinal study in 60 women[J].J Urol,2011,186(3):954-959.

[2]Pereira VS,Bonioti L,Correia GN,et al.Effects of surfac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older women with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J].Actas Urol Esp,2012,36(8):491-496.

[3]佘在霞.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3B):704-705.

[4]卢惠,黄飘,李秋霞.盆底肌功能训练防治产后尿失禁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9(11):2859-2860.

篇8

客观评估方法有尿垫试验和排尿日记,同时还可通过标准问卷获得对症状的主观评估。尿垫试验可了解患者漏尿量,主要用于压力性尿失禁严重程度的评估,常用的有24小时尿垫试验,增重2 g以下为正常。排尿日记可获得排尿频率、尿量、尿失禁发作等信息,能够真实反映尿失禁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与尿失禁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关,问卷可反映尿失禁对患者生活造成的困扰,不仅可评估症状,也可用于疗效的对比。

宣教

尿失禁对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包括自理能力的减退。尽管如此,这一慢性疾病仍存在“高患病率、低就诊率”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患者误认为该病不可治疗,或者认为和尿失禁相比“其他疾病更重要”,甚至抱有对尿失禁“认识它、轻视它”的思想。因此,宣教应该从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该病入手。同时,由于康复者的愿望和有效配合对康复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开展尿失禁的健康教育,以获得早期诊断治疗。

康复锻炼方法

康复的目的是改善盆底肌肉张力和收缩性,以支持盆腔器官和膀胱颈、增加尿道括约肌力量、抵抗盆腔内压力的增加。康复锻炼方法目前包括盆底肌锻炼、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锤及膀胱训练等。

盆底肌锻炼盆底肌锻炼指患者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以便加强控尿能力。首先明确锻炼的目的肌肉是盆底肌,要避免使邻近的肌肉群出现收缩,方法是将两指伸入阴道内,让患者做缩紧、阻止大便排出的动作,正确的收缩对手指有夹紧感。锻炼时要对患者详细说明锻炼的细节,要求患者每次收缩盆底肌10秒以上,然后进行相等时问的放松,每天锻炼45~50次。体弱患者开始时每天锻炼次数可少一些,接下来的几周可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1周2次的电话随访,督促患者记录锻炼日志,利于帮助病人树立信心,坚持锻炼,达到目标,通常经过2~4周锻炼后可看出进步。

生物反馈生物反馈是利用电子仪器准确评估患者神经、肌肉及自主神经正常或异常的活动,将其放大为视觉或听觉信号,并反馈给患者和治疗者,使病人确实感觉到肌肉的运动,并学会如何改变和控制基本的生理过程。生物反馈为枯燥的锻炼过程带来兴趣和挑战,有利于患者正确掌握盆底肌收缩方法,并可自主性地抑制膀胱逼尿肌的不正常收缩。实际临床中,生物反馈治疗多联合盆底肌锻炼共同进行,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增强盆底肌锻炼的效果。

阴道锤 阴道锤是用于盆底肌锻炼的器具,由一系列大小、直径不同,可变换重量的阴道重力锤组成,使用时将不同重量的锤体放置在阴道内,通过自身重力作用促使患者自主收缩盆底肌,每天2次,每次15分钟,适合于压力性、急迫性尿失禁及尿频、尿急患者,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生物反馈治疗。使用中,操作阴道重力锤和放置时的双手应保持清洁,防止泌尿生殖系感染。

电刺激 电刺激是采用仪器进行生物电兴奋的治疗方法,增强盆底肌肉强度和弹性,提高尿道关闭压,同时反射性抑制膀胱兴奋,使尿失禁得到部分或完全控制。电刺激治疗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作用有限,但对急迫性尿失禁或混合性尿失禁是有效的,但是治疗的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证实。

膀胱训练膀胱训练主要用于治疗急迫性尿失禁,是使病人学会通过抑制尿急而延迟排尿,进而延长排尿间隔提高膀胱容量,减少尿失禁的次数,增强患者的控尿自信。即指导患者按照规定时间排尿,开始时可以30~60分钟为间隔,之后逐渐延长排尿时间间隔,以逐步增加膀胱容量,最终恢复正常的排尿方式,次数为2.5~3小时排尿1次。一般经过2~3周的膀胱训练,患者症状可得到改善。

疗效评价

篇9

方法:将在我站200例盆底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讲座。治疗组采取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结果:治疗组盆底肌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治疗组各项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

结论:产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对预防和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有良好的效果,是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临床应用 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76-02

经历了妊娠和分娩的女性,不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十月怀胎的过程已经使盆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初期表现为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和小腹坠胀感、尿频、便秘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将逐渐发展为尿失禁、子宫脱垂,给女性造成难以言状的痛苦。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产妇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随着医疗手段的提高和要求的不断发展,为产妇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产后服务。康复治疗成为产后功能的重要治疗方法。我站2012年1月-2013年12月通过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妇进行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站足月阴道分娩并在产后42天门诊复查的初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1岁到42岁,产前均无阴道炎、器官脱垂、尿失禁等疾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

1.2 方法:

1.2.1 对我站产后42天的产妇进行一次盆底肌力的评估,如测评结果肌力

1.2.2 盆底肌肌力的测定:治疗前对所有产妇进行盆底电生理检查,测定盆底肌的肌力,按国际通用的会阴肌力测定法(GRRVG),将盆底肌力分为6个级别,采用了加拿大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测定盆底肌力,嘱产妇排空大小便,半卧位于治疗床上,把肌电位探头放进患者阴道内,另一端连接于生物反馈治疗仪上,检测患者阴道肌力的变化。当患者阴道肌力收缩持续0s肌力为0级,持续1s肌力为1级,2s肌力为2级,3s肌力为3级,4s为4级,5s为5级。1个月,3个月,6个月各随访一次。

1.2.3 对照组: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如产后盆底保健知识、分娩对盆底肌肉功能的影响等。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治疗组:给予每月盆底肌肉康复锻炼,生物电刺激治疗,10-15次为一个疗程。每周做2-3次,每次30min,每个疗程结束后用盆底电生理检查。

2 结果分析

3 讨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盆底肌肉构成吊床样的结构,尿道、以及阴道都从这里穿行而过,有以下的功能:括约、支持、性。在女性一生当中盆底组织要受到重力、妊娠、分娩、咳嗽、排便等各种力的作用,当腹压增大超过盆底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时,间断或持续增大的腹压会引发症状与疾病。如压力性尿失禁:发生与尿道周围支持组织损伤和松弛,导致尿道高移动性密切相关,由于分娩与产伤等造成损伤,支托膀胱和尿道周围的连接组织结构破坏,局部出现去神经支配,盆底支持能力下降,腹压升高时肌肉的收缩能力下降,盆底不能开成吊床样结构来支持和关闭尿道,而发生尿失禁。这类患者往往盆底肌电值表现很低,盆底肌力松弛,收缩力欠佳。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分娩造成的盆底支持结构的损伤。如果盆底肌肉因妊娠与分娩受损伤不能及时恢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生理功能的下降,相应的并发症会越来越严重,由于社会关注度低,缺乏知识普及,对其重要性重视不够,因此,对女性进行分娩,康复等健康知识宣传和科学指导,提高女性对盆底康复认识的必要性。盆底康复的治疗是一种无辐射、无副作用、见效快的一种无创物理疗法。具有加速损伤肌肉及神经细胞恢复,修复并改善神经肌肉反射,提高疼痛阈值,放松肌肉的紧张性,改善组织营养,提高免疫力,改善并提高尿道及括约肌功能,增加肠蠕动,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以新的服务理念,为广大女性提供科学、规范以及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篇10

河南省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河南郑州 450003

[摘要]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6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及盆底肌锻炼,对照组只进行盆底肌锻炼,一个月后对比两组产妇的阴道平均肌电压,尿失禁发生率和性生活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产妇平均肌电压及性生活满意度分别为(25.12±3.7)UV,80%分别高于对照组(24.46±4.6)UV,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尿失禁发生率(1±0.83)次/d,低于对照组(2±0.33)次/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显著。

[

关键词 ] 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锻炼;阴道平均肌电压;压力性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c)-0007-03

经过妊娠及阴道分娩,女性盆底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盆底肌力和性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尿失禁等。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症状越来越明显。给其精神和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痛苦。近年来,分娩后提高产妇盆底功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盆底肌锻炼已为大家广为接受,但效果却不慎满意,阴道放置电刺激仪有一定效果,但因副作用大不被大家广泛接受。为更好地提高分娩后患者盆底功能。我院在2012年1月1日开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以来,至今已收治病人数千人,在提高产后盆底肌力,减轻压力性尿失禁,提高性生活质量方面获得较好效果,尤其是在提高性生活质量方面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1日—2012年8月31日在我院分娩产妇,所有入选对象均为初产顺产(不包括难产及产钳助产等),产程均在正常范围内,年龄在20~35岁,产后40~50 d回访时,超声示子宫恢复正常大小,无宫腔积血,均妇科急慢性炎症疾病等。

1.2分组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0人,进行盆底肌锻炼及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300人,仅进行盆底肌锻炼。实验组年龄20.5~35岁,平均(27.15±1.36)岁,总产程4.6~12.6h,平均(7.12±3.42)h,尿失禁发生率3~9次/d ,平均(4±0.24)次/d。对照组年龄21.~34.5岁,平均(27.05±2.28)岁,总产程4.2~12.1h,平均(7.08±4.12)h,尿失禁发生率率3~9次/d ,平均(4±0.19)次/d。两组在年龄,产程及尿失禁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方法

询问所有产妇在大笑、咳嗽等腹压增加时有无小便失禁情况,并通过指压实验确诊压力性尿失禁。所有入选对象治疗前后均进行阴道肌电压测定,治疗前后均匿名填写《性生活质量问卷》。此问卷采用郎景和和朱兰主编的《女性盆底学》中的《性生活质量问卷》[1],对其中的病人实际及希望的性生活频度,性,有无性生活时大小便失禁及性和满意度等31个问题进行回答并评分。

盆底肌锻炼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保持深慢呼吸,吸气时收缩,再收缩阴道,产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觉,持续收缩约5~8 s,收缩不到5s者尽可能延长收缩时间,呼气时放松。反复练习20 min。最后进行3~5 min的快速收缩运动。每天坚持3次。持续30 d为1个疗程。

阴道肌电压测定:测定前教会患者正确收缩阴道。然后通过阴道放置刺激仪来测定阴道肌电压(UV),电压高低可间接反映阴道肌肉张力强弱和盆底肌功能。肌张力越高,说明盆底肌力越好。

生物反馈治疗方法:采用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患者排空大小便后,平卧在治疗床上。取出已消毒过的电极,轻轻插入阴道内至电极颈末端。计算机点击患者目录文件,开始刺激治疗。通过“+-”键调整电刺激的强度,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强度为限度,通常刺激强度为10~25 mA,持续20 min。隔天一次,持续30 d为1个疗程。

阴道肌电压测定和生物反馈治疗均使用DJZ-A型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型号:H486719W,购自为广州杉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地:广州花都区新华镇望岗综合楼。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数据表达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数据表达采用率[n(%)],两组间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两组产妇治疗前后平均肌电压及尿失禁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平均肌力、尿失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平均肌力均有提高,但实验组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失禁每日发生率下降,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2.2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性生活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性生活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有提高,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3讨论

女性经过妊娠和分娩盆底功能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妊娠期孕激素水平升高,增大子宫、胎儿及其附属物的重力作用,以及盆腹压力方向改变造成盆腹脏器直接综合力量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分娩过程中软产道及其周围的盆底组织极度扩张,肌纤维拉长或撕裂,特别是助产手术分娩所导致的肌肉及神经损伤。造成盆底功能不同程度的受损,盆底肌支持组织削弱[2]。导致产后肌肉强度下降,及阴道紧张度及收缩力下降,影响性生活[3],甚至尿失禁。妇产科及相关工作者都在努力寻找好的方法来提高盆底肌力。其中,产后盆底功能锻炼是目前较为简便可行的方法。其可改善盆底肌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细胞功能和盆底肌力恢复,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唤醒部分因受压而功能暂停的神经细胞。从而增强其控尿能力及阴道紧缩度,降低尿失禁发生率,提高性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提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盆底肌力及性生活满意.度较治疗前均有提高,这与曾立群[4],在盆底肌锻炼提高患者盆底肌力的研究结果相似。但赵茜[5] 等的研究提示与本研究不太一致,提出仅进行产后盆底锻炼产后6个月与产后42 d开始锻炼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与受试者盆底肌锻炼方法是否正确有关,甚至有报导[6],在临床观察中,几乎有一半的患者不能正确地收缩盆底肌群,而是错误地收缩腹部肌肉和臀大肌,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我们对患者进行多次反复指导及鼓励,大部分患者能正确的收缩盆底肌群。提示正确收缩盆底肌肉群在盆底肌力恢复中的关键作用。Bo K[7]等的研究提出盆底肌在长期持续锻炼中短时间内锻炼的有效性,国外已很少单独应用。提示可能单纯盆底肌肉锻炼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在坚持鼓励产妇盆底肌锻炼的同时需要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提高患者产后生活质量。

电刺激是指通过放置于阴道内的电极将不同频率的电流刺激传递给盆底肌肉,强化整个盆底肌群,唤醒盆底肌神经细胞,提升局部敏感度,增强产道和盆底肌群弹性[9]。刺激盆底肌的支配神经,同时还可预防肌肉萎缩,使神经恢复功能[6]。经神经反射增强盆底肌的收缩。提高盆底肌的自主收缩能力。提高阴道收缩力及盆底肌的控尿能力。赵茜[5] 等的研究同时指出在产后锻炼基础上加PHENIX神经肌肉刺激盆底肌肉训练产后6个月较产后42 d开始锻炼时产后盆底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同时提示尿失禁发生率较治疗前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盆底肌锻炼的有效性。但仍有部分患者对仅通过盆底肌肉锻炼所取得结果不慎满意。也有报导[10]电刺激直接刺激神经,使壁内或尿道周围横纹肌被动收缩,增加对尿道的牵制作用,使尿道关闭压升高。但其不能改变患者膀胱颈的活动及盆底肌的张力,且电刺激治疗患者往往有疼痛和不适感,因此其耐受性较差。从而限制了其临床推广。

生物反馈是将不易被觉察的肌肉生理变化通过视觉或听觉信号反馈给患者和训练师,使患者确实感觉到肌肉运动,在病人进行反馈治疗时如达不到训练师设定的要求,则会自动进行一次条件性电刺激,使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完善给合。最终达到学会自主控制盆底肌的收缩。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频率、脉宽、强度的电刺激,唤醒被损伤的盆底肌肉,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有效地提高了盆底肌的紧张度和收缩力[11]。提高性生活质量,同时治疗仪有排尿记录,通过排尿记录可让病人改变不正常排尿习惯,在提高盆底肌力同时不断改变不正常的排尿习惯,逐渐降低尿失禁发生。本研究示治疗后患者平均肌力,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高,尿失禁发生率实验组较对照组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储小燕[12]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产后患者通过进行盆底肌锻炼及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较单纯进行盆底肌锻炼盆底组织恢复好,这与Dumoulin C等研究结果相似[11]。同时,本研究首次比较的了患者治疗前后性生活满意度情况,通过治疗前后填写《性生活质量问卷》评估统计患者治疗前后对性生活的满意度,其满意率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且实验组提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目前国内未见相关报道。且患者在治疗时没有明显疼痛及不适感,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在本研究过程中发现有较多不能坚持按疗程治疗完毕的患者,效果较差,提示坚持治疗的重要性。有学者提出孕期即进行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预防和治疗有较好效果,应作为孕期锻炼常规[13]。

文末讨论有关分娩后性生活质量问题,因查阅资料,未见相关报道,故未进行对比分析。

[

参考文献]

[1] 郎景和,朱兰.女性盆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3-266.

[2] 高原,李雯华.产后盆底康复的个体化治疗100例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8):936-939.

[3] 侯穗兴.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7):28-29.

[4] 曾立群,谢晶晶,阙彩珍,等.产褥期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康复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6):1038.

[5] 赵茜,申红刚.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26-27.

[6] 马乐,朱兰.妇科泌尿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35-542.

[7] Bo K,Hilde G. Does it work in the long term?-A systematic review on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for 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J].Neurourol Urodyn,2012, 7:1304-1305.

[8] 刘秋芬.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在产科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1,4(3A):103-104.

[9] Greer JA,Smith AL,Arya LA.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for urgency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 a systematic review[J].Int Urogynecol J,2012,23(6):687-697.

[10] 朱镛连.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51-153

[11] Dumoulin C , Glazener C , Jenkinson D.Determining the optimal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regimen for women with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J].Neurourol Urodyn,2011,30(5):746-753.

[12] 储小燕,黄欧平,周江妍,等.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疗效观察[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2012(9):679-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