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的体现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5: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差异的体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差异的体现

篇1

1地理因素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地理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西方文化受到海岛范围的影响,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个人的奋斗置于一切精神之上,这种个人主义的思想也深入到每一个人心中。所以,西方文化认为人是主宰一切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很大,所以一直提倡挑战自然和战胜自然。由于这种独特的地理因素,西方人对于人的平等独立也有着较强的追求,这也是西方文化中所表现出的极具民族特性的地方。相比之下,中国早期处于农业社会,而且拥有较肥沃的土地资源,人们对于土地有着强烈的依赖,土地的多少也成为衡量国家势利强弱的标志,历史上的战争也多是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而展开,所以愈发使人们依赖于土地,感受到土地的重要性。这种传统的文化思想也是在历史发展时期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所以在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处理上也会受此观念的影响,等级制度非常严格,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一直维系着中国社会的秩序,使其不断地向前发展。

2宗教因素在中西文化差异中,宗教因素是差异较大的因素。基督教在西方宗教文化中有着较深远的影响,从中世纪以来,基督教文化中的伦理精神被欧洲人确立为了天命观,他们认为,人的存在有罪,人类的解脱是不可能实现的,人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上帝,对于人们来说,真正的幸福生活并不是今天的欲望的满足,而是来世的永生。西方的宗教理念与东方人形成了很大的差异,西方宗教中的罪恶感与东方人中的耻辱感所形成的原因所在。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对于隐私的观念较弱,这主要因为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较严格,所以需要能过隐私才能分出等级高低。

在中国,佛教是影响最广泛的宗教,由于佛教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互融合,所以也形成了中国的主要文化组成。在中国的佛教文化中,空是指一切物质世界中不真实的东西,而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此外,佛教中也讲求众生要经历生死轮回,世间的一切祸福皆是报应,只有真正放弃世间的欲求,才能使自己超生轮回。这种传统的宗教思想对中国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史上,很多文化都体现了佛教中的这些特点,这也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现。

二、中西文化语言中的词语差异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二者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而语言又来源于词语的组成,词语组成了语言,形成了文化,所以,在文化语言中,词语之间也有着巨大的差异。词语是对于世界万物的一种概括,不同的语言都有自己的运用和习惯,根据不同的方式对主客观世界进行分化,形成了不同的词语。也正因为如此,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在不同文化下语言中的词语产生了不同。在中西文化语言中的词语也主要体现在称谓语言等方面。

1称谓语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不同,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对于人伦、名份较注重,而西方国家则更注重以人为主的价值观念。中国文化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在称谓上也尽显等级差别,比如对于妻子的称呼,就包括了夫人、老婆、爱人等多种称呼,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人物身份会使用不同的称呼。尤其在古代社会,这种称谓则更加严格,古代人会根据丈夫的社会地位而选择不同的称谓来称呼他的妻子,这也体现了中国严格的等级制度。此外,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也使中国人经常会以某人的职务或者官衔来称呼他人,这不仅能够体现出他人的地位和身份,也体现出了此人的尊敬和礼貌。比如:李经理、王老师等等。而这种称谓在西方国家却很少见,这与他们的文化传统不尽相同,而且与其语言习惯也不相符。

2禁忌词语在中国汉语中,有许多的词语虽然与本身的内容意思没有任何关联,但由于汉语的发音习惯,会有同音不同义的词语,而由此造成了禁忌词语的出现。比如,送人礼物非常忌讳送钟,因为钟与终同音,送人钟会使人想到分别,而使接受者感到不吉利,由此心里产生不痛快。在西方语言文化中,却没有这样的禁忌,同样是送钟,体现出的却是一种对对方的关爱。

3宗教词语中西方不同,许多与宗教有关的词语也在运用和意思表达中也有较大差异。中国信仰佛教、道教,所以有许多比如观世音、菩萨等词语正是来源于宗教。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所以比如圣经、洗礼等词汇所表达的正是西方宗教中的词汇。此外,即使是中西方的宗教词语中有相同的词汇,但所代表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于这样的词语不能混淆。

三、中西文化语言的风格体现

中西文化语言除了受到历史背景及价值观念的影响,也会受到不同民族的哲学思想的影响,由此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西方哲学大多都是自然与逻辑相结合的思想模式,而且对于思维方式中的分析方式更加注重。语言中也多以主谓语作为核心内容。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更加强调整体的统一,重和谐,所以在词汇中多以动词为核心词语,通过时间的顺序归纳总结。中西方词汇的不同,也使中西文化中的语言风格各具特色。比如在西方的语言中,所体现出的是更强的逻辑思维性,词汇也更加直观简洁,而在汉语中,更突出一种由表及理,以物抒情的表达特点。在语言的表达风格上,也惯于追求结构匀称,读来朗朗上口,这种表达方式含蓄,更寄托了深深的情感,使人能够感受到强烈的共鸣,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都蕴含着强烈的民族感情,读来使人振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比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其中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这种情感是难以直接诉说,只有在诗句的颂读中才能够感悟。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 中美商务谈判 文化差异 谈判风格

随着跨文化交流和商业联系的发展,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但商业空间正变得越来越大,国际商业向前发展的趋势正变得锐不可挡。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融合越来越密切,对外贸易往来愈加频繁,中美两国的商务往来尤为如此,贸易数额与日俱增。由于来自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而也就决定了中美两国具有不同的商务谈判风格。有时谈判双方虽然都抱有诚意,但最终还是不能取得任何积极的结果。因此,在中美商务谈判中了解彼此不同的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中美文化差异在商务谈判中的具体体现。

一、谈判的开始阶段

中美商务谈判中,中国人首先就有关合同双方所共同遵守的总体性原则和共同利益展开讨论。在谈判之初,中国人竭力避免谈及细节,将细节延至之后的讨论中商榷。中国人如此强调总体性是受到综合性思维模式的影响。中国人认为总的原则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出发点,只有当总的原则确定下来,才有可能就合同的具体细节问题进行谈判。中国人倾向于从总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即将宇宙视为一个整体,从全局观点进行综合研究。虽然中国人也习惯于把事物分成对立的两个方面,但这两个对立面被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谈判中,中国人凡事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从笼统到具体,“先谈原则,后谈细节”。这是中国的谈判方式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所谓“纲举目张”正是此意。

注重事物的分析解剖和个体研究的线性思维方式是美国人思维的特征之一。由于受线性思维方式的影响,重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重具体胜过整体,因此,美国人往往对具体细节给予极大的关注。当面临一项复杂的谈判任务时,采用顺序决策方法的美国人常常将大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的小任务,每次解决一个问题,从头至尾都有让步和承诺,最后的协议就是一连串小协议的总和。美国人认为世界是由事实而非概念构成的,所以他们不会过于相信纯理性的东西。加之美国人是实用主义者,他们认为谈判的开始阶段仅仅是一种形式,所以他们谈判一开始就直奔正题讨论具体款项。他们认为总体原则可有可无,只有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才能使谈判得到进展。在他们看来,合同是一套完整的、应被遵守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所以美国人的谈判风格是直接、简明的。

二、情感型对工具型

中国人认为和谐的环境是谈判的重要条件。和谐被认为是稳定的前提,在商业圈也是如此,正如谚语“和气生财”中体现的一样。所以,中国文化中的人际关系是明显的情感型。中国人在谈判之初,总会千方百计地进行一番寒暄,创造友好的谈判氛围。他们认为,只要能成为朋友,生意就成功了一半。这种感情风格在其它方面也有体现,比如中国人在商谈中尽量避免冲突,追求长期友好的伙伴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交易达成,随之而来的是长期持久的合作。

美国人受个人主义和平行人际关系的影响,其人际关系偏向于工具型。工具型关系是一种非个人的、非情感化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时间短暂,不牢固,不稳定。所以,美国人不像中国人一样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长期伙伴关系的建立。他们十分商业化,把每个合同的谈判与签订当作是一次单独的商业行为。美国人认为做生意应该高效,其间的让步可能是必要的。当谈判失败时,他们会认为本次工作已经结束,而不会像中国人那样可能会努力建立或维持关系,为今后的生意着想。

三、做决定中的文化差异

美国人视谈判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即便根本不存在任何问题。他们将整个谈判分为几个部分,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他们依靠逻辑和推理、事实和数据,从不感情用事。他们通过说服方式展开讨论,并根据具体条件做出让步。受个人主义取向影响,对美国人来说,做决定是负责谈判项目的个人的事而不是整个团队的事。

在美国人看来,让步或妥协在缔结合约中是必不可少的策略之一,因而它承载着积极的意义。但在中国人看来,让步是消极的,在原则问题上他们绝不退让,除非对他们有益。

由于受到集体主义和权威主义的影响,中国人很少将谈判看作问题解决的过程。他们考虑大量因素,包括对方的态度、感情和感受,而美国人很少顾及这些。中国人决策通常是集体协商的结果,一般说来避免个人做出决定。中国的谈判小组在谈判之前、谈判当中及谈判之后通常都要一再交换意见以协调整个小组的行动。当对方的提议超出谈判代表的权限范围时,他们还要请示上级领导同意或集体讨论。

对美国人来说,完成任务的首要目标是以能最好地确保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做每件事。因此,首先,具体任务被指定给个人;其次,做出必要决定和完成必要任务的权利也授予个人;再次,相关政策信息和议事程序被提供给个人,确保个人完成任务,应对突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在权力范围内自行做出决策。美国人做事讲究工作效率,强调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以便最好地、最大限度地完成任务。

四、不同的谈判风格

虽然存在许多共性,但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谈判风格。在谈判中美国人一直展现他们的激情、真诚、自信和热情,时刻准备讨价还价,并做出适当妥协以促成交易的达成。他们尤其对逻辑辩论感兴趣,敢于使用各种方法达到目标,包括威胁和警告。他们是坦率且霸道的。对他们来说,沉默代表否决。

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要温和得多。他们不喜欢争辩,很少对抗,但经常质疑自己的观点。他们关心名誉,在乎友谊和人际关系,善用含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当他们对某一问题持不同意见或不认可某一条款时,有时不会直接说“不”,而以沉默来应答,以取得和谐,表示他们的尊重和礼貌。这是美国人几乎不能接受的,因为他们认为沉默可能意味着对他们提议的否决,特别是在谈判开始阶段。在谈判中,中国人很有耐心,极少妥协,总是很“顽固”。

另外,美国人很注重法律程序,而中国人更看重道德规范和社会伦理。美国人清楚地区分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而中国人经常将它们混在一起。

结语

中美商务谈判中的冲突和矛盾的存在,多是由于文化的障碍。要想成功地进行跨文化商务谈判,人们要摒弃民族中心主义思想和学会观察异国文化,通过与自己的文化对比,接受并尊重异国文化、传统风俗和道德规范,随时准备以两种不同的文化波段进行交流、切磋,逐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每种文化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色,存在就有其合理性,所以应努力接受它们。

我们有理由认为,今后世界上无论是文化的发展还是经济的发展都不会按照纯粹的东方模式或西方模式展开,会更多地出现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局面。任何国家想要立足于世界并不断发展自己,就不得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跨文化谈判是对外贸易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所以,学习、了解文化差异,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化视角的多样性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谈判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Clair Kramsch,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Prosser,M.The Cultural Dialogue:An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Houghton Mifflin Co.,1978.

[3]Walker,D.E.and Walker,T.Doing Business Internationally:The Guide to Cross-cultural Success[M].(2nd ed.)McGraw-Hill.,2000.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篇3

餐饮礼仪 饮食方式 中西方文化 差异

教育部制定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新标准将英语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九个级别,在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总体描述中,都特别强调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的培养。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学习过程,应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各国密切往来的今天,通晓中西餐饮文化上的差异在现实中的应用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餐饮礼仪在教材中的应用

1.餐桌座次的不同

牛津版Starter Unit 12 A birthday party中,小主人Millie要邀请她的朋友们一起为她庆祝生日。由于所邀请朋友的国籍不同,因此在餐桌的礼仪就特别讲究。首先是餐桌座次的不同。《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可见,中国人特别讲究礼。如果邀请的是中国人,则坐在哪里非常重要.主座一定是买单的人.主座是指距离门口最远的正中央位置。通过分配座位,中国人暗示谁对自己最重要。但在西方,传统的习惯都是圆桌式的就餐方式,所以基本没有座次的差别。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台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

2.进餐时的礼仪

在7B unit2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Grammar中,Millie和Daniel正在准备为交流学生举办一场欢迎晚会,他们开展了以下的对话:

Daniel:How many forks, plates and cups do we need?

Millie:I think thirty of each will be enough.

Daniel:How much beef and ham shall we buy?

Millie:I think three kilos of each.

Daniel: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buy?

Millie:We need some eggs and tomatoes.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Daniel和Millie这两个来自中国的孩子,还是充分考虑到中外饮食习惯的差异的。这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餐具的选择上:中国人使用筷子。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正是这一文化现象的真实写照。中国人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中国人使用筷子时温文尔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亲和的、温柔的。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使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

英国人则使用刀叉进餐,这是因为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在使用刀叉过程中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的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切成小块,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不用刀时,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二、饮食观念不同在教材中的应用

饮食观念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营养价值和味道上的差别。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的序言中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此一文化特征,亦体现于中西饮食文化之中。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或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炒肉丝、肉片炒蒜苗、腐竹焖肉、芹菜炒豆腐干等。这“和合”观念在教材的Unit4 Food Main task中也得到了体现。比如,Millie说“I sometimes have rice with fish and an apple for lunch.”翻译即为“我有时候中午吃鱼拌饭和一个苹果”。可见,中国的饮食习惯还是以和为主,强调味道。所以中国有很多关于味道的描述,如甜、酸、辣、香、咸、臭、苦、浓、淡等,但同时却又忽视了营养。

西方人对于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故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牛排的味道从纽约到旧金山毫无二致,牛排的配菜也只是番茄、土豆、生菜有限的几种。再者,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1995年第一期《海外文摘》刊载的《吃在荷兰》一文中,描述了“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划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试验室。”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注意加强中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中国文化与使用英语国家文化的比较,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逐步培养起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餐饮礼仪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活动中,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按照礼仪的要求去做,就会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由此达到人与人间的和谐。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社交礼教有利于强化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赵连友.中国饮食文化.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篇4

一、关于派对

什么是聚会?在中国的字典里它只是意味着聚在一起。然而英语的解释是,为了享乐通过邀请聚在一起。与中国翻译,英语口译不仅简单明了,而且有意义。它简单地说出了派对的三个元素。首先,一群人聚在一起。第二,它有组织者。第三,它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快乐。因此,西方人的生活塞满了派对。

《绝望的主妇》给我们展示了许多主妇们举办的不同种类的派对。当他们欢迎新邻居,宣布重要的事情,庆祝一些节日或特殊的日子,她们都会举行一个派对。在剧中,苏珊遭受了一段非常困难的时期因此不得不搬离紫藤巷。当她回来时,邻居们一天晚上举办了三种不同的派对来欢迎苏珊和她的家人。主妇们也会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联系感情、展示她们自己美好的一面而举办派对。在美国有很多派对不只有一个主题。派对使人们结交些新朋友,在聚会过程中增进感情。派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在分割家禽前人们聚在一起围着篝火观看宗教仪式表演或快乐地唱歌跳舞。这是派对的前身。美国派对文化反映了人和人之间积极沟通的态度。这是他们性格中典型的一面。在中国古代也有聚会。二千多年前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人们应该为达到这样一个状态而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愉快的氛围。也就是说,在中国派对文化也是被认可的。从这一点上,派对文化就像我们古代文明一样。然而,并非所有的中国派对都是为了享乐,鸿门宴就是一个适当的例子。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刘邦被邀请参加项羽举办的宴会,当日范增布下天罗地网定要把刘邦人头留下,谁知竟被刘邦一跪化解了与项羽之间的恩仇。当然中国的一些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人们会举行派对庆祝欢乐的时光。

在当今社会,从世界和平事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所有的这些需要派对,来营造了解并理解对方的一个机会。派对文化不仅会使人们和谐快乐也能传播的和平幸福。

二、关于种族

美国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移民国家。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它的人口是多样化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人口是由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组成。在今天的美国,种族歧视是可以说是新旧并存。旧的种族主义势力仍然存在,虽然他们人数不多,但是在美国社会也能够引起很大的波动。一位毕业于波士顿大学的黑人约翰史蒂文森说,即使在中学,在大学,也有很多种族歧视的阴影存在。一方面是强大的种族歧视的存在,另一方面,美国社会的任何行为,都担心被带到种族歧视的标志,调查者简单地说,其实每个人都知道种族歧视是错误的但是每个人都会无意识的制造种族歧视问题。种族歧视仍然继续这样的恶性循环。

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黑人所拥有的大约只有白人的一半。至于坏事,发生在黑人身上的几率是白人的两倍。因此一半的黑人生活在不达标的住房。黑人的收入是白人的一半。当我们关注到生活的消极经历时,黑人至少有两倍的份额。失业率是白人的两倍。婴儿死亡率的是白人的两倍,有死在越南的黑人是白人的两倍大小。在其他领域,数据也同样令人担忧。在小学,黑人一至三年级都落后于白人,他们的种族隔离学校每个学生收到的钱明显比白人学校的更少。21%的黑人像白人一样上大学。75%的雇佣黑人,是持有卑微工作的。

《绝望的主妇》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种族歧视。有很多笑话反映种族歧视或偏见。这被称为种族幽默。许多场景在剧中反映一种对拉丁美洲人,非洲裔美国人、亚马逊人的种族歧视。尽管卡洛斯和嘉比很富有,但卑微的家庭背景,使他们因为种族问题被收养的孩子的母亲拒绝。布里不允许女儿和那个非洲裔美国人的男孩约会。剧中对非洲裔美国家庭的描述在充满了黑暗的色彩。

这在中国是不同的。中国是一个维护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团结在数千年历史中从未中断。在解决国家问题上中国的基本政策: 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每一个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强大的凝聚力。在中国从经济支持到人口发展再到文化教育都比汉族更好。不管你是汉族人还是楼巴族人是完全平等的,都是中国的主人。

三、关于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内心世界沉默和真实的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空间距离、眼睛、手势、面部表情和态度行动等。它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的。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沟通方式。关于空间的距离。美国人不喜欢说话太近,总要保持一段距离。西方文化总是注重个人隐私,私人的概念在东方地文化是相对较弱的。当中国人喜欢一个孩子时他们会友好的抚摸他的头部或搂搂抱抱,但如果这样对美国孩子会使孩子的母亲很反感,尽管她知道这种动作没有危害,但在她的文化中,这样则被认为是无礼的表现。在中国,我们经常看到同(尤其是女性)手拉手走在街上,这是友谊的表现,但是在美国只会被认为是同性恋。个人空间的需求,中国比美国要小得多,因为西方人看重轻松的气氛,倡导个人自由。

关于看。中国认为人们一直看着对方的眼睛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中国人总是避免直接的眼神接触,即便在谈话过程中,否则你会被认为是粗鲁,不尊重,等等。美国是相反的,他们在谈话中必须有目光接触,并鼓励孩子们在问候对方时要面对面交谈,否则会被认为很紧张、害羞、冷漠或软弱。美国一句老话是永远不要相信一个不敢看着你的眼睛的人。

关于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最具代表性的身体动作向人们展示语言行为的情绪。中国人的微笑意味着太多,可以欣赏,不同意,鄙视或者是接受对方的好意。它可以避免各种不便或不情愿表达的特别意思,难怪外国人不能理解。在《绝望主妇》中肢体语言几乎无处不在。当嘉比看到丈夫与鲍勃(同性恋)有密切关系她看起来非常担心。她会尽量避免他们的身体接触。当嘉比用嘿!作为与利奈特谈话的开场白。利奈特知道她需要帮助。一个嘿之所以透漏出求救信息,起决定作用的其实是嘉比当时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

篇5

关键词:《茶经》 翻译 生态文化 自然观 生态生活方式

基金项目: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成果(项目批准编号:20121100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项目批准编号:20131034

1014)。本文通讯作者:龙明慧,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一、引言

“一生为墨客,几代作茶仙。”“茶圣”陆羽(733-804)所撰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著作,是中国茶文化精髓的体现。

《茶经》自问世以来,就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且其影响是世界性的。尤其在20世纪,体现东方文明,蕴含和谐精神、道德理念、休闲养生情趣的中华茶文化,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茶经》更是被翻译成英、日、法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学者中引起了研究陆羽及其著作《茶经》热。

《茶经》介绍了茶方方面面的情况,包括茶香形状、煮茶之器、烹茶之水、品茶之器等,无不体现了大自然之美,同时也体现了丰富的生态文化。然而迄今为止,目前对《茶经》的研究却很少关注其中的生态文化,而对生态文化在《茶经》英译中之论述则更是寥寥。因此,本文从生态批评视角出发,围绕自然观、生态生活方式这两个最核心的生态批评范畴分析《茶经》中的生态文化及其在中国译者姜欣、姜怡[1]和美国译者Francis Ross Carpenter[2]两个英译本中的体现,为茶文化的翻译与国际传播提供借鉴。

二、生态批评

生态批评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其主要思想是要把“生态学的概念应用到文学研究中来,以关注自然生态为出发点,利用生态学的思想阅读文学,并在文学与生态学的结合中, 重新审视文学研究将如何面对现实、如何将文学作品再现的想象与情感与自然真实对话”,[3]xix从而碰撞出有利于人类与自然万物共存的世界观、价值观。[4]目前,学术界对生态批评概念的界定所广泛采用的是美国文学环境教授彻丽尔・格罗费尔蒂下的定义:“生态批评是研究文学与物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问……按地球中心的方法入手来研究文学。” [3]xix前者是生态批评对象的界定,以文学和自然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后者意在说明研究的方法,即站在地球生态的立场上来研究文学,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创作出更多的生态文学作品。[5]

《茶经》虽非文学作品,但其中蕴含的茶文化却是一种最为典型的生态文化。茶文化与生态批评的契合在于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是最原本的“原生态”。茶是最能体现因天之时、因地之宜的自然界灵物,最符合未来生态文明的生存之道。当代茶人陈香白先生说得好:“基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茶道美学总是要从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中去寻找美:中国茶道美学思想的基础就是人道……茶事过程实质上就是促进人体与自然尤其是生活环境的协调统一。”[6]可见,中国茶道的内在精神即在于保持人与大自然的统一,让人亲近大自然。而这种茶道精神正是陆羽在《茶经》中所极力宣扬的。

总的说来,中国茶文化,融合儒道释三家思想,体现的是天人契合、和谐统一的精神追求和境界。儒家以茶修德, 提倡中庸、和谐, 目的是要修身、齐家、治国;道家以茶修心, 追求宁静、淡泊, 目的是升仙成道;佛家以茶修性, 追求清静寂灭, 目的是“明心见性”。[7]这样的思想,也正是生态文化的重要体现,而这些思想无不蕴含在陆羽《茶经》的字里行间。因此,从生态视角研究,以生态批评的方法对《茶经》英译进行对比分析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茶经》中的生态文化及其英译体现

《茶经》虽主要是一部关于茶的历史、源流、性状、品质、产地、采制和烹饮方法及用具等的茶学专著,但陆羽在对这些茶学知识的介绍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化。总的说来,《茶经》中蕴含的生态文化主要体现于陆羽在文中表达的自然观、生态生活方式以及生态审美观。

(一)自然观

自然观是生态批评的核心范畴,指人如何看待自然,如何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8]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来源于大自然,又终将回归于大自然,与自然万物有着起源上的一致性和依存性。于是,就产生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而《茶经》中对于自然观的体现更是突出。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观首先体现在“茶”字本身。《茶经》开篇就提到了“茶”:“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是自然的产物,得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将“茶”字拆解开来,得到的是“人在草木中”,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与茶一样,生活在天地草木之间,是万物中的一分子;另外一层是指人与草木代表的大自然融合为一体,和谐共存,这是生态批评倡导的自然观的完美体现。然而两个译文只是将茶译为“tea”,没有对茶字的结构进行任何解释,也就没有将“茶”字中“人在草木中”的生态文化体现出来。笔者建议应从“茶”的生态角度出发,适当作解释性翻译,增加读者对其的理解。

又如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讲了煮茶的风炉, 在其上刻“坎、巽、离”三个八卦符号, 并标有“坎上巽下离于中, 体均五行去百疾”的字样。按照《易经》的卦象解释,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就是说, 煮茶的水在上,风从下面吹,火在中间燃烧,风炉和釜为金,木炭为木,煮茶时,阴阳五行皆备,而且配合和谐,所以煮沸出来的茶能“去百疾”。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是依据“天人合一 、阴阳调和” 的和谐思想提出来的。在这里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谐”的思想与方法。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和谐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9]所以在这里作者极力要突出的是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 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体均五行去百疾”的翻译,中美译者采取了不同的表达。

例1.原文:体均五行去百疾。

姜译:balancing five elements to cure all diseases.

Carpenter译:Harmonize the five elements in the body and you will banish the hundred illness.

“体均五行去百疾”是指五脏调和,五行资生,百病不生。根据古代医学中的木、火、土、金、水的五行属性,联系人体的脏腑器官,运用生克乘侮,说明茶的药理功能。其中的“均”是“调和、和谐”的意思。姜译本将其译为“balancing”,而“balancing”主要表示“平衡、均衡”之意,无法让读者体会到其中的“体均五行去百疾”所蕴含的“和谐”思想。而Carpenter很好地理解了原文的思想内涵,将其翻译为“harmonize”,义为“使和谐;使一致”,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

另外,在《茶经》中,陆羽特别提到了煮茶用水。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说道:“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将水分为不同等级,突出山水是最好的煮茶用水,而山水也是最天然的水,没有人类加工的痕迹,这里充分体现出陆羽崇尚天然的自然观。

例2.原文: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姜译:As to the aspect of cooking water, mountain springs always provide a preference. The next option is river water. Well water is but a less satisfactory choice.

Carpenter译:On the question of what water to use, I would suggest that tea made from mountain streams is best, river water is all right, but well-water tea is quite inferior.

在这里,原文是客观描述煮茶用水的等级。然而两个译文的选词都带有明显的主观性。Carpenter译文中添加了“suggest”表示“提议,建议”,带有主观性。在这里,译者是告诉读者,他自己更加喜欢山水,认为山水是最佳的,因此建议读者泡茶时应当选用山水;而姜译文中使用的“preference”也表示一种主观的“偏爱和倾向”,未能体现原文崇尚天然的茶道思想。

(二)生态生活方式

人类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生存,人与自然应当处于什么样的生存关系,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生存理念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问题。生态生活方式的建立,要求我们顺应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需要,转变物质化的生活价值观念,确立生态生活价值取向。《茶经》中体现的生活方式则是回归自然,克制欲望,简单生活。

众所周知,品茶需要在一定场所进行,大到山林野外,小到陋屋斗室,甚至是一张茶桌或是一个茶盘。环境如何对人们品茗的心境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追求与大自然的和谐。他们常把山水景物作为情感的寄托,借自然风光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古代茶人们都喜欢到大自然中去品茶。《茶经・九之略》中,给人以强烈印象的就是自然,人是自然中人,境是自然中之境,人、茶、境统一在自然之中。人们常到野外松林下、岩石上,或是泉水边、溪涧旁,或是爬到岩洞口去煮茶品尝。这是一种最简单、最生态的生活方式,而通过这样的生活方式,茶人们可以寄情于山水之间,摆脱闹市尘俗的纷扰,淡忘功利之心,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满足审美愉悦的同时,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上的桎梏得到解脱。《茶经・九之略》的核心内容是对各种茶具的省略。

例3.原文:其煮器,若松间石上可坐,则具列废。用槁薪、鼎钅历之属,则风炉、灰承、炭挝、火、交床等废。若瞰泉临涧,则水方、涤方、漉水囊废。若五人已下,茶可末而精者,则罗盒废。若援跻岩,引纟亘入洞,于山口灸而末之,或纸包合贮,则碾、拂末等废。

姜译:Speaking of tea boilers, if dried firewood is available as fuel and a range could be built on the spot to cook tea, then the wind stove, ash dustpan, the charcoal-breaking stick, fire chopsticks, and supporting stand can be excluded.

If a creek or a waterfall happens to be close by, the water tank, washing tank and water filter pouch are not indispensable.

With a group of no more than five persons, the small amount of tea can be well ground into fine powder, which makes the tea sieve unnecessary.

When the tea pals intend to hold a tea party at a cliff cave, they have to hold onto a rattan or a rope to reach it. To free their hands for the clambering , tea-cakes should be baked, ground and wrapped into a paper bag in advance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In this case the roller and whisk can be left out.

Carpenter译:Concerning the equipage for brewing tea: if among the pines, there is a rock on which one can sit, he may omit the utensil rack.

If he is using dry firewood and a tripod frame, then the brazier, cinder receptacle, stocker, fire tongs and the stand can be eliminated.

Should one be lucky enough to discover a clear spring or happen upon a fast-running stream, he need not use the water dispenser, the scouring box or the water filter.

If there are only five guests or fewer and the host selects the very quintessence of teas for tasting, he may dispense with the netting to strain the tea.

Further if one is trying to escape the brambles; if he is scrambling up a steep cliff; or if he is faced with pilling himself by a rope ladder up into a mountain cave to heat and grind his tea, he may pass over the roller, brush and grinder--provided he stores it in a paper bag or casket.

在这部分,原文通过重复使用一个“废”字表现出作者崇尚简单的生活,主张一切繁文缛节能免则免,追求精神的宁静。“废”表示一种客观上的“省略、不需要”,表明在山林间,使用最少、最简单的器皿即能获得充分的品茗享受。姜的译文中用“exclude”、“left out”表示原文中的“废”。而“exclude”、“left out”分别表示动作主体主观上“排除”、“忽视、不考虑”的意思,而这些器皿是否真的必要未能体现出来。而Carpenter 的译文中也多用主观性词汇,如“need not”、“dispense”、“pass over”来表示“废”的意思,未能很好地体现原文的思想。

另外,《茶经・四之器》中提到了一种用生铁制成的煮茶器皿――。生铁是古代人们用破损的犁头、锄头、镰刀等废旧农具重新锻造而成的。体现了古人重复利用、节约资源、善待大自然的精神,在古代保护地球的意识尚未萌发之际,更加难能可贵。

例4.原文::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其铁以耕刀之趄炼而铸之。

姜译:This tea-boiling wok is called fu, and it is commonly made of cast iron, or “pig iron”termed by some professional blacksmiths in this craft. The iron is smelted with worn and torn farm tools such as ploughshares, spades and hoes.

Carpenter译:The cauldron is made of pig iron although some of today’s craftsmen use the so-called puddled-iron process to make them. They are usually made from old plowshares or scrap chains.

姜译文中用“worn and torn”来表示“废旧”的意思,很好地突出了废弃物品仍能再加以利用的生态生活方式;而Carpenter的译文中用“old”来表示,“old”意思是“古老的、陈旧的”,但未必是废弃不可用的物品,因此,Carpenter的译文未能突出废物利用节约资源的生态生活方式。

四、结语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深受国内外民众喜爱的茶为物质依托,体现了天人契合、和谐统一的精神追求,对于现在的人们追求生态、健康的生活,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7]要在世界范围内充分发挥茶文化的这种价值,对《茶经》这样的茶文化典籍的翻译就必须注意原文所体现的生态思想在译文中的再现。

本文从生态批评视角出发,围绕自然观和生态生活方式这两个生态批评核心范畴分析了《茶经》中的生态文化及其在中美译者两个英译本中的体现,发现《茶经》现有的两个英文全译本皆存在一定的问题。原文语言简练,字里行间意蕴深厚,而在翻译过程中,中美译者有时都会囿于对原文字面意思的传达而忽略了语言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导致《茶经》中丰富的生态文化在英译本中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茶经》译本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姜欣.茶经[M].姜怡,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 Carpenter,F. R.,tr. The Classic of Tea:Origins and Rituals[M].By Lu Yu. New York:The Ecco Press,1974.

[3] Glotfelty,Cheryll&Harold Fromm.The Ecocriticism Reader: Landmarks in Literature Ecology[M].Athens: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

[4] 杜丽丽.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庄周梦蝶”[J].广西大学学报,2012(4):97-101.

[5] 詹艾斌,詹贵斌.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石及其反思[J].理论导刊,2008 (11):104-105.

[6] 赖功欧.生态文明条件下的中国茶文化发展取向[J].农业考古,2011(5):1-8.

[7] 黄汝干.中国茶文化对外交流与翻译人才的培养[J].农业考古,2010(2):37-39.

篇6

关键词: 思维方式 文化 涉外英语广告及商标 设计 教学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同其他各国之间的经贸来往日益频繁,中国的商品也日益走向世界。因此涉外英语广告及商标设计便应运而生,而且这方面的需求也日益看涨。

学术界对涉外英语广告及商标设计的语言层面上的研究颇多,详尽地分析了涉外英语广告及商标设计中的词汇特点、句法特点及修辞特点等。

可是涉外英语广告及商标设计仅仅是语言层面上的问题吗?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说中国广告界多次参加国际广告大赛,每次都铩羽而归,而参赛的作品在国内都深受好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究其原因,是因为评委多为西方人士,思维方式及文化背景皆不同,难以沟通。

这就给我们的涉外英语广告及商标设计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怎样适应异域文化及思维方式?

当代的语言学研究已经从过去的局限于句子本身的分析跳出来了,更多地研究影响句子意义的句子之外的因素,随之而来的是语用学、语篇分析、跨文化交际等研究的兴起。比如一句简单的汉语“你吃了吗?”就蕴涵着很强的文化色彩,其本意并不是真想知道对方吃了没有,而是一种问候。西方人却不能理解这种问候,如果照着字面意思翻译成英文“Did you have breakfast?”,把个人隐私看得很重的美国人会觉得你侵犯了他的隐私,因而造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

同样,在涉外英语广告及商标设计中,不能认为只要语言正确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因为广告和商标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树立品牌形象,使别人能够接受该品牌产品。而消费者能否接受的关键就在于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能否接受。比如,我国的芳芳牌化妆品的商品在外销时采用汉语拼音Fang Fang为其商标名,殊不知fang在英语中是“毒牙,狗牙,狼牙”的意思,故一位外国记者曾评说,“将这个商标用于小孩爽身粉上会使人感到恐怖”。像这样的商标外国消费者肯定难以接受。

二、中西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在广告及商标设计中的体现

那么,究竟中西方在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上有什么区别呢?这种区别体现在广告上又有什么差异呢?

1.线型思维和螺旋型思维的差异

1966年,美国人Robert Kaplan提出,英美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型的,东方人的思维模式是螺旋型的。上海的胡曙中与加拿大的R.Coe也证实了这一点。中国人讲话或写文章的语篇模式是由远及近,转弯抹角,娓娓道来,直到最后才引出目的;而西方人则是习惯于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因此英语的文章通常以一个主题句开头,直接点明中心思想,然后在以后的各句中发展这一思想,而汉语文章多采用迂回的方式加以阐述。

这种差异也反映在英语和汉语的广告中,试比较下列两则广告: br>

在上面这则英语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句就说Yes,this is the original StairMaster 4000PT,立刻点名产品名称,构思方式完全呈直线型。而上面这则汉语广告用大部分的篇幅回忆儿时的情景,直到最后两句,才知道是嘉士利饼干,很明显采用了螺旋型的方式。

2.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的思维差异

1971年总理和美国基辛格国务卿在讨论起草“中美上海公报”时,曾经对基辛格说过,我们东方人的思维习惯是在“异”中求“同”,西方人是在“同”中求“异”。而早在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就曾明确指出:“东方人见到了统一忽视了区别,西方人见到了区别遗忘了统一。”

这种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人在接受心理上的差异:中国人的群体倾向――从众心理;西方人的个体倾向――个体心理。中国人大都认为“大家用的一定是好货”,喜欢跟着流行走。前几年呼啦圈刚兴起,很短的时间内就“风靡大江南北”,“男女老少齐上阵”,从众心理可见一斑。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于这样的广告:我们都喝某某某,今天你喝了没有?

而西方人则讲求个性、独立和隐私等,请看下面一则广告:

这则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德国的子公司欧宝汽车公司的广告。它主要是强调该公司生产的汽车具有与众不同的技术特点,并以“个性”作为诉求点。广告的标题写道:“在这个技术共享的时代,那么个性呢?”在广告的正文部分又引用了消费者的话:“现在所有的汽车都一样。”继而引出广告的主题“欧宝汽车卓然出众,与众不同的技术”。

3.综合型思维和分析型思维的差异

季羡林先生在《神州文化集成序》中认为:“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相异者更突出。据我个人的看法,关键在于思维方式:东方重综合,西方重分析。”贾玉新先生认为“西方人见长于分析和逻辑推理”,“而东方人长于整体式,他们富于想象和依靠直觉”。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民族的这种综合型思维源于东方民族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孜孜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庄子・天地篇》)的思想致使汉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习惯于从整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中医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医的传统理论基于阴阳二气之调和,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相生相克。这些概念都是从整体出发抽象概括出来的,其实质是将各个器官及各种因果对人体的影响作通盘考虑,以综合法辨证施治。

西方哲学把人和自然看作是两个永恒的矛盾对立体,认为认识宇宙、征服自然是人类的根本任务,这种哲学也就决定了西方人的分析型的思维方式。以西医为例,它以人体解剖为基础,层层深入分析:从器官到组织,再到细胞、细胞核、染色体、基因……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这种差异反映在广告上,表现为中国的广告多用模糊的、直觉的依据来说明该产品的质量或功用,如“延年益寿”、“对多种症状都有显著疗效”、“获得某某金奖”、“国有企业”、“宫廷秘方”、“国宴饮料”等。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来斯等两位广告和市场营销专家曾对我国的杂志广告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含有“厂家调研”信息的广告数小于百分之一;而英语国家广告多用事实或实验数据作依据。比如下一则广告:

这则是宝洁公司的牙刷广告。它引用了一项实验室的测试结果,证明新的Crest Complete牙刷进入牙缝的深度要比常用的平头牙刷深百分之三十七,因此使用新的Crest complete牙刷,就如同牙医在家里帮忙清洁牙齿。

实际上,像“包治百病”之类的模糊广告在美国是被禁止的。

4.文化背景的差异

文化是指人类历史所积累的一切成就的概述,它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传承和交流文化的工具;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只有充分地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才能更好地达到涉外英语广告和商标的设计目的。

有一则中国名茶的广告,它的中文意思是: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品质超群,名扬四海,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除腻,健美减肥,延年益寿,增进健康。设计者按照中文的意思直接译成英文,其中有一句“promote the secretion of saliva,quench thirst”意为“促进唾液分泌,解渴”,然而对中医了解甚少的外国消费者往往会迷惑不解,“促进唾液分泌”有什么好处呢?

上海凤凰牌自行车的商标一直译为Phoenix,在汉文化中凤凰意味着“吉祥、如意、高雅”,而在英美文化中,则意味着“再生”,看到这个商标会使人想到“死而复生”,令人难以接受。

无独有偶,我国的“金鸡”牌闹钟在国内市场上有一定的声誉,然而投放到国外市场销路却不好,经调查,原来它的英译商标名Golden Cock让国外的消费者望而却步,因为cock一词除有“公鸡”的意思外,还会使人产生“男性性器”的不雅联想。

三、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分析对广告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总之,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涉外英语广告及商标设计的影响非常关键。在教学中,除了对语言层面上的诸如语言特点、句式特征及修辞等的分析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对异域文化及思维方式进行深入的考虑,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该设计的成功与否。

参考文献:

[1]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1990――1994).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篇7

0 引言

由于受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汉英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严重制约了教学的实效性。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作为教学重点,而忽略了实际生活中汉英文化的差异性,导致文化与语言教学严重脱节,使得大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水平较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渗透文化差异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1 汉英文化差异在具体表现

1.1 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语言与文化沟通的桥梁,反映出不同文化的特征,关系到语言的生成和发展。虽然人类的思维规律有一定的共性部分,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受到不同文化氛围的影响,思维方式表现出明显差异,表现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英语的表达以西方文化为依托,体现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而中国学生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英语或者表达英语,容易造成文化的误解,导致英语学习失去实际应用价值。例如,西方人在写作中陈述个人观点时,习惯直接使用“我”的第一人称来进行表达;而中国文化一贯弘扬集体主义,尽量避免凸显个人,因此中国学生在进行英文写作时,也习惯用“我们”来陈述个人观点,而较少采用“我”,以至于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出现较大差异。

1.2 价值观上的差异

价值观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区别美丑、善恶的价值体系,是一种持久信念,也是人们处世的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每一种价值观体系中其实都是一种文化,不同的价值观所反映出的便是不同的文化。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导致其文化差异的显著性:比如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们便对谦虚和礼义十分推崇,以和为贵;而在西方,人们则推崇个人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在这一价值观影响下,西方人崇尚独立思考和判断,争强好胜,对个人利益据理力争,个人价值只为自己服务。

1.3 语言交际上的差异

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语言交际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由于不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直接套用汉语的表达方式,这样就出现了很多中式英语,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例如,当听到别人夸奖“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时,因为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中国学生常常会回答“No, it's just so so”,但是他们不了解西方人听到别人的赏识和认可表示喜欢时,对别人的夸奖和赞美应回答“thank you”。又如,汉语习惯以个人职务、头衔或职业加上姓氏来称呼一个人如“李主任”、“王老师”、“陈经理”等,而英语中除professor、doctor、captain等少数词可以这样用以外,通常在姓氏前使用Mr.、Mrs.、Miss等,所以常常会听到中国学生很多中式的表达方法,“Teacher Wang”、“Headmaster Li”均为中国式英语,是错误的。

2 面对文化差异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以上的比较仅是汉英文化差异的部分表现,汉英文化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其他方面的差异。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必须渗透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英语学习效率的提升。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重视跨文化教育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影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听、说、读、写以及翻译等能力的培养方面,而忽略了英语文化的教学,导致学生难以认清文化差异,只是机械地搬用汉语套路来表达英语,产生了诸多“中式英语”,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效率明显低下。对此,作为大学英语课堂的指导者,英语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文化差异的重要问题,提高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文化素养。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水平,不断丰富跨文化交际知识,认真学习和研究汉英文化差异,同时与外教加强沟通交流,实现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从而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

2.2 优化语言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和氛围,因此,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语境和文化熏陶氛围。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尤其是每个单元的对话,设置专门的课堂英语对话环节,让学生积极发言;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加强合作,将英语课文改编成短剧,学生自己决定扮演角色,在英语故事的情境中感受独特的文化气息;教师还可以建立英语角等异国文化和英语交际原地,让学生自由沟通交流,大胆参与实践,从而提高其英语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具体事例对汉英两种文化进行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讲解西方的圣诞节时,可以和我国的春节相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两种节日在起源、饮食、庆祝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此外,教师应该设计情景让学生去实践和感受,比如打电话、问路、看医生、上饭店等,安排学生分角色表演,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常用的表达习惯和思维习惯,在实践中让学生深刻地感受西方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3 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汉英文化的差异,英语篇章和词汇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西方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可以认真挖掘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不断渗透文化因素,对词汇所代表的文化含义进行详细解读以及延伸,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饮食、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化背景,从而充分了解所学的英语知识,加深对汉英文化差异的认识。

2.4 开设文化课程及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视野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也可以开设一些有关英美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者鼓励学生对有关中国文化的课程进行选修,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其文化鉴赏力的提高。

篇8

[关键词]文化差异 文学翻译 源语 目的语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人们常用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合作、文化交融或跨文化交际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尽量减少文化差异的四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一、文学体裁和文化差异

翻译实践是与翻译作品的文体紧紧相联的。不同文体的翻译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征。只有在同时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特征且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情况下,译者才能创造出真实体现“源语”本身风格的翻译作品。作品语言风格的不同就意味着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也各不相同。就科技体裁的文章而言,其所承载的文化因素较少。在这类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准确如实地将“源语”信息内容转化成“目的语”远远比对两种语言文化的转换要重要得多。相反,在文学体裁的作品中,如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化就成为翻译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忽略了文化因素,译作就成了没血没肉的、只是由词汇和句子堆积起来的躯壳。在读者眼里,失去了文化的译作也是没有灵魂的作品。因此,优秀的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如何处理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文化差异。

翻译之前,认真研究文学作品的体裁和语言特征是处理文化差异的一个关键。译者应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特征,采用增加、注解、替代等不同方法尽量减少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二、动态对等和文化差异

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有著名的“动态对等”一说,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会掩盖“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重创”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也就是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有些英文原文中,原文的内涵并不是靠词汇的表面意义表达出来的,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里。

三、异化和归化

目前,越来越多的翻译者都将翻译视为交际翻译或文化翻译。为处理交际或文化翻译中“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差异现象,产生了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理论,从而为解决文化差异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异化,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一种翻译理论。与异化相反的理论是归化,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理论。在翻译中,异化和归化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但是它们相互之间并不矛盾,可以同时为翻译者所使用。通过对翻译所有因素的分析和比较,译者可以使用异化或归化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以达到不同的效果。例如,当译者想介绍源语文化时,用异化理论来表达源语文化的风格和形式;反而,当译者打算适应“目的语”读者时,归化应是第一选择。

四、创造性叛逆和文化差异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经常思考究竟是按照“源语”规范直接翻译源语文本还是依照“目的语”规范再创源语文本使其更像“目的语”的文本,更能为“目的语”读者接受。事实上,创造性本质蕴藏于任何文学翻译作品中。在某种程度上,翻译作品不仅仅是源语文本的再现,而且与源语文本相比较是一种再创造。翻译就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是一个与文化差异处理直接相关的术语。正是由于它的存在和使用,出现了许多超过原作的优秀的翻译作品。创造性叛逆广泛存在于文学翻译中。它具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思维和习惯并使他们较容易地接受译作。二是用强行的方式使“目的语”读者介绍“源语”,包括“源语”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从中国读者的角度出发,这个翻译的句子无论是从意义还是从句型结构而言,都与他们所能接受的文化相差甚远。但译者使用创造性叛逆的手法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内涵。创造性叛逆的使用为解决许多文化差异上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向。然而,在文学翻译中,值得注意的是创造性叛逆绝对不能毫无止境、不经思索的乱用。在使用创造性叛逆之前,译者首先还应遵循一定的翻译标准或原则,其次在处理一些特殊的富含文化底蕴的意象时,用创造性叛逆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要或推介“源语”概念。

总之,文化的多样性使各民族语言差异十分复杂。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现实需要。我们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语言基本功,也要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译者应从价值标准、、历史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来把握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从而培养良好的翻译习惯,心理状态以及优秀的作品。文化是文学翻译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处理“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翻译质量和效果。只要译作能够生动、全面地再现“源语”作品并为“目的语”读者接受,处理文化差异的方法就是合理的、恰当的且值得在文学翻译领域内宣传和传播。

参考文献:

[1]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中国翻译》,2003,(1).

[2]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中国翻译》.2000,(4).

篇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学生在面对不同环境时面临一些问题。城乡差异对学生的影响也逐渐凸现出来,医护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的文化环境做出合适的正确的反应,从而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自古以来的统治者掌权人都是注重城市的发展,乡村则在自然的生长发展。城市就能够更早地接触到新事物,接受的程度也要比乡村高。物质、文化上的衍变速度差异,角度差异,深度差异产生了城乡差异。农村由于开化程度较低,一些保守愚昧思想仍然在乡村根深蒂固,难以拔除,城市却早已经在各方面和国际接轨。近年以来,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城乡差异愈加明显。

二、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文化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的各个方面。狭义的文化是指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产品的总称。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人的成长与发展都在一定社会文化的浸染下进行,人既是一定文化的创造者,又是被哺育者,人本身不仅是社会人,而且也是文化人,他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都体现着一定的文化并受该文化的制约,不同的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方面产生差异和冲突也是一种必然。

三、文化差异对学生管理的分析及挑战

对于文化差异不断增大,为了提高学生管理水平,进行以下的分析:

1.对于文化差异可以从文化特征入手,寻找文化沟通的契合点,对文化背景的差异来说,主要是表现在本民族与他民族在上的差异,各种教育模式方面的不同,各民族历经千百年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影响着本民族人民的思维模式和规范着行为准则,学生生源地文化为学生的成长环境提供了最为主要的养分和动力。所以,要及时开阔学生的视野,在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素质,还能促进学生在文化差异的情况下,不断进步及提高学习效益。

2.对于文化差异可以树立大教育观念,理顺学生管理体制,形成一种高效的管理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复合型的工作。同时,学生的管理也是一个复合型的工作。它可以涉及到外事、招生、教学、后勤、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工作。但仅靠一个部门的力量管理是不够的,需要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要树立服务意识,管理和服务是学生教育的两个方面,管理也是服务,服务体现着管理。

3.对于文化差异可以管理者要善于运用、利用各种载体,加强交流和文化熏陶。沟通与交流是消除隔阂,减少分歧的最好途径。作为管理者,要善于组织并运用各种载体,使留学生参与其中,在沟通中增进理解,在交流中建立友谊。当留学生的交际范围不再仅仅是留学生时,他们的事业也会变得开阔,对学校,对中国的情感也会随之增加,对学生身份的认同度也会提高,管理的阻力会大大减少,冲突的可能会大大降低。

四、结论

篇10

关键词:语言;差异;交际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4-0059-01

一、英语教学中了解英汉文化差异的必要性

1.英语教学和文化背景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变化,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不同的民族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的差异,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文化。他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以及道德标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英语的使用上,文化背景也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由于缺乏对中西文化的了解,很多中国人在与英美人交流时套用中国的文化观念,运用中国人的交际模式,因而常常陷入尴尬的境地。

2.了解英汉文化差异的重要性。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若忽视文化差异知识的传授,交际中往往会走入陷阱而导致失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将使中国人有更多机会与外国人接触。如果不了解英汉文化差异就会在接洽,餐饮,谈话的禁忌及其他许多方面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严重的导致谈判的失败,友情断交等。因此,了解英汉文化差异,可以使学生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认识能力,使交际成功。

二、英汉文化差异的表现

文化差异的范畴很广泛,比较常见的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在词语的文化内涵方面和非语言的态势方面等。

1.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1)打招呼。中国人见到熟人、朋友时打招呼的方式很多,然而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正常的搭话方式,如:―Lovely weather,isn’t it?―It’s really a beautiful day.谈天气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顺着对方说,很少有人在谈天气时争得面红耳赤,所以谈天气是个保险的搭讪方式。

(2)交谈的话题和禁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和以汉语为母语人都可以选择下列的话题进行交谈:嗜好、发生事件、天气、节假日电影、书籍、娱乐活动等,但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一般禁忌年龄、收入、婚姻状况、衰老、发胖等话题,而中国的禁忌则属于伦理方面的:如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等。同讲英语的外国人谈话时,应避免下列话题:

How old are you?

How much do you earn?

How much did that dress cost you?

如果想了解这类情况,可以在提问前说明理由,然后发问或先谈谈自己的状况,以便引出话题,让外国人自己谈起。

(3)称呼和称谓。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小姐。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到就用名字称呼。不仅同龄人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之意。这与中国的习惯完全相反。中国孩子对祖父母、学生对老师,若直接呼其名,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不成体统。

中国人在称谓别人时,有时称此人当时担任的职务、前面加一个姓如“黄局长”“林经理”之类。但是很少听到讲英语的人称别人“Bureau Director Smith”(史密斯局长)其次汉语成为复杂,亲属名词十分丰富,如:伯父、姑父、姨夫、叔父。但在英语中仅用“uncle”一个字代替

(4)赠送礼物和接受礼物。中国人之间赠送礼物,送礼人总要反复申明:礼薄,小意思。而英美人则常说这是他(她)为你准备的,希望你能喜欢。朋友、亲戚给我们送礼,我们总要推辞一番再接受。收礼后一般不当面打开,以免给人贪婪的形象。英美人则相反,他们一般不推辞,而表示感谢,而且往往当着客人把礼物打开,并称赞一番。中国人则等客人走后打开,以示礼貌,但是这在英美人看来是你小看他送的东西了。

2.词语文化内涵上的体现

语言的内容跟文化是密切关系的,特别是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中实际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由于不同的文化间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生活习俗的差异,包含在语言词汇中的意义就不一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看起来对等但实际意义上很微妙,甚至很大区别的词语。不仅单个词有差异,一些谚语、成语、口语等也有差别,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译成“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意思是两个人一起受过苦,遭过大难,这样的朋友才是a friend indeed,而这句谚语的原意却是:A friend who helps when one is in trouble is a real friend.意思是当你有困难时,帮助了你的朋友是你真正的朋友,不一定两人一起患难。由此可见,任何一种语言的词语本身都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意义,只有掌握英语词语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英语。

三、英语文化差异的教学方法、内容及各种要求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到目前为止文化差异知识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可以说,它是一门综合性的杂学,是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一些基本常识。根据语言的交际性原则,在教学中文化差异应是实践课的一个组成部分,应与实践课同步进行,而不能脱离实践课另搞一套。比如:讲到“How old are you?”我们要说明,在西方询问人家年龄是不礼貌的,会被视为干涉个人私事,想探视别人的秘密。如果有人询问你时,如果你不想告诉他你可以回答:“It’s a sec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