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制造业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5: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制造业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制造业的认识

篇1

同时,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各界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全面认识,为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或引导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因此,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选择股东、债权人、消费者、员工、供应商、社区、政府等作为利益相关方,以食品制造业的社会责任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选择一定数量的消费者,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使研究结论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情况

为了解消费者对于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情况,我们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食品制造业的特点,从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对食品制造业不同社会责任内容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对食品制造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的看法等方面,设计了初步的调查问卷。2012年1~4月,我们进行了小规模的预调查,根据消费者的反映及问卷预调查的结果对初步的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正式调查在2012年7~8月进行,我们组织了50名在校大学生,在江苏省13个市的范围内开展对消费者的调查工作。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1748份,在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编号和内容检查时,剔除了填写不认真和不完整的问卷246份,最终保留有效问卷1502份,有效回收率为75.10%。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1。表1的数据表明,本次调查的样本分布相对比较广泛,消费者的统计特征没有出现某一类型消费者过度集中现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一)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

根据调查结果,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表示“非常关注”与“比较关注”的消费者共占82.9%,而“不怎么关注”与“不关注”的仅占8.8%。这表明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问题较为关注,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二)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应否承担社会责任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87%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制造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7.1%的消费者认为应否承担社会责任要视食品制造企业的性质(国企还是民企)与发展阶段而定,但有5.9%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制造业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调查结果还显示,分别有11.52%及17.11%的消费者完全及基本支持“食品制造企业应该先考虑自己的发展和建设,然后再考虑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的观点,而分别有28.76%及33.36%的消费者表示基本反对和完全反对。这表明大多数消费者认为食品制造企业无论是国有性质还是民营性质,也无论是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都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三)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及重要性的看法

食品制造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

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应对股东、债权人、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政府等各利益方承担社会责任。那么消费者作为利益群体的一部分,对食品制造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存在什么样的看法?不同的责任内容消费者在认同程度上有着怎样的差异?为此,本文对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的认同程度进行了调查。借鉴2007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7]中通过相关题目来了解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公益责任的看法,本次调查的问卷针对股东、债权人、消费者、员工、供应商、社区、政府等七个方面,设计了11个选项让消费者进行选择,以了解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内容的看法,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认同食品制造业应对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七个方面的利益群体承担社会责任,并维护其权益。其中,消费者权益责任的认可度最高,消费者对自身利益的责任意识高于对政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股东、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意识。这说明作为消费者来说,比较关注自身利益的保障,尤其是在近几年食品安全不断出现问题的情况,消费者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和质量,对食品制造业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提出了更多的诉求。

在各项具体的社会责任内容当中,消费者对“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认同程度最高,高达88.02%的被问卷对象认为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是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其次为“关注消费者满意度,建立售后服务和投诉机制”,消费者赞同比例为83.69%。仅次于对消费者权益诉求的是“依法纳税”和“诚信经营,遵守行业道德规范”,分别被80.96%及71.64%的消费者认同。68.77%的消费者认可食品制造业应对债权人承担社会责任。“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作为食品制造业的社会责任被58.32%的消费者认可,体现了我国消费者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而消费者对于股东利益、供应商权益的关注没有排在较为靠前的位置,被消费者的认可度仅分别为53.46%和56.72%,排在倒数第二、三位。消费者对“开展社会捐赠,支持公益事业”作为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认同程度最低,只有42.01%被问卷对象选择该项为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p#分页标题#e#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得出,食品安全被认为是食品制造业最重要的社会责任。这可能由于近几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消费者强烈希望食品制造业主动承担食品安全责任。也就是说,对于食品制造业而言,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是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最重要体现,食品制造企业必须在履行基本的社会责任———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履行其他的社会责任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有社会责任感的食品制造企业,应该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开展社会捐赠,支持公益事业”作为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认同程度最低。消费者不看重食品制造业的社会捐赠,可能源于人们对“伪善”行为的厌恶。一般消费者认为,企业履行慈善责任带有强烈的商业目的,并非纯粹的“做善事”。

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的影响因素

在对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状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部分运用调查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的影响因素。

(一)研究假设

1.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与关注程度

在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仍旧处于初级阶段,许多消费者对社会责任不够关注。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程度可能直接会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包括对食品制造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在何阶段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应包括的具体内容等的看法。也就是说,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程度越高,可能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相对更为全面、准确。故本研究提出假设:

H1: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与其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正相关。

2.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与消费者特征

曾寅初等[8]选取了人口统计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从事的职业、月平均收入对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刘增等[9]选取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家庭特征等因素对认证食品的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参考学者所考虑认知水平的人口特征变量,本文认为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除了受关注程度影响外,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从事的职业、月平均收入、工作和学习所在地等消费者特征也会影响认知水平。

(1)从中国的现实情形考虑,女性在家庭中更多的承担了购买食物,关注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的责任,从而女性有可能接触更多的食品制造业相关信息,对食品制造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可能更高。故提出假设:

H2:与男性消费者相比,女性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更高。(2)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费者的事业和家庭逐步稳定,会更多的关注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同时他们拥有相对丰富的阅历和更广泛的视野来看待食品制造业的社会责任,因而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越高。故提出假设:

H3: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与其年龄正相关。(3)教育水平越高的人,对企业发展和道德问题有着更为清楚的认识和明确的价值观,更会认识到食品制造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认知水平也会越高。同时,他们拥有更强的能力和更多的渠道接受和了解食品制造业的社会责任信息,因此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更高。故提出假设:

H4: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与其受教育程度正相关。(4)由于学生在校学习,与社会接触面窄,而个体户和自谋职业者、其他职业群体迫于生计压力,会更多地关心个人利益,因此学生、个体户和自谋职业者、其他职业群体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较低。而医生因为工作性质的需要、政府机构人员对政策信息方面把握比较及时、教育研究机构的人对科学和技术的理解和关注水平都比较高(曾寅初等[8]),因此,医生、公务员、教师及科研人员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会相对较高。在企业单位工作的消费群体,由于工作的性质,必须与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消费者、社区、政府等多方利益相关者进行接触和开展关联活动,因此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最高。故提出假设:

H5:学生、个体户和自谋职业者、其他职业群体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最低,公务员、医生、教师及科研人员等的认知水平较高,在企业单位工作的消费群体的认知水平最高。(5)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不同的层次,只有排在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拓展该理论,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的需要层次会逐步变高。当食品制造业提供的食品满足其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后,会对食品的安全及质量提出更多的要求,然后由于社交的需要、感情和归属甚至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对食品制造业承担社会责任会提出更多的要求,希望食品制造业能对员工、股东、债权人等各利益群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解更加透彻。故提出假设:

H6: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与其收入水平正相关。(6)生活在农村、县城或建制镇、地级市、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等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不同。生活在经济更为发达地区消费者,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更为关注食品制造业的社会责任,同时获取企业的社会责任的信息渠道更为广泛,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更高。故提出假设:H7: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跟消费者所在地的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

(二)变量选取

1.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的衡量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中的相关问题选项采用计分加总的方法,来反映和度量食品消费者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问卷题项设计及分值确定如下:(1)通过列举食品制造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如何看待等有关社会责任概念问题,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选择,对不同选项给予相应的赋值。对有关社会责任概念问题的认知共计6分。(2)通过列举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涵盖内容,让消费者进行选择,以了解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内容的了解程度。陈旭东[10]按特殊群体责任、社会责任、公益责任、消费者责任、诚信责任、环境责任、员工责任、经济责任、投资者责任等八个方面设计相关项目,对民营企业进行问卷,并根据选项赋值,根据结果计算得分,以了解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认同度。参考该研究成果,本研究在问卷调查设计了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认知题项,涉及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消费者、社区、政府等七个方面内容,给每个方面分别赋值2分,如该方面细分为若干个子项,则将2分分摊到各个拆分的题项。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内容的认知共计14分。(3)根据消费者对与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相关题项的选择结果确定分值,最终计算出合计值,从而得出消费者对于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识水平。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的分值在0~20之间(见表3),分值越高代表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越高。#p#分页标题#e#

2.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文将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程度、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个人月收入、工作或学习所在地作为自变量,结合调查数据的实际情况,分析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模型建立

根据前面的研究假定,拟构建以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ε其中,Y是因变量,标识的是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β0表示常数项,β1、β2…β7表示待估系数,X1、X2…X7是自变量,具体含义见表4;ε表示误差项。

(四)回归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

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状况的描述性统计见表5。根据表5,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取值范围在3~20之间。可看出,有些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到位,社会责任认知水平得到满分(20分),但是,部分消费者仍然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解比较局限,社会责任认知得分仅为3分。总体上来说,消费者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水平均值为13.22,说明消费者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2.回归结果

根据选定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Spss统计软件16.0版,对回归方程的参数进行估计并进行检验,F(7,1494)=23.71,p<0.05,表明回归模型是显著的。回归系数估计及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6。由表6的回归结果可知,各解释变量的特征根未发现接近于0的值,方差膨胀因子(VIF)较小,在1.033~1.209之间,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这个指标的检验值在0.05的水平显著。在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中,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个人月收入、工作或学习所在地的检验值均在0.05的检验水平显著。

3.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表6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与消费者统计特征等解释变量间的关系呈现如下特征:(1)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关注程度与消费者认知水平显著正相关,这验证了研究假设1,说明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问题关注程度越高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也越高。(2)消费者认知水平与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假设2未能通过检验,说明消费者认知水平不受性别差异的影响。(3)消费者年龄与认知水平显著正相关,该结果与假设3一致,说明年龄越大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更高。(4)消费者认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验证了假设4,这表明教育水平越高的消费者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更高。(5)消费者职业与认知水平显著正相关,这与假设5一致,学生、个体户和自谋职业者、其他职业群体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较低,公务员、医生、教师及科研人员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内容的理解和认知水平更高,而在企业单位工作的消费群体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最高。(6)消费者认知水平与个人月收入的关系显著正相关,这验证了假设6,说明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上升。(7)消费者工作或学习所在地与认知水平显著相关,这验证了假设7。生活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更高。反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较低。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绝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问题都比较关注,但关注的重点内容不尽相同。大部分消费者认同食品制造业应考虑各利益群体的利益,但其关注最多的还是食品制造业对消费者自身的责任,消费者对自身利益的责任意识高于对政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股东、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意识。在各项社会责任具体内容当中,消费者最为看重的是食品质量与安全责任,而对社会捐赠责任认同度最低。第二,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程度以及人口学特征,与其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有着显著相关性。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以及消费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状况与其认知水平显著正相关,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越高、年龄越大、教育水平越高、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也越高。职业、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程度也与消费者认知水平呈显著相关关系,在企业单位工作的消费群体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最高,生活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也较高。

从本文的研究结论来看,消费者对社会捐赠责任认同度最低,最为看重的是食品质量与安全责任,这点应引起食品制造业和有关组织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不少企业认为,承担社会责任等于慈善捐款和公益活动,包括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三鹿、伊利、蒙牛等知名食品制造企业在事件发生之前都进行了大量的社会捐赠或参与公益事件,一些组织开展的社会责任评比活动也往往以捐款数额作为首要甚至是唯一指标。Drumwright[11]指出,企业在从事社会责任活动时,如果希望得到消费者回报,其所从事的社会责任活动必须与营销的目标群体保持高度的一致。针对本文的结论,食品制造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应正确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以消费者为本,把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作为食品制造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同时,处理好食品安全、慈善活动等不同维度的社会责任的关系,在做好基本的社会责任———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可以开展更高层次、更广泛层面的社会责任,包括积极开展慈善捐助、热心公益事业等,而不应该本末倒置,无视食品安全,盲目地开展慈善捐赠活动。同时,从行业的角度,食品制造业应建立相应的具体标准或衡量指标来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优劣判别。目前,我国的纺织业已建立了专门的、有针对性的“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食品制造业也有必要立足于国内食品制造业行业特点和现状,构建食品制造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以客观评价食品制造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引导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可持续的竞争力。#p#分页标题#e#

篇2

【关键词】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培养

众所周知,电力行业是个投资密集型行业,随着电力投资规模日益加大,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作用也日益突显。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工程造价专业从原来的土建类专业分离出来成为了横跨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学科交叉型专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对电力工程造价人员而言,必须是一个既懂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又懂工程经济、工程管理和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1 电力施工企业的特点

电力施工企业的建设项目一般包括建筑、送电和变电施工、调试等,具有自己独特的行业特点。

1.1 作业过程复杂,对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要求较高

电力施工企业的建设项目大多数在露天进行,施工活动范围大而分散,人员流动性大,连续高强度作业,休息环境差,控制难度较大,容易出现违章作业和安全隐患。因此,对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安全意识、意志力都具有较高的要求。

1.2 资金流充裕,容易忽视成本控制

要想获得较好的效益,企业必须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这是企业能够长期发展的最根本措施。电力施工企业主要承担电厂基础工程的建筑、安装、运行调试和检测检修,其本身施工环节复杂、工作量大、工程造价高。电力企业因为其自身企业的一些优势,如国家的扶持、金融企业的倾斜政策等,资金流充裕,往往造成大手大脚的习惯,容易忽视成本控制,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手段,工程造价不断上涨,企业运行成本也随之提高,使电力施工企业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电力工程造价人才,做好成本控制,是电力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

1.3 必须做好施工组织与工程预算

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造价都属于工程管理的范畴,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工程造价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确定,施工组织设计通过工程造价的测算得到进一步优化。

一是,从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看,工程造价的编制必须以前者作为重要基础。

二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必须以工程造价为依据,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来论证其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使施工组织设计不断得到优化。

三要,提高工程造价编制人员的水平,使工程造价的编制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能够同步进行,达到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

2 电力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人才的基本要求

2.1 岗位分析

根据调查,目前电力企业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开放的主要职业岗位主要有工程预结算、工程管理、招投标、资料管理等。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如下:

(1)造价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为:编制工程预结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资料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为:编写施工方案、绘制图纸、协助编写投标书、资料的分发和收集整理;

(2)施工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为:深入施工现场,协助搞好施工监理,复核工程量,提供施工现场所需材料规格、型号和到场日期,做好现场材料的验收签证和管理,及时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和工程量签证,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工程的资料收集、保管和归档,对现场施工的进度和成本负有重要责任;

(3)监理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为:在专业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检查承包单位的人力、材料、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做记录;复核从施工单位获取的计量数据并签署原始凭证;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对总包及施工单位工艺进行检查及记录,对质量检查及记录;对结构主体质量进行旁站监督,并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告和做好简历日志及有关监理记录。

2.2 位要求

为了使电力施工企业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十分必要。这项工作需要依靠靠素质的工程造价人才来完成。从实际经验来看,为适应电力施工企业的需要,对工程造价人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要求。

(1)具有扎实、广泛的专业技术知识。一是,工程项目基本知识,如综合工业技术与建筑技术、建筑制图与识图、电力企业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现行的各类计价依据;二是,相关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项目投资管理、工程概算和工程造价管理、市场与价格、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2)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良好的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想成就一定的事业,就离不开良好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感、道德态度、道德良知、道德意志、道德责任、道德理想的帮助和支持。

(3)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计算机应用和信息管理知识等

(4)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 高职院校电力工程造价人才培养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目前电力企业对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重点在两方面:一是高素质;二是复合型。高素质,既包括专业素质(专业理论基础、专业技能知识),又包括基本素质(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复合型,即懂施工、会预算、能管理。引进复合型人才,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还可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因此,企业特别是优秀的大型企业对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复合型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围绕这两个重点,高职院校应在电力工程造价人才培养上做相应的相应的调整与改革。

3.1 构建电力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目标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电力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文化培养同时,强调以知识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才能避免盲目拔高或技能滞后,培养具有鲜明电力特色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3.2 重视职业通用能力课程的优化

专业基础知识是建筑行业各专业的职业通用能力知识,是为学习本专业而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是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前必需掌握和学习的课程。课程包括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结构基础与(下转第71页)(上接第116页)识图、建筑与装饰材料、施工工艺、建筑法规等课程。与原课程设置相比,删除了应用数学、电力生产概论这两门课,将其放在素质拓展模块相关课程教学内容里。

3.3 提升职业特定能力的培养

职业特定能力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职业特定能力模块课程为学生以后工作提供主要知识及技能的课程。课程包括建筑与装饰工程清单计价、建筑水暖电安装工程计价、电力建设各专业工程计价、算量软件应用、计价软件应用等课程。与别的高职院校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方案相比,增加了变电、配电工程计价课程。职业特定能力课程对学生今后就业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模块课程设置主要考虑工程造价人员的技能要求,注重知识的掌握和实践。

3.4 培养学生兼具“其他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虽然电力企业工程造价人员之间不同的职业岗位分工清晰,但是各岗位需要的人员基本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是一样的,除了必须的专业技能之外,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和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是各岗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经验表明,企业更青睐复合型人才,那些综合素质高,能够同时拥有多方面技能,理论基础扎实,加之实践能力较强,对相关行业有一定了解的电力工程造价毕业生更具竞争优势。

可见,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无论是在技术、经济,还是管理上,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会预算,还要懂施工,懂经济,懂管理,懂建筑法律法规等。高职院校在电力工程造价人才培养中,必须多措并举,在实践中完善培养体制,创新培养路径,使毕业生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和岗位的需求。

【参考资料】

篇3

[关键词] 制造业;财务管理;思考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8. 015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8- 0022- 02

1 制造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主要就业渠道之一,也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同时,由于资金的循环过程是企业生产过程的体现,加强该过程的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决策的准确性。而财务管理对企业资产各种形态变化的价值管理贯穿于整个资金循环的过程中,因此财务管理在制造业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另外,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能上,它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始终引导着企业生产经营的种种方面,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最有力的支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最后,财务管理还作为一种风险管理活动,贯穿于制造业企业生产全过程。众所周知,风险存在于企业的内部经营活动和外部市场中,为了避免以及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需要通过合适的财务管理活动来采取合理的措施规避风险。

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对于制造业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要促使制造业良好的发展,加强财务管理刻不容缓。而制造业财务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制造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是目前制造型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制造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制造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对策。

2 制造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资金管控不力

制造业企业目前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并且由于制造业的生产特性,其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现金来维持生产,而有些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周期较长,这就导致了企业手中掌控的现金也越来越多,资金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加大对制造业企业资金的管控力度,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制造企业并没有充分建立起完善的企业资金控制制度,企业资金的管控问题也就日益突出。以制造业为例:随着企业业务的增长,企业拥有现金量增多,但是企业现金的管控力度并没有随着现金拥有量的增多而加强,资金的管控执行力度不够。目前很多企业在销售的时候采取的是赊销的方式,资金的管控力度不强就导致了很多赊销的应收账款没能及时地回收,会给企业造成现金短缺的隐患。另一方面,受大环境影响,我国制造业企业目前发展迅速,很多企业开始投资的步伐也在加快,投资决策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也比较普遍,部分企业对基础设施、设备、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投入管理不到位,由于投资不科学导致的企业经济损失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2.2 财务管理中预算意识薄弱

财务管理活动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主要是对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在事前进行良好的规划,通过一系列控制手段来指导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计划,并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动态地修正最初的计划,以达到计划目标的完整实现。但是由于目前制造业企业财务人员没能充分认识预算工作的重要性,预算管理在企业中施行得并不普遍,严重影响了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在我国,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对预算工作认识比较片面,很多制造企业认为预算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预算仅仅是对财务数据的汇总计算,由于认识片面,生产部门等其他部门很少参与预算的编制,致使预算的数据并不能反映企业整体信息,企业管理者不能获取准确的信息,难以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②预算目标不明确。一些制造企业忽略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片面强调高速发展,致使预算成为一种空想,无法真正保障企业当前生产经营发展需要;或者企业编制预算过于重视短期目标而缺乏长期考虑,致使短期目标与长期发展不相符。③预算编制机制不健全。在企业中普遍存在重编制轻执行的情况,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没能对预算结果及时地进行修正。

2.3 企业财务监督制度不健全

财务监督指的是一系列的方法对企业的整个财务活动及其效益进行监督的一种活动。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财务监督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目前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财务监督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财务监督不到位,企业普遍忽略了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这种普遍上的认识也就导致了财务在对企业的监督过程中很难发挥有效的作用,财务监督不到位。另外,我国制造业企业财务监督体制也不健全,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部分的财务监督制度,但是只限于报销费用和审批等基本方面,没有建立起一个健全财务监督体制。在许多关键部门没有形成严格监督程序,致使企业效益水平严重下降。企业很多部门对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误解,没有建立起规范的操作程序,财务监督作用发挥不力。同时企业对于财务监督的执行力度尚还不够,许多领导者对监督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监督者的风险意识也不强。财务监督并不是仅仅依靠财务部门的努力就能够完成的,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监督是由财务部门单打独斗来完成的,而由于缺乏适当的授权使得财务部门在对企业财务监督的过程中障碍重重,对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且予以解决。

3 改进制造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对策

3.1 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体系,加强资金的管控力度

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资金是企业的命脉,制造型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就是对资金的管理。对此,①制造型企业的领导者应该在当前全新的经济环境形势下,强化现金管控的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现金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重视资金管理的长期增值性与短期计划需要的相结合。根据生产、投资需要来制定资金的筹资计划,做好资金预测应对资金缺口的难题,确保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与偿债能力。②建立起全面的现金流控制体系,保证资金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与制度化,包括日常生产经营的资金需要计划、编制日常的现金流结算表和建立起现金流预警系统,在现金流转的各个环节实施控制,保证现金在企业内部顺畅流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闲置和浪费。中石油下属的青岛公司通过加强企业资金的预算管理,加强资金的风险控制,减少了应收账款坏账的比例,同时利用金融工具等一系列手段增加了企业闲置资金的盈利能力,从预算、风险和盈利3个方面加强了企业资金的管控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企业带来较大的收益。

3.2 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

首先,制造型企业要充分认识全面预算的重要作用,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尤其对重点环节应该着重加强预算。另一方面企业的各个部门也要认识预算管理的重大意义,积极协调各个部门参加预算管理工作,确保生产经营过程中每个环节能够相互衔接。其次,要明确正确的预算目标,制造企业在确定预算目标时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避免眼高手低或是目标定制过低,阻碍企业发展,确保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最大化。最后要加大预算的执行力度,改变重编制轻执行的理念,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动态地保证企业的预算目标保质保量的完成。中冶海外工程有限公司根据其自身的战略规划以及对管理目标的需求分析,形成了一套包含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形成预算目标下达、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生效、预算调整、预算执行控制、预算差异分析、预算考评等完整的一个闭环系统,真正实现事前控制、规范控制、全面控制、自我控制的预算体系,促进管理更加规范和提高了工作效率。

3.3 加强企业财务监督制度的建设

要发挥财务监督在制造企业中的作用,首先要健全财务监督法规的建设。目前对财务监督种种的理解误区就是源于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财务监督进行界定与规范。①建立健全的财务监督法规,从立法上明确财务监督的重要性,端正以往人们的思想,对于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有了完善财务监督法规的支撑,才使得加强财务监督建设有法可依,可更好地促进财务监督作用的发挥。②在内部要健全企业的财务监督体制。要想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首要的是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促使财务监督工作更加标准化、合理化和程序化。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程序,定期对财务监督制度的建设以及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③要内外部监督相结合。一个良好的财务监督体制不仅仅是只包括内部监督体制,同时也需纳入外部监督体制。内部财务监督有时候无法保持独立客观的监督视角,引入外部监督体制,其在监督的过程中更能保持一种客观独立的视角,可以作为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一种补充。通过外部监督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企业资产的完整,保证财务监督职能的发挥。

主要参考文献

[1]屠伟明.我国制造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2012(4).

篇4

关键词:生产业;制造业;耦合机理

一、 引言

生产业是指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人力资本和高成长性等特点,贯穿于生产过程上游、中游、下游各个环节,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有很强的关联效应的一种产业。

辽宁省生产业具有价值创造潜力大、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突出优势,从而使得其能够高速发展,在迅速发展的生产业的竞争下,辽宁省传统制造业被迫提高相应的竞争实力。相应的,传统制造业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又不断带动辽宁省生产业的发展步伐。因此,辽宁省生产业和制造业之间相互融合与协调发展必将是经济进程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对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的研究,分析得出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机理,并提出促进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相互融合的对策建议。

二、 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机理分析

(一)基于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机理分析。较高的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制造业提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技术利于提升制造业创新绩效,增强制造业对技术的需求,使生产业和制造业进入良性耦合和循环轨迹中。

(二)基于生产业知识管理能力的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机理分析。较高的生产业知识管理能力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知识流,将获取知识嵌入到制造业生产流程和技术创新中,利于双方的良性耦合互动。

(三)基于生产业知识异质性的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机理分析。生产服务业知识异质性促进生产业知识差异化和非同质化,异质化知识满足制造业对知识的多样化需求,促使双方在高层次和多样化的领域进行耦合互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螺旋上升地促进各行为主体的运作绩效。

(四)基于制造业资源拼凑的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机理分析。基于资源基础观的核心逻辑及运作脉络,资源拼凑解决了生产业运作过程中需求的资源种类,满足生产业的多样化资源需求,用稀缺性的资源进行交换沟通与协同合作,形成具有信任属性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双方长期的耦合互动。

(五)基于制造业吸收能力的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机理分析。较高的吸收能力便于制造业充分吸收辽宁省生产业为制造业传递和释放的知识,用知识带动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双方的耦合互动。

(六)基于制造业企业模仿创新的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机理分析。制造业企业模仿创新能力越强,越能激发制造业学习意愿,增强制造业开展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学习角度,促进双方的良性耦合互动。

三、 促进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互动的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耦合环境

辽宁省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应进一步认识到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互动发展的重要性,尽快出台有关的促进两大产业相互耦合发展的政策和制度,营造良好的适合本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互动的环境,从而转变辽宁省宏观经济发展模式,增强本省经济发展竞争力。

(二)增大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

辽宁省应加快对先进信息技术技术应用,加速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与生产业中的全面普及,进而推动金融、商务、技术交易、物流等生产业的信息化建设,促进制造业与生产业的互动发展。

(三)加强生产要素的积累与投入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生产要素的积累和投入,对促进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机理的研究,汇总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的内在深层次机理及耦合媒介渠道,结合辽宁省生产业与制造业耦合现状及耦合存在的问题,根据耦合机理提出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对促进辽宁省生产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快速高效耦合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书瀚 张瑞 刘立霞.中国生产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0(06).

[2] 李进才.江苏省生产业与制造业的灰色关联分析[J].产业研究,2012(06).

[3] 张振刚 陈志明 胡琪玲.生产业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5,35(01).

[4] 罗建强 赵艳萍.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间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J].技术经济,2012(02).

[5] 范况生.河南农业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0(12):234-236.

[6] 陈建军 陈菁菁.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1(06).

[7] 高觉民 李晓慧.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6).

篇5

关键词:工业互联网 制造业 机遇挑战 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91-03

对未来制造业,发达工业国家都提出了各自的愿景。美国利用互联网优势,让互联网吞并制造业;德国基于制造业根基,让制造业互联网化;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基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拥抱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并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必将开创制造业发展的新思维。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我国制造业现状,研究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从而为转型升级,逐步跻身世界先进制造业大国行列奠定基础,就显得十分重要且有现实意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工业互联网涵义及特点

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向工业领域深度渗透的产物,是以支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主要功能的互联网平台。其本质是互联网渗透并打通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和生产线设备,将实体生产设备、物料、产品、人等相互连接,实现企业内外部生产、运营、管理等环节的互联互通及数字信息的采集、传输、集成、共享和分析,从而提升效率和决策水平、降低成本,并推动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品等的蓬勃发展。

概括起来,工业互联网具有三个特点:(1)实现机器、数据和人的融合;(2)实现数据价值的技术集成;(3)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巨型复杂制造生态系统。

(二)研究工业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持续提升。随着工业互联网在企业中的应用从营销、服务端向设计、制造端深度扩散,工业互联网不断突破价值传递的平台媒介角色,逐渐转变为价值创造的重要工具,促进价值链的优化提升和体系重构。

一方面,工业互联网打通了全产业链环节,加速各环节数据纵向流动和交互,通过对数据深层次分析,实现机器设备的智能运转和远程操控,为企业创新生产方式、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能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搭建起企业与用户、利益相关者无缝对接的平台,拉近了制造端和服务端的距离,为企业基于用户需求设计生产、无缝隙传递服务提供了支撑,推动服务型制造快速发展。

2.工业互联网为不同企业搭建了信息共享与集成平台,使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现和动态调整合作对象,整合企业间优势资源,在产业链不同环节实现企业从个体生产向协同创新方向转变。

一是制造企业以品牌为核心,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上下游优势供应链资源,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扁平化管理,推动制造产业链向两端不断延伸。

二是制造企业以技术创新为引导,通过工业互联网开放平台吸纳政府、科研、创客等资源,建立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突破创新中的孤岛局限,实现创新主体、创新各环节有机互动,为促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三是信息服务企业以提供制造服务为核心,通过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将软硬件、企业、专家、知识、技术等各类制造资源虚拟化,在统一、集中的智能管理和运营基础上开展面向制造企业用户的、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云制造服务。

二、工业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一是网络强国战略的部署为发展工业互联网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服务支撑。我国是制造业第一大国,同时也是互联网第二强国,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具有坚实的市场主体、技术和产业基础。制造业在保持总量第一的前提下,向高端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为融合应用的开展提供了市场。

二是工业领域互联网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发展工业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近几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国内互联网正从企业销售、交易服务向研发设计、产品生产、装备制造、能源供给全面渗透。众多新兴业态和服务模式快速涌现,给传统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开辟了工业互联网自主创新发展的新空间。

三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为发展工业互联网提供了历史性战略机遇。当前,我国工业发展正面临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以更低成本吸引国际产业的双重挤压,人口红利窗口逐渐关闭和严峻的资源、能源、环境压力等问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有利于加快创新步伐、化解产能过剩、平衡投资消费,将更多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在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新形势下,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所发挥重要作用日渐显现,为工业互联网的全面发展带来更广阔的机遇,工业互联网的关键作用和战略地位必将进一步凸显。

(二)挑战

一是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发展需要一定的过渡期,目前侧重消费服务的互联网暂难满足工业生产性需求。当前,我国互联网服务侧重消费端,对个人用户市场的开拓比较得心应手,而对工业企业市场缺乏相应的技术与服务能力。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基因和工业生产体系之间存在差异。互联网创新强调开放、共享,而工业生产体系ξ榷ê桶踩性要求更为严苛,两者特性与体系难以契合,表现为现阶段互联网与工业融合主要集中在下游销售和上游设计等环节,鲜少直接发生于生产过程。

二是工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缺乏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供需双方存在认识差异。因行业差异与专业壁垒的影响,作为供需双方的工业企业和互联网服务企业对互联网认识存在不同。一些工业企业或对互联网创新理解不够,缺乏开放共享的精神和自我变革的勇气,或对互联网思维认识盲目,迷失于各种似是而非的概念。而一些互联网企业对工业领域创新需求的理解和挖掘也不到位,或固步于消费者端琢磨“眼球经济”,或因缺乏对工业生产的足够认识而“不接地气”。既了解工业又熟悉互联网的融合性人才缺乏,也构成了障碍。

三是工业互联网服务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缺少一批引领全球的工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服务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国际化程度较低。为工业领域提供互联网服务的企业多属中小企业,虽然创新意识很强,但服务层级和技术含量参差不齐。一些专业服务集中于中低端市场,缺乏高端服务、个性化服务和复合型服务,使得工业创新发展产生的很多新兴互联网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四是支撑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标准不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缺乏统一标准。如何在保证高度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将既有生产运营、管理体系更好的与互联网结合,是传统企业互联网化转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此外,工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融合性产品或服务,相应的标准体系目前在行业上下游间暂未统一,接口困难,各方自行推动的标准建设带来较高的重复建设成本,相关的政策法律也有所缺失。

三、工业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实现自我发展的战略选择

当前,全球制造业格局正处在深刻变化之中。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汇,我们要充分把握“工业互联网”与“工业4.0”给全球制造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推动中国制造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第一,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美国推进“工业互联网”基于其强大的信息技术产业,德国“工业4.0”的实施则基于其全球领先的制造技术水平,中国要将智能制造作为未来的制高点、主攻方向、突破口,加快部署和利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即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带动工业2.0、工业3.0、工业4.0并行推进,力争实现战略性重点突破、重点跨越。

第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引擎,是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不竭动力。美国与德国在发展制造业的战略行动计划都将创新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我国要进一步优化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建立和完善全国制造业创新网络,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弥补基础研究和产业化中间环节缺失造成的创新效益外溢,形成政、产、学、研、用、金的有C创新组合体,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强化智能制造基础。智能装备是制造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载体,工业软件直接决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进程和先进制造业的水平。我国要加快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端装备和工业软件的核心关键技术,强化智能制造网络信息平台、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智能制造发展基础。

第四,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人才建设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无论是“工业互联网”的相关报告还是“工业4.0”的实施建议都强调人才的重要性。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普遍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难以适应制造强国建设要求。要改变目前工科教育理科化的倾向,加强高等工科学校学生实践环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各层次(从领军人才到高级技工)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特别是第一线技能人员的培养。

第五,加强制造业国际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推动制造业资源、技术、人才的全球性配置。中国制造业正在转型升级,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转移,从提供廉价产品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引领行业发展转变。中国制造由大到强必须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理念,推动中国制造产能走出去,在国际合作中实现共赢发展。

参考文献:

[1] 纪成君,陈迪.“中国制造2025”深入推进的路径设计研究――基于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6,02:50-55

[2] 丛力群.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业的生存之道[J].上海信息化,2016,07:18-22

[3] 高婴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持续提升[N].中国证券报,2015-08-17A13

篇6

关键词:制造业;服务密集型制造业;对外贸易政策;贸易摩擦

中图分类号:F4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4-0111-05

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认识到制造业对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和就业的重要作用。因此,开始把重振制造业作为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美国自2009年以来,采取一系列措施重振制造业,以期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既改变美国的产业、经济、社会结构,解决美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境,又再次占据世界技术创新的制高点,继续保持美国对世界经济和技术的强大领导力。

一、美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制造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制造业与美国经济的繁荣、创新、强大紧密相连。2010年制造业占美国GDP的11.7%,制造业就业人数占美国就业总人数的9.1%。由于制造业需求的中间产品或服务直接影响农业、建筑业、运输和仓储业,制造业也间接为这些产业创造了就业机会。制造业是美国创新的源泉,美国的研发活动一直与制造业紧密联系,大部分美国私人企业研发活动都在制造业开展。

(一)美国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实力

1 美国制造业规模和比重居世界前列。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2010年美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产值为1.8万亿美元,中国为第二,日本为第三(见图1)。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也是最高的(见图2)。美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从20世纪80年代的近1/3下降至现在的1/5。1993~2010年,日本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从22%下降为10%,德国从10%下降为6%。而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崛起使中国制造业占全球的份额快速上升,这也是导致发达国家制造业占全球份额减少的重要原因。但是,美国制造业占据的比重仍最高。

2 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较高。尽管制造业占美国GDP比重不断下降,但2000~2010年美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长11%,该增长率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增长率。从图3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最高,从美国的增长率看,美国制造业还在继续发展,比德国要高。

3 制造业是美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2007—2009年,美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中的34.6%进入制造业。同期,意大利、英国、法国、日本、德国和韩国分别为21.1%、18%、11.4%、11.4%、10%和10%。该数据反映了外国资本对美国制造业的信心。

4 “服务密集型”是美国制造业的显著特点。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美国制造业增加值中服务业的增加值所占之比重为全球最高。这反映了美国服务业的发达,也反映了美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高度融合。在美国制造业内部从事服务业的岗位人数众多,美国制造业内部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全球最高。美国制造业的“服务密集型”特点表明美国制造业增加值中非物质属性的比重很高。也就是在美国制造业增加值中更多的是由于设计、创新而产生的知识产权增加值,或者是美国制造业的增加值中更多的是法律、会计、广告等服务业领域产生的增加值。

5 高科技产业占制造业的比重最高。OECD把制药业、办公设备制造、无线电和电视机设备制造、电信设备制造、医疗和光学设备制造、精密仪器设备制造、航空航天制造等产业归入高科技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都基于大量的研发投入。按照这一标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一直上升。从这点看,美国制造业更侧重质的提升。2012年3月,美国智库威尔逊中心的《全球先进制造业趋势报告》表明,美国研发投资量仍居世界第一,其中3/4投向制造业,在航天、医药、军工等领域竞争优势突出,在合成生物、先进材料和快速成型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领域优势明显。美国有可能出现以无线网络技术全覆盖、云计算大量运用和智能制造大规模发展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

(二)美国制造业在整体经济中相对衰落

虽然总体上看美国制造业实力依然较强,但在其经济中则相对衰落,这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下降,制造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下降。但必须指出,制造业在发达国家都是相对衰退的。

1.制造业占美国GDP的比重下降。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0年制造业占美国GDP的比重为12.4%,该比重相对于英国和法国而言要高,但比日本、德国、韩国和中国要低。制造业占中国GDP的比重为29.6%。可见,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下降,但这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转变的普遍性规律。该比重只说明制造业的“量”,不能反映制造业的“质”。

2 制造业就业人数不断下降。2000~2010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1/3。制造业就业人数的不断下降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向服务业转移,必然伴随制造业就业人数的不断下降。事实上,发达国家制造业就业人数的工作时间也在不断减少。

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和工作时间的减少反映了制造业对劳动需求的下降。原因有二:第一,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美国制造业劳动需求下降。2000—2010年,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高于加拿大、日本和欧洲国家,但不如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1987~2010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3.4%。2012年12月,美国劳工部的最新数据表明,2012年第三季度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按年率计算环比上升2.9%。第二,海外制造业低工资的成本优势使美国低端制造业向海外转移。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是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美国制造业内部只有不到40%的工人直接从事生产活动,也就是说,大多数美国制造业从业人员从事的是与制造业相关的服务性工作。在美国制造业内部,设备制造和航空航天制造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最快,而制造业中流水线作业转移到了海外,使美国制造业能维持劳动生产率的高水平。

二、美国重振制造业的措施及成效

近年来,美国认识到虽然服务业会更快发展,但绝不意味着制造业不发展,制造业依然是一国经济的坚实基础。所以,美国出台一系列鼓励制造业发展的政策。2009年,美国提出了重振制造业的战略计划。目的是改变美国经济过度依赖金融创新和债务的格局,推动经济结构转变,为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基础。第一,2009年12月,公布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提出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从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研发三大要素方面为制造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发挥制造业和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社区集聚和创新,为大型制造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打开国外市场,为制造业产品创造更大规模的需求;改善制造业的税收、金融等商业环境。第二,2010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制造业促进法案》,对本土制造业所需的原材料进口削减关税,对投资在本土的美国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在制造业各部门中,重点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第三,2012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该计划旨在实现五大目标:加快中小企业投资,提高劳动力技能,建立健全伙伴关系,调整优化政府投资,加大研发投资力度。从发展趋势看,美国制造业的重振不是数量上的扩张,而是产业结构的改变,更多的是“质”的提升。

美国重振制造业的措施产生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第一,制造业增长业绩突出。从2009年6月美国提出重振制造业战略以来,美国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达5.7%,2010年全美工厂的实际产出增长率为6.4%,2011年为3.7%。第二,作为制造业主要代表的汽车工业已经复苏。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一度陷入困境,通用汽车甚至走到破产的边缘。现在通过政府的救助,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业绩良好,2011年通用汽车的销售量为世界第一,福特汽车正在建造新工厂,2011年克莱斯勒的销售业绩是近几年最好的。第三,反映美国制造业变动的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一直高于荣枯线。2012年6月,美国制造业活动已连续34个月扩张。分行业看,在18个制造业中,2012年5月份有13个行业实现扩张。第四,美国制造业出现向国内转移的迹象。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美国企业开始从海外撤回投资转向国内。如,福特汽车公司和卡特彼勒汽车公司都宣布了增加本土投资的计划,准备增加本土的员工数量而减少在日本、墨西哥和中国的员工数量。

美国制造业重振对美国经济的直接贡献在于:第一,增加就业。过去20年,由于自动化和新兴国家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一直下降。2000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员为1710万,2001年以后制造业就业人数一直处于下降态势。美国制造业的重振直接带动了就业人数的增加。从2010年以来,制造业新增岗位40万个。2013年1月4日美国劳工部的就业数据指出,2012年美国工厂的新增就业人数为18万人。当然,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的增加也反映了制造业重振为美国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第二,增加出口。美国制造业的发展是美国对外货物贸易出口的基础。2010年美国对外货物出口为1.3万亿美元,2011年增加到1.5万亿美元,增长率为16%。2012年1~10月,美国对外货物出口为1.3万亿美元。2011年对外货物出口增加的产品主要是精炼石油、民用航空飞机、发动机和设备、汽车。美国的一系列影响重振制造业的政策充分发挥作用,将继续对美国产品出口起到积极作用。

三、美国制造业重振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

在我国制造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美国制造业的重振对中国制造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美国制造业的重振对中国制造业形成了挑战:第一,美国政府支持制造业重振时正处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时期,这为中国制造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我国的低劳动成本优势已逐渐消失,人均工资以每年17%的速度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中美之间的工资成本差异正迅速收窄。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带动制造业回归美国,美国制造业重振可能会导致美国部分中高端制造企业回流,增加我国制造业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的难度,我国世界工厂地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第二,有可能使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在振兴美国制造业的背景下,2012年1月美国商务部在其《美国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报告中,明确提出通过贸易政策支持美国制造业的振兴。美国一方面利用自由贸易协定和其他措施为美国产品打开市场,另一方面加强实施现有的贸易规则,寻求公平贸易。而所谓公平贸易,往往就是以反倾销和反补贴手段去抵消美国产品可能受到的不利影响。美国通过实施对外贸易政策,一方面要打开进入中国的市场,另一方面对中国产品进入美国设置障碍。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措施是美国制造业重振期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一个典型案例。2011年10月,美国太阳能制造联合会牵头向美国政府提交中国光伏产品损害美国同类产业的指控,要求对中国产品实施惩罚性关税。美国政府运用对外贸易政策工具打压了中国光伏产业,使中国许多光伏企业陷入困境。类似的案例还有美国对中国风能产品的贸易限制,对中国华为、中兴、三一等企业的投资限制。这都是通过打压中国制造业来为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开辟通道。

篇7

关键词:物流业;制造业;联动;互联网+;价值创造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an promot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lso can support manufacturing advanced manufacturing modes.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lower cost and improve efficiency of logistics industry. Nowadays“internet+”provides a new opportunity and motivation for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internet+”and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these industries' linkage, the paper illuminates the ways of“internet+”to drive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create valuation from the logistics service capability, manufacturing factors,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industrie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logistics industry; manufacturing; linkage; internet+; value creation

0 引 言

21世纪,制造业的发展更加重视高科技的应用,以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柔性制造为代表的全球一体化网络制造模式己经形成制造企业一批先进的制造模式,其目的是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世界的制造工厂,中国要想通过制造业提升制造水平,获取更多利润,必须改变其制造模式。开展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可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制造业先进的制造模式,同时为物流业降本增效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而“互联网+”是为了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谋求新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渐进性改造和颠覆性改造为传统产业的发展和新产业的产生提供了新的机遇,未来智能城市、智能工厂、智能运营等的出现会使中国更加智能化、互联化。“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的深度融合可以驱动物流业和制造业深层次联动,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必经之路。

本文在对“互联网+”的内涵和两业联动的现状描述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物流服务能力、制造业因素、两业之间关系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论述“互联网+”驱动两业联动的价值创造的机理。

1 “互联网+”的实施背景和内涵

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智能手机、智能芯片等的应用表明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正风起云涌,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应用于各个产业。随着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对新兴产业的推动,促进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产生;跨界、众筹、众包、协同设计、个性定制等新的思维模式的产生;基于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社交网络等互联网经济体形成的产业价值链体系的产生。

2016年4月主席也明确提出互联网在我国经济新常态推动方面会大有作为。在新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等的背景推动下我国政府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所谓“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与深度融合的过程[1]。“互联网+”为上下游协作产业之间以最低成本交换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等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互联网+”不仅以促进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通过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和新的增长点为重点,还是与国际经济发展的接轨,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及《网络空间国际战略》、英国的《信息经济战略2013》等一系列行动计划和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也是与互联网有关的规划。截止“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左右,在“互联网+”的带动下,2016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27个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收入达8.6万亿元,说明“互联网+”会为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2 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两业联动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进步逐步弱化了传统制造业与生产业之间的界限,两者呈现出逐渐融合的发展趋势。物流业是生产业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产业链上与制造业相互支持互补的关系,使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深层次联动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两业联动的研究也表明两业联动是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的必然选择。沈文装(2014)初步定义了两业联动的关系,认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为获取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共同制定物流解决方案,并通过各种协议或契约而结成的一定时期内的相互信任、信息共享、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合作关系[2]。

为了更直观地分析物流I和制造业的联动关系,本文将通过投入产出法计算两业之间的融合系数,将两业之间的关系初步数据化。融合系数计算指标设计如表1所示:

根据1987-2012年的我国投入产出有关数据,计算出的各指标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数据可以分析得到以下几点:

(1)最近20多年以来物流业和制造业间的融合系数都不大,且一直处于波动状态,没有明确的发展走向,说明两业联动只是处于一种初级阶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促进;

(2)1987~2012年间我国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投入率明显有一个快速上升期,然后又波动回落,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初期对制造业的消耗会逐步增加,随后会逐渐减少;

(3)1987~2012年我国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指标明显大于其他几个指标,主要与产业规模的大小也相关,指标GM较大GL较小也说明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占比较大而物流业占比较小;

(4)FM和GL、GM和FL发展趋势几乎一致,说明FM和GL、GM和FL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数量关系。

2.2 两业联动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现状分析和与国外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情况比较,大部分学者主要提出以下我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1)制造企业观念过于陈旧,对物流外包认识不足[3-4];

(2)物流企业服务水平不高[2];

(3)制造业与物流业缺乏沟通,信息流通和运作衔接不畅,构成供需矛盾[2,4];

(4)物流业与制造业利益分配不平衡,联动关系不深入,存在信任危机;

(5)不具备完好的联动环境(如信任机制、物流业服务统一的标准体系等)[5] ;

(6)物流业和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实力不等,导致两业无法在同一层面联动[6-7]。

从文献梳理中可分析出,目前学者们认为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缺乏沟通、信息不对称方面。主要观点是认为我国的制造业和物流业还是两个相隔离的行业,中间的通道并没有有效打通,导致的后果就是物流企业没有得到制造企业真正的需求意愿,而制造企业也不满意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物流业和制造业由于缺乏沟通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效率降低、问题频发,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水平不等这一问题的描述上,大部分学者都是认为制造业对物流业的带动作用更强。本文上述两业融合系数的计算也初步证明了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并不处于均衡状态,物流业更多的依赖制造业发展。

3 互联网+驱动两业联动价值创造的机理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层次不深入,存在多种问题,国家和学者也越来越重视发展两业联动。基于我国两业联动的现状问题和“互联网+”的应用,本文将从物流服务能力、制造业因素、两业之间关系和外部环境等影响两业联动的因素方面出发,讨论分析互联网驱动两业联动的价值创造的机理。

对于物流业和制造业多边联动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大部分学者都是从供应链层面进行研究的。Lori S. Cook 和Daniel R. Heiser[8](2011)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一整套供应链实践活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T检验和因子分析等,提出了信息共享、计划管理体系、信息技术、长期关系、分销网络设计和供应网络设计这六种影响因素对供应链绩效有提升作用。王强等(2012)[9]指出物流企业通过对供应链进行整合可以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总结出信任、依赖、承诺三个因素可以促进供应链整合并提高公司绩效。综上所述,结合前文分析的两业联动目前存在的问题,下面本文将从物流服务能力、制造业因素、两业之间关系、外部环境方面分析“互联网+”驱动的两业联动的价值创造机理。

(1)物流服务能力

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是基于制造业的物流需求而产生的,制造业将物流需求外包从而与物流企业产生了联系。物流服务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制造业物流需求外包的水平,物流服务能力低会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从而导致制造业物流服务外包水平低,降低了两业联动的水平。尤其进入“互联网+”时代,制造业的个性定制化生产模式的确立导致对物流服务要求更高。

物流服务需求和供给因具有碎片化和非计划性的特点难以实现匹配,互联网可实现物流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匹配和优化组合,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因而“互联网+”为物流服务提供商提供个性化服务创造了条件、获得更多利润创造了空间[10]。总的来说,宋华[11]、梁红波[12]和吉峰、张婷、巫凡[13]等大部分学者都一致认为通过“互联网+”驱动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能够创新物流服务模式、提升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物流服务水平。“互联网+”驱动的物流服务创新可以满足制造业高水平的物流需求,为两业联动中信息沟通不畅、物流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

(2)制造企业因素

制造企业的因素主要是指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认识,即制造企业的物流战略规划。前文也提到过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是制造业对物流外包的认识不足。制造业制定物流战略的出发点是降低总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从这一点出发制造企业基本有两种选择,一是制造企业自营物流;二是制造业企业比较注重核心产品,具备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这种企业比较倾向于物流外包,从而产生两业联动的关系。

互联网时代的跨界协作成为商业新常态,并且互联网时代的红利就是由连接和协同产生的,因此“互联网+”会引导制造企业外包其物流需求,推动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制造业和与其联动的物流企业处于同一个供应链的网络中,从供应链层面分析可以反映制造业选择与物流业联动的价值创造点。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在供应链层面的应用,目前绝大部分的学者都指出“互联网+”整合了供应链上的资源,包括信息和基础设施等各方面资源,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同时通过信息的获取与共享,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与服务,方便了供应链上的企业协同发展,优化供应链战略和网络,从而降低总成本。

(3)两业之间关系

基于关系的确立基础、发展过程将两业联动中形成的关系因素分为四个维度:信任、参与、共同目标和长期关系。

“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的应用使跨行业的信息共享平台得以建立,打破了行业壁垒,使物流业和制造业不再各自自成一体,平台方便了信息资源、知识资源、资金资源、设计和创意资源等的共享,使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更易于达成共同的目标,建立更深层次的信任。目前,业内还没有对物流服务建立一个统一标准,应用互联网技术支持的精益物流评估标准,可以提高运作流程标准化和缩小运作管理的差异化,方便物流企业上游的制造业企业评估物流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增强物流业与制造业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依赖程度,建立更深层次的信任和长期的合作关系,促进制造业在各个流通环节和更多增值服务方面与物流业更深层次的联动。

(4)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是政治、社会、经济和技术环境四大方面的总称,本文中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宏观政策和技术因素。国家政策会引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不同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同也会导致产业的发展水平不同。

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努力为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继“中国制造2025”提出促进制造业服务化和生产业发展以后,我国发改委又提出“互联网+流通”和“互联网+高效物流”等指导意见,意见中均指出鼓励物流企业要依托互联网向供应链上下游发展,推进物流与制造协同。作为国家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对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势必会产生积极影响,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满足制造业更柔性化的生产方式,引导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向智能化、互联网化发展。

“互联网+”在技术创新方面对两业联动的影响是最广泛的。互联网技术对两业联动的驱动通过生产技术设备、物流基础设施等实体技术设备的更新和软件系统的创新建立一个由新技术支撑的智慧化的供应链体系,制造业企业和物流业企业不仅建立自身内部的信息化系统,同时利用信息化系统和创新的供应链体系对整个供应链流程上流通的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等多要素进行高效的集成、筛选、分析、管理、生成和传递。Jung等学者的研究证明各个行业的企业只自己掌握原始数据是不足以产生价值的,只有跨部门的信息数据共享才能创造价值,而“互联网+”技术就是从这方面为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创造了价值[14]。

4 结 论

本文以“互联网+”为背景,描述并分析了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别从物流服务能力、制造业因素、两业之间的关系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驱动两业联动创造价值的机理。总的来说,“互联网+”为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满足制造业更柔性化的生产方式,引导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向智能化、互联网化发展;技术方面,“互联网+”创新驱动的信息化系统和创新的供应链体系会对整个供应链流程上流通的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等多要素进行高效的集成、筛选、分析、管理、生成和传递,实现共享的价值创造,为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带来新机遇。

参考文献:

[1] 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 电子政务,2015(6):4.

[2] 沈文装.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关系影响因素研究[D]. 杭州: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 贺团英,马天山. 关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思考[J]. 交通企业管理,2009(5):28-29.

[4] 周荛阳. 第四方物流破解“两业联动”之惑[J]. 中国储运,2012(3):101-103.

[5] 刘永亮. 基于产业细分的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营商环境研究[D]. 上海: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6] 彭本红,冯良清. 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机理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18-25.

[7] 程永伟. 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测度及影响研究――基于供需依赖性视角[J]. 中国经济问题,2013(1):62-71.

[8] Cook L S, Heiser D R, Sengupta K.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supply chain rol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chain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 2011,41(2):104-134.

[9] 王强,储昭P. 依赖、信任和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及其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3(12):133

-145.

[10] 李卫华. 借助“互联网+”战略的物流业发展策略研究[J]. ν饩贸,2015(9):74-75.

[11] 宋华. 新兴技术与“产业供应链+”――“互联网+”下的智慧供应链创新[J]. 人民论坛,2015(22):21-34.

[12] 梁红波. 大数据技术引领物流业智慧营销[J]. 中国流通经济,2015(2):85-89.

篇8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 竞合 问题

2009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拥有众多制造业品牌的美国、日本、德国等制造强国,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到世界总产值的五分之一,装备制造业在规模增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等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在卫星、海洋工程、重型机床等具有战略意义的制造业已具有较好的基础。随着产业发展产业不断的向纵向延伸和制造分工的细化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产品的匹配性、获得先进的管理模式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已成为弥补自身资源缺陷的必要手段。装备制造业企业之间竞合是促进产业结构型转变的关键,但作为与传统方式不同的企业关系,在竞合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装备制造业企业对竞合策略认识不足

装备制造业企业在面对共同市场、供货商、技术提供者时可以通过竞争获得较大的收益,也可能由于过度竞争产生两败俱伤的情况,有效的控制竞争程度,在竞争过程中从互补角度出发进行合作,从而降低单个企业成本,增强议价能力,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损失。价格战和渗透定价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增加市场份额的主要方式,而在国际贸易中东道国采用反倾销策略时,单个制造业企业在应对复杂的调查程序、高额的诉讼费用往往难以承受,在1995年到2005年对我国机电产品的反倾销案占到同类事件的六分之一,但我国企业应诉、胜诉比例很低,直接结果是在出口贸易中所有企业都有不同程度损失。这种情况在原材料供应、技术引进、替代品竞争中都有类似的情况。如何选择恰当的时机、方式与同行业竞争者共享资源应对危机,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决策者的经验明显不足。

二、促进企业竞合的相关产业发展缓慢

制造业企业在竞合过程中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寻找互补者,全球化的网络制造方式使互补者的可选范围比任何时候都要广泛,企业确定互补者耗费时间的增加可能会使企业错过竞合的最佳时机,装备制造业中介组织可以为企业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咨询公司可以提供相应的市场预测、项目评估、技术可行性报告,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专用技术交易平台也可称为企业寻求必须技术资源的手段。对于装备制造业企业在进行研发产品竞合时,资金支持能使企业较为顺利的进行项目开发。因此,中介组织、风险投资公司、咨询公司等共同构成了装备制造业企业竞合的相关产业。2009年我国制定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计划”,通过各级政府以税收优惠、增加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等方式提高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而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上明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难以通过市场化的生产服务业获得需要的资源。

三、协调企业竞合利益冲突的法规有待完善

装备制造业企业由于都力图从竞合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其规模差异、技术水平和管理差距都会使企业在竞合时产生冲突,冲突是竞合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在竞合开始时企业会形成对预期冲突的处理基本原则,这对于解决不引起合作破裂的冲突是十分有效的。在冲突导致竞合关系破裂时候,在竞合阶段取得的利益如果不能合理的划分就会导致旷日持久的争端,而这些争端会涉及生产制造、市场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如不能及时对冲突做出有效的处理则会消耗企业大量的资源用于解决悬而未决的利益分配问题。我国目前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主要针对企业作为独立竞争者时对企业行为的约束,随着装备制造业企业竞合范围的增加,缺乏竞合冲突的受理、调查、调解、仲裁及后续执行法律规定,会导致竞合中恶意背约事件比例增加,不利于整个产业竞争力提高。

四、没有形成成熟的竞合模式

对引进技术依赖度较高、产品同质性明显等是目前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装备制造业企业通过形成竞合契约增强创新能力,可以减少创新风险和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技术跨越式发展、市场需求的增加、政府战略性产业导向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引发装备制造业竞合。但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在竞合中还没有形成可以遵循的普遍认可的规律。这些竞合规律对于装备制造业企业利润有着直接的影响,主要包括:在技术引发的竞合中如何合理的分担创新成本,避免创新模仿者对创新企业利润消减;规范“技术—市场”导向竞合中过度价格竞争引发无序的市场行为;在“技术—市场—政府”导向竞合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高端装备制造业所采取的激励措施对企业竞合影响。装备制造业自身关联性高、企业间联系紧密,竞合过程涉及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缺乏成熟的竞合模式使管理者在决策中可能出现错误判断,导致装备制造业企业竞合风险增加。

参考文献:

[1]孙道军,叶红,王栋.不同竞合关系与企业创新选择互动演化研究[J].商业研究,2011,(10):45-49

[2]张定方.基于价值网的企业集群供应链竞合关系管理探究[J].学术交流,2010,(3)

篇9

2002年,本人承担了一项纵向课题,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物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成果作为指导当时中国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基础数据之一,被广泛引用。十多年过去了,情况如何呢?

众所周知,我国物流装备产业经历了过去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其变化是振奋人心的:到今天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物流装备企业,市场规模和从业人员增长10倍以上,整体来看已经迈上新的台阶。然而,回顾过去十多年来物流装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更多的亮点在流通领域,制造业企业的物流发展却相对缓慢。这是令人遗憾的。

对比2002年的研究成果,我们看到,制造业企业在进行物流升级改造时,自动化立体库仍然作为最重要的现代物流技术被广泛采用,而基于精益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的物流技术,包括适应各种生产模式的生产物流系统,如单元器具管理、工位管理、JIT管理等,除在少数行业。如汽车、卷烟企业得到应用外,其他企业很多还处于传统物流管理的模式之中。智能工厂,智慧物流则更是遥不可及。

相对来说,以联想、华为、海尔等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企业,物流的发展是与世界同步的,但他们更多的是受到了像DELL等外资企业的影响。

这种受外资企业影响深刻的现象,还发生在汽车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以德国大众为代表的欧洲企业,其先进高效的物流系统对现代企业物流做了很好的诠释。

当前在论述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时,居于主流的仍然是十多年前的观点:一是结构性问题,低端产能严重过剩,对外依存度高,自主开发能力弱;二是处于价值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贴牌生产,利润微薄;三是低产能,高污染,高能耗。这是中国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典型特征,我们在这条路上走了太长时间。

相对于传统制造业,备受推崇的现代制造业,则由于技术含量高,处于价值链的上游,占据了产业发展的核心地位。近几年热议的德国“工业4.0”,似乎给中国提了一个醒:低端制造业已经走到尽头了。于是,我们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宏伟目标:2025年迈人世界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整体达到制造强国中等水平,2050年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工业4.0”热的持续升温,似乎从根本上触动了中国政府和企业的神经,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成为共识。然而,对于所有宏大的目标如何实现,我们还不能过于乐观。因为中国制造业物流存在的诸多症结将影响我们前进的速度。

症结之一:对物流的作用认识不足

什么是“工业4.0”?德国人给出了三个核心: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慧物流。其中,物流在现代制造企业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在2002年前后,因为课题的缘故,本人曾经两次参观了SEW公司的德国工厂。负责接待的人每次都询问我是参观生产系统,还是参观物流系统?因为这是SEW对外的两个窗口,也是构成该企业的两大核心系统。这于我而言是非常震撼的,因为这是第一次强烈感受到物流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巨大作用。可是,我国的很多企业家到现在对物流还不能深刻认识。

今天,SEW位于中国苏州的生产厂也按照德国的模式进行建设,许多参观过该工厂的人给我介绍了他们的参观感受,同样是震撼。在中国,还没有一个企业如此重视生产物流。这种重视不是说企业在物流建设中投入多少钱,建设多少立体库,而是对物流在生产制造中的作用的深刻理解。

“工业4.0”是德国2013年提出的,其实他们早在数十年前就开始了实践。以SEW为例,在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德国工厂中,生产系统包括了毛坯粗加工、减速器壳体加工、自动喷涂等多达数百个工艺的加工和组装流程,其关键技术设备,包括铜与铸铁的焊接工艺、复杂曲面的组合加工,每年都在不断改善。一个典型事例是,我在第二次参观该企业时,看到三年前有6个生产流程的加工中心,已经组合成一个全自动的组合加工中心,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操作人员数量,而且加工质量和效率大幅度提升。讲解员也非常骄傲地给我介绍了这一点。SEW工厂的物流系统建设更是叹为观止:形式各异的7个自动化物流中心负责各生产环节的物流配合。其中,喷涂后的吊挂自动库和成品发运前的密集存储系统,据说是在1999年以前就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而我国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使用密集存储这一技术。

德国人是严谨的,对待生产物流也是如此。由于所有零部件及组装用的外购件均有唯一的编码,不仅解决了大规模定制产品的特殊性问题,如配色、机油加注等,同时信息化管理对于保证产品的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机油加注,不同地区的用户,加注的机油或许不同,数量也有差异,但由于采用数字化管理,所有生产线上的产品均统一编码,全自动控制,不存在加错和加多加少的问题。物流,在现代工厂中,已经参与到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环节之中,不仅仅只是物料供给和成品存储。

反观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对物流的认知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一高度,最多是在考虑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上。智慧物流的精髓,还远没有深入人心。

症结之二:对物流的技术认识不足

毋庸置疑,物流技术的应用关键在于其适应性,选择“合适的”物流技术和建设“合适的”物流系统是制造业企业物流系统建设的关键。当然这也适用于其他领域。

纵观我国物流装备技术的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但存在的问题仍然是非常多的,有的还非常突出,总体技术水平与欧洲和日本还有很大差距。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点:产品多样性不足,产品成熟度不够,产品标准化欠缺。

篇10

一、我国传统国际竞争优势——基于要素禀赋优势的低成本优势

(一)我国传统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要素市场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人为地进一步压低了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要素的成本,形成了低成本优势的国际竞争力。在劳动力市场,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的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从农村源源不断释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使得我国劳动力价格在过去30年保持着较低水平。而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户籍制度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则进一步压低了劳动力成本。在土地市场,由于政府拥有较大定价权,以低廉的价格提供土地往往成为地方政府吸引投资、发展本地经济的惯用手段。在原材料市场,为提高发展速度,地方政府往往采取自然资源无价、原材料低价的做法,忽视环境成本,形成原材料的低价优势。在资本市场,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长期较低的利率不是市场出清的均衡结果,而是政府利用低成本资金加大投资,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意愿体现。

(二)我国传统国际竞争优势难以为继

建立在要素禀赋基础上的成本优势无可厚非,这也正是“中国制造”行销全世界的原因所在,但人为的安排使要素市场的负向扭曲过度放大了这种成本优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内外环境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建立在低成本上的国际竞争力正面临着诸多挑战,一味固守将可能失去竞争优势。

一是生产要素成本全面上升。近年来,随着“刘易斯拐点”的临近,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突出,土地价格持续快速上涨;能源的瓶颈制约和倒逼压力,使得资源成本也越来越高,我国经济已进入“高成本时代”。

二是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我国30多年来的增长基本是建立在粗放型经济的基础上,竞争优势相当一部分来自资源能源的低成本以及对环境保护的缺位,这种出口方式不仅造成大量能源、资源的消耗浪费,同时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雾霾、殍猪、赤水、地陷等生态灾难事件频发,一些地区环境承载能力已达极限。

三是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依靠低价优势、扩大出口规模、采取以量取胜、挤占他国市场的外贸方式,越来越多地引发贸易摩擦。入世以来,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从第6位上升到了第2位,并已连续3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而同期,遭遇外国贸易救济调查案件842起,居世界第一位。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更加复杂和艰难。

四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加剧。我国传统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正面临着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特别是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近些年来效仿中国,积极引进外资,凭借更低的人力成本优势,与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低端代工产业展开争夺,传统优势正在逐步失去。

二、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大力发展生产业

(一)我国发展生产业的必要性

在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的转变过程,越来越依赖于生产业对其的中间投入,作为制造业知识密集化的构成要素,生产业是现代制造业发展中竞争力的基本源泉。在我国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消失的情况下,必须适时调整,而大力发展生产业,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第一,发展生产业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经济的增长不能仅仅依靠要素的投入,关键还是要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同样,国际竞争优势的确立也不能单纯靠压低要素价格,以低成本致胜,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提高生产效率。生产业的发展能进一步提高专业化程度,深化劳动分工,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业涵盖的物流、金融、研发等领域是制造业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强盈利能力的基础,更是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

第二,发展生产业有助于推动产业价值链升级。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我国制造业始终徘徊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组装加工。而生产业中的研发设计、商务咨询等都是产业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促进因素,发展生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模式由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制造向价值链两端的研发、设计、品牌、服务等高利润环节延伸的必然选择。

第三,发展生产业有助于打造国际品牌和通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推动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但与跨国企业相比,中国制造企业在资本力量、技术水平、全球品牌知名度、全球销售网络等方面都不占优势的中国企业往往放弃品牌,采取OEM的方式。但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并且积累了相当经验后,就需要发展生产业,通过发展物流、研发等服务产业,掌握销售终端,打造自身品牌,提高对产业链的控制力。

第四,发展生产业有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源泉。生产业中的研发和营销服务等产业将会大大提升我国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设计水平,对于扩大海外市场、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加快发展生产业,已成为推动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第五,发展生产业有助于推动“走出去”战略。纵观世界各国,其国内优势产业向外转移的过程都离不开国内生产业的有力支撑,包括海外市场开拓的相关商务服务、新产品的研发、中间产品及产成品的物流通道等等。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按照成本最小化原则安排生产,关键在于通过生产业实现了各制造流程的有效链接。发展生产业,能够为有效提供海外市场咨询、搭建融资平台、商务贸易等便利服务,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环境。

(二)我国发展生产业的优势所在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生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优势。

首先,制造业已形成规模优势。生产业作为与制造业直接相关、并为之服务的配套服务业,依赖于制造业而存在,是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工信部的统计显示,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220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我国的制造业产出约占世界的20%,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优势,为发展生产业奠定了产业基础。

其次,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同时,生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已占到40%左右,成为拉动服务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行业。

第三,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日益认识到,发展生产业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要大力发展包括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高科技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在内的生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生产业近年来取得快速发展,增加值从2006年的105.8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54.94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7.4%,远高于同期GDP增速。

三、发展生产业的总体思路

首先,加快转变观念,进一步深化对生产业的认识。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生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充分认识发展生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转型升级以及促进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改变以往那种“重生产、重制造、轻服务”的传统思维;引导企业家正确认识生产业对传统制造业务的改造提升作用,充分认识生产业在拓展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改变以往那种单一的低价竞争策略。

其次,深化市场改革,消除妨碍生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对于部分垄断行业,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入多个竞争主体,打破行业垄断局面;积极推进生产业对内、对外开放,消除行业内对民营私营经济的歧视性政策;减少、简化行政性审批,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周期,废除不合理的审批事项。

第三,推动产业融合,实现生产业与制造业协调互动发展。通过知识、科技等要素的投入促进制造业的“软化”,从组装生产环节逐步向技术研发、市场运作和品牌塑造逐步升级;推动制造业和生产业大范围的深入交叉、渗透和融合,提升产业规模和业务模式创新水平。促进制造业进一步深化分工,拓展产业链,引导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将非核心的服务业务,如软件服务、法律、物流等外包出去,一方面通过专业化分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扩大生产业市场,实现社会化服务与企业制造的有效链接。

第四,深化对外开放,统筹兼顾生产业的“引进来”和“走出去”。一方面,抓住当前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的契机,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设计中心、采购中心落户我国,推动我国生产业技术和管理创新。另一方面,与我国的优势制造业相结合,完善生产服务体系,培育金融、物流、保险、信息服务、咨询等新业务增长点,以通路建设和塑造品牌为重点,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设立海外营销总部、国际物流仓储分拨中心,搭建海外营销网络,打造国际品牌,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第五,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对生产业的投融资支持。积极探索以财政投入为种子,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参与的财政支持新思路。加大对生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生产业投资经营环境。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建立有利于生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支持合格的生产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加大利用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工具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