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吸系统疾病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呼吸系统; MRI; CT; 肺脏血管性病变; 纵膈及胸膜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33.099
目前在临床上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过程中,胸部X线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由于其充满气体的肺存在良好的天然对比性,所以一般情况下X线检查能够对病变进行清晰的显示。CT扫描以及磁共振成像(MRI)一般不会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进行应用,然而在CT和MRI问世以来,在一些方面对普通胸部X线检查的不足进行了弥补,目前已经成为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诊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辅助手段。本文针对MRI在肺脏血管性疾病、纵隔以及胸膜疾病、肺癌等疾病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1 肺血管疾病
在临床较早期采取MRI心电门控自旋回波成像的研究显示,肺栓塞的主要症状为血管腔内存在中度至略高的信号病灶。肺动脉高压时能够发现的缓慢血流信号与血栓进行鉴别一般较为困难。梯度回波影像,其中有梯度稳态返回采集(GRASS)对血流存在比较高的敏感性,凝血块呈现低信号。磁化空间调制技术(SPASS)的应用让MRI在成像方面存在了条带标记,能够对肺栓塞以及缓慢的血流信号进行区分。MRI技术的进展成为MRA一种常用的方法。静脉注入造影剂Gd-DTPA后患者屏气所得的3D MR肺血管成像能够对肺栓塞进行准确的判断,且可以对肺血管的解剖进行详细显示,包括有肺动脉的亚段级分支。螺旋CT在对肺栓塞进行诊断方面意义重大。多层螺旋CT使CT在肺栓塞诊断方面的进展得到了有效的促进。然而MRI依旧为一种存在吸引力的方法,其原因主要是由于MRI检查对X射线和碘造影剂进行了有效的避免,能够在一次检查中对肺血管以及深静脉是否存在血栓进行同时显示,MRI还能够清晰显示出肺的灌注及通气情况,在肺栓塞的诊断中意义显著[1]。
在对累及肺动脉的血管炎进行诊断中MRI可提供可靠信息。大动脉炎会对主动脉及分支和肺动脉造成累及。曾有研究显示,在77例患者中肺动脉异常者约占70%左右,其中肺动脉扩张者占17%、血栓者占3%,周围肺血管异常的树枝样表现者占66%,后者的出现应对血管阻塞性疾病的发生予以考虑。白塞综合征累及肺动脉的病例十分的少见,一般占5%左右,为肺动脉瘤的一种十分常见的病因。若是肺动脉瘤者充满血栓,常规的血管造影无法得到诊断,MRI为具有较大选择性的诊断方法。肺动脉瘤的亚急性或者是慢性血栓在T1WI及T2WI均呈现出明显的高信号。肺动脉瘤可呈现真性或假性,多发者比较常见,同时也能呈现出单侧或者是双侧。经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后可缩小或者是消失[2]。
2 纵隔、胸膜、胸壁、膈疾病
2.1 纵隔肿瘤 在前纵隔肿瘤诊断过程中,胸内结节性甲状腺瘤在T1WI以及T2WI条件下均呈现信号强度均匀的征象。MRI在对肿瘤的范围及周围结构移位进行显示存在特殊的意义。然而MRI对于鉴别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方面存在局限性。针对一些甲状旁腺肿瘤者MRI在术后依旧存在高血钙者的应用较为常见。异位甲状旁腺可出现在纵隔的任何位置。MRI同核素检查联合能够在术前真开合理有效的定位诊断。甲状旁腺在TlWI上呈现出明显的等或低信号,而在T2WI条件下则表现出明显的高信号。在对造影剂予以注入后甲状旁腺存在明显的强化[3]。
2.2 胸膜和胸壁疾病 MRI可对恶性间皮瘤的肿瘤以及胸腔积液进行鉴别,能够对肿瘤向胸壁、纵隔、胸膜腔以及腹部侵犯的范围进行显示。MRI的T2WI以及质子密度加权像可对良性及恶性胸膜结节展开有效区别,据研究显示其敏感性在87%左右。脂肪瘤为胸壁最常见的一种间叶肿瘤。MRI及CT均可以准确诊断。其他的良性及恶性肿瘤都表现均为胸壁肿块,MRI信号不存在特异性,然而可以对病变的范围进行确定,这活检及手术均具有重要意义。
2.3 膈 MRI的冠状以及矢状位成像对膈的解剖及病理形态均能够清晰显示。MRI对肿瘤对膈的侵犯、膈疝以及膈破裂进行准确的判断。MRI还能够对膈的运动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从而对胸部病变的MRI诊断予以辅助[4]。
3 肺癌
一般情况下肺癌可经CT获得准确的诊断。然一些病例可采取MRI检查进行诊断,这是因MRI可采取多平面成像对病变进行显示、且肿瘤对胸壁软组织的侵犯进行判断也较为容易以及较清晰地对淋巴结及血管是否受侵犯进行显示[5]。MRI的增强扫描在鉴别肺内的良、恶性结节具有重要作用[6]。MRI为对肺上沟瘤分期进行判断的一种首选方法。MRI的T1WI增强检查能够对中心型肺癌的肺门肿块以及周围的肺不张予以区别。因肺不张的血供相对于肿瘤而言比较丰富,所以其信号强度也相对较高。肺不张信号强度的峰值也相对肺癌肿块要早。MRI对肿瘤对于血管、纵隔、心包及脊髓的侵犯进行显示方面意义明显,然CT在该方面则存在诊断困难[7]。针对一些患者MRI可以对Ⅲa期(可切除)及Ⅲb期(不可切除)的肿瘤予以准确地区分。针对对碘造影剂不耐受者MRI可对CT予以替代确定是否存在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MRI判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同CT基本一致,敏感性在65%左右,特异性在72%左右[8]。这两种方法均以淋巴结的大小为依据对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进行确定,然而却存在限度。譬如说>10 mm的淋巴结一般无肿瘤转移,
4 小结
综上所述,MRI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面应用十分的广泛,且准确性较高,在同其他方法,譬如CT等进行有效的联合能够大幅度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尽管目前在临床上采取MRI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诊断的应用相对较少,肺的功能性MRI技术将会对于肺部疾病展开更加深入的评价,日后MRI将会成为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值得关注[12]。
参考文献
[1] 欧陕兴.呼吸系统疾病CT诊疗新进展[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12(1):418-419.
[2] 马大庆.多层螺旋CT在胸部疾病应用上的进展[J].当代医学,2010,12(3):253-254.
[3] 蔡超达,王贵谦.支气管结核性肺不张的影像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14(8):415-417.
[4] 储成凤.低磁场MRI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初探(附29例报告)[Z].中国肿瘤临床年鉴,1993.
[5] 程德云,陈文彬.CT和MRI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内科杂志,1996(5):5-7.
[6] 仲军,任萍.试析呼吸系统疾病影像诊疗[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8):104-105.
[7] 王云华.现代呼吸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1):27-187.
[8] 邹煜,张敏鸣,王丽君,等.MRI动态增强模式和肿瘤微血密度与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2):417-418.
[9] 张玉珍,范国平,张永平,等.胎儿胸部异常的MRI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9,14(12):457-458.
[10] 涂建华,何江波,姚振威.增强MRI在肺癌脑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6,33(1):194-195.
[11] 庄培恋,张贵祥.肺癌脑转移的MRI早期诊断探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2):246-247.
篇2
关键词:糖尿病;呼吸系统;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Analyzing the diabetic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in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Methods Selection in January 2010~January 2013 in our hospital to receive the 58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diabetic to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s After 58 cases of disease through clinical treatment and care,effective control of airway infection,at the same time to keep blood sugar within the effective range,in 2 patients after discharge blood sugar is not stable,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diseases at the same time also give diabetes treatment,no 1 patients death.Conclusion For diabetic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by comprehensiv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elated complications,to 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glucose.
Key words:Diabetes;Respiratory system;Nursing
因为DM患者抵抗力明显下降,机体营养状况不良以及组织修复能力明显减弱,所以,非常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对病情进展控制带来巨大影响。本文就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糖尿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58例,当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在35~79岁,平均年龄为(55.7±6.4)岁。58例患者全部通过临床检查,均符合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1]。其中肺部感染一共有36例,慢性阻塞性肺感染一共有25例,支气管扩张一共有3例,急性支气管哮喘一共有2例,肺结核2例。
1.2临床护理方法
1.2.1控制血糖 做好血糖监测,在三餐前、三餐后和凌晨2点进行血糖测试并做好相应记录,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或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剂量[2]。
1.2.2饮食护理 根据DM患者的饮食建议对患者给予膳食结构以及饮食习惯进行搭配。根据患者的体质量、活动量以及身高来计算出每天所需要的总体能力,之后根据低脂、低盐、低糖以及适量纤维饮食来科学搭配营养餐。当中碳水化合物大约占总体热量的55%~60%,蛋白质大约15%~20%,以奶制品、鱼肉以及禽肉等相关蛋白质为主。脂质大约25%~35%,并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每天在6g以下[3]。另外,患者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分配一定要合理。饮食结构应该以富含维生素以及纤维素的食物为主,同时多加进食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免过度饮食造成体质量增加,避免出现糖代谢异常[4]。
1.2.3运动护理 大部分患者随着运动频率明显减少,进而造成体质量明显增加,极易引发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细胞功能明显下降,从而导致糖代谢异常,进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适当的有氧运动对患者而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适当的有氧运动能够促进葡萄糖的吸收以及利用,使患者体质得到明显改善[5]。
1.2.4心理护理 DM患者在合并呼吸系统疾病以后,一般其感染速度会明显加快,病情会进一步发展,进而造成患者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压力。临床医师和护士在工作当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和患者之间的的沟通与交流,要经常和患者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使患者不良情绪得以消除。
1.2.5自我预防 患者在患有DM合并症以后,其日常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都会出现非常大的变化,患者也许由于无法适应而不主动配合临床医师和护士给予治疗,这个时候临床医师和护士需要积极给患者讲解DM知识,耐心讲明控制自身饮食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进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监督以及自我护理能力[6]。
1.2.6出院指导 临床医生和护士应重视对患者给予出院健康宣教,使患者能够明确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学会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自我监测血糖、以及识别低血糖反应等。针对呼吸系统患者出院健康宣教的内容还应包括:戒烟:长期吸烟可刺激呼吸道,使气管、支气管纤毛受到损害而降低防病能力[7]。尽量少去或不去流动人口较多的公共场所糖尿病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血糖波动或有呼吸道的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发展至肺部感染[8]。
2结果
58例病通过临床治疗和护理以后,呼吸道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血糖保持在有效范围以内,在出院以后有2例患者血糖不稳定,在对其治疗肺部疾病的同时也给予糖尿病治疗,没有1例患者死亡。
3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疾病,并且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合并症。另外,血糖下降与呼吸系统疾病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在临床当中应该给予高度重视[9]。
同时,一定要做好患者的健康宣传教育以及心理疏导。临床护理人员也要增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另外,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以后,能够自我护理,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10]。本文结果显示,患者通过临床治疗和护理以后,呼吸道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血糖保持在有效范围以内,出院后有2例患者血糖不稳定,在对其治疗肺部疾病的同时也给予糖尿病治疗,没有1例患者死亡。
总而言之,对糖尿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取综合临床护理干预,可以使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光,康健.中国香港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病率和识别[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8):634-636.
[2]马洪福,张唯扬,王英,等.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高血糖和糖尿病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现状[J].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1):870-873.
[3]王彦.两种链脲佐菌素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04).
[4]石胜,熊燕.糖化血红蛋白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8(01).
[5]王璞.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合并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体会[J].求医间药:学术版,2012,10(4):53.
[6]孙慧伶,张瑜.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测量工具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2(21).
[7]刘延祯,雷尚文.慢支咳喘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肺组织MMP-9和TIMP-1表达的影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1(01).
[8]张冬惠,侯建中,陈明朝,等.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探讨[J].开封医专学报,2000.
篇3
[关键词] 慢性病;流行现状;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a)-242-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模式的现代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并呈现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卫生费用支出高和控制率低的“四高一低”现象, 据有关资料报道,全球范围内大约60%的死亡是由慢性病引起的。因此,掌握城乡社区居民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加强对慢性病的防治,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本文结合2006年公众健康调查资料对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慢性病防治对策。
1慢性病患病现状
1.1慢性病患病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城乡社区居民慢性病现患率较高,生命质量较低,全市慢性病患病率为125.0‰,其中城市居民为119.9‰,农村居民为127.1‰。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合计值和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均低于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则高于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
1.2性别与患病情况
男性人群患病率平均为105.14‰,女性人群患病率平均为145.78‰,均低于全国第3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且调查地区城市女性居民的患病率是全国水平的1/2,但是农村女性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则高于全国第3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
1.3疾病分类情况
在农村居民中,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49.4‰)、肌肉骨骼疾病(25.0‰)、消化系统疾病(14.0‰)、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疾病(9.6‰)、呼吸系统疾病(9.1‰),疾病种类与全国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在城市居民中,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60.4‰)、肌肉骨骼与运动系统疾病(17.1‰)、内分泌营养代谢和消化系统疾病(12.0‰)、免疫系统疾病(11.2‰)、呼吸系统疾病(5.1‰)。在农村居民中,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46.1‰)、肌肉骨骼与运动系统疾病(27.4‰)、消化系统疾病(15.9‰)、内分泌营养代谢和免疫系统疾病(10.3‰)、呼吸系统疾病(8.8‰)。
1.4 病种分类情况
依次为高血压、其他运动系统病、冠心病、糖尿病、急慢性肠胃炎。城乡比较,城市高血压患病率是农村的1.49倍,冠心病是农村的1.52倍,糖尿病是农村的1.54倍;而农村其他运动系统疾病的患病率则是城市的2.23倍,急慢性胃肠炎是城市的1.85倍。
2慢性病患病因素分析
2.1年龄、性别与患病率
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在2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35岁及以后上升速度开始加快。在55岁以前,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略高于城市居民,55岁和64岁年龄组患病率基本相同,但在65岁及以上人群城市地区增高幅度大于农村地区。
调查结果显示,男女性慢性病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在35岁以后增长速度加快。除25~34岁年龄组外,在35~44岁、45~54岁、55~64岁、65岁以上年龄组均是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对于男性,55岁以后城市居民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居民;对于女性,25~34岁年龄组则是农村地区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城市地区。
2.3 年龄、性别与慢性病患病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25岁以前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25~34岁年龄在主要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和精神病;35~44岁主要是运动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55岁以上主要是循环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显著增高。
2.4 婚姻、职业状况与慢性病患病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城市地区还是农村地区丧偶人群慢性病的患病率最高,分别为440.95‰和322.15‰。农村地区离婚人群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地区,大约是城市人群的1.9倍。从职业状况看,离退休人员患病率最高,为367.05‰。其次为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
2.5 受教育程度、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与慢性病患病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在城市地区还是农村地区,不识字或识字少的人群患病率最高,这可能与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收入水平、自然保健意识、卫生保健服务等不同有关[1]。在医疗保障制度方面,城乡公费医疗组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最高,社会医疗保险组患病率最低。
综上所述,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危险因素普遍存在 。调查结果显示,一是群众对慢性病的认识以及如何有效地开展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还远未得到解决,社区综合防治的观点远未被社会和广大医务人员所接受,慢性病防治专业人才缺乏。二是慢性疾病的发生与不良的行为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紧张而繁忙的工作等因素密不可分。三是无论在城市地区还是在农村地区女性群体慢性病患病率均高于男性,表明女性群体慢性病的卫生服务需要量均高于男性群体。
3防治对策
3.1 建立健全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政策和法规
创新管理模式,实行目标管理,坚持政府主导、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领导协调、多部门合作、多方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治领导协调机制和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制订慢性病防治服务规划,提出贴近生活的有害健康行为的干预策略如控烟、限盐、高血压患者,的防治策略,把其真正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列入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2],进一步建全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筹资和补偿机制,拓宽慢性病防治筹资渠道,优先投资社区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 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机制,大力推进城乡居民科学合理的健康行为,有效控制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
3.2 确立“大卫生”观念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两大体系的功能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医院在社区慢性病防治的作用,提高社区居民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工作意识。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是一项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作为医院必须履行职能,发挥医院的优势,为社区健康教育服务,使医院从单纯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综合型转变,这是医院现代化的标志,是解决群众在医疗过程中“贵而不便”的根本出路,具有大医院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
3.3 科学规划卫生资源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科学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社区发展规划.建立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网络和高质量、高素质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队伍,建全社区居民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网络。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 遵循调整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的原则,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健康需求、卫生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状况,制定有关方针政策,合理配置,科学规划卫生资源[3],加强在职教育, 培养全科医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师资培训规范化及全科医生转岗培训[4], 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
3.4 加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投资力度
普及卫生知识, 控制和降低居民的慢性病发病率。一是应根据社区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性质和需求,确定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近、中、远期目标;拟定具有科学性、通俗易懂的教育计划;利用各种传播媒介,通过教材和辅助教材以及影像化工具,强化各种慢性病的预防和卫生知识,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二是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中心的综合干预活动,社区服务机构应充分利用社区平台,针对重点人群、不同类型患者,和社区人群的心理、年龄、职业等特点,通过培训、讲座、版面宣传、健康咨询、社区义诊、跳保健操、编唱慢性病防治知识歌曲、开展慢性病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宣传慢性病对人群健康带来的危害,干预和矫正有害健康的行为。
3.5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内容
创新服务模式,逐步实现服务对象由患者向社区全居民转变、工作职责由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服务方式由坐堂行向送医上门转变。在实际工作中,城乡社区要大力培育由社工、义工、全科服务团队组成的社区卫生综合服务团队,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筛查,以提高慢性病患者发现率。同时,应对筛查结果进行分类管理,锁定高危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动态管理,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靖康宁,刘佳,罗世坤,等.重庆市中梁山社区主要慢性病现状与防治对策[J].重庆医学,2009,38(11):1284.
[2]苏玲玲,李士雪.潍坊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07,5(6):5.
[3]张全红,贾利高,张俊超,等.湖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与对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24(3):192.
篇4
【关键词】喂养方式;母乳喂养;呼吸道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96-01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的天然食品与饮料[1] ,可作为4-6个月以内婴儿唯一的、最佳营养来源。母乳中营养分配合理,利于吸收;含有免疫成分,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细胞成分等可提高婴儿的免疫力。既往调查发现,由于婴儿缺乏适当的母乳喂养呼吸道感染、腹泻等发病率明显增高,部分患儿出现营养不良,甚至更严重的疾病,故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健康起到重要作用。此研究进一步探讨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疾病的发生之间的关系,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儿童保健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体检的5月-6月婴儿200例,男婴105例,女婴95例,年龄5-6月,平均年龄(5.46±0.54)月,所有婴儿为足月儿,无生后窒息史,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健康婴儿。
1.2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回顾性分析200例婴儿喂养方式与自出生至现在呼吸系统疾病与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的情况,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腹泻等。
喂养方式:母乳喂养:婴儿生后1h内喂养母乳,未添加其他乳类或者代乳品,按需喂养;混合喂养:因母乳不足或者其他原因加用其他乳类或者乳制品;人工喂养:由于各种原因母亲不能哺育婴儿,完全采用其他乳类或者乳制品。
婴儿疾病的诊断标准均按照第八版的诊断标准来确诊。
1.3 统计学分析
全部资料均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 )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P
2结果
纯母乳喂养婴儿114例,腹泻人数6例,发生率5%;呼吸系统感染4例,发生率3.5%。
混合喂养婴儿66例,腹泻人数15例,发生率22.7%;呼吸系统感染9例,发生率13.6%。
人工喂养婴儿30例,腹泻人数9例,发生率30%,呼吸系统感染7例,发生率23.3%。
经统计学分析母乳喂养组与混合喂养组,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式与婴儿腹泻发生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与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也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混合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腹泻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但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5-6月内婴儿喂养方式对婴儿呼吸系统疾病依稀腹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母乳喂养对婴儿益处最大,发病率最低。母乳主要有以下优点[2] :1.人乳是最理想的的食物和饮料,能够满足4-6个月婴儿的生长需要,含有婴儿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各种蛋白质、脂肪比例适合,并且奶量和质量会随着婴儿生长发育的变化而变化,从而适合婴儿需要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腹泻的发生率明显下降;2.人乳中富含丰富的抗体、活性细胞以及其他免疫活性物质,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细胞成分等,从而增强婴儿抗感染能力,并且引起过敏的几率低,此研究也证实了母乳喂养婴儿呼吸道、消化道等的发病率远远低于人工喂养儿。3.人乳的温度以及泌乳速度适宜,新鲜,无污染,直接为喂养时方便、省时省力、经济,可以按需喂养,及时满足婴儿的需要;4.母乳喂养的同时可以增进母子感情的交流,婴儿会有安全感,舒适感,快乐感等利于婴儿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5.喂养时可以及时发现婴儿不适或者疾病。
母乳喂养时仍要注意开奶时间、喂养方法、哺乳姿势等,因此,母乳喂养时要注意以上几方面,通过母乳喂养利于婴儿健康成长。
部分患儿因为母乳不足选择混合喂养,母乳不足可能有以下原因[3] :1.乳母的营养状况对乳量乳质均有影响,因此,乳母饮食应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充足的能量;2.乳母的精神状态与泌乳有关,因为泌乳受激素的调节,而激素下丘脑调节;3.有力的吸吮和排空起到重要作用,大量乳汁堆积时,会抑制乳汁分泌的因子抑制泌乳细胞分泌,有力的吸吮可以反射性的引起垂体后叶素分泌催产素,而催产素是维持乳汁分泌重要因素之一;4.保护好,因为哺乳方式不正确可致皲裂、疼痛而反射性引起乳量分泌减少,并且裂口容易感染,影响母子健康,因此,对于母乳不足的孕妇应从以上查找原因,逐渐完善,并且尽量先哺母乳,然后再补充其他代乳品。通过调查本组研究中大多数混合喂养原因出自以上几方面。
人工喂养患儿多因为孕母存在某些疾病而禁止哺乳,常选用羊、牛乳或其他的代乳品。既往研究表明牛奶成分不适合哺乳,因为各种蛋白的比例不适宜、缺少乳糖、矿物质含量高、缺乏免疫因子等[4] ,从而婴儿抵抗力、免疫功能差、容易过敏等,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选择代乳品时尽量选择与母乳接近的,在调配、奶量等方面要注意。本研究中因为疾病不能喂养者20例,由于过度精神紧张无乳汁分泌者10例,每个孕母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调节心情,选择合适的奶制品,以及合理的调配奶制品。
通过了解母乳喂养的优势,应该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对于混合喂养与人工喂养者,应寻找原因,尽量母乳喂养。此次研究中难免存在误差,但是具体趋势不会受影响。并且婴儿期的发育对成年期的身体素质影响很大,因此应重视婴儿期的喂养方式。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率,医务人员更应该充分认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加强对孕妇及乳母的母乳喂养知识宣传教育,对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婴儿家长加强宣传,尤其是6月以前婴儿的喂养能够在儿童保健科或儿内科专家的指导下进行。通过以上方式,减少婴儿疾病的发生,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尚磊, 潘凯丽, 江逊. 不同喂养方式对1岁内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9(6):421-422.
[2] 宋淑平, 赵海霞, 方庆霞.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健康现状调查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1,9(18):69-71.
篇5
关键词:慢性病防控;现状调查;公共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慢性病全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迁延不愈、缺乏确切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尚未完全确认的疾病统称[1]。慢性病是社会流行病,高血压发病率约18.9%、糖尿病发病率约11.6%、血脂异常发病率约为18%,患者人口基数大、分布广,且呈年轻化趋势[2]。本次研究以笔者所在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区域内基层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现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城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研报告为资料主要来源,进行访谈,定性研究。
1.2方法 对来自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2名接受培训者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基础配置、人力资源、培训情况、活动开展、慢性病预防与控制项目、区域内慢性病患者管理情况、慢性病高危人群管理与治疗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问询辖区内400名老年人,评价其公共卫生服务接受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EXCEL2013处理,以SPSS18.0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共调查23所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覆盖数十条街道、小区,辖区内常住人口3.89万人,其中老年人7513人。10年以后,新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个。实行一体化管理服务站12个。
2.2资源配置情况 在岗技术人员75人,其中公共卫生服务人员68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年预算104万元,占总体预算12.0%。血压计、身高仪等简单设备配置率100%,血糖仪、心电仪配置率92.4%,B超配置17%、X线机配置率4%。
2.3自身技能培训 所有站点均进行过慢性病相关技术培训,2010年至今,平均每个站点举办培训4.5次,接受培训842人次,覆盖率82.5%。2010年至今,服务中心对服务站点进行现场技术指导184次,平均每个6个月每站点1次。
2.4活动开展情况 所有站点均开展过关于慢性病宣传活动,主要活动内容包括印刷发放传单制品,在高血压日、世界无烟日等纪念日,进行相关社区宣传活动,其中世界心脏病日、世界脑卒中日宣传率约为43.2%、72.8%,其余纪念日均为100%,讲座举办率为62.0%,每次当场居民约为10~300人,平均80人。
2.5患者管理 站点均开展过35岁以上人群,血压测量服务,33.3%中心开展过血糖策略服务。76.67%站点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平均每个站点340.8人次接受免费体检。站点均建设有高血压管理小组,20.8%站点建设有糖尿病管理小组。站点均为脑卒中患者提供过康复服务。
2.6老年人调查 400例被调查者,其中心血管疾病发病率71.3%、脑血管疾病23.8%、代谢性疾病26.0%、呼吸系统疾病46.0%,发生心血管疾病者接受参加过纪念日宣传、接受过疾病管理、低盐饮食、运动康复、规范用药率在29.5%~68.1%,脑血管疾病者在29.5%~89.5%之间,代谢性疾病者在32.7%~82.7%,呼吸系统疾病在21.7%~58.7%(见表1)。
3讨论
慢性病防治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尚不健全,在人口、卫生服务资源相对集中的城市社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条件较好[3]。研究共调查23所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覆盖了数万人口、数千老年人,服务站点数量在不断增多,几乎所有的站点均有专门进行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设备、资金,但投入比重相对较低,可能与资金预算不足、被动接待患者耗费资源较多有关。调查中,几乎所有的站点均进行过专业技能培训、现场指导,举办过疾病卫生日宣传活动,其中世界心脏病日、世界脑卒中日开展宣传率相对较低。绝大多数站点均开展过过血压、血糖检测与体检活动,但糖尿病小组建设率相对较低。
老年人问卷调查显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相对较高,与站点调查相比较,显示站点公告卫生服务覆盖面仍较低,许多活动缺乏主动性,可能与宣传渠道狭窄、投入不足有关。需注意的是,不同疾病患者接受参加过纪念日宣传、接受过疾病管理、低盐饮食、运动康复、规范用药率存在一定差异,反映出患者对疾病管理知信行水平差异,许多患者认为低盐饮食与呼吸系统疾病并无必要联系,低盐饮食是心脑血管病重要管理策略,这一观点有失偏颇。许多患者害怕疾病发作,限制外出,认为运动可能诱发脑血管病,这一观点过于片面,合理的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少运动不利于脂蛋白吸收、消耗,易致肥胖、高脂血症,后两者危害不可小觑。当发病后便接受相应的疾病管理,未认识到各类疾病之间的共性因素。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提公共卫生服务水平:①加大投入,增加人员、设备、资金投入,积极开展技能培训;②转变宣传模式,提高相关活动周知率、覆盖面,提高宣传效率;③转变服务模式,将原有的被动服务,转为积极主动服务,通过社区档案,建立更科学系统的管理办法,关注高危人群。
参考文献:
[1]张传政,赵列宾,仇晓春,等.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10年文献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33(9):1292-1295.
篇6
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肠胃不适,早期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鉴别诊断。老年人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1.流感流行病现状及免疫策略
流感病毒传播迅速、流行广泛,抗原易变异,人群的特异性免疫状况不稳定。发病率、死亡例数以及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始终列于各类传染病之首。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季,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
流感疫苗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应用了几十年,是一种安全性和免疫效果都很好的疫苗。有研究表明:当疫苗株与流行株的抗原性非常接近时,免疫接种可保护70~90%的65岁以下健康成人免患流感;根据我国《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我国卫生部也制定了《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推荐接种时间为9~11月份。
2.老年人群流感疫苗预防效果
美国Nichol博士等在早些年进行的3年的队列研究显示,接种流感疫苗后,老年人在3个流感季节患流感、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数减少,且患病者住院天数降低。荷兰、西班牙、英国也曾针对老年人群做过类似的研究,数据分析结果与上述几个国家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接种流感疫苗对老年人群预防流感的效果。
国内相关研究显示:接种疫苗后第1和第6个月内,接种组流感样病例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后第1、第3和第6个月内,接种组因流感样疾病和普通感冒就诊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接种后第1、第3和第6个月内流感疫苗减少因流感样病例和普通感冒就诊率分别为45.16%、50.54%和50.54%。
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和充血性心衰等流感并发症。接种流感疫苗对那些长期依赖药物或医疗器械的慢性病患者也有明显的效果,可使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和肺炎的发生率分别减少,死亡率降低68%(95%CI:56~76%)[4]。
3.等全身反应。
接种流感疫苗后自述出现局部反应的较多,出现发热等全身反应的较少,且持续时间短,症状较轻。但绝大多数描述为局部红肿、注射肢体不适感,仅有0.8%(13/1625)出现发烧等全身反应[5]。
其他国内研究显示[20]:对全人群接种组局部反应的发生率为1.6%~5.3%,全身反应发生率0~3.7%;对于老年人群,局部反应的发生率为0~2.5%,全身反应发生率0.62%~3.85%。日
4.成本效益分析
每年的流感流行季节,流感可在全球快速蔓延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是减少因流感造成损失的有效措施之一,能够有效减少医疗保健费用和由于流感导致的损失。因此,接种流感疫苗在创造巨大的健康效益的同时,也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
国内的相关研究多以成本效益比来描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的2000~2001年北京地区流感疫苗成本――效益专项调查显示[5]:全人群成本效益比为1:1.44;老年人群为1.1.51。
参考文献:
[1] 张静,杨维中,等.中国2001~2003年流行性感冒流行性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461-465.
[2] 谈琛.Th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M].1995:13.
[3] Vu T,Farish S,JenKins M,et al .A meta-annlysis of effectiveness of effectiveness of influenza vaccine in persons aged 65 years and over living in the Community[J].Vaccine,2002,20:1831-1936.
篇7
[关键词] 急诊;重症患者;回顾性分析;死亡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7(b)-0054-04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医疗水平逐年提高,加之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患者往往同时伴有多种疾病,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急诊医学作为近年新兴起的学科,在临床各专业的急性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占有重要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2]。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是急诊工作的重点,了解被抢救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特点情况,有利于合理利用急诊资源[3],而通过对急危重患者死亡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有利于实施有针对性的抢救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急诊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指导[4]。本研究分析急诊重症病例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旨在为临床急诊工作的合理有效开展提供依据,现将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重庆市巫山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急诊科急诊重症患者2251例临床资料,选择符合下列入选标准的内科急重症患者[5]:①由各种因素导致的循环功能衰竭,需要以特殊设备或药物维持者;②呼吸衰竭或可能发生呼吸衰竭,需要呼吸功能监测或应用呼吸机治疗者;③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严重者;④心肺复苏后治疗者;⑤有其他死亡危险因素而需要紧急救治者;⑥患者在急诊抢救时间为2~48 h。排除院前死亡、入院后2 h内死亡以及超过48 h死亡者。依据上述情况共得到符合条件患者657例,其中,死亡166例。研究符合伦理学标准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657例急诊重症患者中,男381例(57.99%),女276例(42.01%),男女比例约为1.4∶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年龄9~92岁,平均(54.61±14.22)岁,其中,男性年龄9~85岁,平均(52.74±11.03)岁,女性年龄16~92岁,平均(56.25±16.88)岁;按年龄将患者分为:60岁(n = 217);按疾病谱分类:神经系统疾病者188例(28.6%),循环系统疾病者179例(27.2%),呼吸系统疾病者101例(15.4%),消化系统93例(14.2%),肿瘤40例(6.1%),血液系统24例(3.6%),泌尿生殖系统15例(2.3%),中毒12例(1.8%),其他疾病5例(0.8%)。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患者诊断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ICD-10)疾病诊断分类标准。对患者进行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疾病谱情况进行统计,并收集患者发病时间、平均动脉压、呼吸功能障碍、循环功能障碍、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情况,探讨可能影响急危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因素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疾病谱及基础疾病与病死率病关系
657例患者中死亡166例,病死率为25.3%。患者死亡构成比较高的疾病主要分布在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占总死亡构成比的70%以上,与危重症患者的疾病分布情况基本一致。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主要为神经系统疾病(29.79%,56/188)、循环系统疾病(29.05%,52/179)和消化系统疾病(25.81%,24/93),提示急诊中出现该系统疾病时应引起医生的高度重视。见表1。
657例患者中伴随基础疾病者818例次,其中伴随高血压163例次,糖尿病105例次,慢性心功能不全144例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29例次,脑血管疾病73例次,慢性肾功能不全97例次,肝硬化24例次,其他83例次,提示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及COPD为急诊重症患者的主要伴随疾病。伴随肝硬化、慢性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及COPD的患者病死率较高,分别为54.17%、38.19%、31.51%、28.68%。见表2。
2.2 急诊危重症患者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2.2.1 单因素分析 对可能影响急诊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的因素行χ2检验,结果显示,年龄、发病时间、平均动脉压、有呼吸、循环、肝肾、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GC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均为急诊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因素(P < 0.05)。见表3。
2.2.2 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X)进行赋值,并引入回归模型。年龄:60岁=2;发病时间:
3 讨论
本研究657例急诊重症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1,男性虽稍多于女性,但差异不大,这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不同[6-7],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选择是未将外伤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有关。657例患者平均(54.61±14.22)岁,按年龄将患者分为三组:60岁。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急诊危重症患者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可知,40~60岁为急诊死亡高发年龄(OR = 0.503),提示急诊临床工作者对该年龄段危重患者应引起重视,留意其病情进展,即时开展治疗。60岁急诊危重症患者数分别为119例和217例,表明急诊重症患者有老龄化趋势。虽本研究中老年患者病死率未超过40~60岁患者,但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且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给抢救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8]。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应针对此种情况进行相关培训,完善急救流程,从而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生命[9]。
通过对患者疾病谱的分析可知,急诊重症患者的主要疾病构成为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将不同预后患者进行分组调查发现,占总死亡构成比70%以上的疾病分布在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肿瘤及泌尿生殖系统患者病死率较高,但由于患者疾病分布较少,使其所占死亡构成比较低。李小宇等[10]研究显示,神经系统(40.5%)、猝死(12.9%)、呼吸系统(12.2%)及心血管病(11.6%)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死亡患者的主要疾病构成,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呼吸、循环、肝肾功能障碍为急诊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患有该系统疾病患者的病死率是未患该系统疾病患者病死率的2.374、2.533和1.738倍。神经系统疾病以脑卒中为主,循环系统疾病以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为主,该种疾病发病突然,进展快,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在急诊中常见,需从急诊科医务人员配备和技术建设上提高对其的重视,即既要注重全科人才的培养,又要参考疾病的构成梯次,做到一专多能[11]。要鼓励对循环、呼吸、神经及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将其作为急诊科学科建设的重点,不断完善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救治,以推动急诊整体医疗的不断提高[12-14]。
GCS评分主要用于评价患者昏迷程度,满分为15分,12~15分为轻度昏迷,8~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仅收集了巫山县人民医院一家单位的患者资料,存在一定偏倚,同时与其他医院的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不符之处。急诊工作的完善及科室建设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内开展相关的大型多中心研究,从而更好的指导实践,切实为挽救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叶立刚,张茂,周光居,等.综合性医院急诊抢救患者构成和分流的状况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10):933-936.
[2] 王宏秋,韩跃辉.7909例次急诊抢救室患者病谱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156-157.
[3] 苏绍萍,沈洪,王禹,等.急诊院前猝死事件的发生特点[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3):162-163.
[4] 梁兴民,姬忠良,陈子然.迟发性颅内血肿危险因素分析及急诊治疗策略[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6):804-805.
[5] 宋祖军,马俊清,路伟,等.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12):1297-1303.
[6] 陈翔,刘青.急诊内科死亡145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1,27(3):276-278.
[7] 王艳丽,于长久,张素平.424例急诊猝死病例疾病构成分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8):917-920.
[8] 周伟梁,秦伟毅,苏磊,等广州总医院2001~2010年院前急救现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134-5136.
[9] 华丽,罗梁贤,叶剑鸿,等.急诊危重病例8821例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9(5):1120-1122,1137.
[10] 李小宇,李亚林,秦俭,等.4349例急诊抢救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0):950-952.
[11] 张劲松,刘强晖,徐鑫荣.江苏省急诊医学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5):548-550.
[12] 邱立志.急诊眩晕321例临床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1,6(3):266-267.
[13] 谭雯,朱晓红.阿托品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56例临床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1):131-132.
篇8
【关键词】呼吸科;抗生素;滥用情况;合理使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57-01
当前,我国临床上的每一个科室,尤其是一些基层的医疗单位的医生甚或更专业的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对抗生素的使用率非常高,并且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根据调查显示在医院里抗生素的使用占总量的30-50%。其中一部分是合理使用的,另外的部分属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会引起细菌的耐药,而且耐药性的速度远高于新药的研制速度,更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会危急到身体的每一个系统,致使更严重的疾病发生甚至死亡。据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因滥用抗生素死亡人数达到8万人[1]。本文为了更好地分析和探究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对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为临床更好地控制感染和更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的是我院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选取2010年1月至12月20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80例,年龄范围4-82岁,平均年龄为35岁,儿童患者居多。疾病类型主要为病毒性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肺源性心脏病。应用的抗生素主要类型有:青霉素类、头孢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等。
1.2 方法 制作调查表,调查项目包括诊断出的严重疾病的患者数、药物过敏患者数、用药的患者数、抗生素的使用患者数、抗生素的用药评价的患者数、抗生素的使用率和致病率等进行分析。这个表格涵盖的内容基本把要调查的情况全部包含在内了,便于分析和掌握抗生素的利用情况。
2 结 果
2.1 了解到200例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有190例,抗生素使用率为95%,这样高的使用率中以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头孢素类抗生素应用频率最高。在这样高的使用率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率为20%,抗生素的滥用和致死率为75%,由此可见抗生素的滥用情况的严重程度。
2.2 在调查的200例患者中采用抗生素联合用药的患者有150例,使用率为75%,其中采用二联用药的患者有100例,采用三联用药的患者45例,采用四联用药的患者5例。
2.3 本文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部、和总后卫生部2004年10月9日联合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指导原则》,分析出抗生素的合理与不合理使用的基本情况,其中合理和基本合理用药的患者有140例,占本文调查患者总数的70%,不合理用药的患者有60例,占本文调查患者总数30%。其中不合理用药主要原因为疗程过长和剂量过大两种情况。
3 讨 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和多发性病,并且在死亡分类构成中肺部疾病的死亡原因占首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环境污染、汽车尾气、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呼吸系统类疾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同样逐年增加。在一些普通的门诊,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通常以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咳嗽咳痰、头痛头晕、鼻塞咽干类患者居多,为了更快地使患者恢复健康在对这些常见疾病的治疗方面,抗生素的滥用情况较为严重。在一些乡镇农村的卫生所,医疗水平技术有限,接受外界医疗信息较弱,但凡稍有感冒头疼的患者,医生往往会给患者开一些口服抗生素,或静脉滴注抗生素,患者和医生认为抗生素是万能的,治疗速度快,而且疗效确切,甚至用抗生素来预防疾病[2]。从这些现象中就可以看出抗生素使用情况现在正处在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要的情况之中。抗生素的滥用是指用药的不合理,如在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情况下自行使用抗生素;用药知识少,只是盲从地选用价格高和新推广的抗生素;抗生素联合用药,并且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在本文的调查中得出,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在呼吸类系统感染患者中主要以口服药物和针剂为主,在这些药物里常常使用联合用药,尤其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由上述情况得出除了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外,更应该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管理,管理是控制滥用的有效手段。抗生素的滥用情况在欧美发达国家,使用量并不大,大约占所有药品的10%,而在我国抗生素使用量最高达50%以上,在农村抗生素滥用问题尤为严重。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以下几方面:①由于国内药品研发部门独立开发新品种的能力不强,药品生产以现有技术为基础,抗生素的大量生产,导致抗生素在药品销售市场上价格低廉,尤其在落后的农村地区销量非常大。同时由于各大生产厂家和销售厂家之间存在的不良竞争,致使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出现;②在国内药品法律法规不健全,药品使用执行力度不够,抗生素属于处方药,但是在销售的过程中,患者甚至不必出示医院处方即可买到抗生素。由于多年的习惯患者已认准抗生素的治疗,势必导致抗生素滥用情况的出现;③由于大多数人对医学知识的不了解,对抗生素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在偏远落后的地区,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并不了解其功效和副作用[3]。
抗生素的滥用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巨大的伤害,特别是对儿童身体器官功能性影响更为严重。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人体的抗药性增强,使抗生素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差,直至失去本来的效用,同事会产生较强的不良反应,另外,还会降低人体的消化和免疫能力。由此可见,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让广大患者认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性,改变患者对药物知识贫乏和过于依赖的现状。
参考文献
[1]耿贵林,刘秀华,申兆文.谈抗生素临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4):464.
篇9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抗生素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5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99-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扬州市江都区滨江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病房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68例其中男96例,女72例,年龄14-83岁。原发病主要包括肺炎78例、慢性支气管炎53例,其余47例肺心病、肺气肿、流感等。应用的抗生素类别包括: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苷类、大环内酯类等。
12方法调查内容: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名、过敏史、应用抗生素情况(包括名称、给药方法、用药起止时问、联合用药情况)。通过以上调查内容回顾性总结抗生素应用的情况,评价其合理性。
2结果
21抗生素应用情况本组抗生索使用率为100%(168/168),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占625%(105/168),喹诺酮类抗生素占22%(37/168),氨基苷类抗生素占9%(15/168),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占65%(11/168)。
22联合应用情况本组抗生素联合使用92例,占548%(92/168)。其中二联用药占674%(62/92),三联用药占293%(27/92),四联用药占33%(3/92)。
23合理应用情况符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指导原则》的在合理应用范围内的有120例(714%),不合理应用原因中以应用时间过长或用量过大为主。
3讨论
以抗生素为代表的抗菌药物的滥用已经成为我国医疗行业十分突出的问题[4]。作为全球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目前在我国抗生素临床应用中β内酰胺类、氨基苷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为目前应用较广的几类抗感染药物[5-6]。本组资料显示,抗生素使用率为100%,抗生素应用比例为:β内酰胺类占625%,喹诺酮类占22%,氨基苷类占9%,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占65%,可见抗生素临床地位之重要。
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为了增强抗生素的疗效,缩短病程,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常常把两种以上的抗生素联合起来使用,即抗生素的联合应用[7]。但是,部分医生们误以为联合使用抗生素就是越多越好,这是不对的。对于联合使用抗生素,我们应该权衡利弊,从正反两个方面、一分为二地正确看待。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凡使用一种抗生素能够达到治疗目的时,不要使用第二种或第三种。只有这样,才符合有效、简便、经济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原则。只有对那些感染特别严重、估计有两种以上细菌合并感染或估计使用一种抗生素难以控制的感染时,才考虑联合使用相应的抗生素。本组抗生素联合使用92例,占548%(92/168)。其中二联用药占674%(62/92),三联用药占293%(27/92),四联用药占33%(3/92),可见,呼吸科住院患者的抗生素联合应用比率比较高,存在安全隐患[8]。
目前临床上应用抗生素的现状和问题主要有:指征不明确而滥用抗生素;盲目首选昂贵的和新的广谱抗生索,忽视或弃用廉价有效的抗生素[9];外科手术用药抗感染不规范,要么用药过早,要么停药过晚;应用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用法混乱,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不当;频繁更换抗生素品种;忽视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不询问过敏史,甚至不做皮试。本组资料符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指导原则》的、在合理应用范围内的有120例(714%),不合理应用原因中以应用时间过长或用量过大为主。
参考文献
[1]张艳秋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4(13):123-125
[2]兰雅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及细菌耐药性检测[J]航空航天医学,2010,5(21):81-83
[3]宋凌菁,李冬英53例呼吸机相荚性肺炎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l,12(4):9-10
[4]赵文静,刘霞抗菌药物的滥用与危害[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78-81
[5]谢悦旭,杨玉玲,蔡蕤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3:10-10
[6]张玉芳抗生素用于儿科呼吸道感染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11,9(6):76-77
[7]辛玮,尚绪刚抗生素的联合应用[J]中国健康月刊・B版,2011,5(8):33-35
篇10
关键词 雾霾天气 全民健身 危害 对策
上世纪80年代,洛杉矶盆地空气质量是美国最糟糕的,近几年我国雾霾天气天数也在逐步上升,甚至有网友调侃:“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京津冀不相信好肺”。如今国务院批准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并颁布《全民健身条例》。由此引发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可是,雾霾范围涉及广泛,持续时间较长,已经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所以雾霾天气下如何全民健身的问题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一、雾霾天气与全民健身
(一)雾霾天气
雾和霾混在一起的统称叫做“雾霾”,它是在一定气候条件下与人们日常活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要危害归于两种,第一,对人体身体健康的危害,第二,对交通产生的危害。目前,我国已经先后颁布并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同时各省、市也出台了关于治理雾霾的相关办法和规定,看似一套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可是我国雾霾天气的现状,并没有因此而好转。
(二)全民健身
1995年国务院先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9年《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实施,已经开始将政策侧重点从竞技体育转向全民健身。健身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可雾霾天气持续下去,国家将必然面临新的问题.健身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强身健体,而在雾霾天气下进行锻炼,显然违背了健身的初衷。在雾霾天气下健身,健身者就相当于是“人肉空气净化器”,持续这样“净化”只会损害身体健康,甚至会危及生命,这是对个人、对家庭不负责的表现。
二、雾霾天气下进行健身活动的危害
(一)对呼吸道的危害
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各种细菌和化学物质,它能直接进入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此时进行户外健身活动,随着时间的延长,吸入更多的有害物质,引发气管炎、哮喘、鼻炎和眼结膜炎等等。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在雾霾环境中进行健身活动几小时或者数天,也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脑溢血、高血压等;近年研究显示,大气污染颗粒尤其是PM2.5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直接关系,大气污染对心血疾病的影响以及超过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1】’。
(三)对心理健康的危害
从心理角度上讲,雾霾会给给人一种沉闷、压抑的感受,甚至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容易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四)对生殖系统的危害
中国社科院与中国气象局联合《气候变化绿皮书》指出雾霾天气对身体的危害不止呼吸系统和心脏系统疾病,同时还会影响生殖能力。目前雾霾天气影响人体生殖系统的过程还不是非常了解,这是一项需要时间和社会各界长期关注的问题。
三、雾霾天气下进行健身活动的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健身时间、地点和项目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群众的健身意识明显提高,无论是随处可见的广场舞还是如今深受年轻人热捧的跑步类运动,其共同特点是对场地的要求不高。所以,健身时间尽可能安排在中午至下午的时间段落,避免清晨、傍晚和人潮高峰期;健身场地最好选择空气流动、有大量绿化带的地方,若遇到重度污染的时候应该立刻停止运动,或选择室内进行,选择运动幅度较小的项目,比如跳绳、深蹲等局部运动;少量多次锻炼,同样达到体育健身效果。
(二)政府参与和支持
防止大气污染首先应该调整能源战略,充分发展并利用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较清洁的能源以缓解大气污染问题。全民健身现在是出于自由、松散的阶段,参与运动的人数分布较广,政府部门应建立专门的统领机构和科研队伍,保障在雾霾环境下群众健身运动的科学性,及时协调各方面力量,为全民健身保驾护航。
(三)发挥媒体的作用
事业单位、社区等相关部门,利用网络、电视、广告等方式,推广关于雾霾天气带给人体的危害及在雾霾天气下进行健身活动的保护措施,使群众重视在雾霾天气下健身的危害性,树立科学健身的意识,达到真正强身健体的目的。
四、小结
在雾霾天气下进行健身活动,对群众身体的各个器官、生理机能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就需要健身者选择合适的健身时间、地点和运动项目。另外,通过政府部门参与和支持,及时调整能源战略、建立专门的统领机构、科研队伍和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等措施,为群众营造一个美好的健身环境和更贴心的服务,确保全民健身活动持久开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