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学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吸内科护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呼吸内科;临床护理教学;护患沟通;语言技巧;职业素养;综合素质
临床护理教学是提高护理学生临床技能及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名护理学生转变为一名合格护士的必经之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知识了解的增多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医护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患纠纷的现象也越来越多[1]。临床护理教学除了要对护理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养之外,还要注重对其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2]。近些年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患呼吸内科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老年危重患者较多,临床护理工作复杂繁重,对呼吸内科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应急能力及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呼吸内科在对护理学生的教学中,强化护患沟通教育,现将其实践及体会总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本科实习的60名护理专业学生,年龄21~23岁,平均(21.02±0.85)岁,男5名,女55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实习学生为28名女性,2名男性,年龄21~23岁,平均(20.98±1.12)岁。观察组实习学生为27名女性,3名男性,年龄21~23岁,平均(21.04±1.18)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护理学生接受常规护理教学。常规护理教学包括护理查房,与医生及与患者间的交流教学。观察组护理学生在常规护理教学的基础上同时接受护患沟通强化教育。强化护患沟通教育的具体措施如下:(1)在护患沟通中强化语言技巧的应用: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护理学生首先要做到尊重患者,称呼患者时尽量用“您、老人家”等称呼,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体验到医院温馨的人文环境。礼貌用语可以体现出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增加患者的好感度及信任度。比如有的患者经历呼吸机甚至气管切开等治疗,内心十分恐惧,担心治疗效果及预后,信心不足,这时护理人员言语上的安慰能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在护患沟通中强调肢体沟通等非语言技巧:呼吸内科有些患者反复发病,住院期间难免会有焦虑烦躁的情绪。护理学生要学会宽容、多从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向患者作出解释和交代,切忌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适当的微笑与同情等面部表情会给患者以安慰,可以拉进护患之间的距离,患者更容易配合诊治。良好的仪态仪表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医护人员要做到着装整洁、面带微笑、阳光自信,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比如,当患者呼吸困难难以表达时,轻轻抚摸患者给予适当的安慰,在精神上给予鼓励,缓解患者的不适。气管插管在呼吸内科是一个常见的操作,由于插管时的不适,患者经常会躁动挣扎,此时护理人员轻拍肩膀、眼神交流等身体接触可以减轻患者的恐惧。
1.3评价指标
1.3.1患者对学生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由患者填评价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评价指标包括护理质量、医护配合、病情掌握情况、临床护理中生活方式等注意事项的指导。采用李克特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非常满意、满意、还可以、不满意、非常不满意这五种满意度,分别计为5分、4分、3分、2分、1分。
1.3.2护理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评价:由学生填写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评价指标包括:加深对疾病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护患沟通的信心、临床护理患者综合能力的提高。采用利克特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非常满意、满意、还可以、不满意、非常不满意这五种满意度,分别计为5分、4分、3分、2分、1分。
1.3.3由护士长及护士长助理组成检查小组,同期考核两组学生对所管患者病情掌握情况,包括两组学生对患者的诊断及诊断依据、诊疗方案、阳性体征、治疗目的及效果的掌握情况,每项满分25分,总分100分。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对两组学生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患者对观察组学生的护理质量、医护配合、病情掌握、生活方式等注意事项的指导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尤其生活方式等注意事项的指导满意度最高。总体上,患者对观察组护理学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对教育方法的满意度较高,满意度调查包括对疾病理论知识的理解、护患沟通的信心、护理患者综合能力的提高,其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学生对患者的病情掌握情况比较
两组学生对患者的诊断及诊断依据、诊疗方案、阳性体征、治疗目的及效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对患者病情的评价成绩较观察组更高(P=0.000),见表3。
3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作为人体的一种常见慢性病,在各年龄段都有发生,老年人居多。其主要特点是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4]。漫长的疾病诊治过程,使得患者对疾病及诊治有一些了解,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对于未进入或刚进入临床的护理学生来说,临床知识匮乏,很难获得患者的信任,护患沟通存在难度。因此呼吸内科护士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临床护理技术之外,还要不断的学习并总结沟通技巧,注重护患沟通,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5-6]。呼吸内科疾病病种较多,有些护理学生从课堂走向临床工作,仍然只重视专业知识及考试成绩,没有意识到临床中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性。而且学生的社会经验少,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社会地位的患者心理状况缺乏了解。作为带教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做好从课堂学习到临床工作学习的角色转变。呼吸内科护理中的专科操作比较多,包括吸氧、吸痰、雾化吸入、胸腔闭式引流等。在护理工作中,需要关注这些操作的每一个细节,并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比如吸氧时需要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禁烟防火及通风的重要性,取得患方的积极配合。而且是吸氧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气道干燥及出血等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安慰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呼吸内科老年危重患者较多,病情重而且变化快[7-8]。护理人员需要多巡视观察病情,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与医生共同采取有效地救治措施。因此,在呼吸内科护理教学中强化护患沟通教育非常重要。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除了需要对临床技能进行强化,同时需要增加与护理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等知识。科室定期组织各位带教老师进行护患沟通教学经验分享与交流,规范教学流程,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本科带教老师教学经验如下:(1)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过硬的临床技能是良好的医患沟通的前提。呼吸系统疾病相对复杂,有些学生专业素质不够,在患者询问病情时无法正确回应。比如患者询问护士,“我呼吸困难加重了,能否增加我的吸氧浓度?”此时护理人员要掌握每一种疾病适合的吸氧浓度,才能正确回答患者的问题。因此,带教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复习理论知识,不断把呼吸内科相关的理论知识融入到临床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患者满意度。在临床技能操作方面,带教老师应在操作前详细讲解其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带教老师进行示范教学,护理学生作为助手完成操作,待学生完全掌握后,方可在带教老师的指导监督下进行实践操作。(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患沟通意识。带教老师要培养护理学生的敬业精神,带领学生们刻苦钻研业务、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护理人员要提高个人修养,在护患沟通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力争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9-11]。(3)在护理学生操作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避免护患矛盾的发生。(4)规范教学流程。严格遵守参观学习-实践-总结并纠错-再实践的教学流程。(5)采用任务驱动结合经典案例教学法强化护患沟通教育。任务驱动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设计成多个具体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完成各个任务的方式[12]。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护患沟通教育为教学目标,选取在医疗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及总结[13-15]。带教老师精心挑选护患沟通的经典案例(包括失败案例),结合任务驱动法能够大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点评学生,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护患沟通中的不足,提高学生对护患沟通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分析临床问题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篇2
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2年级内科护理专业学生128名,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4名,男12名,女52名,年龄17-25岁,平均年龄(17.8±1.5)岁;观察组64名,男10名,女54名,年龄18-25岁,平均年龄(18±2.2)岁。两组的所有学生均在文化基础课上完成考核,基础知识考试的成绩均通过。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基础课程成绩和教学内容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教学方法
(1)对照组。此组中采用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即以老师为主体,以讲授的方法将知识进行讲述。(2)观察组。此组中采用以健康教育为导向的情境教学法,本研究中以呼吸系统等疾病为例,护理教学方法具体如下:①课前准备:先将观察组中的64名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6-8人,并推荐一个为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师拟定一个教学任务,各组需要根据任务的内容先预习,通过查找书籍和网络等资料,根据病例等情况设计出不同的情境。②教师的教学任务:需要老师收集许多相关的内容和案例,将符合教学的各类情境进行归类,每个任务进行前,要将设计的相关情境内容交给学生进行预习,能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同时还要设计好情境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提问,充分做好教学活动实施前的准备,全方面地考虑到活动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相关的调整工作。③实施过程:老师在课前10分钟内,讲述该疾病的基本知识,分为病因、配合治疗方法、饮食指导、预防和检查指导等健康教育模式。通过情境演示,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病因和护理方式方法,熟练掌握和记忆相关的知识要点,在情境展示中,也可以加入些图片和视频等,进行案例分析,以健康教育为主,实施情境教学法。
3.应用评价方法
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的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两组,第一组为理论的知识考核,就是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会在统一学习后进行统一出题考试,考试分数总分为100分。第二组方法就是对于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评价,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兴趣和效率、沟通交流的能力、社会的责任感等四方面进行评分,各项满分也均为100分。4.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考核情况中,对照组共64名,90分以上的1人,80-90分15人,70-80分18人,60-70分22人,60分以下8人;观察组共64名,90分以上9人,80-90分25人,70-80分20人,60-70分9人,60分以下1人;根据统计学处理,观察组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在对老师的教学方法评价对比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兴趣和效率、沟通交流的能力、社会的责任感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照组分别提高为20%、15%、21%、14%;观察组分别提高为55%、48%、68%、75%;两组评分对比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三、讨论
篇3
[关键词]呼吸内科;教学查房;标准化患者;以案例为导向
[中图分类号] R424 [文I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1(c)-0149-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ase-oriented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nursing teaching rounds of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Methods 100 interns in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of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eaching rounds according to the conventional teaching method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case-oriented standardized patients,and the teaching rounds were conducted once a week.After a month,the examinations were taken uniformly,so that the comparison of effects could be made.Results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heory and the oper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Respiratory medicine;Teaching rounds;Standardized patient;Case-oriented
标准化患者是从事非医技工作的正常人或患者经过培训后能扮演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在专门设计的表格上记录并评估医生的操作技能,充当评估者和教师[1]。由于患者对实习生缺乏信任,大部分会抵触实习生的操作,这导致教学查房成为一种形式[2],且随着目前医疗环境的改变,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可能会拒绝成为教学资源,这样难免影响临床教学的效果[3]。呼吸内科的病种在发生变迁,在本院肺癌以及其他肺部肿瘤患者显著增多,而其他以往常见病、多发病均明显减少,因此,在选择查房对象的时候,找到与教学大纲相吻合的病种作为教学对象就比较困难,这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不全面。在这种形势下,标准化患者就显示了其优越性。传统的临床教学法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要求[4],标准化患者的应用解决了呼吸内科临床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5],应用以案例为导向的标准化患者的护理查房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有意义的教学方式,我科在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此教学方式,验证其实用性和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5月在我科实习的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中,女生47名,男生3名;本科44名,专科6名;年龄19~23岁,平均(21.0±2.5)岁。对照组中,女生45名,男生5名;本科40名,专科10名;年龄18~22岁,平均(22.0±2.3)岁。两组的年龄、性别、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组织查房 组织护生每周进行1次护理查房,1个月4次,月末考核。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查房,实验组应用以案例为导向的标准化患者的教学查房方法,实施过程分为7步。①选择案例:选择呼吸内科疾病中的典型疾病,案例选择由较典型、简单至复杂[6]。②标准化患者的培训:在临床老师中选择培训对象来扮演标准化患者的角色,提供病史,对常见症状进行描述[7],如肺癌标准化患者在查房中能准确描述咳嗽的性质、咳痰的量色性状、不适症状和表现、患病后对其生活的影响(活动、休息、睡眠、饮食等)、辅助检查的阳性诊断等,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在专门设计的表格上记录并评估护理查房能力,充当评估者和教师。③课前准备:查房前3 d通知所有同学,告知所选案例并告知要主动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查阅相关资料,提出2~3个问题,做好查房的准备。④护士长、带教老师及实习生参加查房,由标准化患者汇报简要病史,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诊断、主诉、入院时的症状体征、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辅助检查阳性结果、诊疗经过等。带教老师交代查房的目的,标准化患者与护生配合,做专科体查,护生与标准化患者进行交流,询问病情并进行评估。⑤护生汇报评估内容,包括体查结果、患者入院时各项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提出患者目前的护理问题。⑥参与查房的护生可以补充护理问题并进行讨论,并列出应实施的护理措施,大家共同思考并完善。其间,标准化患者可对护生进行必要的提问以及给出评价和建议。如果涉及新技术、新业务,带教老师要进行相关技术的操作示范,标准化患者应做好配合,确保每位护生都有机会进行模拟训练,最后护士长加以总结和点评,查房时间控制在1 h以内。⑦查房后带教老师指导护生实施护理计划,及时书写查房记录。
1.2.2考核评估 ①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总分均为100分;②调查问卷:护生对所在组教学查房的评价包括是否增强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对疾病的认识、增强表达沟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提高操作技能5个项目,每项均有4个选项,非常明显4分,明显3分,一般2分,不明显1分[8];③附加问题:对所在组教学查房有何建议。实发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两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的比较
实验组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勺榛だ斫萄Р榉科婪值谋冉
实验组的各项护理教学查房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意义
①应用标准化患者可灵活展现患者在疾病不同阶段的主观感受,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能够再现疾病突发或紧急状态,也不受依法执业、保护性医疗制度及医疗纠纷的等因素制约,让护生实施护患沟通和技能操作,切实保证教学效果[9];可以提高学习成绩,提升教学质量,可再现疾病突发或病情危重的场景,激发兴趣,使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10-11],加速了学生由理论转向实践的步伐。由标准化患者做全程指导,着眼于学生的方方面面,不足之处加以纠正,这样护患之间形成互动,不断地提问和给出反馈意见,可以使学生加深印象,最后还会给学生做出评分。这些都促使学生要做好查房前准备工作,积极查找资料,认真预习,然后在查房过程中和之后总结经验,弥补不足。这样下来,学生掌握和吸收的知识就会有很多,不管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都会高于对照组。②呼吸内科的患者大多饱受疾病的折磨,应用标准化患者代替患者角色就不会打扰患者的正常作息,增加患者的痛苦、不悦感;不会因不慎暴露本不该透露的病情而引起医患纠纷,导致患者绝望和失落,最终影响治疗。③病例选择与查房时间地点的选择不受局限,选择病例的范围更广泛。④有利于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在标准化患者的提问式引导下,同学们的思考角度更加全面化,内容更详细,可以挖掘最本质、最根本的内容,使同学们对每一个问题都提出为什么,并寻根究底,通过查阅资料等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拓展思路,培养一种钻研的精神,从而提高创新能力。⑤有利于提高沟通能力:学生与标准化患者可以尽情沟通,问自己想要问的,不用担心说错话而引起医患纠纷。标准化患者也会在不当的地方提醒并纠正错误,引起学生的注意,锻炼表达能力,尤其使那些平时不愿开口或表达能力本就差的学生得到锻炼[11-12]。⑥提高职业素养:护生在与标准化患者互动过程中,包括问诊能力、评估能力、言行举止等方面均能体现出来,标准化患者则能够及时给予建议和指正,让学生时刻注意,灌输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13]。⑦增强动手能力:带教老师利用标准化患者示范操作技术,学生可在标准化患者身上模拟,而标准化患者则说出自己的体验感受,给予一个评价,使学生获取经验教训,进一步练习,最终提高动手能力,这种方法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一座桥梁[14]。
3.2缺陷
①为查房查资料、做准备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②标准化患者能模拟的疾病种类和症状是有限的,且体征不易模拟;③具有模式化,标准化患者扮演的都是“典型”患者,缺乏个性化,不灵活,症状体征一致,形成一种模式,而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症状是不典型的,患者的真实情况各异,有的症状明显,有的症状则没有。
综上所述,以案例为导向的标准化患者教学查房能激发实习生的兴趣,活跃其思维,丰富了护理查房的内涵,培养了护生实施整体护理所必需的观察、收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缩短了护士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培养实用型专科护理人才有效的新模式[15]。但是标准化患者患者模拟的都是典型病例,在这方面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来探讨和改进,使标准化患者教学方法发展成为一种更为合适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姚忠玲,涂饶萍.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教学中的价值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41-45.
[2]吉珉.PBL联合病案式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3):376-378.
[3]杜永亮,赵杰,李海泉,等.病案式联合P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3):272-274.
[4]唐昊,姚定康,朱牛等.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9,8(5):484-486.
[5]]Goh YS,Selvarajan S,Chng ML,et al.Using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enhanc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in mental health nursing[J].Nurse Educ Today,2016, 45:167-172.
[6]刘惠玲,刘赛珍.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8,18(2):150.
[7]唐昊,姚定康,朱梁,等.标准化病人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23(2):106-108.
[8]马锦萍,郑彬娜,李艳玲.以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查房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9,3(8):48-49.
[9]张鸿,代华平.PBL教学法在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教学查房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病案,2010,11(3):53-54.
[10]佟玉荣,焦金梅,肖焕新.以案例为导向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8):123-125.
[11]Hill AE,Davidson BJ,Theodoros DG.A review of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clinical education:implications for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programs[J].Int J Speech Lang Pathol,2010,12(3):259-270.
[12]李红,贺美华,许燕山.SSP与PBL结合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构建[J].护理杂志,2010,27(18):1416-1418.
[13]Luctkar-Flude M,Wilson-Keates B,Larocque M.Evaluating high-fidelity human simulators and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an undergraduate nursing health assessment course[J].Nurse Educ Today,2011,32(4):448-452.
[14]颜春英,李红,黄坚,等.SSP与PBL整合模式在妇产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35):3276-3277.
篇4
论文摘要:《内科护理学》是一门内容较复杂、抽象的学科,单靠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无法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践,而病例分析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与多媒体课件结合会使“病例分析”更有生命力。病例中的内容及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目的的需要随机组合,病例的内容及问题设置得当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能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高校的扩招后,中专生源素质逐渐下降,表现为学生学习自觉性及积极性偏低,文化基础较差,分析和理解能力更差。内科护理学主要从理论上分析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护理诊断,以及合作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内容较抽象,再加上一些学生对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及今后工作上密切关系缺乏认识,对已学过知识的淡忘,使学过的知识出现脱节,从而形成学生学习难的问题。《内科护理学》教学,单靠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无法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践,而病例分析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用多媒体展示“病例分析”可以让学生从多种感官接受信息,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及各式各样的展示方式可以变单调为生动。病例分析教学法还可以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病例中的内容及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目的的需要随机组合,病例的内容及问题设置得当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在授课前、授课时、授课后都可以应用病例分析。
一、在授课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符的病例
一个好的病例是开展好病例教学的前提,成功的病例应具有以下4个特点:(1)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2)病例简洁,但包含丰富的信息;(3)围绕病例提出的问题恰当而且有教学意义;(4)通过多种途径,学生比较容易获得病例所涉及的知识。在讲新课之前,所举病例不能很深,涵盖面不能很广,要让学生一看就能明白病例的含义,否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病例分析结合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及意义
1.课前应用病例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讲一个新的疾病之前,可以给学生们一个典型的病例,于前一次课堂教学时作为预习作业交给学生课下完成,这个病例一定要包括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问题设置可以提出临床诊断什么病,提出哪些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是什么,给出护理措施,怎样进行健康教育。例如:某患者,男性,62岁,有心绞痛病史5年,于今天凌晨3时突然感到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向左肩和左上肢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和窒息感,含服硝酸甘油无效,于5时40分来院急诊。体格检查:T 37.2℃,R32次/分,BP 102/64mmHg,半卧位,口唇明显紫绀,心率120次/分,偶有早搏,两肺满布干湿啰音,以肺底湿啰音更多。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伴偶发室性早搏,心率120次/分,V1~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且出现宽而深的Q波,倒置的T波。请写出:(1)此病人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2)根据目前情况能提出哪些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是什么?(3)应怎样进行护理?(4)出院时请你给出健康教育。这是一个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它概述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我在展示这个病例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给学生们播放与这个病例相符的一个心肌梗塞病人的视频资料。这样图、文、影、声并茂,形象生动,学生们犹如身临其境。中专学生由于年龄及认知等方面的特点,自学能力相对较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们会有目的地预习新课,还会进行讨论,查阅有关资料。这样就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探索学习,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最后教师总结评价,从而使理论知识得以深化,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2]
2.课中插入病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分析、理解能力。
《内科护理学》相对其它几门临床课程是较复杂的,有些内容比较难理解,中专生的理解能力又差,课堂应用病例分析有利于解决这个难题。特别是当“病例分析”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讲解时,图、文、影、声并茂,形象生动,为多种感官的刺激提供了若干个兴奋点,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使教学效果良好,课堂气氛围热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比如,我在讲心功能分级的时候,先给学生讲述分四级:一级指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二级指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日常活动可引起气急、心悸;三级指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稍事活动就引起气急、心悸;四级体力活动重度受限制、休息时亦气急、心悸。然后通过多媒体我给学生一个三级心功能病人的录像资料:某患者,女,55岁,患高血压心脏病10年,近半年病人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于日常活动即可引起呼吸困难、心悸,此病人目前心功能处于几级?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分析、推理、判断能力,也激活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课后应用病例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随着学生的深入学习,学生掌握的疾病知识及技巧越来越多,则可以选择一些面广、复杂的病例。例如,我讲完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护理后,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们一个病例分析作业。我给学生们这样一个例子:患者,男性,68岁,因“慢性咳嗽、咳痰15年,加重伴喘息3天”收住入院。3天前因受凉咳嗽加重,夜间尤甚,咳大量黄脓痰,伴气急。查体:T37.4℃,P96次/分,R22次/分,BP 130/90mmHg,口唇发绀,桶状胸,两肺叩诊过清音,血气分析示:PaO250mmHg PaCO260mmHg。入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请写出:(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常见并发症。 (2)该患者呼吸衰竭的类型及依据。(3)该患者氧疗的原则及依据。我在给这个病例前也给学生们放了一段与这个病例相符的录像,让学生们诊断是什么病,病因是什么。这样学生们就有种自己已经是一个护士,要对病人负责的感觉。学生们必须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思考问题,查阅资料,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更牢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又让学生提前接触了临床知识。
三、应用病例分析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
运用现代化技术的前提是必须以现代化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将“病例分析”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导航器,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如果教师选择的“病例分析”针对性不强,“病例分析”不仅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反而还会起反作用。不合适的“案例分析”包括内容太浅,学生不用思考;内容太深,凭学生现有的水平无法很好理解;内容错误,科学性的错误误导学生;内容的相关性不大,学生不清楚要说明什么问题;学生不熟悉的内容等。我们要辩证地应用“病例分析”,掌握合适的尺度,在恰当的情况下使用“病例分析”,并且要有效地将各种有特色的教学手段整合起来使用,找到最佳的比例,共同发挥作用。我们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分析问题,在最恰当的时刻,用“病例分析”呈现、分析最有效的教学信息,充分发挥“病例分析”的教学作用。
实践证明,在授课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符的病例,辩证地分析运用多媒体“病例分析”,灵活机动地进行应用,合理地进行变化,根据教情、学情进行施教。采用病例分析为基础的教学,可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3]。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更能使教学内容变得易感知、易体会,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丽.内科护理学病例分析教学中问题设置的探索.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第24卷第15期.
篇5
关键词: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护理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是一种基于多种疾病的条件下发生的血管产生凝血的病理过程。会导致全身出血。大多数情况下,患者患有这种疾病都会对生命造成威胁。现将抽取本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治疗的35例产科的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4月~2012年4月共收住了13587例要进行分娩的孕妇,35例发生了产科DIC,发生率为0.25%。她们的年龄分布为21~38周岁,年龄平均值为27.6岁。怀孕周期:除了有1例为16w外,其余均为28~43w,平均孕期为37.5w。其中16例初产妇,19例经产妇。
1.2 发病诱因 在多少情况下,DIC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它也可以只由一种因素引发。本组用最主要的已确认的一项代表因素来进行统计,在这35例患者中,有18例患有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其中15例继发胎盘早剥子宫卒),3例胎盘前置,4例产后出血,3例羊水栓塞,3例子宫破裂,1例中孕稽留流产,3例妊娠合并肝炎。
1.3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不仅有原发病的特有的病征,还有大量的阴道出血,并伴随着休克现象。阴道出血的特征为血出不止,血液不凝结,其中10例出血量为1000~2000ml,10例为2000~3000ml,7例为3000~5000ml,3例在5000ml以上,最多的出血量达到了7300ml,只有1例。有皮下、牙龈出血或合并创面18例,23例休克,8例昏迷,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这35例都有继发性贫血,包含15例中度,20例重度。
2 结果
在这35例患者中,被治愈的有33例(占94.29%);有2例发生死亡,占5.71%,包含因为妊娠合并肝炎入院2h后死亡的1例,因为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胎盘早剥入院3h后死亡的1例。
3 护理
3.1注意诱因,动态观察 对于诱发DIC的因素,产科的护理人员要能够熟练掌握。胎盘早剥、死胎、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导致休克、血液病或者妊娠合并肝炎等都是引发产科DIC的主要因素。当遇到这些产科疾病时,护理人员应该警惕DIC的病发,观察是否有出血的倾向,比如针眼出血、阴道出血量等。如果子宫出现收缩乏力,阴道流血无法止住、不凝结,出血量大,则多半可以被认为有DIC的可能。立刻采取紧急措施处理,并做好抢救工作。
3.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DIC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严重的出血伴休克,这时一个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要在短时间内输送大量的液体。需要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用以用药、输血和输液,且要保证静脉通畅。
3.3严格、正确的执行医嘱中的各项治疗措施
3.3.1 肝素的应用 产科DIC的病情发展快速,其发展过程无明显的期间特征,因此在使用肝素时要找准用药时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若是过量用药则可能是出血加重,甚至会使出血无法控制。
3.3.2 凝血因子的应用 急性失血是产科DIC中发生概率较大的症状,且其过程进展迅速,往往在未发现高凝期时就已经进入了消耗性低凝期及纤溶亢进期,所以,在血液不能凝的时候及时补充血凝因子是很重要的。本次分析的35例对象中,都对其输入了血液或是红细胞悬液,在记录中显示最大输血量为5500ml,其中输入冰冻血浆的有24例,输入2~5U冷沉淀的有19例,输入3~5U血小板的有7例,输入纤维蛋白原2~4g的有15例。输血过程中,时刻注意是否有输血反应,为了发生因大量输库存血而出现的枸橼酸钠中毒现象,钙剂需适量补充。
3.4 必要的辅助检查和术前准备 需按照医嘱立即留、送血尿的标本去检验,使之能够方便获悉肾功能和酸中毒等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
3.5 生命体征监测及落实基础护理 可以根据产后护理和危重患者的常规护理执行。在病情稳定之前要持续进行心电监护,时刻观察患者情况。在快速输液的时候需要注意是否有咳嗽和血性泡沫样痰,时常注意警惕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的出现。
3.6 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感染 ①有合并肝炎的产妇要给她住单间,所有用品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且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的;②要加强病房的环境和空气的消毒。用消毒液清洗患者用品,擦桌子、拖地;③需要注重个人卫生,加强伤口护理。会阴要每天用碘伏液摸洗。
3.7 心理护理 对于产科DIC患者来说,该疾病是突发的,绝大多数患者的神智清楚,情绪紧张,护理人员对于这些患者要安抚她们的情绪,是其积极配合。
综上,产科DIC的病发过程发展迅速,对此要在早起诊断时把握住时机,对其进行正确的治疗,同时护理人员要做好护理工作,遇到危象时要及时报告[1-4]。
参考文献:
[1] 李婧.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9):65-66.
[2] 文细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2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 2009(S1):167-169.
篇6
【关键词】 心内科疾病;医患沟通;护理效果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于护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 临床上加强医患沟通, 提高护理治疗, 降低护理过程中的医疗纠纷显得至关重要。这些疾病发病比较急促, 病情变化也比较快, 因此医护人员患者治疗过程中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1]。为了探讨心内科疾病患者采用医患沟通的护理效果。对2012年1月~2013年10月来本院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来本院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调研中, 共有男42例, 女38例, 年龄36~87岁, 平均年龄(47.5±2.1)岁。其中25例心内科, 25例高血压, 12例心律失常, 8例心房颤动, 7例糖尿病, 3例高脂血症。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在治疗之后进行一般护理,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按时吃药, 每天都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锻炼。
1. 2. 2 实验组 ①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 由于很多患者心理素质不好, 再加上疾病的疼痛使得患者会出现焦虑、恐慌等心理。患者入院后要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热情的接待患者, 介绍这种疾病的相关知识, 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 让患者尽可能的配合治疗。②护患沟通:治疗过程中, 由于医护人员和患者接触比较多, 治疗时要善于聆听患者的心声, 帮助患者排解心中的顾虑, 从而帮助他们分散注意力。③饮食沟通:对于心内科疾病患者而言, 日常饮食显得至关重要, 好的饮食结构能够取得理想的预后, 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比较合理的饮食方式, 告诉患者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帮助患者早日康复。④运动指导:根据患者恢复情况, 让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 增加机体抵抗力[2]。
1. 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本次调研中, 实验组中护理效果有效率为95.0%, 高于对照组8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心血管内科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高发疾病, 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较明显, 很多患者入院后已经处于昏迷或者半昏迷状态, 部分患者情绪失控, 以为自己将会死亡等, 给患者后期治疗带来很大的不便。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从而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有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最大限度的配合治疗。
本次临床研究可见, 实验组中护理效果有效率高达95.0%, 高于对照组8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心内科疾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医患沟通效果较好,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邵小丽,姚春艳,姜亚波.浅析护患沟通对预防护理纠纷的作用.吉林医学, 2010(07):114-116.
[2] 翟谢民,赵润平,庞玉霞, 等.加强护患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医院管理论坛, 2012(03):142-145.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近期收治的150例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7例,女63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52.7±10.1)岁,包括风湿性心脏病23例,高血压伴冠心病51例,心肌梗死62例, 先天性心脏病6例,其他心血管疾病8例。
1.2研究方法 给予对照组50例患者常规的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除了给予这些常规护理外,还针对本科室发现的各种风险进行改良护理。回顾性分析15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三个等级:良好、一般和不满意,总满意度为前两个等级之和。
2 结果
2.1通过对150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作者发现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主要存在来自三个方面的风险:第一,来自于患者本身;第二,来自于医护人员;第三,来自于医院和管理层。
2.2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愈程度结果表1,其中观察组的总润愈度为97%,对照组的总润愈度为8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3.1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风险
3.1.1患者因素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一些患者并没有严格执行医嘱,例如一些患者会因为其症状较轻,从而就会对疾病持有一种轻视的心理,在未获得医护人员许可的情况下,擅自离开医院与病房,或请假外出后并未按时返回病房等。由于心血管疾病比较特殊,在比较嘈杂的外部环境中,再加上患者自身疲惫等因素,极易引发疾病的发作。一些患者及家属缺乏对疾病的充分认识,往往对医疗持有过高的期望值,一旦病情未见好转,甚至发生恶化时,常将责任全部归咎于医护人员,不能充分信赖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工作,进而诱发不安全因素。
3.1.2医护人员因素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护理工作的责任巨大、任务繁杂,极易产生医疗风险。护理人员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①护理文书的书写不规范:对于一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护理人员必须每30分钟对其生命体征与心电图进行观测与记录,当患者病情稍微好转后, 护理人员就会产生疏忽与懈怠,从而推迟对患者诊测与记录的频率,导致护理文书的记录不够完整;由于受到快节奏工作的影响,部分护理人员在文书登记时也养成了快节奏的习惯, 在书写时字迹比较潦草;由于一些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或科室的监督不到位,在日常护理巡查过程中,一些护理人员在发现患者不在位时,会进行随意编写;在抢救患者时,护理人员忘记登记护理文书,存在事后登记或文书登记时间与抢救时间距离过长的现象。②药物使用及药量配比出错:由于心血管内科用药的品种较多,药品的出厂商及名称比较复杂,而且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工作比较繁忙,可能会出现拿错药等情况;护理人员对速度的把握不准或患者自行加快滴速,会加重患者的心脏负担,进而造成危险;一些护理人员可能会凭个人经验进行配比药量,从而导致出现药量错误。
3.1.3医院因素
由于心血管内科病房的床位、医疗设备以及来往的人员较多,环境比较嘈杂,会影响到科室患者的休息,易引发患者的投诉。如果医护人员未及时彻底打扫病房卫生,在地面滑湿的情况下,极易造成患者摔倒,会给患者的心理与生理带来不良影响。由于心血管内科疾病的特殊性,其治疗费用往往较高,若护理人员未及时、详细地将费用明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结账时极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3.2 防范对策
3.2.1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医院要加强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为其传授更多科学的护理知识与技能,为其提供更多学习与培训的机会,同时再通过考核的方式考察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而护理人员也要通过听课与查房等形式,不断加强护理知识的学习与巩固, 通过护理实践不断提升自身护理操作能力,进而不断提升护理水平。此外,医院还要加强对法律知识与安全知识的宣教,要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与安全意识,使其能够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护理人员要严格规范护理记录,及时、认真地书写护理文书,从而充分保证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及完整性。
3.2.2加强护患沟通
篇8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应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并总结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182例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情况与临床资料中存在53例(29.1%)违规操作或者不安全操作行为,其中包括医护人员因素31例(58.5%)、患者因素14例(26.4%)以及医院因素8例(15.1%)。结论为有效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水平,医院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努力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护理水平,增强其法律意识与安全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医患交流与沟通。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
心血管内科疾病具有发病急、病因复杂以及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大大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一旦护理不当,不但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威胁其生命安全,而且还极易引发一系列的医疗纠纷[1]。本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82例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82例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7例,女85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52.7±10.1)岁,包括风湿性心脏病32例,高血压伴冠心病64例,心肌梗死72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其他心血管疾病8例。
1.2研究方法
对1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2结果
182例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情况与临床资料中存在53例(29.1%)违规操作或者不安全操作行为,其中包括医护人员因素31例(58.5%)、患者因素14例(26.4%)以及医院因素8例(15.1%)。
3讨论
3.1不安全因素分析
3.1.1医护人员因素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护理工作的责任巨大、任务繁杂,极易产生医疗风险。护理人员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①护理文书的书写不规范:对于一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人员必须每30分钟对其生命体征与心电图进行观测与记录,当患者病情稍微好转后,护理人员就会产生疏忽与懈怠,从而推迟对患者诊测与记录的频率,导致护理文书的记录不够完整[2];由于受到快节奏工作的影响,部分护理人员在文书登记时也养成了快节奏的习惯,在书写时字迹比较潦草;由于一些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或科室的监督不到位,在日常护理巡查过程中,一些护理人员在发现患者不在位时,会进行随意编写;在抢救患者时,护理人员忘记登记护理文书,存在事后登记或文书登记时间与抢救时间距离过长的现象。②药物使用及药量配比出错:由于心血管内科用药的品种较多,药品的出厂商及名称比较复杂,而且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工作比较繁忙,可能会出现拿错药等情况;护理人员对速度的把握不准或患者自行加快滴速,会加重患者的心脏负担,进而造成危险;一些护理人员可能会凭个人经验进行配比药量,从而导致出现药量错误。
3.1.2患者因素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一些患者并没有严格执行医嘱,例如一些患者会因为其症状较轻,从而就会对疾病持有一种轻视的心理,在未获得医护人员许可的情况下,擅自离开医院与病房,或请假外出后并未按时返回病房等[3]。由于心血管疾病比较特殊,在比较嘈杂的外部环境中,再加上患者自身疲惫等因素,极易引发疾病的发作。一些患者及家属缺乏对疾病的充分认识,往往对医疗持有过高的期望值,一旦病情未见好转,甚至发生恶化时,常将责任全部归咎于医护人员,不能充分信赖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工作,进而诱发不安全因素。
3.1.3医院因素由于心血管内科病房的床位、医疗设备以及来往的人员较多,环境比较嘈杂,会影响到科室患者的休息,易引发患者的投诉。如果医护人员未及时彻底打扫病房卫生,在地面滑湿的情况下,极易造成患者摔倒,会给患者的心理与生理带来不良影响。由于心血管内科疾病的特殊性,其治疗费用往往较高,若护理人员未及时、详细地将费用明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结账时极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3]。
3.2防范对策
3.2.1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医院要加强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为其传授更多科学的护理知识与技能,为其提供更多学习与培训的机会,同时再通过考核的方式考察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4]。而护理人员也要通过听课与查房等形式,不断加强护理知识的学习与巩固,通过护理实践不断提升自身护理操作能力,进而不断提升护理水平。此外,医院还要加强对法律知识与安全知识的宣教,要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与安全意识,使其能够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护理人员要严格规范护理记录,及时、认真地书写护理文书,从而充分保证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及完整性。
3.2.2加强护患沟通,改善医院环境建设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与沟通,要充分尊重应关心患者,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与需求,及时解决患者在生理与心理上存在的困难,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将用药方法与诊疗方法详细地介绍给患者,并且将医疗费用详细地告知患者,以此来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度及信任度,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医院要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加强对医院环境的建设。如在病房添加微波炉以及电视等设备,充分保证病房的安静与洁净,努力为患者营造温馨、和谐的住院环境。综上所述,由于心血管内科疾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护理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主要是由于患者、医院以及护理人员造成的。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护理水平,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医院要深入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少梅.心内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河北医学,2010,9(7):886-887.
[2]白菊娥.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安徽医学,2011,11(9):1772-1773.
[3]额登格日勒.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6):324-325.
[4]周柳嫦.浅谈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0,12(3):54.
篇9
关键词:中职卫校;内科护理;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指教学效率或教学效果能够高效达成的课堂,是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课堂。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的实施,高效课堂已经由原来的仅仅注重教师的教转为全面注重学生的学,由只关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转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探索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教师是课程改革最直接、最关键的环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高效课堂。
一、现代化教育理念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教育发展的理性认识,主要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主张和教育信念等。教师的教育理念显现出个人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主张。陶行知先生说:“先生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意识可以有效指导个人的行动。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育教学理念,认真领会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精神,在教学活动中切实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意识,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专注、快乐、全程参与到整个教学环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二、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参加临床进修。内科护理学知识体系繁杂,临床技术变革日新月异,要想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高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培养应用型的护理人才,要求教师既能够准确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知识架构,又要掌握最新的临床实践技能,并能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才会收放自如、游刃有余,课堂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三、过硬的专业能力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等,这些能力是教师组织高效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力保障。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高效课堂”就是这样一种教育责任。
1.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高效课堂应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师要在理解内科护理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备好课标、备好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通过精彩纷呈、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激发W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分组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达到高效学习的课堂效果。
2.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俗话说:“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积极独立思考,全程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学习,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在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高效学习,进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3.精化课堂练习,巩固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应根据所授课程,针对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第一时间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增进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增加成就感和获得感,通过对比发现不足和差距,找到知识的薄弱点。当堂巩固练习符合学习的遗忘规律,能够最大化地提高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效率。
4.调动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构建高效课堂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和谐、民主、平等、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内科护理课堂教学要立足于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兴趣爱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他们内在的驱动力,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他们主动探究新知的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方法,在乐趣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内科护理课堂教学质量,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先血管内科;风险事件;安全对策
先血管内科是较高风险的专科之一,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预见性较差,一旦病发,患者的病死率较高,护理管理中的风险性较强,十分容易引起护理纠纷[1]。为了能够进一步的降低护理风险,预防护理风险时间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本次研究,笔者就给予我院部分患者护理管理安全防范措施,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2月~2013年2月确诊收治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9例,女111例,患者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2.5±3.4)岁,研究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采用护理管理安全防范对策培训后进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2,3]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寻找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结果,并探讨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及其有效性。
1.3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
2结果
对照组患者共发生11例风险事件,发生率为9.17%,观察组患者共发生3例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本组研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共发生14例风险事件,其中3例为差错性事件,包括换错药1例、标本送检错误1例以及摆错药物1例;2例为安全性时间,包括坠床1例、跌倒1例;而其余9例事件均为沟通问题。结合本次研究以及对以往研究的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①患者及其家属: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变化较快,危险性强,容易发生猝死等突况,并且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时,患者及其家属往往认为是医院的治疗存在问题,进而发生护患纠纷[4];②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少数护理人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以及应急处理能力,并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以及相应的法律知识[5];③护理管理机制及制度:在医院护理管理制度的施行阶段,缺乏必要的监督。针对上述文帝,我院心血管内科制定了以下安全防范对策:①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牢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②进一步完善护理管理机制与制度,建立护理管理风险管理机构,施行风险报告制度等;③合理配置自愿,改善护理现状,尽可能的排除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隐患。
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存在诸多风险,护士是提供护理服务的主题,护理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人员是否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以及良好的工作态度,为了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发生率,院方应该尽量排除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燕,齐艳玲,武晓星.心内科护理风险及控制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2):122.
[2]糜春霞.心内科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0(7):642-643.
[3]王育红.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87-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