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的哲学思考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与死的哲学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与死的哲学思考

篇1

关健词:中学生 挫折教育 挫折能力 思考

一.中学生挫折能力现状

一是“温室”培育。在当代,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物质生活比较富裕,深受家长的溺爱,处处养尊处优,受到家长和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呵护照顾,很多事情都由家长帮办,称为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遇到什么事,有人为他们想办法,照顾得无微不至。

二是不够成熟。中学生随着年龄的成长,心理和生理的逐渐成熟,独立意识的逐渐形成,他们既渴望独立,又希望依赖,但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发展未完全成熟,因此,意志力比较薄弱,一旦生活中出现一些挫折、困难、失败,孩子的心理就会失去平衡,而对一些问题,就会逃避,难以接受。

三是抗挫较弱。许多中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一遇到困难、挫折时,不知道如何应对,不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而往往采取回避、逃脱的方式,有的甚至轻生酿成悲剧。有的学生遇到同学间人际关系出现障碍时,内心产生焦虑,但不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调节情绪、解决问题,而是一味地苦恼。

二.挫折教育重要且必要

1.挫折教育是社会发展需要。一个有着坚强心理素质的民族才是真正坚强的民族,一代儿童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其实就代表了未来这个民族的基本素质。现在社会是竞争社会,尤其是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青少年必须要有自主性和创造性,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对青少年加强挫折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2.挫折教育是家校培育需要。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孩子依赖性很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同时,一些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重知识技能传授,轻能力培养,尤其是对孩子应付挫折能力的培养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大量事实证明目前学生的耐挫能力很差,遇到失败若没有家长或老师的正确引导,是无法走出困境的。

3.挫折教育是个体发展需要。挫折无处不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不可能是鲜花铺就的坦途,可能会遇到荆棘或沼泽,可能要经受挫折和委屈。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和途径给他们“种一下牛痘”、“打一下预防针”,补上这一课,将来他们就有可能在艰苦、复杂的情况面前无所适从,在困难和挫折的风浪面前难以应付。

三.五方着力提升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种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恒心,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克服力,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需要从不同层面着力,从而形成挫折教育整体效果。

1.启迪思想,教育学生顺势而为。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致于遭到挫折便束手无策。老师要教育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在逆境中也能够顺利走出来,满怀激情地拥抱生活。

2.创设情境,锻炼学生逆境奋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困难和挫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培养自强精神。提供智谋的挫折情境以锻炼孩子的挫折耐受力,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主动创设挫折情境更具有预防性和针对性,能弥补自然挫折情境的不足。

3.以身作则,激励学生赶学比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具体榜样形象的感染下,学生能加深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把挫折转化为自我锻炼成长的自觉行为。而最好的榜样是学生身边的教师和同学,因此教师可通过小榜样战胜挫折的事例感染学生,这些事实都发生在同学们身边,使他们感受深刻的挫折教育。

4.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整体推进。把挫折教育狭义地理解为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这与挫折教育的本义是相去甚远的。挫折教育对于教师来说是如何引导受挫折的孩子,让他们懂得挫折与竞争相伴随,要成功必须战胜挫折,从而培养孩子受挫折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由于人与人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同一挫折对不同的孩子产生的心理反应不同,因此,教师对孩子的挫折教育要因材施教。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挫折;就业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236-02

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热切关注使广大高校教育者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一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受挫折,情绪低落,影响了身心健康。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成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对“挫折教育”的理论分析

心理学认为,所谓挫折是指“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其中遇到的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有时仅指阻碍个体动机活动的客观情境”。而所谓挫折教育,就是对大学生容忍、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当前挫折教育的主要依据是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切心理现象为后天所习得行为,故承受挫折也是一种后天的习得行为,挫折能力可以通过教育训练获得和提高。

如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Flued)认为,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既有社会生活条件因素,也有个体主观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弗洛伊德认为,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外部环境,减少和避免个体挫折,即截住挫折的社会因素源头非常必要。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沙利文(Hany Stack Sulli-van)认识到了人际关系对挫折情绪产生的影响,主张通过加强人际交往,增加对人际关系的关注来避免挫折的产生。

二、大学生就业挫折的主要社会因素

(一)大学生就业中的供需矛盾

当前,大学生就业客观上存在供需矛盾。这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时代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狭窄,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跟不上时展要求,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候遭遇挫折。表面看来,是大学生自身素质无法满足时代要求,而实际上是高校教育落后的表现。二是高校扩招产生的社会效应。近些年,高校大规模扩招既满足了更多人接受的高等教育需要,也导致了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下,高校毕业生供应相对过剩,从而使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三是高校专业招生的结构性矛盾。一些高校招生时对于眼下的热门专业盲目扩招,导致日后热门专业毕业生数量过剩,就业遇冷。而一些社会急需专业的毕业生的数量却无法满足需要。

(二)就业市场不成熟

大学生就业要进入人才市场,实行双向选择。许多大学生都会面临着择业就业的竞争压力。当代大学生认同竞争,赞成双向选择,但又担心机会不均、就业市场不成熟,从而增加了他们的顾虑。就业市场的不成熟表现在许多方面:一是存在着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人才市场分割,阻碍了人才在不同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这也导致高校大学生更愿意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就业,加剧了这些地区的就业竞争。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之间信息不畅通,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度。三是就业市场不规范,一些招聘会组织者受利益驱动,秩序混乱,毕业生择业效益不高。四是部分单位用人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造成人力资源的不合理流动。五是招聘中的性别歧视、高门槛等各种原因也影响着大学生就业。

(三)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

我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的社会。一些人打着“人情”的幌子,搞走后门、拉关系等不正之风,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就业机会。还有的大学生不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和个人的努力,一味凭借长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等家庭背景来实现就业,这些现象影响了一些学生的择业观念。当他们遭受就业挫折时,不是去冷静面对,而为自己没有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而苦恼,陷入悲观失望情绪中。

三、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方法

(一)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

研究表明,真正引起适应困难的主要不是挫折和冲突本身,而是当事者对挫折和冲突的看法和应付的方法。要引导学生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并适应社会。同时,也要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帮助大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

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培养大学生,是一门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社会科学。大学生就业挫折实际上是大学生个人还没有适应并融人社会的一种情境,是没有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反映。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高校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在当今时代,高校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教育管理部门、社会评估预测机构与高等院校要加强合作,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的教育预测活动,并建立定期的教育预测结果机制,为大学招生规模和数量以及专业、学科设置和调整提供指导。最后,高等学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本着为学生负责的精神,配置和调整教学资源,进行学科专业设置,合理确定招生规模。

(二)完善就业制度

帮助大学生战胜就业挫折,需要高校和社会的相互配合。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社会应该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机会,尽快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就业机制。为此,要快速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人才跨城乡、跨地区、跨行业流动的就业市场环境,增加就业信息的透明度,规范毕业生招聘市场。招聘单位要理性对待人才需求,坚决杜绝招聘过程中的不合理行为。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就业,同时强化咨询工作,引导学生走出挫折情绪。

(三)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要教育学生理性对待社会不正之风或者依靠家庭背景找工作的现象。应该相信,社会不正之风毕竟是社会转型中的一个过渡现象。针对一些学生依靠家庭背景找工作,要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P.M.Blau and O.D.Duncan)的社会流动理论指出,即使在发达的美国社会,父亲的职业、教育程度等家庭背景也会对子女的第一职业产生影响。大学生已经成年,具备了较高的自身素质,因此,要教育大学生继续努力,完善自我,勇敢接受社会的选择,应该把暂时的就业挫折视为人生的一个励志经历。

帮助大学生战胜就业挫折,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家庭关系等,它不是要大学生去做拉关系、走后门的事情,而是为他们提供关怀、爱护、帮助、信任和指导。既要注意建立家人、好友构成的强关系形成的社会支持,也要注意交往不多的弱关系的社会支持。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S.Granovetter)的社会网络理论指出,长久没有来往的同学、前同事,或者只有数面之缘的人是联系较弱的社会关系,却能够提供有用的就业信息促进就业。因为弱关系中的信息由于经过较长的社会距离,能够使信息流行起来,并且具有较低的重复性。因此,高校教育者要注意凭借校友会等信息平台为学生就业提供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赵坤明.“挫折教育”与“挫折承受力教育”诘难[J].中国教育学刊,1999,(4).

篇3

【关键词】化学实验 挫折 探索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145-02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做实验时,不够细心或操作不规范常常会导致实验失败,心理就会蒙上阴影,从心理反应看就是遭受挫折。所谓挫折就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阻碍或干扰,以致其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恐惧、焦虑、抑郁、悲观等心理反应。此时,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采取搪塞或回避的态度,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压力,反而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影响学生的求知欲,抑制学生的探索能力。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保持积极向上的求知欲,不断提高自己的探索能力呢?本文拟从分析学生遭受挫折时的心理入手,寻找提高学生探索能力的途径。

一、实验遇到挫折时学生的心理表现

(一)恐惧心理。化学实验中,某些物质有刺激性气味,毒性较大,如氯气、丁醇等,有些物质有致癌作用,如苯的同系物、四氯化碳等,有些物质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浓硫酸、苯酚等,这些化学药品本身就会使学生感到担心。有些化学反应非常剧烈,如氢气和氯气见光爆炸等,当实验失败的时候,有毒气体会扩散,危险化学品会泄露等,学生会更加害怕,从而引发恐惧心理,尤其是一些胆子小的女同学更是恐惧。

(二)焦虑心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因为一点小的失误而着急,越是着急就越容易出现更大的失误,越是失误就越着急。在这种恶性循环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自然而然会产生焦虑。特别是看到别的同学实验完成,自己落后或者没有成功的时候,更加着急和焦虑。同时,学生每次实验的内容比较多,实验室开放的时间有限,学生会担心自己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实验,这也会引起学生的焦虑。

(三)抑郁心理。面对失败的实验,有时候即使学生冥思苦想,也找不到实验失败的原因,结果造成学生对实验成功的期望值降低,对实验兴趣减退。这时,他们的内心就会感到苦闷,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感到压抑抑郁,往往会以消极的心态看问题。

(四)悲观心理。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在实验失败后甚至会产生悲观的情绪,这种悲观的情绪是学生对自己在群置中的心理反应。他们会认为“我笨手笨脚,做不好实验”,更有甚者,会萌生“我比不上别人,干脆不做了”。

二、学生在实验中遇到挫折的危害性分析

(一)学习热情减退。遭受挫折后,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学习积极性受挫,本来好学上进的学生,会变得消沉。从此学习的韧劲、钻劲减弱,碰到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不愿意深入研究,得过且过,失去了应有的积极探索的动力,好学上进的热情减退。

(二)学习信心丧失。有的学生遭受挫折后,不能够克服消极悲观的情绪,产生失望的心理,失去自信自尊,引发消沉,从而丧失求知的欲望,讨厌学习,回避学习。一些学生会错误地认为自己不行比不上别人,对自己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信心不足,丧失学习信心。

(三)学习效率降低。心理学认为人的负面心理会释放负能量,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学生的负面心理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理解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减弱;探索研究能力和创造力受到压制;人变得健忘倦怠,反应迟钝,思维不敏捷等。在课堂上学生常常表现为开小差走神,打不起精神,旧知识记不住,新知识理解不了,学习效率降低。

(四)心理压抑。学生在化学实验中遭受挫折时引发的不良心理反应得不到正确的疏导,无法排解,不能够回归到正常的心理状态,不仅影响学习,还会影响其人生。学生长时间在消极、负面的心理状态下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偏离正常的社会轨道。在行为上表现出自我指责,自我封闭,缺乏安全感;在思维方式上常常是对预期的负性思维,对未来、对事情总往坏处想,悲观失望。这样的精神状态,使学生无法很好地学习和生活。

三、培养学生实验挫折中探索能力的可能性

(一)学生心理的可塑性。学生的心理是正在发展且尚未成熟的,还未固定化和模式化,有极强的可塑性。教师要积极引导,传递正能量,促进其正面发展。可挖掘学生心理中的坚韧性,自信力,自控力,努力促使其恐惧、焦虑、抑郁、悲观等心理反应转化为稳定的积极探索意识,促使学生形成从容、耐心、刚毅的心理品格。

(二)学生天生的求知欲。求知欲是人类系统地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是认识世界和主动学习的动力,它直接指向知识本身,并以获得知识为满足。皮亚杰认知理论认为人类认识发展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换句话说,人类认知活动是主体的内在要求,是积极主动的,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有强烈的求知欲,这种求知欲会帮助学生战胜困难。同时,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情境与条件,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师的积极引导。在学生遭受挫折时,教师的及时介入,可帮助学生准确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找出存在问题并加以引导教育。教师可进行心理的辅导和干预,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承受力,使他们在挫折和困惑中不气馁,不放弃,而是积极探索。还可引导学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耐心做演示实验,边规范演示边提醒注意事项、观察的要点,重振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四)同学的同化作用。同化就是趋同性的影响,即个人或团体因为与其他个体或团体接触和联系,采纳其态度与价值,思维模式,行为习惯,最后走向趋同化。同学之间对问题的认识、理解有趋同性,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交往过程中,往往会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相互同化。一些心理素质好,坚定自信的同学,更会起到“榜样”的作用,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影响、辐射、带动一些心理素质不够强的同学往积极方面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验的操作能力有强有弱,实验时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互助同化作用,以强带弱,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实验挫折中探索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高层次的、指导性的、进取性的精神力量。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心理教育,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有可能引起学生恐惧心理的实验,教师要使学生懂得用科学的方法操作是安全的,只有不按照科学方法和步骤操作才会危险,明确指出接触少量的有毒物质,不会引起中毒现象,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验机会,如让学生充当实验员参与实验的准备,还可以根据需要延长实验室开放的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实验时间,等等,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实验态度。化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实验来不得半点马虎。在学习研究化学时必须具有严谨求实的实验态度,当遇到实验结果与课本的结论不一致的情形,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轻信、不盲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找出原因。例如:在做缓冲溶液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时,很多学生往配制的缓冲溶液中加入酸或碱后,溶液的pH值发生了很大变化,实验失败了。原因往往是加入了过多的酸或碱,没有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规定的量滴加,超过了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使缓冲溶液失去缓冲作用。

(三)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方法。思维的严密性直接影响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强化学生三方面的心理意识:一是大胆而合理的怀疑。二是克服盲从大多数的顺从心理。三是培养不断否认自己的探索心理。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问题程序,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向纵深发展,探索能力不断提高。如苯酚、乙醇分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往苯酚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很快紫红色溶液就褪色了,说明苯酚很容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往乙醇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紫红色溶液不褪色,难道乙醇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按课本介绍,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强氧化剂应该能将乙醇氧化,可是紫红色溶液为什么不褪色?一些学生认为实验失败了。其实不然,如果继续耐心地观察,5分钟后一定会观察到紫红色溶液褪色,原来乙醇确实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只是需要反应的时间。事实表明,做实验要有耐心,要有严密的思维方法。

(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团结就是力量,集体的智慧可以弥补个体的不足。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学生个体探索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够全面和深入,得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是简单的有限的,需要进一步挖掘。学生要学会合作,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既当学生,又当老师,集思广益,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形成关于某个问题的一致看法,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的团结合作模式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思考,使学生能够根据他人正确观点检验和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自己的探索能力。如比较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做一组对比实验时既要操作又要同时记录时间、还要观察记录混浊出现的时间,这些必须要合作完成。

(五)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理念。积极探索的理念是学生探索行为的内在动力,是保持和提高探索能力不竭的力量源泉。如学习苯酚的显色反应后,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探索如何检验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药物中的酚羟基。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与做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积极求索的态度,勇于探索的理念。这种使学生感受到学了有用、学了能用、学了会用、学了想用的探索态度,必然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六)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传统的观念评价学生的化学成绩往往不重视学生的实验成绩,甚至直接以理论考试成绩作为评定的唯一标准,这是不合理的。我们应该对学生实验的表现给予重视,提高学生实验成绩在化学成绩中的比重。要鼓励学生在实验方面的进步,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学习,提高探索能力,鼓励学生深刻认识“知识从实验中来,到实验中去,再到实验中探索新知识”的道理。

总之,要引导学生形成辩证的挫折观,正确地对待实验的失败,能容忍挫折,克服恐惧、焦虑、抑郁、悲观等情绪,学会自我宽慰,自我调节,乐观开朗,胸怀坦荡,奋发图强,保持自信积极向上的态度,让学生在挫折和教训中变得聪明和成熟,通过失败本身提高自己的探索能力,满怀信心去争取成功。

【参考文献】

[1]卢家楣.学习心理与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凌,蒋柯.健康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4

关键词 民生南题 深度报道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农村社会民生工程问题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媒体宣传如何创新,如何及时、客观、深刻地反映这一问题,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和必须深思的重大哲学问题。

一、观念有更新 报道有创新

首先,是端正对民生问题的态度。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受媒体多元化的冲击,一些媒体为适应市场需求,在确立办报导向时,认为报纸的市场在于城市与经济商业部门,农村中看报纸的人比较少,广告来源也很少,所以,对农村民生工程问题报道流于形式。因此,农村中民生问题的热点、难点等都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

其次,是克服在农村民生报道上的误区。有的媒体只是停留于一般的图解各级党委有关民生问题的方针、政策,写一些地方为农民修路、建房的经验,就算达到预期目标了。报道中出现了“三多、三少”现象:会议的决议、指示多,农民的意见、声音少;走过场与流通于形式的东西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少;单纯的经验多,反映特点的指导少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对农村民生工程问题报道的观念、态度没有确定好。第一线记者泡在农村采访的也很少,即使跑在农村的也较少找准民生问题报道的主体到底在哪里。

如何及时、准确、深刻地报道党和政府关于建设民生工程问题的重大方针、政策,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尽的重要责任。只有真正把目光投向最广阔的农村、最广大的农民。了解他们的困难、情绪、热点、经验和呼声,结合实际解读好、宣传好党对建设民生工程的政策,才能当好广大农民的代言人和民生建设工程发展变化的记录人。

海南日报在报道民生工程中,十分注意更新观念,创新报道。不仅设立了相关的民生版面,又相对集中一段时间有针对性报道全省农村民生建设工程问题,这些“战役性”的报道,主题各异,突破口也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把握住了当时的“脉搏”,即克服了过去民生报道表面化、简单化现象,把民生工程进一步融化到如何帮助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如何闯市场,如何实现增收等,反响很大。跑农村一线的记者,观念更新,还就农村民生中涉及到农村中有关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分配不公问题、土地问题、村务公开问题、社区建设问题、发展后劲问题等纳入民生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取得比较显著的社会效果。

二、既要“热脸面”又要“冷屁股”

农村民生问题报道的主置开始呈上升已成趋势。但是。对民生工程的热点问题如何处理,对媒体不仅是一个责任问题。还有一个“辩证施治”问题。

当前,社会民生生活中出现诸多热点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新闻媒体面对如此众多的民生热点问题,既不能采取回避政策,不闻不问,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介入,勇于担当起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因此。对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既要抱着积极参与的态度,又要从关乎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对热点报道进行理性思考。做好策划和部署,对民生热点问题,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不仅要充分了解民众对各种问题的热点、难点的本质所在,又要对进行宣传报道之后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有一个清醒的评估。尤其是,对民生热点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将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入了解,以及对其他群众、其他干部的互相影响和渗透、互相牵扯和转化都要进行深入了解,然后才决定进行“辩证施治”。

新闻媒体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到态度明确,旗帜鲜明。尤其是对一些突发性的民生热点问题,该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该提倡什么,鞭挞什么,新闻记者都要亮出自己的观点,绝对不能含糊其辞。同时,要立足全局,选好选准热点选题。哪些民生问题要“炒热”,哪些民生问题则要“轻描淡写”,既要有个“度”,又要有个“量”。

其次,对群众中因关心自己切身利益问题,而引发上访的民生热点问题,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也是要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对其正确的意见与诉求要在舆论上给予支持。对其干扰改革发展、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错误言行要予以批评与疏导。

三、“放大镜”看面 “显微镜”知底

马克思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是一致的,动机与效果也是一致的。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片面逐步走向全面,从表层透到本质的,从“坐井观天”不断升华到“一览众山小”。因此,作为担负民生热点问题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把握报道对象的核心。从一些成功的民生热点问题报道来看,都是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从局部到整体,从事物的外部联系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从而帮助受众获得对民生热点问题特点的认识。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

有的新闻工作者用行话说,对民生热点问题,要用“放大镜”看现象,用“显微镜”看本质。因为,有时候,错综复杂的现象容易迷惑人眼,令人找不着北。有的媒体称,民生热点报道如果不触及问题的本质,只是罗列一大堆社会现象,这是不能信服人的。海南农垦于去年底挂牌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后,先后有四十多人困难职工被帮扶。海南日报记者在采写这一新闻时,起初是想当作一则动态新闻来写,但后来,又了解到,全垦区又有一百多位困难职工在基层也得到了有效帮坏。这位记者透过这一帮扶现象,看到了垦区建立帮扶长效机制的积极作用。所以,记者的报道透过这些现象,对帮扶的长效机制建设作了深刻的剖析,揭示了民生问题的解决不能是短期行为,而应当是常态的,讲究科学态度,才能取得显著效果。这则报道透过一个现象,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从而使报道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

四、局部抓特色 整体现起色

社会民生热点问题,不仅具有事物的普遍共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抓民生热点,通过抓住矛盾的特殊性,来认识矛盾的普遍性。这不仅是一个认识规律,也是一条新闻规律。如果媒体对民生热点问题的报道平淡无奇。缺乏鲜明特征和典型意义,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就会微乎其微。

事物的个性总是离不开共性。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民生热点报道时,一定要衡量所报道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指导意义。这里就有一个“以点带面”的问题。首先,报道这个典型、这个特色,一定强调这个“点”要有时代意义,有代表性,否则。那就失去了报道价值。如果当你发现这个新闻线索其显露的倾向具有普遍性,具有指导性,这个“点”就抓得有意义了。去年以来,海南日报在报道我省解决农村社会民生问题,不仅突出强调各级领导的一种社会责任,宣传他们舍得投资解决民生,也注意彰显个别带动一般的效果。比如有的地方不仅注意“输血”,也注意“造血”。通过带动农民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产业;有的地方通过引领农民发展新兴优势产业,更新传统产业,由此而达到解决民生问题

等,引起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但是,也有个别媒体的报道存在表浅化现象。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彰显解决民生的个性特点。其中,大多数报道都是讲各级领导只是注意投入人力、财力、物力解决农民的行路难、住房难、饮水难等,面孔、经验、作法几乎都一样。而涉及到农村中带有普遍意义的热点、难点问题却缺乏深层次的、普遍性的意义。如农村改革政策不到位,农民治贫致富难的问题;有农村路也搞了,房子也修了,但是,由于市场要素不全,农产品卖难问题等。由此可见,民生热点问题,一定要从个性着手,从共性着眼,作到:宏观在手,微观在握,才能做得有声有色。五、抓住积极面克服落后面

作为党报,对待农村民生热点问题报道,一定要做到思想深刻、视点高度、辩证分析。其中,接纳积极面,克服落后面,是应当值得提倡和坚持的。只有这样,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摆事实、讲道理,才能起到进一步引导民众明事悟理、化解矛盾。

如对待当前一些企业大量职工下岗这个民生热点问题,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更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否则,就容易陷入问题的误区而难以自拔,有的甚至感情用事,缺少理性思考,不顾社会影响,充当落后群体的尾巴。

对待这样的问题,必须从积极的态度入手,从党和政府为此做出了种种努力并采取有力措施来解决再就业问题这样一个积极面来报道,多从正面报道下岗人员如何实现自身观念转变,积极应对当前的工作环境、竞争环境,树立自尊、自立、自强之态度,这样,才能使新闻报道起到疏解社会矛盾、健康向上发展的态势。

除了强调新闻工作者必具备职业道德问题外,也强调要有一个科学态度问题。对待民生热点问题,一定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辩证地分析事物的进步面和落后面,澄清事物的主流及其支流,从而透过事物的现状,看到其发展前景。

在民生热点问题的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必须强调动机与效果相结合,也就是说,要从良好的动机出发,最终使民生热点报道产生正面影响力,从而达到化解矛盾,推动工作,才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篇5

1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价值

(一)对大学生志愿者而言,提高个人能力和自身修养

高职院校大学生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参与图书馆一些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志愿者服务,能够提前亲身体验社会上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帮助成长和提高素质。同时,大学生也可以在志愿工作中利用图书馆大量的文献资源,可以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增长才干,拓宽人际交往,在不计报酬、不讲求利益情况下,积累生活和社会工作经验,这样的价值意义是值得珍惜的。在服务的过程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品德,而这些优良的品德,直接影响着未来的生活和今后的发展。

(二)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而言,缓解工作压力和重燃工作热情

首先高职院校近些年在招生人数上呈现上升趋势,继而图书馆在馆舍面积、藏书量、文献资源不断增加,而由于受到编制限定工作人员并没有相应增加,其次现代图书馆在服务范围上不断扩大,新的工作岗位并没有合适的人,导致工作严重滞后。再次图书馆为了增加图书文献资源利用率,也为了发挥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不仅是本校大学生,更接待来自社会上大量的读者,不得不延长对读者开放时间,如果仅依靠图书馆现有的工作人员,完全无法承受这样的工作时长和工作压力。因此,大学生志愿者的加入,无疑大大的缓解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人员配置不足之间的矛盾。同时图书馆因为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工作人员在指导志愿者辅助自己开展工作的同时,促使自己必须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新技能,在工作中时刻起到带头作用,也必将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此外,受到志愿者奉献精神的影响,也能消除工作人员的倦怠感,重新燃起其对工作的热情。

(三)对图书馆而言,弥补学科单一和提高工作专业性

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新生力量,思想新颖且极富创意,在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中,能提出很多创新建议,并能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图书馆将其分配到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来弥补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不断扩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而让大学生志愿者来服务大学生读者针对性更强,因为志愿者具有读者与服务者双重身份,能与大学生读者容易沟通和相互理解,并且能站在读者的角度开展读者服务工作。

2 图书馆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上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导致志愿者流失性大,岗位工作上他们也只是走马观花,工作懈怠且很多都半途而废。为了让志愿者的工作更持久性,能形成良好工作机制,图书馆需要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来管理志愿者,主要体现在:“招募”、“培训”、“留用”、“激励”“裁退”五个环节中。

(一)志愿者招募注重多元化和专业化

图书馆招募志愿者的途径要多元化,除了在图书馆官网、图书馆微博、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馆张贴栏通知外,还可以通过读书周、读书月、读书年和校园广播站、更要与学工部、学生会、系部辅导员联络沟通等宣传方式,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到图书馆志愿者的招募条件、录用程序、提供岗位、规章制度等信息。图书馆对志愿者选拔要有严格的标准:要选拔到优秀的志愿者人才,就需要有严格的选拔标准。在图书馆招募志愿者的同时,应该根据志愿者自身意愿和特长来选择相应岗位,这样既能做到人尽其才,又能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保障工作质量,更好的服务大学生读者。

(二)志愿者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图书馆在招募到合格的大学生志愿者进入岗位工作之前,需要对他们进行图书馆工作相关培训,这样他们从才能独立或辅助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必须要让志愿者们了解图书馆概况、馆藏分布、规章制度、工作范围和职能以及图书分类、编目、排架等专业图情知识,然后分配到各个具体岗位进行实践操作,让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当然对于志愿者在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方面的培训也不可或缺。

(三)志者愿留用注重岗位管理和工作评估

图书馆在志愿者通过培训上岗后,为了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图书馆可以与学工部一起,为志愿者制定《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手册》,在手册中给出一章节内容,详解图书馆每个志愿岗位的具体职责、工作标准、评估办法。同时还留出空白页详细记录志愿者在图书馆工作的起止时间、工作态度、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等评估标准,图书馆工作人员定期评估工作效果,这样就能把抽象的管理办法变成真实可见的具体数据,对学校评选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图书馆评选优秀志愿者时能够做到科学管理和有据可依。

(四)志愿者留用注重激励机制

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特点是自愿性而非物质性工种,而现在社会人身上几乎充满了利欲心,无利可图必然引发人的惰性,长期反复枯燥无味的工作劲头很容易消磨掉,致使许多志愿者会半途而废。因此,图书馆必须找到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来让留住志愿者,并让他们保持永久的工作热情。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被肯定,志愿者也不例外,所以增加志愿者自身的荣誉感可以激励大学生志愿者,定期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同时在每个志愿者工作结束后,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手册》上给出中肯的评语,让他们的劳动得到承认和肯定。其次还可以增加其借书数量、借书时长,让他们感受到为图书馆对他们的重视。同时对志愿者评估结论作为评优争先的重要参考,发挥志愿者的个人特长,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结构,适当的让他们参与到图书馆发展献计献策,增加其社会成就感,实现自我需求。

(五)志愿者裁退注重机制和灵活性

图书馆招募志愿者,当然每一个都是合格优秀的大学生,既便有了激励机制,也有可能有个别志愿者出现消极怠工、工作没有耐心和责任心,所以必须要有相应的淘汰机制。有责任心没工作能力和有能力没责任心的志愿者,或多次评估不合格者,都不能让其上岗工作,对于多次评估均不合格的志愿者,图书馆一定要对其进行劝退,但也要保证这样才能保证志愿者整个团队的高效。

篇6

但是,他----史铁生,留下的关于生与死的思考却从未停止,即便是现在他已经悄然长逝,即便是现在他已回归母亲的怀抱,即便是现在他已经摆脱了肉体的束缚,成为了精神世界的永恒……这些都不能妨碍我们完成他未竟的事业,让我们继续思考下去,继续冥想下去,继续去剖析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无奈。

世人对于死亡的思考是不会停止的,只要生命存在这个世界上一天,便会有很多的人前赴后继地去思索去探求,希望能够将生命的本质和内核一点不剩地挖掘出来,只是现代社会物欲横流,金钱遮蔽了人们广袤的视野,使人们的思想变得过于狭隘和片面乃至于偏激,很少有人能够像史铁生那样专注地思考生命的得失,季节的轮换,草木的荣枯,宇宙的发展和消亡,也许因为他双腿瘫痪,他才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耐心一连15年天天造访地坛,也便是在地坛,他得出了“死是一件不必过于着急的事情,它是一个必然会来临的节日”这样富有理性思维的结论,也是在地坛,他完美地完成了生命的蜕变,从一个自暴自弃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富于盛名的作家,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有多么不易,他有好几次都想一死了之,但是善良是母亲让他明白到“人道这个世界上一遭,绝对不能白死,至少我还有我母亲和妹妹”,是的,他还有他的母亲和妹妹,这让我不禁想起了现代人动不动就要死要活,这是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史铁生是求生,是艰难地求生,这是生之不易;而有些人是求死,是虚假地求死,这是死之虚伪。

史铁生曾经梦想过自己有托马斯。刘易斯那样矫健的身躯,可以进行那样挥汗如雨的长跑,他认为那是生命的奔走,是超越肉体的超越时空限制的奔跑,是燃尽生命也要获得胜利的一次豪赌,但奇怪的是,史铁生在奥运会上看到了偶像刘易斯惨败,并没有因此而心灰意冷,反而认为“人都是不健全的,生命也是这样,赢要赢得干脆,输要输得磊落。”也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俯仰之间无愧于天地”吧!

我认为史铁生不仅是一位作家,它更像是一位哲人,是超越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中国哲学家,尽管他研究的哲学领域只限于生与死的对立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却包含了宇宙万物存在与发展,消亡与重生的终极关系,体现了任何哲学体系的思想精髓,然而又推陈出新,尽管不能自成一个体系,但是我还是想将他对于生死的哲思命名为铁生主义,因为有了铁生主义,我明白了不是什么问题都可以用唯物和唯心这两面旗帜来区分,因为生死问题早已超脱了物质与思想的界限,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

篇7

[关键词]王尔德;莎乐美;生与死;思考

王尔德的《莎乐美》取材于圣经故事,讲述了希律公主莎乐美爱上了先知乔卡南,遭到对方的严辞拒绝后,便在向垂涎于她的希律王献舞时,索要先知的头颅,结果导致先知被杀。而当她抱着血淋淋的头颅狂吻时,希律王见状深感恐惧,下令杀死了莎乐美。

该剧的创作背景是维多利亚统治后期的英国。那时社会矛盾尖锐,工业的迅速发展使艺术日益商品化。“简单地说,理智化、限定化、抽象化、官僚化和具体化――正是现代工业社会的特征,当它们应用于人而不是物时,并不是生命的原则。在这样的制度下活着的人对生命感到漠然,甚至眷恋死亡。”(弗洛姆,1988)维多利亚王朝遗留的保守气氛和开放的现代工业文明使得文人们无所适从,他们被迫享受工业文明的同时,又怅然若失。作为唯美主义的中坚分子,王尔德借享乐放荡、特立独行来抗衡虚伪的传统道德;而同时作为一个时代的思考者,王尔德敏锐地感知到对生的无边的悲观和对死的无尽的虚无感。

在这种情况下,王尔德试图通过《莎乐美》,以戏剧的艺术方式来探素生命的奥秘,思考生死哲理。他试图借此来抗衡心中的悲观和虚无。这种思考是作者意识中对生命的一种本质的思考,是作者对生与死的―种心灵诉求。

《莎乐美》一剧刚开始,便借王后希罗底的小童之口形容月亮“它很古怪,就像一个女子从墓中缓缓而起。它像死去的女人。你会觉得它在寻找死去的东西。它像一个魂归西天的女子。”而后,月亮被频繁地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当年轻叙利亚人自杀时,希罗底的小童又一次说道“我早知道月亮在寻找死物,可我万万没有想到月亮是在寻找他啊。”此外,在士兵乙说到王喝的酒像血一样红时,卡帕多细亚人就谈到了他的家乡的神灵是如何的嗜血。剧中人物正是因内心充满着这种对死亡的特殊感情而平静地谈论着死亡、鲜血以及鲜血也无法换回的神灵庇护,使得全剧都笼罩在一种对血液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绝望之中,为生的溃败揭开了序幕。

先知乔卡南,他衣衫褴楼,面容消瘦,被关在肮脏的宫廷水牢里,仍忘我地宣扬他的道德信仰:这个世界是可以被拯救的,悔改是皈依上帝、获得永生的惟一办法。他是一个道德符号,他的预言被一一实现,象征了道德信仰的无所不能。他跟随上帝,从上帝手中接过生的希望的火把,却找不到下一个传继者。在先知乔卡南看来,仇恨、嫉妒和欲都是有利于死亡的大恶,都会扇动“死亡天使的翅膀”,都是死亡的铺路石。先知希望通过对恶的谴责,导人向善,从而创造生的契机。然而,他的这种谴责并没有产生他所预期的冲击力,并没有拆掉“罪恶之地之女”通往死亡的铺路石;相反,他激起了莎乐美强烈的占有欲,将自己送入了死亡的深渊。他的预言一一实现,象征了道德信仰的无所不能;而他却没能预想到当生面临死时,生是那么的脆弱。在生与死的较量之后,先知的生失去了载体,只剩下了能满足对死的追求的头颅,和一串串道德的余音。

莎乐美,死的崇拜者、驱引者。她皮肤苍白,是一朵开在地狱边缘的惨白而美丽的小花。《莎乐美》幕启后的第一句台词,就是叙利亚青年对莎乐美的赞赏:

“莎乐美公主今晚多美啊!”,她“像银镜中一朵白玫瑰的影子”,“像一朵在风中抖动的水仙花。”莎乐美的美不仅表现在像百合花一样靓丽,像明月一样皎洁。王尔德把月亮用作一个戏剧意象,借月亮来比喻莎乐美的高洁。事实上,莎乐美虽然生活在腐败的宫廷,却洁身自好,借月亮抒发自己的情怀:“月亮清冷,娴静……她永远不会糟蹋自己。她永远不会像别的仙子那样,心甘情愿地委身那些臭男人。”她一直躲避希律邪的目光,厌倦了宫廷的堕落,厌倦了希律王贪婪的目光:“我呆不下去了。我没法呆下去。王上为什么总是贼眉鼠眼地看着我?我知道那种眼光意味着什么。”莎乐美是朱迪亚王国的公主,但她不仅没有享受过公主的欢乐和幸福,相反,一直生活在忧郁和不幸之中。她从小就失去生父,生母又是一个早已背叛了丈夫的女人,继父亦即她的叔父,则是谋杀她的生父、占有她生母的篡位者。长大后,自己也成了继父觊觎的对象,这一切无不使她感到不安、忧郁和痛苦。因此,叙利亚青年在赞赏她的美丽时,也看出了她“神色不安”,并一再说她“脸色多么苍白”。希律的邪目光使她脸色苍白,对的恐惧使她愤然离席。她是一朵“在风中抖动的水仙花”,连叫嚣着“女人是万恶之源”的先知乔卡南都不敢正视她“金睫毛下的金色眼睛”。

莎乐美因为厌倦宫廷的堕落,当听到先知的新鲜的与众不同的声音而强烈要见先知;因为想吻到先知的唇却遭到拒绝,于是偏执地想占有他,得到他的头颅。更有一点深深吸引着莎乐美的就是先知预言中对死亡的描述:“毒蛇的种子会生出蛇怪,它一出生就会把鸟儿吞食。”先知的话使她嗅到了死亡的味道,激起了她对先知的探索欲。剧中,她对先知的眼睛进行了一番别有意味的描述:“它们(眼睛)像火炬在古泰尔幕布上烧出来的黑窟窿,像恶龙栖息的洞穴,像恶龙做窝的埃及黑窖,他们像变幻无穷的月亮搅乱的黑湖。”沉浸在对“黑暗、洞穴、海洋的深处”这些事物的冥想中。不安、忧郁和痛苦的生活使得莎乐美对生命感到漠然,甚至眷恋死亡。于是,她利用自己的美惑年轻叙利亚人为自己把先知带来;而当年轻叙利亚人为她而自杀时,她对他的生与死并不关心,她没有为这个深爱自己并为自己而死的男人说上一句台词,甚至没有向他投去一个眼神。她只是将人的价值单纯物化,把自己和年轻叙利亚人都当做可以利用的工具。她向年轻叙利亚人做出的承诺“我会从纱巾里打量你,会看着你,也许我会冲你微笑。”就像她对希律王的献舞一样,只是一个手段。因此,一切对于莎乐美而言都是虚无的漠然的,只有新鲜的人――先知乔卡南和神秘的死是她惟一的追求。

剧中她对先知的迷恋有两个“转折”、两个“递进”:莎乐美首先迷上了先知的肉体,在遭到拒绝后,先知“白净的肉体”立时转变成了“肮脏的灰墙”和“坟墓”;在这一转折后,莎乐美进一步迷上了先知的头发,在她受到先知强烈的谴责后,先知“黑葡萄”“大雪松”般的头发变成了“荆冠”和“黑蛇”;于是,莎乐美又更加激狂地迷恋上了先知的唇。在常人看来,先知的身体并不符合美的标准,而莎乐美对先知长期泡在地下阴暗水牢里的身体进行了看似纯洁的赞美,又将这种赞美与那些常人所厌恶的污秽事物联系起来。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得不到便毁灭之的举动;事实上,先知的拒绝使她对“生”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她疯狂地想占有先知的唇,以摆脱这种心理危机。因此,她看到的是和死神无限贴近的“毒蛇、坟墓和黑暗”,她沉浸于对死的渴求中。在经历了几次拒 绝和谴责之后,莎乐美对死具有越来越强烈的追崇,越发地沉湎于死的黑暗,不顾一切地要得到象征着鲜血与死亡的唇,以七层纱舞换来了先知的头颅。

随着莎乐美身披七层纱翩翩起舞,迎来了全剧的。莎乐美所穿的七层纱象征着先知所宣扬的七大美德:公正、谨慎、节欲、坚忍、信义、希望和博爱。这是能为人们带来生的希望的七大美德。褪下纱巾,剥去道德的外衣,莎乐美就成了纯粹的欲望符号。她的内心狂热而躁动,先知的拒绝更使她对生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她疯狂地想占有先知的唇,以摆脱这种心理危机。纱巾的层层褪去,象征着生的希望的节节溃败,最后一层纱的落地轻轻地扣响了死的胜利的弦声。

莎乐美占有先知的头颅后,莎乐美忘情拥吻先知的身影却让惯于主宰他人生死的希律王感到了死的恐怖。希律王这位曾为讨美人欢心而囚禁先知的专制君主,出于对生的敬畏而保全先知的生命,又因自己对美色的贪欲而弑杀先知。面对先知的死,他陷入了无限的恐慌,或许也只有死才能与死相抗衡,只有将莎乐美击杀才能稍稍平息他内心的慌乱。于是,他命令士兵用盾牌击杀莎乐美。而莎乐美也心满意足地获得了死的眷顾。

除了先知与莎乐美的生死之争,剧中还在叙利亚青年身上体现了生死的斗争。叙利亚青年是先知在现世生活的投影,但他的身上不仅有着道德的光辉,还有着世俗的欲望;不仅有生的希望,还有死的毁灭。他曾经是一国的王子,他的国家被希律王所灭,他的母亲被迫成为奴隶。惨遭如此变故后,他竟然做着敌国国王的侍卫队队长,不仅如此,他还深爱着美丽的敌国公主。他是善良、圣洁的,面对国仇家恨,他努力地维系着自己的生命。生命中的致命挫折没有让叙利亚青年丧失生的勇气,他仍是对生充满希望:他的感情、他的思想以及他的举止,无不反映了维护生命、抵御死亡所做的不懈努力。

可正是这个对生有着无限渴望的叙利亚青年最终却因爱而自我毁灭。他因公主许诺他会在纱巾里打量他便不顾自己的职责将先知从水牢里放出来,后又因公主执意要吻先知的唇而绝望自杀。自杀与其说他因对爱情绝望而死,不如说,在深深明白一旦欲望遭遇道德,道德必败后,他选择了用自杀来结束自己对欲望的压抑。作为先知在现世生活中的追随者,他压抑欲望,成全道德。他所爱的人即将在道德上走向毁灭,他对自己欲望的压抑也立时变得没有意义。对于他而言,道德拯救不了生命的堕落,只有死亡可以通向永恒。

王尔德认为:上帝是默许死之爱存在的。并且,上帝是平等看待生之爱和死之爱的。正如作者在《自深深处》所说:“对于那些把人当作物对待、了无生气、机械呆板的体系,基督不耐烦去花心思,于是对每个人都一样看待:好像不管是谁,也不管是什么东西,在世界上都是一回事。”

先知、莎乐美与叙利亚青年对生命的不同的追求是作者对生命中善与恶、生与死相反相成的艺术求证。先知(生之爱者)被杀时,地牢里很安静,他并没有喊叫或挣扎;莎乐美(死之爱者)被击杀时还沉浸在对先知的拥吻中。她丝毫没有在意死亡的临近,她平静、自然地接受了死亡的命运。剧中人物一步步从容不迫地走向死亡的过程,也正是王尔德剖析和甄别生命本质的过程。

篇8

美国影片《垂直极限》(2000)是由马丁・坎贝尔执导的灾难惊险片,影片在赞颂人类以意志与勇气挑战自然极限的精神之中,融入了对人性的多重思考,遂使该片跳出了一般的登山片的单纯的技术上的惊险,进入了对环境与人性的相互作用的理性境界。《垂直极限》按照哲学的意义安排了四位主要人物:登山爱好者安妮与彼得兄妹、登山家蒙哥马利与商人范艾略,这四位主要人物组成了血缘、情仇、恩怨的网络,人性的维度与向度恰可以在这个网络上充分展现。

一、 对生命认知的多元化

启蒙时期的哲学家霍布斯曾将“自我保存”作为人类的根本心理,认为“自我保存”是人类“道德”建立的基础。霍布斯对人性自私自利的描述,曾获得很多人的赞同。霍布斯认为一切看似利他的行为最终不过是源于利己的动机,只是加入了算计的成分,不少人愿意承认它尽管无情但却正确地描述了人性的事实。[2]霍布斯的这一观点曾影响了许多人,并长时期地占据着哲学上的优势。

因为“自我保存”的道德合法性,人类会将生命高置于一切之上,在保存生命本身的话语下,生命以宝贵的个体形式,既应当得到无条件的保护,也应当无限的扩张。登山是一种充满冒险的活动,但冒险并不等于寻死,这种极限运动里包容的是对生命高度的敬意与挑战,也是对生命力度的进一步扩张。在海拔8000多米的地带,在一向被认为无生命迹像、完全不适合于生命存在的环境里,在充满风暴、雪崩、强光与万丈断崖的苦寒地带,勇敢的登山者踩踏着万丈积雪,将生命悬挂于高空,树立起的就是人类永不言败、不屈不挠的信念。因此,影片中的彼得与安妮和父亲一起悬挂在岩壁上,哼唱着歌曲,俯看着蓝天白云下空旷的原野,享受着和山鹰一样的飞翔,那情景无疑是美好的;杰出的登山家蒙哥马利也曾多次带着妻子一起登上珠峰,在万年雪峰上展现他们的爱情,那情景也是令人羡慕的。所以,正是在这种看似危及生命的活动中,登山者更加体会到生命的神奇与宝贵,人类的“自我保存”价值观在到达并探求生命边际的时刻,显出更加多元的意义。

以“自我保存”为基础所建立的人类的道德法则,也成了人类对生命进行取舍时的标准。生命既然珍贵,就应当不惜一切代价使人类的整个群体得到延续,这就是取舍的基本前提。在《垂直极限》中,这种严峻的取舍曾两次出现:一次是彼得与安妮和父亲悬挂于随时都可以断裂的一条绳索上时,父亲提出要彼得割断绳子,以保存兄妹二人的生命;另一次是汤米安妮与商人范艾略同时被困于一个雪洞中,富商范艾略提出让重伤的汤米自动放弃自己的生命,以保存其他更有价值的生命时,影片里出现了一段精彩的话:“我没有什么意思,我是要你尊重生命,不要浪费他。”当生命的空间突然变得仄逼时,“尊重生命”与“放弃生命个体”同时地存在于一个时间段中,任何公式都无法精确的量化生命的价值,于是,“自我保存”法则执行的是放弃个体保存群体、放弃少数保存多数。在父亲坠崖而亡、在重伤者死去的同时,年青的生命得到重生的机会,这种向死而生的态度,同样是对“生存”的可贵的弘扬。

二、 生与死的交织与烘托

正因为生命的珍贵,死亡就成了威胁人类的最大灾难,也成了人类最大的恐惧。“死”永远站在“生”的另一端,与“生”冷眼相对却又寸步不离。求生意志是人类的全部本质,不管生命如何痛苦、如何短暂、如何不确实,如何困厄,人类还是将之看成是至高无上的瑰宝而不肯轻易松开。但令人感到遗憾与不公平的是,人类对于生命的强烈执着却又抵抗不了死亡的诡诈,甚至人类无法预知“死”什么时候到来,所以也没有还手之力。在《垂直极限》里一共出现了十几个人的死亡:安妮父亲突然坠崖,蒙哥马利的妻子被雪崩埋入地洞,救援人员在完全不设防的情况下被炸死,刚刚登上山崖的人又倾间被雪崩推入万丈深渊。死亡似乎一直在用偷袭的方式突然将人生的大幕合拢,因为无法知道生与死的拐点在哪里,在强大的死亡面前,人类显得茫然又无助。

篇9

一、生的寂寞、死的空洞

萧红的《呼兰河传》是她文学艺术以及思想发展的巅峰,是她主动在形式上和心理上解决焦虑的一种方式。作者在创作时,将小说的时间设置在线性时间之外,让整个呼兰河都超脱历史,处于另一个时空中。小说中的世界所展现出来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梦幻和现实,无法用时间去衡量:小狗、水缸、老人、水井、买馒头的、风雪中那混沌的天与地以及那七匹马拉的大车,就像是传说中的潘多拉魔盒,随着叙述者的随手一拉,那些神奇的事物就喷涌而出。作者在小说中勾勒的这个世界超越了时间的界限,只能存乎于心灵之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集合,时间在这里错综复杂,也许只是一瞬,也许是一生,也许是无穷,它只是生活本身的一种标志,根本无法衡量。其实从超越性的角度去看,生活只是细节的重复,本来就没有时间。萧红说过,一个作家必须直视人类最愚昧的角落,这也许正是她成为作家的原因吧。她从超越时间的角度,对人类的生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将更丰富的语义表达在作品中。《呼兰河传》不仅仅是一部个人的作品,更是一个时代的语言。作者在小说中构造了一个完全开发和宽容的世界,一个无穷的、有着无限可能的空间。现实意义中的焦虑在这里完全没有了,任何的思想与灵感都在这里交融在一起,在对故乡的追述中,萧红完全开放地展示她个人化的经验,即事物的最初体验以及后花园的世界;展示她对生命的悲悯,对人生的虚无感、凄凉感以及对人生存的深切关怀;展现她对现实的焦虑以及对文化的批判,从现代视角揭示出呼兰河农村的愚昧和精神的空虚。

在这里,萧红展示了她生的寂寞以及死的空洞,展现了她对生死的体验。活着一直被冷落,一直被忽略,死却又空洞与无助,无论生死都寂寥而无意义。萧红在这里表达了对呼兰河生民们生存意义的全新解读。正因为她从一开始便设置了一个无限的空间和无时性的世界,作品中才能将她这种极其个人化的生存体验完全容纳;也正因为如此,她才可以像写散文一样从容不迫地进行叙述,尽情地抒感,挥洒思想,在作品中将生死随意展开,又随意结束。萧红在第一部分展现了呼兰河生民的日常生活,开篇是热闹的大泥坑,然后紧接着就是扎染铺中死的寂寞与凄凉以及那个让人感觉空虚的空洞无声的世界。随后又通过描写“麻花”豆腐的趣事来表达生的意义,直到最后,又归结于寂寞,归结于无声无息地死去的世界。在这里,文字都像是有了生命,有了生与死,而这也正是萧红所要表达的生与死的本真。

萧红创作了《呼兰河传》,也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事物都有她独有的烙印,将那个公共的、抽象的甚至含有政治意义的男性化的东三省变成了她心目中的那个故乡――呼兰河,一个完全属于她自己的故乡,她永远无法归去,但是可以无限怀念的故乡――萧红的故乡。

二、孤独的情怀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留下许多回忆,故乡和童年也许是最难忘的,但是在萧红的人生旅程中,故乡和童年却是难圆之梦。1911年,萧红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地主家庭,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父母重男轻女,并不喜欢这个女儿,虽然她衣食无忧,却亲情难求,她经常受到母亲恶言相对,受到父亲的斥责和毒打,甚至还被祖母用针刺过……从幼年时期开始,这个充满冷漠的家庭就伤害着萧红的心灵,萧红的童年记忆满是寂寞与辛酸。茅盾先生曾在为萧红《呼兰河传》所作的序言中描写过她的童年:在萧红的世界里,记忆最为深刻的是那个后花园,每年都种满了大倭瓜、小黄瓜,春秋时节,蜻蜓、蝴蝶、蚂蚱在园子里随处可见,破旧的后房,堆着许多破烂东西,这是她消遣的乐园;她记忆中唯一慈祥的面孔应该是童心不改的祖父;清晨,老祖父一句句教着唐诗,白天听着重复了无数遍的故事,或者是看邻居们日日重复的无聊的生活;或许有一天,这死水样的生活中也会突然冒出一朵小浪花,激起一波涟漪,那可能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病了,传出跳大神的呜呜声,但小团圆媳妇还是死去了;抑或是冯歪嘴娶老婆了,但是刚刚生了第二个孩子又忽然死去了……从这些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童年的萧红过着怎样一种寂寞无聊的生活,然而,就是这样的童年,也给萧红留下了许多难以忘却的记忆,她与祖父的骨肉深情,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在心中。正如萧红自己所说,祖父让她知道了生活中除了冷漠和忽视,还有爱和温暖,也正因为如此,她的一生都在追寻爱与温暖。

萧红在回忆祖父的时候,字里行间流露着幸福与温暖:“祖父像孩子一样笑了!”可惜,祖父的过早离世带走了萧红唯一的情感牵挂。成年的萧红在《呼兰河传》中重回童年的故乡,背负着人生太多的压力,将成人的理性和儿童的纯真糅合在一起,用孤寂的灵魂去审视逝去的童年乐园,吟唱出一曲令人伤感与痛心的悲歌。萧红将个人的孤寂情感赋予小说的世界,用现代的意识去探索逝去的精神家园,《呼兰河传》也因此而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虽然萧红在《呼兰河传》中获得暂时的慰藉,寻找到一丝爱与温暖,但是小说的每章每节、每句话中无不流露出无尽的荒凉感和悲剧情怀,让她的心中有千千结,剪不断,理还乱。这部作品全书分七章,前两章萧红主要描写了故乡的风俗人情和锦绣河山,而后,用五章的洋洋大篇描写了故乡的现状,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从多角度去分析《呼兰河传》中所表达的孤寂情感,会让读者在轻松中感到沉重,在寂寞中感到凄凉,即使是有着愉悦的童年回忆,也不免让人感伤。书中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牵挂,但是这牵挂背后是深深的无奈和漂泊的倦怠;她不仅对这愚钝的社会无情地鞭挞,也将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感伤表达出来,这些都让作品展现出一种张力美,让读者深陷其中,不断回味。

三、 寻找精神的家园

那些苦难而无辜的灵魂遭受了死亡和虚无的袭击,人们心目中的精神栖息地瞬间便灰飞烟灭,那么灵魂的栖息之所在哪里,精神的家园在何处?萧红的一生是被冷落和忽略的一生,那个时代可能出现的一切不幸都发生在她的身上。当她面对悲凉、辛酸,面对不平的人生,面对情感的绝望时,只能对悲剧的命运进行无休止的深思,但是她并没有将生命的思考完全带入虚无的幻象,她超脱时间与历史之外,去探寻生存的真意。这位生命的诗人用特有的眼光和哲学思想执著地追寻神性的启示,为此,她不惜花费一生的精力,她将所有的生命都投入这次追寻中,直至离去。萧红是诗人,一个处于贫乏时代的诗人,她不仅深深洞悉人类生存的本真,而且通过文字,通过文学的语言发出了拯救世界的呼声,这也许才是更重要的精神内涵。呼兰河――呼兰河城,萧红心中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城市里,在这个精神家园中,老人与少女、生民与城、生与死都是生命存在的永恒体现,生与死在这里定格,时间在这里永动,空间在这里永存,生命在这里表现出极其个性化的体验。那个心灵中的后花园完全超越现实,给了萧红一个全新的天地:没有愚昧、没有空虚、没有冷漠和忽视,有的只是花草树木、阳光雨露,还有童年的回忆与年迈的祖父自由而快乐的生活。园子里的太阳更大,天空更蓝,生活更开心。无论是倭瓜还是黄瓜,无论它们愿不愿意开花结果,都无关紧要,因为没有人关心;而“我”则是随意地挥洒着童年的乐趣,锄草也好,抓蚂蚱也好,同样也没人过问,累了就睡,想睡哪睡哪,想怎么睡都行。在萧红的回忆中,原来童年也是如此的美好,生命也是如此的和谐,与现实中纷繁复杂的社会简直是天壤之别。

萧红出生在端午节,当地人认为是不祥之兆,她就像个弃儿,从小没有关爱。母亲的恶言相对,祖母的疏远都在她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永远难以抹平的伤疤。父亲的贪婪和无人性,祖母的体罚,继母的虐待都是她童年深深的创伤。她的童年没有亲情的爱护,唯一给她快乐和爱的就是那位慈祥而年迈的祖父,所以,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满怀深情地回忆了这一切,回忆了童年的后花园以及和祖父一起的快乐生活,她以诗人特有的细腻感和同情心描写了后花园中的花草树木、煦日和风,也展示了呼兰河生民们年复一年的刻板生活。故乡已经成为萧红心灵深处那道永不愈合的伤口,每当生活失去方向,内心缺少温暖,无情的命运就会触痛她的创伤,那个名叫呼兰河的地方,那个她梦中的故乡,早已成了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但是却是她灵魂的栖息地和精神的家园。她用诗人般的笔触描写着呼兰河的一切,让受伤的灵魂稍稍得到慰藉。

四、结 语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者将散文、诗歌与小说的文本特色结合在一起,创作出这部独具特色的作品。其中有散文的笔法、诗歌的抒情、自叙传的色彩,借此将故乡呼兰河的生活状态和风俗人情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对呼兰河的悲悯情怀。萧红以一个成年人的视角重新去审视了那个留给她童年回忆的故乡,那座北方的小城,描写了城里人们的悲苦人生以及女性的悲惨命运,进而表达出对愚昧生民的同情和对那个黑暗社会的批判。

[参考文献]

[1] 顾晓红.《呼兰河传》及创作心态分析[J].文学教育(下),2007(01).

[2] 于立影.论《幼年》与《呼兰河传》中的故乡与主题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

[3] 林晓光.聆听《呼兰河传》――萧红叙述话语中的女性意识[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01).

[4] 周春梅.独特的叙事模式,多义的主题内涵――论萧红小说《呼兰河传》的叙述模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9).

篇10

我与同学们嬉闹时,明明心里觉得无聊,却装作笑得比谁都开心。我会在老师面前装单纯,老师们也总以为我晚熟,但我知道自己早熟。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因为这样的我从未开心过。希望您能帮助我,我只想要快乐一点而已。

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希望您能替我保密。谢谢您!

小 薇

曾经想过这个问题:“真我是怎样的·”其实对任何人来说,都没有一个已经被定义好的、孤悬在那儿的“自我”。一个人在各种各样的境遇里呈现出来的样子,都是自我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我”本身是无所谓真假的,哪怕那是经过矫饰和伪装的、戴着面具的自我。

为了避免把问题引向繁琐的哲学探讨,不往深说了。你与同学嬉闹装作笑得很开心,在老师面前装作很单纯,本来是没有什么的。你甚至可以不用“装”这个词,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不可能真的完全“自然”的,有时候需要附和,有时候需要掩饰,有时候需要照顾礼貌。如果用一双太有洁癖的眼睛去打量,那么,身边多的是装傻装嫩装糊涂装聪明的现象……你的问题是你对这种状态里的自己很不满,你感到不快乐。原因何在·就在于你太突出了自己的“装”,把它想得太严重。其实以我的判断,你所谓的“装”根本就不是装——如果与同学嬉闹时真的很无聊很无趣,你怎么笑得出来,而且笑得比谁都开心·难道你装笑的水平比奥斯卡影帝影后还要牛·如果你真的挺早熟,你怎么可能纠结于信中提到的这种问题,而且还郑重其事地把它当一个秘密·亲爱的同学,我觉得你的确单纯可爱,甚至还稚态可掬,你只是开始拥有了反观自我的能力(就像照镜子一样),并在反观中发现自己似乎失去了那种最纯朴的天真,于是产生了一丁点的失落感。你别以为所有的笑都要乐不可支,也别把单纯看得太绝对。想想看,四五岁的小孩子就知道迎合父母的心思说一些话做一些事,你是因为他们明显有取悦大人意图的奶声奶气而由衷感到一种单纯的美好呢,还是觉得他们在装单纯·顺便说一句,晚熟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早熟,呵呵。我希望你别再在“装”的问题上苛求自己了,你应该完全接纳并且无比喜欢这个在同学眼里爱笑、在老师眼里单纯的自己。

人生就是“向死而生”的过程

我在大约半年前参加了一次葬礼,这使我对死亡很恐惧。我每天都在想生与死的问题。我没有办法在夜晚安然入睡,这使我白天精神很差。我没有办法停止对生与死的思考!我害怕我会因为总想这些问题而浪费我的读书时间。而且我现在老是想到死亡,总觉得生活无趣,生命脆弱。我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不再想这些问题。

墨 攻

我估计等你看到这封回信的时候,有关生命与死亡的问题已经不会再困扰你了,因为生命本身的强大惯性,以及日常生活中种种需要你去面对的现实,将搁置或消解掉你的“天问”。是的,这是一个必须被搁置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必然会解决的问题——就像作家史铁生说过的那样,“一个人出生了,这(死)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生活是先于思想的,在你抓破头皮思考生死时,生活早已经开始、正在进行,并且还将继续。如果不好好生活,而被困于思想之牢笼,那他无异于像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提到过的以头撞墙的人。其实,人生就是“向死而生”的过程,如果没有横亘于前方的死亡,生命就会失去张力,从而也将变得毫无意义。

中国思想家也一直强调“乐天知命”,能够安然看待生死,坦然面对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挑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好好琢磨琢磨孔子“不忧不惧”、“不怨天不尤人”这些话,细细咀嚼“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的意思,你的内心一定会变得敞亮起来。

“闲书”何辜,惹来罪感

我的成绩一直排在班里前十,为了上重点高中,我拼命地往前五挤。自从上了初二,我比以前更努力了,学习成绩却不进反退。看着原先成绩一般的同学都有了进步,我心里十分着急。我喜欢在周末看言情小说,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我知道这样很浪费时间,想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可就是控制不住,我该怎么办·

舟 舟

当一个人的“进步”和“退步”被放在如此狭窄的一个区域里来丈量,而且所用的又是那么小的一根尺子——恨不得“毫米”后面还带上几个小数点——的时候,我的心里还是颇感悲哀的。“前十”“前五”至今还是学生们如此在乎、如此孜孜以求的高级目标,令力倡素质教育的人们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