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情感困扰和危机
高校低年级学生正处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生理、心理正处于未成熟与成熟之间,大多数的低年级学生都会有谈恋爱和渴望异性的需要.特别是看到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们经常出双入对的出现在教室里看书、在饭堂里用餐、在校园里牵手散步、到郊外去旅游等情境,由于孤独寂寞,低年级学生内心容易产生羡慕,甚至渴望这样的大学生活,想谈恋爱的心火就这样给点燃了.但现实中,低年级学生由于缺少感情基础,恋爱心理的未成熟导致低年级学生恋爱成功率普遍较低,使他们经历分手的痛苦和不牢固情感的煎熬,现实中因恋爱失败而造成的情感困扰是导致低年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同时,由于低年级学生性生理的逐渐成熟,受到性意识的种种困扰,他们渴望跟异性的交往,因性冲动问题而导致心理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都给低年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们精神憔悴、失去信心甚至感觉到失去生活的乐趣,最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导致了一桩桩校园自杀、他杀案件的发生.
1.2对网络的依赖性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生活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可以说,互联网的到来也在悄悄的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少低年级学生一方面因为在校园社团活动中、班级同学相处中,没办法很好处理同学间、高年级学长间以及与老师的关系,备受人际交往的困扰,所以他们心理上只能寻求在网络中得到与人交往的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游戏、网络购物和网络电影以及其他丰富网络资源所吸引,对虚拟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强烈,导致低年级学生失去生活的目标,每天沉迷网络世界,无法自制,在现实的校园生活里,表现出自我封闭,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下滑,考试成绩亮起了红灯,这更加打击了低年级学生的信心,产生心理问题.
1.3来自专业学习的压力
不少低年级学生,由于在高考时没有准确填报志愿或由于高考分数的原因,没有录取到自己兴趣的专业去学习,被调剂到相对较为冷门的专业就读,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缺乏自信心和学习方法,校内转专业受挫导致部分低年级学生情绪起伏较大,上课精神不集中,对自己的前途过分担忧;有的学生甚至放弃本专业的学习而改学其它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低年级学生感到专业学习压力加大,似乎学习已成为一种被迫的行为,想学得学,不想学也得学.
1.4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
高校很多低年级学生来自偏远山村,家庭经济较为困难,这部分学生在与老师、学长以及同学之间的交往过程中,一般都会表现出不自信、害羞、胆怯的心理特征,看不到自己的长处,讲话底气明显不足,现实校园生活中总是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缺少与老师、学长以及同学们的交流,思想较为封闭,少言寡语或整日沉默不语,精神状态欠佳,伴随有晚上失眠等不良症状,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抑郁症状,严重的时候会感到失去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乐趣,甚至产生自杀念头或行为.家庭经济困难使低年级学生在心理上更容易形成挫折感,感觉到现实中很多东西都是针对着自己,面对困难,很难自己找到解决办法,没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战胜困难,缺乏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大学生活的理想和目标,消极地对待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敏感心理在家庭经济困难的低年级学生中非常普遍.因为他们家庭经济困难,对与金钱有关的事情都会十分敏感,他们不愿让同学知道自己家庭的经济困境,不希望因贫穷而成为需要同情的对象.因为这样,会让他们在心理产生不平衡,感觉与同学之间的不平等.
1.5社会大环境的冲击
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是决定一个人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新事物、新观念、新的生活方式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不断涌现,这对于人格和价值观尚未定型、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迅速变化的低年级学生无疑是个严峻的挑战.低年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感到无所适从,特别是最近几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低年级学生看到他们高年级的师兄师姐在就业方面所遇到的困境,使他们认识到未来就业的形势,从而过早的担心以后自己毕业后的出路问题,倍感就业压力,出现了焦虑心理,影响了心理健康.
2加强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积极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高校的教育和管理不仅要对低年级生进行入学教育,而且要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卫生教育,适当加入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及所学专业的情况、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人际关系的特点的内容,请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成功经验等,对于低年级学生迅速适应新环境是极为有利的.建议学校可以根据往届低年级学生存在的普遍心理问题,编辑成温馨的答语,印发成“入学指导”心理健康小册子派发给低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指导学生解决自己一些普通的心理问题,同时,适时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讲座、宿舍人际关系的心理学讲座以及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专题活动.
2.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服务
除了原有的心理中心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各院系专兼职辅导员外,建议高校建立低年级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制度,在低年级学生中选拔身心健康,热心班集体事务的学生担任低年级班级心理委员,并对心理委员进行系列的心理学相关培训,使其具备组织班级同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组建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志愿者组成的朋辈心理咨询员进驻学生公寓社区,建立社区学生心理辅导室,长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活动.提供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服务,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全面覆盖至学生活动的各个领域.
2.3加强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预警机制、建立快速反应系统
高校应及时建立和加强三级危机干预预警系统.第一级:低年级班级设立心理健康委员.充分发挥学生心理委员、学生党员和团员的作用,加强思想沟通,广泛联系同学,及时了解低年级学生的各种变化,发现有异常的情况及时向辅导员、班主任、党委书记报告或向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求助.第二级:院系党政干部、专兼职辅导员及专业任课教师,做到关爱学生,时刻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院系党委可以有针对性地与心理问题学生谈话,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解决心理困惑,遇到严重情况,要第一时间上报向学校领导或者有关部门,及时进行危机干预,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帮助.第三级:在学生公寓设置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室.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及时组织低年级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需要院系关注的重点对象,建立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指导二级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低年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进行及时危机干预、处理和疏导,防患于未然,共建稳定、平安、和谐的校园.
2.4建立校园学生情感交流平台,邀请情感专家坐阵
高校可以在校园里组建各种渠道的学生情感交流平台,包括校园网论坛情感交流平台、校园QQ情感交流平台、校园情感专家交流平台和学生公寓情感交流平台,定期邀请情感专家坐阵,及时帮助低年级学生解决在情感问题方面所遇到的困顿而引发的心理问题,通过交流使广大低年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培养恋爱的能力与责任,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
2.5建立专门助学机构
建议高校要设立勤工助学中心,设专人分管,用透和用好国家奖助学金、大学生临时生活补贴政策以及社会、企业家对贫困生的爱心捐助,推进贫困低年级学生资助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按照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从家庭贫困证明、班主任推荐和班级民主评议、院系审核四方面综合考虑,认真细致地做好贫困生贫困等级(一般贫困、贫困、特困)评定工作,建立贫困生资料库,并对贫困生进行检查与监管,实行动态监管,确保每一笔资助都能落实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鼓励贫困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参加勤工助学课外兼职等工作,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改善经济条件.
2.6完善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投入
篇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第四届年会暨表彰会于2010年8月12日在北京召开。几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做了大量工作,现总结如下:
自2005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下简称理事会)成立以来,已有416所学校先后成为理事会理事单位。参加理事会理事单位高度关心、大力支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的作用
理事会作为杂志的决策、咨询和管理指导机构,自成立以来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理事单位对杂志的定位、栏目设置、专题研讨、内容安排等都提出了中肯意见及合理建议,有些已经被杂志社采纳。广大理事单位在杂志的宣传、推广、发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高了杂志的知名度。
理事会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的平台,自成立以来发挥了重要作用。理事会于2006、2007、2008年,分别在北京大兴、浙江湖州、安徽马鞍山召开年会。年会上,广大理事单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共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对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组织机构调整
为了让理事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于2009年对理事会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明确了理事会的权利、义务,对理事单位进行了重新登记。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重新登记与招收
截至目前,已有416所学校先后成为理事会理事单位,覆盖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数量分布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调研工作
2009年10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启动了“理事单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研”课题研究。该课题是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于2008年12月委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教基司函[2008]91号)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课题研究规划(课题编号:2008A 02)的子课题。此次调研是为了摸清理事单位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情况,发现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为理事会发展和决策提供依据。
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理事单位情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封面宣传:理事单位校长35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彩页宣传:理事单位126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刊登理事单位文章:208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过理事单位:179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过的理事单位覆盖全国22个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理事单位数量(省)前五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宣传理事单位(学校)前五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刊发理事单位教师文章前五名
6.《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专栏
为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理事单位之间的联系,展示理事单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各理事单位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提高理事单位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开辟了“理事会通讯”栏目。本栏目自开设以来,得到了广大理事单位的关注与支持,其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举行,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努力工作,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篇3
关键词:生源地;卫校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SCL-90
职业学校学生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力量之一。由于职业教育与普通中学教育特点有着本质区别,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高考压力和升学压力,因而考试带来的心理健康和适应问题相对较少,而另一方面,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多,更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行为问题。为进一步掌握中职医学生的心理卫生情况,以便今后更好地加强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我们从生源地对某卫校学生的基本状况及不同群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为学校的相关部门进一步采取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江苏省某卫生职业学校在校一年级学生。样本抽样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在护理专业随机抽取10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每个班级人数40~50之间。
2.研究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前先向班主任及被调查学生说明调查的目的,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并向被调查学生详细介绍问卷的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保证所得资料的准确性。问卷现场发放,当场回收。调查工具采用1973年版症状自评量表(SCL-90),本测量表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并进行了大样本实用性测试,信度、效度满意,适用于我国。
3.数据统计处理
将调查对象的测试结果及标化后的数据进行整理、核对,对无效问卷进行排除,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数据核对无误后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将定性指标和等级指标进行数量化处理。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t检验。如无特殊说明,所有P值均表示双侧概率,显著性水平α=0.05。
二、结果
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问卷443份,有效问卷437份,有效回收率97.1%,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生源地情况
■
2.不同来源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来自农村学生的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城镇学生,除躯体化、强迫两因子外,其他因子和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不同生源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S)
■
三、讨论
来自农村的卫校低年级学生在SCL-90总分和所有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来自城镇的卫校低年级学生,除躯体化、强迫两因子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刘志宇、吴翠萍以及徐颖的调查结果一致。可能与学生生活的环境、所处的经济状况、接受的信息、受到的教育不同有关。农村生源学生在教育资源和获取信息等方面不如城镇学生便利,由此可能产生自卑感,面对新的环境,容易出现适应困难、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等心理问题。另外,来自农村的卫校学生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收入偏低,生活压力大,进入卫校后,环境压力、(上接第75页)经济压力、未来就业的压力等都比城市学生大,因此产生的心理问题也较城市学生多,心理健康水平较差,这与徐力伟等报道的基本相符。
四、小结
卫校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在不同生源地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卫校应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关注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有效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加强自我调适,提高适应能力;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卫生问题;启动学校、家庭、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其心身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刘志宇.462名卫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J].医药世界,2006,(10):100-101.
[3]吴翠萍,娄晓民,戚珊,等.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1):1491-1492.
篇4
一、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小学班主任的新职责和新要求。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除了搞好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外,还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将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视为己任和职责。因此,在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是身兼教师、班级管理者、心理健康医生等角色为一体的新型教育工作者。渗透式教学是一种潜移默化地、自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在不断的渗透中,不仅避免了小学生单纯依靠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更丰富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的内涵。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契合的策略
纵观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很多中小学班主任已经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很多班主任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疏导学生心中的各种情绪,但是,由于很多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思想观念陈旧、心理教育理论不足、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操作方法不当、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
1.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渗透教育的基本原则
小学生的心智与生理都处于发育期,特别是那些低年级的小学生,更是需要老师的关爱。很多小学生将班主任视为自己的榜样,从班主任身上学习优秀的品质、干练的作风、幽默的谈吐、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稳定的思想情绪、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思维意识。小学生在了解班集体的内涵时首先接触到的是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因此,小学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小学生明亮的双眼监督下。班主任与小学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相互之间信任、依赖、认同,这样才能使小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对班主任说
2.营造和谐班集体氛围,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环境
人的心理环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种无形的环境对小学生们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相关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氛围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健康成长带来巨大影响,在正确的心理暗示和影响下,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更好发挥。因此,这就要求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成长创建良好、宽松、积极、和谐的班级文化环境,在这种良好氛围影响下,实现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为避免学生由于紧张的学习而出现焦躁、紧张的不良情绪和心境,班主任可以在班集体中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如远足郊游、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妙趣横生的班级活动等,都将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充满活力。很多小学生在活动后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我们班真有意思!别的班就没我们班好!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通过非教育的方式培养了集体观念。
3.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我国小学班主任一般都担任着至少一门主科的教学活动。有的学校还对低年级班主任采取包班制的方式,即班主任既教数学,又教语文。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课堂教学优势,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特点,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并结合教材的内容逐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活动中心理因素的投入水平和效果,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性
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是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由之路。班主任上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前瞻性的活动,更是构建良好心理环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班主任在设计心理活动课程的内容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班主任可以在课前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最讨厌什么、最关心什么、最喜欢什么,通过寻找共同的话题帮助小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对于中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树立合作意识、学习简单的情绪调控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等活动帮助学生成长。对于高年级学生一定要逐一对他们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会面对不同的挫折。另外,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也能够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结语
篇5
1、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2、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3、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4、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关键词】 军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干预;症状自评量表
Research on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asures in the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Lu Juan, Cui Qiaoli, Li Jian.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Using the method of UPI,SCL-90 and STAI, the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in 02, 03, 04 grades were tested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measures system, we consecutively tested the undergraduates in the 04 grade. Result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of the 04 grade undergraduates is improved step by step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ducation intervention measures, especially after half of the year.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e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measures system is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of the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Key words】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asures; Intervention; SCL-90
军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部队医疗卫生工作可持续发展,实现“平战”结合,“军地”结合目标,建立现代化军医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关于构建军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另文发表[2]。本文研究其干预效果,为提高军医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根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某军医大学02级、03级、04级所有计划学员为样本。
1.2 方法
1.2.1 测试时间 2005年5月对3个年级769名计划学员进行心理测试,回收有效问卷739份,有效率为96.1%。其中02级231名、03级113名、04级395名;男学员598名,女学员141名。同时对04级学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干预后的追踪调查(每半年进行1次)。
1.2.2 测试工具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综合评价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学员队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
1.2.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AS 8.2统计软件,P
2 结 果
2.1 UPI部分
2.1.1 3个年级学员UPI总分比较 见表1。
2.1.2 04级学员UPI总分比较 见表2。
2.2 SCL-90部分
2.2.1 3个年级学员SCL-90比较 见表4。
2.2.2 04级学员SCL-90比较 见表6。
2.3 STAI部分
2.3.1 3个年级学员STAI比较 见表8。
2.3.2 04级学员STAI比较 见表9。
3 讨 论
3.1 样本和测试时间的选取 军医大学生前3年在校进行理论学习,后两年临床实习。由于实习点较分散,不便于实施干预措施并进行心理测量,故本研究选取了在校的3个年级学员。由于新训期间文化课、军体课复试,加上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学员精神压力比较大,视心理测试为考试,各项谎分较高,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其真实性和可靠性。所以本研究剔除了刚入学的时间段:04年底,选择了每学期中间的3个观察点:2005年5月、2005年11月和2006年5月。
3.2 已构建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的有效性 UPI主要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简易调查表。它的测量结果,3个年级学员无差别(表1);04级学员3个观察点的比较有差别(表2)。说明3个年级学员心理健康水平基本相似;在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循序渐进的开展下,04级学员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SCL-90比较得出了3个年级在总均分、各项因子上有差别的结果(表4)。这似乎与UPI的比较结果相矛盾,这是因为SCL-90把测量的心理状况细分为10项因子,而且事实上军医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在开展,只是从2005年开始更加科学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体系[2]建立并实施。04级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03级学员,特别是低于02级学员,03级学员则低于02级学员(表5),即高年级学员比低年级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一些,这也印证了军医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高年级学员一方面受到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另一方面自身随着经历的丰富,人生观、世界观不断成熟。04级学员3个观察点比较同UPI也有差别(表6)。焦虑是军医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3],本研究采用了STAI问卷,测试结果和UPI相似(表8、表9)。
04级学员3个观察点的3个量表的比较都有差异。说明构建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体系,较之以往传统的军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应了新形势下军医大学生的需要,能有效地改善军医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仅仅1年时间,04级学员心理问题明显减少。
3.3 军医大学生心理水平呈现一定的规律 从表3、表7、表10可看出,04级学员的UPI总分、SCL-90总均分、10项因子分、状态焦虑、特质焦虑,2005年5月和2005年11月比较、2005年5月和2006年5月比较有差异,而2005年11月和2006年5月比较无差异。在干预措施影响下,04级学员心理健康水平正逐步得到提高,尤其是在2005年11月,经过半年(1个学期)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初显成效,此后半年内,心理健康则基本维持在一定水平。说明随着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持续有效的开展,军医大学生心理水平发展呈现一定的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一个高峰,此后维持此状态处于一个平台期。
3.4 进一步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除抑郁因子外,04级学员在2005年5月、2005年11月、2006年5月SCL-90总均分、其他各项因子得分比较均存在差异(表6)。这说明已经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有效,但还要针对学员的抑郁问题加强教育,研究其影响因素和对策,以更好地提高军医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4 参考文献
[1]张敏,常震,张磊,等.军医大学本科生身心健康现状调查结果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7
[2]鲁娟,扈长茂.军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6,5
篇7
关键词:毕业生;心理状态;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今我国社会的普遍性问题,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心理。对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对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促进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作有积极作用。本文就毕业生就业心态问题的分析和对策两方面尽心给论述。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
通过调查,目前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归纳以下几点:
(一)自负或自卑心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依然出现毕业生“有业不就”的选择性失业,究其原因是自负或自卑心在作祟。在就业时仍有较多名牌大学的学生总想一步到位找到终身为之奋斗的工作。一些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过分自信,形成对自己过高的评价。部分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高收入,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不愿意到中西部或者基层就业。
很多毕业生因为自己学校综合排名低、不是名校、学历层次较低,自身学业成绩、就业能力、脾气性格等方面存在不足,而丧失了求职的勇气,在择业过程中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因为害怕竞争而不去竞争。
(二)焦虑心理:部分低年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总是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产生焦虑。部分毕业生面临就业时,精神上极度紧张,意志消沉,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行为上也表现得无所适从。
(三)从众心理:据调查,部分低年级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没有良好的规划,班上其他同学考什么职业资格证书自己就跟着考。部分毕业生到了三月份对自己未来要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用人单位需要我做什么等等还没有明确的认知,在择业过程中缺乏主见、盲目从众,班上的其他同学去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那么,被动求职只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无法适应当下激烈异常的就业竞争。
(四)挫折心理:大部分的学生在求学道路上是一帆风顺的,在象牙塔中过着单纯的三点一线的生活,就业对于他们来说是第一次面对市场的大浪淘沙,踌躇满志、忧心忡忡在所难免。但是有些同学多次投递简历,多次石沉大海;有些同学总是在千辛万苦搏得面试机会后,又被用人单位拒绝;这些学生对自身的学识、能力产生质疑,其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也没有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容易产生放弃和挫败感。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各高校现在已经普遍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活动,都有了学校一级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但是针对就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比较薄弱。
(一)将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中心的日常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应该成为一种普及教育,把系统全面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就业指导教师也要了解和掌握学生面临就业的一些心理,引导大学生掌握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应积极开展心理辅导训练,让学生从实践中领会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训练等亲自体验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在学生面对就业时知道自身的情绪,知晓如何疏导负面情绪。针对就业工作,可以开展如面试模拟、挫折心理体验、求职过程模拟、职业训练讲座等实践活动。
(二)构建就业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的多级工作体系
构建以各院系学生为对象,一线辅导员和主管学生的党总支书记组成的一级网络,构建由学校有关部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成的二级网络,构建以校医院心理门诊及社会心理咨询及诊疗机构组成的三级网络。
高校应加强对一线政治辅导员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使辅导员有能力。通过与学生密切联系的一级网络,注重早期心理动向。如需要危机干预和早期治疗,由二级网络介入。
涉及相对严重的心理疾病,由第三级网络完成,当然前期一、二级网络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显得尤其重要。
(三)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方面的合力作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内在外在环境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积极乐观、互助合作的校风,通过建设具有特色的、高雅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明确价值导向,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破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式的单一枯燥的大学生活格局.将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要建立现代化的就业观念,破除传统思想的束缚,家长不要施加过重的压力给大学生,积极引导“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基层就业、投身企业等就业理念。
(四)关注特殊人群,减少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篇8
【关键词】中学 心理健康教育 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31-02
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知,并且逐渐具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是还不够成熟,在此阶段的学生,心理情绪容易波动,在心理比较脆弱的情况下,如果受到外界的刺激,容易做出不理智的选择,从而酿成悲剧。所以针对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应该建构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综合学校各方面资源,作为学校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其他系统之间进行紧密的合作,从而促进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发展,提高实践性和时效性,从而确保中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
一、组织管理模式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具有完善的组织管理,才能够确保工作的合理运行。所以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合作模式下,组织管理模式是核心要素,是确保整个教育系统能够高效运行的关键。所以应该组建以校长为主要领导,以专(兼)职教师为骨干,各中层处室领导为成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合作模式的高效运行进行指导。主要任务就是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向,明确服务对象,确定指导思想,并且组织策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形式。在组织管理模式的指导下,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中,与其它业务以及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模式,也是对心理健康知识讲授最为直接和系统的模式。在课程教学模式中,应该注重课程设置与内容的选择,在内容方面应该遵循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教育部相关文件指导下,制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根据每个年级而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主要应该以生活、环境以及学习的适应性为主,对于中年级应该以学习辅导为主,同时注意对情绪以及人际关系的辅导,对于高年级学生要主抓升学。总之,一定要注重实践性和实效性,避免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子。在开展的途径方面,应该将心理学课程教学、学科渗透、专题讲座等各种方法相结合,但是要分清主次。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三、活动训练模式
课外校外活动训练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校外活动,可以充分的展现学生的个性,并且通过活动中的表现,能够对心理有所触动,从而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课外校外训练活动形式与内容,应该精心设计与规划,能够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明确的主题,并且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活动中,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到指导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正面引导,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至于活动的形式可以有多样化选择,不要拘泥于以往的形式,可以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与学习经历,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形成正面的心理影响,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咨询与辅导模式
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并且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成员应该以专业的心理教师为主,以有经验的班主任为辅,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在为学生提供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中,主要是对其学习、生活、情感以及人格等方面进行辅导,对于有轻度心理障碍和不良习惯的学生,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辅导,而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应该及时发现并且推介到心理门诊去矫正。
五、学术科研模式
学术科研是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合作模式的一项支持辅助模式,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增加综合实力,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学术科研就是要增加一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水平,可以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同时还可以提升自己咨询辅导的技巧,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服务。
六、结束语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合作模式还不够成熟,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在合作模式中的各项模式之间需要不断的融合,彼此渗透,从而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学的基础要求,必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环境,帮助学生顺利的度过中学阶段。
参考文献:
[1]韩亚平.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4-15.
篇9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真正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笔者在两年内对我校高一至高三年级42个教学班中2900多名学生和150多名教师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有老师和学生,其中男生180人,女生140人,男女教师各20人。调查方法分问卷,访谈,座谈。调查过程采取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校教育中是否在性格,意志,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疗养平台。共发放问卷360份,其中教师40份,学生32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49份。个人访谈80人次,教师10人次。组织座谈32人次,教师 4人次。上述均有较详细笔记。调查结果表明:
1 问卷中有57%的学生对健康的定义不明,且低年级多于高年级,他们认为健康只是身体的。
2 供教学使用的工具中,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很少的有的学生占73%。
3 在教学过程中,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为10人,占25%,这于专业有关,部分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不符。有的教师属非师范院校毕业教师,不谙熟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从全国来看,目前大部分学校没有心理教师,多是非专业人员,或是兼职教师。
4 不谙人际关系和交往的学生197人,占62%,教师6人,占15%。师生共同特点是和父母,老师,同学,同事不能很好相处。学生不良的人际关系会造成一些不好的人格特征和个性心理,如:自卑、自傲、过于内向、心胸狭窄、仇视等,有的学生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及个别学生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
5 有逃学,辍学行为的学生19人,抽烟,酗酒学生27人,早恋,痴迷网络48人,不按时上课老师5人,酗酒,赌博老师3人。这于家庭,社会有关,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责无旁贷。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老师在学生时代就是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6调查结果表明,阅读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课外读物的学生占68%,阅读低级,不健康书籍的学生占17%,纯粹不阅读课外书的学生占15%。
7 教师心理负担重者有6人,占15%,他们普遍认为会考,统考,高考自己比学生还紧张,无暇他顾心理教育。甚至有精神崩溃者2人。
8 不堪学习重负,导致精神抑郁,多愁善感,心胸狭窄,多疑,孤僻,急躁,任性者有21人。
9 在实施教育行为过程中,有暴力行为倾向的教师2人。
10座谈中,多位教师认为学习好的学生心理品质好,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学习素质重要,心理素质无关紧要。评价机制考察学生重在学习成绩,轻心理品质。
二、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的思考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浅薄,量小面窄,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影响着我国人口资源的可持续以展和社会秩序稳定和谐。为此,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如下思考:
思考一:社会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不够,学校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社会和学校应该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全面维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思考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重在教师心理。教师为人师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作用。其必修的教育学,心理学是驾驭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为了让青年一代更好的适应明天的挑战,教师必须从自己做起,以健康的心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思考三: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石。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谈到“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做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
思考四: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防患于未然。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掌握学生心理变化动态。家长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正确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思考五: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行中学课本体系中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致使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目的,没有内容,没有时间,实际可操作性小,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状态。
思考六:利用现有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学各科教学内容中都有丰富的心理教育素材,可谓俯拾皆是,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能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并有意识落实,常此循序渐进,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会逐渐形成。
篇10
【关键词】 军医大学;专业;学员;心理健康;UPI;症状自评量表
Comparison Study on Mental Health of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in Different Specialties. Lu Juan, Li Jian, Hu Changmao.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mental health of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of different specialties. Methods Using the method of UPI and SCL-90, the all regular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at school were tested. Results There are different levels of mental health in the undergraduates. The nursing is better than others and the level of pharmic and management understudents is lower. The higher grade the undergraduates are in, the better their mental health are in the same specialty. Conclusion The levels of mental health of the different specialties understudents are different.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effective.
【Key words】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pecialties; Understudents; Mental health; SCL-90
军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部队医疗卫生工作可持续发展,建立现代化军医队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有很多,但军医大学各专业学员心理状况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某军医大学在校进行理论学习的所有计划学员(“3+2”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前半部分)。
1.2 方法
1.2.1 测试时间 2005年5月对2002级、2003级、2004级769名计划学员进行心理测试,回收有效问卷739份,有效率为96.1%。男学员598名,女学员141名。专业及年级分布:护理57名(02级32名,04级25名)、军医320名(02级126名、03级64名、04级130名)、海医115名(02级31名、03级29名、04级55名)、药学55名(04级)、麻醉49名(03级20名、04级29名)、卫生事业管理34名(04级)和其他专业(包括中医、精神卫生、生物技术专业)107名(02级41名、04级66名)。
1.2.2 测试工具 采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组织修订的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症状自评量表(SCL-90)[2]综合评价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UPI由3部分组成,共64项题目,包括学生的基本自然情况、问卷本身、附加题。SCL-90共90项题目,包含10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附加项。1.2.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AS 8.2统计软件,P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专业学员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见表1。
军医大学各专业学员比较,UPI总分、SCL-90总均分、F1、F2、 F3、 F3、 F5、 F6、 F7、 F8和F9有差异,仅F4和F10没有差异。说明各专业学员抑郁水平基本一致,而其他各项因子水平不同(表1)。
2.2 各专业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多重比较 见表2。
从表2可看出,各专业学员UPI总分的多重比较,护理专业和军医、海医、药学、卫管、其他专业有差异,卫管专业和军医、麻醉专业有差异。结合表1,护理专业的UPI总分低于军医、海医、药学、卫管、其他专业,卫管专业的UPI总分要高于军医、麻醉专业。这说明护理专业学员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军医、海医、药学、卫管、其他专业,而卫管专业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军医、麻醉专业学员。SCL-90总均分比较,护理专业和军医、海医、药学、麻醉、卫管、其他专业有差异,药学专业和军医、海医、其他专业有差异,卫管专业和军医专业有差异。结合表1,护理专业的SCL-90总均分低于其余所有专业,药学专业的SCL-90总均分高于军医、海医、其他专业,卫管专业要高于军医专业。这说明护理专业学员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军医、海医、药学、麻醉、卫管、其他专业,而药学专业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军医、海医、其他专业学员,卫管专业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军医专业学员。各因子的比较类似。
2.3 各专业不同年级学员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见表3。
由表3可知,护理专业2002级、2004级比较,F2有显著差别,F9有差别,前者比后者的强迫、精神病性方面心理问题显著减少。军医专业2002级、2003级、2004级在F2、F5两个因子上有差别,在F7因子上有显著差别,进一步的两两比较显示,2004级和2002级在F2、F3、F5、F7 4个因子上有差别,即军医2004级比2002级的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恐怖方面心理问题更多。海医专业3个年级比较,仅F7因子有差别,进一步两两分析,海医专业2004级和2002级在F3、F7、F8有差别,即海医2004级比2002级的人际敏感、恐怖和偏执方面的问题更多。麻醉专业2003级和2004级之间没有差异。而其他专业2002级、2004级除了UPI总分、F1和F7外,其余各项都存在差异。也就是说,其他专业2004级学员心理水平比2002级要低,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更多。
3 讨 论
3.1 军医大学各专业学员心理健康水平不同 虽然由军医大学统招入学时的条件基本相同,但各专业学员心理水平有差异(表1)。这和录取的专业与自己愿望是否符合以及入校后受到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等有关。目前的军医大学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依托课程教研室外,以各学员队为单位组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因此不尽相同。
3.2 护理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其他专业学员 由表2可知,护理专业学员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军医、海医、药学、卫管、其他专业,而药学专业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军医、海医、其他专业学员,卫管专业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军医、麻醉专业学员。军医专业学员人数最多,一定程度上也是军医大学的主要支柱,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各专业学员中并不高。这有学员的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心理学教研室编在护理系内,加之护理学员人数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小班课,因而效果好。而军医专业则相反。部分小专业如药学、卫管学员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除了以上原因外,该专业只有一个年级,学员之间交流少,再加上建立时间短,位置距离大学较远,所以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其他专业系统科学。
3.3 相同专业学员高年级学员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除药学和卫管专业学员只有04级不做比较外,从表3可知,同一专业学员高年级学员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低年级学员(除麻醉学员)。高年级学员由于自身经历的丰富,所受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心理健康水平也更高,这也说明军医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相比较而言,高年级麻醉学员心理健康水平并不高,说明还要针对专业特点,加强麻醉专业学员的心理教育。对各专业学员的纵向分析,可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有助于以后的教育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进行。
4 参考文献
[1]张敏等.军医大学本科生身心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