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5: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职业教育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生本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生本教育理念
1.1 生本教育概念
生本教育源于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主持)升本教育体系研究。郭思乐教授在全面总结中国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适应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学生现状的改变,真正有效地推动教育改革,促使我们作出从师本教育走向生本教育的改革。
郭思乐教授指出,“我们提倡的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旨的教育。”“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所以,升本教育的实质是实现生命的提升,承认人的发展的无限性,教育应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认为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应该发挥人的天性;特别强调人具有发展的需要,即尊重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教育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需要。
1.2 生本教育主要观点
1.2.1 生本教育的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思想。人本主义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突出强调人的重要作用,关注人的需要、情感、态度等内在特质,发挥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人本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包括七个等级,从生理的需要一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一个层次需要的实现都是以后一个需要为基础的。所以,人本主义者认为教育教学活动也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导者、激励者,满足学生主体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需要。
(2)杜威的教育理念。美国现代教育的先驱约翰・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明日之学校》中提出“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衔接与改造”等观点,重视学生原有经验及情境,强调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倡“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此看来,杜威的教育理念正是生本教育的有力支撑。
(3)“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与“教学做合一”思想。中国的儒家历来重视“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作用。《论语》中强调根据学生的年龄、气质、才能、志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即“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提出教育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即“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尽心上》);“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陶行知在“知行统一”的思想影响下,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即学生的学习应该遵循客观规律,教师的教则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教与学都应该着重突出实践性。因此,在“做”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为生本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推动着生本教育朝着正规化方向发展。
(4)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形成与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布鲁纳提出“发现学习”,主张建立属于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完善具有严密逻辑的知识体系。奥苏泊尔则提出“有意义的学习”,主张教育教学应该强调意义,防止机械学习。加涅也认为教育是学习的一种外部条件,其成功与否在于是否有效地适合和利用内部条件。这些都与生本教育的理念相吻合。
1.2.2 生本教育的主要观点
(1)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本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自我价值。(2)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是生本教育的基本原则。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性,拥有自己的思考系统,具备丰富的潜能和创新能力,所以,了解和认识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3)教学观:教学相互促进、提高。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教及教的内容,而生本教育则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改善教师教的方式,培养学生内化知识的能力、学习的能力。(4)课程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生本教育的课程观就是“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生本教育所说的课程应该包括校内课程、校外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基础课程、整合课程等等。具体来说,生本教育突出强调交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应该尽可能地简化,利用词汇语言、数学语言及艺术语言整合课程,通过活动与研究把各部分课程整合在一起,使各科课程本质化、综合化、活动化。
2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盲目性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往往具有盲目性。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认识不到位。在实际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在向培养“工程师”、“建筑师”等目标靠近,只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忽视其“职业性”。另一方面,有些学校遵循本科培养模式,通过压缩课程内容的形式,提前完成课程计划,同时,片面强调课程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学生的素质拓展、能力的提高及个性的发展,严重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
2.2 不合理性
一些学校开设的课程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表现为需要开设的课程不齐全,且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结构比例不协调,有的课程开设过多,有的课程开设过少,缺乏统筹规划。同时,各学科、各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可选择性及灵活性。另外,有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严重脱离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符合订单式培养目标的实现,没有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2.3 非实用性
一些学校的课程内容存在非实用性的特点。第一,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缺乏创新,其表现出来的知识与技能过于陈旧,跟不上社会的发展。第二,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所举例子也缺乏典型性与代表性,同时,例子与原理之间的先后顺序,即先摆出原理,然后用例子加以证明,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课程内容缺乏迁移性。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不能将一门课程的原理与方法合理运用于另一门或多门课程。
2.4 非主体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发展特点及需要;课程呈现方式单一、呆板,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课程内容转化为教学的形式,比较陈旧,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所以,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合理发挥与实现。
3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问题的成因
3.1 重老师,轻学生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仍然重视教师的作用,重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轻视学生的力量。所以,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的呈现形式等都以教师为本,突出强调教师的重要性。
3.2 重理论,轻实训
在课程改革中,理论课仍占主导,没有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落实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计划。片面追求职业教育的理论知识与理论研究,不把理论与实训相互结合是导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主要原因。
3.3 重传统,轻创新
在课程设置方面,一些高等职业学校仅仅遵照旧有的课程传统,挖掘不出太多的内涵,对现有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管理创新不够,未能通过课程改革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及课程的特色性。高等院校即使知道专业课结构及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但是却无力改变现状或不知道怎么改变现状。除了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有限的制约之外,高职教育与社会、企业实际脱节,是造成课程结构与内容问题的重要原因。
4 高职课程改革原则
4.1 学生为本的原则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将每个学生培养成职业能力强、创新能力强、自我价值发挥完善的综合实用型人才。学生为本的原则对高职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要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组织教学;二是要落实学分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三是改变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将学习的责任交给学生,以教学评价多元化、综合化来适应不同学生的多样需求。
4.2 全面发展的原则
素质教育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也应该体现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据此,高职课程改革就应该注重在课程整合中体现“敬业、诚信、人文、心理健康、公关、协作、环保”等素质及能力的渗透和培养;德育目标与专业教学目标整合,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德育隐性课程渗透,如制度性、关系性、校园环境、社区性等隐性课程的渗透;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社会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
4.3 职业适应的原则
学生的发展包括了三个方面,即生理发展、心理发展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往往更能体现学生的发展质量。而在课程改革中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有利于让学生充分认识职业,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推动自身社会适应能力。职业适应原则要求课程改革需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实训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的深入开展;重视实习实践活动,把实习管理与实训管理相结合起来;注重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发展订单式培养方式,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5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策略
在综合考虑生本教育理念及高职课程改革原则的基础上,我们以江苏省南京市的南京某高职学校网页设计课程改革为例,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策略。
5.1 明确高职课程改革目标
南京某高职学校自2005年成立至今,坚持以“德国学习领域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采用“行为导向”、“项目教学法”强化技能训练,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加强课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做好“工作页”的方法,不断推动课程改革工作向前发展。该校的网页设计课程,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严格遵循《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相关规定,着重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当今信息时代、从事动漫方向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该课程改革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页设计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网页设计行业职业技能。
一方面,以社会、岗位需要为依据,进行充分的社会及行业企业需求调研,通过与企业人士的研讨来确定课程目标及目标体系,而不是简单照搬本科模式,或是凭空想象,要遵循科学的方法与工作流程。该校的网页设计课程主要介绍HTML及Dreamweaver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助理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相关内容,辅以动画制作、图像图像处理、网站构建等内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双元制”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重实践、重技能培养的办学特色。
另一方面,必须重视课程内容的构建,高职课程的内容不能单一地指向科学世界,必须要注意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其内容不能单一地指向技能维度,而应该指向三个维度:职业技能维、职业知识维、职业情感态度维,后者往往是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时容易忽略的,但是它在职业素养中却非常重要。该校非常重视学生在网页设计专业上表现的动手能力,合理规划理论学习与实训学习的实践,利用66个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实验室、28个配套齐全的校内技能实训车间、1200台计算机和130多个多媒体教室开展卓有成效的实践学习。同时,该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紧扣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争取在五年时间内培养出就业能力强、创新意识强、服务意识好的高职网页设计人才。
5.2 坚持生本教育理念为基础
生本教育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学生,具有以往任何教育都无法比拟的优势,能推动学生有效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构建完善的课程改革方案。该校经过卓有成效的网页设计课程改革之后,改变了之前上课听得懂,但是碰到真实的企业网页设计时,却并不能完全按照企业要求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网页的情况,健全了生本教育理念,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内容,即“精美网页欣赏网页设计基础Dreamweaver快速入门站点创建网页布局网页中文本与图像的运用HTML基础层叠样式表交互的表单应用插入多媒体组件使用模版和库”,确保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能使用,充分考虑学生的接收能力,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5.3 改革教学方法
南京某高职学校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在网页设计课程改革中融入生本教育理念,与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实训基地,该校的“双师型”教师都仅仅扣住学生的职业发展这一目标因材施教,采取目标教学法、网络辅助教学法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课堂,缩短教师的讲课时间,延长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同时加强与国外知名职业学校的合作,交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4 优化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考核,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根据结果进行教学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一般采用笔试的方法来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这种考核方式不适用于网页设计这门课程,因为网页设计是一门对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如果仅仅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会导致学生机械记忆理论知识,忽视对技能的学习。该校根据网页设计课程的特点,对该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课程考核结合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三部分内容,平时考核占总考核的30%,主要考查学生的作业、出勤率、表现情况及学习态度;实践考核占总考核的30%,主要考查学生的实训报告、课程设计完成情况;理论考核占总考核的40%,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化理论知识。通过这种考核模式,该校网页设计课程改革初见成效,学生的就业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6 结语
总之,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从学生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学的重要性,强调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经验在课程中的作用,推动各门课之间的衔接与联系,突出实训项目的必要性,最终建构起合理有序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洁.试析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4):44.
[2] 陈玲,周静.生本教育理念下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探讨[J].全科护理,2010(5):89.
[3] 郭璇,陈红兰,王宇.浅谈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内涵与对策[J].江西化工,2012(9):101.
篇2
一、高等职业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内涵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职业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活动。我国职业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各地(尤其是一些中型城市)短期职业大学的产物。职业教育的萌芽是以师徒制为特征的职业技巧传授模式,在尚未出现专门职业学校前,几乎都是学徒教育模式。此后,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以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称谓有“职业技术教育”、“技术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等。很多国家将“职业教育”理解为专门培养技术工人类人才的特定型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复合概念,理解高等职业教育从四个方面入手:(1)教育对象,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应考虑文化理论基础与职业实践基础两方面的要求;(2)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等),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3)学习年限,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习年限应视具体专业要求不等,虽然强调2~3年的短周期,但并不仅限于此而也应按专业需要考虑较长的学程;(4)授予学历,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一般仅限于专科学历层次。
(二)文化传承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一般来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传承(culturalheritage)指社会文化的传继。文化之所以能不间断地连续存在,就是通过文化传承。每一代人都从上一代人那里承接社会文化的遗产,每个社会民族或群体都通过这种不断的继承形成其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创造新的文化,再把它们传递给下一代人。二、文化传承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文化传承是教育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之一。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将前人所积累的生产生活经验、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等,有计划地传递给下一代。人类之所以能将文化一代又一代的承接下去,就是因为教育活动的存在。最初的职业教育主要以技艺传授和教育为主,即“传道授业解惑”。它往往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教授的内容主要有劳动技术、生活经验、生存技能。随着中西方文化融合,职业教育逐渐与普通教育互相影响,进入了产学结合的阶段。现目前,职业教育终身化、全民化、多元化的概念深入人心,人们逐渐意识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培训之间的紧密联系。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其高等教育属性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发挥。这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把自身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彰显职业性,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独特的文化传承内涵和特色,以技艺文化、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同时要兼顾校园文化、学科文化、历史文化、人文文化的传递。当人们更多的关注职业教育的强大经济功能的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更多的体现在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和管理上,主要包括职业院校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等。学生在学校的制度文化中获得文化熏陶,在精神文化和人文文化中得到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精神风貌。
三、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一)注重传统技艺文化传承和现代优秀企业文化的融合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既要注重传统技艺文化的传承,也要注重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的教育。传统技艺文化是提高学生技艺技能的主要途径,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现代企业文化的教育可以在另一个方面培育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现代企业文化可以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的构成和发展。
(二)注重人文知识的教育
在职业教育中,往往容易忽视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知识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提高人文修养和个人素质,是学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篇3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目标 正确定位 科学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是课程活动的方向,是从事教育活动的重要结点,是各种课程活动的核心,也是课程论的首要问题,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课程目标的正确定位和科学构建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质量、提高就业机会,是教师教学研究的航标。课程目标正确定位和科学构建两者之间是动态的、互补的、有机的,更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进步的内在动力。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是一个含义极广的概念。它涵盖了涉及到自然和社会许多领域的需要,以及构成这种需要的人的各个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狭义上讲是指导课程设置、编排、实施和评价的整个过程的准则,也是课程自身性质和理念的体现,是学生学完课程后将要达到的或获取的知识、能力、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描述性指标,以及学院围绕教学所进行的各项活动。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课程内容,是教育理想、教育目的的体现,是培养目标在特定课程门类或科目中的具体化、操作化的表述,也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在相关素质或特征方面应发生的变化和达到的学习结果。
在现行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已经用“课程目标”的概念代替了“教学目标”的概念。与教学目标相比,课程目标要求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从知识目标的一维表述,发展成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呈现。在国家课程标准中,各课程门类或科目在课程目标的规定上,总体上降低了知识性的要求,但由于课程目标体现的是一种公民素养的基本要求,因而更重视和关注非知识性的要求。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应该是提高了要求,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对课程实施和教学提出了适应时代需要的新要求。为此要想正确定位和科学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有必要仔细分析和认真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方方面面。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正确定位
所谓课程目标正确定位是指课程目标的确立要兼顾四方面的情况而定。
1.兼顾社会的需要
学生个体的发展,总是与社会发展交织在一起的。人类社会在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个共同的需要:把社会文化遗产传递给年轻的一代。事实上,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等,都是通过课程为中介而达成的。同时,训练迁移规律的环境相似性原理,使当代社会的课程目标价值凸现了出来。而训练的迁移,只有在学生确认生活中遇到的情景与学习情景之间具有相似性时,才有可能应用他所学习过的东西。如此而言课程目标的正确定位尤显重要。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所以要让课程达到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就必须加强对社会生活的研究与兼顾。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及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正确定位更需要依据对社会需要的研究,原因是高等职业教育与一般普通教育不同,是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社会需要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结构、实施和评价等因素。所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必须通过社会需要的分析、选用和识别,得到关于要在课程里处置的社会内容需求的共识,从而来正确定位。
2.兼顾学生各种能力的差异
各门课程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能力的获取与提高。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的对象。学生有其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角色的规定性。就社会地位而言,学生的含义往往表明了一种文化上的不足与差距,因为学生毕竟处于身心发展未成熟的状态,学生群体的未成熟状态与成人社会和主流文化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正是这种差距的存在才为教育提供了一种可能。就角色而言,学生有一套与其角色相应的行为模式和行为方式,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角色特征的前提下实施教育,缩短他们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差距,从而获得社会正式成员的资格。学生是教育现象的基本要素。我们在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时,必须把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课程的总体设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就可以发现教育上的需要,从而揭示出符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际的课程目标。
3.兼顾教师的教研能力
课程是知识的最主要的支柱。由于所授不同课程的教师谙熟本知识领域的基本概念、逻辑结构、探究方式、发展趋势,以及该学科的社会功能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所以,本专业教师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正确定位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与课程目标正确定位联系最密切的是教师对职业的热爱程度、教学经验的多少、社会实践经验的多少、对课程的把握程度和掌控能力,对本学科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对学科社会功能的把握。教师的教研能力反映出了院校的教育水平,关系到课程目标的正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功能是多重的,它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形成职业技能、转换职业岗位、接受继续教育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条件。教师只有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功能进行认真研究,才能准确地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进行正确定位。
4.兼顾学校自身的基础
学院环境是高等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设备是构成学校物质教学环境的主要因素。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学设备以自身的完善程度制约和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水平;另一方面,以自身的一些外部特征影响教学活动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学校若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一定程度上能改变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电化教学设备成为教学信息的第三载体,各种特定功能的教学设备在学校教学中有了广泛的使用。尤其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功能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使现代物质教学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为现代院校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科学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科学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当课程目标正确定位以后,应全面细致地将课程目标按上述四项逐一表述出来,同时还应围绕课程目标对学院的软硬环境进行科学构建。
(一)教学形式的构建
1.改革原来固定式教学组织形式,构建从静态向动态的、实用的教学组织模式转变。具体地讲,就是采用新型的互动式教学和开放型试验室以及产教结合等教学组织形式。
2.改革原来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构建人力资源开发性教育模式。注重人的综合能力开发和培养,淡化专业学科意识,缩小学生所学与社会需要的差距。
3.改革原来的符合型教学质量观念,构建满意型教学质量观念。由原来的教学质量是符合教学计划、大纲和教学要求,转变成为社会、学生、学校和教师满意的“四满意”模式。
4.改革原来金字塔的层次教学模式,构建扁平的、网络结构教学模式,要求每个学生都应具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成果。
5.改革传统学科的严密性、系统性和层次性,构建松散型、并行型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按社会实际要求,分别从各个知识点切入,按水平高低、兴趣要求不同进行分层次教学。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向现代的“公共课、专业技术课、专业特色课”转变。
(二)教师素质的构建
1.改革教师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构建放弃教师自我权威意识,尊重学生个性、兴趣和性格的多样性,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学理念。
2.逐步对每位教师的知识结构作全面分析,分别用不同的方式强化其优势,弥补其不足,以适应正确定位的课程目标。
3.大力开展教师的应用技术研究、科技开发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特别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选题时,要求教师选择紧密联系生产实践的课题,以增强其本专业、本学科的造诣。
4.加强考核工作,构建对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的机制,以创造良好的教研环境。
5.加强合作,构建到社会实践中选调、聘任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当教师的机制,改变过去师资队伍从学校到学校的单一结构。
(三)教学环节的构建
1.以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为主旨,构建好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2.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针对课程目标要有一定的现实性与前瞻性的结合、可行性与可塑性并重、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兼顾。既要考虑到学科间的纵向衔接与连贯,又要注意到横向的沟通与配合;既要较好地解决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共性要求,又要逐渐增加以利于学生个性与爱好发展的课外活动,形成具有显著特色的教学计划。抓好教师授课,不要以教师的强弱、偏好肢解教学内容,切忌重点、难点一闪而过,不经意的地方却占了大部分课时的做法,增删、取舍一定要科学。
3.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大部分教材只重视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教师在授课时很容易陷入理论说教,而当讲授技能知识时又显出空泛、呆板。所以在教材问题上要注意两点:一是严格遵循课程目标选订教材;二是如实在难选,最好组织力量自编。
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目标 服务性 办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008-02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性,就是要不断服务经济转型,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需要;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协作机制;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需要不断探索充满活力的多元办学模式;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当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改革招考制度,探索出多样化选拔机制;完善保障机制,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高职教育必须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办学特色,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办学,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这是高职教育人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内涵发展,就必须准确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抓住服务性这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点,并增强办学特色,以实现内涵发展。
一、准确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端于“”,最早可以追溯到1904年。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个高等实业教育学制体系的初步建立。之后在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又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开始对中、初等实业学堂进行大胆改革,自此实业教育实现了向培养中初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的转化,这一系列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使得初、中等实业教育的地位得到显著增强。1916年,黄炎培将职业教育定义为:教育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具有“职业性”的,就是与生活、生计和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民国学者何清儒在其编著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本《职业教育学》中最早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概念,系统全面介绍了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及其实践,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作者缺乏大职业教育观视角,因此不能够严格地界定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准确范围。
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被普遍认为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这种提法少见。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在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举办“职业大学”的要求,主要是积极提倡在大城市以及经济发展较快的中等城市、大企业举办短期职业大学,以满足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之后,在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基础上,我国建立了首批13所职业大学,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开始在学术界兴起。但这13所职业大学都已升本。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第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成效明显,办学特色突出,办学实力显著增强。高职教育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一些问题和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对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高职教育的人才观和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陈旧,教育教学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等。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否受到社会的欢迎,决定于学校对培养目标的界定以及专业设置优化程度。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培养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必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并且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这就明确了方向,确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国的高职教育属于一种在理论研究层次方面低于本科、应用技能高于本科的教育层次,它是面向社会产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的学生除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外,还要能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006年11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又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重视提高办学质量,重点打造特色办学,解决好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时,不断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使高等职业教育能够服务于国家现代产业体系,满足于中国发展战略规划,引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而成为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
二、抓住服务性这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点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高等职业教育的天然使命就是服务社会。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高等职业教育以满足和服务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服务于社会发展,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二是社会需求应当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活力源泉,由此,高等职业教育必然选择开门办学。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把教育办好、办活的目标,就必须充分依靠行业、企业和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充分重视和发挥市场对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作用。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只有依托行业,选择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让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必须一方面从相关行业、企业中聘请能工巧匠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另一方面学校教师到企业参加学习实践;让教师参与企业工作,服务企业发展。
服务性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分水岭。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传授谋生性、职业性、专门性的知识经验和培养相应技能、能力为主;普通教育的特点则是以传授普遍性、通用性知识和培养相应能力为主。所以,两种类型教育的本质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必须重视服务性这一现实基点。职业教育要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职业人才,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依存,也是实现弱势群体生存与发展、体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方向直接与社会需求对接,服务社会,这使它具有比普通教育更鲜明更直接的“职业性与社会性”。
职业教育除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外,还需要满足公众的个人需求,面向人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使教育“面向人人、服务人人”成为可能,在满足大众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同时,能够为其个体成长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这里凸显了高职教育“人民性”的特征。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品质是服务性,高等职业教育也就形成了不同于普通教育的自身特色,服务性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重要区别。
三、增强办学特色
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谋个性之发展”,“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所以,人们获得职业和适应职业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伴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必将与职业教育为伴。
职业教育的特色就是它的生命力,特色与生命同行,高等职业教育增强办学特色,首先,要区分与普通高等教育共有的 而为高等职业教育所独具的特色。在新形势下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专业的设置原则不同。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在符合市场需求的同时,又与传统优势相结合,注重职业与学科交叉融合,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把技能学习与生存教育结合起来,进而不断培养出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二是培养的人才规格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以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在革新技术应用领域、工艺方法、改造技术设备、变革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的培养。三是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同。高等职业教育要求不断转变传统观念,传统观念是以知识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中心,而高等职业教育则是要以能力为基础和从企业需要出发的新思想作为人才培理念。四是人才层次规格不同。虽然高等职业教育有本科,但其培养目标及专业教育都具有较强的职业性,要求按照“能力本位”的原则实现人才层次、规格、能力的衔接。适用性则是职业教育的高等性所必需的,高职教育必须准确定位,发展和改革应注重“多渠道、多规格、多模式”,不断实现自身独有的特色和快速发展。
其次,要区分各高职院校所特有的和高等职业教育普遍具有的特色。从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等各方面进行创新,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深入企业,深度对接,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要找准切入点,服务区域经济,加强院校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与联系:一是聘请企业的高级管理、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担任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二是订单培养,为企业输送专门人才;三是为企业职工培训、技能鉴定,提高企业的劳动力;四是技术服务,新产品研发;五是科技成果的转化;校企合作,共建基地;六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定期去企业顶岗工作以获取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生产技术,使教学能更准确地反映社会需求。
再次,以品牌经营为方向办出特色。一是高职院校树立为所在地区提供服务的思想,找准要服务的行业,抓住要服务的人群;二是高职院校的管理结构要充分体现市场的需要,扩大在生源和就业两个市场上的占有率;三是高职院校不断改进教育服务,满足所有“顾客”的需要,立足长期的办学实践与深厚的校园文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形成品牌,辐射社会;四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重构路径
作者简介:肖凤翔(1955-),男,重庆市人,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陈潇(1987-),女,河北石家庄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9-0004-04
所谓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对教育价值进行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1]。教育价值取向左右着人们对教育的态度和行为,影响和调节着人们对不同教育的需要,制约着教育的实践活动。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颇有“中国特色”的名词,它处于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跨界领域,承担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包括选择什么样的价值目标、建构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和组织形式、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教育结果等内容。合理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高等职业教育安身立命之根本,也是其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高等职业教育的多样性和高等职业教育主体及其需求的复杂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因此,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和思考,是把握高等职业教育活动的本质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特定价值和功能的首要问题。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着多种功能,其价值取向问题就是人们如何利用其功能问题,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立足点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实践经验中逐渐形成了三种基本取向,分别为专业教育取向、职业培训取向和职业教育取向。这三类实施取向看似矛盾,实则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方向。
(一)专业教育取向
专业教育也称“专门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价值取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即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以专业教育为价值目标和实施取向的目的是为某一特定职业领域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型人才,培养学生学有专长、术有专攻,以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劳动者的需求。
在高等教育中,专业教育一般与通识教育相对,指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作准备的那部分教育内容。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某一特定领域专业型人才,专业教育的课程实施取向则是根据一定历史时期学科发展和行业分工要求,将学业分成一定门类,对学生实施的教育,因此其教育和课程内容应该是预定的、由浅入深的。专业教育取向认为,职业知识和技能可以按照内容分解为不同的专业和学科,根据专业和学科特点,以及人的认识规律,将知识和技能按难度分层,并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使之适应学校的教学情境。
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直接指向某一具体职业,因此,衡量专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受教育者是否能够胜任某项专业劳动。但专业教育除了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外,还强调人才培养的研究性和复合性,只有兼具实践性和研究性,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适应动态发展的职业世界的需要,使其在变化的社会中始终保持专业性。
(二)职业培训取向
以职业培训为价值取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坚持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这种取向的指导下,教育成为一种实用职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传递的过程。职业培训取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强调教育过程与真实的工作情境在目标、内容、方法和组织等方面的一致性,或者说,职业培训取向的教育就是一个“学徒”的过程,即新手如何成为专家和专家如何指导新手的问题。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职业培训取向的教师即专家,就是特定领域中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能够有效地思考该领域的问题,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而学生即新手,就是刚刚进入某一领域的人,他们对该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技能的掌握水平和熟练程度。专家由于具有宽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洞察人们思维和问题解决的逻辑,因此可以指导新手。而新手通过不断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逐渐加强对领域内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慢慢成为专家[2]。职业培训取向的教育和学习过程就是专家指导新手、新手成长为专家的过程。
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培训为主要取向,加强了教育教学与真实工作情境的联系,填补了教育与职业之间的鸿沟。从这一取向出发,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与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都需紧密对接。是否能够适应产业和职业的动态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是否能够等值和互认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三)职业教育取向
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既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育,又关注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认同的养成。职业教育取向是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的结果。首先,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个体社会化的重任,应该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及其与社会环境的适应情况。其次,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性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其目标和功能是培养符合职业标准的高水平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释放人口红利。最后,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还应重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缺少职业道德的人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从而不能胜任工作,而缺少职业认同的人则无法成为一个乐业者,不能在工作中得到满足和幸福。
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认为知识是个性化和情境化的,课程不应该完全是预先决定好的,而是在个体建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职业教育取向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强调在学习情境中,职业经验和职业精神的实际创生过程,目的是达到从学习情境到工作情境中知识和情感的迁移。
职业教育取向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二重的,即职业性和教育性并存,因此,其价值目标和功能也应该紧紧围绕这二重属性,既培养具有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劳动者,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缺少职业性的属性,会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普教化的后果,而缺少教育性的属性,则会使高等职业教育沦为培训或传统学徒制度,失去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功能,使其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反思
(一)重专业能力培养,轻职业意识养成
专业教育取向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按照学科的逻辑培养具体专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专业划分过细往往会使学生的认识变得支离破碎,妨碍学生职业意识养成。忽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需要,缺失必要的通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专业教育,甚至会导致学生无法完成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使教育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成为“单向度的人”[3]。
职业和生活本身是一个整体,并非像专业划分那样界限分明。职业最早产生于社会分工[4]。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和不同职业逐渐涌现,随之产生了专门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劳动者,进而产生了专业。专业形成于职业之中,并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从事专业活动的人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人与职业之间存在着双向选择,人会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职业,职业也会根据职业要求、知识、技能和性格等要素去选择人。不同的职业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不同的职业人应该了解自己承担的职业角色,完成自己的使命。职业意识是自我意识在职业选择领域的表现。从就业的角度看,现今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面临的是比传统社会更加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职业意识既影响个人的就业和择业方向,也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正处于职业意识成熟阶段的前期,对其进行职业意识养成教育是社会与人的发展的双重需要。
(二)重职业定向,轻全面发展
职业定向性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但过分重视职业培训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则使高职教育产生功利化的倾向,脱离教育的本质。职业培训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和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本质的改变。由于不同职业和技术之间的差异性和排他性增强,从事工作的人只有通过系统的、职业定向的学习才有可能达到胜任。这种取向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加强了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和与真实工作情境的联系,但也使其具有较强的功利性。
职业定向首先来自于对职业世界的了解,了解职业和岗位的要求和待遇,其次,合理的职业定向还需要真正的认识自己。实现学生合理择业和成功就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之一,但这里所说的职业定向性不应该是现实和功利的,不应该是只关注工作世界而忽略学生自身的。对教育投资的回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所关注的职业定向性应该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预测性。这种超前性和预测性实现,来自于对学生个人整体素质的生成和发展。只有关注学生本身,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高等职业教育不会沦为功利性的教育投资手段。
在现代社会,人才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才能够较好地选择和发展职业,但同时,真正的人才还应具备通识的知识和普适的道德观,这样才能更好的工作和生活。职业不仅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更是个人实现其人生价值、为社会做贡献的舞台。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只注重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育,还应该注重通用知识、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等多方面的培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让高职教育的毕业生不但能够就业,还能够在职业中发展自我个性、实现自我价值。
(三)“道”与“艺”、“知”与“行”分离
“职业”和“教育”本表征两个独立的范畴,当二者合为一起时才可形成“职业教育”,其中“职业”与“教育”的关系正如“道”与“艺”、“知”与“行”的关系一样不可分离,其二者偏废一个,都不能称之为完整和成功的职业教育。
“道”即道德,老子说“道法自然”,“道”规定了人们精神世界中最本质的那部分内容。“艺”即技艺,也就是专业技术的能力。“艺”能够为人提供享受和方便,也能够为害于人,而“道”能够决定“艺”对人的影响。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强调要“以道统艺,由艺臻道”,可见,“道”与“艺”是统一且不可分的[5]。
“道”与“艺”代表了工作世界中“无形”和“有形”两个层面。“无形”的工作世界指与工作有关的职业精神,具体为职业道德、职业认同等,表现为“价值理性”;“有形”的工作世界指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和知识水平,表现为“工具理性”。西方国家以宗教为手段,追寻宗教的伦理,强调勤俭和刻苦等职业道德,以世俗工作的成功来获得上帝的救赎,促使了人们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6]。但在我国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和金钱成了人们追求的直接目的,工具理性走向了极端化。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内,“艺”这个层面的东西是可见、可操作的,而“道”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于“道”的传授不能通过语言、形象、声音来传达,只能在实践中进行,在行动中进行。因此,要想做到“道艺统一”,必须做到“知行合一”。
“知”即知识和技术,“行”则代表了行动和实践。个人只有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出色地运用在职业活动中,并产生出一定的效益时,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只有知识但不参与实践则不能完成任何工作和活动。教育过程也一样,只传授知识和技术,不重视实践教学,学生获取的知识和技能就无法迁移,无法满足学生未来择业和从业的需要,也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知行合一”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中,就是在行动中培养人,在实践中教育人,因为实践理性中有关职业认同和职业精神的部分不可能通过纯粹的理论灌输来实现,只有通过实践教学和知行合一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兴趣,从而达到职业认同。“知行合一”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职业精神的养成,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用心做事”,“用心”在前,“做事”在后,使人获得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以学科的逻辑展开知识,还是以工作的逻辑传授技能?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究竟是“知”在前还是“行”在先?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文性和职业性孰轻孰重?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与其价值取向密切相关。不论是专业教育取向、职业培训取向亦或是职业教育取向,都没有改变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而只是其功能的不同实现路径和方式。因此,要想最大限度的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完整功能,三个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绝不能是独立的、互斥的。如图1所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育取向、职业培训取向、职业教育取向相互包容、相互超越,共同形成一个整体。
图1 高等职业教育三种价值取向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三种取向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不同侧面揭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中,三种取向的价值都有可能得到体现。但是,三种取向又各有其局限性,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和教育情境,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的改革应坚持三个发展方向。
第一,坚持以实践为导向。实践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趋势是专业教育取向的实现路径。专业教育的重要基础是实践而不是理论,因此,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形成“项目导向”、“任务导向”等实践教学模式和课程集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和课程体系,强调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越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对教学的效果来说就越好。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学校不应该成为提供教学的全部场所,而是应该充当中介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双师型”教师和符合工作逻辑的教学内容,并提供最接近实际的学习情境。理性的综合来自于感性直观,不能企图跨越人的认识的发展规律,对人某一领域的专业性进行培养,尤其是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活动,必须先有感性才能实现对感性的“超越”[7]。因此,要想培养学生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必须从实践出发,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
第二,向职业素质生成的方向发展。素质涉及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生成则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应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并把它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要做到“能力本位”和“素质本位”的实施理念并重。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以素质本位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体现了职业教育教育性、科学性和现代性的特点。职业素质是个人从事或准备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相关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能力的发展则是人的素质生成的最终体现。树立能力本位与素质本位并重的发展理念,确立生成论的思维方式,是高等职业教育面对经济发展全球化、就业竞争白炽化的新形势不得不坚持的理念和方向。
第三,教学做合一。工作离不开知识和技能,教育也离不开理论和实践,这种知行互动的认知方式体现在具体的教学上就是“教学做合一”,通过教师与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的互动,将理论集中在“做”之上,以“做”为中心。高等职业教育的运行必须坚持校企合作,以完备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硬件,以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为软件,师生共同完成“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知与行的统一是一个从规范到行为的动态过程。“教学做合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目标,同样也是其发展的最终归宿,它要求对我国现有的“普教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实施模式进行彻底的反思,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自己的行动逻辑和实施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职业日益由一般职业向专门职业转化,职业教育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8]。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学生职业前的准备教育,肩负着时代的重任,亟需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作为跨界领域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但教育的责任在任何情况下都离不开“育人”的本质,即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关注。高等职业教育要想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中立足和发展,需要摆脱一元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努力建构一种融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功利性价值和非功利性价值等多种价值观于一体的多元教育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瞿葆奎.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410.
[2]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 2001(8):30-50.
[3]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64-68.
[4][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17.
[5]楼宇烈.中国文化的道与艺――由艺臻道以道统艺[J].学术交流,2014(10):5-9.
[6][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52.
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233-01
一、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下实现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同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和直接。高等职业教育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中转站,通过技能型的专业培训,把高、精、尖的科学知识和理念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进入20世纪80年代,全球工业生产布局调整,中国依靠低价的劳动力成本,承接了大量从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加工工作,成为世界性的加工中心,中国经济得以高速增长。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愈来愈迫切。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家这一战略的提出,使得我国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激烈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据统计,我们国家从事技术工作的技能劳动者,大约占到整个劳动者大军(不包括农民工)的三分之一,在三分之一的技能劳动者当中,技师和高级技师才占到百分之五左右,如果加上高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三类人算作高技能人才),三者总数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5%左右,这和国家的发展需求还差得很远。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上,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上升。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主要面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高级应用型、专业化人才,要解决我国高技能人才的紧缺,就要求我国继续采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
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效渠道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矛盾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是人们所熟知的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准确说是在校率),一般高等教育入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目前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甚至普及化;发展中国家则普遍面临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迈进的阶段。发达国家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时,高等职业教育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美国和加拿大的社区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的兴起,都对本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到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提前达到17%,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面军。根据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方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已形成了五类办学机构,即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部分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有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半壁江山,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落实终身教育理念、创建学习型社会和改善公民就业条件中将发挥主导作用
中国有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在当今这个发生着剧烈变革的社会更是如此。对于个体而言,要适应社会,要发展,就需要终身学习的理念。我国的终身教育立法有着强大的法律后盾,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都从不同角度对每个适龄人员接受教育作出相关的规定。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均强调要把构建和形成终身教育体系,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职业教育可以从整体上改善公民的教育结构,落实终生教育的理念。随着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工人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接受了高等职业教育,受教育者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有了一定的社会从业技能和经验,更进一步则会实现从“要我受教育”到“我要受教育”的转变,通过主动学习以满足岗位的需要、适应社会的变革。
篇7
【论文关键词】高等 教育 现状 问题 改革
【论文摘 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高等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化使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迅猛发展的经济使得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显得过于缓慢,在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促进其发展的改革之路。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劳动力结构中中高级技术人才比例相对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结构的升级。同时当前社会依然存在初高中毕业生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和职业教育就进入岗位工作,导致目前我国劳动力综合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低下的现状。
(一)应用性人才紧缺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加大,数量以及结构上的紧缺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同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不协调性加重了社会压力。
(二)职业教育缺乏活力
我国工业化正迅猛发展,但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缺乏紧密联系,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职业教育缺少企业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撑。财政上的束缚,导致其发展缺乏活力。
(三)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
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之处在于在学习中更加注重实践学习以及专门技能学习,但当前职业教育过于学历化,当今教育的环境以学历规范各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教育原有的特色。
(四)职业教育发展势头正旺
新时期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济合理化趋势加大了我国对外向型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世界国际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供求不平衡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同时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导致考生在填报志愿上倾向于将择业放在首位,多选择热门专业及就业率高的院校,出现供求状态不平衡现象。
(二)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存在偏差
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偏差导致对学生及家长的吸引力不够而降低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个人需求。教育部在99年颁布的新高职政策导致社会层面上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出现误解,加上普通院校与职业教育缺少相应的衔接,使得仅有极少数的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能够继续深造,而大多数只能投身到社会工作中。
(三)高等职业教育缺乏自身特色
改革开放后国家放宽对高等教育院校的审批政策,目前全国已审批通过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近千所,同时在招生方面没有健全的体制,时而出现给生源学校“回扣”的现象,社会声誉严重受损,学生逆反情绪强烈。同时,由于多数的新成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实践相对较短,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没有形成自身发展的特色,部分专业的设置重复或不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使得学生缺少市场竞争力,加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
(四)高等职业教育先天条件落后
现有的大部分职业技术学院是将原有的专科院校与中专甚至小中专合并而成的,缺少完善的教育设施,教学质量及管理体制远远不能达到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及良好的办学条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先天条件的落后导致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出现偏差,损害了其声誉。
三、适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之路
(一)走人才培养多样化道路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处于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模式出现差异性,各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形成了明显的区域特征。经济高度发达的沿海地区应加强人员的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以满足当地对高层次应用型、工艺型、智能型技术工人的需求。对于工业欠发达地区,应致力于为广大劳动者创造就业岗位,提供就业空间,使劳动者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
(二)走办学模式多元化道路
采取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如综合高中模式、中学后模式、企校联合办学模式、社区模式等,多元化的办学模式不断拓宽各级职业教育的入口和出口,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将促进就业结构调整及专业技术水平升级,同时可客观反映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进而促使新的办学模式更加多元化更加合理化,到达双向受益。
(三)走特色发展道路
高等教育的分化与整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合理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分化,不仅可以扩充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而且将突出其办学特色,实现层次化办学,划分出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同时细化专业设置,剔除重复性专业,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增强其适应性,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四)走发展与调整紧密结合的新道路
首先,以发展的眼光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战略目标以适应扩大招生的总形势。其次,在注重教育质量的同时,加大对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良好的学习条件是关键。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非学历教育规模,注重职业培训及技能训练。最终形成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完善我国整体教育体系格局。
(五)走政府调控式发展道路
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各级政府应当对高等职业教育加以重视,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其优先发展,提高其社会地位。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整体统筹布局,优化教学资源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监控,建立督导评估制度,制定办学条件评估和教育教学水平评估标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正规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仁忠.演变、内涵界定及类型: 职业教育概念再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8(1).
[2]顾远飞.高等职业教育的弱公共性特征及其发展政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
[3]朱振国,刘茜.2008年全国教育系统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近4000万人次[N].光明日报,2009-4-22.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092-01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人才的需要,培养中、高级应用型技术或管理人才,就我国现阶段而言,一般较强调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和管理模式不再是单纯的学校模式、主张企业、行业、社会和个人的广泛参与。
(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强调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实践性教堂,提但是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以能力的培养为中心,这种能力指一咱综合性的职业能力,它包括职业态度,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等。
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办学条件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要办好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很多高职学院的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办学投入严重不足,新校区建设资金短缺带来负债运行,在师资、实验实训条件,实习基地,教堂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二)职业针对性不强
职业针对性不强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表现为两个方面:(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标不适应我国经济结构的变更和重组需要。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生产力发展的层次和水平都不尽相同,经济结构不断地变更与重组,不少旧的职业消失了,新的职业不断涌现出来。这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及时地进行调整,适应这种变更与重组。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我们的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十分明确,常常偏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表现为我国现有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既没有培养出来高精尖技术人才,也没有培养出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在理论层次和技术层次上都有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在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上的不足十分突出,职业的针对性不强。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不鲜明
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中,仍将传授理论知识作为课程的核心,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在课程设置上,强调理论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学习者未来岗位的需要以及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性强、实践指导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与质量。
(四)缺乏“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所谓“双师”型是指具有普通高等教育资格和理论基础的教师,也要具备高等职教的资格和实际经验。当前,我国高等专业技术院校师资队伍问题严重,主要问题是缺乏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均有待提高,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结构还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比例偏低,专业和学科带头人匮乏,这种情况是全国普通存在的问题。
(五)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对接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这是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由于缺乏对接机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存在偏差,与行业、企业结合不紧密,不高,影响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六)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堂体系尚未完成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堂体系,教学方法来实现的,而教学体系则是通过教堂计划、教堂大纲和教材体现的,目前,讲学计划、教堂大纲和教材只是部分地考虑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在调整普通高等职业教材上作了一些工作,许多影响教学质量的具体问题尚需进一步探索。
四、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针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正确认识
思想上加强对高等职业院办学的正确认识,明确办学的指导思想,办学目的,掌握好其教学的方法。
(二)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
成长起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1)实施财政倾斜政策。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应拿出专项拨款投入职业教育,专门用于实践基地建设和学校的实习场地建设。(2)加大对职业教育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学校与行业、企业间合作机制,加强高职院校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与适应能力。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模式的单一,总体上尚未形成行业企业经常沟通,相互参与的机制,应该鼓励行业、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高职教育的发展,可通过合办方式提供学生实习场所和专业,技能教师,可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合同,共同开发教学课程,学校也应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经常性联系机制。
(四)加快教材的更新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
因此,应组织有关技术专家针对高职教育编写相应的教材。并将更新的技术成果反映在教材中,高职院校要改变教师队伍整体上存在的理论强、技能差的不合理结构,通过对教师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训等措施,建设一支较强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来。
(五)建立包括本科以上层次的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要适度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并最终在我国建立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完整的高职教育体系,这有利于缓减高中毕业生的升学压力,为考生架起进入高等学校,主要是高等职业学校的另一座桥梁。
五、结束语
职业教育作为一个国家产业现代化和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和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必须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丽荣,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第6第9期.
篇9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教学管理部门;管理角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60-02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的角色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部门通常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机构之一。笔者所说的教学管理部门主要指学院层面的教务处等。在通常的理解中,教学管理部门会扮演管理者、改革者、服务者等角色。但笔者认为,这些角色定位对教学管理部门来说还不全面。
管理者 通常教务处等教学管理部门会被定义为承担着学科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与实施;课程建设的组织与管理;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教材建设与管理;实验实习、实训的管理与组织,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负责制定各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监控教学质量和测评等主要教学管理工作职责。当然,这种权威的、上位的管理者角色也可能被分别描述,比如“领导者”、“指导者”、“监督者”、“思考者”等。
改革者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存在的持续性和必然性。在现实情形中,推进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也是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责之一。所以,教学管理部门会不断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意志组织教师及基层学术组织(系、部或学科等)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敦促基层学术组织(系、部或学科等)、教师进行各种各样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等。反过来,基层学术组织(系、部或学科等)、教师有时候也觉得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过是教学管理部门的事情。
服务者 因为高职院校院系两级教学管理的推进,学院层面的不规范的教学管理行为影响教学正常运行的可能性在下降;相反,随着教学管理中心下移以及教学活动主体的明确,真正能够影响教学秩序稳定运行的唯有教师和学生。这种变化也体现了教务处等教学管理部门服务功能的转变。加之随着现代教育科学、管理科学的发展,教育主体更加明确,管理者服务意识不断强化,教学管理部门扮演服务者的角色也是必然的趋势。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学管理部门服务者的角色被不断强化。
“替罪羊” 这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经常扮演的一个“非典型”但常见的角色。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常会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指责:教师会指责其管理过于严格,不理解、不尊重教学规律和特点,又不能帮助阻挡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做不到坚持“教学为中心”;学生会指责课程太紧,没有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基层学术组织(系、部或学科等)会指责教学管理部门任务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不顾专业和课程的特点;学院领导也会指责教学管理部门办事不力,让教师、系(部)和学科等不满意;甚至还会被其他管理部门指责,打着“教学为中心”的旗号而影响其工作开展。所有的指责似乎都能指向教学管理部门。
影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部门管理角色定位的因素分析
教学管理部门通常扮演的角色似乎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但又不完全合理。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对管理科学基本概念阐释和理解的差异等可能成为影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管理角色定位的重要因素。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轨迹的影响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往往是适应特定行业的,行业属性显著,加之后期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有中专校升格的背景,导致即使是一所优质的高等职业院校其规模也无法与普通的综合性本科院校相比,教育组织的学术属性、学术力量的体现较之本科院校更加微弱。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行业属性显著,高等职业院校内外部对其基层学术组织(系、部或学科等)应有的学术力量、学术权力的关注不足,同时,也影响对其教学管理部门应有角色的合理定位。
对管理科学基本概念的阐释与理解差异 管理职能、管理角色等是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根据管理学教科书通常的定义,管理职能是指管理者从事一定的活动以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协调他人的工作,基本的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而所谓的管理角色是指特定的管理行为类型,管理者做什么可以通过管理者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来恰当地描述,明茨伯格还具体分出了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决策制定角色等。现代管理科学还有另外一些管理理念,比如学习型组织,特别关注对变革的态度、对新思想的态度、创新等问题。通过对这些管理概念的理解,我们发现常见的管理角色界定,如“管理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具体到权威的、上位的“领导者”、“指导者”、“监督者”、“思考者”等描述又混淆了管理职能和管理角色的关系(当然,也可能很多管理科学概念表述中两者的关系本身都是互为依托的)。而“改革者”则是现代管理科学对变革、对创新的关注,改革与创新精神是现代组织管理者的基本管理素质,改革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服务者、“替罪羊”可能是对管理人员在履行管理者职能时担负的某一角色的扩大化或形象化表述。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
管理角色准确定位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学术组织属性乃至现实中的尴尬处境,都要求理顺教学管理工作权责和工作脉络,以便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活动能够准确、有效地开展,能够为推进和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做好服务工作。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高等职业院校比其他所有类型和层次的教育组织都更贴近社会,社会服务属性在人才培养层面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就此而言,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乃至学术组织应该更敏锐地感知社会需求的变化,执行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及人才培养方针并不断适应之。这一特点要求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内部应该厘清关系,准确地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定位,使得教学管理部门和基层学术组织(系、部或学科等)各自发挥其应有作用。
高职院校学术组织的特点决定了教学管理部门在学术组织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作为学术组织的一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位置。在教师—教研室—系(部)和学科—教学管理部门—学院这一学术组织架构中,纵向而言,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教学管理部门往往错误地被当作管理者和发号施令者;横向而言,高等职业院校内部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又认定教学管理部门与教师及基层学术组织(系、部或学科)是统一战线且具有上下属关系;然而,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责和特点表明其实质乃是学术组织架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并不是最具发言权的一个环节。学术组织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及基层学术组织(系、部或学科等)才是学术权力的起源并真正发挥作用。基层学术组织(系、部或学科等)与教学管理部门从行政权力的角度来说是平等的,但在学术权力面前是从属的。所以,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处境尴尬。尴尬的现状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效率的提高、学术权力的发挥、学术组织的发展乃至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部门管理角色的应然分析
结合以上论述,笔者认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部门本质上是通过管理活动为高等职业院校教与学提供服务,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其服务者的角色。其次,考虑教学管理部门作为行政管理部门且作为学术组织一部分的双重属性,又应体现出具有特定学术管理能力的服务者的角色特点。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部门管理角色定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通过统筹安排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 教学管理部门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服务,但教学管理活动并不是教学管理部门直接向系和学科等基层学术组织直接发号施令,而是统筹一切教学管理资源,协调其他管理资源,沟通学术组织各个方面的人际关系,为教学活动服务。在学术组织内部,真正的决策者应该是学术组织的基层及其构成者——教师与学生,而学术组织架构是松散的。所以,教学管理部门的功能体现在统筹一切资源,树立、强化学术权力的权威,搭建或提供教师展示和发展平台,促进教师积极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推进人才培养活动目标的顺利实现。所以,通常所说的学科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与实施,课程建设的组织与管理,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教材建设与管理,实验、实习、实训的组织与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和测评等,本质上都是教师及基层学术组织在实施的。
通过支持教育教学改革为教学服务 就一所高等职业院校而言,教育改革活动应是自下而上的。只有教师、学生等学术主体参与主导的改革才有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结果;教学管理部门或者科研管理部门都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服务者。由于学术权力在非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中发挥作用微小,所以教学管理部门理应在改革启动准备、收集资料、组织外部人际关系处理、推进过程的保障和服务、成果的整理和推广等方面开展支持工作。当然,这样的支持还可以扩展到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面。
通过开展有效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为教学服务 在高等职业院校内部的学术组织架构中,学术基层组织与其外部的沟通有其不足,教学管理部门作为学术组织的一个环节有责任做好信息传递、信息解读工作:做好学院领导层与院系、院系与院校、院系与其他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解读,弥补教师与院系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不足,让教师及基层学术组织(系、部或学科)的教育理想能够得以展示、传播并被人理解。从这一角度来说,教学管理部门制定各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使业已证明为有效的信息沟通和解读固化为一种可以参考和借鉴的制度保存下来,以便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最后,笔者要说明两点:首先,高等职业院校是社会组织,但首先是学术组织。所以,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在从事管理活动过程中,其行为必然会验证管理科学的理论与原则,但学术组织的显著特性会改变角色表现的形式。本文借用了管理角色的概念,但与管理学家所阐述的角色定义又有所区别。其次,本文并没有对学术组织、学术权力做出严密的界定和定义,以上表述涉及其概念仅仅基于以下基本认知:包括高等职业院校在内的高等学校是典型的学术组织,因为这一组织首先是学者的团体;而学术权力是伴随研究高深学问而生的,学术权力的合法来源是高深学问。
参考文献:
[1]赵平.高职院校教务处在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中定位的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4.
[2]斯蒂芬 P 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9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
[3]李泽彧,等.科学与民主: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多视角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299-305.
篇1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孕育到发展,从决策到实践,时间较短,由于处在探索过程中,曲折和偏差在所难免。目前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外部原因
1、政府部门定位不准,政策法规支持不够
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政府部门扮演的角色沿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旧制,对高职教育认识不清,支持力度不够,带来了诸多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定位的认识不准确,把高等职业教育看作是高等教育的一种补充,是为高考落榜生提供的“次高等教育”。认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仅限于推迟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甚至把它作为短期拉动消费的权宜之计,或者把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前的中专教育。某些政策法规对高职发展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2、认识不到位,鄙视技术的心态阻碍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中国历来就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这一传统观念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社会、家长和学生轻视“稼墙百工之艺”,鄙薄职业教育,而对学术性大学情有独钟。要改变它,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二)来自职业教育由身的问题
1、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定位模糊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及管理,普遍采用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知识讲授为主,未处理好基础理论教育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没有按职业岗位的分析去创新教学。缺乏长远规划,对学校规模的确定缺乏清醒认识。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定位不明确,不能体现出高职办学特色。
2、职业教育总体质量不高
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数量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的制约。一种较为合理的职教发展规模首先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对应、平衡。其次,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数量还必须与质量发展相统一,确定适度的职教发展规模与速度,避免盲目性。
3、师资队伍不适应教育的需要
由于不少高职院校或是在原来的中等专业学校基础上办起来,或是普通高校、成人高校、高等专科学校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联合举办,因此高职院校教师整体水平不高。虽然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与21世纪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数量不足;(2)学历达标率低;(3)结构不合理;(4)年龄结构失调;(5)职称结构失调。职业教育的师资与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就像“水”与“舟”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稳定、高水平、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仅有合理的发展规划、政策的倾斜,同样很难达到理想的职业教育目标。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办学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从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也包括一部分高智能的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主要从事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将设计、规划、决策等转化为一线产品。因此,培养目标为: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既要遵从教育规律,也要考虑市场需求,需要更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
(二)提高职业教育竞争力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是认清自身的优势与缺点,了解企业的竞争环境,确定企业产品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样,一个职业学校要在当今激烈的教育中求生存与发展,也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1、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高职高专学生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合适的位置,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既包括专业能力,如技术操作能力、技术管理能力、技术诊断能力和维修能力等,又包括一般能力,如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社会能力、生产能力等,还包括敬业精神、合作能力、意志能力和健康心理等。“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是指按照综合职业能力或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和设计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基本素质、职业岗位能力、应变能力三部分,以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理论知识面宽,内容够用为度,基本技能基础要厚、要实;专业设置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做“弹性化”的处理,以适应经济和科技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同时,在课程体系上,对原有课程实施“删、减、改、并”,基础课程精选教学内容,专业课程增加工程问题和管理方面的实际内容,削枝强干,减少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部分,合并相关内容,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体系。
2、以培养创新、应用能力为目的改进教学方式
职业教育实践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技能的强化训练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场教学,创造出课堂里学生“学、做”合一,“手、脑”并用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于实践较强的课程,可采取先实践后理论的方法,让学生先建立感性认识,然后再进行理论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理论教学,也应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围绕培养能力来开展,配合技能训练来进行。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教师自编电子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仿真教学和CAD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良性互动,彻底改变依靠黑板、粉笔、模型、挂图进行教学的状况,使教学变得生动而形象,易于理解。这样,不仅能增加教学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可弥补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不足,降低教学成本。
(三)依托行业和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认识
- 下一篇:对康复治疗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