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5: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中心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地位与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1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1.1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挥中心

现代技术发展使得一件商品有可能被分解为很多不同的部件,而这些不同部件又可以在世界上数以千计的地方被生产制造、然后在并不生产任何部件的地方组装成型。一件商品被分散制造的结果是制造技术在全世界的广为传播,把世界合并为一个以城市为主导的统一的制造体系。而这种极度分散的生产体系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来协调,分配其生产、销售服务的每个环节,使分散在各地的经济活动变得有序化。这种管理机构所承担的职能决定了他们越来越趋向于中心城市发展。

1.2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中枢

经济调节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既包括在经济规律支配下,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关系所发生的自我调节,还包括人们为实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平衡而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手段来调整各种经济要素在社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的分配比例,调节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区域经济的运行作为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中观层次,其复杂而庞大的体系要求采用各种手段,打破行政区划的条块分割,使区域经济的运行保持平衡,协调发展。

中心城市作为等级位次高、能量很强的经济中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地,具有生产集中、分工细密、行业和部门比较齐全的特点,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分工体系。其经济结构既是区域经济结构的反映,它的经济结构变化的方向、目标、重点、速度又无可置疑的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结构,是区域产业升级的先锋。不仅如此,中心城市由于市场集中,信息灵通,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政府组织能力比较有力,区域联系成本较低,因而具有有效的调节功能。它通过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能够对城市群体和经济技术协作区内部发展横向经济实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通过在对外联系中建立和发展的区域性生产协作网络,调节中心城市与所辐射的区域社会再生产系统,通过协调性规划、资金的区域性调剂来控制、协调、监督其区域经济运行。而它所具有的包括产品供销、交通运输、金融信息、仓储在内的综合性很强的功能则保证了它能较好的调节区域经济的结构,协调经济杠杆的关系。

1.3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中心

城市是人流、货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集点,它试图在极度分散的供需之间发现某种联系,提生联系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支持,这就是城市作为服务中心的意义:全球管理和后勤系统。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今天全球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形成新的国际交易地理区,历史上,当国际交易流由原材料、农产品、矿产品组成时 ,交易地理区则由自然资源的区位所决定。80年代早期,金融业和服务业成为国际交易的主要组成部分时,跨国公司、金融网络和贸易集团成为全球经济系统架构的核心。正是由于城市中生产业的快速增长促进了跨国(区)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成为经济活动空间扩散、专门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主要形式。现代公司的发展和对世界市场的广泛参与使得规划、公司间行政组织、产品开发和研究变得更加重要和复杂。生产的多样化,经济活动的跨国(区)化都尤为需要协调计划、相互间的行政组织、市场和其它的中心总部活动。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齐全,由于许多企业聚集在一起,企业和市场聚集在一起,各种商品展览、会议众多,经济信息灵通,企业之间,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低廉。城市越大交易成本越低廉,这就为区际要素流动和交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流动和交换的可能性。

2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众所周知,城市与所吸引的地区是点与面的关系。中心城市联系和影响的范围,就经济方面来说,是和这个城市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愈高,其经济联系和影响的范围也愈大。同样,中心城市的发展也总是以周围地区(包括其他邻近城市)的经济联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以自身的生产发展和与周围地区经济联系的发展为必要条件。当中心城市急剧膨胀出现经济势能向外辐射和内向经济要素极化时,中心城市的影响范围扩大,各种要素流动频繁;而中心城市衰落,其经济势能减少,影响范围收缩,各种要素流动也随之减弱;随着中心城市的继续衰落,其经济要素被新的中心吸引而外流,到一定阶段会出现经济中心的替代现象,即中心城市的空间转移。总之,城市发展合理,城市中心作用发展得好,就能强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相反,城市发展失误,城市中心作用发挥不好,不仅影响城市本身,更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

区域经济的实质是区际要素的流动,而区际要素流动的方向和流量、流动的内容都受到各类城市的影响,尤其是其中的中心城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影响体现在三个层次:一是在城乡间促进横向交流;二是在区域内各个城市(大、中、小城市)或城镇之间促进横向经济交流;三是代表整个区域同区域外界加强横向交流。

城市根据区位条件和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往往可以分为三类:参加区内劳动分工、参加区际劳动分工、参与国际劳动分工。如果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只能参与区内的劳动分工,那么整个区域想参与区际分工乃至国际分工体系中去是难以想象的。因此,代表整个区域同区域外界加强横向交流,和作为区域内各部分与区域外界交流的桥梁的中心城市的发展,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

应该注意的是,区域经济核心是依靠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周到的服务优势,凭借便捷的交通网络来发挥作用的,这不是每个城市都能胜任的,只有一些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经济技术基础最好的极少数特大城市才能承担这一重任。当单个城市无法完成这一任务时,往往利用集合城市或数个职能各异、互补的中心城市来担此重任。例如,广州市一直是作为华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商贸、科技、文化、政治中心而存在的,但90 年代以来,广州市的人均GDP一直居于全省各大中城市的中游偏上位置,广州市向外辐射的经济技术能量十分有限 。市区的交通环境条件不断恶化,产业结构老化阻碍了广州经济急需的资源要素更多、更快地流入,从而使广州无法与珠江三角洲各经济中心处于同等竞争的地位,无法带动华南经济区的发展。1979年以后,随着香港工业投资边际收益进一步递减,核心区的资源要素开始向外扩散,而大陆及时地调整内外政策,大量港资和加工企业流入珠江三角洲和广东各地,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香港的金融、贸易、旅游、信息、航空等方面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广州和新发展起来的深圳在国内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开始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由近向远推进,从珠江三角洲推向华南地区。

参考文献

[1]李春城.高科技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都市 【期刊】中国流通经济2002-07-20

篇2

1.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性方面,旅游经济作为一类新型产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其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另外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旅游经济的低成本与高效益也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旅游业作为一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地区就业人数的增加,繁荣了地区劳动力市场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成本与效益具有重要的关系,地区资源、经济结构、地理区域位置等都是影响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业自身的发展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同时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进而促进区域社会环境、文化、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改变。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强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必须要做到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充分保证旅游经济及区域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2.旅游经济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2.1对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1)旅游经济的发展会带动第三产业的极大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不断扩大带动了极大的就业率,因此对城市产业结构布局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三产业的扩大无疑造成第二产业的相对缩水,城市产业结构出现一定的偏移,导致城市产业的局部性调整。(2)旅游经济本身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产业发展对旅游业的依赖很大程度上导致城市经济结构的单一化发展,另外一旦出现外在环境的变化,旅游业本身也很难承受压力,最终导致自身产业萎缩。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其发展状况如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第二产业的发展,比如游客的增加导致的物价上涨以及供需不均衡等,在影响第二产业产品生产的同时,还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

因此针对这种状况,需要充分重视旅游资源的完善,带动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的同时,还要保证外在环境的稳定性,建立以旅游业为基础的综合经济框架,平衡不同产业之间的发展脉络,进而有方向的扩大旅游经济份额,建设可持续性的城市产业结构。

2.2对城市经济结构的影响。旅游经济对城市经济的结构的影响主要受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定,区域经济发展程度高,则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会比较高,相对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来讲,对自然环境的改造程度相对较高,某种程度上会导致旅游资源的缺乏。旅游经济对此类城市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旅游业对交通、产品制造、酒店旅游、都市消费等方面的影响。比如深圳、上海这类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复杂,受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城市内部形成了一系列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及部门,经济增长来源渠道广泛,经济结构日益呈现立体化的发展趋势。这类城市在其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在当地经济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合理的配置土地与资金,将旅游业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区域内交通、经济、贸易等的发展,推动城市本身产业及布局的发展,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建设多种人造景观,以弥补城市的不足,进而完善城市传统经济结构,突出城市的整体性发展与城市内涵。

2.3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旅游经济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非常大,一方面充分利用城市的旅游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推动人造景观的发展,在推动城市经济持续进步与繁荣的同时,还能改善城市环境,真正实现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增长。旅游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带动城市相关行业的发展与进步,比如餐饮、交通、住宿、产品生产与消费等,另外旅游业本身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因此其快速发展还能带动很大一批剩余劳动力就业,这部分群体的就业有效缓解了城市内部的社会矛盾,推动了城市的和谐发展。

3.旅游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旅游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发展要与城市的自身特征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协调好旅游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3.1资源型城市。(1)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要对目前已有的各类旅游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进而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2)建立的结构经济应该是基于旅游业而进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扩大旅游经济的作用,并且要做到有步骤、有方向并且循序渐进地进行,要对旅游经济的目标进行明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民。(3)将可持续观念深入城市建设和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确保环保型旅游的建立。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地降低外界对生态产生的干扰,从而留下一定的空间来给生态进行充分的自我恢复。有些地区存在的旅游资源以历史文化为主要特色,所以在保护区域文化方面要予以充分尊重。

3.2经济型城市。(1)对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迹等要给予充分的保护。(2)对于城市的外形建设,要重视其整体化效果,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建筑需要多投入建设。人造旅游景观也要多投入建设以便使旅游景观更加丰富多彩,进而对城市的旅游内涵进行充实。(3)在城市周边将主题游乐园和游乐园等场所合理兴建起来。(4)促进旅游商品建设的大力发展。

3.3混合型城市。(1)有计划的发展旅游经济。作为国民经济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旅游业的发展一定要结合好其它各部门的发展,相互协调好工作,要不然就会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造成制约。(2)匹配好旅游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的条件。就旅游业自身来看,这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食、宿、购等成为旅游业的辅助行业,而且基于这些行业旅游业才能获得生存发展,所以,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要将这些辅产业建立起来并加以完善,从而做到符合城市经济的实力。(3)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这不但是为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合,而且能够更好地保护资源。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这样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就会收获更好的经济效益。(4)加强环境保护。旅游业最关键的环节就是环保工作。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一定要重视环境保护,二者应该做到相互促进。

篇3

城市如何进步,城市经济如何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城市规划来指导。当前环境保护规划在我国的一些城市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出现了很多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水资源问题、土壤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生物保护问题和矿物资源问题等。要想实现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就需要对城市建设合理规划、统筹部署。而当前却是城市建设与城市环境保护呈异步发展的状态,人们过度追求高速的城市经济发展,最终不得不承受忽略城市环境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2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城市中的环境质量问题是环境保护规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要遵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指导方针进行城市环境质量的改造。首先乐观点来讲,城市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被污染的水域、土壤和大气,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保证其不备污染。其次对于已经被污染的水域、土壤和大气进行科学治理,寻找其污染的可逆性,确保良性发展;(2)加强城市污染控制。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污染控制规划应作为环境保护规划的核心任务来实施。污染控制的对象要集中在生活、水域、空气、工业和农业等方面,把控制污染的发生发展的进程作为主要目的,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3)完善市政基础建设。市政基础建设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在制定环境保护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整合已有的环境保护措施、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已取得的成果、明确环境保护的目的。对当前的市政基础建设及其未来市政基础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规划和完善。

3环境保护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1)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规划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总体来讲城市建设规划包括对各项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整合及部署。环境保护规划对城市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其目的是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确保城市农业、工业等领域的正常运转。城市建设规划体系中环境保护规划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2)环境保护有利于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间接的影响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恶劣的环境会阻碍诸如招商引资、工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间接的影响主要指的是环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艰巨的项目,成效在短时期内体现不出来,但其对于今后的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他领域影响不了的;(3)环境保护反映城市经济发展前景。一个城市环境保护水平好不好能够很直接的反映出这个城市的发展空间、城市建设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好的环境保护水平能够决定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差的环境保护水平也必然阻碍城市经济的进步。因此,环境保护完全有能力反映出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前景。

4确保环境保护规划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策略

(1)要跳出行政区划限制,统筹城市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应该没有地域的限制,然而从行政角度来讲,每个城市又都有自己的一套环境保护规划,这就使得环境保护与地域保护形成了矛盾。目前个城市在制定环境保护策略是往往秉持着自扫门前雪的态度,违背了科学规律。因此,我国在进行环境保护规划时应统筹规划,鼓励城市对内依据自身城市的特点实施环境保护措施,对外打破行政区域限制,联合周边城市共同打造城市群的环境保护体系,协同工作,促进经济共同发展;(2)弘扬环境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这个矛盾无法避免,我们需要找到这两者的平衡点,在尽可能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也就是说在环境保护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遵循人鱼自然和谐发展的策略,注重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5环境保护规划发展总趋势

环境保护规划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研究手段与方法、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紧密结合、研究视野的开拓以及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控制的问题。(1)研究手段与方法更加先进。控制环境污染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要将技术手段渗透到环境科学领域之中。首先使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通过长期连续观察观测,总结实验结果,融合前沿科技,促进新兴学科不断出现;(2)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更加紧密。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规划虽各成体系,但又互为影响。两者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都要同时进行,这样才能保证二者良性发展;(3)研究视野更加开拓。目前环境保护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关注环境污染对生态的影响,而是将环境保护策略更多的关注污染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对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以及对于整个城市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影响。为了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我们要开拓视野,已发展的眼光进行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4)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控制。环境治理已经从注重围绕末端治理走向全过程控制。各行各业均关注生态与环境保护,将绿色技术和设计融入各个领域;从产生生态与环境问题的驱动力角度采取措施,寻求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转变。

6结语

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每一个城市的管理者认真思考。环境保护在短期内可能没有明显收益,但从长期来看,却能够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效益。

作者:赵永志 单位:齐齐哈尔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参考文献:

[1]郝晓涛.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4).

[2]葛红霞.浅析环境保护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2).

篇4

【关键词】信息化 城市经济 关系分析 政策建议

信息化与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作为现代社会中全球经济的网络节点和区域经济中心,在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功能已从全球工业中心、全球贸易中心、全球金融中心等概念向全球信息中心、全球物流中心、全球知识流中心扩展。这个变化过程中,信息化对城市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主要影响体现在以下这三个方面:

信息化对城市经济结构的效应体现在经济活动空间及经济活动组织关系的变化中。在城市经济活动空间方面,由于城市经济活动会随着经济关系网络的发展由城市内部延伸到城市外部,形成跨城市、跨区域乃至跨国界的经济合作体系,使得城市经济活动空间变得更加广阔,更容易融入到全球的市场框架体系中,从而体现出全球化的经济特征。城市经济活动的组织关系通常表现为城市内部的各种组织之间形成的生产关系和竞争关系,这种关系在信息时代主要通过经济运作者之间缔结的互动的信息网络来达成。城市多方主体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使信息流发挥出对其他要素流动的先导和替代作用。

信息化能够改进城市经济运行模式,提高城市经济运行效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传统行业间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渗透力,能够改造和发挥第一、二、三产业潜藏的生产力,降低物质消耗和交易成本,推动城市产业结构沿着第一、二、三产业的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变,①并不断优化升级,从而增强传统产业经济内部的协同能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信息化能够通过信息系统的应用和信息资源的整合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目前,各城市电子政务的施行,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和优化了政府的工作流程,实现了部分政府资源的整合和政务信息及数据资源的共享。同时,一些城市以电子政务为基础,开发利用城市管理中有关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地理等信息资源,建立起城市公共信息服务系统,为城市的各个领域提供了更加快捷、方便、公平、公正的服务。但由于政府部门的划分和协调不足,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度仍然有待提升,只有加强城市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增强政府信息的透明度,促使城市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信息指数的测算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经过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期,对区域信息化的评价也经历了一个,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是国际电信联合会(ITU)②提出的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发展指数评价模型。它包含3个不同的评估指数:一是接入指数(DAI),用以评估世界各经济体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接入水平;二是数字化机会指数(DOI),反映国家或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机遇;三是信息化状态指标(MID),反映经济体的信息化密度、信息化应用程度和信息化发展水平。

为了从理论上验证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研究依据信息化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原则,结合我国国情和信息化发展现状,以ICT发展指数评价模型为参考,构建信息化指数模型,从信息设施水平、信息流通能力和信息产业发展环境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城市信息化现状,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中信息设施水平通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电视和计算机的普及率来测度;信息流动能力通过网民人数、宽带接入普及率、电信业务量、信息消费额等指标进行测度;信息产业发展环境通过人均可支配收入、教育水平、信息产业总产值、信息化投入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度。对于综合指数的测算,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指标数据的标准化,二是评价指标在综合模型指数中的权重分配。为此,在测算中借鉴ITU中所用的评价指标的目标值(Goal-post),根据目标值,可对测度经济体的各测度指标按以下定义的分段函数,计算标准化值。

其中,Goalpost是自定义的目标值。Ui为测度指标的标准化值,信息化综合指数及信息设施水平、信息流动能力和信息产业发展环境的分项指数分别为相对应的测度指标的加权求和值。

信息化与城市经济的关系分析

研究选取2006~2008年的城市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测算出各城市的信息化指数,分析信息化指数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关系,并将信息化指数与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对城市经济贡献程度作对比分析。

信息化指数与城市GDP存在很强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信息化程度越高的城市,经济体的活动空间更广阔、联系更紧密,运行更有效率,因此经济发展会越好越快。反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信息化投入越多,实施力度越大,因此信息化发展水平也越好。

信息作为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远远超过了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动力之一。研究将各样本的GDP(亿元)、劳动要素(万人)、资本要素(万元)和信息化指数,分别取对数,并进行非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信息化指数的回归系数为1.407,远远超出了资本要素的回归系数0.011和几乎接近0的劳动要素回归系数。这里劳动要素对城市经济影响微乎其微的原因在于研究只考虑了劳动总体供给量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而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总体供给充分。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同技能和知识水平的人对经济效益的贡献程度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区别,这使得城市培养适合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提升劳动者的素质水平和信息素养成为必要。

信息设施水平、信息流动能力和信息产业发展环境等分项指数与GDP均密切相关。其中对GDP贡献值最高的是信息流动能力,其次是信息产业发展环境,最后为信息设施水平。对一个城市来说,要提高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应确保完善的信息化硬件设施能够为企业和个人信息的传递提供条件,促使信息更迅速和便捷地流动。信息产业发展环境的重要性体现在它会通过改变人们的信息素养,影响城市信息化发展速度和社会的接受水平,间接发挥信息系统所带来的强大经济效益。发展环境对信息化建设的作用有着一定滞后性,只有发展环境不断完善,信息化才能发挥更长远的经济效益。

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基于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城市应该逐步建立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和良性互动机制,发挥信息化在协调政府、企业与公众间的关系,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提升信息流通能力。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发展的硬件基础,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只有拥有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因此,城市应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从硬件上确保信息资源能够实现共享和互联互通,提升城市信息流通能力。

优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流动和应用能力,提高信息化投资效益。相对于信息设施水平这一“硬件设施”来说,信息流动能力作为“软能力”更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是否充分利用信息,发挥信息应有的效能。为此,城市需要从应用的角度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确保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性,减少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浪费。同时通过有效途径,及时将基础设施改善情况传递给公众,确保信息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经营水平,提高信息化投资的效益。

优化信息产业发展环境。信息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化,首选需要改善行业协会的运作方式和运作效率。作为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业协会应逐步建立行业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交换机制,促进行业内有序竞争与合作,提高行业的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其次,努力提高全民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城市政府的职能部门应进行政策研究和标准制定,积极做好信息化发展的规划与建设,促进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宣传工作。同时,运用自己强大的教育优势,培养市民信息化素养和信息化意识。(作者单位分别为: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老庄户村党支部)

注释

篇5

关键词:人居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04-0011-04

一、引言

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一方面,城市人居环境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载体,没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城市的经济就不可能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为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奠定了物质基础,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前提和保障,没有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就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只有保持两者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都是关系城市长期发展的重要方面,任何顾此失彼的做法都会给城市的长期发展带来隐患,因此,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就如何把握这两方面的平衡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美国学者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格鲁斯曼(Gene Grossman)和克鲁格(Alan Krueger)[1]对66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内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发展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大多数污染物质的变动趋势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趋势间呈倒U型关系,即污染程度随人均收入先增加后下降,并据此于1991年发表文章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假说,此后,很多学者都开始围绕EKC假说是否成立开展了大量研究。一些学者的研究支持了EKC假说,认为人们根本不用关心环境保护问题,因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环境污染水平自然就会下降了(Holtz-Eakin、Selden(1995)[2]、Panayotou 和Sachs等(1999) [3]、Galeotti(2006) [4]等。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经济的发展只能为环境改善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但不能自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必须依靠加强环境保护才能改善环境质量(Martin Wagner(2008) [5]等。而Richard 和Christopher(2001)[6]则认为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并不是矛盾的关系,重视环境保护并不会影响城市的经济增长,经济与环境应保持协调发展,这对于城市的长期发展很重要。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协调度指数,对大连市1995年至2009年的人居环境建设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定量评估,分析了大连市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的互动发展历程,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都是涉及多方面的复杂系统,笔者认为构建一套指标体系,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合成一个综合的指数来代替两个系统是科学可行的方法。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指数,考虑指标的重要性和可获得性,本文选择以下几个指标来反映:地区生产总值GDP,人均GDP,年实际利用外资额,年旅游外汇收入,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共8个指标来综合反映。对于城市人居环境综合系统,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成果,本文确定所选的指标体系(见表1)。各指标数据可从1995年至2009年大连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年鉴中获得。

三、计算人居环境指数和经济发展指数

为了消除各指标变量在各期受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本文将上述指标中除比率型指标以外的所有货币类型指标都按1990年不变价进行折算。此外,为了消除各指标量纲不同的影响,还将各指标均作了标准化变换处理。然后运用SPSS软件对上述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跟大于等于1的原则确定两个系统的主成分个数均为2个,最后再按照主成分合成方法计算得到大连市人居环境系统综合指数和经济发展系统综合指数,结果见表2。为了便于后续分析说明和协调度指数计算的方便,我们以字母Hi代表人居环境指数,以字母Ei代表经济发展指数。

四、两系统间协调度的计算

协调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之间的一种良性发展的关系(李雪铭、李婉娜,2005)[7]。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均处于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之中,由于系统间作用具有开放性,且系统间存在着物质、能量流动和经济联系,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系统会表现出超前或滞后的特征。通常认为城市人居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在不确定因素的作用下,可以产生4种基本模式,即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环境滞后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滞后环境发展模式和经济与环境均落后模式。其中第一种模式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是最理想的情况。当然,在城市运行的不同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体表现为,有的时期经济发展快于环境发展,有的时期环境建设要快于经济发展,有的时期则呈现两者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们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到的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指经济发展指数分别为数 Hi和Ei ,由于两个指标合成的原理相同,因此,人居环境指数的单位分值与经济发展指数的单位分值代表的指标发展水平具有相同的分量。因此,可以认为当 Hi>Ei 时,表明该年经济发展滞后于人居环境的发展;当Hi =Ei ,表明该年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当 Hi< Ei 时,表明该年人居环境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由两个系统协调发展的意义可知,理想状态是 Hi= Ei ,但实际上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两者往往很难达到完全同步,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不应该笼统地就断定两个系统是不协调发展的。一般地,我们认为当Hi与Ei之间的差异处于某种可接受的范围内时便可看作两个系统是协调发展的,对此,我们可以通过设定一个可接受的区间变量来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的影响。李雪铭、李婉娜(2005) [7]根据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概念创建了一种状态协调度函数,分析了大连市20世纪90年代的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关系,本文将继续引用该方法测度大连市近年来的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具体的协调度函数为:

F(i/j)=exp[-(Ti-Ti')/S2]

式中:F(i/j)表示i系统相对于j系统的状态协调度;Ti表示 j系统对i系统的实际值;Ti'表示 j系统对i系统要求的协调值;S2 表示 i系统的实际方差。一般来说,当回归系数为0.8~1时即可认定两个系统为协调状态。上述公式是指数形式的,因此,实际值越接近于协调值,状态协调度F(i/j)越大,两系统的协调度就越高。通过状态协调度 F(i/j)可以对系统间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计算公式为:

F=[min{F(i/j),F(j/i)}/max{F(i/j),F(j/i)}]

式中,F 表示i 、j 两个系统的协调度指数;

F(i/j)表示i系统对j 系统的状态协调度;F(j/i)表示 j 系统对i系统的状态协调度。F(i/j)与F(j/i)的值越接近,F的值越大,两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也越高,反之,F(i/j)与F(j/i)的值相差越大,F的值越小,说明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越低。当 F=1时,表明两个系统间完全协调发展。

五、协调度等级划分及其标准

为了便于更清楚地反映大连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本文仍采用李雪铭、李婉娜(2005)提出的协调度等级及划分标准(见表3):

六、大连市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协调度测量

按照上面设定的系统协调度公式,利用前面主成份分析计算得到的1995年~2009年的大连市人居环境综合指数和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数据,计算得到大连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协调度如下见表4:

七、结果分析

由表4中的协调度数据,我们看到大连市1995年至2009年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整体上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协调度,说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城市各项事业平稳均衡的运行。从协调度变化的情况来看,大连市人居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5年~2000年,人居环境滞后经济发展,但协调度水平大幅上升。

从表4中,我们看到,“九五”期间大连市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呈逐年递增之势,从1995年中级协调度0.7478到1997年的良好协调度0.8359,再到1999年的优质协调度0.9241,大连市的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度发展几乎每隔一年就上升一个层次;1999年之前,大连市的人居环境综合指数Hi为负数,且明显低于经济发展综合指数Ei,说明1999年之前,大连市的人居环境建设是滞后于经济发展的,但两个系统指数之间的差距正在急剧的缩小,从1995年的相差9.6个分数,到1998年的只相差4.7个分数,到了2000年末,城市人居环境指数突破性地领先经济发展指数,两者的差距也缩小到了近1.3个分数,说明这段时期大连市在人居环境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与李雪铭、李婉娜(2005)[7]的结论有差异,这可能与选取的指标体系不同和研究期间不同有很大关系。

第二阶段:2001年~2004年,经济发展滞后人居环境发展,协调度开始降低。

从表1,我们看到,2001年至2004年期间,城市人居环境指数Hi大于经济发展指数Gi,且两者的差距逐年增大,说明这段期间,大连市经济发展显著滞后城市人居环境发展。分析其原因,大连市加大了对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的力度,使城市人居环境整体水平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拉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但影响大连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相比人居环境的改善程度,城市经济增长略显落后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个阶段:2005年~2009年,经济发展滞后人居环境发展,协调度继续下滑。

2005年~2009年,大连市的人居环境指数仍然显著大于经济发展指数,两者间的协调度也呈继续下滑的趋势,且两者间互动发展的趋势预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人居环境发展的趋势在未来还将越来越突出。经济与环境发展失调,必然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八、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大连市1995年至2009年经济发展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之间协调作用关系的研究,发现大连市在平衡城市经济发展和改善市民生活方面是成功的。相比以往城市的经济发展普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状况,大连市在实现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非但没有损害城市的生态环境,相反却使得市民的人居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充分说明了坚持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的理念是正确的。但同时,研究也发现大连市人居环境建设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交替失衡问题等。对此,本文认为大连市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国内其它城市在今后的人居环境建设中都应注意改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的主体是人,离开了人,城市不可能独立存在,离开了人,城市的一切经济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城市建设人居环境的最终目的无非是要使居民生活得更幸福。因此,各项人居环境建设活动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市民的生活状况,了解市民的疾苦,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创建生态宜居城市

城市的发展要着眼于未来,城市建设必须考虑各项环境资源的整体承载能力,任何超负荷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产都将损害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的资源消耗型生产模式,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同时应注重环保,坚持创建生态宜居型城市。

(三)编制科学合理的人居环境规划,指导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实践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保证这个工程顺利完成,必须事先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并严格按照规划方案有条不紊地完成每一个目标,而事实上,国内很多城市在竭力倡导建设人居环境的同时,却很少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指导人居环境建设实践,这对于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质量,保障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编制科学合理的人居环境规划是各城市开展人居环境建设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Grossman, G.M. and Krueger.A.B.Environmental Impacts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J].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蛳esearch Working Paper. 1991,No.3914.

[2] Holtz-Eakin.D. and Thomas M.Selden.Stoking the Fires? Co2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95.57: 85-101.

[3] Panayotou,T.Sachs.J.andPeterson.A.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C?蛳ontrol of Climate Change: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 CAREII Discussion Paper. 1999,No.44.

[4] Galeotti.M and Lanza.A.and Pauli.F.Reass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for CO2 Emissions: A RobustnessExercise[J].EcologicalEconomics, 2006,57:152-163.

[5] Martin Wagner.The Carbon Kuznets Curve: A cloudy picture: Emitted by Bad Econometrics?[J].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 2008, 30: 338-408.

[6] Richard. C, Relock and Christopher Strea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ersus Economic Development: A false Trade-off?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s, 2001,61(3) :313-321.

[7] 李雪铭,李婉娜. 1990年年代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J]. 经济地理,2005(3):383-386.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 Case Study of Dalian

Feng Yun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Dalian 116023,China)

篇6

最近几年,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逐渐升温。这些研究通过对城市经济的综合竞争力进行逐项评估,使人们对城市的总体经济发展差异不仅有了质的评价,而且还为这种差异的量化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应该说是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巨大理论贡献。但站在城市经济个性化发展的角度,很容易就能发现,这样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法,对那些以流通产业为主导的城市来说是缺乏说服力的。

对于商业的产业地位,商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已经有学者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实证分析进行了研究,并对商业产业增长及其波动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但从城市经济的角度,详细论证商业的贡献,一直论著不多。事实上,尽管对流通重要性的认识已经从“无用论”发展为“有用论”,但对于这样的问题,比如流通在城市经济中到底扮演多重要的角色、流通这一普遍存在,并且是不可或缺的产业,其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究竟几何,对此进行的定量研究十分有限。

一些学者对于中国城市竞争力的计量研究,在归纳解释城市竞争力各影响因素时,列举了资本、外向性经济、文化、科技、政府管理、城市规模等因素对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影响程度及其变化趋势,而对流通的作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一点还可以从现有的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得到证实。因为该指标体系中仅有两三个间接与流通有关的子指标,并且这些指标是分散在其他指标中,比如重商意识就是文化竞争力的构成部分,而不是流通力的组成部分。另外,反映城市生产、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些主要指标,如流通规模、流通结构以及流通效益等方面的指标也都没有得到体现。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对城市竞争力中流通贡献进行量化评价的难度大,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人们对已经融入生活方式的流通长期持忽视态度的一种无意识体现。在现实中,理论界对流通重要性多方呼吁,而流通理论专业研究队伍却日趋萎缩;明明流通领域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各种矛盾的聚集地,可是市场理论研究的重点却不断偏离流通;城市生产、居民生活对流通高度依赖的现实,也没有唤起社会对流通理论研究的充分重视。这些矛盾反映到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就集中表现为城市竞争力评价中对流通产业的“一般”对待。

从流通视角研究之必要

强调从流通视角对城市竞争力进行研究,对流通在城市竞争力中的作用进行充分评价,这不仅仅是对如何准确体现流通产业在城市经济作用的理论探索,同时也是对城市竞争力理论的有益补充。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流通对城市经济贡献的有效测度,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出主导产业定位不同的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其竞争力的特殊来源及其构成,也有助于理解城市经济特色,避免出现“千城一面”,为城市发展个性提供理论依据。

从世界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来看,城市从产生至今就存在着个性的差异。《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三卷曾经把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归纳为以下几类:贸易城市,以商业为主,商人是核心居民,也有手工业者;消费中心和生产中心城市,居民主要是手工业者,与附近乡村居民交换产品;消费性城市,是政治宗教军事和文化中心;农业性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但由于领主或政治原因,该地区在法律上具有城市地位。

从城市经济的产生过程来看,城市经济在本质上是商业经济,是“城”与“市”的有机结合,“城”只是形式,“市”才是内容,城市只有建立在繁荣的商业交换活动基础上才真正摆脱城廓的外形而具有市场交换的实质内容。城市与商业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城市工业本身一旦同农业分离,它的产品一开始就是商品,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

城市与流通的联系渊源已久。尽管在城市的起源问题上,国内外学者还存在不同的起源解释,形成了不同的起源学说,如防御说、社会分工说、私有制说、阶级说、集市说、地利说以及宗教说等。在城市兴起的时间问题上,学术界意见也不统一,但在城市兴起与发展的问题上,学术界却鲜为一致地接受了商业革命说的观点,即商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可以没有工业,但决不能没有商业,商业是“与城俱在”的产业。商业这一产业与城市的密切关系,从实证中也可以得到论证。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高度重视商业的城市,如热那亚。热那亚同它的最大竞争对手,例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都不一样,它对较高的文化从来没有显露出一丝一毫的兴趣,文学和艺术对它也是毫不相干的。它唯一的兴趣是贸易,唯一的才能也只是经商。

我国的城市因功能的差异而各具特色。例如,在2002年中国200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同样位于第一梯队的上海与北京,前者是中国的金融、贸易和经济中心,后者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决策、信息和国际交往中心。依据现有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通过对这两个城市的特定的经济区域,比如CBD进行定性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异:上海的CBD发展最快、是全球公司的中国商务据点,北京的CBD是全球公司的中国商务使馆和北方据点。这种城市内主要经济区域的功能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功能差异。应当说,对这种差异的描述有助于解决城市功能的差异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相关问题,尤其是相关的定量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更细致的研究。研究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考虑到流通与城市的密切关系,可以把流通作为研究这一问题的视角。

二、从流通角度探索城市综合竞争力构成的理论,这既是进行城市流通力评价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对城市竞争力评价理论的有益补充。

在对城市竞争力评价过程中存在着评价模糊现象,这应该说是与城市竞争力的理论解释直接相联系的。对于城市竞争力、城市产业竞争力、城市综合竞争力这些概念,似乎争议不大,但在具体评价指标体系中可以发现其构成之间的差异。例如城市竞争力,有的学者认为,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多快好省地创造财富和价值收益的能力。它由城市硬竞争力和软竞争力构成。其中,硬竞争力包括人才、资本、科技、环境、区位、基础设施和结构竞争力;软竞争力包括文化、制度、政府、企业和开放方面的竞争力。同时他们把城市竞争力分解为政府竞争力、内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市民竞争力。前者实际上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概念,后者是从城市竞争力主体的内部系统进行研究,是城市内主体竞争力的涵义。对于这两种分析框架,需要从理论上界定上述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另外,还需要对城市竞争力与流通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这包括: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构成,城市经济定位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系,城市经济增长与流通的关系,以及城市竞争力提升中流通力贡献的评价等。对于这些理论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城市流通力,也有助于分析城市竞争力差别的具体来源。

三、通过对城市经济发展中流通贡献的有效评价,既可以正确评价城市中商业的经济地位,也可以为城市未来流通产业的发展规模提供理论依据。

城市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商业贸易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有增无减。从古代城市借助于在交通便利的各种产品集散地发展商业经济来巩固城市的牢固,到近代工业化时期通过商业贸易发展促成了如伦敦、巴黎等大批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再到当代国际性城市,如纽约、香港、东京、新加坡等以规模庞大的贸易为支撑,这些都表明发达的商业贸易已经成为当代城市经济的象征。

城市流通是一般社会流通的集结点和中心,城市流通中心和生产中心是相互推动、相辅相成的整体。尽管在城市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发达的商业贸易起着基础性作用,但这一基础性作用应该通过什么评价标准来衡量,这是一个尚未解决的新问题。这里涉及到如何评价商业经济的流通功能,如何看待像上海这样纯粹借助于贸易而迅速崛起的城市的竞争力,如何评价像沈阳等工业城市的未来城市竞争力,以及在各城市的未来经济结构中如何定位流通的规模与发展战略等问题。不从理论上解决流通对城市经济的现实客观作用的评价问题,就无法真正做到对城市竞争力的准确评价,也就不可能真正重视城市经济中流通这一基础性产业的健康发展。

评价之构建

从流通视角对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目的在于突出城市经济发展中流通的特殊地位,准确衡量流通力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城市流通产业的发展战略提供政策建议。可以借用的评价方法仍然是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其中,被称为标杆测定的方法不但能够评价和判断城市竞争力的高低,找出城市竞争力高低的原因,而且还能告诉我们,为了提高城市竞争力,应当如何去做。

标杆测定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最佳实践、确认最佳做法,并为自己提出改进方案的方法,它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其首要功能是找到一个评价竞争力的标杆,然后通过找出差距,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同时还提出改进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这种方法最早在美国开始应用,随着各国政府对其产业、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视,它现在已经在许多国家变成了持续提高竞争力的一种制度化工具。这种方法具体应用到从流通视角对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时,可以主要按照如下顺序进行:

确定标杆测定的主题

这里的主题为某城市竞争力中流通这一主要因素的作用。

确定标杆测定的对象和内容。

根据上述主题,标杆测定的对象应当是在全国城市范围内,流通产业业绩最佳、效率最高的少数有代表性的城市。标杆测定的内容通常由相关问题专家和实际操作人士在事先召开的预备会议上确定。

组成工作小组,确定工作计划。

测定小组的组成人员需要根据标杆测定法应用的层次来确定。考虑到城市竞争力是地方政府层次上关注的问题,这里标杆测定小组通常由实业界人士或研究专家和政府官员组成,其中政府部门人士主要起协调作用。

资料收集和调查

首先收集相关调查城市竞争力和流通产业发展方面已有的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或相关信息,在研究这些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拟定实地调查提纲和调查问卷。

分析比较,找出差距,确定最佳做法

在对调查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进行必要的进一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城市对象之间以及调查数据与自己所在城市之间的实际情况的比较研究,确定出各个调查城市间所存在的差异,明确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并确定出最佳做法。

明确改进方向,制定实施方案

在明确最佳做法的基础上,找出弥补自己与最佳城市实践之间差距的具体途径或改进机会,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进行实施方案的经济效益分析。实施方案要明确实施重点和难点,预测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偏差,确定对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考核标准。

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经济结构;转型期;哈萨克斯坦

1引言

哈萨克斯坦以阿斯塔纳作为代表的资源型城市,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哈萨克斯坦城市经济在最近20年发展历程中,是托石油、采矿、天然气、煤炭资源优越和哈国强度开发,成了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但由于矿物质产资源的开发生命周期性比较短,所得哈萨克斯坦资源型城市都出现为至少是因资源缩微而带来的城市经济衰退现象。为了避免“矿物竭城衰”的现象有所发生,必须得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以面保证哈萨克斯坦的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城市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系统组成的因素之间互相存在、互相制约体系,是社会分工发展变动在城市经济境内的反映,为城市性质以及功能的最初体现。哈萨克斯坦城市的发展去向、规模,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于现有的城市经济结构的态势。哈萨克斯坦在工业型经济结构方面具有现实的比较优势,所以其城市经济结构的趋势还会继续向工业型方向为发展。

城市经济规划的结构重要性,为于它的构成,不是短时间内构成的,而是它的不适应性一旦产生也不是转瞬即可逝的,其次对经济的消极影响不容易克服。因而依托国家的宏观发展政策,不断调整完善经济结构是加速哈萨克斯坦城市经济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演化阶段及其结构性问题

2.1城市发展历史较短

在哈萨克斯坦有很多城市是凭用储量丰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等资源,经过多年的城市建设发展,在山间河谷性地形成了城市人口将近900万资源型工业的城市,比较典型的有阔克什塔乌市、塔尔迪库尔甘市、塔拉斯市、克斯塔奈市阿克套市等城市。

2.2重型经济结构

哈萨克斯坦城市经济结构是城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综合载体,它随着城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形成、发展而形成和发展,哈萨克斯坦是依托煤炭资源开发而形成的资源型城市,产业单一、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资源优势还没有较好地转化成经济优势,经济的外向度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些弱,畸重化、高能耗问题突出;煤炭、电力、天然气等支柱行业占GDP总量的二分之一,产业发展和地方财政的资源型色彩十分突出。

2.3 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与问题

哈萨克斯坦地形比较复杂,特点为东南高、西北低,大部分领土是平原和低地,西部和西南部地势为最低。里海沿岸低,地向南朝里海方向逐渐下降,沿里海地带为低于海平面达28米;最低点为卡拉基耶盆地低于海平面132米。向南又逐渐地升高,形成为海拔200~300米的于斯蒂特高原和曼格斯球拉克半岛上的卡拉套山以及阿克套山(海拔约555米)。(如图1所示)

城市建成区边缘的地带比较平坦的用地,基本发展为城市建设用地,城市不断地再向外拓展,就必要对地形的现状进行改造。东北部具有土兰低地,它从哈萨克斯坦东北部和中部逐渐向哈萨克丘陵过渡,再向东南部天山山脉延伸。在北部方向,哈萨克丘陵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南缘连接在一起的。哈萨克斯坦具有辽阔的草原,草原大约占哈国国土面积的1/3;荒漠以及半荒漠在哈萨克斯坦也分布比较广,从里海延伸到阿乐泰山的半荒漠,仅占哈国国土面积的15%,而北部为广布针叶林带以及人造林带。在这样丰富的自然资源的生存环境下,哈萨克斯坦对城市的开发势必会对自自然资源环境造成一定的威胁。随着自然资源的高强度开拓,城市大部分地带为资源采空区,由于复杂的自然地形条件以及自然资源的采空区,使而城市建设用地发展受到了较大限制。

2.4城市用地的布局不尽为合理

哈萨克斯坦城市的用地安排和建设受到城市产业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政策的影响,哈萨克斯坦以自然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国家,是于受资源分布和建设方针的影响,工业和生活用地互相交叉布局,边成城市一部分地带的用地功能不尽合理,有一些污染性企业,煤矿地等城市上风向,使城市环境造成比较大的污染,许多工业企业布局分散,主要是资源开采、加工型企业居多,而且规模较小,新兴产业企业不多,产业园区建设滞后。

2.5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政府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使城市基础设施综合承载力得到很大提高,但由于受到复杂的自然地形条件,煤炭资源企业的布点影响,一便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较大,现在状况建设的标准较低。致使一部分城市的道路功能、性质的分类不明显,向外的交通和城市内部的交通混杂。(如图2)城市的整体风貌缺乏建筑、道路、绿化、色彩的整体搭配和协调整合比例。

3.对城市发展空间结构的分析 图2-哈萨克斯坦采煤居民区

3.1城市发展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在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各个阶段,产业空间的分布有着不同的特征。对两者的关系应首先从历史维度进行梳理,了解产业空间移位的规律及其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关联。(如图3)

随着哈萨克斯坦经济结构的转型步伐的一年比一年加快,城市面临对产业结构以资源开发为主导便向其它产业转变,城市的投资主体、生活方式、就业岗位、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的情趣、价值的观念至社会的阶层向多元化发展,城市的规划优越性、预见性、科学性、将受到比较大的挑战,城市规划得必须寻求崭新的规划发展对策,以便适应城市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

3.2城市建设用地的拓展和复杂的地形条件的矛盾

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促进必然会加速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推扩城市就业岗位,使城市人口进入比较快的增长期,城市的人口增长促进为城市建设地用地向外扩展。仍而哈萨克斯坦的地处于草原和低地,合理利用地形,创造安全、经济、舒适的人居环境是城市建设的重点。一方面,低地城市具有空间丰富、立体感极强的环境特色,容易形成丰富多变的空间环境,是创造有特色、舒适人居环境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有草原生态环境以及敏感性,脆弱性的特点,便决定了草原的生态保育的重要性和草原开发利用的复杂性及工程技术上的艰巨性。

3.3城市的产业园区建设和城市生态保护的矛盾

城市的经济结构转型一天比一天需要建设发展新的产业园区,而哈萨克斯坦大多数城市便是低地资源型的城市,城市生态环境虚弱,其部山地的地形特点在于先天决定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存在种种地质的灾害隐患,而资源型城市的特征便在后天性取决了对资源开采,工业生产活动成为了城市的主导职能,矿产资源的开发,带来了不可避免地种种的生态隐患。如果不实行合理规划,偏重的城市工业发展,产业发展,工业园区建设,便会进一步加快城市的 生态环境恶化。(如图4)

4规划的对策

4.1城市规划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科学发展的核心,城市是人的城市,因此城市规划首先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哈萨克斯坦的资源型工业城市早期在“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方针指导下,人们生活质量较差,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在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期的规划中首先应转变城市建设方针,秉承“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重视城市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建设。同时,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注重人的发展,尽可能地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人们的幸福感,把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升级为功能设施齐全、人们安居乐业、生态环境优美、社会高效文明的现代化新型城市,使哈萨克斯坦人民对城市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2统筹兼顾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

随着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推进和城市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以阿斯塔纳市和阿拉木图市为代表的直辖城市的乡村地区建设速度也必然会大大加快,如果这些地区没有合理的规划,任由城市无序蔓延发展,不仅会给乡村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也会给城市未来空间拓展埋下许多隐患。哈萨克斯坦城镇居民人口约 有900多万人,达到人口总数的57.4%,因此,城市规划相关部门应更新观念,正确把握城市发展的总体方向,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村镇规划编制,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哈萨克斯坦应以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宽广视野和思路来谋划农村的发展,统筹全国所有城市的发展。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为下一步编制具体的哈萨克斯坦城乡全覆盖规划提供了许多宏观指导性意见。

4.3开展城市专题规划研究,增强城市规划的灵活性

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期,哈萨克斯坦城市面临着许多复杂多变而又极具挑战的严重问题,这就要求城市规划工作者能够深谋远虑、高瞻远瞩,以资源型工业城市面临的具体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城市规划专题研究,例如,针对城市生态环境严重破坏问题,划定生态分区,在生态分区管控下再进行其他城市专题规划。同时,在专题规划研究中,综合考虑、科学预测资源型工业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隐形因素,根据不同情景进行不同的规划假设,制定出相应的“应变计划”,创造性地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增加城市规划的弹性和实用性,使城市规划由理想蓝图向动态的、实际的、可持续的方向转变,进一步明确城市规划强制性和引导性内容,建立城市规划的动态调整和备案机制。

4.4、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突出低地和草原特色

哈萨克斯坦城市空间布局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载体,一个良好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必然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积极的有利条件。哈萨克斯坦城市空间应遵循“有机分散、紧凑集中,分区平衡,多中心、多组团”的形态进行布局。在提升城市主城区建设的同时,应考虑周边其它组团城市的建设,倡导城市主城区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解决主城区城市用地紧张和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制定城市用地总体发展战略,针对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混合,用地结构混乱的严重问题,着力调整城市用地结构。针对城市主城区严重污染型企业和占地面积较大、不宜在市中心建设的仓储、物流、货运等设施,在城市地区重新规划其用地,分时序、有计划的将其全部外迁,将腾出的用地进行重新合理规划,协调周边用地性质,调整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或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吸引汇聚人口,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承载空间和需求,完善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促进资源型工业城市经济结构合理快速转型。

哈萨克斯坦低地和草地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其城市内部空间布局应按照“显山露水、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规划思路,根据其自身优越的自然资源要素,确定城市空间结构、道路系统、城市风貌、景观格局等各项城市要素的规划布局,各类建筑物的布置与建设都必须考虑与城市自然地理环境的协调吻合,突出哈萨克斯坦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

4.5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对哈萨克斯坦的城市来讲,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无疑是吸引外来投资,进而更快地摆脱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向新型城市发展的基础。因此,哈萨克斯坦应对国内城市的生态环境采取具有策略性和针对性的措施,积极有效的进行环境的改善、修复和维育,做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生态敏感区进行严格保护,禁止任何形式的城市建设。科学地制定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合理地利用山体、水体、植被等自然生态景观,构建城市绿色廊道,加快各类绿地景观的建设,完善城市景观绿化系统。同时,城市的产业用地需要严格合理的规划,集中有序、分区分类地发展城市工业,始终要以生态、环保为优先建设原则,贯彻到城市工业园区发展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旨在把工业园建设成为循环生态产业园,为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5结语

哈萨克斯坦资源型工业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未来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迫在眉睫,之前的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已不能够科学合理的指导城市良好发展。引导城市经济结构合理转型和城市建设有效改善的城市规划,必须针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建立起一种随着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调整、自我完善的长期有效机制,实现城市规划由理想的发展蓝图向动态的、实用的、长期维护的可持续方向转变,以积极有效地推动城市经济结构转型。

【参考文献】:

[1]袁政.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市城市建设卓有成效[J].《中亚信息》2003年10期.

[2]傅孟林.哈萨克斯坦的城市[J].《干旱区地理》1984年第04期.

[3]赵忠超;赵军.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设计策略研究――以济南市泉城广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07期.

[4]彭薇娜.重庆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的现状和发展道路[J].《重庆建筑》2014年01期.

[5]杨建梅.哈萨克斯坦调整工业创新发展规划[J].《中亚信息》2008年第02期.

[6]顾凡,哈将开始新一轮城市公共设施改造[J],中亚信息》2008年第02期.

[7]Экономика зарубежных стран. Р.Е.Елемесов, А.М. Мырзахметова, А.М. Джулаева, С.Д. Алиева

[8]Айма?ты? экономиканы бас?ару м?селелер?. Сма??лова, Г?лжихан Совет?ызы

[9]Инновационная экономика. Сабден, Оразалы

[10]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экономика. Миклашевская Н.А. Холопов А.В.

[11]Трансвормация экономики Казакстана:рыночная экономика, реформы,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политика. Есентугелова А

[12]?лем экономикасы. Сахариев Сембай Сахариевич, Сахариева Анель Сембаевна.

篇8

1城市经济管理科学化的含义

城市经济管理的科学化,是按城市发展的本身规律和社会条件灵活地做出反映,采用系统科学、运筹学和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管理方法,对城市发展进行组织、指挥、计划,协调和控制,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很快,而城市又是科学发展的中心,随着城市客观经济过程的千变万化,人们必须对变化着的客观规律做出灵活地反映,研究和认识这些规律,所以城市经济管理的科学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城市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就是以现代化科学成果为依托,并通过科学管理工作,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想要二者有迅速的变化就必须学会掌握科学组织管理工作的规律,如何将科学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是决定实现城市经济管理科学化的关键问题。怎样实现城市经济管理的科学化,这里提出几个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

2城市如何尽快应用科研成果问题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的新时代,科学技术与生产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从发明到生产转化的速度越来越迅速,但是大多数科研机构都是独立工作,没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独自科研的现象不太适应当今现代化管理体制。应当促进科研、生产与技术同步发展,注重城市的科研发展综合体,加强高等院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增加科研人员与优秀学者的相互联系,从本质上提高科学创造能力,为城市科学管理添砖加瓦,争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科学生产综合体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新的科学管理形式,在重大复杂的问题面前,多家联手解决,有效地将不同的专业学科进行结合,加强各个岗位学科的人员接触,有利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艰难的挑战任务。

3关于建立一支适应科学化要求的城市经济管理人员

实现城市经济管理科学化的关键因素是建立一支优秀的经济管理人员队伍。以往我们往往急功近利,再加之管理人员的错误判断,在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的道路上我们走了不少的弯路,建立一支顺应科学管理的优秀人才队伍是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城市现状就是管理人员的数量与素质基础薄弱,加强城市经济管理人员的基本构成十分重要,要保证城市经济管理人员知识现代化、水平专业化、年龄年轻化、思想革命化。要实现这种构成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上面直接考核任命,二是进行民主选举公开招聘。当今社会是民主法治社会,民主选举已经越来越受到追捧,这样公民才能更充分地实现自身权利,也从本质上实现了城市经济管理科学化。城市发展的方向及速度与城市管理者的决策息息相关,所以要充分重视管理人员的培养。

4城市经济管理科学化的方法

4.1总体管理法

总体管理法就是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影响城市经济建设的关键因素,它的基本特点就是要综合多种学科,并不是靠个人的力量去实现。想要实现总体管理必须建立系统的观点,建立系统的观点就要把城市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相互关联的组合体。将此种方法延伸到全球,就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而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

4.2比较管理法

比较管理法就是根据多个城市的不同问题,提出多种解决途径和方法,通过讨论与筛选抉择出最佳的方法加以实施,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比较管理法不仅可以对本国城市的管理方法进行对比,更可以将世界各城市的优秀管理方法进行对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取长补短灵活掌握。比较管理法不受国界的限制,是城市对外开放与对内管理的科学方法。

4.3动态管理法

动态管理法其实就是在经济发展动态变化中对城市进行管理,城市作为一个承载着生产、生活等多元系统的有机整体,城市的有序运转离不开动态管理法,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急速发展的现在,动态管理法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性标志。

4.4定量管理法

现代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就是数学管理法,要想充分运用数学化管理方法的内涵,必须熟知经济管理实践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从数学角度来分析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结合体,经济活动中质的容一般都以量的形式表现,质与量前者是基础后者是表现形式。反过来讲,任何经济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不同数量关系反映出经济管理活动中内在特征,例如城市建设中,企业经营的好坏,要看这个企业的实际生产产值、取得的经济效益、得出的优秀成果,还有屋子的损耗、成本的浪费以及收入资金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等。任何城市的发展变化都可以从这个城市经济活动管理的发展趋势中体现出来,所以说城市经济管理活动离不开经济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城市的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对客观存在的经济活动中的经济数据的收集、管理以及应用。在以往的城市经济活动管理中,决策者往往由于个人错误的判断而造成经济管理活动出现不小的损失。只有将城市经济管理进行科学化,才能将城市经济管理活动从定性分析中转到定量计算上来。在城市经济管理的科学化运用数学方法,无论在城市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管理方面,还是在企业内的组织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它逐步形成一套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数学方法体系,在这个方法体系中,又产生了数量统计法、经济计量学法、投入产出法等,这些定量分析方法各有特长、互相补充,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必将推动城市经济管理科学化的进程。

5结语

篇9

刘斌(1970—),男,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摘要: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总体发展水平滞后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工业化进程,这一现象严重制约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与社会公平的实现。中小城市越来越显现出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在社会、经济、政治的深刻变革中,中小城市既能很快地适应这种变革并起到了协调与融通的作用,以优质适宜环境引领发展,基于此,发展中小城市既是大力推进中国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可行性研究

城市的发展是集中展现国家经济发展的脉络,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将和现在又很大的不同。预计进入2030年时,目前我国的中小型城市将成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与最大动力,每个中小城市的人口能增加300到500万。而目前的所谓大城市将不再有大幅度的发展趋势,将迈入“后土地经济”时期,大型城市的关注点将放在产业升级、功能升级方面来提升整个城市的资产价值。

根据我国目前城市人口的规模来界定:小城市的标准是市区常住人口为50万以下,中等城市的标准是常住人口为50万至100万,大城市的标准是常住人口为100万至300万,而特大城市的标准是常住人口为300万至1000万的,那么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以上则称之为巨型城市。本文所谈的中小城市泛指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也就是市区常住人口在100万以下的城市。

毋庸置疑,一个国家的城市化就是一个产业发展、要素聚集的结果,所以在谋划我国中小城市发展路径时,应当以产业化带动城市化,有的放矢,根据目前我国城市化的现实状况和独有特点,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实现城市化过程中的经验。

基于中小城市的特征,发展城市化也应是多种模式并存的,所以在进行城市化的过程中,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另外还要做好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工作。中小城市的发展要深挖潜力、打好最基础的工作、提高整个城市品质、遵循发展规律来适度扩大规模、适度增加城市数量,对于那些达到一定水平和规模的城市可以做好升级工作,制定各种政策鼓励各方力量投入资金建设中小城市。

根据区位情况,不同地区的中小城市发展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发展中小城市重在提升质量,壮大规模,甚至一些发展较好的城市可以向大城市发展,辐射能力更加增强;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发展中小城市重在壮大规模和夯实基础上,可以适度扩大中小城市数量,稳步推进大中小城市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格局建设,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发展目的。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进程,很多中小城市紧紧抓住大城市产业急需转移的机遇,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步伐,一些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已经居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毋庸置疑,处于现代经济体系之中的中小城市在发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配套基地和服务基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个大城市需要若干个中小城市与之配套、为之服务。在瞬息万变的的全球经济体系中,中小城市经济发展“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尤为明显,受危机冲击更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国民经济稳定器的作用。

在推进中小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的导向作用,能使结构更合理。以市场为导向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按照国际惯例使经济结构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满足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要。中小城市要以市场化为中心,确定结构调整的重点,采取果断措施,对市场容量低、效益差的行业实行转产,下决心关闭一批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淘汰一批落后产品,压缩过剩产品的生产规模,解决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的问题。对国内外市场容量大、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行业,引导其进行深度开发,使本地企业在竞争中取胜。

仔细探究中小城市经济发展脉络,在整个发展体系中,既有属于公有制经济范畴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等,也有非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毋庸置疑,中小城市在调整经济结构时要紧密结合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初步完善中小城市的所有制结构。对于那些走入低谷、陷入困境的地方国有中小企业要尽快实行改制,同时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以此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解决当地的就业人口安置,使所有制结构的优化。

在未来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中小城市必将成为提升城市化质量、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战场。国家已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重点支持对象,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可,积极创设条件鼓励并推动中小城市优化发展布局,进一步完善中小城市功能分布,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品位。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集中到中小城市,使各类资源配置得到最优化,要充分尊重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的规律。在中小城市发展的过程里,我们必须要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不因中小城市建设破坏生态资源,进而阻碍经济发展。

参考资料:

篇10

一、城市间竞争的概念

城市竞争是指城市政府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决策制定、制度组织安排来不断吸引外部生产要素投入和促进经济系统内部相互作用,使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城市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各城市政府之间的竞争,城市政府通过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控制、对经济发展政策如城市规划、地方税收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流动政策的制定,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来确定城市竞争能力的发展方向。正是政府间这种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竞争,加剧了城市竞争的力度,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化进程。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在这个地区,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把各类城市连为一体,形成具有不同层次的城市集合体。城市竞争在同一层次的城市间广泛存在,如广州和香港在1999年的建设科技城和数码港的计划,广州与深圳的会展策略,东莞、顺德、南海、中山吸引外资的政策与措施等等,正是由于这种竞争,珠江三角洲内的各城市在区域条件较为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产业的集聚与专业化分工形成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和主导产业,在同一层次的城市中形成具有差异性的城市发展性质,东莞是国际性的加工业基地,顺德是国际性的家电生产基地;在顺德的容桂镇是全国空调器生产基地,北窖镇是全国的小家电生产基地;东莞的虎门是国际性的服装生产基地,中山的沙溪是国际性的休闲服装生产基地。

珠江三角洲城市间竞争的效用是使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和运作效率不断提高,珠江三角洲城市间的良性竞争使社会资源得到了较合理的配置,城市之间通过专业化的分工与合作来相互促进发展,在竞争中为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机会。城市政府之间的竞争大大促进了城市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外资的吸引、生产技术的改进以及思想解放和制度的创新,加快了对外开放、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珠江三角洲城市间竞争也存在着过度竞争的现象,如90年代为追求低成本的土地而出现的过量的开发区建设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展,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二、城市间竞争产生的原因

1、经济全球化

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集聚了各种企业和人口,从理性的假设来看企业总

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人口总是追求居住的效用最大化,若长期来看,以追求最大化的利润与效益为目的,企业和人口是可以在城市间移动,因此城市面对是大量的可移动的生产要素,如资金、劳动力、技术等。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发展是一种在外资驱动下的城市发展过程,这使得城市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单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经济不断的受到制造业向成本低的地区转移和服务业在区域内重新布局的影响,不断的产业和技术的变化把城市带入到了经济竞争中去。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正是受益于这个过程。

在全球经济分工体系中,珠江三角洲担当的是产业链中生产基地的脚色,推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工业大都是具有成熟技术的制造业,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种类型的企业在区位选择的要求是劳动力、土地、交通费用的低廉。由于珠江三角洲长期的基础设施投入使得地区的对外交通、通讯和各种城市设施十分完善,在珠江三角洲约3000万的外来劳工使得城市劳动力市场价格十分低,由于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力市场是向全国开放的,全国约3亿的剩余劳动力为低价格的劳动力供给提高了保证,因此,在三角洲的各城市在除了地理位置的不同外,发展条件具有很强的相似性,面对流动的生产要素,城市间不得不通过激烈的竞争来吸引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并充分挖掘城市的比较优势,不断地改善自身在竞争中的比较优势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2、地方政府的推动

从实现由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以来,中央政府不断地实施与地方政府的分权化的改革,包括地方管理权限、财政、投资、开放等领域的政策与体制变化。这种改革一方面使得地方政府有了经济发展的自,并承担起推动经济发展和地区综合实力提高的责任;另一方面改革使得地方政府脱离了计划式的资源流动与配置,使政府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寻求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争夺稀缺的生产要素特别是资金要素。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珠江三角洲,各级地方政府以地区的中心城市为基点,不断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由于土地和城市基础设施是在政府的管制下的生产要素,具有不可流动的特性,在交通费用和劳动力等成本都较为一致的情况下,政府通过直接投资和动员社会各种资源大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以形成土地在价格—质量的比较优势,把流动的生产要素固定在自己的地区。因此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责任转变为任何吸引流动的生产要素,在生产要素稀缺特别是资金稀缺的情况下,政府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

三、城市间竞争的理论模式

1、供给指向型的竞争

当城市化到一定的阶段,城市的深入发展取决于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即是城市能否有能力吸引额外的生产要素,这种能力就是城市供给基础,它包括城市的物质技术基础、城市投资的集聚程度、城市投资的经营环境和基础设施状况。

建立有效的城市供给基础,可以降低城市的交易成本,不断的吸引生产要素的集聚,如吸引企业的迁入增加城市的生产能力,通过居民的迁入减低劳动力成本和增加区域内的需求,并通过乘数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新老产业的更替和升级。因此,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城市间的竞争首先就城市供给基础的竞争,是有效供给的竞争。3、内生增长能力的竞争

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要素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对单个城市而言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单纯以吸引外部生产要素来促进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脆弱性。根据经济增长的内生理论,城市的经济发展应该致力于人力资本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并不断地促进城市经济内部系统的相互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才可以达到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的目的。

当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时,城市的内生增长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在外部条件较为相似时,城市的内生增长能力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城市的内生增长能力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其效果也不可能在短期内体现,因此培养城市的内生增长能力需要政府和企业的资金投入,以及城市文化的配合与协调。

四、城市间产业集聚能力的竞争

产业通过空间的集聚可以实现同类部门数量上的增加和整体规模的扩大,实现在合作基础上的外部规模经济,在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大都是中小型企业,往往是通过产业的集聚来克服中小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局限性,这种集聚是以产业链为中心的,并结合专业化生产形成产业的前后向联系,这种空间上的紧密联系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城市的经营效率。

城市竞争中的产业集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集中,更多的是强调集聚过程中的知识、技术的重新组合,强调技术人才的集中和一个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并通过这种结合促进城市内生增长能力的加强和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

由于产业集聚有很强的路径依赖,一旦集聚能力形成有较长时间的持续潜力,城市政府在城市竞争中充分认识到了集聚的重要性,不断的寻求可以产生集聚的核心企业,十分注重培养和加强城市的集聚能力。

珠江三角洲各城镇的产业集聚的竞争激烈是通过专业性城镇的不断出现表现出来的,例如东莞定位于国际性加工基地,是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使其有别于顺德的家电制造业。东莞的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是其集聚了大量的电子信息产品加工企业,95%的电子信息产品都可以在当地找到,如东莞宏达厂周边车程2小时的范围内有相关的供应厂家30多家,宏达厂的45%都可以在这些厂中解决。东莞在专业化基础上,按产业链形式的集聚使其成为我国第四大的出口城市。

五、城市间制度创新能力的竞争

在生产要素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制度的创新对城市经济的增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城市的制度是城市经营软环境的体现,制度创新是指实现与国际接轨的新的经济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包括城市管理体制的创新、企业产权制度、市场交易制度和人才流通制度的创新。

制度创新在于通过交易成本的下降和培养城市的内生增长能力来提高城市竞争力,快捷有效的管理体制可以减少由于行政管理带来的效率损失,加快企业创办的速度和生产要素的流通;城市政府通过对人才的吸引、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和合法产权的保护,会形成城市经济增长的有效机制,持续吸引生产要素的再投入。

普遍认为顺德是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案例,顺德通过企业产权体制改革,使政府完全退出了具有竞争性的行业,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如对顺德的核心企业科龙空调,政府通过股权的转让,逐步退出,最后由外资控股;在城市管理改革方面,顺德通过行政区划的合并,减少了土地使用权上的分散,发挥了中心城镇的扩散作用,是区域内的整体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得到提高。

六、城市间环境条件竞争

城市竞争的环境条件包括基础设施条件的竞争和生态环境的竞争。

基础设施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在珠江三角洲大量以OEM为主要形式存在的加工业对对外交通的通达性和信息掌握与交换的速度要求很高,是决定了企业生存的条件之一,基础设施条件成为生产要素区位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城市竞争中往往首先是基础设施条件的竞争

城市政府是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和政府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投入来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城市竞争的实质之一是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的差异。如广州市政府近三年在基础设施的投入达600亿,未来5年还要投入900亿,东莞建设起了密集的交通网。

生态环境的竞争是近几年形成的城市竞争内容,已成为生产要素区位选择的因素,生态环境与物质环境的合理交流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好的生态环境可以用同样的工资吸引更多的高素资的人才,并适应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条件,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有产业十分有利。

城市政府以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在产业升级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把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作为城市政府长期努力的目标,如东莞的清溪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形成了电脑加工业、顺德的伦教建立了广东第一个生态示范镇,并以此为基础向外招商引资。珠江三角洲的“水”、“山”和农田保护区以成为城市政府构造生态环境的重要要素。政府对环境的长期投资,表现出政府在城市间竞争中强势。

七、城市竞争的策略框架

1、对城市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有效的竞争资本,包括专业化的产业、政府可应用的财政、可动用的社会资金、全体市民的文化意识、环境与自然的条件

2、区经济发展条件和竞争城市的发展威胁进行经常的分析,抓住机会构成核心竞争力,形成品牌的效应

3、城市规划作手,加强有效的基础设施供给、生态环境的改造与保护和城市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4、面对竞争,城市要建立全新的发展概念、广泛的企业网络和宽松的贸易环境,拥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充分的政府财政。

参考文献:

1.Porter.M.E.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theinnercity,HarvardBusinessreview,May/June,1995

2.WillianF.L.,Competitivecities:Introductiontothereview.Urbanstudies,36,2000

3.于方涛等,新时期的城市和城市竞争力,城市规划汇刊,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