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形态的社会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经济形态的社会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经济形态的社会特征

篇1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资产; 会计核算

经济的发展决定会计理论、内容和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现代社会已逐渐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商品已成为现代经济领域中重要的商品形态,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资源。所谓数字商品,就是那些能够被数字化,并且写成一段字节形式的商品,其实质是能够实现一定使用价值的数字编码的有序集合,如计算机软件、多媒体产品、专业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等。相对于一般的物质产品,数字商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具有极大的可压缩性,不占据物理空间,复制性强;可网络化传递;独特的无形磨损;趋于零的边际成本;具有共享性。

由于数字商品正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现代社会占据着重要的经济地位,加之数字商品的特征、交易方式、流转程序等与一般商品有着较大的差异,引发了对其探讨的必要性。鉴于当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尚无对数字商品会计核算的相关规定,本文将对专门从事数字资产开发、生产的企业的数字商品,从确认、计量、核算、披露等几个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对于外购的数字商品,会计业务处理比较明确,这里不再进行讨论。

一、设立“数字资产”科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数字商品是企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投入大量人财物而形成的、为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并在一定预期内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显然,数字商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关于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标准,也就是说具有可定义性和可计量性,同时其信息揭示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因此首先应该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暂以数字商品资产命之。由于数字商品这一资产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与一般存货、无形资产又有着一定的区别,不宜归并其中,需单独设立“数字资产”科目进行核算。

(一)数字商品资产与一般存货的区别

表面上看,数字商品资产符合“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的规定,即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2006)关于存货的规定。但数字商品资产与一般存货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不宜将数字商品资产作为存货进行核算。

二者的差异表现在:一是数字商品资产具有边际成本趋于零的特点。数字商品资产的成本主要在于前期的研究开发阶段,第一件产品的成本极高,以后的产品由于可无限复制,其成本几乎趋于零,这样形成了相同的产品但其成本计量却不同。一般存货应当按照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它的生产成本与生产数量成正比例关系递增。二是数字商品资产无实物形态。数字资产在开发成功后以抽象的方式存储在磁(光)介质中,不是以实物形态存在。一般存货都是以实物形态而存在的。二者的管理模式亦大不相同。三是数字商品资产在供给上可以是无限的,而存货由于企业的财产和存储空间的限制,其供给是有限的。四是数字商品资产的计量应当具有连续性。为了保持其数字化产品的先进性和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市场调研、软件功能扩展、版本升级等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每一次升级和功能扩展都会给数字商品资产带来一定的附加值,也必然要求进行一次新的价值计量。一般存货直接按照成本计量而无须进行连续性的计量。

(二)数字商品资产与一般无形资产的区别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同时与该资产相关的预计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并且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则该项资产确认为无形资产。数字商品资产从表象上看具有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特征,表现在:一是数字资产没有存货形态。数字化产品的形态是无形的,无需以有形的仓库储存,它以抽象的方式存放在磁介质中。二是数字商品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长期的收益。三是数字商品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较为合理地计算出来。

但数字商品资产具有不同于无形资产的特征:一是数字商品资产持有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直接销售而获利。一般无形资产的持有目的不是为了销售。无形资产能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是因为企业掌握了某项技术、秘方或形成了良好的信誉、占据了优势地域而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这种收益是间接的。二是数字商品资产是具有独占性的,但并不具有排他性,他人的购买、使用正是研发数字资产的目的。而无形资产与此不同,它要求同时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

(三)数字商品资产单独确认的设想――设立“数字资产”

从上述分析可见,数字商品资产与存货和无形资产相比,既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将传统会计确认模式运用于数字资产就会存在不恰当之处。基于数字资产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可考虑单独设立“数字资产”科目进行核算。

对数字资产的确认条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规定。

1.符合数字资产的定义。数字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的,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或处在生产过程中的非货币性资产。

2.与该资产相关的预计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数字资产的计量

会计计量在整个会计运行系统中处于核心环节。如何对数字资产正确计量无疑是研究数字资产的关键所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规定: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及公允价值。同时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数字资产是企业投入的大量人财物力所形成的独有资源,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在目前我国会计环境下,数字资产宜采用历史成本法对其进行计量。对于自行开发的数字资产的计量,应将企业内部开发阶段发生的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支出的总额作为数字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

为了保持数字资产的先进性与竞争力,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市场调研,采用新技术进行数字资产的升级或更新换代,数字资产将具有更高的价值。对形成数字资产新价值的追加开支部分,仍需要计入数字资产的账面价值,也就是说对数字资产的计量应当具有连续性。这是由于数字资产的独特性决定其计量的特殊性,也符合历史成本计量的要求。

三、数字资产的核算

数字资产的核算主要包括确定数字资产的取得、计提跌价准备、摊销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具体核算上,需要在“数字资产”科目下设立“数字资产减值准备”和“数字资产摊销”两个二级明细科目。

对于自行开发的数字资产,应将企业内部开发阶段发生的至达到预定用途前的支出总额,包括评审费、注册费等作为数字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借“数字资产”,贷“银行存款”等科目。对于数字资产升级换代所追加的开支,采取同样的方法,增加数字资产的账面价值。

如果开发数字资产的技术被更先进的技术所取代,数字资产的价值就会大幅降低。在此情况下,可借鉴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核算方法,对其计提减值准备。在期末,将数字资产的账面余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进行比较,当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低于账面余额时,按其差额,借“营业外支出――计提数字资产减值准备”,贷“数字资产――数字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当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高于账面余额时,无须调整。这样,一方面可准确反映数字资产的真实价值;另一方面体现谨慎性的要求,避免企业随意调整利润。

企业为了保持旺盛的市场需求,将通过不断创新来更新数字资产的版本和功能,这就加速了现有数字资产价值的贬值,即数字资产具有独特的无形磨损的特性。为反映数字资产的真实价值,对其价值需要在可预见的期限内摊销。摊销的方法可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趋同,采用加速摊销的方法。期末摊销时,借:“管理费用”,贷:“数字资产――数字资产摊销”科目。

当企业销售商品取得收入时,一般来说需要同时结转生产成本。对于数字资产来说,由于其趋于零的边际成本的特性,在数字资产形成后每一件商品的生产成本仅包括复制到光盘等介质的成本,该项生产成本极低。如果根据配比原则,在销售数字资产的同时结转其趋于零的生产成本,则显得毫无意义。根据重要性的原则,对其生产成本无需结转。

四、数字资产的披露

在会计报告中需要从两个方面披露数字资产的相关信息,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一是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下增设“数字资产”项目,以披露数字资产的真实价值。二是在会计报告附注中披露数字资产的相关信息,主要表现为数字资产面临的风险。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很快,任何企业都不能一直保持其技术上的绝对优势,时刻都会有新技术的产生或技术的突破,一旦该种数字产品的优势丧失,企业的价值就会降低。因此,对数字资产的风险因素应予以恰当的披露。

会计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在当今信息社会,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数字商品正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经济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时候就要求重视并正确核算数字资产,推动会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方美琪,付虹蛟.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M].2006.

篇2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创新;时代性;风险性

所谓建筑设计创新是指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所进行的具有一定价值成果的首创性建筑设计活动。公共建筑则是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包括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体育建筑、通信建筑、交通建筑等)。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已经成为建筑领域重要的研究范围。研究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具有的意义。首先,我国在2011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高速增长的国民经济、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相对应,我国的城市化也在积极推进,大量的公共建筑拔地而起。公共建筑投资巨大,社会影响力也大,或是标志性建筑,或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对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研究势在必行。

1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特征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所具有的特征也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它应该具备时代性、首创性、风险性、地域性和标志性。

1.1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首先要具备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由于时代的不同,对公共建筑的功能要求也不同,因此公共建筑首先应该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目前处于数字建造时期。第三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网络科技、电脑辅助制造、虚拟实境和互动科技等数字化的生产方式是影响建筑创新的关键技术。不仅如此,多项整合为混杂式设计和参数化设计对建筑的创新亦影响深远。数字建造时期的时代特征对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主要影响体现在:设计构思虚拟化、建筑形态数字化、建筑使用智能化。

1.2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首创性与风险性特征

公共建筑的首创性包括两种形式:设计一种全新的公共建筑或者对已经的设计进行改良。创新往往与风险并存。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风险性包括技术性风险、经济性风险和文化性风险。所谓技术性风险是指其他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建筑设计的成果需要相当的时间,新技术的应用必然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所谓经济风险,是指公共建筑具有投资高、周期长、设计难等特点,需要同时协调好建筑设计和资本周转之间的矛盾,计划和实施之间会受到意外事件的影响,从而使得经济上具有不确定性。所谓文化风险性,是指公共建筑能否与大众的审美、文化相和谐,能否与当地的文化历史融合共赢。

1.3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标志性和地域性特征

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标志性是指每一次公共建筑的创新过程代表着时代的潮流,其成果标志着公共建筑的发展里程。地域性是指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产生和发展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而是要受到时代背景、政治环境、地域文化、经济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民族都会有不用的创新方法和创新成果。以上因素都使得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地域性特征。

当然公共建设设计创新除此之外还应具有价值性、相对性、时效性和系统性等特征。

2 公共建筑的创新设计内容

2.1 公共建筑设计的功能创新

功能的合理性是建筑最基本的内容。建筑功能创新是指人们在设计和使用建筑的过程中,为了使建筑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应用新途径和新方法的活动及其结果。建筑设计的功能创新可以分为内部空间功能和外部环境功能。

(1)公共建筑的内部空间功能。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创新具体表现为:引导精神的意境空间,即建筑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和审美效果。吸引人流的行为空间,即从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手,通过研究使用者对空间的使用方式进行建筑空间的设计。现代公共建筑应功能的适应性和复合性,公共建筑的功能从原有的封闭状态转变为一种多层次的动态开放系统。

(2)公共建筑设计的外部环境功能。建筑都必然要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和建筑互相影响。公共建筑对环境功能创新主要包括经济功能、城市环境功能和文化环境功能。所谓公共建筑设计的经济功能,主要是指建筑设计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所谓公共建筑设计的综合创新功能,是指公共建筑不仅需要满足内部的功能需求,更要承担起城市功能的义务。所谓展示形象的地标功能,是指公共建筑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整体精神面貌、展现城市形象、历史和地域文化的载体。

2.2 公共建筑设计的形态创新

建筑形态包括建筑的形式和情态,建筑形态的设计创新包括界面形态创新、形体形态创新和空间形态创新。

(1)建筑界面是限定建筑空间的边界要素,是内外空间临界处的构件组合。建筑的外界面的形态往往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的第一感受,关系到建筑的整体形态,公共建筑的外界面形态目前主要有图像化的界面形态、多层化的界面形态、结构化的界面形态、轻盈化的界面形态、表现质感界面形态等几种形式,每种形式有各有其优点。建筑要根据其功能的定位不同,通过对人们触觉或视觉的感受,来表现自己的独特艺术特征。

(2)形体形态创新。建筑形体指建筑的整体形状构成,是展现建筑艺术美感、实现创新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筑的形体形态主要包括大众化的形体形态(娱乐形体、融合形体、几何形体)和符号化的形体形态(类型符号、地域符号和历史符号)和数字化的形体形态(数字化为工具的形体、数字化为主体的形体)。各种形体形态亦有其优缺点。

(3)空间形态创新。主要是指多元化的空间要素和灵活化的空间形态。所谓多元化的空间要素,即公共建筑的外部形态向多元、人性的方向发展,公共建筑空间的概念被大大的扩展,一系列复杂的、关联的、多元的和模糊的空间形态开始产生。相应的,新的空间设计手法也应运而生,粘贴、扭曲、波动等设计手法不断的被应用到空间设计中。所谓灵活化的空间形态,是指公共建筑的空间形态创新呈现出轻盈化合灵活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的建筑技术,已经可以使公共建筑的空间不在受到结构的束缚,而是全力表达空间所要表现的精神形式和空间形态。

2.3 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

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包括建筑结构的更新、生态技术要求和新老材料的开发,促使建筑师不断的进行建筑技术设计的创新。这些新结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在根本上解决的公共建筑设计中所面临的功能和形式问题。

公共建筑设计技术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结构技术创新、生态技术创新和材料技术创新。所谓在结构技术创新,主要包括挑战重力的创新(主要表现在高层公共建筑中)、营造动感的结构创新(主要表现在体育站房等与运动有关的公共建筑上)和塑造细部的结构创新。所谓在生态技术创新,主要是指公共建筑在节能减排并满足人体舒适方面创新的方法,如生态化的建筑中庭、多样化的遮阳采光和自然节能的通风设计。所谓材料技术创新,主要是指公共建筑设计在使用新型材料创新所应用的方法和面对传统材料时,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建筑材料的作用。

综上所述,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并不是凭空的想象出来的,而是基于时代的大背景前提下,综合考虑地理、历史、人文都多方面的因为,并融入了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参考文献

[1]潘海洲.建筑设计创新的多维度思考[J].华中建筑.2010(07)

[2]邢凯.邹广天.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双层结构[J].华中建筑.2008(12)

篇3

【关键词】产业融合 技术逻辑 内容产业

一、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演变

黄升民教授认为,所谓大众传播媒介产业化。指的是“意识形态的媒介”向“产业经营的媒介”过渡的过程;产业化的动因是生存环境中的控制力量对媒介的传统形态“控制”的弱化和存在于媒介内部“利益属性”的显现;产业化的进程又由媒介的“利益属性”和“控制对象”属性所衍生的媒介整体的“利益――控制”产业平衡模式决定;产业化的共同特征一是利益指向,二是淡化行政级别和事业性质,追求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地位。这实际上指出了我国媒介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和发展路径。我国媒介产业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我国传媒起初承担着政治意识形态和舆论的控制工具,是“”,为此简化为事业单位建制的新闻媒介。因此我国传媒具有较强的政治依附性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担当舆论宣传工具的政治功能,其自身的产业属性一直被压制。直到1978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八家中央级报刊要求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申请,其本意主要是解决财政支持不足的问题,但却催生了我国传媒产业的萌芽,我国传媒走出了产业化的第一步。第二次传媒产业的变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采编与经营的剥离”为主要思路和模式的改革使传媒在双重属性的特征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传媒的市场经营能力的不断增强,产业逐利本性不断凸显,最终实现了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在完成初级产业化(单一主体的市场经营)以后,传媒的产业经营活动有了更大的突破,同时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扩张的难题。随着市场意识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市场盈利水平的扩大,旧有的传媒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传媒自身也具有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的要求与动力。传媒产业开始在政治逻辑和资本逻辑的共同作用下开始了集团化进程。这主要源于2003年中央开始的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并且开始允许多家传媒集团的组建及运作进行实验。到2004年12月底国家广电总局明确表示,今后不再批准组建事业性质的广电集团。这表明我国传媒集团的市场结构已经稳定,传媒产业以行政主导下的集团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二轮扩张已然完成。与此同时资本运作日渐浮现,开始成为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我国传媒制度的演变可以看出,政府逐渐从全面控制媒介活动(严格限制其经营活动)发展到逐步、局部地放松对媒介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从将经营活动允许纳入传媒新闻事业到将传媒经营性资产与新闻事业的剥离。反映出了我国传媒的管理体制正在不断地调整以适应传媒产业发展的环境,也反映出了我国传媒产业发展与西方传媒产业发展路径的不同。总之。我国传媒产业发展具有政治逻辑下的制度安排与传媒自身在现有规制框架下的边缘突破以获取经济利益并存的特征。这映射出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的二元性:政治依附性与资本逐利性。

二、数字传播:传媒产业发展的技术逻辑的凸显

“我国的数字电视进程和电视业体制改革的同时推进仿佛是一种巧合,其实,这种巧合从媒介发展的历程来看带有内在的必然性:媒介的技术进步必然带来媒介的体制变革,而体制的不断变革又给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体制与媒介技术的持续互动构成了整个媒介发展的历史。”媒介技术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重新塑造整个媒介产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态势,媒介传播技术的数字化预示着传媒产业将迎来更加剧烈的变动与调整。

媒介传播技术的数字化将使媒介产业内部不同种类传播形态的差异性走向同一。这就为传媒产业内部的融合创造了基础条件。因此可以说数字传播是传媒产业融合的强大技术推动力。如美国1996年的电信法案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强大而必要的催化剂。该法案刚通过的几天,七大贝尔运营公司之一SBC宣布它将兼并太平洋电信公司,拉开了电话行业的并购,此后广播兼并,电视与有线兼并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从相关资料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媒介产业首先是进行内部融合,在完成内部产业融合之后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政策规制的放松将开始走向产业外融合。目前我国传媒产业内部进行的融合居多,进行外部产业融合的较少。但数字传播所导致的传播技术统一化与可转换性将使传媒与传媒外的产业(主要是信息产业)如电信业的产业具备了技术融合的条件。同时都是作为传播信息的产业,两者具有高度重合的市场消费者。“当不同产业之间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和市场基础,导致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的现象出现,各个产业之间的传统边界将趋于模糊甚至消失,在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的技术上产生了产业融合现象。”因此在将来传媒业与信息业的产业融合将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

胡正荣认为,“整个电视产业的发展历程――从无线电视到有线电视再到现在的数字电视。实际上是一个价值转移的过程,即价值逐渐向供应链上游转移,这种转移实质上是瓶颈的转移。”其实这反映了传媒产业竞争优势的转移。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变革将传播的渠道丰富化,媒介传播技术的数字化使海量的信息存储与传递成为可能,媒体与媒体之间的技术转换成为可能。提供传播信息的渠道供应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数量巨大的传播途径将引发传媒产业渠道这种传统竞争优势的降低。同时传播内容的生产制作与供应不能满足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渠道节目需求和消费者对节目内容的满足期待。“渠道为王”的时代即将过去。“内容为王”的时代正在到来。传播内容(节目)的生产制作将成为制约传媒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在数字传播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内容产品的生产制作与交易将随之大规模发展,内容生产的企业数量也将随之大规模增加,内容产品的提供商将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集群。所以数字传播背景下的传播产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内容产业的形成发展与壮大。因为内容产业才是传媒产业发展未来的制高点。不可忽视的是媒介的技术逻辑正在传媒产业内形成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

篇4

创意产业的一般含义和特征

国外学者关于创意产业的看法:

创意产业:艺术的商业之道。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E・凯夫斯运用产业经济学和现代合同理论着重考察了艺术的商业化过程。他认为,与物质制造业不同,创意产业所提的商品和服务具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或是单纯的娱乐价值。创意产业包括书籍和杂志印刷业、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有声唱片、电影和电视节目,以及时装、玩具和游戏等。

点石成金的创意经济。英国的约翰・霍金斯从“创意经济”的角度提出,创意是个人的创新,包括“无中生有”或“赋予既有事物某种特色”。创意有两种,一是个人的新创意,二是在此基础上制造创意产品。而任何创意都拥有“个人性”、“独创性”、“意义”三个基本条件。霍金斯认为,创意未必就是经济行为,而一旦创意具有了经济意义或产生了可供交换的产品,创意就可能是经济行为。因此,创意经济是由创意产品(经济产品和服务)之间进行的交易。

国内学者关于创意产业的看法:

创意产业或创意经济:概念、特征和意义,我国学者厉无畏等人对“创意产业”作出了较全面的界说。他们认为,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和内容产业同属于知识产业。郭辉勤提出,创意经济学是研究以创意为主的文化产业的应用科学。它是以创意为主线去审视文化产业,其具体研究对象是创意经济型产业和创意经济型企业。

新“创意经济”论:周子琰、姜奇平等人在《创意经济新论――中国蓝海风暴》中指出,理查德・E・凯夫斯的创意产业经济学认识到了内容生产、精神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殊产业规律,却忽视了技术革命特性也决定着创意的独特生产方式。当下,中国乃至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以凯夫斯的学术观点为蓝本,掀起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浪潮,但“凯夫斯理论的致命伤,是没有把信息革命内生到创意经济中,所以说它是‘旧’创意经济,或现代版创意经济;而我们今天提出的新创意经济是要把网络革命内生于生产方式,来搞创意经济,所以是后现代版的创意经济”。①他们从工具的使用、创意的产生、需求的变化、利润的创造、创意人才的涌现等方面,生动地论述了以网络革命为基础的新创意经济与“旧”创意经济的区别。

从上述情况可见,虽然人们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和探索为时尚短,然而,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已经对此作了大量的探讨。他们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论述,为我们从一般意义上把握其含义和特征,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但是,目前的研究存在一些局限。主要体现在:

国内外对“创意产业”的大多数研究,尽管也部分论及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是从一般文化产业的意义进行考察的,他们对“创意产业”的划分也几乎囊括了所有文化产业的领域,没有突显以数字化、网络化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和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应当突出“数字创意产业”的研究和探索。

新“创意经济”论或“后现代版创意产业”论虽然极大地突出了信息革命或网络革命的创意经济的重大影响,论证了新“创意经济”不同于传统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性、运行机制和规律,但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基于新媒体的“创意经济”的发展仍然要以一定的文化资源为基础,与传统的文化产业、部门具有多产业渗透、融合的重要特征,且数字创意经济本身即包含了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结构的活动。

所以,我们认为,研究“创意经济”或“创意产业”,既要突出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创意经济或产业的重大影响,将数字创意产业置于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先导位置,把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作为考察一定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指标;同时,又不宜把数字创意产业与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割裂开来,而应当重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质和渗透、融合关系。

数字创意产业的内在规定和特征

数字创意产业的内在规定。笔者认为,数字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或创意产业最为典型的产业形态。而所谓“数字创意产业”是指建立在文化资源基础之上,运用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大众传播技术,主要以人(个体和团队)的精神创造力、技艺才能为动力的企业及其以数字化、网络化生产方式进行的文化价值的创造、传播和交易等活动,也包括运用文化创意和新技术提高传统文化产业附加值的活动。在外延上,构成数字创意产业的核心产业部门包括通信增值文化服务业、互联网文化服务业、文化和娱乐软件业、现代影视业、数字(网络)游戏业、动漫业、数字(网络)出版业等,同时还应当包括这些核心产业部门与其他文化产业的融合和延伸的产业化形式。如数字动画与传统出版业的结合、现代影视与其他文化部门的融合等。

“数字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与西方一些国家和组织提出的“内容产业”的概念有某些相通之处。但是,“数字创意产业”的概念与“内容产业”的概念的区别在于:其一,“内容产业”的概念主要关注的是数字类产品的文化内容,而我们使用“数字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既认同“内容”和“创意”对于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根源性意义,又区别于传统文化产业,强调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对于文化资源、文化创意的产业化具有的革命性作用;其二,与“内容产业”的概念把新、旧媒体截然分开不同,我们使用“数字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同时还强调数字创意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的关联性、渗透性和融合性。

数字创意产业的基本构架和基本特征。根据上述数字创意产业的界说以及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现实实际,可以把数字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基本构架描述为:

从这一构架可见,数字创意产业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相互连接的方面:

数字创意产业是主要从事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文化、艺术、娱乐等信息的生产、传播、交换)的产业。与传统的物质制造业乃至传统的文化产业相比较,数字创意产业对物质资源的依赖最少,且具有可迅速和广泛传播的特征。数字创意产业的精神生产特征,决定了其产业链中决定性的环节在于人的创意或创新;数字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可迅速、广泛传播的特征,又是影响当代经济生活中人们的创意能够转化为产业的重要因素。

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数字创意产业价值创造活动的基础。数字创意产业的价值创造活动要以一定的传统文化为背景或依托;传统优秀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艺术创造活动为数字创意产品和服务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从根本上看,数字创意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在于丰富和创造人们新的生活样式。

个人或团队的精神创造力、技艺才能是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源或动力。数字创意产业体现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高度统一。它不仅依托于特定的文化资源,而且必须以新技术革命为契机,以创新为立足点,实现对传统文化产业的超越;它不仅需要以个人或团队的精神文化创新为动力,而且需要以个人或团队的技术创新为动力。因此,缺少具有创意的人才或者缺乏掌握新技术的人才,发展数字创意产业都会成为空中楼阁。

数字创意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数字创意产业进行的文化价值创造和增值活动,是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大众传播技术为基本的技术平台的。而数字技术已成为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电视、电影技术等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共同基础,同时,数字创意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强烈的网络传播特性和网络扩散的外部效应。因此,是否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是数字创意产业区别于传统文化产业的标志性特征。

数字创意产业具有多产业融合的特征。数字创意产业是以多产业融合的企业集群为载体而实现价值创造、传播、交换和价值增值过程。这不仅因为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采用,使原先独立设计运营的传统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正通过各种方式趋于融合,由此使三类不同的业务、市场和产业也日趋相互渗透、融合,而且,由于文化本身是具有广泛的社会生活总体性的概念,数字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通过向传统文化产业渗透、扩展,形成两者的融合、共生,共同构成或延长了数字创意产业的产业链。

界定数字创意产业的根据和意义

我们认为,之所以需要提出数字创意产业的概念,主要的根据和意义在于:

数字创意产业的概念,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产业”的兴起,与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信息化、网络化之间的依存关系。美国《在线》杂志执行编辑凯文・凯利曾经指出?押“通讯是社会的基础,是文化的基础,是人文和个人认知的基础,是一切经济系统的基础。这就是网络如此了得的原因。通讯与文化及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通讯技术改革远远超越了仅仅是一个产业部门的范畴。”通讯“在文化、技术和观念上震撼着我们生活的根基。”②凯利的这段论述,深入地揭示了当代信息网络技术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全面应用,改变和造就了人们新的文化生活方式,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的诸环节和诸方面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没有由传统工业社会向现代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的转型,没有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现代大众传播技术的推动,要实现文化创意的大规模产业化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数字创意产业是信息时代的先导产业,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可以提升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虽然我们仍然认为我们是生活在工业社会里,但是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③传统的工业化模式是以大规模工业发展为核心,单纯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社会发展目标,以无限制的能源、原材料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它带来了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粮食短缺等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宣告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的总危机。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新的产业群的崛起,使经济增长模式向知识密集型转化,其特点是以更少的物质资源消耗和更多的知识或智力的投入,获得高效的、更少负面影响的健康、持续的经济增长。从当代产业发展的情况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是对传统工业经济的一种超越,而数字创意产业则是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又一次超越。因此,以对数字创意产业的界定和认识为基础,通过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重点推动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提高其水平和规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

对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估,是考察一定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的重要依据。信息化、网络化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比特”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数字化过程重新定义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就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当一个个产业揽镜自问‘我在数字化世界中有什么前途’时,其实,它们的前途百分之百要看它们的产品或服务能不能转化为数字形式。”④数字创意产业引领着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前锋,预示着一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通过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有利于更为准确地揭示该国家或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方式,判断其文化创意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注释:

①周子琰、姜奇平:《创意经济新论――中国蓝海风暴》,新星出版社,2006年。

②〔美〕凯文・凯利:《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萧华敬、任平译,广州出版社,2000年。

③〔美〕约翰・奈斯比特著:《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④〔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

篇5

关键词:数字化新媒体广告传播

1.现代广告传播的含义

广告是一种具有倾向性的大众传播活动,广告是广告主以付费方式,通过特定媒体的艺术表现形式来传达商品信息,以达到促销目的整合企业营销的一种大众传播活动[1]。广告是一种商业性的说服活动,广告的目的是传播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几乎是当今生活在都市的人接触最多的信息,也成为我们社会信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生产和消费也不再单纯是消费必须的生活用品,也就是说消费者的需求并非固定或有一个限度,而是可以通过努力去发掘、去扩大、去创造。在这种情形下,广告传播的的作用有两点:一、当消费者对某类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已形成时,广告就是告知消费者企业的新产品、新服务或新改进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进而促使其消费。二、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需求,往往是一种潜在的需求,也就是连消费者自己都不知道是否存在的需求,广告就需要搜集消费者的各种期望、欲望、向往并将其提升到产品需求范畴上,创造新需求,从而引导消费。

2.数字化以及新媒体时期对广告传播的影响

2.1数字化以及新媒体特征

信息技术的进步始终是一种改变世界的最具有革命性的力量。数字化就是一场技术的革命,给媒体附加上的新鲜血液。数字化传媒是新媒体的显著特征。这个特征改变了以往大众传播的特点,更加适应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和受众市场的细分化;改变了以往受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必须同步性的特点,而实现了异步性,即受众在任意选定的时间进行收听收看,如有兴趣有必要可以反复收听收看;改变了以往媒体信息受控严格的局面,使信息的传播流通更为自由,尤其是互联网通过其各种强大的功能,形成了海量信息源;改变了以往众多媒体地域性传播的特点,使传播的范围扩大至全球,它是推动全球化的强有力因素,它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态信息的沟通交流。

2.2数字化在广告传播中的运用

数字化成就了更多具有创新思维的品牌,也促成了一批新锐行业品牌的崛起,如腾讯、百度等,这为广告公司提供了新的客户资源,开辟了更多的利润空间,同时也为广告传播提供了更为广泛的传播模式。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得丰富了广告理论与表现方法,也使得广告公司的运作从线型思维向网状思维转变,广告公司未来的模式将会是整合化、多元化的,定位和分工的不同为广告公司能更好的服务客户,从而广告传播也更加精准化。

数字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互动性,互动性可以使媒体从传统的强制性和广播广告转变为更多表现方式的活动,增加了广告的趣味性,比如说以做游戏或讲故事的方式,使目标人群在不知不觉中快乐的接受产品信息。这样的效果比起单纯的告知增强了人们的参与性。

3.数字化新媒体的传播形态

对于数字化新媒体的传播形态,归纳起来有两点:

3.1交叉的全员型传播

新媒体是多种传播形式复合的媒体。在新的媒体环境中,网络和数字技术所能提供的可能性是在主要的传播载体中,比如网络、数字电视、手机等,所有媒体既能进行文字传播同时又能进行视频和声音的传播,并且可以文字、视频、声音保存下来。在传统的媒体传播环境中,传播的主导权还是控制在文化和传媒精英的手中,大众传播还是传播者和受众者之间的一种博弈,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归根到底还是对大众的一种传播,而从传播者的角度新媒体所带来的变化就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

3.2无边界及固时型传播

从传播范围来看,新媒体的特点是无边界的传播。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除非认为管理上的限制在新媒体的平台上,所有的每个内容理论上都是面对全球所有的网络使用者。从时间上看,信息组织方式超越了原有大众传播的时间性媒体和空间性媒体的对立。而使得所有的信息被固化。新传播媒体从理论上消除了大众传播中信息组织方式的时间性,所有信息都被固化在网络信息的平台上。受众如果想了解某以信息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在新媒体中检索、阅读和观看。

数字化给广告传播带了全新的视角,受众由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角色转为主动但与,并与之互动的关系,这不仅为广告的有效传播提供的更为广泛的平台,也为受众主动查阅所需信息的方便渠道。总之,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数字化给人们带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使广告能够更好的传播,使信息得以尽快传达给受众,除了数字化这个传播平台,更需要广告本身对受众的吸引。

【参考文献】

1.《广告学教程》蔡嘉清北京大学出版社

2.《信息时代广告传播的基本原理》企业活力-营销管理2008年第2期

篇6

第一,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提出了所谓的“高科技+高情感”,也就是“从物质到情感;从成本到价值;从生产指数到幸福指数”。网络和新经济将把人类从单纯的物质生产指标,还原到工业化之前的个性情感的满足指标上去,追求人类的幸福感成为更为重要的网络化生存法则。

第二,由于各种形态的虚拟货币或虚拟准货币已经开始出现,在线支付系统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因此早在互联网的婴儿期,人们所关注的“三大流”,即信息流、物流(不少产品将没有物流)、资金流,开始在真正意义上深度融合。

第三,从“产品供应链”转向“数字价值链”;然后再从“数字价值链”进化到“数字价值网络”,这成为网络经济的“造物运动”(Douglas F. Aldrich,科尔尼咨询,1999)。这一点也佐证了奈斯比特的思考,产品生态将逐渐淡出,价值生态将快速登场。

第四,从产商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为中心,周围的商业生态系统是:产品制造商(数字产品或传统产品)、信息中间人(互联网时代新出现的)、信用服务商(可能以生态系统中的其他角色出现)、服务整合商、(可能的)分销商或分销渠道、网络化社区(社会)、金融服务商、其他消费者或企业。

第五,从工业化时代的大规模标准化,转向到网络经济时代的大规模定制――也就是数字化的“长尾”。“长尾”是一条统计的曲线,这是一种对80/20帕累托理论的颠覆。后者说80%的收益来自20%的产品贡献。大规模定制如何成为可能?①超低价的生产使尾部市场(利基市场)有利可图;②大幅度下降的(消费者)获取成本和(生产者)营销成本使尾部市场供应丰富;③为个性化的选择提供服务,需求分散化;④消费者(用户)自行加工产生需求信息,使尾部变长;⑤汇总的尾部市场的需求(从而是利润)不小于热门市场;⑥长尾现象的形成改变了用户需求方式。

第六,信息需要流动,而不是“分发”;不再以“书本”的形式,而是以“比特流”的形式,从一个大脑“流动”到另一个大脑;知识版权从“拥有”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以表演为主、以体验为主、以关联为主。

篇7

用线性的思维方式以及把整体仅仅看作其部分之和的观点,显然已经过时。所以,在研究媒介形态变化时,应引入复杂系统的概念,克服那种建立在元素主义基础上的、线性的、机械的因果观念。复杂性的根源多种多样,任何单一因素(如非线性)都不能产生真正的复杂性,多种根源交织在一起才能形成真正的复杂性。信息传播是一种社会活动,它的运行是人直接参与的,存在着人的意识、人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它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

媒介是一个复杂系统

媒介是传播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存在于传播系统,乃至更大的系统之中。它除了具有一般系统所具有的特征外,还体现为结构复杂、关系复杂、行为复杂和经营环境复杂等特征,是一个有人参与、开放的、具有自组织能力,由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复合而成的系统。媒介的复杂特征研究需要引入复杂科学,用复杂科学及复杂系统理论来分析和指导媒介系统。

1,媒介作为开放系统的复杂性

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是开放的系统,作为与其相伴而生的媒介系统也是开放的,它会受到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媒介从这些环境中获取信息、吸收能量,并经过系统内部处理后再向环境系统输出新的信息、释放能量,以维持其有序结构。在由各种层次所构成的媒介系统中存在着不同内容的媒介可选集,这个媒介集合也是开放的,可以随时补充进来新的对象,淘汰失去存在价值的对象。此外,在媒介的供给与需求中存在着来自外部环境力量的冲击与挑战,这种力量是媒介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而产生的。开放性与环境的复杂性是复杂性的重要根源,媒介与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复杂性是媒介系统复杂性的重要表现。

2,媒介演变的复杂性

除了来自外部环境的力量,在媒介系统内部也存在着不断变迁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可感知到的需要。由于技术创新,当使用新媒介的人越多并从中受益的人越多的时候,就会导致需要的可感知性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远离了以前的平衡态势,从而不断产生出创新和变迁的力量,整个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的不断变动之中,从而形成或改变其是否有必要采用新媒介的态度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这种条件下,媒介系统通过自组织形成耗散结构,自组织地产生出复杂性。在媒介系统内、外部力量的作用下,使得该系统成为一个动态变化的动力学系统,能够产生出分岔、突变、混沌等奇异性及多样性、创新性等系统行为。而动力学系统也是产生复杂性最重要的物理学根源。

3,媒介系统非线性作用的复杂性

非线性意味着无穷的多样性、差异性、可变性、非均匀性、奇异性和创新性。传播学经典的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不断受到质疑并被多次修正,就是因为这种模式的线性结构没有反映出传播的反馈和信息的循环,没有反映出媒介的变化。在媒介的形态变化过程中,一方面存在着自我强化和自我稳定的作用机制,存在着所谓的“路径依赖特征”;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不断适应环境的行为过程和功能机制,还存在着媒介形态变化的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同时,在媒介系统中存在着各种随机的涨落。这些作用机制和作用过程都不是线性的,不满足叠加原理,而是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作用过程。非线性、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以及涨落、突变都是产出生复杂性的必要因素。

4,媒介系统组元特征的复杂性

同一般的自然系统相比,媒介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人的参与性。媒介是一个开放的人造系统,是为了向公众传播相关的信息,以达到信息交流、信息共享的目的。媒介中人的能动作用对系统的构成、运行有着重大的影响。人的意志、思想、智慧、意愿、偏好、心理、价值观等都会影响到媒介的变化和选择,人的理性及非理性都是极其复杂的、非线性的,尤其是非理性是复杂性产生的重要源泉。因此,人的参与是媒介系统复杂性的最根本来源,它也使得媒介的形态变化具有了确定性与随机性的双重特征。

5,媒介系统建模的复杂性

由于媒介系统内部各层次、各组元之间关系及行为的复杂性,以及系统受环境影响的复杂性,通过数学模型来对媒介系统进行定量的研究也存在着复杂性,难以对媒介系统中的各因素及各种关系用准确的计量方法加以描述和度量。

媒介形态变化是一个动态的研究对象

媒介是不断变化的,导致媒介形态变化的动力主要是科技,其中最重要的几项关键性技术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储存技术以及信息传输技术。

1,信息处理技术在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媒介变革的主要动因

从真空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以及光计算机,从在线服务的诞生、Pc时代的财富和技术转移到万维网的演变,计算机不仅是媒体变革的发动机,而且其本身就是当代最普及和最重要的媒介。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技术涉及到信息的转换、存取、处理、压缩以及各种软件技术。

2,信息储存技术的惊人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半导体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

半导体技术主要是存储芯片和微处理器,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芯片的存储容量呈几何数级增长。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乐观地估计,到2010年,芯片工艺水平将达到0.05微米这一极限,集成的晶体管可达到500亿个。而纳米技术可以将芯片的线宽从微米级降到纳米级,芯片的存贮能力将大为提高。

3,信息传播技术革命主要是光纤和卫星通信

光纤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率。一条细如头发丝的光纤可以同时供5760路电话使用。卫星传播的特点是距离极远、范围极广。三颗同步卫星,就可以覆盖全球,且丝毫不受高山大海等复杂地形的影响。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CNN的战地记者就是通过小型卫星地面站,把电视新闻及时发回国内的。

4,ISDN――综合数字通信网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的模拟通信网络已无法应付信息传播的需要。于是,出现了ISDN――“综合数字化通讯”,即将现有的电信网络、邮政网络、传真网络等集于一网,以数字方式进行传播。不仅可以贮存、处理、传送各种文字信息,还可以传播广播电视等各种声像信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就推出了所谓“信息高速公路网络”的构想,就是通过某种正如未来学家乔治・吉尔德所称的电信电脑――一种将电脑、电信和电话等信息媒介混合起来的新装置,形成覆盖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高速化多媒体的信息传输、接收和处理系统,给每个人带来一个能提供交互信息、娱乐、购物和个人服务不断扩展的世界。

所有的传播技术都快速地融合成一种普通的计算机

可读的数字形式。越来越多的新闻以计算机可读数据形式被生成和发送。这意味着同样的基础技术可以被应用在一个综合的通讯系统――不论是以文本、音频还是视频的形式。因此,不再需要给每一种媒介单独的渠道。实际上,媒介变革的本质是几种强大的信息技术正在把各种媒介推向融合,又因为这种融合而裂变出很多新媒介。1979年,尼古拉斯・尼格洛庞帝在为麻省理工大学媒介实验室的安身之所作筹集基金的巡回演讲时指出:“所有的传播技术正在遭受联合变形之苦,只有把它们作为单个事物对待时,它们才能得到适当的理解。”尼格洛庞帝以及他在麻省理工大学(MIT)的有关人士被公认为是认识到这种媒介业和数字技术的汇聚将最终导致所谓的多媒体传播新形式的第一批人士。他们以三个相互交叠的圆圈,分别标明“广播和动画业”、“电脑业”和“印刷和出版业”来说明这个问题。(见图1)

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I.Poo1)认为“媒介融合”(convergence of media)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多功能的发展趋势。从根本上讲,融合是不同技术的结合,是两种或更多种技术融合后形成的某种新传播技术,由融合产生的新传播技术和新媒介的功能大干原先各部分的总和。

媒介融合的例子随处可见。由于计算机、电视和电讯的融合,从而裂变出一些新的媒介。所谓的“新媒介”,一般包括录像、多媒体、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光纤通信、综合数字通信网等。

图2勾勒出信息技术与各种媒介不断走向融合的过程:半导体和软件技术是起点,计算机、电讯、广播电视和图文印刷这几大系统之间出现了交叉、融合的趋势,它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数字化通讯、有线电视和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随着ISDN技术的发展,通讯和有线电视也逐渐走向一体化,各种分散的信息系统连成整体,“信息高速公路”一网打尽。今天,相互重叠的电脑、通讯和电子产品世界将合理地重新结合,产生一个关于器材装置、软件与信息传输服务的新的聚合但仍然保持横向联系的结构。

媒介形态变化具有历史性的冲击力。融合中的技术也带来了融合中的产业,当信息、媒介和通信技术融合在一起时,各项产业之间以及它们的产品之间的传统界限将会打破。电话、计算机、有线电视和媒介等公司正以惊人的速度兼并合作,力求在主宰媒介未来的竞赛中占据优势地位。像美国长途电话巨头AT&T买下了有线电视巨头电讯公司(TCL),全国广播公司(NBc)电视公司与迪斯尼公司都获得了各自的互联网搜索引擎。

各种媒介均有自己的特点,一种媒介要轻易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介是不可能的。我国学者吴信训指出:“新媒介不是要淘汰以往的媒介,而是要开拓新的需要。如果说,需求个别化、多样化是现化社会的特征之一的话,那么,新媒介正是为了能更加细分化地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而大大丰富人们的选择余地。”

媒介形态变化的未来透视

信息技术与常规传播媒介的融合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现象。传统媒介和计算机网络的融合不断产生出结合收音机、电视、电影和新闻界等元素的新形式,其结合的方法全然不顾传统的分类,甚至模糊了人际交流与大众传播的区别,不但在传播媒介结构,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融合带给人们新的生活方式,现在成千上万的人在网上工作、形成社会关系、建立新身份并发展新文化。人们通过自己使用媒介的经验以及对他人使用媒介的观察,了解到媒介行为将带来哪些结果。肯定的结果包括学习新的东西、消遣和增进社会交往。但人们也希望能尽量避免媒介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

一切形式的传播都是紧紧交织于人类传播系统的结构中,而不能在文化中彼此独立地存在。新技术像疾病一样传播,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开始缓慢但是逐渐加快传播速度。媒介选择的迅速膨胀和“虚拟宇宙”的广为流行,信息交流显然处于一个更高的水平,这就必定使得理解新媒介技术和现存媒介企业的未来变得更加关键,同时也更加复杂。

美国资深新闻工作者、著名新媒介技术专家罗杰・菲德勒认为媒介形态变化具有6个基本原则:

1,共同演进化与共同生存: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都在一个不断扩大的、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内共同相处和共同演进。每当一种新形式出现和发展起来,它就会长年累月和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每一种现存形式的发展。

2,形态变化:新媒介决不会自发地和孤立地出现――他们都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脱胎出来的。当比较新的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就会去适应并且继续进化而不是死亡。

3,增殖:新出现的传播媒介形式会增加原先各种形式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通过我们称之为语言的传播代码传承下去和普及开来。

4,生存: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以及媒介企业,为了在不断改变的环境中生存,都被迫去适应和进化。它们仅有的另一个选择,那就是死亡。

5,机遇和需要:新媒介并不是仅仅因为技术上的优势而被广泛地采用的。开发新媒介技术,总是需要有机会,还要有刺激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上的理由。

6,延时采用:新媒介技术要想变成商业成功,总是要花比预期更长的时间。从概念的证明发展到普遍采用往往至少需要人类一代人(2~30年)的时间。

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互动性,新的交互能力将给予使用者一种新的控制他们观看的频道及这些频道内容的方式,包括定制或指定他们想要的媒体外观。数字技术也使得将文本、音频、计算、图像及视频糅和进综合多媒体网络成为可能。在网络中,人们一方面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权力,另一方面又越来越受到他人的控制。互动的环境给予用户定制他们自己的个人空间的权力,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权力的实现也意味着用户成为了广告商的明确目标。互动性,尤其在个性化的服务形式中,意味着将更多的信息暴露给广告商,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明白用户的动机。

篇8

[关键词]信息内容产业 创意产业 文化

一、信息内容产业的概念

根据国外学者的观点,信息产业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以数字内容、网络内容为标志的信息内容产业,它负责提供信息内容,并把内容作为商品。二是以数字通信、网络通信为代表的信息通信产业,它负责传输信息内容,并把传输作为商品。经过重新定义的信息产业就是以IT(信息技术)产业为基础、以IS(信息服务)产业为保障的信息内容(IC)产业。由此可见,信息内容产业已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8年世界经合组织在专题报告《作为新增长产业的内容》中将其界定为:“由主导生产内容的信息和娱乐业所提供的新型服务产业。包括出版印刷、音乐、电影、广播和影视传播等行业。” 国内学者的界定是:信息内容产业是进行信息的生产和营销的产业,是通过信息的生产、交换、流通和销售来获取资本增值和利润效益的产业。”

澳大利亚将信息内容产业称为创意性内容产业,其所包含的所谓数字内容与应用需展现信息交流的特色,内容本身需全部或部分具有知识产权,或呈现为数字化的产品。 创意产业则直接针对知识创新带来的财富创造和经济增长,它多以分散的状态存在于各行各业中,强调的是人的创造力对经济的贡献,更具有动态的游离性和复合性。除了普遍存在于文化产业中,创意产业也渗透到了其他产业或行业。

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及文化产业的并不多,因为它们的创意产业已指代或包含了文化产业。例如,凯夫斯对创意产业给出的定义就是:“创意产业是提供我们宽范地与文化的、艺术的或仅仅是娱乐的价值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它们包含书刊出版、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录音制品、电影电视,甚至时尚、玩具和游戏。”在我国,信息内容产业又称为文化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

二、信息内容产业的文化特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又是创意经济的时代。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发展创意经济。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正因为此,才有了文学创作、艺术创作的概念。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提升生活品质,而创造性则是文化的真正精神,更加可以激发人们革新生产方式和经济理念,甚至革新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理念,从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更新发展,闯出一条经济与文化、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崭新道路;正因为此,才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题为《我们创造力的多样性》的世界文化发展报告。新的世纪,应当是创意世纪;从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到创意经济的乘势崛起直到创意社会的应运而生,正在为我们的世纪带来新的文化视野。当代中国应当是创意中国;从中国制作到中国创作,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正在为当代中国带来新的精神面貌。

1.文化产业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文化产业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集中表现在:推动知识经济和经济现代化,提升产业结构水平;推进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消耗;促进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扩大全球的经济不平等;影响世界经济的秩序和格局。

广义的文化既是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方式,又是改造世界的成果;既表现为有形的物质载体,又表现为精神和内在的心态。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有的是有形的,有具体的事物作为文化的载体,有的是无形的属于精神方面的,如科学、艺术、审美观、道德情操、价值观念等。物质与精神相互联系,精神的创造通过具体的事物得以表现。人是社会动物,是指人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塑造人的功效。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文化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但不同国家文化的先进性是不同的,它们的国际影响和世界市场不同,市场价值的大小也不同,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不仅产生财富和就业,而且传播价值观、思想和知识。强势文化和全球市场的结合,将会产生文化产业的世界强国。这些文化产业强国,不仅占领了全球文化市场的大片领域,获取高额利润,而且将自己的强势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影响世界未来的走向。在21世纪,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文化产业的世界强国将影响整个世界,影响人类的生活、知识和观念。

我国的文化产业是建构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内容产业中文化资源形态之上的,并努力去获得世界认同和接受。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 、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既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精神底蕴 ,也是民族发展的新型资源形态 。因此 ,文化产业资源形态,首先是满足本国本民族的精神消费需求 ,这里 ,就有着无限的市场和发展空间。现代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形态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内容产业。

2. 软实力是国家竞争力的保证

从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提升看,软竞争力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所在。我国的硬竞争力表现出很高的水平,如我国的经济实力一直保持在最强的国际竞争力队伍之中,最为突出的是增长速度世界最快。但是,在软竞争力方面,我国却呈现出弱势,如市场竞争效率、法制环境、金融效率、企业管理结构和能力、健康与环境基础、教育基础和能力等。这些方面直接影响我国整体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影响到竞争力排名。发展信息内容产业可以广泛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增强我国的 “ 软实力” 。发展中国信息内容产业的过程就是一个传播中华文化和价值观的过程,是一个增强中国 “ 软实力”的过程。

3. 信息内容产业能展示本国文化的认同性

信息内容产业 ,是一个高度依赖文化内容资源的产业 ,它的繁荣与发展是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占有和开发的 基础上。信息内容产业的发展 ,改变着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 ,将不可避免的加剧欧美强势文化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冲击 如果不采取发展本土信息 内容产业的政策 ,就不能维护本国文化认同性 ,这实际是一个问题 。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纷纷制定了信息内容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 略。因此,我们要借助本土优势,结合我国的文化艺术特点,联合文化界人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内容产业,即运用数字载体的 特点, 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更丰富的表现力。创新是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源动力,要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牢牢把握本土文化市场,逐步实现 “走出去”。信息内容产业以强力的发展支持了新经济的复苏 ,为 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应营造着良好的竞争环境。 同样 ,中国的文化资源不再为中国文化产业所独有 ,国际化的生产 方式使传统上对物质资源的争夺转变为对文化资源的争 夺。文化生态是人们生存的文化环境 、文化行为和文化成 果的总和 ,是一个比自然生态更为复杂的系统。信息内容产业重塑文化产业的资源形态重要标志是民族精神的新发展。信息内容产业是由强大的民族传统文化作后盾的。

4.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区别

其实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到现在没有很大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分清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本质区别。文化产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和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所有产品按大众需求统一生产,依照资本力量按市场规律自发成长。而创意产业是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和才干,通过知识产权自由生成及利用的产业,具有全球化、多样化及地方风格。创意是在对文化进行深层挖掘后的升华,对文化修改后形成的一种更加优质的文化,是一种符合时展的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具有高智能化、高附加值且具有强融合性特征,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

参考文献:

篇9

数字产品就是信息内容基于数字格式的交换物。数字产品既可通过载体以物理方式运送,也可通过因特网以电子方式运送。数字产品区别于传统商品和服务的是生产第一版往往需要数额很大的前期成本,然而,一旦第一版生产出来,生产副本的成本即变为非常低的一个恒定数额。以电子图书为例,生成一本电子图书所需要的写作、加工、处理等过程所花费的费用及机会成本都构成了此电子图书第一版的固定成本。然而,第一版生产出来后,制作和分发额外副本的成本就非常低,由于生产商生产和出售一个额外单位的产品所发生的成本等于该产品的边际成本,因此对于一个典型的数字产品来讲,边际成本通常都是非常低的且基本保持不变。

一、生产数字产品的电子商务企业应遵循的规律

1.在要素投入方面遵循边际成本递减规律。一般工业企业的成本曲线呈U字型,产量超过一个适度规模以后,随着产量的继续增加,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开始上升。而数字产品在理论上可允许无限多的人同时共享,可以零成本复制,平均固定成本随产品数量的增多呈下降趋势,平均可变成本与边际成本相同趋于零。因此,数字产品厂商的短期平均总成本也呈下降趋势,生产和销售一件数字产品的平均总成本随着卖出的产品数量的增多而下降。短期规模经济是数字产品区别于大多数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明显特征。

2.在要素产出方面遵循价值的不确定性和边际效应递增性。价值的不确定性在于企业生产数字产品的原始成本是固定的,但由于其边际成本趋向于零,销售数量的不确定性及对不同消费者效用大小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其价格的不确定性。边际效用递增性是指信息与财富在边际效用上恰好具有相反的性质,即一个人拥有的信息越多,每增加一条信息对这个人的效用就越大。

二、电子商务新的经济学特征

由电子商务而派生出的新经济特征与以往的经济形态大相径庭,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主要体现为如下经济学规律:摩尔定律、梅特卡夫法则、马太效应、边际报酬递增规律等。

1.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是网络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的变化规律,它揭示了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和持续变革的根源。按此定律,计算机硅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以减半数下降。摩尔定律反映了信息技术产品的性能价格比,揭示了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增长的动力源泉。该定律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依然发挥作用,并在今后会持续发挥作用。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改进与价格的快速下降导致了人类计算成本的显著下降。

2.梅特卡夫法则:根据梅特卡夫法则,网络价值等于网络结点数的平方,或网络价值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呈指数增加。信息网络的扩张效应受梅特卡夫法则支配,或者说梅特卡夫法则反映了信息网络扩张效应。互联网用户大约每半年翻一番,互联网的通信量大约每100天翻一番,这种爆炸性增长必然会带来网络效益的迅速增长。

3.马太效应:新经济是以信息流组织与支配商品(包括货物和服务)流、资金流、技术流、人力流的经济。在信息活动中,由于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优势或劣势一旦出现,就不断加剧而自行强化,出现滚动的积累效果,即所谓的马太效应。

4.边际报酬递增规律: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资源成了新经济中的主要资源,这种资源是可再生和重复使用的,具有无排他性,它的成本不随使用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中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出现了要素边际报酬递增规律。在社会经济的投入产出系统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要素投入的持续增加,其边际报酬(即边际产出效益)呈递增的趋势。三、电子商务新特征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在上述几大规律的作用下,电子商务使传统的商务运行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变了经济结构,影响了生产流通等各环节在经济运行中的比重。

1.在市场竞争方面。电子商务企业实时生产,零库存销售及差别规模经济的运营模式,打破了大型企业的垄断地位。虚拟企业的出现和贸易环境的改变也削弱了中小企业的进入壁垒,从而增强了市场的竞争机制。在梅特卡夫法则的作用下,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商品价格不断向成本降低,在达到价格底线后便不再下降。它在这一水平的停留最终导致价格失去导向作用,市场中更多依赖的是非价格竞争。

2.在资源配置方面。电子商务这种新的运行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市场效率,资源配置将趋向最优状态。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经济运行方式中各环节的比重。经济运行的中心环节呈现出逐渐从生产和流通向设计和消费转移的趋势。传统商务体制下形成的资源配置结构,必将在电子商务状态下发生重大转变,朝着信息化和科学化的方向转变。

篇10

【关键词】信息网络 CBD 离散 互补

随着卫星通信、光缆通信、数码和虚拟等先进技术的出现,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信息网络进一步推进,出现了“爆炸性”发展,并以更强的渗透性进人们的生活,影响着城市规划与建设,正如吴良镛院士所说的:“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面对全球知识经济的热潮,我们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对策。我们要对信息技术的作用与影响给以充分的关注,对“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等新的概念予以积极的注视”。

1信息网络促使城市CBD的离散

CBD是商务机构活动和聚集的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务机构的行为(包括选择活动和空间聚集)都以功能最大化为准则。,CBD正依靠信息网络,影响CBD的规划布局,促使CBD从集中走向有机分离。

城市CBD的发展主要依靠城市的基础设施的支撑,尤其是交通设施。这制约着CBD需依附在交通便捷的地区,使 CBD呈现出强集中的特征。集中固然对CBD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也存在不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大流量交通的干扰作用。集中的CBD带来大量的人流,尤其是上下班时段,这就必须有大量的城市交通线就近集结,这将加剧CBD的交通矛盾,造成交通堵塞,甚至形成短时的交通瘫痪。二是城市CBD集中不利于培养新的城市增长极,城市的发展难免过于单一,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三是过于集中,不利于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的追求,让中心区承受更大的环境资源的压力,容易造成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热岛效应”等问题。可见,CBD集中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不经济的现象,在信息网络的时代,信息网络成为了CBD的成本,影响着CBD的发展,由于信息网络可以摆脱一定时空的限制,使得CBD进行有机疏散成为了可能,同时有利于CBD各要素更好的分工与合作。

首先,信息网络“压缩”了交流的距离,部分CBD生产要素比必要集中就已经能高速运转,依然能够与其他CBD生产要素保持相互发展的关系。其次,信息网络使得CBD中小企业免于受地价等因素的影响而离散出去,从而获得新的发展竞争力,增强了CBD结构的多样与完整性,最终使得CBD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城市的承载能力得到缓解,创造出跟宜人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发展的多样性。最后,信息网络逐渐破坏了城市CBD原有的物质组成原则和基础,带来了离散的发展模式。在CBD里面,高新技术占据极为重要的分量,而信息网络正是高新技术的核心,随着CBD内部环境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运用信息网络的“无距离”性,形成两者之间的推拉力,最终促使CBD的离散。利用互联网络即使在最偏远的园区,也可以很容易地参与世界高科技产业的分工与产业协作。城市中高收入、高学历与信息产业相关的阶层大量向城市边缘的高科技园区聚集,许多环境优美、远离大城市的喧嚣与浮华的渡假胜地成为软件工厂厂址的首选。

2在信息网络下,各离散的CBD加强了多样互补性

CBD分离不是简单的分离,是构成相互互补的系统关系,由于信息网络的高效、快速、及时等,各CBD之间的合作交流更加密切,这就意味着之间的交流增多,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他们在创新过程中承担一定的、不尽相同的创新职能,合作进行一定的与创新活动有关的活动。在网络行为主体之间流动着与创新活动有关的所有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等等,行为主体通过积极的交流活动,把相互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等各类资源联系起来,使行为主体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互补性,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创新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也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产生“l+l>2”的协同效应。CBD创新网络中的企业之间、研究机构之间、中介服务机构之间能够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因此,各CBD不是简单重复,不是追求的之间CBD的微缩效应,而是CBD间的互补效应。因此,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并不强求部分CBD的综合性,因此功能内涵不像其他CBD那样复杂多样,即便是综合性的CBD,其综合的程度也有高低的不同。通过信息网络打造出部分CBD“小而专”的功能特色,围绕主导功能,配置辅助功能,寻求相对的综合性。构筑富有特色的服务业新高地。使得CBD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共同构架城市CBD系统的关键。以东京为例,迄今已经建设的7个副都心中,除池袋属于综合性的副都心外,其余6个均有明显的功能特色,如新宿的商务功能、涩谷的信息和时装业功能、大崎的高科技信息交流功能、上野、浅草的传统有未来文化的交融功能、锦系盯、龟户的产业与文化交融功能,临海的国际化、信息化未来型产业的集聚功能等。

3信息网络丰富了CBD的功能与城市用地安排

信息网络网络技术的出现,使人类技术传播和各地区之间的文化、经济、社会的交流成为日常生活。信息技术改变了现有生活方式,数字化生存逐步取代工业化生存,不仅需建立适应数字时代的、可持续的和生态化的高质量生活方式,同时还充实CBD功能。首先,信息网络本身可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融入到城市的CBD中,丰富CBD的城市功能。其次,信息网络需构建实体服务平台,必要时许构建信息处理中心,甚至在空间上需落实城市建设用地,影响了城市建设用地安排。

结语

数字技术、生态技术的迅猛发展业已波及到CBD领域,当前已展开了多元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它一方面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全球共识,另一方面也是CBD建设自身的拓延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顾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辐射到城市与建筑领域,都会引发一场空前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策略的革命,从而有力地推动CBD质的飞跃和发展,面临当代的数字技术革命和生态技术革命,我们有理由相信―CBD会走向可离散、相互补、高科技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楚义芳.CBD与城市发展[j].城市规划,1992(3)

2. 吴良墉教授谈CBD的规划建设.城市规划,1993(1)

3. 章兴泉. CBD走向集中还是分散[j].城市规划,1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