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4: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

篇1

论文摘要:视觉艺术是以图像或文字等形式,给观赏者以视觉的愉悦和体验。艺术设计特别是平面设计技术就是将视觉文化原理转化为为观赏者提供实物化艺术作品的技术。为了达到视觉审美要求,平面设计技术必须要尊重视觉文化的主要规律。从分析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的内涵及主要特点入手,就如何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实训中更好地应用平面设计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思考。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视觉艺术时代。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消费为主的社会形态,消费时代不仅意味着物的空前聚集,而且意味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消费文化的形成。在消费文化时代,图像、影像等视觉内容与形式正在成为当今社会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而这种文化方式的转变势必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文化认同认知过程。视觉艺术的消费性意味着社会必须大量生产承载视觉艺术的消费产品,为消费者提供视觉的愉悦和的体验,因此,艺术设汁成为了当前社会热门的实用技术和研究领域,艺术设计理论在社会范围内的应用领域也愈加宽广。

平面设计技术作为艺术设计诸多技术中实用性最强、审美功效最为突出的技术形式,不但被广泛地应用于报刊、书籍等印刷媒体之中,还得到了高校专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许多高校开设了平面设计专业,培养实用性和技术性专业人才。应当说,平面设计技术脱胎于视觉艺术理论,是视觉艺术是将视觉文化原理转化为为观赏者提供实物化艺术作品的技术,因此我们研究平面设计技术的应用问题,必须从视觉艺术理论的基本特点入手。

1 视觉艺术理论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1.1 视觉艺术的定义

视觉艺术的定义是一个有较强争议的话题,由于对视觉艺术的认知角度不同,国内外学术界对视觉艺术的基本定义并不相同,而且由于视觉艺术的自身特点,这些定义只能是描述性和概括性的,无法做出精确的廓清。总结起来,国外专家对是视觉艺术的定义多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角度加以研究,认为视觉艺术是“超现实的”、“精英化的”艺术形式,这种说法肯定了视觉艺术的理论性,但是未免脱离了视觉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

国内专家多从视觉艺术的应用性和社会属性的角度定义和研究,例如陈龙认为视觉艺术的定义应从“文化学层面定义”、“传播学层面定义”及“哲学层面定义”三个方面着手,这种说法较有代表性。笔者认为,国内学者对于视觉艺术的定义比较符合其本质属性和规律。

1.2 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

视觉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具有自身鲜明而独特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视觉艺术具有极强的真实性。视觉艺术中的图像信息实现了视觉的真实延伸,具有强大的真实感,特别是摄影摄像技术的诞生,完全超越了以往艺术形式对于人类感官的局限性。

(2)视觉艺术具有丰富的感染力。视觉艺术的感染力集中的体现于视觉技术对场景的还原和再现。例如电影技术可以使受众迅速进入艺术f青景和氛围之内,实现了以往传统的艺术形式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感染力。

(3)视觉艺术具有丰富的信息量。人类的视觉所接受的信息数量要远远大于其他感官的接受信息量,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视觉艺术承载的信息数量十分庞大,特别是在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往往一张图片所承载的信息量要远远大于文字,而且传播效果也十分良好。最后,视觉艺术突破了语言文字的沟通障碍,实现了艺术审美的全球化和有机融合。艺术是全球化的语言。视觉艺术突破了不同语言、文字间的沟通和理解障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审美的全球化和有机融合。

2 平面设计技术在高校实训教学中应用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平面设计技术在高校平面设计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基本情况

在我国,平面设计技术经过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发展阶段,从起初的美术、绘画为基础到当前的视觉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应当说如何将科技手段与设计理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现阶段高校平面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

(1)文字设计和运用技术。文字是平面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平面设计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必须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要求,运用文字进行信息传播和内容填充。以平面广告为例,字体的类型包括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隶书、草书、行书等属于古体字,能够为作品衬托出古朴典雅的意境,而楷书字体端正,能够为作品增添大气端庄的特质。还有一些设计作品,字体的设计要服务于内容的需要,因此产生了一些变体字、艺术字、旋转字等,突出作品灵动鲜活的特点。。

此外,字体的编排位置也是平面设计技术的重要内容,字号的大小、标题的位置、字体的编排等都是决定平面设计作品设计水平的关键因素。

(2)图片处理及运用技术。图片处理及运用技术是平面设计技术中另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视觉艺术理论认为,图片是视觉技术中最有代表性的形式,也是突破平面设汁技术局限性、拓展艺术空间的最有效方式,平面设计理论中“突破维度理论”即是以图片处理和运用技术为基础。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图片往往要和文字共同出现,互为配合,共同产生艺术效果。因此图片的剪切、修订、放置层次、放置位置都是决定设计效果的因素。

(3)版式设计技术。版式设计是将文字、图片等设计元素加以有机整合,从而达到视觉艺术效果的平面设计技术,也是平面设计领域的核心技术。一股来说,平面版式设计讲究稳重,力求展现一维化平面的广阔和稳定,而近年来国内外也出现了一批以跳跃式和混合式为理念的平面设计作品,力求通过打乱维度体现平面设计的立体感和生命力。版式设计除了要有机整合图片、文字等内容外,还要对颜色、面积、版面结构等进行统筹安排。版式设计服从作品需要,这是平面设计理论中颠扑不破的真理。

2.2 高校平面设计实训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作为一名高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师,笔者从实训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了一些主要问题。

(1)文字设计技术中对于文字的可读性关注程度不高,许多学生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单纯强调版式的创新,对于文字的可读性关注不够。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为某电子产品设计平面广告时,学生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翻转、套色等大量的文字设计技巧、图片的叠放顺序也经过了缜密的思索,版式上更是采取了较为先进的矩阵式设计。作品完成后笔者发现,如果从消费者的视角观察,这个作品无疑很好地体现了该电子产品的主要特征,但是最为重要的是作品功能介绍的文字信息却被学生刻意进行了压缩和调整。文字信息介绍是消费者了解产品功能最为直观的形式,也是消费者决定是否采取购买行为的直接参照,学生的设计作品恰恰忽略了这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因此这个作品是失败的,没有达到设计的根本目的和要求。

(2)在设汁作品中存在滥用图片的趋势。虽然平面设计强调图片的重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图片可以完全代替其他设计要素。在指导学生实训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倾向于在设计框架内大量叠放和堆放图片,试图以此获取视觉冲击力,达到视觉审美效果,这种设计理念有简单化的嫌疑。在平面设计理论中,视觉艺术不等于图片艺术,图片和其他设计元素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单纯强调图片的视觉冲击力会导致审美效果脱离设计初衷,而且图片叠放的逻辑如果没有经过周密思考,很容易使消费者产生错觉,进而影响到视觉艺术效果。

(3)高科技技术与现有设计技术的结合力度不足。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训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一些电脑软件技术,包括Dbotoshop、autoCAD、CorelDRAW、IIIustator、Freehand、Pag—eMaker等等,但是对于如何运用更多的高科技成果却缺少相应的手段。

3 解决高校平面设计实训教学工作主要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上文笔者所列举的当前高校平面设计专业实训教学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当前困扰我国高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工作发展的主要困难,笔者认为解决这些困难主要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加强对学生视觉艺术理论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我国,平面设计专业经历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植根于美术绘画专业到发展为独立的教学科目,视觉艺术的理论支撑作用十分明显,也就是说,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科理论体系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的鲜明的特点。因此笔者建议高校平面设计专业要加强对学生视觉艺术理论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以此作为实训课教学的理论基础。例如学生学习视觉传播理论,就可以明确掌握平面广告作品中文字、图片等构成要素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视觉艺术的社会消费理论,就能够进一步明确平面作品的设计理念,这对于更好地提高实训教学水平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3.2 进一步在实训课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当代平面设计工作不但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而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文字能力、观察判断能力等,学生的这些能力素质对于完成一部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是十分有用的。实训课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样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途径。教师可以在实训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帮助学习深刻剖析作品本身蕴含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技巧,尤其是平面设计作品中的“节奏”,更需要教师通过实训教学训练及反复讲解进行培养。

3.3 引进系统化的实训教学平台

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训过程中,除了要继续使用已有的软件技术以外,还要学习使用高端的平面设计系统,例如Solidworks设计系统,就是平面设计高科技化和系统化的综合性平台。因此笔者建议未来在高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实训过程中更多地引进和利用综合性设计系统,满足专业教学需求。

注释:

篇2

一、形式效应在视觉艺术中的体现及研究方法

视觉生理是形式效应产生的生理基础和物理性质,感官生理是人们所观察的事物以及认识,人类感官功能根据适应性选择认可一件事物,可能是符合人们早期对它的认知。这种人脑中早已浮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中进化而来的特征。当然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变异的过程。总之,各种感官事物可能早已植入人们视觉生理的遗传密码之中。同时,某些事物都具有显而易见的特质,人们不需要艺术家或专家帮助就可以看见。视觉作为一种本能,对事物的第一反应及认识也是基于生理本能。如建筑中,我们能区别出教堂和寺庙,这得益于我们脑海中对教堂和寺庙早已形成的外观认识。视觉艺术形式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联系的感性桥梁,是情感传达的载体。在视觉艺术创造中,形式表现是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体现在各类艺术创作中。视觉艺术中的形式美感所涉及的知觉经验与观察对象的整体形式特征在视觉心理上的反应是相对稳定的,这可能是由于自然特征与心理特点的某种联系,特别在艺术作品中,形式既托生于自然状态,又以抽象与具象的形式加以表现,给人以美感呈现。视觉艺术形式感需要审美主客体之间进行反复交流,才能生成相应的审美意识。形式效应在视觉艺术中的艺术美感也兼具其它美感的某些基本特征,体现出一般审美意识的普遍性。形式可以将艺术作品有效整合起来,如线条、色彩、质地、形状以及空间布局等,其对于艺术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普通的内容通过精彩多样的表现形式可以成为赏心悦目、意味无穷的艺术品。艺术作品中的音乐亦是如此。当听到树林里的鸟鸣声,只会感到叫声断续不成整体,简单的声音重复既没有进一步的延展,也没有对比和反差。然而,当音乐家在鸟鸣的旋律中加入新的音符,通过节奏变化、音调高低、音域升降来表显示,其旋律就会与原有声音形成反差,更具有张力。形式效应的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众说纷纭的研究领域,理性与感性并重。视觉艺术表现注重感性,但也存在必然的理性科学规律,因而想做好对感性的艺术进行理性分析,还需要有理论认识和艺术感悟两个方面的功力。上世纪以来,美学理论、物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视觉心理学的探究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艺术家的大量艺术创作和生活体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视觉心理研究和艺术形式的实践结合,既站在理论的高度,又能缜密而具体地进行分析,实践性的治学态度也恰恰可以切入实质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其中许多重要观点是不容忽视的。因而,要真正做好对视觉艺术形式的研究,需要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立足艺术作品的形式本身,从艺术实践的体验出发,对不同视角的理论进行分析,从相互矛盾的过程中找寻关系,吸取合理成分,找寻关联性和矛盾性,解决好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二,形式效应产生在人与自然、社会、艺术的关系中,要从三者的基本属性和关系中,探寻和建立可行的理论体系。最后,为形式效应的范围设定一个限度,分清不同性质、不同层面的效应,以及不变因素和可变因素,研究这些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等,进而完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中的一系列问题。

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效应分析

美术作品的创作、实践中不可忽视理论,尽管理论和艺术实践者的隔膜感日益加深,部分理论研究者的认证由于沉湎于抽象的推理之中,缺乏创作者真切的艺术体验,而过多的纠缠空洞的概念,较少联系实质性问题。往往在规律性、普遍性的问题上难以深究。如果仅仅空洞、教条、避实就虚、脱离形式来谈视觉艺术,不了解形式特征和心理反应而论审美,就会形同空论。美术作品中的形式之所以具有艺术价值,是因为它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想了解艺术形式的基本规律,就必须认真分析作品中的形式效应,并不断探索实践,真正理解艺术。因为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需要社会性和生物性相结合。假如我们将欧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窟壁画和雕刻看作是视觉艺术的起源,就可能察觉到其美术绘画艺术中,主张写实形式的装饰先于抽象几何形式的理论,最初几何形的出现不过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简化或硬化了的模写。比如原始人所画的圆圈是用来再现太阳的形状,“有人甚至认为编织也起源于对太阳光的崇拜,因为圆形或圆锥形的编织在开始时总是呈现为放射状,它象征着太阳的光芒。”原始人画一些断断续续的黄色斑点和波状的曲线是为了再现蟒蛇的花纹和它的游动能力,因此几何形也只是一种简化或硬化的写实方式,经过进一步发展才使它的变形达到无法以实物去加以对照的地步。原始美术作品中视觉艺术形式的呈现,可以看出模仿现实的艺术思维似乎理应先于出自观念层面的抽象的艺术思维。事实上这一观点也已经被许多研究者从理论的推理上给予了种种证明。对于美术问题的研究必须要有对艺术的实践和对生活的感悟。不触及艺术自身的内涵,不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因果关系,不体现于直观可感的视觉艺术上,仅仅观念翻新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当然,艺术实践并不单指专业活动,生活体验也很重要,绘画形式也许会带来一些画面的背景信息,也许人们根本不了解当时画面中的状况。如戈雅的画作《战争的灾难》,作品也许没有完全解释这幅画的背景信息,但画面仍然可以吸引多数人的注意力,我们看到射击队进行杀戮,这唤醒了关于兽性的念头和恐怖的情感,射击队的线条、色彩、块面、形状和光影形成了一种持续刺激并引领我们目光的图式,它引导欣赏者关注由受害者动作所构成的形式,虽然形式并未大张旗鼓,但却无处不在,不容我们忽略。由于形式非常紧凑,我们无法将画作的意义或内容与之割裂开来,艺术形式的涵义包含融合于其本身。形式不是美术表现的全部,却是美术效应的基础。吴冠中先生历来强调形式的重要性,他说:“美术作品的唯一手段就是形式,一切思想情感的表达只能依靠形式来体现。形式,它主宰了美术。”

三、设计作品中的形式效应分析

篇3

一、汉字的视觉艺术价值体现

1.图形艺术价值

在汉字的创造过程中,其造型艺术就伴随着中国艺术以形写意、以意表情观念的成长而成熟起来,成为字画同体的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体系。于是,先人很注重“形”与“意”的结合。因此,汉字绘形绘意的信息效果十分强烈,具有图形的基本特征。同时,从符号学原理分析,汉字是一种符号,是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设计。由于汉字演变至今已变得十分抽象、洗练,所以将汉字承载着的原始信息还原出来的过程本身,即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设计。这种还原的结果不是文字,而是一种加入人的思维的奇妙产物,一种特别的平面图形。因此,汉字具有图形艺术价值。

2.意象艺术价值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意”,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最高追求都定义为达到“意”。而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其形态始终与其意义纠结在一起而无法摆脱。所以,它的形成本身就蕴涵着意义。

中国的汉字具有的意象特征在于中国人对物象长期的观察,使用符号形象对物象的再现。这一再现的过程并非镜像式的,而是渗透了人类的情感和价值的判断,汉字的形体和象形结构中已具有抓住事物主要特征加以再现的表现因素。也就是说,无论在琴棋书画的艺术表现上还是工艺制作的评判上,意象都可以视为“理解、领会、传达”,也就是主体对客体形象思维的传达。由此可见,汉字的字形和语义直接发生联系。所以,汉字就摆脱了一般文字对语言的依附性,而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信息传载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相当特殊的意象艺术价值。

3.气韵艺术价值

就汉字本来的意义而言,气是弥漫无形的,韵是节奏,气韵就是一种整体的节奏。如何理解汉字的生动的气韵艺术价值呢?笔者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栩栩如生而有神采。“气韵”也可称为神韵、意韵等,指精神上展现出的独特气质与性格。它将对艺术的理解、对生命的体味,凝结成一种气势,贯注于汉字之中,从而赋予它生气盎然的生命感,这样的艺术能引起观赏之人的无限遐想。二是指汉字表现出来的态势和气氛。“势”能传达整个汉字的精神,结构仅仅是汉字运笔的依据,其字体个性形态的形成还是靠其“笔不到而意到”的笔势,从而体现汉字生动的气韵艺术价值。

二、汉字的视觉艺术价值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从汉字视觉艺术价值体现来看,文字是视觉传达中构建、传递信息的元素之一,同时也是产生图形的元素之一。因此,汉字的视觉艺术价值在设计中具有双重作用,文字的力量在设计中不但没有减弱,而且进一步加强并与设计版面中其他构成元素共建互动界面,成为传达信息与深化概念不可或缺的视觉要素。

在现代设计中,汉字的视觉艺术价值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图形化的汉字作为现代设计中的图形元素

汉字是平面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具有指示、说明的识别作用。在平面设计中,通过汉字的图形化可进一步扩大其功能,单纯的图形因为汉字的加入而极大地丰富了设计的语言。汉字的图形化是由字形到图像的设计,在视觉呈现上以汉字为主,在汉字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需要,依据汉字的内容含义,抓住字面所能代表的典型形象,把具体的汉字进行加工、夸张、变形,或者用物象或抽象符号替代汉字的原有笔划,将物象与汉字融合在一起。这样设计出来的标志,不仅能够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而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能充分地表达标志所蕴涵的理念与个性,使其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给人印象深刻,更好地发挥其传达信息的功能,又增添了艺术性和欣赏性。

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作者使用了中国特有的古钱币作为标志的主体。看到这样的圆形方孔的钱币,自然会联想到中国。一个“中”字也代表中国之意,竖笔在“口”字中间断开,一个正圆包围,整体形成了古代圆形方孔钱,暗喻货币流通的意思。设计简洁凝练、识别性强。

2.利用意象性的汉字作为现代设计中的象征元素

视觉艺术必须通过对客观事物表象的理解进而达到对人文思想层面反思的高度,才能体现出价值。在现代视觉艺术设计领域,汉字作为一种视觉审美的构成“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凝聚了丰富的视觉形象和象征意义。我们不能忽视汉字本身所具有的意象价值。因此,当视觉传达在近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而汉字作为一种更富含义的载体出现时,我们越来越感到了它的重要。人们应当确定汉字所负载的象征意义,使汉字原来的被动意义巧妙地转化为主动意义,并将其更多更好地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去。巧妙地利用汉字本身具有的以形表意、以意传形的特征在标志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时可以利用汉字笔画的增加、减少、变形等方法来达到设计的目的。

例如,中国香港“荣华饼家”标志中的牡丹花和明月是在国内注册的商标,经过修改、强化、重新造型后的牡丹花,象征着富贵吉祥,给人雍容华贵的感觉,与明月配合起来就有了花好月圆的吉祥意味。“荣华”是在中国香港注册的商标,二字由简单的黑色线条构成,其笔画有很多不规则的弧线,好像牡丹花的花瓣,同时也寓意富贵吉祥。牡丹明月、“荣华”变体字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精巧构思。

3.利用气韵式的汉字作为现代设计中的节奏韵律

节奏韵律是现代平面构成设计中提出的构成法则。标志设计中“节奏韵律”通常指图形所蕴涵的气韵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态势和气氛,能传达整个图形的精神。时下的汉字艺术设计普遍追求开放性的视觉感染力,如以各种手法解构汉字的可读性,或巧妙构成语言,使可读性游离于是非之间。将久已不用的古字赋予新意,或以偏旁、笔画的组合,制作出新时代的新字。另一方面就是运用计算机将汉字制作出不同凡响的效果,或设计出视觉的无序与混乱,如错版的叠印效果,形成各种视觉效果,如跳跃感和空间感。在设计版面时,应利用文字去获得节奏和韵律的美感,传达出良好的视觉效果。

例如,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主体为上部大红底色的白色“京”字图形,约占整个会徽的3/5。“京”字,其形状酷似汉字的“文”字。整个“京”字图形为一个向前奔跑之“势”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它表达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将中国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这一设计凝聚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的神韵。

总之,加强中国汉字视觉艺术价值的挖掘,并注重汉字与视觉艺术相结合,加强汉字视觉艺术价值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使现代设计在形式上呈现出具有中国视觉化的表现形式,也可促使中国化的视觉艺术设计在世界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加纯华,张思望.汉字与视觉艺术设计[J].榆林学院学报,2009(5).

篇4

关键词:音韵美;潮阳剪纸;潮阳英歌舞;视觉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153-02

潮阳农村劳动妇女依附于民俗创造的剪纸这一艺术形态,而“民风习俗首先源于人们满足生存需要――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心理的活动,它最初是人们适应自然环境,获取食物等基本生活资料的文化模式”。民间的巫术信仰离不开剪纸,因为信仰本身就是功利的,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此类剪纸在反映广大劳动妇女的生存心理上更加坦荡直白。她们为了生存的质量,剪纸娱神以求赐福纳祥;为了生存的安全,用剪纸避邪来防患于未然。她们面对自然的危害,用剪纸消灾以求风调雨顺;面对病痛的折磨,剪纸招魂以求身心安康。饱含着心理寄托的视觉形象是以直观形态出现在民间剪纸画面上的。潮阳最有特色的要数英歌舞和剪纸了,它们都蕴含着当地人民的心理寄托,两者相互影响,随着英歌舞的推陈出新,以它作为创作灵感的剪纸也不断创新,而剪纸又把英歌舞的最新动态以另一种形态进行传播。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剪纸艺术渐渐能够反映更广泛、更重大、更严肃的题材了。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剪纸艺术反映何种题材,他都具有凝固视觉艺术与瞬间听觉艺术的双重性。其中有很多作品体现这一特性。特别是那些融入了音乐、戏剧和舞蹈于一体的作品,更明显地使人感受到凝固在画面外的优美、动人的音韵。

剪纸艺术把器乐、舞蹈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人感受到画面之外的形体美,旋律的音韵之美。潮阳最有代表性的要数英歌舞了,是汉族的民间广场情绪舞蹈,是大众的艺术,是傩文化的遗存。英歌舞融合了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而发展,也是潮阳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不断完善起来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民间舞蹈技术。潮阳英歌舞起源于古傩礼图腾崇拜并派生出古傩舞,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渐演化成英歌舞。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如下基本特征:

1.伴随民众生产和生活并在民俗活动中生存发展的依附性;

2.保持了古傩舞的内涵,特征,具有驱邪扶正的宗教性;

3.作为汉族广场情绪舞蹈,是大众的艺术,具有群体性的自娱性;

4.融舞蹈,戏剧,武术于一炉的多源性。

英歌舞是潮阳最有代表的民俗游艺活动,富有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又由于潮阳剪纸题材多来源于生活和民俗活动,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两者的现场性和民俗性有着共同的特点。剪纸的民间用途担任着教化礼仪,歌颂生活的宣传作用。作者别有匠心地把无声的剪纸与有声的音乐、戏剧、舞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而让人们在欣赏剪纸艺术的同时会产生音乐的体验。剪纸《英歌舞》画面上清晰地刻画出英歌舞的表演场面,表演者两手拿尺二木槌,有节奏的敲打,跳动,旋转,配合着阵阵吆喝,在“咚咚锵”的锣鼓声中腾跃前进,情绪高昂激越,十分传神。无不让人感受到画面之外的音韵之美。

剪纸所体现的音韵感表现在两极对照效应所形成的高度明晰,畅快,嘹亮之类的视觉上。常见的有:图底的两极反差,交汇,集聚在均匀的黑白临界线上,由光线强度分布的突变通过视觉错觉令原已经分明的轮廓边际更为夸张地分明,阴阳交错,在视神经上奏响一首首抑扬顿挫的乐曲。剪纸的强反差不仅仅限于它整体上的图底关系,即使局部来看,也都是由同样强硬的两极亮度对照构成,只是对比元素的单位面积分割得较小,空间分布更密集,形成对比强度减低的假象,使得从整体朦胧,但是在正常的视线下,这部分明暗参差,错落有致的“音符”依然生动地跳跃颤动。英歌舞的表演场面,把人们带入欢舞跳跃的场面之中,音乐的旋律有机地与剪纸画面交织在一起,给单调的画面赋予了新的生命,让精美的画面与流淌着的音韵统一起来,形成立体的艺术感受。

剪纸艺术的本质在于它的平面性,形式上的一切对立和创造几乎集中在这个焦点上。在潮阳妇女心目中,捕捉对象的瞬间性特征,就如剪纸所体现对象的瞬间动态,有时甚至比亲临现场看表演还要精彩。民间美术性格本色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对于媒介形式美的本能感受,珍惜和显扬。而剪纸就兼具了这些特性,在创作中融入民间作者自身的观念,把它们通过剪纸表现出来,又由于民间作者对于生活的经历和对美的了解,捕抓了英歌舞的在跳动时的形象,见使其栩栩如生的显现在人们的面前,让瞬间对象变成永久。

在外在方面,各个图形的形态和绘画的形态,取其任何一个,都是要素。但从内在角度来看,这种形态本身不是要素,充满这种形态的内在紧张才是要素。康定斯基所说的这种“内在的紧张”,指的是一种引起感知心理的对应性紧张的力感。他由客体内某种可以被感受到的运动势能所生成,并引起审美主体相应的心理同构运动,这种造型引起的心理运动感应,被称为造型的张力。剪纸表现出来的“运动”并不是静态艺术所适合表现的题材。“以往那些最伟大的艺术家们,凭借自己的直觉”看到这一点,于是“他们便将运动转化为蕴含着巨大张力的姿势。事实上,这种不受时间限制的永恒性的姿势,是最容易通过它们所使用的媒介表现出来的”。例如以英歌舞为题材的剪纸,它的造型就是定向倾斜的形状以及对于一些稳定图形所作的变形,这都造成定向的运动,显示力感,形成张力。从潮阳剪纸的这种表现形态来看,我们会发现:动力与静力以各种形态组合并在同一个构图中达到均衡,满足一种动态的和谐,这也是民间造型构图中的一个重要的模式。局部的活跃性,活动感和整体感整体框架的安定形态,两者之间互相推移,相互融合,构成一种内循环式的生命体运动的感性图象,这也是剪纸常用的模式。人们并可从中感受到音韵在剪纸艺术中的作用,加深人们对音韵之美的认识。

篇5

关键词:西方;现代绘画;光效应

中图分类号:J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229-03

在西方现代绘画的发展过程中,光效应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画家常用的表现技巧,而且也是画家创作意图与主观精神的体现。在真正的光效应艺术产生之前,画家们已经对光效应有了一定研究。从印象派开始,画家对光效应的探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印象派绘画中光效应的运用为西方现代绘画开创了新的视觉表现。从此,光与色彩、光与空间、光与体积、光与时间、光与运动等成了西方现代绘画中不可或缺的审美因素。

一、西方现代绘画中的光效应及其视觉效果

在西方现代绘画中,艺术家通过对光的研究探索出光在艺术创造中的效果运用,并借助光效应来表现绘画殊的画面效果,这主要体现在画家对画面构成形式的安排上,如黑白对比、色彩对比或几何形的有机排列等,使画面给人一种带有动感的光效幻景,这就是西方现代绘画中光效应效果的基本视觉特征。也可以说西方现代绘画中的光效应是画家在进行绘画创作时所借助的表现手法、材料运用等手段,从而使画面诸多构成要素(如色彩、形状、明暗、肌理等)产生的一种视觉效果。但这种视觉现象更多的时候是以错觉的形式来显现的,通过对光效应效果的运用,给观众造成一种闪烁或是运动的假象(错觉),并使接受者(观众)产生错觉从而使作品产生迷人的魅力。画家们凭借这些抽象的形式来制造假象,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神秘莫测的视幻效果,其目的是使观众从欣赏的角度参与到作品的表达中,由此进一步拉近观众与画面的“距离”,这使得观众的欣赏也成为能动的创造行为。与此同时,这种方式可以促使欣赏者对画面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达到画家探索视觉艺术与知觉心理之间的关系。

二、西方现代绘画中光效应的视觉表现特点

印象派画家对光效应效果的探索与运用,更多的是强调对自然光线的捕捉,借助科学的色彩对比原理获得由光效应造成的颤动感。而抽象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画家在对光效应的探索过程,除了借助色彩对比原理外,更多的是运用形象的重复以及其它形式的画面构成来实现。其诸多表现手法与光效应艺术极其相似,这说明画家对光效应的探索在逐步向光效应艺术迈进,只不过这些作品中的形象排列相对具体可辨,而光效应艺术作品没有具体事物情节的描绘,完全通过抽象的形式与色彩创造纯粹的视觉效果。

抽象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绘画虽不能称得上真正的光效应艺术,但已经具备了光效应艺术的雏形,它们在表现形式上有着诸多的一致性,二者具备了共同的视觉特征。因此,对西方现代绘画中光效应视觉表现特点的分析可以归结为:“用各种不同的几何体的周期性结构,纬线叠积或色彩排列,同时运用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段和使其产生光焦度现象的科学方法―放射光的波纹形效果和色彩的扩散,它的强度分离又并行对比、连续或交叉,色彩和色调的增大或减少,色彩的互相干扰等等,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对视网膜引起刺激、冲动、振动和其他对视觉的混合、重叠等强烈反应(如图像和背景的颠倒、前部暖色与后部冷色之间的相互渗透关系),造成一种含义不明的圆体和一种持久的不稳定的造型。”[1]

三、西方现代绘画中光效应的表现形式

(一)热抽象绘画中色彩的活动特性

光效应艺术是抽象主义的产物,那么光效应自然也就与抽象主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康定斯基虽然并没有把光效应效果作为直接的追求目标,但他对色彩活动性(音乐性)的分析及实践已经涉及到了光效应因素,这些因素通过色彩的音乐性原理体现出来,通过活动的色彩表达“内在需要”。康定斯基早期的艺术主要是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新艺术风格的混合体,如《蓝山,84号》强烈的对比色及色块的运用,带有明显的点彩派风格,尤其从局部观察,具有鲜明的光效应艺术的特征,同时,他后期的抽象绘画对光效应艺术的诞生又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康定斯基的绘画在色彩变化和形态组织上与光效应艺术十分相似,如垂直线、平行线、水平线、方形、圆形及补色等要素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已具有光效应艺术的一些特征。在1909年,他开始运用强烈的色块对比进行半抽象绘画创作,直到1914年至1921年才开始画几何抽象绘画,这种几何抽象的作品间接地和光效应有一定联系(如色彩对比和几何抽象是光效应艺术的基本特征),后来康定斯基到包豪斯任教又创作了《方块》等作品,才和光效应艺术拉近了距离。他所谈到“色彩调子的重复和色彩的活动特性”实际上就是色彩在画面表达上的运动性,即康定斯基提出的绘画中的音乐原理,这对后来的光效应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康定斯基后期的作品都是抽象的主观创造图式,追求平面性的视觉效果,通过图形与色彩的周期性构成形成对比关系。其作品《构图8,260号》运用点、线、面的不同布局,方与圆的对比谱写了一支由形状和色彩组成的交响曲,通过画面可以体会到画家心灵的波动,以音乐性的节奏表现了一种欢快的浪漫情调,同时,也表现了由视错觉造成的运动感,这正是画家对光效应运用的结果。

篇6

关键词 楚风 传统图形 视觉传达 书籍装帧

1楚文化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意义

“楚风”传统图案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内涵的图案,是一种装饰性的表现形式。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寓意,浪漫主义的内涵和善美的理想,是我们荆楚地带名族文化的象征。传统的“楚风”图形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体现了荆楚文化的地理特征、风俗民情、审美情怀与文化习惯。并且反映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人们对不同地域文化的理解与启发。“楚风”传统图形在楚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表现荆楚民族历史的艺术表现形式。

弘扬和发展“楚风”传统图形文化的艺术魅力,加强楚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的联系,使人们更加重视的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贴合人类从物质向精神需求逐渐转换的生活态度,使人们感受“楚风”传统图形艺术所带来的文化魅力。加深对楚文化的喜爱和了解。使其深入人心;这是一项集传统文化继承和现代书籍设计发展于一体的课题研究,具有原始的创新性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前瞻性。

2对于楚风文化的研究观点

本课题以系统思想为指导,除了图形符号学、艺术设计学、美学等研究方法外,基于“楚风”传统图形文化产生的缘由和发展,还将结合相关周边学科和横断学科的方法,进行交叉、整合、系统地研究,如信息传播学、地域文化等的研究。通过理论和实地考察分析法调研,发现从出土的楚文物来看,楚文化大部分特殊突出反映在物件的造型,图案,色彩方面,多用于弧线曲线表达出物件的柔和美,较少用直线折现图案,整体流动感强,给人轻松活、活泼、飘逸的自然美感,舒适感强。并且楚文化的图案有很强的实用性又不缺装饰,并且有较高的美学研究价值,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度研究学习的。

我们通过走访湖北省博物馆,重点通过走访其中的楚文化馆,由于其馆内阵容强大,浓缩了楚国几百年间的辉煌成就;所以我们重点考察了建筑、冶金、丝绸、漆器等内容。楚文化的鼎盛时期其b饰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凤纹的流行,楚人都把浪漫美好的特征和性格都赋予凤,所以大都以凤的形象作为装饰图形。其中我们见到了虎座鸟架鼓,鼓架以凤和虎为造型,两只虎为座,昂首卷尾,背向而据,外形雄浑敦厚,匍匐负重;两只凤在上,各立一只腿昂首引吭,背向而立,高大俊拔。虎凤对比,凸显出凤鸟的图腾意义。楚人描绘的凤,造型夸张独具特色。还有凤鱼纹漆盂,内底绘两条游鱼与一只单足伫立的凤鸟,形态优美,颜色搭配极具特色。

通过小组的讨论和研究将传统图案与书籍设计相结合,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觉冲击。对“楚风”文化的提炼和思索,赋予楚文化传统图形元素的神韵,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填充等想法推陈出新。并我们将根据探究结果,对“楚风”的传统图案在书籍设计中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及尚需完善的地方做出进一步探讨,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上说明:

(1)当今设计中关于“楚风”传统图案的应用所体现的艺术价值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其中包含文化艺术价值、社会历史价值、传承利用价值的观点,以现代人发展的眼光,来看“楚风”传统图案在将来会以什么新的形式和形态出现,在此我们以书籍设计为主,激发了对楚文化的喜爱,同时增加了民众对楚艺术的了解,推动了楚风在视觉设计领域的应用发展。

(2)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楚风”传统图案文化。将“楚风”作为传统图案在文化艺术形式方面的重点研究,这将作为一个非常良好的平台,作为对楚文化中传统图案的一个应用研究,从而很好的体现它的艺术价值,以及在视觉设计上的传承,慢慢从肤浅的认识进入了深层次的研究,推陈出新。

(3)达到一个既能呼吁人们关注“楚风”传统文化,又能在书籍设计中得到创新的效果。以楚文化元素的物象表现和艺术涵义为主进行切入,提取纹饰图样等典型元素符号,通过对其艺术形态的解析,对楚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将楚文化符号引入图形设计创作中,使其具有极高的设计价值、文化价值、商业价值。

3“楚风”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方法应用

通过以上的研究发现,大量的楚风楚风工艺品和民间传统文化,包括社会礼仪习俗、宗教巫术民俗,活劳动民俗、节日节气民间、民俗文化可以总结出相应的艺术风格与楚风和设计要素的特点,以现代视觉艺术设计提供了各种设计步骤支持的影响。楚风文化的传统因素对于视觉设计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1精神上的支持

以浪漫为主的传统楚风民俗文化的精神内容,强烈的浪漫情感在楚风文化各个艺术形式和品类都有体现,总体特点就是浪漫主义风格为主,“楚风”传统图形蕴含有特定的神话以及民俗民风,并具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代表性。图形演变与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就是这个民族审美观念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图形作为民族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无处不在,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楚文化中“楚风”传统图形以及楚国文化都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研究的。它们的形象并未通过实物表现,而是在浪漫艺术创造出来楚风文化中,提供可供设计参考的题材,包括设计的思想以及情感,这些多元化的方面,都是影响视觉设计的重要分子。

3.2形象上的支持

楚风的传统民间文化创造了许多富有个性的形象一千年的生活感兴趣的图像是由劳动人民所接受,并成为经典,也代表着具体内涵在古典意象的现代视觉设计的发展,不仅可以找到结合点和传统文化之间,也能得到观众的认同感,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应用,直接是指图像的使用主体直接添加到视觉设计工作中,不是民间影像的虚拟化,或只有轻微的修改,间接的方法根据传统民俗的形象为原型设计的使用,在不脱离传统文化内涵的前提下,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这些主题和形象,对现代视觉设计工作构建的作品进行诠释,这种方法是最易于能理解和接受,也是最简单的方式给予更广泛的受众。

楚风的民间文化为纯粹的情感和精神,很多设计者通过对这一希望的表达,他们设计了很多吉祥、辟邪命运的主题形象,并通过象征、谐音寓意,艺术手法,比如给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有一个象征性的内涵和意蕴两,例如,楚风的凤凰的形象,凤凰鸟是楚人的精神图腾,代表着楚风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漆器、青铜雕像、彩绘雏凤民间刺绣图案可以看到很多在两个起重机和马蹄莲,龟凤鸟形象,财富和好运和其他杰出的图像,可以成为现代视觉设计材料的主题。图像在借这些学科的现代视觉设计中,可以得到高度提炼和概括处理,保留和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模型,运用夸张、变形、突出的特点,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让传统的图像融合自然与现代视觉设计中。

4“楚风”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元素应用

基于对书籍设计的不完整理解,导致书籍设计的封面有些局限,往往只注重书籍设计上的一种外在“面子”。这种意识随着设计水平的提高而受到影响。和书籍设计楚风文化类型等方面的设计思想,设计语言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创新,使其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4.1色彩上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在设计意念上,在最能代表楚文化为基调的颜色,以黑色和红色的特点为基调,以红、黄、黑、白、蓝五种原色,是楚风的民间色彩的代表,意义在于,它象征了中国的传统的吉祥寓意,色彩浓重,主要用红色和黑色的双色,用对比强烈的色彩,艺术气质和典雅富丽,楚风民俗色彩在许多现代人的观念中是主观图像色彩,色彩丰富的精神内涵,我们可以提取楚风的民间传统色彩元素,搭配使用在现代视觉设计,突出个性这壁画的艺术形式组合,联赛现代包装设计形式的运用在书籍的设计中,使整个书籍设计的整体范围扩大,视觉冲击力强。

4.2反复中有变化

“楚风”作为设计的灵魂,在设计上强调无处不在。楚风民间艺术表演和使用各种各样的线,尤其是曲线,代表浪漫的线条,漆器和的设计在魅力的楚风民俗组成的曲线上看出,在主图案的各种云纹、变形组合的动物图案,线条粗细不同的显示图像和虚实关系的描绘人物、动物、景物的主次关系,精致细腻,曲线易于使用、作为整体水平的一个独特的功能,充分的自由空间,与从理性和简单的功能完全不同,是浪漫与激情的艺术。

在现代视觉艺术设计中,如何把握民间文化传统楚风的传承关系,充分利用所有的设计元素,其中包含的构成形式、形状特征、颜色特征、思维方式等,对现代视觉设计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创作的源泉,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也是设计师需要研究在现代设计师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基于发展楚风的民间传统文化,当代视觉设计的追求和发展传统楚风文化关注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突破。

4.3设计与高技术的精巧结合

现代书籍设计的完成,不仅是设计师个人的事情,更是设计师和出版商、作者、编辑、印刷和装订工作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熟悉工艺流程,设计时,巧妙运用先进的电脑技术,色彩上从上到下色彩渐浅,准确而有层次感。营造出凝重而不平淡、神秘浪漫的基调。此外,大胆的文物在图形设计摄影和绘画有机结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由现代工艺完成的印刷效果贯穿古今,使设计具有楚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心理特征,很好的体现了现代技术的印刷和装订的优雅美。高技术为设计者最大限度地拓展表达媒介,保证了设计效果的实现。

5结语

楚风的传统民间文化,是历史和文化一千年的孕育和沉淀,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个性和地域特色,这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民间文化所没有的,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悠久,成就x煌。通过对楚风文化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研究,让我们感受“楚风”文化、楚风传统图形艺术所带来的文化魅力,极为丰富的内容,形式,是中国和世界所共有的宝贵财富。传统的楚风图形,丰富的民间文化哲学、美学等内涵,这些都是设计必要的思想基础。作为一个区域性民间文化,可以结合现代视觉设计平台,放在国际,不仅在传统和地区,成为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风格和现代设计风格,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要素,为现代视觉艺术设计和国家设计水平优势提供了独特的创作灵感,在今天的国际时代,传统的楚风,民俗文化如何作为民间地域特色的代表,如何激发现代视觉艺术设计走向世界,依然值得我们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M.楚文化特色图案的探析[J].湖北工学院学报,2011(9).

[2] 彭建祥.湘楚艺术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启迪[J].上海包装,2006(12).

篇7

欧洲绘画艺术久久没有挣脱再现“客观真实”的桎梏。“直到印象主义,才开始……征服了自然。”[1]欧洲绘画自印象主义之后才开始从一味地描摹自然对象中走出来,逐渐进入到了强调主观表现的新阶段。由于受摄影术及其他先进影像技术发展的撼动,对“第一自然”真实的忠实再现已经不是绘画的主要目的,而是越来越多地倾向于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和独特个性,油画艺术也因此进入到强调主观、强调个性的新的发展阶段。而装饰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强烈主观性的艺术形式,装饰艺术中的许多表现形式,因为具有独特的美感、强烈的主观性,而成为许多油画艺术家经常借鉴与使用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法。

装饰艺术并非指一个独立的画种,而是一种艺术形式,是在中外造型艺术发展的早期经常被采用的一种形式手段,进入现代,装饰艺术又是现代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纵观古今中外的绘画史,也有许多绘画作品中使用了装饰的艺术语言形式。绘画中的装饰性形式与意味体现在由自然模仿向主观抽象(或表现)的“图像转换”,自然的物像被逐渐地符号化、秩序化、程式化为具有内在关系的纯主观的构图与图形、色彩形式。

西方油画自印象主义开始,绘画的表现形式逐渐由客观转向主观,经过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等艺术流派的发展,装饰性的形式与色彩语言被更多地运用于油画创作中,并极大地拓展了油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油画艺术对装饰艺术语言形式的借鉴,通常表现在画面的形式语言和形象处理、色彩语言体系几个主要方面,笔者认为,就油画中对装饰语言形式的借鉴与运用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探讨,能够在进行油画创作时帮助创作者更加主观地把握画面的形式语言,形成新的绘画个性与风格。

装饰艺术的形式语言法则与形象处理方式对油画创作的启发

装饰艺术在对图像的处理方面有其自身特有的一套体系,这主要体现在画面形式感与形象表达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对油画创作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1装饰艺术的形式语言法则对油画创作的启发

装饰艺术的画面中,经常会将画面中的形象要素表现为点、线、面的关系,这样,可以在视觉上达到概括、有序、美化的效果。同时,在这种简洁之美中,画面也能隐含丰富的内涵。康定斯基认为:“点、线、面是造型艺术表现的最为基础的语言和单位,它们具有符号和图形的特性,能表达不同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它们抽象的形态赋予了造型艺术的本质及超凡的精神。”[2]所以,点、线、面的表现手法要传达与表现的还是一定的内容,只是这样的表现形式更加主观,并且具有独特的美感。在装饰艺术中,实现这种独特的形式美感有以下一些主要法则。

1.1统一与变化

无论在何种视觉艺术中,通常最为基础而又最为重要的法则是统一与变化。统一,一般就是将所有的元素当成一个整体来表现和处理。这是进行视觉传达所必须要遵循的准则。而在视觉上达到统一的前提下,又必须实现变化。实现变化最常使用的手段是对比,“……对比两极之间的各等级中蕴藏着无数对比之美与生命……”对比是要把两个具有反差的视觉要素整合到一起,使这两个要素既有强烈的刺激感,又能统一到一起。变化的目的是在统一的前提下使画面的主体更加突出,视觉效果更加生动活泼。

1.2节奏与韵律

节奏本是一个音乐学的概念,指的是音乐中音响节拍的轻重、缓急及变化和重复。而绘画是运用线条、形状与色彩等视觉元素来体现节奏。通常认为节奏能呈现出一种秩序美。韵律原来指的是音乐或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它是在节奏的基础上形成的富于情感起伏的律动,是一种灵活的“流动美”。这两个原本音乐学概念引入绘画艺术以后,使作品形成有序的画面。

1.3对称与均衡

在装饰语言中,经常使用的对称形式一般有点对称和轴对称,对称带给人们的心理感觉是稳定、沉静、端庄大方。而均衡是指一种自有而稳定的结构形式,是画面的上与下、左与右在面积、色彩和重量上取得大体平衡。均衡相对于对称,在形式感上更加生动活泼一些。在装饰艺术中,形式法则的运用不是孤立的,通常在一个作品中会出现与运用多种形式语言,形成整体的装饰效果。装饰艺术还有许多其他的形式组织法则,但无论哪种法则,都指向了装饰艺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即经营画面时的主观性。油画创作中对装饰艺术的借鉴,很多情况下也要抓住这样一条主线,这样才能从一味追求写实的“客观”表现方法中走出来,创作出具有艺术家个性和精神的优秀油画作品。

具体来说,在油画创作中,可以大胆地对创作素材进行概括、加工、取舍,在经营画面时,更多地考虑点、线、面的组织构成关系,打破客观现实的束缚,通过形式法则的运用,更加主观地去处理画面结构和关系,使画面中更多地呈现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野兽主义大师马蒂斯处理画面的方式就非常注重形式感,“常常借助装饰手法来美化他的画面,他的作品中,植物或者抽象的图案无处不在,成为简化造型最好的补充元素”。他的油画作品《吉普赛女郎》就摆脱了透视、造型、光影的束缚,直接运用装饰性的点、线、面的构成法则来营造画面。人物与背景的植物、色块之间形成了简洁的点、线、面构成关系,取得了一种类似于中国传统写意人物画的意象性、装饰性的画面形式感。

2装饰艺术的符号化形象处理方式对油画创作的启发

在装饰艺术中,对客观对象的表现绝不是一味地采用真实再现的手段,而是更多地将对象进行主观的处理。对形象进行主观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简化概括、夸张变形等。

2.1简化概括

自然万物的形象千变万化,为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对象,而每一个形象都具有复杂的变化。在写实油画中,力求将表现对象的复杂变化一一表现出来,以达到“真实”的效果。而装饰艺术表现客观对象,更多的是将对象进行主观处理,保留主要特征,摒弃次要特征和具体细节。由于对主与次、整体与细节的取舍受艺术家的审美取向、意识观念、表现手段等影响与限制,所以这种简化与概括不但使表现对象的形象更加鲜明,而且能准确传达每一个艺术家本人的独特个性特征。2.2.2夸张变形夸张,在词典中的释义有以下几种:1)夸大;言过其实。2)修辞手法,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3)指文艺创作中突出描写对象某些特点的手法。在视觉艺术中,可以这样定义夸张:为了加强形象的视觉力量,而突出客观表现对象的某些特点。装饰艺术的语言就经常采用此种手法,通过夸张、变形,使对象的特点更加鲜明、个性更加突出。在油画创作中,也完全可以借鉴夸张的手法表现独特的形象、形式,表达个人风格。

2.3解构重构

将自然界中的物体经过归纳、提炼、概括处理之后,根据主观意图,可以将它分割移位,然后再根据一定规律重新组合,称之为解构和重构。解构重构,这种将现实事物的元素重新进行组合的手法,是装饰艺术中经常采用的形式,也是现代其他造型艺术中常见的造型方式。“从形式上看,现代造型艺术消解了客观物像给人的自然的视觉感受。现代艺术家往往不是将客观对象看成是一个符合其视觉真实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是将其看作各种形式语言要素的集合。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偏好和独特的形式感受,自由地从客观对象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造型元素。”

通过借鉴装饰艺术中对客观对象的形象进行主观处理的手法,意味着不能仅仅着眼于表现“真实”的对象,而是尽可能更多地表现艺术家本人的主观情感与个性。这样拓展了更为自由的艺术表现空间,在这样自由的艺术空间里,运用具有意味的形式感与夸张的造型去表现对象,这种造型的选择离不开画家自身的主观意愿、情感、个性等,所以,同样可以达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同时,这种造型形式的引入,使油画艺术的外延与内涵得到拓展与深入,极大地丰富了油画艺术的语言形式。在对形象进行表现、创造上,毕加索无疑是最成功的画家之一,例如,他的作品《格尔尼卡》中采用了大量的简化概括、夸张变形及解构重构的形象。《格尔尼卡》“形象上,变形的夸张的人物和动物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就是一种符号语言的体现,以一种形象上最强烈、最直接的方法体现出愤怒、抗争和强烈的呐喊”。这种将空间、形象重新排列组合形成的新的画面,在形式与内容上达到了统一,同时,也明确且强烈地传达了画家的情感,主观极为突出。

装饰艺术的色彩法则对油画创作中色彩运用的影响

装饰艺术的色彩语言体系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与对形式、形象的处理相同,装饰艺术中的色彩一般也都是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特点。装饰艺术中的色彩一般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主观性

装饰艺术中色彩的运用强调主观性,装饰艺术的色彩来自于客观,但经过艺术家的提炼、概况、升华,最后表现在画面上的色彩通常与客观中的色彩差异很大。在装饰艺术中,色彩元素的运用更多地体现了创作者的主体意识,而非准确地再现客观,所以,装饰艺术中的色彩相对于客观世界中的色彩而言,具有凝练、概括以及意象的特点。

2单纯性

装饰色彩经主观提炼、概括后,一般都具有单纯性的特征,在色彩运用的过程中,通常都是摒弃繁琐,采用简洁单纯的色彩来表现情感、情绪。在视觉艺术中,往往有力量的部分都是单纯的、简洁的,所以装饰色彩的单纯化样式,具有直接的、强烈的力量。这种力量有时反而是过于复杂的色彩语言所不具备的。油画中的色彩运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这种单纯化的手段,形成单纯而有力的色彩语言。

3平面化

色彩的平面化是指摒弃色彩中的明暗对比,用平涂的色块表现对象的色彩关系。这种平面化手法,更多的是追求色彩的秩序性,形成有序的、理性的色彩形式。这种色彩形式表现了稳定、和谐的秩序,也能充分表达画家的性格及情绪。

4象征性

装饰色彩语言体系中,不同的色彩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与象征意义,用以传达不同的审美意义。这种将情感、情绪寄托在色彩传达上的手法,称之为象征性的色彩语言形式。用特定的色彩传达特定的情感、个性,能够在绘画作品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审美取向和艺术个性,有利于艺术风格的形成。装饰艺术的色彩语言体系,不同于油画的传统的色彩体系。它既不是“固有色体系”,也不属于“条件色体系”,它是一种鲜明的“主观色体系”。装饰艺术色彩体系中经常运用的法则,符合现、当代绘画色彩发展的规律,对油画的色彩具有极大的启发。进入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时期,许多画家的色彩语言都极具主观性。例如,后印象派的代表画家梵高、高更,他们的色彩都具有装饰性特点,是高于现实的主观性色彩;还有抽象主义艺术,其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完全主观化的色彩,通过色彩本身的节奏、韵律,形成独特的画面。因此,装饰艺术中色彩的运用方法,是油画创作中非常值得借鉴的色彩语言形式,能够帮助画家从传统的绘画色彩体系中走出来,进入“主观色体系”,使油画中的色彩更加丰富、更具有个性。

结语

篇8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展示;虚拟成像艺术;互动艺术

1绪论

(1)本文的研究背景。新媒体艺术是新媒体技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二十世纪以数字化为主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与艺术的结合。“新型科学技术的产生给艺术的范畴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也推动了艺术新领域的确立和发展。视觉艺术内容通过数字化的演绎,利用数字媒介将虚幻的视觉元素呈现在界面上,新媒体技术是一种开拓艺术的极佳方式。”受信息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当今的展示设计在表现手段和传播方式上更加的多样化,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使得展示设计走向虚拟化和互动化。

(2)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展示设计日益追求多样新颖的表现手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涉入展示设计领域,并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新媒体以其独有的特点备受艺术家们青睐。国内外一些艺术家

(3)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查阅各种艺术期刊、书籍、网上收集论文、专著等。2)实例个案研究法:依据展示的不同类型列举新媒体应用实例进行分析。3)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类比的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处理研究

2新媒体艺术与展示设计

(1)新媒体艺术概论。1)新媒体、新媒体艺术的定义。什么是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关于什么是新媒体这一问题,目前并无科学和严格的界定。但是依据种种理论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给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下一个中庸式的定义:新媒体,从广义上来讲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概念,指出现时间较晚,相对于已有媒体在功能或传播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种新的媒体。狭义上讲,当今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指基于数字化和先进的传播技术的媒介或内容载体。[1]新媒体艺术,即以数字媒体技术及数字信息传播科技委支撑和媒体的艺术形态。2)新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从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观念、表现形态、艺术,与载体的互动关系以及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来看,新媒体艺术具有如下特征:①从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观念来分析,新媒体艺术在观念和思想上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同时强调艺术的大众化,以及审美过程的互动性、参与性。②从表现形式来看,新媒体艺术具有综合性、包容性、互动与多媒体等特征。③从艺术与载体的互动关系来看,新媒体艺术对媒体具有很强的依赖性。④从艺术与技术关系的视角来看,新媒体艺术对技术依赖特征突出“新”。

(2)展示设计概论。1)展示的概念。[2]“展示艺术是一种利用现有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主题化时空的构建,实现表达与沟通目的的应用性综合艺术。其核心目标,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集艺术之所能,创造一个主题化的展示时空,通过现场作用实现情感交流和认知互动。”2)展示范畴与内容。展示的内涵十分丰富,综合多种观念,可将展示大致分为如下几类:商业展示、博物馆展示与展览会展示。其中展览会展示又可分为博览会展示、专题性展示、会议活动展示和网络虚拟展示。①行为方式上,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去参与浏览展示活动,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会影响他人。②虚拟展示具有模拟仿真的特点。对用户做出的探询,在仿真情况中与现实情况一样能够得到回应。

3新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1)新媒体艺术为现代展示设计带来的新特征。1)互动性。互动性是新媒体艺术独具的艺术特征。新媒体艺术把以往的一切艺术形式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影视等都纳入进来。展示设计中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除了体现在上述与艺术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结合与交互外,还体现在受众的参与性。参观对象可以不再是被动的观赏物,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观赏者进行互动。2)虚拟化。在新媒体艺术时代,3D虚拟成像技术代替了大量的实物展示,大大的节省了空间、材料、运输等资源。同时,它能够在有限的面积变化出不同的空间。让观众在一个弹丸之地获得多种体验。3)娱乐性。新媒体展示具有娱乐性的特征,作品的娱乐性设计,令枯燥的内容趣味化,不再受年龄差异的困扰。新鲜感、惊喜感伴随着某种刺激吸引男女老幼,参观成为嘉年华。知识、教育、信息、娱乐融为一体。

(2)各类展示中新媒体艺术的应用实例分析。1)商业展示。[3]商业展示是商品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媒介,其主体是零售业。主要包括店铺空间设计、印刷广告设计、购物环境气氛设计、橱窗陈列设计和利用展示促销活动展示信息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令顾客驻足,流连忘返,加强商品促销和品牌认知度。2)博物馆展示。博物馆展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解说性博物馆展示(或称叙事性博物馆展示),就是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陈述一个事件、观念或者主题,使人们产生兴趣,引发好奇心,进而产生态度的改变。如科学类博物馆或历史博物馆。另一类是非解说性博物馆展示,主要用于艺术品的欣赏,如法国巴黎的卢浮宫艺术博物馆。观赏者凭借感官刺激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3)展览会展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展览会也在发生着各方面的变化。[4]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从以物为主的展示转变为以人为主的参与展示。它强调人在展示环境中物质和精神全方位的需求;强调人与展品的互动;强调人在了解产品的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和生理与心理上的科学规律;强调参观时的参与精神和主动性。[5]例如世界博览会历史长卷,装置如一个历史的长卷,卷上展示150年来各国博览会场馆建筑的激光全息影像,这些全息影像清晰立体的突现在观众面前。

4结论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艺术设计领域从观念到形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展示设计也不例外。随着全球范围内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的迅速传播,新的艺术种类不断涌现。同时随之出现的新的方式方法使得展示的效果得到迅速改善提高。新媒体艺术是信息时代的一种较为典型的,对艺术界影响比较深远的新的艺术类型。其对展示设计的影响可谓深远。它的表现多元化、综合化的趋向不仅为展示设计带来全新的机遇而且也面临新的挑战。展示设计作为一个拥有150多年历史的学科,需要的是推陈出新,取百家之长。只有将新兴的艺术形式中的先进元素融入到展示设计中去,才会在信息社会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突出自身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许超,刘华年,杨英.展示设计[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3] 苗岭,邹一了.展示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4] 同济新媒体艺术国际中心.大型展示中的新媒体艺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5] http∥.

[6] 林讯.新媒体艺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7] 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9

关键词:油画语言 审美情感 造型语言 色彩语言 材料语言

油画语言是美术家借以表达和传递感情的工具,它通过视觉形象的表达完成传递作用,并向观众展示自身的内涵。油画语言不像音乐那么抽象,也不像文学那么具有阐述意义,更不像电影那么具象。她是人类视觉反映的单纯感受。如果要去阐述她的语言,她是诗意的,也是沉默中的一种给予。她在没有任何声音没有任何说明没有任何行为下,给予人们最直接的感受。这种感受不是简单的油画材质笔触等表面效果。油画的制作流程无疑可以体现出油画本身的魅力和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故其表达方式并非语言本身。

所以油画的语言应该是通过自身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所表达的内容,两者互相结合从而完整地表述出一个主题一个印象一个内容一个意义等。油画语言的研究,应该研究这门语言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去传达,又是去传达什么的。从一张空白的画布到最后变成一副富有感染力的油画。这个过程,是编织油画语言的描述过程和最终目的。引起油画语言变更的因素有很多,人们精神生活的改变也就是价值观的改变,淡然价值观的改变,所引起的不仅仅是语言的变化 这种精神生活的改变 不仅仅是时代的进步,包括作者本身的精神状态 像莫奈 伦勃朗 就是例子 。材料的改变这主要是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比如管状颜料的诞生,画家可以从室内走向室外,更能抒发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历史的背景,像格列柯受到宗教的影响,但他能抵制这种宗教的影响。这么说如果没有对立面也就无所谓正立面,所以只有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叶出现在西欧画坛的一个画派,它的油画语言是从传统的体面关系的表达转移到光和色的表现上,是油画史上的重大变革,对现代油画有较大的影响。当我们回顾他们的艺术追求,把视线转向画家个体,通过具体色彩语言去探究大师的心灵和作画状态时,便会接触到另一番深邃绚丽的天地,并会从中获得许多启发。印象派画家对土地、阳光、空气的感情在开始创作时就非常强烈,他们是以色彩分析与内心的真诚来建构对自然的态度的。自然的美首先以对视觉经验的作用为第一条件,而色彩是呈现的最佳方式。而且着重观察和表现形体,认为色彩关系就是物体固有色的明暗关系,色彩观念薄弱,停止在概念阶段,树是绿的,天空是蓝的,水和天一样也是蓝的,红砖房是红的,灰砖房是灰的,持这种视觉现象观念的人,在印象派画家看来是对色彩不够灵敏,是错误的。从印象主义开始,这种整合的古典形态趋于分离,不仅少了说教,多了自我表达,而且在更个体化的同时走向对色彩的独立研究。从此,印象派画家把人类本来就有的色彩知觉的视觉现象还给了人类,使人们重新获得了视觉现象,确信光和色彩的原理。往往在绘画上视觉语言越单纯,才能越显示出创作者的鲜明个性特征。这是走向新的绘画形式的标志和基本特征。印象派画家在当时可以说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获取他们观照自然的眼光。他们在风景写生探索中就把一切自然都还原为光,即都是光的现象,绘制出了有如光波振动般华丽的风景画,这就是印象主义的发现。

油画作为一门视觉艺术,除了表现画家情感和思想以外,也有着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图解式的绘画语言。这其中既包含了油画造型、色彩、笔触、肌理等技法的运用,同时这些语言要素也体现了油画语言的时代感和当代性。因此,对个性化的油画语言的研究和探索也是检验艺术家水准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当代油画走向深化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2004

[2]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EM]常宁生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1.

[3]宗白华译,福斯卡.现代画派画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油画色彩;装饰性

色彩的装饰性表现是油画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对油画装饰性色彩理论做详细深入的探讨,对学院绘画的色彩教学有着极大的作用。

装饰性色彩的表现,与一般绘画所常有的写实性色彩表现不同,它是按照美学的形式法则及作画者主观的认识和感觉,对描绘对象运用装饰手法进行创作的表现形式。在这里我将从纯艺术的角度深入细致地研究油画色彩的装饰性特征。

在艺术风格上,写实性绘画色彩具有真实感,色调表现丰富细腻、变化无穷,能再现自然。装饰性色彩具有简练、淳朴大方、浪漫、夸张等特点。因而它具有象征性、浪漫性和装饰性,是理想化了的色彩,如果说写实性绘画色彩具有直观性,那么装饰性色彩则偏重于理智的表现。

一、装饰性油画中的色彩造型特征

相对于一般油画,装饰性的油画无论是造型或用色都有其独特之处。理解它的特征是抓住实质、发挥其作用的前提。造型特征表现在:

(一)在创作过程中,应力求使形象构成因素排列组合有序。使之规则化、程式化、条理化。以求得在整体上具有装饰性特点。

(二)通过造型构思,用简洁朴素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复杂多样的精神内涵,以利于揭示本质,产生单纯的艺术效果。Www.lw881.com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在写实的同时含有奇妙的装饰效果。

(三)它是装饰性造型的重要基础,是以客观存在的立体物象转化为平面形象为特征。马蒂斯的《裸女与手鼓》平面化不仅是单线平涂,在线与色块的组合中,还保持着物体的体积与厚实性。

(四)主要在于凭借主观想象,不仅想到存在事物的夸张变形,而且可以想到世界上还没有的离奇形象。总之有想象力,才有创造力。

(五)在装饰性绘画中,夸张就是变形变色,出于激感,创造有意味的形式的需要。或为突出主题和生活本质以追求感染力为目的。

二、装饰性色彩的表现特征

(一)色彩形象固有色。也就是物体色的基本特征,依人的视觉经验对显示的色的概括和抽象。红就是红,绿就是绿,装饰色彩表现就带有表现色彩固有色本质的特征。

(二)色彩布局均衡性。这是形式美的客观要求。所谓均衡不是面积上的平均,而是色彩给人重量感的对称。如深色、浓色就感觉重,浅色、淡色就轻。重色、浅色相互均衡才能达到和谐。

(三)色彩表现高纯度。纯度就是鲜艳度,颜色鲜艳符合一般审美要求。马蒂斯的《有舞蹈的静物》通过大面积兰色来衬托红、橘红和绿,充分体现色彩本身的美感。

(四)色彩观察移动性。装饰性色彩在反映空间时采用散点透视,即移动观察,可避免远近左右遮挡重叠,可不受空间限制。

(五)色相象征性。在视觉艺术中,各种色彩都特有的给人联想和象征意味,以引起美的感觉。象征范围很广,涉及人对色彩的特定爱好,它与地域、习惯、文化、时代息息相关,更与人的审美观念,情感和素养直接相关。

(六)色彩对比。对比调和是形式美规律的具体表现。在绘画中对比是普遍存在的。只有把几种色彩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定的色彩关系,才能在对比中产生美感。对比与调和是色彩装饰构成的核心。

(七)色彩变色。装饰性绘画中不光有变形还要有变色。变色比变形更有普遍性,因为色彩的感受本身也是因人而异的。变色有常理变色和非常理性的变色。两者都是追求画面形式意味的主观需求。

对装饰性色彩语言表现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同时我们也要通过对中西方画家作品的研究与自己的理解相结合,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原理。

三、油画装饰性色彩研究的意义

当代中国许多画家在不断探索着具有装饰性色彩的油画。他们都曾对外来及本土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借鉴并使之融合,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运用着他们的装饰性色彩语言,述说着他们的感受。我们要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油画结合起来,将大众需求和文化品位结合起来,去探索有自己风格的作品。

色彩装饰性的油画绝不能等同于装饰画,那样不利于装饰性油画的研究和发展。在油画创作中适当注入装饰性因素,对油画的表现形式与意境是一种开拓。油画装饰性的问题我们应进一步加以思考,装饰性色彩及造型的追求首先不能削弱或冲淡绘画性。我们既不能完全套用西方人的审美标准与评价尺度,也不能对传统艺术中的不足视而不见,要从传统中找到具有现代意义的闪光点。我们应不断以新的视角发现和挖掘新的油画语言,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表现形式创造独特的色彩装饰性油画语言。

参考文献

[1]陆琦.从色彩走向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