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教学理念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生物学教学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创新 理念 提升 成效
生物教学成效的提高,首要因素表现在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师要注重结合教学要求以及学生认知实际,审视回顾自身教学工作,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
一、改进导入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前后联系导入
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认知基础具有全面的了解。有些教学内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已经初步涉猎过,在高中生物教学新授内容教学时,可以进行前后联系,自然地过渡到新课教学。
例如,在开展“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回顾,以使进入新课学习时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联系生活导入
教师在教学生物时,要紧扣学科特点进行导入,生物教学内容与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如果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切入新课教学,也可以发挥出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学“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当地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就会明显提升,这样有助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3.运用媒体导入
以多媒体为主要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为高中生物教学成效的提升提供了保障。在新课导入环节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可以营造浓厚的教学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教学“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下载专门的教学软件,将植物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改革教学方法,优化生物教学过程
1.运用探究法开展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教学法是一种较为成功的方法。一方面,高中生已经具有了强烈的参与教学过程的欲望;另一方面,探究教学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在探究教学法组织中,教师要将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将其以一组探究思考题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布置学生分组进行思考、讨论与探究学习,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学习目标。例如教学“光合作用”时,教师对“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实验的设计思想”这一重难点,可以运用探究法进行教学启发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深入掌握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顺利实现了教学目标。
2.运用演示法开展教学
直观演示法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一些抽象概念和原理,仪器演示法和多媒体模拟是通常被采用的演示方法。除了仪器演示之外,多媒体模拟可以在微观知识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直观演示仪器实验难以完成的生物演变过程,提高教学形象程度。例如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演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行为变化”详细分析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动画模拟方式,将细胞分裂过程以及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周期性变化过程这样复杂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了教学成效。
3.运用辩论法开展教学
生物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学生的一些不同观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观点与理念的交织与碰撞之中,运用正反方辩论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了生物素养。例如,在生态保护内容教学中,有教师针对学生“先发展再保护环境”和“边发展边保护环境”这样两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进行引导,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4.多种教学手段巧妙结合
在课堂上适当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照片、动画和视频材料,把课本上过于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很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可以让学生视觉、听觉并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讲授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时,用flas等演示就非常适合。多媒体课堂的容量大,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获。
当然,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的使用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能对网上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搜索、筛选和组合;为每堂课准备精美的课件,意味着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心血,需要更高的工作效率等等。
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还与教具的使用、教师的表达能力、教师的感染力和个人魅力、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等许多因素有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尽可能发挥教学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就一定能不断地提高。
三、拓展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生物素养
1.开展生物兴趣小组活动
教师可以将学有余力或是对生物学习具有强烈欲望的学生组织起来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促进学生的差异性发展。
2.举行知识技能竞赛活动
在一段教学内容结束之后,教师要结合学校整体工作安排,相机进行一些知识竞赛或是实验技能操作竞赛等,以比赛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营造浓厚的教学竞争氛围。
3.走进社会开展实践活动
篇2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新课程理念 教学现状 课程改革
一、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1.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召唤下,甘肃高中教育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我发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实施课程标准、实现课程目标上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合理解决知识传授与能力、科学素养培养的关系?然而,相当一部分生物教师“穿新鞋走老路”――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全面发展。这说明了教师虽然接受了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培训,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观念和实践的影响,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并非朝夕之事,如何切实有效地落实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特别是完成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提高每一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1]亟须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深化对课程理念的认识,更新教学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有效地进行生物教学。
2.高中生物教学课程资源。
我还发现当前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使用的练习题、试题基本上是延用旧的教材体系,这些练习题、试题重视对知识的练习与考查,忽略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无法适应当前新课程的理念教学。许多教师在设计制作课件时,制作出的教学课件仅是知识点的罗列,没有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修改创新已有的旧教材的课件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没有充分挖掘利用学生知识与经验,以及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有关生物学的资料。可以说,目前对社区的课程资源、媒体课程资源、农村的课程资源的利用尚处于空白阶段。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与学习动机的强化;不利于生物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去关注生物学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提出解决办法与建议
针对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只有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包括课堂教学、教材改革、课程资源开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充分发挥生物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课堂教学方面。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必须‘聚焦课堂教学’”。[4]针对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是行为的先导”。[2]教学改革与创新,首先要改革教师陈旧的教学理念。按照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导生物课堂教学,才能使生物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落到实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够使他们在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提高。因此,要求生物学教师要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
(2)改进旧的教学方式,提倡探究性教学方式。
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重要的学科之一。长期以来,在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以“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方式来提高考试分数,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完全被忽视,学习主动性根本没有,因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探究学习就是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的驱动下快乐地学习。这样,有利于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一位美国著名教育学者曾指出:“如果必须选择一个词来描述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美国科学教育的成果的话,它一定是探究。”[3]可见,探究性教学在科学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
2.改革教材,积极开发新课程资源。
随着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教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不断改进,以体现最新的课程理念。
(1)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渗透STS教育思想。
新教材与原教材相比,拓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范围,适当体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理科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已成为当代科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4]因此,在今后的教材改革中应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渗透STS教育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范围主要包括社会生产实际、个人生活实际、生物技术实际、环境保护实际、社会问题实际和自然实际等。
(2)开发适应新课程理念教学的课程资源。
不断开发社区的课程资源、媒体课程资源、农村的课程资源,将这些新的课程资源应用到教学当中,使生物课程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生物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的紧密联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需要长期进一步深化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中不合理的方面。具体来看,在课堂教学中生物老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新课程教学理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针对当前新课程教学开发资源方面,我认为应该深化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与教材改革,鼓励教师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在改革中不断进步,确保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3.
[2]许象国.聚焦于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上海教育科研,2003,6.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有效教学;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学习是一个自主探索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愈来愈多的生物教师走进新课程、体验新课程、实践新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课时偏紧,教师素质有待提高,与应试不协调,高考的巨大压力”等。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切实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因此,研究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传统的单一接受式教育,难以让学生获得体验、研究和发现的机会,因此,新课改提倡由单一化的个体学习向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转变。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有效教学理念。有效教学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理念,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过去的有效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有效。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将“三维教学目标”作为内涵,追求学生的整体发展,即在注重掌握知识和技能方面有效性的同时,更强调对新知识和技能探究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可以把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的理念概括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最终实现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最大发展的教学。
二、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1.精彩的课堂导入是有效教学的活力
良好的开端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之一。所谓良好的开端,笔者认为就是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的一种状态。教师可以在复习旧知识中引出新知识,或者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引起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产生学习的需要。问题的提出要以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为前提,使其充分感受到身边确实存在生物知识,引起学生想要解决问题的冲动。促使学生很快就会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
2.恰当运用教学方式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恰当选择教学方式,确保教学的有效性。例如:高中生物必修I第六章第一节“细胞增殖”的教学,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分析染色质、染色体、单体、DNA的关系。如何进行这个重点问题的教学呢?笔者运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首先请学生观察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结构及两者相互转化过程的动画视频。然后提出探究问题:染色质由哪些成分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在形态上存在什么关系?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根据已有的生物知识和图片视频的观察,可以清楚地理解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中的两种存在形态,主要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完成复制,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仍然是一条染色体。但复制前后这条染色体有两个不同特点:第一,复制前染色体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即姐妹染色单体数为零,每条染色体中含一个DNA分子。第二,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中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每个姐妹染色单体中各含有一个DNA分子,即每条染色体中含有两个DNA分子。学生根据以上对一条染色体复制前后情况的分析,然后教师把染色体数量扩大,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三者的数量关系,最后,概括出三者数量关系的结论如下:①染色体复制前,染色体数=DNA分子数;②染色体复制后,姐妹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染色体数×2。在老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认真思考,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过程即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
同时,对于新课改的深入实施,需要教师在教学观念和实践方式上及时进行观念更新,转变思想,以坚实的步伐走进新课改课堂,实施新课程改革,彻底摒弃观望和等待的思想,坚决克服“敷衍、旁观、畏惧”的心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重视教学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从而激起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是一种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学习过程,是有效教学的保障。通过教学反思,教师不仅能够具体地总结出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吸取经验和教训,而且能够逐步实现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系统化和教学过程最优化。每位教师的教学效果的提高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在每堂课的教学中,总会有一些能引起师生的共鸣、教学的共振及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及时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也可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推陈出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1)课堂导入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2)课堂的教学设计是如何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3)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策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4)采取了什么方法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究新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5)采取了什么手段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篇4
一、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情感是影响人的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人的行动有巨大的推动力。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兴趣的培养、情感的交流、情感的共鸣,能使学生体验到愉快、积极、振奋的情感,更主动积极地去领会知识、从事学习活动和探索生物自然的奥秘。
兴趣的生成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些学习内容所产生的好奇倾向。它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学习内容表面,依赖于学习内容本身的特殊性、新颖性和有趣性。在兴趣生成这一阶段,学生以关注和冲动等下意识的动力形式表现出来。而这些关注和冲动,并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其根源在于学习内容与学生学习目的、价值需求有必然联系。这种联系反映到学生的意识中,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产生了愉悦的心理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人的需要(不单指肉体的生理的需要,而且也包含精神、情感的需要)毫无关系的事物,人对它是无所谓兴趣的。凡是人感兴趣的、所欲的东西,总是在某个方面,某一点或某种程度上与主体需要有一致性。可以肯定地说,兴趣是直接由学生学习需要驱使,间接由学习价值观推动而萌发的。
二、认真准备,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1、课前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
任何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在编写教案的时候,都要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课时安排和教学过程。对教材的透彻理解是上好每节课的前提条件,而且要设想好每个环节,就好比在脑中演练一遍授课过程。要明晰每节课在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如何使内容前后连贯,以及以何种方式讲解学生才能有兴趣去接受,只有自己做好十足的准备才能给学生全面的讲解。
2、课堂资料的查找、整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投影机、显微投影机、多媒体电脑等等作为新的教学仪器陆续进入了课堂,同样我们还可以在Internet网上找到多种资料充实到课堂中去。这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视、听、思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同时也促进和提高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声、色俱全的课件,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对自然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这比我讲上一百遍说“大自然如何丰富多彩”来得真实、印象深刻。而且模拟实验变得很实用了,我们可以在多媒体电脑上展现植物的生根发芽过程,展示生物的生理过程,模拟解剖动物、人体……把教学的重点、难点变得容易、有趣。
三、注重教学过程
1.课前导入的设计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新课的导入部分。精心设计的导入,能牵动学生的思绪,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总结,推理判断的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2.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开阔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难点,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使课堂按预先设计好的路子进行,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所以好的课堂提问对教学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但有关资料显示,中小学教师课堂提问的平均有效率不够60%。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提出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一条重要纽带。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谈到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在教学中,问很重要,也有艺术性。
3、不可忽略的总结
常言道:“善始善终”才算一堂优质课。良好的开头虽然是成功的一半,但完善精要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会使课堂教学再起波澜,从而使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因此,精心设计结课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巩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节新课的最后5-8分钟,我都要把本节的知识要点小结,并通过提问题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如讲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区别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思考“吃梅止渴、谈梅止渴、望梅止渴”这三种反射活动有什么区别,学生就能根据先天性和后天性的差别分辨出来后两者都是条件反射。
四、拓展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生物素养
1.开展生物兴趣小组活动
教师可以将学有余力或是对生物学习具有强烈欲望的学生组织起来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促进学生的差异性发展。
2.举行知识技能竞赛活动
在一段教学内容结束之后,教师要结合学校整体工作安排,相机进行一些知识竞赛或是实验技能操作竞赛等,以比赛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营造浓厚的教学竞争氛围。
3.走进社会开展实践活动
篇5
一、充实感性材料,奠定构建概念的基础
1.从日常生活中获得感性认识
高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些生物学的感性认识,这些认识被称为前概念,课堂中发掘和利用这些前概念能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例如,在“种群的特征”一课学习前,学生在生活中对社区内的人口数量、年龄状况、生老病死、男女性别比例等有较为熟悉的认识,这些感性认识对于学生建立种群的概念、阐明种群的特征及明确种群特征的内在联系是非常有用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唤起学生的这些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加工与完善概念。
2.从观察和实验中获得感性认识
生物学观察的对象有标本、模型、挂图等,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实验的类
型有形态解剖实验(如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生理过程实验(如脊蛙反射实验)等,实验可以展示具体的生物学现象和过程,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观察DNA分子螺旋结构模型,有利于学生建立DNA分子立体结构的概念。又如,学生独立自主进行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就会使学习有丝分裂的概念变得自然和容易。再如,演示脊蛙反射实验,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反射的概念,更明确地说出反射弧的结构及反射弧中各部分的功能。
3.从语言的描述中获得感性认识
语言的生动描述也有直接性,因为语言能唤起学生已有经验的表象。如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在圣诞节给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子,他觉得这种颜色很适合妈妈那个年纪的人穿,但妈妈却说:“你怎么给我这样的老妇人买一双樱桃红色的袜子啊!”他当时虽然不理解樱桃红是什么颜色,但知道樱桃红不是很低调的那种颜色,而他并没有觉得自己买的袜子颜色不适合妈妈。除了
弟弟和自己的看法一样外,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于是他意识到有问题了。道尔顿并没有放过这个细节,最终成为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后人为了纪念他,将该病命名为“道尔顿症”。对于发生在两百多年前的这个故事,学生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同样能给学生展示一个鲜活的感性材料,为伴性遗传的概念、特征等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通过抽象与概括,确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建立不但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材料,而且也离不开思维的加工和整理。这种思维加工的过程主要是抽象和概括,它的结果便是确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例如,当学生对蝶类的趋光性、植物根系的向地性、茎背地性等事实有了感性认识后,就会从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会产生一定的反应,然后以此来概括所有的这类现象,并建立“应激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这一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应激性”这一概念的内涵(本质特征)与外延(包括的范围)就同时被确立下来了。
三、调动已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新概念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被学生确立后,只能说学生已经初步获得了这一概念。学生要将新概念同化,就必须与已有认知结构(图式)相比较、相联系,为新概念从大脑的已有认知结构中寻找适当的位置,使新概念联结拼合成为大脑知识结构(图式)的一部分,这就是同化。据心理学知识正迁移的原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起积极的作用。在概念教学中,采用忆旧、导新、比较三种方法,可使学生充分利用已学过的概念同化新概念。例如,在学习无氧呼吸时,可以先回忆有氧呼吸,再导入新课,最后将两者进行列表(如下)比较,形成类属性同化。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异同点比较
四、联结新旧概念,顺应概念关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概念不可能单独存在,每个概念都必须根据与之有关的其他概念间的关系才能确定其准确的含义,基于此提出建立概念图。利用概念图能把学生对概念抽象、散乱的印象变为显性化、系统化,达到理顺概念关系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浙科版“分离定律”时,可组建如下概念图,以帮助学生把各个散乱的遗传学概念构建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将原有的认知结构(图式)进行改组和扩大。
分离定律概念图
篇6
关键词:概念图 高中生物教学 应用
概念图是知识表达所采用的一种方式。它的内容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很丰富的,把每两个概念之间用连线或词语联结起来所形成的知识图可以准确简洁表现出人们心中的概念、知识和理论。概念图教学的应用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繁杂的科学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图表的认知能力和对信息的分析能力。所以,高中生物教学课程改革加强了对概念图的应用和重视。本文笔者就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一、在教学设计中概念图的应用
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对概念图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来整理教学思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要进行教学设计,概念图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整体感知教学方向,把握住教学的中心内容,还能把前后章节的内容联系起来。教师可以运用概念图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预习和复习。
如,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对第三章“细胞的结构”进行讲解时,可以列出以下的概念图:
细胞膜制备方法主要成分功能细胞质细胞质基质成分功能细胞器(功能)双层膜:线粒体 叶绿体单层膜:内质网 高尔基体 液泡 酶溶体无 膜:核糖体 中心体细胞核核膜:双层膜 有核孔核仁:功能染色体:与染色体的关系
(图一)
教师可以这个概念图作为课堂的教学板书,它不仅清晰地展示了细胞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明确地表达了“细胞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细胞的结构一目了然,印象更加深刻。
二、在课堂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
在平时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概念图的实际应用可以帮助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同时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概念图既能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所学知识的整体结构,还能了解教师的思考过程。教师通过概念图的层层递进的关系来表现出教学内容,而且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但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化,还做到了教师对课本内容分析过程的直观化,让学生在一个轻松学习的氛围下一目了然地发现课本上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让学生在跟知识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概念系统。
如,教师在讲解“DNA分子结构”时,可以在板书中这样构建概念图:
■
(图二)
高中生物教师在采用图二所示的概念图时,还可以把DNA的立体模型给学生展示,这可以使学生很快速地了解DNA的组成结构,从而完成教学目的。从概念图中学生简单地了解了DNA的结构,并对DNA的深入理解产生兴趣,形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概念图在复习时的应用
在复习课堂上,概念图的应用也很有帮助。构建概念图能对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把新旧知识连接起来有很大的帮助。全面的知识结构的建立对学生今后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有很多益处。大多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会模糊课本里的基本概念,主要是由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对知识的总体结构和结构联系不够清楚。因此,在上复习课时,教师要针对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画概念图,从而理解知识的联结性和整体性。
教师先提出所画概念图的内容和要求,再让学生自己动脑和动手操作。然后,教师可以给予点评和修正,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鼓励。由于每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所以教师不能要求每个学生画的概念图相同,只要内容正确,符合要求即可。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对画概念图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独立地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四、概念图在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画概念图来记录课本所学内容。大多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记笔记是由于过多的文字记录会导致听课精神不够集中,记录速度慢,找不到重点。而如果学生使用概念图来做课堂笔记,既能抓住重点,还避免了文字过多不方便记录。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简洁的记录,课下在复习的时候更容易整理,能够对学生的课后复习有所帮助。画概念图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网络结构的认识和理解,记忆效果明显。
五、概念图在自我评价中的应用
概念图可以作为教学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的载体。学生进行反思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大多数学生的一般做法是在学完知识后,在头脑里反复地思考几遍,或者在纸上写几遍,这些做法都不足以让学生有深刻的反思。在构建概念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知识内容的分析和知识结构的概括来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从中对知识的学习和认识有了更新的体会。
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表明:学生通过自己创作概念图,会促使他们自身产生一种对学习的进取心和成功的动机,能使他们在构建概念图的过程中来实现自我评价,看到自身的缺点。教师可用让学生自己创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的方式来使学生开展有实际学习意义的课堂活动。通过长期的构图,学生会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自觉地使用概念图这一学习工具。
六、概念图在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应用
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的教学方式来完成这一目标。
如,对“蛋白质”的学习。
■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对基因工程的表达来创建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部分。教师再通过提问,来指引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概念图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学习方面产生兴趣并能够自主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概括,提高了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自主能力。通过对概念图的理解和构建,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画概念图,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结构,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许海云.例谈概念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10(7).
[2]陈敏.概念图在高中生物复结中应用的初探[J].宁德师专学报,2008(1).
篇7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模式;高中学生
生物是高中教学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新课程改革较为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则忽视了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因此创新高中生物教学的模式十分必要。文章将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关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对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一、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
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教学主导,师生互动较为匮乏;重负低效,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等方面。(一)教学主导,师生互动较为匮乏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多处于教师课堂教学的氛围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各项生物知识与内容。很多教师存在着忽视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问题。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较少,没有关注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因而不利于高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二)重负低效,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当前很多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仍采用“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较差,仅仅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却没有深入感受到高中生物学习中的乐趣,没能体会到生物的无限魅力。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明确实验教学的价值,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式,创新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全新的生物学习体验。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下,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积极学习,这对学生高中生物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多倾听学生的观点与看法,适当减少教师的课堂话语量,多提问学生,发散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以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为例,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当父母都是双眼皮的时候,你们也一定是双眼皮吗?”等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表达观点。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使学生能够抱着敢于提问的态度积极学习各项内容。
(二)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会直接影响到某高中生物学习的质量。传统高中生物教学,由于课堂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质量不够理想的问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学生多对“星座”“性格”等内容具有浓厚兴趣,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基因知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如在黄牛、花牛等牛的配对中进行解释,可以将遗传和基因等知识同星座以及性格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就在身边。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拟或者是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学习、主动探索,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共同验证自己的思想与观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与合作学习能力。再如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巧妙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实现课堂教学指导。以高中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清晰地展示细胞壁、细胞膜的具体形态。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各项生物知识,提升高中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质量。
(三)明确实验教学的价值,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需要注重实验教学的融入,关注学生生物探究能力与实验分析能力的培养。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物知识的认识规律,由感性材料入手,通过实验使学生逐渐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完成由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发展。以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项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组建研究小组的方式,合作探究学习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通过“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实验猜测——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分析实验数据”等流程进行探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的情况,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通过实验猜想设计实验内容。在学生实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走到学生身边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思维引导与积极的情感鼓励,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综合学习与探究能力。
三、结语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与高中学生的生物学习需求,创新教学模式,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明确实验教学的价值,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式,提升高中学生的生物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福城,肖安庆,李通风.微课小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以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2).
[2]刘桂杰.新课程下“发现——发展”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生命世界,2010(8).
[3]张晓琳.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6(4).
篇8
关键词:新课改;创新教育;三维目标;以生为本
在全国都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改的形势下,青海省也于2010年进入到了高中新课改的队伍中来。而作为一位一线的老师,我也是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新课改在青海实施的一年中,我作为首批进入课改教学的教学工作者,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感受,尤其是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感悟更加深刻。以下几点浅显的认识与大家探讨:
一、创新教育是要创造出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乐于学习生物
传统的单一接受式教育,难以让学生获得体验、研究和发现的机会,因此,新课改提倡由单一化的个体学习向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实现的。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要创造出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达到培养目标所需的活动方法、条件和环境。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之具体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科学地确立教学目标和操作实施过程,使课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多层次进行探究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体发展的目标。
二、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凸显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课标中明确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部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在教学目标设置上体现多元化,就是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联系,加强学生、社会和学科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体验式学习,强调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既需要关注教学内容上的要求,促使学生达成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同时也需要关注教学中情感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培养真正的人作为生物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例如:在进行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的内容时,教材的“科学?技术?社会”中为大家介绍了艾滋病。
而我校正好有关于艾滋病的校本课程,所以我就利用校本课程为学生讲解了艾滋病的传播与预防,使学生明白了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并不传播艾滋病,最终达到了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知道传播途径、预防艾滋病、最终关爱艾滋病病人的三维目标。
三、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时代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途径也在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教与学的过程看似平静,其实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改精神就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对知识的研究与探究,着眼于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的探究,着眼于学习方法的指导,结合具体内容联系实际进行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探究过程中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一般性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难点问题合作探究并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又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四、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
新课改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变化,老师作为这场改革的先锋和具体实施者,应该在新课改中以“学习”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当前的教育现象和学习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科学,要求在学生的评价过程中体现出“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精神,注重发展性和过程性评价;教师要欣赏、尊重学生,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而且还要使他们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经验。
五、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的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有时我们把知识的记忆当作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思维。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虽然希望与学生有更多更好的交流,但往往没能提供有效的问题情境,不能组织起真正有效的讨论和交流。再次,探究教学往往流于表面化,缺乏学生的真正参与。此外,虽然教学内容有所变化,但教学评价多数仍然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忽视了除分数以外诸多方面的评价,如学生的品德、学习态度、操作技能、创新意识及能力等等。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浅薄的思考和感悟,初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对于新课程理念的知识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学习,不断地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争取尽早找到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潘秀春 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中学生物学,2010年第一期。
篇9
随着我国生物学不断的发展,新课改生物教学也随之走进了高中生们的课堂。为了能让高中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物学习中,所以生物教师需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法,并且能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发展以后的高中生物教学课程,这也将成为全新教学理念的一个宗旨。也能展现出一个不同的方式,所以对于新课改本文作出了以下的几个参考的意见或建议。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生物;途径与思考
1新课改生物教学常见问题
教师的教学理念有限,也会导致生物教学不是很好实施的根本,教学理念是其一:新课改是需要教师以全新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作为宗旨,教师应做到允许学生反驳,做到敢于提问,其二:的问题所在只因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理念,等等的问题使得教学的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教师理应不断地提高,不断的创新自身素养才能更有效的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质量,随着我国科学、科技不断的提高和发展,对于教学质量和理念也有一定的创新,如果不能更好的创新教学理念新课改生物教学就不能更好的实施。教学课堂的环境也会给教学质量带来低效率,所以教学环境也很重要,不能因为资源的匮乏、忽略了教学环境,课程资源是高中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基础,学生需要依靠课本来增加知识、很多不好的课堂坏境也会成为导致教学质量的原因,教师仍然坚持着古老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敢于创新,使得学生也通常用传统的方式理解知识,没有创新使学生死板的学习着生物知识,从而导致了学生养成抄笔记、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创新,因此,就养成了传统的学习意识和习惯,无论是死记硬背、还是临时抱佛脚、最终都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应以严格的社会要求去发掘和寻找,具有创造性的东西才有真正的价值,只有提高生物的实践,才证明了新课改生物教学的实质性。使得生物教学就不能更好的实施,新课改生物教学才能给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新课改、生物教学法无限的欢迎与认知,才能使新课改生物教学更好的发挥作用。也能让高中生们对于新课改生物教学法,有一定的理解也增长了学生们的知识。
2创造良好的新课改生物教学环境
(1)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首先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发挥学生们的思维和想象,使每个学生都在处于大脑无现想象力丰富的状态,也能帮助增长和提高学生对全新的教学环境下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也提高生物教学在课堂上的质量。使得学生们对生物教学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和理解。以上的教学环境正是为了对生物教育更有效的实施。这只是对生物教学有效实施的一小部分。有很多的生物教材既简单又简洁,如果单靠书是很难勾起学生们的兴趣也就不容易提高学生们的对生物的理解,因此就得需要一些材料,才能做到整个课程的继续,教材虽然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太多的依赖,教师也需要综合一下内容才能给学生们的生物做到有效的提高。同时不仅要做到为高中生们实施新课改生物教学,教师也需要跟上新课改的步伐,提高生物教师的个人素质也是特别重要的,也要为教师做以下几点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对新课改生物教学做更进一步的理解。
(2)加强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应该对教师加以培训,从中也能增长教师的知识,使教师的知识含量更加丰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迎接新课改生物教学,在新课改中不断的增加知识,也是提高学生们的素质,也能为以后的教学方式做到更好。想要把新课改生物教学更好的实施对于课堂也好提高,也要从多方面来进行提高,要不断的激发起学生们兴趣,由于高中生物的知识很抽象,所以也会导致学生们不愿意积极的去学习,教师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改变一下课堂的气氛,比如,用不同的语言或以幽默的方式来和学生们沟通,学生们对不一样的环境下重新定义生物教学。也可以换个最普通的方式来引导,比如说我们现实的生活,也会有很多和生物有关联的事和物,用以幽默的话语来对其引导,让学生的心理不会因为不懂而感觉压力大,这样也可能给课堂带来提高,生物是一项特别深奥的科目,有很多理解能力差的学生会不懂其中的含义,就单靠记忆和背诵来对生物学的认知,从而也会让学生们对生物没有兴趣,从而应当把生物和生活关联到一起来引导学生,能使学生对于生物学感觉不太陌生,有一定的认知和熟悉感、就会降低学生对学习没兴趣的状态,随着新课改下高中的生物课程模式也在逐渐地改革,新生物教学也重点的培养学生们的主观、探究,教师大多数都只关注教学中的重点,很容易就忽略一些小细节,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要求学生,使得学生对生物没兴趣去想象、创新,在新课程理应创造一个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持着应有的原则,做到师生能平等的在一起交流和沟通,对于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加以引导、从而做到各方面的努力带来的提高。在新课改下,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生物本身就是一门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感兴趣的课程。在课堂上增加一些实质性的实验,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也能在实验当中体会不一样的乐趣,这样同学们对课改下生物教学而且对知识也会掌握得更扎实。促进新课改下生物教学对高中生们带来的重要帮助,为我国发展出优秀的人才。
结束语:
生物学是一门接近自然的科目,随着我国的生物学的不断创新与提高,在新课改的教学影响下、高中生必定会越来越进步,自身的素质也有很大的提高、以及对生物知识更进一步的理解,这说明新的生物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课程也是师生共同的追求,为此,也营造了更好的课堂环境,以最好最丰富的内容来引导学生,激发起学生对生物的无限想象,使其主动积极的学习生物,让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更有效的服务于高中生们,为我国的生物学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作者:齐广辉 单位:吉林省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杨岗楼.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3:100+156.
[2]蒋卫娟.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5,02:116+118.
篇10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生物 存在问题 改进策略
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在我国已经实行了二十几年,但效果却不甚理想。自2001年开始,基于我国应试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弊端,我国开始进行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旨在改变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影响之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悄然发生变化。作为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生物教学历来备受关注。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进展缓慢。本文立足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如下。
1.教学模式生硬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很多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始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创新。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新型教学模式把握不够到位,致使课堂教学生硬,有生搬硬套现象。例如,当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些教师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但是由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标准把握不够准确,使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乱糟糟的,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师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引教师教学的重要标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方能指引教师教学沿着有序方向前进。但是,当前,很多高中生物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存在过于随意的现状,很多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尤其在教师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议题缺乏探究性和开放性、目标性,使学生探讨了半天,也探讨不出个所以然,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浪费了学生大量精力,最终却不了了之,这样的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出现这样的现状,主要原因在于教学目标及教师引导地位缺失,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3.学生对生物学习缺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实际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依然将学习精力放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上,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明显居于次要地位。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高考压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于学生对生物学习缺乏兴趣,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严重影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有序进行,不利于国家新课程改革目标实现。
二、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
以上,我们分析了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怎样改革和创新,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与进步呢?笔者认为,有以下方式可以实施。
1.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生物本就是一门自然科学,生物学科很多知识都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以科学的眼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有序进行。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模式不能过于生硬,也不能太形式化,而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上,生物教师应当认真剖析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从议题的选择、小组的分组及讨论的过程和总结的过程都应当经过深入思考与规划,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实体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引导地位,确保学生的课堂讨论不偏离正确方向,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实现。
2.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课堂教学来讲,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确保教师课堂教学不偏离正确方向和轨道。从根本上讲,生物是一门知识面很广的学科,在这门学科教学中,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知识及研究和探索事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物知识的热情,从而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不断改革和进步。
3.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生物知识涵盖面极广。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的能力,让学生对生物知识有系统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将零碎的知识点总结提来,形成系统的思维结构。学生归纳和总结能力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归纳和总结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合理借助多媒体教学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有利于改变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有序进行。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立足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标准,不断改革和创新,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在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型教学模式的过渡阶段,教师应当本着循序渐进的思想,不能急功近利,扰乱课堂教学秩序,确保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新霞.新课改中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与思考[J].网络财富,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