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专业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艺术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艺术专业

篇1

关键词:艺术教育专业;人文素质;培养

一、人文素质的概念

人文素质也称为文化素质,包括政治理论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学艺术修养、文明礼仪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的精神面貌和内在的精神气质、修养、处世哲学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实践体验,不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活动过程。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熏陶、感悟、实践等,培养和实现人文精神,让人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能够正确地处理本我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想是培植人文精神,终极目标是实现人性的完整。

二、当前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分析

1.重技能、轻人文,文化知识缺乏

当前很多艺术院校的老师包括学生自己有一个认识误区:就是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文教育的培养。艺术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艺术教育专业学生与其它普通师范专业学生在文化水平上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许多艺术专业学生入学文化成绩较低,文化底子相对显得薄弱,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艺术院校的学生是因为文化成绩不好而选择读艺术专业,再加上思想认识不足,对文化基础学科的学习采取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另外专业学科的学习任务相对较重,学生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与专业有关的活动上,如校内外举办的各种比赛、庆祝活动以及各种各样的演出,使得不少学生文化课很差,片面追求单一型的技能培养而人文知识知之甚少。缺乏人文素质的培养的倾向必然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导致学生素质不全面,不少学生精神资源极度贫乏,精神世界一片荒芜。

2. 人文价值缺失,缺乏理想信念

许多艺术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中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练好技能就行了,文化课差一点无关紧要。于是对文化课毫不重视,缺课、旷课现象严重,补考便成家常便饭。由于这种一味忽视人文科学的学习和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往往导致了很多学生在人文价值取向上的迷失,呈现出一种缺乏理想、缺乏高尚的人生信念的现象。许多学生由于缺乏想象力等形象思维的训练, 在思维方式上往往带有片面性,缺乏辩证思维方式,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不少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态度上急功近利、无终身学习的思想,好表现自我,只求一时的成功与快乐,缺乏一种精益求精、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的精神,这种现象往往使得学生精神空虚,对待学业、生活态度消极,毫无动力。

3、心理承受、受挫能力差

艺术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的结晶,但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尤其是练习专业技能时同样需要付出巨大的艰辛,要承受来自技术上的、情感上的、精神上的很大压力。但有些艺术专业学生由于在人文素养方面的缺失,缺乏应有的人格修养和受挫能力,在学习中往往表现出意志薄弱、情感波动较大的现象,稍有不顺,便情绪低落,灰心丧气,缺乏进取精神;另外缺乏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顺利时极易出现高度的亢奋、激动和热情,面对困难时不能保持冷静、稳定,缺乏心理的自我疏导和调适能力,极易出现情绪化,药家鑫杀人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有的同学由于一时的挫折,便破罐破摔、一蹶不振,最后导致自己一无所长,毕业后到社会无所适从。

三、加强艺术教育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跨进高等学府的每个艺术教育专业的大学生,都渴望自己成才,但如果只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而欠缺人文素质,最终只能成为“艺术的工匠”。因此加强艺术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强化对艺术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使学生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同感、对社会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由此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事实表明,仅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不仅不能保证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成功,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而且还可能导致他们因缺乏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辨别事非的能力而走人歧途。

2.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可为艺术教育提供合格的师资力量

今日的艺术教育专业学生,就是明日基础教育战线上的艺术教育的主力军,将承担起“美的使者”的重任,时代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而且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积淀,不仅要能上好课,而且要能够在艺术课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给学生什么是“美”及做人的道理。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有一句名言:“文化素养决定专业素养”。强化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使学生更加扎实、系统地掌握所学的各科专业知识,更加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艺术院校设置的许多专业课程很多都是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本身都需要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人文素养,如果不具备很好的文化素养就很难完美的理解和诠释作品,许多优秀的艺术家都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

4.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它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人文素质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

事实表明,那些人文素质欠缺,仅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大学生在走上社会后不仅没有能力正确地处理好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没有能力应对、适应各种复杂的社会环境。

四、如何提升艺术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考

篇2

关键词:简化;设计方法;造型手段;思维方法

通过近年来设计基础与相关课程的教学可以发现,部分进入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模式还处在高考前画石膏、画模特的具象表现阶段。推进简化课题可以有效解决学生从高考前具象思维到进入大学后抽象设计思维的转换这个难题。通过简化对内部小课题进行重组、优化,使很多不同科目的相关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后续的其他专业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简化是一种思维方法,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设计方法:将复杂的视觉元素通过删繁就简,去粗取精,提炼为有秩序的、简洁的、单纯的视觉语言。许多现代主义艺术作品或设计作品都应用了简化的方法。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简化。

一、从美学发展史看,人类视觉对

简化作品的美学需求人类用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了大自然中许多未经雕琢的美,但这些美的元素与丑的元素常常混杂在一起,多种设计元素纠缠在一起,不能突出某个重点元素的特点。俗话说“花多不艳”,就是这个道理。简化可以在繁杂的视觉元素中剥离出关键设计元素,有效组织好元素间的关系。但简化绝不是简单的删减,而是设计元素的高度提炼。简化的目的是以简洁的外观体现设计风格,更好地传达设计精神,为情感沟通服务。

二、设计中简与繁的关系

设计作品中的简不是孤立存在的,繁与简两个概念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从不同风格作品上看,繁与简是对立的。繁的作品带有装饰的意味,简的作品风格单纯,是反装饰的。两者都具有形式美感。一些作品的整体面貌呈现多元素组织在一起的繁,从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给人以丰富多样、华美艳丽、绚烂、热烈等视觉美感。而简约风格的作品呈现少量元素的组织关系,带来冥想、干练、纯粹等视觉美感。繁与简也都有负面的视觉感受,繁的元素过多,负面感受就是杂乱、无序、拥挤等;简的元素过多,负面感受就是冷清、空洞、简陋等。繁与简没有孰高孰低之分,只是由于时期、地域、社会环境、心理、个人喜好和作品内容等因素不同,决定了作品风格与人们对繁与简的偏好。在同一作品中,繁与简是统一、互补的关系。在形式上,简常常烘托繁,使作品中的繁显得越发精致。在大面积的繁中出现的简会显得清爽、透气,极致的简是留白,是空。我们在学习简化这种艺术方法的同时,要明确简不是简陋、简单,而应该是言简意赅、简约,是内在优秀品质的体现。外在形式的简与内在精神的繁必须相互作用才能产生优秀的设计作品。就像日本无印良品的产品设计,在简单外观的背后,注重选择合适的材料、颜色,采用精湛的加工工艺,注重功能、使用上的每个细节。在简的背后是追求自然、质朴、功能至上的生活态度。那份细密的用心正是简背后的繁。这样的简是有内涵的简,更能彰显出产品的气质。

三、简化是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手段

简在设计中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简的精神是精练地表达主题,以少胜多。它不添加多余的元素,一针见血。在各种设计领域,都存在简化方法的应用。如,简风格的平面设计作品表现在形、色彩、文字、排版方面,就意味着简洁。1.形的简化现实的、不加修饰的自然形往往附加了一些与主题无关的信息。如果直接用在平面设计中,画面就会表意不明确甚至杂乱。设计的过程通过删掉影响主题的形,保留能明确表达主题的形,对重点形根据设计精神进行变化。最终通过简化这一手段帮助设计师达到形式的凝练。特别是标志设计,必须通过简洁的图形明确表达内涵。如荷兰皇家壳牌石油集团的标志经历了多次的变化,逐渐由复杂的具象造型转向简约的抽象造型(图1),转变的过程体现出社会审美观念的变革。2.色彩的简化作品的色彩会给人留下直观印象,往往比形的视觉冲击力更大。但如果一件作品色彩应用太复杂,没有秩序或整体性的色彩,一定是混乱的。所以,经过简化后的单一的、少量的、有秩序的、能够表达作品情感或符合设计风格的色彩,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3.文字的简化文字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是抽象的形式语言。形式运用合理、有特点、新颖,会对深层内涵起到很好的阐释作用。但一味追求怪异、奇险,并不能产生理想的设计效果,这也不是设计追求的最终目标。在标志、招贴中,文字数量要少,形式上要简,做到文字以一当十。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图2),把人、地点、运动、中国文化、奥运精神等多种元素通过一个变化后的篆字“京”与印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作品形式上简洁明快,形与意完美统一。4.排版的简化繁风格作品的排版装饰感强,简风格作品的排版体现功能至上的特点。在同一作品中,繁与简需要根据主题、内容、风格相互配合,掌控好繁与简的程度,尺度把握很重要。排版离不开简,简是排版中的空白,是简洁的线条或图形,是人们视觉休憩的港湾,是对设计重点的烘托。

四、简化是现代生活方式与现代

审美心理需求的必然产物当下,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信息量爆炸,视听感官在短时间内就会受到大量信息的冲击。这些视觉信息让我们目不暇接,我们自然会产生视觉疲劳。这时就需要简洁、纯粹的艺术作品。以简化为手段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恰好满足了这种生活方式与审美的内在需求,同时也符合当今绿色环保的主张。由贝伦斯与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成为极简主义的核心思想,对日后的设计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简化是极简主义应用中最主要的造型方法。“极简主义在形式上进行‘量’和‘形’的简化,通过对造型元素抽象、提取出几何形体,使形式、色彩、材质等表现符号具有含蓄和凝练的特点。”①极简主义作品外表简洁,强调功能、本质、品质,注重人的主体地位。极简主义在建筑、服装、雕塑、绘画等领域都有影响。五、简化是很多艺术家或设计师作品形成个性化造型特点的重要方法通过简化课题学习,学生了解了艺术家作品形成的过程,从而明白作品背后重要的是思维观念的转变。简化从自然物象中抽取本质元素,是从具象向抽象转变的重要手段。探讨古典主义绘画向现代主义绘画的转变,不得不谈到保罗塞尚,他在造型上将复杂的物体归纳为简单的几何体并进行表达。“他(笔者注:保罗塞尚)的贡献在于,他在对表面的视觉印象进行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使绘画达到了一种深层的完整性——他超越了经验主义对自然的表面性认识,在自己的画面中建立了一种与自然的物象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但是又具有内在自足性的视觉模式,为20世纪艺术家进行更深入的形式探索提供了观念与实践的重要启示。”②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毕加索在造型上延续了塞尚提出的认识方法,但不像塞尚一样把事物归结为球体、圆柱体、圆锥体,而是理性分析人对自然的不同印象,从中找到稳定的、本质的内在结构,他的《亚威农少女》正是如此。之后,几何抽象画派代表人物蒙德里安将理性的形式感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作品在形式与色彩上做了更多大胆的简化。他把事物的形态简化成水平线与垂直线的纯粹抽象构成,从内省的深刻观感与洞察里,创造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之美。他崇拜直线美,主张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他不画眼睛看见的实物,而是把事物画成绘画语言因素中的直线、直角、三原色(红、黄、蓝)和无彩色(黑、白、灰)所构成的整体。虽然艺术家的理念不同,观察、思考事物的角度、方法不同,但是以上几位画家都应用了简化的方法,在造型上都存在几何化表现,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转化。艺术家抽取不同元素,通过各种处理方法,最终获得艺术作品的迥异风格。作品不再是对自然的单纯描摹,更接近艺术家的心灵体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有简的概念,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提到“少则得,多则惑”,意在不要过于在意事物复杂的表象,而要抓住事物的本质。这和贝伦斯与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的思想不谋而合。在设计中,我们要以人为中心,简化那些无关痛痒的元素,将深厚的内涵体现出来。简化需要智慧,需要设计师的境界与胸怀。针对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我们尝试通过简化的课题,将设计的精神与理念传达给学生。

作者:田华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美术与传媒学院

注释:

①单芳霞.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及其在当代设计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大众文艺,2013(21).

②马永健.现代主义艺术20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32.

参考文献:

[1]于腾.简与空美学的住宅空间装饰研究.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纪江红,朱锷,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胡敏.舍得的智慧全集.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4]刘飞.现代标志设计中的简约理念.美与时代(中旬刊),2013(12).

篇3

我们xx届的学生开始到医院实习了,有的同学经过应聘到本省或外省医院实习了。而我没有联系上别的医院,就由学校安排到了xxx市中心医院xxx分院实习了。在这个医院实习的临床和护理专业的实习生有二十五个,而我就是学校任命的组长,就成了首要的人了,所以我做什么都得认真,比如遵守医院的各制度,认真实习,团结同学,为了解决有些同学没有找到住宿的问题,我也主动给他们找好了,大家都放心去实习了。

xxxx年7月6日(星期一)我们一起到医院报到,刚离开生活了二年多的学校,来到一个陌生的单位实习面对的是一张张不熟人的面孔,自己难免不自在,心里总有某些想法。我和同班的一个男生安排到了儿科实习。带我的老师刚工作将近2年, 年龄和我相差不多,在心灵上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所以我就很快和老师建立了很好的关系。说到师生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我实习的效果和成果,就是因为自己不懂才来实的,师生关系很僵硬,我们实习生就没心思去实习了。另外作为实习生就应该做好充分准备,不仅要复习和巩固好基础知识而且积极请教别人的经验,做到不耻下问,也不要等老师叫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如果真的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去做,或没事情做的时候,要主动请缨。还有不仅和老师搞好关系还得和护士搞好关系,要积极和病人沟通,我们只有认识到这点才能做到在实习的时候少碰钉子,效果好收获大啊。

我刚到儿科,老师正在交班呢,接着老师就带我去查了,查房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我们中国有个传统,老师走在前,我在后。当老师和病人沟通的时候,我就认真的地在旁边听讲,有不懂的地方等老师有空的时候就问他。与此同时,老师针对病人的某个某问题提问了我们,不要不好意思回答哦,假如我们什么都懂了还来医院实习干什么呢。记得老师就问过我这个问题了:小儿生理黄疸怎么诊断,结果我就回答了三点了,虽然内容不全面,但是老师在心里就知道了我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了,就给我详细分析了。第一天实习接触不认识老师和表情冷暖不定的病人,及病人的亲属,先是紧张,我慢慢地在心里给自己打气,终于坚强过来了,以后就没什么顾滤了,查完房,就跟老师回办公室,老师先叫我看看病例,先了解病人的情况,进行了什么治疗。接下来的实习时间里,老师让我写病例,虽然很简单,单纯是抄首次病情记录,但是自己动手写了才能好好记下病人的病情,这也是医生的入门环节。再接下来老师让我开各种化验单,比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ECG,X片和B超...等等。我在儿科接触到了很多小儿的常见疾病,比如肺炎,黄疸(生理和病理性黄疸),急慢性支气管炎,贫血...等等。其中我在儿科接触最多的是小儿肺炎了,老师也跟我说了,要想做好一个儿科医生,一定要会诊断肺炎,儿科医生就是肺炎医生了(呵呵...老师挺默契哦)我在儿科就由什么都不懂到大概了解,一晃时间就过了两月.

接下来我到手术室实习一个月。这个月也是我最空闲最难受的阶段啊!每天按时上下班,当有手术时,老师交给我们任务,手术前把氧气灌准备好,给病人吸氧,安装心电导联,手术一开始就是观察ECG数据的变化。当一瓶液体输完了就加一瓶啦,一个手术过来只能偷偷瞄几眼,没有手术的时候,带我们的麻醉老师也不见了,护士叫我们到更衣室看看自己的书,不允许我们进入办公室,就是自己有问题也不知道跟谁说跟说学习啊。在手术室实习,我看过了,剖宫产,阑尾切除,骨折后复位,胆囊取石...等等。遗憾的是自己从没上过一次手术哦。

篇4

1.1学习的动机由兴趣使然

许多学生选择艺术类专业的原因是个人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些学生从小就开始接受专业素养的教育和环境熏陶,对自身专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专业课程上舍得下功夫,肯吃苦。但是,在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上,由于不感兴趣,因此不愿下功夫学习,甚至把“没兴趣”作为理由逃避文化课的学习。这种“单纯兴

趣观点”是艺术类学生学习失衡现象的一个最普遍原因。

1.2缺乏扎实的文化基础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正是由于这些学生从小接受艺术训练,没有把公共课学习与其他学习摆在同等位置上,造成了对公共课学习的不重视。不可否认,大部分艺术类学生,由于高强度、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和其他方面的特殊客观原因,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从初高中甚至小学起就没有养成良好的文化课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导致对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学习文化课的过程中,养成了懒散、得过且过的习惯。同时在很多学生的头脑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一种思想,认为只要学好专业就能走遍天下,这种思想也对学生学习公共课形成了误导。

1.3学习心理不成熟

也正是由于艺术类学生缺乏扎实的文化课基础,致使许多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有了畏难心理和抵触情绪。一方面,由于畏难心理造成知难而退,继而由退缩发展成为逃避学习;另一方面,这些学生在所学专业上都会取得大大小小的一些成绩或有所特长,往往习惯于用专业特长和专业上的点滴成就感来安慰自己,弥补心理上的失衡。长而久之,就陷入了心理怪圈,在专业上越来越下功夫,对文化课干脆是心安理得堂而皇之地逃避了。这是学习失衡的深层次原因。

2学习失衡带来的不良后果

这种现象造成的后果,是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不能以一种平衡的态势得到提高,影响了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首先,学生不重视基础文化课的学习,影响了学校整体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受到一定的阻碍。同时给实际教学工作也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其次,学生英语、计算机等工具类基础课成绩不合格,不仅影响学业的顺利完成,也影响着今后更高层次的继续教育的实现,对深入提高专业水平也会造成一定障碍。

从现实意义上说,随着中国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传统的文化艺术必定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开放的艺术空间也会成为交流和发展的平台,我们作为艺术的从业者,将来的艺术研究者,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作支撑,特别是没有合格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语言不通,交流工具不会用,如何使我们的艺术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可?

从深层意义上讲,所有的知识门类都是相通的。真正踏下心来钻研,会发现每一科学领域,每一艺术门类,其思维方式,其学科内涵,都有其他门类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也都是相通的。古往今来,许多造诣深厚的艺术家也都是触类旁通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类学生总爱谈感觉,灵感,殊不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学科的知识也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没有文化积淀的艺术是浅薄的艺术,不论是音乐、舞蹈、表演还是电视节目制作,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想在专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同时涉猎许多方面的知识,汲取各种养料。

3学校和教师应采取的措施

3.1教师要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每一种外化的行为都有其产生的原因。教师首先要分析原因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不爱上英语课,为什么?因为觉得没用,那就循循善诱把学习英语对他的意义讲深透;因为学不会,那么为什么学不会?因为难?还是基础差?那就帮助他树立信心从最基础的学起,从最简单的学起。兵来将挡,水来土屯。靠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改变这一现状的基础工作。

3.2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要使艺术类学生改变对公共课的学习状态,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严格的约束力。人都是有惰性的,在青年学生身上也不例外,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严格监督、考核,才更容易收到满意的效果,严师出高徒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改观并取得效果。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潜移默化长期积淀的过程。

3.3把文化课教学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

以英语课为例,表演专业课可以排练一些英语台词的短剧,音乐专业课在演唱外国歌曲时可以顺便学习英语歌词,电视节目制作专业课可以观摩原版的国外影像资料,播音专业课可以用简单的英文资料作素材来训练。这样做,既学习了专业,又强化了英语知识,还提高了学习兴趣,顺理成章,一举多得。

3.4在实际操作中,注意方式方法。

对知识的接受总有一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过程,当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收获、尝到甜头时,就会逐步从被迫学习转化为自觉学习了。细心观察学生的点点滴滴进步,适时给予恰当的鼓励,开展学习竞赛等,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操作层面上,进行这些工作,是对学生学习公共课的正面积极引导,体现了以鼓励引导为主,以批评鞭策为辅的教育原则。

3.5营造浓厚的文化课学习氛围

篇5

2011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一级学科艺术学确定为一个新的学科门类——“艺术学门类”。这不仅是对我国艺术学科发展成绩的充分肯定,也紧密地呼应了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发展的困难与矛盾。一是理工类开设艺术类专业的侧重点不一样,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2]:一类是着眼于办专业的社会责任,同时兼顾学校的素质教育;另一类则相反,着眼于学校素质教育,同时兼顾办学的社会责任;再有一类则着眼于学校的创收,兼顾办学的社会责任和学校的素质教育。因此学校在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平台搭建、学生管理等方面各有侧重,人才培养参差不齐。比如第一种类型的,其定位于专业办学,就会把艺术设计类专业和其他理工类专业等同对待,容易办出特色,其他就未必了。二是自身专业特点突出。艺术类专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专业门类,这一门类的学生个性特征突出,而理工类院校中的艺术类专业,其特点更为明显,问题也更为棘手,特别是学生的学风建设方面。在经过一阶段的升温后,理工类高校里面的艺术类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在办学定位、专业设计、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等方面陷入一定的发展困境,各高校开始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招生,压缩规模,“艺考热”有所回落。

二、理工类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及学风建设困境

理工类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其专业情况较为特殊,生源背景复杂,他们具有更多的不同于一般专业的大学生的鲜明个性特征。这些特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彰显专业特色的标志,另一方面又直接影响着大学学习和良好学风的形成,学风建设不容乐观。

(一)重视专业技能,缺乏人文素养

艺术类专业学生一般接触专业比较早,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情结,艺术情结浓厚,专业学习得心应手。相反的,受传统的“重理轻文”思想的负面影响,艺术教育被视为边缘学科,具备较高艺术天赋的且文化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更不愿意报考艺术类别的专业,报考学习艺术类专业文化课基础都比较薄弱。另外,我国高考对艺术类学生的选拔对文化基础要求也较低,无形之中加剧了艺术类大学生对文化素质课不感兴趣、文化知识缺乏等现象,自然而然的文化素养也不高。再者,“为艺术而艺术”的职业观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产生一定的影响[3]。这样在学习生活中极易导致两种极端的现象,一边是专业课的学习氛围良好,另一边则对专业课外的其他课程的学习消极对待,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秩序。

(二)重视自我意识,缺乏集体观念

艺术类专业学生在人才培养上有别于其他专业,比较注重个人的自我设计与发展,上课方式灵活多样,以小班为主。这一方面为艺术生进行艺术创造提供了有利条件,容易激发创作激情与灵感,培养了学生独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这种过于追求自我、崇尚自我的学习方式和环境,也慢慢滋生了学生的一些不良思想行为,比如习惯于独来独往、不喜欢集体生活,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观念比较淡薄,个人主义意识浓于集体、大局意识,崇尚自我,缺乏团队合作协同精神。在学习生活中,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非常渴望展现自我,希望自己能够主宰自己,对于师长的教育引导缺乏耐心,听不进去;对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比较反感,甚至有抵触心理和叛逆行为,在教育管理上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

(三)重视个性自由,缺乏组织纪律

艺术类专业学生以具有敏锐的捕捉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浓厚的创新能力见长,个性越强,往往越具有艺术创造能力。长期的艺术专业学习和独特的行为处事风格,使得这类学生的情感细腻、思想奔放,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艺术类专业学生注重个人追求,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喜欢张扬个性,热衷于追求潮流和新事物,常常以时尚的引领者自居,奇特的服饰、造型往往深受他们青睐。同时,由于艺术类专业的授课方式比较多样,有很多的户外采风实践,他们的学习生活相对自由宽松,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缺乏纪律意识、纪律观念淡薄、生活学习松弛懒散、对规章制度熟视无睹或逆反等现象。体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就是染有迟到、旷课、早退等不良习惯,无视校规校纪,纪律意识较为薄弱。

(四)重视功利主义,缺乏吃苦精神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容易产生个人主义和自私思想。且艺术类专业学习成本要远高于其他专业,学习艺术类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优越,宽绰的生活习惯易滋生功利思想。从社会环境看,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给艺术带来了急功近利、利益至上的负面效应[4]:一是学校考虑经济效益,不断扩大艺术类专业招生,而人才培养却没有跟上;二是教师积极投入到各种社会活动中,投入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做兼职、搞创收,学生在无形当中受到了影响;三是学生禁不住诱惑,热衷于兼职,低年级时便纷纷外出兼职挣钱。艺术类专业的特点,让艺术类的学生带有较强的功利主义思想,使他们注重追求个人实惠、名利,爱慕虚荣,不善于吃苦,学习上怕苦、工作上怕累、生活上怕穷,缺乏刻苦钻研精神,浅尝辄止。

三、理工类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学风改进对策

随着理工类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科学把握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征,探索一套适合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5],因材施教地开展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上述艺术类专业学生所具特点及存在的学风问题,学校应把学风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狠抓学风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坚持德育教育为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党课在学生“三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对学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宣传教育,参照国内一些高校做法,在校园网开辟“学风建设专题”栏目,开展舆论宣传与引导。通过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提升理工类、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开展符合艺术类学生发展规律的形势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美化、完善艺术类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6]。加强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管理,培育与打造特色品牌活动,走精品化路线;规范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的组织开展,引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

(二)注重典型示范教育,提升学生集体意识

构建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注重学习产出,做实综合测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向先进模范学习;做好文明班级、先进团支部、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及优秀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交流会、报告会等方式,总结推广经验,树立典型,营造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注重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干部,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开展有效的帮扶引导工作。通过充分发挥优秀干部、优秀党员的典型示范作用,结合各类形式多样的集体性校园文化活动,提升他们的全局观念,进一步强化艺术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严肃学校校规校纪,弘扬优良校风学风

缘于人情及各种人为因素而出现的对个别学生违规现象处理的模糊不清,无形中加剧了学生的违纪违规现象,纵容了学生藐视制度约束性。对于这一群体,要加强制度建设,并把制度落到实处。要把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考风建设与道德、诚信教育相结合,贯穿于学风建设的全过程,提高学生自律意识。特别是要加大对违规违纪现象的处理力度,对于考试作弊及无故旷课现象,要简化处理环节,提高处理速度,从思想源头上断绝学生的侥幸念头,让规章制度真正发挥约束和规范的作用。

(四)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篇6

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理念设置不明确,仅是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课后学生自主进行绘画练习。在讲授理论知识之时,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生涩难懂,仅是凭教师讲述,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仅是书面的了解,不能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二、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措施

培养复合型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至关重要,下列具体措施能够促进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性,其中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一)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与地位

学校的相关领导需对教学实践加以重视,对于艺术设计专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对实践能力的重视力度,明确基本的教学目标,增加实践教学的这一课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如此,学校还应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气氛,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被感染,融入到实践过程当中来,与此同时,建设学习场所以及与此课程相关的教学设备,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这一专业的教学发展。

(二)建立并完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基地

建立并完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基地极为重要,这一场所能够提供给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提高实践能力。高校需与相关企业进行联合,企业提供场所与项目进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查,进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对社会的基本需求有进一步地了解。企业方面还应有相关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或开展讲座活动,业内的成功人士可以向学生们传授宝贵的经验,供给学生参考应用。从学校的目前情况来看,低年级的学生因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不能获得实践机会,高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应对企业的要求,实践机会更多。

(三)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制

度各个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规范运行离不开一套缜密的完善制度,学校方面应确立相关实践教学制度。在制定制度时,应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尊重学生的想法,从多方面征求意见,确立奖惩机制,这样能够激励学生对学习实践的热情,从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培养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学校方面也应严格执行教学制度,在一项新的制度颁布之前,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试行,保证制度的合理性以及执行性,这样才能够做到进一步的规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

三、结束语

篇7

艺术文:美术学最低分229,设计学类最低分224;音乐学最低分389.3,音乐表演最低分392;戏剧影视文学陕西今年首次按文化课排序录取,我校最低分397。

艺术理:美术学最低分210,设计学类最低分221,音乐学最低分411.6,音乐表演最低分375.7,戏剧影视文学文化课最低分387。

西安文理学院2016年在省外艺术类本科录取分数线(暂未公布)

西安文理学院2016年录取规则

篇8

>> 浅析当前艺术类专业招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高职艺术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论文学课对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贫困认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英语文学作品对艺术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实验室的作用及其管理 浅谈我国高校文学类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艺术类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创新形式的探析 浅谈当前艺术类专业教学的缺陷与对策 关于高校艺术类专业教育的走势发展与对策 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综合性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及对策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产学合作教育的问题探讨 地方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关于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学管理若干问题的新思考 音乐艺术类教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的教学初探 对艺术类专业学科发展的冷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MS-EEPO有效教育学习资料[DB/OL].360DOC个人图书馆,.

[4]罗夏钻.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启动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DB/OL].http://.cn/staticpages/20071212

篇9

1、年会主题:知识服务2011:面向“十二五”的文献情报机构知识服务能力构建

会议交流内容:年会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及开展知识化服务成效典型突出的文献情报机构,专门就提升文献情报机构的知识服务能力展开深入研讨,大会分四个版块:面向“十二五”的文献情报机构知识服务能力构建规划;嵌入科研一线的知识服务能力建设;面向知识服务的技术支撑与平台建设;面向知识服务的信息组织。会上还设自由发言与专家点评,分享各机构知识组织、知识服务方面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实践。

2、征文内容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探讨:①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②知识服务与决策咨询;③图书馆知识服务:概念、方法、模式;④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模型、机制;⑤学科信息服务:方法、理论、机制;⑥图书馆知识服务评价体系研究。

面向知识服务的信息资源建设:①信息资源需求研究;②信息资源组织;③信息资源评价;④信息资源整合建设;⑤信息资源建设技术与平台:⑥信息资源共享: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

面向知识服务的知识组织能力建设:①信息组织技术新趋势、新发展;②语义组织技术研发;③知识组织技术应用;④知识组织工具应用与开发;⑤词表系统、工具和平台建设;⑥专业知识组织体系建设。

知识服务技术环境和平台建设:①信息系统集成与知识化改造;②信息组织与服务的知识库建设;③机构知识库(IR)建设、管理、运行;④知识挖掘与知识服务系统构建;⑤信息计量与信息分析平台构建;⑥专题信息系统与知识服务建设。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观念转变和文化建设:①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工作规范、绩效评估、业务结构设计、工作流程设计等;②文化环境建设,如:图书馆价值体系、信念、制度、规范等;③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管理。

实证案例:知识服务模式与知识服务产品

3、征文要求

(1)内容要求:①研究问题明确、具体,论点明确;②论据充分且有实际材料(如统计数据、事实、自己或他人的调研发现、工作中积累实证等)的支持:③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文笔精炼。

(2)投稿要求:①投稿文章必须为以前未在公开刊物或会议上公开发表过的文章;写作要求及格式规范请参见国家规定标准,严格遵守参考文献著录规范。②请通过专业图书馆分会网站(Http://省略.cn)或专业图书馆分会学术年会网站http://省略.cn/cs-la2011/提交论文。③征稿截止日期:2011年6月10日

(3)论文评选及出版:①邀请专家组成论文评审委员会,对征文进行评奖并颁发获奖证书。②根据文章内容或选题方向,确定会议发言人。③优秀文章将推荐到相应图情类期刊(正刊)上发表。或根据论文质量结集公开出版。

4、会议时间:2011年8月2-7日(含报到、离会时间)

会议报到时间:2011年8月2日全天

报名截止期:2011年7月1日(即日起即可报名)

5、会议费用:1600元(食宿自理)

6、会议地点:新疆昆仑宾馆

地址:乌鲁木齐市友好北路38号

宾馆联系人:张凌燕电话:0991-4811403

宾馆网址:http://hotel.省略/6074/hotel-Location.shtml

7、乘车路线:

①从火车站乘2路,26路或52路到八楼站下车;全程7公里。

②从机场乘民航大巴到人民大会堂门口下车,全程16公里。

8、备注:

①,预定返程票者请务必于2011年7月20日前,将定票信息发到秘书处(只负责预定火车票,飞机票预定自理)。

②参会方式:投稿参会;直接报名参会。

专业图书馆分会秘书处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莹莹,电话:(010)82626812(010)82626611-6225。

传真:(010)82626821,电子邮件:wangyy@mail.las.省略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文艺术 审美 有机结合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文化的繁荣,面向社会艺术市场需求,服务地方文化经济,培养艺术人才的中高等艺术院校随之蓬勃发展。广大艺术院校以其突出的职业培养能力吸引着众多怀揣艺术明星梦想同时拥有一定艺术修养的莘莘学子。由于艺术专业课程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就业,因此在艺术院校中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教学而轻视公共文化课教学的现象,作为基础课程之一的语文课也面临着这样的窘境。这不仅割裂了艺术与人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学生文化素质发展严重滞后;还让很多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的定位产生模糊感,造成了艺术院校语文课承载任务的缺失。因此增强语文课程的魅力,探索艺术院校语文教学改革之路,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在艺术院校中围绕与专业的有机结合谈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

第一,什么是语文教学与专业有机结合。

笔者首先要探讨的,是语文教学与专业有机结合的定位,这个“有机结合”怎么界定。我认为艺术院校公共文化课教学中将语文课定位为“人文艺术” 课程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树立一种“人文艺术”的观念, 语文课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就有所皈依,同时也能有效体现艺术院校专业性、职业倾向的特点。正确的“有机结合”,是在需要的时候,有效地渗透;不是专业与文化不分彼此,而是在继承语文传统课程教学标准的基础上,融进艺术专业特点, 在教学设想、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实现过程中体现鲜明的艺术学院文化课堂的特色。进一步阐释,即围绕舞台表演,重视学生个性的彰显与发挥,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人文品性及审美趣味,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积极但不陈旧、迂腐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在艺术、人生舞台上创造性地运用相关语文知识的能力。这是对语文教师的一个重大挑战,要求语文教师不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而且对学生所艺术专业有相当的热爱与研究。

在没有升学压力的诸多艺术高等院校,文化老师不是教学生某个技巧、某类知识,为他们将来就业、谋生做准备;而是教学生怎样认识自我、点石成金――学生感受不到,文化课就什么也不是,感受到了就一定改变他们的一生。其实让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之余体味文化课、文化老师对他们生命质量的提升与人生进取的帮助,很多时候这已足够。

第二,为什么语文教学要与专业结合。

文化市场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艺术演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在于调动自己的艺术积累,深入到形形的人的精神世界与情感生活中,与观众进行心灵对话,使观众得到艺术欣赏与审美的愉悦。艺术专业技能的训练与人文素质的培养并不矛盾, 语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应该是可以齐头并进的。

从文化老师自身方面来说,我们得改革,要与专业相结合。艺术院校的文化课难上是不争的事实,基本是这三方面的原因:

1、学生不重视。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到艺术院校读书就是为学艺术,专业学好了不愁没有精彩的舞台。所以学校和教师必须针对这种认识的片面性,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进行重新认识。专业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技术应用能力,使其能在本专业领域的相应技术岗位上较好地覆行工作职责;而语文课则承载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群体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的重任。上语文课要把这一观点传达给学生:文化与专业相辅相成,就像一种鸟的两只翅膀,任何一方发展不均衡,都无法自由地翱翔于艺术的天地;甚至有的学生将来会从事别的行业,但人文素质的提升却是人生永远的“专业课”。

2、学生不喜欢。很多文化课学习的内容无用且陈旧,甚至不少学生还反复学过;更有一些学生,基础知识成绩偏低且天性与人文艺术绝缘,这样的学生如何能够喜欢语文课呢?所以艺术院校语文课要寓美育于语文教学全过程, 以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活和艺术的正确审美观, 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艺术院校的语文课就是要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3、学生很辛苦。相对来说,艺术学校的专业课比其它专业学院的专业课,消耗学生的体力、精力更大。学生上完专业课、早晚自习往往很疲劳,如果还要接着上文化课,不可避免的造成精神难以集中,疲劳厌学等情况的产生。但只要文化教师谈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与他们专业方面相关的人文艺术方面的知识,他们马上又会精神奕奕。所以说学院需要懂专业的文化老师,学生佩服能够讲专业的文化老师;结合专业谈文化,结合艺术教语文,在艺术院校文化教学中实在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第三,语文教学怎样与艺术专业相结合。

坦率地讲,这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两个优秀语文老师凭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就能解决的问题。每个艺术学院,每个艺术专业各有特色,每个学生的性格、气质、爱好也都不尽相同――正因为“众口难调”所以对厨师的要求就更高。要做到文化与专业有效渗透,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至关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准确抓住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文化老师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艺术专业的发展,紧跟时代文化的脚步,了解艺术专业学生的审美品位和精神追求,深入艺术专业课堂去听课。语文老师能津津有味地听学生的专业课,才有可能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听你的文化课――我们提倡师生平等,这也是一种“平等”,是人文艺术的真正融合。而且我们要做到要全方位、多渠道的融合,包括看学生的演出、和他们一起观摩、培养自己的业余艺术爱好等等。平时与专业老师的接触时,也要虚心地请教专业方面的知识,不要人为地割裂人文与艺术的联系,听听专业教师的精辟感言,那些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与学生交流专业的“谈资”。语文老师应力争做到可以与专业老师“纸上谈兵”,能够“手低眼高”。在此基础上编写具有艺术学院校特色的语文自编教材,避免教材内容陈旧或不适应学生专业实际的情况。若能如此,那么在备课中,在教学实践中,与专业结合的灵感自然就有了,上课才能“闲庭信步”于人文艺术的大舞台上。

2、跳出定式思维,尝试“互补型双师组合”。 “互补型双师组合”是指:在课堂上,由语文教师和艺术表演教师所形成的,针对某一教学任务的组合。比如面对广义的艺术表演(戏曲、舞蹈、音乐)学习,专业教师长于感性表演,却难有细腻到位的理论分析;文化老师长于鉴赏品评,却不能在学生面前感性展现。所以我将专业表演教师请入语文课堂,互取所长,针对具体“唱读”、“念白”等教学任务,通过研讨、现场交流、示范等方式,共同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然,并不是所有语文课教学都能采用此模式,但对于广义的戏剧表演类文本的语文教学都是可以借鉴并尝试的,这也将是文化课堂与专业结合的一大亮点。

3、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如视频、影音、道具等)增强学生对艺术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于文化学习的兴趣。只是要把握分寸,不要本末倒置,关键在教学内容的新颖。同时注重“第二课堂”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打通语文与专业的隔阂。如学生有大量的舞台人物表演,让学生写下人物性格分析体会;各种文艺演出之前,让学生为自己的节目撰写串场词甚至开场结束语;各种艺术观摩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谈观后感等等。

4、力争将考核方式与专业相结合。语文课的人文性及工具性是其众所周知的双重属性,一张试卷显然不能全面衡量学生的人文艺术素质。因此要考核时要多形式、多角度,与专业结合寻找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彰显的最佳途径。目前这样的考核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仅以本人的尝试为例。面对低年级中职班的艺术学生,语文考核 “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而面对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考核项目、难度相应增加。比如“琴、棋、书、画”四项考核――名字只是一种包装,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艺术感觉。“琴”考核的是学生音乐的感悟能力:学生听一段音乐,写下自己的感受、乐评(当然可以把它改成“舞”,就是看一段舞蹈视频)。“棋”考核的主要是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对于局面的整体把握、掌控能力。“书”是要学生写诗歌,现代诗。“画”取的是“划“与”话“的谐音,考查的是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操作方式就是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指定产品的两分钟广告,包括广告语的设计学生轮流演说他的广告创意,并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广告画面,之后全班集体打分。这样的种种方式虽然有很多不足,但都力争从量化变为质化,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现艺术能力及人文素养的平台。

总之,艺术院校的文化课本就应该具有一定学术探究的品位,轻松幽默的氛围,以及与专业你中有我,相生相长的和谐。艺术院校的语文老师应努力用丰厚的文学文化内涵充实课堂,用典雅纯粹的审美情操清新课堂,用优美感性的艺术气息浸润课堂,用新颖独到的表现形式激活课堂。愿今天我们的不懈探索,能够换来明日教学实践中的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