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状况风险分析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状况风险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状况风险分析

篇1

针对经济危机下我国制造业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现象,选取我国A股制造业共139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Z值模型对其财务状况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引发其财务风险的原因和降低财务风险的对策。制造业企业主要可从提升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两方面入手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关键词: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Z值模型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11302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伴随全球经济发展低迷的影响,有关我国制造业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报道不绝于耳,对我国制造业企业进行系统全面的财务风险分析,找出引致财务危机的根源所在,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成为本阶段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采用Z值模型(Z-score model)的方法,对我国A股制造业各子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初步探究了引致我国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高的原因及其对策。

1 文献回顾

1.1 Z值模型简介

Z值模型于1968年由美国纽约大学Altman教授提出,其以1946-1965年间提出破产的33家企业以及33家非破产企业为样本,根据误判率最小原则,建立了著名的5变量财务预警模型,即Z值模型。受益于其良好的预测能力,Z值模型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广泛关注,并日益成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工具之一。1979年,Altman应用Z值模型对巴西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发现Z值模型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1.2 Z值模型在国内的应用情况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还不长,因此对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预警研究在我国起步也较晚。近年来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的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研究,Z值模型也因此得到大量应用。向德伟通过选取沪深两地证券市场80家企业A股作为样本,并应用Z值模型对其财务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国内应用Z值模型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徐秀渠应用Z值模型对沪深市场2007-2009年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的32家企业进行分析后,认为采用Z值模型预测企业财务风险是有效的。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Z值模型在国内的应用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探究其在国内的有效性,这一块已得到较多研究的支撑;二是应用Z值模型对某一细分行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如王大伟,林艳芳、徐晓,李娜、田月昕、王宏等分别应用Z模型对我机械、

医药、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了研究预测。但尚未看到采用Z值模型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补充。

2 Z值模型参数及其样本选择

2.1 模型指标与设定

Z值模型判别函数为

Z=1.2×X1+1.4×X2+3.3×X3+0.6×X4+0.999×X5。Z值越小,企业财务风险越大。Altman研究发现:Z值小于1.81时,企业存在极高的破产风险,财务危机严重;Z值在1.81至2.99之间时,企业财务状况不明晰,存在较高的财务风险和破产的可能性;Z值大于2.99时,企业财务状况良好,没有破产风险。

Z值模型中的五个参数分别代表了企业的五项能力,各参数的值越大,则企业在该方面的能力越强。具体而言:X1为营运资金/资产总额,代表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X2为留存收益/资产总额,反映了企业支付剩余的能力;X3为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衡量了不考虑税收和财务杠杆因素时,运用企业全部资产获得利润的能力;X4为权益市场值/总负债账面值,表明了投资者对企业前景的判断;X4为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即为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公司资产获得销售收入的能力。

鉴于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一定差异且我国股市非流通股无市场价格,本文对Z值模型各项指标的设定做如下调整:X1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总额;X2为(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资产总额;X3为(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资产总额;X4为(每股市价×流通股数+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数)/总负债账面值;X4为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

2.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A股申银万国上市公司一级行业分类标准,所选取的制造业包括电子、纺织服装、化工等12个一级子行业,而剔除了餐饮旅游、金融服务等11个非制造业子行业。选取的公司为2011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公司,共计1399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均取自各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其中每股市价取2011年12月31日收盘价。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选自经证监会批准公布的各上市公司年报及Wind资讯,财务数据准确性和可信度高。

3 模型结果与分析

3.1 模型结果

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采集并按照Z值模型判别函数计算后,得到制造业各个子行业上市公司的Z值得分,各子行业上市公司Z值得分散落于不同区间的公司数量及其所占比重如表1所示。

3.2 讨论与分析

通过对上述模型结果进行分析,可发现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在财务风险上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整体财务状况较好。

在所选取的1399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共有867家企业的Z值大于2.99,即这些企业财务状况稳健,没有破产风险,占比达61.97%。而存在极大财务风险的企业相对较少,为251家(含40家ST企业,ST企业主要集中于这一区间),占比17.94%。整体上来看,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相对稳健,绝大部分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或仅存在一定程度财务风险。

(2)制造业各子行业财务状况分化较大。

在制造业下属的12个子行业中,不同行业财务风险状况存在较大差异,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信息设备等4个子行业财务状况最好,存在极高财务风险的公司比例均不到10%,接近8成的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而黑色金属行业(主要为钢铁企业)财务状况最差,超过一半的企业存在极大的财务风险,财务稳健的企业占比仅为20%左右。各子行业财务状况分化较大,可能和经济形势低迷对各子行业影响不同所致。

(3)多项因素导致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主要可从两方面着手降低财务风险。

在财务状况不同的三类公司中,其X4指标数值较为接近,即资产周转率差异不大;而其余四个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财务状况良好公司的数值明显高于存在一定财务风险公司的指标值,存在一定财务风险公司的数值又明显高于存在极高风险公司的指标值。即各类公司在资产流动性、再投资能力、资产盈利能力等多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

基于上述对导致企业财务风险提高的因素分析,主要可从两个方面来降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首先,保证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存在极大财务风险公司这一指标均值为负值,资产流动性非常低,在外部环境不好时,很容易陷入财务危机,企业应适当提高流动资产比重,加强流动资产管理,以降低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其次,增强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的提升是企业增加营业收入和留存收益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获取投资者信心、提高再投资能力的关键所在。

4 结论

从Z值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整体财务状况较为良好,但不同子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分化较大,仍有部分企业存在极大的财务风险,这些企业主要应从提升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与盈利能力两个方面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导致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根源,进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作为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制造业,在目前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财务风险分析非常重要,本研究成果可为制造业企业识别和降低财务风险提供参考。但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研究以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因此很多非上市企业的财务状况没有纳入研究范围,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Edward I.Altman.Financial Ratios,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68,23(4):589609.

[2]Edward I.Altman,Tara K.N.Baidya,Luis Manoel Ribeiro Dias.Assessing Potential Financial Problems for Firms in Brazil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79,10(2):924.

[3]向德伟.运用“Z记分法”评价上市公司经营风险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2,11:5357.

[4]徐秀渠.Altman’s ZScore模型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经纬,2010,(4):103106.

[5]王大伟.基于ZScore模型的我国机械类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分析[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8.

[6]林艳芳,徐晓.Altman Z值法的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基于我国医药行业沪市上市公司数据[J].商情,2010,(16):4950.

篇2

一、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

1.垄断优势

垄断优势理论是指当企业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在某一方面拥有优势并将其适当发挥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在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垄断优势是重要的并购动机,体现了企业在扩大市场和增加利润中显示出的优势资源。

2.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理论是指企业生产规模越大,其单位生产成本越低的经济现象。民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增加、效益提高,则会选择并购来扩大生产能力,来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

3.价值低估

价值低估理论是指当目标公司的市场价值被市场所低估,从而不能体现其实际价值,此时就会引起并购活动的产生,这是海外并购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4.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理论是指当两个企业并购之后,通过资源整合和企业内部结构优化,其生产总值要高于两个企业单独运营的产值总和。这一效应被称为“2+2>4”的理论命题。协同效应理论包括财务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和营运协同效应等。

二、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分析

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如表1所示:

三、民营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应对的建议措施

1.根据并购双方财务状况选择最优整合模式。

民营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应该对参与并购的双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细致严密的审查:主并企业审查财务管理能力,目标企业审查其资产负债表等情况。经过全面分析目标企业和本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并据此选择最能提升整合效率的方式。例如,当并购双方的财务管理以及偿债能力都处于较弱水平,且资本运营状况较差,则应寻求新颖的财务运营策略来规避财务风险。

2.制定有利于完善风险管理的经营方针

本企业在并购整合过程中为了规避财务风险,可以分析并购双方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而制定一套详尽有效的经营方针,据此撤出企业不良业务,大力发展有利于企业提升效益的核心业务。此外,根??方针的指导再列出细致的研发、营销、市场开拓以及未来投资等发展计划,从而调整企业并购后的发展方向。

3.培养有专业素养的财务人员并对其加强绩效考核

我国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活动完成后,应该对其进行后续的有效监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绩效考核机制,从制度上加强投资各阶段的管理规范。此外,大力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加强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来与国际接轨,从容应对海外并购的财务整合。

篇3

关键词: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一、树立现代管理意识 构建财务管理体系

理顺财务组织结构。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生产经营特点和区域分布状况,确定统一集中控制还是适度分散管理,建立立体化的组织结构还是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按管理控制成本与效率相适应的原则确定合理的组织结构,进行科学的职务分工、严格的职位设置和严密的授权管理,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确保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有效运行。

强化全面预算的硬约束机制。从国际惯例看,预算指标在现代企业中被视为强有力的硬约束指标。西方先进企业衡量分析各项财务指标的完成程度时,不是与“去年同期”相比,而是与“预算指标”相比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幅度,因为预算指标经过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测算、论证、汇集,是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是实施管理和控制、考评和奖惩的科学的依据。鉴于全面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执行的强制约束性以及与之配套的奖惩激励机制,其实施后,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的管理层次,增强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建立健全评价和奖惩机制。企业应在全面经济核算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并在科学合理的效绩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全面的奖惩机制。对企业董事长、经理层人员,可通过实行经营风险抵押金制度、年薪制或股票期权制度等建立奖惩机制;对企业中级管理人员,可通过调整薪金和职务的方式建立奖惩机制;对普通员工,可通过建立薪金奖励和全员持股制度完善奖惩机制。为保证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制度的贯彻实施,要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将业绩考核评价情况及时反馈给奖惩决策的执行部门,作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

实现内部财务控制和管理信息化。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赋予了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新的内涵。国际上,跨国大公司的财务管理都是高度集中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网络技术,母公司可以随时掌握、监控遍布全球的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动,这种管理、控制能力实际上也应当是公司大型化、集团化和跨国经营的一个基本前提。我们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应当紧紧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借鉴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先进经验,使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全面实现信息化。

二、建立数学分析模型 判断财务状况趋势

短期预测和决策方法。主要运用了变动成本法、边际贡献法、本量利分析等等方法。这些方法科学地解决了许多短期经营决策问题,比如:保本和保利问题,亏损产品应继续生产还是停产,半成品是直接出售还是深加工,特殊价格的订货是否接受,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等等。

长期预测和决策方法。在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价值、现金流量等因素的基础上,主要运用净现值法、净现值率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方法.这些方法科学地解决了许多长期投资决策问题,比如:固定资产投资、工业项目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有价证券投资等所有投资方案的评价和抉择。

筹资分析法,主要运用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边际资本成本法、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法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在不同的可行性筹资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从而优化资本结构和降低资本成本,提高企业价值。

风险分析方法。主要运用杠杆原理,通过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复合杠杆系数的计算,分别分析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企业风险,为企业加强风险的预警和防范,强化风险管理提供了保证。

财务分析方法。一方面,运用主要财务指标分析体系,针对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成长能力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运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沃尔评分法进行企业综合财务分析。这就使整个企业财务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置于企业管理层的严密监控之下,以便及时纠正偏差,为财务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重组与并购分析方法。主要运用资产价值基础法、市盈率模型、拉巴波特模型、风险分析等方法,进行重组与并购的可行性分析,以避免盲目扩张或重组失败。

三、加强决策风险控制 防范化解财务风险

一般来讲 ,企业财务风险的识辨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运用“阿尔曼”模型建立预警系统。这种方法是由美国爱德华。阿尔曼在20世纪 60年代提出来的基于多元判别模型的财务预警系统。他利用逐步多元鉴别分析逐步提取五种最具共同预测能力的财务比率,建立起了一个类似回归方程的Z计分法模型,综合评价企业 财务风险的可能性。第二,利用单个财务风险指标趋势的恶化来进行预测和监控。通常,按照财务比率指标的性质及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能力的大小。第三,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的一环。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可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企业财务风险的高效管理,得益于企业上下一心的全员参与和制度支撑。只有在文化层面上加强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打破传统的风险自我无关和自我分割管理的思想,建立起全面整体的风险观,在工作中处处时时评估和发现风险,自发的协调和实现团队化风险控制,把风险管理的观念和行动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

篇4

关键词:物流外包;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企业物流外包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

物流外包给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各种潜在风险。而风险的识别与分析是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的前提和基础。

风险识别是指通过调查与分析来识别物流外包面临风险的存在;风险分析就是通过归类,掌握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以及风险具有的性质。由于风险存在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及风险识别的主观性两者之间的差异,使正确识别和分析风险成为风险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工作。风险的识别和分析是一项连续性工作,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开发、成员企业的变动等都能改变物流外包内外风险的性质和来源,如果没有连续的风险识别与分析,就难以发现物流外包面临的潜在风险。

风险识别是风险分析的前提,只有感知风险的存在,才能进行风险分析,而在进行风险分析的同时,又会进一步加深对感知风险的认识,使风险识别具有准确性。

二、物流外包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

对于风险管理者来说,凭借其经验和一般知识便能识别和分析常见风险。但对于新的、潜在的风险,其识别和分析难度较大,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必要时还要借助外部力量来进行识别与分析。一般来讲,企业风险识别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借助企业外部力量,利用保险公司及相关的咨询机构、学术团体提供的信息资料识别与分析风险;二是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利用企业内部信息来识别和分析风险。

物流外包是由生产方、销售方之外的第三方综合性物流企业运行,物流外包企业的赢利活动和经营环境决定了其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现在主要应用的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企业风险问卷法、环境分析法、财务报表法、损失统计记录分析法等。

1、企业风险问卷法。企业需要把物流业务外包的辐射范围扩大,处理的对象为大批量、小批次、少品种的商品;对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功能既要包括需要经验和实力的运输、包装、加工、分拣等基本功能,又要包括需要智慧和远见的物流教育与培训、物流系统设计咨询等增值。这些都导致了物流外包风险的广泛存在,还可能错综复杂;但是,专职的风险管理者由于其业务知识、精力所限,难以及时、准确地识别物流外包的所有风险。这时,企业风险问卷法就显示出优越性。

企业风险问卷又称为风险因素分析调查表。企业风险问卷法是以系统论的观点方法来设计问卷,并送给负责物流外包的各类人员去填写,由他们回答本次外包所面临的风险和风险因素。一般说来,负责物流外包的基层员工亲自参与到物流外包业务运作的各环节,他们熟悉物流外包作业的细节情况,对瓶颈作业最为了解;而负责物流外包的管理人员,从宏观上把握物流外包业务开展和资金运作情况。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既能为风险管理者提供许多有价值的、细节的、有关局部的信息,又能帮助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者从宏观整体上来系统地识别风险,准确地分析各类风险。

2、环境分析法。环境分析法是一种识别特定企业风险的方法。企业风险管理者通过分析企业内外环境条件对物流外包经营活动的作用和影响,以发现风险因素及可能发生的损失。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市场的变化、资金来源、竞争者、政府管理者等方面的情况;企业的内部环境则包括其生产条件、技术水准、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

在对各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考虑的是它们相互联系的特征及这些联系的异质性和稳定性。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及稳定程度对物流外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及其结构,以及一旦因素发生变化可能产生的后果,就能发现面临的风险和潜在损失。

3、财务报表法。财务报表法就是根据企业的财务资料来识别和分析企业每项财产和经营活动可能遭遇到的风险。财务报表法是企业使用最普遍,也是最为有效的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因为企业的各种业务流程、经营的好坏最终体现在企业资金流上,风险发生的损失以及企业实行风险管理的各种费用都会作为负面结果在财务报表上表现出来。因此,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各种详细附录就可以成为识别和分析各种风险的工具。

与企业自营物流不同的是,物流外包的运作目标就是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向企业提供快捷、满意的物流服务,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因此,作为一个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微观经济组织,物流外包的风险管理者也可以使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等来识别和分析其物流外包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4、损失统计记录分析法。损失统计记录分析法是利用以往的损失统计记录识别将来可能重复出现的类似损失。由于这种方法只能发现与已发生过的损失有关的某些风险,因此和其他方法相比,所能揭示的风险也许会少些,但这种方法能够识别其他方法不能发现的某些风险。此法同样可用于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在有足够数量的以往损失统计数据时,风险管理者还可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损失与成本预测。

三、总结

篇5

一、引言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推动技术创新、缓解就业压力、方便群众生活、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员工素质不高、研发投入不足、把握市场能力较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应变能力,使商业银行对其设置了严格的融资约束和限制,普遍出现“融资难”的情况,导致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越来越差,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难度。为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了有关服务中小企业的货币信贷政策和指导意见,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指出,中小企业成长面临着国际和国内经济巨大变革带来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提出了完善政策、加强金融支持等一系列保障措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2013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金融机构(含商业银行及农村合作社、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银行等)全年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增加1.63万亿元,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43.5%;年末小企业贷款余额1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因此,研究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风险,分析其来源和表现形式,科学地度量其风险水平,对于提高中小企业风险控制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

目前,中小企业财务融资和信贷风险主要表现在: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较高、信贷支持不够等方面。现有的信贷风险分析的方法和度量模型,大多数针对大型上市公司,并没有一套完全适合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评价体系。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中小企业面临的环境,分析中小企业信贷现状和存在的风险,是建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度量模型的基础。

与大型企业不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来源广泛,主要是宏观经济风险、金融机构的风险、企业自身的风险等方面。

1.宏观经济风险。宏观政策风险――宏观政策的调整(产业政策调整、信贷政策紧缩及出口退税政策等)可能为中小企业带来不可抗力的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当财政和货币政策较为宽松时,贷款利率降低,融资成本较低,反之会增大企业的融资风险;汇率风险――对涉及进出口、外贸型的中小企业,汇率变动风险也是不可忽略的。

2.金融机构风险。信息不对称――许多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还不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较为混乱导致财务报表失真,信息透明度通常较低,甚至有意隐瞒对贷款不利的信息和风险,导致了银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银行不敢轻易给中小企业发放贷款;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和贷款业务的分析经验不足,对于信贷风险的识别和衡量还处于初级阶段,增加了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担保体系还不完善――担保公司少、资金数量少、资金来源少、内部管理结构不合理、承担风险能力不强,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信贷担保需求。

3.企业内部风险。由中小企业自身特征所决定的内部风险主要包括: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等。经营风险――中小企业通常经营规模较小,资本积累不多,自有资金匮乏,生产设备、工艺不高,产品单一,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持续经营能力具有不确定性,经营风险相对较高;财务风险――中小企业生命周期较短,财务管理不规范,难以全面了解、识别和判断其财务真实情况,使银行对其贷款面临着更大的信贷风险;信用风险――中小企业权力高度集中,贷款的偿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际控制人的个人诚信,道德风险大,当企业面临经营效益下降,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时,就会出现转移财产、抽逃资本金等行为,同时资金使用的随意性可能使贷款用于收益更高、风险更大的项目。

三、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指标筛选

(一)样本选择

1.样本选取。由于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不公开,无论从企业还是商业银行都很难获取,所以本文采用沪深交易所主板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市场中,以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部分上市企业为代表,随机选取164家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

2.样本类别。沪深交易所特别重视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即标示为ST、■ST。笔者认为,这类企业因财务困境而产生“信用危机”,则可能发生违约,而非ST公司作为财务健康企业通常不会发生违约,并以此把上市公司分为“困境企业”和“健康企业”,分别用1、0表示。对于财务困境企业,本文从2013年仍被特别处理的ST、■ST公司中,具体分析其财务危机发生前1年的财务数据,即采用t-1年数据预测t年的财务状况。

3.样本分类。将164家企业数据分为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用训练样本建立模型,用检验样本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检验。具体样本分类如表1所示。

(二)指标选择与筛选

1.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度量指标选择的原则。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价的指标,应该能全面衡量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反映企业的发展、财务状况和对贷款的偿还能力。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整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中小企业特点,评价指标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全面性。选取的评价指标应该全面地反映所有影响企业信用状况的各种因素;同时,尽量避免指标的重叠,在不影响模型评价结果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一些次要的指标。

针对性。选取的评价指标要符合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中小企业具有高度灵活的经营特点,所以在选取指标时,应该更注重企业的发展性和成长性。

预见性。选取评价指标进而分析信贷风险的目的是预测中小企业贷款的违约概率,在指标的选择上要能够充分反映企业未来的财务和经营状况。

可操作性。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还不规范,选择的指标既要获取容易、操作简捷、使用方便,又要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准确。

2.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度量指标的选取。根据企业财务特点和衡量风险的需要,选取了14个财务指标,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与发展能力,如表2所示。偿债能力是企业信用评价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企业按时偿还贷款的能力;盈利能力是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偿还贷款的保障,能够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营运能力是企业资产运转的能力,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活跃程度,较高的资金周转效率是企业平稳运营、发展的基础;由于中小企业大多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经营效率和成长速度都很高,成长与发展能力是考察企业以往发展水平和未来成长的重要指标。

3.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度量指标的筛选。为避免模型过于复杂,同时减少多重共线性对模型准确度的影响,需要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14个指标进行筛选并简化模型。

相关性检验。利用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对变量之间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见表3),KMO值为0.540,大于0.500;Bartlett检验的显著性是0.000,小于1%。所以所选数据适合因子分析。

主成分分析。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根据最大方差旋转法提取公因子,因子数目的确定是经过反复试验,指定公因子数目以确保累计贡献率不小于90%,最终选取10个公因子对原始指标变量进行分析,其贡献率为92.814%(见表4)。

选择代表变量。在确定因子数目之后,为明确每个因子的具体意义,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选择,使每个因子负荷值的总方差最大,选取出具有代表性的变量。

筛选典型指标。从表5的结果中选取公因子载荷最大的变量,可以得出10个公因子所对应的代表变量作为度量指标,如表6所示。

四、基于Logit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模型及实证分析

以样本、数据、指标为基础,构建反映现实社会模型的实证分析方法,是经济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的重要方法。这里以样本和指标为基础,利用SPSS软件,构建基于Logit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构建

利用上述指标数据,选择训练样本,采用逐步迭代的方法,得到模型总体的检验参数,如表7所示。

表7表明,在估计模型参数时,进行到第10步迭代终止。-2对数似然值(-2 Log likelihood)反映了模型中因变量不能解释的变动部分误差的显著性,Cox & Snell R方和Nagelkerke R方的值在第4步分别是0.573和0.803,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一般,并不是非常显著,可能是受样本数量较少、ST股和■ST股的财务指标波动性较大的影响。表8分别列出了步骤、块、模型的卡方值,Sig.=0,即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模型整体是显著的。结合表7综合分析,模型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表9中列出了模型的变量估计及检验值,除X7以外,各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下都非常显著,X7是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造成这样显著性差异的原因很多,可能也是由于样本数量较少和指标波动性较大,所以为全面地保留指标信息,笔者将X7加入到模型当中。另外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能力,采纳了较多的指标,可能的解释是,在之前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预期下,更多的中小企业选择持有大量的库存,而不是应收账款或现金。

综上所述,可得Logit回归模型:

Logit(p)=ln■=1.114-0.380X1-0.132X5-0.056X7+0.461X9+0.259X10-7.278

X11+0.003X13 (1)

而违约概率为:

p=■

(2)

利用(2)式计算企业的违约概率,即可衡量企业的信贷风险,通过与临界点(0.50)进行比较,为贷款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样本进行测算,凯恩股份(002012)可能发生违约的概率为p=0.0167,信贷风险较小,所以银行可以直接向其发放贷款;■ST中华A(000017),p=0.8967,银行向其提供贷款将面临较高的违约风险;天津普林(002134),其违约概率p=0.5376接近于临界点,说明企业存在一定的信贷违约风险,但并不必然构成违约条件,需要对企业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贷款决策。

(二)模型的检验

模型的有效性需要进行检验,衡量模型的预测能力。一般分为样本内检验和样本外检验。

1.样本内检验。样本内检验是利用建立模型的数据,对比预测值和实际值的情况。SPSS软件已经给出了样本内检验结果,如表10所示。

样本内检验的结果,对75个财务健康企业,正确判断73个,2个企业被判定为财务困境,准确率97.3%;对35个财务困境企业,30个判断正确,5个被判定财务正常企业,准确率85.7%;而模型的总体准确率达到93.6%。

2.样本外检验。利用之前预留出的检验样本,可以进行样本外检验。仍设定临界点为0.500,即预测值大于、小于临界点,将判定为财务困境企业和财务健康企业,具体结果如表11所示。

样本外检验样本共检验了54个企业,34个财务健康企业,正确判断28个,准确率82.4%;20个财会困境企业,正确判断14个,准确率70%;总体判断准确率77.8%。这个结果可能是检验样本中数据过少造成的。

五、结束语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在我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中、小企业贷款申请失败的概率分别为12%、22%、23%,而有41%的中小企业认为“融资难”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提出了适合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指标,运用SPSS软件建立了基于Logit回归方法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并得到以下结论:

1.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是评价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基础。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14个变量指标进行了合理筛选,获得了7个关键指标,能很好地将相关性较强的指标简化,增加了模型的自由度。实证检验说明,筛选的风险度量指标适合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面临的经济环境。

篇6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风险预警机制

一、财务风险的内涵

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这种观点从财务本质角度出发来界定财务风险,外延广泛,包括了所有财务活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危机出现的原因

(一)自身经营特点,从房地产业的经营特点看,房地产开发项目具有开发过程复杂、周期长、涉及部门和环节多的特点。从土地获得、市场调研、投资决策、建设施工,到销售推广、物业管理等开发过程,涉及多家合作单位,并接受规划、国土、建设、环保等多个政府部门的监督,从而使得开发商对开发工程的进度、质量、营销控制的难度增大。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导致项目周期拉长、营业成本增加、收益大幅降低甚至亏损。

(二)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由自有资金、预售款、银行贷款、经营性欠款4部分组成,其中自有资金往往只占较小的比例,负债资金往往占企业全部资金来源的70%,有的甚至高达90%,一旦企业不能控制各类风险,出现不能支付到期本息的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三)财务管理水平,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特别是大型房地产企业都由国有资本控制或者本身就是国有企业转化而来,国有企业所具有的诸如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不高、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等缺陷时有体现。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往往无法保证。

(四)决策的风险意识,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因素。决策过程中,往往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地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有限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地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确立

本文在广泛考察了在以往的国外和国内相关研究中对最终预测模型有显著贡献的预测变量,参考了在实证研究中目前广泛采用的财务和现金流变量,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初步确定了24个预测变量。这24个预测变量主要反映了房地产企业五个方面的财务状况,即:偿债能力、经营能力、获利能力和未来成长基础及能力。具体指标见表1。

四、房地产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对策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架构

1.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

良好的财务预警分析系统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这些资料包括房地产企业内部财务数据和外部信息(例如政府的政策、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等)、房地产行业等相关数据,并形成一个资料系统。而且,这个系统应该是开放的,不仅包括内部信息,还包括外部信息,最为关键的是,系统信息要不断更新以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财务信息收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和外部相关信息,而且数据资料系统可以通过信息的收集、剔出得到及时更新。

2.财务预警分析的组织机构

为使预警分析的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发挥,房地产企业应建立健全预警组织机构。该机构成员有企业经营者、企业内部熟悉管理业务,具有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的管理人员组成,并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外部管理咨询专家。该机构相对独立于企业的组织体系,独立展开工作,但不直接干涉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只对企业最高管理层负责。

3.财务危机分析机制

高效的风险分析机制是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核心和关键。通过风险分析可以迅速排出对财务影响小的警情,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警情上。预警分析一般有两个要素:即预警指标和扳机点(即预警指标的临界点)。一旦评测指标超过临界点,局部危机或者全面危机发生,应急计划则应随之启动。在财务危机分析机制下,最为关键的就是预警指标的选择和扳机点的确定。财务预警模型中的变量是关键财务指标,是形成预警结果的关键依据,诊断过程就是财务预警模型的应用,而其他指标知识帮助辅助判断。对于扳机点的确定,不同的指标类型有着不同的设定,可以确定为行业均值或者历史均值,甚至可以是一个区间。

4.财务危机处理机制

在财务危机分析清楚后,就应立即制定相应的预防、转化措施,以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财务危机处理机制主要包括应急措施、补救方法、改进方案。其中应急措施主要是面对财务危机,应该采用何种手段去规避,控制事态进一步恶化;补救方法主要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将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改进方案主要是如何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杜绝和避免类似的财务危机再度发生。

(二)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日常监控

1.财务危机监测财务危机主要表现为财务支付风险和财务结构风险

财务支付风险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监测:(1)现金流动能力。企业年度现金流入总量能否保证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各项强制性支出需要,例如:贷款利息、工资以及其他必需的投入。如果不能保证需要则应引起管理层的注意。

(2)资产变现能力。房地产企业相对于制造业之类的企业,固定资产比例较少,主要表现为暂时未能出售的物业,开发商能否按照既定的销售节奏,即开发期、开盘初期、销售中期、收盘期四个阶段完成销售工作是房地产企业资产能否顺利变现的关键,一般而言,房屋能越早的出售,资产变现能力就越强,如果发生滞销,则开发商就需要注意了。

(3)逾期负债率。包括未能在法定、约定期限内付款而欠缴的税费、工资、银行贷款本息和工程款等。这是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最直接表现,所以应密切关注企业是否存在大量逾期负债。

2.经营风险监测

经营风险是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一般指企业因经营决策失误、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可能损失或经济效益低下。经营风险大小反映了企业经营者管理水平和市场预测能力的高低,它对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最终影响了企业财务危机的程度。它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加以监测:(1)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供应量、市场购买力、市场价格等反映供需状况指标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供需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进而极易导致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而形成市场供需风险;反过来,市场供需不平衡会导致大量商品房空置滞销,使投资者承受资金积压的风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房屋市场需求越稳定,经营风险越小。

(2)产业政策的变动。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影响房地产商品需求结构变化,决定着房地产业兴衰。国家强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会直接促进城市商业和服务业、楼宇市场的繁荣;政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降低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紧缩投资于房地产业的资金,将会减少房地产商品市场的活力,给房地产投资商带来损失。这种损失不一定体现在房地产商品的绝对价格降低上,主要体现为市场交易活动的减少。

(3)房屋销售价格的变动。目前我国房地产商品价格虽然面临国家更严格的宏观调控,但涨势不见回落。这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房地产价格涨得太高太快,极有可能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从而导致楼盘不能按既定计划销售。

(4)管理者的素质和经验。一个拥有丰富经验和科学管理的领导就比没有经验、盲目管理的领导者风险要小。

3.日常监控与年终财务状况的结合

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使企业的信息传递方式已从桌面财务转变为网络财务,这就为企业的日常监控,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具体来说,房地产企业财务部门可运用财务信息实时报告系统软件对其进行财务支付风险和财务结构风险的监控,管理部门可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监控管理风险,而市场销售部则时时监控市场营销风险。企业内部局域网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使这些财务危机监控和经营风险监控的信息更加及时准确地反映到企业管理当局。

五、结论

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都将可能导致财务危机的发生,尤其是对于我国目前金融体系不完善,房地产法律法规不健全的环境下,房地产企业时刻需要警惕企业财务状况会陷入危机。为此,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随时监测自己的财务状况,如发现有财务危机的征兆存在,则运用各种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全面检查公司的财务状况,找出处于恶化趋势的项目和原因,及时调整其财务活动,有效地阻止和抑制不利事态的发展,将企业的财务危机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保证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张鸣,张艳,程涛.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56-96.

[2]蔡河山.浅谈投资性房地产财务风险的分析.现代商业,2008/15.

[3]龙胜平.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求索,2007/06.

[4]王晓曼.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建筑,2007/11.

篇7

一、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模型的意义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预报示警。

它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生产经营状况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是否预警。经过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当出现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经营者早做准备或采取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起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当财务发生潜在危机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还能及时寻找导致财务状况不佳的根源,使经营者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阻止财务状况进一步变坏。通过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企业能够系统而敏锐地发现企业潜在的财务危机,从而有效地避免和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有助于企业的“强身健体”。同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还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财务危机发生的缘由、经过,提供解除财务危机的措施以及改善管理的建议,作为企业未来经营之借鉴。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程序

1、寻找警源。警源是警情产生的根源,是“火种”。从警源的生成机制来看,警源可以分为外生警源和内生警源;从警源的可控度来看,可将其划分为可控警源与不可控警源;从警源的性质来看,可分为主观警源和客观警源。

2、分析警兆。警兆是预警的信号系统。一般地,当警源导致警情爆发之前,总有一定的先兆,这种先兆与警源可以有直接关系,也可有间接关系;可以有明显关系,也可以有隐形的未知黑色关系。警兆的确定可以从警源入手,也可以依经验分析。警兆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景气警兆;一类是动向警兆。

3、选取预警指标。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中,任何一个财务指标,都难以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要想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一个总的评价,就必须将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运营能力、现金能力等多方面的财务指标纳入一个有机整体中,才能全面地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解剖和分析,从而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做出评价和判断。

4、防警、排警。防警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防止警情的发生,而一旦发生了警情,则由防警变成了排警。事先准备好在各种警情下的应急对策或对策思路,一旦发出警报,则可根据预警信息的类型、性质和警报的程度调用相应的对策。一般地,预警对策大多是思路性和提示性的。

三、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结构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将探头伸向组织生产经营和管理业务的各个方面,连续不断地向预警系统输送信息。其输送的信息有两类:一类是非报警信息;另一类是报警信息。非报警信息是正常信息,它所反映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业务基本正常,无明显偏误。报警信息是指非正常信息,它反映的核算和管理业务出现了异常,并经检测存在造假迹象,或者其运行记录超出正常值较大幅度而不能做出自圆其说的解释。在系统的整个运行过中,保持监控检测系统的信息的正常供给和合理设定作为参照标识的正常值是两个最为重要的环节,或者说两个支点。没有信息来源,或者取得的信息不准确,就可能导致错误警,预警系统就会失灵。同样,没有准确设定的标准值或范围,系统就不能区分正常与失常,不能分清正误的界限,预警就不能在关键和必要时正常发出,就有可能出现该预警时不预警,而不该发出报警信息时却频频示警的情况。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各种支出。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四、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途径

1、加强信息管理。企业预警需要有一定的管理基础和功底,仅靠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只是杯水车薪。首先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并遵循“专人负责、职责独立”的原则,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的工作能够有专人落实,且不受其他组织机构的干扰和影响。而且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该是开放性的,不仅包括内部财务信息,还包括外部相关信息。最为关键的是,系统信息要不断刷新,资料系统要不断升级,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2、健全财务风险分析与处理机制。高效的财务风险分析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和关键。财务风险处理主要包括应急措施、补救方法和改进方案。其中,应急措施主要是指面对财务危机和财务风险时,应该采用何种手段规避,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补救方法主要是指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将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改进方案主要是指如何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杜绝和避免类似的财务风险再次发生。

3、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风险防范意识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得以成功建立并有效运行的前提。这就要求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领导层在思想上对潜在的危机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警惕,对员工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合理建议应给予重视和采纳。

4、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和企业各项制度建设相结合。企业是一个整体,任何一项活动都会影响客户的满意度,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保持与其他管理活动的良好沟通和衔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该与其他子系统保持协调一致,实现数据共享。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和企业各项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如,以现金周转为主的企业,应切实建立现金核算制度,掌握现金收付期间的差异;以赊销、代销为主的企业,则应加强企业信用调查制度,强化应收账款回收控制。

5、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还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使产生预警信息的价值大于产生预警信息的成本,保证该系统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篇8

一、财务预警模式的类型

1.财务预警的单变量模式

财务预警的单变量模式指的是对单个财务比率指标产生的走势情况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通常情况下,为了能够更好的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进行科学合理的全面预测,需要对单变量模式中包括的资产收益率、债务保障率、和资产负债率具有正确的全面认识。虽然运用单变量模式对企业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进行预测的操作相对容易便捷,但是企业在对其与财务状况进行了解需要具备各方面的内容,而运用单变量模式则无法对企业财务的整体进行概括,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并且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了解缺乏有效性。

2.财务预警的综合模式

财务预警的综合模式指的是通过对各种财务指标进行汇总之后所产生的判别函数值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也就是构建多元性的函数模型,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的预测与反应。综合模式能够从总体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对不同时间内企业具有的财务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比较。在财务预警综合模式中,主要包括了风险分析、原因分析、假设分析,通过运用综合模式对企业财务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对应的对策,以此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

二、事业单位财务预警模式的作用

1.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控制管理

对事业单位来说,其日常工作中所运用的管理制度与相关体制包含了事业单位工作管理中存在的多个方面,而作为事业单位中重要构成部分的财务部门,为了能够更好的加强财务工作,需要建立和加强相关的财务预警模式,以此来加强财务部门的内部控制管理,对财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进行综合防范。

2.降低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存在的风险

在事业单位中建立与加强财务预警模式,能够对事业单位内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风险得到及时的发现,并且能够向事业单位的管理层提供风险预警,及时的采取相适应的财务措施来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作为新时期的事业单位在加强财务预警模式后,能够对事业单位内的财务部门工作进行宏观上的控制,确保潜在的财务风险能够在有效的范围内得到控制。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预警模式的方法

1.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事业单位财务进行管理,需要在对预算管理的工作基础上,健全和完善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往来资金管理等各种管理制度。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配与财务工作得到透明化、公开化和民主化,使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使用效益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在已有的监督体制上进行完善,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建立和加强组织管理模式

根据事业单位的属性与任务可以得出其主要的财务资金核心来自于国家的资金投入,但是对于不同地区的事业单位来说,其所包括的人力、物力和技术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组织管理上都具有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于一些具有高技术、高资产的事业单位来说,其在财务资金管理上会专项企业化管理,对国有资产的流失进行有效的预防;而对于一些经营收入比较小的事业单位来说,通常会让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代管,但是前提是需要另外设置账户,对资金进行独立管理。

3.运用科学合理的经济与技术方式

在新时期下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管理需要运用与之相关的经济与技术方式来加强和实现财务管理的基本目的,如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对事业单位的日常费用开支都根据相关的制度进行定额、限额的实施,使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投入得到有效的降低。另外,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要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以计算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对会计财务进行动态核算,从而财务管理的实现科学化、规范化。

篇9

(一)北纬通信公司的基本情况

2008年经济危机对全球移动业务的影响逐渐变小,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移动增值业务也迅速复苏并全面走出低谷。北纬通信是一家专业的移动数据增值服务运营商及移动通信领域综合软、硬件系统产品提供商,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11340万元。于2007年8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国内首家登陆A股市场的移动增值服务企业。

(二)北纬通信财务风险状况分析

1.资产质量风险分析北纬通信从2009年至2011年流动资产基本维持在35000万元左右,而固定资产资产大约分别是5000万元、9000万元、14000万元,是逐步增长的,非流动资产的规模占总资产的比例稳步上升。这与公司2007年上市以及近几年扩大经营规模有密切的关系。从图1可以看出,在公司的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从2008年开始减少,应收账款和其它应收款是逐渐增加的,存货和其它流动资产基本保持不变。在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应收账款也在逐年增长。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加,增大了公司的坏账风险,公司应注意对应收账款的控制。2.流动性风险分析(1)经营性现金流量风险企业的资金流入渠道主要就是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通常情况下,企业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越多,企业的业务收入越大。因此,经营活动为企业带来的现金流量应当为正数,且数值越大越好。该公司2008到2011年的现金流量均为正数,公司2008到2009年经营情况不太好,在2009到2011年,企业的经营情况有明显的好转。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是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风险该企业2008年到2011年,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均小于零,这表明企业在取得投资收益、处置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之和小于用于构建各种长期资产、投资等方面所支付的现金之和。出现这种状况,应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业务规模不断发展,并不能完全说明企业的投资活动存在问题。该企业在2008到2009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规模均比较小,在2010年到2011年,公司的投资活动现金流规模较大,说明企业进行了业务扩张。(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风险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大于或者等于流入量,即现金净流量小于或者等于零,说明企业在分配现金股利、偿还利息、支付融资租赁产生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等方面所流出的现金总和大于企业借款、发行债券、吸收投资等方面所流入的现金总和。北纬通信从2008年至2011年筹资活动净现金流都小于零,企业筹资活动现金流出是主动性的。3.财务风险的整体评价由以上的分析看出,北纬通信的财务风险总体来说较小。其经营情况较好,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均为正数。主要问题体现在,北纬通信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相对较小;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较大;投资情况相对不好,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都是负数;公司的闲置资金较多,资产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充分利用上市筹集来的资金进行相应的经营生产活动。

二、北纬通信财务风险控制目标及防范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北纬通信控制财务风险的直接目标应该是提高流动资产的比例;提高应收账款的质量,降低坏账风险;控制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提高投资的质量;充分运用资金,实现盈利的最大化。基于北纬通信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和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北纬通信应该采取两种方法来防范风险管理。第一,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控制应收账款在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以确保盈利质量。企业应该以总分类账为前提,按照客户的名称设置明细分类账,据此更加清晰地来记录相互往来情况。同时,要设置专门的赊销和征信部门,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确定企业客户的信用状况和付款能力。因为,客户的信用状况决定了应收账款的收回数额的多少以及收回期限的长短,坏账会导致损失,收账期限过长会降低应收账款的流动性。第二,北纬通信应该加强对投资活动的管理,定期检查公司投资项目的情况,对于亏损的投资项目做出及时的处理。投资活动是公司财务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公司以现有资金实现盈利的一个重要环节。北纬通信的总目标是以积极发展为基础的,北纬通信应该积极进行投资,注重投资效率,以及资金的回收率。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北纬通信从上市筹集了大量的资金,但是没有相应的业务规模,产生了严重的资金闲置问题,在进行资产管理的时候,应对这个问题给予重视。可以进行相应的投资,一方面可以进行公司的业务扩张,投资实物资产,扩大再生产,扩大公司的业务规模,以及用来招聘更多的人才,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可以投资于金融资产,通过投资各种金融产品,获得财务方面的收益。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改良 改良后的优点

一、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后果

1.杜邦分析体系没有包含资产成本这一重要因素。没有包含资产成本这一重要因素而导致杜邦分析体系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企业通过从股东处筹集的资本必须承担相应的资产成本即企业可以从现有资产获得的、符合投资人期望的最小收益率。倘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仅仅以净利润作为衡量股东财富的标准,而忽视资产成本的存在,就会导致企业为追求短期利润而盲目投资,给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权益净利率指标单一。单纯的用权益净利率这一指标来反映企业经营者的运营能力,往往会导致经营者为追求企业的高利润,社会的高评价,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使企业在权益净利率增长的情况下而实际利益却受到损害。当企业的经营财务状况处于低谷时,经营者往往会选择一个只要能够提高权益净利率,即使它会给企业带来亏损的项目,借此来达到提高企业业绩的目的,然而这种错误的决策却仅能给企业带来表面“盈利”而实际“亏损”的不利局面。

再者作为杜邦分析法核心指标的权益净利率,与现金流量指标相比,不够真实,容易受公司操纵。现金流量表是根据收付实现制编制的,可以减少人为操纵的空间,因此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能评价企业的收益质量及获取现金的能力,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准确的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

3.计算总资产利润率的“总资产”与“净利润”不匹配。总资产是全部资产提供者享有的权利,而净利润是专门属于股东的,两者不匹配。由于总资产净利率与“投入与产出”不匹配,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的回报率。为了改善该比率,要重新调整其分子和分母。

4.无法有效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一方面,杜邦分析法主要是利用股东权益报酬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等主要财务指标间的关系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状况。这些资料主要来源于企业过去的财务报表,实际上是利用过去的财务资料对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该方法所用的资料主要源于财务报表,未能充分利用成本分析数据、风险分析数据等管理会计的资料,不利于企业加强内部控制。

5.未能反映企业的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经营风险是不可能避免的,且经营风险会导致财务风险。如:产品销售不畅或产品售价降低会给企业的收益造成不确定性;利率调高,会增加财务费用,增加筹资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引发财务风险。在当前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风险分析更加需要引起重视。

6.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的经济技术指标。如股东权益股份,每股净资产、合并利润表中的“少数股东本期收益”项目等。现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存在一些问题,它不完全符合上市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要求。股东财富最大化是对企业未来价值的认可,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而净资产收益率是权责发生制下的财务报表的反映,不能完全衡量股东价值。

7.现有杜邦体系所采用的数据都来自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没有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利润指标在财务分析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但是利润指标提供的财务信息远弱于现金流量。因为在实际中,现金流量对于一个企业经营活动是否顺畅致关重要,现金流量信息是财务分析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准确判断的重要依据。财务分析者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可以得到企业现金流量来源、结构、数量、等重要信息,从而可以对企业经营资产的真实效率和创造现金的能力做出正确判断,因而也可以由此认识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推断企业未来财务发展趋势。

二、多角度改良杜邦分析体系

1.从指标角度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股东权益净利率是三个最重要的财务的财务指标,证券信息机构定期公布按照这三项财务指标高低排序的上市公司排行榜。基于上市公司股东最大化财务目标,选用更能反映上司公司管理能力的最重要的财务指标“每股收益”作为核心指标,根据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将其原来的模式分解调整后如下:

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净利率

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是影响上市公司股价行情的一个重要财务指标。一般情况下,如果实现的每股收益最大,也就意味着实现的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每股收益符合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2.从财务报表角度

(1)将可持续发展财务分析体系引入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把可持续发展财务分析体系引入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之中,以可持续发展比率为核心指标,以盈利能力为企业核心能力,以良好的股利政策为依托。根据盈利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和债务管理比率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利润分景象综合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从而弥补了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不足。故可持续发展财务分析体系为:

股利支付比率=支付现金股利总额÷税后净利润

留存收益比率=净利润-支付现金股利总额÷净利润

可持续发展比率=净利润-支付现金股利总额÷平均净资产100%=净资产收益率(1-股利支付比率)=主要业务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留存收益比率

(2)将现金流量表引入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数据资料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对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未加以运用。而在引入现金流量分析后。杜邦分析体系的数据资料来源于公司的三种报表使得财务分析更加全面、综合。

3.企业价值角度

培育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克服短视行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的价值不仅包括财务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任何一个企业想要持续发展,除了优化财务指标之外,还要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企业既独立于社会,又依赖于社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公司的最终目标是达到自身价值最大化。然而在自身价值的评估中,既包括了上述的各项财务指标,还不可缺少的包括了社会竞争力指标。(1)客户满意度指标。(2)环境责任指标。(3)诚信指标。(4)员工团队责任指标。

4.从成本性态角度加以改进

为更好地利用管理会计中的内部会计资料以及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可以把成本性态的相关概念引入杜邦财务分析法。通过采用杜邦财务分析法找出改善企业状况的方法,并且使杜邦财务分析法具有事前预测和成本控制的功效,具体分解如下:

股东权益报酬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1-所得税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预计销售量=(预计销售量-保本销售量)÷预计销售量

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三、改进后的杜邦分析体系的主要优点

1.可以促进企业管理会计进一步发展。加入了成本性态之后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就利用了管理会计的会计信息,促进企业管理会计进一步开展;把销售净利率分解为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和所得税率,有利于企业根据管理会计资料利用杜邦分析法进行短期经营决策;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可以结合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属性,对不同特点的成本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成本。

2.揭示了所得税对权益报酬率的影响。将税收指标引入杜邦分析后,既由权益报酬率=资产报酬率÷所有者权益比率,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销售净额-成本费用-所得税)÷销售净额可以看出所得税的变化对权益报酬率有直接的影响。所得税降低,权益报酬率就提高,所得税提高,权益报酬率就越低。

3.能够准确及时的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及其异常波动。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不容忽视,当企业的财务状况危及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时,应当存在合理的指标来引起管理层当局的注意。企业财务人员需要及时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及时制定与调整企业的财务策略,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体系中的指标能够反映财务状况的微小和瞬间的变动。从财务报表角度加以改进后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顺应了这一要求,将净资产利润率分解为营运指数和净资产现金回报率,从现金流量表的角度评价,企业账面利润的真实性,可靠性,反映企业的利润质量,这对判断企业有无操纵账面利润的行为提供了帮助,能更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盈利能力。

4.挂钩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做出合理的评价。从企业价值角度加以改进后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挂钩了财务效益社会效益,两者结合起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企业的基层员工,他们对企业的贡献是不相同的,只有对各个成员的业绩做出合理的评价,业绩得到认可,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继续为企业的发展出力。这充分的利用了企业现有的社会资源,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对企业的绩效做了全面而且合理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张学惠.对杜邦分析计算方法改进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2006,(2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