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产业发展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4: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煤炭产业发展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煤炭产业发展报告

篇1

关键词:煤炭产业;产业发展;新疆;五彩湾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040—03

我国是当今世界少数几个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能源为主的国家,煤炭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到2020年、2030年,我国对煤炭的需求量将分别达到37亿吨、39亿吨。相关资料显示,新疆煤炭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而由于受到各方条件制约目前开采规模尚小,但随着我国其他产煤省份煤炭可采量的减少及我国煤炭资源需求量的增加,新疆将成为国家煤炭资源战略的重要接替区。五彩湾煤矿作为新疆5个资源超1亿吨煤矿之一准东煤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产业发展自然受到各方人士关注,如何开发好、利用好该地区资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本地区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新疆及准东五彩湾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新疆是我国的煤炭储藏大省,是煤炭行业的一块宝地。据《新疆煤炭工业投资分析报告》显示,新疆煤炭资源预测储量为2.19万亿吨,约占全国的40.6%,居全国第一位。截至 2011 年底,探明储量为2 500亿吨,居全国第三位。共有 24个预测资源量超过100 亿吨的煤田,占总量的 98%。其中 5 个煤田预测资源量超过 1 000 亿吨(准东煤田、沙尔湖煤田、伊宁煤田、吐鲁番煤田和大南湖—梧桐窝子煤田),占全区预测资源量的 60%。此外,还有8 个400—1 000 亿吨的煤田和11个 100—400 亿吨的煤田。新疆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北部区域,占 89.2%(见图1)。

国泰君安关于新疆煤炭行业的研究报告《疆煤如猛虎,2013将出笼》中的数据显示,疆内煤炭主要以高发热量动力煤为主。其中,长焰煤占73%,不粘煤占16%,弱粘煤占8%,焦煤储量则不到1%。在国家列入开发重点的四大煤田中,只有库车—拜城煤田为焦煤基地。由此可见,新疆煤炭储存量丰富,且总体来说品质较高。其中,吐哈煤田和准东煤田是新疆煤炭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两大煤田共占新疆煤炭总储量的66.23%,是新疆最重要的煤炭储藏区。

准东煤田是我国最大的整装煤田,以长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为主,储量为4 038.76亿吨,占重要矿区煤炭总储量的28.36%,其预测可靠约占48.37%,其各煤层储量及所占比如表1所示。矿区主要由五彩湾、西黑山、大井和将军庙四大矿区组成,其中五彩湾矿区、西黑山矿区、大井矿区总体规划已获得国家批复。现准东地区在建或规划中的煤电和煤化工项目已超过60个,预计投资总额近5 000亿元。今后一段时间,准东地区将实现煤炭年生产能力1.5亿吨、煤电总装机容量1 330万千瓦、煤炭年液化能力2 500万吨,成为新疆最重要的煤电煤化工基地。

表1 新疆准东煤田个煤层储量情况表

准东五彩湾地区是新疆煤炭资源蕴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据2006年9月神华集团在五彩湾建矿进行煤炭资源勘探开发表示,在2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探明煤炭储量17亿吨,煤层距离地面仅60米,厚度达60米,煤炭发热量在5 000大卡以上,煤质优良。《新疆准东煤田西部矿区勘查总结报告》一文中指出,对圈定的988.12平方千米勘查面积,已探明可采储量约为117亿吨。五彩湾作为一个新兴的煤炭产业发展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政府也建立了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引导当地煤炭产业的发展。五彩湾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五大基础设施:从小黄山到五彩湾的铁路专用线,从216国道通往五彩湾的46公里公路,输水1亿立方米的饮水工程,220千伏变电站,手机通讯全覆盖。

作为新疆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的主要基地,2006年以来五彩湾地区吸引了中国神华集团公司、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山东鲁能集团等20多家国内煤炭资本巨头纷纷抢滩进驻,建设了一大批煤炭、煤电、煤化工项目。如:“十一五”期间,神华集团计划投资84亿元在五彩湾矿区分三期建设总规模为年产5 000万吨的现代化矿井和煤电、煤化工项目。在2011年,总投资172亿元的新疆东方希望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电解铝项目,和总投资136亿元的新疆神火煤电有限公司80万吨/年高精度铝合金项目两大建设项目已完成自治区发改委的备案。

二、准东五彩湾煤炭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五彩湾地区煤炭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也应该看到问题。综合全新疆煤炭企业发展的现状,五彩湾地区属于新兴的煤炭产业地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最传统的煤炭企业生产力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但是,五彩湾地区煤炭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篇2

关于推进煤炭物流园区建设督查事项落实情况汇报

 

八届第12次市委常委会议要求:加快煤炭储备和物流产业发展,抓住机遇,进一步提高层次,搞好规范,注重环保,努力建设规模化、清洁化、机械化、现代化的煤炭物流园区。

2012年,鹤壁北站产业园将按照市委有关煤炭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2012年煤炭物流园区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修订完善煤炭物流产业园发展规划,提高层次,力争产业园早日列入国家十二五煤炭产业发展规划

为指导产业园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发展,委托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规划设计院,在原规划的基础上,编制新的发展规划,目前规划初稿已完成。新规划中运用电子信息、数字化配煤、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物流理念和技术,优化物流业务流程,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致力于建设信息电子化、反应快速化、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的现代煤炭物流产业园,完成后将大大提升产业园规划层次。受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规划设计院邀请,2月11日,鹤山区和北站产业园领导及有关人员到北京参加论证会,以推动新的规划尽快通过专家评审。

二、坚持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原则,按照“生态环保、全程控制、综合防治”要求,推行清洁化生产

1.委托浙江省环科院编制了产业园环评报告,并已通过评审。2011年6月,市环保局在鹤山区政府召开由河南省环评专家、浙江专家、区环保局领导、园区分管领导参加的专家评审会,河南省专家评审组经过会审,通过了浙江专家所做的《园区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2.按照“生态环保、全程监控、综合防治”的要求,高度重视园区的生态建设,努力打造园林化、生态化产业园。一是大力实施“一圈两带多层次”生态建设布局,即围绕韩林涧产业园荒山坡地建设防护林带,在羑河两岸和韩林涧水库及上下游两岸建设绿化林带,同时对园区道路两旁和企业的内外建设绿化带。二是积极推进企业生产工艺改革,企业生产用水必须达到循环使用,实现污水零排放。三是企业统一安装防尘隔离墙,并对砖砌外墙进行粉刷。四是煤场内设立喷洒设施,对煤堆进行日常化喷水,积极有效抑尘。下一步,将积极推进封闭式储煤仓建设,逐步解决煤堆扬尘现象。

三、逐步完善煤炭物流园区管理运营模式,推动园区现代化建设

1.努力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煤炭物流园区综合服务平台暨煤炭物流交易大厦项目正在进行前期设计、筹备,内设交易中心、结算中心、金融中心、检测中心、服务中心等,项目建成后可为入驻企业和客户提供交易、检验、物流、结算等“一站式”的物流服务平台。将为“交易电子化、配煤数字化、供应链条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组织化”的现代化的煤炭物流园区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吸引和培育现代煤炭物流龙头企业,发挥引导示范作用,改变大多数企业主要从事原煤买卖及粗浅加工的生产经营方式,努力推动企业建设封闭式圆仓,应用现代化的数字选配煤技术等先进技术和工艺,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现代化。在谋划项目中,中原宝隆集团计划引用美国技术,建设煤制天然气和活性碳生产线和利用低热煤年产10万吨有机肥料生产线。目前,正在进行项目调研。

3.整合铁路和公路运输资源,实现联合运输,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便捷的公共物流服务。鹤山区煤炭物流园区地处豫北地区和晋冀鲁豫经济协作区13市的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汤鹤铁路穿境而过,有省一等甲级货运站—鹤壁火车北站,特别是拟建的晋中南运煤通道鹤壁站距离鹤山区煤炭物流园区约3公里,为煤炭物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充分发挥铁路运力,鹤壁市昌泰物贸有限公司5000吨自动化装卸平台项目中的铁路专用线工程已经开工建设,目前正在铺设铁路路基,煤炭物流园区还计划在昌泰公司铁路专用线基础上向园区北部延伸,再建2个万吨自动化装卸平台。全部建成后,将会大大提高铁路运量。同时中原宝隆公司年运输1500万吨煤炭公路物流项目计划组建规模为1000辆汽车的大型物流运输车队,拓展第三方物流业务,服务园区内的煤炭物流企业,并建设信息平台,实行车辆运输信息化管理。

篇3

我们深入正在高速发展的榆林,探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与教训。

煤炭采空区超过500平方公里;市政府所在地面临悬城之虞;深陷“采煤综合症”……这里就是位于陕北、一度被称为“中国科威特”的榆林。这样的现状,让正在工业化进程中加速飞奔的榆林面临着转型的巨大压力。

然而,往哪个方向转,榆林近年来一直左右摇摆。

这是否意味着榆林不需要转型?如果需要,榆林的转型之路又将迈向何方?

资源综合依赖症

如果去过榆林市神木县至府谷县的S301线(又称府店公路),你一定可以确信:世界上最繁忙的公路和世界上最庞大的运煤车队就在这里。

千方百计运出去的背后,是榆林市煤炭工业突飞猛进式的大跨越。

2011年,全市煤炭产量达到2.8355亿吨,同比增长11.8%,约占陕西全省煤炭产量的70%,占全国产量的8%,稳居全国第二产煤大市位置。

“看一看马路上连绵不绝的运煤车,再看看我们煤炭外运的一串串数据,很多人都会吃惊:榆林市会否重蹈山西省资源综合依赖症的覆辙?”榆林市发改委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如此感叹。

但部分主政者认为,榆林刚刚进入工业化阶段,未来仍要加速实施工业化,而工业化的核心,就是挖煤。

资料显示,榆林54%的土地面积含煤,预测储量2714亿吨,占全国储量近1/5。显然,在当地主政者看来,年挖煤不过2.8亿吨,这一数据在总储量2714亿吨的大蛋糕面前,榆林的煤炭产业还可以延续1000年。

当地发改委官员说,预计榆林未来的煤炭产量仍将加速上升。换言之,如果仍然一味拉出去卖掉,则无论修多少条高速公路,榆林煤炭产业粗放式发展的“黑老粗”帽子都无法摘去。

左腾右挪的转型之路

陕西省省委书记赵乐际显然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2007年甫一履新,赵乐际就对榆林市煤炭工业发展提出了“就地转化”的新思路。

2009年2月,赵乐际在会见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董事长吴耀文、总经理王安一行时,赵乐际就希望中煤集团公司能够兼顾企业、地方和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好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同时延长产业发展链条,加强资源深度转化,提高产业附加值。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入驻榆林,让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全面加速。中煤集团在2009年即表示,2009年至2016年间,该集团要在陕西完成控股和参股建设12个项目,总投资2278亿元。

“中煤集团让榆林大力提升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的梦想正在逐步落地。”当地政经观察人士称,正是中煤集团的示范,也快速促成了神华集团榆林煤化工项目的快速落地。

2009年3月,陕西省与神华集团签署关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综合开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仔细研读这份协议,不难发现,煤炭资源转化率不低于50%成为最核心话题。

“此后,凡是来榆林想开采煤炭的各路煤企,都遭遇了陕西省‘煤炭资源转化率不低于50%’的硬性要求。”榆林市发改委副调研员李生润表示,这一思路无形中拓宽了榆林市产业发展模式,也为将来可能全面铺展的城市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无论如何,从原煤到煤化工,这一发展道路是否就是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对榆林来说,这显然不是标准答案。

区域中心梦难圆

实际上,对于如何转型,榆林近年来一直都未停止思考。

2008年,“榆林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论坛”鲜明提出,榆林要从单纯的战略资源型城市迈向区域型中心城市。

随后,成形于2010年年底的《榆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最终稿)(下称《规划》)显示,这座地处陕北的能源新城正式提出了其宏伟目标:建设陕甘宁蒙晋毗邻区域中心城市。

“榆林市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腹部,从地理位置看,虽然与甘宁蒙晋4个县区毗邻,但在它的周边,绝对强手如林。换句话说,我们又凭什么成为5个省区毗邻区域的中心城市?”当年曾参与了上述《规划》讨论的一位榆林市人大代表称,仅一个鄂尔多斯,榆林就无法超越。

彼时,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宝通对此重大举动解读称:“榆林未来的定位非常清楚,它将成为陕甘宁经济区,即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所涉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显然,张宝通规避了鄂尔多斯。也许是规划者刻意忽略了其近邻鄂尔多斯的存在。以2009年度GDP对比,当年,鄂尔多斯地区生产总值2161亿元,同比增长23%。鄂尔多斯当年的GDP已接近榆林市一倍,其中心地位要远胜于榆林。

此外,仅在陕西省内部,榆林市要实现陕北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就难以逾越延安的政治地位强势。延安石油资源富集,外加红色革命圣地的招牌,让这里在10年前长期是陕北的代名词。

“延安比榆林更强势的资源配置是政治地位。长期以来,延安市委书记一直是陕西省委常委,但榆林不是。”当地一位政经观察人士指出,这一源于政治地位的差异,导致在陕西省内部,榆林也不大可能直接成为陕北区域中心城市。

在2012年的陕西省“两会”上,榆林建设区域中心这一提法遭遇否定: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仅表示“支持榆林持续发展”。尽管在讨论期间,榆林市委书记胡志强、榆林市榆阳区委书记王成继、府谷县委书记张惠荣、神木县委书记雷正西等当地官员均向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省长赵正永提出,“《报告》能否将榆林或陕北描述成为全省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但显然,榆林市这一诉求没有得到回应。几乎同时,榆林市市长陆治原向赵乐际诉苦说,李金柱副省长(曾任榆林市委书记)要求我们2012年完成超过16%的经济增长速度。

篇4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战略制定

1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发展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土地总面积96万km2,涉及总人口1.54亿人。资源型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供应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角色,全国的煤炭、石油、钢材、金属等许多工业发展基础条件大都由资源型城市供应。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及其产业发展途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城市,即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产生许多资源型产业。例如平顶山、铜川、大庆、克拉玛依、攀枝花等。另一类是城市化带动矿产资源的开发,即随着城市化进程,为了发展城市经济主动大力开发城市周边地区矿产资源,发展许多资源型产业。例如徐州、邯郸、鄂尔多斯等。这些资源型城市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重工业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地方政府常常面临两难选择。尤其从118座资源型城市的分布看,大部分都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只有19座,如表1所示,其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难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研究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战略问题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依赖于政府引导性发展战略

计划经济时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从发展战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基本都属于政府管辖范围之内。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后,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型产生了积极影响,政府对市场干预行为大量减少。然而,目前许多资源型城市政府不知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面对日益复杂的产业发展环境,政府有时无从下手。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2.1“市场失灵”是产业发展依赖于政府的理论基础

由于受西方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西方普遍认为政府应充当“守夜人”角色,市场无需政府任何干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最早提出了“看不见的手”这一比喻,意思就是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在市场中活动,不自觉地受经济规律的支配,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无需政府的任何干预,完备的市场机制就能够自动调节供求,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但是,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市场机制自动实现最优资源配置,需要具备严格的假定条件,这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具备的,因为市场机制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即“市场失灵”的存在,因此,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必要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能够解决市场经济自身的局限性和缺陷,从而更有效、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也不例外,政府可以通过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高效率。

2.2产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政府实施引导性战略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资源型城市纷纷兴起了重工业发展的热潮,逐步形成了金属冶炼、煤炭开采、钢材加工等资源型产业。然而发展到目前,由于受资源型产业的自身特点,如资源高度依赖性、产业发展周期性、资本密集性、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中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是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下,结构调整难度较大。资源型城市受计划经济的因素较多,加上盲目追求数量上的扩张导致其产业一直停留在矿产资源的粗放式开采及初步简单加工上。在我国118座资源型城市中,煤炭城市占53%;森工城市占18%;有色冶金城市占10%;石油城市占8%;黑色冶金城市占7%;其他城市占4%。大多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一直偏慢。2004年包头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8.49%、鞍山市63.3%、大庆市88.15%、鹤岗市62.75%、克拉玛依市87.49%等,都是典型面临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资源型城市。其次是产业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所带来的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的压力很大。面对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中央近几年一直提倡发展循环经济,走清洁生产道路。然而由于资源型产业的自身特点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限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巨大,导致许多企业利润下降而不愿意进一步投资,地方政府面临着两难选择。最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过度开发而产生的资源枯竭,严重影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初期,许多资源型城市为了追求暂时的经济增长,盲目开发矿产资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面临资源枯竭而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据统计,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已进入“老年期”,400座矿山即将闭坑,300万下岗职工、1000万职工家属的生活受到影响。

3制定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要以产业的及时更替为基础,产业的更替需要战略的长期引导。在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中,市场起着基础性作用,政府起引导性作用才能顺利更新产业。资源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大,更是需要政府提前从战略高度规划好本地区的产业发展。制定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目标与以往不同,不是为了简单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大,而是为了协调发展,即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应从地区资源情况出发,在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国内外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制定。

资源型城市因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协调发展,与非资源型城市有很大差别,其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制定资源型城市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至少包括现有资源和产业的确定、产业发展环境的分析、国内外市场趋势预测、产业与发展目标的定位、确定政府引导性战略、调整战略等基本环节,如下图所示:

3.1政府应调查分析当地及周边地区拥有的矿产资源和发展中的产业现状

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要以当地及周边地区资源为加工对象,因此,只有地方政府准确把握好当地和周边地区的资源情况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析。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矿产资源,泛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中以气态、液态和固态形式存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除了勘查这些矿产资源,政府还应必须知道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现状,为发展集聚经济,避免重复建设奠定基础。

3.2对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进行SWOT分析,把握本地区优势、3.3政府应以市场为导向,分析把握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

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与政府主导型战略不同,前提条件必须是尊重市场发展规律。政府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下一步产业的发展方向。产业只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才能进一步发展,否则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将会有相反的效果。所以,分析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国内市场主要以市场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趋势为方向,预测大当地及周边地区市场发展趋势,如原材料价格、产品市场供求情况、能源需求量等。同时,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竞争日益激烈,生产要素的流动性非常大。因此,政府也该注意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应知道发达国家原材料需求状况、石油价格走势等。

3.4准确定位本地区产业发展及目标

政府应在把握上述资源、环境、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定位本地区产业和发展目标。产业的定位可以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确定,如“中国有色金属冶炼基地”、“国际科技合金城”等;也可以从产业的结构和内容来确定,如三次产业的比重、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确定等。产业发展的目标应从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来确定,其中不仅包括产值目标,还应强调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能为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直接基础。

3.5实施引导性战略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战略

定位好产业及发展目标后紧接着就是要确定并实施相应的引导性战略。为了应对产业发展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政府应该根据战略实施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发展战略,这也正符合引导性战略的本质内涵,即根据变化的环境而引导。如一定时期内实施产业集聚发展战略,随后可能引导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发展战略等。也可能为了区域内的平衡发展,实施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战略。因此,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应以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实施。

4结语

资源型城市政府作为地区矿产资源的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制定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战略。这与企业制定自己发展战略相似,同样先在战略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地区竞争优势,定位产业和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较有效的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否则战略起不到引导的作用。现实中有许多资源型城市政府产业发展战略没有达到预期的引导性效果,对城市经济转型产生了负面效应。因此,政府应该认真反思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探索更合理的制定思路。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柳晓森.资源型城市不能矿竭城衰[N].人民日报,2005-04-01.

篇5

在东北经济遭遇寒潮之时,黑龙江省2014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6项经济指标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析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处于低速运行的状态,不难发现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增幅同比均出现较大回落,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显现。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要为实现经济平稳发展找出路。即融入东北经济振兴大背景,全面释放《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东北振兴35条)的政策红利,促进黑龙江省出台的经济稳增长65条政策措施的中期叠加效应逐渐显现,谋划构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加快结构调整。

在稳定投资方面。黑龙江省应扩大投资规模与优化投资结构。一是推进项目建设是扩大投资的重要措施。把投资作为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在明确经济发展方向和定位的基础上,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投向有助于社会保障、农村教育与医疗基建等民生项目以及新能源技术开发利用和环保设施项目等领域,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投资力度,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二是调整投资结构,鼓励扩大民间投资。以现代农业、制造业、生产业为基础进一步优先发展主导产业,加大政府对主导产业投资的政策引导力度,借助产业发展带动就业规模扩大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为新一轮消费需求的提升奠定基础。三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围绕食品、石化、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和建设一批市场前景好,产品附加值高的工业项目,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项目上马,避免重复建设,产能过剩。

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一是加快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应用高新技术驱动改造提升传统主导产业,推动产业新型化;增强资源型加工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延伸产业链;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控,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监测和预警。二是提高各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加强企业管理,拓展利润空间。

在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方面。实现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东北振兴35条指出,应以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四煤城为重点,研究布局若干现代煤化工及精深加工项目,实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攻坚行动计划。据此,一是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应以煤化工产业为重点提高煤炭资源的加工转化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完善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三个产业链,利用重大项目打造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争取国家重大煤化工项目在四煤城布局,合理配置各类资源要素,在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给予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实现“地下资源”走向“地上资源”。加强伴生、共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鹤岗对高岭土实现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加快非煤产业发展,培养壮大替代产业。充分发挥煤城土地多、农牧业基础好的优势,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延长稻米、玉米、大豆、畜牧养殖等产业链,推动其向食品制造、化工原料方向发展;依托优质空气、湖泊、冰雪等生态资源组合优势,创意催生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基地;发展新型建材、北药、现代物流等非煤产业,形成区域整体承接能力的替代产业群,同时防止出现新一轮产业结构趋同,实现“黑色经济”转变为“绿色经济”。利用煤城建设的开发区、产业园区发展生产业,扩大城市创业就业。三是开展科技协同创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发展产学研联合,建立健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发挥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汇聚优势和品牌效应,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依托鸡西、鹤岗石墨新材料产业基地,科学编制石墨产业发展规划,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形成石墨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夯实现有医药产业基地,发展中药现代化、生物制药。

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一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的联合重组。鼓励和支持省内外优势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参与地方国有企业重组,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重点推进石化、装备制造业等重要行业的战略重组,整合有限国有资源,提高资本运营效率。二是推进国有企业与地方企业协同发展。在加快推进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注意理顺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应通过股份制等产权多元化形式,支持中央企业与地方共建产业园区,培育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扩大产业关联效应。三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搞好省属国有企业改革试点,推动企业转机制、增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出台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意见,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四是妥善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历史遗留问题。推动协调地方各级政府、厂办大集体、国有企业等有关方面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厂办大集体改革有关问题得到解决。

篇6

[关键词] 投入产出表; 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依赖系数

一 背景

北京产业结构从1990年开始摆脱自建国以来大工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和增加值比重分别在1992 和1994年首次超过第一、二产业,从“二、三、一”的产业格局转变为“三、二、一”的产业格局。同时,第二产业的发展目标也由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改善,以现代制造业来促进北京经济发展。2001年借着奥运的契机,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入新的阶段。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出台,将北京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2006年,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70%,大大高于全国40%的平均线,接近发达国家首都的水平,而传统农业占比已到2%以下。2007年北京市公布了未来五年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里面明确提出,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资源开采型产业,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及破坏人文生态环境的劣势产业将逐渐退出北京。如今,首都发展已经进入以服务业为主体的新阶段,努力打造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现代制造业、基础服务业为支柱、以都市型工业、现代农业为补充的产业格局。

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对发展首都经济的作用不言而喻。本文采用最新的北京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北京市各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初步分析了北京市自2007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特征;采用动态方法,分别从消费、投资、调出与出口三个角度分析了北京市的最终需求依赖结构,揭示了北京市产业结构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数据论证,为北京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二 产业结构总体描述

本文选取产业总体结构和产业增加值结构进行结构分析,衡量产业结构特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高,表明产业结构越高级,经济越发达。各产业部门的增加值越高,表明其新创造出的产值越多,对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大[2]。

从表一可见,北京市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三、二、一”格局。产业结构变动表现为:第一产业稳中有降,第二产业逐年下降,第三产业逐年上升。从表二可见,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很大,符合产业发展预期。在国家倡导发展服务业的环境下,以服务业为主的支持型产业部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支撑作用明显。北京目前的产业结构与2000 年的日本非常接近,而上海、广州目前的产业结构与1990 年的日本最相近,因此,相比于我国其他经济发达城市,如上海、广州, 北京目前的产业结构相对高级,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3]。

根据《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至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北京市在2004年实现了工业化,目前正处于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以服务经济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步入“后工业化”时代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三、二、一”结构的基础上,如何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巩固第一产业的地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实现“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是确立北京产业发展战略,制定产业政策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下文将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产业关联指标,研究北京市产业内部的关联特征。

三 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投入产出表可全面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揭示生产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经济技术联系,为研究产业结构,尤其为制定和检查国民经济计划,研究价格决策,进行各种定量分析提供依据[4]。本文利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计算Leontief逆矩阵。在此基础上,计算了2007年和2010年北京市42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一) 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第一象限感应力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这些产业具有双向作用,其产出增加对其他产业的产出影响非常大,同时其他产业的产出对其需求也非常大。这些产业以中游产业为主,既消耗其他部门产品,又为其他部门供应产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5]。

第二象限感应度系数小于1而影响度系数大于1。这些产业对其他产业有很大的拉动作用,而其他产业对这些产业的需求较小。这些部门多位于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提供最终产品。

第三象限感应力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均小于1。这些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不大,而且其他产业对这些产业的需求也较小。这些部门既不容易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也不容易受到其他产业发展。

第四象限感应度系数大于1而影响力系数小于1。这些产业在经济中的基础作用非常重要,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中间产品或服务,对其他产业有很强的支持作用,属于基础产业,应该优先发展。

1、感应度系数分析

感应度系数越大说明产业的被需求程度越大,对其他产业具有明显的后向关联性质,一般都作为基础产业。2010年,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产业有14个,多数为能源、运输和机械设备等基础产业,以及传统加工制造业等,其产品多为中间产品性质;感应度系数大于2的有四个,分别是交通运输业及仓储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电力影响力系数在3以上,说明电力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和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均大于2,说明北京市的服务业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有很强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了在第三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这些产业的需求压力巨大,容易成为发展的瓶颈。感应度系数小的大都具有最终产品性质,比如邮政业,卫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业,房地产业,教育业,纺织服装业等。

在2007年至2010年间,电力、热力和生产供应业(2.8040升至3.2746),交通运输及仓储业(2.4538升至4.5850),批发和零售业(1.9039升至3.180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279升至2.0637),综合技术服务业(0.7742升至1.0342),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0.3561升至0.6646)等产业的感应度系数明显上升。这说明随着北京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社会对这些产业的需求度急剧上升。同时,农林牧渔业(1.0990降至0.5756),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0208降至0.7170),化学工业(2.3913降至1.6527),通用、专业设备制造业(1.2000降至0.6979)等产业的感应度系数明显下降,说明北京经济发展对这些产业的需求度下降,也说明了服务业取代传统制造业的趋势。

2、影响力系数分析

影响力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越强,对其他产业有明显的前向关联性质。2010年,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产业有23个,大多集中在第二产业,制造业居多。从影响力系数的排序来看,位居前列的各部门大多数具有技术含量高并且附加值大的特点,属于高技术产业;而金属制造业、建筑业等部门均属于传统的重工业部门,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其产品多为其他部门提供原材料;综合技术服务业以及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是属于与生产活动直接相关的服务部门。影响力系数较小的部门集中在第三产业、农业和比较靠近后向的第二产业,对其他产业的辐射力度小。这说明第三产业对其他产业需求拉动作用还有待挖掘;农业生产缺乏对工业机械化的需求,生产方式偏向传统。

北京市42部门产业影响力系数变化来看,金属采矿选业(0.7487升至1.1930),化学工业(0.9503升至1.0006),燃气生产和供应业(0.4982升至1.0036)等产业影响力系数上升明显,说明这些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呈现上升趋势。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1.2152降至1.0999),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0630降至0.911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1446降至0.940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3772降至1.239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0296降至0.8993),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0548降至0.8438)等产业影响力系数下降幅度明显。这说明由于技术更替、成本和需求量变化等原因,使产业生产在原材料的使用上出现变化。

3、最终需求依赖程度分析

最终依赖系数,是指某产业的生产对各种最终需求(居民消费、政府消费、积累、净出口)的依赖程度,即各产业的生产受到了哪种最终需求多大的支持。

居民消费最终依赖系数。从2010年的数据来看,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纺织业、农林牧渔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金融业、住宿和餐饮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与居民息息相关的产业,其居民消费最终依赖系数很大;而大部分制造业都不依赖居民消费。动态来看,2010年除了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综合技术服务业对居民消费依赖提高外,其余40各产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政府消费最终依赖系数。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化学工业等产业对政府的依赖程度很大,超过了0.5;高度依赖居民消费的部门对政府依赖程度均不大。动态来看,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农林牧渔业和化学工业对政府依赖程度显著增加,平均上升0.1;多数部门对政府消费最终依赖系数上升,而少数部门如综合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房地产业对政府依赖程度显著下降。

投资的最终依赖系数。2007年,建筑业和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对投资的依赖系数非常高,大于0.5;其他产业的投资依赖系数均不高。动态来看,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投资依赖系数增大幅度较大。这说明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依然主要依靠投资,控制投资能有效控制房地产市场过热。出口和调出的最终依赖系数。从2007年的数据来看,对出口和调出依赖度大的产业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10年各产业的出口依赖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四 煤炭产业关联特征

产业关联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产业通过供给联系或需求联系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发生的联系,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前向关联是通过供给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后向关联是通过需求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前向关联通常以直接前向关联和感应度系数来衡量;后向关联通常以直接后向关联和影响力系数来衡量。

在上表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排在第二个重要的位置,可以看出,在2007年建筑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废品废料、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投资依赖系数显著下降。但在2010年,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的出口依赖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果显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其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联系在不断增强。但是,相对而言,前向关联较强而后向关联较弱,表明其发展受其他产业发展的影响较大,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依赖性较强,而对其他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较弱,容易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需要不断消耗大量的能源,特别是煤炭资源。为促进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应该多元化、多渠道发展能源产业部门以保证我国的能源需求。同时,由于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产业关联度,特别是后向关联度较低,原因在于其投入简单,产成品加工度较低,为提高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产业关联度,增强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促进煤炭资源精细加工业的发展。

五 结论

政策作用明显。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优势服务业,包括金融业、文化创业产业、旅游会展;重点培养新兴服务业,包括商务服务、体育休闲等产业;稳步提升基础服务业,包括物流,商贸,房地产。此政策发展意见带动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一大批相关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跃升。

对政府消费的依赖程度增大。2007年至2010年北京市各部门对政府消费的依赖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同时居民消费依赖程度下降,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也略有上升。经济周期下行阶段,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

第一产业的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城市的需求,而且没有体现出科技资源优势。2010年北京市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出额为7956794万元,调入和进口额为4676594万元,对机械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科研投入比重少。

根据北京市发展规划目标,结合北京市当前产业结构域特征,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三产业在北京的经济效益和地位非同一般。应该从北京的优势出发,挖掘北京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内部进一步实现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提高产业集群效应,进行服务创新,培育北京服务品牌,进一步加强服务业实力。第三产业发展应该金融业先行[7],加快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保证资金流动顺畅,为各部门提供资金服务。

在第二产业内部,加强对基础型产业的支持,大力发展辐射范围广的产业;以信息产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创造新的附加值。

充分利用北京的技术人才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科技农业,形成示范效应;宣传特色农业,打造都市型农村品牌,刺激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简洁. 京、津、沪、渝产业结构动态对比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1(12)

2. 夏沁芳. 国际大都市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及启示[J]. 中国统计, 2010, 2(3)

3. 张辉. 从北京看我国地方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的主导产业驱动机制[J]. 经济科学, 2010, 1(6)

4. 冯玉成. 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研究[J]. 中国商贸, 2012, 1(32)

5. 宋沛东. 上海市产业结构特征的投入产出分析――基于上海市2002年和2007年竞争型投入产出表[J]. 对外经贸, 2012, 1(11)

篇7

贵 阳

“科技芯”缔造发展梦

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这些高科技项目的引进,标志着贵阳加入到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中,将进一步推动全市产业优化升级。

而这只是贵阳依靠“科技芯”缔造发展梦的一小步而已。近年来,贵阳以培育壮大科技实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全力推进科技发展和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民生科技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贵阳国家高新区被授予“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称号,成为西部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国家级高新区。

会议期间,贵阳国家高新区与贵州亿丰升华科技机器人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将投资7000万元造工业机器人;贵州雅光电子科技与电子科技大学签订“电子元器件院士工作站”合作协议;贵阳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与北京泽图数字科技公司签订“3D打印机研发制造中心项目”投资协议,投资额达3000万元。

贵阳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3家,占全省总数的67.5%。到2015年,贵阳还将新增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将达250家以上。届时,贵阳将建成全省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核心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成为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辐射引领作用明显的创新型城市。(文/本刊记者 任玉梅)

遵 义

白酒领头谋求科技跨越

5月23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与高端白酒产业发展”论坛在中国酒都仁怀举行。本次论坛旨在推动、寻求和建立21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新的高端白酒质量体系,提升民族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探索白酒可持续发展道路。

2006年至2010年期间,遵义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044个,各级财政科技经费共投入2.5446亿元,争取省级以上项目投入资金年均增长70%,市级培育项目266个,共投项目资金0.2096亿元,年均增长10.2%,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带动社会科技投入超过12亿元。

仅2010年,按照国家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认定通过的高新技术企业共32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58亿元,工业增加值63.3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9.4%。以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为核心,以航天防务及载人航天工程、卫星、空间站、探月工程等为代表的民用航天配套产品、轮胎式挖壕机、百万千瓦级核岛和反应堆压力容器关键构件等为代表的1000多种高技术产品,200多产品及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逐步替代进口,100多项产品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文/本刊记者 郑德忠)

安 顺

科技引领城市发展

5月24日,安顺。10余名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以及国内著名城市规划建设专家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山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此次论坛以“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美丽安顺”为主题,紧扣安顺的城镇化进程,探讨、交流山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安顺努力探索在山地特色的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过程中获得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作为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安顺在科技领域还拥有引以为傲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优秀城市”等多张国家级科技名片。2012年,安顺市还围绕民用航空、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大战略新兴产业,共争取到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立项75项。

“十一五”期间,安顺市争取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引导资金投入累计13681万元。新建省级贵飞无人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省级无人机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安顺市轴承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构建起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有机结合的科技投融资平台。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20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138项。目前已经有42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率为26%。其中有31项科技成果实现了就地转化,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为29%。(文/本刊记者 谌贵璇)

六盘水

立足煤炭谋划转型

直排大气的瓦斯,堆积如山的粉煤灰、钢渣、煤矸石,这些对环境造成高度污染的“废物”,曾一度令资源型城市陷入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之中。

“立足煤炭,谋划转型。转到哪里去,不是把煤炭这个产业完全丢掉,而是从简单的煤炭生产转到深度加工,转到煤炭为这个地方带来可持续发展,煤炭为这个地方带来生态、宜居环境等等,怎么转,我们期待各位院士施展他们的点金术。”5月23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六盘水市“科技创新与煤炭产业高端论坛”开幕辞如是说。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中国工程院士金涌、张铁岗、彭苏萍等专家教授齐聚凉都,共同论道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发展。

用瓦斯发电,用煤矸石发电、用粉煤灰、钢渣等制造新型环保建材,对煤层气进行抽采利用,空气污染、环境污染问题解决了,大片堆积的粉煤灰和煤矸石的场地得以腾空出来,昔日被丢弃的“废品”变成生产环保建筑材料中的“香饽饽”。六盘水新蓝天科技公司研发的“焦炉气混合动力汽车供气控制装置”使得焦炉气得以应用于汽车动力系统,此举既解决了石化产品的替代问题,又促进了焦化厂下游产业链的形成。

“依托煤、跳出煤、超越煤”,在积极探索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利用独特的气候特点,六盘水打出“凉都”这张绿色的城市名片,“凉都”品牌正逐渐深入人心。(文/本刊记者 陈高泽)

毕 节

建言献策生态文明先行区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建设和谐富裕美丽新毕节,是毕节试验区在“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取得瞩目成绩的基础上,迈向同步小康征程中的时代使命。

5月24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召开之际,来自北京林业大学、贵州大学等单位的领导、院士、教授等省内外专家齐聚毕节试验区发展专家论坛现场,为毕节“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出谋献策。

植被增加了,环境绿化了,生态更好了,农民增收了。在赫章县平山乡江南、对江、中山等村,通过给在地势平缓地方的樱桃树罩上大棚,让樱桃提前上市。“价格每公斤可卖到50到100元,是平时的两倍还要多。”江南村村民韩仁义指着自家的樱桃大棚告诉记者。平山乡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改良品种,使当地亩产从几百元增加到万元。

毕节试验区建立20多年来,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积极引进生物制药等绿色企业,发展“绿色经济”,一批以绿色产品开发为主的工业园区正在建设当中。在本届中国科协年会上,毕节市成功签约13项,另有9个项目正在洽谈中。(文/本刊记者 黄 锋 特约记者 王 瑜)

铜 仁

“科技创新”释放创新能量

5月22日,第十五届科协年会铜仁分会场,两场分属不同主题的研讨会火热展开。

一场是以“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为主题,围绕锰化工及锰系新材料发展进行深入交流研讨。铜仁素有“锰都”之称,已探明的远景储量为1.2亿吨,占全国储量的10%,锰产业已成为铜仁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前,铜仁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深加工利用,促使锰产业的粗加工向资源精深加工延伸,变高能耗企业为高产、环保企业。着力破除锰产业总体规模小、链条短、产能低等问题,积极探索锰资源开发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之路,全力做大做强锰工业。

另一场则是旅游专题报告会。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学、中国金属学会等单位的教授、专家及有关企业家作了专题报告。会上指出,铜仁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希望铜仁进一步认清形势,创新思路,找准坐标、方向和抓手,通过资源大整合和“四化融合”不断谋求新突破,全力打造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不断推动文化旅游经济创新发展、提速振兴。

在“兴工富区”政策的指引下,铜仁市工业企业进行了98项技术开发和研究,32户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了68个项目的合作开发,内容从传统的“两烟”、建材、食品等逐步发展成以能源、冶金、化工等领域。借助外力,发挥优势,铜仁走上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之路。(文/本刊记者 文叶飞 张凤琴)

黔东南

“再难也不能难科技”

近年来,黔东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科技工作富有特色,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发展的施秉县“太子参”、剑河县“钩藤”等新兴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随着凯里锦天纺织、贵龙客车、贵州其亚、凯荣玻璃、全世通精密机械等一大批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开花”、“结果”,黔东南的科技之花越开越艳。

此次科协年会黔东南州分会场,关于“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题论坛引发媒体关注。会上,结合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陈温福以及中科院研究员闵庆文、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天柱等9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

科协年会期间,黔东南州以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论坛为重点,同步开展林业科技服务及科普惠民行动、科普大篷车万里行等系列活动,一场场科技“盛宴”,掀起了新一轮科普行动热潮。

在科技企业和产业发展壮大的背后,映射出黔东南推动科技创新,带动产业整体提升的清晰轨迹。在财政比较紧张、总量比较小的情况下,黔东南州明确提出“再困难也不能困难科技”,2012年黔东南州财政科技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比2011年增长近40%。同时,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逐年提升,2012年已达到30%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0%以上。(文/本刊记者 孟丰林)

黔 南

用“眼”探寻发展之路

5月23日至24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民族医药产业论坛”和“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与地方发展论坛”暨人才技术项目签约仪式在黔南州举行。同时近50个签约项目落户黔南,这些项目的落实,将对解决黔南州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人才、技术短缺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黔南州也是贵州省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它的建设实施,不仅对推进世界天文学事业发展及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黔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据不完整统计,每年到美国Arecibo天文台参观游客约13万人,至少带来5000万美元以上收入,不少好莱坞大片,如007系列《黄金眼》、《接触未来》等取景于此。FAST建成后不仅是地球上巨型科学景观,也将成为高科技人才等资源聚集的洼地。

为此,黔南州将围绕FAST的建设和《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贵州省配套设施建设规划》的实施,着力推进天文科普旅游开发、周边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和天文科研教育基地建设。争取将FAST综合配套服务区建设成为天文学研究的国际开放门户、全球重要的射电天文学术交流中心、世界重要的天文科技旅游中心、国家天文学及相关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国家天文综合配套服务基地,带动和推动黔南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文/本刊记者 朱 江)

黔西南

“三位一体”成为扶贫攻坚“主引擎”

5月23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三位一体”综合规划实施与扶贫攻坚论坛主题报告会在兴义举行。主题报告会上,《生态文明理念与实践》、《建设生态城镇群,促进贵州可持续发展——贵州山地经济发展之路》、《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退化土地生态重建的社会工程途径》、《生态文明内涵与现代林业建设》5场精彩的专题演讲引来阵阵掌声和强烈共鸣。

篇8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新结构经济学

一、新结构经济学概述

新结构经济的是对经济增长过程的现代分析,认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持续的技术革新和结构变化。林毅夫教授将新结构经济学总结为比较优势受制于禀赋结构不断演化、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机制、政府的因势利导作用三个方面。简言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仅依靠市场的作用并不理想,需要政府的作用,但政府并不替代市场,而是重视市场作用,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二、资源型城市的内涵及其发展路径

(一)资源型城市的内涵

所谓资源型城市,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以资源为主导产业乃至支柱性产业的特殊城市发展类型。华亭县煤炭资源储量33.74亿吨,占甘肃省的40.2%,也是全国13个重点产煤基地,从城市的发展业态看,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规律和资源型产业是一致的,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会经历开采建设期(投产,资源量多),达产稳定期(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储量尚多),成熟期(稳产,资源量开始减少),衰退期(减产,资源量趋于减少)最后关闭(不产出,资源枯竭)。其城市的发展会按照产业业态的发展路径实现,发展路径在发展的成熟期若不能成功实现转型发展,很容易出现后继乏力的情况,因此,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必然选择。

三、新结构经济学视野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一)新结构经济学的增长甄别模型

新结构经济学是林毅夫根据东亚国家的发展经验得出的经济学理论,并根据其基本理论提出了“增长甄别”模型。林毅夫教授将这一模型总结为六点:(1)政府确定一份贸易商品和服务的清单;(2)在清单中优先考虑那些私人企业已经自发进入的产业;(3)对国内企业政府应设立产业孵化计划;(4)政府关注本国自发发展的产业现状;(5)在投资环境欠佳的国家,政府可考虑设立工业园区和出口加工区,吸引外国投资;(6)政府可考虑对清单中先驱企业予以短期的补贴。在产业的选择方面要发展本地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的产业,主要有参考两个指标:资本和劳动力比例和其他资源禀赋类似于当地但是发展水平高于当地的区域的产业发展升级路径。

(二)新结构经济学视野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以甘肃华亭为例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煤炭资源型城市应重点选择资本密集型产业,而选择煤炭资源深加工产业应该是煤炭资源城市实现产业链延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

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内外其他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在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升级规划也应该高度重视当地的特有的资源禀赋。

甘肃华亭作为甘肃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和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在未来30年内仍处于丰产期,所以以煤为基的发展思路在中长期依然是华亭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煤炭工业领域主要是控制煤炭原煤开采量,发展煤炭深加工和煤炭附属工业;华亭地处关山东麓,降雨丰沛区域内特色农产品丰富,据此可考虑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华亭位于甘肃、陕西和宁夏三省交界处,其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所以可以考虑发展物流贸易业;同时华亭历史文化悠久,古时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境内留下了大量了历史文化古迹,可据此发展特色旅游业。综上所述,甘肃华亭的可持续发展未来的重点产业在于煤炭深加工产业(含煤化工、煤电、煤机械等)、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物流商贸业和与之配套的服务业。

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政府作用分析及政策建议

引导型政府这一概念是我国学者根据东亚国家的政府实践总结出的政府治理模式,有别于西方国家先后经历的保护型政府和干预型政府,集中体现在其政府职能之中。引导型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职能:(1)促进、保护市场,使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2)提供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信息;(3)对产业升级探索企业给予适当的补贴;(4)协调相关产业的投资和提业相关的基础设施;(5)聚合社会力量,引导利益集团。因为政府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实质是通过各种政策来完成的,故下文拟将这五种政府职能体现在相关的政策讨论之中,进而探讨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产业政策

1、整合主导产业,提高资源开发的利用率。在资源型城市让当地政府引导,以当地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体实行兼并政策,提高产业集中度,走集约化,大型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2002年由甘肃省政府牵头,把原属不同部门的华亭县矿务局,华亭县煤矿管理委员会,华亭煤矿三个大型企业合并为甘肃华亭煤业集团,变之前的恶性竞争为局部垄断,不仅经济效益迅速提升,而且安全事故也迅速减少,体现了规模经济的优势,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2、加强下游产业,延长产业链。资源型城市可以依托自己的产业优势,发展下游产业,延长价值链,增加工业的附加值,具体讲就是实现煤电联营、煤炭深加工和煤炭机械工业。华亭县在延伸产业链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华亭电厂二期扩建项目通过可研初审。华煤集团20万吨二甲醚前期工作进展良好。60万吨甲醇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5.8亿元,已经初步走上了产业升级的道路。

3、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资源型城市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实现工业和农业的和谐发展,要统筹城乡之间的综合发展,要统筹工业和农业的综合发展,要统筹工人和农民的综合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华亭县在发展的实践中就依托人文资源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精心打造秦皇祭天的品牌,扩建米家沟、双凤山公园,优化莲花湖景区,加大旅游业的发展力度。华亭县发展特色农业成绩斐然,“华亭大黄”、“华亭独活”、“华亭核桃”地理商标通过国家核准注册,经济效益显著。

(二)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和金融扶持政策

1、制定人才引进政策。煤炭资源型城市一般地理区位优势不明显,环境相对恶劣,这对人才引进造成了极大的限制。甘肃华亭这一点尤为明显,多年来人才引进一直处于徘徊的状态,硕士以上学历人才很少去华亭就业发展,这严重地制约了华亭的产业升级转型。可以由政府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进人才,由企业出面与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矿业学院等建立对口人才培养计划,争取建立常态的、持续的、有效的人才输血机制。同时,可加强与各大矿山院、矿业类高效的合作关系,就重大技术问题共同攻关,走上一条学术研究紧贴产业实际,学术成果能够迅速服务产业发展的道路。

2、制定金融扶植政策。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既需要上马大型的煤化工和煤电一体化项目,也需要启动中小型的生产业和生活服务业的项目。对于前者可以通过大型银行予以融资,对后者就大型银行很难予以支持,这时政府应扶植当地的小型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推东民间资本借贷的改革,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缺口问题,有力的推进整个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三)实行合理的城市规划,建立区域性中心城市

1、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区域性中心城市。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中,必须依据当地的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加强中心城区的经济聚拢作用,完善卫星城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先进的公交系统,打造区域经济中心,实现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其极化效应和辐射效应,真正做到规模经济。华亭县在《华亭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中对华亭县城的定位为华亭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凉地区中部片区次中心,这个城市定位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2、设立工业园区,打造产业升级示范基地。由于中西部地区普遍的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较差,当地政府可根据自身的区域条件设立高规格的循环经济工业开发园区,改善园区的投资环境;同时,设立企业入园门槛,重点引进与本区发展战略相符合的企业入驻,这一点在煤炭资源型城市,就是应该重点引入具有循环经济性质的深加工企业,华亭应在原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工业区内设立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设想。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97.

[2] 史晋娜.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 2007.

[3]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4] 华亭县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华亭人民政府网.

篇9

1低碳经济在中国发展动态

1.1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以重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国家,多年来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化石能源的消耗,导致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加重,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当前必然的选择。

1.1.1中国气候问题严峻

2011年11月15日,科技部、中科院和中国气象局联合了《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报告称,1951年至2009年,中国陆地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1.38℃,变暖速率为每10年升温0.23℃,青藏高原冰川退缩速度达到每年7.8米。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退化,每年释放的水量估计达50亿~110亿立方米。中国大部分地区冰川面积缩小了10%。气候变化还增加极端天气事件,对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报告称,若不考虑适应措施,全球温度升高2.5℃,中国粮食单产最高下降幅度约20%。

1.1.2中国经济发展需要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称,截至2009年末,中国人口已达到13.35亿。巨大而持续的人口增长,使得我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对能源消费过多以高污染、高排放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以目前的能源消耗标准,要保证中国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以及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必须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坚定不移地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1.1.3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影响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有专家称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绿色产业和新能源发展是世界经济的第四次产业革命,而低碳经济也将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推动创新和低碳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夺取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是各大国参与气候变化领域博弈的重要动因和战略目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高速发展的工业和快速的能源消费增长,都使得我国的碳排放及其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京都议定书》中没有规定我国的减排任务,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在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积极制定并实施减缓气候变化的国家策略[1]。

1.2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2.1减排压力巨大

2009年,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40%~45%,并把该指标纳入强制性的国民经济发展纲要中。而要实现这一减排目标,中国面临着重重的压力与挑战。据国际Wirtschaftsforum再生能源(IWR)组织2010年8月17日的报告,全球2009年CO2排放量下降1.3%至313亿吨,这是近10年里第一次的下降,而中国CO2排放位居榜首[2]。

欧盟作为低碳经济的发起者,其倡导的减排目标是到2050年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550ppm。为达到此目标,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必须控制在400亿吨,其中我国所能获得的最大配额为104亿吨,占全球的26%;而到2050年全球排放必须控制在310亿吨,我国的所能获得的最大配额为80.6亿吨。按照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及经济增长基准情景的预测,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20年我国可能会面临47亿吨的CO2的排放缺口,2050年缺口可能达到417亿吨(见表1)[3]。

1.2.2能源结构制约

中国“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的碳密集程度比其他化石燃料要高,每燃烧1吨煤炭产生的CO2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多30%和70%。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在整个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高达70%。而且受到我国资源存储开况及经济、技术原因,以煤为主的能源供给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CO2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为了应对气候变暖,《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两条主要温室气体减排途径:一是工业直接减排。即通过工业减产或技术改造直接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通过森林碳汇来进行间接减排,充分发挥森林固碳功能。为实现CO2排减排目标,我国已经推行系列强制减排措施。但这种直接的工业减排措施投入大、成本高,还将对经济发展、就业带来系列影响。为此,我国要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抢占制高点,全力打好“森林碳汇”这张牌。而森林固碳由于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好,目前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2林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2.1森林碳汇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碳汇功能储存了大量的碳,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储存库。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的碳约有2.48万亿吨,其中,约有1.15万亿吨储存在森林系统中,约占50%。现在科学研究表明,每公顷森林年平均吸收CO227吨,同时释放O224.3吨,以森林为主体的植被可抵消工业CO2排放量的20%左右。

2.2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所在

森林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第一,木材、钢铁、水泥是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世界公认的三大传统原材料。和钢材、水泥相比,木材属绿色的、环保的、可降解的原材料。用木材代替钢材和水泥,单位能耗可从800降到100,可以减少大量的CO2排放,对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十分重大。第二,森林是一种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战略性能源资源,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的特点,而且还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一次种植后可以持续利用几十年的优势,是大有希望的新兴的绿色能源。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发展森林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选择。

3低碳经济下林业发展策略

3.1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工作

近些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2009年9月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做了《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目前国家林业局已经启动碳汇造林试点工作,为寻求与国际接轨并具中国特色的森林碳汇计量监测途径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3.2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力度,提高森林质量

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林业发展赋予了更加重大的使命。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加大对森林火灾、病虫害防治力度,控制工程建设对林业用地的征占、使用,以减少因森林保护不力导致的碳排放。同时,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森林生态系统整体碳汇功能。

3.3建立低碳林业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林业产业,建立以低碳森林培育业、低碳林产加工业、低碳森林旅游业为核心的新型林业产业体系[4]。从林业产业自身情况看,以资源培育为主的第一产业是低碳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当前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管理等手段,充分利用速生丰产林、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油茶等木本粮油、能源林等基地建设工程带动作用,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增加森林碳汇储量;以林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是低碳林业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引擎,我们应全力发展高新技术林业产业、精深林业加工业等环境友好型林产加工业;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是林业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林业拥有丰富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有林场等森林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挖掘林区特色自然景观潜力,努力把森林生态旅游业做大做强,成为林业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

3.4积极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是生物体经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包括各类传统有机废弃物、新兴能源植物等,生物质是唯一可以直接生产气体、液体、固体等能源的可再生资源。森林以其植物种类丰富、生物量大、生产力高等特点,成为生物质能源的主要来源。针对我国林业生物质资源现状和生物质能源的特点,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应本着“不争粮地、综合高效、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发能源林培育、燃料乙醇提取、生物柴油基地建设、气热电联产技术研发、固体成型燃料制取等林业生物质能源重点领域研发工作。结合我国的国情、林情,努力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国际合作,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3]。

篇10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经济提速转型发展面临复杂形势,我市工业保增长的任务繁重而艰巨。为强力推进市十一届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具体部署的贯彻落实,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2年工业调结构稳增长重点工作的意见》,现就做好我市工业调结构、转方式、保增长重点工作通知如下:

一、坚持科学发展、“工业强市”不动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速增效、富民强市为主题,调结构、转方式,提升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接续产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建立工业保增长工作的长效机制,抓任务落实,保工作绩效,齐心协力促工业、强实力、增后劲;强化工业保增长运行机制,加大服务协调工作力度,全面完成今年工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工业保增长协调指挥中心负责)

二、千方百计确保工业经济增长

(一)加强运行监测,做好调度服务。提高对工业运行监测及服务的质量,加强运行调度,全力组织工业生产,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扩大产品销售;根据新统计方法的要求,有效开展企业增加值和工业投资统计核算工作。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0亿元,增加值150亿元、增长21%,其中:宜君县7亿元、增长21.2%,印台区43亿元、增长20.9%,区21亿元、增长21.1%,耀州区55亿元、增长21%,新区24亿元、增长2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工信局、市统计局负责)

(二)积极争取省上专项资金支持,适时启动我市配套扶持措施,努力帮助企业克服生产困难。(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工信局、市财政局负责)

(三)按照省市部署,深化地方煤矿整顿工作,有序开展检查验收,使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及时恢复生产。(市煤炭局负责)

(四)抓好培育企业上规模工作。以主业突出、成长潜力大的小企业为重点,加大政策、资金等方面引导帮助扶持,力争今年有10户以上企业进入规模行列。(市工信局、市中小企业局、市统计局负责)

(五)适时启动有色金属等大宗工业品储备。(市工信局、市财政局负责)

三、强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

(一)深入开展“项目落实年”活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对今年明确的续建、新建重点工业项目,特别是“科学发展双十行动”中的重大转型工业项目,细化项目建设推进节点、时序和包抓责任,做实“进企业服务发展”工作,加大督办督查力度,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负责)

(二)抓紧第十六届西洽会签约项目落实。在今年西洽会上签约的工业项目,已形成合同的,项目所在区县及部门必须一抓到底,落实到位,确保签约合同项目落地建设。对签订的协议工业项目,相关单位要创造条件,尽最大努力形成合同,力争开工建设。今年第十六届西洽会签约工业项目,由市招商局通报。(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相关市级部门负责)

(三)积极开展央企(省企)进陕(铜)活动。抓住央企进陕机遇,精心策划筹备,主动对接联系,深化交流合作;围绕重点产业发展,以项目投资、资产重组、优化整合为主要形式,以重大产业布局、布点建设为突破口,力争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市国资委、市招商局负责)

四、加快构建创新型工业经济

(一)开展企业对标考核工作。国资委要抓紧抓好省上百家企业对标考核中两户企业的对标达标组织工作,树立典型示范,并提出我市企业对标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抓好落实;由市工信局牵头,在我市水泥行业重点企业中开展对标达标活动。(市国资委、市工信局负责)

(二)加快“国家水泥及水泥制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开工建设,提高水泥行业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市质监局负责)

(三)坚持创新理念,加快改造提升煤炭、水泥、铝业、陶瓷等传统产业。

整合煤炭资源,稳定煤炭产能,推进煤-电-铝一体化发展,加快华能电厂二期煤-电一体化工程实施进程。(市发展改革委、市煤炭局负责)

加快石油、油页岩等项目开发建设,力争宜君县境内石油尽早形成生产规模。(宜君县政府、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做好水泥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市工信局负责)

积极推进董家河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建设进度,年内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耀州区政府、市工信局负责)

加快陈炉陶瓷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新材质、新品种和高附加值建筑陶瓷,建设新型陶瓷产业基地。(印台区政府负责)

积极参与省上组织的百家院校、科研机构挂钩对接活动,选好项目,做好服务,推进科技成果、发明创造与我市工业的嫁接和生产力的转化。(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国资委负责)

(四)加快技术进步。支持我市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重大科研攻关活动,大力倡导生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实施品牌战略,深化工业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达标活动。今年奋斗目标:新产品开发项目5个,新技术开发3个,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3个,创新能力建设项目1个。(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国资委负责)

(五)鼓励企业运营模式创新。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加快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现有企业科学管理水平;支持行业企业兼并重组、优化整合,走集约型、大集团、大品牌发展之路,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企业股权改革,力推优势企业上市运营。(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国资委负责)

(六)大力发展接续产业。放眼省内、国内市场,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加强研发和技术引进,加快发展壮大装备制造、电力电源、食品加工、照明等非资源性接续产业,提升产业规模和产业聚集度。密切关注国家重大产业发展,跑部进厅,争取省级、国家级的项目在我市落地建设。(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招商局负责)

(七)各市级工业园区要依托园区优势,创新运营机制,积极探索园区投融资有效方式,加快园区功能建设和产业类项目引进建设,使今年园区的发展迈出新步伐。(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负责)

五、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

加强对工业发展的领导,以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竞争力为目标,以建设新型特色工业园区为载体,集中力量和精力强工业,抓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不放松,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打牢基础,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推进县域工业化。(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