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制度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4: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制教育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制教育制度

篇1

1.高校教育管理权利定性模糊,主体地位不明

高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地位及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问题,是处理和解决高等教育管理各类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由于我国法制发展起步较晚,教育体制改革仍在进行之中,教育关系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当前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局限性以及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及法律责任的不明和混乱。同时,高等学校作为授权行政主体明显与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国办教育向社会化教育体制转变,政府简政放权扩大高校自主办学权利的方针政策相背离。也正是这种混乱和模糊直接导致了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界限不清,给教育管理带来困难。

2.我国教育救济法律制度的缺失

没有保障的权利就是无权利。我国教育救济法律制度的明显缺失注定了公民对受教育权利享有的不充分性。首先,《教育法》第42条受教育者享有权利第四项规定:“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讼。”明确规定了受教育者对高等学校处分行为的不可诉性,实际上是剥夺了受教育者的司法保护权利。目前我国的法律还没有关于教育管理争议申诉适用的法律规定。此外,申诉受理机关是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高等学校之间存在密切的利益关系,由其作为申诉裁决机关有悖于裁决的公正性,是严重违背法治公正的。

3.高校管理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失范

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守则、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法律失范和其中越权、违法规范的存在。《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学校可以制定教学管理和学生行为管理的实施细则,但《教育法》及相关的法律却没有对高等学校制定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的原则、权限、程序、备案检查等事项做出具体规定。从而为这些规范性文件中的越权、违法规范的存在敞开了大门。学校与受教育者之间地位上的不平等决定了受教育者不可能对高等学校教育管理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问题产生质疑。同时,时间上的时效延续,又使这些规范成为教育管理不可辩驳的管理依据。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法制化水平的提高,高等学校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与法律的必然冲突就成为教育管理引发争议的另一原因。

二、高校教育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

1.教育理念的法制化

对人的尊重首先是对人的权利的尊重,学校教育是对人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尊重人的基础。应该明确高等学校教育管理权利的法律性质,完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现行的教育法律制度对高等学校教育管理权利法律性质的规定存在模糊,教育管理者责任的确认存在因难,这是当前困扰教育法治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当前的情势下,实际上就是要在高等学校教育管理权利的法律行政授权、教育民事权利能力和自成一类特殊法律权利中做出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彻底从国办教育体制下的教育管理制度中解放出来。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学校必须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自身行为也必须合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对应的权利义务关系。尊重并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作为教育者的首要义务。因此,应当将教育关系作为一种法律关系,真正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平等的法律主体来对待。这才是一种符合时展要求、体现现代法治意识的教育理念。

2.教育行为的法制化

首先,在对学生行为的评价上,应坚持以法律的评价为主。如果以道德这样一个易流动的概念来评价学生的行为,往往失之偏颇。其次,慎重对待学生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并保障的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它不能被任意限制和剥夺。在计划经济时代,教育是一种政府行为,政府及其授权的机关或组织可以随意分配、处置教育资源,可以对受教育者进行处置。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更多地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契约行为,不是能够随意处置的。因此,要健全高等教育管理救济法律制度,完善高等教育管理责任制度。首先要将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利益维护纳入司法保护的范围,贯彻司法最终的法治原则。其次要在健全申诉等非诉讼救济法律制度的同时,结合高等学校教育管理权利的性质,确定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司法救济适用的法律及规则制度,完善教育救济法律制度体系。

3.教育制度的法制化

深入贯彻教育体制改革精神,落实高等学校法人地位,坚持依法治校,加强教育管理,遵守法律保留、法律优先、程序公正、比例合理的法治原则,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加强教育法治建设,完善高等教育法律制度体系,重点解决好以下几项制度的建设:第一,要建立高等学校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审查制度,确保学校管理依据本身的合法性。第二,要在现行经济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健全高等学校教育投资、资金管理法律制度,确保国拨资金的依法、合理使用。第三,要贯彻落实国家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把督导和评估的结果作为国家对学校进行拨款投资的重要依据,落实民办高等学校与公办高等学校同等法律地位,以适应WTO对我国教育发展的要求。

4.教育管理中法律素质的培养

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需要一个良性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平台。提高国民素质,也不仅仅是一项政策性的需要,更成为当前构建和谐型社会的迫切需要。公民法律素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性概念,涉及公民的法律信仰、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法律情感、法律行为等各个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用法律手段调节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要求这些这些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要提升学生和学校的法律素养,宜采用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紧密结合的方式。道德教育重在净化人的内心,法制教育重在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只有从思想和行为两个维度进行朔造,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才能得到切实提高。再次,应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实际应用能力。仅仅了解书本上的法律知识还不够,需要给成人教育对象进行一些实际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要逐渐掌握对各种观点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做出一个适当的符合法律精神、法律规范的判断。最后,还需要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人们在思维时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思维规则,否则,其结论会是错误的。法律条文的运用须以正确的判断为前提,特别是当案件扑朔迷离,难辨真伪时,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5.正确处理法与政策的关系

篇2

论文关键词:宗法制度,说文解字,素质教育

 

“宗法制度”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宗法制度的本质特征是“血缘与政权的结合”,如何理解其中体现的“血缘关系”,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教材的相关讲解中,偏重机械的结论式呈现,有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之嫌。教学中,我们不妨引导学生从“宗”字字形出发,说文解字,巧解宗法制度。

汉字是因形表意的文字。东汉许慎对汉字形体结构进行分析后,在其著作《说文解字·序》中提出了“六书”之说并进行了解释,即汉字的六种造字之法,而且举了例字: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素质教育,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同“义”),以见指撝(同“挥”),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宗”字,许慎认为,正是一个“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会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会意字:“宗,尊祖庙也,从宀,从示,作冬切”,也就是说,“宗”字,是由“宀”和“示”会得的一个字,本意是供奉祖先牌位的祖庙,那么,这个含义又是怎么来的呢?

“宀”,音mian,阳平,《说文》“交覆深屋也,象形。”,《段注》“古者屋四注,东西与南北皆交覆也。有堂有室,是为深屋论文的格式。象两下之形,亦象四注之形,‘宀’,谓深也。”《田艺蘅曰》“古者穴居野处,未有宫室,先有‘宀’,而后有穴。‘宀’,当象上阜高凸,其下有(物低垂,从反凹),可藏身之形,故穴字从此。室、家、宫、宁之制,皆因之。”也就是说,“宀”是个象形字,取房屋屋顶及两侧墙壁之象素质教育,本意为房屋。明田艺蘅认为,远古时代,人们最早的栖身之所就是“宀”,所以,室、家、宫、宁等与房屋有关的字,皆从“宀”。

“示”,音 shì,(原音qi,阳平),会意,从“二”从“川”,“二”者,“上”也,指事,下边一长横“一”代表区分位置的界限,上边一点“-”指示相对位置所在。《说文》“二,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段注》“古文上作二,故帝下、示下皆云二。”“川”,三竖之形,《说文》“三垂,日月星也。”《徐曰》“左画为日,右为月,中为星。画纵者,取其光下垂也。”一“二”一“川”,会得之“示”,祭祀之台也。《说文》“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甲骨文原作“T”,像一个祭祀用的土台子,正是通过这个台子,古人得以与天、神交流,得到天、神的谕意,以趋吉避凶。而古人认为,与天、神交流的最佳媒介就是仙逝的祖先,因此,凡与祭祀祖先有关的字皆从“示”。如“祭” ,会意,左上为“肉”(月为肉的变体),右上为“手”,象形,下为“示”,为“手持鲜肉供奉于祭坛之上”之意,《说文》“祭祀也,从示素质教育,以手持肉论文的格式。”《段注》“统言曰祭祀,不别也,此合三字会意也。”另有“祟”“祀”“祖”“神”“祠”等,当然后四字的偏旁是“示”的变体,俗称“示部旁”。

“宀”“示”会意,有了房屋有了祭台,意即“在屋里祭祀祖先”,那么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也就是祖庙咯,因此《说文》“宗,尊祖庙也。”,《徐曰》“宗庙,神祗所居”。而祖宗和自己的关系最突出的当数宗族关系即血缘关系了,由此导出宗法制中体现的血缘关系就水到渠成了。

素质教育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学生的学习,不应当只是被动接受“教材”结论的过程,而应当成为“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知识本身的获得已不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培养能力、总结方法、体验情感、激发潜能。我们有义务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学习、在感性体验中成长的学习环境和体制。不妨让我们换个角度,少用些 “结论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在愉快体验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朱汉国,王斯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4〕曹大为,赵世瑜.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M].长沙:岳麓书社,2004.

篇3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应的规定。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要按规则去做。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目的是为了人民能实现自己的权利与自由,青少年是祖国的栋梁,更应该努力学习,积极向上。

最近读了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通过读本,深深增强了我的法律意识,感受了

法律的威严。读本中借着一系列案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犯法就要为之付出责任。”青少年触犯法律的的案件一件件,一桩桩。比如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名青少年因为与同学语言不和而发生激烈争吵,最后演变为打架斗殴,一名青少年因下手过重而造成另一名同学死亡,最终进入大牢,读到这,我都不得为这位错手杀人的同学感到惋惜,大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葬送在监牢中。这样的青少年还有很多,他们现在被关入大墙之中,后悔莫及。当他们见到自己的亲人后,一直在听他们的教育。当然现在听已经太晚了,如果当时听一下他们的劝告,也就不会落在这个泥潭之中。他们没有一个人不关心家里的,没有一个人不后悔的,没有一个人不想好好改造后到大墙外面去,获得自由的。如果再给他们最后一次机会,他们一定不会再犯罪的。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的例子,比如:一个同学把另一个同学的橡皮弄没了,那个同学肯定会去找他算帐,就难免打架。在玩的时候,有人只是开个玩笑,拿一下别人的东西,而那个人以为他是故意的,就上去打架。现在很多少年罪犯都有一个规律是:辍学—流失—染上恶习—犯罪。往往也有很多人都不想杀人,而是在自卫时都误杀了他人。很多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他们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而是在社会上闲逛或去上网吧结识一些坏人。

我们平时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但要把数学、语文学好,更要把思想品德学好,要从现在开始,从我开始,和人相处要团结友爱,相敬如宾,做到宽宏大量,不要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要有正确的思想观,不但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更要做一个有很好心理素质的新新人才,心理的健康,能使青少年犯罪降低到零。

篇4

 

一、民商法与经济法价值之概述

 

价值是用来表示事物所具有的可以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意义或客体的有用性。法的价值指的是法通过它的各种规范和调整所追求的目标,它是法律体系的核心所在。民商法以民事法律行为和意思表示制度为核心,主要调整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财产流转关系。其基本原则包括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原则。民商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是私权利的平等保护和意思自治,同时它对权利也做出了一些限制,但其限制的根本目的仍是为了协调权利间的冲突,使得自由可以更加充分地实现。经济法是国家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主要是为了调整国家在组织管理和市场调控中形成的经济关系而存在。经济法的价值主要为实质正义、社会效率、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的和谐,它们在本质上是相互统一的。

 

二、民商法价值与经济法价值之比较

 

(一)正义价值之比较

 

在正义价值方面,体现民商法正义价值追求的主要是其平等、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民商法的核心,对其他原则起着指导作用。民商法赋予每个独立主体相同的权利和义务,注重个体的机会平等,追求的是一种个体的公平和形式正义。其提倡对各主体不实行差别待遇,以保证人们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以自身实力和努力能获取与自身相对应的利益。

 

然而,在实际的市场竞争中,每个人的禀赋、条件等都不相同,会出现平等机会下的不平等,进而出现不正义的现象。这样,实现正义的民商法就显得力不从心。经济法认为有必要根据不同的社会关系实行“差别待遇”,针对不同情况和不同的人予以不同的法律调整以实现新的正义。因此,经济法所追求的是实质正义,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公平正义。

 

(二)效率价值之比较

 

从民商法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中可以看出,两法都将效率作为其重要价值,但他们的关注角度有所不同。

 

民商法的效率价值是经济人利益在法律上的体现。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市场主体都是“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民商法将这种行为以法律制度的形式规定了下来,关注个人利益的实现,着眼于微观的效率。它强调自愿、自由的原则使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得到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人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民商法在保障经济人效益最大化的实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上文所述,民商法希望通过维护个人的利益使社会整体效益得到增加,然而在实践中,个体效益和效率的追求并不一定导致整体效益的提高。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民商法所保障的市场机制并不总是有效率的,而经济法作为干预经济的法律,其关注的是社会总体效率,恰好可以对市场的非效率情况进行矫正。

 

(三)秩序价值之比较

 

秩序是民商法和经济法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但由于两者的宗旨不同,秩序在经济法上显得更加重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商法的根本作用是保证各种合法主体能够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从事经济及其他活动,因此,它仅仅建立了最基本的主体制度和相关权利制度,通过调整私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间接保障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行。

 

与民商法不同的是,经济法调整的是国家在干预经济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它维护的是宏观经济秩序,其主要目的在于以行政权力介入资源配置,制定一系列调整市场秩序的干预性法律法规,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从这一点看来,经济法弥补了民商法对于经济秩序保障的不足。

 

(四)自由价值之比较

 

民商法是最主要的私法制度,意思自治原则充分体现了其对自由价值的追求。民商法的规定使得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能够以自己的真实意志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该法律中绝大多数规范为任意性规范,赋予了当事人极大的自主权。但是,民商法所进行的保障是一种消极自由的保障,其确认个人经济自由权利的目的在于排除他人干涉,力图在确保自由市场的限度内,使市场主体不受干涉。

 

从表面上看,经济法上的自由似乎是被限制和压抑的,实质上,经济法是为了体现自由价值而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构建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尽管经济法更多的时候表现为对个人自由的牺牲,但这种牺牲必然是建立在理性的价值及法益衡量基础上的,它是通过限制某些主体的自由来实现更大范围的、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整体的自由。它强调国家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发挥积极的作用,摆脱“守夜人”的角色定位,是对积极自由的保障。经济法通过对这种自由的保护,有效平衡了政府和市场对经济生活的作用,使社会经济得以良好发展,最终实现对整体经济自由的保障和促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其超越了民商法的消极自由观念。

 

三、结语

 

民商法和经济法都是对市场交易和经济运行进行规制的重要法律部门,民商法侧重从微观方面,通过保障社会个体的机会平等,保护自由交易,以提高效率,促进人们利益的增加;经济法主要从宏观方面减少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重视整个社会利益的增加,促进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现代的市场经济,既不是完全的市场调节经济,也不是纯粹的政府干预经济,而是两者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民商法和经济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们既相互区别又有着紧密联系,从法律价值的角度来看,民商法是经济法产生的基础,经济法是民商法的补充,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市场经济的法律调整活动之中。

篇5

关键词:法律语言 模糊性 准确性 普通技术人员

一、引言

语义学家司徒契士曾指出:“文化越复杂,语言越不可靠,于是就越容易侵犯人民的权利。”[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一个词语都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诠释,而且结果往往相差甚远,这就给法律用语的解释带来诸多不便。同时,语言本身的模糊性也是不可避免的,威廉姆斯在《语言与法律》中指出:“条文的语言,构成法律或多或少总有不明确之处,语言的核心部分,其意义固甚明确。但越趋边缘则越模糊。语言边缘之处的边缘意义一片朦胧,极易引起争议,而其究竟属该语言外延之内或之外,亦难断定。……此非立法者的疏忽,而系任何语言所难避免。”[2]但是,法律语言的准确性是法律存在的基础,用语的精确是法律语言最本质的特点。如何认识成文法中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如何解读法律拟制在解决语言模糊性方面的效果?这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二、法律用语的特点

法律是国家确认立法部门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社会规范。与一般的社会规范不同,法律规范是一种概括的、普遍的、严谨的行为规范。立法者以事实为依据,运用客观、正式、严谨的语言进行构建。法律的重要性和前瞻性使得作为工具的法律语言在运用中不可避免地具有明确性原则、模糊原则和弹力性原则。梁启超在清末修律不久的1904年发表的《论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得失》一文中提出:“法律之文辞有三要件:一曰明,二曰确,三曰弹力性,明、确就法文之用语言之,弹力性就法文所含意义言之。”[3]

(一)法律语言的准确性

法律语言的明确性原则又称为准确性原则,既梁启超所言语言之明确。“准确”一词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严格符合事实、标准或真实情况;或者与实际或预测完全符合”。法律文辞的准确性是指法言法语能够与其所要反映、展现的客观事实一致,这也是法律规则的严格与精确的要求使然。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告诫立法者:“法律条文含义不清,罪文不明,足以使一个政府堕落到专制主义中去。”[4]这里孟德斯鸠其实就涉及到法律语言与大众语言之间的关系。法律语言所描述的事实和情形与大众语言所描述的事实和情形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二者的效力性和公信性的不同决定了其语言的特点不同。对于法律语言发展的趋势究竟是通俗化还是专业化的争议,自拿破仑主持法国民法典就已经开始。从我国的现状和法律规则的严格和准确性出发,法律语言浅如白话并不可取,相反我们可以逆而行之,以严格缜密的法律语言去影响大众语言, 如托克维尔笔下的美国“司法的语言差不多成了普通语言;法学家精神本来产生于学校和法院,但已逐渐走出学校和法院的大墙, 扩展到整个社会, 深入到最低阶层, 使全体人民都沾染上了司法官的部分习性和爱好。”[5]

(二)法律语言的模糊性

自公元前21世纪《乌尔纳姆法典》首开成文立法先河起,法律语言的模糊性便一直存在。英国法学家曼斯斐尔德勋爵曾感叹词语地模糊性导致很多纠纷的产生。由于人类现有语言无法穷尽的描述不断变化的世界,可以说,法律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领域,不可避免语言的模糊性这一固有属性。美国法院曾经指出:“语言描述通常是为了满足专利法的要求而事后书写的。将机器转化为文字可导致意想不到,而又难以填补的漏洞。通常发明是新颖的,但是却没有能够刚好与之匹配的文字描述它。字典通常不能跟上发明家的步伐,它也无法跟上。物品不是为了文字而创造的,而语言确实为了描述物品而产生的。”[6]很多专利法的术语的创造也正是这一原则在法律适用中的具体显现。

首先,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正好弥补了语言的滞后性的缺陷。例如:

(1)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61: If any participant in the proceedings of a trial or by-stander violates the order of the courtroom, the presiding judge shall warn him to desist. If any person fails to obey , he may forcibly be taken out of the courtroom. If the violation is serious, the person shall be fined not more than 1, 000 yuan or detained not more than 15 days.

“serious”就是典型的模糊用语,不同的情境和背景之下严重的程度和计算标准差异巨大,且无法从语义的角度加以固定,司法者在具体运用之时有很大的灵活性。

(2)《专利法》第二十二条: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其次,法律语言的模糊性也是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概括性、抽象性的要求。随着各国法典化的立法趋势,其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也带来了体系庞杂、内容重复、语焉不详的缺陷。如何精简或合并律文使得法律语言变得更加精练,是现代法学家面临的急迫问题。德国法学家拉德布鲁赫曾提出法律简洁文体是“一种表达方式的严肃禁欲,一种斯多噶派式的咬文嚼字,它不是以言语来表露其情感、爱憎,而是以行为来体现情感、爱憎,一种清醒的贫困。”[7]要达到立法资源的最佳配置,就需要法言法语言简意赅,而简洁内敛往往在一定意义上是建立在模糊性之上的。

最后,出于对语境角度变化发展的考虑,世界是无限的,语言是离散的,而事物是渐变的。语言是生活事实的一种逻辑表达形式,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生活事实发生了变更,审美情操发生了变化,作为表达形式的语词必然随之转变。[8]例如法律上的“死亡”一词,它的准确含义法律上一直存在争议,既有解释为“心死”的,也有解释为“脑死”的。现在国际的大趋势是承认后者。但无论是“心死”还是“脑死”,用法言法语进行界定都只有“死亡”一词,即使立法者在立法时已经预测到词语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带来纷争。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所带来的消极作用。德沃金认为含糊的法律从两个方面侵犯了正当程序的道德和政治理念:首先,它将公民置于一个不公平的地位,即或者冒着危险去行为,或者接受比立法机关所授权的限制更为严格的对他的生活的限制;第二,它通过事后选择这种或那种可能的解释,给予公诉人和法院变相制定法律的权利。[9]

三、法律拟制的运用――以专利法中的“普通技术人员”为例

基于上述对于法律语言特点的论述,我们发现,从语体意义上而言,法言法语是准确性与模糊性的矛盾统一体。在立法之中,为了将语言的模糊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及减少模糊性带来的立法语言的长篇累牍,法律拟制的立法技术便应运而生。法律拟制是介于事实与虚拟之间、弥补社会需求和法律工具之间的断层。以专利法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为例,他既不是本领域中的专家,也不是普通的大众,而是一种拟制的“中人”。例如:

(3)专利《审查指南》2-52的规定: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称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以下简称为“技术人员”),是指一种拟制的“人”,假定他知晓申请日或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的手段和能力,并且他本身还不具有创造能力。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专利法)等同原则是指与所记载的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须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联想到的特征。

根据审查指南对“普通人”的定义和解释,立法中采用此种拟制的一个重要原因源于语言本身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从不同的技术背景去解释,其结论有天壤之别,Wittgensteinian从语言哲学的角度认为:语词不一定有自己指称的对象,语词的意义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显示语词指示的对象, 一个词的含义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一个词在句子中的上下文中才有含义。[10]但是作为衡量一项专利发明是否具有创造性的重要标准,立法用语必须明确、稳定。于是,采用具有似真性的法律拟制就水到渠成:以客观现实为基础,但并不完全是客观现实本身:技术人员虽然是一个虚拟的人,但其代表的内容却是客观存在的,即该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应能得到客观存在的并可用具体事实加以证明,减少了法官、专利审查员、发明人对于专业领域知识的苛求,在具体审查时只需对事实部分和法律条文一并裁夺。

同时,法律上的拟制人的出现是法律人理性的产物,法律拟制的运用减少了法律条文模糊性给普通公民带来的制度风险。法律拟制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缘由就是其“拟制语体”超越模糊的可塑性。梅因曾说:我现在应用“法律拟制”这一个用语,是要用以掩盖、或旨在掩盖一条法律规定已经发生变化这事实的任何假定,其实法律的文字并没有被改变,但其运用则已经发生了变化。[11]这与梁启超在《论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得失》一书中要求法律文辞要有弹力性的观点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处。法律拟制非但使得死板的法律条文更加灵活变通地适应具体情形,而且在法官的事后解释互补下可以减少语言模糊性带来的不确定性。

四、结语

作为社会生活事实的一种逻辑表达,语言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国家之间沟通的桥梁。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法律拟制本质上就是法律人在纷繁变化中追求法律目的的努力,即对良法之追求。朝令夕改从来不是法律人所追求的法律价值,这也许就是梅因所认为的“不是文明发展法律,而是法律限制文明”。

可以说,语言的模糊性和法律追求的明确性的冲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是立法者立法之路上的拦路虎。法律拟制只是法律人为解决这个冲突做出了一个尝试,并且从目前来看这个尝试利大于弊;当然,这也需要更多的法学工作者和语言工作者继续进行研究和论证。

参考文献:

[1]诚.法律英语阅读・综合法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3]梁启超.梁启超法学文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4]孙懿华,周广然.法律语言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5][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6]Autogiro Co.Of America v. United States, 384 f.2d 391,at 397 (1967).

[7]G.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M].米健,朱林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8]褚宸舸.论立法语言的语体特点[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2).

[9]刘爱龙.立法语言的表述伦理[J].现代法学,2006,(2).

[10][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篇6

一、高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法制教育制度不健全

高校法制教育制度不健全,普法难以常态化有效运行。高校法制教工作缺乏系统的常态化工作思路,导致高校非法学专业普法教育工作时断时续,实效性较差;高校法制教育工作缺乏成型的规范体系和制度,导致在高校主要的法制教育实践中缺乏既懂法律专业知识又懂实践经验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法制教育效果。

2、高校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普法教育的效果不像其他专业教育效果那样,可以通过考试、取得资格证书等方式进行评估。高校的法制教育评估不具可测量性,导致高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听之任之,过于注重形式。例如,有的高校法制教育活动中仅仅让学生机械的记住法律知识或者学校的规章制度,只要学生把相关答案正确的填写到试卷上,就算完成法制教育任务,这样的教育效果检测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法律素养水平。

3、高校法制教育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高校非法学专业法制教育课程较少,部分课程流于形式,状况堪忧。目前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实践》课程,虽然涉及了一些法律知识,但从根本上仍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某大学为例,法律基础部分仅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课程设置也只有12学时,学生获得的法律知识量甚少,更谈不到学生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高校法制教育长效机制建立的意义

1、高校法制教育长效机制建立理论意义

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校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本要求,是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无论将来他们在哪个领域工作,知法用法都是工作人员的基本素养。建设和谐法制校园,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2、高校法制教育长效机制建立的实践意义

高校法制教育长效机制建立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大学生作为具备较高专业知识的主导群体,不仅要具备思想道德素质,也要具备法律素质。只有具备良好法律素养的大学生才懂得严格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充分尊重他人合法的权利,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另外,学生懂法、知法、守法,也有助于降低高校学生的犯罪率。

三、加强高校法制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建议

1、明确高校法制教育定位,建立相关政策和制度

高校法制教育不是简单法律知识灌输,而是作为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高校要首先明确法制教育的定位,把法制教育纳入学生素质培养体系大纲当中,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保障其顺利进行,最终是使大学生将法律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法律观念和法律信仰,从而转化为守法、用法的行为。

2、重视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制校园环境建设

“孟母三迁”的故事提醒我们,环境影响教育效果。依法治校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本要求,是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保证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长效机制顺利实施,高校应通过法制宣传、法制活动、与法律实践部门合作等形式强化学校法制环境建设。

3、完善高校法制教育课程设置

在理论必修课课程设置基础上,建议高校开发法制教育类的选修课课程体系。选修课将法制教育课程结合德育教育一起作为大学基础课程来开设,尤其针对非法学专业在校大学生,大学期间持续开课。在实践教育课程设置上,增加针对非法学专业在校大学生的实践机会,如组织学生旁听法院的开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辩论赛等,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

4、重视法制教育实践人才的引入

高校法制教育应在聘任法学专业教师,为在校大学生进行专业的法律教学的基础上,聘请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聘请校外的法律职业人员到高校讲学,完成部分法制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能激发学生学法、用法的热情,提高法制教育效果。

5、充分借鉴国外高校法制教育的做法

国外一些高校在法制教育形式上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中国高校法制教育具有启示意义。以美国为例,美国高校法制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我们也应该借鉴国外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将法律精神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发挥自身对法律的理解。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 内涵发展 督导

一、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呼唤完善的教学督导机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教育质量问题已摆上新的日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势在必行。因为,现在高职教育从规模上已占据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由于发展速度快,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社会认同度不高,高水平的院校不多,与职业性相关的条件缺乏等,归根结底是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为此,高职教育必须要从外延发展转到内涵发展上来,抓内涵建设和质量管理,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创出品牌的必由之路。为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也应该进入内涵发展阶段。

高职院校抓内涵发展,笔者认为应建立系统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特别是建立健全教学督导体系、完善教学督导机制,这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点。因为抓特色培育、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建设、办学条件建设、产学合作基地建设、就业工作等固然重要,但高职院校抓内涵发展首先必须要确立质量为本的观念,贯彻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观念,应该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前提。我们提出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要使高职教育让人民满意,首先必须是我们的教育有质量,有一定的特色。当然我们所说的质量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与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风,学生的积极性与学风,教学管理是否规范化,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实训条件是否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必须在高职院校内确立质量至上、质量第一的观念,坚定不移地做到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而教学督导工作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完成正确的教学决策、严格的教学执行、有效的教学监督这三方面的工作,而有效的教学监督主要要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督导工作来完成。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学工作的过程和绩效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它是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状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第二课堂、实习毕业环节等因素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对教学工作的整体功能进行综合评判,发现教学过程中的成绩和不足,以发扬成绩,纠正缺点,督促和指导师生按教学规律办事。因此,建立完善的督导制度应成为内涵发展的重点内容,必须切实加以重视。

二、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与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开展的时间不长。尽管各校也作了不少探索,为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至少还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督导认识偏差。一些高职院校对教学督导工作的认识不清,认为教学督导可有可无,认为教学督导工作可以由教务处等部门来完成,没有专门的督导机构。

2.教学督导队伍偏弱。有些高职院校在选聘督导人员时大多数选聘已退休、或因身体有病不能上课的老教师。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督导队伍要求的提高,清一色的老教师组成的督导队伍难以胜任督导工作。

3.教学督导内容偏窄。教学督导在实施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督导范围狭窄、轻重不均的问题。如偏重课堂教学质量的督导,忽视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偏重理论教学质量的督导,忽视实践、实训教学环节,偏重教学秩序的督导,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育等。

4.教学督导方式偏简。在实施教学督导工作时,常把教学督导定位在督、查上。强调了一个“督”字,只是简单地通过了几次听课,给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等级。而这个等级可能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年终考核挂钩,这样的简单督导会给教师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不能够科学地反映全面的教学情况。

三、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机制的构建

为了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每一所学校都要建立科学的教学督导机制。笔者认为科学的教学督导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健全督导制度。这是开展工作的基础。一个完整的督导工作制度应该包括督导工作的目的依据、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基本职责、基本任务、组织机构、工作方式等。应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实行督教、督学、督管一体化,应坚持“以督促改、以导助建、导督并举、重在引导”的方针。贯彻“到位不越位,建议不决策”的原则,实现教学督导与教学改革、教学建设、教学管理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转贴于 2.健全督导组织机构。学院应实行院、系两级督导制度,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校内专家与校外专家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督导体系。院级一般设立督导委员会,并建立校内外专家组成的督导队伍,并设立学院总督导,总督导一般由学校领导担任。设立督导评价处(或督导处),该处是督导委的执行机构,其工作由院长直接领导,承担督导委的日常工作,指导系级督导工作,负责学院督导的组织、协调工作。系级督导由各系部成立督导组,由系部主任任组长,系级督导员由系主任聘任,系督导组在院督导委员会和院督导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教学督导人员聘用的条件一般为热爱教育事业、政治思想素质好、具有奉献精神、办事公正、高职院校教学与教学管理经验丰富、具有副高及以上职务的教师等。

3.明确督导工作职责。督导委员会职责:负责制定院级督导委员会年度:工作计划;定期总结院级督导工作;对督导工作中出现的纠纷进行仲裁。督导评价处的职责:具体组织实施督导工作(包括听课、看课、教师说课,召开师生座谈会、个别访谈,查阅资料,教学测评,检查备课、作业批改,成绩评定、学生毕业论文指导等),定期召开会议,评价学院督导工作状况,提出具体改进措施。系督导组的职责:根据学院的统一部署,结合本系实际,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本系督导工作。督导人员的职责:列席被督导部门的有关会议;对被督导部门进行现场考察,对违反学院有关规章制度的行为,有权予以制止;督导工作报告将作为院系决策的重要依据。总之,督导工作职责是通过实施对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检查、监督和指导,肯定成绩,发现问题,为改进教风、学风、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

4,适度确定督导内容。督导内容是多方面的,一般可分为五个方面:一是教学管理工作的督导。如对教学工作的目标管理、计划管理、组织管理等工作进行督导。二是教学活动督导。主要包括教师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学生成绩评定、第二课堂、教学实习设计、毕业环节等方面的督导。三是教师教学质量的督导。其重点是开展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督导。如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端正、对教材的内容是否熟悉、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理论是否联系实际、讲课是否生动、普通话是否标准、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纪律是否良好、课堂教学效果怎样等等。其方法主要通过听课和评课来进行。四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督导。学生学习质量主要看学生掌握必备知识的程度、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及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学生的基本素质等。五是对教风、学风的督导。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力和精力有限,我们只有适度确定督导的范围和内容,抓住重点开展督导,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5.改进督导方式方法。好的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不断改进督导方式方法尤为重要。如我院在日常的督导工作中实行了“日督、周报、月评、期析、年结”的工作模式。即每天都有督导人员在校园内进行教学巡查、听课等日常督导;每周对一周的督导情况向学院有关领导和教务处进行通报;每月召开督导工作专题分析会,分析、评价学院督导工作状况,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每学期末,召开督导委员会会议,分析、评价学院一学期来的督导工作,有针对性的布置下一学期的工作;年末对一年的全院督导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规划来年。

四、教学督导工作必须认真处理的几个关系

由于高职院校开展督导工作时间不长,现成的经验不多,只有认真探索、积极实践,不断总结,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要做好这一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1.教育督导与教学督导的关系。教育督导工作面广、任务多,它包括教学督导、学校管理工作督导、德育工作督导、体育工作督导等。而教学督导是指对全院教学工作的督导。但在实践中,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相互联系的,仅仅对教学进行督导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在实践工作中,除了主要抓好教学督导工作外,我们还对学生的教育、教师的师德、学生的公寓、教风、学风等工作开展督导,把教学工作以外的情况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以便得到及时妥善解决,但是,学院的督导在条件成熟后应做到教育督导,当然应以教学督导为主。

2.督与导的关系。督是指检查、监督,导是指导,两者是并列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督导工作中既要检查、监督,又要指导,不能只监督不指导,也不能只指导不监督,检查、监督是为了指导,要在监督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去指导解决问题。当然,指导是在检查、监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如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上,通过查看教案、听课以后,再给他们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督导组与有关职能处室的关系。督导组与教务处、系(部)等部门是协作的关系。在督导中要涉及教学管理、教学各环节、教学质量评价等大量的问题,因此,督导组不能以“督导”的身份居高临下,而是以服务的态度,善意的方式向有关职能处室提供信息,协助解决问题。我们认为在许多工作中很多资料的提供、各种活动的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只有在有关职能处室的支持配合下(有的工作是联合进行),才能确保督导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利荣.高职院校教育督导工作探索田.职业技术教育,2003,(31).

篇8

1.重视参培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通过评价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使评价成为教师进行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过程。

2.重视培训过程中的群体评价。通过其他教师的评价让每位参培教师的优势得到发挥,个性得以张扬,促进同伴间共成长。

3.重视研训片(组)的评价,发挥研训组的示范、引导、探究的评价功能,注重评价对教与学的反馈与激励作用,充分调动每位参培教师的积极性。

4.重视领导的评价。学校领导要用公平、公正、发展的眼光审视每一位教师、依据各方面的评价因素综合地、全面地评价每位参培教师,鼓励教师与时俱进,教学相长。

二具体措施

1.重视教师参加培训直接结果的评价。如:研究成果、教学反思、学术论文等。

重视在培训过程中的多种学习体验、实践收获及多种能力与品质的评价。如:培训过程的记实、培训中的体会、读书学习笔记、出缺勤记录等。

2.重视通过校本研训对教师专业素养及专业知识的评价。如:知识数量的扩增、大纲的把握、教材的处理、教师的教学机智等。

3.重视对教师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评价。如: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三、评价形式、方法、手段多元化

1.重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充分调动参培教师学习、探究、积累的积极性。

2.重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促使参培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过程,在过程中提升、凝练教育教学本领和机智。

篇9

归结起来,高等教育质量就是高等教育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其教育过程、教育结果满足社会资源者明确或蕴含的需求能力的总和。这里“一定环境”,是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形成的时间和空间,“社会消费者”包括“学生、家长、政府、社会各界”的群体。“明确的需求”主要指政府制定的教育方针、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等的明确要求。包括各学科的专业要求、教学大纲、教学环节的要求等“;蕴含的要求”指没有明确提出但在实际中存在、或在未来可能会表现出来的需求。如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发展、智力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完善等。

二、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

标准即衡量事物的准则。质量标准是赋予质量某种特定内涵和价值观的基本尺度。高等教育是一项投资大影响深的社会公共事业,必须有与之相应的质量标准来检验并规范其发展。如上所言,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多元的内涵,因此,它的质量标准必须与培养目标和规格、社会适应及自身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制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时,必须充分考虑以下问题。(1)是否坚持“以学生为本”,即标准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2)是否把学习产出放在重要地位、是否具有国际可比性和国际竞争力,把学习产出放在重要地位;(3)是否适合各自学校的定位;(4)是否贯彻国家的教育政策,即标准要从高等教育系统全局的利益出发;(5)是否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应是“适应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有机统一。

1.高等教育质量的适应性。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即通过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提供科技成果并转化为生产力、提供相关服务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得到社会认同。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是检验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尺度。

2.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性。在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既要继承和传递人类已有的精神文化成果,又要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既要探索、弘扬和创新科学技术,又要按照社会需要求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既要完成自身的教学、科研任务、又要直接参与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于社区和国家建设等。这种多样化的需求必然带来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性。

在现阶段,全国各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既需要学术人才,又需要应用型人才。当前,对高层次的技术人才的需求更现迫切,这就必然要求各级各类的高校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培养人才。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方面呈现多样性,也必然培养出各级各类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不可能存在统一的质量标准。学术性不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是应是多元的。有专家认为“: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主要倾向强调教学、科研的学术标准,强调学科、专业的内在逻辑和科学性。学生及家长则更多地关注高等教育活动对现实的适应性、实用性。学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今后学生就业;缴费上学后,入学的投入能否保证更大的回报。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高校的科研是否能向企业提供新产品、新工艺,能否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性。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的政治条件、经济基础、科学发展、思想文化等社会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学校不仅从社会环境中获得人才、财力、物质等各方面的资源,同时,而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为社会提供各类专门人才和科技成果以及直接的社会服务。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的发展,也会带来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的发展变化。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性即是指高等教育质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属性。同时指高等教育的质量必须由发展的社会来检验。没有这一属性,高等教育就会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必要。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质量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高等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发展高等教育,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需要来发展高等教育;所谓协调,就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要与各方面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而且,自身的发展也要实现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协调;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即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中,高等教育发展相对缓慢。自1999年以来,随着高等学校规模和数量的扩张,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在对待教育质量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质量观,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中所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以人为本的科学质量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与教师的主体地位,依法落实高等教育办学自。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应渗透在高等教育整个系统中。“以人为本”中的“人”不仅仅是指从事高教活动的个体或团体的人,还应包括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组织———高校。落实高等教育办学自既是国家落实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保证高等教育各活动主体权利的体现。高等学校办学自是指依法设立的高等学校在国家法律尤其是高等教育法允许的范围内,依法自主决定学校各方面的事务,高校应有以下几方面的自:学校事业发展和计划的审定权;学校聘任、提升、任免教职工的人事权;学校自主招生录取权;学校专业、课程设置权;科研项目的决定权;学校预算、决算的使用权;学术交流权,等等。

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发展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始终放在教育的首位。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知识与能力等各方面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就是要把培养人才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学过程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成长和成才。要采取措施,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使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高校要围绕育人中心,教师热爱学生、无私奉献;学校管理部门要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设置、管理方法、规章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办学以教师为主体。要采取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建设“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办学中,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依靠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加大改革力度,合理调整分配方案,改善和不断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调动教师的内在积极性。要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加大吸引优秀海外人才和国内外智力资源的力度,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鼓励学术创新,推进学术自由。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采用现代的教学仪器设备,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素质和能力,总之,要发挥教师在育人中的主体作用,依靠教师来发展高等教育。

2.把市场取向、特色取向及人文价值取向融为一体。以人为本的科学质量观是建立在人本主义价值观基础之上,蕴含着适应市场的取向,特色取向以及人文价值取向融为一体的综合质量观。适应市场取向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也是发展的着眼点。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首先应考虑的就是如何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趋向。特色取向是由学术性与应用性的有机整合而成的。一方面不断创新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学校所教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这也是保证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心和关键。

篇10

论文关键词:制度供给;制度设计;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构成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随着农村职业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伴随着农村职业教育的整体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投入、师资、学生就业等众多问题,而制度供给方式与制度设计的落后,也是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如,何设计一个恰当的农村职业教育制度,是关系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下面从制度供给与制度设计两个方面,分析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思路。

一、农村职业教育制度供给与制度设计存在的问题

从制度上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制度供给与制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制度供给主体:利益相关者缺位。农村职业教育是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的事业,它的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与智慧。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制度的生命力绝不仅仅来自于制度的主要供给者——政府,还来自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合作,这就要求制度及其变革必须考虑每个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制度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而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的学校、用人单位以及学生、学生家长在职业教育制度供给上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缺位的状态。这尤其明显地体现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微观制度上,在培养计划、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习管理等方面,在制定相关制度时,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参与。

对于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就业问题往往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有效、规范的实习制度对于学生顺利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表示,与实习相关的《实习协议》、《实习计划》、《实习管理办法》等制度的制定,他们都没有参与。这往往导致这些制度的适切性不强,容易流于形式而无法发挥应有的规范、引导作用。

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反映,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学生在专业技能、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当然,这个问题的产生原因众多,但是,学校缺乏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在制定学校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实习管理、实习计划等方面的制度时,用人单位作为直接利益相关者的缺位也是重要原因。这导致用人单位无法将自己的需求反映到学校的培养与管理制度中去,学校也无法很好地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

2.制度供给方式:自下而上与内生型供给方式缺乏。制度供给方式可以按照层级分为自上而下的方式与自下而上的方式;可以按照供给主体的不同分为外生型的方式与内生型的方式。对于农村职业学校来说,他们所遵循的制度,大部分属于自上而下与外生型的制度,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等。而对于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所遵循的制度主要是由学校自上而下制定的。自上而下与外生型的制度往往适切性不强。例如,政府为了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吸纳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制定了《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但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这个制度虽然有良好的初衷,但是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在经费报销条件与程序方面作了不少限制,从而导致他们难以享受到政策的优惠。

3.制度设计:分散而缺乏相互支持与配合。农村职业教育事业是一项涉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企业、行业、学校、学生等众多部门、单位和个人的综合系统的工程。由于涉及的部门、单位和个人非常多,又缺乏相应的综合协调机制,致使各个部门和单位在制定涉及农村职业教育的制度时,往往缺乏相互沟通与联系,加上部门之间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上的权利、责任与利益不相等,所以往往容易导致政出多门,制度分散,相互之间缺乏支持与配合。这不但导致作为制度执行主体的农村职业学校往往难以适从,而且阻碍了制度体系的整体功能的发挥。更严重是,缺乏支持与配合的各个制度不但会导致交易费用的增加,而且往往还容易阻碍某些制度自身功能的发挥。

二、农村职业教育制度供给方式的变革

1.制度供给主体从单中心到多中心,充分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任何一个利益相关者的缺位都不利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的用人单位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直接受惠者,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质量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属于处于劣势选择地位的利益相关者,在制度的博弈过程中话语力量微弱,常常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接受职业教育所获得的职业技能,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后的就业和发展前景,将直接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成为当前“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20个重大问题”之一的原因。学生家长的认可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决定着自己孩子是否接受职业教育以及接受何种职业教育。

当前,作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利益相关者的用人单位、学生、学生家长,在关系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供给上的缺位,直接影响到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将用人单位、学生、学生家长纳入到制度供给主体中来,改变当前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单中心的制度供给方式,充分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与建议,形成多中心的制度供给方式,才能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具适切性的制度。

2.制度供给方式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内外沟通,增强职业教育制度的执行力度。当前,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的宏观制度,例如,《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其供给方式往往都是自上而下产生的。一些微观的制度,例如,培养计划、学生日常管理、实习管理等制度,也是自上而下的——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自上而下的制度供给方式容易产生僵化、一刀切的弊病,也容易产生对制度的认同问题,从而导致制度得不到认真执行。

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说,制度供给方式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内外沟通,因为,外生型制度一般都是宏观的、原则性的,无法对所在地域、办学条件、发展历史各不相同的农村职业学校进行具体的具有适切性的指导。而自下而上的内生型制度往往更具适切性,而且更容易得到积极、认真的执行。这需要不同农村职业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积极性,充分重视内生型制度的建设,从而发挥内生型制度的自我规范作用。

三、农村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思路

制度往往是作为制度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发挥作用的,只有当制度系统的各个制度能够相互配合、支持时,系统的整体功能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其中具有独立功能的制度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1.发挥规范制度的功能,引导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规范制度主要发挥规范与引导作用。它应该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办学的宏观要求;二是农村职业学校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的基础上,基于自身办学实际情况对自身的发展方向与办学过程的自我规范。

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规范制度的供给,要改变当前这种由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包办的做法,要使用人单位和农村职业学校也成为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制度供给主体。宏观的规范制度主要是提供方向和基本要求,而不作具体的指导和规定。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如法律、法规、条例、规则、章程、决定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是这种类型的制度的代表。

农村职业学校需要对自身的办学进行自我规范与引导。建立学校层面的规范制度,需要将学生家长、学生、用人单位纳入到制度供给主体中来,利用他们的智慧,听取他们的意见,尤其是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方面。学校层面的自我规范制度,是内生型制度,它的产生应该以自下而上为主。

2.加强支持制度建设,保障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支持制度从制度供给方式来看,是以自上而下、外生型为主,其制度供给主体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这主要是由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属性所决定的。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来看,支持性制度的保障力度在逐步加大。在投入方面,政府近年来大幅度提高了生均投入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贫困学生资助系统。此外,政府还规定企业必须实施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需要承担相应的费用及具体的比例。在就业准入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

加强实践环节是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但目前缺乏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劳动保障制度,因为学生顶岗实习具有教育和用工的双重属性,加上很多学生实习时未满18岁,导致《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对学生实习的保障力度不够。另外,针对职业教育学生的安全、医疗等方面的支持制度亟待改进完善,因为职业教育学生需要进行顶岗实习,这期间的安全和医疗问题需要制度性保障。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的获取、交流是制度构建的重要内容。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以制度的形式为其提供可靠的信息获取、交流的平台和渠道。尤其是针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学生实习与就业方面的信息,将直接关系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与可持续性。

3.发挥激励制度的作用,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持制度主要目的在于为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般性、普遍性的支撑条件不同,激励制度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荣誉、奖励、税收优惠等方式调动用人单位、学校、社会力量等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多元办学格局的关系,既要强调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又要强调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激励制度的供给主体,随激励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针对用人单位的激励制度的供给主体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同时,也应该将用人单位纳入到制度制定过程中来,才能制定出更具适切性的制度。当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由于规定企业接收实习生的实习报酬需要企业与学校签订固定期限实习合作协议,需要企业到省级财政部门申请、审核经过多道程序后才能扣除,这导致制度执行的费用过高,使众多接收实习生少的中小企业难以真正得到优惠。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在制度供给上,作为主要利益相关者的用人单位没有发挥作用。

社会力量是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构建激励制度,通过给予荣誉、奖励、税收优惠等,使社会力量、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职业教育事业中来,是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农村职业教育是准公共物品,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改变国家包办农民职业教育的局面,实行市场化运作是可行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旦其他利益群体进入农村职业教育市场,目前投入不足和需求脱节的困境将会有大的改观。目前,我国针对社会力量办学的一系列法律、政策、制度,总体上,对激励社会力量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投入的作用不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由政府单方面制定的激励制度的适切性不强。改变这种状况不但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优惠力度,更需要将社会上对教育事业热心的人士纳入到制度制定过程中来。

4.健全协调制度,调动集体力量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涉及学校、家庭、行业、企业、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等众多利益相关者的一个综合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统筹规划、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建立农村职业教育的协调制度,目的在于使利益相关者能相互配合、协调,能够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与智慧,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协调制度的制度供给主体应该是所有的利益相关者。

制度关联理论认为,只有各项制度相互适应、相互配合,才能使整个制度系统和谐、有效地运行。农村职业教育协调制度的主要形式是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它的主要功能:一是在制定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的规范制度、支持制度、监督制度、激励制度时,充分发挥民主的力量,听取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与建议;二是促使农村职业教育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沟通、协调和配合,促使教育、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经贸、财税和发展规划等部门,合理统筹和分配职业教育资源,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利益,对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避免各相关单位各自为阵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相互掣肘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