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存活的关键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嫁接存活的关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嫁接存活的关键

篇1

关键词:水果苗种;如何进行嫁接管理;要素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1 查看存活率

对于进行嫁接后的苗木存活的实际情况在进行查看的时间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往往有些时候有些不同。关于树枝嫁接,一般是在树根嫁接的苗种后的20~30d才能查看树木是否成活。假如嫁接的穗上的嫩芽出现或者是即便没有出芽但是仍然没有枯萎、水分充盈,嫁接的伤口处已经愈合,就可以视为经过嫁接的苗木是成活的;相反,如果嫁接出的接穗枯萎了或者是已经霉变,就可以视为已经死了,嫁接工作也就是败了。对于通过芽来进行嫁接的情况,通常是在嫁接后7~15d就可以进行检查。假如,嫁接处水分保持良好,还是绿颜色并且还有光泽,可以用手触摸叶柄,一旦脱落则说明植物嫁接成功;相反,如果出现枯萎,出现萎缩的叶柄,用手触摸也不掉就视为嫁接失败。当然,一旦嫁接失败,在母体还能够离皮时要及时进行再次嫁接,如果时间晚了就不可能再成活了。用枣树来进行举例说明,一旦芽接后可以在10d时候就进行查看,对于苹果树来说一般可以在15d就可以查看,对于梨树来说,在春季嫁接后一般可以在20d就可以进行查看是否成活。

2 去掉薄膜并且进行剪接砧

对于解膜来说,要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一般根据嫁接的办法,树木的生长情况和特点来确定。先介绍一下春天的树枝嫁接树木。通常是在嫁接的绿芽刚刚开始生长时,用小刀在绿芽的眼地方划开薄薄的膜,长度是0.5~0.7cm,等到首次新的树梢进行木质化、出卖苗种时就可以彻底解膜了。一般对于秋天做的腹部嫁接的树木来说必须要在第2年的春天树木发芽时,根据发芽情况进行解膜,还必须要求在剪砧时一气呵成,只有这样做才可能保证树木生长速度快,而且长势整齐。进行解膜时,一定要在芽眼的地方进行,这样做是避免小芽难以出来。对于在夏天进行嫁接的树木来说或者是同一年就要进行销售的苗种来说,一般在嫁接成功后,可以进行折砧再剪砧的办法,用此来保证苗木迅速生长。

3 抹除萌蘖

对于树木的嫁接工作做完上面工作后,会在砧木的基础部位长出很多的萌蘖。萌蘖长势很迅速,吸收了大量的营养和水分,假如不在第一时间内把它处理掉,就会影响树木的生长,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嫁接的失败。所以,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把它处理掉,用此来保证进行嫁接的树木快速生长。萌蘖的处理要进行很多次才行,首次进行铲除的时间一般在嫁接完后的7d完成,在后面就是随时发现随时铲除。一般情况就是,铲除进行了3~4次后,植物的嫁接口才进行快速生长,在这个时候砧木的萌蘖就不生长了,也就不会在影响嫁接后的植物的生长了。在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一点就是,在进行对萌蘖铲除时千万不能伤到嫁接地方或者接穗,一旦碰到这些地方就会引起植物的死亡。

4 设立支柱来保证苗木直立

进行嫁接后的树木根部一般还不是太深,树枝一般太细、太嫩、较脆弱,也就是说抵抗病灾的能力还太弱,很容易被风给折断或者是被其他东西伤到,所以,尤其是在风大的地方,一旦新树枝长高了以后,就必须要栽种立柱,必须用东西把苗木和立柱绑住,还要随时调整,树木长高就要增加捆绑的数量,这样就可以保证大风不会伤及树根,不会造成死亡。以银杏树来举例说明,银杏树的新枝生长至20cm左右的时候需要立桩,而苹果或者是梨树一般要长到30cm左右时立桩才行。

5 去掉叶子和摘掉中心

嫁接植物在高度达到一定时,就必须要进行去掉中心整理形状的工作,保证树木的生长,促进树木进行分支生长,保证良好的长势,保证早早结果。考虑到有些树木的抵抗力太差,利用这个办法可以保证其停止生长,减缓它的顶端的生长优势,保证枝叶丰茂,线条优美、增强对寒冷的抵抗力。比如说苹果树,它的枝叶长到10~15cm时就必须要去掉中心,还要去掉一部分叶子。

6 病虫害防治

嫁接成活后,病虫害会随之发生,因此,果树苗木嫁接后要注重病虫害的防治。在北方果树病害中,以苹果的腐烂病、轮纹病,梨的黑腥病、锈病,葡萄的白腐病、霜霉病、桃的萎缩病,枣疯病为常见。虫害以食心虫、蚜虫、毛虫、金龟子、潜叶蛾等为最为常见。腐烂病可在发病初期扑菌净400~500倍液,施5%菌毒清水剂50倍液防治;轮纹病可用灭菌宝800~1000倍、扑菌特800~1000倍喷施;黑腥病可用药剂富力脱1000~1500倍,施力科1500~2000倍液防治;白腐病可喷施富米多1000~2000倍,百菌清600~800倍;萎缩病可采用病毒立克600~800倍液、斗毒800~1000倍喷施防治;枣疯病可用斗毒、霜力克以及四环素族的药物治疗;防治食心虫可用20%除虫脲悬浮剂或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蚜虫可用10%吡虫啉2000倍液;毛虫、潜叶蛾等害虫可在幼虫取食初期用20%杀铃脲5000倍液喷雾防治;金龟子可用2.5%溴氰菊酯2500倍液防治。

参考文献

[1] 朱启远,彭建勇,郭炳霞.果树嫁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8).

篇2

关键词: 曼地亚红豆杉;嫁接栽培;砧木;接穗;管理  

  

红豆杉为我国一级濒危保护植物,其根、枝、叶和树皮中能提取新型抗癌药物紫杉醇—抗癌效果最好的药物,被誉为“晚期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曼地亚红豆杉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雌、雄异株,是经过美国FDA认证的专门用于提取紫杉醇的首选红豆杉杂交品种,其紫杉醇含量高达0.04%~0.08%,比我国天然红豆杉紫杉醇含量高4~10倍,可以长期采集枝叶提取紫杉醇。以南方红豆杉为砧木,曼地亚红豆杉为接穗,通过嫁接,可以加快曼地亚红豆杉枝条生长,并能提早开花结果。试验表明,以6~7月为最佳的嫁接时间。这时气温适宜,当年的曼地亚接穗枝条已半木质化至木质化,移栽的砧木苗已成活,嫁接成活率可达90%以上。  

  

1砧木和接穗的选择  

  

1.1砧木的选择  

选择优良植株二至三年生的南方红豆杉实生苗,接口下方砧木的不定芽要及时抹除,减少养分消耗,直到新树冠形成为止。南方红豆杉地径达到0.5~2cm粗时,嫁接比较适合。砧木过小,嫁接后生长缓慢;砧木太大,影响嫁接成活率,同时后期管理难度较大。  

1.2接穗的选择  

选一年生、二年生侧枝作接穗,穗长5~8cm。从母本树上采下的穗条及时用塑料薄膜包扎,在阴凉处贮藏,最长可以贮藏7d。雌、雄株母本分开剪取繁殖,不能混淆,以便成活后用在盆景开发上。穗条要健壮,选择外围、无病虫危害枝条。  

  

2嫁接方法  

  

2.1撕皮嵌接法  

适宜夏、秋季砧木能剥皮时使用,成活率较高,树冠成形快。在待嫁接部位,平行纵切2刀,深达木质部,长约3cm,宽度视接穗粗度而定,一般为0.3~0.5cm,再横切1刀,挑开树皮,使切口成“H”形。取带有6~7片叶、3~4个芽的一段接穗,长约5~8cm,将接穗下端1/3的叶片抹除,带木质削成长条形平口,平口两侧用快刀削去皮线。将接穗嵌入砧木切口内,严密包扎,只露上端叶片和芽,然后用一块透明薄膜包封整个嫁接部位。  

2.2三角嵌接法  

适宜春季树皮不易剥离时使用,适于大砧木嫁接,抽梢快,形成树冠早,嫁接愈合处平滑。在嫁接部位断砧,在砧木截口一侧用利刀削成一凹三角形槽,长约2.5cm,宽度视接穗粗度而定。取带有6~7片叶、3~4个芽的接穗,长约5~8cm,下端削成相应的凸三角形。将接穗嵌入砧木槽内,使两边紧密接合,严密包扎接口。再用塑料袋罩住接穗及嫁接部位,形成保湿罩。接穗芽头萌动后,逐步松开直至去掉保湿罩。 

2.3嫩枝嫁接法  

在半木质化砧木新枝上嫁接半木质化接穗枝条,一般采用劈接法进行。接后用2层塑料袋罩住接穗及嫁接部位,外面再套牛皮纸袋遮蔽强光。成活后逐步去掉纸袋及塑料袋。这种嫁接方法,由于砧木和接穗均为较幼嫩枝条,形成层厚,愈合快,成活率高,是曼地亚红豆杉采用多头、雌雄同株嫁接的主要方法。  

  

3嫁接后的管理  

  

3.1检查成活率  

曼地亚红豆杉接穗存活时间较长,一般嫁接后30~40d才能辨别是否成活。可从接芽和叶片状态来检查,凡芽新鲜、叶片鲜绿的为已成活;若芽已干瘪、色泽焦黄、叶片干枯,有的接穗顶端发黑,即表明未接活。未成活的要及时补接。  

3.2破膜露芽  

芽开始萌发时,用刀尖小心挑破妨碍芽萌发的嫁接薄膜。如芽已成活,及时解开薄膜条,7~10d后,在接穗上方将砧木剪断其直径的4/5,自剪断处拧断,使1/5的砧木皮与茎杆还相连,上下水分及养分相通,而一部分养分供应给接穗,待新梢停止生长后,再将砧木上的枝叶全部剪除。 

3.3及时抹除萌芽  

南方红豆杉砧木生长旺盛,嫁接后十几天砧木上即开始发生萌蘖,如不及时除掉则会严重影响接穗成活后的生长。对接口下部萌发的砧木新梢必须及时抹除,同时除掉“去水枝”上的新梢,减少营养消耗,待新梢老熟后在接口上方1cm处断砧。小砧木上的萌蘖要除净,大砧木上的如光秃带长,应在适当部位选留一部分萌枝,以利长叶养根。接后管理的中心是保护好接穗,促其尽早萌发成梢。  

3.4立支柱保护新梢  

曼地亚红豆杉新梢枝叶生长茂盛,萌发力强,容易被风吹折,应插支柱用薄膜带或其他绳类绑缚,结合造型,不同方向多插几根支柱,拉伸枝条。  

篇3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现;生活化教学;有效途径

初中生物学科来源于生活,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该学科涉及到生活多方面的,因而教师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实践教学,合理的渗透教材建立与生物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气氛,改变课堂的枯燥无味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时,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情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找到学习生物学科的动力。

一、构建生活化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相同,要想打破传统的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找准时机与学生互动,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应试教学模式。高效课堂需要师生与教师共同努力,同时在课堂上需要教师尊重学生,共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不仅是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生物学科的知识技能,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的结合教材知识,找到教材与生活的联系点,从而构建生活化的学习气氛。比如在教学《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课本的知识,然后选择学生喜欢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利用多媒体介绍该动物的结构层次,比如小狗、小猫、兔子等动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生活与生物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得生物课堂别具另一番风味,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学习生物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学会合理的把生物学科的知识合理的利用到现实生活中,构建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挖掘生活化教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初中生物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与生物学科之间的联系,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与生物教材知识巧妙的联系在一起,合理的挖掘生活化教材,从而达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挖掘生活化教材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现状以及对生物学科的接受能力,然后再把生活化教材与教学资源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是丰富课堂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比如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衣服变黄或者是沾到血渍可能就很难洗得干净,那么就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日常生活的小常识,比如说可以采用加酶的洗衣粉清洗就很容易洗干净。又如在教学《植物蒸腾》这节课的相关内容,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名言“大树底下乘凉”作为讲解的内容,首先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要到大树底下乘凉,原理是什么?加入学生解释不出,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进一步分析该原理,即:植物在蒸腾时会有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水要变成水蒸气就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那么树底下的气温要比其他地方的凉。这样一来想,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内容就了解得更加深入,同时促进学生学习。

三、布置生活化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科目众多,比如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等等科目,如此一来就给学生学习带来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对于课后作业,假如每个教师都布置一道作业,那么学生就会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反而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任务,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布置生活化的教学任务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比较新鲜的作业形式,可以让学生对生物学科重拾兴趣。比如说在教学《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每天所吃的食物进行研究,分析所吃的这些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课本上找不到的可以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在学生认真分析研究的同时,学生养成了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在日后的学习有利无弊。

四、生物实验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物离不开实验,没有了实验这门学科就没有了灵魂。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教育的进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穿插生活化的实验,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首先需要吃透教材并且设置好每一节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其次把实验与生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方案。比如说在教学《植物的嫁接》这节课的内容时,我们对仙人掌都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它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植物。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仙人掌易存活的特点,组织学生动手做实验,让每个学生都嫁接一个仙人掌,在半个月之后统计出嫁接仙人掌的存活率。通过这样实验活动,让学生手脑并用,体验到动手做实验的乐趣,同时还能够充分体会到该学科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那么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更应该多多的结合生活教材让学生动手做更多的实验,为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学科打好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大自然是我们学习和探索的重要对象,同时大自然生物具有无穷无尽的奥秘,值得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因此,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物学科的奥秘性,把大自然与生物学科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并且学会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样不仅是实现学生提高应用能力的方法,同时也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提升各方面的生物知识技能。

参考文献:

[1]陈远辉.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249-250.

[2]江伟伟.生物课堂与生活同在——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J].文理导航,2014(17):72.

[3]缪辉萍.例析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以“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例[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4(5):35-36.

[4]张秋梅.生物课堂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探索[J].教育(文摘版),2017(1):67.

篇4

关键词:黄瓜病害;症状;防治

林甸县近年来棚室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棚室黄瓜栽培越来越多,给菜农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保护地黄瓜的周年生产,也为黄瓜病害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条件,给蔬菜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黄瓜猝倒病、蔓枯病、疫病、灰霉病、霜霉病、角斑病等黄瓜病害曾大面积发生过。为了识别和便于防治,现将常见的黄瓜猝倒病、蔓枯病、疫病、灰霉病等几种病害的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1?黄瓜猝倒病

1.1?症状

苗期露出土表的胚茎基部或中部呈水浸状,后变成黄褐色干枯,缩为线状,往往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突然猝倒。有时瓜苗出土胚轴和子叶已普遍腐烂,变褐枯死。湿度大时,病株附近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初现水渍状斑点,后迅速扩大呈黄褐色水渍状大病斑,最后整个果实腐烂。果实发病多始于脐部,也有的从伤口侵入开始腐烂。

1.2? 传播途径

病菌以卵孢子在12?18 cm表土层越冬,并在土中长期存活。翌春,遇有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此外,在土中营腐生活的菌丝也可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侵染瓜苗引起猝倒。

1.3 ?防治方法

床土消毒。床土应选用无病新土,如用旧园土,应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50%拌种双粉剂7 g对细土5 kg,配制药土。加强苗床管理,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做苗床,播前一次灌足底水。育苗床及时放风、降湿,即使阴天也要适时适量放风排湿,严防瓜苗徒长染病。果实发病重的地区,要采用高畦,防止雨后积水,黄瓜定植后,前期宜少浇水,多中耕。发病初期喷70%普力克水剂400倍液。

2?黄瓜蔓枯病

2.1?症状

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有的自叶缘向内呈V字形,淡褐色至黄褐色,后期病斑易破碎,病斑轮纹不明显,上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叶片上病斑直径10?35 mm,蔓上病斑椭圆形至梭形,白色,有时溢出琥珀色的树脂胶状物,后期病茎干缩,纵裂呈乱麻状,严重时引致“蔓烂”。

2.2?传播途径

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中,或附在种子、架杆、温室、大棚架上越冬。翌年通过风雨及灌溉水传播,从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种子带菌引致子叶染病。平均气温18?25 ℃,相对湿度高于85%,土壤水分高易发病。连作地,排水不良,密度过大,肥料不足,寄主生长衰弱发病重。

2.3?防治方法

实行2?3年轮作。从无病株上选留种子。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充分腐熟有机肥。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混合硫悬浮剂500倍液,在发病初期用药效果显著。

3?黄瓜疫病

3.1?症状

苗期至成株均可染病,保护地栽培主要为害茎基部、叶及果实。幼苗染病多始于嫩尖,初呈暗绿色水渍状萎蔫,逐渐干枯呈尖状,不倒伏。成株发病,主要在茎基部或嫩茎节部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后变软缢缩,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或全株枯死;维管束不变色;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大病斑;瓜条或其他任何部位染病,开始初为水浸状暗绿色,逐渐缢缩凹陷,潮湿时表面长出稀疏白霉,迅速腐烂,发出腥臭气味。

3.2?传播途径

该病为土传病害,以菌丝体、卵孢子及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粪肥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长出孢子囊,传染寄主。寄主被侵染后,病菌在有水条件下经4?5 h产生大量孢子囊。在25?30 ℃下,经24 h发病,病斑上新产生的孢子囊及其萌发后形成的游动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迅速扩散。

3.3?防治方法

选用耐疫病品种;嫁接防病,可用黑籽南瓜作砧木与黄瓜嫁接,可防病,尤其对茎基部发病的更适用;药剂浸种,7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浸种30 min后催芽;采用配方施肥,增强抗病力;加强田间管理,苗期控制浇水,结瓜后做到见湿见干,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4 ?黄瓜灰霉病

4.1?症状

主要为害幼瓜、叶、茎。病菌多从开败的雌花侵入,致花瓣腐烂,并长出淡灰褐色的霉层,进而向幼瓜扩展,致脐部呈水渍状,幼花迅速变软、萎缩、腐烂,表面密生霉层,先变黄并生灰霉,后霉层变为淡灰色,受害部位停止生长、腐烂或脱落。叶片由脱落的烂花或病卷须附着在叶面引起发病。严重时下部的节腐烂致蔓折断,植株枯死。

4.2?传播途径

病菌附着在病残体上,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随气流、灌水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蔓延,黄瓜结瓜期是该病侵染和烂瓜的高峰期。连续阴天,气温不高,棚内湿度大,放风不及时,发病重。

篇5

关键词:综合材料;材料的拓展;机理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194-01

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存在的表现,生命能量的释放。有人认为艺术是人的生命的形式或人的生命的情感表现。材料源自生活―平凡而单调的生活,经过一百年来艺术观念的不断更新,综合材料绘画在新的时间和空间中释放着生命的能量.材料的选择是出自艺术家内心的需要。我们要平静的对待生活,思考材料的真正意义和可能性。当代艺术的“观念革命”使我们从麻木和困顿中苏醒。经过一番痛苦的决择,现代艺术家都在竭力找寻适合自己的个性和思想表达的方式,择取那些长期被我们忽视和遗忘的工具材料,来揭示其对自然和生命本质的探求和对世界奇妙的幻想。在选择和表达方面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像今天这样自由和宽泛,当观念和思想结合必将产生创造的火花。当代艺术有无限的可能性,对于材料的选择更是如此,艺术家们用综合材料来阐释他们对生命的体悟,为自己的灵魂找寻出口。

一、作为绘画语言的综合材料绘画

材料的表现出自内心的需要和暗示,几种不相干的物件的组合,几块不搭界颜色的碰撞,几声偶然碰到一起的声响,他们将产生新的秩序,新的可能,新的世界。这样一些毫不相干的质地和用途不一的物件碰撞在一起,会产生出奇怪的光彩和对物质世界的一种新的幻想,他完全是有别于我们的已知的世界,这种奇怪的结合将是新生活和创造的开始。

“语言是我们存在世界起作用的基本方式,是世界构成的无所不包的形式。”当代重要的思想家加达默这样认为。在艺术创作中,材料的运用是广泛的事实,我们所说的材料运用时作为独立的艺术语言层面的语言,“材料作品”成为唯一种当代一、敬重的艺术语言样式而独立。材料是一种表现的载体,是一种可以随意嫁接,转换,嬗变,演绎的特殊文化形式。这在当代视觉传媒上材料的表现,除了形式上的要求之外,它还包含材料本体的质地语言。例如塔皮埃斯的作品,它抽去某些物质的特性,向水泥、钉子、钢管、木块、砖瓦、皮革、棉絮、草根的东西。在材料的表现上,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观念与图像的文化人士作用:而在法国克莱门特的纸屑和锌皮等材质机理的表现力度,以及他的真实性、可信性、确定性、感染性。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描绘式作品不可与之相比拟的。原始材料的物质属性,一但变成艺术家的意志形式,或表现意义的对象,其艺术性就成了主观材料―肌理语言,成了一种具有灵性的、感动的、脱俗的超然存在之物。

二、呈现绘画者内心的独白的综合材料绘画

外国的一些大师在用综合材料绘画表现自己的生活,呈现人的存在的生命力。较有影响力的是安塞姆・基弗。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画家之一。他是80年代“新表现主义”最重要的艺术家。出生于德国战败的那一年,70年代师从博伊斯。基弗曾有“成长于第三帝国废墟之中的画界诗人”之称谓,其画无论创作手法还是呈现面貌均极为现代的,但往往主题晦涩而富含诗意,隐含一种饱含痛苦与追索意味的历史感。八十年代之后,其物料的使用和复杂的视觉效果成为他的画面中心,他应用拼贴与集积的创作技法来组织他的基层画面,几乎任何东西都有可能被他运用在画面上,如油彩、照片、木刻画、沙、金属、稻草等,画面的巨大和复杂的肌理使作品呈现出的是无比的震撼力量。他在材料绘画中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了一个出口。没有信仰和爱,就等于站在悬崖的边缘。基弗用他的作品给真实、信仰和爱做了完美的注释。

篇6

关键词 意象油画 语言形式 本土化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093-02

中国油画它既是西方画种,又是在中国的思想体系中成长的。中国油画不能单纯学习西方的表现手法,无论是古典的写实主义还是现代的印象、表现,抽象、立体、波普等,都是纯粹西方的,对中国油画的影响是显然的。但中国油画应吸取本土的传统文化,让油画民族化。所谓“油画中国风”是油画家董希文在《从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谈到中国油画风》文中谈到的。他认为:“油画中国风从绘画风格方面讲,应该是我们油画家的最高目标。要使我们的油画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发出光辉,决不是仅仅把我们油画画得跟西洋画一模一样。即使将来我们的油画形式、技法能够达到欧洲一样的水平,我们也不能以此为满足。我们有我们民族自己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画家应该有中国画家的气质,自己对生活的想法、看法和表现法。”由此可见,老一辈画家们早已意识到中国油画家必须走中国特色的道路,中国传统绘画具有表现意味和写意性,这方面又和西方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共鸣。写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的美学因素,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资源。

中国写意油画的进一步构建对于中国写意油画理论和创作主要有两种表现:其一,认为只要掌握了西方油画技巧,中国人画的油画就必然有自己的特点,在绘画实践中往往是被动模仿西方传统油画技巧,有意无意忽略了绘画所承载的民族气魄和文化精神。其二,认为油画中国化、写意油画是嫁接后的折中风格,产生不出“中国版本”的油画。笔者认为对第一种倾向需要我们在油画创作实践中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的观点加以反思,而第二种观点则根本就是错误的,因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总有其同质“基因”的激发,这正是文化更新发展的内在根源。同样,在中国传统绘画写意性观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中国写意油画,是中国意象美学观在现代油画中的体现,它既站在传统文化的高起点上,有着广泛的民族基础,又具有一定的世界性,是中国油画昭著于世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把中国写意油画进一步构建好。为此,作者作了如下思考:

一、民族文化艺术审美对西方油画的扬弃

西方油画在几百年的发展演变中,它的形体、色彩、材质的丰富表现性对视觉产生的强烈冲击力,特别是油画创作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审美趣味,是油画语言独特魅力和其艺术生命力所在。所以,中国写意油画的发展及民族化不能脱离对西方油画发展中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学习。在研究和掌握西方油画技法与创作规律的基础上,只有从外在形式到艺术精神上真切的把握到油画创作的真谛,才能在写意油画中自如地驾驭油画语言,体现人文精神,使中国油画最终为本民族及世界认同。当然,诸如西方的文化霸权、惟西方独尊之类的东西,以及艺术上一味对西方油画技巧的片面追求,都应该在文化大融合的大背景下得以扬弃。正如吴冠中所指出的“学习和借鉴西方长处则应别具慧眼”,那样亦步亦趋地仿效或“翻版”西方油画,既无必要也无出路,因为好的油画作品既有它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又有在此基础上创造而体现出的独特审美趣味。

二、民族文化艺术审美的拓展与超越

在民族化写意油画中对传统“元素”(样式、 风格、 方法、材质)不能只是效仿、利用或仅用油画材质表现传统文化元素的“表层化”,油画的民族化应该是中国文化精神、民族审美心理和地域特征对外来油画艺术内核的转换,也并非是油彩的中国画。写意油画应从中国艺术特殊的思维和表现方式这一原点出发,取得与中国艺术精神的正面链接,经过一个当代视角的过滤、改造、转移和超越,从而发现并获取新的创造元素或“基因”,才能使它们重新“复活”在当代艺术的躯体上,并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中国油画艺术中加以延伸和发展,实现中国油画对民族文化艺术审美的拓展与超越。否则简单地“翻版”的传统,就不能超越自身而进入当代艺术的新视野。

三、文化自觉与时代精神

面对当前文化全球化趋势和 “西方文化霸主” 的压制,一方面中国油画家必须出于民族自信和建造先进文化的文化自觉,从弘扬中华文化和艺术精神的立场出发,在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的碰撞中,通过对外来文化的扬弃,寻找发掘写意油画的内在活力,使中国油画在汲取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中求得新的发展,使这门艺术成为表现民族思想、情感和审美的文化载体;另一方面,还必须使油画艺术具有充足的时代精神,这就要深入时代生活、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切实感受生活从中获得具有时代特色的创造激情。只有在充满激情和社会责任感的精神力量支配下,使油画家们自觉地投入现实生活和社会潮流,才能真正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具有强烈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民族气魄的中国写意油画。只有如此,才能构建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和东方审美意识并富有创造性的油画艺术“版本”,在世界油画之林中真正地赢得一席之地,并融入其中,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综上所述,油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缘于中华文化之写意性。具有西方文化“基因”的油画要存活于东方文化的“母体”并得到发展,“中西融合”的民族化是历史必然。

中国写意油画在不断构建中实现超越并融入世界是中国油画发展的历史必然。其中,融古今以生新风、合中西而成新体、溶生活而确立新意是中国油画超越自己和西方传统, 实现当代油画复兴的必由之路。在西方强势文化渐次式微、中国文化初领的今日,中国人以博大的胸怀吸纳世界优秀文化元素以走向未来,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中国写意油画,也将是世界油画艺术的一大财富。求得人的心灵与精神上的共鸣和满足为依据,以笔墨造化为最高价值。表现主义是西方艺术的现展,它抛弃了再现因素,显性的形式美因素和技艺因素,而寻求摆脱了物象模拟之后的纯粹化的视觉体验和精神体现。这就让两者有了接近和对话的可能,也让中国油画家们寻找到了两者之间桥梁与纽带。将“意象”转接到油画创作中,势必推进中国油画的深入发展和本土化的演进,也是中国绘画传统的基本理念向现代转化的一个重要生长点。意象油画将是中国油画的发展方向。意象油画是中国文化精神、民族审美心理和地域特征对于异质艺术内核的“我化”与“转换”。它不是舶来品,更不是中西绘画艺术混交的产物,而是油画艺术在中国本土所体现的、最具民族特质的时代绘画艺术。

四、结论

西方是油画发展的根源,对中国油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意象的探求成了中国人艺术审美和艺术鉴赏的显著特征。我们要想攀登艺术高峰,就必须在吸收大师们营养的同时,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我们本土的,使西方油画和中国传统艺术融会贯通,走出自己的路来,真正发展自己的意象油画,让其成为民族的,世界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意象油画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法律移植 效用评价 本土化

一、法律移植的内涵

“移植”一词是西学东进的产物,于20世纪初辗转传入中国,这一过程是伴着生物学与医学等学科的传入而进行的。对于“法律移植”一词,学界有着不同的界定。英国法律史学家阿兰·沃森认为:法律移植是“一条规则或者一种法律制度自一国向另一国,或者自一个民族向另一个民族的迁徙(moving)”。德国法学家莱茵斯坦(M Rheinstein)认为:“法律移植是在一种法环境中发展的法秩序在与此不同的法环境中有意识地得到实施的现象。”笔者比较赞同我国学者张文显先生的定义:“它(法律移植)所表达的基本意思是: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的法律(包括法律概念、技术、规范、原则、制度和法律观念等),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这一定义较为全面的涵盖了法律移植的内涵与方式,将显性移植和“润物细无声”的隐形移植

均涵盖在其中了。

二、法律移植的合理性

认可法律移植的人一般都是深信不疑耶林在《罗马法的精神》一书中所说的话:只有傻瓜才会因为金鸡纳霜产于外国的土壤而拒绝服用它,继受外国法律制度并不是一个民族性的问题,而是一个简单明了的合目的性和必要性的问题。从我国的实践来看,我国从近代沈家本主持清末修律以来,我国法制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进行法律移植,并且在法律移植的同时伴随着法律的本土化。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高涨,各国的法律体系也都是开放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没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的制度、规则、概念、法律实践、法律意识完全是自己独立创造的。这些都是全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因而法律移植是有着其合理性的。

(一)法律移植是人类认识能力的体现

根据马克思哲学原理中的认识论可知,人能够在认识的基础上对客观世界进行能动反映,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并且认识的过程是无限的。从世界范围看,各国的社会经济和法律发展是不平衡的,落后的国家为了赶超先进国家必然会对先进国家的法律文化、制度进行研究而移植,以用来保障和促进本国社会的发展。

(二)法律移植是对历史经验的借鉴

从世界法律发展史来看,法律移植是法律发展的一个基本历史现象。在古代和中世纪社会,法律移植已有。比如,古代腓尼基地中海诸国曾较为系统的移植了古巴比伦的商法,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腓尼商法,后来又为其殖民地罗得岛海商法所吸收,而罗得岛的海商法后来则为古希腊和罗马法所移植。

(三)法律移植是节约立法成本的最佳选择

法律移植具有实验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一般被选为将要移植的法律基本都是在一国或一地区较为成熟的法律,在移植前,供体的优点、缺点已被知晓,有利于移植国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其在本国成活。

(四)法律移植是人类的共同需要

虽然各国人民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不同的,但是对生存、发展、幸福、自由、秩序和平等的共同需求是全人类相通的,这种相同的需求性决定了法律移植的可行性。

三、法律移植的效用

(一)影响法律移植效用发挥的因素

1.翻译中的失真

翻译是法律移植的首要环节。任何一种法律语言的表达都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即使在法律制度、概念等术语的翻译移植中已经竭尽所能力求到位,其预期效果并非尽如人意,尤其是翻译者主观因素的介入,更加恶化了此物非彼物的结局。

2.盲目的移植

移植外国法时,应当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不仅考察被认为较好的外国解决办法在它原来的国家是否已经受考验证明是满意的;还要考察它是否适合于自己的国家。否则会造成“排异反应”,移植而来的法律在本土无法存活,移植功效也就更无法发挥。

3.传统的作用

法律移植是为了在继承优良传统、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实现法律改革,在将外国法挪移入本国法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处理好与传统的关系,不忘传统,才能使移植而来的法律有本土的基因。

(二)法律移植效用的评价标准

1.以移植的法律是否与本土的法律相协调、相融合发展为标准

如果移植的法律能与本土法律协调发展,则移植是高效的。反之,如果仅是技术的移植而文化上难以融合则就是说不成功的。托克维尔曾就墨西哥移植美国宪法论述道,“墨西哥人希望实行联邦制,于是把他们的邻居英裔美国人的联邦宪法作为蓝本,并几乎全部照抄过来。但是,他们只抄来了宪法的条文,而无法同时把给予宪法以生命的精神移植过来。因此,他们的双重政府的车轮便时停时转。各州的主权和联邦的主权时常超越宪法为它们规定的范围,所以双方总是冲突”。移植而来的法律不能与本土的法律相协调,失败则是必然的。

2.以移植的法律是否符合接受国自身的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标准

若移植的法律能符合或推动接受国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那么所进行的移植则是高效的,是成功的;相反,如果移植的法律阻碍了接受国社会的发展,则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是失败的。罗马法在西欧经过了漫长的冲突与融合,最终移植成功,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且也是罗马法不断地改变自身适应新的环境,进行长期的法律文化整合的结果。

3.移植的效用还需要从长时间来考察

法律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既可以落后于社会存在,也可以走在社会现实之前而先于社会存在。因此,在移植的法律中,有些在较短时期内收效甚微,但从长时间来考察,却有很大的进展。对法律移植的效用不能断然下结论,而要经过长期的观察才行,这也是我们在判别法律移植的效用时应当注意的。

4.以移植的法律是否有所改进或创新并产生了积极作用为标准

法律移植有如植物学上的嫁接,完全有可能产生一个更良好的品种。正如法国著名法学家勒内·达维德所说:“在我们的时代,期待于法制的不仅是要它建立秩序,而且是想通过新的法律手段多少从根本上改造社会。”法律一经制定就是滞后的,在移植过程中,要摒弃原先不合理的陈旧成分,在原有基础上突破创新,结合本土实际情况,使移植法律在运作上更加可行、灵活,只有这样才是高效的。

参考文献:

[]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69.

[2]冯卓慧.法律移植问题探讨.何勤华主编.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法律出版社,2001.

[3]薄燕娜.法律移植与法律改革——谈法律移植的功效.江平主编.比较法在中国(2005年卷).法律出版社,2005:270.

篇8

关键词:中原民俗文化 特色 特质

中原民俗的类型及特点

中原民俗文化表现为民间生产、民间生活、民间社会、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武术等几方面。①总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二、社会民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三、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岁时节日、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游艺竞技等。

就中原民俗的特点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世俗性。世俗性表现在“敬畏”、“感恩”、“祈福”与“戏谑”。世俗性表现在“敬畏”。首先体现在对“自然”法则的敬,中原先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些观念我们可以在传统岁时节庆活动中看得非常清楚。这种态度还体现在对英雄人物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精神的敬上。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传说都是这方面的代表。而“敬”的基础是“畏”,这在民俗的很多方面表现出来。比如祭灶(腊月二十三)民谚:“二十三,祭灶官。”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这天晚上灶君要升天向玉皇汇报人间善恶,于是人们便用“祭灶糖”为他饯行,带有贿赂性质,希望他上天说好话。在人们的意识里,这个灶神更倾向于向天帝打小报告、说坏话,所以要粘住他的嘴巴。这与其说是敬,不如说是畏。再如对祖先的敬,在民间意识里,祖先升天后,已变成自由之鬼,对祖先的敬首先是害怕他们重新回家祸害存世之人,其次才是希望他们保佑家人。这还表现在民间生活及各行各业的信仰和禁忌中。

世俗性表现在“感恩”。民间对祖先的祭祀不能都看做是封建迷信,这里面包含着人对先祖的一种感谢和思念的思想。“祖有功,崇有德”,效法的祖先,既是人,又是神;要敬的天,既是神,也是祖。

世俗性表现在“祈福”。民间对自然、鬼神、英雄、祖先的祭祀,最终目的是祈求他们对当世之人护佑。所以,子孙满堂、五谷丰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祈语都是这种思想最好的表达。

最后,世俗性还表现在“戏谑”。人们对鬼神的相信程度不一,所以对鬼神的态度也是复杂的,除了敬畏、感恩、祈福外,好多时候还有“戏谑”的成分,即调侃。上述用祭灶糖送灶王爷也有这个意思。另如豫南的“蚌壳舞”对河蚌仙子的,“鬼摔跤”对鬼形象的刻画,“盘叉舞拉秦桧”中武士对秦桧夫妇的戏弄,等等。

世俗性还表现在通俗化。这主要体现在民间曲艺方面。一般来说中原的民间故事都有“皮薄”、“肉厚”的结构,鲜活的人物形象,淳朴、厚重、爽朗灵巧的艺术风格以及大众化的语言。②

渗透性。中原民俗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变革,随着民族融合、人口流动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在全国乃至世界华人族群中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中原民俗文化渗透力极强。由于中原地区长期处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中原的民俗文化向外辐射,影响到全国,往往风行全国。随着历史的变迁,全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中原民俗文化对周边更远地区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扩大。例如,历史上中原人的数次大规模南迁,中原民俗对广东、福建乃至台湾地区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这些地区,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古代中原传统习俗的痕迹。现在台湾民间的婚礼和葬礼仍然遵循中原古代礼制的传统。春节等风俗唐宋时就影响到了朝鲜、日本、越南等邻邦。在现代,随着国际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春节等风俗不仅在华人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已经超出了华人社会。③

鲜活性。在中国漫长的农耕时代,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追求。中原民俗产生后,为人们所承袭,具有相当的稳固性,许多民俗事象不因改朝换代或社会变革而立即中止。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

首先,从正面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能够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数千年的农耕时代,在民间,深藏着博大深厚的优秀文化因子,构成了绵延不断的历史信息链,无所不包地传递着中华民族心理的密码,它们是民族个性特征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为民族精神提供着无尽的营养、彰明的昭示和有益的启迪。其中,文化信息承载最为密集、情感色彩最为浓烈、道德教化作用最为深刻、记忆传承最为有力的,当数中华民俗文化。二是能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恢复传统民俗,因为传统民俗是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最重要的综合载体。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戏曲、民间美术、交际礼节、人生仪式、娱乐游戏、艺术技能、信仰心理,等等,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无一不在传统民俗中得到存活和延续。我们弘扬了民俗文化,也就使它们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得到了延续。三是可以教化人心,匡正风气。作为惯例的民俗是法律的基础和补充,社会治理需要有效地运用民俗的力量。譬如春节所表现出的敬奉祖先、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和合”精神;端午节所张扬的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七夕节所蕴涵的忠贞不渝、诚信友爱的观念;重阳文化所尊奉的“五伦之孝,推家至国;以孝齐家,以孝治国,达至和谐大同”的传统美德等。倡导传统节庆的弘扬,对于尊崇人伦观念、规范言行礼仪、调和人际关系、调适群体生活、提升道德水准乃至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作用。④

同时,弘扬民俗文化具有捍卫国家文化和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话语权的功能。当韩国把源自中国的“端午祭”在联合国注为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引起了国人的激动情绪。我们的文明不能被西方的文明一一代替,在面对世界多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维护我们国家、民族的“软实力”,维护我们的文化身份、生存权和发展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与世界的平等对话。⑤

弘扬民俗文化还具有拓展文化产业的功能。韩国“端午祭”已经成为江陵的一项重要的文化产业,西方的圣诞节所带来的商机也十分惊人。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与演艺、旅游、商贸本来有着天然的嫁接基因,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⑥

其次,从负面说,现在中原民间对鬼神的信仰及各种禁忌仍然很多,这给各种和不科学的思想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必须以健康的方式加以引导。

中原民俗的文化特质

从文化的角度,中原民俗文化表现出“根文化”、规范化和诗意追求的特质。

中原民俗的特质之一就是其“根文化”。中原民俗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根。它上可以推到伏羲女娲,甚至可以推到。中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伏羲女娲神话传说、轩辕黄帝的传说主要在中原,也最完整,这在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中可以得到印证。因此可以说,从产生看,中原民俗文化是华夏民俗文化之根。从发展来看,由于中原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民俗文化不断地向外辐射、扩散,又不断地融合、吸收外来的民俗文化,再向外辐射、扩散,使中原民俗文化成为中华民俗文化的基因。无论中原民俗文化散落到各地后受当地环境的影响而造成的表现形式有什么变化,但它的核心文化要素和精神内核都是一样的。

中原民俗文化的另一个特质就是规范化。中原民俗文化影响着华夏民俗文化,也影响着华夏主流文化。反过来,华夏的主流文化也在中原的民俗文化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和许多地方的民俗文化是不同的。民俗文化本来更多体现的是情趣化,但中原民俗除了情趣化外还体现出规范化的特质,尤其表现在婚丧祭祀礼仪中。比如婚礼中的“六礼”,丧礼中的“卒、殓、殡、葬、祭”都把“礼”和“孝”的形式发挥到了极致。另外如年节祭祀中,女人不可参加,把“男尊女卑”的思想贯彻得很彻底,至今一些地区还是如此。

中原民俗文化的第三个特质是诗意追求。例如,从朱仙镇木版年画粗犷豪放的线条、夸张的形象、艳丽的色彩、对称的构图,可以看到中原人民对美、对情趣、对平安、对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而其淳朴、厚实、健壮的风格则表现了中原人民性格的内涵;从许多民间曲艺、民间游艺、民间话语可以看出,无论是身在太平,还是在遭受劫困,人们都能保持乐观、从容、幽默的风格,表现出超越痛苦、娱乐精神的风度。这些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我们民族的生存和历史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原人民历尽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本文为2009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八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民俗文化的开发与利用”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B510]

注 释:

①张振犁、陈江风、任骋:《中原文化大典・民俗典》,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②高梓梅:《河南民俗与地方曲艺》,河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

③④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⑤⑥民文强省课题组:《中原民间文化资源与河南文化强省建设》,河南: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第22页。

篇9

关键词:核桃;抗寒性;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3-38-02

核桃(Juglans regia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喜温,枝条髓心大、含水量高、抗寒性较差。低温常使其花芽、嫩梢和幼果受冻,影响生长。

温度影响着果树的引种栽培,冻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果树栽培的经济效益带来严重损失。近几年来,极端天气的发生对核桃产量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抗寒性问题已成为影响核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对银杏、凤凰木、茶树、桉树等植物的抗寒性研究较多[1-4],而对核桃的抗寒性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从生理生化指标、生长调节剂及生理机制等方面对核桃的抗寒性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核桃抗寒性的进一步研究和抗寒品种的选育、鉴定提供参考。

1 核桃抗寒性的生理生化指标

对于低温危害的具体生理机制有很多假设,普遍认为:只有在温度低于最低临界点以下时,才会发生冻害,而最先受害的是膜系统。植物遭受低温侵害时,首先引起膜透性的改变,接着是内部代谢的变化。即使是在不同的品种之间,其抗寒性也存在着差异,因此用单一的生理生态指标很难分析、比较抗寒性的强弱,只有将多个指标综合起来分析,才能更全面的比较品种之间的抗性差异。

低温胁迫下,植物的生理机能发生显著变化,比如: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保护酶活性等。许多专家对果树膜保护系统的抗寒性与膜脂过氧化、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及光合作用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苹果、葡萄、樱桃以及杏[5-8]等,而涉及核桃、枣、板栗、柿,尤其是核桃抗寒性的研究报道较少。

1.1 可溶性糖含量 可溶性糖是造成植物体内总溶质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一种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可减轻植物遭受冻害侵袭,其含量与抗寒性呈正相关。抗寒性较强的树种在最低温度到来之前把可溶性糖含量调整到最高,以便减轻对细胞膜的损伤,而抗寒性弱的树种随温度变化幅度较小。王勇[9-12]等人对核桃抗寒性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越高,核桃抗寒性越强,但核桃的抗寒性能力普遍较低,在冬季超低温条件下,核桃易受冻害。

1.2 可溶性蛋白含量 在植物抗寒生理机制研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低温胁迫引起植物细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发生变化,并产生特异蛋白,与植物的抗寒性密切相关。植物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是一个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遭受低温胁迫时,植物体内就会积累蛋白质含量,以便调节耐寒力。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能起到抗寒保护作用,以提高植物抗寒性。许多研究均表明,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核桃的抗寒性呈正相关[9-10]。

1.3 脯氨酸含量 脯氨酸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许多植物在低温、干旱、高盐等逆境条件胁迫下,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都会增加。脯氨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可以提高渗透压,增强保水力,提高植物抗寒性,使植物通过自身调节来适应逆境环境。许多研究均表明脯氨酸含量与核桃的抗寒性呈正相关,即脯氨酸含量越多,核桃的抗寒性越强[9-11]。

1.4 丙二醛含量 丙二醛(MDA)含量与核桃抗寒性密切相关。植物器官衰老或在逆境条件下,比如遭受低温胁迫,会积累大量自由基,伤害细胞,从而导致膜脂过氧化,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积累大量的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其含量的多少可以作为植物遭受逆境伤害程度的指标。张文娇[13]等对不同梅花抗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丙二醛含量随胁迫温度的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核桃的研究结果也是类似的[12]。

1.5 保护酶活性变化 当植物遭受低温胁迫时,体内会积累大量自由基,导致膜脂过氧化,生成膜脂过氧化物,对植物细胞造成严重的伤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则可以清除这些自由基和过氧化物,对细胞起保护作用[14-15]。低温逆境下,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平衡受到破坏,从而影响了膜系统的稳定性,活性氧的积累使膜脂发生过氧化和脱脂作用,破坏膜结构。SOD可以清除・O2-,维护膜系统的稳定性。研究表明POD酶活性越高,核桃的抗寒性越强,而SOD酶活性越高,抗寒性反而越低[9-11]。

2 生长调节剂与抗寒性的关系

2.1 含酚量与抗寒性的关系 研究发现酚类物质与植物抗性关系密切[16]。低温胁迫下,植物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平衡遭到破坏,过量的自由基导致生物膜系统发生脂膜过氧化。植物的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过量自由基,保护生物膜的稳定性,因此在植物的抗逆生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判断植物抗寒性的生理指标。核桃树体内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不同器官中含量各不相同。酚类物质在核桃树体内的分布随组织器官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年生枝条韧皮部中总酚含量高于果实以外的其他器官,而且在休眠期达到高峰。

核桃一年生枝条韧皮部中的总酚含量与冻害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宋于琴、王勇、薛增伟[17-19]等人结合冻害调查,测定不同核桃品种一年生枝条韧皮部的总酚含量。发现核桃一年生枝条韧皮部总酚含量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差异显著,休眠期总酚含量明显高于生长期;不同品种、不同树龄核桃一年生枝条韧皮部的总酚含量差异显著:晚实品种的总酚含量高于早实品种,成年树高于幼树,这可能和晚实品种、成年树抗寒性较强有关。

2.2 多效唑与抗寒性的关系 多效唑能够提高多种植物的抗逆性。它可通过植物的根、茎和叶被吸收。根部吸收的多效唑主要是通过木质部运转到植株顶端,被叶片吸收后抑制枝条或植株生长。多效唑能提高植物根、茎,叶的碳水化合物水平,影响植物胆固醇的合成并降低饱和脂肪酸的合成,进而影响膜透性,增强抗寒性。张美勇[20-21]等人研究表明,在核桃上施用多效唑能极显著的抑制核桃的营养生长,增加枝条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新梢生长量,缩短节间,增加叶绿素含量,减少叶面积,从而增强光合作用,提高抗寒性。

3 生理机制与核桃抗寒性

3.1 核桃枝条电解质渗出率与抗寒性的关系 电导法直接测定细胞膜忍耐低温的能力,即将植物组织进行人工低温处理后,测定其电解质渗出率。根据“质膜相变”假说,细胞膜是植物遭受冻害的原初部位之一。低温能增大植物细胞膜透性,相应增加细胞内电解质外渗量。普遍认为电解质渗出率可作为反映植物组织受害程度和细胞抗性的指标,用低温伤害前后的相对电导率表示。韩玉虎、王勇[22-23]等人研究核桃一年生枝条电解质渗出率,发现不同品种电解质渗出率不同,且有些品种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树龄之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且成龄树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小于幼龄树;电解质渗出率与抗寒性呈负相关,即电解质渗出率越大,核桃抗寒性越弱。

3.2 低温处理后核桃新梢恢复生长状况 遭受冻害后,枝条恢复发芽率是估价树木受冻害程度及能否存活的最直观的方法[24]。经人工低温处理后枝条恢复发芽能力的大小,可以客观反映品种的实际抗寒水平。许多专家研究了低温胁迫后核桃萌芽率的状况,发现不同核桃品种抗寒性不同,每一品种都有一个最低临界值。

4 结语

我国是世界核桃生产大国,而冻害严重减少了核桃产量,给核桃生产带来极大损失,因此核桃抗寒性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介绍核桃抗寒性的研究进展,以期对我国核桃抗寒性的进一步研究及抗寒性品种的选育、鉴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马英姿,梁文斌,陈建华.经济植物的抗寒性研究进展[J].经济林研究,2005,23(4):89-90.

[2]房用,李秀芬,慕宗昭,等.茶树抗寒性研究进展[J].经济林研究,2004,22(2):69-72.

[3]贺磊,游凯,李远芳.5种典型热带引种园林植物幼苗抗寒性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2):65-71.

[4]陈茜文,谷文众,杨焰.湖南耐寒桉树主要化学性质的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27(5):127-131.

[5]赵玲玲,宋来庆,刘志,等.低温胁迫下4种苹果砧木叶片多桉的变化[J].果树学报,2008,25(2):151-156.

[6]张俊环,黄卫东.葡萄幼苗在温度逆境交叉适应过程中活性氧及抗氧化酶的变化[J].园艺学报,2007,34(5):1073-1080.

[7]李勃,刘成连,杨瑞红等.樱桃砧木抗寒性鉴定[J].果树学报,2006,23(2):196-199.

[8]张睿,魏安智,杨恒,等.甜仁山杏优株幼果抗寒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2):2510-2513.

[9]王勇,乔永胜,梅霞,等.不同低温下核桃枝条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0),40-44.

[10]王勇,宋艳波,乔永胜,等.核桃优良品种枝条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分析[J].山西农科学,2012,40(10):1044-1048.

[11]孙红梅,刘杜玲,杨吉安,等.早实核桃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评价[J].北方园艺,2012(15):17-20.

[12]李小琴,彭明俊,段安安,等.低温胁迫对8个核桃无性系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6):12-15.

[13]张文娇,王小德.低温胁迫对5个不同梅花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3):203-205.

[14]胡春霞,王丽,汤杰.低温对南果梨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40(3):349-352.

[15]高青海,吴燕,徐坤,高辉远.茄子嫁接苗根系对低温环境胁迫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3):390-394.

[16]宋宇琴,阎伟,杨芳,等.核桃枝条酚类物质含量与其抗性的关系[J].河南农业科学,2010(6):98-101.

[17]宋于琴,王小军,赵思,等.核桃枝条总酚含量与抗寒性的关系[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3):232-234.

[18]王勇,宋于琴,韩玉虎,等.核桃枝条中总酚、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研究[J].果树学报,2007,24(5):626-629.

[19]宋于琴,薛增伟,吴国良.不同品种核桃枝条酚含量的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11-16840.

[20]张美勇,徐颖,刘化朝.多效唑对核桃枝条抗寒性的影响[J].落叶果树,2005,5:10-11.

[21]张美勇,徐颖,姚子栋,等.多效唑对早实核桃夏剪促发枝条生长结果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7,(2):58-60.

[22]韩玉虎,王勇,程慧,等.金薄香核桃枝条电解率的测定[J].华北农学报,2007,22(1):56-58.

篇10

改良式的量变不足以拯救传统媒体

当互联网等新媒体横扫一切的势头愈演愈烈,“转型”成了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但迄今为止,从世界范围看,传统媒体的转型尽管有一些局部性的或短时期的小成功,却没有全局性的、长时期的大成功。以《纽约时报》为例,2004年至今,从付费墙到付费门,再到付费门2.0版,《纽约时报》走出了传统媒体转型的一条艰辛之路,这些措施在初期虽然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阻止了其营收的大幅下滑,但并未长期奏效,网络付费用户所带来的收入并不足以抵消广告业务的衰退,就在付费墙政策重新开始实施后的2011年,纽约时报公司收入下跌3%(数据来源:《纽约时报2011年年度报告》)。也就是说,即使在对于新媒体技术如此用心的情况下,《纽约时报》依然没能扭转影响力和效益日益式微的趋势。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最高典型、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最高代表的《纽约时报》尚且如此,其他传统媒体的境遇可见一斑。

即便如此,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媒体融合的步伐从未停止。2014年7月,澎湃新闻上线,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改革的一个尝试,澎湃新闻无论从前期资金投入还是人员配备上都非常强大,初期资金预算三四个亿、未来在全国主要城市铺设自己的记者,等等。澎湃新闻最与众不同的是,在推出之始就抛弃了纸质版的形式,推出了网页、WAP、APP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目标是打造一个“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而澎湃新闻一经推出,就因它的“政经”定位以及最初的几篇原创时政大稿吸引了众多的眼球。

细处推敲,澎湃新闻确实具备了互联网的一些因子,它集当下最流行、最便捷的新媒体平台于一身,新闻的分发渠道多样且接近现今人们的使用习惯;它的发刊词不谈高大上的人生道理和愿景,而是注重跟80后、90后进行情感共振,注重关系资源的建立,而这正是互联网实现价值的最关键元素;它注重用户的体验,设立了新闻问答、追问等形式,为内容的共产和众包提供了可能,等等。从澎湃新闻的这些方面都能看到互联网的因子,每一条都在努力靠近互联网的逻辑。

但从整体来看,作为《东方早报》的新媒体项目,它的基本运作模式并没有跳出传统媒体的基本逻辑,依然是由一群做内容的人来试图完成一个全媒体、全链条的构建,从内容生产到技术设计再到用户洞察,每一个点都有所改变和突破,但每一个点都是单兵突进型的推进,试图以传统的内容生产方式为核心,通过延伸落地点和接触面来改善状况,就像一台电脑,下载了众多先进的应用软件,却并没有改变最基本的操作系统。而互联网逻辑恰恰是现在组织形式的最基本的操作系统,它改造了整个传播的构造、传播的规则和传播的逻辑。传统媒体转型,如果不是站在互联网的逻辑上接入互联网、嵌入互联网,而仅仅是站在自身发展的逻辑角度上,把互联网看作是延伸影响力、延伸产品、延伸价值的工具,只是在原有的发展逻辑上进行改良式量变,做一个网络版,办一个客户端,开通一个官方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互联网是什么,没有看到互联网究竟给传播带来了怎样的革命性改变,就不可能取得根本性的成功。

互联网为传播带来了革命性改变

互联网究竟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事实上,互联网的核心逻辑就是“互联互通”,互联网为我们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把过去相对割裂的、局部的、分散的社会资源通过互联互通形成了新格局。在传统社会被闲置、被轻视、被忽略的“一盘散沙式”的各种资源和相关要素,由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而被激活,成为种种现在和未来社会可以创建的新的价值、新的力量和新的社会结构,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社会规则和运作方式的深刻改变。过去在《北京青年报》上的内容只能在《北京青年报》上找到,互联网出现后,由于它互联互通的特点,使得传统媒体所生产的大部分内容成为公共信息。这种由互联互通导致的海量公共信息的形成对用户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便利,内容资源的可利用性大大提升。但对于参与竞争的传统媒体来说,在内容变为公共信息的过程中,丢失了过去生存发展所依赖的价值立足点。价值折损后的传统媒体不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也要面对整个媒体生态根本性和结构性的变化――媒体的市场边界、资源配置方式、价值形成方式、传播方式、渠道类型、营销方式、盈利模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媒体的内容生产方式和价值形成方式发生了改变。在“众包”生产方式引领主流的时代,社会中的成员闲置的时间、闲置的认知、闲置的资源通过“众包”得到激活,所有新的服务产品、新的内容产品,都可以从这种激活当中找到来源。理论上,人人都可以成为一名“编辑”或是“记者”,大家都可以成为智慧生产中的一个要素,这些逐渐在“众包”生产方式下变为现实,这就使得传统媒体仅仅依靠生产内容形成价值的方式也开始发生改变。

互联网改变了企业的营销方式。竞价排名广告、信息流广告、“秒杀”等全新营销模式的运用和普及,彻底改变了企业原有的营销方式。而传统媒体还无法满足企业营销这一全新的变化和要求,传媒产业的营销必然要转向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才能适应发展需要。

互联网还使得媒体的渠道类型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媒体是“短缺传播时代”的产物,他们所熟悉的是“共性的生产”与“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而今天是一个精确化传播的时代,最具有市场的是个性化传播与分众传播,它要求媒体建立多元化、嵌入式的分发渠道和传播方式,无限贴近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这也是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过程中首先面对的挑战和要做出的改变。

最重要的是,互联网改变了整个游戏规则。互联网所带来的不是通路、不是平台,而是一种新的传播规则,它改造了整个传播的构造、传播的规则和传播的逻辑。

在互联网进入我们生活的最初阶段,利用它的海量存储、超级链接实现了对离散、毫无关联的内容供应状态的互联互通: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的第一代综合门户网站构成了最初的“内容网络”;紧接着,互联网以包含现实体验又超越现实体验的方式实现了某些内容服务与人的需要的对接,如第二代功能型门户――百度、腾讯和淘宝所做到的那样。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体,则实现了“人际网络”的互联互通。

过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社会协同受限于现实半径,只能就近进行有限的选择和搭配,实现的并不一定是最佳协同。但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社会协同呈现出一种无远弗届、无所不至的巨大可能,使得原本散落在每个人身上的闲置时间、闲置的智能与知识以及闲置的资源,在全人际的范围内得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调用和功能性配置,激活人的全部潜能和价值,形成种种价值协同的社会形态。维基百科的“众包生产”,大众点评的经验汇聚就是这种资源配置、社会协同所创造价值的典型。在“大众点评”上,当不同的客人对于某一个餐厅的评价被整合起来之后,原本仅限于个人的感受和经验变成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他人进行选择的依据和参考。互联互通的下一步发展就是“物联网”。接下来的就是“内容网”、“人际网”和“物联网”之间的互联互通及基于这种连接的社会协同,其所创造的巨大价值增量空间是难以想象的。

这就是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的改变,这种在连接中发生的改变不是不痛不痒的局部性变动,而是一场全局性的、革命性的改变。要适应并嵌入这种改变,传统媒体必须采取一场彻底的自我革命,在观念、战略、体制机制、组织结构、人员构成、内容生产方式、经营管理方式、运营模式、盈利模式、企业文化等方面来一次整体变革。

传统媒体的转型就是要进行一场媒体融合的革命

从传播学领域来看,互联网正在重新定义现有的一切:从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传播方式到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游戏规则等等。互联网不是一个行业,它更像一种基础设施、一种支撑社会的全新技术形态。社会成员、各行各业只有理解它、适应它、依靠它,在它的逻辑基础上进行自我革命式的改造后,才能继续生存发展,传媒领域也不例外。

过去,传统媒体根据“木桶效应”的原理,认为提高媒体价值的关键在于补齐短板,致力于对某一个环节、某一个元素本身的经营以拉升整体价值。但是,在互联网格局下,水面上涨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越了补齐短板的速度,任何补齐短板的动作都无法显现出大的价值效应来。那么,传统媒体究竟该如何做?笔者认为,这时应该按照“新木桶效应”的原则,着眼于木桶的长板,进入市场进行外部结合,用自己的长板跟别人的长板合作,形成强强联合,用最佳配合形成一个新木桶。

毫无疑问,传统媒体的核心价值在于内容生产,采访权、公信力、内容生产能力、新闻传播力、专业的采编队伍等等。互联网格局之下,这种内容生产方式仍有价值,但不再是唯一重要的价值。互联网格局下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寡头竞争,媒体至少要在内容生产、技术支撑、用户洞察三个方面都做到极致,才能跻身市场的前几名,从而才有可能继续存活。

然而互联网的变化速度和结构决定了全能冠军少之又少,每一个企业都需要认识并承认这一点。同时,互联网使得各行业的市场边界逐一打破,这使得与外部结合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大大增强。传统媒体在充分看到自己的核心价值也就是长板的前提下,应主动走入市场,去寻找和选择别人的长板进行对接。例如,《北京青年报》下属的北青网,过去单独办这个网站的时候,虽说内容不差,但仅仅是互联网上的一个普通网站,即使所有《北京青年报》的读者来点击浏览,在互联网上也只占很少一部分人。后来北青网选择与MSN合作,其网站的浏览量立刻增加了几十倍。因为MSN拥有众多用户,对接到MSN这个节点上,网站流量自然就会上升。同时,MSN也通过北青网获得了内容上的支持,这是个双赢的结果。再以央视为例,它的节目制作能力和水平在视频制作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但与爱奇艺和优酷这些视频网站相比,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用户洞察能力远远不足。如果能基于某点实现对接,一定比双方各自单打独斗更为有效。虽然因为体制所限这种对接的实现存在很大问题,但如果电视台能利用自己在影响力方面的强势,像风投一样去扶植一个在技术、服务上有某种优势的公司,或许比目前在媒体融合方面的开拓会有更好的效果。

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必须意识到,没有一种内容可以独占服务,任何一个领域的内容和功能都可以交叉实现。传统媒体自身的核心价值只有嵌入到互联网的体系当中,才能保有和实现它的价值及影响力。换言之,传统媒体需要超越自身的“一亩三分地”和“单打独斗”的格局,对接在社会连接的某个或某些节点上,在广域的市场上寻找新的匹配,用一个规则把其他的媒体要素和媒体资源整合到一起,形成自己的生产力,如媒体的品牌、渠道、用户等等。这个过程不是谁吃掉谁的问题,而是资本互换、互相融合、互利共赢的过程。传统媒体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超越原有的价值形成逻辑、产品服务逻辑,超越单一媒体的属性,打造成一个基于互联网逻辑构建的全媒体,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新的价值生产模式和业态模式。

在传统工业模式下,媒体所熟悉的经营模式更多的是专注于一个点的经营,努力把核心点的上中下游贯通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实现规模经济。到了今天,对于大多数媒体来说,规模经济已经遇到了一个无法突破的天花板,所有的规模经济因素已经发挥到了极致。此时,媒体有必要在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结构下、在实现连接的过程中寻找和开拓出更多新的经营模式,寻找到新的盈利模式,才有可能继续前行。

首先是范围经济。就像已经论述的,互联网所有的机会、所有的价值是在互联互通当中构成的,因此无论对于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的发展而言,未来真正的价值是在互联互通中作为一种中介,能够使某种资源的聚合形成一种资源和价值的中介。媒体本质就是一种介质和平台,但这个平台不仅应该运行内容,更大程度上应该成为各种资源汇聚和分发的节点,成为各种商业资源和社会资源对接的平台,从而作为平台提供者从中取得效益。以微信为例,作为一个交友、通信的平台,它提供各种基础服务聚合起流量,形成一个有价值的人际平台,此时再以此平台流量为基础,导入电商、互联网金融等等,以平台效应实现了多种盈利模式的可能。再以“今日头条”为例,它完成了范围经济需要的前半部分,以聚合式的新闻服务聚拢起了巨大的流量,但“今日头条”未能完成的正是脱离它仅仅作为内容平台的特质,利用内容平台聚拢起的流量,通过嫁接其他社会资源,在匹配和对接中实现价值增值,完成盈利模式的构建。

其次是分享经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解决了人类很多闲置的资源,在过去传统的社会环境下,传统媒体无法整合利用这些闲置的资源,如今已被互联网所激活,互联网中的每一个人通过“众包”的生产方式,正在创造新的内容和新的服务产品,进而创造新的财富。它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众人协同完成的、尤其是以打破传者与受者的界限为特征的一种分享型的经济形态。就像维基百科、互动地图一样,产销合一,自己是生产者,又是享用者,利用所有的资源做了一个具有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事。

再次是集成经济。前面说到新木桶效应,实现长板和长板的对接,实际上正是集成经济的模式:在一个更大范围之内,寻找合适的资源、要素,用一个规则把所有适用的东西集成以形成自己的生产力,从而形成对于相关的社会需要的精巧的有效解决方案。就像苹果应用商店所做的,开放式的平台使得软件商自由进入,从而完成对自己生产力的构建。

这些新兴事物都说明今天新的盈利模式和市场边界都在进行革命性的改变,与此对应,传统媒体已不能再简单地画延长线,把互联网当做整体价值链的一个延伸,而是要在互联互通中寻找互联网条件下新价值产出的最主要方向和逻辑。这是媒体融合给传统媒体提供的机会,也是挑战。传统媒体只有实现自我的开放,打开自己的视野和运作格局,自觉接受互联网的改造,有意识和勇气进行一场革命式的转型,实现媒体融合背景下全媒体的重构,才有可能找到在互联网世界中的新版图。

(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国家二级教授、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会长,本刊学术顾问;姚飞:中国人民大学2013级传媒经济学专业博士生)

链接:

国有媒体进攻步伐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