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超声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超声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篇1

[关键词] 超声医学;诊断;发育异常

[中图分类号] R71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2-0101-03

Diagnostic and clinical value of ultrasound in fetal development of abnormal

YE Haiyan1 HUANG Anqian2

1.Department of Ultrasound,Wen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Wenzhou 325000,China;2.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and Image, the No.1 People's Hospital of Hangzhou City, Hangzhou 31000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ultrasound in fetal development of abnormal. Methods A total of 58 cases of fetal development of abnormal cas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fetuses with abnormal was related to the age, complex deformity was the most common deformity. Conclusion Ultrasound inspection i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find fetal development of abnormal,and can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reducing the rate of live births of fetal development of abnormal.

[Key words] Ultrasound in Medicine; Diagnosis; Dysplasia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手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围产儿的死亡率已经明显得到控制,并有所降低,但是婴儿出现死亡的主要原因仍在于先天性畸形和发育异常,因此对胎儿的早期诊断已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全民的出生人口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超声检查已经在产科普遍得到应用,是最方便、最安全、最有效的诊断手段[1-4]。超声医学为人们对胎儿医学的认识提供了有效途径,使得产科医生还有孕妇自身对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对胎儿的器官发育情况及解剖形态进行仔细观察,为获取更加准确的胎儿信息提供保障。随着对胎儿发育异常认识的不断深化,产前超声检查可获得更多胎儿器官及发育情况的信息[5-8]。超声医学对孕妇妊娠子宫的检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结合胎儿超声检查和对母体子宫血管系统的检查、母体血清生化标记物的检查及母亲病史的采集这些项目,不仅能够评估胎儿非整倍体染色体畸形的风险,还可对某些妊娠晚期才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评估,对孕妇和婴儿的健康情况进行早期诊断,避免危险的发生[9]。

超声医学是目前检查和评估胎儿发育是否正常的首要手段,具有操作简便、准确率高、可重复性强等优点。本文就超声医学在胎儿发育异常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1 523例孕妇,均行产前超声检查,其中58例超声发现有胎儿发育异常。将所有孕妇按年龄段(相差5岁)分为6组,分别为≤20岁、21~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及>40岁。比较不同年龄段组孕妇的胎儿发育异常发生率的差异。

1.2 方法

孕妇采取仰卧位,进行多方位(纵向、横向及斜向)联合扫查,对胎儿的头部、脊柱、躯体、内脏、四肢、胎盘及羊水状况进行逐一观察,常规测量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及羊水量等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利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Voluson730型超声仪的四维模式,对胎儿颜面部、四肢及胎儿发育异常部位进行实时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胎儿发育异常与年龄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孕妇在20岁以后,胎儿发育异常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大而有增高的趋势。尤其孕妇年龄>40岁时,胎儿发育异常的发生率高达18.18%;≤20岁组与31~35岁组的胎儿发育异常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35岁组的胎儿畸形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21~25岁孕妇的胎儿畸形发生率明显低于≤20岁组(χ2=89.36,P

表1 不同年龄段孕妇胎儿发育异常的发生率比较

2.2 胎儿发育异常的类型及其构成比

胎儿发育异常根据类型和构成比不同,见表2。超声显示胎儿十二指肠闭锁造成的畸形均可见腹腔上部有双泡现象出现(封三图7),可能胎儿腹壁裂造成的畸形可见腹腔脏器漂浮于羊水中(封三图8),可能胎儿内异常回声团和室壁瘤造成的畸形,见封三图9。

表2 胎儿发育异常分类

3 讨论

3.1 产前超声检查的意义

目前,超声医学已成为临床医学的检查及诊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超声医学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更新,为临床疾病的精确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技术保障[10-12]。超声医学除用于单纯的疾病诊断外,逐渐转向疾病治疗的引导、监控、评价和直接治疗等方面,并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0,13,14]。孕妇健康检查最重要的一步是产前超声检查,分为三个方面,包括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系统胎儿超声检查和针对性超声检查(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和针对胎儿颜面部、四肢等的检查)。其主要目的是排外大部分胎儿畸形,以减少患儿的出生率。

3.2 胎儿发育异常发生率与孕妇年龄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21~30岁年龄段孕妇的胎儿发育异常的发生率较低,说明在21~30岁年龄段是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在≤20岁年龄组可能由于卵巢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而造成胎儿发育异常的发生率较高。>35岁年龄组的孕妇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加上孕妇体质逐渐下降,致畸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且随着孕妇年龄的继续增加,胎儿畸形的发生率也不断增加,可高达18.18%。说明孕妇年龄的增加对于优生优育是不利的,因此孕妇年龄对于优生优育不容忽视。

3.3 胎儿发育异常的类型及其构成比

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类型可以做出较为明确的诊断,其中复合畸形最为常见(13 例) ,所占构成比高达22.41%。因而在产前超声检查时要全面、细致,发现一种畸形的同时还需要对复合畸形进行一一检查,做到不遗漏。故在孕期彩色超声产前检查中,需要对主要的胎儿畸形类型加以排查。

3.4 超声检查的应用

超声检查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①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目前通常建议在孕期进行三次产前超声检查,第一次检查为早孕期(妊娠10~14周),主要目的是测量胎儿的胎龄,也可以排外一些较大的胎儿畸形情况,主要是针对无脑儿、脊柱裂及单腔心等,以确定治疗方案。第二次检查为中孕期(妊娠20~26周),此期由于羊水最多,胎儿活动度大,胎儿的结构比较清楚,可以排除更多的畸形。主要是对胎儿各脏器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是胎儿发育异常诊断的黄金时期。第三次检查为晚孕期(妊娠32~36周),测量胎儿的各种径线,以预测胎儿的大小是否和实际的孕周相符,目的是监测胎儿在宫内发育是否正常及发育成熟的程度,也可以排外一些早期不会发现或者不明显的畸形,如多囊肾、消化道狭窄等疾病。②超声可对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监测。胎儿在不同孕周期内的大小可通过超声进行测量,由此来确定胎儿的生长情况。在实际工作中,超声多次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要明显优于单次测量结果,对于判断胎儿是否发育异常可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另外,对于孕龄的准确判定也十分重要,因为孕龄与胎儿的发育有直接关系。在孕期中,早孕的超声检查又显得更加重要,主要对妊娠囊和胚胎头臀长两个指标进行检查,其中常用且准确的是监测胚胎头臀长。③超声检测胎盘状态。胎盘检测如果出现异常,会导致产科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如胎儿生长受到限制、早产及孕期出现大出血等,因此对于胎盘的超声检查必不可少也十分必要。胎盘的正常位置是附着于宫腔上部的前壁、后壁或侧壁。胎盘的厚度与妊娠期的长短有关,胎盘在妊娠早期较薄,相对面积较大,可在声像图上观察到胎盘是均匀附着于子宫壁上。胎盘厚度随着妊娠孕期的进行会逐渐加厚,且面积会相对缩小。④超声评估羊水量的变化。羊水量多少会因妊娠期不同而不同,300~2 000 mL是正常羊水量的范围,>2 000 mL属于羊水过多,

总之,超声检查在胎儿发育异常的产前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对于胎儿发育异常的检出率较高,对于发生畸形的胎儿可作出较为明确的判断,并给予指导性意见,如可进行早引产处理,对优生优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是目前产前诊断、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 向红, 王自立, 罗江平, 等. MRI与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先天性异常对照研究[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 25(5): 480-481.

[2] 张素阁, 王惠, 牟楠楠, 等.超声诊断双胎妊娠并胎儿畸形的价值[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 26(10): 1005-1006.

[3] 许玉敏. 超声影像检测胎儿外耳发育临床意义[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 26(4): 371-372.

[4] 黄丽卿, 杨璞. Ⅱ级、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对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的意义[J]. 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5): 791-793.

[5] 涂湘红. 胎儿单脐动脉的超声诊断及伴随胎儿畸形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1): 43-46.

[6] Chasen ST, Kalish RB. Can early ultrasound reduce the gestational age at abortion for fetal anomalies[J]. Contraception, 2013, 87(1): 63-66.

[7] Guindi WE, Michel D, Gabriel C, et al. 3D ultrasound and Doppler angiography for evaluation of fetal cardiovascular anomalies[J]. Inter J Gynecol Obstetrics, 2013, 120(2): 173-177.

[8] Kouam N, Domoua AMN, Niki Z, et al. Polyhydramnios: A warning sign in the prenatal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foetal malformation[J].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Imaging , 2013, 94(4): 433-437.

[9] 周朝辉, 付倩, 罗国阳, 等. 早孕期超声筛查新进展[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2013, 10(1): 8-18.

[10] Benute RG, Nomura MY, Adolfo WL, et al. Feelings of women regarding end-of-life decision making after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alethal fetal malformation [J]. Midwifery, 2012, 28(4): 472-475.

[11] Lee IW, Chang CH, Cheng YC, et al. A review of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applications in fetal growth restriction[J]. J Med Ultrasound, 2012, 20(3): 142-149.

[12] Liao SL, Tsai PY, Cheng YC, et al. Prenatal diagnosis of fetal encephalocele using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J]. J Med Ultrasound, 2012, 20(3): 150-154.

[13] Tsaia HF, Cheng YC, Ko HC, et al. Prenatal diagnosis of fetal 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 of the lung using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Comparison between the 20th and 21st centuries[J]. Taiwanese J Obstetrics Gynecol, 2013, 52(1): 90-96.

篇2

关键词:医学影像;超声;介入超声

自伦琴1895年发现X线以后不久,在医学上,X线就被用于对人体检查、进行疾病诊断,形成了放射诊断学的新学科,并奠定了医学影像学的基础。至今放射诊断学仍是医学影像学中的主要内容,应用普遍。50年代到60年代开始应用超声与核素扫描进行人体检查,出现了超声成像(USG)和Y闪烁成像。70年代和80年代又相继出现了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X-ray CT或CT)、磁共振成像(MRI)和发射体层成像(ECT),如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与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等新的成像技术。这样,仅100年的时间就形成了包括X线诊断的影像诊断学(diagnostic imageology)。虽然各种成像技术的成像原理与方法不同,诊断价值与限度亦各异,但都是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形成影像,从而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以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的目的,都属于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是特殊的诊断方法。70年代迅速兴起的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y),即在影像监视下采集标本或在影像诊断的基础上,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使影像诊断学发展为医学影像学的崭新局面。医学影像学不仅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提高了诊断水平,而且可以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这样,就大大地扩展了本学科的工作内容,并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支柱。近20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的影像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影像诊断学也成为医学领域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常规X线正在从胶片转向计算机放射摄影(CR)或更为先进的直接数字化摄影(DR)的数字化时代。诞生时即与计算机紧密相关的CT、MR则发展速度更为惊人。CT已从早期的单纯的头颅CT发展为超高速多排螺旋CT、电子束CT。在速度提高的同时,扫描最薄层厚也从早期的10mm到现在的0.5mm,最高图像分辨率也达到了1024*1024。这些使CT的应用不仅在于早期横断面呈像,同时可以作细腻的三维重建,模拟内窥镜,手术立体定向,CT血管呈像(CTA)。MR也从早期的永磁体、低场强发展到现在的超导、高场强,分辨率在常规扫描时间下提高了数千倍,磁共振血管呈像(MRA)已成为常规检查项目,同时灌注、弥散、功能呈像以及磁共振波谱(MRS)技术正在研究发展之中。超声医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已与X线、CT、磁共振、核素并驾齐驱,成为临床五大医学影像手段。

声波是一种机械能的表现形式。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一般用赫兹表示,简写为Hz。频率在2000Hz以上的声波即为超声波。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要发生反射,折射以及多普勒效应等。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发生声能衰减。因此超声通过一些实质性器官,会发生形态及强度各异的反射。由于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解剖情况的不同,对超声波的反射,折射和吸收衰减各不相同。超声诊断就是根据这些反射信号的多少,强弱,分布规律来判断各种疾病。医用诊断超声波的发生与接收,均由特制的探头来完成,它能把电能和声能互相转换。按照超声回声显示方法来分类,超声诊断仪可分为脉冲回声式和频移回声式两大类型。脉冲回声式超声诊断仪包括幅度调制型超声诊断仪(A型超声仪,简称A超)、辉度调制型超声诊断仪(B型超声仪,简称B超)以及回声辉度调制型超声诊断仪(M型超声仪,简称M超)。频移回声式超声诊断仪(D型超声仪)包括频移示波型超声诊断仪(脉冲波式和连续波式多普勒)彩色编码频移回声式超声诊断仪(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简称彩超)等。

超声诊断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以解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紧密结合临床医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已与X线、CT、磁共振、核素并驾齐驱,成为临床五大医学影像手段。超声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脏器病变的形态学诊断以及器官的超声解剖学的研究。超声诊断是以形态学为依据的,因此它的基础是病理解剖学形态改变及由此而产生的组织的声学变化。超声检查可获得各脏器断面图像,此即为诊断的形态学基础,能够对病变进行定位定性诊断。二、功能性检测。超生图像可显示由于脏器、组织的生理变化而出现的相应规律性变化,如胆囊收缩、胃排空、胃肠道蠕动、膈肌运动、卵巢功能性变化及心脏的舒缩。多普勒超声可显示心脏及其他脏器血管的血流变化,以判断其功能状况。三、介入性超声。包括内窥镜超声和术中超声,介入性超声在临床的广泛开展使得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学、组织学紧密结合,不仅提高了诊断水平,还进一步开展了一些临床治疗,开辟了超声诊断、治疗在临床医学的新领地。

介入超声技术作为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是1983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介入性超声学术会议上被正式确定的。它是在超声显像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施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X线造影以及抽吸、插管、注药治疗等操作,可以避免某些外科手术,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媲美的效果。与其他影像学介入手段相比,由于介入性超声具有实时、准确、便捷、无辐射、费用低廉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不断出现的各种新型介入性超声内镜,在进行穿刺过程中,内镜视野和超声视野同步,超声影像上可以显示穿刺进针的全过程,精确控制针尖在病变内的位置,使穿刺准确安全,大大提高了可以穿刺的范围。同时彩色多普勒在介入性超声内镜中的应用,有效地区分血管和非血管结构,保证了穿刺的安全性。目前国内外学者更多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介入性超声内镜的肿瘤治疗,如光动力治疗、射频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组织间放疗等。

介入性超声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有些疾病的治疗已成为临床不可取代的治疗方法。同时,医学影像学的整体水平的发展为患者诊疗提供了更宽广的选择空间,患者可权衡各种手段的利弊作出更为合适的选择。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超声造影,临床应用,卵巢肌瘤,子宫腺肌瘤

【中国分类号】 R445【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506-01

1前言

作为医学领域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超声造影在肝脏以及心脏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然而在某些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尚处于探索期。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超声造影成像技术以及定量分析软件的极大发展,对于妇科肿瘤、产科胎盘等方面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超声造影有不凡表现。

2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鉴别良性、恶性卵巢肿瘤。借助超声造影,可以达到微小血管清晰显示的目的,以肿瘤血管数量以及能量多普勒信号为依据,结合专用软件将肿瘤感兴趣区超声造影的时间及强度曲线描绘出来,并对相应参数进行计算,以便确定卵巢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金慧佩,赵雅萍,黄品同,陈琳(2009)[1],借助第一代造影剂对卵巢肿瘤能量多普勒声像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造影之后,卵巢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在血管数量、分布以及形态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差别;进行levovist注射后,在多普勒信号方面,恶性肿瘤明显强于良性肿瘤。刘百灵,周琦,姜珏,雷小莹(2008)[2,3],结果表明卵巢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存在较大差别。(2)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赵胜等(2006)[4,5]利用增强造影技术分别对34例子宫肌瘤及6例子宫腺肌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子宫肌瘤在灌注特点方面具有相似性,与子宫肌层充盈及消退是同步的;动脉周边先是造影剂环状迅速增强,之后内部出现充盈;李国政等(2011)回顾性分析103例子宫肌瘤及7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超声造影检查资料,发现即大部分子宫肌瘤患者属于环状增强型,大部分子宫腺肌病患者属于同步增强型或向心填充型[6,7]。

(3)评估胎盘母体面及胎儿面血流状态。子宫胎盘血流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妊娠状况及胎儿的发育状况 [8]。许杨青等(2008)[9]以妊娠晚期大鼠为研究对象对,分析研究超声造影在胎盘的应用价值及其对大鼠胎盘组织产生的生物效应。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高剂量造影剂组以及低剂量造影剂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2.0 ml/kg、选择每只孕鼠一只胎鼠的胎盘借助ACUSON Sequoia 512超声诊断仪CPS成像系统实施超声造影检查,并观察三组胎盘显微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鼠胎盘绒毛间血流灌注特点借助超声造影可以清楚显示,胎血屏障可以阻碍造影剂,使其无法触及胎儿面,观察三组胎盘的显微结构,未出现母体面血管受损、红细胞外移或者空泡等情况[10]。可见,超声造影在大鼠胎盘母体面血管结构显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胎盘组织的应用并不明显[11]。Denbow通过微泡造影剂静脉注射对胎儿血流情况进行观察。超声引导穿刺,注入Levoist,观察胎儿血流增强与否[12]。结果显示,6例中有4例出现明显增强,另外2例未出现增强变化,据此认为在临床中应用超声造影剂有助于明确胎盘胎儿侧血流状况[13]。

3研究展望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研究的日益深入[14,15],微泡造影剂也取得相应的发展,尤其是新型靶向性微泡造影剂、超声显像技术以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实践中,超声造影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普遍,必将迎来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客观而清醒的认识到,当前,超声造影在产科的应用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相关的 技术仍不够成熟,要想实际应用于人类临床中,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对此还需要后续研究充分证实其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金慧佩,赵雅萍,黄品同,陈琳.超声造影在妇科附件良恶性肿块诊断中的应用.温州医学院学报,2009,05

[2] 刘百灵,周琦,姜珏,雷小莹.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09

[3] 赵胜,陈欣林,陆兆龄,杨小红,卢丹,陈常佩.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第一届全国妇产科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6,11

[4] 李国政,苑敏,吴子芳,刘增强,刘丽艳.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的价值.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 第02期

[5] 许杨青,陈欣林,谢明星,陈佩文,赵胜,胡蕾.大鼠胎盘超声造影灌注特征和生物效应的初步研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01

[6] 刘芳,阳倩.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子宫腺肌症的临床价值[J].中医药导报,2008,14(2):70-71.[7] 丁洲,张忠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J]. 交通医学,2010,24(5):577-580.

[8] 张慧颖.经腹和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诊断价值[J].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9,29(5):364-365.

[9] 何立红,何淑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2006,7(4):113-114.[10] 梁彩英.阴道探头超声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探讨[J].西南军医,2009,11(6):1082.

[11] 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M]第三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395

[12] 刘君,黄红梅,刘吉凤,等.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与病理基础研究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7(12):928.

[13] 燕丽,秦乾元,詹新恩,等,乳腺肿块的彩色血流频谱形态分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6(3):219.

篇4

1.1调查对象

哈尔滨医科大学2009级医学影像专业的120名学生,全体学生都参加了涵盖循证医学知识的超声实践课程。

1.2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全部实习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学生独立填写并当场收回,共计发放问卷120份,全部收回,有效率达100%。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循证医学的熟知情况,循证医学在超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循证医学联合超声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等。

1.3数据分析

调查问卷经编码后录入计算机,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主要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讨论

篇5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产前诊断胎盘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诊断为胎盘植入的孕妇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研究组),并与单纯进行二维超声检查的32例胎盘植入的孕妇(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超声诊断胎盘植入与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达52.63%;对照组符合率为21.8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 5.075, p=0.024);另外,研究组中,前置胎盘12例,约占植入性胎盘63.16%;宫角妊娠及疤痕妊娠各1例;产前产后出血患者12例,发生率为63.15%。结论应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用二维超声检查者,对孕妇产时及产后的准备和处理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胎盘植入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0.026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由于各种原因穿入子宫壁肌层,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造成孕产妇产前或产后大出血,危及孕妇及胎儿生命,其发生的原因多数与人工流产、引产、剖宫产、产褥感染、前置胎盘、高龄等高危因素有密切相关性[1-3]。胎盘植入的治疗原则为早诊断、早治疗,即作好应急准备及采取正确的术式,因此,产前正确诊断的意义非常重大[1,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5月来院就诊的患者,经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胎盘植入,病理证实的 19例植入性胎盘患者,总结分析超声检查声像图特点,并与2006年1月~2009年12月来我院单纯进行二维超声检查的32例胎盘植入的孕妇(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总结该病的声像图特征,提高对该病声像图的认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组患者资料:2010 年1 月~2012 年5月在我院行联合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诊断19 例胎盘植入患者,年龄 23~39 岁,平均 31.2 岁, 其中有 1次或以上剖宫产史者17 例,有或合并刮宫史者13 例,已诊断为前置胎盘的 12 例。

对照组患者资料:选择 2006 年 1 月至2009 年12 月在我院单纯进行二维超声检查诊断胎盘植入的孕妇32 例,年龄21~40 岁,平均32.4 岁,其中有1次或以上剖宫产史的 20 例,有或合并刮宫史的15 例, 已诊断为前置胎盘的21 例。两组患者的剖宫产史者、有或合并刮宫史者及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查方法

采用 PHILIPS IU22,PHILPS IE33,X-15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3.5~5.0 MHz,经阴道探头频率5.5~7.5 MHz。

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 spss 13.0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分析,以p<0.05 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研究组的19例患者中,联合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提示植入性胎盘10例,其中完全植入 3 例, 部分植入7例,诊断正确率52.63%;而在对照组的32例患者中,其中完全植入 2 例, 部分植入5例,诊断正确率21.87%;研究组明显诊断正确率高于对照组(?2= 5.075, p=0.024);另外,研究组中,前置胎盘12例,约占植入性胎盘63.16%,且前壁或前侧壁前置(包括中央型前置)8例;宫角妊娠及瘢痕妊娠各1例;产前产后出血患者12例,发生率为63.16%。应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应用二维超声检查者。

3讨论

但胎盘植入产前诊断较困难,其诊断符合率报道不一。冯智远等人[4-5]对95例疑为胎盘植入的患者进行MRI检查和彩超检查,MRI的诊断结果做MRI组,彩超的检查结果做彩超组,MRI和彩超联合的检查结果做联合组,比较各组诊断的结果,结果显示联合组的诊断灵敏度高于MRI组和彩超组,提示MRI和彩超联合诊断胎盘植入的灵敏度较高,可以提高胎盘植入诊断率,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周小媛等人[6]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治疗和病理证实的胎盘植入患者40例,分析产前、产后胎盘植入及其治疗中的超声表现,比较产前、产后胎盘植入的检出率,结果显示40例胎盘植入患者中,产前超声诊断11例,检出率为27.5%,声像图特征表现为胎盘内漩涡形成,胎盘后间隙消失及局部肌壁菲薄为主;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胎盘漩涡内血流丰富,胎盘基底血管丛增多,产后超声诊断25例,检出率为86.2%,声像图特征表现为局部肌壁菲薄,以胎盘与肌壁分界不清为主,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检出胎盘植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水旭娟等人[7]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胎盘植入患者,根据就诊时间不同分2组(产前组和产后组)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产前组35例,其中5例急诊来院未在本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超声诊断5例,产前诊断符合率为16.7% (5/30);产后组10例,超声诊断7例,诊断符合率为70% (7/10),其研究结果提示产前胎盘植入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不典型、胎儿图像的干扰及超声检查的重复性差等特点,使常规超声在产前诊断胎盘植入诊断符合率低,产后由于联合多种超声检查方法对其检查而使检出率有所提高,故如何在产前对胎盘进行全方位评估变得尤其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19例患者中,联合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提示植入性胎盘10例,其中完全植入 3 例, 部分植入7例,诊断正确率52.63%;而在对照组的32例患者中,其中完全植入 2 例, 部分植入5例,诊断正确率21.87%;研究组明显诊断正确率与对照组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研究组中,前置胎盘12例,约占植入性胎盘63.16%,且前壁或前侧壁前置(包括中央型前置)8例;宫角妊娠及瘢痕妊娠各1例;产前产后出血患者12例,发生率为63.16%。应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应用二维超声检查者。因此,彩色多普勒可以直观显示胎盘下血管的分布, 对胎盘植入的范围有较好的估计, 更好地指导临床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二维超声的高分辨力对于轻度粘连的胎盘有很大的价值, 二者结合, 能够正确分析子宫肌层与胎盘的血管分布情况,相对于单纯应用二维彩超诊断胎盘植入显著提高了诊断率,有利于帮助临床作好应急准备, 采取正确的术式[8-9]。彩色多普勒超声为一项简单、无创、安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10],在植入性胎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的欠缺之处在于病例的收集较少,有待以后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更好的总结胎盘植入的声像学特点,提高诊断率。

参考文献

[1]JAKUBOWICZ DJ1, IUORNO MJ, JAKUBOWICZ S, et al. Effects of metformin on early pregnancy loss in th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2, 87(2):524-529.

[2]丁红, 刘颖琳, 刘玉昆,等. 超声造影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后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12,28(19):3264-3265.

[3]魏晓燕. 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18例临床分析. 现代医院, 2012, 12(03):56-57.

[4]徐琚, 李锦丽.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盘植入的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 15(6):431-432.

[5]冯智远,汪奠亚,张慧,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磁共振检查对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2,33(33):7288.

[6]周小媛, 张凤菊, 杨忠诚.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盘植入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13(5):335-337.

[7]水旭娟,余彩茶,焦岩, 等. 45例胎盘植入超声声像图分析[J]. 温州医学院学报, 2013, 43(11):752-754.

[8]张力, 李萍, 何国琳, 等. 经腹部超声多普勒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 41 (12): 799-802.

篇6

【关键词】超声;临床;沟通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051-01

超声诊断学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新设备新方法的不断出现,超声科科为临床科室诊治提供的帮助越来越大,超声科与I临床科室的联系日益密切。但是,目前许多医院存在超声科的质量控制着眼于本科室内部的现象,而往往忽视了临床科室许多重要影响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如:患者的饮食、习惯、作息等情况都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不符合实际的检查验结果,是导致临床发生误诊无证的重要因素之一。0所以加强超声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提高工作效率是超声科室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10年来我国超声医学有非常迅速的发展,一些较大医院超声科仪器设备已赶上或超过了先进国家的设备。其次是检查方法学的更新,新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使检查质量有很大提高。对超声科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实验室认证,是保证超声检查质量的核心。CDFI认证在国内已实施多年,实践证明,其在规范科室室管理,保障实检查结果质量,提高人员素质等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结合自己科室工作的特点,建立健全科室工作规范和流程;加强科室工作人员责任心;科室内质控;纠正措施;质控记录等。其中每一项内容都对其实施的各环节写出详细的书面资料,而且要认真执行,并作好记录。

一、与临床医学结合是超声科的需要

超声诊断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密不可分,超声诊断工作的核心是检查质量问题,为此超声科负责人应主动与临床科室交流、沟通、对话、协作:

1.核心是超声诊断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强调检查的分析前、中、后全过程的管理。

2.检查医师更应主动走出去,到临床科查看病人或病例,对检查过程中的可疑结果,进行调查跟踪核实。

3.超声科主动参与协作:由超声医学的地位与作用,说明超声医学的任务绝不仅是被动地提供声像图或结果。过去很长时期,超声科科被定位于“辅助科室”。

4.学习临床知识加强临床意识:超声医学的特定地位决定了它们必须与临床保持双向联系。超声科除了加强自身建设,还必须加强临床意识。超声科应改变现有的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引进医疗系毕业生,或选调临床医生到超声科工作,有助于加强临床意识,才能更好地使超声科的工作与临床诊疗工作紧密结合,提高超声诊断的整体素质。

二、临床医生对超声项目深层次的理解及横向知识略显不足

临床医生主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时对超声项目深层次的理解及横向知识略显不足,不能充分理解其意义。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超声医学的学习和认识,随时加强沟通,才能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刚刚毕业的医学生,他们对现有超声项目的临床意义认识、理解不够深,只停留在教科书上,它的内容往往滞后于临床医学和超声医学的发展,很多新技术、新项目更新很快,而对检查项目的方法学了解不够。故更有必要加强对超声医学的学习,或直接向超声人员请教,或去超声科进行若干周的见习。请检超声负责人,特别是请超声医师到临床科定期做专题讲课,特别要着重讲新开展检查项目的临床应用、方法原理和临床意义、影响因素等知识,使临床医生做到心中有数。

三、取得医护人员及有关人员的支持

篇7

[关键词] 超声;小肝癌;微波凝固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b)-188-01

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肝癌,和其他介入方法相比,笔者用的是把超声作为一个基本的影像学引导工具,看到肝脏肿瘤后再顺着超声影像就可以直接把针导入进去,然后导入微波能源就地加热,把肿瘤灭活掉[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共有11例小肝癌行微波凝固治疗,其中,女性1例,男性10例。年龄范围63~73岁。11例全部有肝炎病毒,其中乙肝6例,丙肝5例。11例均经两种以上影像学检查确诊肝癌,AFP>200 μg/ml,持续8周以上;AFP>400 μg/ml,持续4周以上。全部患者在彩超下肝占位病灶穿刺取病理,病理结果均为肝细胞癌。肝癌病灶直径2.1~4.4 cm,均无门脉癌栓及其他部位转移证据。Child-Pugh分级[2]均为A级,其中1例有少量腹水,余均无腹水,均无肝性脑病,血小板最低1例47×109/L,均无其他脏器功能衰竭。

1.2 超声使用方法

超声在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诊治过程中有三个阶段须要应用。首先,肝癌的诊断过程中,肝癌组织穿刺活检取病理须在彩超下实时监测。其次,在微波凝固治疗肝癌过程中实时超声监测,治疗第3日复查彩超,看消融治疗效果是否满意,不满意则再次彩超下微波凝固治疗。最后,治疗效果满意后每2~3个月彩超复查,如原来AFP增高,则同时复查AFP。其中,第一、二阶段超声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不可替代的[3-6]。

2 结果

11例患者现全部存活,11例患者术前肝癌组织穿刺活检取病理及术中微波凝固治疗肝癌全部实时超声监测,未出现胆瘘、肠瘘、肝被膜下出血及腹腔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有2例出现右胸腔积液,2例中的1例同时合并肺炎,经治疗胸腔积液、肺炎均痊愈。术后每2~3个月彩超复查,部分结合AFP复查,共发现3例亚临床复发,3例中的2例因微波消融过程中疼痛难忍仅微波凝固治疗8 min(一般须15~20 min),故亚临床复发,3例中的另1例则因病灶紧靠门静脉消融时热能被带走而效果差,也亚临床复发,经再次微波凝固治疗,亚临床复发病灶消失,无1例亚临床复发经彩超复查而发生漏诊。彩超对微波消融灶及亚临床复发灶(肝癌原发灶)有明显不同表现,微波消融灶在彩超下呈浅色(白色),亚临床复发灶或肝癌原发灶彩超下呈深色(黑色),鉴别容易,故极难漏诊。

3 讨论

在超声影像下看到的病变情况,不仅可以看到肿瘤而且可以进行测量(大小、性状等)。利用微波导入后局部可以产生一个高温区,在这个高温区里面所有有生命的东西应该都可以消灭掉,而且通过研究发现肿瘤在54℃下就无法存活了,因此笔者用作用局部微波产生高温的方法来灭活肿瘤。彩超(或B超)对肝癌组织穿刺活检取病理及微波消融术中的实时监测意义勿庸置疑,已得到公认,是不可或缺的,不可替代的[7-8]。但术中如果病灶较大需多次消融,则因第1点消融后气雾干扰,再观察病灶困难,需操作者经验及手感(扎入肝癌病灶内有刺入高密度坚硬物感觉)确定位置[9-10]。而术后多数医生及医院喜欢用CT平扫加增强复查,它的好处是通过血供情况判断CT片上病灶消融损毁灶还是肝癌残留灶或亚临床复发灶。国内邓小东等[2]利用声显静脉注射,对肝癌血管有树状显影(超声下),治疗时针对性更强,以血管树主干为微波凝固重点,治疗后再利用声显超声造影,观察肿瘤内血流变化,判断疗效,完全可以取代肝CT增强检查。而CT检查费用高、需静脉注射造影剂,有辐射,有时不易被患者接受,而彩超复查费用低,无射线,无需静脉注射造影剂,方便快捷、可靠、节约,完全可以替代CT检查,受到患者欢迎。

[参考文献]

[1]梁萍,董宝玮,于小玲,等.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J].中华肿瘤杂志,1997,10(6):448-450.

[2]邓小东,沈延政,严禹.三维超声成像在微波凝固治疗中价值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9,17(5):32-35.

[3]谭开彬,高云华.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8(5):24-26.

[4]黄敏,沈延政,郭建峰,等.肝肿瘤介入治疗后的超声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2(1):24-25.

[5]张炽敏,王剑翔,张俊,等.肝静脉主干抗微波凝固的摸拟实验[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4(4):38-40.

[6]姚广力,江怡,顾庆,等.经皮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复发性、转移性肝肿瘤[J].上海医学影像,2006,15(2):144-145.

[7]辛红,董宝玮,林星石.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肝癌前后患者免疫指标的动态变化[J].肿瘤防治研究,2000,27(4):275-277.

[8]管军,姚小平,吴梦超.微波组织凝固对晚期肝癌患者抗肿瘤免疫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98,20(3):168-170.

[9]董宝玮,张晶,梁萍,等.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肝癌对患者局部免疫状态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02,80 (10):745-748.

篇8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诊断教研室,辽宁大连 116001

[摘 要]医学影像学是当前整个医学领域中知识更新最快的学科之一, 超声诊断学的学习,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图片、视频材料,一种良好的临床思维方式的建立,对学生理解知识及将来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更加至关重要。循证医学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都应建立在最佳临床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而不是以理论推导或个人经验为依据[1] 。本研究将循证思想应用到超声医学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其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提出临床问题,查找证据,严格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对实践结果的再评价。

[

关键词 ]循证医学;医学教育;教学模式;超声诊断学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表示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5)2(C)-0060-02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n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Diagnostics Teaching is Discussed

GUO Liping WANG Bing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dalian university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Liaoning dalian 116001,China

[Abstract] Pick to: medical imaging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fastest update the knowledge in the field of medicine discipline, ultrasound diagnostics of learning, not only need solid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rich images, video material,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ood way of clinical thinking,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linical ability to work in the future is more crucia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s to follow the evidence medicine, its core idea is any medical decision-making should be based on the best clinical research evidence, rather than based on theoretical derivation or personal experience in[1]. This study apply evidence-based thinking to ultrasonic medical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ethods, the teaching mode mainly includes clinical questions, to find the evidence, the strict evaluation of evidence, and the result of the practice of evidence is applied in the evaluation.

[Keywords]Evidence-based Medicine: Med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Ultrasonography。

[课题来源]本课题为大连大学校级教改立项课题。

[作者简介]郭丽苹(1962.11-),女,河北武汉人,大学本科,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甲状腺,乳腺,心血管,超声。

王冰(1979.3-),女,吉林人,医学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甲状腺,乳腺,心血管,超声 。

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对教学的更高要求,在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结构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素质能力的同时,更要求教师能够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影像知识与临床思维相结合的能力,为其成为合格临床医生打下良好基础。

1 现状分析

目前,医学影像学已经成为非影像医学专业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充分强调了影像医学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往超声诊断学的教学模式多采取教科书加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教师以自己所掌握的非系统的影像实践经验和影像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为依据,指导和教授学生,但是无法合理评估影像学方法的科学性、可靠性和真实性[2]。因此,需要我们教师探讨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适应这种临床思维。循证医学这种新的医疗模式适应了当前医学的发展趋势,代表了现代医学的前进方向[3]。

2 超声诊断教学中循证医学应用模式的构建

循证医学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准确、慎重且明智地应用现阶段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资料,考虑医生的临床经验和个人专业技能,参照病人的愿望和价值,把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病人制定出合适的最佳治疗措施[4]。其核心思想是所有的医疗决策都应以最佳临床科学研究证据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经验或者理论推导为依据。将循证思想应用到超声医学教学中,其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提出临床问题,查找证据,严格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对实践结果的再评价,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从而培养医学生自觉寻找证据,分析证据、应用证据实施科学决策的能力[5]。

教学过程在前期主要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循证医学的相关知识、临床知识以及诊断性试验和相关的影像学知识。根据医学图像的基本征象及相关的临床资料,提出诊断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所给图像资料,查阅教科书和相关文献 学生讨论评价所收集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并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最后教师给出病例追踪诊断结果并验证诊断的准确性。

3 教学过程管理及教学模式的实施

3.1 提出临床问题,又称“案例教学法”

提出一个明确的、可回答的临床问题是循证医学实践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教师在课堂上选择典型的、资料齐全的临床病例,让同学们自己分析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征象,分析其病理生理改变与影像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6]。

3.2 查找证据

对于提出的诊断问题,通过各类文献研究和检索资料,利用证据的分级,选出最佳证据。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掌握并规范地应用医学主题词、熟悉医学数据库的使用方法[8]。

3.3 严格评价证据

通过证据质量分级及统计学分析,将帮助医学生发现并保留有价值的证据,进行真实性及临床可用性评价。

3.4 应用证据

教师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从病因、病理、病理生理等方面去推论,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多给出几种假设,让学生从中选择最合理的假设,一步步接近正确结果。

3.5 对实践结果的再评价,也称为后效评价

课堂最后由教师给出病例追踪结果,师生共同验证诊断的准确性,并总结整个过程的经验教训。

4 效果评价

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一般采用行为标准和效果标准相结合。行为标准的直接评价对象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包括课堂效果、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将循证医学应用于超声教学中,教师的知识内涵应与影像发展同步,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系统化的、最新的知识和临床经验,二者相结合指导临床实践[8]。效果标准即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是以学习成绩进行间接评价。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我们进行教改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考核教改带来的教学质量的变化环节,我们也着重从以上几方面进行评价[10]。循证医学教学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求最佳科学证据及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1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教师讲授知识转变为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究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从而把教师从知识直接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了解超声影像检查的流程,各个检查项目正常、变异、异常的超声表现,并能够从病理、病理生理角度分析这种表现形成的原因,以及其需要的鉴别诊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平时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12]。主要体现在病例分析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说明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13]。

[

参考文献]

[1] Sackett D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M]. 2nd edition Edinburgh: Churchill Livingstone,2000: 67-73.

[2] 张俊祥,储德开.提高《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探讨[J]. 实用全科医学,

2004,2(3):246-247.

[3] 包炎明,张龙江,宋光义.循证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学的新实践[J].放射学实践,2002,17(3):211-213.

[4] GUYATT GH.Users’guides to medical literature [J]. JAMA, 1993, 270(17):2096-2097.

[5] 胡向东,张庆.循证医学在超声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1(22):1808-1809.

[6] 夏琼,孙爱民.超声诊断学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初步探索[J].中国临床医学,2014,2(21):83-84.

[7] 张碧波.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及其局限性[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84-86.

[8] 吴云.晚期妊娠胎盘植入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7):78-79.

[9] 李季.超声诊断肝外阻塞性黄疸的价值与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87-88.

[10] 李航,郭莹,陈婷婷.宫腔粘连的超声诊断价值与治疗监护的前瞻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4,12 (3):68-69.

[11] 周建.279例输尿管中段结石的超声诊断分析 [J].中外医学研究, 2014,12(4):52-54.

[12] 王庆,高勇,夏云鹏,等.超声诊断双角子宫畸形合并先天性肾缺如1例报告[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4):163.

篇9

【关键词】超声;妇科急腹症;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妇科急腹症为临床上常见疾病,疾病类型主要包括急性附件炎、卵巢黄体破裂、卵巢囊肿扭转、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破裂等[1]。妇科急腹症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腹痛、不规则阴道出血等。妇科急腹症需及时给予临床治疗,对于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2]。故快速、准确地诊断十分重要。超声作为临床多种疾病诊断的主要手段,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笔者对超声诊断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116例,入院时主要临床症状为腹部疼痛、不规则阴道出血、部分患者伴有停经症状。年龄23~55(34.6±5.6)岁。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1.2方法所有患者均应用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腹部检查或阴道检查,腹部检查时探头频率为3.5MHz,阴道检查时探头频率为7.5MHz。患者取平卧位,行腹部检查者保持膀胱充盈,在耻骨与脐部之间进行全面扫查;行阴道检查者排空膀胱,探头进入阴道后,进行纵、横、斜等多切面扫查。主要观察子宫及附件形态大小,以及盆腔部是否存在游离积液等情况。同时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脉冲多普勒(PW)检查[3]。根据超声检查情况,对其急腹症类型进行初步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结果

116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异位妊娠破裂72例,卵巢黄体破裂16例,卵巢肿瘤扭转10例,急性盆腔炎10例,前置胎盘8例。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检查诊断结果相比,诊断结果相符106例(91.38%);漏诊误诊(子宫穿孔)10例(8.62%)。见表1。

3讨论

妇科急腹症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复杂、病情发展迅速、需及时准确给予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特征。从本次研究来看,超声检查可在患者发病早期做出诊断,其准确率高达90%以上,且具有简单快捷、无创伤等优点,因此可作为妇科急腹症的首选诊断方式[4]。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及本次研究结果,对几类常见妇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及超声特点进行总结,以此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异位妊娠破裂为临床最常见的妇科急腹症,其发病率占据较大的比例。异位妊娠主要包括输卵管妊娠、腹腔妊娠、卵巢妊娠、宫颈妊娠、残角子宫妊娠等类型,其中又以输卵管妊娠发生率为最高。但是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异位妊娠,均具有相同的超声声像特征,即均表现出子宫正常或轻度增大,宫内无妊娠囊声像,多数患者子宫内膜有明显增厚,回声增强,偶见子宫内膜分离征,并有假孕囊形成。同时子宫附件区可见包块、且包块边界模糊,表现为强弱不一、回声不匀的混合性包块。在临床诊断过程中,由于异位妊娠的表现较为多样化,因此往往容易发生误诊。笔者认为在临床实际诊断中,要着重将异位妊娠与黄体破裂、附件包块等进行鉴别诊断,黄体破裂患者无停经史,且其盆腔多探及不到包块,子宫直肠窝可探及液性暗区[5]。黄体破裂也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妇科急腹症,其超声特点主要为子宫大小正常,子宫内膜为增生期内膜改变,宫腔内无妊娠囊,盆腔多探及不到包块,子宫直肠窝可探及游离性液性暗区。在实际的临床诊断中,黄体破裂最易与附件炎性包块发生误诊,因此在具体的诊断过程中,临床医师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史进行判断。黄体破裂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呈阴性,且多数患者的腹痛症状发生在月经之前,且无停经史及不规则阴道出血史。卵巢肿瘤扭转多出现腹围增粗、腹痛、腹部内有肿物及月经紊乱等临床症状,多伴恶心、呕吐等症状。超声显示附件区有混合型肿块,且肿块壁增厚,内部回声杂乱无章,盆腔未见不规则游离液性暗区。急性盆腔炎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急腹症,其中以输卵管炎和输卵管卵巢炎为主,如在急性期给予积极地临床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急性盆腔炎反复发作,则会导致不孕。急性盆腔炎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会不同。但是其主要会伴随有下腹痛、发热、白带增多、排尿困难等。超声下可见附件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附件边界模糊,盆腔可见积液[6]。前置胎盘主要发生在孕产妇的妊娠晚期,主要症状为无痛性的阴道出血症状。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壁、胎盘、胎先露部和宫颈位置,根据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位置,对前置胎盘类型进行准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田淑英.经腹部联合阴道超声应用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6):234-235.

[2]郭蓉,张雯娟.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3):90-92.

[3]孙惠.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4,26(2):52-53.

[4]和丽英.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3(2):256-258.

[5]周艳鹏,张信昌,崔金玲,等.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中81例临床诊疗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6(22):289-290.

篇10

1超声造影

始于上世纪60年代, 作为医学领域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经静脉声学造影在某些妇产科疾病的诊、疗中尚处于探索期。早期的超声造影剂由于气体微泡直径过大,不能通过肺循环,所以在妇产科领域只适用于宫腔与宫腔-输卵管造影,得到广泛认可,其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已经较成熟。但当前在某些妇产科疾病诊、疗中,如妇科疾病超声诊断的难点为盆腔肿物的定性诊断。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超声造影成像技术以及定量分析软件的极大发展,而近几年SonoVue以其高稳定性,易配置、适用范围广和安全性高等特点为大家所广泛使用,并在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的同时运用血管成像(MVI),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CnTI),时间-强度曲线分析(TIC)等技术分析超声图像,对于妇科肿瘤、产科胎盘等方面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更有不凡表现。本文分别从鉴别卵巢肿瘤的良性或恶性,评价肿物侵润范围,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评价子宫动脉栓塞范围,评估胎盘母体与胎儿面血流状态等角度阐述超声造影在妇产科疾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情况,并对研究进展进行展望。

2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2.1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二维超声对其进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难度,超声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肿块的血流灌注特点,从而为超声鉴别诊断提供依据。赵胜等(2006)[1-3]利用增强造影技术分别对34例子宫肌瘤及6例子宫腺肌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子宫肌瘤在灌注特点方面具有相似性,与子宫肌层充盈及消退是同步的;动脉周边先是造影剂环状迅速增强,之后内部出现充盈;李国政等(2011)[4-6]回顾性分析103例子宫肌瘤及7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超声造影检查资料,发现即大部分子宫肌瘤患者属于环状增强型,大部分子宫腺肌病患者属于同步增强型或向心填充型。

2.2评价子宫动脉栓塞范围 随着微创手术的突飞猛进发展,目前应用于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等良性病变的微创治疗主要有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射频消融及高强度聚焦治疗等,其中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有症状的子宫肌瘤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较常见的并发症为非靶目标的缺血损伤。Marret等的研究显示,在患有多发、较大有明显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动脉栓塞前经静脉子宫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肌瘤范围,术中监测可减少内膜血管损伤。罗蓉蓉等(2008)[7,8]对行射频热凝固治疗子宫肌瘤、肌腺瘤病灶的患者在手术前、后均行子宫超声造影,观察病灶部位的血流情况得出超声造影能即刻显示治疗是否彻底,对复查预后提出可靠依据的结论,认为其能客观评价对子宫肌瘤、肌腺病灶的治疗是否完善。

2.3鉴别良性、恶性卵巢肿瘤 尽管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在妇科肿瘤新生血管的检测方面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和运用,但对于直径小于0.1mm血管的检出尚达不到临床要求,借助超声造影,可以达到微小血管清晰显示的目的,同时显示肿瘤内部血管丰富程度及是否有动、静脉瘘,以肿瘤血管数量、血流特点以及能量多普勒信号为依据,结合专用软件将肿瘤感兴趣区超声造影的时间及强度曲线描绘出来,并对相应参数进行计算,便可较准确确定卵巢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金慧佩,赵雅萍,黄品同,陈琳(2009)[9],借助第一代造影剂对卵巢肿瘤能量多普勒声像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造影之后,卵巢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在血管数量、分布以及形态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差别;进行levovist注射后,在多普勒信号方面,恶性肿瘤明显强于良性肿瘤。刘百灵,周琦,姜珏,雷小莹(2008)[10],结果表明卵巢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存在较大差别。

2.4评价肿物侵润范围 盆腔恶性肿瘤的转移特点是:外观局限的肿瘤,却在腹膜、大网膜、腹膜后淋巴结、横膈等部位已有亚临床转移,其转移途径主要通过直接蔓延及腹腔种植,瘤细胞可直接侵犯包膜,累及临近器官,并广泛种植于腹膜及大网膜表面。常规超声对部分肿物边界显示不清晰,无法确定其侵润范围。张晶(2008),经静脉超声造影妇科应用研究,发现用常规超声检查对肿物边界显示不清者,注射造影剂后肿物于周围组织及器官的边界显示清晰,可较正确判定肿物侵润范围与深度,有助于确定手术范围及方式。AntoniaTesta等的研究也证明子宫颈癌造影后癌肿的边界显示清晰,可很好区分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肿瘤的临床分期。

2.5评估胎盘母体面及胎儿面血流状态 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切营养均是通过胎盘血运来完成。胎盘形成于孕6~7w,于孕12w开始有功能。胎盘功能有:①气体交换。②营养物质供应。③排除胎儿代谢产物。④防御功能。⑤合成功能。子宫胎盘血流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妊娠状况及胎儿的发育状况。许杨青等(2008)以妊娠晚期大鼠为研究对象对,分析研究超声造影在胎盘的应用价值及其对大鼠胎盘组织产生的生物效应。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高剂量造影剂组以及低剂量造影剂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2.0ml/kg、选择每只孕鼠一只胎鼠的胎盘借助ACUSON Sequoia 512超声诊断仪CPS成像系统实施超声造影检查,并观察三组胎盘显微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鼠胎盘绒毛间血流灌注特点借助超声造影可以清楚显示,胎血屏障可以阻碍造影剂,使其无法触及胎儿面,观察三组胎盘的显微结构,未出现母体面血管受损、红细胞外移或者空泡等情况。可见,超声造影在大鼠胎盘母体面血管结构显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胎盘组织的应用并不明显。Denbow通过微泡造影剂静脉注射对胎儿血流情况进行观察。超声引导穿刺,进行levovist注射后,观察胎儿血流增强与否。结果显示,6例中有4例出现明显增强,另外2例未出现增强变化,据此认为在临床中应用超声造影剂有助于明确胎盘胎儿侧血流状况。

3研究展望

随着超声设备及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微泡造影剂在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超声造影技术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新型靶向性微泡造影剂、超声显像技术以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实践中,超声造影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普遍,必将迎来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但尚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的经验积累,应用范围也待进一步开发。同时,我们需要客观而清醒的认识到,当前,超声造影在产科的应用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相关的技术仍不够成熟,要想实际应用于人类临床中,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对此还需要后续研究充分证实其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胜利.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刘芳.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子宫腺肌症的临床价值[J].中医药导报,2008.

[3]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李国政.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的价值[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

[5]张慧颖.经腹和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诊断价值[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9.

[6]梁彩英.阴道探头超声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探讨[J].西南军医,2009.

[7]何立红.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学,2006.

[8]罗蓉蓉.超声造影对射频凝固治疗肌腺瘤病灶的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