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与研发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品设计与研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品设计与研发

篇1

【关键词】产品服务系统 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方法 产品设计程序

1 产品服务系统的含义与意义

产品服务系统(Product Service System,简称PSS)是一种把产品和服务相结合以实现多赢的系统方案,从字面上理解是产品和服务的组合系统。它包括:(1)产品.有形的商品,制造出来是为了销售,它有实物的“存在感”,一般以外露的、显示突出的形式,以容易引起人们直接感触和接受的方式表达;(2)服务。无形的经济活动,服务不仅具备产品的属性,且始终贯穿于有形产品左右;(3)系统。一系列元素的集合包括他们之间的联系,是由具有有机关系的若干事物为实现特定的功能目标而构成的集合体。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产品设计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是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组成的宏观层面。它主要影响产品的发展方向,是产品设计的战略层面。其次是人、产品、环境分别构成的中观层面,主要侧重于战术的角度。产品微观系统层面是针对产品本身的研究,主要包括造型、材料、加工等方面,它主要侧重于操作的角度。基于产品服务系统的产品设计,就意味着从“物”到“事”的设计变化。设计从此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功能创造、产品选型和外观美化,而是提供给人们一种需求得到满足的“幸福感 ”来获得发展的空间,实现设计的系统性与连续性。其重点强调的是对满足顾客需求方式的创新,同时也要兼顾在整个系统推出后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可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

2 基于产品服务系统的产品设计方法与程序

2.1 基于PSS的产品设计方法

产品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手段,而任何一件产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与人和其他要素的联系,以系统的存在方式才能实现其功能意义。既然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待产品,针对产品系统中众多相关因素,必须运用系统化的设计方法优化设计过程。

基于产品服务系统的产品设计的实施可以归纳为六个步骤:一是了解你的用户,挖掘市场需求,找到服务策略的切入点;二是依据你对用户的了解重新构想你的问题,做出准确的用户定义,明确为哪些的用户提供哪类服务;三是通过流程规划、技术分析等确定如何提供服务;四是将一个或多方案进行整理和试样;五是返回到你的用户之间测试并获得反馈;六是设计表现层,也就是系统中的物质载体和服务方式的具体体现。创造因系统产生的关联体验,让用户不断发现惊喜,获得独特的体验感受。通过这六个步骤的开展是对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整体、全面的把握,是采用系统的方法有条理、有步骤地开展设计的全过程。

2.2 产品研发阶段的设计分析

系统观的把握是进行产品设计的前提。因为产品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手段,从这个角度而言,每件产品都可视为一个系统。在针对产品研发分析阶段,要融入系统的设计思想具体实施可分为三个步骤。

功能分析。人们购买产品,最主要的就是购买了一个产品的使用功能。以手机设计为例,手机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移动通信。作为移动通信工具的同时,手机还衍生出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提供游戏、娱乐等。但无论如何,手机的最主要功能还是提供移动中沟通功能,这一点不会变化。所以在进行产品功能确定时,其目标是把产品所具有的特性按功能的优先级别进行排序,进而确定其特性的优先级别。

操作环境分析。任何产品的使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还是以手机为例,在安静的环境下,用户接听手机通话没什么问题,但当户外较喧扰的环境时,其接听的功能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产品使用的所有可能的环境都一一分析,制订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与设计策略来消除或最大限度减少不利的环境影响。

综合分析与设计策略的制订。通过对产品的功能与环境的分析,得出必要的分析结论,进而采用最优的设计策略进行产品的具体设计。其目的是把主要的资源用于解决关键性问题,防止资源的浪费。需要采用“资源回收策略”,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针对性地考虑回收利用和处理。

结语

如今,可持续发展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在如何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又能提高自然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是当前人类需要考虑的问题,产品服务系统的引入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我国对于产品服务系统的设计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是基于对产品服务系统理论的学习和认识,真实参与了多项商业实战项目,在理论结合实践情况下总结出的工作经验与体会,为现今产品设计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方向和方法,对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乃至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英]理查德.莫里斯产品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赵博,戚彬.系统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3]张学东.产品系统设计.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篇2

马化腾在腾讯研发部关于“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内部讲座中说,在研究用户需求上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想当然地猜测用户习惯。产品研发中心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研发者往往对自己挖空心思创造出来的产品像对孩子一样珍惜,呵护,认为这是他的心血结晶。好的产品是有灵魂的,优美的设计、技术、运营都能体现背后的理念。

有时候开发者设计产品时总觉得越厉害越好,但好产品其实不需要所谓特别厉害的设计或者什么,因为觉得自己特别厉害的人就会故意搞一些体现自己厉害,但用户不需要的东西,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腾讯也曾经在这上面走过弯路。现在很受好评的QQ邮箱,以前市场根本不认可,因为对用户来说非常笨重难用。后来,我们只好对它进行回炉再造,从用户的使用习惯、需求去研究,究竟什么样的功能是他们最需要的?在研究过程中,腾讯形成了一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这个方法看起来有些笨,但很管用。

我想强调的是,在研究用户需求上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想当然地猜测用户习惯。比如有些自认为定位于低端用户的产品,想都不想就滥用卡通头像和一些花哨的页面装饰,以为这样就是满足了用户需求;自认为定位于高端用户的产品,又喜欢自命清高。

其实,这些都是不尊重用户、不以用户为核心的体现。我相信用户群有客观差异,但没有所谓高低端之分。不管什么年龄和背景,所有人都喜欢清晰、简单、自然、好用的设计和产品,这是人对美最自然的感受和追求。

QQ飞车如何运用法则

“用户反馈——改进——再反馈——再改进”的过程每一天都在各条产品线当中反复上演。不同于传统行业,互联网产品研发团队和用户感受的交互是非常快的,新的产品或功能甫一应用,用户如果不喜欢,马上就会“把你骂得狗血淋头”。

面对用户反馈来的五花八门、千差万别的意见,产品和研发团队如何对其进行筛选,如何确定次序和节奏?张志东坦言:“目前还没有完美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仍在探索之中”。

在具体操作中,每个产品团队都有自身的经验、风格和对用户的敏感度,反应机制也不尽相同。但从用户反馈的终端来倒推,好的产品团队往往具备多年的经验,并且对用户的需求变化非常敏感,和用户的互动中非常用心。比如微信团队,之前是做QQ邮箱的,在进入微信这一手机应用之后,团队成员之前在用户体验方面的很多经验都有助于他们准确的把握新产品的用户需求。

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是一件困难复杂的事情,就像1000个心中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样,除非我们能走进用户的内心,否则就不能很好的地把握用户的真实想法。下面谈谈“QQ飞车”在提升用户价值方面的经验。

QQ飞车团队一直奉行的是开发运营策略中很重要的一条:真正了解用户需求,保证用户价值实现。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所有团队成员都在积极地贯彻这一策略。随时保持与用户的沟通,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QQ飞车团队倾听和获取用户直接需求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飞车论坛。这是目前互娱游戏产品论坛中唯一拥有“策划交流区”板块的论坛,策划团队成员会定期在该板块中收集玩家建议,作为后续版本开发和优化方向的重要参考。

二、QQ群。QQ群是一个好的沟通工具,策划团队的每个成员以及主要的开发团队成员,每个的QQ上都拥有超过100名以上的玩家好友,以及超过10个以上的飞车游戏相关QQ群。我们将此视为帮助飞车团队第一时间把握用户动向,洞悉用户需求的宝贵财富。

三、定期用户调研,这是飞车团队的必修课,每个版本后都会有版本满意度调研,对于将要上线的各类玩法和系统,飞车团队会组织玩家进行多次测试和体验,由此了解用户对游戏的满意度以及需求变化。

四、QQ飞车团队实现7×24小时对数据的监控以及异常数据变化预警。团队的每个成员都保持对数据变化的高度敏感,第一时间对引发异常数据变化的根源进行紧急处理,是对数据趋势的进行分析。

由此,QQ飞车团队对产品开发和运营策略进行的有效调整,使QQ飞车在获得用户满意的同时,也得到了用户的肯定和认可。

苹果怎么做

“用户体验”这一术语指用户个体与产品交互时,用户获得的主观体验。我们经常会谈论某家餐厅的服务很好火电影院的环境很糟糕等,这就是一种用户体验。

人类社会正在逐渐走向“体验经济”的时代。IT产业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人才、技术和产品的更新迅速。这种环境下,传统保持公司优势的做法是微软模式,即技术不断升级,或以IBM为代表的模式,即服务不断升级。

苹果采用的是客户体验升级模式,更简洁的设计、更友好的用户界面、更方便的使用场景、更为高雅的外观和更为舒适尊贵的持有感等等—这些构成了更好的用户体验。这种客户体验基于卓越设计的产品之上,包括企业与客户接触沟通的每一个触点触面上。

许多客户第一次走进苹果的店面时,最大的感受就是苹果店的环境设计和其他IT电子产品的店面完全相异。在看上去朴实无华的桌架上,各种产品的展示、使用恰到好处。客户购买完毕走出店面时提的购物袋,也可以制造出一种独一无二的独特购物体验。

苹果并不是首家追求客户体验并取得成功的公司,Nike将运动鞋打造成为时尚产品,Sony曾将磁带播放器打造为Walkman。与之相同的是,苹果公司当前也处在“体验经济”正迅速取代“产品经济”的转折点。从行业角度分析,由于技术的普及和竞争对手的不断增加,厂商的成本可压缩空间和利润空间都趋于零。

同时由于技术实现与需求的关系已经达到过饱和,在革命性的技术变革出现前,小规模技术改进对需求几乎没有任何刺激。这时,“产品与客户共鸣”、“制造让客户难忘的体验”成为了新时代先发企业的制胜法宝。

在乔布斯眼里,最好的“用户体验设计”不仅仅是找准定位、产品自身的设计,他定下了几项基本原则:

一定不要浪费用户的时间,例如,巨慢无比的启动程序,又如让用户一次次地在超过50个内容的下拉框里选择。减少用户的时间,减少用户鼠标移动的距离和点击次数,减少用户眼球转动满屏寻找的次数;

一定不要想当然,不要打扰和强迫用户;

一定不要提出“这些用户怎么会这样”的怀疑;

一定不要高估用户的智商;

一定不要以为给用户提供越多的东西就越好,相反,最低按多了就等于没有重点,有时候需要做减法;

一定要明白你的产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用户群;

一定要尝试去接触你的用户,了解他们的特征和行为习惯。

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唯一的原因就是顾客乐意购买你的产品。这正是应了那句话:“你让顾客满意,顾客才会让你满意;你满足了顾客的需求,顾客自然就满足了你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超一流的产品就是满足顾客的需求。

当然,用户的意见是零散的,如何改进产品需要一个更系统的反应方式。乔布斯谨记亨利·福特的名言:“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在研发产品的过程中,乔布斯习惯与反问自己,他和他的团队首先遇到的挑战是,如何制作出一款让自己一见钟情的手机。

2008年2月,乔布斯答《财富》记者问时说:“我们只是在搞明白我们自己需要什么。而且我认为,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良好的思维体系,以确保其他许多人都会需要这么个东西”。

篇3

关键词:可穿戴设备 发展 演变

中国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2-0042-02

今天我们看待可穿戴智能产品时,如同对待一个刚刚诞生的事物。在各个搜索网站搜索“可穿戴”,其结果无疑都是和智能挂钩的“智能”可穿戴产品。但是当人们把焦点都放在今天这些能够“吹拉弹奏”的聪明产品的时候。很多传统的穿戴产品其实早已伴随人类很长时间,有些甚至有着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而且这些被人们所熟知的穿戴产品其实都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

1 传统穿戴产品的便携化和可穿戴化的发展过程

首先,本文中传统的穿戴产品指的是相对智能穿戴产品尚没有搭载智能系统的产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着一定的普及度且需佩戴使用的产品。它们往往只被赋予某种单一的功能。但是历史悠久,被人经常使用,甚至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诸如手表、项链甚至鞋,衣服都是此类产品。其中手表和眼镜都很有代表性。

1.1 钟表便携化演变的历史

表是最具代表的可穿戴产品之一。即使没有智能系统,表也伴随了人类几个世纪之久。它的发展从发明到可佩戴化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在公元1300年以前,人们就开始利用天文现象和流动物质的连续运动来计算时间。不可否认的是,是中国发明了最早的计时工具――日晷。东汉张衡发明了漏水转浑天仪。这些仪器的共同特点都是庞大而笨重,因此当时也只有帝王或少数贵族才有能力将这种硕大的装置放置在自家的后院。欧洲14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不仅仅带给了艺术文化的繁荣同时也刺激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钟表的技术发展自然也包含在内。例如发条和钟摆的发明,齿轮排布方式及构造的革新。与之相应,这些新科技为钟表在外形上改变创造了条件。而且,它们也令表自然而然地遵循了微型化这个必然的演化规律。最后在16世纪左右,怀表被创造出来。至此,表的便携化过程告一段落。

不难发现,表便携化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条件就是技术条件的进步。从原本笨重到变得小巧的背后是发条技术替代重锤技术,游丝构造替代钟摆构造等重要技术的革新。不过这之后,虽然人们并没有停下探索与表相关的技术研究,但是之后表的变化则更多体现在了精准度提升和动力更持久的问题上。这也意味着当表变为手掌大小的时候,似乎也走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又或者是一个瓶颈阶段。所以,当表变成可戴手腕上的时候则是将近300年之后了。

1.2 手表可穿戴化的转变过程

怀表转变手表的过程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有人认为它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于1806发明的。当时拿破仑皇帝为了讨皇后约瑟芬的欢心而下令工匠制造了额一只可以佩戴于手腕上的小“钟”。这种将表佩戴于手腕的风尚迅速传播开来,于是手表就成了那个时期女性的时尚配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种新方式风靡一时,可是它没有动摇怀表在男性中的地位,当时怀表仍然是男性身份的一种象征。另一种说法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一位士兵为了不影响作战将怀表绑上了丝带戴在了其手腕上。后来这件事传到了一位工匠耳里,他突发灵感发明了现在的手表。而与拿破仑的说法不一样的是,后来这位工匠发明的手表则彻底影响了所有人,同时手表也不再被当作时尚配物看待,而是真正成为了大众的日常用品。

和怀表便携化的过程明显不一样的是,硬件技术在使表向穿戴化转变时并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作用――拿破仑仅仅是为表加了个固定用的丝带。诸多不确定的偶然因素则成了转变的直接导火索,尤其是第一种说法中拿破仑的创意完全依靠了个人主观的发挥。这种偶然的背后既表现出人们固有的产品对便捷化的原始需求,也透露出“习惯性”这个不可忽略消极因素。所以,即使今天看来,佩戴于手上对比揣在兜里在便利程度上有明显优势,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人们使用方式。直到有二战这种突变环境的刺激让他们放弃原本习惯性的行为,重新接受新的穿戴方式。

1.3 从“阅读石”到框架眼镜的转变过程

眼镜是另外一个为人所知的穿戴式产品。它作为穿戴产品已经拥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期间经历了多次的形态变化。文献记载早在古罗马时期,罗马皇帝尼禄就已经通过一块打磨过的绿宝石来帮助观看角斗比赛。公元1000年的时候,欧洲的修道士已经开始利用眼镜来帮助他们阅读。不过当时这种称为“阅读石”的眼镜其实更相当于没有握手的放大镜。因此修道士只能把这些石头直接放置到书面上来帮助阅读,显然这个阶段阅读石还不具备可以佩戴的功能。

和手表相比,在更早的时候眼镜就有了具备穿戴化功能的形态。大约公元1200年,与现在相似外观镜框的眼镜被发明出来。这种眼镜被认为是由威尼斯或比萨的修道士或者工匠发明出来的。它的结构是将两枚镜片左右布局式地镶嵌到由骨头、金属或者皮革制成的框架当中,然后将两个镜框利用铆接的方式连接起来,整体形成一个倒“V”的布局。从而让这种倒“V”机构可以方便人将眼镜架在鼻梁之上。这个时期开始眼镜已经过渡到了可佩戴化的阶段。而后在17世纪,西班牙的两位工匠又发明了第一副带有边撑的眼镜――由丝绸或布条作为头带的眼镜。它其实是将布条两端分别连接在镜框两侧,让人们如同戴面具一样佩戴它们。相比之前的结构,很明显这使得新式穿戴起来更加稳定。同一世纪传教士将眼镜带入中国,中国人利用金属支架替代了原本的头环,这种造型就是现在镜框眼镜的雏形,而且这种佩戴形式一直被沿用到今天仍不可替代。18世纪镜框眼镜依靠英国商人的推广,最终在全世界传播开来,这也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直到现在,眼镜还有后继的重要发展,那就是隐形眼镜。最早为达芬奇提出了其相关概念的隐形眼镜于19世纪80年代被发明出来。依靠先进的材料技术,人们可以直接将它们附着于眼镜上。就目前,与主流的镜框眼镜相比,隐形眼镜现在还存有很多涉及健康安全隐患的问题,穿戴方式也比较不方便。但是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甚至很多人预言用不了几年,随着技术的成熟它就会完全替代今天的框架眼镜。

和手表相比,眼镜的转变对硬件技术的依赖更少,而且更多的依赖于特殊的使用群体。例如中世纪就是这样的特殊使用群体。不同于今天眼镜被广泛使用,那个时候只有僧侣和修道士才有能力识字。这也是为什么在早期眼镜的改进往往都是借助修道士和工匠之手。而进入文艺复兴后,眼镜可佩戴化的时候也是知识不在被牢牢地把控于宗教之内的时候。也许正是知识团体的扩大促进了眼镜的演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眼镜第二次由头带变为固定架的时候,正值它传入中国之后。这自然也是是一次使用群体的突然变化。两次变化拥有的相似背景不可谓一种巧合。与手表的演变过程相联系,这种巧合同样说明了环境转变对产品能够便携化的重要作用。

2 现代智能产品与传统产品在便携化和可穿戴化异同的比较

2.1 和传统产品比较现代电子产品便携化发展的异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子产品应当是今天智能产品的前身。事实上,从硬件的角度,智能产品只是前者在功能含义上的延伸拓展。20世纪和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与之相对,电子产品也是日新月异。与历史悠久的眼镜和钟表相比,很多电子产品的数次更迭也都是由巨大笨重向小巧便携发生转变,尤其是那些今天人们日常所必须的产品。电脑,手机等很多熟悉的例子不胜枚举。相同的是,电子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同样没有离开技术发展的支撑。但是它们完成蜕变仅仅是几十年或者几年。例如从IBM发明磁带机到1979年索尼推出便携磁带随身听WALKMAN经历了30年。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脑诶尼阿克到第一台个人电脑也大致是30年,再到21上世纪笔记本被创造出来。这期间发生的变化都可以在一个人的成长的一生中被记录下来。显而易见,这都得益快的科学发展速度。另外,企业们为了尽可能地创造财富,会尽可能会为所有可能的潜在消费群体创造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这种从原来被动式的发现到现在主动式寻找方式的变化也影响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但是,本质上现代产品与传统穿戴产品的演变并没有质的不同。观察两者,其实都在便携化阶段,有成熟的技术下产品就立刻能够立刻向下一个阶段过渡。

2.2 从传统产品出发分析智能产品穿戴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

2012年伊始,可穿戴智能产品的概念就好像暴发户一般瞬间抢夺了人们的视线。首先是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先后分别了iWATCH和谷歌眼镜。接着在这两个“带头大哥”的引领下,其他大大小小的企业也开始纷纷效仿。仿佛可穿戴智能产品大有要重现当时颠覆了人们生活的智能手机的架势。当然,相比空前火热的受关注度,很多产品实际的销量确实不如预期。智能手环热度成为廉价低端玩具的代名词;谷歌眼镜一直处于验证阶段,而更没有多少消费者愿意去买iWATCH的账。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唱衰可穿戴智能产品。其实当下可谓是一个重要的智能产品穿戴化的过程。不过,其过程必然不能仅仅依靠成熟技术或者商家对消费者的鼓吹和洗脑就能够水到渠成。

之前所述,过去便携化的阶段智能产品已经和传统的穿戴产品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不妨假设这种相似同样能够延伸到智能产品转变的过程之中。若是如此,首先能够解释的就是智能产品便携化和穿戴化过程的不连贯性。换句话说,依照之前对传统产品的分析。产品在便携化依靠的条件和穿戴化所依靠的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可以借助科技的进步实现连续行的演化,而后者,科技因素会退居其次,偶然性的因素会上升为主要原因。智能产品则也极有可能如此。所以,首先可以排除技术制约对智能产品的影响。而更重要的是,目前,可能还没有一个足够的偶然因素会刺激人们转变智能产品应用的方式。这种刺激或许是市场环境的突然转变,又或许某个被忽略已久的受众群体被突然发掘出来(iWATHCH会把定位首先聚焦于健康理疗也许就是基于这一点考虑)。最后,还有“习惯性”这个消极因素的制约。即使无论是Google眼镜,还是iWATCH都有独到的特点,但是仍然难以撼动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于去使用手机等这些前身产品。也许,如果智能产品的初始形态就是手表或者眼镜的话,今天的情况可能会大不同。

篇4

[关键词]验证;需求;评审

近年来,机载电子设备功能不断增强,产品复杂度成倍增长,在工程开发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如需求遗漏、验证不全面等,传统的设计和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应用需求。在工程实践中,我国的飞机设计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是仿制开发,在这种开发大背景下,对于需求的梳理工作不是那么紧迫和必要,进入21世纪之后,国内也开始进行多个型号飞机的正向开发,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加强对需求的分析、验证管理方面的研究就显得非常紧迫。

1设计和开发验证定义

1.1验证在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关于“验证”有明确的定义及表述,在附录D中对“验证”的定义如下:“验证是指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认定可包括下述活动,如:变换方法进行计算;将新设计规范与已证实的类似设计规范进行比较;进行试验和演示;文件前进行评审。1.2设计和开发验证在GJB9001B―2009中7.3.5“设计和开发验证”的表述如下:“为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通过对标准的理解,可见“设计和开发验证”强调的是:设计输出是否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也就是首先要将比对的“标准”,即“设计输入要求”与“设计输出”一一核实,严格按设计输入的要求进行验证。

2设计和开发验证现状

目前,在机载电子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大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典型问题。2.1设计输入不明确目前大部分课题在开始研制时,由于用户需求不确定,导致对产品技术要求不明确,在硬件接口方面的描述通常比较含混、简单,缺少详细的技术要求,导致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无法进一步获取详细需求,同时也导致了后期反复的设计更改工作。2.2硬件需求管理粗放以本单位为例,本单位对硬件需求及验证方面的管理基本上从3份文档上体现,分别为《技术需求书》、《产品验证大纲》、《产品验证报告》。而目前大部分课题的《技术需求书》只是简单的将技术协议的内容转移过来,几乎没有进行硬件接口需求分析。《产品验证大纲》及《产品验证报告》中大部分内容也是将《验收测试程序》中的内容重复,也没有体现出对需求的验证。2.3硬件需求验证不全面由于对需求分析不到位,导致产品设计过程中对部分需求的遗漏,在后期产品验收交付过程中也没有对部分需求进行验证,这些没有验证的需求往往到了后期需要进行设计更改,增加了工作量。表1离散量输入接口需求分析表

3需求分析和管理

3.1需求分析需求是设计和开发的依据,需求分析工作就是要对用户提出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梳理,结合进行分解,条目化,建立需求分析表,明确产品接口信号特性,如功能和性能,以及结构性考虑,如隔离、自测试、可测试性、外部接口、环境、测试和维护性考虑、功耗和物理特性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用户技术要求不明确的情况下,应当结合以往的类似设计梳理出本课题的硬件需求,并且也应当形成需求分析表,随后邀请用户对该需求分析表进行确认(评审)。以某离散量输入接口(DISIN)为例,建立如表1所示的需求分析表。3.2需求评审需求评审是一种保证需求可接受性的方法。是对“需求分析表”(见表1)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确认,在初始的需求评审之后发生的需求更改,应进行与初始评审相同的评审过程或一个同等的评审过程,在进行需求评审时,评审人员可以按照“需求活动检查表”(见表2)中的评审要点开展需求评审,对于评审通过后的需求就纳入管理,形成基线。3.3需求知识库管理需求知识库的建立是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人来负责,来完善。需要两个阶段来完成相关工作。3.3.1需求样本整理阶段课题各自管理,由课题负责人来管理本课题的“需求分析表”,统一管理(按配置管理活动进行管理,形成课题级“需求样本库”),以便积累大量需求样本,由兼职人员进行维护。3.3.2需求知识库阶段该阶段指定资深设计人员对“需求样本库”进行梳理,并形成和维护“需求知识库”。

4 设计和开发验证

篇5

(赤峰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旅游市场呈多元化趋势发展,原有的以行政法规为核心的旅游法律不适合当前旅游发展的需求,2013年10月1日颁布了《旅游法》,《旅游法》实施以来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当前,旅行社必须在《旅游法》的规范下经营,本文针对法律调整后,旅行社产品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旅游法;旅行社产品;团队游;散客游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084-03

201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正式实施(简称《旅游法》),《旅游法》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具体表现为旅行社经营行为更加规范,旅游维权更有效[1].《旅游法》已经改变了旅行社盈利模式和游客的消费结构,而从长远来讲,有利于规范市场,提升旅游满意度.

1 近年来我国旅行社产品的恶性发展催生《旅游法》

1.1 旅行社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旅行社的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众多旅行社做同样的旅游产品、竞争同样的顾客群体[2],产品无论从创意理念、线路设计、服务质量以及营销方式大多都很相似.同质化导致旅行社只能靠低价竞争,致使整个行业的利润下降.原因在于旅行社没有根据市场细分及自身的资源优势,选定自己的目标市场,盲目的模仿其他旅行社的产品,使得自己产品整体开发和设计水准处于低水平状态.

1.2 旅行社产品体验缺乏文化内涵

旅行社主推的观光产品,休闲度假产品、商务旅游产品等开发水平都还比较低,旅行社产品普遍还处于初级体验阶段,尤其是缺乏文化内涵.旅游是个人前往异地,以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在旅游这个时空转换过程中,旅游者希望获得的是某种,寻求的是精神和肉体的满足.旅游活动根本上就是旅游体验(Tourist Experience),或者说旅游体验构成了旅游的内核[3].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追求的实质是文化内涵,也就是说通过旅游体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但是我国旅行社产品的设计还流于交通、酒店、景点、娱乐等简单的累加,没有体现产品的文化内涵,忽略了旅游者的体验性、知识性.

1.3 旅行社产品没有准确的市场地位

旅行社在产品开发上特色旅游产品特别少,大多的产品面向的是全部市场的旅游者,没有针对旅游者的个性开发旅游产品,无特色、无差别成为旅游产品的主体.所以旅行社应该进行市场调研,发现新的市场商机,将自己的业务集中在某些专业领域,并在这样专业领域中不断巩固自己地位.作为消费需求层次化、多样化明显的商品,旅行社应在进行顾客细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顾客群开发出不同档次、不同特色的产品,形成种类齐全、结构完整、差异化特征明显的产品体系[4].

2 旅行社产品的创新途径

我国旅行社行业仍以提供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旅行社的大多业务还是挤在团队包价这块领域中.而《旅游法》中规定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能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自费旅游项目.这对旅行社来说就要增加团费,增加团费就面临着收客困难,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改变传统的旅游产品,尤其是团队旅游的创新.

《旅游法》严重打击了零负团费的现象,团费上涨、营业额下降,这种压力对于行业来讲是普遍的[5],使零团费显现得以结束.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旅游者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催生在线旅游蓬勃发展,旅游者不再满足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对于酒店、餐饮等要求自主化,游客在选择产品时考虑的的是行程的舒适和旅游的安全保障,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体验旅游、自驾游趋势发展.尤其随着私家车的增加,自驾游会成为旅游业中一匹黑马.自驾游满足人们在旅游目的地深度体验当地的风土民情及地区文化的个性需求.所以旅行社借助旅游法的实施,开发更深层次的散客旅游产品.

2.1 创新设计团队旅游

观光旅游仍然是当前国内旅游的主体,因此旅行社在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同时,仍然要关注观光旅游者的需求,团队旅游适合我国大型旅行社创新设计.

2.1.1 大型旅行社以规模经济为基点经营团队游

近十年来,团队游一直是旅行社的主营业务,随着游客对旅游品质要求的逐步提高,同质化的团队游在高要求游客面前,基本没有市场[6].我国目前旅行社经营状况呈现分散经营态势,同行业的竞争分散了旅行社的人、财、力,致使旅行社整个行业利润下降、经营困难.同时,对旅游资源的控制能力是各地区经营观光旅游的最大优势,但这种优势旅行社行业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利用,这与市场狭小有着直接关系,所以旅行社一定要实现规模化经营.

实现规模经济,才可以引导和稳定旅游市场,克服旅行社市场因过度分散造成的问题.大型旅行社形成集团后可以专注于标准产品的开发,设计、促销、以及接待任务,把设计好的线路批发给中小旅行社,让他们负责收客、揽客,然后输送给这些大型旅行社,这样小旅行社不用担心新产品开发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而大旅行社客源就会比较充足,同时能腾出更多的时间、金钱和人力来设计旅游产品,这就能保证旅游产品的质量,避免我国目前旅行社产品同质化现象的发生[7].

2.1.2 中小型旅行社重视团队产品的深化组合

2.1.2.1 注重团队产品中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自然旅游资源一直我国旅游资源核心吸引力.但是人们一旦满足的追新、求奇的旅游心理,对此单一的自然旅游资源就会不感兴趣,转向其他的旅游资源,致使重游率很低.为了避免这样事情发生,旅行社产品应该在旅游观光的基础上,深化组合旅游产品.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旅游要让游客感受到参与性和娱乐性.

2.1.2.2 增加体验环节的设计

一般来说,观光类旅游产品对于全世界的旅游者都具有吸引力,只有在产品中设计了体验、娱乐环节才能吸引地区人们的眼球,提高重游率,最终实现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体验、生态旅游深度开发与整合.内蒙古响沙湾景区在体验设计上最为突出,受内蒙古大草原旅游品牌的影响响沙湾吸引力不突出,但是响沙湾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开设了诸多项目并注重环保营销,以绿色、生态、环保、节能、低碳为开发理念,开沙漠度假之首.

2.2 散客旅游的碎片化设计

2.2.1 总体设计思路

2.2.1.1 根据散客种类设计旅游产品

针对散客旅游设计旅游产品,不是一定要开设新的旅游景点或者增加新的设施设备,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发吸引散客的旅游项目或产品.散客大都由商务旅游者、休闲度假旅游者,特殊兴趣的旅游者等组成.针对散客群体的多样性,旅行社应该设计多项旅游产品,符合不同群体的旅游需求.以传统的草原旅游的散客游为例,除了欣赏草原的美景,同时还要感受蒙古民族的民风民俗,散客旅游不受时间的限制,打破团队旅游在草原一天时间,可以让游客参与到牧民熬奶茶、制作奶食品等环节,使其直接接触到蒙古民族的民俗文化.

2.2.1.2 根据散客的经济能力特点设计旅游产品

散客包括低消费的背包散客、中等消费水平的家庭散客和高消费的商务散客,不同的消费群体对旅行社产品种类及价格选择就不同[8].所以旅行社开发散客旅游产品的时候,还可以针对不同的群体在价格的制定上有所考虑,以便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者的需求.

2.2.2 做好新媒体营销

2.2.2.1 完善旅行社信息系统

传统经营模式的旅行社在宣传旅游线路时大多通过门市接待、发宣传单、报纸等渠道.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可以搜集信息和分散信息,旅行社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精心设置旅游网页,网页设计必须以顾客需求为中心,更多的反映游客的需要,为潜在旅游者提供深层的产品信息.

首先,建立完善的专业网站.旅行社应该在互联网上提供图文并茂、语言生动、种类丰富的产品信息,激发上网者出游的欲望.同时,建立健全的预定系统,以适应散客出游的随意性大,以便旅行社随时了解交通、酒店、景区景点这些部门的预定出售情况,更好的接受散客的预定.

其次,构建完整的旅游资源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包括有关景区的概况、民风民俗、住宿及特色餐饮、交通情况等有关旅游活动的信息,资源数据库能为散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及时进行数据的查询,迅速为游客量身定做旅游产品,提供一对一的定制化服务,每次提供服务的同时还能保留该游客的定制产品,为将来有类似需求的游客提供了依据.

第三,积极拓展网络联合销售渠道.积极开展不同领域的销售和推广渠道,如第三方和网络销售,使旅游产品的受众更广,更容易与消费者接触[3].

2.2.2.2 提升旅行社网络的访问量

网络促销的成功与否与旅行社网站的访问量有直接关系,因此旅行社进行宣传时应该采取有效的战略战术,例如向游客发送电子邮件,在热点网站或者交通、酒店网站上链接自己的网址.中小旅行社可以低成本加入政府建设的电子商务平台,面向就是散客拼团、自助游散客和商务客人,通过散客的预定来获取利润[9].

2.2.2.3 制作宣传手册

宣传手册对于旅游者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借助宣传手册,旅行社可以使自己的旅游产品有形化.英国旅行商协会(ABTA)将旅行社的宣传手册定义为“详细说明旅游经营商所提供的一次旅游、度假或旅行安排等具体内容的出版物”.旅游产品是无形产品,对于旅游者来说这些产品就是期望,而宣传手册在这就充当了旅行社产品的外壳,能够建立在旅游者心中对其产品的形象和定位.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旅行社产品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开发过程搭顺风车、没有进行前期的市场调研,对游客的需求重视程度不够,开发力度不足,因此导致旅行社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文化含量低、市场地位不准等问题,致使旅行社行业低价竞争,行业利润微薄.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不仅需要旅行社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同时还需要政府、市场、企业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旅行社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实现旅行社产品的创新.目前我国旅行社产品存在的种种问题,追其根本原因是旅行社开发新产品的动力不足,而动力不足的原因是因为我国旅行社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旅行社行业竞争激烈,整个行业的集中度较低,致使旅行社产业组织结构出现分散竞争态势,在这种情形下,旅行社就会追求短期利润,创新能力不重视.由于旅游产品是无形产品不像一般商品可以通过申请专利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大型旅行社在这样的旅游市场环境下,即使集中人力创新旅游产品,但也经常面临产品被克隆的现象发生,致使大型旅行社蒙受经济损失,所以致使产品创新动力不足[10].

应该注重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模式,达到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一个良好的产业组织应该是经营业绩较佳的旅行社通过不断发展壮大,开始并购其他旅行社,使其旅行社规模不断扩大,向国外旅游批发商转变,这样市场的集中度就会越来越高,旅行社之间竞争从价格竞争转向品质竞争,规模效应也会体现出来,正如文中所说,大型旅行社对于团队旅游进行创新设计,搞批发生产,中小旅行社针对散客特点开发设计散客旅游产品.最终实现寡头垄断与中小旅行社共存,这也是成熟产业组织的标志.只有实现了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才能使大型旅行社以更强的的经济实力开发创新旅游产品.

达到产业组织结构优化,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运用产业政策规划旅游行业.201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旅游法》对于那些靠欺骗揽客的旅行社进行了打击,使得旅行社整个行业开始注重产品品质,彻底打破了低价竞争的局面,使旅行社行业向健康方向发展.

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也需要旅行社自身需要有效利用国家产业政策.比如2009年《旅行社条例》,取消了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的地区限制,有效的促进了大旅行社集团形成,引导了我国旅行社进行有效的竞争,我国在出境市场中出现了些大型旅游批发商,这些批发商只注重某区域的出境市场,例如北京凯撒国际旅行社,这样以客源为市场的专业旅行社.所以说,只有实现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大型、中小型旅行社才能找到自己的经营方向,找准自己在行业中的位置,才能有的放矢开发创新自己的旅游产品.

另外,从旅行社产品创新的层面上看,旅行社还是要以顾客的需求为基点创新产品.要进行细分市场进行目标市场的选择,一旦选择以某群体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就要进行市场调研,根据目标市场的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进行调查,来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设计创新旅游产品,《旅游法》规定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能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自费旅游项目.但是如果目标群体是女性,女性旅游者的特点就是喜欢购物、喜欢健身、疗养、美容;如果目标群体是男性喜欢休闲、参与、体验、娱乐项目,所以在旅行社和旅游者协商好之后,完全可以开发适合各个群体需求的旅游产品.所以说旅行社多年以来设计的旅游产品,面对《旅游法》的实施需要重新调整,从不同游客群体考虑如何调整产品线路、产品内容以适应旅游法的规定,希望在新旅游法指导下中国旅游事业蒸蒸日上.

——————————

参考文献:

〔1〕王天星.旅游法让旅游者权益有保证[N].中国旅游报,2014-3-14(2).

〔2〕〔4〕陈志辉.旅行社如何进行产品创新[N].中国旅游报,2013-11-18(11).

〔3〕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走向实证的科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5〕南晓.众信旅游:打开民营旅行社上市之门[N].中国文化报,2014-2-8(7).

〔6〕邹美玲.走出同质化——定制旅游开辟市场新方向[N].闽南日报,2014-2-25(3).

〔7〕郭为,旭珂.旅游产业融合与新业态形成[J].旅游论坛,2013(6).

〔8〕郭军礼.浅析散客旅游市场下我国旅行社产品的开发策略[J].旅游管理研究,2013(3).

篇6

【关键词】独山玉;开采;新产品开发;设计加工

一、独山玉开发利用的历史

“独山玉”,又称“南阳玉”。产于河南省南阳市北郊十公里处的独山。南阳独山玉在我国是非常古老的玉种,悠久的历史,良好的品质,使该玉石曾为中国三大名玉(绿松石、和田玉和独山玉)之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有“南阳翡翠”之美称。

考古工作者曾在南阳发掘出一件独山玉铲,经研究确定是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后在商朝遗址和墓葬群中,也发现有不少独山玉制作的器物,说明在3000多年前独山玉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了。

另据《南阳县志》记载,在西汉时期独山玉就正式开采,当时的独山称作玉山。现在独山脚下,有一汉代加工、销售玉器的遗址,叫 “玉街寺”(毁于三国刘备对曹操的战争)。

《本草纲目》引南朝陶弘景著作说:“好玉出蓝田及南阳徐善亭部界中,诸处皆善”。可见三国以前独玉很有名。

汉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在其著名的《南都赋》(东汉时南阳称“南都”)中对当时南阳玉雕的精湛技艺做过以下精彩的描述:“其宝利珍怪,则金彩玉璞,随珠夜光……珍羞琅,充溢圆方,琢雕狸猎,金银琳琅……”。

以上说明,独山玉有着悠久的开采、加工、使用历史。解放后,独山玉的开发利用倍受重视,在矿床研究、矿山开采、雕琢加工、市场销售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带动之下,南阳独山玉的开采、加工更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玉器生产工艺革新很快,南阳玉雕品种之丰富,从业人员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

二、目前独山玉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独山玉的开采、加工、使用在今天有着良好的局面,但是也存在着某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独山玉开采管理不善

长期以来,独山玉一直处于过量开采的状况,这是导致独山玉资源匮乏和价格已升再升的主要原因;由于管理上的漏洞,有一段时间个体的非法开采比较猖獗。这些非法开采造成了玉料的损伤和破坏,且开采的玉料售价又很低,因此造成了原材料的极大浪费和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虽然相关部门已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已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并未从根本上杜绝这些现象的发生。要想根本解决以上问题,首先管理与生产部门应正确处理玉料开采与保护的关系,制定长远的、科学的开采计划,进一步改进开采技术;其次,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玉料开采的监督管理,严格执法,加大对非法开采的打击力度,使玉料从开采到销售都处于科学管理和严密监控之中。

(二)独山玉原材料的使用不尽合理、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是玉雕行业生产经营体制不合理造成的。

1.国有生产厂家负担沉重,浪费严重。玉雕业中的国有企业,虽然技术力量雄厚、设备齐全、历史悠久,但由于冗员过多、企业负担过重,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如南阳市及周边县几个较大的玉器厂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由于企业流动资金匮乏,无力购买高档优质玉料、只能购买中低档的玉料,难以制作高档产品,从而导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2.个体企业和乡镇企业资金少,技术差,缺乏必要的管理。个体企业和乡镇企业资金少,技术力量不足,产品粗制滥造,同行之间竞相压价或低价竞销,大打价格战;个体企业和乡镇企业一哄而上,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等。导致玉石原料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玉石原料快速枯竭,价格奇高;由于产品粗制滥造和廉价销售,变相地浪费了好的原料,玉雕业的这种无序发展,导致玉石原料的快速枯竭,将是玉雕业最大、最致命的威胁。解决的办法是,政府主管部门通过政策加强对玉器加工生产的个体企业和乡镇企业的管理,在资金、技术、生产、销售、管理、税收等方面进行指导、培训和帮助。

总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分散经营,划小核算单位,转换经营机制,是扭转玉雕行业被动局面的根本途径。

(三)独玉产品的精品较少,缺少开发与创新

玉器属于特种工艺品,主要用来供人观赏和收藏。一件玉器作品观赏价值的高低,决定了它的市场需求和商业价值。从一件玉器的制作过程来看,它具有费工费时,原料稀少、价格昂贵,技术工艺复杂,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并举等特点。因此,玉器的高成本投入,决定了玉器属于高价位商品。但应注意的是,玉器并不是因为其成本高,就可成称为为高档商品,而是由于它本身的高贵品质和特有的工艺、艺术特点所决定的,它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高贵感。这是独玉和其他玉器工艺品存在的根本理由。对照前二十年和目前玉器市场上销售的独玉产品,在其所表现的题材、内容和品种方面,几乎没有大的改观。形式单调陈旧,没有新鲜感,粗制滥造的大路产品仍充斥市场,倒了消费者的胃口,影响了产品的销售。这是当前玉器市场虚假繁荣背后潜藏着的一个严重危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以消费者和消费潮流为导向,以能满足消费者需要为目的,在产品的题材选择和拓展、工艺制作等方面积极创新。我们应突破传统玉雕题材以宗教人物、山水、器皿等为主的狭隘的表现手法,借助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创意及表现技法,从独玉产品的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大力创新。当然,在借鉴其它艺术形式的创意及表现技法时,应当充分尊重玉雕工艺本身特殊的表现形式及工艺特点,使二者很好的融合,这是拓展与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

(四)独玉产品的设计水平与制作工艺仍需进一步提高

玉石的天然美与雕琢的工艺美的巧妙结合,是任何其他材料的工艺品所无法比拟的。玉器的材质美与工艺美结合的越好,艺术含量越高,就越容易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玉器设计与加工的原则是“因料设计,因材施艺”,即根据玉料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设计与加工,在充分展现玉料材质美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设计者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制作者的工艺水平,使三者得到完美结合。

同其它玉石相比,因独山玉矿床成因的复杂性,独山玉的内部和外观表现更为复杂,为独山玉的设计加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神仙难断彩霞”,这句话是业内人士对玉料内部情况变化无常,设计者难于完全把握而发出的感叹。为此,设计者常常不得不在产品加工过程中修改和调整最初的设计方案。因此,一件料性复杂的独玉产品设计的完成,往往伴随着整个产品的加工过程,再有经验的设计师也概莫能外。玉料内部变和外观表现复杂,设计中的变数多,是独玉产品的设计特点,也是其魅力所在。

一般的玉器设计师在设计独玉产品时,往往根据对玉料的判断,让加工者对玉料去芜存菁,然后依料形、色泽、纹理等特点,来确定是做人物,或是做山水、花鸟、器皿,等等。这样可尽量减少或避免因对玉料的误判而带来意外的损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但对于设计师来讲,如果经常重复这样的设计方法,就有可能形成过分依赖玉料特性的设计思维定式,限制了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难以创作出有新意的玉器产品来。因此,玉器设计人员一方面要不断积累用料知识和经验;一方面应积极转变观念,在思想上树立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既要因料设计,又要大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将思想性和艺术美充分地表现出来。

玉器行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艺术素养差,造型能力不够,是独玉产品设计与制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毫无造型美感可言的大路产品充斥市场的原因之一。由于大部分玉器行业从业人员来自农村,文化程度偏低,极少接受较高的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缺乏正规的、系统的造型能力训练,艺术素养不够。他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和造型能力的提高,主要靠父传子、师傅传徒弟来实现。眼界相对狭窄,造型能力有限,缺乏创新意识。这种艺术修养与能力方面的欠缺,使他们生产的玉器产品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难以得到应有的体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相关部门、大中专院校开始对玉器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艺术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改革开放后,这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玉器行业从业人员的艺术教育和技术培训没能完全适应玉器行业的特殊要求这一老大难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何将学院的艺术教育同民间传统的玉器设计造型观念有机结合,值得研究。

北京玉器设计名家商文仲先生曾指出,“以玉器学玉器”是没有出路的。他强调玉器设计者应多向其它造型艺术学习,以便吸收多方面营养,充实和提高自己。商文仲老师自己就系统地学习过中国画、泥塑等造型艺术。因此,它的玉雕造型,无论是人物或其它形象,看上去总是显得大方、饱满,有特色,立得住。

玉雕行业从业人员急功近利思想作怪,是独玉产品设计与加工水平提高的又一障碍。玉器产品从加工到销售的周期比较长,资金回笼慢是个事实。因此,许多玉器产品的加工者和经营者为了快一点收回成本,赚取利润,不惜低价销售。因价位偏低,在产品的设计加工上不愿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产品粗制滥造,质量下降,从业人员的设计加工水平难会提高。解决这一问题,不但要靠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政府职能部门更是应该在从业人员中大力宣传提倡精品意识,倡导优质服务,教育他们树立长远观念,同时,对制作出好产品的人或单位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达到逐步清除从业人员急功近利思想、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的目的,从而为全面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的玉器设计加工水平做出努力。

总之,独山玉在开采、新产品开发、设计加工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会对独山玉今后的开发利用产生不利影响。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有助于弄清事实,理清思路,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独山玉今后的开发利用,对玉雕业的发展和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永奎.中国玉器概论[M].中国地质报社,1989,8.

[2]狄敬如,陈美华,周晓蓉.关于独山玉的几个问题讨论[J].珠宝科技,1999,2.

[3]刘剑丽.看南阳的玉雕艺术――缩的地方传统文化精华[J].中国艺术,2002,10.

[4]江富建.南阳与玉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地位[J].南都学坛,2004,5.

[5]王昶,申柯娅.中国玉雕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2,2.

篇7

论文摘要:国产化妆品近年来由于产品包装.造型设计,质量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市场销量一路走低,为了使中国化妆品以别具一格的特点占领中国化妆品市场。在外观设计上。最近几年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得到了国内外人的关注和喜爱.所以,本论文从传统工艺元素中寻找设计灵感.在针对传统工艺品的特点分析后,将其运用到新的国产化妆品线的设计与开发上,使国产化妆品更具备市场竞争性。

随着中国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人在奢侈品的购买方面,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最新数据的结果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由今年1月份的86亿美元,增至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27.5%。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开始了由过去简单的“丰衣足食”到高品质生活的转变。

奢侈品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是服饰,化妆品,香水,包具等。化妆品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件生活必需品。女性是化妆品的钟爱者,具近几年统计来看,男性们也渐渐的开始注重化妆品。

随着中国人对奢侈品的热爱,一些外国顶级化妆品品牌也随之涌入中国市场。例如,兰莞,娇兰,香奈儿,迪奥,安娜苏等等。这些顶级的化妆品品牌除了高等的产品质t外,化妆品的外观设计方面更是以外包装华丽,时尚,高贵,个性等特点提升了产品的质感以及消费者的信任度。

中国现有的国产化妆品,例如佳雪,隆力奇,大宝,东洋之花,美加净等国产品牌在化妆品市场中处干劣势,据市场调查报告来看,国产化妆品始终未能进入每年化妆品销蚤的前十位。普通被列于3,4线化妆品,通常仅在一些大小型超市里出售,产品质最方面虽有一定的认证,但是在产品外观上的忽略导致产品整体等级大打折扣。国产化妆品在包装以及造型设计方面多以拷贝大品牌,要不就设计简略.缺乏个性,并且使用中下等包装材料而降低成本。多种因素的结合导致中国国产化妆品不但走不出国门,也不能占据国内市场。

中国是千年文化的古国.近年来.中国泛起了传统风。同时随着西方文化的流入,中国重新拾起传统的东西,把传统渐渐融入了现代生活。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将传统图形艺术结合到现代标志的设计中,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它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篆刻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生活方面,传统的中国式家居设计一直受到中国人乃至西方人的钟爱。通过这些具体的实例说明,中国传统的东西始终得到中国人乃至世界人的认证.并且值得继续继承和发扬光大。

因此。为了使国产化妆品以别具一格的特点出现,从中国传统工艺元素来看,传统工艺是中国流传千年的文化,传统工艺品从古至今一直倍受中国人的追捧和关注,因而在分析和研究传统工艺元紊特征的同时,并将其运用结合到化妆品的造型设计中,从而开发新的,受中国消费者倾爱的国产化妆品品牌线。

中国传统工艺品,如古代青铜器,玉器,陶器,首饰,剪纸等等,将这些工艺品的特征与化妆品外观设计有效的结合,往往能引起消费者的文化共鸣,它是国人与文化之间的感情纽带。

中国传统工艺品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富有鲜明的美学个性,可用五个字体现出:

1.和。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重视人与物、用与美、文与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主张“和”与“宜”。对“和”、“宜”之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中国工艺美术呈现出高度的和谐性;外观的物质形态与内涵的精神意蕴和谐统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感性的关系与理性的规范的和谐统一,材质工技与意匠营构的和谐统一。

2.喻。中国工艺思想历来重视造物在伦理道德上的感化作用。它强调物用的感官愉快与审美的情感满足的联系,而且同时要求这种联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受制于强烈的伦理意识,中国传统工艺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往往借助造型、体量、尺度、色彩或纹饰来象征性地喻示伦理道德观念。

3.灵。中国工艺思想主张心物的统一,要求“得心应手”.“质则人身,文象阴阳”,使主体人的生命性灵在造物上获得充分的体现。中国传统工艺造物一直在造型和装饰上保持着S形的结构范式。这种结构范式富有生命的韵律和循环不息的运动感,使中国工艺造物在规范严整中又显变化活跃、疏朗空灵。

4.雅。中国工艺思想重视工艺材料的自然品质,主张“理材”、“因材施艺”,要求“相物而赋形,范质而施采”。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造型或装饰上总是尊重材料的规定性,充分利用或显露材料的天生丽质。这种卓越的意匠使中国工艺造物具有自然天真,恬淡优雅的趣味和情致。

篇8

[关键词] DFSC;供应链;设计优化

供应链(Supply Chain)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的出现,供应链在制造业管理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并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将原先分散的原材料提供商、制造企业、批发商和零售商组成一个网络,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与管理,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服务将产品源源不断地送达客户。目前,我国在供应链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优化供应链的组建与管理,以提高供应链整体的连续性和经济效益,但在产品设计与供应链运作一致性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而在国外,这方面的研究日趋增多,有些研究成果已经在一些企业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并取得相当不错的效益。因此,我们着手进行这类课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优先考虑的问题

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要求所设计的产品能够有效地利用企业的供应链系统,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供应链运作的复杂性,并能减少供应链运作的成本,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但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实施并不是制造企业的设计研发部门能够独立承担的,实际上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跨企业、跨部门的多方合作共同完成。为了确保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能够取得成功,企业必须在项目实施前对产品和供应链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确定优先考虑的问题:

1.产品的哪些特征会影响到供应链的成本?这些产品特征又会对供应链造成怎样的影响?

2.产品的这些特征是由哪些产品设计决策产生的?

3.这些产品的设计决策又是怎样制定的?由谁制定的?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设计决策?

4.在制定设计决策时参考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又是如何获取的?这些信息又是怎样被使用的?

5.产品在研发过程中,该如何改善制定产品设计决策的方法、技术、流程和所需的数据?

这些问题在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实施之前就必须给予充分考虑,并开发设计相应的方法、工具和流程,以帮助研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供应链工程师更好、更快地制定日常的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决策。

二、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实施流程

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实施是一个跨企业、跨部门的合作过程,非常复杂。首先需要创建一个独立的机构来管理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并且联合与项目实施相关的各部门共同组建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团队。

组建的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团队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开发出与供应链运作协调的新产品;二是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 1.组建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团队。组建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团队需要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包括研发与工程技术人员、开发服务人员、市场营销代表、供应链管理者、财务会计人员和管理科学家等。

研发与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新产品的开发设计,以及制定产品零部件的设计决策等。

产品开发服务人员主要通过同R&D机构的紧密合作,为其提供各种技术支持服务或优化产品开发流程,以提高产品开发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

市场营销代表参与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因为他们最了解客户的需求和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参与,这些问题得以直接反馈给产品的设计研发部门。而且他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协调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的各项活动,平衡各方的利益。

供应链管理者负责提供供应链设计方案,反映供应链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与供应链运作相关的产品设计建议。

财务会计人员主要负责对产品的供应链运作成本进行核算,并为不同的产品设计方案提供成本分析。

管理科学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建模,完成对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问题的量化分析,以帮助决策层更科学、更快捷地制定企业的战略规划。

另外,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经理还会到企业外部去寻访富有经验的机构或人员,并与之建立合作或直接聘请他们加入项目开发。

2.阐明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目标。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经理在组建团队时,必须清楚地定义项目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主要任务。实际上,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主要的任务之一是帮助R&D机构制定有效的产品设计决策,而且这个决策必须尽可能平衡供应链上各方的成本和收益,使得供应链系统总成本达到最小。于是,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在开发新产品时,不仅要从供应链的技术上考虑,还要从对供应链的成本影响的角度考虑。

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经理必须阐明项目的实施目标与架构,从而更好地帮助人们准确理解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3.帮助设计研发部门确定新产品架构。产品架构一般在系统设计的最初阶段给予完整的定义,并且成为开发重点。它作为一种产品的开发决策,会影响企业能否有效地实现产品的高度多样化。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团队需从供应链的技术和对成本影响的角度,协助设计研发部门确定新产品架构。

在供应链的技术上,如果企业需要提供数种产品变化时,产品架构就成为决定供应链绩效的关键因素。例如,通过将产品的差异化延期到供应链的后期,或在产品设计时采用共通性策略等,可以实现减少库存压力、降低供应链运作成本的目 的。

在成本的影响方面,工程技术人员需要考虑产品的加工成本,如模具开发成本、装配和制造成本,以及产品的设计周期等。还要考虑产品的物流成本,如运输、包装、存货、配送和销售管理等成本。另外,还需考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成本、产品的逆向物流成本以及税收等。

4.提供开发新产品的决策支持。制定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决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需要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团队提供多种决策支持,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从中获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和知识,从而能够更好、更快地制定产品设计决策。例如,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团队为新产品的研发寻找解决产品与供应链运作一致性问题的方法、开发制定产品设计决策的支持工具、提供制定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决策所需的数据和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成功实施的案例等。

这些工具、方法或技术一般在开始时会比较粗糙,但如果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证实它是有效的,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团队就会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它,最终形成一个标准的、通用的决策支持工具。这些工具是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制定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决策时的一个好助手,能够有效地促进产品、包装和供应链设计决策的优化。例如,通过软件工具对产品在不同阶段差异化的成本分析,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快速评估差异性延迟策略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从而帮助他们更科学、更有效地制定相应的产品设计策略。

5.开发出与供应链运作相协调的新产品。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存在二律背反的现象,其实在新产品的开发中也存在多方利益的冲突。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团队的目标之一就是努力平衡各方利益,使得供应链的系统总成本达到最小,并在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机构和R&D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出与供应链运作相协调的新产品。项目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设计新产品时就考虑产品的包装问题,优化产品的设计尺寸,以提高单个包装内产品的密度和每个托盘承载货物的量,从而降低包装成本,并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

为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常常采用产品差异化的策略。但产品差异化的策略会要求企业增加更多的库存,从而导致企业库存成本的增加。通过将产品的差异性延迟到供应链后期的方式来实现产品差异化,可以减少因产品差异化而增加的零部件库存需求,并降低库存管理的难度,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产品的差异化会导致产品零部件的多样化,从而增加零部件库存的种类和数量。采用共通性策略,可以使两种以上高度差异化的产品能够分享许多相同的零部件,从而降低企业的库存压力。但共通性策略会增加产品的设计成本、制造成本和延长产品的设计周期等,这就需要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团队通过对共通性策略的成本与收益的定量分析来做出科学的选择。

在设计新产品时就考虑产品的逆向物流。例如,在产品组装时,更多地采用连接槽替代焊接,这样在产品回收时,高价值的零部件很容易被拆卸下来再利用,等等。

其实,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系统决策方法,它不仅帮助R&D机构更快地开发出更多的与供应链运作相协调的新产品,而且能够显着提高整个供应链和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财务绩效。

6.提供战略咨询。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另一项重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服务。这主要是通过建模,完成对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问题的量化分析,然后,提供供应链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从而帮助企业的决策层更科学、更快速地制定企业的战略规划。

三、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实施策略

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通常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其周期一般为3-4个月,参与人员十分庞大,整个过程非常复杂。为了确保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能够成功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

1.确保团队通力合作。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团队是一个由管理、技术、销售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员组建起来的,涉及多个企业、多个部门的合作。项目的成功需要融合各方的观点,权衡各方的得失。所以,项目经理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协调与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相关的各个部门的行动,通力合作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努力开发出与供应链运作相协调的新产品。并且将成果在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机构这个平台上展现出来,实现多方共赢。

2.创建平衡指标。为了更好地了解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实施状况,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管理者需要创建一套平衡指标跟踪整个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实施进程。这些平衡指标被应用于不同的商业领域,能够反映出所采用的产品设计决策对供应链系统产生的影响,而且还可以结合多个财务因素(如财务成本、收益和客户经验等)完成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综合评价。

根据这些指标,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管理者能够更快地发现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在实施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成功的机会。而且在项目的每个阶段结束时,还可以用这些平衡指标来评估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阶段性实施成果。

3.客观对待利益冲突的各方。在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和多个部门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并反映在产品设计时应该采用的技术上。这时候就需要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机构为冲突各方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并从系统优化的角度来协调利益冲突的各方。例如,某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部门认为某个零部件采用共通性设计可以降低物流成本,但R&D机构却不同意这样做,因为这会增加生产成本。通过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机构做出的成本与收益对比分析,证实了零部件的共通性设计对企业来说并不能节省成本。这样,冲突双方都比较容易接受这个中立的观点,从而加强了R&D机构与供应链管理部门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4.使培训简单可行。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的基础知识、案例分析、行动指南和技术支持等。为了帮助员工更好地了解、掌握和应用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的内容,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机构经常采用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主要有:提供视频供员工观看、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工程技术人员或部门经理、在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机构的网站上培训内容等。

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网站上提供的培训内容一般采用幻灯片加上语音讲解,图文并茂,便于学习和理解。另外,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机构还可以根据需要提供面对面的培训,例如,举办小型的咨询会等。

篇9

关键词:目标成本法 鱼糜制品食品研发 研发应用

任何产品基本上都有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各阶段的成本管理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研发成本、生产成本以及销售服务成本。而产品生产和销售这一切行为的源头是研发。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从整体上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本文就结合鱼糜制品制作来分析目标成本管理在研发环节的应用情况。

一、目标成本法的应用优势概述

现阶段,鱼糜制品食品因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市场售价难以提升,利润空间逐渐减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面对此种情形,企业有必要引入新的成本管理办法,紧抓目标成本管理,转变陈旧的成本管理办法,从产品研发阶段开始控制成本,扭转企业经济颓势。在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将成本控制前移,实施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是以具有市场竞争性的价格为基础,在考虑必要利润因素后倒推出的产品预期成本,以保证实现预期的利润。当前被普遍认同的一种观点是:产品设计阶段就已经决定了产品成本的80%(即约束性成本)。比如,广东某鱼糜制品食品生产企业2014年全年来看,鱼糜系列制品原辅料成本占总成本的61%-78%,包装物占3%,人工占5%,制造成本占14%-31%。实行目标成本法主要优势有:由于事前控制一开始就界定了成本责任方,容易考核到位;由于全过程、全方位、全人员的成本管理方法,有利于树立全员成本意识;由于全过程成本监控,可以以市场接受的价格获得令人满意的利润。因此从基础上夯实成本控制,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改善经营水平,保障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二、鱼糜制品研发过程中成本控制的主要问题

(一)研发过程中忽略了经济性控制

受到职业习惯的影响,产品设计人员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单纯的考虑产品的使用效能,忽略了产品制作过程中形成的生产成本,甚至将产品按照艺术品的标准来进行设计,过度设计必然会增加产品成本。当产品进入市场之后,生产企业要么因高成本而定价较高消费者接受不了,形成产品滞销;要么因市场同业竞争定价较低造成企业亏损。因此产品设计人员在对产品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以目标成本为根本,充分考虑产品的经济效益,比如广东某知名鱼糜制品食品生产企业,以为人类提供健康与安全的食品为宗旨,项目组成员通过努力优化配方,替换价格昂贵的某辅配料后,丝毫没有降低食品的安全与品质,在规模量产情况下一年为企业节约了几十万元的材料成本。

(二)只关注表面成本忽略隐含(沉没)成本

在鱼糜制品的开发设计过程中,是以鱼糜为主要原料的,鱼糜的质量等级、产地等以及用料的数量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的成本。虽然一些与鱼糜制品相关辅配料比重很小,似乎对于整个产品而言显得无足轻重,但批量生产后与其相关的采购、运输、仓储、调配,制作等支出随之增加,带来的隐含(沉没)成本很可观。又如在食品生产工艺设计中,不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设备,有效释放其产能,而是购置添加新设备,无形中也会导致折旧费用、设备维护成本的增加。所以,在具体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设计和采购、生产等人员如果忽略这些成本,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可能会导致成本失控。

(三)急于新产品研发而忽略了对原产品代替的再设计

某些产品之所以价格高,通常产品设计问题是原因之一。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缺乏目标成本的引导,设计人员常常未考虑到复杂的生产程序会造成的成本压力,多样化的产品也会形成一定的成本压力。但是这些压力是完全可以借助改进产品设计就可以削减的,然而在多数情况下,设计人员在产品研发完毕之后,急于投入其他新产品研发,过分重视新产品推出的数量,而忽略了通过改进原产品,来降低成本,提升产品性价比。事实上,多数新产品均是基于原有产品在进行功能添加或者结构改造,进而实现经济效益提升的。

三、鱼糜制品研发设计过程中目标成本控制的方法

(一)引进目标成本观念

首先,从产品设计时就确定目标成本,进行成本控制。新产品从研发到上市流程大致是:市场调查(确定有竞争力、可接受的市场售价)――确定产品目标成本(产品具有竞争性市场售价 - 产品预留必要毛利)――产品研发(采取措施激励创新)――产品制造(继续控制加工成本)――市场销售。采取把降低成本的重点放在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而不是原先产品投产后的制造阶段。其次,对于新产品的研发,企业应该组织跨职能部门团队(把包括销售、采购、生产、研发、财务等相关部门人员纳入新产品项目组),这样有利于大家集中精力从全盘的角度去考虑成本的控制。

(二)新产品开发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

低成本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很好地取得价格优势,所以在研发过程中,应要求新产品项目组成员严格控制产品成本。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用评分优选法来评估新产品研发方案。该分析法认为对处于研发环节产品实施初步分析会涉及诸多影响因素,既要考虑产品自身的质量以及成本,还要科学分析市场、企业竞争以及生产能力等方面因素。所以,该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它能够通过事先设定的评价项目及其标准,分析各个研发方案,通过归纳对比评分,最后确定优选方案。其具体操作如下:确定鱼糜制品具体品项的评估项目,例如,企业生产效率、产品成本、市场需求状况、同行业竞争、生产条件等;确定评价标准;对其待评项目进行评分;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三)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一般在设计环节,存在着诸多因素导致高成本:市场需求不明确,鱼糜制品主要指标设计过高。鱼糜制品制作工艺过于复杂。鱼糜制作材料配比及各项制作参数控制不严格,采用过多价格较高的辅配料。制品的加工精度指标过高,使制作工作量大大提升,产品不合格率提高。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产品审查工作没有做到系统和标准,使得生产准备费用提高。为了避免上述问题,这就要求项目组成员在产品设计环节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成本控制,如应用价值工程分析法。该分析法从整体上对成本的构成情况进行观察,包括原材料的制作、劳动力情况、制作设施等,通过分析,是否存在产品价值提升的替代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修正、改良产品设计,在保障鱼糜制品优势的前提下,不断对产品的材料以及制作相关成本进行削减。对鱼糜制品本身存在不必要的东西进行去除或者使其更加简单,来确保成本的降低。公司通常希望产品具备较好的价格性能比,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优势,产品能够畅销。由此,开发设计人员必须根据目标成本的引导,不断开发性价比优良的产品。

(四)小批量试制阶段的成本控制

小批量试制。小批量试制就是通过具体的制作对设计思路进行验证,同时验证制品的生产工艺以及产品进行大批量生产的适应情况。对鱼糜制品进行再鉴定。验证合格的可以进行批量生产,但在生产之前,还需要再次产品鉴定。主要针对产品制作工艺文件、设备以及检测方式和标准化等进行审查。试销。产品小样或者小批量产品尽量给代表性的客户,以便获得信息反馈,及时发现质量问题。根据客户的需求改进产品的不足,提升产品的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目标成本法于对产品成本的控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实施源头控制是目标成本法最显著的特点,它能够切实保障产品在进入正式生产时,其各项耗费均能有效控制在目标成本范围内。在鱼糜制品研发环节利用目标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可以有效提升成本控制的效率,降低产品成本,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孙文光.企业产品设计开发阶段成本控制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

[2]刘丹.目标成本法在企业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

篇10

关键词:虚拟样机技术;工程机械;产品设计

目前大多数工程设计都进行了新技术改革,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在实现产品设计现代化和提高工作效率上,有一定的成效。在虚拟样机技术使用于工程机械领域的过程中,许多产品设计实现了非物质化依赖化,主要依靠虚拟样机技术便可以实现产品设计的整个流程,有利于新产品设计技术的不断开发利用,实现新科技环境下的新技术开发。

1虚拟样机技术的特征

(1)概念的新颖性。虚拟样机技术在工程领域有着颇为成功的运用,其特征之一在于设计概念的新颖性,是一种全新的机械产品设计理念。传统的仿真机主要是对于单个子系统的模仿,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这种仿真机即使针对整个系统的性能都进行了优化,但并非这种简单的将已经得到优化的子系统进行叠加就可以使得整体系统得到优化。虚拟样机技术而是强调整体优化大于机械式的叠加优化,使得虚拟整机与虚拟环境进行不断的耦合,对于各种产品设计方案进行检测、评价,不断改进产品的设计方案以达到最优化,实现整体最优而不是局部优化。(2)设计的系统性。通过整机结构、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等的独立设计,实现局部优化促进整体优化是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惯用的套路。在虚拟样机技术中,注重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与协调求解,改善了传统产品设计中,因设计考虑不周,在产品开发之后发现不足导致的浪费现象。通过虚拟样机技术,逐渐建立起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多体动力学虚拟样机,实现产品的协同设计,及时的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以系统的测试分析来驱动整个产品设计过程。

2虚拟样机技术的实际应用

(1)虚拟样机技术在国外的运用。早在美国最早研制出无图纸研发飞机波音777时,虚拟样机技术就已经在飞机研发的设计、装配、性能评价以及分析评估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得波音777飞机的研制成本大大降低至75%,而且使得制造周期大大缩短一半,并且确保了产品最终一次性成功装接,实现了飞机制造的一次伟大成功。著名的生产工程机械商JohnDeere公司在解决工程机械在高速行驶时的蛇行现象以及重载下自己震动问题时,积极地采用虚拟样机技术进行原因查找,并且大胆的进行方案改进,虚拟样机技术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高速行驶性能与重载作业性能,解决了传统方式无法查找原因的问题。还有类似福特公司等美国的汽车制造公司也都相继采用了虚拟样机技术来进行样图的设计和产品检测、评估,其目的之一就是降低开开产品的成本,减少在研发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从而改进产品的质量,并且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此来达到自己生产产品的目的。(2)虚拟样机技术在国内的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在国内的主要应用体现在对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技术内涵、组成运行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深入的研究虚拟样机技术在自主研发平台上的发展前景以及在科技高速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支持。多领域研究虚拟样机技术有助与对于该技术的深入开发,实现虚拟样机技术在于各个行业内的广泛应用。在国内的虚拟样机技术应用实例比较多,在许多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虚拟样机技术进行深入的开发,获得了较好的成果,这项技术为国内制造业创新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研究员也纷纷将虚拟样机技术分散应用于汽车制造业、工程机械业等等各个行业,国防工业以及航天航空业等进行更加广泛的应用,不断的促进虚拟样机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增强我国的企业产品开发能力。

3虚拟样机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以及前景

(1)虚拟样机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使用流程。虚拟样机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保证产品设计的美观性、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制造的简便性以及可维护性等等。由于虚拟样机技术具备其他技术所没有的可视性特点,因此可以再计算机虚拟现实环境中进行技术设计、产品组装以及性能优化等,并且综合考虑产品的外观设计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进一步的尺寸模型分析,利用可以被直接操纵和修改的生成模型进行产品的不断完善。市场上一些成熟的软件,如:CAD、CAE等都可以进行虚拟工程机械设计,虚拟样机技术主要是利用图1流程进行产品的开发利用。上述流程借助商业上的三围CAD软件进行构图设计分析,进一步实现虚拟样机技术在工程机械设计上的有效利用。(2)虚拟样机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发展情况。虚拟样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实现产品设计的低成本、高效益,并且摆脱产品设计的物质依赖性,是一种全新的开发模式,将会给工程机械设计带来重大影响。主要的发展前景体现在: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引发一轮虚拟产品的销售潮,企业引发新的竞争点和增长点、促进企业间联盟、加快技术人员的技术提高,优胜劣汰速度。如此一来,将有利于产品的研发和企业的发展,以及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可见,在新时代虚拟样机技术将成为工程机械产品开发的主流,引发全球经济新挑战。

4结语

文章讨论了虚拟样机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探讨了虚拟样机技术的特征以及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大胆的畅想了新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开发利用情况,虚拟样机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新产品设计开发,同时促进工程机械流程的不断改革完善,促进我国工程机械设计实现高效、资源节约、发展迅速、人员配置合理的高效设计系统。

参考文献

[1]李寒杰.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2,(6):3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