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保护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06 17:5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保护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动物保护概念

篇1

通过对《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的学习、理解,我尝试在《动物怎样保护自己》一课中运用大概念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

从概念教学的角度出发,《动物怎样保护自己》的教学内容可以在“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概念层次下,从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动物的行为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

经过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将《动物怎样保护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学生学习有关“动物的行为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分解概念的内容,如保护色、拟态、逃跑、硬壳保护等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第二课时,学生在第一n时的基础上形成有关分解概念“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的认识,如换毛、冬眠、迁徙,使学生螺旋式地形成科学概念――“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我尝试通过探究,初步发展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学生课前收集、记录一些动物保护自己方法的资料,教师帮助学生梳理,让学生认识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篇2

关键词 食物链 保护生物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教材分析

食物链是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第六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的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而“食物最终从何处而来”这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想到的问题,所以,“食物链”这一课的编排一环扣一环的。教材以“做中学”“学中用”“用中思”为线索安排内容,不仅注意到单个知识点的阐述,而是站在生物圈的高度来综合考虑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充分体现了“生物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核心思想。“做中学”通过分析农田附近6种动植物之间“谁吃谁”的关系,比较连出的多条食物链,归纳出食物链的一般特点,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学中用”通过分析食谱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既复习和巩固了食物链的知识,也帮助学生理解人是大自然的一员,同样处在一个个复杂的食物链中;“用中思”通过提升本课内容,寻找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为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重难点是:帮助学生认识食物链,构建食物链的概念,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初步形成保护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行为。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了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知道食物链的概念及其特点;说出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2.2 能力目标

通过分组活动,尝试画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通过分析资料等活动,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树立小组团结合作意识;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3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研读文本,编制教案,制作课件,下发学案;学生预习教材,查阅资料,准备学具,预做学案。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生物的生存与周围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空气、水、温度、土壤这些非生物因素以外,还受周围其他因素的影响吗?

教师播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动画,并提出问题:猜一猜,这体现了什么成语,表示了什么意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

螳螂、蝉、黄雀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蝉吃螳螂,黄雀吃蝉)

螳螂又是以什么为食,黄雀又能被什么动物所吃?(植物,鹰)

通过这个动画,说说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关系)

3.1 做中学(分析农田中的生物)

新课学习:谁吃谁?

在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通过依次递进的5个活动,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做、动笔写、动脑思、动口讲、动耳听的能力。

教师出示问题:这是农田附近常常可以见到的青蛙、青草、蛇、蚱蜢、鹰、鸡等几种生物,你知道这些生物之间谁吃谁吗?

师生活动1:做一做。

动手做常常是学习过程的第一步,教师展示活动素材,引发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积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获得活动体验,为构建概念做好形象化模型。

教师提前将略厚的纸剪成边长约为3 cm的正方形卡片,分别在上面写上6种生物的名称,每种卡片多写几张。再准备些胶水或回形针,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将相关生物用带箭头的纸连起来。

学生利用已有知R经验,分析生物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自行写出,再小组讨论,将卡片连接形成链状来表达生物“吃与被吃”的关系。

师生活动2:画一画。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注意”栏目,通过动手做过渡到用笔画,形成比较清晰生动的表象,从动作思维过渡到形象思维,再从形象思维过渡到理性思维,体现了学习的一般过程。教师提出以下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① 你会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示它们的捕食关系吗?你写出了几条?

②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连在一起,像什么?(长短不一的链条)

③ 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

④ 在食物链中,连接各种生物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怎样标出?(箭头表示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关系,被吃的写在前面吃的写在后面)

师生活动3:评一评。

各学习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画出食物链,然后由小组互评、老师点评。学生展示画出的食物链,再通过评价环节,引导学生的自我反思,做到当场反馈和即时纠错,提高了学习效率。

① 青草鸡鹰;② 青草鸡蛇鹰;③青草蚱蜢鸡鹰;④ 青草蚱蜢鸡蛇鹰; ⑤ 青草蚱蜢青蛙蛇鹰。

师生活动4:想一想。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大屏幕上的食物链和讨论题,讨论食物链的共同特点。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通过思考,从分析例题中食物链特点开始,过渡到对“食物链”概念内涵的归纳。讨论如下:

① 食物链一般由哪几类生物构成?(绿色植物和动物)

② 它们分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为什么?(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者可以利用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消费者不能自已制造有机物,要从外界获取)

③ 从屏幕上的这几条食物链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起始端均为植物,第2、第3及以后的环节均为动物)

④ 第2、第3环节的动物有何不同?(第2环节的动物大多为植食性动物,第3环节的动物大多为肉食性动物)

⑤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鸡可以位于第2环节,又可以位于第3环节,说明了什么?(鸡可以吃植物,又可以吃动物,是杂食性动物)

师生活动5:练一练。

教师以练习启发学生不断思考,避免了传统概念教学中死记硬背的缺陷,锻炼了学生面对新问题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形成的概念比较深刻。练习题如下:

① 某一菜地的生物有黄鼠狼、鸡、菜青虫、狐狸、青菜,完成习题:

A. 一共有几条食物链?(四条)

B. 图中4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都是植物(青菜),它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生产者。

C. 图中植食性的动物是菜青虫,鸡的食性是杂食性,其中肉食性的动物是黄鼠狼、狐狸。

② 食物链的特点 。

(① 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的;② 位于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③ 位于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④ 食物链中通常有少量的杂食性动物)

3.2 学中用(分析食谱中的生物)

新课学习:人吃谁?

学生从现成的食物开始去寻找它的起点,从中“发现”食物链,由此,拓展了食物链概念的外延,进一步认识到食物链是普遍存在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师生活动1:承上启下。

重新播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动画,请几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新课导入时的两条食物链(蝉螳螂黄雀;树蝉螳螂黄雀鹰),再画一条和人有关的食物链(树蝉螳螂黄雀人)。

师:可见,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与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联系。那么,人类是否参与这种食物链关系呢?大家都知道,民以食为天,人的食物从哪里来的呢?教师展示丰富多彩的食物图片以及学生在食堂用膳的情景。

师生活动2:设计食谱。

教师要求每一位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分析每种食物分别来自哪种动物或植物。接着写出动物的食物,然后,用箭头把它们连接起来。教师提出问你能发现些什么问题呢?你这顿午餐从哪几条食物链中获了物质和能量?写出你午餐所涉及的几条食物链。

请学生上台通过实物投影,汇报展示(水稻人;青菜人;苹果人;水草草鱼人;草牛人;草鸡人)。

师生活动3:人的位置。

学生通过设计午餐食谱的活动,思考两个问题:自己处在食物链中的什么位置?从食物链角度考虑,人会受到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影响吗?(人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属于消费者,位于食物链中的最高位置。人与动植物之间有着复杂的食物联系,会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3.3 用中思(提升本课所学内容)

通过对以下问题的思考,不仅加深对食物链种类和一般规律的认识,更加深了学生对人和食物链相互关系的理解,强化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从逻辑思维向辩证思维的转变,从指责他人到改善自我的转变。

深度提问1:为什么一个生态区域中往往有多条食物链?(一种动物可吃多种动植物,即有杂食性动物存在;一种生物可被几种动物吃)

深度提问2:食物链有哪几种?(捕食食物链:草羊狼,即本节所学内容;腐生食物链:生物尸体细菌真菌:寄生食物链:人蛔虫)

深度提问3:食物链的通用公式怎么写?(食物链通常有3~5个环节,绿色植物食草动物小型食肉动物中型食肉动物大型食肉动物)

深度提问4:从食物链方面,举出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些例子?(参考教材“信息库”中生态农业示意图: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林果间作,桑间养鸡,桑叶喂蚕,蚕沙喂猪、猪粪喂鱼、猪粪肥田等)

深度提问5从食物链方面,举例说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天空过度捕鸟,草原过度放牧,林间过度捕猎,水域过度捕鱼,农田过度捕食青蛙、蛇类)

深度提问6: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是一环紧扣一环、相互依存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生物受到影响,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自己。因此,我们应该要对它们加以保护,其实,也是为了人类自身更好地生存)

篇3

关键词:动物权利;动物福利;动物保护;法律制度

动物疾病的普遍存在、动物种类的大量锐减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作为新生概念开始得到发展和填充,对于构建相应的法律制度也是迫在眉睫。此时,如何通过人类制定的法律来保护动物的权利和保障动物的福利是重要问题,既可增近人与动物的关系,又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动物权利

动物权利理论起源西方,经历了从人类对动物无义务到人类对动物有间接义务再到人类对动物有直接义务(即动物享有权利)三个阶段。亨利萨尔特在《动物权利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一书中最早提及动物权利,他认为:动物因为自身独特的个性而享有道德权利和生命自由。毫无疑问,动物权利理论为动物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人类开始将动物纳入法律来保护,动物正为了法律的主体,相比之前,这不论在社会学、生物学还是法学上,都是非常大的进步,动物不再仅仅具有使用价值的工具价值,体现更多的是人类对动物的保护。

二、动物福利

在很久之前,那时的人类以狩猎为生,动物仅仅被视为一种存在,但人们还是会对他们进行礼仪式处理,以表示尊重。尽管动物受到了人类“友善”的对待,但这还不能称之为动物福利。美国学者休斯最早提出了动物福利主义,他认为,动物福利是指一种农场中饲养的动物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并协调一致的生物状态,包括生理和精神健康两个方面。[1]而我国学者常纪文则认为,动物福利是指维持动物正常生长、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所需要的一切事物。尽管学者们的观点与表述不完全一致,但是不难看出,其实质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即人类在动物保护方面应当以动物的利益和幸福为标准,人们应当停止虐待动物的行为,为动物的成长和发育提供一个良好、舒适、安逸和快乐的环境。截止目前,世界各国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制度基本都是侧重动物福利立法,而不是动物权利立法。动物权利理论和动物福利主义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比如目标和主张,相比之下,动物权利理论更加注重保障动物权利,要求人类应当摒弃一切虐待和利用动物的习惯,改变动物的客体地位;而动物福利主义则相对不那么激进和彻底,旨在以改善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来尽量避免人类对动物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

三、动物保护的法律制度

(一)现存法律问题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为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2]自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一个主题。目前,在我国动物福利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居住空间相对恶劣、卫生条件相对较差、饮食条件令人堪忧、动物贩运及其常见、动物屠宰不尽人意和对野生动物的大量捕杀所导致的物种灭绝和生态破坏。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长期盛行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相比西方的“生命权平等”主导思想而言,对于动物更偏颇。人的健康建立在大自然中种类各异的野生动物身上和关系密切的非野生动物身上,故动物健康至关重要。根据研究结果显示,人类因为动物而患病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因为捕捉、饲养和食用野生动物而感染疾病。这是人类感染动物疾病可能性最高的原因,典例如爱滋病。二是因为人为原因导致的物种入侵致使动物疾病蔓延,甚至蔓延至海洋。三是我国饲养动物卫生环境差、饲养动物食用不卫生饲料、屠宰动物的方式导致动物在非福利状态下死亡或者身体释放出有毒有害物质。许多相关法律将动物明确认定为人类的“财产”,而非生命主体,这是非常不利于动物福利的保障。在我国民法中,尽管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并不多,但是都不利于动物福利的保障。比如在有关宠物、牲畜被杀、受伤等诉讼中,法官都会把动物视为人类的附属“物品”而判决。动物受伤后的赔偿都是按照所有者的意志来定,当所有权人不明确的时候,动物保护则处于空白或者待定的状态。动物保护制度在我国,大多是针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的动物、进出口动植物和水产资源的,由此可见,我国的动物保护范围是极其的狭隘。

(二)法律制度的产生原因

我认为,要弄清楚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必须先弄明白动物福利法律的概念。动物福利法,是指通过法律的强行规定,把人类纳入到应当对动物承担责任和义务的范围内,并将动物福利理念规范进现行法律和司法制度。其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和理论原因。各国先进的动物福利立法一般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正如马克思哲学所说的那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想对动物福利进行立法,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前提和保障。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人类自身的福利得到了提高,伴随而来的是人类身边动物福利的关注和提高,人类福利的提高是动物福利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动物保护的法律制度起源并发展于英国,后又逐渐发展于美国。事实上,宗教文化对西方的动物保护法律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方的“摩西十诫”中就能找到对动物福利的保护内容,这说明动物保护在宗教方面就非常明显,因为西方的基督教倡导的是人和动物的平等。不仅仅是宗教领域,在古代西方的自然主义法学,我们都能看到动物保护方面的影子。所以,有人认为动物福利立法的历史渊源是自然法,这与自然法的本身性质有关;动物福利立法的文化渊源是宗教,宗教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动物福利立法。立法中心随着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变至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中心,亦是道德的中心,只有人才能得到道德的保护,成为道德的人,非人存在物仅仅具有工具价值。而生态中心主义,顾名思义是指以生态系统作为中心,将生态环境与人的生命、健康、财富列为同样需要法律保护的价值体系内,其着眼点是整个自然界的利益,不限于人类利益。[3]

(三)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根据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在以往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环境问题,比如土壤、水、空气等非生物资源和森林、植被等生物资源的保护,而忽略了动物的保护。只有对生态环境的全方位保护才能真正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在国家“九五”社科基金课题《可持续发展与法律变革》和国务院《关于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决策》中,只有少部分含有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4]事实上,动物不仅仅是我们利用的资源,也是我们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准确合理的科学研究,对动物的探索还是一个非常未知的领域,所以,我们要在进行动物实验的时候最大限度地保护动物们的福利。最常见的普通药物实验中,在健康相差很远的小白鼠身上注射同一种药物,两只小白鼠的表现截然相反,由此不难看出小白鼠的福利对其自身影响之大,导致多想生理指标结果不同。[5]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对每一只即将进行实验的动物都规定了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他们的福利,否则研究结果可能会因为违法或者违规而禁止发表。随着中国外贸易发展的提升,动物需要在福利状态下被宰杀,真正成为有利于健康、无害于环境的“肉类绿色食品”,这在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都是这么做的。

(四)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我国相关动物保护或者更准确地说动物福利法律制度相对落后,条款数量不多且缺乏可操作性,很难真正起到作用。在我国,有关动物立法总是将动物视作一种资源、一种为人所利用的资源,由此可见,我国动物福利法律制度并不是以动物权利为主,而是将动物从属于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决定了动物法律地位的模糊和保护范围的狭窄。更有甚者,对于那些不具有资源意义和利用价值的动物,竟然没有相关法律予以规范和保护。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结构和内容比较单一,没有对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的关注,仅注重规范人类对动物资源的利用,而忽视对动物权利的关照。这就为许多诸如虐待动物等等不道德的行为大开法律的漏洞,没有强制性法律规制,仅仅是道德上谴责而已。所以,我国相关动物立法是比较落后的。基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相关法律制度还存在保护方式单一和保护力度不足,所以,缺乏一定程度的可操作性。比如《野生动物保护法》,虽然是我国最重要的动物福利立法,但是,全文几乎都是指导性原则,而落实到具体的操作规则和程序规则,则零星显现在几个角落。我们要认研究相关国家的动物立法,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与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现实社会的法律规范体系。

作者:张乃元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常纪文.动物福利法一中国与欧盟之比较[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6,9:12-13.

[2]王进.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关于生态问题的哲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40-41.

[3]付云飞.浅谈动物福利立法[EB/OL].

篇4

该教材第1版于1999年lO月出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首批面向2l世纪课程教材。

该教材是国内外第一本兼顾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全方位论述动物保护的原创性教材。是大学生开展动物保护教育,提高动物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首选教材。其主要特点如下:

1.引领潮流,符合国情

动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动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保持生态平衡等内容已渗透到社会各阶层,是国民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如何保护动物,合理利用家养和野生动物资源,如何对青年学生进行动物保护的宣传教育越显突出。

1998年12月,陆承平教授组织编写组成员在南京农业大学开会,讨论并确定了《动物保护概论》教材的编写大纲、并作了详细分工,最后由陆先生一统全稿,1999年10月教材第1版正式出版。2003年12月,陆先生又率领原编写组成员对教材第1版进行了精心修改,补充最新的材料,于2004年2月第2版出版发行。该教材的问世,一方面是陆先生博大精深知识的积累和严谨治学态度的结晶;另一方面适应了社会需要,引领了时代潮流,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影响。

2.学科交叉,内容创新

传统的动物保护教材主要涉及濒危野生动物,该教材首次从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的角度全方位探讨动物保护问题,是国内外第一本兼顾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全方位论述动物保护的原创性教材。涉及学科范围广,是动物学、生态学、畜牧学、兽医学、行为学、公共卫生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在内容上界定了动物保护的概念,首次将动物的痛苦、动物的保健、动物福利等内容作系统介绍;反映了本学科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先进成果和前沿问题;思想观点科学正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富于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文中介绍了许多与动物保护相关的最新材料和信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如第1章介绍了“SARS病毒与野生动物”:第4章介绍了布兰贝尔委员会提出的动物福利的“五个自由”权利、“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学会”;第5章简单介绍了危害因素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第12章犬的保护中介绍了“世界牧羊犬协会联盟”、“美国犬业俱乐部”、“德国牧羊犬协会”等组织机构。

3.精心设计,体系新颖

该教材的编排体系新颖合理,全书共45万字,17章,分总论和各论,总论8章为讲授的重点,也是该教材的核心内容:各论分别介绍常见动物的保护问题,如家禽家畜、实验动物、家庭动物、水生动物、工作犬、野生动物等。每章可根据专业需要、学时安排或授课对象等不同进行适当取舍。精心设计的编排体系既保证讲授内容的完整性,又可以作灵活调整。

同时各章配有内容提要、思考题、参考文献,便于学生自学。书末附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保护动物名录、“三有”(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专业词汇英汉对照等,实用性强,与国际通用教科书的形式接轨。

4.精修细改,强化保护

《动物保护概论》(第2版)保留第1版的主体内容,增加了最新、前沿的动物保护问题。将第1版中的错误及不当之处作了适当删改。强化与动物保护直接相关的内容,如第1版第14章中水生动物的痛苦中叙述飞鱼(Euthynnus pelamis)的延时捕捉综合征,经考证,第2版将其改为鲣(Katsuwonus pelamis)的迟发性捕捉致死综合征(The syndrome of delayed capturemortality),并详细介绍了该综合征的主要表现,运动失调、游泳速度加快、呈“8”字形运动、体重减轻等,最后死亡归因于弥漫性血管内血凝固、血凝症,这表明被捕鱼的死亡并非简单的操作或缺氧所致,鱼的精神痛苦在其中发挥了作用;第2版增加了生物入侵、“福利型”的动物生产模式、竞技马的兴奋剂问题和反兴奋剂措施、水生动物的福利等动物保护最新内容。

5.图文并茂,版式清新

该教材在排版格式上作了大胆创新,每章均配有插页或插图,图文并茂,风格清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第3章介绍猪的异常行为时,增加了猪的有关咬尾照片;第6章介绍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时,用流程图形式,直观、清晰地展示了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便于学生掌握。

还采用大号字和小号字排版格式,大号字为讲授或重点阅读的内容,小号字为一般性阅读材料,这样更加突出重点,便于师生掌握。一改传统教材行文黑压压一大片的沉闷格调,使教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便于阅读。如第5章介绍畜禽保健的措施时,“二口恶英(Dioxin)”的介绍用小号字,表明学生需要了解但不要掌握。

6.教材使用,效果良好

该教材涉及的学科广泛,通过该教材的学习,把多学科通过“动物保护”而贯穿起来,把野生动物、家养动物、水生动物等类群动物一起讨论,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学习该课程对今后的学习也能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相关的动物课程,如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饲养学时都牢记动物保护概念,不虐待动物,不给动物造成痛苦,注意动物福利;甚至在日常生活中_及以后的生产实践中都有很大的影响。该教材学科跨度大、涉及范围广、通俗易懂,尤其适用于非动物专业、非生物专业的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通过教学可以起到很好的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目的。

通过该教材的学习,使学生既掌握了大量的动物保护基础理论知识,又了解了动物保护的实际意义,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理念,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效果有助于“宽口径教学,多方向训练,重实践锻炼,助学生就业”这一创新培养模式的完善。

7.社会影响,深远广大

自1999年第1版《动物保护概论》出版以来,教材求实、求新、求精和的初衷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本书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得到了充分的肯定。除南京农业大学外,国内许多院校也开设了该课程作为全校公共选修课,如中国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除高等学校外,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防疫检疫站等单位也都以该教材作为参考读本,指导实践工作。

篇5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生物学概念 教学策略

1.生物学概念的重要性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学思维和理论体系的基本单位,是对生物学事实共同属性的归纳概括,因此如何有效地对概念掌握和运用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

2.生物概念教学策略

2.1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实践证明:利用感性材料,如用多媒体、实物、模型、实验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更能为概念教学奠定扎实的感性基础,有利于开展有效的概念教学。

2.1.1实验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归纳

“科学来自实验,概念源于实践”。实验既是生物学科的基本特征,又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探究科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概念是物质或事物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而这一本质属性又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实验活动,在进行对比、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

例如:《血管》一节,为了加强对动脉和静脉概念的归纳和理解,我让学生进行了以下实验:每组找一位学生,先观察手臂上的静脉,再摸一摸手腕,感受动脉的跳动。用橡胶管扎紧这个人的前臂,过一会儿,摸一摸手腕,感觉它的跳动有什么变化,观察橡胶管以上和以下的部位静脉有何变化。这样通过实验现象,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很容易判断出动脉、静脉的血液流向,总结出动脉、静脉的概念,并且记忆深刻。

例如:讲解组织的定义时,先通过学生自制的洋葱表皮、番茄果肉细胞等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再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导管和筛管细胞等,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很容易得出并理解组织的概念。

例如:在讲反射的定义时:先让学生两人一组做膝跳反射实验,然后结合实验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反射?学生讨论后,得出:反射的主体必须是人或动物,必须有神经系统参与,必须有刺激,而且是规律性的反应。通过实验学生对反射的定义能够真正理解。关于草履虫、含羞草、鲫鱼对刺激发生反应的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光合作用这一概念,实际包含了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对初中生来说,能将这三方面有机联系起来,归纳出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即基本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概念,而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是通过探究性实验和演示实验得出的,学生在观察及实验过程中已对有关的原料和产物等有较深印象和理解,再引导学生将这些实验结论归纳在一起,找出内在联系,光合作用的概念便水到渠成。

2.1.2利用实物引出概念

例如:对“水产动物”概念教学时,教师先出示买来的虾蛄、海蟹、墨斗鱼等实物,让学生观察并且进行提问:1.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2.它们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学生作答后我继续提问:你认为什么样的动物是水产动物?学生能很顺利地回答出:生活在水中对人类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野生或养殖的动物就是水产动物。利用实物刺激思维,很容易得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再如讲单性花、两性花概念时,给每组同学发一些油菜花和黄瓜花,让学生观察其不同并进行分析,很容易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定义。这种实物结合问题提问既生活化又可激发学生解决概念的兴趣。

2.2运用比较法,把握概念本质。

比较法是指“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的认识方法。它是各种认识和思维的基础,感性认识需要它,理性认识更需要它。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利用比较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其思维空间,因而有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免疫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这两个概念,我在引导学生分析完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后,提出问题: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有何共同点?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都是生下来就有的,都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这样顺理成章地得出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然后分析第三道防线,问:第三道防线和第一道,第二道防线的区别是什么?通过学生讨论得出,第三道防线是后天形成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从而引出特异性免疫的定义。通过异中求同比较和同中求异比较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异同的认识会更深刻、更全面。这种方法在讲动脉血和静脉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血浆和血清、警戒色和保护色、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等成对相关概念时,都可运用,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3类比法有利于对陌生概念的理解。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通过生动形象的类比,可帮助学生在陌生的概念和熟知的事物之间建起适当联系,从而可较好地促进新概念的顺利内化。

例如:《多细胞生物体》教学内容中,出现了组织、器官、系统等一系列的新概念,对于这些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但是如果运用类比法教学则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把生物体比喻成一个大厦,那么系统则是一层层的楼房,器官则是一个个房间,组织则是每个房间的墙面,细胞则是一块块的砖。再如把保护色比作便于隐蔽的迷彩服,把警戒色比作令人敬畏的警服;将拟态比作隐瞒身份的伪装,等等。通过这样巧妙的类比,再陌生的概念也显得浅易易懂了。

3.概念的应用与深化

掌握概念往往是学习的开始,而应用概念则是学习的深入,是课堂教学和解决问题不可缺少的过程。

有些概念,如新陈代谢、基因、生物圈等,其内涵往往很丰富,不可能一次或在一个阶段完全加以揭示。因此,必须有意识、有步骤地安排教学,使得学生能逐步深入全面地掌握和理解,如细胞的分化,七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就有一定困难。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如在学习种子的萌发、根尖的生长、茎的形成等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巩固和强化这一概念,使得学生能加深对它的理解。

又如:新陈代谢这一概念,很难在一节课里把它完全讲清楚。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循环、消化、泌尿等章节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内容,那么,再进行新陈代谢的学习时,就不难接受这一概念了。

篇6

    生物知识的教学,作为常识学科教学系统的一部分,必然与其它知识的教学相联系。如环境方面的知识、 观察、比较、概括、分析等能力的培养等都是互相影响的,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同时在生物知识内部也 存在着分工合作。

    如关于饲养动物方面,有第一册《家养动物》,第三册《养鱼》,第四册《饲养小动物》,第六册《养兔 》等内容。这些内容在热爱生命,爱护小动物,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当然相通,然而在其余的内容上 却各有分工:第一册《家养动物》主要是让学生笼统了解有哪些家养动物;第三册《养鱼》则是在除了让学生 初步学会养鱼外,还要让学生对鱼的运动,鱼的外部形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以后形成“鱼”的概念作准备 ;第四册《饲养小动物》则除了能力训练外,还要让学生对蚕的一生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为以后教学“昆虫 ”、“完全变态”等概念作准备;第六册《养兔》则是要让学生对哺乳动物的外部形态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为 日后教学“哺乳动物”的概念作准备。可见其倾向性各不相同。

    又如,关于植物的结构、功能方面,第一册《家乡的树》、第二册《春天的花》、《夏天的瓜》、第三册 《秋天的果实》,第四册《木质茎和草质茎》,分别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了植物的叶、花、果实、茎等内容。但 系统地看整个小学阶段的内容,会发现真正要求学生了解植物的构造和功能的,是在第七册(根、茎、果实) 和第八册(叶、花、种子)。这样也就可以确定低年级对植物各器官的认识,应该只要求表面、直观地了解一 下,形成初步的概念,知道一些简单的的知识,能为以后相关内容的教学作一些知识和技能上的初步铺垫即可 。我在制定《木质茎和草质茎》的相关教学目标时,为了给第七册《植物茎》教学作准备,曾确定“能区分木 质茎和草质茎,并初步注意到茎的多样性”这一目标,在准备这一课的材料时,把直立茎、匍匐茎、攀援茎各 种形态的茎都作了准备。课堂上学生在探究、探讨时,我又提了一下,希望学生能简单地注意一下茎的不同形 态。结果却导致很多学生开始猜测我的意图,不敢大胆讨论,并且逐渐偏离原先的教学目标。这是因为学生遇 到了超越他们能力的问题,分散了注意力,也干扰了他们的思维,所准备的材料也相应失去了典型性。

    综上所述,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有整体意识,各内容间互相协调、分工合作,仔细分析每个具体内容在 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作用,避免提出过高、过低或者重复乃至矛盾的要求,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

    二、普遍联系,互相协调

    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使学生的知识得到积累,能力得到发展,情感得到培养。因此,常识教学内容必然存在 着一种纵向的联系。如在上例中,第一、二、三、四册关于植物器官方面的内容,与第七、八册的内容认识对 象相同,可以认为是为第七、八册内容打基础的,同时相应第七、八册内容又是前面内容的提高、深化。这就 是一种纵向的联系。

    另一方面是横向的联系,由于教学的对象,也就是学习的主体是同一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一些相对并列 的内容时,其能力的发展必然会互相影响,并进一步影响这些内容的学习。如第七册中动物方面的《昆虫》、 《软体动物》、《鱼》、《爬行动物》和植物方面的《植物的根》、《植物的茎》、《植物的果实》,都要求 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深入的讨论,得出它们的基本特征或通过实验,验证它们的功能,因此,它们之间的联 系也是非常紧密的。在引导学生“探究”时,也要注意这一点,可以逐步地增加学生的主动程度。

    我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在完成认知目标的同时,针对这些横向联系,在技能目标中加入了要求学生归纳出 自己的观察、概括的方法(但并不强求一律),这样学生经过两课内容的探究、研讨后,初步养成了随时概括 自己学习方法的习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外部联系主要反映教学内容与自然界的联系以及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教师设置教学目标时,应尽可能结合 本地区的优势、特点,提供实在的事物,供学生或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不应强求学生掌握那些脱离学生实 际的东西,而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是指尽管其它学科与常识科的教学内容,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其知识、能 力、情感方面还是有所联系,如数学教学中的逻辑推理能力,一丝不苟的态度;语文中的语言文字,甚至一些 具体内容,如第十一册《冬眠》一课中涉及的刺猬的生活习性,冬眠的概念,刨根究底的态度,以及热爱生命 的思想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直接的联系。在组织“探究—研讨”时,其目标的高度也应考虑到这些因素。

    综上所述,常识作为一个系统,其联系是广泛的,不但内部联系错综复杂,外部联系也千丝万缕,制定其 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到这方方面面的联系,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能使学生获得最大发展的教学目标,以 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三、动态平衡,不断修正

    小学生所形成的概念,所具有的能力是不断发展的。比如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昆虫”这个概念的形成, 在第二册《周围的小动物》中,小学生仅仅能通过观察知道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包括一种和小鱼、小老 鼠不同的“虫子”;第四册《会飞的动物》中,开始发现这些“虫子”的翅膀和鸟的翅膀不同,而且也会在潜 意识里注意到这种“虫子”的身体也和鸟类不同,但还不能表述出来;第五册的《蚯蚓》、《瓢虫和蜻蜓》、 《蜘蛛》三课后,知道了“虫子”也分好几类,其中一类是六条腿的;而他们的观察能力从学习第六册的《蝴 蝶和蛾》开始发生了质的飞跃,能通过仔细的观察找出蝴蝶和蛾的一些细微的差别,并能概括出相同点;到七 册《昆虫》这一课后,“昆虫”概念形成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而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的观察、概 括能力同时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另一方面,系统与外界的联系虽然可以表现为相对稳定的状态,但这种稳定状态同样不是静态的,而是一 种动态的平衡,如周围的小动物的种类、数量,生物的生存环境、自然环境等都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在每 一段时间内,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比如污染等,必须根据这些因素的变化相应调整教学目标,使目标与环 境达到平衡。

    比如,我在农村小学第一次教《两栖动物》一课时,确定的目标主要是认识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初步了 解青蛙、蟾蜍等与人类的关系等。根据这个目标和农村实际,我采用看标本、看实物、然后组织学生研讨的方 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几年后,由于环境污染,人类捕捉等原因,农村青蛙、蟾蜍的数量大为减少。根据这 一现象,我有意识地在教学目标中加入环境保护的内容。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现象的认识,进行环保教育,我 先带领学生去田间捕捉青蛙,让学生通过与前几年的现象比较,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的严重性, 然后是养青蛙,观察青蛙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完成教学目标。接着,是放青蛙,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一次 爱护生命、关心环境意识的洗礼。最后又发动学生写倡议书,号召大家都来保护青蛙。这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较 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在制定目标时,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变化,外部相关的变化等因素,并相 应地作出调整,不断修正,切不可一劳永逸,以不变应万变,方能使学生适应现代生活,不致落伍。

    四、有序发展,遵循规律

    常识教学作为一系统,它的联系并非杂乱无章,而是一个有序的结构。这个有序性同样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常识教学内容安排的有序性,二是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序性,以生物知识为例:

    第一学年

    内容:了解常见植物,观察茎、叶、花、果实或种子的显著特征。了解常见的动物,观察动物的体形和 活动。

    能力:具有初步的观察、表述能力,能说出某一具体事物外在的、显著的特征。

    第二学年

    内容:了解常见植物,观察、比较不同种类的植物,观察不同环境中生活的植物,注意到植物的多样性 。了解常见的动物,观察、比较不同种类的动物,观察、比较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注意到动物的多样性。 知道动、植物都是生物,能区分一般的生物和非生物。

    能力:观察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能较全面地说出某一种事物的外在、显著的特征,并初步具有比较能力 。对两种具体事物之间的特定方面进行比较,并说出不同点。

    第三学年

    内容: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动、植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能力:观察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能较全面地说出某一具体事物的特征,并能从动物、植物的结构中联系 生活实际,说出该生物的一些简单的生活习性。比较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不但能较全面地比较出具体事物间的 不同点,而且能初步概括出具体事物间的一些显著的相同点。

    第四学年

    内容:了解家乡的植物、家乡的栽培植物、家乡的野生植物。了解植物的构造和功能——植物的器官根 、茎、叶、花、果实、种子的主要构造和功能。了解家乡的动物——家乡的饲养动物,家乡的野生动物。了解 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鸟、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昆虫、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了解动物的 构造和功能——动物的运动,动物的摄食,动物的自我保护。

    能力:观察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不仅知道具体事物的外部特征,还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索事物的结 构和功能,初步学会根据生物的结构推想出它的生活环境或生活习性。

    概括能力的发展,能概括出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能进行初步的考察、调查工作。

    第五学年

    内容:了解植物生长跟水、空气、光、温度之间的关系;动物生活跟水、空气、食物、光、温度的关系 ;动、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比较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和动物;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 应。认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知道植树造林和种草的好处。初步认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知道生物间的食物联 系,知道一些生物群落和生态平衡的知识。

    能力:能突破空间限制,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初步学会从事物现象间的联系中找到客观规律;并能 初步学会根据这些客观规律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判断某些行为的对错。

    第六学年

    内容:了解一些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情况,知道一些生物进化的知识。

篇7

关键词:动物福利 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

研究发现,不规范的动物饲养、运输及屠宰加工会影响动物性产品的质量,进而影响人体健康,这就使得动物福利问题逐渐得到重视。某些国家在进口农产品时,利用已有的“动物福利”优势,将其作为进口标准的一个重要内容,事实上已形成新型国际贸易壁垒。该文在介绍国际贸易中的动物福利壁垒和分析我国受到的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政府、行业、企业、消费者“四位一体”的应对策略。

一、动物福利概述

(一)动物福利的概念及其意义

1976年美国人休斯(Hughes)首次提出了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的概念: “动物与它的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通俗地讲,就是在动物饲养、运输、宰杀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少痛苦,不受虐待。尽管人工养殖的畜禽、水产品难逃被屠杀的命运,但人类应该合理、人道地利用动物,尽量保证为人类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动物享有最基本的权利。

动物福利的提出是一种观念的进步,体现了人类的情感,是人类进步的表现;同时,它也是基于人类健康的考虑,在饲养、运输、屠宰等过程中注重动物福利能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提升其自然品质保证人类的食肉安全。动物福利更是基于本国的贸易利益的考虑,很多国家不但在动物饲养、运输和屠宰过程中,要求执行动物福利标准,而且,对于进口的动物产品也要求符合动物福利法规方面的技术指标,构建了各自的“进口门槛”――动物福利壁垒。

(二)动物福利在国内外的发展进程

1、国外

美国不但制定了《反虐待动物法案》,还专门制定了《动物福利法案》,目前,美国有十多部详细周到的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欧洲为动物立法源远流长,1822年,爱尔兰政治家马丁说服英国议院,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反虐待动物的法案“马丁法案”。二战以后,法国、德国等欧洲的主要国家又根据社会变化和需求,陆续制定了动物保护法和相应的管理条例和法规。 在亚洲,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国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都在上个世纪完成了动物福利立法。

2、国内

由于动物福利进入中国时间较晚,并且受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影响,短时间内公众很难接受动物福利理念。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物福利立法,只是在一些单行法律中涉及到部分动物保护的内容,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法规涉及到动物福利保护。

二、动物福利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的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展养殖业已被中国政府确定为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大突破方向。而我国由于缺乏关于动物福利的立法,不能及时应对国外动物福利保护标准的设立和变更,我国的动物产品出口遇到了贸易阻击。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动物福利更是逐渐成为新的贸易壁垒。在我国的动物产品贸易中,动物福利既是危险,也是机会。

(一)动物福利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

1、增加企业出口成本,削弱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一些发达国家对动物从出生、养殖、运输到屠宰加工过程都制定了一系列具体、严格的标准,发展中国家要想向其出口动物源性产品就必须符合这些动物福利标准。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养殖成本、人力成本、运输成本和加工成本,使出口企业产品因成本的增加而失去价格优势,削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引发贸易争端,恶化我国的贸易环境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水平、生产方式、消费结构和传统习俗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动物福利壁垒的出现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的,必然引发贸易摩擦。目前我国存在的非理性消费观念、不规范的屠宰方式、不安全的饲养方法确实损害了农畜动物的福利,给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动物福利壁垒提供了证据,从而引发国家间的贸易争端,恶化了我国的贸易环境。

3、国家声誉受损,损害“中国制造”的产品形象

目前我国的动物福利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动物产品的饲养、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我国不规范的饲养、屠宰、加工方式常常被发达国家抵制,这不仅影响到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更严重的是损害了我文明古国的形象,不利于“中国制造”产品的持续发展。

4、阻碍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带来贸易量下降

(1)肉品、蛋品出口受阻

我国是禽畜产品生产大国,肉类和蛋类产品产量均为世界第一。但基本上,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并不符合发达国家动物福利的出口标准,以生猪为例,生猪在饲养方式、运输方式、屠宰方式等方面都不符合外国肉品进口的技术标准,我国的肉品出口因侵害动物福利而严重受阻。

(2)水产品出口受阻

很多欧美发达国家要求供货方提供水产品在饲养、运输、宰杀过程中没有受到虐待的证明,否则不予进口。但我国一些养殖者为追求高产量,在养殖过程中施用一些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对水产品养殖环境不重视,养殖水体没有进行定期检测,造成水域环境污染严重,这些都危害了水产动物的健康,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最终阻碍出口。

(3)服务贸易出口受阻。

主要是不利于我国餐饮业走出国门。中华美食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中餐业也是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内容。但中餐的许多原料及吃法不仅不符合动物福利标准甚至堪称残忍,例如生吃猴脑和将怀孕母羊杀掉吃胎羊等。杀食伴侣动物,如猫、狗等行为更是令外国消费者闻之色变。中餐走出国门后,上述一系列做法即遭到倡导动物福利的国外消费者的强烈抵制。

(4)中医技术及中药出口受阻。

近年来,中药这种拥有独特原理和神奇疗效的药品频频受到来自欧美国家的批评和抵制。其原因即在于中药的入药动物的福利严重受损,如在渤海和黄海沿岸,斑海豹被活活割去生殖器,制成“海狗鞭”为男性壮阳;为了“明目”等药用价值,把黑熊关在狭仄的铁笼中,将粗糙的钢制导管插人黑熊胆囊,定期抽取胆汁。这些信息被披露后,不仅这些含有动物成分的中药或中药制品遭到了国外消费者的抵制,甚至连不含动物成分的其他中药制品也受到牵连。这都大大损害了我国中医中药的市场形象,不利于中医技术及中药的海外市场拓展。

(二)动物福利对我国出口的积极影响

1、提高产品产出率,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1)动物福利法规在保证动物生物机能正常运转、提高动物免疫力的同时,也能让动物保持更高的繁殖率、成活率和生长率。改善动物福利还有利于提高肉类产品的质量,提高合格动物产品的产出率。

(2)企业改善动物福利可以迎合消费者需求,创造更多商业机会。欧盟的许多大型服务零售商也越来越多地要求供应商遵守动物福利法规。欧盟的食品供应链――“从农场到餐桌计划”也加入了动物福利条款。可见,高动物福利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成功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

2、树立企业产品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

动物产品的相关企业还可借改善动物福利之机创建企业品牌,树立企业产品健康、安全的形象,从而提高企业知名度。[4]例如,辽宁大连的韩伟集团拥有唯一符合世界最高蛋品标准的中国鸡蛋品牌,韩伟集团特别注重蛋鸡饲养过程中的动物福利,虽然产品的成本增加了,但高品质的“咯咯哒”绿色营养鸡蛋却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咯咯哒”鸡蛋不但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而且每月都有数百吨“咯咯哒”鸡蛋出口到国际市场 。

可见,动物福利壁垒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滥用动物福利壁垒会严重扭曲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在畜牧业养殖生产过程中不断改善动物的饲养方式和生存环境,保证动物基本的生存福利,也能提高动物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使生产出的动物产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力,从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三、中国应对动物福利壁垒的对策

在当今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可利用空间日益减小的情况下,动物福利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国际动物源性产品的贸易。WTO成员既可以援引动物保护条款对动物进行保护,又可以利用这些保护条款过于概括、模糊的特点,借动物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对此我国要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和消费者的“四位一体”来应对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企业的自我完善作用和消费者的理性消费作用,紧密结合“四位”的力量,共同应对动物福利壁垒。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1、普及动物福利理念,提高其在民众及企业中的认知度

通过各种途径对广大消费者进行科普宣传,培养消费者理性的消费理念。尤其对出口动物产品企业及其上游企业更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其充分了解国外的动物福利保护标准,鼓励其参照执行进口国的动物福利保护标准进行生产、加工。

2、建立动物福利壁垒的预警机制和相关产品出口保护机制

一方面要加强对国外动物福利信息的跟踪、收集和研究,并及时将分析结果向出口企业和养殖者,为其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当企业遇到动物福利壁垒时,帮助企业应诉和研究应对措施,解决在出口中的不平等待遇,维护出口企业的合法利益。

3、发挥我国在世贸组织中的作用,坚决抵制滥用动物福利壁垒。

我国政府应充分发挥在世贸组织中的话语权,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要求发达国家考虑我国在实施动物福利方面存在的困难,严厉抵制某些发达国家滥用动物福利壁垒,为我国对外贸易争取良好的国际市场环境。

4、加快动物福利立法步伐,实现“有法可依”

我国现行的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为数不多,没有一部专门、完整的动物保护的总括性法律,形成了动物福利无法可依的局面。因此,推进动物福利立法是动物保护的有力保障,也为改善动物福利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

我们应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各种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在处理贸易纠纷、信息沟通等方面的作用和职能。一方面,要做好宣传,并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研讨会,让更多的国人和企业了解动物福利知识,了解国际贸易动态,并指导企业改进和提高生产管理技术。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国外的沟通,让世界了解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我国在改善动物福利方面取得的进展。

(三)发挥企业的自我完善作用

1、加大投入,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企业应增大投入,尽可能参照有关动物福利标准来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使动物在养殖、运输、屠宰等过程中均能享受到较高的福利水平。

2、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分散风险。

中国企业必须在深度开发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中东、非洲和拉美等极具潜力的新市场,改变单一市场的状况,形成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格局,以避免产品在某一国受阻而使企业陷入困境的局面。企业亦可在产品出口前,研究不同国家的福利标准,根据本企业产品的质量,选择适当的市场,规避风险。

(四)发挥消费者的理性消费作用

积极宣传科学知识,倡导理性消费。要使消费者明了享受不到福利的动物产品会降低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便于从需求角度规范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舆论宣传力度,鼓励和刺激消费者购买满足动物福利标准的动物产品,发挥消费者的理性消费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蕾.我国畜产品贸易动物福利壁垒的博弈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5).

[2]王红宁等.推进动物健康养殖保障畜产品安全[J].四川畜牧兽医,2005,(12).

[3]杨作丰.动物福利壁垒及其对我国动物产品出口的影响[J].现代畜牧兽医,2009,(2).

[4]王月永.欧盟动物福利政策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7,(9).

[5]孙晓燕.动物福利的现状及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J].四川畜牧兽医,2007,(10).

篇8

[关键词]关键词语 初中生物 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40117 

生物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有相当多的概念需要记忆和掌握,学生在学习时很难把握住概念的重点,在理解的时候有很多困难。而且生物对概念、名词、定律的知识要求精确到位,这样才能针对多种情况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因此,针对生物学科的这些特点,在进行生物概念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关键词语,以此来提高生物概念教学的效率。 

一、让学生在概念学习中学会把握关键词语 

生物概念是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之一,复杂的概念有较多的自身特征,也有无关的特征,不容易分辨,学生记忆起来相当困难。根据科学实验表明,有关特征清晰的概念,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容易,而且概念的逻辑性和关联性越强,学生学习起来越容易。在进行生物概念教学时,如果无任何的知识准备,教师很难引导学生将新学的概念与已学的概念联系起来,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新旧概念之间搭建必要的“桥梁”,而这种桥梁就是生物概念的关键词语。 

关键词语是概念的一个大致概括,也是概念的浓缩,往往取概念中几个最为重点的词语,来代表整个概念。教师在引导学生把握关键词语时一定要将概念涉及的点先全部列出来,然后每一点选取一个或者多个关键词语,提示学生概念的关键所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概念的效率。以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结构的作用为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词语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把握。如(1)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透明;(2)细胞核:包含植物的遗传信息;(3)细胞质:植物细胞最主要的成分,其中含有大量的物质,主要有液泡和叶绿体,液泡内物质不断流动,加速细胞内、外物质交换;(4)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 

从上述四个关键词语来看,它们取自于植物细胞相关概念的每一个知识点,然后在其中选取了可以代表每个知识点的词语,用于引导整个概念。这样把生物概念拆分成几个小的部分,再记忆起来就较为方便,将一个繁杂的概念整理得有条理,看起来也较为清晰。这几个关键词语涵盖了植物细胞相关的知识点,如果用这些关键词语来教学,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每个关键词语所代表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容易,且通过记忆关键词语来延伸思考相关的生物概念,学生更能理解生物概念的本质内涵。 

二、把握关键词语,理解生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广义与狭义 

1.把握关键词语,理解生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生物概念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仅有文字本身代表的含义,还包含着内涵与外延。内涵与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应用在生物概念上,其内涵指的是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与生命现象,外延是指概念包含内容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条件。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教师应把内涵与外延所包含的内容反映在关键词语上,进而引导学生把握关键词语。 

以细胞的分裂过程概念为例,书本上的定义是:细胞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使细胞的数目增多。这个概念的内涵是细胞的数量增加,外延是细胞从一个变成所两个。所以在对这一概念选取关键词语时,有以下两个: 

(1)分裂过程:细胞从一个变成两个; 

(2)分裂结果:增加了细胞的数量。 

通过把握关键词语的方法,将细胞分裂的概念分为了两个关键词语,关键词语中体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样,学生再记忆起来就较为简单。 

2.把握关键词语,理解生物概念的广义与狭义 

生物概念的广义与狭义是针对概念的外延来说的,如果一个生物概念的外延较大,那么它就是广义的概念;如果概念的外延较小,那么它就是狭义的概念。应用把握关键词语的方法进行生物概念教学时,一定要先区分概念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 

以“染色体”这一生物概念为例,广义的染色体是指在细胞分裂期间呈丝状的染色质,原核生物没有这种物质;狭义的染色体指存在于细胞周期的分裂期,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物质。我们从狭义与广义上理解染色体这一概念是不同的,在把握关键词语时也要考虑到这种因素,这样才可以使概念更加清晰,方便学生的理解。 

三、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相似关键词语 

生物概念中,一些名词是十分相似的,但是具体表达的含义却差别很大,在学习的时候学生很容易混淆。所以,在进行生物概念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相似的关键词语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相似关键词语之间的差别,从而深刻、透彻地理解概念。 

以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为例,两者在字面上都是以细胞为基础,表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属性,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将两者混淆,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对两者的关键词语进行比较,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例如,植物细胞的关键词语有: 

(1)组成: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绿色部分有叶绿体; 

(2)分裂过程:原细胞的中部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然后分裂成两个细胞; 

(3)生长表现:生长时先出现较多的小液泡,最终合并成一个大液泡; 

(4)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先加倍再减半,两个细胞核的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核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5)细胞本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动物细胞的关键词语有: 

(1)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2)分裂过程: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 

(3)生长过程: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逐渐长大,细胞的体积也增大; 

(4)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先加倍再减半,两个细胞核的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核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5)细胞本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从上述两个概念的关键词语可以看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着本质的差别,而且相关的知识点也比较多,所以学生在记忆时才会出现混淆的现象。教师在进行生物概念教学时可以把两个概念的关键词语比较分析,重点指出两者的不同之处。这样利用把握关键词语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网进行和服务,欢迎光DYlw.NeT 联系方式QQ 712086966]的方法,使学生可以重点记忆和理解易错的知识,简化了学习的复杂性。同时,这种比较关键词语的方法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与复习一个关键词语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另一个关键词语,生物概念的学习效果显著增强。 

生物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虽然被归类为理科,但是它有较多的知识点需要记忆,而且生物概念十分繁杂,记忆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生物概念教学中可以用把握关键词语的方法,将生物概念划分成不同的小份,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这种方法在概念教学中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极大地提高生物概念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参 考 文 献 ] 

篇9

以核心概念为统摄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使事实性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生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因为对零散的事实性知识和孤立的知识点,学生已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记忆,但并未形成具有逻辑内聚力的相互关联的结构框架,虽能暂时通过学业考试,但在随后的生活中很快就会忘记。核心概念是居于学科中心的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应用价值的概念,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1]。对核心概念的深层理解,有助于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框架,形成有利于终身发展的学科知识结构,这说明在教学中要把对核心概念的深层理解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越来越关注核心概念教学,但在具体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为此,本文以“空中飞行的动物”为例,对初中生物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反思,从教学活动设计角度就如何实施核心概念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一、深度分析知识内容,明确教学核心

在分析生物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要考虑什么是最值得教给学生的生物学知识。

20世纪90年代,美国教育专家布鲁姆提出,知识依据其教育价值的不同是分层级的,据此建立知识层级结构图[2],并对各个层级给予注释,如图1所示。

该结构模型由六个层级组成,几乎囊括所有学科内容知识,从记忆性知识开始,逐步演进,直到创造性知识。知识层级越高,解释力就越强,越能成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依据布鲁姆学科内容知识层级结构图,从中学教学角度分析,生物学科内容知识应呈现如图2所示的结构。

由此可见,对某一内容知识进行深度分析,是将知识内容进行分层,区分哪些知识是支撑一般概念建构的学科事实,哪些知识是统摄一般概念的具有迁移应用价值的核心概念,明确教学核心,为教学指明方向。

从单元整体角度看,“生物的多样性”主题中“脊椎动物的不同类群”单元是以脊椎动物的特征为核心的,运用生物分类的有关知识,从不同类群生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角度研究脊椎动物,发展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不同类群的生物各有特征、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作用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极为重要的思想观念。

“空中飞行的动物”是本单元的一节内容,从促进学生核心概念形成与发展的角度讲,本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第一,认识空中飞行的动物因身体结构的不同是属于不同类群的动物,发展对动物特征及动物分类知识的认识;第二,认识鸟类适行的特征,深化对鸟类身体结构特征与其飞行功能之间关系的认识;第三,从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角度认识鸟类的形态结构及特点,初步建立相应的认识路径和方法。因此,可以确定“生物体的身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为统摄“脊椎动物的不同类群”教学的核心概念,而统摄本课的重要概念是“鸟类的身体结构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

以上分析,不仅能明确本课的教学核心,为本课教学活动设计指明方向,还能引发教师进一步思考,在具体知识的教学中,到底要让学生学到什么?依据图2的知识结构,从促进学生核心概念形成和发展的角度,学习内容分为三个层级:一是以学科事实为载体学习本学科的一般概念,即对学科的基本理解;二是在对学科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对反映学科本质的学科核心概念的认识;三是对上述认识进行拓展,形成对学科思想与观念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学生核心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作为教学核心,在具体教学活动设计中,有效实施核心概念的教学。

二、以核心概念为统摄,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知识框架

单元内容知识不应是科学结论的简单堆砌,而应是具有内在逻辑的结构体系。核心概念是超越具体事实的深层理解,能统摄相关的具体知识,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用核心概念为统摄,设计单元知识整体框架。把具体知识教学置于核心概念统摄之下,让学生学习具有内在逻辑的知识内容,可以摆脱枝端末节问题,使教学变得更为简单高效。

基于上述思考,“空中飞行的动物”的整体知识框架设计如图3所示。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个核心概念为统摄,构建教学活动主线,围绕“鸟类身体有不同的结构―鸟类身体结构有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特征―鸟类身体结构特征是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的若干环节展开教学,发挥核心概念对教学的统摄作用,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探究鸟类类群结构特征,拓展对动物类群特征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教学中要以学科事实为教学起点,在具体事实性知识教学中逐步建立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也就是说,教师要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形成单元内容的逻辑体系。从上到下是指教师的认识是演绎过程,即在原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炼单元核心概念,然后将单元核心概念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的一般概念,寻找能够支撑这些一般概念的学科事实。课堂教学恰恰相反,是从下到上的过程,通过学生容易获得直接经验的多个事实引入,经过一般概念教学,在足够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建立每节课的重要概念,形成单元核心概念,促进学生对学科的理解。

三、以问题驱动教学和学习,促进学生深层理解

通过设计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在众多螺旋上升的系列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科学理性思维活动,感悟和体验分析动物身体结构特征与功能的思路和方法,为深刻理解核心概念奠定基础。因此,就“空中飞行的动物”一课,教师可以设计表1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在系列问题的驱动下进行的,因此问题系列既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手段,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策略。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科学思维活动,体验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从本课所设计的问题来说,教师围绕“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核心概念,从情境问题入手,通过系列教学活动,在内容问题的驱动下,引导学生在观察宏观现象中分析微观原因,如图4所示。

这一设计思路有助于学生从直观现象入手,在问题分析和解决中循序渐进地理解和加深对核心概念的认识,其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生物学进行核心概念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先明确单元核心概念,为单元思维过程指明方向,基于此形成核心概念统摄下的具有内在逻辑的知识框架,并围绕核心概念设计驱动问题,通过问题驱动,帮助学生建构核心概念统摄下的知识整体框架。

因此,要明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关键在于教师要能把课讲得透彻、精练、易懂,而这与教师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密切相关,教师要能透过生物学事实揭示核心概念内涵,因为核心概念反映的就是学科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有限的学习生物学的时间内,学到更本质的、更有利于终身发展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胡玉华. 对生物学核心概念及其内涵的研究[J]. 生物学通报,2011(10).

篇10

联系方式:胡小勇(曲岸),huxiaoy@hotmail.com;QQ:472275060

教学设计概述

1.总体设计思路

美国科普作家雷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描述了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世界,引起了全世界对野生动物的关注。本生物学科教学设计案例(八年级)正是讲述动物在生态平衡、物质循环、人类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安排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两节内容,以加深学生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认识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本教学设计要求学生通过分组调查、收集资料和分析概括,总结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对动物的作用有很多感性认识,并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学习了有关生态系统等的基础知识,对于动物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地位,以及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流动等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生态平衡、物质循环、生物反应器、仿生等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难于理解,所以必须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和多媒体展示来辅助教学。

2.总体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能够举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以及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调查、收集和分析事实材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密切关系;辩证地看待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3.教学准备

(1)必要文档:“学生调查表.doc”、“学生活动评价表.doc”、“学习任务及要求.doc”。

(2)根据学生兴趣和学习状况,分配学习小组和学习任务。

(3)课前指导学生制定调查计划、实地考察、查找资料,并将调查结果制作成PPT汇报课件。

(4)下载相关教学视频、课件,制作成专题教学演示文稿,作为信息技术支持。

4.教学框架(图1)

课时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能够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能够举例说明动物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能够举例说明动物在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方面的作用;认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地位;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重点: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动物在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环境:有多媒体平台的教室或生物实验室。

教学过程

教学引入:

1.“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述了怎样的自然景象呢?《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又描述了怎样的自然世界呢?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呢?

2.明确本节课学习的主题: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问题1:动物在生态平衡中有什么作用呢?

学习活动:

(1)资料分析:课本中的三则资料。

资料1:为什么有关专家发出了要保护麻雀的呼吁?

资料2:野兔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资料3:为什么消除蝗灾需要20万只青蛙、2万只麻雀和5000条蛇呢?

(2)四人分组讨论:a.通过以上资料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b.你认为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增长?为什么?(引导学生用食物链说明)c.你从上述资料中得到哪些启示?

(3)解释概念:什么叫生态平衡?(运用天平模型和课件说明)

(4)师生小结: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活动效果: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中的资料,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培养了学生阅读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采取了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研讨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生态平衡概念的理解和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的认识,促进学生从同学的不同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迪,并促进学生相互之间情感的和谐发展。

问题2:图2中的非生物、各种动植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习活动:

(1)分析阳光、植物、动物、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展示PPT演示文稿)。

植物利用什么制造有机物?

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怎样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中的?

假如没有动物,这一过程会受到影响吗?

(2)学习任务:把图3中各种非生物、生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连起来。

(3)学生解释: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

(4)师生小结:动物能促进生物系统的物质循环。

活动效果: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采用动脑思考与动手练习结合的方式,通过学案让学生理清动物、植物、分解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动手画、课件展示,帮助学生认识动物在吃与被吃的关系中,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从一种生物流向另一种生物的。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物质循环的概念,掌握动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较好地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问题3:动物对植物会产生什么作用呢?

学习活动:

(1)观看录像,分析课本四幅图中动物与植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2)四人小组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3)思考:动物数量过多的时候,对植物有什么影响呢?如何看待动物在植物中的作用呢?

(4)学生小结: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动物数量过多会对植物造成灾害,如蝗灾。

(5)教师总结巩固。

(6)布置练习,提出思考:你认为动物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作用?

活动效果:通过视频,吸引学生的眼球,了解动物对植物在传粉、繁殖方面的作用。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录像的展现,会引起学生回忆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现象和各媒体上看到的有关传粉和传播种子的知识。在小组交流时,学生能够讲出很多这方面的知识。这个环节的小组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课时2: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目标:调查了解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了解生物反应器及其优点;了解仿生在实际生活、社会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在调查中培养学生的提问、交际、书写能力,特别是提问技巧;使学生

认识动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并养成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好好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让学生树立将来在生物反应器、仿生学方面有所建树的远大志向。

重点: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难点:什么是生物反应器。

教学环境:带多媒体的教室或生物实验教室。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布置了几项调查任务,现在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调查结果,互相交流体会,总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完成手中的“调查活动评价表”(表1),给汇报的同学以及自己一个恰当的评价。

问题1:动物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学习活动:

(1)用PPT演示文稿由组员合作汇报调查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的结果。

第1组:食用动物的营养价值。

第2组:动物在医疗保健药品中的作用。

第3组:商场里面的动物制品(PPT截图如图4)。

(2)生生互动:学生对汇报组提出问题,并作出评价(培养学生认真聆听、敢于提出问题和作出合理评价的能力)。调查活动评价表如表1所示。

(3)教师提问:a.听完前面几位同学的汇报以后,有哪一位同学能给我们总结一下动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b.除了上面列举的例子以外,动物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还有哪些作用呢?

(4)教师总结:动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行、用等所需物品,但我们不能滥杀动物,要保护野生动物,合理利用动物资源,实现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活动效果:第1组的汇报展示非常有条理性,表达很流利。最难得的是通过这个调查活动,他们提出了几个问题:“我们每天吃那么多的动物食品,怎么考虑其安全性呢?怎样去开发动物产品呢?食用多少动物食品才是合理的呢?怎样才能可以持续发展呢?”第2组的同学调查非常仔细,汇报时组员配合得很好,列举了很多常见的动物药品,提出了“虽然动物药品有很好的疗效,但我们不能滥杀野生动物,应当保护动物和动物的家园,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第3组汇报时表达流利,介绍了一个很重要的数据:“我国动物制品国际贸易量中,活体的鸟类有200万到500万只……”并提出:“当我们享用丰富的动物制品时也要想想怎样去保护动物,为此,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这个环节是学生课前调查活动成果的展现。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了演示文稿汇报调查的结果,虽然每个组的展示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充分体现出学生课前准备的情况和组员之间的合作情况。学生在汇报的同时,其他小组也要认真聆听,并对汇报的小组作出质疑和评价,这样的处理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使学生学会客观评价别人的成果,培养了学生的批判与反思思维。教师最后的点评,补充了学生的评价,使整个汇报活动更加完整,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问题2: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动物还有什么作用呢? (根据学生回答,决定先讲生物反应器还是仿生)

学习活动1:

(1)观看录像,分析生物反应器。

(2)思考:a.平常我们所需要的药物是在工厂里面的一个个车间生产出来的,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把动物本身当作这个生产车间,生产我们所需的某种物质呢?b.这种生物技术叫什么呢?

(3)回答解释:什么是生物反应器和生物反应器?

(4)教师小结: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如牛、羊)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可以生产和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活动效果:了解生物反应器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它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陌生的。教师通过视频展示了人们利用生物反应器生产产品的全程,让学生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从而更加容易理解生物反应器。多媒体的运用对突破本课的难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习活动2:

(1)资料分析(两则课本资料),并讨论:a.分析资料,如何填写学习练习表(表2)呢?b.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的物质有哪些好处。c.利用生物反应器只能生产药品吗?还可以生产哪些物质?

(2)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3)教师补充介绍其他的生物反应器:蚯蚓生物反应器。

活动效果:在观看完生物反应器的基础上分析课本资料,及时巩固学生对生物反应器的认识,并培养了学生分析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小组讨论的形式也促进了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和良好情感的培养。

学习活动3:

(1)学生汇报查找到有关仿生方面的资料。

(2)老师提问:a.什么叫仿生?b.还有其他关于仿生的例子吗?

(3)教师展示所要准备的一些仿生实例。

(4)教师小结:生物科学是21世纪的领先科学,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学的应用,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进行仿生学的研究需要广泛的知识,如动物学、物理学、生理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有工程设计、制造和美工等技能。这就需要你们认真学好各门功课,打好基础,多动手动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生物科学光辉灿烂的明天就等着你们去创造了。

活动效果: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利用电脑、书籍等媒质收集有关仿生的资料,并让学生来讲解这些仿生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问题3:大家还需要知道,有些动物对人类是有害的,请举些例子。

学习活动:

(1)学生举例交流动物的危害,如传播疾病、危害农作物等。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生物反应器、仿生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上的应用。